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素质要求

2024-07-24

教师的素质要求(精选8篇)

教师的素质要求 第1篇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养成,更是影响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笔者认为,教师应具备规范的职业道德、开放的育人观念、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执教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一、规范的职业道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爱国、爱家、爱人的学生;一个忠诚慈祥的教师,才能培美出诚实善良的学生。学生素质的提高,道德观念、健康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熏陶他的教师的素质形象。规范的职业道德,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更是推动素质的必要和先决条件。

二、开放的育人观念。素质教育,首先要实现观念更新。为推进素质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适应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形势,每位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育人观念。(一)新人才观。即人人是人才,人人可成才。只有促进人人成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二)大教育观。即与大生产、大科学相适应的教育观。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正是这种观念的体现。(三)人本观。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发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求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三、广博的知识储备。大学之大,在大师也;大师之大,在大识也。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先得装满自己一桶水。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如下三方面:1.本体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准,教师才有可能进行教学。2.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要成为一位好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还要了解和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和知识。3.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四、扎实的执教能力。为适应未来新技术和新形势的发展,教师应具备多方面能力。(一)表达能力。教师的表达能力由多种因素构成,主要有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形体表达和符号图表表达能力。(二)动手能力。包括实验、测绘、制图以及专业的操作技能等等,是指教师对研究专业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数据采集、修理和分析,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三)动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实验实、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使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四)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的能力,未来的教师应从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教书时刻不忘育人,调动学生内在动力,并通过学生个体内化,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和行动。

五、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如何把四化建设对教育提出高素质人才需求转变为教育改革的动力,需要教师去大胆创新,敢于在教学实践中求新、求奇、求异。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只有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规范职业道德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格培养;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的素质要求 第2篇

新课标对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的论文 篇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运动技能,发展体能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都要将身体练习活动与健康教育的学习相结合,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以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

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关系到下一代人的体质状况、身体健康水平。如何“增强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如何“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就成为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方面提出的重要任务。

一、更新基本教学理念

要把学生发展放在主体地位,要求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新的课程标准与教材需要教师具备教高的教育教学技能才能实施。要想真正的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业务能力,不是一两次,甚至也不是一两年的培训学习可以大见成效的,是体育教师全面技能素质的一种长期积淀过程。

二、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

深入钻研教法,认真备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称得上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从组织好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和班级体育锻炼,积极推行《国家体育标准》,做好课余体育训练工作和校内外各项体育竞赛以及其他各项体育活动出发,同时协助校医定期检查学生身体,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建立学生健康卡片,使体育工作和卫生保健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管理素质。

三、有全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仅靠体育课是无法完成的,必须通过课外活动来补充。中学体育的整体内涵主要包括体育数学,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业余代表队训练、体育教研和体育竞赛等,为了完成以上工作,必须具备以下全面的实际工作能力:

1、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包括熟练地编制各种教学工作计划的能力;善于运用队列、队形和品令,迅速调动队伍;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不同年龄、性别和个性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各种的练习、活动;具有清晰、简洁、生动、易懂的语言表达和示范能力。

2、指导业余运动训练能力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较高的专项理论知识,较全面的多学科知识,去组织科学化训练。科学化训练中应做到训练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战术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运用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运用现代恢复手段与措施;科学的管理和监测措施;训练具有独创性等。

3、教研能力

体育教研能力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现代中学体育教师需要系统而扎实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能够做到精通一门,兼教其它。中学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能力是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较强的科研能力也是衡量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做好课堂教学改革

由于体育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特点,体育教师要从事科学研究,不断学习,逐步加深对体育教学领域内各种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提高业务水平。对于揭示和运用体育教学客观规律、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效地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作用。中学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能力是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较强的科研能力也是衡量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素质的重要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没有较先进的科研成果,是不可能提高自身素质。

五、广博的运动技术水平与知识

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做到一专多能、知识广博,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养的的教师,才能从容地应对新的课程与新的教学内容,甚至是自我重组教材,开发教材。知识是产生能力的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发展智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有学者研究指出:未来体育教师知识构成的.模式,将由人们提出的“金字塔型”转换为具有“放射性的圆台型”。随着一个人的学有所成,水平越高,综合知识面越宽,就越有利提高专业知识的浓度水平,其教学能力就会越强。

六、良好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师不仅仅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人类健美的工程师”。另外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的许多工作也需要体育老师来完成。如果不具备这一条件,是无法完成这一系列繁重任务的。

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紧密结合的,与学生有着广泛的接触,教师的一言一行,可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这广阔的工作空间影响学生。

在教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技巧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意志品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培养。

当前的中国教育需要改革,需要素质教育。如今体育课的组织形式、教材、教法已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现在正处在关键的时期,必须锐意改革求新,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第3篇

一、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

良好的师德是教好书、育新人的思想基础.一方面,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素质, 特别是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又使教师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多方面诱惑, 这更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

师德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多层次结构.首先, 教师是人师, 要为人师表, 就必须在做人上站得住脚.而做人就其实质而言, 乃是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 用人类文明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基本道德价值装备自己.经验表明, 师德正是由于内在地包含着做人的基本美德, 才放射出人性的光辉.

其次, 教师是知识分子.因而应该具备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与操守.一是科学精神, 即追求真理, 捍卫真理的权威性;热爱知识, 把知识当成目的本身来珍爱;崇尚理性, 能够站在理性的立场思考和评价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而不是囿于一己私利或者从众人的意见.二是人文精神.孔子讲“士志于道”, 就昭示了知识分子素来负有守望传承文化价值系统的使命.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不但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而且要传播自由、平等、人道、正义等支撑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 在商品社会里努力确立人文价值的尊严.三是文化品味.由于知识分子更多地与文化打交道, 因而更加讲究人在道德审美上的修养和追求, 关注心灵上的深邃与丰富.再次, 教师是一种职业, 师德当然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敬业, 对教育事业要忠诚、敬畏;要乐业, 从事教育事业决不应仅仅是一种牺牲和付出, 要从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和欢乐, 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 感受到角色与自我的水乳交融.要精业, 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对业务精益求精.

二、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教育理念的现代化要实现让学生全面、全体、主动地发展的目标, 教师必须树立科学、明晰和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现代教育理念.

(一) 以生为本的理念

就是把学生当作成长与发展中的人看待, 面向全体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施教的目光射向全体学生, 理解与尊重学生的意愿和价值, 让每一名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 开发学生的潜能, 弘扬学生的个性, 一切教学活动都应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应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创新教育的理念

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 难以设计出新颖的教法, 也难以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也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勇做新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者, 教师要怀着满腔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 打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 克服单一被动传授式教学模式, 勇于探索, 善于思考, 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三) 民主教育的理念

民主教育是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 是培养民主精神的教育, 是为民主社会培养公民的教育, 民主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必然有联系, 联系就在于它们都是主张“以人为本”.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下, 我们一直习惯于板着面孔, 居高临下地当老师,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那种“师本位”的教育法则已经走入不能自拔的困境, 这就要求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新型关系, 教师不应以课程知识唯一拥有者与权威者自居, 而应以平等的身份, 与学生平等对话, 进行思想的交流、沟通.当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一种感情非常融洽的关系时, 学生就处于一种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之中, 学生才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意见, 在这种状态下, 学生的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成效.

(四) 终身发展的理念

教师从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不断追求新知识, 不断发展自我.

教师的职业比任何其他职业都更需要学习, 蔡元培说过:“教育者, 非为以往, 非为现在, 专为将来”.教育是未来的事业, 教育的使命是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 从幼稚走向成熟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学识, 没有与时俱进的理念, 很难想象他如何来履行使命.在人们用“爆炸”来形容知识的时代, 教师必须把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 做到“工作化学习”, “学习工作化”.要通过学习来“洗脑”, 更新教育观念, 确立现代理念;通过学习来“充电”, 完善自身素质, 提高竞争力;通过学习来“提升”, 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三、教师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一) 学科专业知识

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 掌握与课程、教材、教法有关的专业知识, 学会运用学科历史背景和产生的过程知识指导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扩大知识视野, 充分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开拓其思维,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 教育科学知识

只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 才能塑造学生的人格, 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 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 实践性知识

浅谈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第4篇

中小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推进素质教育,是把素质教育的观念溶入到每一节课,每一节活动准则。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的素质。为此,我在学习的基础上浅谈一下素质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推行素质教育,其实质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作为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因此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新颖的学生观、科学的评价观并付诸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才能为人的发展注入动力,也才能使学生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学习,不断进取;学会创造,追求真知。

二、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素质教育首先是理想人格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立场、观点、思想、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師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这种人格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讲政治,始终不渝地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等。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甘为“人梯”,愿做蜡烛,安于清平,苦于寂寞,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对学生亲而近之,教而导之,爱而护之。容让学生的无知,宽恕学生的过错,忍让学生的挑剔。教师只有时时、处处、事事都以身作责,以身立教,才能完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感化效能。

三、教师要拥有优良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其优良业务能力结构、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和谐的身心素质的基础,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教师不仅要具有“精专”的业务知识,“以己一桶水向生输一瓢水”,而且要具有“广博”的多维知识,以开发学生潜能、启迪学生思维、综合培养能力。尤其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要求教师具备多元性、多层性、交叉性的能力结构,以整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为此,教师必须做到工作不息、学习不止,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知识和能力结构。

四、教师要锤炼健康和谐的心理素质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要想很好地育心,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塑造美好的心灵,健全的人格,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高尚的情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不分相貌、性别、个性,不分优生、差生)。公正地对待学生,不偏心、不偏袒。公正,是学生信赖教师的基础,是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阶梯;二是坚强的意志。教师的坚强意志应体现在坚定果断、沉着、冷静、耐心、自制等品质。其中关键是耐心与自制。教师要以宁静的态度说服学生,教育学生,正确把握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三是良好的性格,教师应具备一颗“年轻的心”,对儿童的心理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体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桥”,这样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心。教师还要性格活泼开朗,平易近人。具有协调的合作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并获取教育的成功。

论21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 第5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论述了21世纪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有创新精神、民主意识、爱心和耐心、文化判断力、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素质要求创新精神民主意识人格魅力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一个新时代对于教育提出的呼唤,更是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新”问题。那么,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素质,才不失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笔者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才能适应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

一、要有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们中华民族光辉的四大发明史、屈辱的半殖民地史、崛起的改革开放史,无不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而创新这一民族灵魂的延续和升华,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素质,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21世纪尤其是如此。

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多层面、多角度、互动互补的立体工程,诸如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个人素质、群体素质,单项素质、综合素质等等。而创新,是学生发挥潜力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其培养,必须贯穿于素质教育立体工程的一切层面,所有角度。教师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但都必须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现者、传导者。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必须是有创新素质的教师。

教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必须是成体系、全景式的,必须是有再生与辐射能力的。前者是指教师的创新,应该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创新;后者是指教师的创新素质,主要不是体现于教案中、课堂里,而是体现于终端——教学对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发展、开花结果。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不做知识的传声筒,而做引导学生参与的组织者;不做南辕北辙的拔苗助长者,而做开聪启智的潜能开发者。不是逼着学生前进,而是当好助跑器,帮学生发力冲刺;不总是领跑,更多地应该指路,让学生自己去披荆斩棘。

开拓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教育创新的先导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前途。开拓创新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出路和素质教育的前途。教育思想滞后,教育观念陈旧,必将制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以创新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思想境界,是新世纪教师修养的一个重要课题。新世纪的教师,要想做到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就需要具有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就需要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广胸怀,就需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以能力为本的育人观和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有用的人才。全新的教育观念,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是新世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建功立业的先决条件,也是新时代教师为人师表不可或缺的可贵品格。

二、要有民主意识

毋庸讳言,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漫长,传统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比如“师道尊严”观念——对人的影响至今尚未彻底肃清,我们不少教师的民主意识还比较淡薄。教师缺乏民主意识,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民主精神的学生。而“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2],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将传到他们手上,可是,从小缺乏民主精神的培养,他们怎么能担当起建设“高度富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重任呢?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是否崇尚民主绝不是一件小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具有民主意识、并善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的教师,在教学中他们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关注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尽可能做到既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也满足求知欲望的需求;尽可能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知识、技能的教学。如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可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培养民主意识的方式,可避免“一言堂”,“满堂灌”;也可避免培养“录放机”式的学生。

而具备良好民主意识的班主任,则会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及全体学生的作用,请他们共同参与班集体的建设。在实施对班集体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严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尊重学生意愿、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和管理,而不是仅作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学生条例的“机器人”,从而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培养民主意识,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要有爱心和耐心

英国著名教育家伯特兰·罗素在《教育与美的生活》一书中说过一句话:“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须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很多年来,教育拥有世界上最美丽、最动人的词汇。人们把它比作一首诗,一支曲,因为它使人懂得了什么是爱和如何去爱。因此,作为教育者,如果一旦忘记了教育的崇高性,忘记了教育需要爱心和耐心,那么,教育的诗意就会荡然无存了。

诚然,教育以教授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为目的,教师上完一节课也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但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仅仅如此,那么,知识本身就会变得单调和索然无味,教学也就等同于机器生产零件,教育的世界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生机。生命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有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师,我们应意识到,我们每天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我们应用涓涓细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教育学生爱生活与人生,而且还意味着,我们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通过水到渠成的点化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像春雨润物那样的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启迪,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保持丰富而优美的灵魂。让他们年轻的心灵感受到生活的欢乐与美好。相反,如果对他们的需要和期待熟视无睹,一定会使教育黯然失色。知识是有用的,但没有爱的知识又有多少价值呢?21世纪的教师应让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

四、要有文化判断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正被无穷无尽的网络信息包围着。在网络世界中,还散布着各种消极的、颓废的文化。这些垃圾文化往往借助网络,披着各种诱人的外衣不断向我们涌来,并影响着我们学生对所需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充斥网络的色情和恐怖文化,更直接污染了学生的心灵,诱发他们背弃伦理道德,形成扭曲的人格。谈情说爱这一现象在大学、中职学校、普通中学甚至小学都不是稀罕的事;而近期发生的、震惊全国的“马嘉爵事件”也不能说与此无关。要使我们的学生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文化,将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

要给予学生正确判断健康文化的指导和教育,则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判断力。教师文化判断力的培养有赖于教师广博的知识,只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才能对纷乱复杂的文化进行鉴别,才能分清其优劣、善恶。因此教师首先要多读书,尤其是多读我国古今的历史及名著。其次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对人的思想、态度、行为倾向都有统领作用和整合作用。我们教师应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人才的价值取向。第三,教师还要努力成为一个文化的研究者,认真研究中西文化,了解我国和西方的文化史和文化政策,并对中西文化有较强的理解力。这样,教师在指导学生时才能得心应手。

五、要有健康向上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体现为性格、能力气质的特征及其总和,从社会对人的认同上说,人格就是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真正的人格,系指人的美的内质。教师是教育人的人,而教育的本质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美好人格的教化与培养,对受教育者进行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前者是后者的内在动力,后者是前者的外部反映。因此,人格培育是教育之本,而要使受教育者真的能得到美的人格的教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塑造当为“立教”的前提。教师要想使自己真正“立”起来,关键也在于立人格,这样才会实现远大的目标,才能真正担负起时代与民族的重托。教师在人格方面的素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要注重性格的平稳持重和认识视野的开阔贯通

性格的平稳持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心理状态。要能以平等、热情、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要让情绪稳定,善于自我调节。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言行是激发教师情绪的主要因素。这种激发往往是非预谋的、突发的。在情绪被激发起来的时候,教师要对那些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加以控制。特别是与学生发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教师更要有理智,不要声色俱厉,暴跳如雷,使矛盾冲突白热化,而应冷静沉着,宽宏大量,在健康的气氛中解决冲突,并使冲突导向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教师要心态平和,而心境的平和又是与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认识视野分不开的。认识视野窄,心境就易于浮躁,容易过高估计自己,长此以往,会染上“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毛病。

2、要有较强业务技能和学术能力

业务技能,是指通过长期的某一业务活动方面的训练而求得的技术。如工整清晰的板书,标准的普通话,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等,都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技能。学术能力,是指在业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的个性特征。通常人们主张,“学思结合”、“做想结合”、“知行结合”。不能只停留在业务技能的层面上,而少于学术提炼,理性思考;也不能只醉心于学术见解的发表,而少于亲身教学的实践。

3、要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机智幽默的应变能力

因为各门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善于清晰地展现各门学科、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交给学生一张知识的网,并教会学生利用这张网去获取更多的知识。要织好这张知识的网,把各知识点、概念和结论的内涵和外延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阐释明白,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机智、幽默同样是构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它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它是教师的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幽默,可以帮助教师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教学、教育的意图,学生也普遍欢迎富于幽默感的老师,而对那些过于严肃、不苟言笑的老师,则大多抱一种敬畏的态度。机智,就是应变能力,课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幽默、机智实际上是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的,这个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

综上所述,教师素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与含义。主要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个性心理素质等,这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必须的基本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青年教师须明白时代对自身素质的要求,清楚自身素质对学生的影响,以对教育事业的忠心和对学生的爱心为动力,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教育改革和知识经济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2.

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第6篇

简堂永

一名合格的职教舞蹈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修养和能力素质外,还必须掌握较为深厚的舞蹈理论知识和较为纯熟的舞蹈表现技能及较强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尤其需要准确的把握当代职校生的基本情况。

一:职校舞蹈教师应熟识职教类学生的基本情况

当代职校生,入校是文化知识普遍较差,且主要是面对就业。职教舞蹈教师一定要紧紧把握学生一毕业就将面对市场,面对就业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在学校真正意义上学到好的技术,学到真本事,谋到好岗位,挣到高工资。

二:职校舞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过“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

舞蹈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舞蹈的工作不但要在舞蹈教学中教授舞蹈、传授舞蹈知识,还要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因此,舞蹈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品质,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首行,应该认真、自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者;应该认真、自觉地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履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其次,要加强自我教育,自学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干扰,奉公守法,严以律己。

再次,要虚心学习其他学科教师的长处,交流思想、取长补短,共同创造适合提高政治思想品质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1、爱职业技术舞蹈教育事业

必须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原为职业技术学校的舞蹈教育事业作出贡献,这是体现舞蹈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职业技术学校的舞蹈教师除了承担舞蹈课程教学任务之外,还要辅导课外舞蹈活动,工作比较繁忙。同时,职业技术学校的舞蹈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舞蹈教师不可能出现在舞蹈上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这就需要舞蹈教师必须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凡是优秀的舞蹈教师,无不是在舞蹈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不为名、不为利,不畏艰辛,在平凡的工作中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2、有宽广而深厚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

现代职校的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各项教学任务是由若干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完成的。因此,是否熟识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本学科的专业技能,就成为判明教师能否承担某一学科教学任务的基本标准之一。职教舞蹈教的工作涉及面很广,其中分课堂理论教学和舞蹈房教学两部分。舞蹈课堂教学包括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外国舞蹈史、基本乐理、芭蕾舞教学法、舞蹈编导。舞蹈房部分又有中华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蹈身段、芭蕾形体、幼儿舞蹈等。职校舞蹈教师不仅要解决课内的教学任务,还需排练舞蹈队及其他群众性的舞蹈活动。总之只有具备宽广而深厚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地任职教舞蹈教学工作。

如果认为职教舞蹈教师不必全面了解舞蹈专业知识,无需掌握扎实地舞蹈技能,这显然是十分有害的。任何一种教学工作,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职教舞蹈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熟悉和掌握职教舞蹈教材的内容,而应结合教学实践抓紧业务进修,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不断超越自我,每个教师可经常通过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自我测试来衡量自己的水准:

(一)我在舞蹈上的不足是什么?我的舞蹈视野的局限性是什么?这了改善它们,我正在做什么样样的努力?

(二)平时我有没有努力寻找机会广泛欣赏各种舞蹈作品?

(三)我是否正在逐步提高自己的舞蹈表演能力?

(四)我对舞蹈的理解是否在不断的深化?

(五)我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是否不断获得更多知识和见识?

三、职校舞蹈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育科学是教育实践经验的结晶。舞蹈教师如果仅仅具有一定的舞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不足以保证其能圆满地完成舞蹈教学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理论知识的高低,决定着舞蹈教师在舞蹈教育事业上的成败。教育科学体系中包括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这些教育理论对于职教舞蹈教师来说,要求全面掌握当然不太现实,但对基础教育理论,如普通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必须认真地学习和研究。职教舞蹈教师应结合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理论的学习,联系工作实践研究舞蹈教育学和舞蹈教育学一论,从而对舞蹈教育的特殊规律有一进一步子了解,以提高舞蹈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职教舞蹈教师除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其中包括:正确理解、合理组织教材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应变能力;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

四、职校舞蹈教师应具备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学生总是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无事不通的。因此,舞蹈教师如果肯有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就能使教学如虎添翼,自如地应付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舞蹈教师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姐妹艺术的一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特点。舞蹈与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戏剧等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也有着不少共同的规律或相通之处。舞蹈教师在钻研舞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读诗诵文,习画练字,学乐演戏,加深对姐妹艺术的了解。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也可以触类旁通,激发教学灵感,使舞蹈教学更为生动、活泼,更具魅力。

2、基本的美学、美育知识。舞蹈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职教舞蹈教师承担着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职教舞蹈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学知识,了解美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自学地按照审美教育的规律开展舞蹈教学活动。这样舞蹈教学的境界就会大有提高,舞蹈教学的价值就能在更为宽广的天地中得以实现。

3、具有较为广泛的知识面。职教舞蹈教师除了进行舞蹈教学工期作之外,一般还担任班主任或其他教育工作。职教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常常会向舞蹈教师提出一些舞蹈专业知识之外的问题。舞蹈教师如能掌握科普、体育、影视、史地等方面的知识,并给学生以指导,将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威信,增添与学生沟通的汇道,从而使教育工作更显成效。

五、职校舞蹈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职教舞蹈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科学科研活动,成为舞蹈教育领域科学研究的主要承担者。有些舞蹈教师由于教学工作繁忙,在尽心甘情愿尽力地完成日常教学工作后就不再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其实,教学与教学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科研的成果徕自于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学科研是提示教学规律的创造性活动,能促进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职教舞蹈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如果能在教学中悉心探索教学规律,并加以理性的归纳和总结,坚持数年定能成为一名既有教学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优秀职教舞蹈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能不断总结、归纳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舞蹈教师应学做有心人。从观察、思考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某些带规律性的现象入手,撰写“教学后记”、“教学一得”,或者每学期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总结或专题论文。这些都是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2、能经常与同行切磋、交流。许多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是在思想交流中闪现的。同行间的教学研讨有助于打开科研思路,发现科研课题。志同道合的教师如能经常在一起研究教学问题,不但可以取长补短,还能共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因此,舞蹈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而不应将这些活动视为额外的负担。

3、能充分吸收舞蹈教学改革信息。善于吸取信息、更新观念,是具有教学科研能力的标志之一。近年来,许多优秀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创造了不少符合国情的舞蹈教学理论和方法,并将国外诸多舞蹈教学理论和方法逐步引入国门,促进了我国舞蹈教学的科研水平。职教舞蹈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思想跟上舞蹈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主动地了解、学习和吸收一切有价值的舞蹈教学观念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教师专业素质的新要求 第7篇

一、对幼儿和儿童的发展的承诺:

1、关心儿童热爱儿童;、平等对待与尊重儿童;要容忍和尊重儿童的差异、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充分发展;

3、支持儿童的学习促进儿童认知和智力的发展;

4、促进儿童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和谐的发展;

5、对儿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

二、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的发展能力:

1、正确认识儿童的发展:儿童是独立积极主动的个体、儿童是完整的个体、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儿童在与周围环境他人积极交往、儿童具有个体差异;

2、掌握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

3、在与儿童交往和教育过程中研究儿童发展观。

三、有效的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

1、强化目标意识确立“儿童发展目标”为本的意识与实践行为明确儿童发展各方面目标和相互关系并以此指导全面分析儿童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发展状况特点问题需求确定全班幼儿和各幼儿的主要及重点教育需求领域;

2、要明确教育内容不等于“教材”教育内容需要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儿童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3、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儿童发展和生活经验;

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

1、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2、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合支持的 精神环境;

3、有效组织适合幼儿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4、促进儿童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

5、教师自身要成为儿童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和作者和引导着

6、积极的评价儿童。

五、领导和组织能力:

1、明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2、建立学习共同体;

3、积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六、不断地专业化学习:

教师应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它具有突出的专业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和反思性等特点。

1、目的、内容——专业性;

2、主体、途径——教师主体性和合作性;

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第8篇

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 (1) 高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 (2) 低层次的学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各种相关知识; (3) 较高层次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知识。作为中学教师, 要不断地充实与提高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 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二高尚的道德素质

“教之道, 德为先”, 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社会对所有教师的要求。中学教师在对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 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重任。因此, 中学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较高的政治理念修养, 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敏感性,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素质。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人, 不仅以自己的学识影响人, 更以自己个性心理品质影响学生的心灵。“师范无小事”。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对教育事业忠诚热爱, 献身教育;对学生尊重爱护, 诲人不倦, 与同事团结协作, 共同进步;严格要求, 为人师表, 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教师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的基本看法, 既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也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大影响。

1. 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 改变长期以来只将施教目光聚焦在少数“尖子生”的精英教育思想

第一, 把施教的目光辐射到全体学生身上。在学科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组织学生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协作, 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 也让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有的学生善于操作, 有的善于社会调查, 有的善于资料查阅, 有的善于发现问题, 有的善于语言表达, 有的善于组织管理, 有的善于文字处理……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闪光点, 以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

第二, 关注学习者个体的全面发展。在学习中, 教师应对学生认知、情感体验、行为培养等进行全面关注,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 而且要考虑在获取知识中其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调节等发生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 更要关注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 如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合作态度、感受和欣赏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品质等。

2. 确立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即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 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因此, 在教学中, 要根据需要进行积极性、建构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以及问题定向的学习,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四全面的能力要求

1. 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

新课程教科书的体例和呈现方式灵活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要求教师善于穿越时空, 设身处地地去体验, 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教科书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要求教师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改进、完善教学, 进行创造性教学, 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我教学设计的能力。

第一, 仔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 分析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目标的差距以及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否达到目标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 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 明确教什么;对学生进行分析, 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 包括知识、心理等方面。

第二, 认真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思考学生通过学习能达到何种知识水平、情感状态。教学策略的设计要研究教学顺序的确定, 教学活动的安排,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教学媒体的设计要慎重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把历史内容通过流程, 方式表示出来, 预设出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部分。

第三, 正确评价。评价重心要从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 把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评价, 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 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 改进教学活动。课程开发能力是教学设计能力中重要的环节。新课程不仅加大了内容的选择性, 而且还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发课程资源来补充、丰富课程体系,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科研能力

上一篇:全镇村镇规划建设工作会议主持词下一篇:果冻玩意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