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化复兴的两个流派

2024-09-21

中国古文化复兴的两个流派(精选5篇)

中国古文化复兴的两个流派 第1篇

中国古文化复兴的两个流派

中国古文化复兴的两个流派

文/王欢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出现了众多问题,如青少年犯罪、离婚率高、环境破坏、自杀率高等,古文化对道德、人性、幼儿教育的重视及独特的教化能力,日渐受到各界的重视。目前,中国古文化复兴主要有两个支流,一个以弟子规为理念,另一个是以读经教育为理念。虽然目前这两个流派呈现不交融的状态,但就长远来看,二者会慢慢融合。

一、净老的弟子规理念

徐业鸿,法名净空法师,1927年生于安徽庐江,1949年到台湾,先后师从方东美先生、章嘉呼图克图及李炳南先生,一直在全世界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和平的.实现。

蔡礼旭,1973年生于台湾,师承儒学耆老徐醒民。于海南岛和杨淑芬一同创办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先后在许多省市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过300余场传统文化讲演,获得当代名师大德及国学名家的高度赞赏和推崇。

在蔡礼旭和杨淑芬的弘扬下,有无数青少年、家庭因为弟子规发生了质变,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

二、王财贵教授的读经理念

王财贵认为教育是人性的开发。其读经理念简单而言即是让儿童读中国古代经典,至少上百遍。

民国元年元月十九日,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五月,下了第二道法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于是不只没有读经的学生,()也消灭了可教读经的教师。七月,教育会议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的议案,学校祭孔之风从此断绝。民国八年五四运动,胡适白话宣言出来后,我们渐渐连一般古文都看不来,更不用说读经了。

王财贵认为,这八十多年来,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经是不敢(也真不会)读经了!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应深切反思,为何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文化心态出了什么问题?当务之急是教育的革新,这是固本培元的工作。须自小近者做起,这小近者,即是普遍恢复读经的教育。尤其要自儿童时期即开始,因为等到初中高中性情沸腾起来,就来不及了,与其这时扬汤止沸不如及早釜底抽薪,即古人说童蒙养正。

三、两个流派的融合趋势分析

净老一脉关注的是当下社会,见效更快,能解决人们现时的困惑,而王财贵教授的读经教育则是一种长远的教育,贯彻于整个人生。所以,这两者结合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今日我们提倡的读经教育,定义较为松动,即为“最有价值的书”.范围是举凡经、史、子、集皆可,其价值性亦可由个人的认定去选取。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较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具有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一较为全面、较为合理的规划与安排。

放眼整个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日不远矣!而我们的文化如果再不赶上来的话,就会拖后腿了。正本清源,我们的文化复兴还是要抓根本,最好的东西我们的祖宗早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关乎后学圣明,关乎民族兴衰。相信只要我们这一代做出好榜样,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中国古文化复兴的两个流派 第2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和认知新古典主义花牌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他们在造型、用色、用笔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比较,达到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见解的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进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了解的兴趣,激发懂得艺术、乐于学习艺术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自主描述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教材中《布罗格利公主像》和马奈的《吹笛少年》,仔细观察二者的区别。

提问你所看到的两幅作品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教师归纳:《布罗格利公主像》造型精细,色彩和谐,《吹笛少年》造型具有适度的“写意性”,色彩关系比较响亮。

二、讲授新课

指出两幅画所代表的画派——新古典主义画派与印象主义画派,并说明本课重点:了解两个流派的基本风格和特点,及其之间的差异。

引入“新古典主义”的概念——力求恢复古典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

展示作品,分析作品在造型、色彩、构图、主题上分别有哪些共通之处。造型方面: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其画风庄严、单纯、理性。

色彩方面:较为优雅。构图方面:强调完整性。

主题方面:多选择重大历史或社会题材。展示法国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引导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讨论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题材。

在学生汇报陈述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讲解莫奈的作品。再通过其他若干印象主义画派的绘画作品。如德加的《舞台上的舞女》、莫奈的《莫奈夫人和儿子》等,讲解印象主义画派的绘画风格-----倡导直接在自然中进行创作,捕捉阳光下万物灿烂的色彩。画家们已完全摆脱了宗教、神话题材对美术的束缚,使画面变得异常明亮,内容更加贴近现实。教师根据教材中“思考与讨论”栏目的提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两个画派各自的艺术特色。请学生说一说,哪个画派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中国古文化复兴的两个流派 第3篇

继文艺复兴之后, 各种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便一发不可收拾, 源源不断地涌现:追求场面宏大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为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荷兰市民绘画、追求伟大风格的法国古典主义……最后到仍在发展之中的现代美术, 这些接踵而来的艺术流派, 这一纵横交错的艺术之河, 出现在高中美术鉴赏教科书上, 很容易让的学生眼花缭乱, 应接不暇, 甚至不知所措。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 怎样引导学生真正了解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风格, 感受大师们的心灵之旅, 尽情畅游于这段伟大而重要的艺术之河, 笔者总结出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五个方面。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感性认识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欣赏作品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 操之过急。学生对作品的认识过程应该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感性的认识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感受、领悟, 最后形成自己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积累长此以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艺术课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文化课, 不能以解决问题, 得到答案为目的, 学生在课堂上如果缺少了对作品感性认识的过程, 就像一个人吃美食一下子吞下去, 体会不到其美味的过程, 结果对于他们来说依旧很茫然。所以说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过程很重要, 教师应摒弃用简单的归纳总结来代替学生对作品感性认识的过程的教学方法。

二、准确而规范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

一段时期内的一系列作品之所以被人们归纳到一种艺术流派, 那是因为这些作品的作者有着相似的创作风格和共同的艺术主张。教师怎样才能把这些信息完整地传达给学生, 让他们听得明白, 理解透彻呢?教师应尽量用专业而艺术的语言去讲解, 如果模棱两可, 含糊不清, 就会导致学生越听越糊涂, 各流派之间混淆, 概念不清, 最后陷于完全迷糊的状态中。比方说在讲到巴洛克艺术风格的时候, 在分析单独的作品时应该从作品的构图、色彩、内容、光线等方面让学生去感知, 而在总结时, 引导学生找出这一系列作品的共性:华丽溢彩、气势磅礴, 作品具有很强的运动感, 光影效果等等。教师课堂上准确规范而专业的语言也有助于学生审美语言的积累, 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三、多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同一个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 不同艺术流派之间的美术作品, 教师可以从作品的题材、构图、色彩等等方面着手, 多采用“比较”的方式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比方说讲《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这一课时, 教学开始时可以将印象派的作品与传统的现实主义画派的作品进行比较, 从而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到印象派画家的艺术追求和主张。教学过程中再将后印象派的作品与印象派的作品进行比较, 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原来后印象派画家与印象派画家在艺术追求和艺术主张上是截然不同的。在美术鉴赏课的课堂上, “比较”的方法可以不断地反复使用,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鉴赏能力在感性的认识过程中得到理性的提高。

四、可以与历史知识相结合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紧密联系。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讲清楚一个艺术流派的艺术特点, 必须与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相结合。例如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 我们就要提到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 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他们需要新的学术, 新的文化, 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 于是文艺复兴运动随之开展, 与之相适应的美术作品也随之诞生。再例如讲欧洲现实主义美术时, 就要向同学们提到进入19世纪中期的欧洲, 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逐渐破灭, 注重艺术的社会意义的现实主义文艺运动应运而生。所以说, 了解一个流派同时期相关的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种艺术流派的艺术特点。

五、可以与高中音乐鉴赏课相结合

在欧洲艺术史上一个艺术流派总是在一定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自文艺复兴之后, 美术和音乐的发展更是如此, 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一个艺术流派在美术和音乐方面都有所体现, 虽然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但在艺术情感上, 艺术主张上却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比方说浪漫主义吕德的雕塑作品《马赛曲》在课件中配上表达同一情感意境的歌曲《马赛曲》, 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时得到统一, 可以达到比学生们只欣赏作品更好的效果。所以说将音乐元素融入到美术鉴赏课的课堂上可以有助于学生在情感上对美术作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中国古文化复兴的两个流派 第4篇

一、净老的弟子规理念

徐业鸿,法名净空法师,1927年生于安徽庐江,1949年到台湾,先后师从方东美先生、章嘉呼图克图及李炳南先生,一直在全世界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和平的实现。

蔡礼旭,1973年生于台湾,师承儒学耆老徐醒民。2003年于海南岛和杨淑芬一同创办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先后在许多省市及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等地成功举办过300余场传统文化讲演,获得当代名师大德及国学名家的高度赞赏和推崇。

在蔡礼旭和杨淑芬的弘扬下,有无数青少年、家庭因为弟子规发生了质变,掀起了学习弟子规的热潮。

二、王财贵教授的读经理念

王财贵认为教育是人性的开发。其读经理念简单而言即是让儿童读中国古代经典,至少上百遍。

民国元年元月十九日,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五月,下了第二道法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于是不只没有读经的学生,也消灭了可教读经的教师。七月,教育会议提出“各级学校不应祭孔”的议案,学校祭孔之风从此断绝。民国八年五四运动,胡适白话宣言出来后,我们渐渐连一般古文都看不来,更不用说读经了。

王财贵认为,这八十多年来,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经是不敢(也真不会)读经了!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应深切反思,为何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文化心态出了什么问题?当务之急是教育的革新,这是固本培元的工作。须自小近者做起,这小近者,即是普遍恢复读经的教育。尤其要自儿童时期即开始,因为等到初中高中性情沸腾起来,就来不及了,与其这时扬汤止沸不如及早釜底抽薪,即古人说童蒙养正。

三、两个流派的融合趋势分析

净老一脉关注的是当下社会,见效更快,能解决人们现时的困惑,而王财贵教授的读经教育则是一种长远的教育,贯彻于整个人生。所以,这两者结合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今日我们提倡的读经教育,定义较为松动,即为“最有价值的书”。范围是举凡经、史、子、集皆可,其价值性亦可由个人的认定去选取。人的生命有限,熟读一些有高度价值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较轻便地吸取到人生的智慧,较迅速地启迪自己的理性。而后对比较浅显、具有应用性的学问,就可以事半功倍地吸收,并且可以对人生的各项活动,作一较为全面、较为合理的规划与安排。

放眼整个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日不远矣!而我们的文化如果再不赶上来的话,就会拖后腿了。正本清源,我们的文化复兴还是要抓根本,最好的东西我们的祖宗早已经给我们留下了。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关乎后学圣明,关乎民族兴衰。相信只要我们这一代做出好榜样,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中国古文化复兴的两个流派 第5篇

一、七届二中全会与“两个务必”精神的提出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隆重举行。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作了极其精彩而又富有长远预见意义的报告,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经典篇章。

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特别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报告的最精彩篇章在于其最后一部分。当时,由于解放战争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取得快速胜利,毛泽东在报告中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的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及时地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干部的主要危险。他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逸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增长。同时,我们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暗藏的敌人和企图靠投机获利的资本家都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腐蚀我们党的干部。正是在这種背景下,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思想是对李自成农民革命军攻进北京后,被胜利冲晕头脑,最终失败这一深刻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更是对共产党人执掌政权后的要求和约束。今天,“两个务必”思想依然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与纯洁性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于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走向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

1.戒骄戒躁,敲响历史警钟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两个务必”思想,意在提醒全党不能被刚刚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这一告诫在今天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重大作用。

翻开中国历史,大胜利带来大骄傲、大骄傲带来大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始皇帝骄奢淫逸,刚愎自用,终二世而亡。隋王朝也同样二世而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代王朝的更迭,揭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道理。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骄傲自满同样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敌。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的演讲中就提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必须要时时重温“两个务必”思想,保持头脑清醒。要看到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要看到我们党今天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继续发扬我党长期以来所保持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绝不能因为骄傲自满、贪图享受而脱离人民群众,最后导致人亡政息。

2.艰苦奋斗既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工作作风,也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法宝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可谓远见卓识,目的是为了警醒全党,在夺取政权后,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践证明,在此后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两个务必”始终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

同时,艰苦奋斗还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两个务必”思想,不想再过艰苦生活,而是图享受,最终身败名裂。1951年,因贪污而震惊全国的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就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说的被“糖衣炮弹”所打败的人。他们忘记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忠告,不愿艰苦奋斗,不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今天,我们党内的一些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依然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现在工作和生活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有的铺张浪费,奢靡无度;有的得过且过,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导致“四风”泛滥。无数事实证明,一些党的中高级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大搞权钱交易,直至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无一不是从放弃艰苦奋斗思想,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一些人正是看准了我们党内少数党员干部不想过艰苦奋斗的生活,不惜用各种手段投其所好,最终达到拉拢腐蚀的目的,教训极其深刻。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员干部,是难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当年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时的形势极为相似:巨大的胜利与考验并存。一方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面临的内部深层次矛盾、问题和外部的严峻复杂形势,也是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多些危机意识,少些“盛世心态”;多些群众意识,少些做官观念;多些艰苦奋斗,少些安逸享受。归根结底,要牢记和实践“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困难所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上一篇:高一历史9月月考卷下一篇:观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