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育理念

2024-09-20

高中化学教育理念(精选8篇)

高中化学教育理念 第1篇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

 现实数学与数学现实

 数学化

 形式化

 再创造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

 数学教学目的 教会学生思考

 教学三原则

 主动学习, 最佳动机, 循序渐进(探索、阐明、吸收)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理念:

 “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造的。”

 学习,就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在实际情境中组织活动的经验,构造出

知识,或是构造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双基教学

涵义:

 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发展的教学。基本理念:

 基础教育:打好扎实基础——师傅领进门, 修行靠自身

 强调会正确迅速地解题

 基本途径: 强化训练, 熟能生巧

双基教学的理论基础

 记忆通向理解;

速度提高效率;

逻辑保证精确;

重复依靠变式。

“双基”数学教学过程

 “启发式”教学

 “精讲多练”

 “变式练习”

 “小步走,小转弯,小坡度”的三小教学法

 “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的复习课

普通高中课程基本理念

(一) 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 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普通高中课程基本理念

(二) 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 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

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 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

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像、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

 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在形

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活动,设立体现数学某些重要应用的专题课程。

 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

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 我国的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双基的传统,应继续发扬。

 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

例如,算法,数据处理、统计知识等作为新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 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全盘形式化是不可能的。 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

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

程的各个相关部分),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

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

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

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 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例如,过程性评价应关注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数学

思想等过程的评价,关注对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过程的评价,以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的态度、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

普通高中七大教学建议

 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

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 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 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 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 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 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教育理念 第2篇

本文探讨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行动研究把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始终,来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作 者:韩峰 蒋道明 Han Feng Jiang Daoming 作者单位:韩峰,Han Feng(上师大二附中,上海,40)

蒋道明,Jiang Daoming(金山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200540)

高中化学教育理念 第3篇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推动教师和学生共同 参与教学,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缓解紧张,消除畏惧。告知学生无论 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大胆提出来,即使权威的教科书也有可能出现错误,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才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课后交流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充分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应该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观念。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生本教育的重要基础。

二、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弊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首先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其中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高中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现象,如果教师将这些现象搬到化学课堂上,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高中化学课堂的导入部分,灵活运用有趣的生活化学现象,将会让学生对化学倍感亲切。例 如,在《原电池》的 课堂教学 导入中,教师可以从有趣的小故事开始:“李奶奶年纪大了,牙口不太好,于是她去医院看牙科,牙科医生给她镶了一颗漂亮的金牙,李奶奶十分开心。过了几年,李奶奶又有一颗牙掉了,于是她又去医院镶牙,这回牙医给她镶了一颗不锈钢的牙齿。但是李奶奶回去之后牙口疼痛不止。李奶奶 这是怎么 了?”学生听得 津津有味,这时,教师可抓住时机进行讲解:“原来李奶奶的嘴里形成了‘原电池’,一直在不断地放电,难怪李奶奶会觉得不舒服了。”学生听了之后十分惊讶,注意力十分 集中,从而顺利引出本次课堂教学的主题———“原电池”。

三、组织课堂活动,体验学习乐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一般对化学实验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主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论证理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只发挥引导作用。这一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化学实验的探索与研究。例如,在《乙酸、碳酸以及苯酚酸性的强弱对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各个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实验验证,并在完成实验后指出其不合理之处以及改善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以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学生在小组中积极讨论,在实验室实践自己设计的实验,还能够与其他小组对比,看谁的实验方式最好。在这一课堂活 动中,学生通过实验完成了学习内容,同时也深刻透彻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并且在实验过程中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师仅仅是课堂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永恒的发现者与创造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勇于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上讲台来,将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黑板和多媒体讲授给其他同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要积极鼓励、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实现自我价值。例如,在《碳酸钠、碳酸氢钠鉴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寻找答案。碳酸钠是一种白色固体,一般在造纸、玻 璃等工业行业中广泛运用;而碳酸氢钠也是一种白色固体,也就是小苏打,烘焙糕点时,必须要用到碳酸 氢钠。那么,怎么鉴别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呢?学生在课外寻找答案后可以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再对其进行评价。但是,教师注意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对学生的评价以积极鼓励为主。

生本教育理念的本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 发挥自我价值,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而教师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应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生需要点拨和帮助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与创新过程中,必然能够实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从而促使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摘要:生本教育是指以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创新探索实践,进而提高学习能力的教育模式。生本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能够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同时可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主要探析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些策略。

刍议高校化学理念教育 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化学 理念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224-01

化学作为一项基本学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程度,以农药等为代表的现代化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同时也表现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大气污染、全球变暖等,因此研究绿色化学便成为现代社会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绿色化学教学理念也逐渐成为高校化学教育中的重要理念。

1 高校绿色化学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分析

绿色化学,也称为环境友好化学,主要是指化学反应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充分的利用了参与反应的原料原子,并以污染预防为重点,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化学科学。绿色化学不同于传统的环境保护,不是被动的去治理环境的污染,而是从化学角度主动的防止污染的产生,让污染消失在萌芽状态。绿色化学教学理念是化学教育的重要飞跃,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绿色化学在防治污染、保障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也成为现今绿色化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校开展绿色化学教育是实现可持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的基本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1],因此作为大学生,就必须具备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充分掌握绿色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进步,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高校必须要充分实施绿色化学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使教师与学生了解到绿色化学对人类生存环境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到整个化学教育的过程中,推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与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而充分推动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与进步。

2 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实施

绿色化学理念主要是针对天然无公害的化学反应而提出来的,化学教育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教育两方面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将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渗透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中,重视对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引导,提高学生的绿色环境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首先,教师需要在理论教育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基本教育理念。目前,在中国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化学教材中,绿色化学理念体现的都比较少,甚至在一些化学教材中根本没有绿色化学的体现。但由于教材的具体内容在特定的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2]。这要求高校教师首先要充分掌握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对教材进行重组与更新,以体现绿色化学的基本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环境保护意识。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更加现代的教学手段来体现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将绿色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方式融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尽可能多的资料,展现教学的丰富性与活跃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充分展现绿色化学教学理念下的绿色化学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讲解绿色能源与绿色化学工艺等,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其次,教师需要在实验教育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基本教育理念。第一,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用微量化的实验来节省资源的利用。微量化实验是近些年来出现并频繁使用的新的化学实验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化学实验的废液处理,以有效改善化学实验室内的空气与环境质量。微量化实验是采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相应的化学信息,减少中间生成物的转移,进而降低试剂在器皿上的附着量。微量化实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实验药品,减少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教育理念,因此应当大力提倡。高校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基本条件,在保证化学实验质量的前提下,采用微量化实验,这样一方面能够达到实验的效果,另外还节省了资源,减少了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绿色化学意识。第二,教师尽可能的采用封闭式的实验,以实现实验过程的零排放。在化学实验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传统化学实验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但很多有毒气体还是会排放道空气中,进而影响空气质量。绿色化学理念强调将有毒气体实验放在密闭的空间中进行,使系统中产生出一种能够吸收有毒气体的元素,进而实现有毒气体的零排放。这要求教师对实验方法、仪器、技术等进行新的设计,实现循环性实验,一方面防止有毒气体进入空气中;另一方面还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药品,缩短实验时间。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合作,设计出回收及提取再利用的实验,达到药品与资源的循环利用,突出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优越性。第三,教师需要重视对三废的处理,以降低污染程度。绿色化学教学理念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对污染的阻止方面,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处理方法,对实验室三废进行回收再利用,突出绿色化学的基本教学理念。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三废的处理,是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需要将这种理念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改变学生随意排放的陋习,实现实验室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将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第四,教师要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实现绿色化学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化学实验课程摆脱传统实物课程的一个重要跨步,多媒体的应用与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多媒体技术能够将那些反应相对较慢且操作要求苛刻的实验,用更加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另外一些有毒试剂的实验等,通过多媒体演示,还能避免有毒气体的排放,降低有毒气体对环境及人体的伤害,还能节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尽可能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教学理念。

3 结论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教学理念作为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过程中必须要突出的一项基本教学理念,在高校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学一方面节约了实验材料与资源;另一方面也很好的保护了环境,因此,是一种高效的、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的传授绿色化学基本内涵,将绿色化学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并为化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万寿.以绿色化学理念指导高校化学实验教学[J].教育探索,2010(6):62-63.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育理念 第5篇

四川省乐山市牛华中学 杨长荣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要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领悟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育理念用朴素的话来叙述,就是由过去的培养考生向培养学生转化。

过去,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所提倡的是:以教材为蓝本、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高考试题为导向;教学实施中:学生围着老师转,老师围着资料转,教学围绕高考转;体现在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培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五种能力;总之,高考指向那,教师和学生就奔向那。这种教育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一代“名师”。在这种物理教学理念下所培养的学生学科知识功底扎实,所学知识系统、完整,但这种应试教育诱导学生挤考大学的独木桥,其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了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天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各自爱好与兴趣的发展。特别是在突出抓应试教育的同时,缺失了对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其他方面的必要教育,也就是说或多或少忽视了一些德育方面、能力方面、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以及思维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无意中所造成的学生流失对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以及进入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所体现的对人生价值的迷失,在工作和科研中所体现的高分低能等现象,都是值得我们对高中教育进行必要反省的地方。

新课改下的高中课程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物理学科而言,主要体现在:

1.通过高中物理课程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教育要求提得更高了,内容更丰富了,从大的方面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古人说得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进步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讲诚信的人,这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观念就必需摆正在培养在校学生成为完整的人这一基点上,为了每个学生的成长,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求我们更多的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中各个层面上人才的需求,为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即“让学生做成长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也就是说,在高中物理课程教育中,我们不能只单独给学生以学科内知识,要 从新一轮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出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来培养教育学生,使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做人做事、显性和隐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文化的、道德的、思维素质方面的以及十年、二十年以后经济和科技发展中不被淘汰的、怎样在国际舞台上参与竞争的内容。要求教师用创造性的艺术目光和精湛技巧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刻划学生未来,用物理学科独特的思维形式去完善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2.高中教育从以知识为本转化为以发展和能力为本

过去,我们的教育在单纯传授知识方面做得较多也做得较好(杨振宁曾在中外教育和学生能力比较中谈到),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新一轮课改对各学科课程教育目标认识更为深刻了,要求更高更全面了。就物理学科而言,准确地说我们所从事的不再是单纯的物理教学而是广义上的物理教育,物理教育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更重视物理教学以发展和能力为本。具体操作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1)摒弃过去的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当然,我们不应因此而淡化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抓好基础仍是今后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新一轮课改所强调的是打破学科教学界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物理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教学离开了动手动脑就等于画饼充饥,应试教育急功近利,治标不治本。余世雄博士在谈到人才成长时曾说过: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走入社会,每年将会遗忘他在大学所学知识的20%„„。那么留下的是什么?是科学的分析、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科有他的特殊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而思维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生活和实践(实验)中的现象和事实,只有勤于动手动脑,我们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从过去单纯传授知识的怪圈中跳出来。

(2)现代化和传统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坚持改革、继承和创新的原则,强调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强调多媒体、现代化手段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优势互补。教育资源也不仅只有多媒体和一些数码器材,挂图、模型、演示器材、实物以及实践基地都是教育资源,传统的教学则是指粉笔、黑板教学,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相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其学科特点的特殊性较为突出,单一的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或传统方法教学各有利弊,所以我们必需结合教学内容,因地制宜的灵活地整合教学资源,克服教法上的单一性和随意性,充分利用教师教学风格和学校教学设施装备的优势,创新性地组织教学,既不可以不变应万变,也不能让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一指弹”,以影视和动画代替实验,喧宾夺主,应尽量减少学生和机器间交流,多一点人性化的沟通。(3)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以学生为中心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再也没有市场了,不再是学生围着老师转,取而代之的将是“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脑、动口和动手,才能最大程度地体验到科学家们研究问题时“过程与方法”的精髓,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培养。知识是死的东西,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知识将会得到不断的更新,但从研究问题过程中所学到的方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将是享受一生的。

同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师生互动”中形式化的东西,不然会显得庸俗,应该强调其实效性,抓住哪些内容的讨论能够得到一些深刻的结论,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同时又产生合作学习的气氛。

以学生为中心,也不能不要教师,教师应该是主导,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组织能力。学生的活动没有教师的引导,课堂上也将会是一盘散沙,收获不会很大。

(4)激励学生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培养学生会做题是我们的愿望,但不是我们的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迪才是我们开展学科教学的真正目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不能形式化,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经常性地体现在平时的物理教育当中。同时,要引导学生做知识的主人而不做知识的奴隶,学习科学、崇尚科学的同时要敢于质疑,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教学中要经常性地渗透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社会责任感的思想,要结合事例落在实处,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一些及所能及的课题研究活动等,而不是把这些内容作为“标签”贴上去。

(5)教学过程中突出知识和技能的紧密结合

我们强调技能,但决不能忽视知识。新一轮课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使学生学到为终生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结合城乡地域特点,适时地、适当的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到工厂去,到农村去,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经常性地开展一些科技讲座,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些活动除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知识和技能的同等重要性,过分强调哪个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都是不对的。

(6)强调情感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情感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建立在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基础上的。我们所提倡的是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事例、国家 和民族的发展史、社会的进步史以及科学家的故事,自然的渗透在“过程与方法”之中,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爱国热情、发奋向上的刻苦学习精神。我们反对学科教育中刻意的、牵强附会的情感教育,更不能以强调情感教育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而削弱对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降低高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标准。

我们讲欣赏教育、愉快学习,有时就容易忽视对学生的严格教育,呵护太多,教育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愉快学习,这是肯定的,但学习应该是快乐与压力共存,只有快乐而没有压力也不行。

3.以开展“自主学习”为目的,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无味。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就是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目的所在。同时,我们也必需注意到:

(1)高中物理不只是关着门在课堂中学好的,必须向课外延伸,这个延伸很可能会增加学生很多负担,因此应该适可而止。通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到不是老师要学生学,而是自己要学,让他们自觉地把学习延伸到课外。

(2)高中物理不仅是靠教师教会的,而是由教师导会的。现在有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因此,我们必需正确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学习动机,教会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去学。

(3)物理学习不能离开教科书,虽然没有一本教科书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必须首先肯定教科书的作用,它是我们开展教学的依据,是其它书籍所无法替代的。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学习不是要求学生离开教科书去“博览,博学”,而是在指导学生学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去阅读一些其它书籍。当然,只靠一本教科书也是不行的。

(4)只做课本上的一点练习是不能学好高中物理的,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精选一些其它资料上的经典试题,让学生有适量的训练和练习,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题量积累,才能做到解题时的触类旁通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高中物理教育肩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为将来发展提供必要的、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任务和责任,无论从教育的观念上,还是从教育的实践上来说,教育的改革都必须以教师各项素质的提高为起点,并借助每个教师的实践来完成。总之,但愿在这一轮新课改的引导下,用我们共同的智慧来诠释“钱学森之问。让钱老在九泉之下安息!

高中化学教育理念 第6篇

【摘要】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讲,文学教育是其重要的构成内容之一,增强对学生们的文学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因为现今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及对语文教学的忽视,造成目前高中语文在进行文学教学方面前景堪忧。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学理念,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学教育理念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5-0102-01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多种教学措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学理念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渗透文学理念的重要性

对于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并且是形成认知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教职人员应加大对学生思想方面的教学力度,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进行思想教育期间,文学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本身的阅读才能,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素质与修养,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

二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理念存在的不足

1.教职人员本身存在的问题

依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中语文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没有阅读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从而造成教职人员本身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教学与专业技能之间出现分离问题,导致很多老师在讲解文学方面的知识点时,仅注重理论,无法列举例子,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2.没有重视语文知识点中的文学元素

对于语文来讲,很多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学会了语文,因而在语文方面所投入的精力与时间严重低于其他学科。

3.多元化的发展使文学地位越来越低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同文学作品的影响力相比,学生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向网络游戏、视频聊天、影音节目等。同时,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使人们做事情越来越急躁,很难静下心来欣赏文学作品。

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理念的措施

1.增强教职人员的文学修养

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职人员就需要先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因此,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储备,并且针对学生的个性、爱好等特点,利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生们的文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在教学期间突出文学教育的地位

想要提升文学教育的地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转变人们以往对语文课的错误认识;(2)教育管理机构需要从旁发挥好推动作用。高中语文老师应进行一些文学阅读方面的活动,从而让学生们认识到文学的魅力与重要性。如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举办故事比赛、辩论会等,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另外,教育管理机构也需要提升文学教育的地位,及时了解高中语文教学期间文学教育的情况,找寻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调整及解决。

3.利用文学阅读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不但需要把握好教学重点,同时还需要在教学期间对学生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进行引导,具体可从利用作者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及组织学生赏析文学的优美与博大两方面入手。高中语文老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深入挖掘了学生们的潜能,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4.增强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数量

教师可以利用写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们对文学的阅读积极性。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身的家庭情况、经历等书写成一篇散文、诗歌等,学生们在刚接触文学作品期间,会对文学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需要将文学融入学生们的生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5.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地再现文学作品的情景与内涵。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如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前,可以为学生放映相关的视频,然后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之后再讲解课程内容,这样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期间,渗透文学教育理论对学生有着深远意义,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重视文学的价值,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们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从而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云波.文章不是无情物化作神采显飞扬――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9(Z1)

[2]文玉玲.高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策略浅谈[J].学园,2012(18)

高中化学教育理念 第7篇

(一)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落后

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是比较高的,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的工作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一种体力劳动。但是,当前的创新理念学校的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比较差的,学校为了节省开支,没有聘请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让其他学科教师给学生上体育课。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师是专业的,但是专业技能也达不到体育教师的要求,在体育课堂上没有科学的教学策略,不能给学生制定科学的体育锻炼计划,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影响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的不重视,所以对体育教师的业务考核没有一个重视,也没有给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体育教师不能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体育教学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二)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

没有明确目标的课堂是没有价值的,学生是不能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的。体育教师由于对体育课的不重视,没有给体育教学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比较混乱的。体育课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导,学生就不知道自己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自己该如何努力,因此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感觉是比较迷茫的。在每节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只是根据课本知识给学生呆板地讲解体育知识,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记忆体育知识,体育课慢慢的成为学生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没有了实践性的特点。

(三)体育教学内容单一

一些学校体育场的面积是比较小的,体育器材是有限的,所以体育课大部分是讲解理论知识,很少给学生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导致了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地开展,这样的体育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四)体育场地器材经费严重短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落后的,因此教育条件是比较差的。体育课没有宽广的体育场地,没有充足的体育器材,体育经费的投入也是比较少的,学生只能在小小的体育场地上进行体育锻炼,学生不能使用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材,体育课都是简单的跑步、做操,体育内容是比较单一的。

二、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特点

(一)健康为本“健康第一”

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最基本的理念。在创新理念的背景下,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实现培养健康的人才目标。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因此,在创新理念下,体育课的特点已经由传统的身体健康,成为现在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培养。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是学生要服从老师的命令,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就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是很难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而随着创新理念的改革,课堂的主体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一种传授知识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关系,而是一种彼此平等,互相沟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创新教育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与实践研究

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多的。体育教学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很难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很难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的。体育教师应该运用趣味化的体育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媒体技术教学法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再结合体育教材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原则,给学生开展体育教学。这样的体育教学才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教学模式,可以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一)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

如果体育教师如果没有专业的体育技能,就不能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体育教学要想实现体育课程的价值是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学校应该聘请一些专业的体育教师,让他们来进行体育教学,这样体育教学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校还要定期给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升这些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还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鼓励体育教师弘扬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二)自主探索教学法

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主要任务,为体育教学设计出一个独特性的方案。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把一些器材展示在学生面前,不告诉学生器材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探索,然后思考出这些器材的使用方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自己创编各种使用方法,可以极大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索的形式来学习器材的使用,比单纯的依靠教师的讲解,对器材的使用方法更加印象深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高了,不仅对学生提高体育技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学校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转变体育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能够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当成教育的重要的任务。学校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重要的,身体素质也是重要的。学校还应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做好体育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四)使用类比教学方法

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可以类比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构建一个活泼的教学氛围。例如,在给学生讲解蹲踞式起跑时,教师可以给高中生讲解压缩弹簧的原理,教师通过用这种类比的方式可以激发高中生对这节课的探究欲望,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学生就可以把蹲距式起跑的动作和压缩弹簧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有效地把握动作的技巧。

(五)使用游戏教学法

教师也可以游戏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学生都是喜欢做游戏的,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融入游戏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融入“解手链”的体育游戏,这个游戏的内容是:以十个同学为一小组,十个同学围成一个圆圈,让小组成员举起右手,握住对面同伴的手,再举起左手,握住与他不相邻的左手,围成一个复杂的链子。然后教师让学生不松手,解成一个大圆或者两个小圆。学生通过做这个游戏,可以培养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在游戏中放松自己,缓解自己在体育课上的疲劳。当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是有趣味的时,是可以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之情的。这样的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是比较高的。通过认真分析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发现只有解决这些问题,高中体育教学才能步入正轨,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创.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意识探索[J].快乐阅读,2011,(04):115-117.

[2]亓兴元.浅谈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09):12.

高中化学教育理念 第8篇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内容的素质教育, 在实施教育的活动中搭建具有创造性与探究性的平台, 使学生通过参与和实践, 主动思考与探究, 萌发创新意识, 激发创新思维, 使学生潜藏的创新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创新教育还包括创新能力素质、创新知识素质以及促进创新思维的情感及意志品质的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 只注重理论知识内容的传授以及解题方法的灌输, 忽视对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式接受, 然后对结论性的知识进行消化与理解, 缺乏探究的过程, 久而久之就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兴趣, 创新意识慢慢变得淡薄, 禁锢了创新思维能力。从小处着眼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从长远利益来看, 创新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 不符合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

二、创新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1.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从营造教学氛围做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在班级中要倡导以人为本, 师生平等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不能只是师对生的单向灌输, 要体现以人为本, 注重师生双向交流沟通, 生生之间加强讨论。教师要消除学生课堂上拘谨、害怕出错闹笑话的心理, 要引导学生只有将错误暴露出来, 找到知识的薄弱环节, 才能将其彻底消除。

教师要提高自身觉悟, 更新教学理念, 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 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去学、怎样学得更好;要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从而逐渐将创新意识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如在教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时, 让学生自己制取Fe (OH) 3、Fe (OH) 2。但在制取Fe (OH) 2时, 学生往往受到制取红褐色Fe (OH) 3沉淀操作的影响, 按常规操作滴加NaOH溶液。很显然学生忽视了Fe2+很容易被氧化的特点, 操作失误。此时, 教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的操作错误, 而是启发学生根据Fe2+的性质如何避免其制取过程中被氧化。这样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还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舞。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兴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动力, 是创新思维的催化剂。有研究表明, 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 大脑中的学习神经细胞处于高度活跃状态, 也就是只要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 那么就会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思维品质。教学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 给学生全新的视觉感受;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述酸碱中和时, 可联系生活中如何除去烧水的水壶内厚厚的水垢, 方法就是加上醋煮泡从而将水垢除去 (CaCO3+2H+=Ca2++CO2+H2O) , 这既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运用中渗透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利用焰色反应中产生的明亮绚丽的焰色, 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验探究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优势。长期以来,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重结论轻实验探究过程的现象。学生往往做的是验证性实验, 按照教科书上规定的仪器和操作步骤来做, 没有考虑到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操作仪器, 这个实验步骤为什么要这样做, 产生思维惰性。因此, 要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打破学生的思维壁垒,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抽象、归纳、推理和判断的方法来认识化学本质及其潜在规律, 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如, 在学习《钠的化合物》一节时, 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实验引入Na2O2的性质教学;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 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到气球中, 由于产生的量不同, 气球鼓起的大小也不同。通过这些现象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国家大计, 教育为本。”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 化学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 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探索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 在教学中自觉推进教学改革。只要师生共同努力, 一定能将创新教育提高到新的高度,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读《名师课堂经典细节》有感下一篇:《无人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