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改革同行

2024-07-12

青年与改革同行(精选8篇)

青年与改革同行 第1篇

青年与改革同行

三十六年改革开放,祖国伴随着改革的强劲东风,发生着沧桑巨变,前行的道路上,90年代的我们气势如虹,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把祖国的山脊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慢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漪,却必将给这一天一地铺排地大大方方。

36年见证了中国速度,见证了中国奇迹。为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改革是自我的革新,是创新,是动力,是红利,是人民的福祉。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全面加速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画出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这将是我们青年大有可为的一个时代。在2020年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本世纪中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是关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总书记为我们吹响了追梦的号角,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一路改革相随的中国梦,召唤着我们青年扬帆奋进的中国梦。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发展的30年,人均收入从1978年位列世界第175位发展到今天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有评论说,中国用3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所走的道路。这30年,中国人用勤劳和智慧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价值。在这过程中,总有一些事件对中国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我们难以忘怀……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新的史起点出发,进一步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 展的新阶段。

伴随着我们青年一代成长,儿时立志报效祖国的我们已经在改革的岁月里学业有成,走上了工作岗位,崭露头角,逐渐明白改革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完善的原动力,更需要我们不断推进改革进程,让改革不止步,巩固改革成果,让改革真正成为红利,造福于民。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改革的道路亦不会一帆风顺,改革,说到底是利益的再分配,改革必然会打破原有利益格局,现在,我们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每一项改革多是要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化经济发展方式改革、推进用地制度改革、司法改革、教育改革等等,改革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在与改革同行的路上,我们的工作会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更需要我们青年的智慧与坚守,在追梦逐梦的岁月里,留下我们青年人印记。

当21世纪走到今天,风华正茂的我们站在时代前沿,感受着改革开放的拂面春风,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矢志于民族复兴,勇逐中国梦。积少成多,聚小成大,实现梦想,需要的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从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水文人要把握机遇,奋起直追,不断改革完善我们的水文事业。最重要的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横向:可在城市水文和农村水文两方面发展,于城市水文,完善“三条红线”体系建设,提供实时雨水情发布,提供详实水资源公报;于农村水文,加大对农村水利服务力度,获取灌溉用水信息,综合利用水文站点,促进涉水信息统一发布。纵向: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监测体系,二是围绕水功能区开展服务,三是大力做好水资源水量水质工作,为依法治水用水贡献力量。同时,引进更多人才,惟才是举,拓宽我们的视野,与改革同行,与发展相伴,追梦圆梦,实现我们的青春理想。

风正好扬帆,改革开放把我们国家带上了一条文明富强的康庄大道,这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助推着我们的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让我们踏着改革的舞曲,追随着一代代改革者的足迹,向着中国梦进发,活出自己无悔、出彩、美丽的青春。无不记录着青年的理想和追求,无不彰显着青年的努力与奋斗,无不铭刻着青年的光荣与辉煌。尤其是今年,面对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广大青年表现出顽强的奋斗意志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抗震救灾一线的青年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全国各地的青年情系灾区、踊跃捐献,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以青年为主体的奥运志愿者们甘于奉献、辛勤付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的庄重承诺,确保了“有特色、高水平”和“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目标的圆满实现。改革开放的36年是广大青年开创新风的36年。36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广大青年发扬“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倡导新风正气,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成为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进者。青年们积极参与“五讲四美”宣传、“青年文明号”争创等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社会主义文明新风;热情投身“服务社会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西部志愿计划”等工作,在扶贫开发、助残敬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以实际行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广泛推进“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自觉与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进行坚决地斗争,营造了公平正义的良好社会氛围。36年来,从张海迪到赖宁,从秦文贵到徐本禹,一大批英雄道德模范人物不断涌现,展示了当代青年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36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广大青年牢记使命,在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哺育下,奋发成才、茁壮成长的历程,也是广大青年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奋勇争先、顽强拼搏的历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评价的:“实践充分证明,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是能担当重任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里,要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艰巨任务,青年们需要正确应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需应对政治立场的重大考验。改革开放和网络信息全球化时代使得各种各样的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国内,人们思想日益多元化,这对我国当代青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然而,由于西方社会思潮的良莠不齐在传播过程中的泥沙俱下以及一些西方反华势力的恶意渗透,使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青年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青年是社会最敏感的群体之一,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速度快,同时也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不良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面前,能否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是当代青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二是需应对国际竞争的复杂变化。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接轨已经成为现实,我国正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未来的国际竞争主要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各国青年一代综合素质的竞争。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青年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优秀青年人才大量涌现。但是,我们在教育投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仍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能否完善知识结构,树立世界眼光,开拓国际视野,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当代青年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促进科学技术革命,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全球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中,知识份额已经由20世纪初的5%上升到今天的80%—90%。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管用一辈子。紧学习、持坚在工业经济时代,读十几年的书,才能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只有经常不断地抓不懈地终身学习,才能够使用一辈子。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持续冲击下,青年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越来越多,成就事业的压力和难度越来越大,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也更加严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青年唯有迎难而上、奋勇拼搏,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才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青春业绩。改革开放新时期,当代青年应努力争当四个方面的先锋:广大青年应争当坚定信念的先锋。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青年成就事业、创造价值的基础和动力。坚定理想信念,从长远讲,是要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从现实讲,就是要努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青年们应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把个人的抱负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要善于从促进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问题,时刻牢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用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同心同德地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强大。广大青年应争当解放思想的先锋。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当代青年运动的鲜明特质。青年思想解放,则社会思想解放;青年活力迸发,则社会活力迸发。青年应以敢为人先的志气、超越前人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立足本职,大胆创新。要勇于打破陈规陋习,条条框框,善于从思维定势和旧的发展路径中解放出来;要培养改革意识,发扬创新精神,带头参与改革,勇于进行创新,积极投身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明才智;要弘扬务实进取精神,把追求理想与脚踏实地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把握机遇,勇于应对挑战,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要树立世界眼光,以放眼全球的宽阔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以赶超国际一流的雄心壮志,阔步走向世界,不断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创新和活力源泉。广大青年应争当深化改革的先锋。当代青年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深深打下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烙印。广大青年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见证者,更是改革开放坚定的拥护者和积极的参与者、推动者。青年们应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光辉成就和宝贵经验,不断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要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自觉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列,拥护和支持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利益格局变化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主动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要积极增强法制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自觉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口腔3班

王梦晗

青年与改革同行 第2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与使命同行》。

说起青春,我想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有人说青春是浓墨重彩的画卷;也有人说青春是跌宕起伏的诗篇。青春究竟是什么?一直有一个问号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直到2010年,20岁的我带着青涩与懵懂,来到了xxx中学。五年来,在这个朝气蓬勃的集体中,在与很多优秀老师共同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我才真正懂得了青春的真谛。青春是无私奉献的情怀,青春是敬业乐业的精神,青春是对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担当;青春是责任在肩,是“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薪火相传。

xxx老师,从教三十三年,他用自己的青春点燃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梦想,谱写一个又一个华美的篇章。凭借着对实验学子的满腔热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坛奇迹。他曾在十二年间,培养出了四名理科状元,先后将十八位学子送入清华、北大;也曾连续五年,所教班级化学高考平均分位居通辽市第一,其中三年甚至高出全市平均分12分之多。然而,在这辉煌成绩的背后,是他鲜为人知的默默付出。从1982年参加工作至今,周老师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了业务上,心无旁骛,痴迷教学。早晨天刚蒙蒙亮,他已经来到校园,夜色已晚,他又埋头在书山题海中备课批改试卷;他把学生的事都当成自己的事,小心翼翼的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尊严。一年又一年,青丝变华发。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讲坛,奉献给了学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学子的梦。

xxx老师,有一次扁桃体发炎,已经化脓了,不能说话,连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医生要求她至少住院三天。但她在医院始终惦记着自己班级和学生,刚输完液就偷偷地从医院跑出来,回学校开班主任会了。看着她瘦弱的身影,强忍着病痛给学生讲课,为学生不停地奔波忙碌,我深深的被打动了。

xxx老师,在生孩子的前一天仍然坚守在讲台上;xxx老师曾打着点滴给学生上课„„这样的老师太多太多。他们让我感动,让我尊敬,让我懂得作为教师应肩负的责任,让我懂得了青春的使命就是无私奉献。“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会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讲台、奉献给学生;粉尘终将染白我们的双鬓,辛苦也许会压弯我们的脊背。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必将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在这块无垠的教育沃土上,将自己的生命之树,深深扎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默默耕耘。虽然,我们平凡;也许,我们清苦。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三尺讲台挥洒人生的豪情,收获“桃李满天下”的欣慰,拥有莘莘学子用祝福化成的最美彩虹。

让青春与使命同行,需要坚守,更需要爱心和智慧。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将坚持立德树人,用爱心热心耐心关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将与时俱进,刻苦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用智慧将青春化为春蚕的丝、红烛的泪、园丁的梦,用芬芳的桃李描绘锦绣大地。

一滴水落在沙漠里和落在海洋里是不同的。落在沙漠里是消失,而落在海洋里则是融入。我很庆幸能够融入xx中学这个充满了正能量的大家庭,使我对人生、对教师、对青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个人的青春是有限的,但我们选择的事业是常青的。只有把个人的生命融入时代洪流中,只有把个人的青春传承于学生的生命中,青春才能永恒!我无悔于我的青春,无悔于我的选择。“甘将心血化成雨,润出桃花一片红”。我要让青春梦想在学生身上薪火相传,要让青春在坚守与奉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要让自己的青春与光荣使命同行!

青年与改革同行 第3篇

一、与其“坐而论道”不如“智及仁守”

其实, 在新课改的旅途中, 我们有许多语文教师不是“智慧”跟不上改革的步伐, 而是在“功利价值”的诱惑下, 做不到“仁守”。

1. 少一些机械训练, 多一份人文关怀。

纵观新课改以来的公开课教学, 似乎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于是有人呼吁“工具性”价值的回归。但这大多仅限于公开课教学。深入常态课, 就会发现, “工具性”依然是许多课堂教学的重头戏。就拿学生的作业来说, 所谓的“作业超市, 自主选择、个性作业”等也只不过是公开课的门面而已, 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依然屡见不鲜。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为什么还会存在这些背道而驰的做法, 究其原因, 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功利价值”在作怪。

2. 仁守“语文课改的新理念”。

细读《语文课程标准》, 不难发现新课改的目标与国家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相吻合。但遗憾的是“自主、创新、合作、探究、个性”这些新理念正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渐淡出。我们都知道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 而课堂教学又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再完美的课程改革如果落实不到课堂教学的层面, 改到最后, 也只能是无果而终。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宰, 如果只是“坐而论道”, 却不知“起而行之”, 那我们就等于放弃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甚至丢弃了民族进步之魂, 失去了“课堂”这一与世界强国相抗衡的主阵地。

二、与其“满堂追问”不如“一问关照”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出了“满堂灌”的怪圈, 却又出现了“满堂问”的弊端。整个课堂都是教师在频频发问, 学生忙着寻找答案。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被“问”肢解得支离破碎。尼采在《我为什么这样聪明》一文中说:“为什么我知道的这样多, 我究竟为什么这样聪明?因为我从来没想过那些不成问题的问题———我从未浪费过我的精力。”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师总是发愁课文太长, 课上不完?究其原因, 恐怕与我们的教师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问题教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充斥了太多的无效追问。与其这样无效追问, 还不如“巧设一问”, 用一问统领全文教学,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进行分析进而作出解答。

三、与其“新而无效”不如“挺身而出”

随着“合作、探究、自主”等一系列新理念的推进, 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渐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教师角色由主体变成了主导,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个性、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凡事过尤则不及。我们不能丢掉“合作、探究、自主”等新理念, 但也不能为了迎合这些新理念, 而完全将“我”隐去, 教师还是要站到讲台, 把学生探究不深的问题讲深刻, 把学生探究有分歧的问题讲清楚, 新课改不是要革“讲”的命。

正如有些专家在谈到新课程的时候, 有意无意地谈到:“讲授与互动是对立的, 教师的引导与自主构建是对立的, 这是可怕的‘减法’, 把丰富的课堂教学简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六个字, 当课堂减法流行的时候, 课堂会失去什么, 就像‘满堂灌’扼杀了教学的生命力一样, 用减法减出来的一味互动和自主构建, 丢失的将是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青年与改革同行 第4篇

在中国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记者来到位于长安街沿线一处安静的军队大院,与刘勇一起分享与青年同行绚丽多彩的记忆。出乎意料和让人感动的是,尽管工作繁忙,但从约访到见面只有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刘勇进行了细致翔实的准备:书写工整、字迹隽秀的一页页思考笔记,数量众多、异常珍贵的文献资料与历史照片,分类清晰地逐一呈现。思维敏捷,语意精炼,谦逊友善,和刘勇接触,点滴之间洋溢着青春的奋进风采与蓬勃激情。

携笔从戎参战 提出“理解万岁”

往事,像金灿朗日映照在明净水面,刘勇捡闪光的,珍藏在心间。1983年秋,作为当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中文系高材生,毕业前他义无反顾选择从戎之路。一年后,刘勇以优异成绩完成解放军长沙工程兵学院艰苦严格的军政训练,作为工兵实习排长奉命奔赴边防前线。作战中,排长中弹牺牲,紧急时刻,他挺身而出指挥全排继续战斗,终于将通路开辟成功,荣立集体一等功。在紧张的战斗间隙,刘勇还采写《一封未写完的信》、《难忘的日日夜夜》等10多篇人物通讯,鼓舞前线官兵,寄托自己的情感与追求。

1985年5月,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保边疆、献青春”演讲报告团,邀请刘勇和其他六位参战英模代表在全国巡回演讲。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切会见演讲报告团成员,赞扬他们的革命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并关切叮嘱:“我看见你们在底下互相递药,可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

登上演讲台时,掌声鲜花齐至,刘勇思潮奔涌,百感交集:“我讲述的,是战友的真实事迹。昨天,我们还在猫耳洞里谈笑风生;今天,他们却带着耿耿之志和拳拳之心,长眠在离离青草之下。难忘那个金秋季节,军事院校从大学毕业生中招收学员,我和同学报名。这一举动使一些人疑惑不解,说我们‘头脑发热,缺乏理智’,‘放弃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去当‘大兵’,太不值得’。这使我思考生命有怎样的价值?大学生不意味着索取和享受,而应肩负责任,全力贡献。”

演讲期间,刘勇动情地叙述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在攻打老山某无名高地时,一发炮弹呼啸着在他身旁爆炸,这时身后的两名战士不约而同地奋力扑向他。为此,一名战友身上被打进几十块弹片受了重伤。事后,刘勇抱着十分内疚的心情去医院探望。这位战友说:“刘排长,我是一个普通的战士,‘光荣’了不要紧。你是大学生,不能牺牲。”讲到此时,刘勇感慨万分:“当时我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一位战士不惜用血肉之躯保卫我,难道仅因为我们的私人感情吗?他是让我能有机会多做贡献啊!这也是祖国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期望。”

演讲报告团在全国反响巨大,很多大学生和刘勇座谈、给他写信。刘勇一次次地经历了动人心魄的场面,沉浸在滚滚的青春热浪之中:学生们把登有演讲团同志事迹和讲稿的报纸举过头顶,争着涌上台让演讲者在笔记本、学生证、甚至手帕上签名留念……“这样动人的场面一直伴随着报告团的足迹。但是,随着与后方青年的交流增多,我发现在鲜花和掌声背后仍存在另外的声音。很多大学生对前线将士的认知程度还显得有限,比如有人曾问,‘战士们之所以这么勇敢,是因为有战场纪律约束吧?’还有人直言‘战士们是不是想立功啊?’”时至今日,说起当时前方与后方的观感反差,刘勇清亮的眼眸中依然透出隐隐的忧思。

为表达这种感觉,在一次座谈会上,当北京师范大学同学要求题字时,刘勇在他们的班级日志上写下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理解万岁”。他想的所谓“理解”,并不是对军人艰难困苦的简单承认,更不是为个人乞求怜悯,而是希望大学生透过前线官兵的英雄事迹,真正理解同龄人流血牺牲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军人所渴望的理解,是对他们经过战火洗礼的价值观的理解,知道绿军装里有五彩的心灵。同时也希望得到后方民众更高层次的理解,共同关心祖国强盛与民族腾飞,为之做出应有的奉献。

让刘勇没想到的是,这个题字被《中国青年报》记者很快报道。1985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关于“理解万岁”的专题评论。此后,刘勇在接受采访时多次阐释其涵义,使这一从特定事件中提出的口号,顺应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时代大潮,成为叫响全国、影响一个时代的精神标记。1998年底,“理解万岁”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起,被《中国青年报》列为改革开放20年最响亮的10句口号之一;2001年初,《人民日报》对中国近百年口号进行回顾,“理解万岁”赫然在列。

经过战火洗礼,刘勇对生命的感悟更加深刻、透彻:“我当时参军与所受教育、个人性格、周围环境、地域文化等因素有关,锻炼了意志,纯净了灵魂。我曾说战争浓缩人生的经验,和平年代一个人可能要用一生去体验和理解激动、希望、恐怖、绝望、痛苦、焦虑、等待这些命运中跌宕起伏、或喜或悲的情感,但在战场只需一两次战斗可能就全部感悟。刚还朝夕相处的战友,转瞬永远走进纪念碑,生死与共使人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而我们才体会到精神升华和心灵崇高,才会更加理解、热爱、投入生活,变得坚强乐观、通达宽厚、积极充实。”

钟情青年工作 助力青年成才

演讲活动结束后,刘勇被分配到总参政治部任青年干事。最初的两次重要青年活动,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首先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当时,在位于三座门的中央军委第一会议室,总参谋长杨得志与总参顾问孙毅、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同志说起长征。由于我读过杨总长的回忆录《横戈马上》,于是即兴发挥讲到过草地时,不少红军战士往地上一坐就再也起不来,战友们匆匆用土一埋,敬个军礼后继续前进,很多人连名字都没留下来……艰苦岁月的战争往事掀起情感宏澜,三位老将军听得泪流满面,服务员不断递毛巾以便擦拭。在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写了一篇通讯叫《将军的眼泪》,第二天即向全国播出。”

1986年初,总参在南京召开青年工作会议,各级负责同志和青工干部100余人到会。一天上午,当与会团员青年准备乘船游览长江时,只见披一件绿色军大衣的孙毅将军,精神焕发,迈着有力步伐登船。话及那次寒冬时节的青年活动,刘勇表述生动:“我们非常尊重孙老,他为人高尚,淡泊名利,以身作则。行船途中,孙老欣然接受青年人请求,题写书法。当青年人进行合唱时,孙老做起指挥,亲切地用双手打节拍。演出结束后,船行在冰冷的江面上,孙老冒着寒风与青年人联欢。场面热烈而温馨,是那些靠空泛生硬的说教无法替代的,成为活动中最令人振奋的一幕。”

总参是全军的军事领率机关,在任青年干事和青年组组长期间,刘勇和同事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使总参青年工作走在全军前列。“团徽戴起来、团歌唱起来、团旗打起来”等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多次受到团中央和总参领导好评。谈及这些,刘勇露出欣喜的笑容:“总参青年工作当时在全军很活跃。全军第一部《团日活动方案集锦》就是1986年我和另外两位老同志编的,内容包括共青团活动怎么搞,有哪些主题、形式、组织方式等。”此外,刘勇还主编了《新编团课教材》、《画出青春的彩虹》等10余本青年工作工具书和青年修养读物。

2002年12月,作为全军集训队队长和总参集训队领队,刘勇组织带队参加首届“全国青年世纪风采电视大赛”。总参4名选手进入全国前十的总决赛,获得1个金奖、2个银奖、1个铜奖,总成绩以绝对优势名列军内外各参赛队之首。刘勇经历辛劳难眠的日日夜夜,荣立二等功。此次大赛中,经他选拔与培养的金奖得主谢康敏,荣立一等功。面试时,大二学生谢康敏综合知识、英语口语和反应能力突出,但经历简单、军人气质不够。在刘勇的直接关注下,谢康敏固强补弱,进步显著。在此后的成长中,刘勇经常关心引导他,并恳切地向国防部外事办领导推荐他。如今,谢康敏已成为军事外交战线上的青年骨干。2012年5月,中国国防部长出访美国,谢康敏担任翻译,获赞“翻得很好,贴切、灵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全,是全军通信领域学术带头人,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提起于全院士,刘勇充满自豪地介绍道:“于全分到总参某研究所后,我们就开始关注他的发展。从1992年到1998年,他以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项重大科研成果问世的速度,先后攻克5项通信技术难关。我们评选他为总参青年标兵。2000年,我们重点宣传他的事迹,使他当选‘全军首届十大学习成才标兵’。此后,于全当选全国青联委员、常委,被授予‘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8年获中国青年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参加团中央组织的报告团进行全国演讲,2009年成为当时军队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他任总工的总参某研究所被作为全国重大典型进行集中宣传。”

基于优秀的自身素养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刘勇连续当选三届团中央委员。谈话间,他愉快地和记者分享起栩栩如生的往事片段:“1993年5月,我第一次高票当选第13届团中央委员。我跟团系统的领导人接触得多,一次在京丰宾馆,我们汇报后,胡锦涛同志评价‘当代军人是最可爱的,不仅英勇奋战,而且很有才华’,让我记忆犹新。曾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宋德福同志热情地期许我:‘刘勇同志,你从一个青年典型成长为团中央委员,做青年工作很好很光荣,你一定要把工作做好,就像当年作报告一样精彩。’李克强、刘延东、李源潮、周强等团中央领导同志都到总参参加过青年活动,对我们的工作非常关心和支持。”

说起长期从事青年工作对自身成长的影响,刘勇坦言:“多年来,我们为青年鼓与呼,不提大口号,不求全责备,而是真诚与热情服务,设身处地理解、关心、帮助青年。青年活动不能仅表面热闹,根本还是要推动部队建设,扎实培养人才。在与青年人的接触中,我内心愉悦,胸怀坦荡,没变得那么韬晦,那么世故。直到今天,只要青年人有需求,我始终愿意帮助。现在每年春节来看我最多的都是过去的青年典型,彼此感情纯朴真挚。当年我怎样对待他们,将来他们也会热情真诚地对待更年轻的人。”

弘扬“理解精神” 营造心灵和谐

玉秀松青,斗转星移。提出“理解万岁”后,出于一种责任和使命,刘勇从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多方面思考有关“理解”的问题。2009年,北京香山红叶正浓之际,漫天飞雪已翩然而至。此刻,获得进入国防大学学习一年宝贵机会的他,利用课外时间整理成《理解万岁——口号提出者的回顾与思考》一书。在安静整洁的宿舍内,当刘勇在电脑打上“后记”二字时,空气有些清冷,但心里充满许多温暖与希冀。谈起时隔20多年后出书所表达的情感与心绪,刘勇声音洪亮:“编写这本书是我近年来一直渴望完成的事情。每当听到身边有人说出‘理解万岁’时,我总感到那些逝去的岁月与风采并未因战争结束而定格,其精神内涵在不断延伸。这本书的出版是我对战友的一个交代。”

近年来,刘勇笔耕不辍,著述颇丰。《“理解万岁”诞生记》被收录于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权威性大型军史丛书《强军之路——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第二卷;而《大力提倡和弘扬“理解精神”》一文刊登于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被《新华文摘》和中宣部《学习》活页文选转载。从当年提出“理解万岁”到如今弘扬“理解精神”,简短有力的口号变成更具广泛意义的文化观念,经时光风雨的磨洗筛检,历久弥新。说起“理解精神”的现实意义,刘勇总结道:“‘理解精神’契合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情境,大千世界千差万别,生活中存在着不少的不理解,特别是利益冲突介入,理解往往变得虚弱不堪。欲望的贪婪膨胀,手段的肮脏卑鄙,人性的不健全不彻底,使从思想领域到人际沟通,从个人到整体,理解常是相对和暂时的。面对多层次矛盾凸现,社会成员从价值取向、文化选择到生活境况的实际差异,使渴望相互理解和尊重成为普遍社会心理。基于此,我提出弘扬‘理解精神’的三个支点:固守崇高,扩大认同,实现超越,通过宽而有度、省身察己、推心置腹等方式,营造出来自心灵实实在在的幸福与和谐。”

时光如梭,川流不息。“理解万岁”陪伴刘勇从青年走到中年,“理解精神”引导他的人生理念,支撑他的平和心态,注定他生命的基调和生活的轨迹。在日常生活中,他保持开放心态,宽容豁达,勇于担当:“去国防大学学习前,我是总参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但是,当时组织部内部年龄结构偏老,年轻同志上不来,我决定主动要求免职。这就面临回来重新分配、前途未定的现实局面。很多人得知后感到不可理解,认为这样做既傻气又冒险。但至今我觉得决定是正确的,于公,替组织分忧;于私,为年轻人铺路。”

本着对“理解精神”的深入诠释和不懈实践,刘勇积极支持昔日战斗英雄、老山主攻营营长臧雷等人组织的“理解万岁行动”,每年帮助那些从未给儿子、兄弟扫过墓的烈士亲属去老山祭奠。最近一次是2013年清明节,在老山麻栗坡烈士陵园960座烈士墓碑前,他们逐一插上鲜红的玫瑰花。“一位来自昆明的战友长眠于此,他母亲的居所距离麻栗坡只有几小时车程,但长期以来就因几百元钱都拿不出而去不了。这么多年,大部分群体都获得利益,但在改革开放前夕付出生命的烈士们得到多少呢?如果只顾自己,他们活下来至少可以打工赡养父母,或许还能成为更了不起的人物。”情到深处,言为心声。透过刘勇坚毅刚强的面庞,记者看到他红润的眼眶里泛着晶莹的泪花。

弘扬雷锋精神青年志愿者与你同行 第5篇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奋力建设和谐,美好,温馨的铜陵,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继承雷锋的艰苦奋斗精神,并把雷锋精神投入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3月3日,公共管理系学生会团总支陆丹丹带领学生会主要成员前往螺狮山社区进行义务劳动,弘扬雷锋精神。

志愿者分成两个分队,公共管理系体育部部长郭晓冬,劳生部部长曹冬梅,宣传部副部长冯凯,劳生部副部长刘威来到解放西村21栋为残疾人蔡崇喜老人家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并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公共管理系实践部部长王慧芹,外联部副部长张亚蒙到农民工家给他们的子女辅导作业,解决疑惑。

青年与改革同行 第6篇

“奉献与青春同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月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弘扬时代新风正气,进一步建立,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招募机制,倡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团委为纪念雷锋,弘扬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以“志愿者活动月”为契机,号召大学生多为别人做好事,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奉献与青春同行

一、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使得志愿成服务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社会动员力的亮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氛围。

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青年活动志愿服务活动采取:短,长期结合的方法。

响应校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在本月举办弘扬志愿精神,播撒爱心火种,共建和谐社会的“学雷锋月”活动:

1.“饮水思源,携手保护母亲河”活动。由音乐学院实践部干事负责搬桌椅若干在行知大道一侧,挂好横幅,将此次活动准备的海报与漫画张贴。准备录好的音箱,播放保护母亲河的相关资料。同时安排人员负责分发便利贴,让过往的同学写上建议。

活动地点:长江师范学院李渡校区行知大道

活动时间:2010年3月9日上午11时---下午6时

参加人员:音乐学院团总支老师、实践部部长、副部长、部分干事、部分青年志愿者

2.“植树节除草”活动。以三月份植树节为契机,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护绿行动和植物种植实践体验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从而令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增强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达到为班级、学校、社会增添绿色,净化、美化环境的目的。

活动时间:3月12日中午13:00,集合时间:3月12日中午12:40 活动地点:长江师范学院李渡校区内,集合地点:逸夫楼大门口前

3.“马鞍小学”文艺演出及义务支教活动。在学习雷锋月,让青年志愿者亲身体验社会实践意义,提高青年志愿者的奉献意识、服务素质,掀起志愿者服务的高潮,为本院志愿者队伍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志愿者。更加让咱们音乐学院与马鞍小学建立长期义务支教基地

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地小学做“世博会”“亚运会”等知识的宣传。

活动时间:3月25日

活动地点:马鞍小学

4.“关心老人,共建和谐社会”活动。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感到继承和发扬志愿者精神和回报社会的重要性。为此,我校音乐学院团总支实践部决定利用雷锋月开展敬老院活动,慰问敬老院老人,让暖暖的春风送去关爱,带走他们的枯燥与烦恼。让老人们时刻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活动时间:2010年3月27号上午9点半北苑校门口集合活动地点:重庆市涪陵区李渡敬老院 三.活动前期准备

1.活动申请,得到校、系 领导的支持。

2.设计宣传板、海报及宣传单。

3.在学校校园网上进行宣传。

4.各活动进行分组,选负责人(队长)。

5.大力开展校内宣传,通知各负责人务必在校园内作好宣传工作,让他们将此次活动的精神和意义详实的传达给学校。

音乐学院团总支

希望“与改革创新同行”征文 第7篇

2010,希望的一年。

2011,延续希望的一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原大地上,一场里程碑式的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展开。从此,河南公安以崭新的面貌,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向更高的高度飞跃。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场改革最早源于2009年年底,新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赴商丘调研,对商丘的公安工作进行了暗访,并提出了“要积极推进警务管理机制改革,整合警力资源,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提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能力”的意见。这条意见后来被河南警界视作全年的工作重心,并成为改革的“原始动力”。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2010年年初,在新乡、商丘、济源、郑州四个省辖市进行的警务机制改革试点,拉开了警务机制改革的序幕。在这次以“减少层级、警力下沉,一警多能、综合执法,从优待警、严格奖惩,提高效率、强化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警务机制改革中,大胆采用“一减一加”的工作方法:“一减”即机构设置以减为主,市区原有公安分局和派出所被整合为派出所,由市局统一指挥;同时,将交警、巡特警、治安警、刑警整合下沉到派出所统一管理,实行“四警合一”。“一加”则是指民警的单警职能以加为主,同时满足多个工作岗位需求,实行“一警多能,综合执法”。

以“做大做强派出所、做专做实警务室、做优做精市局机关”为重点,彻底革除公安机关长期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倾向积弊,实现“机关更规范、基层更强大、实战更高效、机制更科学、保障更有力”的工作目标,建立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的实战化警务体制机制。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在改革的大潮中,可能存在个别让人不尽满意,不顺心的地方,这是暂时的,也是正常的,谁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它的活力才被解放。”只要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信念,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相信光明就在前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河南公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秉承“忠诚、为民、拼搏、奉献”的河南公安精神,怀抱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的理念,全副武装,迎难而上,为构建平安和谐新社会激扬着!

青年与改革同行 第8篇

第一,学术导向,促进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中国高教研究》创刊3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波澜壮阔的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30年,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深入开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30年。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呼唤理论指导,也为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 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大潮中,《中国高教研究》始终站立潮头,扬帆奋进。

《中国高教研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会刊,始终坚持学术导向,以提高理论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术繁荣为己任,尤其是在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方面,走在了国内同类期刊的前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简称‘理论要点’)”“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等重大课题的开展、交流以及互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深化人们对高等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认识、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一个学术刊物的理论视野、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赢得了学界的一致好评。2013年4月,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3—2014)———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版与指南》中,《中国高教研究》获评为“教育学”类A+(权威期刊)期刊,排名仅次于《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位列第三。此外,国内很多高校都将《中国高教研究》列为权威期刊。总而言之,无论是从量化的评价来看,还是从学界的认可度来看,《中国高教研究》都是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第二,服务决策,助推高等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1985年,《高等教育学报》正式创刊,1992年正式更名为《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教研究》(彼时名为《高等教育学报》) 创刊的同年, 也即是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的发布拉开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幕。由此,开启了《中国高教研究》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相伴而行、风雨兼程的30年发展历程。可以说,《中国高教研究》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而逐渐成长与发展起来的,同时,凭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刊的优势和卓越的办刊水平,《中国高教研究》为我国重大高等教育战略、法规、政策酝酿、制定以及实施都做出重要贡献。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此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上世纪90年代之后,陆续颁布了《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涉及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制定了“211工程”“985工程”以及“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等一系列高等教育战略举措。在这些重大的高等教育战略、法规、政策制定发布的前后,《中国高教研究》都专门精心组织一系列高水平、高质量的相关文章参与到决策的理论探究与学术讨论之中。可以说,《中国高教研究》在我国高等教育战略、法规、政策酝酿、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充当了智库的角色,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

第三,直面现实,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要服务于实践。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一定会关注火热的社会实践,回应社会实践的重大关切;同时,从实践中凝练理论问题、检验已有理论、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中国高教研究》就是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中国高教研究》自创刊30年以来,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风雨同行。在这3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每次重大改革与发展都有《中国高教研究》的身影。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展高等教育思想大讨论, 带动了高等教育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95年开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带动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深刻反思 ,带动了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上世纪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我们国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末高等学校扩招,继而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新阶段。在这样一些重大的高等教育实践中,《中国高教研究》都组织和发表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其中既有理论探讨,也有问题研究,还有源于实践的调查报告、经验与总结。

200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立了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年一个主题,一直坚持至今。每年的主题都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如“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建设和谐文化与高等教育”“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政府·大学·社会:高等教育现代化”,等等。这些主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高教研究》作为学会会刊,紧密配合论坛,组织和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论文,推动了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也提高了杂志的办刊水平,扩大了杂志的社会影响。

《中国高教研究》不但关注高等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开辟了许多栏目,讨论与探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观、微观问题,如“课程与教学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院校研究”“比较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研究的领域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

第四,搭建平台,培养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学术通过交流才能发展,理论关注现实才能创新,学者通过互动才能成长。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刊物是学术思想的炼丹炉,是学术成果的聚宝盆,是学者成长发展的练兵场,是学者交流互动的大舞台。《中国高教研究》在30年的办刊历程中,搭建了重要的交流互动平台。

办刊30年,《中国高教研究》组织发表了大批的研究成果。算起来,30年发表的文章也有几千篇,特别是一大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带动了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这里,各种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交流、交锋、碰撞,创造了高等教育研究良好环境,营造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良好氛围,而这些均是高等教育学术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这里,理论和实践进行对话,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进行对话,这种对话很好地促进了“求真”和“求用”的紧密结合,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

《中国高教研究》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锻炼和培养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重要阵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逐步活跃,研究队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而这其中,《中国高教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功不可没。30年来,估计在《中国高教研究》发表文章的作者也有几千人。在这些作者中,有理论工作者,有实践工作者;有老一辈的专家学者,有中年的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有的是刚刚走入高教研究学术领域的年轻人; 有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大学的书记、校长,有的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普通工作人员,等等。《中国高教研究》汇聚了大批的高等教育研究力量, 唤起许多人研究高等教育的兴趣、冲动,促进了高等教育研究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一批年轻的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在这里发表高水平的文章,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得到提高,脱颖而出,成为高等教育教育研究的骨干力量。高等教育研究是靠人完成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高低,是研究队伍的水平决定的,而研究队伍的提高,需要一定的条件,高水平的学术刊物是培养、提高研究队伍的重要条件。从这一点说,高水平的学术刊物是一所无形的大学,《中国高教研究》正是这样一所培养、提高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大学。《中国高教研究》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但发表了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而且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学者队伍,尤其是在青年学者的成长与发展方面更是做出了重要贡献和表率。据我所知《中国高教研究》不存在对学者学历或职称身份的歧视问题,因为,我经常会看到有博士生甚至是硕士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这对青年学者成长与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中国高教研究》这种“不拘一格用稿”的学术品性,值得同类刊物学习与推广。

学术刊物与学者之间是鱼与水的关系, 没有鱼,水就没有灵性,没有水,鱼就无法存活。学者离不开学术刊物,学术刊物更离不开学者,二者之间互依互存、互动共生。《中国高教研究》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研究队伍,赢得的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精神家园,大家愿意和期望把高水平的稿件送到《中国高教研究》发表,也促进了杂志的办刊水平不断提高,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上一篇:床前明月散文下一篇:本科实习报告书写格式、版面及装订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