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2024-08-08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精选17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1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我先设计了唐僧师徒四人的故事,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三人每人分得一张饼的1/2、2/4、4/8,我让学生在故事中感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课上讲故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新鲜有趣的。不仅如此,还能从中发现数学问题,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这样的设计真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展开学习。课堂的故事导入就是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这节课教学我让学生在感悟中自主探索。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核心,它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感受,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片,感受到1/2=2/4=4/8相等后,让学生猜想1/2、2/4、4/8这三个分数是否真的相等,并联想学过的知识或借助学具,怎样证明你的联想是正确的。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证明这三个分数也是相等的,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广度,这种设计克服了学生思维的惰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2篇

1、新课的引入新颖。

一上课,先通过猜谜,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渗透同时变化的现象。新课的教学扎实,重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通过学生一系列的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环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内容,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验证性质时,通过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自行选择用以探究的学习材料和参与研究的学习伙伴,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思维特性,在具有较为宽泛的时空的自主探索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猜想结论的正确性,突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特性。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让学生在分层练习中巩固深化。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3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57页《分数的基本性质》(课本第57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在猜想、验证、实践等数学活动中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3.感受“变与不变”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经历主动探索过程并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想

师:中秋佳节,孙悟空从嫦娥仙子那里带回三个大小一样味道不同的月饼,打算大家分着吃。因为师父不在,它先把第一个平均切成2块,分给自己1块。八戒见了说“太少了,我要2块。”孙悟空把第二个平均切成4块,分给八戒2块。悟空看看八戒把第三个饼平均切成8块,分给沙僧4块,你们觉得八戒能不吵吵吗?

欲知结果如何,请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剪一剪,比一比,想一想。(出示例1)

二、探索研究,形象感知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1)折请同学们拿出三张同样大的正方形纸,把每张纸都看作单位“1”,分别对折成2份、4份、8份。(2)画在折好的正方形纸上,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4份画上阴影,再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故事的悟空、八戒、沙僧各分了饼的几分之几?(2)剪把正方形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3)猜你认为它们谁分的多?(4)比把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结果怎样。(老师将一份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请这一小组同学谈谈发现:通过比较,三副图中阴影部分重合,也就是面积一样,因而三个分数一样大。即:1/2=2/4=4/8。(5)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呢?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6)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由1/2变成2/4,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有什么变化?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把1/2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乘2,就得到2/4,即:1/2=(1×2)/(2×2)=2/4(板书)。而把1/2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乘4,就得到4/8,也就是:1/2=(1×4)/(2×4(=4/8(板书)。

引导学生初步小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那么从右往左看呢?4/8=2/4=1/2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4/8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2/4 2/4。同理,4/8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4,也可以得到1/2。即:(板书)

让学生再次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7)综合以上两种变化情况,讨论:用一句话概括出其中的规律。

预设: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完整

例如: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问:这句话中,你觉得最关键的是什么?(同时,相同的数)

“相同的数”指哪些数?

对同学的结论,你还有什么疑问或需要补充的吗?

(不能同时乘或除以0)为什么?一个数除以0没意义。分母相当于除数所以分母是不能为0。因为分母乘0后就变成0了,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要规定“0除外”。)

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

三、探究规律,抽象概括

1.在直线上标分数,感知分数大小的相等。

(1)这样一组相等分数1/3、2/6、6/18存在怎样的关系呢?(2)要求:题纸上有一条直线,你能把这三个分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发现的结果自己试着写一写。(3)汇报。

2.从不同的分数中找出相等的分数,感知分数大小相等。

(1)如果给你几个分数,你能从中快速找出一些相等的分数吗?(2)出示:1/2 3/4 6/8 2/6 12/18(3)提问:你们觉得这三个分数也是相等的,那它们到底是不是像你们所猜想的这样确实相等呢?大家可以借助手中的几个圆分别折出3/4、6/8、12/18,进行验证。

⒊学习例2

(1)独立思考:1)把2/3和10/24分别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应怎样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2)把1/3和14/35分别化成分子是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母应怎样变化?你是怎样想的?(2)学生汇报讨论情况。(3)小结:我们可以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四、解释应用,强化认知

1.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下列等式补充完整。

2.在下面各种情况下,怎样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呢?

(1)把2/3的分母乘5;(2)把8/20的分子除以4;(3)一个分数的分母缩小3倍;(4)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2倍。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我能写出与1/3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2.连续写出多个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比一比,在1分钟内看谁写得多。3.书面作业:课本第58页第1、2、3题。

六、课堂小结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第4篇

一、直接引入新课,一上课就课件呈现课本中例1的图片,并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然后要求学生把大小相等的分数填入等式。学生也很快回答出来了,就是==然后我就接着问,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这个答案学生是从图中获得的,因为它们在图中所占的面积是一样的,所以,它们是相等的。然后我又接着追问,既然這几个分数是相等的,为什么它们的分子、分母不一样呢?这个问题把学生难住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把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一下子激发出来。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学生对折,并涂色表示其,要求学生继续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学生通过例1的思考与学习,通过折纸,对找一个和相等的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很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几个和相等的分数。这为本节课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三、课堂练习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如,=(a、b为非零的自然数)

(1)当a=1、2、3、4、5…时,b分别等于几?

(2)a与b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同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在形成性质的过程中,对分数基本性质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了整合,只有部分学生了解,没有深入到全班。而且在学生表述自己的发现时,没有说0除外,我本意是想再进行追问,可有部分学生书本已打开,他们很快就说0除外。对该性质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我想在后期的教学中,应多关注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应学会思考,而不是依靠书本现成的答案。

2.在巩固练习阶段,如练一练的第2题,我只是指名让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填某个数的依据,而没有在黑板上把过程再板演一遍,这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后来的练习中,有部分学生还不是很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5篇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力图让学生在开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在本案例中,通过创设猫妈妈分绳子的教学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急于要帮小红猫排疑解惑,促使学生动脑想,动手操作,达到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目的。

二、营造氛围,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在案例中,通过猫妈妈分绳子,小花猫说猫妈妈偏心眼。这时让学生来当裁判,你认为小花猫的话对不对,你准备怎样来着手研究它?这时学生的好胜心被激活了,有的迫不及待的说,有的一声不吭地动手实验着,后来通过学生的实验有力地证实了小花猫的话是错的。就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贯穿于故事情节中,使学生随着情节的推进一步步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学得趣味盎然,意犹未尽。

三、轻松练习,发展能力。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同时也应注重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与开放性。在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数学诊所,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习,③更有智力大挑战部分的必答题、抢答题、竞赛题以及游戏活动。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相互督促、相互补充、相互竞争,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尤其是获得优胜组的那些同学个个脸上洋溢出胜利的喜悦,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6篇

本节课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孙悟空请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贪吃,先分给它1/3,它嫌少;分给他2/6,它还想多要;后来分给它3/9,这下它才觉得满意,觉得自己赚了一个便宜?它真赚了吗?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出示教材例1,用一个圆表示一个完整的西瓜,让学生用涂色表示分数。观察发现三个分数相等。从而能初步感受新知。

二、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深入感知分数。

请同学们用一张正方形片代,动手折一折,通过三次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1/2相等的分数。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有没有变化?(没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很容易得出:1/2=2/4=4/8=8/16,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经过总结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对此进行巩固后,再引导学生说出:0除外。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难点,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巩固练习,围绕中心。

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我设计了口答题、填空题、涂一涂等,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呈现,学生在此过程中兴趣盎然,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新知,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7篇

一、本课的教学理念有: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主体意识。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义务教材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础。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知规律,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说教法

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自学、合作探索相结合法,让学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分数,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知识的巩固阶段,我还采用组织练习法,当然以上这些教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本着“一法为主,多法为辅”的思想,我将多种教法进行优化组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

四、说学法

1、学生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折纸上画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让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自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做一做,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模式制定为:

总之,学习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反思

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二小学李毅云

本节我想结合我校申报的市级课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本人负责的市级课题《网络环境下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研究》来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想,以及结合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谈几点反思。

探索性问题的设计研究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一是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索,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从而达到探究的目的,针对这点认识,这节课在我们学校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备课下,作了这样的设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发展思维。

1、情境的创设:“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提倡要关于创设情境,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导火线。通过和尚分饼,创设问题作为引子贯穿全课。利用课件中生动的动画,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点在这节课中我个人觉得达到这个目的。

2、探究活动与数学逻辑思维过去我们常为学生设计相同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流程展开学习。比如这节课的验证猜想中一本来我是设计了让学生按折、画、剪、比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引导学生操作,这样的设计看上去会很热闹,其实学生的操作依然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后来,为了给学生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我重新设计:“课桌上的信封里放着一些材料,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如果你觉得不需要材料,当然也是可以的。”这样的设计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空间,也增添也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本人教学能力不够熟练,学生紧张,表现出来的并不像我所想像的那般,但至少可以算已是对传统的一种大胆的突破吧。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感知、理解、提升、归纳、概括方面,我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辨析、质疑的训练,尽量不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加上框框,让学生展开思维,大胆思考,学生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这相同的数能不能包括小数,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一个小数,那所得的数还是不是分数呢?为什么要零除外?大小不变能不能说成结果不变呢?等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并重视引导学生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想这可能也是我这节课比较有收获的一个环节了。能真正地体现自主开放,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小组合作交流我们班由于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很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合作的习惯。而这学期的小组合作的训练方面也做得不够,只能说是交流多于合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我预测不到的情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有两处合作交流:一个是在验证猜想时合作,由于对小组的要求比较复杂,所以我运用了多媒体优势将小组合作要求打在屏幕上,这样学生就有了合作的方向,并且能对合作的效果加以对照,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另一个是在发现规律时合作探究,交流沟通。这时由于本班学生的实际,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交流的状态,不能说是合作了。有待今后对这个问题进一步努力。

4、有效地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当教师个人的设计意图与学生的实际的实际不相符合,而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或语言又是有价值的,这时教师该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对课堂生成资源的把握问题了。另一个课堂生成点在其中有一个学生运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来解释了1/4=2/8=4/16的原因,我却忘了将本节课的一个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知识点遗漏了,那就是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是一个很具有探究交流价值的问题。可惜我在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方面做得比较欠缺,暴露出的问题也正是今后必须要努力去学习的地方。

5、练习的设计为了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课堂教学后期产生注意力分散,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习设计方面,尽量给枯燥的练习赋予丰富多彩的形式,一方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知识,本案例中设计了:①有探究结束后的分辨是非,②有新课中的尝试性练习,③有游戏活动。较好地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学生学得轻松、愉悦。但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如何与练习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个人反思的地方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提供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江西省赣州市大公路第二小学李毅云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计算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大小不变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探索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性质

教学关键:利用分数意义理解性质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故事情境激励法

三、教学设想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利用学具,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时,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结合分数的意义来探究其中的规律。在找到规律后让学生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再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在学生已经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又让学生回到故事中去,让学生试想如果还有一只小猴子,它想要四块,猴王该怎样分呢?既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首尾照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参与兴趣

1、猴王变戏法(学生模仿复习):

除法式子变形

分数与除法变形

2、教师出示三只可爱的小猴图片,奖励听故事: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两块,分给第一只小猴一块,第二只小猴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第二只小猴两块。第三只小猴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6块,分给第三只小猴三块。

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吗?(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验收后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有什么规律吗?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三张相同形状同样大的纸,把每张纸都看作一个整体。动手折出平均分的份数2份、4份、6份,动笔把其中的1份、2份、3份画上阴影,再把阴影部分剪下来,将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记录下结论。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图中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各是几分之几?

(2)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3)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4)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要求:有序观察认真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6)启发点拨。

A.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B.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板书:(零除外)

C.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些词语比较重要?(都、相同的数、零除外)

(7)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A.思考:要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B.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答。

(8)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4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呢?

(9)质疑。让学生看看课本和板书,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提出疑问和见解,师质答疑。

(三)随堂练习

1.P109.1.2.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3、(四)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很出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第8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三张一样的正方形纸、CA1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根据120÷30=4在下面□里填数并回答“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120×3)÷(30×3)=□

(120÷□)÷(30÷□)=4

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提问:通过刚才的复习,你们有什么联想或猜想?(分数是否也有与除法类似的性质呢?)

二、实践操作,找出相等的分数

活动与反馈要点:

1.要使你们的猜想成为科学结论,还必须加以证明。你们能用三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尺子、水彩等材料(工具),通过折纸或其他方法说明自己找的分数(几个)相等吗?(可独立操作完成或与同伴协作完成。)

2.先让同桌互相说说,再展示学生的方法。

结合展示追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相等的呢?从这3幅图中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平均分的份数和涂色的份数变了,但涂色部分的大小不变。)

3.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整个验证过程。从下图中可直接看出:

三、探究交流,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1.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观察这组相等的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活动与反馈要点:

(1)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时,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如:“我发现,分子、分母都乘4,得到的分数大小不变。”

(2)结合学生汇报,教师辅以必要的板书: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初步归纳得到结论后,进一步追问学生: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相同的数是不是可以是任何数?这是老师心中的疑问,为什么要把“0”除外?在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考中,逐步完善学生的发现,并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5)通过观察、验证,我们得到这个规律。(多媒体演示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6)用笔画出教科书第75页性质中的重点词,强调“0”除外。(齐读一遍。)

(7)(揭示课题)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8)质疑。(启发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思考并提出问题,师生讨论解决。)

2.沟通“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

(1)你能说说“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之间的联系吗?(进一步强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多媒体出示小结。(略)

3.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例2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回答后教师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四、应用拓展,深化理解

1.完成教科书第76页做一做。反馈后继续完成练习十四第1、2、3、5、8、10题。

2.讨论:李小明同学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写了这样一道算式:,你认为他写得对吗?你是怎么想的?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研究了什么?你认为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1.整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由复习旧知导入,提出猜想(或联想),以验证猜想为线索,学生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或与同伴协作完成),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经历思考—操作—归纳—总结的过程。学生能用多种方法找到相等的分数,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有的学生通过折纸验证,有的用涂色、画数轴、画线段图等方法探究,有的学生居然想到计算、,说明。整个教学重在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2.课前,我没有想到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想出如此多的方法验证猜想,而且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得如此之深。我深深感到,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要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探究,让数学课堂再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

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基本性质;能比较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基本性质”的联系。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大小不变的改写,为约分和通分作好准备。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分数的的基本性质的发现和应用过程,体验比较推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

教学用具:三张同样大小的的长方形纸,分数卡片。

教师教法:质疑引导、探索思考。

学生学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

师:一天孙悟空与嘴馋的猪八戒在一块分吃一个西瓜,于是他们准备分吃这个西瓜。孙悟空说:“八戒,这西瓜的二分之一给你”。八戒嫌太少了,于是聪明的孙悟空想了想接着说:“那我把这西瓜的八分之四给你”,这时八戒心里乐滋滋的。

师:其实啊,这里还隐藏着一道数学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里边的秘密吧。

设计意图:一堂好课要看开课是否具有创新、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激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趣怎么能激励人,没有生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死气只会产生死气,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这里用学生特别熟悉、而又十分感兴趣的西游记人物进行导入,一下把学生分散的心,聚集到课堂。

2、相机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新知合作探究

1、折纸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用三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折出如下图形:

(2)各小组观察比较、探索以上三个分数的大小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3)小组汇报

2、归纳概括、并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生讨论分数基本性质应注意哪些?

设计意图: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在环节中充分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又大胆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通过自己亲身实践,得出结论。这是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生命线。

3、游戏活动

(1)找朋友

逐一出示三张分数卡片 、 、 让学生找出几个与它们相等的分数。

(2)考考你

以小组为单位,其中一个同学任意说一个分数,让其它同学找出相等的分数,依次轮流。

设计意图:课堂如果缺少游戏,就好比小树缺少阳光,把游戏带进课堂,可以增添课堂向分生机,更而使学生感受到在“乐中学,学中乐”,学习就是游戏,游戏也是学习,只不过活动地点在教室。

4、把 、 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小组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

(3)说说方法

三、人人参与(巩固训练)

教科书76页“做一做”

四、论收获

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五、作业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10篇

一、教材分析 《分数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真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识,为后续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真假分数,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及商不变性质,再来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不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水彩笔等。

七、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

(一)故事设疑,揭示课题。我将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八戒吃第一块饼的14,沙和尚吃第二块饼的28,悟空吃第三块饼的416,他们谁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这个环节设计学生动手折、画、标等活动,折出14,28,416,用彩笔在折的圆上涂出14,28,416,再用铅笔标出分数。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索,寻找规律。请同学们观察14,28,416 ;

3|4,68,1216这两组分数,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分数又有什么变化?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如果没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设计一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就顺势进行验证。推导出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巩固练习。

练习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例:分数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23=()18621=2()等这样的题,进行练习。

(四)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小结分数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商不变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然后比较这两个性质的联系。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共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触类旁通。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我将设计从巩固到思维拓展三个层次的练习。1.2.(1)把5/6和1/4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把2/3和3/4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考考你: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六)全课小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11篇

寿县保义小学 徐山锐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72-73页内容。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基本性质;

2、能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经历主动探索过程并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测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校五年级同学进行了一次手抄报设计比赛,老师在评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三个参赛同学,他们分别在三张同样大的纸张上设计了活动乐园这个栏目。其中小红的活动乐园占整个版面的,小明的活动乐园占整个版面的,小东的活动乐园占整个版面的683412。(师边说边出16示课件)请大家观察这三个分数,帮忙想想谁的版面占的面积大呢?

学生大胆猜测。

二、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师:到底谁的猜想是正确地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1、折一折,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要求:1)三人为一小组,小组中每人选择一个不同的分数,先折一折,再用画一画的方法把它表现出来。

2)三人做好之后,将三副图进行比较,看看能发现什么?

汇报。(师将一份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请这一小组同学谈谈发现:通过比较,三副图阴影部分面积一样,因而三个分数一样大。

完成等式:=()=()

2、再折一折,说一说。

请同学拿出课前准备的正方形、圆形纸片。你能按上面的方式再折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

学生小组活动后,组织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只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从左到右逐步变大的分数。师出示或引导学生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从左到右逐步变小的分数。

3、算一算,说一说。

1)师:刚才大家借助图形发现三个分数是一样大的。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相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你又能发现什么呢? 34

2)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里讨论交流想法。

3)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根据汇报适当板书。(如果学生都是用乘法计算的话,教师再进一步提问:谁还有其它不同的算法吗?引导出除法。)

三、概括性质,揭示课题。

1、师:师:刚才我们所说的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72看一看,全班再齐读一遍。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大家的发现呢?(强调“一个不为0”的数)

2、讨论:为什么“0”除外?

3、师:我们以前学过了什么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相似?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

四、解释应用,强化认知

1、P73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借助直观图同位间先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2、P73页练一练第3题。观察分母(或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3、P73页练一练第4题。学生审题后,独立思考再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两小题解题策略的不同(第1小题先考虑分母,再思考分子的变化;第2小题先考虑分子,再思考分母的变化。)

4、数学游戏--"你说我对"(P73页练一练第4题)

五、回顾反思,评价激励。

师:如果把你上完这节课的感受看作整体“1”,请说说你的快乐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师将学生所说分数板书在黑板上。)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分数中,你能发现哪些分数是相等的吗?(或:你能说出与这些分数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不一样的分数吗?)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P73页练一练第2、6题。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课下解决这两个问题。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图1

图2

图3 3612442128==

==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12篇

1、为什么把3块月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不是1/4?

2、通过操作,结果明明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12块,取出其中的3块,为什么不能用3/12块表示呢?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策略:

1、复习环节巧铺垫。

在复习导入中增加一道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练习。其中一幅图是圆的3/4,另一幅图是圆的3/12。这样,当学生困惑于例题3/4块和3/12块结果时,就能通过直观图,前后呼应,使学生豁然开朗。

2、审题过程藏玄机。

在教学例2请学生读题后,首先请学生思考“3块月饼4人平均分,每人能得到一整块月饼吗?”然后用语言暗示“每人分不到一块月饼,那到底能分得一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实际动手分一分,看看分得多少块?”有了每人分不到一块月饼的提示,又有了“到底能分得一块月饼的几分之几”的暗示,学生探索的落脚点定位到了以一块月饼为单位“1”,且初步理解了问题是求数量“块”而非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第13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 (下册) 第60~61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 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一)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 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 使学生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活动中, 培养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片、分数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引新。

1. 讲故事。

师:《猴王分饼》, 话说猴山上的猴子都喜欢吃猴王做的饼, 这天猴王给小猴们做了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 分给贝贝一块。乐乐见到说:“太小了, 我要两块。”于是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 分给乐乐两块。晶晶急了, 它抢着说:“我要三块, 我要三块。”于是, 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 分给晶晶三块。贝贝、乐乐见了, 连忙说:“猴爷爷, 不公平, 不公平, 我们要分得和晶晶的同样多。”

师:同学们, 猴王分得公平吗?

2. 课件演示分饼过程。

师:贝贝分得一块饼的几分之几?乐乐、晶晶呢?猴王分的公平吗?为什么?得出:

师:观察一下, 什么变了, 什么不变? (分子和分母变了, 分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猴王分饼, 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 动手操作, 导入新课。

教学例2

1.动手操作。

谈话:我们发现猴王不仅是一个公平的大王, 而且很有智慧, 希望同学们也像猴王一样, 做一个智慧的学生。

动手操作:取出正方形纸片, 对折, 并涂色表示它的1/2。 (学生折纸、涂色)

提问:你能通过继续对折, 找出和1/2相等的其他分数吗?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组织交流, 并板书:

2.探索性质。

引导观察:请大家观察 (从左往右看) , 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 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从上面的变化中, 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讨论:这个“相同的数”是不是什么数都可以? (0除外) 为什么?

引导观察:接下来我们从右往左看, 观察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 它们的分子、分母又是怎样变化的?从上面的变化中, 你又发现了什么?

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讨论:这个“相同的数”可以是“0”吗?为什么?

课件出示两种情况。

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吗?

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指出: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

师:那你们说说, 猴王是按照什么来分饼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通过互相交流得出结论, 整个学习过程都让学生亲自经历, 这样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而且亲历了活动的过程, 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3. 沟通联系。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你能用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师:其实, 数学知识中有许多地方是像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一样相互联系的, 同学们要学会灵活运用, 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趣味比拼, 挑战智慧。

小组合作, 写出与下面分数相等的分数, 比一比, 在一分钟内, 哪个小组写得多。 (6/122

交流汇报后, 提问:如果给你时间, 你还能不能写, 能写几个?

(三) 多层练习, 巩固深化。

1.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分数是否相等, 并说明理由。 (重点说说第四组)

2.填空, 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游戏:找朋友。

每人一张写有分数的卡片, 请一位同学拿着分数卡片站到台前, 下面的同学和他一样的就是他的好朋友, 带着分数卡片到台前来, 然后让大家判断。

【设计意图:练习分层次进行, 首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分数是否相等, 接着让学生与已知分数相等的分数, 最后通过做游戏, 使学生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课堂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14篇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零除外”的道理,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故事引入:

师:妈妈买了一个西瓜回来给全家人消暑,妈妈打算这样分配。小明分给2/4师:也许你们的猜想是对的,科学家们的发现往往也是从猜想开始的,但只有经过验证得出的结论才是科学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做个小数学家,一起来验证这三个分数是不是相等? 师:请看活动要求,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师:听明白了吗?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看看信封背面老师给你的提示。

2、验证猜想:

师:实验做完了吗?结果怎样?哪个同学先来汇报验证的情况?

二、探索规律:

1、出示思考题。

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来思考。

比较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1)从左往右看,分子和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从右往左看,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请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看看这组分数有什么规律?

2、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师: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

(1)从左往右看,由1/2到2/4,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

(2)2/4是怎样变化成4/8的呢?

(3)师:在这里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4)从右往左看,由4/8到2/4,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

(5)2/4是怎样变化成1/2的呢?

(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7)引导思考:同时乘、同时除以,两个同时,去掉一个同时,我们应该怎么把它们连起来呢?(8)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在这里相同的数可以指哪些数?

(9)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觉得这个规律中哪些词语关键?

(10)师: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3、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个性质非常相似?请回忆“商不变的性质”是怎样说的?

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那怎么来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呢?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数学知识中有许多地方是像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样相互沟通的,同学们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效果。

三、深入理解:

师: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题型。

1、出示例题

2、完成“做一做”

3、判断:

⑴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⑵把15/20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同时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⑶2/9的分子乘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⑷5/9和10/18大小相等,分数单位也相同。

四、课堂总结: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15篇

结合趣味故事经历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性质。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片。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编了一个唐僧师徒4人分西瓜的故事,利用孙悟空的机智聪明和猪八戒贪吃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块,猪八戒吃了一块,再把这西瓜平均分成8块,猪八戒吃了2块。最后把西瓜分16块,猪八戒吃了4块,设计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分数知识的背景下,了解猪八戒没有多吃到饼的事实,为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实践经验。在看完故事后向学生提问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讨论并用自己的方法说明八戒没有多吃到饼。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通过课件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三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讨论图中分数的涂色部分是多少?

A、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的纸,你能先对折,并涂出它的1/4吗?

B、追问:你能通过继续对折,每次找一个和1/4相等的其他分数吗?

C、学生操作,并组织交流:每次对折后,正方形被平均分成多少份。涂色部分有几份。并思考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得到的分数与1/4是否相等。交流时让不同对折方法的学生充分展示。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2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3)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4)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认识到这四个正方形同样大,虽然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但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四个分数也相等。课件出示连等式子。

【通过展示不同的对折方法,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3、引导观察:请大家观察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

观察思考后。在课文上填空,再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再集中指导观察:

先从左往右看:1/4是怎样变为与它相等的2/8的?由2/8到4/16,分子、分母又是怎样变化的?谁用一句话说出它的变化规律?再从右往左看:4/16是怎样变化成与之相等的2/8的?2/8、1/4呢?用一句话说出它的变化规律?

4、归纳规律

提问:综合以上两种变化情况,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交流归纳,最后全班反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5、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很出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通过小结,既对整个课堂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结,又能让学生产生后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四、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多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游戏找朋友。

六、布置作业: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16篇

(3)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 = (课件揭示)

(4)交流:你还有什么发现?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课件演示)

3、出示做一做图片(2),学生独立填写分数。

(1)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除以相同的数)

4、想一想:引导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1)从刚才的演示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补充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两个式子,问学生对不对?讲解关键词“都”、

“相同的数”、“0除外”。 “都”可以换成哪个词?——“同时”。

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揭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分数基本性质中的关键字词并做上记号(画起来或圈出来),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课件揭示)

5、梳理知识,沟通联系:分数基本性质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你能举例说说吗?师: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分数可以写成除法的形式。现在我们把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三者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生举例验证,如:3/4=3÷4=(3×3)÷(4×3)=9÷12=9 /12)(课件揭示)

师:其实,数学知识中有许多地方是像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一样相互沟通的,同学们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你们想挑战吗?

6、趣味比拼,挑战智慧

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看谁写得既对又多。

交流汇报后,提问:如果给你时间,你还能不能写,到底能写几个?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考考你(第43页试一试和练一练第2题)。

2/3=( )/18 6/21=2/( )

3/5 =21/( ) 27/39=( )/13

5/8=20/( ) 24/42=( )/7

4/( )=48/60 8/12=( )/( )

2、涂一涂,填一填。(练一练第1题)

3、请你当法官,要求说出理由.(手势表示。)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2)把15/20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同时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

(3)3/4的分子乘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 )

(4) 10/24=10÷2/24÷2=10×3/24×3 ( )

(5)把3/5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加上4。( )

(6)3/4=3×0/4 ×0=3÷0/4 ÷0 ( )

4、找一找:课件出示信息:请帮小熊和小山羊找回大小相等的分数。

5、(1)把5/6和1/4都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2/3和3/4都化成分子是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6、2/5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

四、拾捡硕果,拓展延伸。

1、看到同学们这么自信的回答,老师就知道今天大家的收获不少,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东西?

(或用分数表示这节课的评价,快乐和遗憾各占多少?)

2、学了这节课,现在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对三兄弟说些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师总结:看来学好数学还是很重要的!祝贺同学们都跟阿凡提一样聪明!(献上有节奏的掌声)

3、拓展延伸

师:最后,阿凡提为了考考同学们,他特意挑选了一道题,要同学们选择来完成,有信心去完成吗?

比一比:三杯同样多的牛奶,小明喝了其中一杯牛奶的2/3,小红喝了另一杯牛奶的5/6,小芳喝了最后一杯的9/12,三人谁喝得最多?谁喝得最少?

五、动脑筋退场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第17篇

1“.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小数乘除法、商的变化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是学生自主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必要前提条件。

2.教材呈现的探究顺序是“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在验证的过程中运用举例和商的变化规律。可往往学生不易想起商的变化规律,因此在举例验证后,让学生与商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3.此教学设计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一课的启发,课中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对商的变化规律进行改写,进而鼓励学生寻找验证方法,多方验证。

【教学实录】

1.回顾旧知,制造生长点。

师:解答2÷4=()÷8,并说说依据。

生:填4,除数4乘2是8,所以被除数也应该乘2。

师:这是以前学过的什么规律?内容是什么?

(生回顾商的变化规律)

(学生计算并填空)

师:你运用了什么规律?

2.大胆猜想,操作验证。

(引导学生猜想)

师: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将商的变化规律改写为与分数有关的算式?

生:可以把“被除数”替换为“分子”,“除数”替换为“分母”,“商”替换为“分数值”。

(引导学生寻找验证方法)

师: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想,能不能成立还需要对它进行验证,怎样验证呢?

(学生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生:写出一个分数,分子分母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然后再看看它和原来的分数的答案是不是相等。

师:你们的方法大致相同,都是使用举例验证法,我们来梳理一下举例验证法的步骤。

(多媒体出示:第一步是写出一个分数,第二步是给它的分子、分母同乘或者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分数,第三步是看新分数与原分数是否相等)

师:你觉得哪个步骤比较难?

生:第三步。

师:如何验证两个分数是否相等?

生:画图。

生:计算。

师:怎么计算?

生:分子除以分母,用小数表示它们的结果,然后比较小数的大小。

师:不错的方法,请同桌两人合作,举例验证吧!

(学生汇报交流)

第一组出示:

师:先找的是哪个分数?

师:你们验证了同乘一个相同的数,那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呢?

生:把两个分数倒过来就可以了。

师:说得具体一点。

师:很棒!因为乘除法是逆运算。

第二组出示:

师: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3后,分数值也相等,对吗?

(学生质疑,继续验证)

师:你们取的相同的数都是整数,取小数可以吗?

第三组出示:

师:分子分母同乘了几?

生:同乘了2.5。

师:验证的结果是什么?

生:可以。

师:这个相同的数是小数也可以,那么0可以吗?

生:不行,因为任何数乘0都等于0,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师:通过验证,我们发现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对不对?

生:对,是正确的。

师:这个规律是分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叫作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

3.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

【课后反思】

上一篇:农贷风险管理对策下一篇: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