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三大策略

2024-09-02

高考语文复习三大策略(精选6篇)

高考语文复习三大策略 第1篇

一年一度的高考很快就要到来了,高三考生复习的时间也越来越紧迫,所以,考生们越需要做到高效备考。如何做到高效备考呢?中国人才网为大家支招:

一、有关基础知识

①将基础知识(语音、字形、同义词辨析、成语、病句、文言文阅读)安排时,既要注意专题性,又要注意分散性。

②基础知识中许多能力点的落实需要记忆,但不能盲目记忆,只靠功夫。如“惹是生非”中“是”字经常被误写为“事”,这主要是因为不了解“是”与“非”的关联,“是非”在词中是指矛盾,争端。再如“寒暄”中的“暄”经常被误写为“喧”,仔细推究就会发现“寒”与“暄”是意义相反的两个字,是指寒和暖,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再误写误用了。

③对于病句,要着重注意用足例句。对精选出来的例句要坚持“辨(感性)一析(理性)一改(操作)”三步走战略:辨就是能从结构性和语义性两个层面辨别正误;析就是能分析错例属于六种病句中的哪一类;改就是能将错例修改正确,这一点虽然不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但它非常有助于我们在正误的比照中加深对各种病句类型的理解。通过三步走战略,精耕细作,务求辨得准、析得清、改得正,从而真正做到精选精练,以一当十。只有这样,才能跳出题海战术,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实效。

二、有关阅读理解

高考中选择的阅读文本,首先一定饱含浸透着作者的情致与思考,作为考生,面对文字,我们当张开耳目,用心领受。比如这样两段文字,单单从文字运用的角度很难区别出高下,但“段”入“文”中,用心体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文思与深情,这两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有很大差异的:

A.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B.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园子里的海棠花。它开得好看极了,繁盛极了。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欣赏了半天,抬眼一看,晚霞满天,早已是暮色低垂的时候了。

粗略一看,两段话似乎区别不大,但放在原来的语言环境下,仔细一对比,就会发现A段完全优于B段。作者来到德国小城已经六年了,浓浓的乡愁压在他的心底,并且越来越强烈。六年来,作者今天早晨才惊喜地发现,一个园子里,有和故乡一样开放的海棠花。甚至连开放的状态都是一样的:“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因此A段有意识地与前文照应,使用了相同的表达。在这样看似重复的表达里,作者的思乡情就愈加浓重了。而语段B在这些方面,与前段内容疏离,完全不能传达出这样的感情。文中说:“呆了半天”,这个“呆”用的实在是准确,将作者完全沉浸在对故乡、祖国的深情怀想与回忆中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了。

新课标卷中有一篇现代文阅读――《下笔不觉师造化》。文章谈到了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其中有一段话非常感人:

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如果我们在复习备考阅读的时候,用心领受,一定收益无穷。这样的读书习惯,对于答好题目本身也是很有益处的。这段文字之后,便有这样一个命题:

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这样的一个命题,既要求考生能深入文本,又要求考生能够在读中悟,在悟中思。埋头苦做,不思不想,显然是高考备考的大忌。

张开耳目,一位考生才能有效且充分应对扑面而来的句子,才能有效进入文本,与作者的心思相起伏相出没。在这个基础上,读者这个“人”也便活了,他才能有效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阅读积累,深切领悟文章深层意蕴。“分”在“人”中,“人”出来了,“分”也就跟着出来了。盲目做题,机械备考,“人”是封闭与窒息的,面对鲜活文本,一下子迷失在语言的森林里,瞎跑乱撞,一路狂奔,阅读答题,以多写取胜,凭着模糊的经验与感觉,将想到的一股脑全部写上去,让阅卷人自己去找,这样的备考状态,是要不得的。

高考语文复习三大策略 第2篇

古诗词默写虽然只有6分,但是想在语文学科上拉开分差,这6分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同学们应该争取拿到满分或者至少得5分。

古诗词默写是没什么技巧的,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不要认为为了得那6分而去背诵64篇古诗,付出的代价和得到的结果不成正比就放弃。64篇的背诵任务是不轻,但你并不是篇篇从零开始,只需稍微复习巩固一下就可以了。

最后要注意书写的正确,避免写错字,这是默写的大忌,写错要及时改正。

2、文言文

文言文复习要巩固120个常用文言实词和18个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特别要注重与现代汉语差别较大的实词词义。复习最好的方法是结合课文来巩固,同时可以找相关的复习资料来加强训练。

最主要是强化文言文翻译训练,并注意答题规范。要根据高考的评分标准来作针对性训练,有意识地落实好省略、倒装、活用等知识点,要注意翻译错采分点的关键词。

3、作文

平时注重作文素材的积累,搜索整理多种新颖的话题素材10篇注意左右。要学会运用素材的内容,不然一到写作文的时候,拿不出内容来写,会很紧张的。

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的复习策略 第3篇

一、准确理解《考试大纲》对这一题型的要求, 对应试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纵观近几年高考科技文的命题, 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基本限定在关键词句的理解、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这三个方面。

关键词语主要指体现作者立场观点、作品主题思想、在结构上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如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及受上下文语意制约的有“临时意义”的词语。

关键句主要指从内容上体现不同层次的中心句;从结构上揭示文章脉络的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重要信息主要指文章的基本概念、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推断”的命题主要包括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的结论, 作者在文中暗示的某种倾向, 作者对某一观点的个人看法及评价态度等。

二、识辨常见的干扰项, 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以客观题形式出现的科技文阅读题, 一道题, 四个选项中, 一般有三个干扰选项, 若能对常见的干扰项的设置思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则对识别干扰项, 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大有帮助。一般来讲, 常见的设题陷阱,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偷换概念。

这类干扰项常见的有四种情况: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中的词语并非相同概念的交换;选项在表达原文意思时漏掉了原文中一些重要的词语;把原文中对中心语的陈述换成了对修饰语的陈述;故意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卷I第5题C项:“……各个群体和团体都应该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这一项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的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各个群体和团体。

2. 无中生有。

即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 也不能由原文推理出来。如2007全国高考语文卷I第7题C项:“……它比其他形式的文化遗产更值得保护。”此项中的“更值得保护”在文章中没有出处。

3. 以偏概全。

这类干扰项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所做的判断扩大到事物的全体, 造成以偏概全的错误。如2006年福建卷第4题A项:“‘欧洲老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后续, 它将消除人类疾病, 延长人类寿命。”而文中只谈到像糖尿病、心脏病、痛症及精神病等人类主要疾病的治疗, 选项中的表述, 范围明显被有意扩大。

4. 或然必然。

或然是可能发生的, 也可以不发生, 必然是一定发生的。干扰项故意把可能发生的事判断为必定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如2007年江西卷第8题D项:“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书斋的普及成为必然趋势。”此项中的必然趋势跟原文的陈述不相一致。

5. 答非所问。

选项与题干没有关系。如2007年辽宁卷第6小题D项:“第一原则强调了凡技术能做到的都应当去做, 而且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这一选项在原文中能找到出处且表述正确, 但它却不是对弗洛姆“第一原则”的评价, 而是对“第一原则”内容的陈述, 属于典型的答非所问。

三、熟悉解题常规, 不间断地进行强化训练

科技文的解题技巧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段的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在此前提下要注意以下步骤。

1. 准确回归原文。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命题, 大部分的选项在通常情况下都有与原文相对应的段落。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考生要带着选项回归原文, 先找准文中的对应部分, 然后再进行合理的推理及判断。

2. 仔细对比。

区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的表述有无出入。

3. 合理判断。

对科技文的解读离不开判断, 比较时要判断, 筛选信息时要判断。准确判断需要考生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把握文章的思路, 找到确切的根据, 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语文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第4篇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大系统与小系统。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代文化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和用法。例如“成语”这个小系统,就包括词义、感情色彩、范围、用法、语体等。这一轮复习中,同学们需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的将所有复习的知识点和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这样做有益于开展全面的、深入的复习。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论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高考语文复习,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拼命做题,自以为做的越多越好;二是不认真复习,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反映。正确的做法是有的放矢,认真复习,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近两年来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这一轮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这几方面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过去的考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文章读不懂,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

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学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也应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本部分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课本第一:吃透弄熟,抓好重点;(2)效率至上:计划性强,方法灵活,精选试题。学习文言文,目的是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了解文章的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

三、第三轮复习

经过第一、二轮复习以后,大家就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家应该想到自己在通过前一段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时间有限,建议同学们采取这样的做法: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

2.回归课本。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

3.看纠错本。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4.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语文复习的冲刺阶段应该在基础类和识记类内容的复习上落实:(1)名句名篇的复习主要在于平常的记忆积累;(2)《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及最常见的固定文言句式,如“若如、奈何”“何(奚、恶、安)以……为”等;(3)古诗中的“直接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以动写静”等常见手法,考生要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把握其内涵、特点和意义。

5.准备作文。高考作文需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出来,就是选取行为过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二是再现思维过程,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揭示出思想的活动过程,这样可以使文章充实、有见地,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的作用。

如何才能在作文时扬长避短,写出自己的特色?(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从内容、语言、体裁上寻找自己的特色。(2)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的立意,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4)注意对审视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作文题目放开的时候,考生尤其要仔细的审题,对题目内容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6.做真题。大家应选做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高考语文复习三大策略 第5篇

来源: 高分网

得文言文者得天下

强化根据上下文推断语义能力

×××介绍,识记题是重点,含语音题、字形题、成语题、默写题等,将近15分。对这四道题,考生每天都要有重点地看,有重点地记,有重点地做,短期内能提高得分。

另外,高考语文有个说法叫“得文言文者得天下”。说的就是文言文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文言文22分,比分大,容易得分,又容易失分。短时间内复习文言文,要重点培养根据上下文推断语义的能力。只要具有推断语义的能力,即使看不懂文章,也能做对题目。

在短期内要提高作文的分数不太可能,但是作文审题立意准确,至少能得40分;而审题立意的能力是能在短期内提高的,要抓住几个典型的作文题,训练审题立意的准确性。

模拟考:

提高做题速度,反思4种答题错误

在高考最后30天里,应精选几套高质量的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确训练,强化模拟。

重点在于精心做题,不搞题海战术。抓住典型题,精确做题,练一套是一套。做完后归纳方法,总结规律,提高做题速度。

同时,认真反思答题错误。高考前反思答题错误。要注意以下几点反思:不明题干,答非所问;不明语境,答不切意;不明题意,写作偏题;不明要求,答不规范。这几点是高考做题时常出现的错误。

主观表述题应试技巧:

分清“夸、抓、挖、发”四种类型

加强主观表述题答题技巧与规范的训练。主观题必须分点回答。一般来说,3分题答一点,4分题答两点,6分题答三点,8分题答四点。

所谓“夸”题,就是题目中包含“赏析妙处、说明意图、谈谈作用„”之类要求的题型,一般应从三方面入手“夸”,即“夸”内容、“夸”结构、“夸”手法。

“抓”题,就是要求学生就“行文思路、具体作用、形成原因”等进行回答的题型,一般要从文章局部或者全局来“抓取、捕捉”相关信息,分条概括,流畅表述。此类“抓”题除了可以自己总结语言作答之外,要善于发现文中已经给出的答案词。

”挖”题,要求学生理解段落内容,理解句子内涵,理解词语的含义,学生必须由浅入深地挖掘,首先“挖”出表层意义,然后结合手法,解读背后的意思,最后要升华到主旨,揭示精神象征。

高考语文复习三大策略 第6篇

吉安县二中语文备课组刘春兰胡晔

2011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研究

一、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我省制定的《考试说明》。

全卷考查的知识点、能力点均在两纲及《考试说明》的范围之内,没有超纲的题目,没有偏题、怪题、刁难题,试题科学、严谨,能有效地考查出考生真实的语文水平。

二、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彰显课改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课改。

今年高考是我省高中新课改后第一次高考,语文试卷有继承,有创新,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彰显了课改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课改。2011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在稳定的基础上,对考查的内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①针对新教材中新增的“名著导读”板块,首次增加了关于名著阅读的题目。②试题除结合必修教材外,十分重视结合选修教材,如《文章写作与修改》《先秦诸子散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有利于促进选修课的正常开设。③首次设计了考查探究能力的题目。④首次对小说阅读鉴赏能力进行了考查。

三、试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稳定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

2011年江西省高考语文试题,在全卷结构、题型及赋分上,与2010年的试题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考生拿到试题,心中不慌,有利于发挥水平。

在稳定的基础上,试题在考查的知识能力点与题型、赋分上做了一定变动:①首次设计了小作文(语言综合表达题),取代往年的语言表达题。②首次设计了探究题。③首次设计了文言断句题。④首次设计了名著阅读选择题。⑤用选词填空题、标点符号题替换2010年考过的成语辨识题、衔接连贯题。⑥去掉了文言文筛选信息、分析概括题。⑦将翻译题、诗歌鉴赏题分别增加2分。⑧将作文题的赋分由60分降为50分。这样做,突出了新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加大区分度,对中学生全面掌握高中语文知识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四、试题具有较好的信度、区分度与效度,难度适中,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试题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基础知识与阅读试题均为新材料、新情境,无撞车现象,小作文试题反押题力度大,不给考生以宿构,套作的可能性,具有很好的可信度。

难度适中,抽样统计:第一大题(18分)平均分10.08分;第二大题(9分)平均5.16分;第三大题(9分)平均3.48分;第四大题(28分)平均12.97分;第五大题(21分)平均11.97分;第六大题(15分)平均9.18分;第七大题(50分)平均34.37分。全卷抽样平均87.21分(2010年抽样平均83.59分)。全卷容易题3题(1、8、19),共10分,占总分的7;中等题12题,共116分,占总分的77;难题6题(5、9、10、12、14、16),共24分,占总分的16。全省高考语文最高分为141分。提高了语文学科对高考的贡献率。

今年试题的区分度好于去年,这得益于:①36分的选择题在命题上着力降低难度,这样上等水平的考生可以获得高分,中等水平的考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分数,而水平较低的考生仍旧做不出。

②小作文(综合性语言表达题),将水平较低的考生有效地区分出来。

③大阅读难度降低,减少了表达技巧鉴赏题,增加了筛选整合题,有利于中上考生的发挥。

五、试题坚持了高考语文江西卷“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回归语文教材,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的命题指导思想。

今年的试题进一步突出了“回归语文能力本位”,考查学生真正会读书、会写作的能力。例如文言文阅读,去掉了分析概括选择题,不给考生猜测的拐杖,考的就是真实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今年的试题“回归语文教材,导向读书”的力度是历年来最大的:①语文基础知识中字音、字形题中的词语多数出自教材。比如,蹑niè足行háng伍(必修3《过秦论》)/彳chì亍(必修1《雨巷》第6页有注释与读音)/着zháo装(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zhuó。必修2《故都的秋》有“着zhuó着很厚的青布单衣”)/少不更(gēng)事(必修3《祝福》)/造诣yì(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校xiào对(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jiào。虽未出现于课本,但2007年字音题却考了这个词语。/珐(fà)琅(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动人的北平》)/茕qióng茕子立(必修5《陈情表》)/蟊máo贼(必修4《哈姆莱特》)/弹劾hé(必修4第64页《苏武传》注释4,内有“劾”的注音)/勖xù勉(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内有“相勖”的注释及注音)/鲜xiān有所闻(这是干扰项,试题注音错,应读xiǎn。必修5《陈情表》有“终鲜xiǎn兄弟”,初中课文另有“陶后鲜有闻”。)/圭臬niè(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都江堰》)/肖xiào像(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特利尔的幽灵》)迤yǐ逦(迤逦yǐlǐ必修5第3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注释7,另有注音。)/咄duō咄逼人(必修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不落言筌”则源自《说“木叶”》;等等。

②名篇填空题,均出自高中必修与选修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但没有考一句名句。想投机取巧,只抓名句的学生,在这次高考中严重失分。

③文言实词均是课文中学过的,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比如D选项“亦不能夺之矣”的“夺”,意同《陈情表》中“舅夺母志”的“夺”。文言虚词的比较例句也出自教材。文言翻译中的“数”(多次,屡次)“遇”(对待)等关键词都在课文中学过。

④诗歌鉴赏题典故的出处来自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之《〈孟子〉选读》第一课。,将选修教材完全抛开的教师,其学生答这道题就要吃亏

⑤小作文在写作知识与技巧方面,依据的是《必修一》“表达交流”中的《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一文,文中提供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与鲁迅的画像材料相似。《必修二》中的《学习描写》,以及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的《联想与想象》(包括“例文借鉴”中出现的往年高考的样题与描写例文);联系到的写作训练则有“我心目中的孔子”,“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均为肖像描写)等。

⑥小阅读材料来自原读本。

⑦大作文命题材料源于选修教材《诸子散文选读》中《有教无类》的课后练习,如果教师重视教材,学生对这段话的解读应该没问题。

今年的试题选材与往年一样注重弘扬传统文化,让人文积淀丰富的考生获得好分数。

六、【复习建议】:

1、认真学习领会高考语文江西卷“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回归语文教材,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的命题指导思想。

2、研究江西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以及7年自行命制的高考语文试题。

3、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对必修与选修同等对待,不仅重视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对课文后的应用性练习加以巩固。

4、注意复习的系统性,要按照《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知识能力点进行系统的复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要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下工夫,而不是一味讲解题技巧。

6、要采用各种方法(如早读、课前5分钟交流等)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

2012年命题预测及复习

一、字音

2005年 着重考声母、韵母辨正8个多音多义词 翎(lín)说(suì)

嚼、脉、提、模、重、蛇、说、更 2006年 着重考声调区分

多音词不是考查重点 纰毗譬匹

2007年 着重考多音字5个 校对、莞尔、刹那、

一曝十寒、不肖子孙、莞尔 2008年 着重考多音字6个 炮烙、否极泰来、咸与维新、下乘、隽永、执拗、便宜行事

2009年 着重考形声字 赡养禅让祓除 2010年 着重考多音字6个 臭、禁、说、传、吓、否

2011年 着重考多音字7个 行伍、着装、少不更事、校对、鲜有所闻、肖像、迤逦

【特点】 1、特别重视从课本中提取语音题的命题素材;比例占得最重的一般是多音多义词

2、除多音多义词、形近易误读词、音同易误读词外,还须特别关注统读词。七年的考题涉及的统读词有:械、凿、栉、炙、恪、馁、酝、酿、匹、譬、咄等等。2011年考及的统读字是“咄”,相较于往年,2011年统读字考及的`比重小了。

3、特别关注198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广电部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4、江西省的命题人特别“自恋”与执拗,特别爱将自己命制的头一年或头几年的语音考查题中的词语拿来命题。如:“匹”“游说”“否极泰来”“不恤”“隽永”等词语就反复重复出现过。“匹”分别以“匹配”“匹夫之勇”的脸孔出现在2006与2007年的试卷上。2011年题,前六年已考的词语竟然又有四个词语出现在2011年试题中,这些词语为:2005年的“少不更(gēng)事”、2007年的“校(xiào)对”。另有2007年的“不肖(xiào)子孙”在2011年换成“肖像”变脸来考,2010年题中的“逶迤(yí)”于2011年题换成“迤逦”来考。尤其是2011年的“迤逦”的命题招数,是既杀回马枪,又考多音字,这是最大的陷阱与迷魂阵!

【复习】 1.必修五册的课文及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重点词语,必须一一归纳汇总,反复巩固,强化复习。

2.以上教材课文中词语,只要是注释中的词语出现了注音,这些词语就是复习的重点词语,就要加倍注意。2011年江西高考题中的16个词语绝大多数是课本注释中有注音的词语。

3.一定要注重理解记忆,如“鲜有有闻”的“鲜”,在作“少”这个义项解释的词语中都读第三声,假如明年考“寡廉鲜耻”呢,可要知道也应该读第三声,因为“寡廉鲜耻”中的“鲜”也是作“很少”解释。

4.应当特别关注多音字,这是江西字音题的第一考试重点。

5.要防止命题人“杀回马枪”,这就要加强对江西七年试题中已出现了的100多个词语的一一理解记忆,尤其是要关注多音多义词,要有充分的准备应对像2011年以“迤”字来设陷的这类题。

6.另外统读字、形近易读错字、音同形似字也要全面掌握,尤其是上面提及的教材中的这类词语。

7.注重江西命题人的干扰项设置的特点,即往往将三个干扰词语集中于一个能力点上设置,因此平时复习时就应该也有必要注重归类复习。比如:“间不容发、渐染、草菅人命、命途多蹇、僭越”等加点词就涉及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词语比较归纳复习的问题。

二、字形

2005年 全对的一组 蕴籍、糟塌、痉孪 2006年 全对的一组 凑和、亲睐、

竭泽而鱼

2007年 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暴燥、赢弱、百废待新、

一愁莫展、如愿以尝 2008年 全对的一组 诀巧、好高鹜远、

功亏一匮

2009年 轮空 2010年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吻颈之交、偿试、

改弦更章

2011年 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侯补国萃亲睐

特点 1、不拘泥常见常用字,以课本(含文言文)词语为主

2、考依音辨形与依义辨形3、拉大距离

复习1、课内外结合,书面易误字为主2、双音合成词与成语均要重视

三、选词填空

2005年 委任/委派不管/尽管推卸/推诿 2006年 馈赠/捐赠日前/目前该//本

2007年 置疑/质疑兴味/趣味反之/否则 2008年 年轻/年青以至/以致

踌躇满志/自鸣得意

2009年 国事/国是况且/何况荣誉/名誉 2010年 轮空(命题者认为要出新)

2011年 投降/投诚分别/分头

深孚众望/深负众望

特点 1、常见近义词2、实、虚词结合

四、成语试题

2005年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忍俊不禁、不容置喙、不以为然、恒河沙数

2006年 轮空

2007年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休养生息、不堪设想、情不自禁、按下葫芦又起瓢

2008年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踌躇满志、自鸣得意

2009年 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不假思索、情不自禁、死得其所、居高临下

2010年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曾几何时、举重若轻、刮目相看、拾人牙慧

2011年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得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深孚众望、深负众望

复习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

重点:(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

五、病句辨识

2005年 语序混乱(好多种当年周恩来用过的东西)不合逻辑(戴上伪科学的面具)

搭配不当(球馆是团体)

2006年 成分残缺(由于…..为…..提供条件)搭配不当(提高、培养水平)

不合逻辑(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2007年 表意不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狂犬)不合逻辑(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不合逻辑(低一倍多)

2008年 成分赘余(当初始料未及)成分残缺(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一个有争论的病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009年 搭配不当(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主客倒置(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句式杂糅(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

2010年 成分残缺(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成分赘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主客倒置(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

2011年 一面对两面(是否)成分残缺(处于超负荷运转)不合逻辑(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特点 1、均在6种病句范围之内,4句类型不同,每年不避重复。2、对逻辑病句情有独钟。3、错误的句子有隐蔽性。4、正确的句子有迷惑性。(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承担任务,开创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青年的崇高使命吗?)(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

六、衔接连贯

2009年 衔接题出自教材第五册《孔孟》

2010年 衔接题出自教材第六册《数学与文化》

2011年 轮空

特点 1、课内外结合。2、重点考逻辑顺序,考布局谋篇等方面的能力3、语段的选择:在结构上,在其他方面(如论证方法等),一般论说文章有的,它大体都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4、2012年可能考。

复习训练排序选择题的选择能力。一看起始句和结尾句,二进行分类

七、标点使用

2005年 陈述句误用问号(票价如何定?需要论证)完全引用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

书名号误用且冒号管辖范围不当

2006年 书名号误用(课程)误用点号造成层次不清(分号、逗号与顿号)

2007年 轮空

2008年 括号未紧跟被注释的词语说话人在中间误用冒号误用点号造成层次不清(逗号与顿号)

2009年 轮空

2010年 轮空

2011年 误用点号造成层次不清(误用分号)重复使用(省略号与等等)倒装句点号误用

特点 1、难度较大 2、正确项故意设置干扰

复习规则、语气与层次。

八、综合性语言表达题的特点

1、题型:改写、扩写、缩写、续写、仿写。

2、体裁:解说词、演讲稿、读后感、小评论及种种的说明和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肖像描写等)等。

3、要求:有具体的在阅卷评分上的要求,包括一项或几项语言表达(句式、修辞、简明、得体)的要求、写作方法(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描写角度,人称)的要求以及字数的要求。

4、课内外结合。题目采自教材,或选取一处,或综合几处;或直接采择,或移花接木,方式不一(底线是能够“逃逸”)。

5、阅卷按要求分项评分,目的是拉开距离,加大区分度。

2011年真题回顾:20.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15分)

要求:一、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二、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三、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四、不少于200字。

分析:2011年,江西省高考语文首次出现微型作文试题,这一题整体偏易,因为:(1).画面本身非常简单。(2).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比较熟悉。(3).看图说话式的作文,写法比较固定。(4).命题的四个要求都很基础。

命题特点主要有:1.指导性。在教材“去鲁迅化”的大潮中,命题人以鲁迅为切入点,对广大的中学生有明显的提示目的。即不管教材如何变化,都应立足于重点和经典,不可盲目跟风。

2.基础性。这一命题的四个要求分别为“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运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不少于200字”。纵观这四点要求,都是基础性的。题干中“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这一要求,有很强的基础性。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对先生的了解应该是比较深刻的,脑子里的材料也应该是比较丰富的。因此,比较容易下笔。

3.开放性。看图作文,注重虚实相生,写作过程既要依托画面的内容,更要阐释画面以外的旨趣。这样就做到了广度和深度的结合,既让所有的考生都能下笔,又能在写作的过程中体现出不同考生的层次。

4.纠错性。微型作文的出现,对于纠正以往语文教学当中的不足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以往的教学只注重记叙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而忽视了另外两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而注重描写和抒情的小作文的出现,正好弥补了大作文的这一点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一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九、古诗文阅读(一)、古代诗歌鉴赏

2005年 《绝句》(吴涛) 1、季候特点2、情味

2006年 《三江小渡》(杨万里) 1、诗眼2、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

2007年 《金陵晚望》(高蟾)

《金陵图》(韦庄) 1、为什么“伤心”?

2、简要分析“一片伤心画不成”和“谁谓伤心画不成”

2008年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2009年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2010年 《送人归京师》陈与义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011年 《清明》黄庭坚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的出处,尾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特点 1、均考诗(唐宋)2、命两题为主,以利评分客观,加大区分度3、均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尽量与课内接轨(刘禹锡《石头城》、“子规”、“人乞祭余骄妾妇”)

5、逐渐要求知人论世(加注作者“被贬”)6、题中不避术语(诗眼、虚实、意象)

复习1、重点训练学生读懂、理解一首诗词2、重在提高结合诗句分析的能力

3、重在提高审题能力。4、注意开放式鉴赏能力的训练。

(二)、文言文阅读

2005年 《旧唐书唐临传》 2006年 《醉书斋记》郑日奎(清)

2007年 《催科》江盈科(明) 2008年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2009年 《卖酒者传》魏禧 2010年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

2011年 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特点 1、避免撞车是选材的前提2、记人为主的文章3、写景、议论文可能性不大

(四)、文言实词的理解

2005年 坐令请假为狱 2006年 省僻赚烂漫

2007年 济完延比岁 2008年 克如贿鄙

2009年 数吾侪立捐 2010年 薄除属愀然

2011年 比矫指(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夺

特点 1、单音节词语、短语、连绵字结合考。2、重点考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不考偏僻的实词。3、重在结合课文。4、释义以字典为据(如“属”《辞海》释为“连缀,接连”;《古代汉语字典》释为“连接”)5、难度不稳定

复习1、重点复习古今异义与一词多义义项的选择2、重点训练结合语境推断的能力

3、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容易理解错的实词

(五)、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2005年 不相同 且(副词,暂且/将要)也因以

2006年 都不相同 以者之(音节助词/代词,她)与

2007年 都相同 而(连词承接/转折)以(介词,因为/把)之(结构助词主谓间/的)于(介词,被)

2008年 轮空

2009年 不相同 为所之乃(副词,就/才)

2010年 不相同 而于之(代词,它/代词,这)乎

2011年 不相同 以而(连词,一承接,一转折)为于

特点 1、严格限制在考纲规定的18个虚词之内。2、不避重复(如:以、之、而),但有变化。

3、遇有争论,就“都不相同”(饱饮墨以俟/投汨罗以死)。4、越考越细。5、难度适中,拉大距离。

复习1、系统化,以课文句子为例2、没考过的要注意,如“焉”、“其”等字

3、“以”“之”“而”是热门4、要细,但不要在词性上搞得过于复杂,而是重点在意义是否不同(如“以”作“因为”解,是连词还是介词之类;又如“以其功闻于朝”)

(六)、筛选信息

2005年 “宽于待物” 2006年 “醉书”

2007年 “催科”危害 2008年 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

2009年 卖酒者乐善好施 2010年 分别能表现王德用“善治军旅”和“坦荡无私”的一组

2011年 轮空

特点 1、均为三合三不合。2、2008年、2010年为选择分别表现的2句。3、难度均低,送分题。

复习加强训练:谁说的,说谁的,说什么的。

(七)、文言文断句:1、结合选文文意理解考查断句能力。2、采用选择题形式。

(八)、文言文翻译

2005年 8分 两句“会”、“白”、“为国之要”、“人残”

2006年 9分 三句“床”、“以之”、“{”、“指”、“诚”、“畔”

2007年 10分 三句“陟”、“若我何”、“逋赋”、“但”、“非仗”、“有司”

2008年 10分 三句“损”、“不吾叛”、“而”、“嗣”

2009年 10分 三句“甚”“不名博”“大饮啖”“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匪唯”“长者”“抑亦”

2010年 10分 三句“挟”“干”“复”“因”“典”“左右”“玩好”“以”“骄人”

2011年 12分 三句“以”“切谏”“内”“迁”“卑”“逢”“独”“抗礼”“贤”“所疑”“遇”“加”

特点 1、句子短小。2、重视直译,翻译字字落实。3、得分点: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重要虚词、特殊句式、课内迁移。4、难度适中,拉大距离。

复习1、培养结合语境把握句意的能力。2、培养一个一个字翻译的习惯。

(九)、古诗文句默写题

1、江西卷在全国的同类题目(古诗文句默写题)中坚持赋予最高的分值。

2、诗文句子随机抽测而不拘于名句(但也不刻意回避);包含一些生僻的字词,以防挑背、选背和有口无心、不会默而只会背。

3、导向作用积极而明显,各方反响和实际效果都很好,命题思路和形式已经比较成熟了,应当自觉保持其稳定性。

十、名著导读的考查

名著范围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堂吉诃德》

考查内容 主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就是考是否真正读过。

能力 识记

题型 选择题

分值 3分

复习抓重点,明细节。2012年可能变换考查形式,例如结合大阅读考,比较阅读。

十一、现代文阅读

(一)、小阅读的命题特点

2005年 词语的理解(“太阳风”,限制的周密性)句子的理解(本身的理解)不定向筛选(偷换概念)推断(将可能性说成必然性)

2006年 词语的理解(“生物发光”A.分类B.定义C.条件)不定向筛选(A.缩小范围B.张冠李戴C.文中无据)推断(A.依据不合原文B.强加因果C.文中无据)

2007年 词语的理解(“书斋”,缩小范围)句子的理解(结合语境,特定含义,绝对化)不定向筛选(A.绝对化B.张冠李戴C.绝对化)

2008年 词语的理解(“白日梦”,A缩小范围B缩小范围C偷换概念)语句的理解(“前者”和“后者”的指代意义“可逆”“不可逆”的含义)文意的理解(“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的说法不符合文意,混淆概念)

2009年 1、词语的理解。对“想象”的理解。A项偷换概念,B项将否定说成肯定,D项缺少必要的限制,扩大范围2、文意理解题:从创造的想象角度对王昌龄《长信怨》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3、知识运用题:下列不属于文中所说的“拟人”的一项。

2010年 1、词语的理解:“竞技庆典”。A扩大范围;C缩小范围;D绝对化。2、不定项筛选信息。3、推断。

2011年 1、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特点 1、词语的理解7年均考。(除自然科学类的文章阅读外,均不在定义上作文章。)

2、句子的理解只有2年考过。(主要考对句子本身的理解以及结合上下文对句子的理解。)3、不定向筛选除2009年外,每年均考;定向筛选从未考过。

4、推断不是考查重点。5、重点考理解能力。6、材料均有一个明确、集中的说明对象。7、科技、社科均选,以社科为主,但均以说明为主。

8、除范围大小、肯定否定、可能必然、现实未来、条件因果等之外,结合常识和绝对化是江西的特色。

复习1、注意社科文命题的特点

2、提高“根据题干要求,采集有效信息,判断选项与原文是否一致”的能力。

3、在理解能力上下工夫。理解能力:⑴对语言的意义具有换一种说法仍然全面、准确地保留其意义的能力。⑵结合上下文全面、准确地把握其意义的能力。4、提高比较选择的能力。

拉大得分距离,必须高度重视

(二)、大阅读的命题特点及复习

2005年 《给匆忙走路的人》

严文井 1、解释“匆忙走路的人”在文中的含义(理解)

2、为什么用较多笔墨写溪水、星光、陨星(多角度鉴赏表达技巧)

3、找出与“伤心”相呼应的词语,分析作用(鉴赏结构)4、多选题

2006年 《秋光里的黄金树》

周涛 1、写落叶为什么联系孩子和老人(分析综合与鉴赏技巧)

2、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画线段落(鉴赏)

3、结合原文理解词语、句子含义(理解)

4、如何逐层表达主旨(分析综合)

2007年 《泰山很大》

汪曾祺 1、从哪些方面写“泰山很大”(筛选整合信息)2、一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鉴赏结构)3、分析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筛选整合信息)4、多选题

2008年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萧乾 16.“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理解与筛选整合信息)

1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分析综合)

18.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鉴赏)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009年 《木车的激情》 16、“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理解)17、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5分)(鉴赏)18、联系全文,概况本文主旨。(6分)(分析综合)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2010年 《饮一口汨罗江》 1、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理解)2、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结构分析)3、“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5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2011年 《晚秋》

[亚美尼亚]埃格林 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17.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18.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命题特点 1、材料6年散文1年小说。2、重视文章的整体感知。3、十分重视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每年均考。4、十分重视考查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5、重视课内外比较阅读。6、十分重视考查鉴赏能力。7、小说阅读就考环境、人物、情节。8、多选题以提高得分率为命题指导思想。

复习1、重视文章学的知识复习。2、重视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的提高。3、要提高准确把握表达技巧的能力与多角度鉴赏能力。4、要增强四种意识:审题意识、文本意识、得分点意识、规范意识。5、要提高理解语言与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6、要提高探究能力。

十二、大作文的命题特点及复习

2005年 “脸”是大家熟悉的字眼,其内涵是丰富的。平时我们常会想起与“脸”有关的情境,思考与“脸”相关的问题。请以“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6年 雨燕孵化之后很胖,飞不高,雨燕的妈妈要求它加强锻炼减肥,这样才能展翅高飞。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题目自拟,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7年 语文,我们每天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

请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要求:⑴不得另拟题目⑵不得透露个人的有关信息⑶立意自定⑷文体自定

⑸不得少于800字⑹不得抄袭或套作

2008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60分)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籍。专家认为,田鼠为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中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②题目自拟。③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有关。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2009年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有人认为……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0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1年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研究结论 1、限制逐年加大,审题要求外易内难。2、逐步有文体要求。

3、07、08、09、11年都有选择的要求。4、内容由虚到实,由冷到热。

5、每年作文不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有提示语,而且这些提示语对于审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6、纯材料作文,只在2011年出现。

作文预测 1、因为增加了所谓小作文,大作文必然有文体的要求。

2、由于今年大作文套作大量出现,2012年纯材料作文考的可能性不大。

3、2012年从课内出大作文的可能性不大。

4、2012年最可能考的是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如“回到原点”之类的)或者论题限定性作文

复习1、重点提高审题的能力。

2、重点提高立意的能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3、重点提高布局谋篇的能力(议论文)

上一篇: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心得体会 连新锋下一篇:陆游的《朝中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