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经典禅语

2024-06-09

圣严法师经典禅语(精选13篇)

圣严法师经典禅语 第1篇

1. 真正的慈悲是关怀众生,不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路人,都要随时准备给对方以帮助。

2. 理直气壮.得理不饶人者,不仅惹是生非.伤人伤己,甚至永远无法化解仇恨.圆融人事。

3. 随遇而安,随缘奉献。

4. 佛说: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转”,不执著烦恼,便可安然自在。我们的烦恼就像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烦恼不会对你有丝毫影响。不自找烦恼,就是智慧。

5. 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6. 快乐或者烦忧,不在于你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于你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只要自己丢下妄缘,抛开杂念,热闹场中亦可做道场,求得心灵的宁静和人生的快乐。

7. 自己得不到就放不下心,心里好像有一股酸酸的味道,这便是嫉妒心。

8. 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不能尽孝,如何礼佛?不能奉亲,如何悯人?尽到孝道,才能修得佛道。

9. 每一个小孩,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

10. 在佛像前面种下微小的福德因缘,竟可以得到如此大的福报,甚至到了他将要进入涅槃境界时还跟着他。可以想见,如果对如来法身种植福因,对于修行的功德将不可限量;相反的,恶业也将遭到苦报。

11. 随时随地心存感激,以财力.体力.智慧.心力来做一切的奉献。

12. 不将烦恼是非带上床,不把忧悲苦恼带到明天,就是居家修行的不二法门。

圣严法师经典禅语 第2篇

2. 做任何事最重要是用行动实践,而不必拘泥于表面的形式。

3. 那些扑火的飞蛾,就像是世间的痴人,不能正确地判断并评价自己,以至于把那烈火当成了光明的乐园。

4. 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怠和疲累。

5. 如果心不安,很容易就被环境牵动,一旦环境里产生变动,或者因他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媒体上的一个讯息,自己的心马上就跟着起伏;起初是心不安,接着影响生活不安,最后连生命也不安稳了。

6. 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语,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

7.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8. 人通常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可是失去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拥有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最想要的。可是,失去的已经失去,不会再拥有。

9. “孝”首重在顺从,要体贴亲心.声色柔顺,切不可不耐与嫌烦。

10. 拥有的多,不一定让人满足。拥有的少,不一定让人贫乏。

11. 在日常生活中过清醒.不被物欲所障.不被成见所迷的生活,所以,深悟佛理的人虽然清贫,但并不缺少快乐。

12. 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

13. 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14. 人类最大的弱点在于没有用智慧面对现实,因此追求外在的假相,举凡虚名.虚利.虚荣.虚位……统统追求。只要有利可图.有名可沾.有势可仗.有权可争.有位可占,他们一定不遗余力去争取。当他们实力不够.德望不足,用正常手法得不着时,就使出歪手段,因此,烦恼的现象就出现了。

15. 你自己就是一颗明珠,自己即是如来,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那样才会有圆满的人生。

16. 凡事要量力而行,别勉强自己,修炼道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见到成效的。

17. 有了嗔恚却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时止住奔驶的快车,这就叫做善于驾驭自己的心身,能够舍弃黑暗入大光明。

18. 财富如流水,布施如挖井。井愈深,水愈多;布施的愈多,财富则愈大。

19. 有舍有得,舍与得是生活的两面。得到了这一面,就必然会舍去另一面。正如福祸相依一样。世界上有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他们本该拥有的,也得到了别人无法得到的。

圣严法师西归 第3篇

早在台海局势紧张的本世纪初,圣严法师就曾表示“我们早就统一了,统一在中国佛教”

“起,恭送法鼓山开山,上圣下严老和尚,起驾!”

在阿弥陀佛的诵念声中,2009年2月8日上午9时58分,圣严法师入殓盖棺。

当日,台湾苗栗下起小雨,超过2公里的法鼓山道路两旁,约3万人在雨中夹道相送。法师灵车开过,信众俯身叩首,再抬头时,不少人面上泪水雨水早已汇成一片。

虽然8日在黄历上不宜火化安葬,但圣严法师没有忌讳,“日日都好日”。2月15日一代高僧的法体将在法鼓山环保生命园区,分装进5只环保纸袋,进行植葬,融进沃土。

在生命最后的清醒中,弟子问:师父,您会再来人间吗?

“会,我会乘愿再来。”

风雪中的行脚僧

圣严法师精通禅修、重视戒律,是“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

2008年12月31日,圣严被发现罹患泌尿道癌症不治,住院3天后在返回法鼓山途中往生,享年80岁。生前,圣严拒绝换肾,认为为来日无多的自己“用一肾等于浪费一个,非常不慈悲,还不如给需要用的人”。

他原本主张“臭皮囊”烧了干净,连棺材都不需要,更不需让人瞻仰, “开放两天悼念”是对凡人世俗之心的“通融”。圣严交代弟子将自己的往生办成法事,一切极简。

可他的突然圆寂,还是震动了台湾全岛,以及整个中华佛教界。今年1月4日凌晨起,法鼓山大殿开放各界瞻仰法相。台湾首富郭台铭、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天主教台湾区总主教洪山川等都前往来见圣严最后一面。全球各地信众都纷纷做出表示,如华人巨星李连杰、林青霞便当即飞往台湾。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也发去唁电,致以深切哀悼。

圣严法师俗名张保康,江苏南通人,在故居的狼山广教禅寺出家,十三岁,圣严上山做了小沙弥,只为了神话故事而去“筑梦”。出家后的圣严历经广教寺、上海大圣寺、上海静安寺佛学院,英文、数学、国文、佛学打下一定基础。

当时大陆动荡,圣严认为选择从军是最容易到台湾的路,参军后他被派往通信连负责后勤。1949年5月19日圣严从上海外滩码头随军前往台湾,2天后在高雄上岸。1953年报名参加李辰冬博士主办的中国文艺函授学校小说班,老师有谢冰莹、沈樱等著名作家。由于文笔好被调到国防部,后开始接触太虚大师“人成即佛成”以及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1960年结束十年军旅生涯,他于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剃度,法派字号为“慧空圣严”。

之后近40岁的圣严获赞助到日本东京立正大学进修,虽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却以苦读6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1989年开创法鼓山道场。

他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通过演讲、参与国际性会议、举办各项国际禅修,还不拘一格地携手林青霞、张小燕、蔡依林、李连杰等明星拍摄伦理广告,担任“你可以不自杀”网站的代言人。

早在台海局势紧张的本世纪初,圣严就曾表示“我们早就统一了,统一在中国佛教”。2002年,圣严亲程护送已流失多年的济南四门塔阿佛石雕佛首归还大陆。

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圣严法师说,“我们中国人讲多难兴邦、居安思危、临危不乱”。他立即组织为灾区募捐、捐物、派遣医疗队,并亲自给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打电话了解灾情,法鼓山派出的救灾队伍直到去年8月还活跃在灾后重建的现场。

蓝绿同悼

圣严法师关心时局,时常对前来拜访的政治人物进行开示,政坛上蓝绿政治人物当中不少人都自称是圣严法师的信徒。

他曾赠言萧万长:“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当政时的陈水扁也曾公开说自己把圣严法师赠与的“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法语奉为从政哲学,只是现在看来陈水扁全没理解法师的苦心。

2008年2月6日,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马英九、谢长廷同时参加法鼓山“除夕撞钟祈福典礼”撞钟,圣严法师笑指两人今天不是来交锋,期待他们能做君子之争。

事实上,台湾岛内的政治派系争斗频繁,实力不时消长,每到选战关头,佛教信众都会成为政治人物拼命拉拢的对象,得到知名宗教组织或者明星宗教人物的支持,无疑拿到铁票。

目前台湾佛教的信徒约有548万,占台湾人口的23.9%。就佛教团体来看,则以中台山的惟觉,法鼓山的圣严,佛光山的星云,灵鸠山的心道,以及慈济基金会的证严影响力最大,被视作台湾佛教五座山。

不过,台湾佛教不少团体组织过于庞大,行事风格过于入世,或多或少引起一些议论。其中慈济法师的宣传被不少人视为过度。而星云法师早期与国民党的密切关系及现在在政治上的发言有时也被视为不当。惟觉法师除了于选举期间公开支持国民党候选人外,其主持的中台禅寺因过于铺张浪费及募捐手段等原因而遭到了批评。相比之下,圣严一生清谨自持,比较少主动介入政治事务,跟蓝绿政治人物保持等距。

闻听圣严法师圆寂,岛内政治人物反应迅速,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第一时间前往吊唁,向法师颁发“总统”褒扬令。台湾副领导人萧万长、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内政部长”廖了以、“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行政院长”刘兆玄、苏贞昌和前副领导人吕秀莲等蓝绿政要都前往捻香悼念。

站在圣严遗体前的马英九,说出第一句话“我是英九”之后便哽咽,遗憾没有更多的机会向师父学习、请教,盛赞圣严给台湾和世界带来正面力量,“生与死都是世人的榜样”。

圣严法师经典禅语精选 第4篇

2. 如果一个人总是把他的优越感摆在别人面前,那是一种无礼.无智.以势压人的愚蠢行为,最终只会遭到他人的攻击和唾弃。

3. 行善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

4. 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5. 话到口边想一想,讲话之前慢半拍。不是不说,而是要惜言慎语。

6.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人。

7. 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8. 面对生活,要有“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

9. 人生在世,必须把覆盖在真我之上的虚伪面具撕下来,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10. 从因果来讲,每一个人从过去很多世以来,在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恩也有怨的,没有恩.没有怨的话,不容易在一起结成夫妻,只有恩而没有怨的夫妻并不多。

11. 佛法中,将一切烦恼通称为“毒”,分为贪.嗔.痴.慢.疑,共五毒。为人心做检查时,是不是能以各种指数检测中毒的程度?例如,以对所好之物染着的黏度,量测贪毒;以头上光火的上升高度,量测嗔毒;以看待世事的颠倒角度,量测愚痴;以放大自我的倍数,量测骄慢……若超过标准指数,就得就医了。

12.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

13. 佛家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在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解脱,放弃是一种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撑着去做呢?

14.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

15. 一个人只有常常拭去心灵上的尘埃,方能露出其纯真.快乐的本性来。

16.习惯了“拿起”的人,让他“放下”谈何容易?况且,他能放下手上.肩上的重负,能放得下心里的牵绊吗?“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欲求心灵解脱的人,须知“有舍有得,舍而后得”的人生道理。

17. 成功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可是在人生的路上,衡量成功还是失败绝非只有结果这个唯一的标准,而且我们还应该考虑一下,我们盯着这个“成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18. 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19.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恩.感谢.感化.感动来着手。

20. 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谅解大的。

21. 人生要留一份从容给自己,这样就可以对不顺心的事,处之泰然;对名利得失,顺其自然。要知道世上所有的机遇并不都是为你而设的,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有成有败,生命之舟本来就是在得失之间浮沉!

圣严法师禅语 第5篇

一般人的心是烦恼心、妄想心,心念经常在浮光掠影、捕风捉影的情形下变动不已,所以并不真实,只是暂时而非永恒的存在。

我在美国遇到的一些西方人,常常会改变主意,如果问他:「昨天不是答应了,今天为什么反悔了呢?」他就会回答:「I change my mind.」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我改变主意了。」

其实「mind」在英文里就是「心」的意思,所以也可以说成:「我改变了我的心。」这就是无常的心,因为它是可以改变的:昨天想的跟今天不一样、刚才想的和现在不一样。

自己的观念可以互相冲突、违背,向着不同的两个方向走,这就证明我们的心是无常的。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众生的心念都随时在改变。佛经告诉我们,众生的烦恼心变化不定,一个念头有「生、住、异、灭」四种型态,前念与后念也会互相交替、念念相续,不断地生灭、变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觉得很欢喜,想要闻闻它、亲近它,明天却因为玫瑰的刺扎痛了你的手,让你的心念改变,觉得这朵花真讨厌,就不想碰它了。

对人也是一样,今天觉得厌恶至极的人,经过一段时日,因为和他愈来愈接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就会愈来愈喜欢他,这就是所谓的「日久见人心」。由此可知,我们的看法和观念都会改变,这就是无常的心。

「心」是我们的主宰,所以我们一讲心念无常,好象就失去主宰了。其实,正因为心念无常,我们才会见到,在无常背后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心,就是所谓的「佛心」、「清净心」,也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中所要明、要见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没有自私自利、自我执着,也没有以自我为中心。

清净的心也是不变的心。否则,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变心意,说一声:「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变成众生了。

一个已经解脱的人,完成了清净的智慧心以后,就再也不会三心二意了。因此《涅?经》指出,无我、常住不变的心,就是佛心。

不过,可能是因为佛法一直强调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影响所及,很多中国文学作品对佛教的描写就是消极厌世的,似乎佛法讲的不外是虚幻、无奈、无常,古典名著《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并非如此,佛法所讲的无常非是常积极的,就是因为无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

虽然现在烦恼很多、忧虑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随着时间过去,环境改变,就会有新的情势出现,我们的感受也会跟着慢慢转变,心情就会变得开朗。

例如先前你可能觉得很忧虑,好象已经毫无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听到我说的佛法后,心念一转,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

所以,无常的观念,实际上能为我们带来无穷的希望。正因为念头可以纠正,只要改变观念,前程就会跟着转变。

圣严法师人生禅语 第6篇

2. 只要还有一口呼吸在,就有无限的希望,就是最大的财富。

3. 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

4. 无我之乐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5. 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

6. 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不能尽孝,如何礼佛?不能奉亲,如何悯人?尽到孝道,才能修得佛道。

7. 大的要包容小的,小的要谅解大的。

8. 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

9. 尽心尽量争第一,不争你多我少。

10. 那些扑火的飞蛾,就像是世间的痴人,不能正确地判断并评价自己,以至于把那烈火当成了光明的乐园。

11.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人。

顿珠法师经典禅语 第7篇

2、珍惜这似水的流年吧。我们谁都无法知道,明天与无常哪个先到来,百年后,我们都已不在。那个时候会明白,今生所有的遇到都是命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无论在家,在单位,在路上,友善。微笑。负责。感恩生命的存在,且豁达明了的生活。做利益众生的事,待到那朵花开的瞬间,岁月仍记得,你来过。

3、想要的得不到,觉得苦。得到的不珍惜,觉得苦...所有的患得患失,殚精竭虑所引发的烦恼皆因我们的修行不够,要知道,一切来与去的背后皆有着不可思议的因缘,世界就那么客观的存在着,命运一定是公平的,因为主宰苦乐的是我们自己。

4、人一生会做很多事情,这所有的事情中,没有一件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一定会有助缘。因此,当我们在实现自己梦想时不要忘了,还有他人。

5、所有人都需要爱,所有人也都需要给予爱。在实现大彻大悟那一天清晨,佛陀认识到,就是所有的人都有去爱、去理解的能力。但我们似乎就是不信,仍 然继续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

6、心殊胜,万物则殊胜。心庄严,娑婆世界也庄严。如果你是快乐,你的周围就是笑声;如果你是阳光,你的周围就是光明。如果你是善良,你的周围就是天堂。对于我们所拥有的要心满意足,早晚有一天这些渐渐离你而去,而你没有太多的遗憾,因为这有缘的一切,你经历过,拥有过,最重要的是,你善待了。

7、让自己的生命过的有意义,发挥人生最大的价值,实现这个愿望并不难,看我们每天所言所行所想,给人们带来正面还是负面影响就知道了。

8、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很多美好的事物似乎都隐藏着一些遗憾。有时甚至因为错过或失去而伤感,其实失去不一定是遗憾,也可能是圆满的开始。而得到也不一定常拥有,一切终将走远,别丢了自己,真实的走近自己 ,花落,花开…人生最美的风景,是内心的一份淡定与从容。

9、痛苦有好的一面,幸福也有坏的一面。利用得好,痛苦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不知自制,幸福也可以令人堕落。所以我们要积极面对一切境遇,尽量保持愉悦的心情。

10、在禅修中训练微笑,保持微笑,培养喜悦。这种喜悦不是看着顺心的事就喜悦,不是遇着好吃的就喜悦,也不是看到好友来了就喜悦。禅的喜悦是一种平等的喜悦,是无条件的喜悦;禅的喜悦是不分对象,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即使是遇到非常棘手的事,也能在微笑中淡定处理。

1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气,只因脚步匆忙,忽略了最近的幸福。而人最大的遗憾是,当走了太远才醒悟该珍惜那一切时,却发现一切已不是当初的样子。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心中曾向往的远方,让心回到本初,把每一个现在当成一个新的开始,做好现在的工作,过好现在的生活,珍视拥有的一切,不留遗憾,亦是莫大的福气。

12、拥有一颗安然淡定的心是一个人最大的福报,当欲望和诱惑迷乱了一个人的心智,你会觉得很累,我们要时常护理好自己的内心,心平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心清净了,才能看见万物的清澈,心放下了,才不被他物所负累,心明了了,才不因外境而迷离。

13、清净戒律是佛法的基础,闻思修行是佛法的精髓,弘法利生是佛法的结果。

14、独处时,看护好自己的心,它即能创造一个天堂,也能创造一个地狱。群处时,守护好自己的口,它能带给人温暖与光明,也能带来伤害与遗憾。

15、放松这颗紧绷的心,当我们越想得到,越是失去。越想摆脱,越被负累。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深陷烦恼,事过境迁,却发现当时所着的急,发的火,生的气,吃的苦,没有实质的意义。不管何时何地,给心留一片自由的空间,不是逃脱,而是勇担。不管何时何地,别忽略了生命的平安喜乐。

16、遇到的人,路过的景,走过的日子,终将在岁月里散去,我们追求幸福,但要读懂幸福,平淡的流年里也有最真的感动,激情的岁月里难免也有挫败,有风有雨的日子在心中留住阳光,有苦有累的日子在心中留住坚强,每一段路都有它的意义,当我们饱尝了苦辣酸甜,我们仍然欣喜并感恩着一切。

17、北风和南风比武,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大衣吹掉。北风先展开攻势,猛厉地刮,那人觉得很冷,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那人浑身暖和,于是脱掉大衣。良言好比南风,粗语就像北风。

18、信仰,是一个人精神支柱,是他的当下,是她的未来,是她的灵魂。根据自己的因缘选择合理的信仰是一生中重要的事,善知识们如是说。

19、世事无常,有些人,还没来得及说再见就已擦肩而过。有些事,还没来得及去做就已成为过去。际遇是短暂,影响亦或长久,一切过往,愿不留下深深的遗憾与伤痛。每一个结束的当下,又是下一个开始的缘起,专心做好每件事 ,感恩珍惜每一个人,离散是平凡的结果,珍惜却是可贵的永恒。

20、世事无常,经历过后,汲取经验教训,不要总是牵挂放在心上,否则,它会阻碍后面的因缘。

21、生活再忙,也别忘了停下匆忙的脚步,理性地回顾,整理。生活再累,也别忘了用微笑来面对和迎接一切。我们可能没有大的完美,却可以体会平凡日子中那些细碎的感动;我们可能时有迷茫,但不能忘记最初的信仰。苦乐相伴才是人生,大家都一样。感恩给予我们一切人。平淡是真。

22、在自己的内心里,时常会有各种想法:有善、有恶、有即不善也非恶等等。善念,尽量在合适的时候去实现它,因为,在处事之道中,只有做才能得到。请和我一起念佛:顶礼供养皈依上方月上世界出有坏应供正等觉金光威慑如来。若能令人闻佛名号,于人于己有无量功德。

23、心问幸福:我到底离你有多远?幸福说:我一直与你如影随形,只是你无暇感受...…今天正月十五,也是非常好的缘起,从今天开始,愿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懂得奉献,不计较,不攀比,不浮不躁,相信因果,用一颗慈悲宽容之心去营造一份圆满的生活。

24、操之过急是遗憾的因,世事当观察缘起,事前的发心直接影响着结果,应当在这个环节“遍播善种”,这是善知识们的教言。

25、孝养父母是每个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因为,我们曾被她们辛勤哺育,深恩无比。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26、对于别人做的好事,即使我们不能亲历而为,也当怀一颗随喜的心。要相信,肯于帮助别人的人,注定会被帮助,肯于爱世界的人,注定会被爱。

27、生活中,只有懂得尊重,才能被尊重,这是善知识们的教言。

28、不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斤斤计较。不执于苦时,苦就渐渐远了。不执于乐时,乐就渐渐近了。明心了了,给世界一个微笑,一份善意,一份担待,一份宽容!心宽了,路就宽了。趁岁月安好,种上一片福田,趁阳光温暖,播撒福报的种子,就让所有的相遇都是生命中没有遗憾的永恒。

29、总有一些经历考验着我们的修行,你可以选择诉说,也可以自我消化,但你的心不能不强大。作茧自缚的人生就是地狱,与智慧相映的人生便是天堂。谁没经历过得失离合?谁又没感受过喜怒哀乐?重要的是,学会整理心情,一定要留,就留下温暖的记忆。

30、阳光的一面给世界,自己的生命也会被照亮。

31、总有一些经历考验着我们的修行,你可以选择诉说,也可以自我消化,但你的心不能不强大。作茧自缚的人生就是地狱,与智慧相映的人生便是天堂。谁没经历过得失离合?谁又没感受过喜怒哀乐?重要的是,学会整理心情,一定要留,就留下温暖的记忆。一定要说,就把阳光的一面给世界,自己的生命也会被照亮。

32、以为得到即幸福,于是习惯了追求,殊不知,拥有再多也抵不过身心的平安与健康。以为风景在远方,于是习惯了奔波,殊不知,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家园的宁静与祥和;有些东西,可以不争,有些东西,可以不要,真正丰盈生命的不是想要,而是懂得。

33、慢慢的会懂得,一切,都在来的路上;一切,都在去的路上。智者选择的是欣然面对与接受。你所拥有的恰好是你所需要的,你所没有的恰好是你不需要的。没有偶然,一切皆因缘。每一个此刻,都是前世不同业力的显现,以明了的心活在当下,随缘,努力,未来就在前面。

34、轮回,并不遥远,每天,每时,每刻,都是一个轮回,哪怕瞬间闪过的一个好的念头,坏的念头,亦或不好不坏的念头,都会在轮回的时空里留下深深的印记,且因缘际合时,开花结果。

35、一念得,一念失,一念苦,一念乐,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平安,一念喜乐,一念之间,成就一个吉祥幸福的人生。

36、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37、迷茫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不要有病乱投医。善知识是智者,当努力寻找辨别善知识,并依止善知识。

38、春天来了,花自然会开。秋天到了,叶自然会落。不用炫耀一时的得意,心持一份凝重,路才走的稳妥。

39、不要抱怨一时的伤痛,心持一份希望,眼睛才会看到光明。更不计较一时的失去,失去是得到的起点。

40、给心一片清净的天空,才有能力建设一方无忧的天堂,善待属于你的每一个日子,你若不离,它便不弃。

41、当我们犹豫的时候,不要急于做出决定,往往最佳时机不是这个时候,让自己沉淀下来,三思而后行。

42、我们总是说没有时间,有些事,等我们有时间了,这件事已与我们无缘。有些人,等我们有时间了,发现已彼此错过。那些远去的事,远去的人,远去的…甚至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遗憾,生命唯有珍惜吧,只为这一切过往便不再来的人,事,物,还有欢笑。哪怕是痛过,都是我们修行路上弥足珍贵的财富。

43、诸恶事不要做,众善事勤奉行,自已不断地净恶念为善意,这就是诸佛成就一切心愿的教育。

44、生活没有模板,只需心灯一盏...如果笑能让你释然,那就开怀一笑;如果哭能让你减压,那就让泪水流下来;如果沉默是金,那就不用解释;如果放下能更好的前行,为什么还执迷不悟的扛着...面对,是心的强大;放下,是心的豁达;自在,是心的家园。是的,智慧不是形式,从心出发。

45、我们的言行当常随顺身边的朋友,内在的本性当以正直善良为标准,如果要长久利益自已,那么适当时候帮助他人就是诀窍。

46、如果我们总看不惯一些事,说明我们的智慧不够,如果我们总看不过惯一些人,说明我们的慈悲不够。

47、世界不以“我”为中心,别人想什么,做什么我们控制不了。

48、要做好自己,用感恩的心灵去感受自己与世界,会发现,原来我们已经拥有太多的美好。所以要有一颗美好的心,这样才能引来美好的人,美好的事。

49、时间如水流,一去不回头,在我们还清醒的时候,请提醒自己生命无比珍贵。

本性法师经典禅语 第8篇

2、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3、欲求是障碍我们纯净,提升的挡路墙。

4、谁的拥有,不只是短暂的,谁的拥有,不是最终被拥有的所抛弃,徒增失去的苦痛!

5、人,可以有许许多多美丽的愿望,但不可以一定要拥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奢望。

6、不应强求完美或完整的人与完美的或完整的事。

7、慈悲者与智慧者,往往懂得在这大宇宙的完美与残缺中游走。

8、不把石头搬在别人要过的路上,更不把脚伸在盲者要过的途中。

9、方位,有前必有后;手掌,有掌心必有掌背;有白天就有黑夜;一张薄薄的纸张,也有正反之向。这说明,在这社会,我们自认为有失的,也必是有得;有退的,也必是有进;有败的,也必是有胜;乃至,有死的,也必是有生。

10、欲求不罢,静思何来,净心何来。心不净,思不静,品如何高之。

11、信仰,没有坟墓。但信仰者,有墓志铭。

12、放过他人不易!放过自己更难。

13、放下是一种境界,不是一种方法。如是方法,人人可以掌握。因是境界,就非人人拥有。

14、我们一生的被描述决定于墓碑与悼词,而写悼词与墓碑的,却不是我们自己。

15、遇见自己,就是放过自己!放过自己,必放过他人。

16、我们向前一路狂奔的,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方向。

17、其实,这个世界,只有停下来,慢下来,那才是必要与珍贵的。

18、把心安下来,把心静下来,让心透出气,让心供血足。让心从容,让心优雅,让心淡定,让心悠闲。让心纯真,让心简单,让心笨些,让心舒缓。

19、心没有了时空,就无法自由地飞翔。

20、名闻利养不是信仰,其只是红花旁的绿叶。没有绿叶的红花,照样是红花,没有绿叶的红花,照样红花般鲜艳而亮丽。

21、有的人,小看了停下来与慢一点的力量,他们不知道,这才是生命的回光与绝响,这才是生命的自然生态与心的本源。

22、生命,只是风雨中的油灯。不要那样不停地狂奔。那样,可怜的灯火,只会提前熄灭于风和雨。

23、从某个角度说,禅行比禅坐更适宜现代人的修炼。

24、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行。行脚在,混沌朦胧的婆娑世界,我缘已定!

25、那万里长空,烟云千重。那禅心如盾,袈裟如风。还有那,清晰分明的行者脚印,由你读懂!

26、文章总有结句的时候,但旅行没有终点。

27、愿诸志同道合者,眼见此文如心在禅旅。

28、居于此地,安于此地,居于此时,乐于此时,因缘于今世的,不要急着要去赶到来世,也不要急着要跨回前世。

29、如你能有福报富裕的,就富你的裕,如你处于简朴,也无需对别人的豪奢羡慕甚至嫉妒。

30、身在闹市,心在乡野。

31、世界,从来就不是扁的,曾经,有人说是,人们也就:是!

32、曾经,也有人说是方的,大家也就相信是方的。后来,有人告诉我们说,错啦,以前全错啦,世界,是圆的。好,那就圆的吧。

33、缘起性空,诸法非实。世间万相,哪里来?因缘而生,为此,也将因缘而灭。其没有自性,自性空寂。世界,所有的显现,无非就是种幻相,如水中月,梦中花。我们,以之为实,只是一种错觉而已。

34、喜马拉雅山之珠穆朗玛峰,再高,人,还是照样攀上,踩下。雅鲁藏布大峡谷,再深,也有大地垫底。北极南极再大,还是被冰雪包围着。太平洋中的巨鲨再猛,也不能吞尽大海的所有小鱼,况且,小鱼的死亡也不会换来他的永生。

35、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去欣赏:那珠穆朗玛峰上白云自由飘荡,那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小草从容生长,那南极的企鹅酷寒中洁净,那太平洋里的卵石翻滚中坚硬而且坚强。

36、了知世界如幻,才能让身心真正地放下,才会让福德善业真正地成长啊。

37、我曾凝视山川,但已不是凝视的山川,我曾凝望花草,但已不是凝望的花草,我曾凝思此身,我曾凝神此心,但已不是此身此心,更不是所凝的自己。

38、自然,社会,人生,一切的一切,是变化的、变幻的、刹那的、瞬间的,只是点,不是线。为此,我从不去苛求什么,从不去奢望什么,包括对人,包括对己。

39、只所以是人,因为是凡夫,他是变变变的示现,前一刻,他做错了什么,这一刻,他已非他,什么错也已经过去了,成过往了,还责怪他干吗,何况,就是责怪,责怪的又岂是他。

40、我曾对未来抱以将来的期许,岂不知将来的舞台,早就有未来在预演。

41、佛教是拯救解脱心灵的宗教,也是革命的宗教。

42、佛陀是神圣伟大的心灵导师,同时,也是革命的导师。

43、人的求生或求死,生或死,都是为了趋于至善,回归至善,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生命的最大目的。

44、一念善,则圣,一念恶,则魔,一年正,则修行人,一念邪,则损道人。

45、一念善正,则小我转大我,人间亦净土,一念恶邪,则大我变小我,人间成地狱。

46、禅的最高境界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

47、佛家讲佛性本善,儒家讲人性本善。

48、人生短暂,谁都有百年之后。

49、有人生死轻如鸿毛,有人生死重如泰山。为何轻?因为不向善、不向上,为何重,因为,向善、向上。

本性法师经典禅语 第9篇

2. 我曾对未来抱以将来的期许,岂不知将来的舞台,早就有未来在预演。

3. 佛教是拯救解脱心灵的宗教,也是革命的宗教。

4. 身在闹市,心在乡野。

5. 居于此地,安于此地,居于此时,乐于此时,因缘于今世的,不要急着要去赶到来世,也不要急着要跨回前世。

6. 名闻利养不是信仰,其只是红花旁的绿叶。没有绿叶的红花,照样是红花,没有绿叶的红花,照样红花般鲜艳而亮丽。

7. 缘起性空,诸法非实。世间万相,哪里来?因缘而生,为此,也将因缘而灭。其没有自性,自性空寂。世界,所有的显现,无非就是种幻相,如水中月,梦中花。我们,以之为实,只是一种错觉而已。

8. 人生短暂,谁都有百年之后。

9. 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去欣赏:那珠穆朗玛峰上白云自由飘荡,那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小草从容生长,那南极的企鹅酷寒中洁净,那太平洋里的卵石翻滚中坚硬而且坚强。

10. 我曾凝视山川,但已不是凝视的山川,我曾凝望花草,但已不是凝望的花草,我曾凝思此身,我曾凝神此心,但已不是此身此心,更不是所凝的自己。

11. 文章总有结句的时候,但旅行没有终点。

12. 心没有了时空,就无法自由地飞翔。

13. 我们一生的被描述决定于墓碑与悼词,而写悼词与墓碑的,却不是我们自己。

14. 遇见自己,就是放过自己!放过自己,必放过他人。

延参法师经典禅语 第10篇

2. 生活里总是拿自己的分寸去丈量别人,成了许多人的习惯,同时也成为了自己烦恼的许多来源,为了让生活更加明亮,需要纠正自己的处事态度,善待和分享,不要让自己的成见制造更多不期而遇的困境。

3. 生活的日子向前,但并不代表幸福就那么遥远,每个人都在自己内心世界去寻找一种宽阔,当下的生活活出一种更接地气的生活状态,心能沉下来,学会去接纳,生活的故事就在身边发生,用最朴素的状态回归生活本身,虽然幸福没有公式,但幸福有规矩,愿意幸福才能真正拥有幸福。

4. 曾经也有一个笑容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可是最后还是如雾般消散,而那个笑容,就成为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为我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

5. 一个良好的心地氛围,才能够面对那些负面情绪给幸福带来的伤害,活出生活的一种内在平衡,即便是那些烦恼来去,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多大的损害,更要正确地认识生活中各种冲突,更多地看一些光明和积极,不要在困惑中迷失对自我的观照。

6. 我日落般的忧伤就像惆怅的飞鸟,惆怅的飞鸟飞成我落日般的忧伤。

7. 生活的进程里,最难应付的不是面对什么处境,而是规范和培养自己内心的温暖情绪,去改正和化解内心的负面情绪,在生活的选择中做出客观的判断,而不是让困惑乱了方寸,生活中最艰难的,并不是遇到什么困难的挑战,而是那些负面情绪的泛滥,和失去缓冲与管理。

8. 生活的活泼机锋,也注定了幸福不一定是一个大团圆结局,在这人生困惑中突破烦恼,活出一条崭新的活路,或者活出自己对眼前这个世界的温暖认识.深刻领悟.一个人的坚强和乐观,活出生活的妙趣横生。

9. 生活是一种历练,不是在固执中增加对生活更多的分别,更不是用自我的固执活成人生一场孤独,生活需要心里的温和面对沟通协调,洞察生活的喧哗,活出生命的风景和态度,提醒生命的视野,更多的凝聚那些光明的地方,成就内心需要的勇敢和坚强。

10. 我们在大学校园里横冲直撞流血流泪,梦里的阳光灿烂得一塌糊涂,可我却看到忧伤纷纷扬扬地跟飞花似的不断飘零,不断飘零,数都数不清。 我们这些儿女情长在她眼里估计都是云烟,不真实,飘渺,虚幻。

11.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佛源法师经典禅语 第11篇

2、用功就是要把这个真如妙心好好地守着,死活也守着那念清净,慢慢就会起作用,就会发光,就会有神通。

3、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老了,一下子就死了,人命在呼吸之间,要有受用,必须靠自己。

4、一个愿力,一个念力,信心坚固,愿力充足,就不会走错路了。

5、用功靠自己,了生死也靠自己,别人帮不了忙,要自己愿意,要自己警策自己。

6、照顾自己的本来面目,清清楚楚的灵知灵觉,这就是无上密法,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密了。

7、妄想多多的人,一天到晚东想西想,没有妄想的人,连做梦都不做。

8、出家人的境界很高很妙,如果你真的用功开了悟,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十方法界,山河大地都是如来。

9、一个人没有业障,身心愉快,走到那里都平安无事,业障来了,你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障碍重重。

10、年青人要对自己负责任,要立志愿,有志者事竟成,没有志向就没有办法,作什么事都做不成的。

11、禅定禅定,要静要清净,看住了什么昏沉也没有,什么妄想也没有,一心定在那里,动也不动,天倒下来了也不怕,猫捉老鼠就是这个精神,聚起精神看着老鼠。

12、境界因平时用功而显,做好事得好境界,做坏事得坏境界。

13、正念是清清净净的,一丝不挂,不犯心魔,比如一池清水。

传喜法师经典禅语 第12篇

2. 父母是有形之天地,天地是无形之父母。孝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小孝,在父母膝下承欢;第二孝为大孝,实现父母的心愿;还有一种最大的孝,就是佛弟子出家,如佛教中佛陀第一次回家就带爸爸证得法眼净,此外,为世界打开了解脱之门,造福了全世界,探索生死根本,带领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

3. 發心在寺院里打扫卫生,非常好。这个打扫跟你在自己家里打扫是不一样的,以前佛陀也说过,在三宝地扫一扫帚,相当于把地球扫干净的功德。那我们就好好地扫,净除自己无量劫来的罪业,为自己扫,为家人扫,为三宝多做功德。

4. 對三宝应有敬畏之心,哪怕你再不信,至少你做人要有个底线。什么是底线?就是要有个敬畏心。恭敬心是要培养的,但是你至少要有个敬畏心吧?古话说:头上三尺有神灵,不管你信不信,因果规律是不昧的,所以要把心结打开,心结不打开,你不会珍惜佛法。

5. 我师父告诫大家要“持心.心持”。不要再想着钻在钱眼里,想着发财。多念经,多打坐,祈求世界太平,多一个人定,多一个人禅定,就多一个稳定的力量,安定的力量。

6. 菩提心就是发明心地,成佛的心。行菩萨道,是因为一切众生就是我们往昔的父母。发菩提心,无边资粮就可积累,地藏菩萨发的大愿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十分感人,我们应随学大孝.大愿的地藏王菩萨,同时心中升起惭愧.策励之心。

7. 只要有佛法僧三宝,就有福禄寿三星,你信不信?请问你们吃不吃牛肉?不吃牛肉,好!福禄寿三星曾经发过愿:如果有人不吃牛肉,我就在他们家里。你们喜不喜欢福禄寿三星?如果你要吃牛肉,那就等于你亲自把福禄寿给赶走了。

8. 什么叫苦呢?就是在境界当中,而不知回归我们的本源。这个心体,这个“心”是大方广的,这个心的宝藏.功用是大方广的.是华严.是无障碍.是解脱.是极乐。但是众生不知道这个心之后呢?就迷失在境当中,就随境流转,这就叫“轮回”的相,六道的轮回就是因为我们在境当中而迷失了心。

9. 法无高下,对机者优。能忍辱负重的人,心里有依靠。具惭愧心,是我们的圣财,七圣财指信财.戒财.多闻财,舍财.智慧财,惭财,愧财。当自己不顺的时候,需要回光返照的。

10. 天生万物都有灵性,外形不同,本性并无大小灵愚。众生皆有亲情,鳝鱼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子,不只表现亲情的伟大,也警示世人,不可因一时口欲,让有情众生沦为刀下亡魂.骨肉分离。是否我们必须深思,爱护生命,保护生命,甚至强有力救护生命。

11. 释迦佛陀是四生慈父,三界导师,人天教主,诸天.天王都拜佛陀做老师。有佛陀,这世界就得救了。三宝为万世明灯!所以珍惜我们的佛缘,追隨佛陀的教言,好好学习,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12. 施食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米.食物.好吃为食;第二层次,以施食法会的觉悟及我们的发心.大悲心等功德体为食;最圆满的第三层次,安住在报身的修法里,如果以这种高能量施食,众生一沾边就解脱。施食用的火观想成法会产生的智慧火,观想智慧火融入大悲的米,遍满大地虚空界。

13. 地藏菩萨与阿弥陀佛是一还是二?都是一样的。佛佛道统。体就是地藏,相是无量光无量寿,作用是广度一切众生,国土是极乐世界。佛国都是连成一体的,就怕去不了。懂了,千差万别一时通,不懂,以凡夫心徒然分别。

14. 脱离轮回,见境知道一切因心而显,应回归我们的心。心地宝藏需要回归返照。境是苦的,逼迫的,心是自由的。心是解脱,觉悟,境是束缚.迷失。一切众生具足一切诸佛德相。

15. 佛法所讲“放下”并不等于放弃,很多人以为学佛就要放弃很多,包括事业.家庭,而真正的放下应该是放下对它的执念。

16. 出家人在社会当中的作用如同灯塔,即為人类社会的楷模。善知识是集三宝功德于一身,佛法的精华用善知识的口传到我们心里,拉近了我们与十万亿国土到咫尺之间距离,是对我们最有恩的人,善知识代表十方一切诸佛。

17. 修行人就是这样,心在道上,长养道的时候就是要道在事上,借事练心。你有什么特长,來寺院,可以跟客堂说说看,但要以客堂为主,你不能主观地怎么样。因为道场本来就是锻炼人的,是破我执的地方。

传喜法师经典禅语 第13篇

2. 佛教导我们布施可以破悭贪,财施可以破悭贪;无畏施可以施与众生无畏,我们放生.救命.护生就属于无畏施;讲经说法属于法施,可以令我们从生死苦海当中登上涅槃彼岸,所以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布施可以帮助我们到彼岸。

3. 我们在放生的时候,既在放那些众生,也在唤醒我们的佛性啊!如果我们救众生的心豁然之间跟佛菩萨救我们的心能够相应,你就擦得出火花来。这时候看到那些众生的时候,合着掌跟它念念佛,自己眼泪水会流下来啊!帮它放生时,我们自己汗毛会竖起来,原来佛菩萨救我们亦如是啊!

4. “三昧”是正定的意思,安住在人无我.法无我.万法空性的这种状态,从三界牢狱里解脱出来。我们现正在娑婆世界这个牢狱中,怎样从三界牢狱里跳出去呢?只有般若的智慧这钥匙,能让我们从这个监狱里出去,所以我们要常常地安住在般若的正定当中。“大三昧”是正定。

5. 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你就会坚定地做一个好人,做好人要有点胆量的,做好人也要有点勇气的,做好人更要有点信心的。都说“头上三尺有神明”,相信有因果,有善业.有恶业,这是我们人类非常好的一个自律的方法。

6. 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我们是怎样用它来认识这个情器世间的?“识”是有分别的,有分别就有两边,有两边就是迷,我们在现象界里用的是识,所以我们有生死。

7. 地藏菩萨累劫报亲恩,虽然业障即使父子不相代受,但菩萨修法中有自他相换。孝心越大,消业障越快。可发愿替众生消业障。破悭贪心,舍外财,再勇猛精进,为了众生,不顾自己的生命。愿菩提心,行菩提心需要贯穿“知母恩,念母恩,报母恩”。不忍众生苦,慈心.悲心具足。修成胜义谛菩提心就能见到佛。

8. 以手握一块铁为理由拒绝接受黄金是一种愚痴,享受于宗教氛围而不愿深入领悟贤圣本怀也是一种愚痴的业障。学佛就是学智慧,选择一个智慧的.觉悟的途径,所以需要法,法是宝,需要依照正确的规则去行持,更需要僧宝,需要有人做我们的指路明灯,告诉我们法的真谛。

9. “福德”有时候还是有边际.有漏的。如果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能够安住在般若空性当中,也就是三昧光明云的状态,安住在智慧的状态里,清清净净的,智慧体坚固了之后,就可以动中帮助别人。

10. 当我们的心有光明的时候,黑暗就不在了,当我内心追求智慧的时候,烦恼就会被消弱。如果智慧已经成为你心的一种相的时候,烦恼就没有办法再来,因为烦恼一过来,就会变成智慧。

11. 本觉又是始觉,戒恶修善,修行究竟觉。我们本觉不增不减,依本觉而起修。地藏菩萨是大福德.大智慧者,能转定业的。地藏菩萨是法身大师,代表法身佛,不生不灭。你想见到地藏菩萨,需要先见到自己心,找到本觉。地藏菩萨无量劫来依靠本觉修行。

上一篇:放寒假啦作文300字下一篇:雾霾的英语作文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