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管理自评报告

2024-08-10

过程管理自评报告(精选6篇)

过程管理自评报告 第1篇

工会目标管理自评报告工会目标管理自评报告

本学期学校工会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在学校行政大力及工会各位委员的默契配合下,积极做好教职工思想工作,大力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认真搞好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切实发挥了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教职员工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工会自身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半年了工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优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职工思想素质。(满意度在90%)

配合学校坚持以师德建设为载体,以科学发展观思想统领教职工思想,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价值观、质量关和人才观,以教谋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切实为学生减轻负担等作为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广大教职工奠定了教育教学改革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紧密配合学校行政,将师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强工会自身建设坚强工会自身建设坚强工会自身建设坚强工会自身建设健全民主建设健全民主建设健全民主建设健全民主建设。(满意度在90%)

校工会组织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桥梁,是学校党政联系教职工的重要纽带,工会组织积极疏通民主渠道,使下情上达,密切配合学校党政通过一定方式,让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

三、积极推进校务积极推进校务积极推进校务积极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公开民主,实行校务公开是依法执教,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重大举措,工会积极参与监督,学校校务公开在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上稳步运行。学校在宣传栏内设立“校务公开专栏”,及时对全校师生公开校务,如教育收费、学校基建、职称评定、入档评优等重点热点问题及时公开,公开程序规范化,公开内容透明度大,工会监督、评价及时。

四、关注教职工生活关注教职工生活关注教职工生活关注教职工生活,实施送温暖工程实施送温暖工程实施送温暖工程实施送温暖工程。(满意度在95%)

教职工日常生活福利工作。学校工会注重配合学校搞好教职工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等方面工作,建立了各种小福利设施,并规范管理,如理发室、浴室、食堂、卫生室等;给教职工发放鸡蛋、水果、蔬菜、咖啡票、理发票、服装、纯净水等,这些福利坚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职工幸福指数不度提高。送温暖工程。第一,建立和完善特困职工档案制度;第二,协助学校做好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各项保险。第三,做好生病职工慰问工作。对生病职工及时慰问,或电话慰问,或到医院看望等,让其安心休养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做好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教育和生活福利工作。请他们中的优秀代表孙乡田、张富英参与到学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发挥余热。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今次的老校拆迁);教师节期间,召开老干部座谈会,给他们发放生活补助,把组织的关怀送到他们的身边;组织老干部每年两次旅游等。

五 妇女工作(满意度在95%)

1、三八妇女节举行了“我工作我快乐”为主题的座谈会,选取了女职工中的优秀代表作了发言,校级领导全部出席。

2、真诚服务于女职工。及时为新婚育龄妇女建好档案,及时上报育龄妇女信息,为他们办好一胎生育证,搞好计生政策宣传,至今我校计划生育无一列违纪现象。

六、积极开展问题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满意度在85%)

本学期参加了县教育工会组织的职工乒乓球赛,取得了较好成绩,近期准备再组队参加县总工会和县体育局组织的全县职工乒乓球赛。

七、做好上级工会和学校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满意度在在95%)

1、党建工作。老干党支部按在职党员支部要求,各种簿本齐全,内容规范充实;老干支部的党建工作和党建材料纳入了学校和上级工作检查范围。

2、学校今年被县委组织部列为党群共建示范点,10月份,对学校工会、妇女方面的党建材料按要求做了进一步规范补充并迎接了检查;

3、在省示范校、省规验收、市五项督导评估检查中,工作都有相应任务,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4、包村工作。按上级要求,积极配合所包村做好社会稳定、美国白蛾的防治宣传等工作。

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工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二、因工会工作的性质,有些工作没有自主性,在积极争取主动工作方面主动作为性差;

三、妇女工作及计划生育工作

因我校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增加,育龄妇女挂靠户多,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在组织学校育龄妇女参加上级要求的月查和季度透查中,总是不能一次性全部上站查体,总经过多次督促才能完成。

今后,工会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学校行政,充分发挥工会自身优势,很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再接再厉,把工会办成职工温暖的家。

过程管理自评报告 第2篇

一、学籍档案室建设

学校为学籍管理员配备了专用电脑并由学籍管理员专人使用。并通过加入中学学籍管理员QQ群加强与各校学籍管理员互相交流,促进教育信息公开、公正,不断提高学校学籍管理水平。学校平时注意各类学籍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了学籍各项资料档案,按上级要求不断加以完善,学籍用专柜保存,学生名册、学籍卡用档案盒分班级保存,转学手续按时间顺序摆放,建立了学籍借阅和使用记录;做到室内整洁干净。

二、学籍管理员队伍建设

学籍管理员能够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首先,不断学习电脑知识,达到熟练程度,能够满足学籍管理的需要,对于学习管理系统软件的运用不断加以练习,基本熟练。其次,对于省、市、县下发的关于学籍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文件反复理解,熟知上级文件精神并按文件执行。

三、学籍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进上步做好我校学籍管理工作。每学期都按政策规定,做好新生入学工作:建立学籍管理各种表册,按月及时总结学生变动数据。每次报表之前,首先把上学期转、休、复、退手续进行整理,做到心中有数,数据力争做到准确无误。建立严格的休学、复学制度,认真做好防辍控流工作。转学四联单按盖章顺序要求盖章,四联单保存齐全;无随意降班现象;

学生变动月汇报及时;学籍内容填写完整、及时,包括班主任操行评语和学生成绩填写。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在上级的领导下,不断总结,继续学习,严格执行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踏踏实实做好学籍管理工作。

过程管理自评报告 第3篇

一、国外学生自评的现状

国外对学生自我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早, 但学生自我评价一直被视为是一门边缘学科, 因此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以来收效不大。下面以英国为例, 介绍一下国外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之前, “市场理论”在英国的教育界盛极一时, 并成为《1998年教育改革法》的主要指导思想。在市场理论的控制之下, “国家课程”“国家统一考试”“学校排行榜”成为了教育领域里的关键词, 对于此阶段的高中教育, 政策选择了“质量”而忽略了“平等”。在此阶段, 从评价方式上看, 学生评价领域中测量评价范式居于主导位置。认为学生评价应该脱离其存在的具体教育背景, 成为一把客观科学的尺子, 以一种绝对的方式去测量学生的已有成绩以及潜力;从评价性质上看, 终结性评价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学生评价作为了一种检验课程预期目的是否达到的检验手段, 所关注的是学生已经生成的能力、技能以及掌握的知识, 而非能力、技能生成与知识掌握的过程。因此, 评价是用以描述学生的“真实性”现状与课程目标之间差距的;从评价目的上看, 单一的区分目的仍为主流。区分可分为在学生之间进行区分, 分辨出优与劣, 以及通过学生评价成绩来区分学校, 区分哪些是成功学校, 哪些是失败学校, 然后政府通过是否给予拨款, 是否给予支持来促进学校的优胜劣汰。总之, 在市场理论控制之下的教育领域中, 学生评价异化成为一种促进学生、学校之间分等级、进行优胜劣汰的强制性工具;异化成为政府用来控制教育按照其意图进行发展的一项得力措施;异化成为精英教育得以推行、发展的催化剂。

英国政府于2000年9月正式在全国推行新的课程改革, 亦称作课程2000。可以说, 2000年是英国的课程改革年, 整个基础教育界风起云涌、波澜壮阔, 课程改革力度之大为近50年来教育改革之最。

课程2000的酝酿之初为1997年, 是年, 《1997年教育法》拉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准备序幕。次年, 资格与课程局委托布兰克和威廉姆对基础教育中的学生评价现状展开调查, 亦称学习方案。他们选取不同地区的200名学生进行细致调查。同年, 二者将调查结果整理成调查报告呈交给资格与课程局。在调查报告中, 他们宣称就学生对评价的理解以及评价在学校中的应用所得出的结论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策略化的, 并且依赖于内外部的因素, 如年龄、同伴及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度等;学生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努力、能力以及学习的机遇;学生所陈述的学习态度有:热切希望理解类、只关心评价成绩类、习得性失助类, 学习态度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年龄与背景的不同而改变;学生经常对自己将要进行的学习任务有清楚的认识, 但对自己的任务如何融入整个课程之中却缺乏认识;学生经常不清楚教师或其他评价者怎样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 有证据表明只有很少的教师将评价标准明确地告知学生;当进行评价时,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依靠教师来设定标准;现在的课堂之中很少有系统的学生自我评价;很多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反馈感到不满;学生对努力和成绩的等级感到困惑;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反馈多为口头进行;许多学生认为这种即时反馈对于提高他们的成绩来说很有帮助。

二、国外学生自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一) 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

建立“以学评教”的评价体系, 促使教师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学生身上, 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在高校外语课程改革的大潮中, 要瞄准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实验, 以往我们对教学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和现行教学评价的偏颇、弊端有着不清醒的认识。过分夸大终结性评价的使用, 导致学生追求分数的现象, 由于片面追求期末终结性考核倾向的冲击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育、轻德育, 重知识、轻能力, 重主导、轻主体的现象, 全面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方案不健全, 教师的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而学习的过程, 特别是情感、态度领域的评价被忽视。使学生只重视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的记忆与背诵, 而忽视了对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以学评教”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取向, 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着眼, 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要素要涵盖所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面, 包括学习的态度、习惯、方法和知识与技能、探究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等能力。要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确定评价的方式方法;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呈现状态, 评价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学习状况,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要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实现评价与考试的发展性功能, 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 通过评价, 解放学习者

英国的库伯在其1984年出版的著作《经验性学习:经验作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中提出, 学习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经验、观察、概念化、行动, 即学习过程四阶段论。他认为, 学习者作为一个个体, 其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的, 然后经过观察, 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个体之中, 与原有知识相比较、并经过个体的概念化加以表征, 即作为一种陈述性知识初步储存起来, 最后的行动则是作为检验、运用新知识的必要步骤。学习周期之间并不是割裂的, 上一个周期的终点作为下一个周期的起点, 周期与周期之间是螺旋式上升的, 标志着一个学习者的不断进步。哈内与玛否德于1995年在经验学习周期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风格四模式, 即积极参与者、反思者、理论家、实用主义者, 这四种模式是与学习周期的四阶段相对应的。哈内与玛否德认为, 学习效率最高者是将四种学习风格融为一身者。既然学习过程要经过四个阶段, 如何让外语学者成为学习风格四模式集一身, 也是我们外语教学人员追求的目标。从某种程度讲, 这种评价趋势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具体化、个别化学习或个人学习风格, 因此, 这也可以说是学生评价从学习结果向学习过程转移的一种趋势。

作为外语教育者, 在设计外语学习过程自我评价标准体系时, 需为发展学生能力以及不同学龄段的个体产生新的能力所驱动, 即要解放学习者。学生评价更加关注问题解决能力、个人效率、思维技能及接受变革的意愿。学生评价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解放学生, 改变学习外语的理念, 将“工具理性”变“解放理性”, 赋予学生真正的主体性, 凸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麦灵, 陈芳.学生自评和互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 2009 (5) .

[2]刘芳, 陶沙.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大学英语写作评价模式探析[J].邢台学院学报, 2011 (4) .

[3]王淑君.将学生自评和互评引入大学英语教学评价的积极效应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2) .

大寺事件简要经过及救援过程报告 第4篇

国庆节前西安就已下了十几天的雨。10月4日,出发准备正、反穿越大寺的共有四支队伍。正常情况下,这是需时两天的穿越线路,平均每天徒步约三十公里。聚宝、一言等四女三男的队伍由秦岭分水岭进山,天黑前到达大寺村四组扎营。这里刚好是全程的一半。

10月5日

中午,队伍由大寺村出发。后半程总体是下山路,之后沿高冠河出山。由于下雨,队伍只行进到从垭口的“之”字形大坡下来之后的大寺村一组就扎营了。

10月6日

山里仍是大雨。在得知当天早上有村民从这里向下游走后,队员们在11∶00左右决定继续前进。原本根本不需要趟水的一条小溪此时开始涨水,队员们手拉手艰难地通过。前行不远,发现平时第一次过河处已经变得波涛汹涌。七人不得已于下午3∶00左右沿原路返回。返回到先前通过的小溪时,河水暴涨,一行人打算再次手拉手通过。就在全队人员基本下到水里时意外突然发生了。由于水流太急,加之队员体力透支等因素,在河水的冲击下,列于队伍第二位的女队员小祁刹那间和前后两位男队员失去了连接,被冲进了河水,不见了踪迹。在大家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的情况下,位于队伍第一位的小陈也被冲到了河水里。其他队员赶紧退回到岸上。其余五人立即沿河边向下游寻找二人,在一道拐弯处发现了被冲到河中央大石上的小陈,但再也没有见到小祁。之后的几个小时里,所有人都竭尽全力设法营救。他们从附近惟一的一户山民处借来一根绳子从河岸抛给小陈,打算先拖背包。但河水的巨大冲力将绳子冲断,背包冲走。 当时已经无法将小陈救上岸,只有等待雨停、水位下降或营救人员的到来。由于出事地点手机没有信号,队员一言开始向山梁上跑以寻找信号。

17∶41,一言的手机在完全无信号提示的情况下接到了山友wonder打进的电话,他在短暂的通话时间里向外界报告了遇险情况∶一人被洪水冲走,一人被困河中石上。此后便再也无法联系上。wonder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巴戈和skyline。

18∶00,skyline、巴戈和麦秸草在做好出发营救准备后,打110报警。

18∶26,志愿救援人员会合,携带救援物品立刻驱车前往高冠瀑布景区。19∶15,救援人员到达高冠景区内并与当地警方会合。志愿救援人员提出由警方和村民由高冠进入,沿河道向上游搜寻,这是距离最近的方案;熟悉地形的巴戈和skyline、麦秸草则由秦岭分水岭赶往大寺,沿失踪队伍的前进路线搜救,这样,估计在天亮前就能到达大寺一组的位置。但警方称夜黑路险,不定因素太多,加之聯络不便,为确保营救人员的安全,决定采取统一行动,即由高冠方向进入。

21∶10,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20人组成的搜救队伍从高冠出发向大寺进发。前进不远遭遇泥石流,全体人员赤脚趟过。由于高冠河水势十分凶猛,小路已被洪水淹没。队伍在村民带领下向山上翻梁走旱路绕行。此段路程很险,也最耗时。与此同时,在出事地点,由于天色完全黑了下来,且水势不减,岸上五名队员无法继续去下游搜寻落水的小祁。他们在河边很费力地生起一堆火,扔给在石头上的小陈一些饼充饥,并每隔五分钟与被搁浅在大石头上的小陈对话一会儿,以免由于落水而失温严重的他因精神恍惚掉入水中。

10月7日

0∶35,救援队伍重新下到正路上。1∶00,救援人员通过结绳涉水到达小甘沟(老朱家、大铁桥旁)。此时队伍分为两组,体力不支的八人在老朱家原地留守,其余12人继续向前搜索。

3∶00,在翻过两道梁之后,营救小组在山路边发现一个自充气防潮垫。3∶05,救援人员到达另一山边栈道,前行路段再次被洪水淹没。巴戈和skyline在试探过水深后,决定由两人涉水前进,其他人员原地待命。好在水深仅仅及膝,趟过以后,继续前进了两公里。3∶30,巴戈和skyline到达沣河桥(出发前预计七人遇险的位置),两人并未发现被困人员踪迹。这里的水量大得超乎想象,且流速很快,即使结绳也无法通过,因此判断出事地点应该还在上游的大寺一组附近。因无法找到被救人员,且前行路线被河道所阻,两人沿原路返回,于4∶20与其余10人会合。此时大家均已体力透支,且有个别失温现象,于是在河边生篝火取暖,等待天亮。

6∶30,河水未回落,无法通过河道到达对面,加之没有卫星电话与外界联络,救援队伍决定沿原路尽快返回高冠,并实施第二方案—由大寺方向进行救援。同一时间,支流的水位已慢慢下降。等水位降到了一定的位置,被困在河中间的小陈终于返回到岸边,六人一起来到老乡家等待救援。

9∶30,救援队伍返回老朱家,联络后方指挥部,启动第二营救方案。11∶30,救援队伍趟水通过滴水崖,避开了昨夜的山路绕行,节省了时间和体力。12∶00,救援人员返回高冠。13∶00,收到被困人员发来的短信,得知遇险的七人队伍中除落水失踪的一人外,其余六人均已安全返回大寺一组。武警待命出发。14∶00,武警和公安民警向分水岭出发,开始从大寺方向搜救。

10月8日

7∶30,由武警和其他人员组成的救援队伍从大寺四组出发赶往事发地点大寺一组。10∶50,在大寺一组救援人员终于找到了遇险的六人以及另外一支同样因山洪而受阻的五人队伍。12∶00,另外一个由大学师生组成的搜救小组也由高冠方向涉水到达大寺一组,与被困人员会合。17∶30,被困人员在武警和公安干警的护送下从高冠河方向出山,平安到达高冠。

10月9日

14∶00,搜寻队伍在河中的巨石缝中找到了小祁的尸体,已死亡多时。

学校常规管理自评报告 第5篇

双龙小学

双龙小学位于贵港市覃塘区蒙公乡西北部,学校始建于1937年秋,至今已有70年的校历,全村人口3800多人,三个自然屯,两个教学点,(含学前班人数),全校学生365人,其中岜安校本部188人,古龙分校177人,有14个教学班,20位教师,已得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7人,大专学历7人,中专学历13人,教师合格率100%,学校是广西第二批壮文进校实验学校之一,(1986年全乡一共4个壮文教学点,包括:古山、高占、岜安、岜寺),学校占地5800平方米,其中楼房1860平方米,瓦房150平方米,有生产基地50多亩,“五室一场”基本齐全。多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首,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发挥本校现有教育资源,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在3-----5年内将学校创办成农村一流教育,培养出新世纪有用人材。现对照评估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作出如下自评。

一、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认真做好自评工作。

1、宣传发动,统一思想。

学校召开了紧急校务会,学习常规管理检查办法,全体教职工明 确了自评的意义,懂得了要求,清楚了做法,统一了思想。认识到“小学合格学校规范管理达标评估”是形势发展的必然,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按自评程序开展自评工作

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教研组长、少先队辅导员、学校出纳、会计、1

班主任为组员的自评小组。组织教师学习《评估指标体系》,逐条逐项地明确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自评,边评边改,找出差距,明确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二、自评情况

本校按要求进行自评,总得分491分(其中:

一、行政管理105分,自评103分;

1、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12分,自评得12分。

2、建章立制,依规治校12分,自评得12分。

3、分工负责,科学管理12分,自评得12分。

4、规范学校管理过程12分,自评得12分。

5、抓好开学和期末工作12分,自评得10分。(在“5”中无学生学期成绩评定记录扣2分)

6、坚持工作列会制度10分,自评10分。

7、民主管理学校10分,自评8分。

8、抓好档案资料管理10分,自评10分。

9、规范进校书刊管理10分,自评10分。

10、加强校长自我管理5分,自评5分。

二、教职工管理58分,自评58分;

11、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12分,自评12分。

12、抓好政治业务学习12分,自评12分。

13、抓好师德修养工作12分,自评12分。

14、加强教职工出勤管理12分,自评12分。

15、健全教师业务档案10分,自评10分。

三、学生管理40分,自评40分;

16、健全学籍管理制度15分,自评15分、17、规范学生编班15分,自评15分。

18、加强学生考勤管理10分,自评10分。

四、教育教学管理体制112分,自评106分;(在“22”中学校无教育科研课题扣3分)、(在“25”中没有办家长学校扣3分)

19、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15分,自评15分。20、规范教学工作15分,自评15分。

21、老实教学工作检查15分,自评13分。

22、加强教育教学研究15分,自评10分。

23、改进和完善评价制度10分,自评10分。

24、加强思想品德教育15分,自评

15分。

25、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联系12分,自评12分。

26、抓好学校体育艺术工作15分,自评15分。

五、安全管理70分,自评70分;

27、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15分,自评15分。

28、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12分,自评12分。

29、做好安全防范工作15分,自评12分。30、实行事故报告制度10分,自评10分。

31、加强卫生工作18分,自评18分。

六、校园管理65分,自评64分;

32、合理配置校园设施10分,自评9分。(在“32”中校舍、功能室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扣1分)。

33、搞好校园绿化10分,自评10分。

34、保持校园整齐美观10分,自评10分。

35、抓好校园文化建设15分,自评15分。

36、规范室内布置10分,自评10分。

37、维护校园良好秩序10分,自评10分。

七、财务及资产管理50分,自评50分;

38、认真编制预算10分,自评10分、39、规范收费行为和学校财务管理10分,自评10分。40、规范物品采购10分,自评10分。

41、健全财务登记制度10分,自评10分。

学校管理自评报告 第6篇

2006-5-4 20:25:14 阅读1137次

前 言

南安市国光初级中学是南安市市直初中校,位于闽南著名侨乡南安市梅山镇光前学村,这里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学生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立志成材的好地方。

1999年8月,为普及高中教育,扩大优质高中办学规模,省一级达标中学——国光中学实行高、初中分离,原初中部独立设置,校名定为“国光初级中学”,校址就择在国光中学生活区——新华园。学校虽独立创办仅仅五年,在承继国光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光荣与梦想的基础上逐步建成一所有着优良传统又生机勃勃的“新办老校”。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50人。教职工128人,专任教师110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中级职称教师35人,学历达标率为96.4%。校园占地面积42560M2,校舍按省示范初中校重新规划。在校主哲嗣的鼎力支持和南安芙蓉基金会的主持下,一揽子庞大的建设工程已建成。目前有教学楼、电化楼、实验楼、图书楼、学生公寓、食堂等教学、行政、生活用房13座,总建筑面积达20429平方米,其中教师宿舍楼面积5464平方米。还建有250米环形跑道的运动场、灯光球场和篮、排、足球场、学校理化生实验室及体、音、美、劳、信各类专用教室按省示范初中校配备齐全,仪器配置达国家教育配备目录I类标准,具备较为完善的办学条件。校园绿化美化同步进行,新建成的校园布局合理、红绿相映、溢彩流光,成为一座花园式学校,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温馨家园。

创办五年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在上级党政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管理、改革、发展”为主线,探索实践,不断提升办学层次,推进学校发展,于2002年被确认为“泉州市普通初中达标学校”,2003年12月被确认为“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04年8月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初中示范学校”。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先后被确认为省、市、县三级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成为南安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所“龙头”学校。在周边县、市乃至省内外起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A1 学校领导

B1 领导班子(60)C1 办学思想(30)

1.学校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为已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居首”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为培养他们成为新世纪“四有”新人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在2003年12月已创建成“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同时,以创建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为目标,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学校制定了《推行素质教育工作计划》。措施扎实,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师资强,设备足的优势,加强体育、美育、劳技教育;并逐步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项目。

2.新学年,我校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三个面向”,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市教育局“课改推广年”的整体部署,围绕巩固提高“双高普九”水平的工作目标,以“建设学习型学校,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推广”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以创建“泉州市文明学校”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效益。本学年我校的工作目标与办学思路是:抓管理、促规范;抓学习,推课改;内修素质,外树形象。创建“泉州市文明学校”和“泉州市先进教工之家”。3.依法治校、办学行为规范。

学校党政领导有较强的执法意识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原则,规范办学行为。积极组织师生学习教育法规,提高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全体教职工每周一次政治学习形成制度,重点学习政治时事,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及法律法规,在学生中,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加强森林防火及交通安全教育。学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严禁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提倡建立民主、平等新型师生关系。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及部署,除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外,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国光初级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十项工作准则”,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出台了“爱心助学工程”,资助贫困学生。学校年辍学率控制在2%之内。

学校不设重点班、快慢班;不将学生考试成绩排队公布;建立了学生评价制度,和老师成长评价方案,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以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教师晋升、奖励的唯一依据。

(自评30分)

C2 班子素质(30)

学校中层以上领导班子健全,配置合理,与福建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相符。设置校长1人,副校长2人,督导员1人,工会主席1人,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团委会均配置主任或副主任。学校党、政、工、团班子平均年龄42岁,任教学科分布在语、数、英、地理、体育、政治等学科,结构基本合理。领导班子办学思路明确、目标一致、团结协作、事业心和责任心强,能按教育规律办事,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能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带头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率先垂范,树立标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扎实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学校成为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校和南安市课程改革实验龙头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初中示范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管理水平,能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探索学校的管理模式,能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理念,努力构建21世 纪新型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校长带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争当“领头雁”,多次撰写论文,参加市级以上交流,其中论文《校本教研的实践与反思》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举办的“走进新课程专题学术报告会”上交流,并荣获二等奖;《强化主体意识,增强德育实效》获泉州市第二届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我心中的21世纪新型学校》参加全国“新基础教育”研讨交流;戴小彬校长撰写的《当好校长一、二、三、四》发表在《福建教育》。

确立科研为先导的思想,组织、推动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学校领导能带头并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课改实验开展轰轰烈烈。全校课题研究8项报送南安市级以上立项,其中,省级课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获得泉州市教改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的“十五”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研究试验已经结题我校陈梅芳、李志勇、戴荣辉被评为“南安市新基础教育”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中层以上干部在教育教学方面硕果累累,发表在市级以上的教育论文11篇,其中,教务主任雷永扬老师撰写的《校本教研的实践与反思》“在走进新课程专题学术报告会”交流荣获二等奖;《制度是关键,反思是起点》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首届“我与新课程”征文比赛,荣获一等奖,并刊登在福建教育第10期,在2003-2004学该师就发表4篇CN论文。该师被授予“泉州市中学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福建省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政教主任李成斌老师主持开发的《平民伟人——李光前先生》在泉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评选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办公室副主任谢正确老师主持的省级课题“英语教学评价”研究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评30分)B2 管理机构(40)C3 内设机构(10分)

学校设有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及办公室等职能部门,各处室均合理配备干部及工作人员。所选配的主任及副主任均来自教学第一线骨干,有较高素质,能适应自己的工作,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进程的生力军和领头羊。学校制定了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及相关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现在学校各层面管理工作运行正常,有较高的办事效率。学校各处室 办公地点安排合理,实现信息化管理,办公效率较高。(自评10分)

C4 运行效益(30)

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有明确的要求和严格制度。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对学校工作负总责,能很好听取各方面意见,重大事务通过每周一次定时召开的行政会实行民主集中制管理。校长有明确的办学理念,依法管理学校。能认真组织和指导全体教师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力量坚强有力,保证监督作用发挥良好。能深入开展政治时事和党风党纪宣传教育活动。健全“三会一课”,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制度,制定“自我约束8条”,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同志能自觉做好 “三个代表”的表率,教育教学的先锋。使学校党支部成为带领全体党员,团结全体教职工进行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政治核心和坚强堡垒。被评为南安市先进“五好党支部”。新的学年,我支部将创建“十佳党支部”工作,认真执行上级党委的批示精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重点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切实做好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把党员教育、政治学习、业务进取有机结合起来。

学校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及时把学校的重大决策、工资福利、财物管理、人事奖惩等规定公开项目向教职工或社会公开,增加透明度。每年按时召开教代会,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及班子成员述职报告,讨论学校发展大计,广泛征集提案。学校重大决策及有关教师切身利益的方案都经教代会审议,并形成决议。以实行民主管理,运行监督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和支持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自评30分)

A2 教师队伍(150)B3 教师配备(30)C5 教职工配备(10)

我校按国家和省规定的编制配齐各学科教师和教辅人员,教职工人数128人,专任教师人数110人,现有本科学历的专任教师51人,专科学历的专任教师人数55人,无代课教师。各学科专任教师配备及职务结构合理,符合福建省普通初中示范学校的规定指标。近三年任课教师全部按要求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参训率达100%。中级及以上职称50人,占专任教师45%,均能胜任循环教学。

(自评10分)

C6专任教师学历与任职资格(20)

1、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6.4%,大学本科学历合格率46.4%。

2、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2000年9月1日后新聘任的教师全部具有教师资格。(自评20分)

B4 师德建设(60)C7制度措施(30)

1、政治学习制度健全落实,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我校充分利用每周的教职工例会和平时的教研组活动、年段活动等机会,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政治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中小学德育大纲》等德育文件精神,全教会精神以及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帮助教师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2、师德教育列入学校计划,有细则要求,措施落实,坚持正确教育为主,树立本校师德典型;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和创建文明学校的实践中,都能够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把师德教育放在先导的重要地位,并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较为科学的教育计划和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学校党政工领导对机构设置、组织领导、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经费投入、计划安排等方面都能大力支持,亲自参与,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平时对教师能够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批评谴责为辅,大力表扬好人好事,树立本校教师师德典型。每学期指定一个月为“师德建设活动月”,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师德教育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开展师德教育讲座,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师德演讲大比赛”,大力营造师德教育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教风,带动优秀的学风,形成优良的校风。

3、建立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执行严格。

为了使广大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学校结合本校实际,给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以及各科任教师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每日指定1~2名行政领导进行值班检查,并做好值班记录,及时反馈当日全校的教育与教学情况,期中、期末进行综合性小结,结合考核和学期总结从各方面对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评价。从而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评30分)

C8 师德水准(30)

1.依法执教,认真执行教育方针,自觉实施素质教育;熟知并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工作勇于创新。

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全校教师中展开关于素质教育的大学习和大讨论,形成良好的氛围。随着“师德教育活动月”的开展和每周一的政治学习,教师都能熟知并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平时能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并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勇于承担省、市、县布置的课题研究,形成良好的教改风气,树立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坚持教书育人,教学注重渗透教育,善于因材施教;尊重同志,形成团结协作的教师集体;尊重家长,密切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学生。

学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严禁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提倡建立平等、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老师都能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能够发挥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备课组集体备课既备教材的知识点,又备德育的教育点;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老师之间能够团结协作,互相尊重,教职工集体风气正,凝聚力强,成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年段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年定期召开1~2次家长代表大会。平时能组织老师分片下乡家访,寒暑假统一邮寄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学生成绩报告单,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调一致的德育工作网络,共同教育学生。我校师德建设工作受到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的赞誉,今年9月被中共南安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文明办评为“十佳职业道德先进单位”。没有发生体罚学生的现象。

3.为人师表,无违法违纪;廉洁从教,不搞第二职业或集体有偿补课。我校教师在深入学习《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也能认真学习《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从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全体教师都能廉洁从教,从不乱收费,也不搞第二职业或集体有偿补课。(自评30分)B5 继续教育(60)C9 培训计划(30)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初中能力人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懈的追求。在今后的十年中,学校将全力为教职员工提供展现个人价值的舞台,全力提升教职员工的专业素养及生命质量。使教职员工的人格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创造力得到培养,队伍素质得到优化。具体计划如下: 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的关键,学校要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的师表形象》、《教师法》。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师德承诺、师德演讲、树师德标兵和行风评议等活动提高教师师德素养。要大力弘扬“志存高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的崇高师德,让教师做到“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培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

2、强化全员继续教育。首先,学校要通过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的实践,采用“教、训、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突破,在突破中重构,在重构中成长。让教师形成在研究状态下教学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第二,要开展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全员培训,到2006年,50周岁以下教师要全部通过信息技术中、初级考试,45周岁以下教师要学会课件制作,95%以上教师能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第三,加快学历培训,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自考、函授或远程教育进行专升本培训或研究生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历。至2014年,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到85%以上。

3、加强新教师培养。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抓紧新教师的培养是学校一项突出的战略任务。学校要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载体,通过“结对帮扶、实践反思、问题研讨、专家指点”等方式,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做到“一年适应、三年合格、五年胜任”。

4、启动名师工程。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是我校创建示范初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认真选定对象,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中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成才和拨尖创造条件。要重点培养一批具有教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并委以重任,鼓励他们积极投入教科研并作出成绩。同时,还要从中培养一批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自评30分)

C10 培训成效(3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准备阶段,我校就以“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为契机,从关注并珍爱人的生命为出发点,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使教师的心灵在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实践、反思、体悟中得到深化,产生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的追求。自我更新,终身学习逐步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以教学科研为先导,开展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加大常规管理的同时,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构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文化”。在抓好学科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如以航模为重点的科技活动课程,以网络知识为重点的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以艺术节活动的为重点的文化活动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形式的“小专题”研究活动课程。走近学生实际的各项科技文化活动课程有力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潜能,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明显的变化,教师角色明显转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方面,我校取得一些经验。首先我校重点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学校为每位教师购买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征订了《人民教育》等。举办专题讲座,印发了五期理论学习材料,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改革发 展纲要》,让全校教师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的冲击力,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让教师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做好参与和实施新课程的准备。其次,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校本培训。通过听课、评课,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举办计算机培训班和教师课件制作培训班,促进了教师成长。预先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学校专门制定新课程培训计划,组织教师观看七场专家讲座录像,对全校教师进行一轮通识培训。对新初一年任课教师分期分批安排参加各级培训,同时鼓励和倡导教师在现有教学中探索,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为进入新课程做好准备。第三,重视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无疑是学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载体。学校鼓励支持教师用多种方式提高学历,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自考、函授及远程教育,学校在时间上予以支持,同时出台奖励方案:每位获得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可获取1万元助学金,获得本科学历可获得2千元助学金。目前参加专升本函授在读30人,经函授或自考等途径共获得本科学历46人,现在我校专任教师大学本科率已达46.4%,第四,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通过“结对帮扶”及“六个一”活动,促其早日成材。第五,开展评优创优活动,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近年来在开展“说课”比赛活动中取得可喜成绩,戴成加老师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获泉州赛区二等奖。李丽红老师在泉州市化学科创优质课活动中获一等奖。戴炳超老师在福建省第二届中小学美术优秀教案评选中获三等奖。刘凌燕老师获得南安市中学语文“说课”比赛一等奖,黄鸿池老师获南安市政治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傅辉阳老师获南安市中学青年教师地理“说课”比赛三等奖。苏堆凤老师撰写的《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案》在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举办的“创新杯”全国中小学教师优秀教案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李霞莲老师撰写的《<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教学设计与反思》参加现代教育报主办的“教育创新大家谈”征文大赛荣获一等奖。由陈小萍老师设计的我校网站在首届南安市“电信宽带杯”学校网站设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此外陈晓军、黄国权、戴荣辉设计的个人主页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由于培训工作扎实,也取得良好效果。目前我校教师绝大多数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责任意识,民主开放、合作进取的团队精神已基本形成。教书育人的素养与能力普通得到加强,他们中有省市县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8名,有南安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17名。他们有着自己的教学专长、教学特色、教学风格,在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展现风采。近三年来,我校共有35名教师在省市县各级的教学比赛中获奖,有6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有60余篇论文在省地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正是这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不懈的追求与实践,才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南安市前茅,使国光初级中学成为远近知名的教育品牌。

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充分发挥省级基地校的作用,发挥师资力量强,资源充足的优势,在校本教研与培训,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班级文化建设,教师与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开发,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改革等方面勇于探索,率先实践,使课改实验各项工作扎实有序、生机勃勃、富有成效,成为南安市课改先进学校及一个展示窗户。新课程实验近三年多来,学校先后接待了香港课程专家组、省初中建设工作座谈会代表团、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座谈会代表团、上海“新基础教育”专家组等高规格的考察组来校调研指导。接待了来自南安市及周边地区60余所学校的领导及教师来校听课研讨。承 担了35节南安市级以上的校际公开课,为各级教研及各校实验教师提供研讨课例。学校还通过每学期一次的“教学公开周”及校际教研活动,向周边学校开放课堂。仅02-03教学公开周,兄弟学校400余人次来我校参加听课评课,这样让其他学校教师了解我校真实的教学现状,进行交流与互动,我校与南安实验中学采取“强强联合”思路,结对发展;在南安市课改实验“周六研讨日”的活动机制下,与九都中学、蓝园中学、芦塘中学结成研讨共同体,通过材料互换、案例交流、课例研究、议课评课、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片际教研活动并成为片际教研中心。我校总结校际交流实践的文章《积极发挥基地校在农村中学课改的作用》在《人民教育》2004年第3、4期合刊上发表。我们还从课改教师提供书面材料中选编了三辑《新课程探索与实践》文集,在南安市各学校中交流,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学校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南安市教育信息网及学校网页中及时报道学校新闻动态,在宣传报道学校工作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

(自评30分)

A3 教育教学管理(450)

B6 德育工作(70)C11 德育环境(20)

1、构建充满现代气息,优美典雅,文明和谐,富有朝气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我们不懈的追求。随着校园建设的进展,学校积极配合芙蓉基金会,按“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同步进行规划实施,及时对校园环境进行美化、绿化。学校邀请泉州市园林设计室帮助搞好校园总体规划及制订绿化规划,使绿化既符合学校的实际,又能立足高远。在每年的“植树节前,学校购买优质草和树种,组织师生植树种草。在劳技课上,教会学生如何为花草树木浇水,除草及养护。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和制作盆景。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校加大投入,建造绿色长廊,假山喷泉,铺设石材路幽径,设置环保教育宣传标语、警示牌、垃圾回收桶等,校园充满着环境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浓厚文化氛围。同时已建成学校德育园地,力求使整个校园充满智慧与创造,科学与知识,艺术与文化的气息。

2—3.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开展系列活动。努力挖掘本校德育资源,探索具有侨乡特色的德育路子,以陈嘉庚、李光前、李引桐为代表的海外侨胞爱国爱乡业绩和情怀,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创办“新生军校”、“少年团校”对学生进行共青团基本知识教育和国防教育。

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编、自导、自演,生动活泼,气氛活跃既丰富校园精神生活,又陶冶情操,使学生享受了美,学会了审美,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自评20分)C12 德育队伍(10)

学校构建了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年段长组成的德育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学生成长帮助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学校有专门的政治老师,教师从教育人。

学校同驻军部队、敬老院、镇办企业、村委会派出所签约,共建文明学校(单位)参加梅山片区创建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丰富教育内容使学校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域。

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的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有计划,有措施,反复抓,抓反复。坚持值日班制度,学生人人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律人律已。

(自评10分)

C13 德育课教学(20)

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中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能理论联系实际,主动适应新形势,不断开发德育资源,充实德育内容。为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以及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我校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下,不断探索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驻军部队共建“少年军校”,坚持初一年新生入学一周的军事训练,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良好的纪律观念,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坚持每学期深入农村、工厂或农场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强青少年面对人生、社会种种挑战的能力,以提高其成长的免疫力和创造力。(自评20分)

C14 班团队学生工作(10)

1.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建立健全校团委组织机构,不失时机地加强团组织机制的自身建设并逐步走向完善。“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团委会以学校工作为中心,结合重大节日和时事热点,组织学生会,各班集体开展一系列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宣传活动,发挥了党支部联系、培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卓有成效的系列活动,加强了团委会、学生会和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促进了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受到校内外的一致好评。

2.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非常注意,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以“新生军校”和“少年团校”为重点,对学生干部进行轮训,提高学生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广大学生干部的素质和才能在学校的各项的教育宣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在配合学校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起了良好的影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评10分)

C15 德育过程

1—2.全面贯彻新《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光初级中学文明公约》、《国光初级中学学生学习、生活常规制度》、《国光初级中学课堂常规》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年段各班级再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公约,使学生的言行做到有章可循,有规矩可约束。学校成立了文明督导队,对学校的环境卫生、学生的举止进行督导。以年段为单位每天进行规范评比,评比的内容丰富,评比的措施、成效显著、评比的结果做为班主任评优,班级创先的重要条件之一。(自评10分)

B7 智育工作(110)C16 课程设置(30)严格执行省颁课时计划,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随意停课,不提前结束功课;保证非中考学科课时,保证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间,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严格依据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科书。学校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校内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 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配备齐全,并得到充分利用。校外有光前堂、光前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竞丰村、江南果林场、山美水库、蓉中化工厂等社会实践基地,国光中学图书馆、地理园、生物园、李成智图书馆等课程资源得到广泛利用。

(自评30分)

C17 教学管理制度(40)

学校能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要求认真制定学年、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备课组能根据课程标准和校历编排学年、学期教学计划和进度,各科教师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减负”的各项规定制定了《实施素质十项工作准则》及“减负七条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是周活动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每周活动总量不超过35课时。二是严格控制教学用书、练习印刷量,杜绝滥订滥发课外学习辅导资料、乱编滥印复习资料等现象。三是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考试学科和考试次数。四是严禁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学生集体有偿补课或上新课。

学校重视教学管理制度及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根据省市有关规定并结合本校实际,制订了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常规暂行规定》,对教师应用课改精神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布置作业、考试命题、评卷等教学过程以及教育科研与教改等各项工作者都有明确的要求;同时重视教学过程管理,通过听课、评课、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抽查教案、作业等形式促进教师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学校注重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制度研讨,努力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已出台《新课程实验教师评价方案》,该评价方案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期望从评价中发现和发展教师多方面潜能,了解教师的需求,帮助教师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评价工具由《新课程实验教师素质发展评价表》和《新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提纲》两部分组成,分别进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评价表》从“教师教育教学过程、教师自身水平、教师教育教学产生的综合效应”3个一级目标和15个二级目标对教师进行全面考察,并制定相应的量化评价细则,同时要求教师出具“学习笔记、周六研讨记录、教学设计与反思、总结论文、案例、课例、听课评课记录、学生成长记录册„„”等相关资料证据。《评价提纲》要求教师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评价方式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自评40分)

C18 课堂教学(40)

新课程实验使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大胆尝试新的教法,敢于自我剖析,自我反思、改变自己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学后记中的点滴体会,还是教研会上的只言片语,无不闪现出老师创新的火花。教师不再是简单地灌输,解答疑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呈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课堂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机勃勃的场面。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教师敢于放手、不再像以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说能做的,教师都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

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发现学习”,普遍形成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不但表现在课堂,而且延伸到课外。教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器材,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操作;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过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整体得到优化,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自评40分)

B8 体育卫生工作(40)C19 体育活动(25)

1.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程。加强教研、备课、说课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发育良好,体育基础知识和活动能力达到或超过教学大纲要求,运动技能水平较高,2000年被评为“南安市体育先进学校”,2003年校田径队参加南安市学生田径运动会夺得初中男女团体总分第二名。

2.学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7名,拥有250M标准田径场一个,篮球场3个,排球场2个,体育器材,设备按省颁一类标准配备,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保证课内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

3.贯彻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中小学体育合格标准》,坚持“二课二操一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初步取得一定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4.坚持每学年举行一次校运会,每学期至少一次体育单项比赛,促进运动竞技水平上新台阶。运动队、兴趣小组常抓不懈,2004年被确定为南安市田径业余训练网点校,2004年向一级达标中学输送5名体育特长生。2003年校田径队夺得南安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乙组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自评25分)

C20 卫生保健(15)

1.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健全体育、卫生工作制度,强化管理,认真实施,促进“五育”和谐发展。被评为南安市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经常性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常识的讲座,为确保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派专人参加南安市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并在生理卫生中专门划出课时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生理课、人口教育课、图片展览、眼保健操图解、防近宣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建立卫生室,按规定配备卫生器材和药品,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学期开展一次“防近周”活动,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做到有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学生体检合格率100%。结合生理卫生课、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教育,同时狠抓“五有五无”等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净化、美化育人环境。教室、实验等教学设施的光线、照明、排气、噪音均符合卫生标准。(自评15分)B9 艺术教育工作(30)C21 艺术课教学(15)

我校现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各1间,舞蹈厅(排练)1间,并有配套的教具器材。学校严格执行上级颁发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按规定的教材,开足美术、音乐科的课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艺术组现有专任教师6名,音乐、美术各3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2人,且有一名音乐教师是省舞蹈协会理事,师资力量雄厚。音乐教师曾多次代表南安市参赛,屡获殊荣。学校设有美、音教研组,定期活动,开展审美能力培养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创作能力、每年参加各级竞赛、成绩喜人。近三年来,有29人次获泉州市、南安市竞赛奖项。在课改推动下,课本剧《心声》参加市教育局的“课改之夜”会演,深受各级教育专家、领导的好评。该剧本获泉州市二等奖。

(自评15分)

C22 艺术教育活动:(15)

1.学校非常重视美育工作,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五育协调发展,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对美育工作有总体规划和计划,并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付诸实施。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的经费,改善和加强了美育活动,各项美育活动的开展,再结合各学科的渗透教育,陶冶了广大同学的情操和审美能力。2.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一届比一届越办越红火,通过文艺汇演、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梅山73146部队、南安美术馆、国光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学校现有艺术专任教师6人,师资力量雄厚,组建各种音乐、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成立学校艺术团,有教工合唱队、学生合唱队、舞蹈队等,在学校的文娱表演中精彩纷呈。艺术团也经常参加市、县、镇的文艺汇演和各种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自评15分)

B10 综合实践活动(40)C23 信息技术教育(10)

我校现有计算机专用教室2间,配有计算机124台,并附设宽带上网,还有多媒体电化教室5间,及专职管理人员。学校按课程计划开足上好信息技术课,通过学习,学生基本具备网上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初步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迅速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学校一方面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上级主办的培训,另一方面学校还自行举办了八期信息技术培训班,现已有76人通过国家信息技术二级、一级考试或泉州市信息技术中、初级考试,占专任教师的69.1%,目前,绝大部分专任教师已经能够熟练制作课件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2004年1月,我校被命名为“第二批泉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评10分)

C24 研究性学习(10)

学校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建设工作。成立指导组,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过程管理。分别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提出有针对性的推进策略:一是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让教师了解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质和意义:熟悉开发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和方法。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

变仅靠教科书开发教学的方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和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开发信息课程资源,拓展实践活动的空间。我们从与学生密切联系的三个领域:“我的家庭”、“我的学校”、“我的社区”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提出课题。三是根据学生提出的课题进行筛选,依据教师的优势、特长、独特阅历开设个性化课程。四是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按小组形式开发活动。我校近三年的校本课程开发,经历了从兴趣小组、活动课到校本课程的过程。《我们校的校园植物》、《我的家居》两个课题都完成了调查、访问、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探究等过程,并写出调查报告,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两个课题进行了初步展示,受到来校观摩上级领导及老师的充分肯定。目前,研究性学习课题《平民伟人李光前》正在开展之中,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由我校李霞莲等3位老师撰写的《平民伟人——李光前先生》参加泉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获得三等奖。由李立仁老师编写的《平民伟人李光前先生》已成为我校的校本课程教材。

(自评10分)C25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10)

学校认真贯彻省教委关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把此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周安排一节劳动课和值日班制度,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实施,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成效。学校劳动教育侧重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一些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并采取有力措施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造就全面发展人才奠定基础。

①坚持社会实践,建立活动基地。先后与竞丰村、江南果林场、山美水库、蓉中化工厂等单位建立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②开展春游(秋游)活动

学校每年利用假日分别组织初

一、初

二、初三年学生到杨梅山、雪峰寺、山美水库游览,使学生受到大自然美景的陶冶,增强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毅力。③组织军训,与部队共建“少年军校”、参观军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加强纪律性。

④常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文明片区活动。(自评10分)

C26 劳动与技术教育(10)

1.学校劳技课开设《实用电脑》、《机电维修》、《花卉栽培》等,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实践项目符合本地生产和生活实际,学生学到了许多实用劳技知识,毕业后除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外,能从事自己的职业,为独立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深受社会、家长欢迎。

2.劳技教研组有5位专任教师,学历都是大专以上(其中一位本科毕业、其他四位正在本科函授),独立建制教研组,并由校工会主席下组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定期开展教学研究,鼓励该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黄志祥老师的论文《导线与导线的连接》荣获福建省三等奖;朱仕成老师荣获福建省普通中学优秀青年教师,自编《花卉栽培》劳技教材得到省教委的肯定和重 视。

3.劳技课有教案、有教材,注重劳动观念、习惯、技能的“三结合”教育,建立考勤、考核制度,成绩填入成绩报告单,注入学籍档案。(自评10分)

B11 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60)C27 选题(20)

学校下大力气加强教科研工作,专门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及教育科学研究室,积极构建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立足校本实际开展教研活动和教改实验。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抓紧做好课题的申报、论证、立项工作。三年来,共有9个课题在县(市)级以上获得立项,其中:《“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研究》、《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是全国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福建省中小学学生评价研究实验》、《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是省级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是泉州市级立项课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研究》、《加强主体教育,增强德育实效》、《历史课“自主性竞赛教学法”初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教学交互》在南安市级获得立项。课题研究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还允许教师在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教学中把若干个单元进行相对严格的试验,并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自评20分)

C28 改革实践项目(40)

我校把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改实验同时推进,分别对学生发展性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进行了专题探索,取得一定成效。首先进行考试评价改革。考试内容发生四大变化,一是杜绝了繁、难、偏、旧;二是淡化了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三是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四是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灵活多样,打破惟纸笔考试的做法。给学生多次考试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体现了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语文科增加写字、朗读、演讲„„,数学科增加动手操作,课题实践„„,英语科增加听力、口语„„,政史增加小论文,地理、生物增加小调查报告等。在考试结果的处理方面,我们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成绩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采用“成绩+学生自评+教师建议”。学生自评重在促进学生反思与改进,教师建议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比如口头交流,评语交流或评讲交流等。其次,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多样化,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除书面考试外,我们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等方式,做到评价过程日常化。对学生的奖励不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设立“学习积极分子”,“体育活动积极分子”,“文娱活动积极分子”,“宣传积极分子”,“劳动积极分子”,“文明学生”,“班级之最”等奖项。只要学生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都能获得奖励,获奖面达三分之一以上,受到同学的欢迎,极大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终结性评价采用《成绩报告单》与《评价表》相结合,即学业成绩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学业成绩包括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期中和期末成绩计算)、开放性考试(课外阅读、课题实践、小调查报告等)、平时成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记录——成长记录册)。《评价表》包括学生自评、同 伴互评、家长寄语和班主任评语。

(自评40分)B12行政管理(100)C29 学籍管理(30)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健全。由分管副校长亲自负责,教务主任抓好日常学籍管理,一位学籍管理人员专门管理,严格遵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认真掌握升留级,毕(结)业标准,按规定办理入学、转学、休学、复学、借读等手续,严格证书、证明发放管理,没有出现差错,滥发的情况,重大事务由校务会集体研究决定。学籍管理各种表卡健全,并积极配合当地做好“义务教育文化户口册”登录工作,没有出现劝退学生现象。学籍卡按期填写,内容真实,栏目完整并运用计算机管理学籍。

(自评30分)C30 文书档案管理(20)

重视教育教学信息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使用,传递迅速,对教育教学有巨大的辅助作用,首先,在教学上尽量拓宽渠道与外地市的重点中学挂钩,教学资料交流,资源共享,与本市部分知名初中校搞强强联合,携手共促。教育教学水平提高。频繁教研,共谋学校发展之路。重视从网上获取教育教学信息,并及时收集、下载、打印、保存,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教育教学中形成的文书记录,重要书信往来,报道我校的报刊杂志以及上级领导同志视察等教育教学活动图像资料都精心收集,经过整理后由专人负责,保存于专门的档案橱中,工作之细保存之完整,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领导的赞许。在学校的运作过程中,重视各种档案的规范管理。根据文件精神,对各种档案的性质认真审定,按短期、长期、永久进行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努力使学校的对各种档案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重视建立毕业生跟踪、登记及时与他们建立联系,并通过同学聚会的机会,及时向他们提供母校的信息和发展思路,鼓励他们继续为校争光。对历届的毕业生,我校建立了完整的档案资料。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十分重视课改资料的收集,在图书馆设立课改资料专柜,课改展览厅、教科室、专门收集课改信息,专人保管课改资料。

(自评20分)

C31 财物管理:(20)

1.学校制订了财产管理制度,期初,期末由保管员、财产会计负责盘点一次。财产管理做到账、卡、物相符。低值易耗品实行领用登记制度。

2.经费收支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收支列入校务公开内容。学校严格按照省定标准收费,无乱收费现象。

3.学校实行以班级、宿舍、处室为责任制的财物管理制度。坚持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经常在集会、升旗仪式、班会等场合开展爱护公物和教育。无出现失职性的损坏或丢失,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自评20分)

C32 校园管理(30)

学校坚决贯彻和执行《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充实和加强校治保组,建立门卫和校园巡逻二十四小时工作制,节假日不例外,治保组与各处室部门签订安全责任状,班级、年段成立治安小组,聘请派出所长为校治安副校长,与周围的乡村建立良好的治安关系,力求群防群治。定期对管制刀具进行收缴,定期

进行消防安全检查,邀请教委保卫科和梅山镇综治办进行法制宣传报告。学校期初创安工作有计划、有步署,学期末有检查、有总结,与梅山派出所共建文明安全片区,近二年来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依靠芙蓉基金会的鼎力支持,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已初具规模,校门两侧无乱摆摊设点及堆放杂物现象,狠抓校园卫生工作,无卫生死角,有较浓的德育功能和文化氛围。

(自评30分)A4 教育质量(300)

B13 普及程度(90)C33 入学率(30)

本教学片区的学龄人口都能按时入学。

(自评30分)C34 辍学率(30)

学校对防止在校学生辍学作出明确规定,制定了《关于巩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流生报告制度和巩生责任制,严格禁止逼迫差生退学,转学或不让差生参加中考的作法,三年学生巩固率、及格率列入考核内容,对巩固率不达标的班级在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由于措施得力、工作落实,流生原因去向清楚,所以学生入学巩固率超过一级学校标准,年辍学率不超过2%,届辍学率在6%以下。(自评30分)

C35 按时毕业率(30)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上采用分层优化的做法,注重差生转化工作,效果明显,应届初中生按时毕业率达99.3%,报考率达96.1%。(自评30分)B14 学生素质(210)C36 思想道德素质(30)

充分利用著名侨校的优势,以校主爱国爱乡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认识爱国与爱校爱乡的内在联系,弘扬校主的“公毅”校训。参加升旗仪式严肃规范,力求统一着装,奏唱国歌。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

校纪校风严明,法纪法规、社会公德得到较好遵守、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互助互爱,珍惜集体荣誉蔚然成风,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没有赌博、群殴、抽烟等不良习惯。

涌现了一大批刻苦钻研,努力勤奋学习,诚实正直的好学生。

学校坚持正面教育,呕歌时代、社会的典型人物、英雄人物,揭露和批判丑恶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学校对每学年学生操行评定极为重视,坚持从德、智、体、美全面评价,要求和规范学生,班主任不唯成绩论优劣、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达到90%以上。

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学生守法自觉性不断得到加强,近一学年学生犯罪率为零。(自评30分)C37 文化科学素质(90)

大多数学生文化课基石知识和掌握运用知识能力达到课程标准要求。能掌握正确 的学习方法,是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能富有个性地主动学习;已养成良好的参与实践活动的习惯,通过亲身实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能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综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部分学生有小发明创造,每年科技创新大宗我校均有学生获奖。学年成绩全科合格率:02-03:83.4%;03-04:81.09%。初中毕业考总分及格率:03届为100%,04届为98.74%。

(自评90分)

C38 身体素质(30)

学校重视体育卫生工作。体育工作做到师资、教材、教案、课时、考核落实。学生身体发育、体质、体能状况良好,每学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体检,合格率达98%以上。

定期进行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宣传,眼保健操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眼力保持良好率达到80%以上。(自评30分)

C39 心理素质(30)

学校德育工作有研究,校成立心理咨询室,校长亲自担任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有专兼职人员负责,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及心理咨询、辅导。适应素质教育的转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开拓进取和承受挫折等品质,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自评28分)

C40 艺术素质(30)

学校重视美育教育,现有艺术专任教师6人,在三个年段均开设音乐、美术课,学生能掌握音乐、美术课《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格率在90%以上。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初步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学校组建艺术团,有合唱队、舞蹈队、乐器队等。艺术团经常参加市(县)汇演,深受好评。课本剧《心声》脚本获泉州市二等奖。每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越办越红火,绘画、书法、手工制作、文艺节目汇演水平年年上台阶。学校还组织音乐、美术兴趣小组,提高学生艺术欣赏、创作能力,音乐、美术竞赛在市(县)名列前茅,近三年有29人次获得泉州市、南安市级奖项。大多数学生做到仪表、语言、行为美以及具有分辨社会生活中美与丑的能力。

(自评30分)

附加指标:(70)⑴根据奖励指标,我校校园面积,可供学生活动场地面积、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均全面达标。学校设有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132台电脑,语音室2间,多媒体教室2间,多功能会议厅一间,能够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校园网也正在建设之中。

⑵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建校五来年,学校被确认为《福建省普通初中示范学校》、《泉州市普通初中达标学校》、《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南安市文明学校》、《南安市素质教育合格学校》《泉州市绿色学校》、《南安市青少年科技示范校》等。我校培养的学生以基础扎实,能力素质好而受高中学校所欢迎。

⑶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组建“校艺术团”科技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合唱团”等,培养学生的业余、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本为高一级 学校选送了7名特长生。⑷我校课改成果显著,被确认为《南安市课改先进学校》、《南安市课改龙头校》和《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多次接受省内、多地区有关领导及实验教师的参观与指导。在课改实验方面我校在全市至福建省起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2004年9月我校被确认为“福建省普通初中示范学校”。(自评60分)

自 评 得 分 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过程管理自评报告】相关文章:

过程管理08-13

过程管理模型06-03

管理过程优化06-09

管理施工过程06-12

计划过程管理论文05-07

企业预算过程管理06-01

过程能力统计管理08-05

过程管理支持系统09-03

过程质量管理09-08

战略管理过程09-13

上一篇:文化经典 教学反思下一篇:业务经理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