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2024-07-10

教案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精选5篇)

教案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第1篇

1.基本测量工具和测量数据 (1)基本测量工具及其使用

本实验仅需用毫米刻度尺测小球水平位移x和竖直位移y。 (2)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

因为实验中取用的g值通常有3位有效数字,测量长度若以米为单位,有效数字的末位应在毫米位,即有4位有效数字。

2.实验条例与点拨 [实验目的]

(1)学习描绘曲线运动轨迹的方法

(2)测定平抛小球的初速度,巩固对平抛运动性质的认识 [实验器材]

①J2135-1型碰撞实验器(斜槽轨道)②金属小球③白纸④有孔卡片⑤平木板⑥铅笔⑦图钉4枚⑧刻度尺⑨竖直固定木板的支架⑩小铅锤

点拨:小铅锤仅用作校准平木板是否竖直和在木板上作竖直线,不同于碰撞实验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

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y=gt2/2,两个分运动合成可得轨迹方程y=gx2/2v02;可得初速v0=x

g。 2y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的木板上,如图1。 点拨:如果木板不铅直将影响球的飞行,可能相撞或摩擦,因此要用铅锤线校准。

(2)在紧靠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

点拨:固定斜槽时要使其末端切线水平,确保小球飞

1

出作平抛运动,可将小球置于平轨部分,若球随遇平衡即可。

(3)确定小球飞出时的初始位置即坐标原点O,并过O用铅锤线描出y轴竖直方向。 点拨:坐标原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是球在槽口时其球心在竖直纸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如图2所示,即O点在水平槽口端点正上方r处。

(4)把

第一文库网事先做好的带孔的卡片用手按在竖直木板上,调节卡片位置,使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从卡片孔穿过,用铅笔记下小球穿过孔时的位置,如图1所示。

点拨:小球每次应在相同的适当高度从斜槽上滚下,在斜轨上释放小球不宜用手指,而要用斜槽上的球夹或挡板(如尺子),这样做重复性好,能确保每次的初速相同。

(5)取下白纸,以O点为原点再画一条水平向右的x轴,(与v

图2

1

方向相同)

(6)根据记下的小球穿过孔的一系列点的位置,画出平滑曲线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7)在曲线上(轨迹上)选取距O点远些的点测出它们的坐标(x,y),填入表中来计算球的`初速度,最后取平均值。

点拨:计算初速度不取用由卡片描的点,而重新在画出的x轴上由O起取出几个等距离的点,再由轨迹曲线测量出各点所对应的下降高度,看这些高度的比值是否近似等于1:4:9:……这样做,一是验证了平抛运动的性质,二是减少计算的麻烦和减小结果的误差。

2

点拨(1):小球从同一高度滑下而算出的初速度不同,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①重做实验时竖直木板位置发生改变,使描出原点O发生变化。 ②重做次数太少,描绘的点子太稀,轨迹不平滑,使所选坐标点发生偏差。

③卡片的孔太大,每次描点坐标发生偏差。 ④用直尺测x,y有误差。

⑤槽口末端未保持水平,使算出v0偏小。

实验中易混的是:y-x轨迹图象与竖直方向的位移时间图象y-t,如图3所示。

易错的是:小球抛出的初始位置即y-x坐标系的原点O的定位。 易忘的是:小球每次在相同的高度滚下,板子不能移动,忘记初始位置。 图3

点拨(2):某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只用铅笔准确地描出小球经过空间三点A、B、C的位置,但忘记初始位置O,如图4,他取下图纸先过A作平行纸边缘的x轴,再过A作y轴垂直,测出图中几个数据,则根据图中数据仍可求出小球的初速度和小球初始位置(g取10米/秒2)

2

图4

根据Δy=gT2求出时间间隔T=0.1秒 根据Δx=v0T求出v0=1米/秒

根据(vAy+vBy)/2,T=0.15和vBy-vAy=gT得vAy=1米/秒

根据y=vAy2/(2g)得x0=v0T=0.1米,即v0=1米/秒 O点(-0.1米,-0.05米)。 [实验结论]

平抛实验中小球作平抛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其平抛初速度 3.巩固练习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水平轨道必须水平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

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释放

(2)火车车厢在水平长直轨道上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车上有人相对车厢以u的速度向与列车相反的方向水平抛出一个小球。

已知v>u,则:①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应是图5中哪一个?②车上的观察者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应是图5中哪一个?[ ]

(3)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自由下落的物体,则①地面上的观察者摄影,应是图5中的哪一个?②飞机上的观察者摄影应是图5中的哪一个? 图

5

(4)图6为平抛小球闪光照片,闪光频率为每秒20次,则由照片求出球的初速度为[ ]

A.0.33m/s B.1.00m/s C.1.50m/s D.0.38m/s

(5)图7是一个用硬纸做成的大圆筒,把它安装在转速为n的玩具电机的轴上,然

6 后把枪口垂直轴线对准圆筒射击弹丸,发现圆筒上留下两个弹洞,一位同学测出两弹洞所

夹的圆心角ψ和筒直径D,另一个同学测出两个弹洞间的弧长l,则他们两人所求弹丸的速度v0各为多少?(设ψ

图7

3

教案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第2篇

九寨沟中学:汪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

2.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研究平抛运动,从而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应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分析一些常见的平抛运动。体会平抛运动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和作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是平抛运动的规律:物体(质点)的位置、速度如何随时间变化,轨迹是如何形成的;

2.平抛运动是怎样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这是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什么是曲线运动?曲线运动的特点有哪些?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过渡: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抛体运动引出平抛运动。

入题: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平抛运动的形成

物体的初速度和受力情况决定了物体的运动形式。

演示:网球运动员举拍沿水平方向用力击球,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平抛运动

概括出形成平抛运动的条件:

(1)物体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2)运动过程中物体只受重力。2.平抛运动的分解

(1)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平抛的小球与自由下落的小球同时落地。(2)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3.平抛运动的规律(1)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

明确: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沿初速度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

从抛出时开始计时,t时刻质点的位置为P(x,y),如图1所示。x=v0t(1)

由于从抛出点开始计时,所以t时刻质点的坐标恰好等于时间t内质点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因此(1)(2)两式是平抛运动的位移公式。

①由(1)(2)两式可在xOy平面内描出任一时刻质点的位置,从而得到质点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②求时间t内质点的位移——t时刻质点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的大小

位移的方向可用s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α表示,α满足下述关系

③由(1)(2)两式消去t,可得轨迹方程

即,平抛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2)平抛运动的速度公式

t时刻质点的速度vt是由水平速度vx和竖直速度vy合成的。如图2所示。

vx=v0(3)vy=gt(4)

vt的方向可用vt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β来表示,β满足下述关系。

4.例题

(1).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5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5个球(c)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2).飞机离地面810米高度,以25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飞行,应该 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地面目标。(三)课堂小结 一.平抛运动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

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条件:有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忽略空气阻力;只受重力的作用。

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受力情况:只受重力作用

初速度情况:无

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三、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受力情况:不受力

初速度情况:有

教案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第3篇

有完整的平抛运动轨迹时:

如图1所示,过O点做曲线的切线OX即为水平方向,过O点做OX的垂线OY为竖直方向,在轨迹上任取一点A(为了减少测量带来的偶然误差,所取的A点与O点距离尽量大些),用直尺测量出它的坐标(x、y)。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v0t,

可得:t=x/v0。

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y=gt2/2,

可得:。

有重锤线及部分平抛运动轨迹时:

方法1:如图2所示,在此抛物线上取两个点A、B,过A、B两点向重锤线做垂线,分别交重锤线于C、D两点,用直尺测出AC、BD的长度xA、xB及CD长度h,设抛出后到达A、B两点所需时间分别为tA和tB。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A=v0t A,可得

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

解得:v0=12h姨2gh (xB2-xA2)。

方法2:如图3所示,在抛物线上任取一点A,过A点做重锤线的垂线AB,做AB的垂直平分线CD,与过A点所做抛物线的切线相交于D点,过D点做重锤线的垂线,相交于O点,O点即为物体的抛出点。用直尺测出OB的长度h、AB的长度x。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x=v0t,可得:。

物体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可得:。

有竖直方向及部分平抛运动轨迹时(如图4所示):

如图5所示,做竖直方向的垂线OX,交竖直方向OY于O点(O点不一定是抛出点),在OX上依次取A、B、C三点,使AB=BC=x,过A、B、C三点做OY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D、E、F, 过D、E、F做OY的垂线,交OY于G、H、I三点,用直尺测量出GH的长度h1、HI的长度h2。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关系Δs=aT2可得:Δs=h2-h1=gT2。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x=v0T。

解得:。

数据的处理是实验的一个重点环节,非正常情况下的变通处理更是学生公认的难点,在上述实例中,我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阐述了数据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学生在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时指明了道路,开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平抛物体的运动临界问题 第4篇

模型简化(运动简化):将排球看成质点,把排球在空中的运动看成平抛运动。

问题:标准排球场:场总长为l1=18m,宽l2 = 9m女排网高h=2.24m如上图所示。若运动员在3m线上方水平击球,则认为排球做类平抛运动。

分析方法:设击球高度为H,击球后球的速度水平为v0。当击球点高度为H一定时,击球速度为υ1时恰好触网;击球速度为υ2时恰好出界。当击球点高度为H时,击球速度为υ时,恰好不会触网,恰好不会出界,其运动轨迹分别如下图 中的(a)、(b)、(c)所示。

1、不出界:

如图(a)、(b)当击球点高度为H一定时,要不越界,需飞行的水平距离l?l

12+3m=12m 由于 l=v0tH=12

2

gt

因此,l=v2H

0g?12m时,不越界。

结论:

① 若H一定时,则v12g

0越大越易越界,要不越界,需v0<2H

=2H g② 若v越大越易越界,越不越界,需H<122g144g72g

0一定时,则H2v==

02v02v0

2、不触网:

如图(c)要不触网,则需

竖直高度:H-h>

12

2

gt 水平距离:v0t=3m

以上二式联立得:H-h>9t2

2v

结论:

①若H一定((H-h)一定)时,则vg

0越小,越易触网。要不触网,需v0>32H-h

②若v9g

0一定时,则H越小,越易触网。要不触网,需H>h+2v2

3、总结论:

①当H一定时,不触网也不越界的条件是:3

g2H-h<2H =g

??

2H? ?

g(即当H一定时,速度太大太小均不行,太小会触网,太大又易越界) ② 若vg12??

0一定时,且v0在3

2H-h

2H =g

??

2H?之外 ?

g

? ?

即v0>12或v0<3g?

? 2H2H-h?则无论初速度多大,结果是或越界或触网。 ??g??简言之:3g12?2H>2H ?也即H<1615h??? 时,无论初速度多大,结果是或越界或触网。 g二、【例题分析】

【例1】如图所示,排球场总长为18m,设网的高度为2m,运动员站在离网3m远的线上正对网前竖直向上跳起把球垂直于网水平击出。(g=

(1)设击球点的高度为2.5m,问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 (2)若击球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试求出此高度。

三、【变式训练】 【变式1】

张明在楼梯走道边将一颗质量为20 g的弹子沿水平方向弹出,不计阻力,弹子滚出走道后,直接落到“2”台阶上,如图所示,设各级台阶宽、高都为20 cm,则他将弹子打出的速度大小在__________范围,打出弹子时他对小球做功在________范围。

【变式2】

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楼梯顶部以2m/s的水平第一文库网速度抛出,已知所有台阶高均为h=0.2m,宽均为s=0.25m。问:小球从楼梯顶部被抛出后最先撞到哪一级台阶上?

四、【跟踪演练】

【 】1、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 m至15 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

。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0. 8 m至1.8m B.0.8m至1. 6 m C.1.0m至1.6m D.1.0m至1. 8 m

【 】2、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谷粒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大些 B.谷种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谷种和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相同 D.M处是谷种,N处是瘪谷

【 】3、如图所示,从斜面顶端P处以初速度v0向左水平抛出一小球,落在斜面上的A点处,AP之间距离为L,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改变初速度

v0的大小,L和 t 都随之改变。关于L、t与v0的关系,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L与v20成正比 B.L与v0成正比 C.t与v0成正比

D.t与v20成正比

【 】4、如图所示,两个相对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斜面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

斜面上...

。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A、1:1 B、4:3 C、16:9 D、9:16

5、如图所示,从高为H的地方A平抛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2s。在A点正上方高度为2H的地方B点,以同方向平抛另一物体,其水平射程为s,两物体在空中的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都是从同一屏M的顶端擦过,求屏M的高度是_____________。

X=0.25m,y=0.2m 代入得v0=1.25m/s v=2m/s>1.25m/s 2.假设撞到2台阶边界:X=0.5m,y=0.4m代入得v0=1.78m/s

3.假设撞到1台阶边界:X=0.75m,y=0.6m代入得v0=2.1m/s v=2m/s<2.14m/s 所以撞到1台阶上

【变式1】

答案: 1m/s~1.4m/s 0.01J~0.02J

【变式2】

【解析】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判断小球撞到每个台阶点的临界速度。 然后判断2m/s在哪个临界速度范围内,从而来确定在哪一个台阶。

x1.假设撞到3台阶边界: =v0t---(1)

y=

12

教案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第5篇

一、教学概述

本节为高中新课程物理必修①和②中五节探究课的第五节,需要探究内容多方法较全面,结合了理论推理和实验证实双方面。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规律和运动合成与分解之后的具体应用实例,也是这些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

本节内容重点应落实在“探究”上而不是“规律”上,课堂教学过程以探究为主要线索。让学生体验掌握化曲为直,化繁为简处理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探索规律总是从问题入手,建立模型、大胆猜想、实验验证、得出总结规律的过程。通过本节探究不仅掌握了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同时也是处理其他曲线运动和处理未知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怎样才能够让学生不是机械化的记住,而是真正理解其实质所在,将是这节课要突破的难点。因此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先通过理论分析和猜想,再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细致的实验及仔细的观察,采用对比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找到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通过对运动轨迹分析,归纳得到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由于实验包含的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因此这一部分的自主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实验探究问题的过程,正是对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各项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探究教师要配合学生活动并给予指导,在描绘平抛运动轨迹时方法很多:水平喷出恒定的水流、平抛演示仪演示、火花描绘迹、频闪照相、数码照相和数码摄相等,教师可以采用追问并予以指导使设计方案逐步完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研究和探索平抛运动及两个分运动的性质的过程。分解成哪两个方向的运动,两个方向是怎样来确定。

(2)引导学生探索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平抛运动是由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合成的。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掌握正确探究平抛运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2)凡是合外力为恒力,且初速度与合力垂直的运动,称为类平抛运动,都遵循与平抛运动相类似的规律。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是解决曲线运动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教育。

(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为高一的孩子,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2)学生有过较多的小组合作经验。

(3)学生已经学过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3)、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验证、实验猜想、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

五、教学资源

(1)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二。

(2)相关实验器材,如平抛与自由落体实验器、数码相机、塑料瓶、直角弯管,直管道等。

(3)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4)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

A.到今天为止我们掌握并会处理的运动形式有那些?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B.要使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应具备什么条件?

C.如果物体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且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将做什么运动?

D.如何处理曲线运动。

将复杂的运动分解为简单的运动来处理

E、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什么特性?

等时性,分运动有独立性互不干扰。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来处理一种具体的曲线运动。

2.问题驱动

问题:在一次模拟救援活动中,水平飞行的飞机要将物资准确投放到A点,飞机应在何处投放?

先看大致位置在A点左侧。

为什么要在左侧投放呢?让我们来看看被投放的物资在空中运动的轨迹。

模拟运动:水平扔出粉笔头

大屏幕展示被空投的物资在空中的运动。

3.建立模型

提问:它为什么在空中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引导学生注意曲线运动的条件

提问:被投放的物资在空中受到那些力的作用?

重力和空气阻力

物理学研究问题总是先简单后复杂,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对于空中运动的物资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小,我们忽略不计。

物体具有水平初速度并只受到重力作用的这种运动称为平抛运动。

平抛运动的条件:(1)物体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2)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

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运动可以看作平抛运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日常生活知识寻找相似实例,感知学习目标。

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一些平抛运动的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意识到研究平抛运动的必要性。

对于这样的曲线运动我们如何来处理?我们总是根据已知去推知未知,到今天为止我们学过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我们能不能把平抛运动简化为前面所学过的运动来处理。

4.大胆假设

启发学生根据题设条件大胆猜想平抛运动为:

引导学生猜想分解到什么方向比较容易处理。

平抛运动由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竖直方向又只有重力作用。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

(该部分内容根据学生反映可以逐步引导)

5.实验探究

(1)定性比较

平抛运动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同时验证比较困难。能否可以用分步验证?怎样验证比较方便?

引导学生联想到容易找到的比较方法:

实验一:演示平抛运动物体与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同时落地

介绍并演示实验,得到在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的小球同时落地。

思考:它们在空中是否始终在同一高度?如何去验证?

改变两个小球开始运动的高度和平抛的初速度,发现它们始终同时落地。

结论:平抛运动的小球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始终同时落地,即: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如何寻找平抛运动的水平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证据?

引导学生认识寻找平抛运动轨迹的必要性。

学生讨论得到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

总结学生得到的分析方法,介绍学生探究实验。

(2)定量探究

实验二:学生实验,通过描迹法,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根据学生提出方案介绍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探究,寻找平抛运动轨迹。

通过学生描绘的平抛运动轨迹引导学生通过竖直运动来寻找相等时间。

根据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由于h=gt2/2则在时间t,2t,3t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h,4h,9h,比较下落h,4h,9h时所对应的水平距离。如果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问它们之间满足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研究平抛水平方向的运动是不是匀速运动。

提出问题:本实验要经过多次实验才能描绘出平抛运动轨迹,能不能寻找更简捷的方法来描绘平抛运动轨迹?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三:展示恒定的水平的水流

提出问题:如果既能显示轨迹又能记录它运动的时间是不是更方便。

由学生提出的方案可能还有:

a.频闪照相,每隔相等时间暴光一次。可以每隔相等时间记录一次位置。

b.数码相机或者数码摄相机的可以记录出平抛运动轨迹。

实验三:火花描迹仪描绘平抛运动轨迹并通过大屏幕展示平抛运动轨迹。

通过打在坐标纸上的平抛运动轨迹测量平抛运动相邻的两点的水平距离,通过对水平距离的分析得到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我们如何来通过对平抛运动轨迹的分析判断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测量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点的竖直距离并计算出相邻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差,判断出是匀变速运动并通过y=aT2计算出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得到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结论: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下一篇:雨初中写景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