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2024-07-26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精选11篇)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第1篇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郑和钧 邓京华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一般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时期:乳儿期(0-1岁)、婴儿期(l-3岁)、幼儿期(3一6、7岁)、童年期(6、7-

11、12岁)、少年期(11、12-

14、15岁)、青年初期(14、15-

17、18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就是指个体在这些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中的特征,而不是指每一岁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从各个年龄阶段中的许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是一般的、本质的、典型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前一个发展阶段,又不同于后一个发展阶段。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在基本相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儿童之间,甚至在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相似性、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集团的儿童之间,以及同时代、同社会。同阶级而具体生活不同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又会有所变化、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和意识倾向及道德品质关系较大的特征,其可变性大于认知方面的特征。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无稳定性,也就没有什么年龄特征可言了。但这种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完全相同,它只是一种相对的稳定。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程度上可以发生某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也是有限制的,而不是毫无限制的。比如认知能力方面的特征,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会有一定范围和幅度的变化,但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之间的顺序性和系统性,不会因为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打破,也不会跳过某个阶段。

根据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实质,在教育中既要考虑年龄特征,以此出发去引导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又要考虑年龄特征的可变性,考虑个别差异,注意因人施教。《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第2篇

1.认识发展特点

感知:到中学阶段,时空感知已接近成人,此时观察事物的自觉性、稳定性、精确性和概括性也逐步提高。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较大提高,但运动知觉必须经过一定运动动作的练习,才能逐渐发化为精细的、准确的运动感知。

记忆:从记忆的角度看,小中生以具体形象记忆为主,中学生以抽象材料的记忆为主;从记忆方面看,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中学生以意义识记为主;从记忆的自觉性看,小学生以不随意识记为主,中学生以随意识记为主。

思维:高中生的思维则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辨证逻辑思维,思维逐渐从经验型过度到理论型,已经能够用理论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明显的发展,但还不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往往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事物的另一面。

2.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

情感:与儿童比较起来,中学生的情绪带有内隐性质,并且情绪的延续性增强。情绪可以影响和调节认识的过程,在心情好、情绪适宜的状态下进行练习时,则思维敏捷,动作迅速,协调、准确,而在心境底沉抑郁或情绪体验淡漠状态时,则思路闭塞,动作迟延,更说不上创造性了

意志:初中以后学生意志的独立性和坚持性都有迅速发展,果断自控能力也随之增强。但中学生在活动中仍带有冲动性和草率性,有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和力量,常常故意做出与众不同的冒险举动,把冒险当勇敢。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并在克服困难中形成。

3.个性发展的主要特点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三方面因素组成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气质受先天遗传因素较大,与一个人的神经类关系密切。个性主要是由环境和教育影响决定的,两者共同对一个人的能力产生影响;能力是人们解决问题必备的心理特征。高中以后,学生已具有自主能力而不过分依赖老师,能较自地学习,较自觉地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特征与路径 第3篇

一、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本质的回归

在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和升学为目的的教育政绩观的教育目标指引下, “应试教育”的倾向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 违背教育规律, 淡化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的核心是人的成长与发展, 并不是成人经验的强加, 虽然教育无可选择地要以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也受制于诸如制度、规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但教育所应有的“本然”的东西不应由于社会历史条件而发生“本质”的背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教育作为一项既定的社会活动总是从某种先定的观念或理念出发讨论如何培养出理想的个体, 这就必然或多或少地使教育带有功利性。生发于体制内的各种外在教育之物, 都在利益的左右下被打上了炫目的光环, 当教育依附于其时, 就可能沦为达到这些外在之物目的的工具, 或为统治阶级所独有, 或为某些团体所控制, 给予学生的东西都被赋予了极强的压制意味, 致使教育变成制作“人”的模型的流水线, 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和能言的鹦鹉一般, 缺少了自动的能力。

教育本质的“应然”与“实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总会有所偏颇, 但作为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一旦忽视“人”的存在, 很多人性的内容在教育中就会严重缺失或是受到扼制。教育是源发于人的生活需要的活动, 从一开始就没有游离于生活之外, 而是天然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1]。然而, 现代物质世界的充斥下, 教育的工具性特征日益明显, 教育价值观的偏差无疑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倾向, 教育除了分数、成绩、升学率, 还能剩下什么?升学的功利追求使得本来应该以“育人为本”的教育, 无奈选择了“升学为要”, 将“人的全面发展”变成了考试分数的提高, 教育与生活的割裂日趋膨胀, 已失去了“现实世界”的光辉, 留下的仅是与考试相关的课程、活动、管理、教学。

教育内涵发展强调的是由内而外的作用机制, 将人的培育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角度重申“实然”教育之人性化的一面, 其目标是将受制于社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新拉回跑道, 还教育以本来面目。因此, 从理念的源头上说, 教育本质的回归首先应重建教育观。这就要求教育逐渐摆脱应试的束缚, 依靠观念的变革使教育走出本质目的之外的困局, 给予学生一个适合其发展的更为广阔、美好的纯洁环境。其次, 教育本质的回归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念为现行的教育提供启示, 即如何为学生创设儿童眼前生活与教学内容和谐统一的平衡环境, 使学生的学校生活与学校给予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生活世界”是每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基石, 虽然不及经过抽象、归纳和整理以后的“课程知识”那么有条理, 用记忆、考试的方式无法把握, 只能用非理性的方式把握它, 但在对其进行体验、品味、揣度、想象与领悟的过程中, 人生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就蕴藏在其中[2]。如果学校能够将“现实世界”的养料注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其价值不仅仅使得教育走入生活, 而更重要的是其理念、方式上的先行, 对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是一个强大的力量。

二、教育内涵发展的特征:学生的终极关怀

学生的终极关怀即学生生命价值的展现。学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中的一切活动及必要措施都应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现行教育中充斥的技术和工具理性太过浓烈, 以至于过早地抹杀了学生的“人性”, 其生命的价值受到压迫和摧残。可以想象, 学生在各种标准化的学校教育中的生存状态, 其“生命”变得单一、简单、模式化。教育能否真正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其特征是教育要使“人成为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展现其生命力, 使其生命价值不断拓展、增殖的过程。作为精神的存在, 生活的展现虽然周期较长, 但在学校教育中给予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条件, 步入社会的洪流中亦有极大的机会得以最终实现。换句话说, 教育提供的是学生生命展现的基石, 通过精心的、艺术的诱导唤醒“生命”。这一过程中, 教育作为为现存社会培养新人的活动, 秉承时代精神, 是实现这一过程的最佳方式。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直接指向人的身心发展, 并对其产生影响, 这是一般社会实践活动所不具备的。教育的特殊价值就在于它能把间接的“实践活动”的影响转变为对学生的直接影响, 学生的生命价值就是在缤纷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实现的。在社会正在走向“后现代”的今天, 人们所持有的主导文化理念与人才的价值观已发生变化, 为适应这一变革必须反思工业社会对现代教育造成的影响, 应将“人”的需要与价值作为教育的重心, 摒弃以追求数量为目标的教育, 使教育由“一元化”的应试的藩篱中解脱出来, 走向更合乎教育实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阶段, 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

在践行这一展现过程中, 首先应理解学生生命价值的展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其保持生命力。相对于以外在目的决定的教育, 内涵式发展模式下的教育更加注重过程, 即关注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生活状态、环境构建, 且对学生的发展的作用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除了必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外, 将学生情感与能力的发展寓于教育与教学过程中, 将现实生活简约于学校生活中, 通过“体验”、“熏陶”等人文方式影响学生, 而非“注入”。其次, 学生生命价值的展现是教育所应持有的职责, 其作用应是隐蔽的和潜在的。正如英国学者托马斯·摩尔所说:“教育是一门推断、引导或揭示一个人潜能的艺术……在最深层形式中, 教育则是一门诱使灵魂从其茧中、潜在的烦恼中、隐藏的洞穴中显露出来的艺术。教育不再是学识、信息、数据、事实、技艺或能力的基础, 而是一个发展中的直观事物, 它就像一粒隐藏于泥土中的种子”。[3]学生的生命价值是看不着、摸不到的东西, 学生自由、充分、独特的“生命场”依赖教育活动各主体间的交往与互动, 依赖对学生当下心理状态及心理特点的关注。因此, 学校场域中学生生命价值的展现是“细水常流”的, 是在教育过程中所引入的“生活世界”的感悟和体味中“食人间烟火”的, 这就要求教育中的一切要素与学生的生命发展相一致, 充满浓烈的“生活性”。

三、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教学改革、文化重建与教师成长

1.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

“外铄”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堂教学, 当前的课堂带有明显的预设性, 场景、模式、目标等看似具有科学主义范式的意味, 但长久演变而来的现实教学较少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和师生互动等, 学生的主体地位未曾得以体现, 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中无以展现。事实上, 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生成式教学含有“生命”的内涵, 强调多变、适时的教学体现着内涵发展的本质。因此, 从教学角度而言, 方式的变革是教育走向内涵的第一步。

首先, 课堂教学中关注“人”的存在。传统教育的方式是灌输式的, 教师一般作为课堂的主宰而独居主体地位, 学生则扮演消极的听众角色。现行的教育将这种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片面地强调“注入”与“填充”, 学生的兴趣、现实的需要被抑制, 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 内涵式的教育的课堂表现形式应是多样的, 结构是不确定的。这就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信任, 将人文与科学、理性与非理性、知识与生活整合起来, 融于课堂教学中, 进而使课堂的人文化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 显现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关怀。

其次, 教师的作用意义重大。课堂中的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 附有“育”的职责。这里的“育”是指“生命”的培育, 且将“育”的过程置于教学与活动中, 这就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 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生活世界”, 如何将现实“生活世界”的内容融于课堂教学中且与知识传授相统一, 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也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 教师要关注课堂中的“生命”, 关注课堂交往过程, 关注生成。终究而言, 课堂教学的彻底改革要求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教师成为研究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 要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工作, 并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结果, 循环往复的过程能归纳总结出合适的教育方式, 使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差异性“生命”得以获得相同的结果。

2. 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根基

教育的内涵发展需要重建学校文化, 而文化选择与文化定位一直是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在社会转型加剧的背景下, 学校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逐渐脱离了原有的文化范型, 没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可以依赖的文化范型, 反而在“现代化”理念的冲击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了技术领域的逻辑, 如学校布局的精简与效率、学生管理的模式化、教师工作的绩效等, 这种引入吞噬了学校文化最本质的内涵[4]。

首先, 探寻学校文化的“应然”。学校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社会主流文化的缩影, 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当前社会的主流文化表现为多元文化并存的发展态势, 是在一个变革时代所孕育出的新的文化形态, 并逐步影响到各个群体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和价值观。欣喜的同时也暴露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世态人心”, 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成分被冲淡, 学校也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变得摇摆不定, 甚至失去了学校本应有的“应然”文化, 生活与学习在无主流文化的学校场域中的学生没有了信仰。因此, 教育内涵发展必须寻回学校所特有的文化, 以学校文化的精神感染教师和学生, 也只有在学校特有文化主导下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氛围和前提下, 真正的教育才能够成为可能。

其次, 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应成为学校文化的根基。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学校文化的重建, 理应是在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选择与合并的过程。目前, 众多学校将学校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发展目标的规划中, 并有意识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文化。这一做法意在以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学校中的“人”, 说明了学校管理层已意识到文化缺失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学校文化的重建, 可以认为是重新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地位, 实现的是多元无主流的学校文化向主流引领下多元的学校文化的转化;核心是回归与创新, 其意义与价值关乎学校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

3. 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支撑

教育的内涵发展需要教师的内涵发展。教师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这里所指的专业成长是广义的, 包含了知识与技能、教情感与态度以及师德等方面的内容, 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一切能力的发展与成长。在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学术的权威, 如继续束缚在几个学科和几本教科书之内的“专攻”, 教师将不再因为其特殊的角色而被列入“专业化”队伍, 也将失去人们所赋予的各种“光环”,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也只有自我的专业成长才能成为教育内涵发展的支撑。教师专业成长作为教育事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意义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持续经营。狭义角度上的教师专业成长看似教师自己的事情, 这仅仅是从教师个体的角度考虑, 长远来看, 是对教师“地位”的维护和教育事业的“名誉”的担忧。因此, 以提高教师自身价值和获得社会认可的角度诠释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根本上解决的是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内涵发展目标中的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在于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情感。任何外在动因都无法替代内在驱动力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 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自我主体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作为学校“家族”的成员, 本身在情感与意愿上带有为“家族”奋斗的心理, 学校“家族”的成员也渴望家族能够延续、和谐、团结、富足。如何给学校的“家族”成员以归属感和安全感, 并唤醒他们的责任感与荣辱感, 关键在于“家长”对权力的使用, 其中仁慈领导与德行领导将是善用权力的很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旭东.“无立场”的教育认识与人的全面发展.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2]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6) .

[3] (英) 托马斯·摩尔.心灵书——重建你的精神家园.刘德军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4]柴江.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发展与路向选择.教育学术月刊, 2011 (2) .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第4篇

[关键词] 体育 电影 内涵特征发展策略

1、前言

体育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从1897年第一部体育电影问世以来,体育电影已经有几千部之多,成为世界电影门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体育已经作为娱乐业的一部分,与其他形式的娱乐方式充分结合,尤其是与电影的充分结合已经成为欧美体育的一大特色。针对我国而言,如何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促进我国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对体育电影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影是体育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体育精神传播的历史进程中,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效应的大众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电影文化特有的娱乐色彩和戏剧元素,是推广体育文化的重要手段。娱乐业中最活跃的形式体育与影视的结合,构成双赢局面,既丰富了电影文化又传播和普及了体育知识,使体育电影成为推广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

2、体育电影的内涵与特征

2.1体育电影深刻表现了体育的内在魅力

体育电影以全新的现代传播模式,将体育美感与电影艺术结合起来。在体育比赛中因为体育运动员瞬间的表现使观众产生崇拜,很多时候也因为体育运动员瞬间的表现而使观众抱憾。电影可以通过其具有记录的本性、镜头的推拉摇移、时空的变幻以及各种其他视听手段,原原本本地呈现体育的瞬间爆发的美感,令观众尽情观赏,反复回味。体育竞技中体育运动员身体的律动、情绪的高昂、肌肉的张弛、动作的炫美,都可以通过电影镜头被加工成更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从而更加深刻地表现体育的内在魅力。

2.2体育电影本身包含着艺术所要体现的美感

无论电影的题材是什么,往往都能起到激励人生、教育观众的目的。体育电影不仅仅承载着电影作为艺术的内涵,还肩负着表现体育这个展现人类身心之美的使命。体育电影作为类型电影拥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蕴含着积极的励志作用,影片中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主题都是不惧失败、挫折,激奋上进,给人以工作、生活的信心和力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蕴含着人类积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命需求。这是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体育电影的精神内涵。

2.3体育电影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

回顾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看到我国体育电影无不贯穿强烈的时代感这条主线。无论旧中国时期的《体育皇后》,还是新中国诞生不久的《女篮5号》,抑或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沙鸥》,以及二十一世纪初的《跆拳道》和乘北京奥运的春风出产的体育题材影片,如《初夏》、《大山里的拳击手》、《隐形的翅膀》、《大灌篮》、《梦之队》、《扣篮对决》、《闪光的羽毛》、《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2008》等,这些影片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3、体育电影的发展策略简析

3.1体育电影应对体育精神作更进一步阐述

随着近年来体育影响力的提高,以体育为题材的电影数量增多,但优秀的影片不多。例如,在《女足9号》、《女帅男兵》等体育片中,主要阐述了主人公的命运,体育比赛的画面显得十分单薄,不能有效烘托剧情和提高电影的可视性。而在《防守反击》中,画面有些夸张,缺乏对体育精神的进一步阐述,不能有效的将影视与体育精神结合起来。首先,我们应认识到,充分利用直观的画面语言是电影区别于其他文化方式的特点,而精彩的比赛场面恰好是体育电影吸引观众的卖点之一。其次,体育精神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更高、更快、更强”、“贵在参与”等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在国内体育题材影视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于人物的命运的关注,而忽略了对于体育精神的阐述,这也是体育电影中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

3.2体育电影的思想深度还有待挖掘

以2008年为例,所创作的众多体育电影中真正有思想深度而又叫座的影片并不多。如《闪光的羽毛》、《扣篮对决》、《搏击手》、《七彩马拉松》等。这些体育电影大多沿袭了“运动员经受挫折,经过顽强拼搏并最终战胜困难,的老套路,新意和创意并不能令人满意。尤其是主人公的母亲(或者父亲)生病,运动员(包括残疾运动员)心灰意冷想要退出比赛:在教练或者领导的帮助下,运动员深受教育和鼓舞,鼓起勇气参加比赛并最终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套情节模式,故事元素较为单一。而从整体上看,体育电影应对人物命运的深度描写和对人性的深入挖掘,使体育电影具备应有的感染力和;中击力。

3.3体育电影励志不是惟一的主题

好的体育电影大多都隐含一个人生主题,体现对生命本身的礼赞。体育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要注重研究社会主流心理,满足这种心理,表达这种愿望。同时,在类型化探索上,体育电影要包含好看的故事、生活质感的细节、富有感染力和张力的喜剧性情趣。只有注重把社会心理的挖掘和表达与类型探索结合起来,体育电影才有可能打出一片新天地。而现在的体育电影创作者仅仅把体育电影简单的理解为“励志”。“励志”固然是体育电影的重要的主题,但绝对不是惟一的主题,好的体育电影必然要跳出励志主题向更深层面开拓。体育电影的主人公也应该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梦想和超越。

4、结语

各年龄段幼儿发展年龄特征 第5篇

教育目的:使学生了解幼儿各个年龄特征

教育内容:各年龄幼儿发展年龄特征

幼儿主要是指3-6岁这个年龄段,上节课姚老师已经讲了三岁以前的,这节课我们主要讲的是三岁以后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是一个关键时期,是一个决定着他们以后的生活。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的,全神贯注的来听我给你们讲的这堂课,将来会有很多的地方我们都能用到,因为你们是学习幼师专业的,将来会当一名幼儿教师,不当老师也会当父母。我们不是伟人,但我们却可以当伟人的老师或父母,对不对?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三到六岁的幼儿我们分为三个阶段:

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一)生活范围扩大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开始进入了幼儿园,进入了幼儿园也就是幼儿开始的社会化,一旦进入了幼儿园,幼儿就开始接触了社会。这里引进一个什么是人的社会化的概念?

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技能,逐渐适应社会,与社会和谐发展,最终取得社会资格的过程。

幼儿园也可以说是幼儿的人生一个转折,因为生活范围的扩大,使他们得学会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开始,我们长大后,出现问题最多,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人际关系问题,因此,在幼儿园时我们当老师的或者说当父母的,一定要在这时期教会幼儿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等问题。同学们,你们想想幼儿在家和在幼儿园有什么区别?

对这两个不同的地方进行一下对比。在家,自己是“小皇帝”谁都会让着,玩具都是自己的,但是在学校呢?接下来是讨论。总结讨论。

(二)认识靠行为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这人年龄段的幼儿的认识或者说认识事物是靠具体的行为,我们会想起我们在幼儿园时,老师教我们识数时会在黑板上写着“1、2、3。。。”然后说,小朋友们注意了。我们来认识,这是什么?阿姨会告诉我们,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等等。但是到了初中的时候,老师再教我们时就不会这样了。这就说明幼儿园的老师了解到我们每个年龄特征,将来的幼儿园阿姨们或父母们,你们到时是不是也得这样教,是的,因为你们今天学习了这一节,所以你们了解了幼儿,你们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的,你们会把你们的孩子或你的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

(三)情绪作用大

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也是特别的爱哭爱笑。他们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幼儿园里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我们会看见一个孩子哭了,接着别的孩子也会跟着哭起来,这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特征。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给小朋友们一些新奇的玩具,引开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就很容易的解决了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征了。

(四)爱模仿

爱模仿是人的天性,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尤其爱,因为他们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所以只要是他们看见的他们都会模仿,爱模仿有好也有不好的,不好的就是有很多的小孩子不管是什么都会模仿成人或伙伴。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还有一个例子是关于一个幼儿园的两位老师吵架的事。。。从我的这个例子,在座的各位是不是得到一些启发,以后在小朋友们面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缺点全显现出来,那样的话,小朋友们会把这些全都学会的。这就要我们学好专业,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以自用。我们知道了小朋友们爱模仿的这点后,我们可以免除不良的行为在小朋友们面前出现,同时我们也可以好好的用这一点,如多给小朋友们讲讲英雄们的故事,让他们模仿英雄们,并以他们为榜样。从小就树立起有价值的人生观。同时也可以在幼儿园里找出一两名优秀的小朋友,对他进行正面的强化,让其它的小朋友们都以他为榜样,对他进行模仿。以上就是三到四岁幼儿的主要年龄特征。下面我们讲四到五岁的。四到五岁的幼儿在幼儿园里一般是中班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相对来说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讲的,因为他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这一段我们就略讲了。

二、4-5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一)活泼好动

随着年龄的发展,幼儿的肌肉发达了,身体也变强壮了,这时的孩子身上是乎有使不完的劲,这个时期的孩子爱跑爱跳,精力充沛,这个时期,我们就让幼儿多运动,这样既能让他们的精力得到发泄,同时也能让他们锻炼身体。从而能正确的引导他们。

(二)思维具体形象

这时候的幼儿对事物不再像三岁或三岁以前了,他们对一些东西不再是因为看见才会明白是什么,这时候他们能够分清楚了一些抽象的东西,例如,水果等。

(三)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经过了一学期的小班学习,这时的幼儿能够遵守一些规则了,例如玩游戏的时候要有不同的角色,上课要听讲,拿小朋友们的东西要还等。

(四)开始能够自己组织游戏

这是四到五岁幼儿的一人突出的特征,他们能对一些游戏进行了有组织的玩。不再像小班那样自己玩自己的。他们能够组织在一起,同时也能够服从游戏组织者的安排,讲到这里我就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如果希望我们的小朋友们长大后成为管理型的人才,那么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多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为他们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也就和华生所说的著名的论说,给我一打孩子。。。所以,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准备着做下一代伟人的领航人。

这就是四岁到五岁的幼儿的主要特征,我要注意的就是最后一个,即开始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这一个特征。下面我们开始讲这一节的最后一个年龄段特征。五到六岁的幼儿。

三、5-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一)好学好问

幼儿一直都是很好问的,因为他们是通过用问的方式来了解世界,来认识自我,到这个年龄段时,幼儿的好问已经达到了高峰期。他们的问题特别多,并且都是一些很难回答的。这时作为家长或者作为老师,要有耐心,不能给他们泼冷水。也不能乱回答,因为你的答案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对事物的看法和他们的求知欲。举个两个不太好回答的例子,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或者学生问你:“妈妈/老师,为什么秋天叶子会落到地上”。“妈妈/老师,我是怎么来的。”对于这样的问题你们会怎么回答,下面我们前后桌的同学进行一下讨论,看看哪一组的答案比较精彩。。。讨论完毕,每组抽一位代表来进行作答 你们的答案都很精彩,同时我也有一个答案,我们大家来听听。“因为秋天来了,叶子太想大地妈妈了,他就穿上和大地妈妈一样颜色的衣服,然后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里,睡上一冬养足精神。等春天到了,他就又会长出绿绿的芽。像你一样慢慢长大。”“因为在一个美丽的日子里,爸爸遇到了妈妈,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于是他们住在了一起了。爸爸太爱妈妈了,所以总是送一个礼物给妈妈,于是爸爸送了一个精子给妈妈,作为礼物,妈妈也太爱爸爸了,也送了一个卵子给爸爸,于是这两个礼物放在一起,经过爸爸妈妈的爱心培育,所以就有了你了,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果。所以有了你。你是我们的爱。”我们在回答幼儿的每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都要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阶段。同时也别忘了告诉他们世界的美妙和人与人之间深深的爱。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我们都应该把智育、美育、德育等融入之中,让他们从小心中就充满了爱和美。这是五到六岁最应该注意,也是最需要注意的一个特征。

(二)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在这个年龄段里,随着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了,为了进入小学做准备了。这时候他们开始能够很好的学习数字等比较抽象的事物了。这时我们让幼儿学习时要一步一步的来,这样才能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使他们的潜力得到相应的开发,充分的开发出来。

共享经济的内涵、特征与发展情况 第6篇

一、共享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目前,业界对共享经济的认识尚不统一。我们认为,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或称分享经济)是指人们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把闲置的资源提供给他人使用,并从中获得报酬的一种经济活动,并且共享的过程不涉及所有权的转让。

闲置资源主要有闲置物品、闲置不动产、闲置资金和闲暇时间。P2P理财、众筹等闲置资金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共享属性,但鉴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这些行为的根本属性是投资,不纳入共享经济范围。因此,本文将闲置资源分为闲置物品、闲置不动产和闲暇时间三类。其中,闲暇时间与背后的特定技能紧密相关,如厨师服务、医疗服务、快递服务等。

典型的共享经济具有以下两个必要特征,它们是判断是否属于共享经济的重要因素。

(一)以获得报酬为主要目的。

共享经济的核心商业模式是通过闲置的资源来赚钱。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视频和图片,在百科和问答网站上分享知识,这些行为不以获得报酬为主要目的,不属于共享经济范畴。

(二)不涉及所有权的转让。

即闲置的资源可多次共享给不同的人,且在一定时期内不妨碍下一次的使用。eBay上闲置二手物品的在线拍卖是一种共享行为,但不属于共享经济。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购买,是所有权的转让。

二、共享经济是经济发展新范式

共享经济改变着传统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方式,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推动着发展范式的变革,呈现出以下四大重大变化。

(一)由做大增量到深挖存量。

提高生活水平、增进人们福祉的通常方式是不断增加供给,使物质文化极大丰富,例如盖更多的房子,制造更多的汽车,生产更多的衣服等。而共享经济是在不增加总供给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社会存量资源的利用率,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二)由购买、长租到高频的短租。

在传统模式下,人们获得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方式,主要有购买和租用两种。由于交易成本高,租用一般是长租,最小可出租时间单位较高,例如租房一般是以月为单位,租车一般是按天计算。共享经济高效对接供需关系,极大降低交易成本,使短租成为另一种常见方式。共享经济下,最小可出租时间单位大大缩短,租房降低到以天为单位,租车降低到分钟。出租的频次和出租的灵活性同步得到极大提升。

(三)由B2C到P2P。

当前消费市场的主要商业模式是B2C,商品和服务多由专业公司提供,这有效解决了信用和服务水平保障等问题。共享经济下,自然人可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直接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共享平台的交易反馈机制和信用机制解决了消费者的选择困境,降低了组织成本。

(四)由专职到灵活就业。

如果把人力资源看作一种商品,那么同样是由于交易成本过高,人们的就业方式多是专职,以劳动时间的长短作为给予报酬的重要标准。这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力资源的闲置与错位。共享经济模式下,组织的结构和雇佣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个人与组织更多以商业伙伴形式出现,就业的灵活性得到极大提高,兼职和分时就业成为重要的就业途径。

三、共享经济的发展情况

当前,共享经济是全球最有发展活力的领域之一。在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6家电商中,有4家是基于共享经济,分别是Uber、AirBnb、滴滴出行和WeWork。其中,Uber的估值高达625亿美元,是共享经济的领导者,也是全球最大的“独角兽”公司。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京东战略研究院,2016年2月。

现阶段,共享经济最常用于交易标的高、交易灵活度大的领域。对交易标的高的领域,以不动产为典型代表,AirBnb、WeWork、HomeAway、途家均是优秀的共享经济企业。对交易灵活度大的领域,多以闲暇时间为主,猪八戒网、Instacart为代表。汽车属于闲置物品领域,因兼具交易标的高和灵活度大两个特征,发展最为火爆,Uber、滴滴出行、Lyft、Ola Cabs、BlablaCar、易到用车等共享汽车模式发展十分迅速。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京东战略研究院,2016年2月。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第7篇

【关键词】教师评价 内涵 特征

人类自从有教师以来,教师就在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评价。但正式的教师评价制度,却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我国的教师评价开始于60年代,直到80年代以后才有比较正式的评价。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可归纳为发展性、管理性、放任性和判决性四种教师评价模式。目前,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以其“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鲜明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它是一种以教师为核心,注重教师个体发展的评价。它源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英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对现行教师评价制度的总结和完善。国内外教育界许多专家学者和教师称赞这种教师评价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又是纠正缺点、发扬优势的有效途径,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改革内容。据英国一项调查表明,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教师中间产生了相当大的热情,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参与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有价值的活动,甚至是一种享受。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系统被介绍给我国教育界后,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就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意义以及如何建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做一探讨。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而是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本理是:教师评价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认为教师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的过程,它不应只是对过去的总结,主要应该面向教师的未来发展。这种评价制度注重教师在评价之后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旨在完善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过程,而且还是通过评价反馈,不断调节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作为过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不看重静态的评价结果,更不以此为依据对教师实施奖惩,而是看重这一评价过程能为教师的未来发展提供哪些促进因素,以及评价的可持续性。

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重要意义

1. 促进教师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需求的融合,为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了保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才会提高教育质量,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发展性教师评价有力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正是立足于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目的,强调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学校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

2.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工作氛围,提高学校工作质量和效益。传统的教师评价以奖惩、排序为目的,因此,教师之间难以形成一种真诚合作的关系,而发展性教师评价结果不与奖惩挂钩,这样就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消除传统的教师评价方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学校工作质量和效益。

3. 有利于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传统的教师评价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使得教师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而无暇顾及学生实践能力与创造性的发挥。发展性教师评价注重的是全方位的工作,因此有利于把教师从只注重课堂教学、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怪圈中解放出来,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广大教师切实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三、建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目前,我国正在大面积推进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着眼于人的发展,以此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基于此,我们必须积极实行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如何建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呢?笔者认为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立足现实,加强学习,进一步树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教育观念。由终结性教师评价向发展性教师评价转变,实际上是一种观念的更新,人们只有将一种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加以吸收和内化,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领导者首先要转变旧的教师评价观念,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观念。

(二)实施教师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教师的发展,所以一定要强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因为与他人相比,教师自身最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知道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困难以及想从评价中得到什么。所以,在评价开始时,学校要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即制定科学而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教师才能有目的地收集和分析有关自己教育教学的资料,体现评价的导向作用。 此外,明确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还有助于减小教师自我评价与他评之间的差异。

(三)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心和目标,所以评价教师一定要充分获取学生的意见。因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交往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同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听取并高度重视学生对自己在教学、师生交往和其他方面的建议,并且根据他们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或者转变某些不恰当的教育教学行为。

(四)实施教师评价一定要注重反馈环节,切实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提高,因此学校对于评价结果的运用,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奖惩和评优的处理上,而应帮助教师以开放、坦荡的胸怀面对评价结果,对教师存在的优势、不足和進步形成清晰认识,并且与教师一起提出如何发扬优势、克服不足的改进意见,教师也应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反思与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斌华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s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第8篇

1.幸福课堂:在快乐有序中安享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是师生个体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师生展示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舞台。在追求教育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今天, 幸福课堂首先应该是充满快乐的。和谐、融洽、轻松、快乐的课堂能依循人性化教学之道,师生相互尊重爱护,教师乐其所“教”,学生乐其所“学”。教师把自己所知所会与人文智慧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同时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爱其智、乐其教”,又会激发教师激情与创造性,因此获得自身情感能力发展与专业素质养成。当然真正快乐的课堂应是安定有序的。我们的幸福建立在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所获的基础之上。一个一味迎合学生、放任自流甚至闹哄哄的课堂,看起来学生热热闹闹、快快乐乐,实质是教学中的“低级快乐”,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并非真正学习之乐。因此,我们在营造气氛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有效掌控课堂进程,让学生快乐有序地参与教学;愉快、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安享幸福的教育。

2.幸福课堂:在多彩情境中体验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 学习要在一定情境或活动中发生才有效,学生要在丰富的社会真实情境中才有动力,有兴趣运用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并正确、灵活地使用知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获得学习精神层面的幸福感。而在脱离情境的学习中,“学生是说服自己从教学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人”,这样的学习索然无趣、劳而无效。鲁迅先生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物理知识在物质世界中显得多元化,需要我们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多彩物理情境, 把学生生活感受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炽热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用心思索,体验成功的愉悦。

3.幸福课堂:在创新教学中实现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课堂必是充满求真质疑和求新思维的学习乐园,问题是创新教学的心脏,思维是创新教学的主线。创新性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应围绕问题展开,创造性地参与强调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觉察、问题的系统提出和共同理解。

在创新教学进行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维自由开放、个性自然张扬、灵感瞬间迸发、能力自发展示。在科学探索、独立思考、生生交流、师生对话中深刻体验思维的心理求索历程,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完成物理思维质的飞跃。这样的教学过程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欣然向往? 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4.生命幸福:在成就自我中增进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 追求成就感(自我实现 )是个性生存的终极目标 , 人对成就感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教育教学中,让学习保持持久动力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体验成功。对抽象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高中学生来说, 体验成就的自我激励有时比教师的表扬起的激励作用要胜过百倍。这就是学生成就自我、增进幸福带来的巨大动力和与生俱来的魅力。

学生追求成就感需要有竞争氛围,教师要礼贤下士、放低自己,创造良性竞争氛围,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采取激励性语言,因势利导,诱发学生积极动脑、拓展思维。如课堂提问性语言中,常用“谁来试一试”、“谁有更好的方法”、“谁能再来补充”等鼓励性语言营造竞争氛围,激励学生求知欲望。

学生追求成就感需要有合适的目标, 教师教学要心中有数,对不同层次学生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设定不同学习要求或目标。

5.幸福课堂:在情智共生中升华

幸福的课堂必然是快乐的,快乐的课堂不一定是幸福的。因为快乐是一种相对短暂的浅层心理体验, 幸福则是建立在收获知识智慧基础上的无与伦比的心理体验, 是在情智共生中获得升华的真正持久的欢乐。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恰到好处又关键的指导,帮助学生破解一个又一个自主学习难题,如指路明灯般照亮学生并不平坦的科学探索之路, 学生在收获智慧之余自然会带来情感上与教师的亲近:“亲其师、信其言,”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进步感受无比喜悦,在体会学生智慧碰撞中获得教学灵感和成就感,并在智慧共生基础上形成和学生情感上的思想共鸣, 把课堂快乐升华为师生共同的生命课堂幸福。

鲜活的教学实践让人深深体会到: 生命幸福本是课堂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学之本、活力之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定位幸福、深刻理解幸福,把教师的幸福融入全体学生的生命幸福之中,思学生所思、做学生所求、乐学生所乐,在共同探究中使学生习得物理研究之真谛、形成师生教学情感上的志同道合,一起真正收获课堂快乐和幸福,使生命课堂升华到新高度、新境界,共同见证幸福课堂的精彩绽放。

摘要:幸福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共同追求的理想课堂学习状态和教学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五种生命课堂的实现方式,使生命课堂创建升华到新高度、新境界。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第9篇

关键词:内涵;特征;策略

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明确指出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让孩子们通过接受教育,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简称基础教育均衡,即指以教育公平思想为原则,教育相关部门在教育活动中以平等的教育理想对待受教育对象,依照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等实现公平和公正。最本质的是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

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特征

1.具有“公平”特征

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型教育发展观,其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追求教育公平,因此具有公平性特征。

2.具有“责任”特征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政府责任:一方面,其应該成为政府发展教育,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政府推进教育发展的主要职责是为教育,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以及宏观调控等行政决策中,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教育均衡的实质即政府作为控制社会运行的中枢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体,对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平等。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

1.制定法律,依法均衡

国家虽然有《教育法》等法律,但是在实现教育均衡上还没有法律。因此,国家应在充分调研各区域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法》基本法,来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均衡配置。

2.主管部门,忠实执行

教委、教育局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按相关法律,忠实地执行:一是从教育质量检测的手段引导教育均衡,包括考核制度、教育评价、教学效果和结果等来引导教育均衡;二是开展教育改革,考题由教育部门全程负责。

3.学校执行,不折不扣

各级学校作为最后执行的教育机构,要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均衡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体现在班级分编、师资、管理等方面保持均衡。学校必须具备很强的执行力,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总之,教育均衡更是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现实需要的发展策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从上到下不折不扣地执行。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第10篇

要想了解高校田径运动的人文内涵,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人文内涵, 所谓人文内涵是指人类高度珍惜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 是人类维护、追求和关切自己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体现。简单地讲, 人文内涵就是人类对自己的自我关怀。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 成为世界的主宰, 可能很多人认为是人的控制性所为, 这是肤浅的认识, 错误的观点, 人之所以如此的神圣和尊贵是因为人所具有的人文内涵, 它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 而且对人类的物质文明也具有重大影响。

2 高校田径运动的人文内涵

高校田径运动之所以长久不衰是因为它不仅仅可以让学生身体健康、不断追求奋发向上的精神, 而且是因为人们不断地对高校田径运动赋予新的内涵, 具有独特的魅力。在高校田径运动中到处都蕴含着公平竞争、创新精神和拼搏奋斗的精神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2.1 高校田径运动中到处都体现出公平竞争的精神

在高校田径运动中, 无论是田赛还是径赛, 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比赛规则, 对运动员的分组、测量成绩的器械以及比赛场地都有着具体的规定。例如对于竞赛运动员, 必须在听到指令后方能起跑, 而且在起跑线上有专门的检测起跑仪器, 终点上有着精密的电动计时仪器;对于田赛运动员, 要求运动员必须应用同样的器械在同样的场地上参加比赛, 计量成绩也逐渐采用遥感仪器进行测量。这些严格的规定让运动员没有任何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机会, 他们只有严格的要求自己, 辛苦锻炼, 让自己有着良好的心理、技能、技术, 才能够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同时在高校的田径运动中对裁判要求和裁判人员也有着严格的要求, 由于高校的田径运动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发展, 所以有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和评判体系, 这套体系可以对田径运动的比赛进行公正、客观、准确的评判, 避免了一些认为主观的因素影响比赛的结果。总之, 无论是对运动员、裁判员, 还是裁判规则, 在高校的田径运动中都体现出公平竞争的精神。

2.2 在高校田径运动中不断体现出创新

创新是前进的动力,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素, 高校田径运动之所以长久不衰, 而且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不断对田径运动注入新的元素, 所以高校田径运动中不断体现出创新。首先在场地上, 为了学生的安全、健康、舒适, 逐渐把以前的煤渣跑道变成现在的塑胶跑道;在器械上, 为了评判的准确无误, 逐渐把人眼测评改为现在的高倍摄像, 手工测量改为现在的遥感仪器等等;在技术上, 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不断创新技术,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方法上, 也不断创新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理论上, 通过实践得出很多成功理论;在田径运动的比赛项目上也不断地创新, 增添了一些新的、有利于学生体质和素质全面发展的项目。所以, 无论是在田径运动的训练上还是在比赛中, 无不体现出创新, 而这些所有的创新可以说都是为最终的成绩创新坐下铺垫。

2.3 在高校的田径运动中充分体现出拼搏精神

田径运动是所有运动的基础, 但是田径运动绝不是一项简单的运动, 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必须在体能、技术上胜过一筹, 无论是平时的训练还是最终的比赛, 运动员都必须顽强拼搏、奋力进取。在比赛中对于水平接近、不相上下的运动员, 最后的成败往往是在厘米或者毫秒之间, 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平时的体能训练上接受大量的高强度的训练, 对于每个技术、每个动作都要接收上千次、上万次的训练, 同时在比赛中还要有顽强的意志、抗高压的心理、不畏对手, 有时候竞赛的成败在于运动员瞬间的爆发。可以说从平时的训练到最终的比赛, 从比赛的起点到比赛的终点, 整个过程都是运动员的一个拼搏的过程。

3 高校田径运动的发展特征

由于高校田径运动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越来越受到喜爱, 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求, 高校田径运动不断发展, 其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首先, 高校田径运动越来越商业化, 随着社会对学生的关注, 高校举行的各项田径运动比赛也越来越受到各大媒体, 商家的关注, 他们通过投资宣传的方式表现出对田径运动的支持和喜爱, 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或者参加运动, 正因为如此, 高校的田径运动有了经济的依托, 在保证学生的田径运动各项开支的状况下, 各商家也得到了自己的宣传效应, 所以越来越多的商家参与进来, 因此高校的田径运动越来越具有商业化的特征;其次是使一些运动员越来越职业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体育越来越经济化, 高额的奖金不断刺激着学生的神经, 他们更积极主动的进行锻炼, 他们不断地创新, 他们把训练和各种比赛作为自己的职业, 以此来得到奖金, 体育的经济性, 越来越多学生的职业化也促进了高校田径运动的发展;最后高校田径运动的训练越来越系统化, 由于高校的田径运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 为了上他们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在平时锻炼中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 因此在平时的训练时把他们的身体、心理、技术、战术等结合起来, 进行系统的训练。

4 结束语

高校田径运动中所体现出公平竞争, 不断创新, 和顽强拼搏的人文内涵吸引更多学生的喜爱, 更多社会的关注, 同时所呈现出的特征也促进高校田径运动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岚, 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呂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李金梅.中国体育史学术新探[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内涵 第11篇

一、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一般概念

(一)工业化与工业发展的内涵

传统研究多将工业化定义为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96)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种过程,首先是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是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相比于这一定义,另一类关于工业化的定义则是广义上的,张培刚(2009)将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在广义定义的基础上,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着重于要素组合方式或技术的变化;二是不仅包含制造业工业化,还包括农业经营的工业化;三是技术变化所带来的制度变化也是工业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谭崇台等,2011)。

相比于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发展的概念较为狭窄。陈佳贵等(2009)认为,在一个国家漫长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改造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面貌,包括工业规模的扩大、工业部门结构的改善、工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内容,可以概括为工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正如Jorgenson等(2000)所说的,总量数据和总量生产函数并不足以刻划工业增长的全貌,工业发展必然包括结构方面的变化。金碚等人(2011)认为工业结构变化一般包括轻重关系、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要素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几个方面。高拴平(1997)对工业结构变化的理解与之类似,包括工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工业内部结构状况、工业增长的稳定性及其与结构变动的协调性、工业地区结构三个方面。此外,工业结构还可以包括工业品进出口贸易结构、工业要素结构和工业技术结构等方面(国晖等,2013),有的研究也将产业组织结构换作企业规模结构进行分析(贾晓峰,2001)。

(二)工业化与工业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工业化的阶段划分比较成熟和清晰,工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研究领域。多数关于工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湮灭在工业化阶段的研究之中,将工业发展阶段作为独立主题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当稀少。早期的研究,按照生产方式的变化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分为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这里暗含着工业发展阶段划分的影子。更多的研究或者是从工业结构变化的不同特征进行工业发展阶段划分,或者是从影响工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变化进行划分。虽然划分标准不同,但是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往往都意味着每个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结构调整任务、主要政策变化和结构调整效果各不相同(吕铁,2008)。

多数学者认为工业化与工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结构变化表现为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因此,工业化过程往往通过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表现出来,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在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在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行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工业发展推进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工业发展问题可以用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两个理论范畴来分析,工业发展表现为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陈佳贵等,2009)。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指出工业化和工业发展之间存在区别。郭克莎(2007)指出,工业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含义不是指工业的发展,而是整个经济的发展,通过工业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人均GDP等就可以体现出来。冯飞等人(2012)认为,经典的工业化理论得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这些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分工细化、后发优势等影响下面临诸多挑战,从而使得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与经验得出的工业结构演变不一致。尤其是分工深化导致发达国家形成服务于全球的服务业,后起发展中国家形成服务于全球的制造业,使得后起国家制造业比重更高,出现拐点的时间也有偏差。而且,后起国家工业化面临着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新技术等因素叠加使得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高度压缩,例如相比于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为200年、135年,日本、韩国仅用了65年和33年。

二、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因素分析

一些经济学家对影响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归纳,得出了许多具有概括性和综合性的结论。张培刚(1984)在《农业与工业化》中将生产技术和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作为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将资源和人口作为工业化的限制因素,将社会制度作为随机因素。林毅夫(2012)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更为全面的研究,如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前者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后者是机遇和政府。然而,“钻石模型”虽然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来源问题,但是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着与“钻石模型”不一样的经济环境。因此,韩国学者乔东逊乔构建了“九要素模型”,其中,物质要素包括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国内需求,人力要素包括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此外是作为外部要素的机遇(胡麦秀,2005)。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需求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学主流文献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由供给或要素投入决定,需求常作为一个短期问题而不予考虑。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将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已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共识,需求作为启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纪明,2011)。二是开放条件,尤其是分工演进对工业增长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引发学者思考的是,处于开放与保护并存、竞争与协作同在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一国的生产、交易与政府的边界到底达到什么水平是最合理的?(杜凯等,2010)。当然,全球化条件下,工业增长的稳定性和波动性也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尤其是经济危机或波动带来的影响。一些研究指出,工业是中国经济中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利用外部资源最集中的领域,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具有很大的敏感性和依赖性。

三、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及趋势

(一)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变化轨迹

尽管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史表明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其普遍规律,但中国工业发展却不是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过程。虽然中国建立现代工业的努力可以回溯到19世纪80年代,但是关于中国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研究还是集中于对1949年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析。比较常见的一类阶段划分,将历史事件与工业结构变迁的动因结合起来。例如,李博(2010)将新中国60年历史分为1978年之前和之后的两大阶段,两个阶段工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张建华等人(2012)的研究重在工业发展过程的机理探讨,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结构升级划分为向重工业倾斜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纠偏阶段、再工业化阶段。根据制度变迁特点对工业结构进行的阶段划分也属于这一类,比较典型的是根据不同的体制特点,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分为计划体制中的工业结构升级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工业结构升级(王云平,2002)。

另一类划分侧重于工业发展和结构演变的表象特征。吕铁(2008)认为1978年迄今的30年是我国工业化迅速推进的重要发展时期,根据工业结构变化的不同特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此之前,庄德钧等(1999)依据工业结构的演进,将建国40年的工业发展划分为重工业份额低于轻工业、重工业份额总体上明显高于轻工业、轻工业份额总体上在增加的三个阶段。有的研究直接依据主导产业的变化对产业发展阶段进行划分,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以轻纺工业为终端的产业群(1979—1984年)、以家电产业为终端的产业群(1985—1990年)、基础设施产业群(1990—2000年)和以住房和汽车为终端的产业群(2000年至今)四个阶段(邵宁,2012)。此外,从产业结构变化的某一方面进行的阶段划分也有借鉴意义,例如杨魁等人(2000)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分为几个阶段,金芳(2008)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突出矛盾

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中国工业发展总体状况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工业化演进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即将走完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并将步入工业化后期(陈佳贵等,2012)。一些学者基于霍夫曼定理考察我国工业发展阶段,认为我国经济实质上已经进入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刘世锦等(2006)认为,过去一段时期及今后较长时期内,重化工业的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各方面需求的集中体现之一,是不可回避也不可逾越的过程。刘昌黎(2007)也认为,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实现工业现代化,仍是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业化,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而一些经济学者反对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说法,认为重型化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先行工业化国家旧式的工业化道路,我国不能够重复他们的老路。

在当前工业发展阶段分析中,我国经济和工业发展进入转折性变化阶段是研究中最为关注的方面。江小涓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转折性特征,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有的研究结合内外部条件和形势的变化,总结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一些新特征,包括消费的升级带动作用提升、国际化和全球化影响加深、市场机制促进作用加强、节能减排成为新导向、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明显等(张建华等,2012)。金培等(2012)指出,当前我国遭遇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矛盾交织期。各种潜在矛盾复杂地交织显露,既表明中国工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没有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同时也表明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了必须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头,开始进入艰难摆脱各种路径依赖的重要转折时期。

从影响因素来看,未来我国工业发展存在一系列约束。刘世锦等人(2006)认为,进入“十一五”以来,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诸多基础性因素将要发生实质性变化,有的不复存在,有的将向新形态演变,已有增长模式将面临过去未曾有过的转型压力。任保平(2010)指出,发展中存在的约束包括进程约束、技术约束、资源环境约束等。在生产要素方面,生产要素价格快速重估的阶段将马上来临;在资源方面,如何实现能源约束加强条件下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刘世锦等,2006);在需求方面,一是与投资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相比,消费率持续下降;二是与政府消费率相比,居民消费率下降尤为明显(马艳华,2011);在体制方面,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性根源,比如地方政府助推和保护下的项目投资热、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效率偏低、兼并重组进展缓慢以及国企产权改革不到位等。

从工业结构演变本身来看,也存在一些突出而深刻的矛盾。一些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综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0)、金碚等(2011)分析了当前制约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包括传统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重化工业粗放发展与能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突出,产能过剩问题呈现扩大趋势,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进展缓慢,自主创新对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撑不足,资本深化与增加就业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张建华等(2012)认为,当前我国工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外部失衡,二是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三是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四是以GDP为导向的干部考核机制。这四者分别是当前工业结构性矛盾的外在原因、内部原因、深层原因和制度原因。

(三)未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趋势

从经济增长来看,多数分析认为中国将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的阶段,增长方式将会发生转变。刘世锦等(2011)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有很大可能性在“十二五”末期放缓,并在“十三五”时期明显下一个台阶,时间窗口的分布是2013—2017年。楼继伟(2010)指出,当一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传统增长部门竞争力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而被削弱,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因与技术前沿差距缩小而需要依靠创新,这都要求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根本转变。但是,刘世锦等认为,即使中国未来制造业比重下降,降幅也不宜过大,比如制造业的比重应该保持在30%左右。张建华等(2012)也有类似观点,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能到2020年)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和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与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的观点不同,林毅夫(2012)认为基于后发优势的潜力,中国经济仍然可以维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一些研究对未来工业增长速度、结构变化、增长方式等进行了预测和判断。“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增长的驱动力研究”课题组(2011),从历史轨迹对未来十年(2009—2018年)中国工业总量以及增速进行预测:城市化速度加快是未来工业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传统产业仍将继续高速增长,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突破点。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1)指出,“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和机制上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二是产业升级将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资本积累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将下降,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将提升。有分析认为,进入21世纪的20年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是基本完成工业化第二阶段、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重要时期,重化工产业群、“出行”产业群、电子信息产业群将成为发展的主导产业(刘世锦等,2006)。与中长期分析预测不同,有的研究立足于短期趋势分析,例如金碚等(2011)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若干判断。

四、总结与启示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成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间接的研究较多而直接的分析较少,对历史发展的总结性研究较多而关注现实和未来的前瞻性研究较少,借鉴国外已有理论框架的研究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的具体研究较少,针对工业发展个别问题的局部性研究较多而纵观全局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关于工业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但是这些理论的不足和缺陷也非常明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关于工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或者是与经典的工业化理论糅合在一起,或者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相结合,抑或依据工业发展的表象特征来分析。虽然这些阶段研究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的研究往往面临“时过境迁”的尴尬,与历史事件结合的分析难免“偶然性联系”的牵强,根据表象特征进行的研究又难以触及工业发展变化的本质。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形势对已有的发展经济学及相关理论体系构成巨大挑战。因此,经典工业化理论得出的一般规律在多大程度上是有参考意义的,面对新的形势和变化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和改进?这在研究中是要首先进行考虑和分析的。

第二,研究者对于我国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对我国具体国情及新形势下的工业发展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国经济转型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是任何模式都不能提供现成答案的。正是因为如此,其研究才更显必要性和挑战性。目前关于我国工业发展演变的研究,仍然多拘泥于传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或者是局限于片面问题和局部领域,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刻。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结合中国工业发展演变的自身实际,对我国工业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如何看待工业发展中的独特因素和新形势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如何从不同角度(例如经济发展、就业增长、环境优化、资源节约等)来评价我国工业发展和结构演进的效果?

第三,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与战略研究有待加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工业发展或将出现重大的阶段性变化。这是由于制约工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既包括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能源环境约束的强化、结构性不协调突出(比如产生过剩等)、价值链升级缓慢等长期性问题,也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部形势严峻、国内政策调整效应减弱等短期性问题。在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影响下,未来工业发展会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工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应该进行怎样的定位,在这种定位下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工业发展战略?怎样利用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和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也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解答。

第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疑问和难点,对研究开展可能构成一定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产业分类与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价值链分工条件下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在分工深化到产品内的情况下,传统的产业或产品划分方法是有失偏颇的,包括依据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将行业或产品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类别的划分方法。这是因为,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中的产业升级分析,不能仅仅依据产品或行业技术含量的高低来判断,更要依据我国所承担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低来判断。在统计上,我国的行业统计口径还多次发生变化,包括1984年前后工业行业的统计口径变化,1998年前后“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统计变化等。此外,在国际比较分析中,全面、系统的国外数据获取也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2013年重点课题“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研究”阶段成果(编号A2013041008)〕

上一篇:用日新月异造句下一篇:小主持人培训上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