长沙市雨花区2012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2024-08-05

长沙市雨花区2012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精选7篇)

长沙市雨花区2012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第1篇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中共长沙市雨花区委员会

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

(2012年4月11日)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攻坚产业项目,全面创先争优”的工作主题,坚持以超前规划谋开局、“三定三抓”促开局、科学调度助开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功实现了“开门红”。

1、致力发展,经济指标逆势增长。面对今年宏观经济的整体偏冷,我们积极贯彻市委稳中求进的总体部署,及早谋划,科学应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逆势增长。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含长烟,预计数,下同);完成财政总收入252477万元,同比增长3.6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7116万元,同比增长5.7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21.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亿,同比增长17%;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90亿(含长烟),同比增长21%。

2、紧扣重点,产业转型取得突破。把结构调整作为战略任务和紧迫工作来抓,在调整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持续性。截至3月份,我区登记在册的产业项目132 个,其中房地产、商贸类项目 83 个,工业类项目10 个,计划总投资1056 亿元,1

累计完成投资50 亿元,预计年内完成投资243 亿元。登记在册的产业项目中,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 126 个,其中过10亿元的项目33 个。

3、强化调度,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坚持以“三定三抓”活动为抓手,全区62名县级领导和68个部门,联点帮扶80个重大产业项目,比服务好坏,比环境优劣,比进度快慢,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产业项目方面,132个项目已经启动107个,待建25个项目正在抓紧启动。特别是比亚迪已生产电动大巴100余台,轿车项目4月底可试生产。重点工程方面,区操盘的40个重点项目,17个续建项目正在抓紧建设,23个新建项目已经陆续启动;民生项目方面,湖橡棚改住房、长沙锁厂、一汽、华狮等12个重点项目及白田佳苑、黎锦苑、黎雅苑、瑞景苑等16个农民安置房项目扎实推进,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创新管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创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扎实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突出抓好“五治”行动,继续推进“六个一”和“四包”责任制,在一季度文明指数复查测评中,我区名列内五区前列。深入开展“法治雨花”、“平安雨花”建设,落实“六预”办法,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加大信访案件处置,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一批突出信访问题得到妥善处置,社会大局总体平稳。特别是全国“两会”期间,实现了“四个确保”的工作目标,全区没有发生大规模到省进京上访,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极端恶性案事件,没有发生其他影响稳定的重大问题。

5、加大举措,群众工作富有成效。大力推进群众工作三级

网络,按照市委“八有”要求,全区12个街道设立群公办、126个社区(筹委会)全部挂牌成立群工站,实现了群众工作网络全覆盖。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发放群众联系卡8万余张,信访一卡通10万余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全面落实“一推行四公开”机制,全区所有领导干部的联系方式在媒体公布,接听群众来电3000余个,解决群众困难800余个。按照“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群众工作方法创新,打造了 “民生维权室”、“土地征收全程服务所”及全市首个“街坊仲裁庭”等一批特色品牌,促进了群众工作取得实效。

综观一季度的工作,虽然来势总体较好,但好中有不足,喜中有隐忧。一是宏观政策方面,“银根”“地根”相继从紧,特别是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继续实施严厉的调控政策。这对我区当前的经济增长形态来说,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二是自身发展方面,经济运行中的结构矛盾、内生动力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产业结构升级任重道远。三是维护稳定方面,虽然总体保持了大局稳定,但多年来的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积累的矛盾比较多,面临的维稳压力很大。

二、后段工作安排

后一阶段,我们将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采取非常措施、集中领导精力,盯住全年目标、扭住经济不放,将精力用在抓发展上、干劲使在抓落实上、重点放在抓项目上,确保经济运行低开高走,实现稳中求进率先发展。

一是以融城崛起,提雨花形象。坚持“全域统筹、一体发展”的思路,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强融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实力。

大力推进振华东路延长线、雅塘冲路、沿河路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城发展打通关节点。重点加快黎托高铁新城、环科园工业新城建设,着力加大规划部署,加强产业项目引进,加快项目建设,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南门户的迅速崛起,树立雨花对外良好形象。

二是以高端项目,推产业转型。按照“产业高端化”思路,重点发展以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餐饮娱乐、星级酒店、现代商贸为主的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比亚迪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项目的研发和升级改造,引进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企业。大力开展“三定三抓”活动,切实抓好项目各项服务,促产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

三是以管理创新,促社会和谐。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标准化社区建设等工作,切实做好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确保社区和谐稳定。深入开展“法治雨花”、“平安雨花”创建活动,继续实施“三联三为”、“一推行四公开”等活动,加强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是以自身建设,强发展保障。以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强信念、夯基础、固堡垒”系列活动、认真抓好区域党建、非公党建、机关党建等基层党建,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抓好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确保换届选举风清气正。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满意窗口”、“党员服务标兵”等评比活动,着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长沙市雨花区2012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第2篇

攻坚克难 努力提升群众对卫生工作的满意度

——龙文区卫生局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分析会汇报材料

(龙文区卫生局长 陈石生)

根据区政府办《关于召开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分析会的预通知》(漳龙政办发明电„2012‟4号)精神,现将履职以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全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卫生局的具体指导下,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新农合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参合率由2007年的93.43%提高到2011年的99.51%;筹资标准由2007年的每人每年55元提高到2012年每人每年290元;在住院补偿比例方面,乡镇卫生院由2007年的75%提高到96%,区级医院由50%提高86%,区外定点医疗机构由30%提高60%;住院补偿封顶线由2万元提高到8万元;2008年增设了门诊特殊病种补偿,补偿病种范围由5种逐步扩大到目前的20种;2011年又增设了普通门诊统筹补偿,并从2011年6月1日起在郭坑中心卫生院开展试点工作,今后将逐步扩大到镇村两级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参合群众受益面逐年扩大,受益水平逐年提高。今年3月初全省新农合工作会议上通报的全省各县区新农合绩效考评,我区排名

第25,属运行较为良好的县区之一。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

为加快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我区紧紧抓住民生工程战役这一契机,主动作为,积极推进项目建设。一是龙文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总建筑面积3.64万平方米,床位数300张,同时,新增儿科及急救中心建设,预计今年初可竣工投用。二是区疾病防控、卫生监督业务综合楼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350.05万元,总建筑面积3015平方米,目前,已进入工程招投标代理比选和土地使用证办理阶段,下一步将进行初步设计专家评审及预算审批,力争2012年6月份开始动工建设。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包括1家卫生院和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郭坑卫生院迁建项目,总投资1075万元,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床位数30-50张,已奠基开工建设;步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室内装修,尚等工程验收完毕,预计4月初即可投入使用;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该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建筑面积2178平方米,已办理土地手续,正在协调朝阳镇供地,力争今年上半年启动建设;蓝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现已开工建设,力争年底完成建设。四是74所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截至今年3月已完成50家,完成率71.4%。五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2011年,选送了2名医师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招聘临床医学专业(含中医、中西医结合)本专科学历的往应届毕业生1名充实到郭坑中心卫生院。通过在职学历教育、免费进修、继续医学教育等多种形式,强化基层卫技人员的培训,培训卫技人员260多名。同时,完成在岗乡村医生参加中专学历教育。积极推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乡村医生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提高到8000元左右。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一是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实施意见,由郭坑中心卫生院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费用继续下降,2011年郭坑中心卫生院实施零差率销售后门诊量增长率达18%,进一步减轻了群众负担。二是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完成郭坑中心卫生院“核定任务、核定收入、核定支出”三核定工作。三是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清理化解历史债务工作。我区积极按照省、市级部署,联合卫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已完成债务清理核实并登记造册,核定郭坑中心卫生院2009年年底债务88.19万元,2010年底债务73.94万元,并按要求将债务情况汇总上报市级。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实效

全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至25元,服务项目增至10类41项,目前,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

档率51.15%,登记管理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分别达7437人、1801人和617人。积极探索推广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模式。积极实施城乡已婚低保妇女常见妇女病免费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卫生改厕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五)公立医院改革步伐逐步加大

加大对龙文医院医药费用增长幅度控制,对开“大处方”的行为进行查处,目前,龙文医院已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有12个,并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同时,在龙文医院还实行预约诊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积极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开设了节假日门诊及探索夜间门诊方式,方便群众就医;建立了医院内部沟通调解机制,医患纠纷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第三方协调机制和医疗责任险机制,促进了医患关系的改善。

(六)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积极开展妇幼卫生工作。2011年,全区婚检数2728对共5456人,婚检率为96.26%;孕产妇系统保健建卡1098人;3岁以下儿童健卡4021人;7岁以下儿童建卡4457人;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产妇筛查率为21.02%;托幼机构集体儿童体检人数9674人,体弱儿专项管理率达100%;开展微量元素测试工作共检测769人,全区托幼机构幼师体检433人,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零。二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

作。认真及时做好各种疫情的防控工作,传染病发病数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继续巩固我区无脊髓灰质炎成果,做好其他常规免疫工作,国家基本免疫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9%以上。开展结核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防治工作,对全区食用碘盐进行监测。制定控烟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全面部署禁烟工作。充分利用世界防治麻风病日、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5的预防接种宣传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5.15世界防治碘缺乏病日、爱牙日等开展卫生防病科普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三是着力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加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与报告,组建由各专业医务人员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成立了手足口病、霍乱防治等专家组,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及时、有序、高效处置。抓好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开展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现状与需求调查,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现状和制度建设需求,为预警制度建设提供依据。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做好节假日期间和强台风、强暴雨等自然灾害期间和重大活动期间的的卫生应急保障。组织各医疗单位开展全员应急培训,做好防灾救灾急救技能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对应急卫生事件的诊疗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提醒广大群众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四是扎实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圆满完成各类重大活动和重要领导人在漳州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未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有效治理“餐桌污染”,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对公共场所进行复核监测。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共检查二次供水7个单位,合格率100%。开展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重点企业职业病危害预警监测、涉尘高毒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等各项工作。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分发宣传材料60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158人次。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2011年,共取缔3家无证行医单位,做出行政处罚10000元。有效打击了非法行医的违法活动,医疗秩序明显好转,医疗机构管理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五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根据每年春、秋季“四害”繁殖旺盛的特点,分别在4月份和9月份开展两次以灭鼠为主的全区病媒生物防制统一行动,在治理“四害”孳生地基础上,统一开展“四害”消杀活动。并在爱国卫生月,节假日期间,印发了《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通知》,对集中整治活动进行详细安排和统一部署,落实责任,号召全区人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各项工作和卫生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提前7个月完成2261户改厕项目任务。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87.13%,位居全市第三名。六是加强卫生信息宣传。自《龙文卫生信息》创办以来,共编撰卫生信息141期,及时向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发布卫生信息600多篇,进一步加强卫生信息的宣传,获得上级领导的广泛好评。

(七)党建、卫生行风建设和其他工作取得新成效 全区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取得新进步,文明单位创建率明显提高,我局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医德考评工作,深入推进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努力解决医疗卫生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通过向社会群体发放民主评议征求意见表、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向住院病人发放《病人问卷调查表》等方式,收集合理化意见建议15条,发放征求意见表480份,问卷调查表600多份,走访基层和服务对象140多人次,并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梳理汇总,形成分析报告,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抓好纠风工作责任追究制等,进一步推动行风建设上新台阶。此外,安全生产、计生管理、治安综合治理、审核审批工作、机关效能和政务公开等工作积极开展,为促进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是医改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任务艰巨而又光荣,医疗卫生,人命关天,卫生系统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奋进,扎实工作,为迅速扭转落后的卫生面貌而努力,推进我区卫生事业不断取得新发展!

长沙市雨花区2012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第3篇

一、2012年一季度轻工业运行简述

(一) 中轻景气指数继续走低

2013年3月,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公布的中轻景气指数为99.76, 虽然还处于稳定运行区间, 但3月当月指数为过去13个月的最低值, 且低于近三年的平均水平 (见图1) 。

(二) 工业总产值增速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2012年1~3月, 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8764亿元, 同比增长21.7%。轻工业运行情况相对较好, 但增速有所放缓, 累计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8.8个百分点。由于2012年元旦、春节集中于1月份, 1月份工作日少于上年, 同比增长很小。这成为影响累计增速的重要原因。随着2、3月生产恢复正常, 轻工业产值和增速明显提升, 3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15021亿元, 同比增长22.5%。

(三) 大食品行业发挥支撑作用

2012年1~3月, 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塑料制品、造纸、家电等11个行业累计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合计占轻工业总量的84.2% (见图2) ,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酿酒、软饮料等刚性需求行业合计占轻工业总量的45.6%, 增长速度也处于领先地位, 成为轻工业保持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见表1) 。

(四) 中部地区发展迅速

2012年1~3月, 轻工业累计工业总产值排名前十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辽宁省、安徽省、湖北省 (见图3) 。

中部的湖北省、安徽省、河南省的轻工业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 领先全国其他省区 (见图4) 。特别是河南省轻工业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 首次在产值总量上超越了东部传统轻工强省浙江, 跻身全国第四位。

(五) 出口小幅增长, 部分行业下滑

据海关统计, 2012年1~3月, 轻工累计出口额988亿美元, 同比增长7.2%, 比去年同期下降21.5个百分点, 其中, 制盐 (下降19.9%) 、五金产品 (下降17.9%) 、缝纫机械 (下降10%) 的出口额同比出现较大的下滑。

海关统计的240类轻工出口产品中, 121类产品的出口量出现负增长, 占总数的50.4%;52类轻工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时出现负增长, 占总数的21.7%。目前出口增长趋缓甚至下滑已经成为影响轻工业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2年1~3月, 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5054亿元, 同比增长7.3%, 比去年同期下降18.7个百分点。出口占销售比重较大的轻工行业, 除照明和文体用品行业比全年略有提高, 其他行业的出口增速均出现较大回落。电池、家电行业的回落尤其明显 (见表2) 。

(六) 综合因素影响, 效益增幅回落

2012年1~2月, 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3027亿元, 同比增长19.8%;累计利税总额2051亿元, 同比增长22.6%, 其中实现利润1307亿元, 同比增长20.7%。上述指标对比2011年同期和2011年底都出现回落, 特别是利润增幅回落较大。同时企业亏损面、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速明显提高 (见表3) 。

各项指标增速回落较大, 除去行业调整、政策趋紧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外, 今年春节提前至1月, 1~2月的实际工作日比去年减少, 也是影响轻工企业效益同比增长放缓的客观原因。

二、2012年发展环境及走势预测

(一) 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策导向倾斜民生

2012年经济工作着力于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并将陆续推出相关政策措施, 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这种机遇首先表现为对轻工消费品行业形成政策利好。其次, 从行业自身转型看, 有利于轻工业加快调整内外贸比例。轻工外贸依存度已经从2007年的23%下降为2011年的14.2%, 国内市场消化了近2万亿元的产值。

2、调控效能蓄势待现

在中央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稳增长”政策支持下,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到位及保障房建设取得积极成果, 家电、家具、五金、塑料制品等一批轻工业家居用品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机遇。

3、刚性需求支撑平稳

2012年一季度, 大食品及饮料行业产值合计占轻工业总产值的45.6%, 同时增长速度在轻工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大食品及日化、洗涤等日常消费品的刚性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为轻工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4、行业竞争优势仍在

轻工业市场化程度高, 产业基础牢固。国际金融危机后, 我国轻工产品的综合优势还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 主要表现在, 一是目前国内轻工制造业生产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二是国内轻工产业竞争力正在从制造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 特别是社会化综合服务配套能力的快速提升。近些年来, 尽管轻工产业链、产业集群优势有所减弱并面临着部分企业向国外转移的困境, 但整体竞争优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二) 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议价能力缺乏

2012年, 一方面生产要素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提升、人民币汇率变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依然存在, 推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 外贸企业, 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 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议价能力, 在要素价格快速上涨时, 难以通过提价传导成本压力, 致使企业在产品有市场的情况下, 亦不敢接大单、长单。因此, 提升外贸企业的议价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商业模式受制

我国轻工企业长期关注产品制造环节, 对于销售渠道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较为忽视。尽管有格力、海尔等企业在销售渠道建设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 但大多数轻工企业难以摆脱受制于流通环节的困境, 如食品和日化企业受控于大型连锁超市、家电企业受制于大型连锁卖场、家具及五金企业的销售广泛依赖于专业市场等。

当前商业模式的创新已经成为轻工企业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立足国内探寻轻工库存尾货交易市场, 实现网络与实体卖场有机结合的新型商业业态的尝试, 另一方面跨出国门引领企业组团式在海外建立产销基地的尝试, 都是轻工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些积极举措。

3、融资成本加大

目前轻工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仍在持续, 在融资难成为常态的同时, 融资成本加大的问题日渐突出。

2012年1~2月, 轻工规模以上企业的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4.7%, 利息支出同比增长超过47.9%。高成本融资, 作为贷款难的伴生物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轻工小型企业融资压力更大,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增速明显高于中型、大型企业 (见表4) 。

(三) 2012年运行走势分析

2012年, 在国内外各类复杂因素的影响下, 轻工业经济指标增速或将继续放缓, 但是内需市场的消费拉动和自由贸易区活动的加强, 将会使得轻工业在调整中稳步增长。

1、内需刚性拉动决定走势

2012年轻工产品国内市场需求稳定, 内需增长仍然是影响轻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轻工行业具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 行业投资一直保持高速。2012年1~2月, 轻工主要行业投资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 (见表5) 。

投资的增加表明轻工企业对于2012年及未来的市场需求有着较强的信心。综合国内外市场情况分析, 预计2012年轻工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幅约20%, 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4万亿元, 内需对新增销售产值的贡献率将继续扩大。

2、出口贸易增速继续放缓

受复杂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影响, 预计2012年轻工行业出口额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 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速与2011年相比将有较大幅度的回落, 全年同比增幅为10%左右。玩具、家具、家电、缝制机械、文体用品等出口占比大、传统市场份额高的行业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同比增幅或将有更大幅度回落, 行业经营环境不容乐观。

3、结构性问题影响运行质量

2012年, 受国内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及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等价格因素的影响, 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是目前阶段轻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表现在:首先, 行业发展不均衡, 部分行业产品同质化特征日趋显著;其次, 产品处于价值低端的处境没有发生本质改变, 难以全面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第三, 产业集中度偏低的状况依旧, 难以出现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造纸、家电、塑料制品、电池等行业结构调整、产品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

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轻工行业利润增速将有所回落, 个别行业甚至出现负增长。2012年轻工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仍将保持低位运行, 全年的销售利润率将在5%左右。

三、政策建议

综合国家当前的政策环境和轻工行业实际情况, 提出进一步促进轻工行业发展的建议如下:

1、期待政策延续, 争取扩大范围

2011年底,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的政策到期, 涉及的产品在2012年将不再享有补贴。在国家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实施过程中, 确实起到了惠民和促进行业发展的良好作用。因此,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实施新的促进轻工日用品消费的政策, 保持政策的公平和延续性, 鼓励家具、五金等相关行业开展产品惠农、建设新型农村的活动。

2、拓展流通渠道, 改善商业环境

为进一步开发内需市场, 政府还应该从商品流通领域着手, 治理零售终端的直接或间接商业垄断问题;简化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降低商品流转成本;进一步落实保障房和廉租房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带动相关轻工家居用品消费需求。

3、实现结构转换, 引导产业提升

长沙市雨花区2012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第4篇

发表时间:2009-12-18稿件来源:两型办

今年以来,在市两型办的有力指导和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区结合实际,全面启动了两型示范创建活动,在全区上下营造了较好的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氛围。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是制订出台了创建方案。经过深入调研走访并广泛征求意见,我区在充分对接我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及我区节能环保系列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出台了《雨花区两型社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该方案从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创建内容、创建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对系列示范创建活动进行了明确,明确了各街道(乡、镇)、区能源办、区教育局和区机关后勒服务中心分别是创建两型示范社区(村)、两型示范企业、两型示范学校和两型示范机关的牵头责任单位,并明确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大力推进示范创建活动。二是组织开展了集中学习。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及时组织了有各级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示范创建动员会。会上就《雨花区两型社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起草背景、创建内容、部门职责进行了重点说明,并对该方案进行了集中学习讨论,澄清了示范创建的疑难,统一了示范创建的思想,明确了示范创建的方向。会后,全区各级各相关部门相应作出了示范创建活动的工作部署,在全区上下掀起了示范创建活动的热湖。

三是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为使示范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做到有章可循,有标准可依,我们又着手制订了《两型示范社区(村)、两型示范学校、两型示范企业、两型示范机关考评细则》,该细则以百分制的形式明确了各示范创建单位应开展的具体工作以及每项工作所占的分值,并明确了查资料、看现场和听汇报等三种主要的验收方式,在具体验收时采取扣分制,确保了创建验收工作做到科学严谨。与此同时,我们将示范创建工作列入到相关部门单位的目标管理考核,确保了创建工作领导有力、落实有效、责任上肩。

二、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搞好现场验收。我们将于十一月下旬安排区领导带队,从两型社会建设成员单位中抽调精干力量,分成3至4个检查组,对各位申创单位进行严格的现场验收,确定首批区级两型示范单位名单。

二是搞好总结表彰。对验收合格的两型示范单位,我们一方面将组织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拟对每个单位奖励一万元,进一步激发基层创建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将选择其中的优秀单位申报省、市级两型示范单位,争取我区更多的单位进入省、市先进行列。

长沙市雨花区2012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第5篇

后三季度, 全国电力供需仍然总体偏紧, 二季度最大电力缺口可能在1000-2000万千瓦, 迎峰度夏期间最大电力缺口可能在3000万千瓦左右, 如遇大范围持续炎热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叠加, 最大缺口可能扩大到4000万千瓦。

一、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状况分析

一季度, 受需求增长放缓、电煤保障较好等因素影响, 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富余能力均超过1000万千瓦, 南方电网区域出现错峰限电, 全国最大电力缺口600万千瓦左右。主要特点是:

(一)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3月份增速略有回升

一季度,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165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8%, 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5.9个百分点, 比上年第四季度降低4.3个百分点。3月份, 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0%, 比1-2月份增速回升0.3个百分点, 若剔除闰年因素则回升2.1个百分点。

一季度, 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0%。第二产业及其工业、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5%、4.5%和2.1%, 其中3月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6%, 增速比1-2月份回升8.1个百分点。在制造业中, 包括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等在内的大部分行业用电量增速均比1-2月份有所回升。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3.0%和15.5%, 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6%和30.4%, 分别高出上年同期8.1和15.8个百分点, 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较为明显。

一季度, 东、中、西、东北部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9%、9.4%、7.5%和3.3%, 其中3月份同比分别增长6.9%、7.1%、8.3%和3.4%, 分别比1-2月份增速回升1.5、回落3.5、回升1.3和回升0.2个百分点, 若剔除闰年因素则分别回升3.3、回落1.7、回升3.0和1.9个百分点。

(二) 电力供应能力稳步增长, 火电新增装机容量减少

一季度, 全国新增发电生产能力924万千瓦, 比上年同期减少456万千瓦, 主要是火电比上年同期减少352万千瓦。截至3月底, 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0.30亿千瓦, 比上年同期增长9.0%, 其中水、火电增速相对偏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一季度, 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7.1%, 其中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1.2%, 但2、3月份已转为正增长, 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7.0%。

一季度,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1116小时, 比上年同期降低18小时。其中, 水电设备利用小时516小时, 比上年同期降低65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为1295小时, 比上年同期增加4小时, 为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三) 跨区跨省送电较快增长, 西北外送电量大幅增加

一季度, 全国完成跨区送电量同比增长21.8%;完成跨省输出电量同比增长10.5%, 其中西北外送电量同比增长64.6%。南方电网区域受来水偏枯影响, 送出电量同比下降5.9%, 其中云南、广西、贵州输出电量同比分别下降51.3%、41.5%和18.8%, 南方电网区域西电东送电量同比下降35.5%。三峡累计送出电量同比下降6.4%。

(四) 电煤供应总体平稳, 电煤价格先降后升

截至3月底, 全国重点电厂电煤库存为7668万吨, 可用19天, 仅河南、山西、贵州、云南等少数省份在局部时段有少量机组出现缺煤停机。全国电煤市场价格从上年11月份以来回落, 2月下旬止跌趋稳, 3月份以来持续稳步回升。

(五) 电力投资稳步增长, 火电投资继续明显减少

一季度, 全国电力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2%, 其中, 电源、电网分别增长18.2%和5.6%。火电投资同比下降31.9%, 占电源投资的比重继续下降至19.5%。水电、核电、风电同比分别增长77.8%、11.9%和40.9%, 清洁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二、后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2012年, 国家“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更有效的宏观调控将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总体判断, 后三季度经济增速平稳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对应, 后三季度电力消费需求也将稳步增加, 但增速将比2011年有所回落, 预计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2.41-2.45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9%, 推荐增长8%左右;预计全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09-5.1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5%-10.5%, 推荐方案为5.1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左右, 可能呈“前低后高”分布。供应方面, 预计新增装机8600万千瓦左右, 其中, 水电新增2000万千瓦左右, 火电新增缩小到5000万千瓦左右, 年底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亿千瓦左右。

综合平衡分析, 后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仍然总体偏紧, 二季度最大电力缺口可能在1000-2000万千瓦, 迎峰度夏期间, 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可能在3000万千瓦左右、拉限电范围将有所扩大, 若出现大范围持续极端高温天气、来水偏枯以及电煤供应紧张等不确定因素叠加情景, 缺口可能扩大到4000万千瓦, 华东、华中、南方、华北电网区域均有一定缺口。全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将在4750小时左右, 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在5300-5400小时。

三、几点建议

(一) 密切关注经济增速和电力需求走势, 加大微调频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建议国家适度加快微调频度, 一是适当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二是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等政策扶持;三是采取点、线投资拉动政策, 即对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改造等部分领域适度加大投资力度,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 加快电网跨区通道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采取多种措施从全国范围内解决资源的平衡与优化配置问题。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跨省跨区电网, 加大跨省跨区电量支援调配力度, 最大限度的利用各区域电力结构特点, 错峰缓解各省电力紧张局面;二是进一步完善区域500千伏和750千伏主干网架, 进一步扩大区域平衡能力;三是继续实施西电东送战略, 加快推进跨区通道建设, 将“三北”地区的富裕电力输送到东中部地区, 缓解铁路、公路煤炭运力不足的矛盾, 解决全国资源优化配置和电力电量平衡的问题。

(三) 运用电价等经济调节手段, 深化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措施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深化电价改革。针对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电力需求偏紧的情况, 要更大力度运用电价等市场化手段调节电力供需平衡。一是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 出台并实施如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以及峰谷电价等措施, 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的倒逼机制;二是做好有序用电工作, 细化相应措施,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根据各地用电负荷特性, 滚动调整有序用电方案, 提前做好迎峰度夏准备;三是各地加快出台居民阶梯电价实施细则, 同时跟踪研究相应的影响变化;四是及时发布电力供需信息, 引导社会实施有序用电, 营造良好供电、保电环境。

(四) 增加煤炭产量, 控制电煤价格, 保障电煤运输

长沙市雨花区2012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第6篇

1畜牧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畜牧业经济运行总体形势是:生产总量稳定增加, 生产方式加快转变;饲料价格持续攀升, 养殖成本继续上涨;畜产品价格有升有降, 养殖效益相对稳定, 农民牧业收入小幅增长。

1.1生猪产业

1.1.1生产形势

1.1.1.1生产稳定增长。从全国来看:据农业部监测, 8月底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9%, 同比增长1.5%。商务部资料显示, 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8月屠宰量14231.4万头, 同比增长2.3%。从全省来看:据行业快报, 前三季度全省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分别增长0.9%和2.5%;生猪出栏增长3.3%。全省26个县监测数据显示, 1~8月生猪存栏和出栏分别增长10.3%和13.87%。

1.1.1.2生产方式加快转变。散养农户继续减少, 适度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对全省250个村13万户农户监测数据显示, 养猪户占全村户数的30%, 同比减少2.9%。全省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面达到56%以上。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生猪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面达到65%。适度规模养殖户长期从事生猪养殖, 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 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强, 保持了生猪养殖的稳定发展, 正逐步成为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1.1.1.3养殖户养殖理性增强。养殖户在经历多次生猪价格剧烈波动后, 对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有了更深的认识, 更加理性, 盲目跟风现象减少。1~7月猪价大幅回落, 但并未出现恐慌性出栏和大规模淘汰能繁母猪的情况。据全省26个监测县统计显示, 7月末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2.2%, 其中母猪存栏同比增加16.7%, 占存栏总量的11.6%。1~7月生猪出栏同比增长10.9%。

1.1.1.4养殖效益有所下降。饲料、人工、环保、建材等成本上涨, 养殖成本逐渐攀升, 而生猪价格持续回调, 加速了猪粮比的回落, 连续6个月低于6∶1。受多方挤压, 效益明显下降。随着8、9月份价格回升, 养殖效益也有所回升, 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据对26个县调查, 今年1~8月出售一头肥猪平均收入1 658元, 购仔猪育肥平均成本1 535元, 每头猪平均利润123元。分月来看, 前8个月育肥场出栏一头生猪利润分别为515元、372元、131元、38元、-100元、-137元、-97元、5元。

1.1.1.5灾害频发, 生产受损。今年入夏以来, 四川省泸州、遂宁、内江、自贡、达州、资阳、甘孜等市 (州) 连续遭遇暴雨洪灾袭击, 引发严重洪涝和泥石流等灾害, 畜牧业受灾损失严重。全省21个市 (州) 99个县 (市、区) 1 090个乡 (镇) 40 524个畜禽养殖小区 (场) 不同程度受灾。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48 627.51万元。

1.1.1.6国家扶持力度加大。截止2012年9月, 中央和省级扶持四川省生猪产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超过10亿元。新增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2个, 总数达到86个, 已占全省88个生猪生产基地县的97.7%。奖励资金达到5.69亿元, 占全国奖励资金总量的近1/5。用于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 (小区) 改扩建项目和生猪良种补贴3.36亿元。1.1.2价格形势。今年四川省生猪价格波动明显, 仔猪前涨后跌, 肥猪和猪肉价格持续回落, 8月以来有所反弹。

仔猪价格:今年以来, 全省仔猪价格呈“^”型走势, 总体保持在20~24元间, 走势相对平稳。1~3月价格上涨, 4~8月逐月回落, 9月有所反弹。当前价格为21.01元/千克, 比年初下跌6.9%, 同比下跌24.5%。活猪价格:今年前三季度活猪价格波动明显, 呈先跌后涨走势。1~7月活猪价格持续下跌, 8月初开始企稳回升。当前15.09元/千克, 比年初下跌了15.6%, 比去年同期下跌25.4%, 比7月底回升了11.5%。猪肉价格:走势与活猪价格基本相同, 但跌幅小于活猪, 当前24.44元/千克, 比年初下跌14.5%, 比去年同期下跌22.5%。

仔猪价格先涨后跌的主要原因:一是春节后遇补栏高峰, 仔猪需求量大, 而去冬今春的低温天气造成全国范围内仔猪腹泻严重, 导致仔猪成活率低, 猪苗供应阶段性偏紧, 拉动仔猪价格上涨。二是3月份以后气候逐渐转暖, 仔猪成活率大幅提高, 供应增加, 加之今年活猪价格回落, 育肥场利润微薄, 养殖者购买仔猪的积极性下降, 造成仔猪价格回落。9月随猪肉价格上涨, 养殖户补栏积极, 仔猪价格有所回升。

活猪价格1~7月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二、三季度猪价上涨, 利润较高, 养殖户补栏积极, 造成上半年供给充足。二是上半年属传统的销售淡季, 消费者年前购有腌腊制品, 新鲜猪肉需求减少, 市场销售量小, 生猪价格季节性下跌。三是去年猪价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增加了猪肉进口量, 资料显示, 一季度到岸进口量增加了一倍多, 猪价滞后效应显现。四是去年猪价上涨过大, 当前价格回落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8月开始触底反弹的主要原因:一是为防止猪价过度下跌, 国家分别于4月和8月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8月23日, 四川省实施了今年首批省级冻猪肉储备2万吨。收储工作对市场价格的支撑作用已经开始逐步显现。二是临近中秋、国庆节日消费和秋季学校开学大宗消费拉动需求增加。三是牛羊肉价格持续走高, 猪肉与牛羊肉价格比达到1∶2, 猪肉的替代效应增强, 拉动消费增加。

1.1.3效益形势。一是养殖成本持续上涨。四川省玉米价格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上涨, 目前已达到2.67元/千克的历史高价, 比去年同期上涨9.16%。目前比全国平均高0.1元/千克。育肥猪配合饲料3.42元/千克, 同比上涨5.84%。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60%左右, 饲料价格的上升直接导致养殖成本增加。此外, 劳动力、水、电、成品油、防疫、环保、用地等费用也呈上涨趋势, 养殖效益面临多方挤压。8月对乐至县等地养殖户调查显示: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 生猪饲养成本不断上升。养殖户普遍反映, 近期每头生猪养殖成本较前两年提高了200元以上, 其中上涨最快的是饲料成本。二是养殖效益明显波动, 从猪粮比价变化来看, 今年前9个月的猪粮比价为7.21∶1、7.07∶1、6.32∶1、5.86∶1、5.50∶1、5.25∶1、5.16∶1、5.27∶1、5.65∶1, 环比下降较多。主要原因是玉米价格持续上涨, 猪价下跌, 加速影响猪粮比价。三是经营户收益稳定。从历年价格走势规律来看, 在猪价下跌期间, 猪肉价格跌幅均小于活猪价格, 主要原因是屠宰、加工、零售环节利润保障程度高于养殖户。8月对金堂、大英等县实地调查, 即使生猪养殖亏损, 但流通环节仍是有利可赚。屠宰企业屠宰一头生猪的纯利润为10元左右, 集贸市场中间商销售一头生猪的纯利润为80~200元左右, 零售商销售一头生猪利润在30元左右。

1.2牛羊

今年全省牛羊生产稳定增长, 据行业快报, 前三季度全省牛、羊出栏分别增长2.16%和2.21%, 9月末存栏增长1.5%和0.5%。

当前每千克牛肉价格44.36元, 比去年同期上涨8.6元, 涨幅达到24%, 当前每千克羊肉价格48.87元, 比去年同期上涨9.2元, 涨幅达到23.2%, 创四川省历史新高, 但仍低于全国均价。现出栏一头牛可获利2300元, 出栏一只羊可获利320元。由于近年来牛羊价格高, 市场需求旺盛, 规模养殖户和养牛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加。牛羊养殖周期较长, 饲料成本所占比重较低, 饲养成本相对较易控制, 加之近年来由于人们消费习惯改变, 牛羊肉消费群体和数量都不断增长, 随着下半年气温逐渐转凉和冬季牛羊肉消费高峰到来, 市场将出现供需两旺态势, 生产将稳定发展, 价格振荡走高, 效益稳步上升。

1.3禽兔产业

小家禽畜生产继续保持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据行业快报, 前三季度家禽、兔出栏同比分别增长3.9%和5.95%。9月末家禽存栏同比增长3.8%, 兔存栏同比增长4.9%。

活鸡从年初开始一直下跌, 6月跌至最低22.23元/千克, 7月开始回升, 现已达到23.28元/千克, 但同比仍下跌7.7%。蛋雏和肉雏为3.71元/只和3.42元/只, 比年初下跌0.61元和0.91元。鸡蛋价格1~5月快速下跌, 最低跌至9.97元/千克。5月下旬鸡蛋价格出现逆转。当前价格11.78元/千克, 比年内最低时上涨18%, 但仍比去年同期低6.8%, 总体维持正常的价格水平。鸡蛋价格先跌后涨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去年2、3季度鸡蛋价格持续走高, 许多养殖户受高蛋价的利益驱使, 扩大规模, 大量补充雏鸡, 蛋雏鸡最高价格达到4.32元/只, 导致今春鸡蛋产量增加。而春节过后需求减少造成阶段性供应过剩, 价格下跌。二是上半年蛋市低迷, 蛋鸡养殖户加快淘汰大量蛋鸡, 造成存栏减少, 加之夏季来临, 产蛋进入低谷期, 造成供应偏紧。三是今年5月, 全省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要提供340多万份营养餐 (每餐含一枚鸡蛋) , 拉动了鸡蛋消费。相比其他畜种, 蛋鸡、肉鸡规模化程度更高, 养殖业主信息渠道多, 对市场把握更准, 加上生产周期短, 一般蛋鸡从育雏到产蛋仅需要3个半月时间, 肉鸡出栏仅需2个月左右, 因此家禽产品的供求关系可在短期内得到调整, 养殖业主也可以根据效益情况随时调整生产, 生产的可控性更强。

2当前畜牧经济发展的特点

2.1现代畜牧业发展提质扩面

今年全省畜牧经济工作会的精神是, 加快推进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和2个牧区试点县建设工作。启动了第二轮全省畜牧业建设重点县申报确定工作。

2.2积极应对生猪价格波动

继去年生猪价格快速上涨之后, 今年全省生猪价格总体回落, 呈先跌后涨走势。1~7月活猪价格持续下跌, 养殖户出现亏损, 8月初开始企稳回升, 目前活猪、猪肉均价分别为15.09元/千克、24.44元/千克, 猪粮比价为5.65∶1。养殖户已有微利, 每头盈利约20元。为应对生猪价格波动,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采取四项综合措施, 稳定生猪生产发展, 努力实现今年农民畜牧业增收目标。一是抓紧做好冻猪肉收储相关工作, 配合商务部门推进中央冻猪肉收储, 加强动物卫生监管, 严格驻厂检疫, 切实保障冻猪肉质量安全。二是切实加强生猪生产指导, 加强国家和省上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宣传, 抓紧实施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政策实施, 增强农户养殖信心。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和产销对接,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四是鼓励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以峰填谷”市场风险防范金, 增强了生猪产业抗市场波动风险能力。

2.3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力

一是保质保量完成了春防任务。全省共免疫高致病性禽流感34 858.3万羽、牲畜口蹄疫8 818.1万头 (只) 、猪瘟4 366.7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4 366.7万头, 鸡新城疫20 338.4万羽, 做到了应免尽免。经检测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超过农业部规定要求。二是及时布置秋防工作。9月初召开了全省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 安排布置了全省的秋防工作。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突出抓好养殖小区 (场) 、良种繁育基地、定点屠宰场和交易市场等重点部位的消毒灭源和疫病监测。全省已开展动物疫病的血清学监测26.8万份, 动物疫病病原学监测2.43万份。四是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加大对动物饲养、屠宰、加工、市场、运输、储藏等环节的监督, 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 严防外来疫情传入。五是加强应急准备, 强化应急处置, 做到“早、快、严、小”, 不留后患。由于措施得力, 在全国疫情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四川省动物疫情得到稳定控制, 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2.4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显著

按照“全程监管、重点监控、及时处置”的原则, 采取坚决有力的综合措施, 保障了上市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饲料、兽药企业全覆盖检测, 抽检饲料3230批、兽药产品768批, 从源头上保障投入品安全。严格落实检疫“四到位”制度, 活畜产地检申报受理率100%, 检疫人员到场开展屠宰检疫率100%。严把市场准入关, 加强畜产品检验检测, 继续开展“瘦肉精”、生鲜乳中三聚氰胺及黄曲霉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专项检测, 省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共抽检畜产品4 215批次。

3存在的突出问题

3.1养殖效益波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全国生猪价格波动频繁、波幅增大, 而四川省饲料粮发展不足, 新型饲料开发研究滞后, 玉米、豆粕、鱼粉等工业饲料原料大量依赖省外调入, 加之1/3左右的生猪需外销, 增加了营销成本, 饲料价格不断攀升, 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 对以生猪为主导产业的畜牧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严峻挑战。

3.2发展规模养殖与用地、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近年来各地调整了土地利用规划, 宜养区大幅减少, 规模养殖用地难, 加之规模养殖与规模种植不协调, 畜禽粪污治理和环评等投入大, 限制了产业增量发展和助农增收的空间。

3.3适度规模养殖投资大与融资难的矛盾突出

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投入资金量大, 按照现有金融政策, 广大农户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 融资困难, 进入以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难度大。

3.4产业发展技术要求高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不足的矛盾突出

目前, 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 从业者素质总体上偏低, 新型职业养殖农民培训不足, 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难度大。3.5畜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四川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与农区相比, 牧区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 生态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 增长方式粗放, 产业结构单一, 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任务艰巨。

4全年畜牧经济走势预测

从当前四川省畜牧业生产形势看, 第四季度如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和动物疫情, 预计今年全省畜牧业生产将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畜禽产品价格将继续回升, 畜牧业产值和农民牧业增收将达到预期目标。

4.1生猪价格走势预测

今年后期生猪市场供应充足, 生猪价格将弱势反弹, 在春节前将小幅上涨, 呈振荡平衡走势, 饲料和人工成本继续走高, 养殖总体利润低于去年。一是中秋、国庆、元旦和春节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旺季, 鲜销和腌制品需求量大, 消费增加会拉动价格的上涨。二是饲料价格上涨趋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缓解, 配合饲料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造成养殖成本继续攀升, 对猪价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三是四川省生猪价格8、9月已出现反弹企稳, 国家和省收储政策效果初显。四是当前生猪存栏高于前两年水平, 后市供给充足, 价格难以出现大涨。

4.2牛羊禽兔价格走势预测

长沙市雨花区2012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汇报 第7篇

一、调整思路原则,体现培训对象关注的新常态

当前我们培训对象常态有两个是应稳定延续不变的。一是关注全体,即为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面向全体教师的分层、分类、分岗培训。我区2015仍然要完成年度专任教师的20%目标、完成“十二五”各学科全员一轮区级培训。二是关注薄弱,即我们的区级岗培需继续加大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的研训与指导力度,以点带面,辐射全区。

那么,我们也应有不同以往的地方。一是关注新 教师。我们的 培训现状是———对其专业发展特点需求深入研究不足,导致培训与需求有脱节之处,“十二五”之初缺系统设计,专项培训出现断层和漏洞,我们的培训形式方法也欠丰富多样和针对性。我们对此的思考就是调整———培训目标从上岗要求调整到职业发展,岗前培训调整到入职引导;培训内容具体规定几项基本内容实操式过关;培训模式方法以三年为期分步轮训,师训部门、教研员和基地校分别建立2013、2014新进教师、临聘教师培训动态台账管理,以项目牵动(包括年度基地校开放展示、新学员分享与竞赛等)结合的模式;培训职能切分为师训理论室负责从业理念、师德的通识部分培训和适应性培训人员学科入门培训的管理统筹,计划到周到科,教研员负责学科教学基本流程和技能、管理基本技能的培训。以2014成形下发全区的精致培养手册为抓手,明确规范并努力完成一个新教师从毕业到规范引入专业的转变。

不同以往的第二个点应是关注高端。我区的教师队伍现状是教师整体水平不差,但缺名师专家队伍。而专家型教师的养成,单靠短期高端研修项目可能因脱离实践、缺少对实践的回应而“热闹一场终归平静”甚至回到起点,而纯粹岗位自我成才又往往因缺乏教育教学技能的理论提升而让他们的成长停留在经验阶段、师傅阶段。我们对此作出的调整是———以“雨花名师孵化工程之中小学专家型教师高级研修班”项目来培训孵化区级名师。计划在市区级骨干中筛选对象,以一年为期,涵盖以指向实践知识理论化的高端研修 + 指向理论知识实践化的岗位研修 + 专项考核(包括著书立说、课题研究成就、教学示范共享以及影响带动力)等阶段,长效、高端实施,注重专业养成,突出精致培养,并接受检验评估。同时要动员区局及学校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发挥他们在本区、本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自己,也孵化团队。

二、调整培训目标内容,调整心态,更科学地定位师训工作

培训是什么?从大处说关乎教师转型、发展和改变。但培训的常态实质无外乎让人学习新知识、技能、态度,让教师做事更快、更好、更容易。所以,我们这一年培训方案项目的目标与内容设计都需要调整与准确定位。如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操作,我们与省市文件精神对接积极推进,但重点应该放在强化区域教育信息化整体深度应用的常态化培训上;如年度区级岗位研修主题,应与区域特色工程对接,让教师落脚课堂、思考当下,如设计“高中语文教师生命化课堂建设研训一体活动”;如调整培训实践型课程比例(要求各个岗培班必须占50%以上),激活参训教师的内驱力,我们想做好二流培训,就是做好培训课程,“龙岗TAP教师成长辅助课程”、上海等地的选修学分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想尝试同区内艺体科技中心合作办“实验班”,但需要调和学科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幸福指数等的关系与比重,涉及与学分相关的综合系统工程。

三、调整培训模式方法,打造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要求我们转变培训方式,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提升教师参训实效。基于此,我们也有以下几点调整。

一是加强跟进式训后质量监控,特别是新进教师培训,动态管理、步步跟进、落实第一。

二是下移培训重心:吸纳区域优秀教师进培训队伍,开展主题鲜明 的技能型 培训,开展“解决问题”的实践性培训,分析问题的症结、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解决问题的案例、开展解决问题的行动。通过真实课堂的现场观摩、教研活动的有效参与、教研成果的开发利用、问题解决的行动引领、微型主题的应用研究设置实践性课程(理论与实践五五开或者四六开)。使专题教研成果转换、名师成功经验加工、典型教学课例迁移、现场真实课堂引用成为实践性培训资源。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有效、互动式深度参与。种种措施打造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是面对区划调整新形势,即湖南省长沙县跳马乡划归雨花区,我们的培训规划、内容设计就相应需要内外勾连起来,上下贯通起来,城乡结合起来。

总之,新形势下的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打造,只有研训一体一条路,做到教即所研、研即所训、训即所教,教师培训才是真正的常态。

四、调整培训的节奏,恢复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常态

“十二五”期间,自上而下,我们培训的步子似乎出现偏差,所以在这关键的一年,我们需要厘清阶段工作的关键与非关键。

我们的工作有滞后处,比如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要协调省市主管部门,顺畅对接,迎头赶上,力争2015年上半年完成1800人左右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和理论实践研修考核三块并汇总信息。暑期实施第二批理论研修。比如我们区级岗培的一轮轮训任务完成,小学语文岗培班2015的任务与责任就比较重。比如个别二级机构的学分清理。又比如区域亮点工作后的包装,应是在纸质过程资料、电子资料整理和杂志专版推介和媒体报道等基础上,提炼可推广有价值的经验,形成我区的特色培训文化。

我们的工作也有超前处,如区级岗培班部分学科(音、体、美、科学等已完成两轮甚至进入三轮)。

实际上,整体而言我们这一年应该放慢速度,延长工作目标期。甚至回归“十五、十一五”教师培训区县级加大自主权的常态,改变运动式培训机制下国家、省、市、区层层叠加累积到一个老师身上,让他们疲于奔命,不堪其扰的不合理参培现状与心态,改变上级统管却又缺乏完善的起始阶段的顶层设计、基层培训机构缺自主权无所适从的现状,切实增强师训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提升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上一篇:传话游戏的启示下一篇:教育综合知识难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