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传册效果

2024-06-26

旅游宣传册效果(精选6篇)

旅游宣传册效果 第1篇

昆承湖旅游节摄影大赛宣传策划

一、活动背景:如果你喜欢户外运动,如果你厌倦了“宅男”或“宅

女”的周末生活,如果你热爱自然美景,如果你对摄影有浓厚兴趣,如果你想更了解这个城市,加入我们的行列吧!昆承湖旅游摄影大赛,Happy一个周末!

二、活动主题:阳光运动、亲近自然、感受美景、诠释个性、自由

交流。

三、活动组织方:酷弦社(酷弦社简介:酷弦社saycool致力于学院

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校园文化传播以及组织大型社区活动,突破校区、学院、专业的地理和学术方面的限制,是90后新一代独立自主的社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我们。)

四、活动协办方:计算机学院科协、管理学院科协……

五、时间和地点:第一阶段:11月上旬的一个阳光周末 昆承公园

(昆承湖东入口公园:昆承湖东入口公园占地250亩,总投资5000万元,分为入口景观服务区、中心景观休闲区、特色餐饮区、滨水生态景观区,游船码头等5个功能区,将集管理服务、交通集散、游览休闲、生态科普等功能多重功能于一体,是昆承湖景区的重要窗口。东南4路车昆承公园站下,5分钟左右;东湖4路车昆承公园站下,10分钟左右。建议参与者组队来公园集合。)第二阶段:11月上旬的一个评奖颁奖晚会地点:东南校区演奏厅。

六、活动内容: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昆承湖一日游兼摄影大赛

1.活动报名:现场报名 报名时间 10月25日-10月31日 现场报名,或致电活动组织方,登记报名参赛信息。

2.活动内容:自由摄影,游船环湖游,自助烧烤。

① 自由摄影:凡报名的同学都可以参与摄影大赛。景点限制

于昆承公园内。主题要求:积极向上,符合本活动的主题

即可。题材不限,推荐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写真照片等

等,推荐组队参赛。

② 游船环湖游:昆承湖游船为收费项目,参与此活动者需缴

纳活动经费50元,活动组织方提供饮料休闲食品以及团体

票,也可自行购票。

③ 自助烧烤:活动组织方提供烧烤器械及肉类,以及饮料啤

酒等等,烧烤报名费50元

3.活动须知:

① 所有参与活动同学需事先报名登记,按照需求缴纳经费。

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集合,接受安全知识方面的公告。

② 活动参与者需保管好自己的个人物品。出现财物损失,组

织方不承担责任。

③ 参与活动的同学必须遵守公园安全管理条例,不在危险区

域活动,不破坏公共财物。

④ 参与摄影大赛的同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拍摄,并

及时投递作品。

⑤ 以上三项活动没有先后顺序,参与者可以自行安排。

⑥ 所有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者应集合后再解散,自行回校。

⑦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酷弦社所有。

第二阶段旅游摄影大赛评奖颁奖晚会

1. 活动报名:参赛者提交作品视为具备参赛资格。

2. 活动主旨:普及摄影知识,享受摄影乐趣,展现个性创意

3. 作品提交:参赛者需在一日游活动结束后2-3天内完成作

品投递。作品以原创为基准,每位参赛选手或参赛团队只

能提交一件作品,大小不要压缩,以屏幕分辨率为基准。

参赛作品需附加参赛选手信息(学院,学号,姓名,联系

方式等等。)

4. 活动须知:参赛作品进入复赛后,即有资格参与决赛。决

赛在东南演奏厅举办,届时通知,决赛选手必须到场。

5. 评奖细则:

① 作品要符合活动主题。

② 作品有鲜明个性可加分。

③ 拍摄手法和创意价值高可加分。

④ 作者可以自由介绍作品并视情况加分

⑤ 作品展现深刻内涵或者具有时代气息可酌情加分。

6. 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两名;

三等奖三名;

优秀奖若干;

7. 活动须知:

① 作品必须原创,发现盗用他人作品或者PS过度视为不合格作品,取消评选资格。

② 保持作品高清晰度,照片模糊不清晰视为不合格的作品。

③ 决赛若选手本人未到场,视为自动放弃比赛资格。

④ 活动中有观众互动环节,丰富奖品,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旅游宣传册效果 第2篇

本文主要对旅游景区的广告宣传和宣传册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评析,力图从几个方面入手,将带有旅游特点的景区宣传品设计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阐述,以期通过研究使旅游景区的宣传品设计产生重要的可研究价值。此外,本文还通过不同的实际案例进行旅游景区设计特点的表现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结合理论进行研究。旅游景区的广告宣传与宣传册设计是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一环,设计特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景区的品质与其他附属产品的市场,这对于旅游景区和旅游大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重点对于旅游旅游景区的广告宣传与宣传册设计可以提升旅游景区的价值和景区的影响力。

一、旅游景区的广告宣传与宣传册合理化的图像设计表达

总所周知,旅游景区中的宣传广告与宣传册的设计离不开旅游景区内的环境图片与景区典型风光摄影图片的采集,因此,在设计中融入了风光摄影图片与景区有代表性的图片可以将宣传品的直观表达展示出来。我们在很多景区,尤其在一些5A级旅游景区中,可以在不同的展示牌、门票广告、宣传手册等等中发现景区的标志性建筑物和自然景观,直观的表达景区特色。例如云台山景区的山区风光表达、老龙头景区中出现的入海长城、黄山景区的迎客松等都是如此,在一些细节处也可以看出设计者对于旅游宣传品设计的直观处理。一些旅游景区的宣传品还将人文景观与合理化的图案和辅助线进行版式设计,在版面中加入了符合景区特点的旅游线条和旅游图案,结合了一些文化内涵深厚的图像表达,使其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展示。一些景区还将所在旅游城市的典型建筑物与自然风光融入到了旅游宣传品的设计中去,这些图片的处理丰富了宣传品的内容,使旅游景区的特点展示出来。此外,旅游景区的宣传品和广告应该形成一系列的宣传设计,使其有一个统一性,在图片的采集方面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过多的采用同一景色的图片,不过多的围绕一点进行设计处理。一些旅游景区将图片的采集围绕在春、夏、秋、冬四季进行,融合了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可以很好地展示出旅游景区的风光美。此外,不同的媒介也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也应该选取不同的图像来展示景区特色,例如宣传册与广告牌匾就可选取多样化的景色,景区内的主体景色可以被采用,增加景区的关注度。

二、旅游景区的广告宣传与宣传册设计颜色的表现

不同的颜色可以使受众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各个旅游景区也对于宣传品和广告有一定的颜色设计和处理。例如七彩云南旅游产品的广告,使用了蓝色的格调,将旅游感受与云南的天空色彩联系起来,整个宣传品设计增加了旅游景区的活泼感觉。此外,一些景区还将暖色调的广告宣传品进行设计处理,使景区的景色温馨典雅又不失受众的直观感受,令人很容易接受。此外,在旅游景区宣传品上还可以进行合理化的VI设计,采用不同色相、纯度、明亮度的色彩在宣传品中可以有层次的进行设计处理,结合标志与广告语进行设计,使颜色与主体结合起来,更易于被旅游者接受。宣传册与广告设计也有所不同,颜色在底色与主题色调方面应该有所区别,要过多的关注受众的阅读感受,使广告的到达率提升上去,这在设计初期就应该重视起来,使受众可以更好的阅读景区的宣传品,感受景区的独特魅力。

三、旅游景区的广告宣传与宣传册设计中的文字处理

不同的旅游景区的宣传品使用了不同的文字处理,目前来说,以中国书法字体行书、草书等为主要表现的字体处理在很多旅游景区的宣传品设计中出现。我们熟知的七彩云南系列、多彩贵州系列、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就是如此。将景区名称的字体处理与广告宣传结合起来,尤其在标志上进行处理,使得景区的大的字体与宣传品小字体之间的搭配合理。旅游宣传品中的内文部分也要将文字进行合理化的编排和处理,尤其但对于景区的简介要进行正规字体、字号的编排,切记出现不同字体的混排和不同字号的混排,使整体内容介绍出现混乱。此外,一些景区宣传册和广告的设计过于强调文字的阅读能力,将文字编排的紧凑而行间距过小,使游客阅读十分困难,这是不可取的做法。旅游景区目前还将多媒体宣传屏幕与传统广告牌匾和宣传册结合起来,多方位进行宣传,这里出现的字体也应该与景区的整体文字相一致,不要出现不同的字体混乱穿插,令游客无所适从。

四、小结

总之,旅游景区的广告宣传和宣传册设计涉及的内容较多,尤其对于旅游景区内在的宣传表现和特点展示方面要着重加强设计引导,使其具有独一无二的旅游景区的宣传表现。因此,对于旅游景区的广告宣传和宣传册设计还要从景区的自身出发,结合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选取不同的图像资料和文字字体,加之合理的颜色布局,使其宣传品丰富多彩。合理化的广告宣传设计可以使旅游景区更好地展示给游客,让游客对于旅游景区的环境和宣传有了深刻印象,可以加深旅游景区的影响力,促进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2)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根据应用性培养方案的需要,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逐步形成由基础课和选修课组成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丰富性的课程体系。自行研制并完善管、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学、现代宾馆管理、前厅与客房、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学、旅游学概论等课程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材的选择,专业基础课教材绝大多数采用教育部指定的面向21世纪改革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其它专业教材,还要积极地组织教材编写,及时总结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心得,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鼓励教师自行研发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件和讲义,大力推进实施双语教学。在充分发掘现有师资潜力的基础上,高级职称教师须上基础课,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定期组织观摩,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进行打分;能够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一律要求充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录像资料妥善保存,并展示最新教学研究成果;坚持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与其他老师听课制度,形成重视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加大第二课堂的教学力度,请旅游与饭店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高级职称、高超操作技艺的名师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根据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服务技能;我们积极参加全国和市级的导游和饭店技能大赛,以赛带学,均获得较好的成绩。

(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采取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聘任重点院校、旅游与饭店集团高级管理人员、具有高级职称、高超操作技艺的师傅参与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核心,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来抓,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双师型教师建设途径:

1、加强教师的理论和时间技能的培养,通过引进、进修、外聘等多种方式,加大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时间能力的培养力度。

2、到有关专业院校和机构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如旅游规划师、调酒师、茶艺师等,并取得资格证书。

3、到旅游企业顶岗学习。利用暑假派教师去旅行社、星级酒店顶岗学习,丰富和提高教师的实际能力,在经过理论升华,到企业中、课堂上为企业员工和学生培训,效果良好。

4、聘请企业导师。在旅游企业中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技能突出的业界精英作为企业的导师,定期为学生开办讲座,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传授择业、创业经验,深受学生的欢迎。

(4)强化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旅游与饭店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其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与旅游及饭店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以自筹资金与校企共建的方式加快客房、餐饮和导游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具备一定的职业化操作技能是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为此,我们按教学功能设置不同的模拟实验室,完成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演练为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基本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为进入旅游与饭店工作做准备。二是优化和提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目前拥有国家级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15家五星级酒店实习基地,6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习基地,5家知名旅行社实习基地。我院将持续密切与实训基地的合作,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加快校企合作一体化进程,在培养方案的修订、应用性课程设计、实践实训体系构建等进一步方面加强合作,推进校企共建共管,提升合作绩效,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和能力提升。

(5)加快制度建设

我院于2006年和2011年制订并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31项,为了更有效推动专业转型,相继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第一,进一步完善实践、实训环节相关规章制度。重点制定和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旅游管理专业见习管理方案》、《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方案》、《旅游管理专业指导教师遴选与考核方案》、《旅游管理专业兼职指导教师遴选与考核方案》、《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实践考核制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考核制度》等制度,保障实践、实训教学质量,并狠抓制度的落实并严格执行。第二,加快相关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课程实验标准》、《专业见习标准》、《专业实习标准》、《实训操作标准》、《实训操作标准》、《实训成绩认定标准》、《实训能力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认真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加强考核机制的建立和成绩认定,实施严格的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学生实践实习的积极性,保证实训教学质量。

(6)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立足豫南,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全方位、多渠道、积极主动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1、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优秀毕业生。为了满足地方业的快速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输送能够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的毕业生,满足市场对一线经营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

2、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搭建产―学―研平台,研究和预测旅游业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旅游企业提供规划、设计、培训、管理和咨询,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一些经营管理难题,为企业发展服务。

3、为政府旅游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利用我院优秀的师资队伍,积极主动与政府联合,通过纵横向科研项目平台,研究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把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政府决策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旅游宣传册效果 第3篇

在语言表达上, 景介宣传册应当准确、通俗, 利于不同阶层、背景的读者理解和欣赏。然而, 由于语言隔阂和文化差异, “不同语言的读者长期在各自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熏陶下, 养成了一种固有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 这种心理和习惯自然而然地制约着他们对语言刺激的注意和使用语言的方式, 也造就了各自旅游文体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和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写作风格和美学标准。” (贾文波, 2004:106) 就中英两种语言而言, 英语宣传册一般风格简约、结构严谨, “行文用字简洁明了, 表达直观通俗, 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 ” (贾文波, 2004:109) 因而少各式俚语及造成误解、阻碍交流的生涩之词, 并常用“第二人称的形式 (YOU-FORM) , 娓娓道来的语气与读者直面交流, 满足人们的心理自尊, 唤起读者积极的心理感应。” (贾文波, 2004:131) 相反, 汉语宣传册喜用四字成语、修辞意象, 讲究虚实结合、声情并茂、意境烘托、诗情画意。因此在景介宣传册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就要注意到中英双语间的差异, “不仅仅满足于让一般接受者 (读者) 能理解信息, 而是让每位读者都不至于产生误解。” (Nida, 1982:1)

过去的数十年间, 许多专家学者运用相关翻译理论, 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宣传材料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 有些还提出了适时可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如动态对等理论 (Nida&Taber, 1969) , 讲究旅游宣传册翻译在传递信息 (message) 与文体风格 (style) 上的对等, 而不管信息内容所采用的语言形式 (linguistic form) 如何, 译者也当“以读者为中心, 以影响读者的行动为目的, 使读者全然不知正在阅读译作 (Nord, 2001:52) ”。这类翻译思想与强调意译、强调翻译效果的交际翻译 (Newmark, 1998) 一起, 构成了旅游宣传册翻译的指导方法之一。至于旅游宣传册翻译的具体策略, 不外乎选词用字 (diction) 、增译 (amplification) 、省译 (omission) 、词性转换 (conversion) 、重复 (repetition) 、词序调整 (inversion) 、反译法 (negation) 、拆译法 (division) 等等 (贾文波, 2004:134) 。同时, 一些论文也已将功能对等、跨文化交际、接受美学等理论运用于当地特色景点翻译中。

本文以景介宣传册中的隐喻和转喻现象为契机, 试图建立起将语体的表情功能和美学价值作为传递源语作者意图、评判旅游外宣翻译质量、进而重塑旅游景点形象的标准和中心, 并以中英文表情的认知偏好分析探求适合旅游宣传册的翻译策略。

1 旅游宣传册的表达力及其认知工具

1.1 旅游宣传册的表达力

表达力或称表情性 (expressivity) , 是人类交流的一个方面, 即用外部行为 (主要是用言语表达) 来抒发心绪、表达思想、做出评价、展现个性, 以达到情感交流、价值判断等目的。在语言使用中, 表情性以“影响” (Ochs&Schieelin, 1989) 为特征, 表达“主观”的、以“我”为中心的情感或态度。表情性最初与布勒的表情功能有关。在布勒1933年的著作中, 提到了语言的三种功能, 即信息功能 (informative function) 、表情功能 (expressive function) 和感染功能 (appellative function) , 其中表情功能在语言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布勒之后, 莱思 (Reiss) 、纽马克 (Newmark) 、诺德 (Nord) 等就源文本的不同功能对文本类型理论做了进一步分析和深化。莱思 (2000:34) 将文本类型与翻译方法及翻译策略的总体关系联系起来, 并指出信息型文本主要是表现事实、信息、知识、观点等, 其语言特点是逻辑性较强, 文本的焦点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翻译时应以简朴明了的白话文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概念与信息。而表情型文本传递的是信息发送者的态度和观点, 其所表达的情感远超其陈述的内容;翻译时, 宜采用“仿效法”, 以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美学效果并重塑原文的语义内容。感染性文本的关注点是信息的接受者, 译者宜采用编译、等效等原则, 突出译文的感染、诱导功能。

当然, 一个完整的文本不仅仅体现出一种功能, 往往是多种功能的复合体, 并在实际应用中重点突出其中某一功能 (Reiss, 2000:25) 。旅游宣传册, 作为一种应用性极强的文本, 大部分人会想到其所提供的景点信息功能以及吸引“你”去旅游的呼吁感染功能。值得注意的是, 感染功能是以接受者为中心, 原文一般是诉诸于源语文化读者的感知和经历, 而译文的感染功能则必定是面向不同的目标。这意味着如果接受者不合作, 感染功能就不起作用 (Nord, 2001:45;张美芳, 2009:55) 。然而, 我们也应注意到旅游宣传册的另一交际功能, 即通过大量夺人眼球的插图和富于美感的语言来展现“我”的主观表情, 表达源语的审美价值, 进而塑造景点的文化形象, 影响“你”的行动和表现。因此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 笔者大胆地将表情性作为旅游宣传册中需重点突出的功能, 并依此确定相关翻译标准和翻译原则, 这也是确保旅游外宣文本翻译质量及翻译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1.2 旅游宣传册的认知工具及表达力的实现

在旅游宣传册美轮美奂的语言表达上, 隐喻和转喻的使用功不可没。笔者搜集了近几年来旅游宣传册和部分旅游书籍中的隐喻和转喻表达, 例如:

(1) Venice invites idleness and strolling. (Venice, Italy)

(2) The third level concentrates on the ancient Mediterranean, though it has a pretty feeble section on European decorative arts.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Canada)

(3) Eighty percent of Canada’s industry is settled in this area---so in a most literal sense it is the pulsing heart of America. (Ontario, Canada)

(4) 西山是一位美女, 安详地躺卧滇池之畔, 故有睡美人山之称。 (昆明西山)

(5) 洞庭湖“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 朝辉夕阴, 气象万千”。 (湖南洞庭湖)

(6) The Hydrofuge is a tubular waterslide that sends you sliding at speeds of up to 50 kph, spinning around in a giant bowl and splashing into a 6-foot deep landing pool. (Ontario Place, Canada)

(7) Spend an evening with Beethoven at Lincoln Center, the world’s leading performing Arts Center. (LCPA, USA)

(8) Algonquin is also best known for its paddling. (Algonquin Park, Canada)

(9) 郁郁葱葱的峰岭之间, 一条碧澄的玉带逶迤而过, 这就是美丽的富春江。 (杭州富春江)

不同于传统的修辞手段, 隐喻和转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国内外的认知语言学家 (Lakoff&Johnson, Croft, Langacker, Radden&K?vecses, 刘焱、沈家煊等) 从不同角度论述隐转喻的含义及运作机制。对于隐转喻的认知特点和含义, 可以概括为:1) 概念隐转喻 (conceptual metaphor/metonymy) 是深藏在人们概念系统中的本体式隐转喻 (ontological metaphor/metonymy) , 是理解具体语言隐转喻的基础;2) 隐喻涉及两个概念领域, 而转喻一般发生在一个相关的概念领域内;3) 就运作机制而言, 隐喻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转喻则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邻关系;4) 隐喻一般用于通过A事物理解和解释B事物, 涉及两个概念领域的映射 (mapping) , 而转喻则是利用A事物的某一显著特征来指认、突显该事物, 基本不涉及事物特征的转移。 (束定芳, 2008:164, 177)

例 (1) — (4) 中, 通过映射, 源域 (source domain) 的结构被大规模、系统性地转移到了目标域 (target domain) 中, 并抽象为概念隐喻“+SCENERY IS A HUMAN BEING+” (风景是人) 。有所不同的是, 例 (4) 有非常具体的源域 (美女) 和目标域 (西山) , 而例 (1) — (3) 中的结构更复杂些, 通过invite, feeble, pulsing heart等展示人类行为、性格的实词, 激活了目标域中的Venice,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Ontario, 其拟人手法的隐喻表达可进一步概念化为“+SCENERY IS (HUMAN) ACTION+”, “+SCEN-ERY IS A PERSON THAT POSSESSES HUMAN CHARAC-TERS+”, “+SCENERY IS HUMAN ORGAN+”。同理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隐喻表达, 如例 (5) 所示。

例 (6) 则是典型的容器图式结构 (“+container+”metaphor) , 通过一系列动词“send”, “spin around in”, “splash into”激活与源域相关的各种显著特征 (如进入或离开容器) , 使容器内外部、边缘均映射到该景点的内外部及边缘上, 实现意象图示中的inside-outside模式。

例 (7) 中的转喻或称源域包含目标域的转喻 (target-insource metonymy) , 这里的“Beethoven”指的是目标域中贝多芬这位音乐大家的作品, 属语用转喻, 读者在特定的语境下必然能理解“Beethoven”的真正含义。在理解例 (8) 的话语过程中, “Algonquin”作为一个整体激活了其活跃区 (active zone) “Algonquin Park”, 显然这是整体代部分的概念转喻。

例 (9) 中我们看到了隐喻和转喻的积极互动:由于富春江的形态特征与玉带具有相似性, 通过“玉带”一词突显目标域的珍贵罕见, 形成概念隐喻“+SCENERY IS A RARE OJECT/TREASURE+”, 而在隐喻的目标域内部又进行了转喻的扩展 (metonymic expansion of a metaphoric target) , 使富春江的部分外表特征转指富春江这个整体范畴。其具体相互作用模式如图1所示。

在上述例子的隐转喻分析中, 语言的表达力及旅游外宣文本特有的美感已得到体现, 特别是 (1) 和 (5) 中行为动词的运用, 将人类热情好客的特征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意象赋予了威尼斯和洞庭湖, “将本来属于某一领域的事物特征转移到了另一领域、所引起的相关意象从‘不和谐’到‘和谐’的动态互动过程。” (束定芳, 2008:174) 我们再举两例:

(10) Vancouver, a pearl on the Pacific Coast of Canada, i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scenic and livable cities, plenty to see and enjoy. (Vancouver, Canada)

(11) The water tears turbulently along the cliff and creates a terrific whirlpool as it plunges straight down. (Niagara Falls, USA)

例 (10) 中的意象“pearl”是读者熟悉的, 由此意象读者能产生“明亮”、“重要”、“珍惜”等字眼的联想, 通过映射到目标域“Vancouver”上, 形成概念隐喻 (+SCENERY IS A RARE OJECT/TREASURE+) , 对读者产生从知觉到视觉上的冲击力, 使其体会到温哥华这座城市的生命活力及在加拿大、太平沿岸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的丰富表情内涵及源语的审美期待不言而喻。

例 (11) 的表情效果是通过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动词“tear”抓住了读者的眼球, 通过概念隐喻“+SCENERY IS (HUMAN) ACTION+”的抽象, 实现双重影像效果 (即隐喻中的异常搭配, 这里的“tear”不但勾起了撕裂东西的联想关联, 同时诱发了读者在脑海中浮现出水流湍急的新意象的想象) , 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一泻千里、波涛澎湃的视听画面;此外, 这里的“water”即指尼加瓜拉大瀑布, 属部分代整体的概念转喻表达, 简洁的语言文字避免了冗长模糊的描述, 景致的雄浑壮阔与语言本身的美感交相辉映, 生动性和表达力跃然纸上。

1.3 中英文在隐转喻表达上的认知偏好

由于中文和英文在文化传统、社会背景、认知、审美习惯上的差异, 导致两种语言在传递意象上略有不同, 进而在旅游宣传册隐转喻的认知上有了偏好。在前面的例子里, 我们看到了中英文表达上相似的认知偏好, 如例 (1) 、 (5) 中都采用了形象生动的谓词“invite”、“衔”、“吞”, 突显隐喻的双重影像效果。又如:

(12) 距云南省丽江市东北300余公里的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 镶嵌着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泸沽湖, 泸沽湖因当地摩梭语称“落水”为“泸沽”, 因而得名。 (云南泸沽湖)

(13) As an emerald on the Lake of Ontario, Toronto embraces visitors from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and makes them soon feel at home. (Toronto, Canada)

这里关于明珠、珍宝的意象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似的语用功能, 所以目标语读者在字里行间就能体会到与源语相一致的表情内涵。然而, 中英文认知偏好上的差异仍然存在, 一些意象尽管在中西方文化均有体现, 但在理解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偏差。试举一例:

(14)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 位于水池南岸, 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 池水清澈广阔, 遍池荷花, 傲然矗立, 孤高不群。 (苏州拙政园)

(15) Both known and unknown flowers adorn the beautifully landscaped grounds, beckoning visitors on a leisurely stroll through this splendid six acre estate. (Casa Loma and Spadina, Canada)

此处所要体现的概念隐喻分别为“+SCENERY IS (HU-MAN) ACTION+”、“+SCENERY IS A PERSON THAT POS-SESSES HUMAN CHARACTERS+”, 这里的意象均为植物 (荷花、无名花朵) 。但是中文里的花朵被赋予了人的品格性情, 暗示园主的孤傲清高, 这在中国的古诗词中也有体现, 而 (15) 中的花朵却无此深意, 它们只是一座古城堡中被拟人化了的植被, 表达的只是热情好客的含义。

其次, 有些意象往往与一种文化紧密相关, 因此在一种语言里能体现其语用价值, 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则缺失。比如带有一些宗教色彩的意象 (东方文化里的佛祖、西方世界里的守护神等) , 如对其文化背景及文化特性不加阐释, 就很难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源语丰富的表达力就会减弱, 无法引起目的语读者的共鸣。

因此在旅游宣传材料隐转喻的翻译上, 应清楚地认识到中英文在意象表达上所具有的认知偏好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价值差异, 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效果, 体现源语的表达力和生动性。

2 旅游宣传册中隐转喻的翻译及其表达力的再现

关于隐喻的翻译, 奈达 (2001) 曾提出过四种翻译方法, 即把隐喻翻译成隐喻, 将隐喻转换成明喻, 把隐喻翻译成非隐喻以及将非隐喻译成隐喻;张培基在其所著的《英汉翻译教程》中总结了包括隐喻在内的三种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 即直译法、意译法和同义习语的套用法。关于转喻的翻译, 韩启毅 (2000) 探讨了其作为修辞格的翻译问题, 提出了“直译”、“意译”、“增译”及“注释”四种翻译方法。但是这样的翻译策略却鲜少涵盖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的翻译转换, 故而需要进一步完善。王寅 (2005) 、邓国栋 (2007) 等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隐喻、转喻的认知机制及其翻译认知观。值得注意的是, 鉴于旅游外宣材料语言的特殊性及突出表现此类文本的表情性功能, 我们应当制定适合该类文本隐、转喻的翻译策略, 并找到其背后的理论依据。莱思提出的“仿效, 忠实于原作”的翻译策略过于笼统和模糊, 不适合所有的表情性文本, 需要进行细化和分类。

笔者在综合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认为, 概念隐、转喻的确定是关键, 选择意象时认知偏好的识别、映射条件的适时调整以及译出语的组织又为实现良好的翻译效果提供保障。这样, 源语的表达力和创造力才能较完整地予以保留。其具体演绎方式如图2所示。

试举例:

(16) The youngest of the Rocky Mountains, the Teton Range is a spectacular sight.Enhanced by glaciers, deep canyons, snowfields, and lakes, the range shoots up suddenly, with no foothills around it.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USA)

虽为落基山脉中的小字辈, 特顿山却器宇不凡, 它拔地而起, 绝壁凌空, 冰川映雪地, 高峡出平湖, 景色蔚为壮观。

(17) 黄山是一本天书, 有看不完的美景, 阅不尽的图画。 (安徽黄山)

Mt.Huangshan is like a giant album that contains innumerable picturesque landscape paintings.

例 (16) 源语中“youngest”一词赋予了人的特征, 这一意象与目的语的意象基本相同, 中英两种文化的认知偏好相似。中文里我们形容成形较晚的山脉亦可有如下表达:

出西宁沿青藏公路西行五十多公里, 便来到青海众多山脉中的小字辈——日月山上。日月山为祁连山支脉, 仅长九十公里宽十多公里, 但它的名声却远及海内外。 (青海日月山)

在武夷山余脉中, 天台山并不是最高峻的, 海拔仅1078米, 只能算小字辈, 而天台山却以奇特的风姿独立于世。 (福建武夷山)

因而作者的写作意图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意义上都得以在目的语中保留, 源语的表达力得以突显。 (17) 中的意象“天书”是一个道教用语, 原指元始天尊所说之经, 在英语意象结构中缺失, 这一文化意象虽未脱离“+SCENERY IS A RARE OJECT/TREASURE+”的概念隐喻, 但必须调整原意象结构, 变隐喻为明喻, 使其既符合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水平, 又能最大程度地传递源语的审美效果。

提出上述翻译策略, 正是从翻译的认知动态过程进行考量, 那么该策略背后的理论动机和翻译原则又是什么呢?Gutt (1991) 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翻译的关联模式。关联理论 (Sperber&Wilson, 1995) 认为, 人类交际的本质是推理, 以关联的最大化为准。而Gutt进一步认为, 翻译就是一种阐释性相似, 两个语篇或者说两个显性刺激, 彼此具有类似的阐释度、类似的内涵和外延 (Gutt, 1991:44) 。因此译者的任务就是将原文最直接传递的东西以最佳关联的形式呈献给目标读者 (肖开荣、文旭, 2012:6) 。

这里涉及到翻译的一个指导原则——释意相似 (Interpretive Resemblance) 。在旅游景点文本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头脑中一系列的意象结构、语境假设都被激活和唤醒, 而最易唤起的就是源语意象与目的语意象相一致、两种语境的认知偏好相似的习惯性假设, 因此译者联想起来驾轻就熟, 也最容易形成最佳关联, 获得最大的语境认知效果。

其次, 从关联理论我们导出了另一个指导原则——最佳新奇假设 (Optimal Innovation Hypothesis) 。Giora (1986) 从语用和心理学的角度指出, 愉悦是由同时具有新奇性和熟悉性的刺激引发的, 从而提出了最佳新奇假设。在旅游宣传册隐、转喻的翻译上, 译者起初按照常规习惯性心理唤起最大关联的认知假设, 然而一旦这一认知假设被无法移植的文化意象所打破, 译者就必须启动新的语境假设, 有必要时调整映射条件、引入新隐喻或转喻, 这样才能重新实现源语表达力的平衡。

翻译的关联理论模式能帮助译者在熟知旅游文本描述性语言认知特点的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最大程度上地实现源语的表情功能和审美价值, 并有效地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语言、建构译文的心理动机。

3 结束语

本文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宣传册这一非文学文体语言中的隐喻和转喻现象, 同时建立起将语体的表情功能和美学价值作为传递源语作者意图、评判旅游外宣翻译质量, 进而重塑旅游景点形象的标准和中心。接着, 该文提供了旅游宣传册中隐喻和转喻翻译的一些策略, 并指出了翻译的认知动态过程, 即译者的思维模式如何在关联理论下运作的过程, 尝试性地提出了隐转喻翻译策略背后的动机和原则——释意相似和最佳新奇 (假设) 。

值得注意的是, 文化因素、认知语境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希望本文有助于提高译者处理旅游译作中描述、修辞语言的能力, 并对翻译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摘要:该文抓住旅游宣传册中的景介描述语言, 主要是隐喻和转喻表达, 对中英语言的认知方式和偏好异同做了对比分析, 并以“表情性”作为言语表达和翻译质量的标准;同时指出了翻译的认知动态过程, 尝试性地提出了隐转喻翻译策略背后的动机和原则——释意相似和最佳新奇 (假设) 。希望该文有助于提高译者处理旅游译作中描述、修辞语言的能力, 并对翻译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旅游宣传册效果 第4篇

【关键词】文化传播 旅游宣传册  翻译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40-02

一、外宣翻译与文化传播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语言才有实际意义。而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桥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途径。翻译行为使得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得以共享、传播,所以翻译本身就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这种传播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是跨文化的,翻译的本质体现为跨文化传播。而外宣翻译更是以直接对外宣传中国对于国际事务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传播中国的信息和文化为主要目的,将文本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杂志、宣传册、广播、网络、国际会议等媒介对外发表和传播,属于非文学翻译的一种。其中的旅游翻译主要是以书籍、图册、视频、宣传册和广告词等方式向外国读者介绍和宣传中国的旅游资源,吸引外国友人,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旅游翻译中是否能准确有效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是文化传播目的是否能实现的关键。

二、广西旅游宣传册翻译现状分析

(一)旅游宣传册翻译概述

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大旅游的对外宣传和推广力度,比如创立广西旅游局的网站,制作广西旅游信息屏、“美在广西”宣传片、各类旅游宣传册,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开展广西旅游商品大赛,开创特色旅游宣传品牌如“南宁月月旅游节”,等等。会展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资源的整合和产业链的联动发展,广西地方的旅游推广也开始渐渐面向世界。广西旅游主推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旅游翻译让世界了解和感受到广西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广西,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广西旅游翻译的水平,使其更好地宣传广西,介绍广西文化和服务广西经济,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各种旅游宣传方式中,旅游宣传册因其直观、简洁、易携带、成本低、覆盖面广、利于传播等特点成为随处可见的旅游宣传资料。笔者通过景点、酒店、旅行社、展会等渠道搜集了广西主要城市的部分景点旅游宣传册,共92种,104册(有一景多册的情况)。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有英文译文的只有29种,33册,只占总册数的32%左右。从以上统计可以初步得出:常见渠道可获得的有英文译文的广西旅游宣传册数量明显不足,供需仍有差距。

就宣传册译文内容而言,文化信息的主要文字载体是一些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个性的文化负载词。从搜集的33册有英文译文的旅游宣传册来看,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地名、景点名、少数民族名称、传统食物、民俗习俗和人文历史。翻译使用了多种方式,例如直译、意译、音译、音意双译、省译和注释等。

(二)影响文化传播的翻译失误和错误

从所搜集到的有英文译文的旅游宣传册来看,影响文化传播的翻译失误和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未能理解文化内涵。这类翻译失误主要是未能准确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望文生义,影响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例如,“王城景区”在宣传册中译为the Prince City。王城本就指靖江王王府,因此,译为the Prince Mansion更合适一些。“古榕鸳鸯桥”在宣传册中译为Mandarrin Puck Bridge of Gurong。此桥实际上是榕树根越河与对岸榕树相连成桥,似一对恋人,省译为Old Banyan Bridge更能让读者理解。“生态博物馆原始保护村落”在宣传册中译为The ecology Museum Primitive village。译为The Eco museum—Primitive Village,意思更清楚一些。“甘河民族村风光”在宣传册中译为Ganhe Folk-custom village。民族和民俗不同,此处意为少数民族聚集的村落,应改为Ganhe Minority Village。“绣球”在宣传册中译为Silk ball。绣球主要由彩绣做成,译为embroidered ball更准确一些。

2.生硬的直译。直译虽然能够较完整地保留民族文化特色,但过度直译则会化简为繁,增加读者理解难度。例如,“过山腔”在宣传册中译为Cross Mountain Cavity,建议译为Cross Mountain Aria。“酸蕨菜”在宣传册中译为Shuanjuecai,建议译为pickle fiddlehead。“豆腐肴”在宣传册中译为Doufuyao,建议译为Tofu dishes。“八步椪柑”在宣传册中译为Babu peng orange,建议译为Ponkan。“聚龙潭”在宣传册中译为Assembling Dragon Cave,建议译为Dragons Cave。

3.过度的省译。例如宣传册中的一段原文和翻译。

原文: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桂林的漓江下游,为高速公路边的古镇,距阳朔100公里,距广州约270公里,她始发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古镇内300多间明清宅院,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延伸出八条弯弯曲曲的街巷,宛如一大迷宫,大街小巷均用青石板铺砌而成,像一条起舞的青龙……被誉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

翻译:The ancient town of Huangyao is located in the down reaches of Li River in Guilin, Guangxi Province. Ancient town for the side of the highway. Is over 100km to Yangshuo city and is over 270km to Guangzhou city.endprint

Dating back to the year of Kaibao (an emperors title of Song Dynasty), namely, the year of 972 A.D. it has boasted a history of 1000 years so far.

这样的省译,省去了吸引游客的精华内容,丢失了文本翻译的目的。

4.中西方价值取向不同。在中文的景区介绍中,罗列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或者奖项会提升景区知名度,但有些称号奖项外国读者并没有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对应文化背景,有画蛇添足、模糊焦点之嫌。这种情况建议省译。例如,“全国美德示范点”建议译为National virtues demonstration sites;“广西壮族自治区巾帼示范村”建议译为The womens model village in Guangxi autonomous;“柳州市卫生村”建议译为The health village in Liuzhou。

5.语言性翻译错误。一是词义错误。例如,“黑枪舞”在宣传册中译为Bowling for Columbine Dance,应译为Black Spear Dance;“舂米”在宣传册中译为Tsuishine,应译为husking,等等。二是句子结构混乱。例如,原文“黑衣壮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广西与云南两省,中国与越南交界处,距首府南宁328公里,海拔1111米,北回归线穿越而过,年均气温18℃”的翻译:“Black-dress Zhuang Baise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s located in scenic Napo County, Guangxi and Yunnan provinces, China and Vietnam, the junction of Yunnan-Guizhou, 328 kilometers from the capital, Nanning, elevation 1111 meters, crossing the Tropic of Cancer had an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of 18℃。”

总的来看,广西旅游宣传册的翻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化性误译和语言错误都会对翻译质量和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传播带来负面影响。

三、广西旅游宣传册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一)原因

1.对旅游宣传册翻译的重视不够。旅游宣传册随处可见,免费取阅,是城市的形象和宣传窗口之一,大部分都来自旅游开发公司、旅行社,也有部分是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制定。但从译本来看,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明显缺乏管理和组织。作为外宣翻译的一种,政府及相关部门若能更重视,进行适当的管理、统一相关标准,组织翻译人员的培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翻译质量,提升广西形象。

2.缺乏专门的翻译人员。翻译活动除日常交际外,涉及的都是语言和相关专业领域,翻译人才必须是跨专业人才,但从高校教育体系来看,以学科划分专业,跨学科专业难以设立和普及,并不利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学科体系内,翻译的教学内容多以翻译技巧和文本类型为基础来划分,多是讨论翻译技巧和文本特点,实践环节多是以语言单位为基础,从词到短语再到篇章进行从点到面的递进训练,文化导入没有过多的涉足。另外,任课教师本身因为同一体系学科专业出身,不具备跨领域知识。并且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准备和教学组织的环节都需要更多的储备和精力,教师若缺乏跨文化体验和翻译实践经验,可能不会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又或者力不从心。虽然近年来国家设置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也有国家或政府组织的各类翻译培训,但总的来说,一是惠及人群相当有限,二是社会愿意和能够承担的翻译培训也非常少,这些都会导致专门翻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缺失。出现的普遍情况就是会英语的人才很多,但能担任专业翻译的人才很少,专业翻译人才十分紧缺,“外请”十分普遍,成本过高,广西更是如此。

(二)对策

可考虑从文化传播角度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上看,任何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实际都是在考虑“加工”和“保留”的问题,而方法上,则是灵活使用,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多种策略和方法的综合使用,根本原则是须符合译文预期的目的和功能,要从翻译目的出发做出适当选择。笔者认为,广西旅游主打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在对其宣传和推广的基础上,吸引外国游客。宣传册翻译在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文化氛围之外,应尽可能完整输出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保留原汁原味。翻译时若目的语中有对应的表达,应该选择“保留”,可直译。若没有,则直接音译,必要时做出注释和译注。若“保留”显得过于生硬的话,那么“加工”则必不可少,可使用替换,省译,意译,改译等翻译方法。此外,笔者也认同以借鉴平行文本的方法来提高翻译质量。

总之,旅游宣传册的翻译是一种对外宣传民族文化和习俗的重要方式,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开放和融合的趋势下,翻译中对于文化因素的考量变得尤为重要。翻译中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翻译实践、跨文化交流、翻译人才的培养、翻译教学等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魏瑾.文化介入与翻译的文本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王恩科,李昕,奉霞.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4]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5]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演莉.广西会展旅游产业链研究[J].旅游经济,2013(2)

[7]阳芳.广西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8]袁青.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J].长春大学学报,2009(7)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一般资助科研项目(200103YB182)

【作者简介】文 静,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与宣传口号 第5篇

1、 中文

宣传主题:“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

宣传口号:“游丝绸之路、品美丽中国”,“新丝路、新旅游、新体验”

2、 英文

宣传主题:“Beautiful China,2015 —— Year of Silk Road Tourism ”(译文:美丽中国——2015丝绸之路旅游年)

宣传口号:“Explore Beautiful China Along the Silk Road”(译文:游丝绸之路、品美丽中国);“New Silk Road, New Travel Experience”(译文:新丝路、新旅游、新体验)

二、有关要求

1、 各地要借鉴历年中国旅游主题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旅游主题年在旅游市场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对丝绸之路旅游的战略性研究,统筹规划,扩大旅游供给,提升旅游服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切实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品牌。

2、 各地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在旅游宣传品制作、广告投入、参展促销等方面加强区域联合推广,在旅游产品开发和资源整合上加大合作力度。

3、 各地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实际,围绕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和宣传口号,认真研究和制定本地区主题年工作方案,并努力打造适销对路、竞争力强、市场效益明显的精品旅游线路。请各地将《20旅游主题年工作方案》、《2015年丝绸之路精品旅游线路目录》于12月1日前报国家旅游局。

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与宣传口号 第6篇

中国旅游宣传主题“和谐城乡游”,宣传口号为“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

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中国奥运旅游年”,宣传口号为“北京奥运、相约中国”。

中国旅游宣传主题 “中国生态旅游年”,宣传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

中国旅游宣传主题“中国世博旅游年”,宣传口号为“相约世博,精彩中国”。

旅游宣传主题“中华文化游”,旅游宣传口号“游中华,品文化” “中华文化,魅力之旅”

经国务院批准 批准,自20起,《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被正式断定为“中国旅游日”。

中国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主题年确定为“中国欢乐健康游”。

205、19中国旅游日宣传口号:“爱旅游,爱生活”;活动主题“健康生活,欢乐旅游”

的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海洋旅游年”,宣传口号为“美丽中国,海洋之旅”、“体验海洋、游览中国”、“海洋旅游,精彩无限”。

205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休闲惠民,美丽中国”

什么是世界旅游日

上一篇:工作汇报字体格式下一篇:公司不同类型回复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