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2024-05-17

礼仪教育工作总结(精选9篇)

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第1篇

昆寨小学2014年秋季学期六(1)班

礼仪(上)教学工作总结

礼仪教育的基础在于“孩子”。幼儿礼仪教育是孩子人生之初的“必修课”。在幼儿园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奠基人生最佳开端的工作,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我们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让幼儿具有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会正确的使用礼貌用语,并在这基础上知道关心、尊重别人,使幼儿终身受益。

一、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全面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幼儿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通过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小天使”,形成“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节、处处讲礼仪”

二、具体措施

在学期初,我班制订了文明教育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文明礼仪行为常规教育,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次、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训练,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和通过专门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内容,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使每一位幼儿都认识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的内容和教育意义,养成自觉地、比较牢固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打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环境就像一面镜子,它既可以折射出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可以促进孩子的发展。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将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

1、良好的礼仪教育物质环境。在教室外墙饰的设计上,我们制作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图片,让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或来园离园的时间里,感受礼仪的熏陶。利用提示牌,不断规范着幼儿礼仪言行。

2、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紧密配合幼儿园制定的教师礼仪行为规范,从我做起,做孩子们的礼仪榜样;引导家长提高礼仪教育的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活动中。

(二)注重礼仪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在本学期,我班每周开展两节礼仪课教学活动。课堂上,我们几位老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带领幼儿:讨论辨析、诵读礼仪儿歌,进行有趣的情景练习形式多样,充满童趣的礼仪教学使抽象的礼仪道德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成为必然。

(三)寓规范训练于幼儿日常生活管理之中。在常规教育工作中,坚持把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和行为标准放在首要位置,关注指导幼儿的学习生活、交往以及日常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平时仪表、言语为切入点,通过

强化训练,把《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让他们从中受到影响,得到锻炼,养成习惯,从而提高。

(四)寓规范训练于各领域教学之中

在各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教材切合实际地把《规范》细则渗透到教学中去。并根据文明礼仪教育的需要,创编文明礼仪教育的教材,使幼儿在开无意识的学习中强化记忆,受到教育。

(五)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争当“文明礼仪小天使”

根据每月主题每周有计划地组织一节专门的文明礼仪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使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趋于规范化,乐当“文明小天使”。

(六)加强家园的联系,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度。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做法,家园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同步教育,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度。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被评为文明班,许多孩子被评为“文明小天使”、“好儿童”等等。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不是短期行为,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实抓好礼仪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引导幼儿形成礼仪习惯,是我们将要继续进行的工作,相信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勇于实践,礼仪教育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拟写人:王丹 2014年12月8日

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第2篇

为了把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校着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动员,全员参与。

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各小学老师齐抓共管,精心制定了学校礼仪教育的工作方案,向各学校全体师生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和动员,落实到位。

二、立足实际,开展教育

1、在教育中,我校重视教育环境和氛围的创设。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向学生宣传礼仪教育知识,并在各班的教室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队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礼仪知识,指导训练学生礼仪行为。

2、通过多种形式落实礼仪教育。为了使礼仪教育制度化,完善了“每天必讲、每天必查、每天必做”、“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要求”还专门在教室里张贴了《文明礼仪一百条》,充实和完善了礼仪教育内容。

3、结合礼仪教育要求,开展以“讲文明懂礼仪” “爱护公物” “说文明话做好孩子”主题的教育工作。工作中我们通过环境教育、学科教育、形成教育、活动教育、增长了学生的礼仪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4、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以《品德与社会》与《主题班会》课为主,在其他课程中渗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的教育和熏陶,提高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养成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

5、开展“养成教育我先行”专题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伙伴,积极构建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广泛开展关心困难群体,老弱病残,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倡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道德风尚,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7、加大评优力度。本学期开展了礼仪模范班评比活动,综合学校各项常规检查、礼仪教育活动落实情况,评选出礼仪模范班,每两周一次进行表彰,并在期末评出一批礼仪模范学生。通过各项评比强化礼仪教育,树立了先进典型。

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第3篇

1 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礼仪是人们用以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增进了解的一种行为规范, 是现代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对一个人来说,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而对一个社会来说, 礼仪则是—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文化多元性决定了人们必须懂礼仪、会运用礼仪, 因此礼仪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现代企业要求人才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业务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我国对人才的要求更趋多元化和国际化, 在很多情况下, 个人形象是和单位的产品、服务等量齐观的。因此礼仪是塑造个人形象的灵魂, 已经成为提高个人素质与企业形象的必要条件, 成为现代竞争的砝码,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礼仪素质培养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国务院2001年10月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 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 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进了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工程。同时《纲要》中还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 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 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 加强对职校生的礼仪教育, 既是时代的要求, 又是提高职校生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的需要。

1.2 礼仪素质培养是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需要

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商务礼仪是礼仪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商务礼仪的学习, 加强学生商业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其商业信用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

1.3 礼仪素质培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范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商品流通关系, 促进了人与人之间, 组织与组织之间, 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 同时更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这对于一个企业或服务行业而言, 就更需要积极适应这种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而这种转变总是需要具体的人去实施和操作, 这些实践者如不懂得现代的社交礼仪, 就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因此, 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下, 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 不仅是为了个人顺利步入商界, 也是为了组织事业的发展做准备。

1.4 职校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

礼仪教育能提高职校生的道德水平。礼仪作为人类的精神文明现象, 属于道德的范畴。我国古人早就提出“德诚于中, 礼形于外”, 德与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礼仪本身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 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礼仪要求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 互相尊重、诚恳和善、待人和气、仪表端庄, 而这些都源于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让职校生通过礼仪教育深刻体会到礼仪的内涵, 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在交往中自觉地、轻松地接受礼仪的熏陶, 强化道德观念, 从而提高道德水平, 这比传统的道德灌输教育要有效得多。

2 对职校生进行礼仪教育的主要途径

2.1 营造良好的礼仪空间

礼仪教育本身就是美的教育, 这就需要为美的教育营造一个美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到处都有礼仪之警、礼仪之声、礼仪之形, 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遵。为开展礼仪教育营造一所五彩缤纷的美的宫殿。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2.1.1 入目, 即到处可见礼仪提示

为宣传礼仪规范, 渲染遵礼氛围我们采用“提醒法”利用多种形式警示人们守礼。体做法。

(1) 办礼仪手抄报。

在学校每个楼层的走廊内和班级内都可粘贴着礼仪手抄报。这些小报都是学生们手工制作的, 他们用诗歌、散文、小故事、歌曲、绘画、书法等形式弘扬礼仪、展示才华, 一个问候可温润一颗心, 一句赠言可解开一个误会, 一句诗可延续一缕友情。

(2) 设礼仪画廊、板报。

为宣传礼仪规范, 可设立礼仪画廊和板块, 如在班级板报中宣传礼仪“每日一则”、“每周一规”、“一日文明规范”等。

(3) 立礼仪标语。

在楼道墙面及教室墙上我们设立“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的大型标语以规范人们的仪表礼仪。

(4) 礼仪绿化。

在校园绿化上我们也注重隐含的礼仪语言, 让礼仪点缀在绿化中发挥特殊的作用。

2.1.2 入耳, 到处听到礼仪教育的声音

(1) 开设礼仪教育课。

礼仪课我校是从1998年正式纳入课程表, 我们又自编了《礼仪手册》的校本教材, 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 全面铺开。常言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讲授礼仪课程, 教师根据职校礼仪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不拘一格, 向学生展示各种仪容、仪表图片;可利用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 利用班团活动课。

班主任可利用班团活动课、教育活动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并非单纯的常规教育, 也可将礼仪知识贯穿于各个活动节目中, 让学生感受到礼仪之美。

2.1.3 入心:即礼仪教育要促动每个人的心灵

要在心里当回事, 而不是走过场。首先, 我们采用榜样法从正面树立典型, 弘扬礼仪精神。在教师中我们每年都评选师德楷模、文明办公室等;在学生中每学期坚持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

其次, 采用检查法督促守礼。

如设立礼仪值周、建立检查制度, 公布检查结果、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扣掉班级常规分数, 这样做促进教师和学生用心去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

2.1.4 入魂:把礼仪教育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为达到入魂境界, 我们采取“外化”和“内化”两种方式。所谓外化, 用监督的形式促进师生守规遵礼。教师实行挂牌办公, 学生实行带胸卡入校, 以求相互督促和监督。所谓内化就是指教育要促及灵魂, 使每个人都能达到慎独自省的境地。两年来我们得出一个共识:遵守礼仪规范不仅在让人看到的时候,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

2.2 积极开展礼仪实践训练

2.2.1 学校礼仪

让礼仪无时无处不在, 渗透、贯穿于德育工作。

(1) 训练语言的优美性。

强调语言的真实性。诚实是最高尚的品德, 不说谎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是最起码的礼貌。学生要学会说“老师我来晚了”、“麻烦了”、“真对不起”、“打忧了”。

强调语言的真理性, 特别是教师的课堂用语要科学, 不能用“大概”、“可能”、“比较正确”等词句, 否则, 就是变相的愚弄学生。

强调语言的向善性, 我们说的每句话都要合乎道德标准, 不能伤害别人。

强调语言的融合性, 即被对方接受的特性。在校禁止使用过激的语言刺激学生, 如批评学生可叫做交换;“差生”一词用“特殊学生”代替。

(2) 训练语言的规范性。

要求说普通话、标准音, 尽可能不说方言土语, 说方言土语给人一种粗俗感, 让人失去美感, 失去良好心境。

(3) 训练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要优美, 选词要新鲜, 让人听到的人高兴, 更要看场合, 为此, 我们在礼仪课堂创造情境作不同场合的礼仪对话练习。如参加婚礼、葬礼、送别等。

以上几种训练主要通过礼仪课、教育活动课、军训以及平时在校师生、生生沟通的各个场合。

2.2.2 家庭礼仪

在家庭礼仪教育上可以两手相结合, 两手一起抓。一是学校教育, 在礼仪课和主题班会中灌输, 二是家庭教育, 通过孩子和班主任向家长宣传, 发挥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中的示范作用规范孩子的礼仪行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强化教育:一是孝敬父母, 二是尊重亲友。实践中我们认为在家庭礼仪教育中主题性教育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本人的班级曾开展了系列活动, 每天对父母说一句问侯的话;每天为父母倒一杯水;在家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次饭;这个活动主题明确, 要求具体, 操作性很强, 效果很好。一位家长感动地说:孩子从活动中学到了不少, 真的长大了!

2.2.3 社会礼仪

在社会礼仪的培养上我们坚持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 自觉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如购物、乘车、探病、游园、看电影或剧的礼节。班主任特别强化实习班、就业班注重职业礼仪、行业礼仪的养成, 为将来的真正接触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过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礼仪教育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 抓住礼仪教育不仅能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对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礼仪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礼仪教育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礼仪教育促进整体共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妙.“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

[2]李帛.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

[3]蓝庆华, 等.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实践思考[J].高校教育研究, 2004 (4) .

[4]张洪林.礼仪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5, 7 (3) .

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第4篇

1.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寓文明礼仪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就能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思想实际,通过故事、游戏、说话、写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 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深入挖掘教学领域中的德育资源,积极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德育内容。“以纸换树”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体验到了节约的重要意义,发出了“我与小树共成长”的肺腑之言。

二、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1. 文化积淀环境熏陶。我校注重培植校园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我们首先通过校园广播站、板报等宣传教育形式,向全体师生解读活动的目的、意义、背景以及活动方案。然后要求各班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每学期出一期板报和开一次中队会,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成为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2. 强化队伍,以德育德。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校在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制定系列活动方案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我们还在教师中开展“三满意”师德建设活动,增强服务意识,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3. 科研先行,创新发展。我校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吉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的科研项目;每位教师围绕学校课题、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1. 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校将学生的養成教育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推出了“周周小目标,月月有进步”系列活动。学校每周结合实际,制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再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制定下一周目标。

2. 升旗仪式,追求新意。每周升国旗仪式是常规德育形式,我们以教师升旗、主题升旗等不同方式呈现,学生们感情专注、记忆深刻,增强了国旗意识,增添了爱国情感。在常规教育形式基础上,赋予了德育新的内涵。

3. 学生晨读,讲求经典。“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的早读质量,倡导特色晨读。各学年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三字歌、弟子规、古诗词等方面的经典诵读,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文明礼仪的深刻内涵。

4. 专题讲座,力求实效。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学校还请教育专家等为学生和家长进行《人格教育——孩子一生的财富》等的专题讲座,普及了文明礼仪知识,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四、创设良好家庭环境

1. 成立家长委员会。为把学校德育活动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拓宽学校德育渠道,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年进行一次评比,对评选出的“优秀家长”进行表彰,并由学校发给荣誉证书。

2. 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人之本。为了把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具体化、细致化,学校开展了“敬父母天天六个一”活动,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递一双拖鞋,整理一次房间,做一样菜,洗一件衣服,拖一次地等。

3. “代理家长”活动。针对留守家庭、问题家庭、单亲家庭的学生,开展了“代理家长”的活动。采取三位老师帮助一名学生的办法,与学生签定了“代理家长”协议书,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孩子,使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了下爱的种子。

4. 设立家长开放日。定期邀请家长到学校,和孩子一道参与一天的各科学习及各项活动,让家长真切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为帮助学校、教师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提出好的建议与意见。

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第5篇

“老师早!”、“同学好!” ……每天清晨,你会听到同学们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课间活动中,“对不起”、“没关系”使同学们在友好的氛围中玩得很开心;放学时,“老师再见”、“同学再见”的道别话语在校园中久久回荡……一朵朵烂漫的文明礼仪之花正在我校蓬勃盛开。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有:

一、形成氛围,培养好习惯

为“打好基础、形成氛围”,我们举办了一次关于礼仪教育的专题讲座,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我们特别重视礼仪训练,学练结合,以练为主,想方设法既使学生明白“理”,又训练“仪”,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交往的习惯。

二、丰富内容,扎实开展

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们共同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教育每个小学生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每个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洋溢在美丽的校园里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我班在学校少先队牵头组织下开展了各项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1.“我文明 我快乐”主题系列班队会竞赛——宣传礼仪

礼仪的形成需要宣传。为大力宣传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要求,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制订了“文明礼仪普及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倡议,在全校范围开展“我文明我快乐”主题系列班队活动。

2.读书活动——学习礼仪

礼仪的养成需要学习。没有学习,便无从谈起礼仪规范。为此,我们以班级为单位认真组织学生阅读活动指导用书《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充分利用“班队课”、“品德与生活课”和每周二、五的“晨会课”分期学习学校礼仪、少先队礼仪和家庭礼仪,使礼仪知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

3.“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实践礼仪

礼仪贵在实践。为充分实践礼仪知识,我们举行了“火眼金睛大搜索”活动,要求全校学生从校园、家里、公共活动场所搜索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能及时制止、劝告这些不文明行为,耐心告诉他们要注意文明礼仪的细节。同时,在中队辅导员的指导帮助下,各中队认真撰写了调查报告,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

3.“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展示礼仪

礼仪重在展示。为充分展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学校大队部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知荣辱,树新风”演讲比赛,“与文明并肩同行”征文比赛,“文明礼仪在我身边”手抄报设计比赛,“美在文明、爱在礼仪”讲故事比赛……每一个活动都有专题的活动计划、活动方案和实施步骤等。这些活动的扎实开展,不但陶冶了孩子们的心灵,还在不知不觉中使“文明礼仪教育”在我们学校蔚然成风!

三、家校联系,榜样示范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全社会共同来精心护理,精心培育,需要家长们为孩子创设一个和善、温馨、快乐、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育人环境,需要家长们“做榜样、抓点滴”。为形成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促进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养成,培养他们正确的处世态度和做人原则,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不定期召开家长会,传达学校对家长的要求,全体教师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切实做到在学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加强家长的榜样教育力量,使他们也能在一点一滴中,在举手投足间,对子女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第6篇

一、总体情况:

学校工作历来强调德育为首,文明礼仪教育在学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利用校会集会时间,向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每月评选一次校园文明之星,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树立先进,并给以表彰,对不良行为习惯给以批评指正并进行跟踪教育,一学期以来效果显著,为学校德育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成功经验:

(一)有序开展“规范”教育,切实提高实效性。

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实施“规范”。为此我就“规范”向学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深入的学习。一是在开学典礼上,利用“开学动员”和大幅标语对“学规范,学做人”这一教育中心进行宣传,营造教育气氛。要求各班始业教育将“行规”和学校的“一日常规”让学生透彻了解。低年级老师还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进行实地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非常明白在校园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二是每周升旗仪式利用国旗下讲演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的系列讲演,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的原则,使“规范”深入人心。三是各班级根据学校的周教育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周分重点、分专题对学生进行“规范”的学习教育,使“学规范”更细致,更深入。四是

实施学生行为规范周评月奖制度,切实提高“规范”教育实效性。政教处依照“行规”具体内容与学生行为规范实际,每月拟订日常行规教育训练的主题、内容和要求。学生依照内容要求,一周进行一次自我评价,打出优秀、达标、待达标三个等级。在自评的基础上,四人小组一月组织一次小组评议,由组长相应打出三个等级。教师依据自评、组评和平时观察、了解,综合作出评价,一月行为表现优秀的人数(10名以内)、达标和待达标的人数由班主任视情况定,然后统计总汇表上。教师一月一次组织评优奖励活动,对本月行为表现优秀者奖励2张绿星卡,达标者奖励1张绿星卡,表现特别差或经常违纪的学生,用黄星卡警告,并扣回一张绿星卡,一周后将绿星卡还给学生。行为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评选为本月“行为文明之星”(每班2名),报政教处表彰。班主任在月尾将行规统计表交政教处,并在备注栏有针对性地提出下月行规教育的训练内容。制度实施两年来,有序有效地强化训练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行为习惯有明显好转,文明程度大幅度提高,积极促进了校风建设。学生的文明行为受家长、各级领导和来校客人高度赞誉。

(二)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礼仪教育具体化。

学校政教处根据德育工作计划,开展系列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普及性参与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受教育,规范文明行为,使条教的礼仪教育生动化、形象化,学生易接受,教育效果更持久。如开展的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老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和一年级新生的文明礼貌程度。让他们牢记文明礼仪就在他

们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让他们意识到礼仪不是抽象的概念,他存在于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开展“问好”主题教育,让学生懂得最起码的基本规范礼仪。学生养成了不管是在校内外,见到同学、老师、领导、来宾(统称客人),要主动问好的文明习惯。通过制定文明礼仪知识学习计划,开展“美在文明,爱在礼仪”——自我成长活动,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现象的思考,逐步在心中形成一种文明礼仪的认识观。并通过对生活礼仪、社会礼仪、校园礼仪等的学习实践,把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积淀成为学生的人格文明。“用眼看礼仪”摄影比赛,不仅丰富了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同学关注文明礼仪,提高对美的观察能力和摄影水平。“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比赛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展示与延伸,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校本课程,专门针对于中学生的礼仪修养进行教育。经过了一学期的礼仪学习,学生对礼仪教育课的学习程度不一,感受体会各异。有必要对礼仪课进行学习小结。以征文比赛的形式对其进行学习考察和检验,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我最尴尬的” 采访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不文明现象的表里有更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锻炼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文明礼仪伴我行” 书画、动漫比赛活动,促进学生留心观察身边文明礼仪行为,并用书画、动漫表现出来,提高自身文明

素养。让学生在自觉有趣的艺术创造中对不文明现象的表里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文明礼仪行为进行艺术宣传;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艺术的批判。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规范学生的礼仪,努力提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全体学生行为规范的考核及“文明礼仪之星”的评选,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延伸礼仪教育活动,促成“三位一体”化。

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社会,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是我们的工作难点。我校在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基础上,发动家长和居委会开展系列活动。如“我和爸妈比一比”文明礼仪活动。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深刻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现今社会的重要价值。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打破以往只能由家长监督孩子这一单一的形式,变成学生和父母共同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共同监督家中的不文明行为。充分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礼仪教育普及到每个家庭中去。还有 “家庭礼仪”调查问卷活动,使孩子进一步增强文明守纪、礼仪修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做一个有理想有修养的人,一年来,我校初中部开设了“中学生礼仪”课。主要授课内容为“进校礼仪”、“校园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青少年社交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内容。配合礼仪

修养教育,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在社区,我们开展了“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社区宣传活动。

总之,我校以“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为办学宗旨,围绕和“真·善·美·乐”的校训,在“尊重人格·尊重差异”理念指导下,紧紧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温州精神,着力推进整体改革,构建了:“赏识·期望·引导”德育模式和体现“全员”、“全程”、“多元”特点的学生“星卡”激励性评价,把文明礼仪教育与德育牌品建设融为一体,使校园盛开着文明之花;让校园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几年来,学生已形成在学习上求真、做人上求善、言行上求美、性格上求乐的文明风气,学校也成了孩子成长里程中最值得留恋的地方。

三、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常会遇一些困难与问题:

1、文明礼仪教育无课程化,无常规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工作部门都没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具有较强的突击性,有时显得比较忙乱、低效。

2、文明礼仪教育内容无系统化,比较零散,对学生教育也无循序渐进,导致教育不够深入。

3、教师的文明礼仪缺乏系统的训练,对学生的示范、榜样作用不够,也影响了教育实效。

四、今后的打算:

以上存在的问题都是今后工作中需要重视和改进的地方。此外,文明礼仪教育要开发系统的课程,对老师的文明礼仪教育要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把礼仪教育有序地列入德育工作,在学生中开展的系列活动要坚持不懈,坚持抓下去一定会有成效。

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第7篇

罗云小学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一学期来,我扎实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养成了更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并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一、打好基础、形成氛围

学期初,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针对学校的实际,举办一次关于礼仪教育的专题讲座,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使学生明白“理”,又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充实内容、扎实开展

1、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2、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学期初出一期文明礼仪教育专题黑板报、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每位学生做一件讲文明讲礼貌的实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大力开展“五小”活动,即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会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通过宣传、教育、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充分挖掘学校与课堂的教育主导作用,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学“守则”、“规范”教育活动之中。通过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故事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领会《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引导广大学生共同来制定文明礼仪常规,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礼仪、争做文明学生的良好风气,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转变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三、方法多样做活工作

根据儿童心理,做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训练工作。

1、榜样示范法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根据他们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2﹑制约训练法

制约训练法是指用行为规范﹑常规等手段去约束学生,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比如有的同学在周一早上升国旗时,站没站相﹑左右摇晃,还小声和别人讲话。我就找这两名同学谈话,首先向他讲道理:升国旗时要站直,千万不能和别人讲话,凝视着国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利用课外时间反复训练同学站的姿势,立正时五指并拢,中指指向裤缝。并且行队礼望着教室黑板上面的国旗,高唱国歌,每天坚持训练。一直到下周一升国旗礼仪行为规范标准为止,否则还要继续练习。从此,同学们在升旗时表现得非常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集体教育法

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孩子们乐意在集体中表现。于是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中,我极大限度的运用了儿童对集体的向心力,把个人与集体拴在一起进行教育。比如把班级分成几个小队,几个小队的组长名字分别写在黑板的右上角,从文明礼仪方面对几个小队进行评比,按照十条文明礼仪常规要求检查,表现突出的同学为你所在的小队加3分,小队的全体同学都讲文明、懂礼貌的为小队加5分。每周评一次,评为优秀礼仪小队的同学成为礼仪之星,老师送给他一颗星,高兴极了。同时激励其他小队努力争取,并且向优秀礼仪小队学习。小队长具体检查,每个同学都是监督员,发现问题当时就可以在黑板上显示。现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人多了。见到老师或客人不主动问好的人少了。集体的荣誉,集体舆论,集体评议活动,教育了同学,规范了言行。

四、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对学生出现反复的现象,老师始终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注意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第8篇

现代礼仪教育时常被认为是“低效教育”, 不仅专门礼仪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而且其他学科的教育中常常也渗透着礼仪教育, 但无礼的行为仍是高频率地出现。相对于教育的付出而言, 教育的效果却甚微。

古代礼仪教育, 虽然就教育内容而言, 包含着许多不合理的、消极的因素, 有着一些腐朽的、封建的东西。但是, 就其教育效果而言, 却是实实在在的高效教育。单从那些古时曾在中国游历过的外国人的描述中, 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美誉的获得中, 我们就可见一斑了。

现如今, 礼仪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知”“行”分离, “说起来一套套, 做起来全忘了”。在礼仪教育问题上, 我们应该向古人取经。古人非常重视家庭礼仪教育的作用和社会礼仪环境的建设, 以内在的道德修养为目标, 以儒家文化的“礼”学为教育内容, 通过各类庄严的仪式和礼仪的实践, 使礼仪教育“知”“行”合一。

一、学习古代礼仪教育, 建构家校结合的教育体系

礼仪教育不能单靠学校教育, 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协助。笔者曾经看过一篇文章, 一位学生家长愤而指责学校将其子女教得毫无修养, 而此家长言行举止间尽显粗俗。这样的家庭教育无疑会弱化学校教育的成果。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非常强调家庭礼仪教育, 他们认为礼仪教育应从胎儿期开始。西汉刘向在《烈女传·母仪》中写道:“古者妇人妊子, 寝不侧, 坐不边, 立不跸, 不食邪味, 割不正不食, 席不正不坐, 目不视邪色, 耳不听淫色, 夜则令瞽诵诗, 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 才德比过人矣。”古人认为胎教都应该重视礼仪教育, 这究竟有多少科学道理姑且不论, 但古人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1]。

新加坡和韩国对我国古代强调家庭礼仪教育这一观念的借鉴及其成果更能说明问题。新加坡和韩国都非常重视家庭礼仪教育, 注重发挥家庭作为社会细胞的作用。制定详细的家庭守则, 提倡以家庭为单位保持传统美德。与我国部分家庭纵容乃至赞赏下一代的失礼行为相反, 他们对于下一代的行为严格约束, 新加坡在家庭教育中时时强调要为他人着想, 教育小孩在玩耍时不得大声喧哗, 看电视也要注意音量调小以免影响他人。家庭教育往往可以从及其频繁和微小的事情入手, 使孩子得到较好的教育。另外, 他们也很重视社会礼仪环境的优化, 新加坡严禁一切色情暴力得书刊杂志出版, 强调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自我约束;韩国则时常在电视台播放以礼仪为主题的公益广告, 并号召家庭成员共同收看。

二、学习古代礼仪教育, 立足儒家文化的教育内容

古代礼仪教育的内容和儒家文化息息相关。儒家文化正是“礼”的文化, 儒家实际上也可以称为是“礼家”。儒家治国安邦的观点是“为政以礼”, 对人民“齐之以礼”, 是通过教育的方法把礼的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的自觉行为。孔子认为人“不学礼, 无以立。”在治国方面, 他也反复强调“为国以礼”、“以礼治国”。到了汉代, 汉武帝由于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 儒家的礼治在封建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且与封建整体、社会等级制度和道德学说紧密结合起来,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罗素说过一段话, 很能反应儒家文化与古代礼仪的关系。他说:“儒家很成功的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礼节。……这种理解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 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古代礼仪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

因此, 现代礼仪教育不能单方面重视国际礼仪规则的传授, 更应基于我国国情, 强调以儒家文化为基础来选择教育内容, 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儒家文化注重修身的精神, 又能在连续的传承的文化中获取礼仪知识。我们不能被古代礼仪传统中的腐朽之物蒙蔽, 而放弃其精华。较之西方的礼仪而言, 立足于儒家文化的古代礼仪的精华更能得到国人的心理认可, 更有助于礼仪知识的推广和礼仪行为的形成。

三、学习古代礼仪教育, 注重传统仪式的辅助作用

传统仪式不仅具有中国风味, 也可以使礼仪教育的成果得以巩固。2006年3月,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二女生杨静致信市长李宪生, 建议举办“楚服成人礼”, 得到李市长的重视。杨静对“成人礼”从日期、服饰、程序等三个方面提出建议。这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后人对于祖先创下的传统仪式的向往与肯定, 也唤起了许多人对这些传统仪式的注意。

成人仪式的缺位, 虽不是中国年代年轻人缺乏责任感的主要原因, 但至少使之少了一个受教育的机会, “啃老族”的大量涌现, 跟意大利的利玛窦来中国游历后向西方介绍的中国, “即使非常穷的人也要努力工作来供养父母直到送终”有了多大的差别;跟孔子所要求的:“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又有多大的距离。所以杨静的信得到李市长的重视, 迅速将信转至团市委。该建议与团市委召集专家研究的意见不谋而合。成人仪式的精髓, 在于使青年开始懂得“成人之义”, 所谓“弃尔幼志, 顺尔成德”, 提示他今后将要担负起对长辈、师长、朋友、乃至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 提示他已正式跨入社会, 获得全新的人生角色。

参考文献

[1].李元授.《交际礼仪学》[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95.1.李元授.《交际礼仪学》[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95.

[2].郎劲松.《韩国传媒体制创新》[M].广州,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19.2.郎劲松.《韩国传媒体制创新》[M].广州,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6:19.

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第9篇

关键词:中职生;礼仪;德育工作

1 前言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这对学校的礼仪教育形成很大的冲击,特别是中职学生成为当前教育的牺牲品。在社会道德教育及礼仪修养教育等方面存在盲点,而中职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基石,他们的行为表现及礼仪规范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劳动者的基本水平。可见,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 当前中职学生的礼仪现状

中职学生和大多数学生一样,智力正常身体成长良好,但是学习习惯,个人行为乃至心里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他们走进中职校园后集中的凸显出来。另外,由于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以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的不同,每个学生的素质也是有相当大的差异。

基本的文明礼仪比如:遵守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以及尊敬师长,有些中职学生表现的较好,剩下一部分就表现为:上课吃东西,玩手机,语言粗俗,不遵守公共秩序等。这些行为严重缺乏礼仪教育,使整个班级乃至学校的德育工作停止不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其一就是在以往的教育当中缺乏了礼仪素质的培养;其二,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带进了中职校园;其三,家庭环境造成对礼仪知识的缺乏。所以职业学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让礼仪教育成为中职学校教育的突破口。

3 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3.1 加强礼仪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

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不学礼仪,无法立身立业,或无法做人。春秋时期的《礼记》中说:“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言于人。”就是要求人们不在行动上对人失礼,不在态度上对人失礼,不在言语上对人失礼。中职学生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吸收其精华。通过礼仪教育,使其明白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将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很好的开展下去。

3.2 加强礼仪教育 保证学生成才需要

实施礼仪教育是提高中职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教育,也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是深化德育改革,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礼仪是人类优良素质的表现,是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学生应受的基础教育。在当代中职学生实施礼仪教育,要根据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文化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从德育工作抓起,从礼仪教育抓起。

4 礼仪教育工作的开展

4.1 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开设礼仪教育相关课程,系统讲授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定期安排礼仪讲座,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礼仪课程要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结合礼仪理论和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礼仪实践,让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反复练习,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运用礼仪的原则和技巧,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中职学生的礼仪素养。

4.2 知行统一,理论实践相结合

礼仪教学不是纸上谈兵,不能重理论而轻实践,应联系理论开展互动教学。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活学活用礼仪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德育教育。

4.3 建立教师文明准则

严格规范教师言行,提高班主任的礼仪素养,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对学生产生迁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就要要求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以“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严谨治学”的师德规范要求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以此来规范教师言行,力求使学生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并通过学生、家长影响到社会中去。

5 总结

上一篇:柜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律师会见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