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选修课考试

2024-08-11

基础医学选修课考试(精选9篇)

基础医学选修课考试 第1篇

1、公务员的含义: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有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制度的含义:国家对公务员的各项管理规定的总称,包括制定法律规范,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使用与“出口”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

3.公务员义务权利的含义

公务员义务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和强制。

结构上具有三要素:自主性、规范性、强制性

公务员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公务员可以享受某种利益或者可以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在结构上具有三要素自主性、规范性、保障

4.公务员权力的内容

规定公务员权利的原则:保护原则、民主原则、、权利可放弃与不可放弃原则。

我国公务员的权利:获得工作条件权,身份保障权,获得报酬权,参加培训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权,申请辞职权,其他法定权利。

5.公务员权利的法律保障;行政复议,申诉,控告,诉讼权

公务员职务的含义:职务是公务员所承担的应该完成的任务,是机关对公务员职权、职责的委托。职务把人和事结合在一起,把职权与职责联系在一起。

基础医学选修课考试 第2篇

《法医学》作业

——我对法医学的认识与理解 院系:临床 专业:临床 年级:2011 姓名:丁健

学号:Q100100010 联系方式:***

Email:***@sina.cn 这学期的法医学课让我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法医学常识,也让我更全面地认识了法医学。没上这门课之前,我所认为法医学就是像《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所做的事一样,整天奔走于各个刑事案件现场,通过对尸体检验来侦破案件。上过课后才发现,这些仅仅涉及到法医学的一小部分。法医学内容之丰富,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之密切,让我觉得当初选修这门课是个很不错的决定!

通过课上老师的讲解以及课下网上查阅的资料我了解到:

法医的主要任务是:①勘察各种凶杀命案现场,检验谋杀或有谋杀嫌疑的尸体,判明死亡原因、时间和性质,推断和认定致死致伤的凶器,分析犯罪手段和过程。②对民事、刑事案件中涉及法律事件的活体(人身)进行损伤、劳动能力、性别、性机能、精神状态等鉴定。③检验和鉴定同犯罪有关的法医物证。④对医疗纠纷案件进行鉴定,分清责任性质,同时便于医疗部门提高医疗质量。⑤协同有关部门查清重大中毒事故和意外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法医鉴定包括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和法医毒物鉴定。

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解了关于法医临床,法医物证和法医物证的相关知识: 法医临床鉴定(俗称活体损伤鉴定)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损伤程度的鉴定。

二、伤残程度与劳动能力鉴定。

三、性问题鉴定。

四、疾病的诊察确定现有疾病与损伤的因果关系。

五、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法医物证鉴定(俗称人体物证鉴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种族和种属认定等。在法医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个体识别的情况很多,在尸体方面,交通事故的遇难者、路上突然死亡者或无名尸体、凶杀后移尸案件、碎尸或尸体毁容案件、江湖河海的浮尸、车船及飞机失事遭致多人伤亡、执行死刑时验明正身等都需要进行个体识别。活体方面,有因年幼失散、拐骗敲诈或追捕罪犯等也要进行个体识别,以确定身份。此外,亲子鉴定也是十分重要的,即应用医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遗传特征的检验来判断所称父母与子女是否有亲缘关系。DNA是细胞基本遗传物质,通常可通过DNA的分析来判断亲生关系。

法医病理鉴定(俗称尸体鉴定)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一、确定死亡原因,主要在于确定自然死亡(病死或老死)还是非自然死亡(暴力死亡),在同时存在损伤与疾病时,要分析损伤、疾病与死亡的关系,对于存在几种致命性损伤,应确定主要死因,以便澄清谁应负主要致死责任。

二、判定致死方式,即判定是他杀、自杀还是意外死亡,判定致死方式要比确定死亡原因复杂,常须结合现场勘验和案情调查进行全面分析,然后作出判断。

三、推断死亡时间,是指人死后到尸体检验的时间,推定死亡时间有助于侦查范围的确定,主要根据尸体现象所见和对生物化学变化的检测,结合当时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判断。

四、认定致死伤物体,主要是根据损伤的形态、大小、程度及其他性质,如损伤内的附着物来推定的,或对咬痕、扼痕、捆绑痕、注射针孔以及各种工具打击痕迹等的性质、形成方式和方法来判断。

五、鉴别生前伤与死后伤,即推断死者损伤是生前造成的还是死后形成的,以及生前损伤后经过的时间。在鉴定中,还可通过骨骼、牙、毛发的检验推定死者的性别、身高、年龄、血型等。

这学期校选课增加了很多关于医学方面的课程,让我们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很受用,并且这些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能调动我们学习的热情!刚选这门课时,我还有些犹豫:老师讲的内容会不会很恐怖,会不会每次都让看尸体照片,上完课后晚上睡觉会不会做噩梦……并且这门课还安排在晚上,更给这门课增加了些恐怖的气氛。不过最终我还是说服了自己,就算是去练练自己的胆子吧,再说又实在很喜欢看侦探类的小说,所以法医学课还是对我充满了诱惑……

还记得第一节课,看到老师放的他自己亲手解剖的尸体照片时,觉得既恶心又恐怖,没敢抬头看第二眼,可渐渐的也没觉得有多么恐怖了。尤其是后来听了张广政教授的课,他讲课相当幽默,总逗得大家大笑,课堂气氛也不像之前那么阴森了。后来经过进一步的学习越来越觉得法医学的重要,并由衷地佩服那些为法医学事业献身的工作者们。

虽然老师课上讲解很详细,但我觉得课时还是太少了,建议向学校申请,将学时加倍,这样能让我们这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了解更多想要了解的知识。其次,我觉得老师讲课时可以穿插相关的视频来加深我们对法医学的理解。还有,现在医疗纠纷的事件越来越多,也是最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建议老师多抽出几个课时,讲解关于这方面的相关知识,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法医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上就是我对法医学课的认识与理解。

基础医学选修课考试 第3篇

但是法医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作为选修课, 知识内容多而课时量少。因此, 如何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 有选择性地教授给非法医学专业学生与实际工作相关的法医学知识成了法医学选修课教师新的课题。笔者通过4年法医学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认为将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入教学过程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教学内容多元化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交叉融合多学科内容、引入经典案例、补充学科新进展的方法, 开阔学生视野, 丰富教学内容。

1.1 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专科院校法医学选修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临床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等非法医学专业的学生, 他们极少有机会接触法医学方面的具体工作, 但在就业后的临床医疗或医疗事故处理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涉及法医学内容的问题。因此, 法医学选修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在于传授系统法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更重要的是针对临床医学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提炼与临床医学相关的法医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对法医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 在保持法医学知识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 着重讲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法医学知识, 包括对诈病、造作伤 (病) 、虐待及中毒等临床表现的认识、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等。因此, 可将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死亡的判定、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医学资料证据的保存、诊疗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突发事件现场的保护、法医学鉴定6个方面。

1.2 多学科内容的交叉与融合

在法医学选修课授课中, 可融入其他医学学科知识, 例如应用病理学、生理学、解剖学及生物化学知识解释法医学中的现象, 将法医学与其他医学学科相关或相似的知识点进行类比式讲解, 增强知识的立体感。比如可将尸斑和病理学淤血鉴别、高温损伤与外科学的烧伤等联系起来比较, 让授课内容向多个学科渗透, 使知识得到延伸, 并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3 引入经典案例

法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医学, 单一的理论讲解极易让授课过程显得枯燥无趣。而将古今中外的经典案例引入教学, 则可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如通过讲解著名的美国辛普森杀妻案, 让学生学习血痕的采集以及证据的规范保存;通过讲解克林顿拉链门事件, 让学生学习DNA的身份识别等。在引入经典案例时, 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启发性, 通过灵活调整、合理归纳和总结, 使案例的引入能真正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1.4 适当补充学科新进展

知识与信息日新月异, 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学科前沿信息, 既可弥补教材中某些内容滞后的不足, 又能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前沿性知识, 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帮助。

2 教学方式多元化

在传统授课形式的基础上结合专题讲座, 同时将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与CAI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教学方法综合应用,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 传统授课结合专题讲座

选修课的传统授课形式是理论讲授, 受课时和学生人数的限制, 难以实现小课堂的互动、讨论等。在授课过程中, 笔者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穿插进行专题讲座, 使授课形式多样化。

专题讲座主要针对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 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医学生的主要职责是救死扶伤, 但也要能够正确面对死亡, 故可开展专题死亡教育, 内容包括对死亡的正确认识、死亡的医学判断指标以及死亡与植物人的区别等, 同时播放媒体对一些死亡事件的报道,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死亡, 同时介绍安乐死的意义和法律程序。

开设专题讲座的注意事项: (1) 开设讲座前应预先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有针对性地备课; (2) 讲授的内容应科学、严谨, 在讲授过程中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3) 专题讲座对教师的语言素养要求较高, 不但要求条理清楚、重点分明、通俗易懂, 而且语言应生动、艺术, 能够随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4) 精美的PPT配以图片、视频、动画,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改变刻板的学术讲座形式; (5) 讲授时间一般控制在50~60分钟为佳, 在讲座结束后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提问时间, 形成双向沟通。

2.2 PBL结合CAI教学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CAI) 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教学内容将PBL与CAI有机结合, 发挥各自优势。比如在分析凶杀案的过程中, 通过CAI展现现场图片或模拟现场情景, 教师提出问题:死因是什么?死亡方式是什么?死者是谁?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 扩展知识面, 应用PBL弥补传统教学中偏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不足, 应用CAI使现场场景再现, 立体直观, 有效地缩短了学习时间,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 考核形式多元化

选修课课时少, 计划学时为24学时, 而学生所学专业不相同, 因此, 该课程应以法医学知识普及为主要目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 (40%) 与期末成绩 (60%) 相结合的形式, 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评定, 期末成绩依据论文的撰写情况评定, 案例分析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小组平均成绩即是每位组员的成绩, 论文由每位学生单独完成, 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源, 撰写个人感兴趣的法医学问题或结合自己的专业谈对法医学的看法。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在法医学选修课中的多元化改革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提高法律意识。相信通过法医学的学习, 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基础医学选修课考试 第4篇

【关键词】独立建制 医学院校 人文社科 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34-02

人文社科选修课是高校教学计划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院校对学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试图探索新形势下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如何克服学科相对单一、人文学科基础薄弱的先天劣势,开展人文社科选修课改革路径,推动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医药卫生人才目标实现。

一、独立建制医学院校人文社科选修课面临的问题和形势

(一)缺乏综合性大学选修课课程类别丰富、学科门类多样的优势。独立建制医学院以医学学科为主,学科较为单一,即使发展理、工、文、管等学科,也是与医学相关的,与医学无关的学科非常少。因此,独立建制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选修课的学科基础先天薄弱,“两课”教师成为选修课开设的中坚力量。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人文社科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雄厚。综合性医学院(系)的学生可以享受全校名目繁多、各式各样的人文社科选修课。独立建制地方医学院校在这方面远远不及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系)的,人文氛围“先天性”薄弱。如何通过改革选修课来促进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背景的高学历年轻职工越来越多。近十年全国高校普遍存在扩招现象,学生数量不断激增,就要求学校拥有与之相适应的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规模,因此,教职工总量不断增加。近十年也是就业竞争激励的时期,高校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应聘高校岗位大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管理、学工类岗位的新职工学科专业背景五花八门,包括了文学、教育学、思政、管理、法律等,呈多样化局面。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从2008年开始学校每年都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线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大约50人,而行政管理人员多以文学、思政、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为主。这些新进职工学历大部分都在硕士及以上,他们拥有极高的工作热情,在医科类院校急需找到得以发挥他们专业优势和聪明才智的渠道,而学校正确引导他们开设选修课是重要的渠道之一。

(三)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培养亟待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愈发受到关注,不仅因为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更因为医患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医护人员更需要秉持一种以人为本、公平导向的利益协调机制。但是现实中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水平离它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还很远,全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亟待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新路子。

(四)提高教育质量背景下选修课教学质量也被提上重要议程。近期教育部提出大力加强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目前医学院校人文社科选修课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上课积极差、教师开课质量参差不齐、选修课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优化、整合、改革选修课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独立建制医学院校人文社科选修课现状

(一)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数量少。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数量不多。以广西医科大学2013-2014年上学期选修课为例,共48门人文社科类选修课,其中,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仅仅9门(18%),其他综合素质类39门(81%)。39门虽涉及文、史、哲、管理学、法学、艺术、教育学等学科,但每个学科的选修课数量极为不均。

(二)教师队伍以人文学院或思政部专任教师为主,年轻的管理人员队伍发掘不够。教育部要求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因此,更多地开设医学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重任自然落到了“两课”教师或者人文(管理)学院教师身上,他们根据个人特长和业余爱好开设了医事法学、生命教育、医学史等课程,成为了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主力军。这些教师除了要花大量的时候教授好必修课外,还要应付选修课,选修课的课源和质量显然不会得到最好的保障。幸运的是,学校每年都会吸收一批高学历的年轻管理职工,但是没有被充分利用到扩充选修课教师队伍中来。

(三)学生选课以趣味性为主,以完成学分为上。医学生学业非常繁重,还要完成占据应修选修课总学时40%左右的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课程。因此,学生选课多以趣味性为主要选修标准,如大多会选修电影、音乐、旅游等选修课;以完成学分为上,对为什么要上这门课,如何上好这门课,毫无概念。这一定程度导致医学基础性、专业性选修课的真正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四)学生上课热情不高,迟到率、缺课率高。这也是全国高校选修课存在的普遍现象。较必修课而言,选选修课到课率、迟到率非常低,存在替他人签到、课堂睡觉、中途偷溜、论文抄袭等种种不良行为。

(五)上课质量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学生上选修课敷衍、草率,跟教师上课质量有密切联系。很多学生都反映,教师上课理论讲解太多、缺乏幽默感、问题探讨少、互动少、常以点名为必杀技等。选修课没有必修课严肃,确实有教师存在“偷懒”思想,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对学生学习需求关注不够,不能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三、独立建制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选修课改革路径

(一)提高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数量和质量,并规定学分比例。让学生选修大学语文、古典音乐、公文写作等综合素质类课程来提高人文素养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选修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如医学历史、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学、社会医学等,通过学习这些课程,了解医学世界里“以人为本”文化的源远流长,能观察、判断患者心理活动,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和禁忌,真正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其他综合素质类选修课帮助陶冶情操,是增强医学人文素养的辅助。因此,必须增加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数量,保证它的数量占据总人文社科选修课比例应达30%~40%,并要求医学基础性、专业性人文社科选修课学分占据总人文社科选修课学分的30%~40%。对于这些课程,学校应指派具有临床经验的老师去授课。endprint

(二)建立机制鼓励高学历行政管理人员开设选修课。据调查,有些专任教师对选修课的热情不高,又因为事务繁多,对选修课付出的心血远远不足。但是,年轻的行政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具有硕士学历,并且学科背景丰富,对教学工作具有相当高的工作热情。独立建制医学院校应该建立机制,给予行政管理人员开设选修课等同的权利和待遇,丰富选修课课源,满足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修课程的学习需求。

(三)开设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进一步丰富课源。独立建制医学院校缺乏人文社科类师资和学科去支撑选修课的开设,应引进符合学校实际的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通识教育网络课程被喻为“从不下课的教室”、“大师云集的校园”,上课质量毋庸置疑。让学生开展网络课程学习,也吻合当前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趋势。据了解,重庆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分别使用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8门、9门。

(四)对选修率高的课程应设置大容量。学生对热门选修课总会蜂拥而选,但往往会因满员而被随机刷掉,被刷掉后只能被动地选择未满员的课程,这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选修率高的课程应设置大容量,或者分为两门不同时间段开设,充分满足选修需求。

(五)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之一。“90后”学生极具个性,思想活跃,更乐于接受亦师亦友的角色。“亦师”,即能传道授业;“亦友”,即用学生熟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体系跟学生交流。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如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实现探索性学习;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限时完成一个汇报或一个小品;如利用学校或个人关系,邀请业界名望者到课堂跟学生近距离接触等等。

(六)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据调查,学生在第一堂课就非常急切想知道本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如果方式是写论文,那么很多学生就会选择性地来上一两节课,或者根本不来上课,最后一节课就交来一篇论文,也能过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应设置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将课堂小作业、课堂小讨论、课堂发言、课堂设置的小竞赛以及期末考试相结合,设置相应的比例,作为课程期评的参考。

(七)落实教学监督和管理,保障经费充足。有些独立建制医学院校没能真正把教学监督和管理落到实处,所谓的督导组听课制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到课堂上看一看听一听,过后并没有总结整改,问题自然解决不了。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对发现的问题,真正地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快落实。经费是管理措施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医学院校应在教学经费中多划拨一点用于选修课改革发展的经费,或者向上级和校外申请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于京珍,栾志学,张晶.医学院校人文选修课设置与规范管理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

[2]蔡志奇.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2(2)

[3]钱珍珠.医学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

【作者简介】李恺兰(1984- ),女,广西医科大学讲师。

法医学选修课试题 第5篇

姓名:班组: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

1.尸体现象 人死后,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生命活动停止,并受到内环境各种因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特殊征象的死后变化

2.机械性窒息;有机械性暴力作用所引起的呼吸障碍。

3.猝死;又称急死 是指外表似乎健康的人,因内在疾病而发生急速、意外的死亡

4.中毒;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5.临床法医学鉴定,是根据司法机关或有关部门的委托鉴定要求,运用临床医学、法医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被鉴定人进行检查,再根据我国现行公布实施的法律条款做出相应的临床法医学鉴定结论的过程

6.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由于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医疗后果及其原因认识不一致而发生的纠纷,并且要求追究责任或给以民事赔偿,而向卫生行政部门提请行政处理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事故

二、简答题

1.简述脑死亡的基本概念、判段标准;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的完全丧失也称为全脑死亡判断标准;(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2)自发呼吸停止(3)脑干发射消失(4)脑电波消失。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 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 即可宣告死亡

基础医学选修课考试 第6篇

《Photoshop图像设计》期末考试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学号:1111**** 姓名:***

一、结合“图层”的运用技巧谈一谈你对Photoshop“图像合成”的理解。(600字以上)Photoshop是一款图像处理软件,其优势不在图形创作,而是在于对图像处理,也就是对已有的位图图像进行编辑、加工、处理以及运用一些特殊效果。而我们所进行的大部分图像处理作业,又往往和图像的合成有关。Photoshop的合成功能在图像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制作广告海报、插画、壁纸等平面设计作品都运用到合成的功能。合成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它需要运用各种素材,通过组织、处理、修饰、融合,得到新的设计作品,从而达到化腐朽为神奇或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和ps操作能力。此外,对于图像合成而言,图层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图层的使用方法,可以说对整个图像的合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我的理解,可以把图层想像成是一张一张叠起来的透明胶片,每张透明胶片上都有不同的画面,改变图层的顺序和属性可以改变图像的最后效果。通过对图层的操作,将图像中不同元素放在不同的图层上编辑,编辑某个图层时,又不会影响其它图层上的元素,从而大大简化操作,使得图像合成变得简单。

具体来说,在PS图层面板上,显示出了图像中的所有图层、图层组和图层效果,我们可以使用图层面板上的各种功能来完成一些图像编辑任务,例如创建、隐藏、复制和删除图层等。还可以使用图层模式改变图层上图像的效果,如添加阴影、外发光、浮雕等等。另外我们对图层的光线、色相、透明度等参数都可以做修改来制作不同的效果。此外,还可以使用图层蒙版来为我们的图像合成作一些局部处理。所以说,图像的合成,归根结底就是图层的处理、运用问题。

二、请根据授课所学与实际操作体会,试论Photoshp图像设计的现实运用及创作心得体会。(600字以上)

出于对PS的兴趣和喜爱,并且对我的PS技术有那么点的提高作用,我选择了这门《Photoshop图像合设计》课程。总的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

从课堂上,我对PS有了更系统的认识。PS作为图像处理工具,不仅具有功能强大的选择,并且拥有多种选择工具,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不同要求。而且多种选择工具还可以结合起来选择 较为复杂的图像。可以制定多种文字效果,不仅可以制作精美的文字造型,而且还可以对文字进行复杂的变换。PS还拥有多种内置滤镜可供用户选择使用,而且还支持第三方的滤镜等,可制作如按钮制作、文字特效、材质纹理、三维物体、影像特效及广告创意设计等多种用途。是一门值得深入学习的一种好软件。

上PS课时,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例题,还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大师级的作品,极大地引起了我们学习PS的兴趣。在实际操作时,一些灵感也就应运而生了。在对图像的设计创作时,从我的经验来看,大量的上机练习和不断的总结思考很重要。听理论固然是必须的,但看十本书,还不如亲手做一做,做不好也不要气馁,因为你从失败中得到了经验。

在PS中,要实现一种效果,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技法达到最佳效果,这是要在熟练掌握软件的基础上自己拿主意的。最终是要实现精彩的“创意”。而创意既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丰富精彩的创意,有赖于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操作软件的技能和相关的业务素质,也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真正的理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弄明白每个例子、练习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逐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清晰的操作体系,才能使自己的操作得心应手。

管理学选修课考试答案 第7篇

1、科学管理诞生的时代背景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总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科学理论的大综合,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进程的某一个阶段,当社会需要和科学本身发展成熟到某一交叉点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巨人站在历史的高度进行理论上的大综合并运行划时代的突破,从而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社会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来维护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当时在经济上科学技术革命从推动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1.科技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科技革命创造了工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

3.科技革命开辟了工业品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科技革命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前进,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

二、深层原因

1、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变化,促进管理思想的发展。

2、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推动管理思想的发展。

3、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深化了对人的认识。

4、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了市场观念,导致内外协调的管理思想的产生。

5、自然科学思想对管理科学的渗透,导致了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管理思想的产生。

三、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方法论准备

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理论,即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理论,通常把前三者称为老三论,把后三者称为新三论,这些都是最新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新三论对于管理学上的意义在于将管理对象视为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是不断变化的,如何对这一系统加以认识是进行管理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德鲁克其人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作为第一个提出“管理学”概念的人,当今世界,很难找到一个比德鲁克更能引领时代的思考者 在商界,众多杰出经理人对其理论积极履践。但德氏的智慧始终未被学界主流认可。

师从经济学巨擘约瑟夫.熊彼特的德鲁克,广泛涉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哲学和文学,对企业运行中的实际现象进行剖析,从而为管理学提供方法论,而非削足适履的标准化条目,这一点尚未得到中国企业界的足够重视。

德鲁克所提出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是“目标管理”,在他看来:管理者的工作基本点就是完成任务以实现公司目标,指导和控制管理者的是行动目标而不是他的老板。相对于多数强调具体处事方式的管理学家,他认为,管理者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水平,其次才是方法。

德鲁克最富洞见的看法是:公司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

《第五项修炼》的主要内容

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一项:“自我超越”的修炼。它要求我们首先明确建立个人“愿景”是最重要的。我们要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我们产生改变和超越现状的创造性。自我超越就是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这种创造性。学习在这里的含义是培养如何实现生命中真正想要达成的结果的能力。

第二项:“改善心智模式”的修炼。心智模式是指每个人在心灵深度已经形成的思维范式和对待事物的心理状态、学识、认识与智慧水平。这种心理、学识、认识、智慧是源于对过去事物的认识对过去事物的认识,加上对现实事物的新认识,影响着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甚至可以是图像或印象,即形成“心智模式”。

第三项:“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共有的愿望、理想和对未来目标图景的憧憬。不能简单的将“愿景”解释为“目标”。因为它有着自己的要素和特征。它是植根于每个组织成员的、是深入内心的,是可以描绘、图像清晰的。他真正成为成员创造性冲动。共同愿景将团体成员紧紧结合起来,凝聚出整体的力量,为学习型组织提供学习的焦点和能量。

第四项:“团体学习”的修炼。团队学习是指一个团队(或团体)的整体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配合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旨在降低团体内部损耗,提高团体各部门和成员的整体协调配合能力,最终实现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结果。

第五项:“系统思考”的修炼。系统思考是指用系统的观点,全面的认识组织发展。系统思考就是打破西方国家传统的线性、分割的思维模式,以一种整体观、全局观来看问题。系统思考是一项“看得见整体”的修炼。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运作的整体,四一套见树又见林的艺术。

怎样评价《专业主义》这本书

首先大前研一是少数获得国际声誉的东方管理大师,曾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由于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及策略规划的见解精辟而独到,观点犀利而深刻,被誉为“日本战略之父”。在本书中,作者剖析了21世纪的专业精神所在,以及一流的企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与素质,以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洞见,警示人们重新思考专业的内涵与效用,培养并吸纳专业人才。

其次这部12万字的书,匡正了世人对“专业”的误解,管理者可按图索骥,寻找真正的一流人才。对于个人来说,着眼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与修炼,为职业人士指明了一条修身之道。大前研一强调:“专业,21世纪你唯一的生存之道。”他指出,专业不是职业,职业人士更不同于专家,细微的差别,便是企业及个人在21世纪成败的关键?他继而深入剖析了要想称雄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所必须依赖的专业精神与技能。

开设法医学校际选修课初探 第8篇

关键词:法医学,选修课,课程改革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证据学科。近年来, 随着医疗纠纷、意外死亡等群体性重大医疗卫生事件屡现报端, 加之法医题材的影视剧的热播, 使法医学逐步走进了公众视野。但由于多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 人们对法医学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普及法医学知识, 对于消除认识误区,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校际选修课是针对高校集中区域推行的跨校选修的课程类型, 具有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等特点, 是普及法医学知识的绝佳途径。

1 当代大学生法医学教育现状

1.1 法医学学习兴趣较高

从“躲猫猫事件”到“瓮安事件”等社会重大事件, 从《大宋提刑官》到《法证先锋》等影视作品, 在引起人们对事件和作品本身关注的同时, 也发起了对法医职业的好奇。陈锐等对非法医学专业的医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修法医学大部分是基于兴趣, 44.1%的学生感觉法医学很神秘[1]。由于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对于医学知识比较陌生, 法医学则更显神秘, 对于课程的兴趣也更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学生学习的动机, 也是法医学校际选修课开设的前提。

1.2 法医学学习途径有限

法医学属于特种医学, 是冷门的学科, 其书籍、音像资料较少且专业性强, 没有医学背景的大学生自学有一定的困难;其次, 非医学院校没有法医专业人员, 无法开展此类课程, 举办的相关讲座较少;再次, 法医从业人员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知识的传播。因此, 大学生法医学知识的学习往往来源于网络、电视、甚至道听途说。通过校际选修课平台, 为法医学知识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辟了绝佳途径。

1.3 法医学知识欠缺

由于学习途径有限, 人们的法医学知识严重欠缺, 甚至对法医存在诸多误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医职业的认识仅停留在“与尸体打交道的职业”上, 殊不知, 法医所处理的案件大部分是活体的伤残鉴定。某些新闻媒体及影视作品为了达到特定的宣传效果或剧情需要, 充斥着大量夸张、虚假的伪科学, 例如滴血认亲、银针试毒等。甚至医学生都分不清外伤与尸斑、自溶与坏死。对于法医学认识的误区, 是社会潜在不安定因素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阻碍了社会法制建设的进程。

2 法医学校际选修课的意义探讨

2.1 有助于学科交叉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卫生从业人员, 对医疗纠纷案例的学习, 有利于总结经验, 提高诊疗水平;医护人员作为接触伤者的目击证人, 对于损伤部位、大小、形状的详细描述, 在医疗文书中留下第一手资料, 能够为后续案件的审理提供有利证据。法学专业只有了解生物医学证据的采集、保存及结论得出的全过程, 才能避免走入“有伤就是他人所为”、“轻伤就构成犯罪”等审判误区, 才能准确客观地为当事人审判量刑和辩护。新闻传媒、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只有掌握一定的法医学知识, 才能在报道、制作法医题材的节目时客观、真实地还原事件, 避免错误的舆论导向[2]。此外, 法医学还涉及物理学、化学、动植物学、人类学等学科, 具有涵盖领域广、分支与交叉学科多的特点。

2.2 有助于死亡教育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是每个人的生命都要经历的过程。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面临或即将面临自己、亲人或朋友的死亡。通过学习法医死亡学, 一方面能够理解什么是死亡, 正确地理解死亡, 从而有效克服死亡恐惧和焦虑;另一方面能够唤起对生命的敬畏, 学会珍惜自己, 善待他人。良好的死亡教育, 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效防范自杀或伤人等极端行为[3]。

2.3 有助于减少迷信

迷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亚文化, 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难以用现有科学知识解释时产生的非理性信仰。研究表明, 当前8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迷信心理, 其中, 以有关“鬼神”的迷信最多[4]。猝死是法医尸检实践中常接触的案件类型, 具有死亡急骤、出人意料的特点, 且多发生于貌似健康的人。此类事件很容易使人将其与“鬼神”、“风水”等不可预知的力量联系在一起。事实上, 猝死的发生均是由于身体潜在的疾病导致的。法医学知识的普及, 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认识, 增强逻辑判断能力,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

3 法医学校际选修课的教学探讨

3.1 教学模式

法医学校际选修课应以学生的“学”为主, 即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以案例及问题为中心。一方面, 校际选修课的开课时间安排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 大一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从高中应试教育向大学素质教育的转变, 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且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 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因此,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具有可行性。

3.2 教学方法

以案例教学和PBL为主的教学法, 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和绘图教学。基于案例和问题的教学,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针对案例及问题进行独立思考,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联动的氛围。此外, 这种跨学科多角度的思考, 还能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5]。多媒体教学和绘图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灵活运用绘图、动画和视频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3.3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40%) 与期末成绩 (60%) 之和为总成绩。校际选修课课时少, 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 且大部分没有医学背景, 因此, 该课程应以法医学知识普及为主要目的。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后布置的案例分析完成情况评定, 期末成绩依据论文的撰写情况评定。案例分析通常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小组的成绩即是每个组员的平时成绩。论文的撰写由每名学生单独完成, 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源, 可以撰写个人感兴趣的法医学问题或结合自己的专业谈对法医学的看法。

4 结语

校际选修课为实现高校之间的学科优势互补和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对学生开阔视野, 对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营造了有利条件, 也使得法医学知识更广、更好地普及成为可能。但是, 校际法医学选修课依旧面临诸多问题, 诸如科普版的法医学教材、难度适中的典型案例等的开发将是法医学教育者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锐, 赖小平, 唐剑频, 等.非法医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认知调查[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 (1) :111-112.

[2]杨安强, 陶林, 贾薇.综合性大学开设法医学公共选修课的意义[J].南方医学教育, 2010 (4) :20-22.

[3]林常清, 王海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及现实需求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 22 (1) :28-29.

[4]黄建榕, 熊艺.现代迷信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 2011, 5 (4) :71-75.

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开设的探讨 第9篇

摘要:选修课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培养个性,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地方性医学院校的选修课程开设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开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2-01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医学上取得巨大成就,而医学作为一门学科,所需学习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选修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现阶段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中,对选修课程依然存在不重視的现象,严重与当今的教学理念脱轨。因此,加强选修课的程建设已成为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建设的原则

1.以人为本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代的教育理论推崇以人为本,相比以往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通过学校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半是死记硬背,更有一部分学生对大学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自己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仅为一纸文凭,这样的思维方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学校需要建立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单纯依靠主修课很难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建设选修课程对其进行补充,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更好的传播知识[1]。

2.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首先是育人,其次是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第三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简单来说,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知识储备丰富、各方位全面发展的人才。全人教育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选修课设置的根本依据。

作为主修课的补充,地方性医学院校需要跟据教学计划制定相关联的选修课程,课程可以涵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语言、艺术、体育、政治历史、经济等各个方面。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同时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

二、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选修课缺乏重视且课程安排不合理

选修课作为主修课的补充,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往往得不到重视。一方面,教师的授课形式死板,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单纯为拼凑学分而选修课程,其兴致不高,导致教学成果不明显。同时,相对于主修课而言,选修课的场地设施和教师团队的建设投资不足。由于医学院校的专业性强,一些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的内容依然无法脱离主修课。在课时安排上,选修课的课时较少,知识零散。同时,由于场地的限制,一些选修课在人数上也所有局限,导致一些学生无法选中自己喜欢的课程。

2.缺乏引导

一些学生对与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在选修课的选择上主要考虑是否能够达到学分的要求,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规划,却想在短时间内修够所有学分,同时选则多门课程,这样徒增了自己学业上的负担,不仅影响了知识吸收的质量,也占用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影响了其他学生的选课。

3.监管不足

由于对选修课的不重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有进行有力的监管,有些课程课前没有点名,学生常有迟到、逃课的现象。同时,对在选修课成果的考核上,一般采取考察的方式,即教师凭主观感觉评分,不计成绩只记学分,而教师平时授课时甚至都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因此在评分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所有学生都能拿到学分的状况,更加助长了某些学生只为修够学分而选择了多门课程。让原本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失去了选择的机会[2]。

三、如何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的选修课建设

1.加强重视

加强对选修课的重视,需要从教师做起。教师首先需要端正教育态度,精心备课,个性化授课,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吸引学生。其次,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根据实际条件对优秀的课程进行奖励,激励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并开展多种类型的课程,提高非医学类相关的选修课比率,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视野和专业知识。

2.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引导学生

在针对选修课的教学手段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基础理论知识传统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改进考核方式,通过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宣讲会等方式,加强引导学生的受教育目的,让其了解学习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仅仅为了毕业证,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让学生从观念上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加强管理

对于选修课,需要像主修课一样,课前课后进行点名,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逃课现象的出现。教学办公室可以定期抽查,对选修课进行监督,实时了解选修课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同时,可以通过学生教师的互评问卷,对学生及教师的不良行为进行良好的约束。重视选修课的成绩管理,用成绩说话,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无法取得相应的学分,让学生产生责任精神,避免为修学分而选择多门课程却不重视课程的现象,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学校资源被不合理利用,可以使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选到心仪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3]。

四、结论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需要以人为本、全人教育,为社会提供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选修课程作为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体现形式,有着鲜明的作用。针对现阶段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重视不足、资源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引导不足、考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本文给出了加强重视选修课程、改进教学模式、合理引导学生观念和加强管理等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地方性医学院校的选修课程开设提供有效的参考。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而实现地方性医学院校全人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童渐,周丽霞,郑金平,等.地方医学院校公选课学生需求调查与分析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4):49.

[2]杨慧,梁海荣,倪进东,等.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创新初探[J].大学教育,2016(2):101.

[3]关红丽.医学院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7(3):158.

作者简介:

黄平(1989-),男,湖南益阳人,助教,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2016 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B2016506)资助.

湖北医药学院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3249006)资助.

上一篇:MapGIS数据与Surfer数据相互转换的实现下一篇:2022坚持追求梦想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