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工作总结

2024-05-30

财经记者工作总结(精选10篇)

财经记者工作总结 第1篇

1.请问贵公司的工作时间是从几点到几点?可以根据记者的自身工作情况调整吗?

2.福利制度是怎样的?有没有五险一金和住房公积金?

3.员工的晋升路径是怎样的?对员工的晋升有什么要求?有没有轮岗,如果有的话请提供

时间 频率和相关职位

4.对新员工有没有入职培训?形式是怎样的?

5.有没有在岗培训和外派培训?

6.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怎样?平常会不会组织一些娱乐休闲活动?

7.请问在上海财经大学近三年的招聘情况是怎样的?(历年人数?学历要求?)

8.一般会从什么渠道招聘实习生?

9.实习生的转正程序是怎样的?

10.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大概是多少?

11.转正后的薪资水平大概是多少?

财经记者工作总结 第2篇

火热进行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理应积极关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促进其不断壮大发展。为此,我校新闻学院组织了记者节系列活动—“记者,行在感知”我院积极派出代表队参加此次比赛。

此次活动共分五个部分。记者节系列活动开幕式于记者节当日在图书馆举行。第二部分“记录生活,行在感知”摄影比赛于11月8日至13日,举行。第三部分是“模拟新闻发布会”于16日举行。第四部分—记者节系列活动闭幕式暨模拟新闻发布会于16日晚举行。第五部分为记者节系列活动成果展示。

财经记者工作总结 第3篇

在现代社会, 电视新闻节目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而且深受人们喜爱, 而我们的社会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新鲜事物在发生, 而这些发生的事物都是由新闻记者来传达的。不过, 在对这些新闻的采访过程中, 大多数时候都是文字记者一直在“说”, “主角”地位牢固, 而摄像记者作为“配角”的身份往往被“忽视”。要知道, 一个高质量的新闻节目离不开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的良好配合, 因此, 对于摄像记者来说, 要不断借鉴文字记者的思路, 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从而促进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摄像记者亦可在采访工作中“唱主角”

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的长期发展, 由于受到了广播、报纸采访模式以及记者管理方式的影响, 在电视采访工作中, 都是以文字记者为主的。当然, 对当前很多电视台来说, 虽然在采访工作中往往都是派出一名文字记者和一名摄像记者, 但是文字记者往往扮演着“主角”, 而摄像记者则成为了“配角”, 不过本文认为, 在当前的采访工作中, 摄像记者也可以“唱主角”。这是因为, 在电视媒体的传播中, 画面与文字二者同样重要, 都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载体, 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也很难分辨出二者谁为主而谁又为次。通过众多的案例也证明, 优秀的电视新闻节目作品往往都是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创造出来的, 甚至有很多作品可以归功于摄像记者所捕捉到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可见,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 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同样重要, 也可以在电视媒体这一舞台上“唱主角”。

3. 文字记者思路对摄像记者在采访工作中的启发

由于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在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同样重要, 因此, 一直以“配角”出现的摄像记者也应该具备“文字记者”的思路, 以达到二者的密切配合, 进而取得更好的采访效果, 提升电视新闻作品的质量。

3.1 善于挖掘新闻的主题

文字记者一般更善于对新闻主题的挖掘, 而对于摄像记者来说, 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便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加强与文字记者的配合。因此, 在具体的实际工作开展中, 摄像记者应该首先将新闻报道的主题进行明确, 而且在拍摄过程中善于用镜头的视觉感来凸显出采访重点。尤其是在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 更应该加强与文字记者之间的讨论与研究, 进而有效探讨出事件报道中的要求。同时, 在采访过程中不仅要对突发性事件主题进行强化时, 还要求二者在采访过程中应注重还原事件的真相, 最终促使受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报道时, 可深入地掌握到事件的真相, 进一步使新闻产生更强的吸引力。当然, 在这一过程中, 文字记者也应该在及早确立报道主题的时候将其传达给摄像记者, 继而保障新闻报道的质量。

3.2 提升自身的编导能力

为了加强摄像记者与文字记者的有效配合, 摄像记者还应该在文字记者的启发下提升自身的编导能力, 以提升电视新闻采访的影响力。具体来说, 摄像记者可以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通过培训等形式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同时更好地展现文字记者所需要凸显的报道主题。摄像记者可以在采访过程中充分应用自身的编导能力配合文字记者做好相应的采访工作。一般情况下, 摄像记者可以在和文字记者进行新闻节目结构的设定中加强沟通和协商, 以便使节目的结构更加完善, 继而提升电视新闻的报道质量, 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

3.3 具备文字创作能力

一般文字记者都具有较强的文字创造能力, 而对于摄像记者来说, 也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字创作能力来加强二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配合。比如, 在对偶然性发生的事件进行采访时, 文字记者可以在采访过程中紧紧抓住事件中的亮点所在, 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中的问题, 而摄像记者应该加强对文字记者的全力配合, 寻找并拍摄具有事故性的画面, 确保新闻节目中信息的有效传达, 从而在二者的通力配合下完成高质量的拍摄。同时, 摄像记者还应该在拍摄过程中保持敏锐的眼光, 善于对采访中的重点进行捕捉。此外, 创造拍摄是新闻采访中的关键环节所在, 在实际报道过程中, 摄像记者需要加强与文字记者的现场配合, 从而提升现场采访的质量。

4. 加强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的密切配合

在上文中已经论述, 只有加强了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二者的密切配合, 才能进一步保证电视新闻节目采访质量的提升。因此, 对于摄像记者来说, 还应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加强与文字记者的配合:

4.1 专业拍摄手法的具备

拍摄是新闻采访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因此, 对于摄像记者来说, 首先便是需要具备专业的拍摄手法, 这样才能有效地加强与文字记者的配合。专业的拍摄手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稳定性。摄像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应该保证镜头的稳定性, 如果拍摄的画面摇摇晃晃, 势必使得观众的视觉效果大打折扣, 甚至还会使得新闻内容缺乏完整性;二是平行性。必要的时候摄像记者还可以采用三脚架作为支撑, 以保证拍摄画面的平行性, 最大程度上减少缓慢的摇晃, 从而让观众有更好的视觉享受。

4.2 加强与文字记者的沟通

对于电视新闻采访工作来说, 加强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二者在现场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在采访之前, 有效的沟通能够保证采访工作的顺利展开并提高质量。比如, 在采访之前, 二者应该就新闻主题进行深入的沟通, 从而使得相互之间在采访过程中更好地配合, 也更好地贴近主题。同时, 为了使得采访过程可以顺利地展开, 二者还应该在密切的配合下对新闻现场的状况、背景以及问题设置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 以打下坚实的采访基础。另外, 如果二者能够配合良好的话, 也能够使得后续的编辑工作更好地展开, 使得采访后期的剪辑工作变得更好。可见, 良好的沟通工作对于二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4.3 做好采访后的补充工作

同样, 能够做好采访后的补充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对后期制作的一种有效补充, 二者都应该在自己的分内更好更完整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通常情况下, 常用的拍摄手法是在对一个场景拍摄完成之后, 往往要多延长几秒钟, 这是为了给后续的拍摄工作留出更多的空间。而且对于摄像记者来说, 在拍摄过程中还应该多加留意特殊情况, 做好镜头的全景切换, 这样能够为后续的编辑提供更多丰富的素材。因此, 能否做好采访后的补充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5. 结束语

总之, 文字记者虽然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但是也不能忽视摄像记者的重要作用。对于摄像记者来说, 应该深入理解和借鉴文字记者的采访工作思路, 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加强二者的有效配合, 继而有效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摘要:文字记者与摄像记者作为采访工作的重要角色, 只有加强了二者的密切配合, 才能进一步促进高质量新闻节目的完成。因此, 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 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字记者,摄像记者,思路,采访工作,启发

参考文献

[1]史建仑.摄像记者的编辑意识和思想到场[J].东南传播, 2006, 01:81-82.

[2]彭斌良.浅谈电视新闻摄像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视听, 2013, 08:44-45.

[3]史云松.如何做好县级电视台摄像记者工作[J].新闻传播, 2013, 08:234.

[4]于雷.无剪辑拍摄时代新闻摄像记者的三种角色定位[J].新闻传播, 2013, 08:318.

[5]吴迪.浅谈“走转改”活动中对摄像记者的要求[J].采写编, 2013, 04:25-26.

[6]姜帆.集中管理优于散兵游勇——针对央视社会新闻类摄像记者的日常管理工作[J].当代电视, 2011, 05:69-70.

专业财经记者必看网站 第4篇

FT中文网对于宏观经济和政经的分析相当到位,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行文大胆,耐读!常常会有让你感到兴奋的文章。网页板块设计也非常明晰,内容非常丰富。利用FT在全球广泛分布的记者,不管是中国报道,还是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报道均是一手资讯,而且在提供一手资讯的同时,FT中文网还整合了一些专栏作者,这些专栏作者包括在中国小有名气的日本人加藤嘉一、许知远、徐达内等,这些侧重点不同的专栏作者,会给你带来一些不同视角的阅读快感,当然也有深思!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与FT中文网相比,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华尔街日报页面设计并没有金融时报舒服,同时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我更喜欢金融时报的文章风格。当然,华尔街日报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在公司与行业方面,也能够不断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它的全球股市的资讯也相当丰富,这些也是让我每天会登录华尔街日报的重要原因。

巨潮资讯则是证监会指定公告网站,由于平时需要对一些上市公司进行分析,通过巨潮资讯可以下载相关公司公告全文,这个网站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工具网站,也算是便利的工具网站。如果你喜欢财富故事,也不妨关注下forbeschina.com。

对于关注红筹股以及港股的股民而言,阿斯达克也是不错的网站。我是因为工作关系,需要及时了解和查阅一些港股动态和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情况,通过这个网站也相对方便。同时其《江湖传闻》等栏目呢,往往最后成真!另外,finance.yahoo.com、bloomberg.com等英文网站也需要及时关注。

知名财经媒体排行

中文版前五名

1) en.icxo.com

2) cn.wsj.com

3) ft.com

4) wspost.com

5) reuters.com

英文版前五名

1) finance.yahoo.com

2) wsj.com

3) bloomberg.com

4) marketwatch.com

财经记者工作总结 第5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代替人这样的新闻已经不足为奇了,据此我们专门采访了Taskdodo(任务多多)运营经理石总。

石总介绍,机器人正大举进攻职场,取代人力,如今就连美联社(AP)都引进机器来写新闻稿以提高产量,这显示,记者也无法自外于自动化趋势。

美联社6月30日表示,自7月起开始使用新创公司Automated Insights的文章撰写软件,处理许多财经记者赖以为生的美国企业财报报道。

美联社通常每季出产约300则财报新闻,财经记者们需要抢在通讯社规定的时限前完稿,但在计算机软件接手后,美联社的财报新闻产量可望大增。美联社财经新闻执行编辑费雷拉指出,计算机软件将以与记者差不多相同的速度,撰写长度介于150-300字的短稿。

Zacks投资研究公司将负责整理财报,并根据美联社的体例提供报道所需资料。编辑也会在新闻出稿前看过内容,但终将全面自动化。美联社计划到今年底提高每季财报新闻产量至400则。

不过,美联社仍会让记者亲自撰写苹果、谷歌等受市场高度关注企业的财报新闻。

费雷拉表示,自动化将使记者更有时间处理深度报道,并不会因此裁减人手。他说:“公司员工的反应大都十分正面。”

据报道,由计算机自动发新闻并非创举,美联社过去也靠系统来整合体育消息,雅虎也靠Automated Insights来整理出虚拟的运动题材。

Automated Insights是一家迅速崛起的计算机产生内容供货商,30日除宣布和美联社合作外,还取得一笔550万美元的新资金。

财经记者工作总结 第6篇

记者、摄像岗位职责

一、按工作量要求承担和完成电视新闻采访、撰稿和制作任务。根据

学校形势和宣传任务的要求,提出选题计划。

二、广泛开辟新闻源,熟悉和掌握学校情况,并与兼职记者和通讯员建立起密切联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三、文稿、图像送交责任编辑和图像编辑前应做好的工作:

1、自己所撰写的稿件事实材料已核对无误,应当审核的稿件有

关人员已经审阅并签字;

2、图像已编辑完或拍摄素材已检查无误,并注明同期声、道、所用素材带子及拍摄人员;

3、对其他记者、通讯员的新闻稿件初步编写提出修改意见;

4、协同图编或文编完成同期声(采访)新闻的合成。

四、负责对电视台摄像器材和消耗材料的保管和维护,未经部长及以上领导批准不准私自外借设备,设备借出及归还都应及时进行登记,对消耗材料的消耗和摄像器材的维修提出计划。如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机器损毁应及时向部门领导予以汇报。

五、积极承担电视台的台内事务。

六、认真完成台长交办的其它任务。

安 徽 财 经 大 学

报纸小记者工作探索 第7篇

2011年, 钱江晚报小记者团应运而生, 为全省少儿搭建一个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 也给杭州市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实践机会。小记者团设立新闻培训、写作摄影培训、心理健康等各类讲座, 增强孩子们的基础知识, 培养他们的阅读意识, 让他们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第一批小记者采取限额招募, 只招收50人。他们是学校的小记者代表, 是最善于发现, 最善于表达的学生, 不少小记者获得过“区三好生”、“全优生”、“杭州市阳光少年”等荣誉。成为钱报小记者后, 就可以参加本报小记者团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和实地采访, 还能在每周五见报的“小记播报”版面刊登所写的新闻作品。成为一名小记者, 对学生来说, 与其说是一种身份, 不如说是一种锻炼, 一种态度。自钱报小记者团成立以来, 每个月都有一次集体采访活动, 如采访世界第一舞《大河之舞》, 采访航天英雄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与法国儿童一起DIY动画片;采访上海世博会;抢先收看美国少儿版《国家地理》;采访杭州少年新春音乐会;与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一起到野生动物园研究动物;小记者走近文化名人, 采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著名画家何水法、考古专家黎煜馨等。同时, 钱报小记者团暑期特别行动也举办了多项活动:“一起看电影”、“‘纸的旅程’参观印刷厂”、“名家经典名师讲坛”、“我是小交警”、“动漫嬉戏谷夏令营”等, 本报还评选了12位“小勇士”、“小博士”、“小神笔”、“小智囊”, 奖励了漂亮的水晶杯。作为一个校外教育平台, 钱报小记者团给小记者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窗口, 同时也历练了小记者的胆识和才干, 成为一个很好的公益品牌。

二、小记者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在第一期小记者的口口相传之后, 要求加入的家长和学生越来越多。不到3个月, 小记者团就扩容了。经过3年发展, 目前已是万人团。

在前期的扩张之后, 小记者工作遇到瓶颈, 目前主要面临“五大难题”。

首先, 再增量难。我们的小记者发动工作, 前期主要依靠报纸自身影响力, 后期开始通过学校辅导老师和各班班主任发展新成员, 班主任工作本来就繁杂, 由于教育部门的严规, 对发展小记者有顾虑, 学校对发动小记者前期积极, 后期维护就不太有兴趣。学校只求入团, 后期服务质量很难跟上。

第二, 人多之后活动就难。我们的小记者分布在学校的每个班级, 一个班级约有10人, 正常上课时间学校无法单独为这部分孩子安排出时间来开展活动。即便是周六和周日, 教育局也会考虑到安全问题禁止学生外出。报社小记者团也会组织采访等社会实践, 但要轮到每一个小记者头上, 就杯水车薪。所以经常出现, 一个活动推出, 10分钟名额就被抢光的现象。

第三, 上稿难。钱报小记者版一般一周一个, 能刊登5到7个稿子, 加上其他一些版面, 一年上稿在500人左右, 这对整个小记者团来说, 要想上稿实在太难。目前, 钱报小记者分设了滨江分团、萧山分团等, 他们单独开设版面, 解决了部分上稿难问题, 但要给每个小记者鼓励, 还是有差距。

第四, 管理难。目前, 小记者人数众多, 光靠报社的工作人员根本无法管理, 小记者在学校的活动、整理稿件等都要依靠学校辅导老师。辅导老师本身也有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无法分身去管理这一群体。学校小记者就犹如一盘散沙, 缺少了管理这条主线, 随时可能被吹散。

第五,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 网络的海量发稿, 也让报社小记者团不占优势。

三、缓解外部挑战的几点措施

第一, 增加版面。提高小记者写稿投稿的积极性。

第二, 增设更多与小记者联动的项目, 如走进报社接听新闻热线96068, 随记者采访名人、参加报社组织的社会活动等, 还要定时由报社知名记者或社会著名学者给小记者及家长做有关讲座。一家县市报小记者团, 报社给了一层楼, 装修成一个大培训营, 吸引了大量小记者参与。

第三, 加强与教育局沟通, 就小记者项目怎样双赢达成共识, 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第四, 加大小记者的资金投入, 建立小记者实践基地, 为他们开辟更多学习游乐的场所。同时引进各类公益演出, 使之成为小记者的特色栏目。

第五, 举办更多有影响力的活动, 打响小记者品牌。

第六。设立小记者热线, 针对学校及社会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利用网络等创设畅所欲言的平台, 让小记者看到自己哪怕是微弱的声音也能得到响应, 得到回复, 得到尊重。

在报社定位里, 小记者是我们未来的读者, 是钱江晚报的一个公益品牌, 只做服务不做发行。我们曾做过统计, 杭州市区现有小学300所, 如果按每个学校发展50名钱报小记者来计算, 我们将多拥有15000名小读者, 如果再把他们的家庭成员 (按3人) 计算进去的话, 我们将多拥有45000名读者。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新学生和其家庭的不断涌入, 我们所培养的读者群还会成几何倍数增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我想我们十分有必要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来培育钱江晚报的忠实读者群。小记者这个团体, 大有可为。但前提报社必须给家长和孩子满意的服务, 配备足够的人手, 和相应的平台。

摘要:“小记者”是指业余、课余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的未成年人, 对象多为中、小学生。小记者的工作, 多是在中、小学校园内进行新闻采访报道。所采访的新闻事实, 多为校园内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见闻。小记者也会经常被个人或集体组织起来, 对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新人新事新经验新做法等进行采访报道。目前全国各省市不少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都设有各自的小记者培训机构。

财经记者应具备的数据素养 第8篇

2、突出的获取数据能力。一篇好的财经新闻或财经话题分析,常常需要多方面的数据作为支撑,特别是一些核心和关键数据的获得,常常会影响记者对经济走势和企业发展状况的基本判断。因此,如何获取可靠、关键的数据,是一个合格的财经记者应做的基本功。

3、扎实的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财经记者在报道呈现时,一定要注意对数据分析结果呈现方式的选择,要重视恰当的可视化设计,而不是把数据分析的过程和结果简单铺陈和展示。同时,分析的基本思路、推断的逻辑,关键的数据和边界条件等,都应该交代清楚,特别是相关数据和结果的通俗意义上的解释。

4、较好的数据运用能力。财经记者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对各类数据的亲近感和直觉,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做好专业报道,成为合格的行业观察家和分析师,而且有助于他们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

广播记者如何做好连线报道工作 第9篇

关键词:广播记者,连线报道,新闻报道

连线报道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形式,并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扬长避短的有力手段,因而越来越受关注,具有极大的创新与发展空间。

1 连线报道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连线报道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随着连线报道的频繁使用,报道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记者未捕捉到或无法提供有效的新闻信息,因而连线报道时或“无话可说”,或“滔滔不绝”。例如,在对政府新闻发布会的连线报道中,不少记者常常照本宣科,对新闻通稿滔滔不绝地念,一旦脱稿就无话可讲。

第二,现场感不足。有些应当配备现场画面感的报道,却无任何背景音乐;有些具有背景音乐,却同事件不相适应。有些广播记者按照习惯性思维,现场采访完毕后不进行现场连线报道,却要回去后再进行连线。

第三,记者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表述不清、思维与表达不衔接、语句不畅等情况很多,有些广播记者报道时语言太过书面化,就像在读稿子一样。

第四,广播记者对于新闻事件的细节,缺乏应有的生动描述,导致连线报道对于受众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所有这些问题寻根究底都是广播记者自身存在的问题,突出反映了不少记者难以适应连线报道这一新型报道方式,传统录制工作能够在较为宽裕的时间内完成,即使存在缺漏也可即使补充,但连线报道由于是现场采访和报道,因而对于记者的要求也更高。

2 广播记者如何做好连线报道工作的建议

2.1 注重时间性,抢占新闻的制高点连线报道是一种新型节目形式,其价

值在于时间性与现场性十分突出,为了有效把握时间性,有效抢占新闻的制高点,连线报道过程中,一方面,可牺牲完美的制作以求新闻报道时间上的最新性;另一方面,广播记者应提高连线意识,面对突发性重大新闻时,首先应想到连线报道,将新闻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

2.2 同其他节目形式相结合,打造“精品路线”

由于连线报道的特点决定了其制作较为粗糙,甚至出现对现场了解不充分,报道不完整等情况,所以必须同其他新闻形式紧密结合,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若仅是一条连线报道,可能难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但若将其放在深度报道或焦点新闻中,可能能够有效凸显连线报道的意义,增强报道的分量及说服力,使连线报道动态性十足,较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此外,应注意打造精品路线,如郑州电台确立了“打造品牌节目,以品牌获得公信力,以品牌拓展影响力,以品牌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方针,积极打造“精品路线”。

2.3 掌握有效的语言技巧

第一,善于把握现场气氛,注重调整基本语言基调。广播记者在现场播报新闻时,首先需要确立一个叙述基调,定好基调后,记者才能迅速进入角色,确保连线报道一气呵成。如在郑州电台“百姓热线”中,通过现场连线报道,利用13分钟的时间帮助市民张女士找到了走失已有两天的父亲,报道过程中整体叙述基调急切而感人,记者较好地把握了该基调,将张女士期待的眼神,急切的泪水等有效表达了出来,将观众难以见到的情景“再现”到了观众的面前,令众多观众深受感动。

第二,语言表达应真实、动情,极富感染力。例如,在全国抗洪抢险形势极为严峻的时刻,某广播记者背对滔滔洪水,面朝守堤官兵,将抗洪情况利用手提电话连线播报回了北京,在场战士得知节目播出时十分激动,很想将问候带给远方的家人,当战士们的一句“一切都好,请家人放心!”的话通过连线传遍祖国南北,传到广大亲人耳中时,现场战士群情激昂,不仅充分发挥了信息集中传递的功能,还有效鼓舞了士气。

第三,利用丰富的语言,尽可能生动、形象地描述现场。通常而言,广播记者在到达现场之后,应先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在地点与具体位置,再介绍现场的景象与气氛,着重突出现场的生动、形象的细节。

第四,连线报道时语言应通俗、易懂,现场报道时,由于直接面对广大受众,且受到现场时空的约束,还需要同现场音响相融合,因而语言必须简明、通俗、易懂。

第五,广播记者现场提问时,应注重语言精炼、准确,特别是对于直播节目而言,采访提问必不可缺,记者报道时应对采访对象进行选择,使其充分参与到节目中来。同时,还要善于控制采访时间和内容。因此,要求语言精炼、准确。

3 结语

总之,连线报道工作是对广播记者能力与经验的最直接考验,其对广播记者的新闻敏感度、采访功底以及文字组织及表达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我国广播事业的建设与创新人员,广播记者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挑战自我,方可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才能促使广播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

参考文献

[1]郭春雨,孙博.地方广播如何选好新闻“连线人”[J].记者摇篮,2013,(1).

编辑与记者工作的互通性 第10篇

1 编辑与记者的关系

对于编辑工作而言,不仅需要对新闻素材进行编辑,而且还需要与上级领导相互沟通,对新闻视角予以准确把握。同时,还需要明确记者的工作方向,培养记者的责任感。而记者的工作却更加辛苦,无论任何天气,记者都需要赶赴第一现场,将第一手新闻资料传递给编辑。可见,编辑与记者的工作目的都是向人民群众提供最及时的新闻报道,所以二者需要具有统一的新闻理念和思想,从而保证新闻得以对接,并创建良好的协作关系。因此,编辑与记者需要相互支持,换位思考,为新闻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2 编辑与记者间的矛盾

2.1 新闻材料矛盾

虽然编辑与记者工作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二者在新闻材料上有矛盾。例如,编辑需要有价值的新闻材料,但记者有时却无法供给,或者是记者提供的新闻材料较多,可是编辑未能及时处理,导致二者的协调性降低[1]。同时,有时记者只是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对实践的内容分析得不够透彻,而且也未能对新闻事件做深入剖析,然后就上报新闻材料。但当编辑接收到价值偏低的新闻材料时,只是挑选一少部分新闻材料进行编辑和报道,而将大量的新闻材料废弃掉,这样将导致记者对编辑随意放弃稿件的行为感到不满,记者与编辑便会由于新闻材料产生矛盾。

2.2 点与面的问题

通常来讲,编辑与记者在对新闻事件的思考上有所差异,因而容易在点与面上产生矛盾。由于记者在调查新闻事件过程中,需要深入第一现场,因而在看待新闻事件上难免会掺杂个人情感,看待问题时可能具有片面性[2]。但是,编辑是从全局出发,对新闻事件加以评析,所以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但毕竟记者身临事件现场,对新闻事件有全面地了解,而编辑则是在办公室内从事写作、视频剪辑等工作。因此,对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了解得不够透彻,所以编辑与记者会存在点与面的问题。

3 编辑与记者的互通性

3.1 将编辑与记者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新闻工作中,为了达到编辑与记者的互通性,需要将二者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新闻行业取得更好地发展。首先,在外出采访前,记者需要与编辑有效沟通。二者通过对采访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和探讨,找到采访点,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采访和写作工作具有针对性,而且编辑与记者会减少由于新闻事件存在的点和面的矛盾。其次,采访和写作具有具体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确保采访工作具有具体性,降低采访工作的盲目性,通过找准切入点,提升采访的有效性,并保证新闻色彩。最后,当编辑接收到新闻材料后,需要对采访课题进行深入剖析,确保在对新闻稿件进行编辑过程中,使新闻材料更加生动、鲜明,使报道的看点增多。

3.2 建立融洽的采编关系

编辑与记者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建立融洽的采编关系,相互沟通和理解,汲取对方的长处,提升编辑与记者的互通性。编辑的工作很繁琐,每天需要与大量的信息打交道,然后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对其进行命题和编辑,所以记者就需要与编辑相互配合,保持与编辑思维的互通,确保稿件的质量。此外,编辑也应该多了解记者,由于记者需要深入新闻现场,辛苦的采集新闻素材,所以编辑要对新闻材料进行细心的处理,并提出完善的修改意见,确保指导记者完成新闻稿件的处理[3]。同时,编辑与记者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提升业务能力,为新闻工作的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4 结语

在新闻工作中,编辑与记者共同发展,必须对工作相互协调,确保新闻工作的全面开展。编辑与记者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关系,又具有一些矛盾,所以为了实现编辑与记者的互通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编辑与记者良好的沟通,并相互协作,确保新闻工作良好地开展。

摘要:新闻行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在新闻工作中,编辑与记者是主力军,共同承担着对重要的新闻人物和事件的报道,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笔者针对编辑与记者的互通性展开了分析,希望为新闻工作者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促进我国新闻行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编辑,记者,工作,互通性

参考文献

[1]熊梦龙.记者、编辑职能的错位与思考[J].声屏世界,2011(10).

[2]李鑫.编辑与记者的换位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4).

上一篇:建筑公司季度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下一篇:股票投资入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