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泸沽湖的传说

2024-06-25

诗歌赏析:泸沽湖的传说(精选8篇)

诗歌赏析:泸沽湖的传说 第1篇

诗歌赏析:泸沽湖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

就听到一个关于泸沽湖的美丽传说

一直在耳际

萦回

泸沽湖的美丽莫过于女儿国的美丽

女儿国的美丽莫过于母系氏族的神秘

母系氏族的神秘莫过于泸沽湖女人走婚的神奇

美丽的`泸沽湖畔

燃起一堆硕大的篝火

男人、女人们围在篝火旁

一起载歌载舞

她们用优美的歌喉和精湛的舞技

传达自己的深深爱意

情投意合后,两人就会暂时离开

一种古老而原始的冲动

谱写了泸沽湖这种古老而又神秘的传奇

一顶草帽

挂在门头

就锁定了属于自己的情人和领地

他人是不得冒昧侵犯的

即使是老感情

也只好望帽兴叹

就像住在宾馆

门锁上再挂上“请勿打扰”

孩子从小到大都不认父亲

孩子也没有必要知道他父亲是谁

孩子有自己的母亲就够了

舅舅才是他的至亲

平时

她们看上了意中人

也不是不可以走婚

竟然

有人一生走婚108次!

美丽神奇的泸沽湖

有多少人在你的世界里疯狂

而你

却在历史的风雨中坚强

12月5日于普者黑

诗歌赏析:泸沽湖的传说 第2篇

我看岁月 向着柳岸生长

太阳用余晖擦亮沉迷的波纹

鸟儿停歇了流浪,湖月独自徜徉

谁用一坛女儿国热诚的酒

带我来了故事中

这花开遍野的地方

篝火将歌声烘脆

来路在舞袖下沉一沦

你我

是漂浮的云朵。南来北往间停靠

这世俗的终栈

将狮子山脚下的海

浓缩成问候

落入每一个含笑前事中

何处的泪结成冰凌?

散着芬芳

相逢是首短歌

即便湖心沉沉倒影

难以记载无尽朝代的更迭

在谜一样的风中

寻着世外散飞的小雨

淋湿泸沽湖面上

静谧

诗歌赏析:泸沽湖的传说 第3篇

故事的背景是西西里岛这样一个浪漫的岛屿, 美丽的落日、温暖恬淡的黄昏和独特的具有西西里风格的建筑, 给观众带来了舒适的视觉享受, 影片的开头就为整部作品奠定了一个美与梦幻的基调。影片的女主角是玛莲娜, 她是一个高贵浪漫而美丽的女人, 影片所描述的西西里也是这样一个浪漫美好的岛, 人与景的相互交融、相互映衬能够带给观众许多关于美的享受。这部影片浪漫唯美、细腻感性, 并且具有较强的画面感。

故事的美首先体现在女主人公玛莲娜的身上, 作品不仅仅是从正面角度来展现玛莲娜的美, 一方面直接展现玛莲娜的性感红唇、美腿以及美丽优雅的秀发, 同时又通过侧面的角度, 比如男人垂涎欲滴的镜头、女人妒忌的目光, 这些都将一个美丽性感同时又优雅傲慢的女人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影片的美除去女主人公玛莲娜, 还体现在视角男主人公维利图的身上。一个不谙世事、单纯善良的少年被玛莲娜的美深深地触动。他一直默默地关注着玛莲娜, 这种关注起源于少年时期的性启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暗恋甚至是迷恋的情愫, 整个影片变成了一个少年暗恋与成长的故事, 真实而美好, 除去少年懵懂的爱慕之情, 维利图也用善良、纯洁守护着玛莲娜。

二、从道德角度分析电影中的善与恶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西西里的岛熙熙攘攘, 玛莲娜是众多居民中他们中独来独往、特立独行的一个, 她美丽、孤独、优雅而傲慢, 但是对于玛莲娜这样一个完美的女人, 道德的尺度和标准已经毫无约束作用了。男人的欲望和女人的妒忌使得他们蒙蔽了双眼, 他们来不及审视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女人, 主观上把她当作一个放荡的女人。玛莲娜对于这些似乎从来不在意, 可是她孤独行走时却面露悲伤和孤独, 这些都映入维利图的眼中。然而她的沉默与不解释, 只能助长西西里居民的气焰, 男人对她不加收敛的淫欲目光, 女人对他肆无忌惮的谩骂和中伤, 这些使得玛莲娜最终爆发了, 在女人们的群殴羞辱和谩骂下, 她那样孤独狼狈地坐在地上, 撕心裂肺地喊叫着, 这一切的结局都源自于西西里岛上居民扭曲的道德观。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 为了维持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必须要制定一些规则和准则, 这就是法律。故事的背景是二战, 那个时候战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 在这样的情境下, 人性更加显露无疑。当一个人因为特立独行而被孤立的时候, 所有人就更加不择手段地对付他, 他们不顾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玛莲娜就是这样, 西西里的居民已经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人类内心丑恶的一面使得他们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地对待玛莲娜。

抛开特殊二战背景, 西西里的居民们对玛莲娜残忍的行为也将人性丑恶的一面展露无遗, 这种劣根性源自内心的那种丑陋和妒忌。玛莲娜是一个高贵美丽的女人, 所有男人对她垂涎欲滴, 战争使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自然吸引了众多男人的关注和觊觎, 收获多少关注就会招致多少嫉妒, 欲望和嫉妒在心中得到无限的扩大, 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就会一点点被显露出来, 男人不顾一切要得到她, 女人想尽办法要羞辱她、折磨她, 说到底, 这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摧毁。美好的事物成为众矢之的, 这不仅是女主人公的悲哀, 更是人性的丑恶和悲哀。影片最后做了强有力的对比, 当玛莲娜跟随丈夫重新回到了西西里岛的时候, 往事的沧桑已经带走了她过去的高贵和美丽, 失去了男人的觊觎和女人的妒忌, 女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残忍地对待玛莲娜了, 因为此时的她和她们已经没有什么不同, 女人们因妒忌而扭曲的心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偿, 她们能够接受这样平凡的玛莲娜, 导演用这样强有力的对比, 讥讽了人们口中的伦理与道德。

三、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浅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女性主义批评源自20世纪60年代, 提倡贴近生命本体, 关注妇女的独立、平等与自主, 关注女性形象, 以求建立以女性独有的生活历史、审美体验为内容的女性主体身份, 颠覆大一统的菲勒斯男权话语价值中心的二元对立体系。影片女主人公玛莲娜痛苦的根源就是父权制社会的奴役。影片中对于男性性特征和性冲动的大篇幅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父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影片中的维利图以偷窥者的身份目睹了他的梦中情人玛莲娜的经历。影片中他有多处幻想, 例如英雄救美、埃及艳后等片段, 这些情节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对女主人公的迷恋, 但是另一方面, 对于改善他爱的女人的生活, 却表现地无能为力, 对此, 他只能表现出深深的惭愧。影片看似在刻画维利图有多么深爱着玛莲娜。然而, 维利图作为一个男性个体, 本身也是男权社会的缩影。影片借维利图之眼, 表现出男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优越和奴役。

在影片中, 西西里岛上的男人们是男权社会欲望的代表。他们觊觎玛莲娜的美貌, 想要得到她。玛莲娜的丈夫战死沙场, 她没有了依靠, 岛上躁动的男人们开始窃喜, 因为他们终于有机会得到这个不可方物的美人儿了。甚至连学校的男生也开始认为他们终于有机会能接近玛莲娜。学生们恶搞玛莲娜的父亲, 趁其耳背说尽了侮辱玛莲娜的话。十几岁的小孩有如此之行径, 可见男权制度的毒害之深。年轻的军官意欲与玛莲娜结合, 却因年老丑陋的牙医的掺合, 而吃官司。替玛莲娜作辩护的律师, 所持的惟一动机就是得到玛莲娜。因为太美丽, 玛莲娜无法正常生活, 走到哪里都要忍受男人猥琐的目光, 甚至连父亲都因不忠的传闻拒见玛莲娜, 使得玛莲娜孤苦无依、举目无亲。最终, 走投无路的玛莲娜用身体做交换, 男人们趁机施舍占有她, 这无疑是一种对于男权社会的控诉。

四、结语

赏析《美丽的爱情传说》的意境美 第4篇

关键词:《美丽的爱情传说》;虚实相生;审美感受

G222

一、引言

G20峰会上由张艺谋执导的晚会展现了他一贯的中国风,全场晚会的基调是美轮美奂,诗情画意,演员多着传统的汉族服饰,中西方音乐相融合,体现了我们国家强大的包容性与创新性。今天我带着大家来赏析这个浓墨重彩的节目《美丽的爱情传说》。

二、《美丽的爱情传说》中的“虚实相生”

这是晚会的第三个节目,时长8分13秒,由越剧与古典舞蹈组成。这个节目选取了《梁祝》中《十八相送》的越剧选段,由茅威涛、谢群英两位越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演唱,充分体现了我国越剧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深切动人的特点。同时配合着古典舞蹈将梁祝化蝶的美丽意境表现的诗情画意,婉转动人。

(一)“平湖秋月”镜头

节目开始时镜头转向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由俯拍向上移动的镜头,给人一种高大阔远的感受。为什么要将“平湖秋月”这个镜头放在这里,就要说到这一景色的由来,“平湖秋月”是指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名“平湖秋月”。试想在清秋的夜晚,平静的湖面上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天地间只有一湖一月,烟雾蒙蒙,让人一时间也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所以这一景色与他整体节目的美感是相辅相成的,都是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向我们展现古典美学的意境美。

(二)越剧与古典舞蹈的融合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它发源于浙江,繁荣于中国,流传至世界。在这样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杭州共襄盛会之际,,越剧作为中国戏剧代表最适宜不过了。方形水上浮台缓缓靠近,两位越剧表演艺术家,身着古典唯美的越剧褙裙,眼神顾盼流连,步法优美灵动,唱腔委婉动听,手势一起一落一翻一转间尽显江南灵秀之气。

这一出越剧选段是《梁祝》中的《十八相送》,梁山伯与祝英台学成下山,依依惜别的感情,也正是我们对国外友人的相逢相知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晚风卷着纷飞的衣袂,点点灯光倒映在湖面,耳边响起的是悠扬婉转灵动的韵白。在长笛声的伴奏达到一个小高潮时,突然响起的小提琴协奏曲使人在极致的美的享受后,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西汉学者毛亨在《毛诗序》中有一段著名的诗歌理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欣赏越剧如隔靴搔痒之时,就不如手舞足蹈之。在这时水中央出现了两名舞蹈演员,他们穿着的是飘逸唯美的古典服饰,上半身是传统的汉服样式,而下半身是不规则的裙摆舞动时更显飘逸优美。我们可以注意到在舞蹈演员出现后,伴奏主要以小提琴为主,小提琴是《梁祝》音乐中的主要乐器,可以表现多种情感,声音悠扬,回味无穷。

而越剧与舞蹈二者是怎么融合的呢?当舞蹈演员出现,他们的位置是在方形浮台的左后方,首先这体现的是一种层次性,在镜头下这也是一种景别的运用,远景与近景的结合,让观众有了视觉上的变化,将舞蹈演员的舞台设置在了后方,这就表示着他们与前面出现的两位越剧表演艺术家存在着不同的意义。而左后方这个位置是人们惯于想象、游离、发呆时的角度,编剧运用这个方向来启发着人们的想象。前后的舞台设计让观众体会到一种虚与实的相生相应,尤其是越剧的动作截止在两位表演者的手执扇子相交在头顶,而此时舞蹈演员的动作也是这样,一终一始这是一种穿越时空超越万物的一种继承,一种灵魂与情感的相交。这时两位舞蹈演员所代表的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后的欢快幸福生活,他们共舞、旋转、追赶嬉戏,清风吹动舞者的裙子,仿若两只绚烂的彩蝶在花园中飞舞流恋。前面的越剧演员与后面的舞蹈演员构成了一种虚与实的效果,伴随着欢快灵动的音乐,在点点灯光辉映的湖面翩翩起舞,整个画面仿佛写意山水的气韵飞扬,意境优美。

(三)舞蹈与科技的融合

如果把这个节目看作是一篇文章,那这个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而这文章的线索非音乐莫属。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舞蹈演员舞起了古代书生间的礼拜动作,鞠躬90度作揖行礼后,他们相携来到舞台的正中央,此时随着舞蹈演员手部的动作,一幅巨大的扇形屏幕自水中缓缓开启,上面正在显示着各种花团锦簇的画面,其中有我国四大名著中《红楼梦》的画面,这与《水舞间》中公主的一段舞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带给人无比震撼的视觉效果。在屏幕缓缓开启的一霎那,音乐又回到最初的悠扬缠绵,整体的视觉听觉给人一种极震撼的感觉,震撼我的是小提琴的情意绵绵,震撼我的是舞者的细腻典雅,震撼我的是舞者与扇面的完美配合。

两位舞者在扇面前轻盈飞舞,和着歌词“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扇面上不断变换的画面,让人应接不暇,画面简单转动仿若蝴蝶的翅膀翩翩起舞。我们能感受到是在表演《梁祝》,而又不全然是《梁祝》,好像自古至今的所有爱情故事在这一刻都得到歌颂和传扬。两位舞者这时所代表的意象不只是化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而是千千万万的才子佳人,他们在歌颂这个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爱情”,在外国人眼中《梁祝》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着一样的地位,都是爱情故事中的经典。表演结束,随着扇面的缓缓闭合,两位舞者紧紧相拥,他们的手臂向前后伸展着,如蝴蝶的翅膀轻轻飞舞。

三、总结

诗歌赏析:泸沽湖的传说 第5篇

1. 广东高考诗歌赏析题型的重点内容分析

(1) 在高考中设置诗歌赏析题型的作用及目的。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鉴赏优秀的诗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此外, 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对诗歌的鉴赏就成了对传承诗歌文化的重要方式, 因此, 在高考之中设置诗歌鉴赏这一题型, 可以使诗歌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

(2) 全国卷同广东卷试题内容的比较。在广东卷的高考试题中, 第一题一般比较侧重对意境、场景、炼字、炼句的考察, 第二题则倾向于考查学生诗歌的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而在全国卷中一般第一题就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等问题的考察, 而第二题则一般侧重对诗歌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考察。

2. 当前诗歌赏析常规教学现状阐述

(1) 诗歌赏析对高中语文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诗歌鉴赏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一般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诗歌鉴赏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清晰明确;二是诗歌鉴赏可以使语文教学摆脱感性的束缚, 向着理性发展;三是诗歌鉴赏可以使语文教学从零碎的知识点教学走向系统教学。

(2) 当前诗歌赏析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现存的诗歌鉴赏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 有时不但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还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束缚。首先, 教学模式化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其次, 应考模式改变了诗歌鉴赏课程的初衷, 使学生对于诗歌鉴赏课程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最后, 一部分教师的错误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产生了误导。

3. 高中诗歌赏析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方案

(1) 通过理论分析使学生找到诗歌规律。诗歌是诗人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对现实生活、个人情感、景致物象等进行概括, 并通过韵律优美的句子将其反映出来, 展现诗人思维艺术和审美倾向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 并在已有的归类内进行独立的思考, 对不同诗歌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同类诗歌把握其相似的思想内涵。例如, 在粤教版语文必修一中, 同时选取了《诗经》中的《氓》和《静女》, 它们思想的相似之处在于同时表现了古代女子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但是不同的是《静女》一篇表现了恋爱的美好, 《氓》却在后半段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引起读者的反思。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诗歌鉴赏知识性的教导, 还要对学生进行诗歌理论性的教导。我国古代的诗歌理论虽然不如诗歌那样篇目多, 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诸多不朽的巨作, 像《沧浪诗话》《六一诗话》等都对诗歌进行了关键性的赏析, 这些内容虽然不在高中诗歌教学和考试的范围内, 但是对其理论进行简单的了解,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手法。

(2) 通过大胆探索, 强化课堂实践。课堂是教师的课堂也是学生的课堂, 教师应该通过大胆探索突破传统课堂理念的限制, 使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单向的传授与接收, 而应加强师与生, 生与生之间的互动,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活跃的状态, 使他们积极探索教学内容, 甚至在课堂实践中完成自学。例如, 在对《琵琶行》一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以播放琵琶乐曲, 还原当时的背景, 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映衬下对诗中场景进行模拟,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诗人创作时的思想倾向, 再对学生模拟中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指导, 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陷, 并对此次课堂教学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既使学生展现了自我, 提高了自身素质, 又完成了对本诗的学习, 符合高效课堂的理论。

(3) 通过品读鉴赏, 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诗歌来源于现实, 所以对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教学, 必须将学生引入社会背景。而对于社会背景的引入, 一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对诗歌的背景做细致的阐述,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再将社会现实反馈到诗歌中, 把握诗人的创作心理。第二, 在诗歌教学中引入诗人的思想情感, 使学生加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一般情况下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的, 如果不能对这复杂的情感进行全面的体悟, 就会出现答题失误, 所以必须在教学中介绍诗人的情感, 并将其情感进行系统的归类, 便于学生把握。例如, 诗人在表现忧国伤时的情怀时, 一般还会对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进行揭示, 或是对人民的生活疾苦表示同情。

3. 结语

诗歌的赏析 第6篇

一、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所描绘的形象。诗的情意都是凭借诗歌的形象表现出来的。诗歌的形象包括人、事、物、景等。叙事诗,例如:白居易的《卖炭翁》人:卖炭翁。事:烧炭——运炭——卖炭。抒情诗,例如:于谦的《石灰吟》物:石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景物描写无不表现游子的悲伤。

二、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诗歌的主旨是抒情言志。所以在诗歌赏析中要着力探究诗歌的情志。例如:柳宗元的《江雪》,通过“独钓寒江雪’’表现了作者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情感。

三、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精美的语言,一方面表现在关键的动词上,例如:陈毅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召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加点动词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元帅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另一方面表现在副词上,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副词使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对五位帝王文治不足,武治有余的感慨。

四、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所用的修辞和表达方式。例如:龚自珍的《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风雷”比喻政治变革。“万马齐喑”比喻人才压抑的封建社会。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运用拟人流露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律诗中颔联和颈联都是对偶修辞。

五、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例如:叶剑英的《攻关》:“攻城/不怕/坚,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全诗押an韵。“/”表示节奏符号。上句是按音节单位划分的节奏,下句是按意义单位划分的节奏。

六、诗歌赏析应注重诗歌中的体类。诗歌从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詩、说理诗;从体裁上,可分为旧体诗、新诗。例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从表达方式上是抒情诗,从体裁上是旧体诗。

七、诗歌赏析应注重宏观上整体感悟和微观上从词句入手。根据信息管理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诗歌赏析时,首先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然后逐词逐句推敲深刻含义。

八、诗歌赏析应注重背诵积累诗歌中的名句。例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做到在理解中背诵,在背诵中积累,在积累中应用,在应用中升华。

诗歌赏析教学的新思路 第7篇

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歌是最应该也必须引起学生兴味的体裁。那么我们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让学生学着简单而倍感兴趣?如何让学生玩转诗歌赏析?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 做了一些尝试。

一.学唱歌、背诗歌、悟情感

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性超强, 抓住他们这一特质, 教师可以利用歌曲帮助学生记忆、感悟诗歌。

如:邓丽君《淡淡幽情》专辑, 十二首歌曲均选自宋词名作, 有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相见欢》……再如歌手曹颖原词照搬歌曲《钗头凤》 (陆游《钗头凤》) ……

我们还可以从一些流行歌曲中找到诗歌的影子, 《在水一方》化用《诗经·蒹葭》, 《烟花三月》化用了王维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爱极了《还珠格格》, 当主题曲“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响起时他们雀跃异常;当痴情女子紫薇对尔康深情唱出“天苍苍地茫茫你是我永恒的阳光, 山无棱天地合你是我永久的天堂……”时, 他们为之动容!事实是这两首歌曲都化用了《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教师可以找出歌与诗的对应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背过歌词就能背过相应的名句, 能理解歌词就能体会诗境。当悠扬的歌声飘起时, 再难背诵的诗, 再难感悟的情, 学生也不在话下。

二.品诗歌、学写作、悟诗境

《唐诗宋词选读》中有许多意境优美的诗歌, 近几年高考各省也出现了许多“诗歌鉴赏”新题型, 如2010年四川卷19题: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 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 进行生动描写, 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再如2008年湖北卷第21题要求把诗句改写成电影脚本。

结合以上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 我经常穿插一些扩写、改写诗词的写作训练。如杜甫的《客至》可以根据诗中意境写一首简短的现代诗, 苏轼的《定风波》改写成现代散文诗, 《兵车行》可以训练场面描写, 高适的《燕歌行》改编成剧本……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近诗人, 同诗人同呼吸, 共命运, 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提高学科综合素质。

诗歌写作, 可以消除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感、畏惧感, 而这种距离感正是现阶段诗歌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障碍。改编诗词, 是对文本内容的有力映射和佐证。它对诗歌的再度深挖, 能让学生深层体会诗歌蕴含的内容、意境。

三.引入诗话、抓准瓶颈、自主思维

诗话中, 有许多可以刺激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在合适的时候引用诗话, 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

如在欣赏柳永的《望海潮》时, 学生对西湖的美景和杭州繁华景象感悟肤浅, 泛泛而谈, 我适时抛出南宋文人罗大经所著《鹤林玉露》中的诗话材料:金主完颜亮读罢柳永《望海潮》“遂起投鞭渡江, 立马吴山之志”, 隔年便大举攻宋。提问:“你认为哪句话吸引了金主?”这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各抒己见, 进入一种自由的审美境界, 并抓住了“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重点赏析。

诗话在教学中起到了画龙点睛、抛“玉”引玉的作用。

四.新知旧知、以熟带生、知识迁移

从小学到高中, 学生已经学习了几百首古诗词。在解题时要善于进行由此及彼的相关联想, 以熟带生, 由已知向未知延展, 从而形成对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眼儿媚

【宋】贺铸

萧萧江上荻花秋, 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 两行新雁, 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 直待醉时休。今宵眼底, 明朝心上, 后日眉头。

首句以景物烘托离情, 上片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结合上片进行赏析。

在看到这首词的上片后, 我们在脑海中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类似诗句。如“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这些耳熟能详的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设喻, 少修饰, 不用华丽的词藻, 以最经济最节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这些均是白描手法的基本特征。思考到这里, 我们就可以断定, 本首词的上片使用的就是白描手法。

诗歌赏析中美感心理功能的调遣 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歌赏析,美感心理功能,调遣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客观对象上的自由显现。美感就是这一本质力量得到对象化或者自由显现之后, 我们对它的感受、体验、观察、欣赏和评价, 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幸福感、和谐感和自由感, 它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所达到的最高享受和最高境界。也就是说, 美感是一种“心物感应”的过程, 一方面它是客观美的反映, 随外物而生而灭;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心理活动、心理的结构和因素, 必然对美感的形成产生重大的作用。美感既然是人的各种心理功能的综合表现, 固然离不开理智、意志和感情, 但美感又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 感情占据着主导地位, 理智和意志到了美感中都化成了感情。也就是说, 没了感情, 不可能有美感。因此, 美感的心理功能, 主要体现为感情在审美过程中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表现。

一、感受和直觉产生了美感的起点

美感的起点是心接于物, 这就是感受。有了感受, 就有了感情。在感受的过程中, 自我的感情与外物相呼应, 融会到外物中, 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这就是说, 心接于物, 情随之生。在对美的感受中, 我们的心理功能最初表现为直觉。直觉把我们所感觉到的外物, 经过心灵的综合作用, 表现为形象。形象是直觉的对象, 这形象, 一方面是物质的感情形式, 另一方面又是心灵的情趣表现。

这一阶段, 反映到诗歌赏析课的教学中, 就是初读课文、初步感受、形成印象的阶段。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 教师在学生朗读、感受的基础上, 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物象:攀高枝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送慰藉的泉源、衬托威仪的险峰、无处不在的日光和春雨、有“铜枝铁干”的橡树和有“红硕花朵”的木棉等等。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的, 而这一阶段又是美感的起点和基础,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把握住每一个物象, 为进一步鉴赏奠定扎实的基础, 因为感受的物象越全面, 审美活动的基础就越广泛、越深厚。

二、知觉和表象的运用形成了“心物感应”

美感开始于感受和直觉, 得到进一步发展是在知觉和表象中。直觉经心灵的综合作用形成形象, 但还是分散的、个别的印象。知觉则把这些印象加以区分和概括, 形成完备的整体。它不再专注于对象的外观形象, 而是把一定概念赋予事物的感性形象, 形成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当知觉把感性的形象转化为内心的印象或意象, 变为内心的形象, 便形成了表象。这一阶段, 我们的美感活动已把人的主观情感赋予了客观世界, 使客观世界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醒来, 充满了生命, 变成了有人情味的、与人的感情相呼应的自然。这实际上就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所强调的“心物感应”, 是心物之间的交流。

仍以《致橡树》一文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初步感受的基础上, 教师就开始引导学生领会诗中的物象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主观情思, 分析诗中意象的丰富内函。诗人以“攀高枝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等一系列特殊的意象, 表现了以男性为主体、以女性为依附的传统爱情观, 并对之大胆否定。然后, 诗人把自己的抒情主体化为一株木棉的形象, 象征有自主意识的现代女性;用有“铜枝铁干”的橡树, 象征爱情关系中的男性。通过两棵树“站在一起”、“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的外在形态, 显示了并肩携手的形象, 表达了作者建立在彼此平等、人格独立基础上的相知相依相恋的理想的爱情观, 流露了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很显然, 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和木棉等物象已不再仅是客观的自然物, 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自然, 已成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一个载体, 冷冰冰的现实世界一变而成了充满感情的人的世界。这样, 我们的美感活动, 通过知觉、表象这一桥梁, 从感受到感悟, 从感性走向了理性, 从有限走向了无限。

三、联想和想像拓宽了美感的时空

在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 联想和想像又进一步拓宽了美感的时间和空间领域。

原有的知觉表象与新的知觉表象相互重叠、组合, 转化为联想, 成为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使美感的天地, 向着时间与空间两方面拓展, 层层创新, 显示出无穷的魅力。

感情的逻辑, 就是想像。美感离不开感情, 所以美感也离不开想像。想像比联想更进一步, 它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想的基础上, 重新组合安排, 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 并且赋予它们新的形式和意义。想像可以上下古今纵横驰骋, 可以“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 美感的生动性、自由性、丰富性, 以及它那极富魅力的创造性, 都来自于想像。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丰富而灵动的审美欣赏, 也是通过想像来完成的。欣赏者是在作家想像创造的基础上, 通过想像来进行再创造。敖陶孙的《臞翁诗评》就是典型的例子: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 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 风流自赏。鲍明远如饥鹰独出, 奇娇无前。谢康乐如东海扬帆, 风日流丽……

这段诗评凝炼、恰切、形象, 表现力极强。以第一句为例, 我们仿佛看到曹操横刀立马、指挥若定的雄风, 语言的涵盖力令人拍案叫绝。不凭借丰富而奇特的想像, 不足以如此传神的概括出曹操的诗风。

在赏析课中, 教师调遣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 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高尔基说:“只有作家描写的一切历历浮现在读者的眼前, 使读者能从个人的经验、个人积累的印象和知识出发, ‘想像’出作品可提供的画面、形象、人物和性格, 而且对这些有可补充的时候, 作家的作品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打动读者的心。”由此可见,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是何等重要。

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为例略加分析。此诗用“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这十个字, 就描绘出了一幅白日近山、黄河入海的阔大场景, 把万里河山收入短短的十个字中, 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为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像余地。为了启发学生的想像力, 教师可设计如下一系列提问:一轮落日已沿着山峰缓缓而下, 山之态势如何?山之色彩如何?奕奕白日和逶迤群山可尽收眼底, 诗人的立足点——鹳雀楼的高度如何?黄河入海是怎样一番雄姿?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响?这一连串的提问, 给学生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他们在丰富、自由的想像中, 看到了一轮辉煌的落日, 向着鹳雀楼前那一望无际、郁乎苍苍、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西沉, 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看到了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黄河归大海的壮丽景象;听到了滔滔黄河水洪钟大吕般的鸿声巨响;甚至, 还看到了正登高远眺、极目千里的诗人的俊骨丰神……这样一些形象, 是学生根据诗歌提供的形象化语言而联想和想像出的审美意象, 真正做到了“视通万里, 思接千载”, 极大的丰富了原作的形象层次, 完成了对这首诗歌的审美过程。

上一篇:“科技讲坛”活动策划书下一篇:绿色的风车四年级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