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2024-06-19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精选12篇)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第1篇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小学生初学写作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充实其知识量,再做具体的指导。首先学生以一件事描写人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把与人物相关的那件事的前因后果写清楚。写事,当然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了解事情的始末,从具体的事件中,去深切地体会到人物所具有的特点和品质。

第二,要以真实的事,写出真实的人,表达出真情实感。叙事写人都应力求真实,有板有眼,有血有肉。人物和事件都应让人感到可信、真切,那么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抒发出来的情感,才能真正感动读者,引发读者的深思。

第三,选择最能反映人物特点或品质的事来写。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事例都能很好地表现某一个人的特点和品质的,要选择那些熟悉的,值得写的,对反映该人物的特点、品质有作用的典型事例,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好。因此既要搜集积累材料,更要筛选、提炼材料。

第四,要抓住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动作、神态、语言来描写,使人物的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教的都是普通班,即“三类生”,比较难教。起初,我在作文教学上吃过不少苦头。每次布置作文,学生不是抄袭,就是寥寥数句了事,道不出所以然来。针对这个问题,我认真作了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文指导。具体作法如下: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进行观察日记训练

有一次课外活动,有个学生无意中问我:“老师,我听别人说,要想提高作文能力,必须多读多写,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可怎样观察呀?”我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领着他在校内走一圈——在篮球场边观看了校内班级篮球友谊赛,在兵乓球台边观看成群的女同学做游戏,在一棵大桐油树底下看许多同学爬竹杆、捉迷藏学少林功夫……回来了,我要求他就这一次观察写一篇日记。在这一篇日记里,他较详细地记下了以上几个活动场面。我看了他的日记后,对他说:“我们那天认真观看同学们进行的各种活动,这就是观察事物、观察生活。你写的就是观察日记。以后只要你坚持这样做,日日练,作文定能进步。”打那以后,这个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作文进步很快。为了解决许多学生作文“无米下锅”的现象,我要求每个同学都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写观察日记。每到周末,我都验收检查,进行总结,看谁写得篇数多,写得好。开始我要求并不高。

对一些平时懒动的同学,只要求他写,写出自己所观察的东西,哪怕是一两句话也给予肯定、鼓励,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对写得较好的同学,我除了检查篇数外,还从字、词、句、章等方面,慢慢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告诉他们:写观察日记,实际上是写生活片段,要严密构思,讲究章法;还告诉他们,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记人、叙事,都要表达爱憎的感情,即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明朗,观点要鲜明。写得多的在班上表扬,写得好的在班上宣读、传阅后抄贴;属于优秀的,我积极向各地报刊推荐,同学们写作的兴趣提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多数同学解决了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手头材料,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

学生平时写日记,记下了生活中自己所见所闻的人和事,积累了大量的作文材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开始对他们进行作文综合训练。指导他们学会运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材料,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如我发现一个学生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了很多有关家乡的人和事,表现她对家乡一种浓厚的感情,其他同学也普遍写有类似的题材。在一次作文练习中,我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情》,要求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印象最深刻的人和事。通过提示,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写这篇作文所需要的材料。有的学生写《父母情》,有的学生写《邻居情》,有的学生写《故乡情》,其中一个学生写的《家乡情》,写得最好,感情最真挚。

指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习作

我根据学生模仿性强这一特点,指导学生模仿课文进行作文训练。即在教完一篇课文后,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某一写作特点进行习作。如教完《西湖的绿》一文后,指导学生借鉴“漫步苏堤”这一部分,写一内容为《校园的绿》的片断,教完《假如我是爸爸》后,指导学生写《假如我是妈妈》的小诗……总之,凡是易于仿写的课文,授完课后都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写作训练,原来不懂作文的学生都学会了作文,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较快。

如何写好作文批语

(一)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好的作文批语,能帮助和促进学生提高作文质量,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因此,对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师来说,都应该力求写好作文批语。作文批语是教师对一篇学生作文所做出的总的评价。不同的批语自然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我们常常见到:有的老师如此评价学生的作文,本篇作文中心明确,能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但描写还不够具体、生动。优点多多,最后才小心指出缺点。结果作文本发给学生,学生一看“优”,再看老师的评语都是优点,自以为

写得不错,随即合上了作业本,其实后面的内容连看都没看呢!还有的老师这般评价:本文虽有中心,你却没有围绕中心把重点内容写具体,语句也不够通顺,用词也不够准确。一下子把所有的不足都诚恳地指出来渴望学生改正。学生一看,一篇作文我历尽艰难好容易完成了,到头来一无是处,索性把作文本塞进书包,祈愿它永不复出。而有个老师曾这样评价一篇名为《小鸡拔河》的学生习作:由本文可以看出小鸡很可爱,要是你能把它的动作写细致写准确小鸡就更可爱了。一语道出了这篇作文最突出的优点和最突出的不足之处,指出了修改的具体任务,言语中不乏激励的情感。作业发下两天之后,这个学生主动拿着修改后的作文请老师再次批阅。老师看后又一次提出具体的修改任务,并加以指导、鼓励,他欣喜地接受了……就这样,经过多少次评价--修改,修改--评价,三个月后,这篇作文竟在报上发表了。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认为:一则好的批语,应该不单能客观准确地评价一篇作文写作上的成功与不足,而且能激起学生进一步修改这篇作文的欲望,并指导本篇作文的修改方向。这位老师不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吗?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所作的评价和指导。因此教师的批语应针对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指正,明确提出今后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切忌那种空洞模糊言之无物的批语,例如“语句不够通顺”、“用词欠准确”、“语言枯燥”这类批语,不但容易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缺乏针对性。究竟哪些词欠准确?那些语言枯燥?还是通篇都是这样?批语中要明确指出来,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所谓针对性,就是指教师在评改时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针对性强.不要求其全面,而要能给学生指明方向,使他们能有所领悟和收获.具体说:

1、批语要能体现本次训练的重点。一篇评语,可以从大处落笔,如文章的中心,内容,思想感情,条理,选词用语等,但着眼点要放在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因为每篇习作训练,都是有目的的。或是训练写人的,或是训练写事的,或是训练写景状物的.即使都是写人的,但每篇习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批改时要注意将既定的写作意图作为点评的焦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切准要害,给予适当的指正,或相应的评价.。

2、批语要注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如对自信心差的学生,要多用鼓励性评语;对处信心强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出严格的要求,使其既得到鼓励,又不自我陶醉。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第2篇

“爷爷也想你呢,在学校好好读书,回来爷爷给你做好吃的。”电话里头爷爷亲切地说着。一根细细的电话线此刻已牢牢的牵住了我和爷爷的心。

我已经三个星期没回家了,三个星期没见到爷爷,没吃爷爷做的饭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天气也转凉了,爷爷总想给我送些衣服,可我担心他乘几小时的公车不方便,便叫他不要来了,用“这里的衣服够穿”来骗他。

这一天,天气阴冷,太阳和云朵在玩捉迷藏总是不出来,出来了也只是一小会儿,风吹得树叶直哆嗦,发出“刷刷拉拉”的声音,像孩子在哭,这声音没有一个大人是受得了的,食堂门口的家长不多因为昨天是最冷的`天,大多数家长都是昨天来过了的。他们像约定了似的一字排开,有的还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很显然是怕来不及时间刚跑过来的;有的双手抱着被子,用目光探索着目标,有的将脖子伸长了好几倍还踮起了脚生怕孩子看不到他。只有一位老人他头顶着老土的“老人帽”,身披厚重的棉衣,双手插带引起了我的注意。呵!那不是我爷爷么,我竟为没有一眼认出他来而感到羞愧了。我朝爷爷奔过去,爷爷视力不好,只是眯着眼睛笑了,此刻阳光就像帮爷爷拍照般的给了个闪光,把爷爷的每一个皱纹都洒上了金黄。爷爷把饭和被子都放在树下了,“我去拿,”爷爷边说边领我去,爷爷一手扶着腰一手伸直了下去拎塑料袋,他又缓缓直起身来,拍拍自己的腰,笑呵呵的说:“老家伙,不顶用了。”就像看电影的慢镜头一样,爷爷的一举一动都那么吃力。“爷爷,我来拿吧。”爷爷没有推托,把被子递给了我,“轻松”的走在我前面。宿舍里爷爷细心的帮我把床铺理好。看着他忙碌的身影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难过,爷爷年纪果然是大了。“爷爷怕麻烦你爸妈,早上是瞒着他们过来的。”爷爷像孩子般,用手捂住嘴,轻声在我耳边说“现在我要走了,吃饭时他们要找不到我该着急了。”我慢慢的把爷爷扶下楼,在楼梯上爷爷只是一步一走,一手扶着我,一手扶着挟手,慢慢的,慢慢的走......

爷爷走了,我立刻打电话到家里,妈妈说:“我知道他去你那里了,昨晚他又是套被子又是做红烧肉的,忙到十点多......”

对小学生作文的写作技巧探讨 第3篇

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要注重对思维模式的引导。有的教师会让学生大量去背诵范文,套用模范作文的模式,希望学生通过模仿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但是,这样是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因为,这样的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路。只有不断开拓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写作灵感,下笔有神,写出好的作文。现在很多小学生的作文都缺乏新意、缺乏创新,这是因为现在的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我们知道观察是另一种形式的思维,要不断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积累写作素材。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生活圈子比较小,没有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视野不够开阔,对生活的体会和了解不够深入。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带领学生不断地去感受生活,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

二、加强阅读训练

不断提高和加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阅读可以使小学生广泛涉猎各种书籍,不断接受文化的熏陶,培养并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为作文写作储备大量的素材和知识。如果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够、知识储备不够、心理发育不够全面,对作文的写作也就缺乏相应的兴趣,另外,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下笔自然就没有内容。小学生要从小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当然要加强对古今中外文学著作的阅读和学习,增强文化底蕴。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加强语言的组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因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是缓慢的,是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和不断的坚持。小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还要注意写作方法的运用,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让学生从模仿开始,不断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要逐渐形成学生自己的模式和特点。所谓模仿即模仿作文的格式、结构、文章布局、思路和写作方法等。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之后就会对写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进而逐渐打开思路,更好地写作。

三、注重积累语文课本知识

语文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的学科,作为语文学习的内容,作文当然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学生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基础知识、阅读大量的写作素材,为作文做充足的准备。在语文课本的课后题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背诵课文第几自然段”的要求,这是在让学生不断加强对优美段落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写作做铺垫,通过背诵,把课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有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料,写作文才能有话可写,对事物的描述也更加生动、贴切。另外,老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日记虽然是一些小的片段,但是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记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使写作更加真实、生动。

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加快思想交流

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通过发现错误,然后自己进行修改,使学生对写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老师要经常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修改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老师要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付出努力后总会希望得到认可和鼓励,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老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胡编乱造,更不可以照搬照抄他人的成果,在作文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真实地描述事物,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遇到作文就头疼,那是学生对作文没有足够的兴趣,也可能是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作支撑。兴趣是写作的内在原动力,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形成良好的氛围,对好的文章要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不断交流写作经验。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爱上作文。

摘要:写好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语文老师来说也是十分棘手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极不愿意去完成的功课。小学语文教学其实也是学生从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到学会造句,进而完成整篇作文的教学过程,然而,小学生通常观察力不强,语言功底也比较差。因此,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是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写作技巧,阅读训练,写作兴趣

参考文献

写事的作文“如何抓重点” 第4篇

生:写事的记叙文就是把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叙述出来写成的文章。一般要记叙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并说明了一个道理,或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或将道理与情感合而为一,在文章中同时表现出来。

生:记事作文一般分为记叙一件事、记叙几件事、记叙集体活动、记叙场面等几类。小学阶段一般要求将一件事情写好即可,只有写好了一件事,才能写好几件事。当然写一个场面或是一次集体活动也可归属到记叙一件事当中。

师:事情经过写具体,细节描写莫忘记。在记叙文的六要素中后面三个要素是重中之重,即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是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才能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生:那么怎么才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呢?

生:首先要把事情的经过适当地分成几部分,并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做到条理清楚,也就是把这件事的“经过” 分为几个阶段,然后,再按照这几个“阶段”的先后顺序,一步一步地写。

生:其次要对每个阶段的情节有选择地描写,抓住重要情节详细写,不能面面俱到,否则让人感觉像记流水账,重点不突出,印象不深刻。

生:当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展开必要的联想和想象,还可以适当地描写当时的环境,以此达到渲染、衬托的作用。

师:对。一般表现中心和显然能突出中心的部分相比,显然能突出中心的部分要详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心思想鲜明和感人。作文时,凡是能取得这个效果的部分当然要饱用笔墨。如试题《我最喜爱的×××》,有位同学写《我最喜爱的游戏》,他最喜欢乘高架飞行车,因为高架飞行车惊险,能锻炼魄力和胆量。为此,他把高架飞行车的高险,飞行的快速,由低而高一刹那的腾空感,由高而低瞬间的失重感,头垂直向下时的倒悬感,多次回旋的昏眩感等,都列入详写之列,这当然可以,因为它们都直接反映“游戏惊险,能锻炼人体魄”这个中心。而如何开始游戏,如何结束游戏,游戏的人怎么拥挤,旁边的人如何评论等,虽也可能会配合反映中心,但这只是配合,列入详写就画蛇添足了。

生:能理解为“事件的次要片断和主要片断相比,主要片断要详写”吗?

师:说得非常好。因为主要片断是事件的关键,其他部分只是为引出或衬托这个关键部分服务的。如写《一件难忘的事》,有的同学以“抢险”为题材,整个过程有发现险情、无畏抢险、抢险结果这三个环节,其中无畏抢险显然要着重描写。大家要经常用用这些方法才好啊。

今天还请大家看几篇合肥师范附小一小一位二年级小朋友的习作,练练你“抓重点”的眼光。

【微博】

富裕忘本:现在我会抓重点了。在实际写作中,一件事情的全过程必须遵循“起因—经过—结果”这一“流程”吗?我觉得可以灵活掌握,对不对?写入作文中,如果完全照此顺序一一细说,则文章容易显得松散、琐碎而冗繁。

郭老师回复富裕忘本:聪明的小同学,善于从事情过程中的某一个角度切入进来,集中笔力描绘重点内容。这样,文章结构才会更紧凑,重点才会更突出。

代沟代购回复郭老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切入力求巧妙”。实践显示,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一般只能详写一两个片断,其他内容只能略写。这样,巧妙切入就更显重要了。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把握好事情中的人物。事情是人做的,而记事文章中的人物是为表现事件服务的。把人物的表现具体写出来,事情也就具体了。所以要特别注重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表情等细节描写。

郭老师回复代沟代购:这就是典型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说得很在理,那就尽快多实践吧。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第5篇

随着张老师的催促声,我急忙跑到四楼会议室。“报告!”我大喊了一声。只见同学们都齐刷刷的扭过头来,我骄傲的看着他们,心里想:我一定会赢得这次比赛的,应为大家都知道我的诵读水平还不错!

竞选的同学有十位,为了公平起见,张老师让我们抽签决定先后。我抽到了5号,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休息了起来。1号是张劲松,他读得很有感情;2号是张雨欣,她读得也很不错・・・・・・终于轮到我了,我紧张得走上讲台,略显生硬的朗诵完了我的文章。接着是6号7号・・・・・・

终于放学啦!我火急火燎地跑到学校的告示处去查看我的朗诵成绩。可是我一看,不由得从头凉到脚。我是第七名,这次比赛一共只取六名,这么说,我不是落选了吗?我强忍住眼里的泪,一回家,我就痛哭了起来。妈妈知道了,告诉我:鹏翔,你别哭了。失败对于弱者来说是万丈深渊,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进步的阶梯。你要冷静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获得成功!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第6篇

“呀,老爸什么时候广播通知停电啦!”我惊讶地问。“没有啊!”爸爸摇着脑袋说。“哈哈,我知道了!”妈妈大叫一声,把我和爸爸吓了一大跳,“上次我叫你去买电,你却毫不在意,这下没电了吧?”“原来是这样,老爸都是你的错!”我瞪大眼睛忿忿地说。接着我和妈妈送给了爸爸一顿训斥大餐。爸爸听了大吼一声:“你们自己不会去买啊,事到临头就知道怪我。”明明是他的错,还反过来凶我们,太不讲理了,真是的。我们很不服气,可事已如此,责怪谁又有什么用呢?

当务之急是我们怎么打发这个漆黑的夜晚?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妙计。我对爸妈说:“我们来唱歌比赛,比的就是谁唱的带“我”字的歌曲最多谁就赢。我话还没说完,妈妈就大声地唱道:“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我也不甘示弱,没等妈妈停下就唱了起来:“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接着,爸爸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男子汉的气概唱道:“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和妈妈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可老爸还唱得一本正经,我们更是笑得前俯后仰,连声说:“停、停,”可爸爸却唱得更起劲了。

最后还是我赢了!让爸爸、妈妈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还没玩够呢!”我打着哈欠,慢悠悠地说:“再陪我玩会儿吧!”爸妈听了直摇头,那样子可真有趣儿。就这样,在一阵阵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游戏。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第7篇

要知道,报纸上的文章可都是我们学员自己的原创作品啊!所以,今天我们这些报童可兴奋啦!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像脱了僵的野马一样,飞奔去了卖报的地点――天阶一号。到了天阶一号,我们用雷达般锐利的眼睛寻找着“猎物”。突然,我看到了一位带着小女孩的叔叔,他看起来很阳光、也很和蔼可亲。我怕别人抢走了我的“生意”,所以我就赶紧大步流星地走过去,边走边想着钟老师教给我们的那句推销报纸的话,不知不觉地很快就走到了这位叔叔的面前,定了定神说:“叔叔好,这是我们学校办的作文报,一块钱一份,请您支持。”那位叔叔把作文报接过手上翻看了一下,说:“我买了!”我顿时心花怒放,那一刻我就像踩在了云朵上飞了起来!我接过一枚硬币,满怀着真诚、开心地说:“谢谢叔叔!”

接下来,我又去碰了碰运气,但是,这次好像不那么好,我向一位阿姨打招呼,卖报的话才说了一半,这位阿姨就打断了我:“走开,走开!我正烦着呢!”我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悻悻地走了。

就这样,在近4个小时的卖报过程中,我一遍又一遍地从满怀期待地寻找“猎物”到被支持或被拒绝,不断地鼓起勇气,汗流浃背地推销着我们的作文报,感觉身体真的是挺累的,但我心里是满满的开心――因为,今天,我一共卖了15份报纸!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我拿着15枚硬币,感觉就是那么的不一样!我用这15枚硬币给我与来接我的妈妈和弟弟买了三瓶饮料,还剩下2枚硬币,我存了起来。

对小学生作文批阅评语的理解 第8篇

叶圣陶先生对作文早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写诚实的话,自己的话。”因此,批改中要尊重学生“诚实的话,自己的话”,并引导将其写好。反对“精批细改”,相对应的,更高的要求是真正的 “读懂”“理解”学生的作文“思路”“表达方式”,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而“批语”的每一句话“引导”,都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而绝不是画蛇添足。

“批语”要明了具体。反对批语的抽象化、模式化、公式化,如: “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语言生动”之类的概括性、概念术语;反对成人化批语,如:“选择事例不典型、内容平淡、语句不通顺、词语搭配不当”等不具体的评语,更反对批语中写些批评、训斥、讽刺之类的言语,如:抄写太乱、字迹不工整,作文不认真、太简单、滥用词语和标点,作文水平太差等。这样的批语对学生只能产生畏惧情绪,甚至丧失写好作文的信心。

因此,教师批语越接近越符合学生语言越好。如:你某字、某句、 某段用得好,写得好;你的某句写得真漂亮,老师相信你的字也一定能写漂亮;“小梁美丽的脸蛋”中“美丽”换上“漂亮”好吗? 某段玩“小狗”过程写得很详细,如果你把当时的“心跳”随着每一步情节变化而跟着变化写出来,就更精彩了……总之,好的批语首先是针对性要强。

二、批阅评语要有启发性

因为学生语言素质差、功底浅,在作文中往往出现用词不准。 表述不清的毛病,甚至闹笑话。记得有位四年级小男孩写他的语文老师时写道:我班的夏老师是教语文的,她对大家非常好。她头发黑黑的,一双眼睛像小电珠一样明亮,脸上有七个小豆……夏老师发现被自己学生这样写肯定不舒服,作为老师是板着一副师长的面孔进行批评训斥,还是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呢?发生再大的笑话也不要着急。不要发态度,用“童心”调节自己,即使写出“公鸡生蛋”“红砖头做染料”等都能“欣赏”“找到”其中可取的、可表扬的一面。引导纠正上述毛病时,“批语”中不要急于“否定”、 纠正修改,要善于用启发性语言,启发学生思考,看到“批语”后自己改正。夏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她在那个学生的作文本上这样写下了批语:秋游中,老师带你爬山,鼓励你坚持,送你水喝,你把 “老师关爱你”写得很感人,要是你把老师的外貌也写得这么感人多好啊!夏老师希望你重新改写一下老师的外貌,并在这次的作文评讲中,请你宣读你的这篇作文。祝你成功!之后小男孩不但改的很成功,在作文评讲课上,也博得掌声。

所以,提倡批阅评语要有启发性,给学生以“想象”“探究”“领悟”的空间。作文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事,它可看作是语文课程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三、批阅批语要掌握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就是在批阅作文时,要根据学生文章的具体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批阅方法。需要眉批的就眉批,需加符号的加符号, 总批语最好不要重复。批语可长可短,还可“优点”“不足”二者兼有,更可再多抓一点……不拘一格,从实际出发,不为批语而批语,不顾及家长、领导查看,站在新理念的前列,走自己创新的路。

再次说明,学生作文批语,不要小视,不要认为可有可无。好的评语是学生作文产生兴趣、走向成功的航标和精神食粮。因此, 千万不要不痛不痒,敷衍几句,既加重自己负担,又有损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四、批阅批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批语应看作是教师用书面语言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的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激励性强、语言亲切、带着热情的“批语”,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老师情感产生共鸣,甚至使学生渐渐喜欢上作文。为了激起学生对作文的情感参与,除辅导课、讲评课想方设法激情外,现在更多教师、专家都重视批语的“亲切性”“情感性”,从而像学生操行评语采用第二人称一样,以第二人称为特色的小学生作文批语应运而生。“你”这方面写得很精彩、这点写得很好,请怎样怎样、希望怎样怎样,像是面批,像是亲切的交流、 交谈,没有批语,只有表扬、鼓励,既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师生情感,又调动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及情感参与,同时真正能使批语发挥对作文的指导作用。现在,只列举两篇学生作文批语,供大家欣赏、共勉:

例一,我校四(1)班敖亚琪的《愉快的暑假》批语:“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来到了。”看,你的开头写得好精彩啊!接下来你要是不写“同表姐妹玩纸牌、闹矛盾”,而是把开心的、与你懂得事有关的事详细写下来,那该多好啊!老师希望你改写一下,你会写得更好。例二,我校四(1)班胡雨彤的《快乐的一天》批语: 你写星期天去游乐场玩很好,在写游“鬼屋”中:“突然,有根骨头掉下来,吓得直发抖。”这句话写的实际又具体。假如能把鬼屋的惊险、摩天轮的有趣、飞船的刺激等情节,选一两个情节也这样写具体,就是一篇更优秀的作文了。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第9篇

以前,我不会骑自行车,看到其他同学都会骑自行车,心里很羡慕他们。于是,我央求爸爸给我买一辆自行车。我生日那天爸爸终于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我迫不及待地骑上自行车,爸爸说:“你还没学会,会摔跟头的,我帮你扶着自行车吧!”我开始掌握不住方向,骑得东倒西歪,后来越骑越好。我心想:骑自行车真简单,有什么难的!”我自以为是地对爸爸说:“爸爸,快松开!”爸爸说:“这可是你说的。”我自信满满地说:“是,快点!”爸爸松开了手,我刚把脚放在踏板上,就从车上摔了下来。就这样,我咬着牙坚持练,练了几天我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第10篇

从小,我就很喜欢过生日。每到生日的时候,就能吃到带有牛奶味的蛋糕,收到好朋友的礼物,这一天可以尽情看电视、玩耍。可是,一年才过一次生日,这让我等得不耐烦了,真想让时间过得快一点。

一天,我看见妈妈正在撕日历,每一天晚上都要撕一张。我想:日历能调整时间的快慢,我一天撕多点,时间不就快了。想到这,心里一阵激动,就得意地笑了起来。

于是,我迫不及待就搬来一个小凳子,站到上面“嚓嚓”地撕起日历来,正当我撕得痛快时,耳边传来妈妈的声音:“婵婵,你干嘛一天撕这么多张日历呀!”

“让时间过得快点呗!”我说道。

妈妈搂着我,笑得泪水都流了出来,“傻孩子,一天只能撕一张日历呀!”

“不嘛,不嘛!”我又哭又闹,一个劲地嚷嚷:“我想让时间过得快点,我好快点过生日嘛!”

“时间不能轻易改变的,你长大了就会知道了!”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眯眯地说。

现在,我知道妈妈说得对,时间不能轻易改变的。

对小学生写事作文指导 第11篇

前两天我在睡觉前看少儿版的《三国演义》,里面提到了“刘备托孤”的故事,刘备的儿子小名叫刘阿斗,我一下子就猜到了“阿斗叔叔”外号的来历――是因为他姓刘,可是真正的“阿斗”是后来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胆量,别人再怎么鼓励他,帮助他,他也做不好”,难道“阿斗叔叔”也是这样的人吗?

妈妈笑着跟我解释:阿斗叔叔的外号还是他在大学时得来的,当时他对踢足球很感兴趣,可是水平很臭,每次比赛都吵着要上场,可是上场后总是丢球,所以就被同学一直称呼为“阿斗”了,虽然现在他是南大的教授了,但大家还是一直习惯的称呼他“阿斗”。

如何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第12篇

1. 没有时间读书

有80%的学生课外阅读的地点是在自己的家中。然而,繁重的课业负担往往让学生没有读书的时间。好不容易做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布置的练习题让他们没有喘气的机会。如果再在百忙之中抽一点时间看自己喜欢的动画儿童节目,那么读书的时间就可以被忽略了,他们只有望“书”兴叹了。

2. 没有书可读

以我自己为例,班上有近五十名学生,让他们在早自习时将自己的课外书放在桌上,结果却令人堪忧。在学生们一阵苦苦搜索之后,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好不容易拿出了只能勉强称之为课外书的书。充满他们并不算小的课桌洞的,是一本又一本的习题集、试题荟萃、名师解题。由此可见,学生们的课外读书是非常有限的,被大量的与应试有关的教辅书所代替,呈现一种无书可读的现象。

3. 选择书籍的盲目性和娱乐化倾向

留心观察学生平时阅读的书,我们不能不感到深深的忧虑。他们手中常常捧着《乌龙院》等不适合他们阅读的图画书,这些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不健康的,有的甚至是低级趣味。可我们有的学生却手捧口袋书,津津乐道。由此体现了他们选择书籍的盲目性。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还表现为娱乐化倾向。他们经常阅读一些过于注重个人感受,流于孤芳自赏、无病呻吟的书,忽略了经典名著对自己思想和情感的熏陶。这样,不但使情感得不到丰富,而且往往会陷入狭隘的境地。

4. 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方法往往无力指导,而我们的语文教师常常是以本为本,守本固本,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中兜圈子。在充满着功利色彩的阅读中,学生难以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如不知道怎样精读、略读、默读,不知道怎样积累、内化。所以学生们往往书是读过了,却如过眼云烟,什么也没有留下,课外阅读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

1. 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

通过调查和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积极阅读健康课外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视野开阔,具有健康向上的人格。而那些不爱阅读的孩子,知识面窄小,往往个性孤僻忧郁,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因为阅读可以为学生们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领略除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精彩的世界。阅读优秀读物,可以让孩子们明白道理,与人交往,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形成健康的人格。

2. 拓展阅读教学的领域

阅读教学的内容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这个广袤的土地使阅读教学得以无限地延伸和拓展。它不但使课外阅读和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还使阅读教学得以实践。单一的机械练习被课外阅读所代替,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语文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逐步实现的。

3. 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

大量的课外阅读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想象,练习表达,以读促思,以读促写。我们会发现,爱阅读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灵气。

三、加强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但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读书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赞成孩子阅读课外书,89%的家长认为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如何使孩子有书可读,并能及时加以指导?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在阅读中心甘情愿地投入身心;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使阅读成为一种智慧的活动。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徜徉于丰富多彩的书海中;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领略书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怎样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得做书迷,言传身教。工作之余,多读点好书,读各种各样的中外名著,读大大小小的社科期刊。一杯清茶,一份心爱的书刊,静静地读,是非常甜蜜和惬意的事情。把读过的书籍报刊再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去搜寻,去阅读。渐渐地,他们就会和老师一样,迷上读书,学得像老师一样,每每在新书刊到来的那些日子里,翘首以待,引颈张望,等待那心仪的书籍、享受那有书可读的时刻。在上网阅读中,每每遇到美文,或者一个动人的故事,或者一首极富有哲理的小诗……将其摘抄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朗读给学生听,在文章的感召下,学生们会心弦拨动,为之动容。师生共同经历一次次的心灵洗礼,共同感受文学的魅力,是万分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浸润中逐渐唤醒起来,会在这种心灵的撞击中有力地爆发起来。渐渐地,当课外阅读成为了一种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们就会感觉到自己受益匪浅了。

其次,教师得适当引导,教学生学会选择。书海茫茫,辽阔无边,其中不乏低级和庸俗之作。怎样让学生得到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使得课外阅读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除了社会因素,如书店加强宣传和导读之外,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教学生学会选择。笔者认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大体可分为这样四大类:童话故事(包括寓言、成语、神话故事等)、经典名著、科普读物(包括侦探、冒险故事)、儿童文学。一般来说,低年段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适合阅读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童话故事,这些书籍有助于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中年段学生适宜阅读一些少儿文学,因为这些作品正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阅读这些作品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高年段学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丰富的情感体验,适宜阅读优秀的中外名著,这些作品可以让他们领略到文学的精彩纷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的特点,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给他们阅读,以免学生走弯路。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这样,既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底蕴,又发展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张扬了个性,发展了自我。

此外,由课本内容向外延伸,推荐课外读物,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如学习了《老师,您好!》一文,可以让学生去寻找赞美教师的诗歌来读;学了《三借芭蕉扇》,可以让学生找《西游记》原著来读;学了《七颗钻石》,可以让学生寻找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一些作品来读……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内学习的内容,而且可以让更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再次,让学生不要过多地受到作文书的束缚,不要过于依赖作文书,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世界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作文书看得多了,如果用心的话,肯定会对作文有帮助,但文学能给予我们的东西肯定不止这些。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就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她认为作文辅导书仅仅是工具书,它教给孩子的只相当于“切”蛋糕。而阅读文学作品就像“做”蛋糕,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知道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狭隘,什么是高贵、什么是卑贱……这些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底蕴就是在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中逐步形成的,否则他的精神世界将是苍白的。因为阅读给人们经验,又促进人们去思考,这是任何事物不可替代的。因此,老师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切忌急功近利。

2. 营造氛围,让学生想读。

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凭兴趣来阅读,不一定会持久,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阅读的热情和动力,教师应该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拥有兴趣的基础上产生想读书的愿望,这样,他们将从中受益颇丰。

首先,我们要在班级里树立读书的典型,评出读书小状元,介绍他(她)读书的事迹和读书的收获,号召全班学生向读书小状元学习,成为爱读书的孩子。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榜样的力量对他们的影响和震撼将是巨大的。在学习榜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阅读动力会逐步增强,从书中所获取的营养会越来越丰厚。

其次,在班上建立一个“一周读书情况龙虎榜”,记录孩子们一周读书的情况:如一周之中看了几本书,分别叫什么名字等,看看一周之中,谁阅读的书籍最多,谁的收获最大等等。并把这个表格放在班上醒目的位置上,让学生能够时刻了解到伙伴的读书情况,将“一周读书情况龙虎榜”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有效动力。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课外活动,如让学生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读书汇报活动,大声朗读活动,经典诵读活动等等。这样,既推动了学生读书的进程,又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读书,多读书。

第四,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看过的图书带到班级里,和同学之间进行图书交换,实现学生与学生间书本的资源共享。

3. 培养习惯,让学生会读。

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终身受益。同样,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将在学生以后的阅读生活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1)学会速读

新课标对于阅读方法、阅读速度有具体的规定。其中,1—2年级阶段阅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阅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5—6年级学生要学会默读,同时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仍然有部分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着指读的习惯。这些不好的阅读方法及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阅读速度。据统计,读书速度快的学生中成绩优良者占53%左右,读书速度慢的学生中,成绩优良者仅占4%左右。由此可见,阅读速度是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成正比的,所以老师在辅导学生阅读时,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速读是从文学当中吸收有用信息的读书方法,它不只要求快速浏览,而且是注重质量的一种创造性的了解过程。一般常用的速读方法有:第一,有选择地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文章的标题入手,一斑窥全豹,判断文章的阅读价值,选择精读或略读。一般一些短小精辟的随笔和杂文,可以让学生以精读为主。对于容量较大的阅读作品,可以让学生先浏览作品内容提要,在阅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精读与略读。第二,限时阅读法。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了阅读质量不高,对作品不求甚解。这时,老师可用时间限制学生阅读,迫使学生专注于作品,阅读完毕后,还可适当地测查。第三,程序阅读法。阅读之前,应向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留意作品的一些重要内容,阅读可按一定指标进行。阅读完毕后,要让学生说出材料的标题、作者、基本内容、文章涉及的重要事实以及文中的新思索和读后启示,这是改变阅读定式,建立速读新模式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第四,垂直阅读法与面试阅读法。垂直阅读法即视线从读物中央由上而下读,适合读“板缝”式文章。面式阅读即双目识页,即左右眼分别注意左右两侧,这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速读方法,教师可训练学生做闪视记忆练习,速读短小“诗歌”,持之以恒,效果明显。

(2)学会熟读成诵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也曾说过“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可见,古代语文教育是十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新课标也将朗读和背诵作为培养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朗读与背诵,就是把书面符号变为有声语言,把抽象静止的感情变为直接具体的感情,读者可以直接地毫无障碍地体味、感受,加速对读物的理解。朱自清曾说过,课文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朗读和背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把书面语变为口头语,而且也是一种创造,这对于培养学生丰富而正确的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老师要多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获得量上的积累,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怎样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呢?首先,让学生努力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往往会容易得多。其次,要让学生选择作品中文学色彩比较浓郁的段落,或者是发人深省处进行背诵。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得到文学的熏陶,又可以受到深刻的启迪。第三,要让学生在作品中最有价值的地方多读几遍,渐渐地熟读成诵。

(3)学会积累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些语言生动地说明阅读时进行摘录的重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自己的想法理解文字内涵,发现有感染力的词句,将其摘录下来,整个过程不仅充分体现出了小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而且长此以往,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摘录习惯。从调查发现,目前仅19.01%的小学生能经常做摘录,有一半以上的小学生没有阅读摘录习惯。所以,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应倡导学生经常做阅读摘录。但是千万不可强加于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教师可以对阅读摘录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宣传和表扬,将做得好的摘录笔记进行全班传阅和展览等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全体学生的摘录意识,使摘录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

(4)学会写读书笔记

好的书籍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美的享受和体验,更是一种灵魂的洗礼和情感的陶冶。学生光读书不积极思考,是无法真正走进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中的,更是无法享受到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这一切美好的东西。而教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则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读书笔记主要有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形式。其中感想型的读书笔记更能促进学生的思考,所以,教师应主要教授学生写感想型的读书笔记。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读书笔记中主要记录:书名、作者、主要内容、阅读感想等四方面的内容。在写自己阅读感想的时候,可以写书籍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带给自己的启发,可以写自己对书籍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想法。学生刚开始时可能只是片言只语,渐渐地,随着阅读篇目的增加,阅读体验的充实和丰富,他们的读书笔记将越来越有深度和见地,他们从课外读物中所获得的收益将越来越丰厚、越来越明显。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让我们语文教师多给孩子一些人文关怀,抛弃功利和浮躁,用我们的一颗真诚的心,引领着孩子们走进文学殿堂,享受到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世界,拥有他们人生之中最大的财富吧。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阶段要有150万字的阅读量。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 它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 仅仅依赖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将学生引入课外阅读的精彩世界, 应该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 成为伴随他们终身的一种习惯。然而,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让人感到深深的忧虑。本文从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和指导方法方面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上一篇:李镇西心灵写诗读后感下一篇: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