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技发展报告

2024-07-23

深圳市科技发展报告(精选6篇)

深圳市科技发展报告 第1篇

深圳市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深圳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起步于特区建立之初,早期主要以检测服务为主。在90年代中后期,随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进入以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为重点的研发条件建设阶段。在世纪之初,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要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体系的指示,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开始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目前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体系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支撑能力,对深圳高新产业发展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一、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一)政策导向

为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自1992年来,深圳市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五十多个有关鼓励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简称“22条”)和2004年的《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简称“04年1号文件”),成为深圳市自主创新思想大解放、产业大发展的显著标志。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导向下,深圳科技创新平台开始逐渐形成体系并逐渐发挥出其公共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为了加快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规范平台管理,发挥平台的作用,深圳市相继出台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关于鼓励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深府[2003]63号)、《深圳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深圳市研究开发中心(工程中心类)管理办法》、《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类)管理办法》、《深圳市工业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并对《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2007年还颁布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将平台的建设与我市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使我市的平台建设由“无序”走向“有序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面向高新产业和循环经济规划建设科技创新 1平台。

(三)基本思路

以创新链为主线,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物质和信息保障服务系统。以产业链为落脚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规划布局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协作共享平台,盘活深港两地现有科技存量资源,强化科技资源之间的协作、共享与互动,提升公共技术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以科技研发资金配置方式改革为手段,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建设高水平、良性发展的公共研发平台。在政府资金引导下,利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平台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资源放量增长;引入竞争和第三方评价机制,支持优质平台率先发展。

(四)规划布局

围绕科技创新链的全过程,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已经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阶梯上升的体系。

从静态布局上,根据科技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对创新条件、资金和配套环境的需求情况,针对科技创新链的各个环节,我们将科技创新平台分为知识传播和交流平台、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检测服务平台等科技条件支撑体系;同时,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配套服务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科技信息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交流合作与咨询服务平台等资本、信息和商务活动等配套环境支撑体系。

从动态发展上,深圳科技创新平台根据自身定位和投入渠道,针对其服务的科技创新主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始分化成园区/集聚地级平台、市域性行业/产业平台、区域性平台、国家级平台,部分平台还逐渐向国际化平台过渡。各个平台通过专业化分化或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提高,在平台梯次间进行转化,整体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局势,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

在内容设计上,以深圳重点发展的产业链维度为主线、以技术转移维度为辅线,通过对产业链与创新技术平台的关联关系分析和支撑环境分析,通过对现有平台资源缺失情况分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形成合理的深圳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布局,具体布局如下:

1、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和科技资源保障平台(;

2、科技文献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平台;

3、技术研发和试验协作平台;

4、创新技术产品开发平台;

5、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6、优势传统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7、检验检测服务平台;

8、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

9、科技合作交流咨询培训平台;

10、科技成果转移平台;

11、科技资源协作共享网。

(五)发展目标

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目标是: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公共基础平台;完善创新资金链条,建设创新资本平台;充分利用海内外创新资源,建设创新合作平台;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最佳创新制度平台;培养强化创新意识,建设创新文化平台。

二、平台建设的组织及运行情况。

1、平台建设的组织管理:目前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科技、发改、贸工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投入分散,形成的公共资源分属多个政府部门主管。

2、平台建设的模式: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是依托现有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通过必要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平台建设,推动全社会增加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科技事业的投入。目前已建的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类实施模式:

(1)项目带动型:通过在深圳市科技计划中设立专项计划,以项目申报的形式组织相关单位组建公共技术平台。目前采用这种形式组建的公共平台主要有:公共研发平台中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通过项目申报形式,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前瞻性、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展合作研究和委托研究,建立与产业间的技术联盟,实行开放式研究;将企 业研发中心整合进入公共技术平台,由企业研发中心组成产品开发系统,建立资源共享激励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与合作。

(2)基地认定型:通过对一些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基地进行认定,让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方式纳入平台管理。如对提供政策、开办场地以及专业化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的中小科技企业通用和专业孵化器,通过市科技主管部门的认定,构成创业孵化体系,纳入科技成果转移平台统一管理,降低企业创业门槛,提高科技小企业成活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

(3)市场运作型:科技创新投融资平台中的中国(华南)国际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就是通过政府引导,进行资源整合、规范交易制度和实行政策扶持,逐步建立起来的市场化、规范化的一个技术产权交易平台。目标是建成为泛珠三角地区统一的技术权益资本市场体系,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300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提供进场服务,交易额达到1000亿人民币以上。

(4)机构实体型: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由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投资组建市场化运作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如自2002年开始在我市优势传统产业内建成的服装、家具、钟表、电子、材料、电气、节能、珠宝等八个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基本都是以独立法人机构形式在运作。

3、经费投入情况

为了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每年从科技研发资金、产业技术进步资金中拿出专项资金对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资助,对新组建平台项目每项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资助金额,累计各类资助金额7亿以上。

2006年我市科技研发资金对各类型平台类项目资助金额达7139万元,2007年资助金额为6000万元,分别占当年科技计划资金总额的13.5%和11.3%。

2007年产业技术进步资金对12家新组建的企业技术中心进行了资助,资助金额达3500万元;资助新组建行业公共技术平台2家,资助金额为1405万元。在这些资金的支持下,我市的公共技术平台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

三、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现状及成果

(一)技术研发和试验协作平台

1、重点实验室

我市的重点实验室建设起步于1997年,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截至到目前已经资助建设了6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分室,其中包括9 个在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和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布于我市的19所大学或科研机构中。今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无线通信接入技术实验室也被列入国家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11月通过了可行性论证。

2、研究开发中心

为了促进企业的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将企业研发中心整合进入公共技术平台,由企业研发中心组成产品开发系统,并建立企业的资源共享激励机制。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70家,企业技术中心66家,涉及的领域包括通信、光机电、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数字电视、新材料、生物、医药及生物工程、机电和医疗器械。

(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我市从2002年开始在优势传统产业内进行行业公共技术平台的试点建设,四年来已建成服装、家具、钟表、电子、材料、电气、节能、珠宝等八个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资助经费超过1亿元。目前各平台运行良好,为行业企业或相关企业提供服务,并取得较好成效,在社会各界乃至全国同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自2005年起我们又开始依托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协会等单位组建高新技术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对平台的组建给予不高于300万元的资助经费。截至2007年全市共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9家,涉及数字电视、集成电路、信息化、LIUX技术、精密仪器等领域。

(三)检测服务平台

深圳市经过25年的高速发展,已在各个行业建立了多个检测机构,主要包括依托企业建立的各种类型的检测中心、各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检测机构以及专门从事检测技术服务的企业等。截至2006年,全市共有通过CNAL认可的实验室101家。

(四)技术产权交易平台

2005年11月30日在深圳挂牌成立的中国(华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华南中心”)作为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的重点项目,是以信息 5 共享为核心、由政府引导进行资源整合的我国技术产权交易的重要公共金融服务平台,旨在解决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间的瓶颈问题,协调、整合各种激活技术产权交易的资源条件,推动深圳证券市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升华南地区的整体经济竞争力。

华南中心自2005年底成立以来,通过“股改+托管+私募=>成长+上市”新型企业成长体系,建立起创新性的中小企业权益资本市场,在完善相关交易制度建设、建立统一的股权托管登记平台及建立合资格投资人制度下的私募市场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工作,至2007年底已为68家企业完成了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

华南中心的具体运营由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负责。2007年,华南中心暨高交所全年共完成交易额495亿元,涉及资产566亿元,为53家企业进行了股权托管,32家企业提供了股改服务,全年共完成国企交易133笔,企业股权转让见证8476家。

(五)科技成果转移平台

截止到2007年,我市共有各类性质的孵化基地35家,其中8家为国家级孵化器,总孵化面积6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43亿元。从2003年起,我们实行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使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优惠,同时在科技研发资金中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目前在孵企业超过2400家,在孵企业职工总数达14000多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480人。在孵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达85亿元,毕业企业860家,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00多项。

(六)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和科技资源保障平台

为了提高我市大型仪器设备及科研设施的使用效率,集成与整合各种专业技术服务,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2007年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协会建立了深圳市科技资源协作网,并在此基础上,联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建深港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作为子系统,实现深港两地科技资源共享。目前入网单位共有480家,其中深圳入网单位207家,香港入网单位273家,共有大型仪器设备610台,能提供技术服务61项。

五、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市公共技术平台在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平台的组织管理、任务实施、运行服务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

1、政府宏观体制改革滞后,缺乏宏观层次上的统筹管理。

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未能理清,未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公共财政支持与市场资源配置含混不清,该放开的未能走向社会,该加强的未能得到有效加强。政府科技资产的产权代表不明确,资源重复、零散和分散,不能为全社会共享,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利用效率低。

2、现行体制和机制落后,忽略人才资源的积累,难以形成自我造血良性发展态势。

在政策上没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平台建设的措施和机制,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造成投入主体单一,资源浪费,不能为全社会共享;在政府经费投入上,投入体制不科学,对平台的定位不准确,造成投入支持方式混乱;在管理上多数单位受现行政策约束,沿用传统的科研机构管理模式,管得过宽过细过死,有行政级别,有人员编制,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对人才资源的积累重视不够,高水平、有影响的研究人才不多,特别是缺乏领军人才。资金、人才、项目基本未形成良性循环。

3、技术平台存在缺失,需要投入和建设;同时存量需要盘活,提高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如重点实验室的能力有待提升和发展,特别是引领技术发展的能力需要培育,与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对应关系不够完备;建立在企业的研发中心,主要以为本企业服务为主,缺乏相应公共性,为产业服务的公益性有待引导;图书文献资源以公众和教学为主,科技文献资料不丰富、信息量有限,对科技开发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

4、港深协作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香港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较大,已拥有较雄厚的科技资源。深圳比邻香港,但在利用香港科技资源方面有待挖掘。

(二)深圳市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策略。

1、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要以国家和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为指导,首先 7 要立足于现有科研事业单位、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等单位的资产整合、功能整合,体制创新上,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符合深圳实际的发展公共技术平台的新路子。最终实现政府资助、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新模式。

2、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主要依托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现有的科研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通过必要的政策优惠,积极推动全社会增加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科技事业的投入。

3、公共技术平台的规划、建设要建立在科技顾问和行业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改变管理者单方面决策的局面,保证公共平台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4、充分利用CEPA和泛珠三角地区经济融合的契机,整合香港的科技资源。建设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公共技术平台,研究在深港交通设施规划下的一小时车程的辐射半径内的科技资源整合问题,通过交通方式的安排、科研合作项目的安排、合作制度的设计以及物理平台的搭建,尽快探索出一条深港科技合作的新模式,形成高水平的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其他资源平台。

5、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要同深圳市发展循环经济结合起来,为深圳发展循环经济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创造出更多的节能降耗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从而促进深圳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深圳市科技发展报告 第2篇

2010年,深圳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和主攻方向,在自主创新、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区域合作等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以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强化自主创新理念。提出具有鲜明科学发展内涵的“深圳质量”理念,突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四大导向,从注重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促进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跨越。出台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和行动计划,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和关键,提出7个方面29条措施,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正式颁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条例,建立政府推动、人大和社会监督的实施保障机制,依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二)夯实自主创新基础。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市,着力增强基础创新能力建设,引进和建设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华大基因研究院、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2010年新建17家重点实验室、42家工程实验室、18家工程研究中心。着力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集中优势资源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参与国家科技计划380项,以及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新药创制、转基因等核心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攻关95项。

(三)广聚创新人才。完善创新人才的引进、激励、评价、流动机制,制定“人才孔雀计划”,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率先推动人力资源市场立法,推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公益化服务。加强创新人才载体建设,推行以企业为主体的博士后工作平台建设,创新分级管理模式,目前全市共有博士后设站单位73家,创新实践基地52家。促进创新产业与创新人才的有机结合,加大尖端科研团队引进力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四)加大创新投入。以科技三项经费推动重点实验室、科技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建设,设立科技创新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2010年,市财政本级预算科技投入达到70.2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R&D)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PCT国际专利申请5584 件,约占全国申请总量的43%,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目前深圳已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创新企业梯队,拥有超过3万家科技型企业,华为、中兴等企业的核心技术水平跻身国际一流。

二、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以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通过加快创新载体建设、重大项目实施、重点人才引进等措施,进一步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2010年新认定30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至今已发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353家,其中19家企业获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176.2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超10000亿元的任务指标。

(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着力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明确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率先出台生物、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政策。加快制定文化创意、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振兴规划和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积极建设智慧深圳、无线城市。统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了坪山生物产业、蛇口网谷互联网产业、龙岗核电产业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集聚区。设立105亿元专项扶持资金,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计划,其中2010年开展了3批专项资金扶持计划,支持694个产业项目,推动全年生物、互联网和新能源产业增速分别达到30%、47%和35%,产业总规模达到1390亿元。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创新融资租赁方式,帮助企业融资6.62亿元,已推广1133辆新能源汽车,到大运会期间将有2011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成为全球最主 要的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推广的城市。

(三)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3%左右,国内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0850亿元和15921亿元。设立3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建5只创业投资基金,致力于培养出一批新时期掌握核心技术的优势企业。出台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政策,新吸引79家、185亿元基金落户。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股份转让代办系统,成立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进一步完善了以深交所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为主体多层次资本市场,深交所2010年IPO家数位居全球第一。进一步完善信保贷联动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完善针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担保平台,担保金额超过全省担保金额的一半。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和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别为2251万标箱和2671万人次,增长23%和9%。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7%,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总部经济发展迅速,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80家,统一开发建设上市公司暨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和研发基地。加强服务外包工作,修订《深圳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0年认定26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全年承接离岸业务合同额为14.28亿美元,同比增加39.45%;执行金额为11亿美元,同比增加25.43%。扶持会展业发展,2010年全市举办展会超过80个,展览总面积首次超过2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2个品牌展 会已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

(四)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鼓励优势传统产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整合改造旧工业区,加大技改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安排资金1500万元资助48家企业开展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建设服装、黄金、珠宝等产业集聚基地,建立8大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优势传统产业向集约化、品牌化、时尚化和国际化发展。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技术转移体系和技术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设 “中国新产业技术产权交易所”。鼓励传统产业领域民营及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扶持一批优势传统产业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鼓励以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在优势传统产业拥有1个中国世界名牌,41个中国名牌,30个广东省名牌。

三、以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全面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基本取向,扎实落实《深圳综合配套总体方案》和“四个先行先试”,着力构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

(二)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举办大运会为契机,提出办赛事、办城市的理念,以大运压任务、打硬仗、练队 伍,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品质提升。完成市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区级机构改革顺利推进。推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化管理,压缩清理审批事项,推进跨部门业务协同运作,促进审批业务无缝衔接。在全国率先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改革,公开招聘首批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新进政府公务员全部实行聘任制,建立了各类公务员独立的职业发展通道。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法定机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

(三)社会领域改革扎实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突破,南方科技大学获准筹建,深圳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保险公司和香港大学参与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新模式。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创新基层社区体制机制,率先建立现代社工制度。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全国领先,全国首家民间发起并无业务主管部门的公募基金会—壹基金落户深圳,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项目荣获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人口管理模式取得突破,居住证制度全面推行,推行积分入户政策。

(四)经济领域改革有序推进。突出特区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设计市区财税体制,启动第四轮市区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的若干意见》,社会投资领域进一步放宽。改革企业登记注册制度,建立证照分离的商事登记制度。深 化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整备体制机制,扩大土地资源市场化配臵范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迅速扩大。市属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四、以加快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特区一体化取得明显成效。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出台特区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案,明确了一体化的目标、路径和步骤。经济特区现行113部法规和70部规章得到全面梳理,有效解决了特区一体化相关法规的适用问题。基本实现原特区外10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的整体转换。

(二)新型功能区开发全面展开。瞄准国际一流标准,全面优化城市布局,培育经济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光明、坪山等功能区和龙华、大运等新城建设明显加快,有力地带动了原特区外地区的整体发展。启动大鹏半岛高水平保护性开发,力争把大鹏半岛打造成为国际级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三)城市功能得到显著优化。制定《关于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决定》,以高质量的城市发展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科学规划未来十年的城市发展蓝图。加快特区交通一体化,地铁建设取得重大成果,总长178公里的1-5号线即将全面开通,“一横八纵”高快速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各组团交通联系更加紧密。提升城市辐射能力,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宝安机场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进一步强化了深圳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 位。一批水、电、油、气项目进展顺利,资源能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空间、资源、环境条件。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实现信息化向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全方位渗透,目前家庭宽带普及率达69.3%,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93.8%。

五、以促进低碳绿色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大力促进低碳绿色发展。编制完成了《深圳市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制定了《深圳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深圳市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低碳发展的评价体系。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立了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政府机关带头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我市万元GDP能耗0.51吨标准煤,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万元GDP水耗20.3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1%和37%,圆满完成国家节能减排任务。

(二)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落实推进80项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创新开展环保实绩考核,确立环境优先的政绩考核机制。全面推进污染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在全省率先完成油气污染治理工作,2010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6天,占全年的97.5%;建立了现代化的垃圾运收系统,龙华、观澜污水处理厂二期项 目开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46%提升到81%,污水再生利用率从不足1%上升为27.1%;开展饮用水源地排污口整治和雨季行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河流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实现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目标;完成87条道路和重要节点的绿化提升工作,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建成各类森林公园公园435个,“公园之城”初步形成。累计完成区域绿道建设335公里,超省计划11.7%。

六、以开放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加强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推进深莞惠一体化,以“同城化”标准推动深莞惠区域协调发展、交通、城镇群、旅游等一体化规划的编制,签订了3市界河综合治理、边界道路建设工作协议书;达成3市公交跨界互通共识,与东莞、惠州间开通了6条跨市公交线路,新建或改扩建8条对接高速公路,实现6条主干道对接,撤销普通公路收费站和3个主线收费站。在深莞、深惠边界,分别提出规划建设深莞新城、哑铃湾-坝光填海区设想;在深莞惠交界地区,提出建设突出生态、低碳、教育理念合作区的设想。积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据调查,近两年,深圳向东莞和惠州转移的产业规模每年达到400-500亿元,东莞和惠州成为深圳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深圳机械、家具、钟表、皮革、塑胶、光电、高新技术等行业,在惠州、东莞签约设立了多个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坂田-东莞松山湖电子信息产业带形成,专业化协作水平显著提高,深惠优势传统产业 带已初具规模。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建设稳步推进,深圳、汕尾、潮州3市先后两次召开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联席会议,统筹推进深汕(尾)、深潮(州)产业转移园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

(二)加强深港更紧密合作。推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携手打造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成立了前海管理局法定机构,成功举办香港《前海总体发展规划》说明会和首届前海合作发展论坛,先后分别与20家香港企业和14家境内外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创造良好开局。落马洲河套地区建设启动了发展规划及工程研究,港深西部快速轨道线已开展前期研究。

(三)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经核准新设境外投资项目257个,协议投资额8.87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7.15亿美元;以ECFA签订为契机,深台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国-越南(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建设有序推进。2010年我市组织实施28个境外重点展览,现场成交合同7.23亿美元,意向成交额17.07亿美元;举办了新加坡、泰国、缅甸等东盟国家的专题政策推介与经贸洽谈会,推动深圳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形成全球布局。2010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为2042亿美元,增长26.1%,实现十八连冠。

深圳市科技发展报告 第3篇

2012年2月10日, 无论后人怎样书写历史, 都很难不为这一天留下一笔。在时隔两年之后, 深圳重建独立的科技主管部门科技创新委员会, 在这一天“现身江湖”。

就在两年之前, 深圳市政府进行了一项震惊全国的改革——向政府机构动手, 46个部门减至31个。就在这一次, 科技和信息局被并入科工贸信委, 深圳独立的科技主管部门消失了。

短短两年之后, 深圳人再一次震动全国——他们以超乎想象的勇气, 对当年成立的部分机构进行了再一次改革。

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 这一次, 深圳不但重建了独立的科技主管部门, 还冲破了只以“科技”命名主管部门的传统。把“科技”“创新”两个元素, 融合在一个政府部门里, 以求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

深圳科技创新委的成立, 在中国旗帜鲜明地竖起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旗。

完成总书记的重托:当好推动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到来的时候, 随着制造业转移浪潮的渐渐远离, 随着近年来世界经济的持续动荡, 一直靠外向型打天下的深圳遭遇挑战。

今年一季度, 深圳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等七大经济指标出现负增长。一些企业家甚至抱怨:“深圳发展形势比金融危机时还严峻。”

改革先锋深圳在全国率先遇到了科学发展的瓶颈。

“深圳已经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时代, 需要理性的改革和决策问责。”直面发展中的问题,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提出, “希望通过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领域重点环节的突破, 带来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进”。

这正和国家的期望相吻合。

在深圳30周年庆祝大会上,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 深圳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完成总书记的重托, 深圳的使命就是突围, 就是再次“杀出一条路来”。

探寻深圳的发展轨迹, 从创新资源极度匮乏的“科技沙漠”, 到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 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促进高新产业健康发展, 一直是深圳着力下好的一步棋。

面向21世纪下一个10年, 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 正是深圳, 正是中国, 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

正如众多经济学家所描述的, 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的关键时刻, 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 才能减少资源消耗, 才能提高科技、人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 才能重新赢得发展优势。

成立科技创新委, 深圳向外界传递着一个鲜明的信号: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城市”紧密联系。

深圳市市长许勤说得很清楚, 科技创新委“承载着城市精神、城市希望, 承载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责任、新作为, 承载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源泉”。

把颠倒的改革再颠倒过来:科技创新融合大势所趋

时间回到2009年, 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 深圳进行了一轮改革。

原有的科技和信息局与贸工局、高新办、保税区管理局等6个政府职能部门, 全部纳入新成立的科工贸信委。在此次合并后, 深圳独立的科技主管部门, 被划入了这个工业“巨无霸”中。

成立科工贸信委, 深圳的重要意图是统筹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各项资源。不过事与愿违, 就像该委一位处长告诉记者的, 全委最多时有500多人, “连副主任都认不全”。

2011年一次重要活动中, 一位副主任几次把该委全称说错。台下有人发笑, 他只好解释:“名字太长了。”内部人士尚且如此, 外面的人就更难看清科工贸信委了。

从科技局到科工贸信委, 深圳的改革一直把“科”放在首位, 目的不言自明。但因为职能构成复杂, 相关部门定位不够清晰, 该委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能力相对薄弱。同时, 这样一个庞大的新生体, 很难在国家现有行政体系中找到对应管理机构, 这也弱化了国家从全局角度进行统筹协调的力度。这恰恰是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的深圳需要强化的。

在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看来:“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深圳最具有代表性的领域,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对科技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科技创新这样一个密切关系未来发展的工作, 应由单独的部门加以重视、推进。”

经过现实的磨砺, 深圳管理层生出了同样的念头。

在参加科技创新委揭牌仪式时, 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表示, 深圳市委、市政府大胆创新科技管理体制, 决定设立科技创新委员会, 这在全国是首例, 产生的影响将是重大而深远的。

从职能上分析, 科技创新委加挂深圳高新区管委会的牌子, 承担有关科技行政管理、高新技术企业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服务职责, 承担科技成果评审和科技创新奖评定等职能。

从人员数量上分析, 在政府机构和人员严格控制的当下, 深圳科技创新委编制90人, 相比两年前科技信息局的60人, 可谓大幅增加。

把颠倒的改革再颠倒过来, 进一步强化科技和创新的融合, 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简单横向拼凑式机构改革的一种纠正, 同时表明深圳在城市战略上对高科技产业的情有独钟。”

“科技创新委这个新设机构, 相比传统的科技局, 统筹协调的能力更强;相比科工贸信委, 职能构成相对集中。因此, 他们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更专业、对科技与创新的理解更到位。”

一场事关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转向创新体系系统设计

这个重建独立科技主管部门, 确实有其不同凡响之处。

相比各地科技局相对单纯地抓科技, 深圳科技创新委要做的更多, 包括创新与科技融合、科技与产业互动诸多方面, 更加注重创新体系的系统设计和创新生态体系建设。

今年3月, 国家启动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4月, 深圳成立了由金融、科技、财政、税务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科技创新委;6月, 深圳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在科技创新委挂牌。

“通过这一平台, 深圳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 加强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有效引导社会资源不断投入科技创新。”根据陆健透露, “目前, 科技创新委已经摸清了全市科技金融服务情况, 正在制定未来3年的行动计划。”

与众不同的科技创新委, 让深圳企业家看到了创新的希望。

“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挂牌, 这是深圳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迈出的重要步伐, 标志着科技金融结合将向纵深开展, 并向全市铺开。这对深圳科技企业和科技产业都是重大利好。”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科陆电子董事长饶陆华, 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委的力量, “科技创新委优化了深圳的创新生态。有没有科技创新委, 深圳创新环境建设真的不一样。”

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里, 中国逐步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一个政府主导下的、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如今, 随着中国日渐崛起, 面对新一轮国际竞争, 未来之路该怎么走, 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必答题。今日的深圳正在尝试着解答。

在中国竖起协同创新的旗帜:面向未来需要大科技观

生存在大时代的改革者并不孤独。

2011年7月, 建立科技创新委的论证, 在深圳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改革与否的关键时刻, 一河之隔的香港, 也在推进类似改革。这让深圳改革者新增出几分胆气来。

那时的香港, 舆论沸腾, 无数闪光灯, 抛开了流行风尚, 聚焦在创新及科技局的成立上。

“科技、产业、经济等发展息息相关。”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局局长苏锦梁认为, “有关政策及措施由同一政策局统筹和推行, 不但可集中资源, 更能有效地产生协同效应。”

按照初步设想, 香港商务及经济局下辖的创新科技署, 将升格为创新及科技局。

强化自主创新, 强化科技管理, 强化转型升级, 强化统筹协调, 成为香港和深圳, 这对隔江相望的兄弟城市的共识。

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生儿, 深圳科技创新委综合了“科技”和“创新”要素, 统筹了科技局、高新区等部门的职能, 这让它生来就对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进行协同创新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制定发展民生科技的政策措施, 围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社会建设领域, 组织实施科技惠民示范工程, 为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保障。

与卫生和人口委合作开展人口与健康的科研, 提高本地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与住建局联手推进住宅科技计划, 研究住宅产业化和标准化道路;与人居委合作推进城市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废弃物、化学品、机动车等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化。

“把科技和创新两个元素融入一个政府部门, 科技创新委形成了一种协同创新的大科技观。”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认为, “这是一个城市的一种全新的理念的体现。从深圳提升城市质量的角度, 也说明深圳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实现增长,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面对未来, 政府需要做进一步细化, 完善绩效评估机制, 制定更具体一些的指标对创新的效果予以评估, 以提升创新的积极性。”

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进行布局, 深圳科技创新委加强与各部门的协同, 通过实施“十城万盏”“金太阳”“云计算”和“数字家庭”等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扩大市场应用需求;组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和信息化工程, 促进制造业向高端领域发展;组织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攻关, 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发展科技服务业, 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 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

对于深圳重建独立科技主管部门,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不同场合给予了肯定。在谈到未来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时, 万钢表示, 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主体的能力建设;要推进协同创新, 加强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政策环境;要造就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科技开放。

在改革中发展, 在发展中改革。

深圳科技创新委的成立, 在中国旗帜鲜明地竖起了协同创新的旗帜。

来源:中国科技网

成立科技创新委员会, 重建了独立的科技主管部门, 冲破了只以“科技”命名主管部门的传统。

深圳市科技发展报告 第4篇

摘要:外来务工青年中的“第二代”,这是一个在受教育程度、外出工作动机、个人理想等方面都与上一代外来务工人员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群体。对在深圳的“第二代”外来务工青年的生存状态组织一次调查,把调研的重点锁定在该目标群体的社会融入程度与犯罪主观能动意识的关系上。通过对他们的生活、工作、权益保障、法律意识观念等情况的了解,提出相应的工作对策和建议,给予该目标群体更多人文关怀和法律引导、保障。

关键词:第二代;外来务工青年;生存状态;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101-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许多青年离开家乡外出务工,这既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社会现象,更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外来务工青年中的“第二代”,即新生代农民工,这是一个在受教育程度、外出工作动机、个人理想等方面都与上一代外来务工人员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群体。他们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对农村生活的反叛、农民身份的反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城市的向往远远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在一个日益开放和价值观念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明显增强;但在人生经历、社会经验上则相对缺乏,对承受生活的艰辛和困难的能力也相对较低。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外来务工青年来深务工主要还是以利益驱动为主。以多赚一点钱为明确动机的占33.7%,跟随同乡来的占11.1%,想在宝安发展事业的占28.2%,本身就出生、生活在宝安区的占21.7%,而纯粹因为生活困难的仅为5.3%。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不再是因为衣食无着、生活困难而外出务工,更多的则是感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想走出家乡去见见世面,也有的是随父辈在宝安落地生根的新宝安人,在深圳工作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他们不愿意回到家乡,更愿意在大都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生活、工作压力固然是引起外来务工青年心理和情绪变化的重要原因,但在适应良好的情况下,业余生活就逐渐成为值得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当问及“在空余时间,你是否会有无所事事的无聊感?”时,有25.2%的外来务工青年回答“经常有”,“偶尔有”和“遇到不顺心事才有”的分别为37.3%和32.6%,三项之和为69.9%;而回答“没有”的仅占4.9%。“8小时外”生活状况的单调和枯燥,更容易引发外来务工青年一些不良情绪的积累和蔓延。

一、存在的问题及凸显的弊端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农民工们是那种干最脏、最累的活,拿的是最低的工资,生活上任劳任怨,工作上默默无闻。但是现在却出现了不少与此大相径庭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年龄普遍在18~25岁,“三高一低”为其主要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因此,本文结合问卷反馈内容,重点就阻碍外来务工青年融入社会的“三个渠道”为切入口,折射出引发这个特殊群体违法犯罪的“三个低下”的社会原因。

(一)自身因素是阻碍其城市适应的直接原因

外来务工青年的城市适应行为应该说是比较成本与收益后做出的理性行为和必然选择,然而城市适应状况是否良好与他们的某些个人因素是息息相关的。

1.乡土意识依然是务工青年群体中的凝聚主力。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经历正不断地给他们带来价值观、行为方式的变化,但他们的乡土意识和地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成为阻碍他们进一步融入城市社会的心理因素之一。这样就逐步形成了这种以所谓的“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减少了互动的广度,降低了交流的深度,加上城市的排斥力量,迫使他们被动地进行着城市适应化过程。这种封闭性圈子同样也是组织性犯罪逐渐占据主流,“黑社会化”趋势增强的重要诱因之一。

2.自身专业技能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目前,由于第二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大多具有高中、中专或以上的文化程度,这使得他们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更高的期望,无论是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还是福利待遇都有着比第一代农民工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是,他们的知识技能又不足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往往缺乏专业培训和学习,很难向技工和高级技工转变,致使他们在就业时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有的在就业职业的过程中受挫,有着较大的心理落差。同时,第二代农民工心理素质比较脆弱,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却无法融入社会,在此次调查报告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的员工出现频繁“跳槽”的情况。

(二)社会因素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

1.职业渠道折射出身份低下。在以市场经济大环境作为底色的现代社会中,通过改变职业而实现地位的上升流动是人们改变其社会地位的主要渠道,但对于没有本地户口的“农二代”,他们被限制在国家机关、国家企业等效益比较稳定的公有制企业之外,不能分享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社会资源,单位里的加薪和晋升机会鲜少有他们的机会。因此,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出现“民工爬塔吊为讨薪”、“为200多元工钱,讨薪民工锤杀工头家人”等农民工“自救式犯罪”的现象。

2.经济渠道折射出收入低下。“本地人”就业往往可以通过政府体制内的各种安排和帮助而参与到正常、规范的经济网络中,而外来务工青年在享受着比上一代农民工更为宽松、自由的就业环境的同时,相对也必须面临更为激烈的就业压力。且不说非正规就业工人享受不到一般正规就业者享有的社会福利,就连基本的劳动标准也难以达到,比如最低工资、医疗保险、带薪假、甚至是危险工种必须的安全保障措施等等。

3.家庭渠道折射出地位低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辅助措施促使异地婚姻能逐渐被接受,如最受关注的子女户口问题已得到完满解决,不必再担心子女会成为城市中的“黑户”。在子女教育方面,也由各地方政府出台系列配套措施,以深圳为例,办理居住证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享受等同于本地人的公费教育。虽然从社会宏观方面,可以看到外来青年被当地群体接受的良好局面,可社会性歧视依然在部分群体中存在严重程度。

二、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综上分析,可见外来务工青年的社会适应性,从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其犯罪的主观意识,因此为他们创造一个易于接纳、可以融入的外部环境,必然能缓解、抑制外来务工青年犯罪的主动性。从总体上说,解决外来务工青年融入社会的问题,需要国家、城市和外来务工青年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国家的作用主要在于采用政策、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进行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作用在于通过学习、培训等途径,改变造成自身不利处境的内在条件,包括观念、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作为外来务工青年生活的城市,需要努力的方面是最多的。一是通过相关的政策,消除各种歧视,创造一个平等的生存环境;二是通过宣传的力量,努力改变城市居民对外来务工青年的偏见,建立融洽的社会环境;三是发挥城市社区的作用,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良好的服务。

首先,可以把外来务工青年分成三类,一是“有序群体”,即指那些遵纪守法,已纳入管理视线的人群;二是“难管群体”,指少数的违法分子;第三类便是介于前两种类型之间的“混合群体”,具体是指那些体制难以管理、视线难以纳入的边缘人群,存在由良变劣的可能性。

其次,以三种不同的模式,对应以上三大类型群体开展工作。

(一)积极支持“有序群体”

对于这一群体具有遵纪守法、有固定职业和稳定家庭基础的共性,紧扣人本主义“积极关注”的核心理念,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可以科学地建立管理制度,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税收和财政收支体制等方面确实保护这类群体的权利,帮助他们更契合地融入深圳,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另外,对于有重大贡献或是在岗位上有突出成就的外来务工人员应予以经济和精神上的奖励,进而带动更多的优秀积极分子。

(二)合理控制“难管群体”

在严厉打击整治这些不法分子的同时要以控制为主,着力于这一群体社会回归问题的思考。主要从资源整合上入手,使现有的局部效应逐步泛化。一是从源头上控制,并且做到合理合法,做到“不放走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二是依靠社区矫正,从融入过程中控制,做到“形式回归、实质回归”;三是整合资源,从成效上控制,做到“及时跟踪,即时管理”;四是严厉打击首恶分子,做到杀一儆百;五是在社会上多提供就业岗位和提高福利保障,因为大多数的犯罪根源都来源于经济,因此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可以稳定一方平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消除隐患,共建和谐。

(三)大力引导“混合群体”

作针对这一群体的易变性,应为其创设多方面的渠道,引导其走上合法的创业道路,为社会稳定夯实基础。

一是树立其信心。首先要使这一部分人群消除城市不适症中的“客居”的心理和自认为低人一等的阶层心理,从而建立起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自信。因此城市管理者应尽快完善户籍制度和城乡各方面的保障制度,使其有一种“宾至如归”的归属感。只有这样做,外来务工人员才会更好地为他们生活的城市奋斗。

二是为其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帮助外来务工青年城市适应工作的关键所在,只有提供生活、就业、求学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才能使外来务工青年逐渐纳入城市适应过程。这样既可以丰富外来务工青年的业余生活,也可以通过参加活动展示新时代外来务工青年的精神面貌和群体风采,进一步消除偏见,实现边缘人身份的实质转变。

参考文献:

[1]杨绪松,靳小怡,肖群鹰,白萌.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政策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2).

[2]梅永存.农民工都市犯罪录[J].记者观察(上半月),2006,(3).

[3]伍海霞,李树茁,杨绪松.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与城镇出生人口性别比[J].人口与经济,2005,(6):11-18.

深圳发展历程调查报告 第5篇

—家乡深圳的变化

深圳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30年间,深圳从一个3万人的边陲小镇快速崛起为一座承载人口超过1400万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我的家乡深圳已成为屹立在中国南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三十年来的变迁, 当年坑坑洼洼的沼泽地,低矮破旧的小平房,到处充斥着飞扬的尘土、坎坷不平的道路,这座边陲小镇如今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它是一座拥有发达的科技,渊博的知识的海滨城市。那些历经沧桑的印象深深地烙印在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中,成为永久的记忆。

爸爸说,建立特区之初深南大道交通状况非常糟糕,时常发生堵塞,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大不便。人行道上根本看不到一片绿荫,毒辣的烈日晒得行人睁不开眼睛。深南大道上海宾馆以西方向的那一段马路就像环绕山村的黄土路,连水泥路都还没有,更别说现在的柏油路了。我的心中此刻真是感慨万千,原来深圳这座美丽、繁华的海滨城市在从前竟是如此的落后!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可以说是“三天一层楼”,这就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中的“深圳速度”!深圳经过三十年的改革春风沐浴,往日的老城区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气势非凡、绵密林立的高楼大厦,大街上、商场内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华灯初上时那绚丽夺目/

2的霓虹灯,到处呈现出一片繁华欣荣和勃勃生机的景象。如今深圳到处体现着绿色的生机,到处是一片郁郁葱葱。春天,几场毛毛细雨过后,所有的树都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在深南大道上放眼望去,花朵、树木连绵不断,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有的还长出了一些不知名的小果子。夏天,树叶长的很茂盛,果子一天天长大。秋 天,叶子枯黄了,风儿吹过树梢,树叶便纷纷飘落在地上,而果子则又大又红。冬天,有的树枝光秃秃的,挂满了果子,远望去,就像挂着无数个红灯笼。深圳持续保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01平方米,居全国领先水平,并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十佳绿色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2013深圳中学高考发展报告 第6篇

----深圳中学高考发展报告

(一)深圳中学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常者不平常,在大批学生已被国外名校录取的情况下,2013届高考再创佳绩。

1.方添钡排名广东省理科总分前10,分数待广东省招办通知。

2.卢菲婷排名广东省文科总分前10,深圳市文科总分第一,分数待广东省招办通知。

3.理科23人进入广东省前300名,人数全省第一。其中8人进入广东省前100名,15人进入广东省前200名。

4.文科7人进入广东省前200名,人数深圳市第一。

5.预计40人左右被北大、清华录取(含预录取19人)。其中罗肇昕同学以中考595的入学成绩,考出684分的高分。

上一篇:农村党建工作意义与途径下一篇:师德修养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