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思想的科学解读

2024-05-18

周易思想的科学解读(精选7篇)

周易思想的科学解读 第1篇

《周易》修身思想解读

<周易>是中国古代重要经典,蕴涵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如正己、仁爱、勤进、谦谨、诚信、节俭、尚贤等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切合其所处时代的`实际,而且也切合中国当今的国情,对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读并保留其精华,必将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作 者:任杰玉 杜君  作者单位:任杰玉(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杜君(温州大学,浙江,温州,325035)

刊 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INDUSTRY & TRADE POLYTECHNIC 年,卷(期): 4(2) 分类号:B221 关键词:周易   修身思想   解读  

周易思想的科学解读 第2篇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

《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周易思想的科学解读 第3篇

《周易》是现存的一部中国古代集卜筮与哲学于一身的儒家经典著作, 它包括《易经》和《易传》, 前者是注重卜筮, 后者则注重于哲学。孔子的《易传》全面改造了《周易》, 使《周易》的“阴阳之道”被人们所认识, 从而经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周易》哲学。《周易》还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源头之一, 其主要是人在《周易》哲学中是主体, 且人本身就是研究目的, 说明《周易》是注重人本身的。《周易》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境界、仁义理想、阴阳理论以及“儒道互补”的方法论, 其中“天人合一”的优越思想对现在的科学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既然《周易》思想中存在具有指导性的优越思想, 为何有人质疑《周易》对基础科学发展存在消极影响, 在研究《周易》的过程中发现其相关思想却启发了西方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西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战争以后甚至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日本等国的基础科学的提升原因是与本国借鉴了中国的思想有关。我们所知的伟大的通才———莱布尼茨, 其著名的二进制的发明受到《周易》的六十四卦的启发与影响。在当时欧洲与中国学术交流不发达的情况, 他也是通过与白晋的传信得知他的二进制早就在《周易》的卦中显现了, 对此他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哲学。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学术交流不发达, 他的思想与中国哲学思想的微妙触碰也仅仅限于此了。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也曾说《周易》也对其有影响, 也就是说阴阳理论与相对论有着普遍的同质性;黑格尔也说《周易》对其有影响等等。但为何《周易》会对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影响却没有对中国基础科学产生影响, 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是由于我们几十年来有一种思维定势:把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文化问题;把现实世界的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历史文化问题。就如《周易》来背近代中国基础科学落后的罪责就属于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唐代以前中国的经济、科学、文化还是很强大的, 也可以说在明代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中国当时的国家优势显著。而近代落后的主因是外患, 是侵略者、是殖民强盗。在外敌侵略之前, 中国已有了近代化萌芽, 是外国侵略者阻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也可以说殖民侵略影响了科学进程。难道我们就能把罪责归结于文化上吗?难道《周易》这样的优秀文化就要遭到谴责吗?显而易见, 这是不可以的。

除《周易》以外, 中国文化不乏优秀思维, 中国文化的太极思维、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 有独特的优长。在这种思维和智慧的孕育下, 也有自己的发明创造。阴历历法指导了千年的农业生产, 中医中药护卫了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而《周易》的基本哲学体系是唯物主义, 反映的是阴阳之道, 与中医有着普遍联系。中国思维、中国智慧曾经互补过西方科学理性思维, 如今在融合科学理性思维从而向科学进军方面, 不但不比其他文化逊色, 而且往往出奇制胜。难道我们要否认《周易》中不具备这些思维吗?就如中国古代有那么多的发明在传到西方后, 经过西方的改造后取得了众所周知的成绩与突破, 引人深思。虽然中国现在全球范围经济上已经是处于第二位, 可是与美国还是相差甚远, 原因究竟何在, 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的误读吗?是的, 尤其是对《周易》文化的误读, 认为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阻碍当代基础科学发展, 显然这是片面的。我们都知道自从五四运动之后, 中国学习西方开始, 很多事物都是按照西方的模式照搬的, 并没有根据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还有一些学者的崇洋媚外以及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尤其是打倒孔家店更是影响甚大, 又例如汉代以后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以及秦始皇焚书坑儒都对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笔者认为西方的启蒙运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类似之处, 正如我们在说亚里士多德的时候总会与孔子相提并论, 历史是人创造的, 总是存在相似性, 前人的思想总是给我们启示。我不免想到在古代社会科学并不是如现代发达的情况下为何会有金字塔的产生呢?或许那时古人的智慧要比我们更加的优越吧, 这仅仅是我的猜测, 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历史学家的论证罢了。其实终归还是与文化自觉有关吧, 我们并没有把真正有意义的文化继承下来, 继承的是一些糟粕罢了, 但是文化用好了是精华, 用不好是糟粕, 我们不应只是批判而是继承发展。既然《周易》有那么多的积极价值, 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 为何不将优秀的思想用于当代科技发展中哪?正如前面我提到有人认为《周易》的相关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我认为这是片面的, 原因《周易》思想是有积极价值的。有人认为周易是神秘文化, 江湖卜卦之书, 显然这是对周易不正确的认识;也有人说周易就是算命之学, 如果你不会用它来算命就不是真正的学易;也有人将《周易》的六十四卦与风水学, 宿命论学联系起来搞起了迷信。在此, 我认为《周易》是哲学范畴, 是引导我们的书籍。此外, 《周易》的思想结合了儒家和道家的精华, 是真正意义上的儒道互补之书。

易道有法可循———易道阴阳, 所谓易道要抓主要矛盾, 即天道、人道、地道中的人道。“天人合一”思想之中的天道与人道是统一联系的整体, 天道乃生生之德, 人道乃遵循生生之发展, 维护社会秩序, 支持社会分工, 同时也遵守天道所赋予人的善与德, 让万物和谐生生之长。《周易》中的《易传》具体阐述了如何做到“天人合一”:《系辞上传》云:“一阴一阳谓之道, 继之者善也, 成之也性也”, 这句话的深层意义为:一阴一阳的运行变化称之为道, 人从天道变化中得到了善, 人性使天道赋予人的这种善得到完成和显现。成之是说人秉受天道之善是通过人性来实现的。“一阴一阳谓之道”讲的是天道, 易道是对它的模拟和抽象概括。其实它还表明就是自然界发展变化之道, 自然界自身的发展变化是人与物性命的起点。“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是说能继承这个一阴一阳的道就叫做善。怎样继承天道呢?应如《乾文言》所说“与天地合其序,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常, 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而这就是善了。天道赋予了人善, 没有人性之善天道赋予人之善就无法显现, 故曰成之者性也。其中这个性泛指万物之性。“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的性则专指人之性, 故而说到了善。所以, 人性成就天道赋予之善即做到了“天人合一”。而生生谓之易, 讲发展;《易》以道阴阳, 讲矛盾。矛盾与发展与人相关, 说到底科学发展的瓶颈期也与我国科学家和学者思维固化有关, 盲目追求利益, 忘记了做科学以及学问的初心, 快速化、浮躁感是普遍存在于中国研究大环境中的, 因此研究人员要不忘初心, 秉承易道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善端, 吸取中西方思想的智慧投身于科学技术的探索之中。

《易经》强调人性的创造力, 先客观的创造了人, 然后在发挥人的力量创造文明、创造科学与科技。基础科学的发展需要人的创新思维, 需要打破思维定势, 敢于创新。基础科学的发展需要国家的经济支持, 因为引进人才和设备等都需要资金。基础科学的发展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基础科学教育支持, 国家要加强师资的建设。从西方的科学发展受到《周易》的影响来看,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深挖其中的精华加以利用, 将《周易》的方法论用在基础科学的研究中, 以古人的智慧来指导我们基础科学的发展进程, 我相信如果将这些方法论与科学探索融合合理的话, 那么困扰我们的问题会游刃而解, 尽管这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 但是在几千年之前儒家文化将佛教吸收本土化为禅宗, 我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是信心十足的。

熊十力先生曾说人类如果不想毁灭, 就必须回到儒家, 但这是一个有条件的预言, 如果人类就是要不顾一切地走毁灭之路, 儒家又能怎么办呢?我想能做到的是将文化传承下去, 发展下去, 如果人类真得要不顾一切的发展科技, 不考虑其他方面这是万万不可的。因此, 当代中国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与普遍联系 (阴阳关系) ;运用儒道互补的方法论, 即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的融合探索;体会“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不要过分注重利益而要注重生生之大德的理念, 即要爱护万物, 保护万物, 不过度开发地球资源。

注释

《周易》的科学哲学思想观分析 第4篇

《周易》对古代哲学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主要是易传对易经所作的哲理角度的阐发。《易经》中蕴藏着哲学思维的萌芽,但是仅仅提供了向哲学体系发展的可能。《易经》把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看作是由阴阳对立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它包含着矛盾对立的概念和发展变化的概念。《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太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正反卦都表明了易经把矛盾关系看作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关系,体现了原始的辩证思维方法。《易经》从卜筮迷信向易传的哲学体系转化是与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的需要以及传统的天命神学思想的动摇相关的。《易传》的哲学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酝酿成熟的。

《易传》共有十篇,又称十翼。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它提出了一个包括天道、地道、人道在内的广大的哲学思想体系,企图对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进行理论概括,但是这样一个抽象思辨的内容是利用了《易经》原有的卜筮框架来建构的。易传非常注意对立面的平衡和稳定,重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强调发展变化。《易传》的作者用阴阳范畴全面解释了这一对基本符号,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原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易传》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具有阴阳的性质,不仅自然现象的气上有阴阳,天地、风雷、水火、山泽、有阴阳,社会现象上的君臣、父子、夫妇有阴阳,而且数学上的奇偶,品性上的刚柔,道德上的仁义,以及行为上的屈伸进退等也都有阴阳,天地万物的变化运动都可归结为阴阳两种势力的对立运动。其中一方面用“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来强调事物差别,对立变化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主张“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强调综合,统一在物体形态中的功效。《易传》中还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指出肯定的论断包含着转化,而用“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来说明“变则通”,进一步指出了否定的东西和肯定的东西的联系。这些命题都朴素地表达了事物的发展是对立面矛盾而又统一的思想,构成了中国辨证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解读 第5篇

人本思想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新的综合发展理论。它是对传统以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目的的经济发展观的否定, 其经济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价值观;二是以人为本的资源、财富拓展观;三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制度激励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治国理政的过程中, 深刻总结人类发展历史,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教训, 立足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实际,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点,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其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是强调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始终以人为中心, 以现实的每一个体人的发展为宗旨, 把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作为评价和衡量我们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标准, 充分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发展理论, 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本质的回归, 而且是对现代人本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纲领和治国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 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质、核心、归宿, 以是否更有利于人的存在和能否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衡量及取舍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标准, 以人为中心来开展经济社会活动;第二, 围绕人的实际需要来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计经济制度安排, 以能否激励每一劳动者个人探索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作为评判经济社会制度优劣的根本尺度,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充分尊重和实现人的价值, 努力创设人们公平竞争、平等发展, 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社会环境;第三, 注重社会上多数人的基本权利和利益的实现和保障, 让更多的人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就政治意义而言,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 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切实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第四, 强调人的素质提高、人际关系升华、人天关系和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既注重人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 又注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 统筹兼顾、全面平衡、持续发展。

二、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 人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革, 上层建筑的完善, 无不是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地战胜自然、改造社会、完善自身的进程,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结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把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党的宗旨目标密切联系, 从人本思想出发, 赋予社会发展以全新的内容。其中, 人本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 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 寓意深刻, 自始至终贯穿着以人为本思想。无论是三大文明的建设, 五个统筹的协调, 还是和谐社会的构建, 可持续发展的推进, 始终围绕着人这一中心展开。

首先,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需求, 同时为满足需求产生了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不仅因人始, 且始终以人为中心展开, 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从社会生产要素看, 劳动者 (人) 是社会生产力中能动的、最终决定性的要素, 生产资料的手段的使用者;从社会生产过程来看, 人是社会生产的主体, 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 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 社会经济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社会经济活动不论采取何种形式, 总是以人为归宿。人类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既不断地战胜自然、改造自然, 也不断地发展自身、完善自身。正是人类的基本实践生产活动, 一方面发展了人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又丰富了人的社会属性。正是由于人的主导, 才使得经济发展与增长富于人性, 使经济活动作为人类自身的活动而与人类社会共存亡。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发展。它意味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 人不仅是发展的策动者、组织者, 而且是发展的衡量者、受益者。物质财富的增长, 精神道德的完善, 人类文明的延续, 无不围绕着人来进行, 离开了人, 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其次, 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 使人类更加重视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追求幸福美好生活, 实现更大多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尺。资本主义传统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已受到人类的批判与唾弃。科学发展观以人为中心, 以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较好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符合人类进步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科学的”发展。科学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协调, 人与社会的同步, 意味着自然、社会对人的三种价值增值。在作为人类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 人们通过实践方式的改善, 使自然的存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存在方向转变, 从而形成一种自然对人的价值增值。在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他人或集团之间的关系上, 人们通过相互交往方式的改善,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朝着更有利于个体人存在的方向转变, 即社会关系的改善, 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关系对个体人存在的价值增值。在个体人的现实存在方式与理想存在方式之间的关系上, 通过上述两种转变, 即个体人的总体存在方式的改善, 从而形成其自身的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值。这三种价值增值就是作为发展一般的基本内含。不言而喻, 这些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的人化以及与此相伴而行的人的自然化这种互动过程的产物, 归根到底, 也都是人们实践方式改善的结果。离开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 离开人的社会实践, 离开人的价值取向与存在方式的价值增值, 就无所谓前进与倒退, 自然也就无发展可言。所以, 从根本上讲, 科学的发展无非是人们实践方式的改善, 无非是人们从现实存在价值到理想存在价值之间的价值增值。整个社会制度的设计和推崇, 现代化进程的组织和制动, 都是以大多数人的幸福满足和利益实现为导向的。可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把大多数人的需求满足和自由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起点和归宿, 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二) 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归根到底是为了人, 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明确指出,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因此,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一切以满足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保障和实现人的利益, 满足人的需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望化做现实的动力, 发动更多的社会成员支持和参与改革建设, 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使人们从不断得到的实惠中体验发展进步的乐趣, 激发自身的才智和潜能, 使社会主义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 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 是中国社会向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在整体上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 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整体趋好的同时, 随着资源配置从扩散到重新聚集转变, 社会阶层结构从单一到多元转变以及人们的社会需求从生存到公平的转变, 社会分化急剧加速, 各种利益矛盾日益突出, 贫富分化、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干群冲突等经济社会中的困难和问题也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这些矛盾产生和延续的根源在于我们过去发展观上的严重偏差:长期以来, 一些决策者的奋斗目标与社会发展的目的出现了背离, 为了自己的政绩形象, 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忽视了人类发展的最基本形式, 忽视了人的基本权利和需求, 以致增长与发展背离, 经济与社会冲突。因此, 只有彻底更新发展理念, 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始终以人的发展状态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态的标志, 一切以人为中心来开展我们的经济社会活动, 用“让社会各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和谐相处”的办法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最大限度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才能有效消除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 充分调动人们的创业热情和参与改革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思想丰富与发展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实现了我党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它赋予发展以新的“人文关怀”, 从根本上摒弃了传统的忽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片面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发展观, 推动了发展观上的进步。因此, 只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到以人为本,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人本理念, 才能在新世纪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开创中国人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一) 正确认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 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 其本质在于探索与创造, 其发展在于这种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的实现与升华。历史与现实表明, 一方面, 人的存在是基础性的, 没有人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的经济活动, 自然也就无所谓人们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善即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在于保障人们更好地存在, 在于满足每一个人对其尽可能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经济过程, 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变革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人始终作为主导者和归宿者而存在。经济的增长、成长、发展, 社会的进化、变革、进步都要由人来体现。因此, 只有充分认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才能彻底转换发展理念, 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充分重视人的发展, 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才能有效增强人的创造力、发展力, 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 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不断拓展对自然诸物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乃是确保物质资源持续涌流、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 也是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不竭财富的根本动力。

(二) 充分重视人的价值, 不断满足人的需求。如前所述, 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其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产生来自于其内心需求的满足程度。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的一系列复杂需要与其行为动机之间的关系, 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 (Abraham.h.maslow) 曾将人的这些复杂需要, 按其优先次序排成梯式的层次,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当一个人较低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之后, 便会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 而随着人越往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 他对生命的满意度也越高, 其自我价值的体现就越充分。正是这种对自身需求不断实现的欲望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激励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创造, 从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自主劳动为前提的社会, 在这个新型经济制度下, 人人都成为劳动者, 而且“一切归劳动者所有”。由于以人为目标, 社会生产的目的与其经济运动的必然归宿点消费相重合, 在劳动还普遍成为人们谋生手段的条件下, 劳动者个人的劳动行为总是以一定的兴趣偏好和一定的经济利益预期为基础的, 因此, 只有更加重视人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目前, 我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时期, 劳动者的整体需求层次还不高, 在劳动者的需求满足上必须优先保证劳动者充分的就业率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率的提高, 这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如此, 在当今中国社会, 以人为本的实现还必须从作为社会变更发展的决策者和推动者的政府入手,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换。一方面, 要积极扩大政府决策的民主化进程, 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接受群众监督, 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政权;另一方面, 在政府决策的执行过程中, 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人性化管理。既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又兼顾人民群众的利益, 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只有政府真正的为人民着想, 切实为人民服务, 才能使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展现。

(三) 认真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 充分尊重个人权利。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 就其本性来说, 具有个人性 (利己性、私) 和社会性 (利他性、公) 两重心理。每个人在同一经济生活中, 都既有追求个人利益的一面, 又有投身公共社会利益的一面。在一个极端自私的社会环境里, 会压抑人的社会性, 进而会挫伤人的创造性与献身精神;相反, 在一个没有个人利益只强求人们一心为公的环境里, 会压抑人的个性, 进而会挫伤人的积极性和进取性。这一特质, 要求一个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应有个人所有权和公共所有权“两块天地”。这样, 人性 (个性和社会性) 、人的劳动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价值方可充分实现, 从而人的自主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能有效实现。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中, 国家、集体、个人三种不同的经济人格分别代表着不同层面的利益, 它们是平等自立、相互依存、互相制衡的关系。只有充分尊重和保障三者利益的现实独立性, 特别是尊重和保障个人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利, 才能有效调动劳动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确保国家、集体利益的不断增长。因此, 激励劳动者个人的探索力和创造力, 促进以劳动者个人为基础的多层次独立经济人格的形成和相互协调, 乃是现阶段加速经济、社会成长和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本质所在。

(四) 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进步, 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较好地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和人类的美好追求。和谐社会就是要让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 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善、气氛良好,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开明。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激发活力、尊重创造、鼓励成功、肯定财富。构建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因此, 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围绕人的权利、需求来制定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只有确立寓富于天、天人共富的思想, 才能赢得生态环境、国民经济、人类自身三者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注重社会的文明进步, 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 使更多的人能够亲身体验经济成长的乐趣,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只有使社会文明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同步, 才能逐步消除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 防止社会结构的失衡, 激发社会创造的活力, 使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 发展的本质是人, 科学发展首先必须注重人的发展, 必须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本原、为动力、为核心、为目标, 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是新世纪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 1

[2].李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学底蕴[M].北京:人民出版, 2004, 6

[3].巫继学.人本经济学宣言.人本经济学论坛网

[4].张万铎, 胡敬萍.人本论的经济发展观.经济学家网

[5].陈惠雄.我的人本经济学理论观点.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6].加里.S.贝克尔著.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浅议《周易》中的修养思想 第6篇

1 正义与仁慈

《说卦传》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是《周易》关于论述天人关系的三大纲领。其中仁与义是论人道的基本准则,这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还是人类与社会能够正常地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法则。仁与义的含义,《系辞传》讲的很清楚:“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2 仁义的思想

仁,《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仁最首要的意义就是基于血缘亲情的爱;二是仁又不仅仅限于亲情,还包含着由亲情推广出来的对同类的爱。仁首重孝道,同时还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仁的最高境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这个意思。

3 宽和与中庸

3.1 宽和的含义

宽和是《周易》人生哲理的重要内容,是饱含智慧的人生总结。宽和的核心内容就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待人诚恳,互相关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求同存异,来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文言传》曰:“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主张以宽容待人,心底无私,做到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对待他人的过错,也要宽容,允其改正,决不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乾·彖》曰:“保合太和,乃利贞”,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都是主张用礼义来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2《周易》中的“和”

《周易》中的“和”,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更不是折中主义。孔子就提出著名的“和而不同”的观点,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用汲取来的有益思想来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来达到公允正确,这就叫“和而不同”;而小人往往只关注小团体利益,不顾大局,这就叫“同而不和”。“和”并不回避矛盾,而是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意见能以宽容的态度,做到求同存异、殊途同归,发扬兼收并蓄、包容万物的博大精神。

4 个体的道德修养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中的人,自己必须努力与他人、与社会乃至个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建立一种正常、有序的联系,使自己与日益扩大的人际关系网保持和谐畅通。但是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个人通过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厚德载物、谦虚礼敬、纯诚实信,使心灵努力保持和谐状态。

4.1《周易》中关于修养的思想

《周易》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养心。《乾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告诫人们要像上天一样自强不息,修才养德,具备无穷的德行;又要像大地一样广德深厚,负载万物,培养宽容敦厚的德行。《乾卦·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进德修业,就是修养德行,而忠信是修养德行的根基。儒家认为,“君子欲观仁义之道,礼其本也”,视礼为仁义之道的外在表现。

4.2 个体如何进行这种个体的道德修养

《乾卦·文言》给了很好的回答:“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就是成德要体现在践行之中,“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义居之,仁以行之”。它还明确指出,君子的德不是天生的,是在“可见之行”中经过“学聚、问辩、宽居、仁行”的修养锻炼中得来的,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周易》还认为,即使是这种经过后天磨练的修养,也不能满足于一时所得,君子进德修业永无止境,“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前已提及,为营造社会的和谐秩序,诚信,是为政者的基本素质之一。其实,不仅仅是指为政者,诚心也是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世之本,同样有助于个人和谐心灵的培育。《中孚》是《周易》中专讲诚信之德的卦,其卦辞曰:“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中孚”象征中心诚信。诚信在心中,就连愚蠢无知的豚鱼也能感动而孚信之,那么世上也就没什么东西不能因感动而孚信。同理,人对任何事物都要诚信,就必须怀谦逊之心,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意见。《周易·乾卦》对此又做了很好的说明,来警示人们要培养谦虚的态度,内心要懂得抑制,外表要柔顺,并且对人要有所施予。《乾卦·象传》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里将谦虚绝不是指谦让减损,也要增益,弥补不足。就是说,谦虚,不仅要克制谦让,保持自己内心的平和,更重要的是让他人受益,弥补不足,有益于他人内心状态平衡。“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是谦的实质,而《周易》中的“谦”,预示着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非亏非盈,这也是内心的和谐的最佳状态。因此,以“中”为最高准则,允执其“中”,培育心灵的和谐,足以增进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安定。

参考文献

[1]徐澍,张新旭.易经注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9.

论《周易》中的阴阳思想 第7篇

阴阳思想在我国产生很早, 但确切的年代不可考。在考古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中, 已经有“阴”、“阳”二字出现。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就是在殷周之际, 阴阳的思想已经比较成熟。与《周易》大约同时或稍后的《诗经》和《尚书》中, 都已经有了“阴”、“阳”的字眼。

但是《周易》全书中没有直言阴阳思想的语句, 甚至只有在“中孚卦”的九二爻辞中说“鸣鹤在阴”, 这才出现了“阴”这个字, 而“阳”字并未出现过, 更不用说“阴阳”连用的情况了。那么, 《周易》中的阴阳思想是怎样显现出来的呢?为什么甚至还有人认为没有阴阳思想就根本不用谈易道呢?这一切都是因为《周易》中的阴阳思想是通过卦象表现出来的。《周易》有六十四卦, 它的最基本元素就是阳爻和阴爻。

《周易》中的阴阳思想首先出现在它一开篇的乾、坤二卦。自古以来人民普遍认为乾为天, 是阳, 是刚;坤为地, 是阴, 是柔。这一开山之作就为《周易》奠定了阴阳思想的基调。在《易经·系辞下传》第六章有这样一段话:“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 坤阴物也。阴阳合德, 而刚柔有体, 以体天地之撰, 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 杂而不越。於稽其类, 其衰世之意邪?’”【1】p311它的意思是说:《乾》、《坤》应该是《周易》的门户吧?乾卦为阳, 坤卦为阴。阴阳的德性相结合, 而刚柔二爻的组合又有其体制, 从而形成八卦或六十四卦, 用来体现天地万物之事, 用来与日月神明之德相通。六十四卦所称道的名物, 尽管繁杂却不越出乾坤刚柔的变化。这就表明阴阳从一开始就灌注在《周易》的思想中。从此引申就是我们常说的阳刚与阴柔。

《周易》把天文 (日月风雷云雨) 、地文 (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人文分为阴阳两类, 认为阳物的属性是刚, 阴物的属性是柔。于是, 八卦也就被划分为阴阳两类, 乾震坎民为阳卦, 坤巽离兑为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 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立人之道, 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 迭用柔刚, 故易六位而成章。”【2】p326 (《易经·说卦传》) 阴阳交错而成八卦, 八卦相推而成六十四卦。但无论如何变化, 都是阴阳的交互运动, 呈现为阳刚与阴柔的属性。

阳刚说的是乾的属性, 天的属性, 是阳卦的属性。它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生生不息、坚不可摧的力量的表现, 石缝中努力挣扎生长的小草是这种力量的体现者, 有意志有自我意识的人面对困难挫折时更是这种力量的体现者。这种力量不是狂暴的、无节制的, 而是合规律的、有节制的, 是生命力的坚强象征。它表现于宇宙广大的时空中, 遍及于宇宙万物。阴柔实际上就是坤的属性, 地的属性, 是阴卦的属性。它, 宽厚博大, 内蕴深厚, 同时包容广大。它虽说是柔顺的、静的, 却又不失刚健的力量。阳刚与阴柔是对立统一的, 可以相互协调运动发展,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天地, 似乎都是从艺术家的眼光出发, 所以他们在万殊中见得出的共相为阴与阳。”【3】p230这种观念就是对阴阳的体认, 就是把阴阳作为总摄万物的总纲。阳刚与阴柔并非堡垒森严, 而往往是阴中含阳, 阳中含阴, 阴阳和谐。

其次, 《周易》中的阴阳思想是运动变化的, 此消彼长, 永恒循环。阴阳通过周流不息的运动而化生天地万物, 这就是天地之道。《周易》中阴阳是两种对立的因素, 它们互相变易和转化, 这可以视作事物发展的自然法则和规律。《系辞上》讲“一阴一阳之谓道”。【4】p268这就清楚地说明天地之道就是阴阳之道, 阴阳的矛盾运动变化反映了事物存在的总规律。在《周易》中,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守从弱至强和由盛转衰的变化规律, 阴阳对立的统一和万事万物的循环是其主要的运动形式, 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是永不停息的。而这种永不停息的变化, 都是由于阴阳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天地之间, 所有一切都离不开阴阳, 一张一弛、一动一静、一上一下、一语一默、一高一低、一开一合, 皆是阴阳之理、天地之道。阴阳交错组成了整个世界, 阴阳正是世间万物构成的基础。《周易》从八卦演变到六十四卦, 这就形成了一个流动不居、互动不定的大一系统。正是在这种不断变化中, 人们开始观察、体味宇宙与人生的哲理。

《周易》阴阳思想的影响是很深远的。首先它为后世的阴阳五行说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它的基础上出现了京房的阴阳五行说、郑玄易学的五行说、张载的阴阳兼体说、朱熹的阴阳流行和阴阳对待说、方氏易学的阴阳五行观以及王夫之的阴阳实体说, 这些在中国思想史上打上了弥足珍贵的印记。其次它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 从《周易》到道家到魏晋玄学到理学、心学, 阴阳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心中, 成为他们观察事物、看待人生顺逆的方法。经过历史的检验, 阴阳思想对中国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积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 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认同和共同的一种心理特征。直到当今时代, 天地阴阳的文化观念, 仍然存活在人们的心中, 并将继续留存下去, 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我们将引以为豪, 发扬它的历史使命我们在所不辞。

摘要:在中国文化历史上, 《周易》是一部重要的著作, 它被崇奉为“群经之首, 大道之源”。《周易》的思想博大精深, 遍及人生方方面面的哲理。而蕴藏于其中的阴阳思想是全书的基石, 因为《周易》就是以阴阳交互变化运行于六十四卦中。它深刻地反映了前人的高度智慧, 体现了前人的卓越成就。

关键词:《周易》,阴阳,变化

注释

1[1][2][4]李学勤主编,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311、326、26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周易思想的科学解读】相关文章:

《周易·坤卦》的美学思想09-11

周易思想08-23

周易起名的方法范文06-30

周易占卜的基本方法12-05

谈我对周易的认识05-16

论周易中的理想人格07-27

《周易》论文05-18

感悟周易08-01

周易与理财05-22

周易起名范文05-20

上一篇:电脑的自述小学作文450字下一篇:民政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