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鉴赏范文

2024-07-05

浅谈古诗鉴赏范文(精选6篇)

浅谈古诗鉴赏 第1篇

关于古诗阅读的点滴思考

读诗,尤其读古诗,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有万般感受,千种体会,但让我们用语言描述那种感觉,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如果我们能在古人与今人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从诗歌提供的信息中,理解诗人理解诗歌,与古人进行心灵的对话,或许能让我们豁然开朗,走近古人。

一、从题目入手,解读其中的信息 “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是我们解读诗歌的切入点。从题目切入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题目中的“闻笛”不可忽视。全篇四句,前三句全是用来写笛声的,这笛声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里,其中“暗飞声”、“满洛城”写出了笛声的韵味,“闻折柳”则写出了笛声的内涵,末句“故园情”写出了“闻笛”的感受。抓住题目中的“闻笛”,“折柳”的内涵也便迎刃而解。所以我们在理解诗歌之前一定要认真解读诗歌的题目。

二、了解诗人的生平和时代特点

了解了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就是知人,只有知人才能进行对话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才能更进一步论世。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乐观旷达,因此他的词多为豪放达观。辛弃疾曾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以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难怪在他生命的后期,会发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的感叹,他的词风豪放悲凉,与苏轼自然有所不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适当了解这个时代的风貌,即“论世”,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中,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斗志、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弱积贫、国力衰弱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诗人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仇多了。

三,捕捉意象,理解典故 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寄情山水、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因此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并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在我国古典的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于是看到了某个意象,人们更会想到了某个境象,人们便会想到它要传达什么情感、表达什么主旨。在日常的诗歌学习中要抓住意象,并把握其寓意。

典故是约定俗成的,意思上是共通的。如杜牧的《赤壁》中的“赤壁”,一说到赤壁,许多与赤壁相关的故事和诗文就会涌现出来。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再如《菩萨蛮》中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中的“长亭短亭”。原来古代驿站路上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路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常见的典故如“折柳”、“尺素”、“鸿雁”等等。

通过这两者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意境,加强与作者的沟通。

四,明白诗歌的类别和特点

1.怀古诗。凡标题中点出古迹或在古迹(或古人)前冠以“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的,多为此类。这类诗歌或表示要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阐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多借古讽今。如陶渊明的《咏荆轲》。

2,咏物诗。多以某一物象为题或在物象前冠之以“咏”或“题”。此类诗歌的特点是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因此对咏物诗的分析,要注意物我合一的分析和理解,比较典型的,如贺知章的《咏柳》。

3、山水田园诗。多以田园风景入题。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描绘山川美景,抒发喜爱之情,表达不同流俗之志;或抒写田园生活,寄寓闲适情调,表现朴素的人情美。代表性的诗篇有李白的《望天门山》。

4、送别诗。标题中多有“送”或“别”等标志。这类诗歌或抒发黯然销魂的依恋与伤感,基调多低沉哀婉,或寄托诚挚的安慰与祝愿,感情多旷达刚健。前者如《赋得幕雨送李胄》,后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边塞诗。题目中多出现“塞”、“塞上”、“塞下”、“出塞”、“征”、“征人”、“军”、“从军”等字眼,另外,唐代诗人还常用“凉州词”、“少年行”等乐府旧题创作诗歌,内容也多反映边塞生活。这类诗歌多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壮志未酬的郁闷,如杨炯的《从军行》、;也有抒发征人远戍的感慨(或思乡,或责怨)的,如王之涣《凉州词》。

6、行旅诗。如杜甫的《旅夜抒怀》,从标题中不难得到相关的语言暗示。这类诗歌主要表现行旅的寂寞艰辛以及对家人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总之,在平时的诗歌学习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上述要点理解鉴赏诗歌,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浅谈古诗鉴赏 第2篇

寒假期间,同学们会重新复习、赏析、背诵我们所学过的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希望同学们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掌握方法,做到“温故知新”,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明确中考古诗词赏析题的命题重点

本市中考所选古诗词主要是课本所学篇目,考查内容一般包括:作品涉及的常识的记忆,词语的理解,对内容的感知、形象和意境的感受、作品主旨和感情基调的把握、语言的品味,以及对表达技巧的认识。从题型上看,为客观题,即选择题。

二、掌握各考点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一)常识的记忆,词语的理解

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一些古代文化、古代汉语的内容,对于这些知识,同学们需要认真积累,因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阅读、鉴赏古诗词的重要基础。例如:“汉家大将西出师”(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汉家大将”指当时任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的封常清;白居易《望月有感》中“田园寥落干戈后”,“干戈”是两种古代兵器,这里指代战争;“吊影分为千里雁”,古代以雁行比喻兄弟,兄弟千里相望,所以称“千里雁”;还有:“沙场”指战场,“角”是军中所吹号角,“秋蓬”,秋天的蓬草,比喻游子漂泊异乡,“南冠”指俘虏等。

古文化还包括节气、官职、地名等知识和一些常用的典故。这些积累对加快理解诗词内容非常重要,也是形成鉴赏能力的重要方面。

例题解析: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日行“八百里”,写出了行军速度之快;“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出了军乐的雄壮。这里描绘了沙场征战的场面。

解析:“八百里”是牛的名字,不是说行军的速度。将“秋点兵”理解为“沙场征战的场面”也是错误的。

2、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诗句是说: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解析: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塔,是夸张的手法,极言塔之高,而不是“寻找高高的塔”。

3、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写柳,写雨后柳色很美,为本诗抑郁的色调添加了一抹亮色。

解析:上述赏析是错误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从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到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二)对内容的感知、形象和意境的感受

正确理解并鉴赏诗词,需要整体把握其内容,包括具体的人物形象、景物特点、主要事件等,并结合作家身世、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进一步体会、感受。我们要从诗人所描写的人、事、情中,感受诗人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融合,创造出的一个画面、一种氛围,感悟诗歌中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性的再现。如果作者引用典故或使用修辞,则需我们准确掌握,不可“望文生义”。

例题解析:

1、对李商隐《无题》这首诗内容及意境的分析:作者写此诗其实不在写情,而是为表达被贬谪的痛苦与郁闷。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析:李商隐的《无题》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经典之作。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需要我们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为李商隐虽然终身潦倒,但无被贬谪的经历,所以上面的鉴赏是错误的。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洲出猎》)诗句是说诗人要在打猎过程中,展示自己高超的射术,拉满弓弦,向西北方向射去。

解析:这首词是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的第二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略”。这里借指自西北来犯的西夏军队。作者运用典故,表明他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而非“展示自己高超的射术”。

3、“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句流露出作者抑郁不平的感慨,一个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解析:这句话是对的。“醉里挑灯看剑”,只六个字,却用了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词,塑造了一个英雄的形象,让我们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潜台词”,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

(三)作品主旨和感情基调的把握

每首诗都有它不同的主题,都蕴藏着不同的情感。我们读诗,要了解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追随作者的思路,理解其写作意图。在把握和分析中,应特别注意诗人的情感是赞颂的还是批评的;是亲近的还是疏远的;是慷慨的还是委婉的;是个人的还是大家的等等。

例题解析:

1、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词人听说双溪景色还不错,游赏心切,打算去双溪泛舟,欣赏美景。

解析:李清照《武陵春》是她寄居浙江金华时所写。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词的上阕侧重从外在的行为形象具体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下阕一转,另辟蹊径,写到:“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词人也曾产生了去泛舟的念头,但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也拟”和下句“只恐双溪舴艋舟”中“只恐”等虚字把词人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的悲凉、压抑感,在无尽的时空面前的渺小、孤独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

解析:赏析是正确的。《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跟随武攸宜北征契丹时所作。陈子昂在武攸宜幕中参谋军事,屡有建议,均不被采纳,失意郁闷,因登幽州台,写下此诗。其中“古人”“来者”分别指像燕昭王那样能礼贤下士的古代明君和后来的贤明君主。作者通过抚今追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又从天地入手,表达孤独、寂寞、凄凉之情。全诗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3、主观臆断,无中生有

例、对刘禹锡《秋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第一句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以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

B、从古到今文人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秋天天气肃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

C、第三句中的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决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D、诗的后三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

解析:本诗写诗人对秋天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没有“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答案选B。

4、把实指性内容理解为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这两句的`意图是赞美梅花坚贞不渝的高尚品格。

解析:本词作者托物咏怀,表明作者坚守节操、至死不变,而非为了赞美梅花。

5、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

例、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诗经·君子于役》)诗句细腻地表达了思夫之妇对丈夫没有归期的无奈,只盼望他在外面不受饥渴。表现了思妇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的理解。

解析:诗中思妇将无奈的思念化作对丈夫深情的祝愿,并非是她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的理解。“苟无饥渴”是她在无奈中的寄托。当时社会战争频仍,徭役繁重,丁壮被迫长期在外从事征役,不能跟家人团聚,民不聊生,人民对此极为不满。《君子于役》抒发了他们对统治阶级的怨恨及内心的悲伤。这首诗歌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

热身训练

1、对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昂扬的斗志和极高的兴致,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B、“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酒酣”承接上片记叙出猎盛况,猎后开怀畅饮;“胸胆尚开张”启下,引出作者希望御侮守边、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会挽雕弓如满月”中的一个“会”字,表达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2、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3、对李白《渡荆门送别》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山随平野尽”描绘的景象,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势来。

B、“江入大荒流”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夸张和想象,写出了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

D、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4、对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A、诗的首联写洞庭湖,极开朗、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B、诗的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实写湖。前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而后句的“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C、诗的尾联的“垂钓者”是眼前实景,洞庭湖边有许多垂杆钓鱼的人,指闲居的隐士。

D、全诗描绘了一幅境界宏阔的洞庭秋景图,借景抒情,委婉地表达了求张丞相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5、对陶渊明《饮酒》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A、此诗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

B、“心远地自偏”具有哲理性:环境的偏僻幽静能使人心境恬淡静谧。

C、“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字,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之意。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参考答案

浅谈古诗鉴赏方法 第3篇

1. 抛砖引玉, 引导学生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鉴赏

(1) 分析诗歌的形象 (意象、意境等) 。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是作者主观的情感、思想和现实生活中的“境” (或象) 的辩证统一。如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诗人从春草和园柳鸣禽中, 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 写景中透露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达到了情和景的和谐统一。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抓住最能反映景物特色的几个词语, 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萧杀荒凉的意境。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作者不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琵琶女演奏琵琶的情况, 还写了周围的环境用来作衬托, 同时还侧面写了听琵琶人的反映以及作者的感受。秋江月白, 动听的琵琶演奏, 羞涩的琵琶女, 如梦如醉的船家, 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 构成了一幅非常优美的意境。

(2) 分析诗歌的立意 (即思想感情) 。所谓立意, 就是诗人创作诗歌的用意, 也可以说是作品的主题, 也可说是作品的灵魂。因此, 分析鉴赏一首诗, 首先要看立意好不好。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所以脍炙人口, 除了有很强的艺术性外, 立意深远, 思想性强, 是其尤为突出的特色。“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在屋破淋了雨后, 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 而是天下寒士, 只要天下读书人都有广厦住, 自己冻死也感到满足。这种宁苦身以利人的精神, 正是诗歌所表现的主题, 这种立意不是非常深刻的吗?

(3)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我们要准确理解和欣赏一首诗, 必须知道这首诗用了些什么表现手法, 用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 但通篇没有“书”字, 而是通过比喻 (或象征) 手法, 说明读书可以开阔心胸, 洞明世事, 练达人情, 读书人要不断吸收新知, 才能使自己思想不僵化, 永葆生命活力。又如李白的《蜀道难》, 用了一个很有名的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 不仅形象表现了蜀道的艰险, 还表达出了作者感叹蜀道艰难的强烈感情。再如《诗经·君子于役》:“鸡栖于埘 (鸡屋) , 日之夕矣, 羊牛下来。君子于役, 如之何勿思。”这首诗用了衬托手法, 用鸡栖、日落、牛羊归来, 衬托妇人对外出丈夫的思念。对仗是古体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 对偶句, 句式均齐, 读起来有节奏感, 朗朗上口, 富有美感。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一、二句就是对得很工整的流水对, 无论从内容上和形式上看, 这两句写得非常好的。

(4) 抓住关键词语, 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古人在诗歌创作上非常讲究“炼字”“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因此, 我们在分析诗歌时, 要注意抠字眼。比如王安石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祁写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这两句中的“绿”和“闹”就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又如张先的《天仙子》中写夜景的句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把花写得好像有了知觉, 使人想象到不仅花在风中摇动, 影子也在舞动, 进而使人感到月色的美好。

2. 了解常用修辞方法的作用

(1)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 夸张:揭示本质, 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 创造气氛。

(5) 对偶:便于吟诵, 易于记忆;用于诗词, 有音乐美;表意凝练, 抒情酣畅。

(6) 排比:内容集中, 增强气势;叙事透辟, 条分缕析;节奏鲜明, 长于抒情。

(7) 设问: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8) 反问:加强语气。

3. 掌握一般的表达技巧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抒情手段:借景抒情, 融情入景

间接抒情:托物言志

怀古怀今, 即事感怀

赋、比、兴 (创作方法)

4. 学习常用的表现手法

描写、抒情、叙事 (表达方式)

衬托、对比、虚实结合 (构思技巧)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与掌握, 学生就有或多或少的具体可感的方法和目标可循, 就能叩开古诗歌鉴赏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岳靖淞.《古诗鉴赏方法》.《语文周刊》.科技新报总.第1734期.

[2]高新刚主编.《金版新学案》.高三总复习2009年一轮精品.中国致公出版社.

[3]金鑫总主编.《高效读教材》.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浅谈古诗鉴赏中的“用典” 第4篇

典故是古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关来历出处的词语,是浓缩的文学语言。掌握一定的典故,可以使我们开拓思路,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一、认知典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张中行先生在《文言津逮》中给“用典”下了这样的定义:“用较少的词语拈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意思。”只有把典故的含义弄清楚了,联系诗歌,才能真正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如: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像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当然在古诗鉴赏中,还要注意典故的暗用、正用和反用。同时,还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常见典故的意义,更有利于把握诗歌的创作意图。

二、剖析典故,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

诗人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可借助典故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如: 新沙 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亦应年年税紫芝。 这首诗反映的是当时尖锐的社会政治问题----封建官府对农民敲骨吸髓的赋税剥削,诗中用了两个典故“蓬莱”“紫芝”。蓬莱仙境,传说有紫色的灵芝,服用可以长生,在常人看来蓬莱就是神仙乐园,不受尘世的一切束缚,包括赋税的苛扰,但在诗人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天真的幻想,蓬莱仙境之所以没有税吏的足迹,仅仅是由于仙凡路隔,如果有路让人可到,那么官空想必也要年年去那里收税。诗中化用典故“蓬莱”“紫芝”,并作假设推想,包含着这样一个严峻的历史真实----官家搜刮的触须无处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逃避赋税的净土乐园,通过对典故的辨析,把握了典故的意义,作者对“官家”的态度也就明白了:这首诗讽刺了当时官府的剥削无处不在,表达了作者对官府厌恶嘲讽的态度。

三、明辨典故,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虚实相生,相得益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达到了借古抒怀的目的。

四、借助典故,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

从诗歌创作的内容,感情的需要出发,从内心呕出,巧妙的使用典故,能使作品簡洁含蓄,余韵盎然。所以,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 塞下曲 李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这首诗中作者援引了名将马援花甲出征,班超年老守边,薛仁贵威震突厥三个典故,表达了边将士为国建功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念。这三个典故的使用,使整个诗歌语言简练,含蓄蕴藉,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浅谈古诗鉴赏 第5篇

课标对中学诗歌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 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髙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求:“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与学生诗歌鉴能力赏能力以及自己平时诗歌教学相对照,笔者发现目前高中诗歌教学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没有阅读兴趣

笔者在自己所带的一文一理两个班106名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喜欢诗歌的14名,92名学生表示如果不是高考需要,绝不会主动阅读诗歌,但这种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二、高考导致诗歌教学趋向功利化

老师想方设法将诗歌鉴赏简化为应试技巧的指导,学生恨不得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个像数学公式一样的“灵丹妙药”以应对所有试题,缺失了审美鉴赏过程,谈何鉴赏能力的提高、文学修养的提高,这样的教学背离了诗歌鉴赏的宗旨。

三、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很多教师的课堂仍是一个人的舞台,无视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重要的特点,课堂里看不到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思想碰撞的火花,没有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没有学生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的声音,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就是一节课,教学效果平平。

四、学生诗歌训练没有系统性,鉴赏水平浅薄

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按历史顺序共编排了23首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这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远远不够,致使在学完5本必修,大多数学生鉴赏水平仅 1

停留在文字解读层面上,不具备开掘出诗歌蕴藏的深邃思想、浓厚情感的能力,甚至对一些浅显的诗歌有时也存在分析障碍,即使能分析出一些道理来,也是很浅薄。

五、瞄准考试,目的性过于单一

在现今的全民关注高考的社会趋势下,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越来越偏向于针对高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向于注重考试技巧的传授,以便于学生能在考试过程中获得高分。这样在高中语文的诗词鉴赏过程中反而缺少了真正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只是追求如何去鉴赏诗词和教授学生鉴赏技巧,从而应对考试。这些现象说明了现今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目的过于单一,只是追求学生高考成绩,忽略了学生在诗词鉴赏上能力的培养,六、忽视学生个人的理解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学习由于有着高考的压力,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接的灌输给学生教师自身对诗词的理解,学生被动的接收这些不属于自身理解的鉴赏信息,机械式的记忆这些教师给出的答案。这样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也不利于学生高效学习。我国的诗词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这需要学生能够以自身的角度来揣摩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如果仅仅是依靠教师的传授,学生只能短暂的记忆一首诗词的鉴赏模板,而不能做到深刻理解,这也是“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道理所在。

七、诗词鉴赏过于模式化

在高中的诗词鉴赏学习中,往往存在学生手拿一本诗词鉴赏参考,在自习课上背诵那些关于诗词鉴赏的答题模式,教师在课堂学习中按类型的给出一些情感相近的诗词,给出固定的模式让学生来练习。这样切割破坏了诗词原有的独特魅力,使学生只知道如何去答题,而不能更好的去欣赏这些优美的诗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文学创造积极性。

第二章 培养诗歌鉴赏能力的措施

诗歌浓缩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再现着历史,见证着文明,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合理利用一切现代教学手段,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一些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一、在课堂上渗透有关诗歌鉴赏的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鉴赏古典诗歌一定要有扎实的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做为基础。因此,学生要进行诗歌鉴赏活动,自然就要具备一定的诗歌知识体系,所以在课堂上,要注意诗歌知识的渗透。引导学生从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情感、种类、表达技巧、意象、意境等方面,给学生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加以指导。这样,学生在具体进行鉴赏实践的时候才不至于说外行话,学生的鉴赏实践也才能够走上较为正规的鉴赏轨道。如我们学习《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qiu)。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liu)。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zhou)。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liu)。押韵,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韵美。了解四声,诗歌的平仄就容易明白,就能较好地体会到诗歌音韵的美,增强审美的能力。

二、激发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对于流行音乐的接受程度较高。而且,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是采用那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为词,谱上带有现代感的乐曲,就成为了富有时代感的歌曲,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于是,我就投其所好,从流行音乐入手渗透古诗的教学。我告诉学生,古诗本来就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是可以谱成歌曲广 3

为传唱的,不少优秀的古诗词在当时其实就是“流行歌曲”!这样一来,原来遥远的古一下高中学生尽管对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同。因此,激发与培养兴趣可以从学生乐于接受的流行音乐入手,在把古典乐曲与诗歌鉴赏渗透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先播放萧敬腾的《梦一场》;讲授李商隐的《无题》时播放徐许嵩的《断桥残雪》。有些学生因为爱唱流行歌曲,便不知不觉把这些诗词给背了出来,乐在其中。于是,进一步要求学生自己去找类似的歌曲来唱。在同学们都能熟练吟唱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其韵律之美,给学生讲解诗歌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告诉学生古典诗歌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这样原来遥远的古典诗歌一下子在心理上被拉近了,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也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引导学生到名胜古迹、网络等有古典诗词名句的环境中去历练,带领学生在一些书画作品展览活动中接受熏陶。

三、受以学生正确的鉴赏诗歌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受以方法比受以知识更为重要,教师不能放手让学生自由的去进行鉴赏,学生的鉴赏实践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而且教师的引导应当力争做到三个方面:

(一)提供鉴赏实践的时间与空间

就是指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之后,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给学生一定的鉴赏实践训练的内容与时间,要注意的是时间间隔不能拖得太长,尤其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之间的时间不能太长,太长则理论知识遗忘得多而且快,对于提高鉴赏水平没有多大的益处。

(二)要拓宽鉴赏实践的范围

即指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在课内,而古典诗歌的鉴赏实践则要放眼生活,甚至于要放眼阅读视野所及,即课内课外,阅读材料、生活范围等等。只要有机会 4

接触古典诗歌,也就有机会进行古典诗歌的鉴赏了。

(三)要注意把握诗歌鉴赏的数量与尺度

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实践时,要注意古典诗歌鉴赏的数量的安排与把握,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过多会加重学生的负担,过少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鉴赏实践。我们大致从叙事诗、抒情诗、赠别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诗歌中,每一类型诗歌选择讲解二至三首,这样既能够顾及到诗歌鉴赏种类的全面性,又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负担。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们深入体悟诗歌的深远意境和丰厚内涵。如标题的暗示,作者的生平、思想,意象、意境,表现手法以及关键词等,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词,如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一诗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入”字的理解 “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还有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中“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狂”。

鉴赏时诗歌的表现手法也不可忽视,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起首二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采用了色彩的对比。其中,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样,通过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营造了一种凄凉的环境,从而表现出诗人孤寂飘零之感。

在一定数量的诗歌鉴赏实践训练之后,学生有了很深的感受,原来诗歌鉴赏理论知识对于诗歌鉴赏实践有如此的重要性。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运用理论来充 5

实自己的头脑了,还会有意识的使用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鉴赏实践。

(四)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领

1、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2、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

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最根本的是要学会知人论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前面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只要抓住诗词中的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 6

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所以,评价古诗词,要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

3、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

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4、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首句以“碧玉”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次句,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诗人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5、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如故”进一步赞美了梅花高洁刚强、永葆节操的可贵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

另外要真正对诗词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这首诗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进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然而,这也还是没有品出本诗的“诗昧”与意蕴。鉴赏能力强的读者能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这说明,如果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四、加强中学生对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

初中生对古典诗词意蕴的把握、理解主要来自于教师的精讲与点拨,但光靠老师的这点讲解,显然是很难在短时间奏效的。一般来说,古典诗词的学习仍应以诵读为主。一方面,对待初中生在古诗词的理解上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教师应持宽容的态度,不能求全责备,正如宋代理学家陆象山所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另一方面,我们主张理解记忆,反对死记硬背,但初中生在古诗词的背诵中不可能全部理解,有些古诗词就得死记硬背,即使不懂,也得先吃进去,吃下去了,随着日后知识水平的提高社会阅历的丰富,总能慢慢消化,有所领悟。

在鉴赏古诗词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朗读和背诵放到所有环节的中心位置上来,用读来带动并加深领悟,这样才能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当然语感的培养,需要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没有足够的诵读量,浅尝辄止,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是不可能有大的提高的。

古典诗词,往往会接触到一些历史内容。有时候,作者的遭遇,作品的内容,更涉及到某些具体的史实。如讲杜甫的诗,一般总与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相关。大而言之,像历史事件与作品产生的关系;小而言之,像典章、制度、名物、风习等等。课堂上的那点容量,不可能使学生见多识广,领悟很深。怎么办?只有启发、指导学生依托图书资料去做一些扩展阅读工作,这样文史结实,课堂内外结合,实有互补相彰之效。有时也指导学生写点探究心得型或赏析型的小文章,指导他们注意“赏”与“析”的结合,帮助他们克服时代差异,借助形象思维,设身处地理解诗词意境,从对语言文字的“析”中引出对艺术形象的“赏”,从对艺术形式的析中挖掘出对思想内容的赏。大部分学生能从中得到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

五、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

适当鼓励学生“写”诗,可以培养他们对诗词进而对文学的热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诗歌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还可以让学生“天马行空”“不拘一格”。要注意的是让学生掌握诗歌写作的一般常识,如:押韵、平仄、对偶等,让其养成爱诗、读诗、写诗的兴趣。

如在讲授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我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其中一个学生将其改写成:

艳阳几时有,抬首问苍天。不知天宫何样,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触怒天帝,高处不胜寒,紧衣又缩被,还是在人间。转宿舍,进教室,心中难平。天有阴晴冷热,人有悲喜得失,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健在,千里两依依。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写作,教师不要在乎长短,也不要在乎写得多好,随意练笔也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文环境与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实践运用能力。

六、加强利用古诗词对学生文化的熏陶

对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作用,一些学者和名师也以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作了回答。北大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就特别重视语文教育的“打底”功能。他说,“语文教育在育人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与意义。语文教育所用的教育材料是语言文字,是各类文体的文章,文学作品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都无一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我想强调的是,这样的精神灌注、文化熏陶也是影响终生的。这就是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反复强调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非常强调语文教育的“打底”功能。她说,“语文教育要在学生心田‘植根’。”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要帮助学生“树魂立根”。她说,“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者和名师的阐述,不 10

仅具体细化了新课标的精神,而且对我们也是一种警醒和鞭策。

在“打底”方面,古诗文有着天然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篇篇文言文,一首首古诗词,不仅都是经典之作,而且也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就仿佛是同古代那些伟大的人物进行心灵的直接对话,就是直接从他们的文字气象里,感受博大的胸襟,和丰沛的人文情怀。所以,我们不仅要启发学生多注意积累,也应该在赏析方面做点初步工作。如果我们的眼光只盯住那点分数,那我们就矮化了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且也有负教育的崇高使命。

综上所述,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文化涵养。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兴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结论

诗歌成为传承民族灵魂的载体,它浓缩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再现着历史,见证着文明。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作为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合理利用一切现代教学手段,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一些文质兼美,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一系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忠.语言分析与古诗词鉴赏.文学教育,2009,(8).[2]刘彩霞,刘春.新课标下高中诗歌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11)。

[3]施春花,浅谈高中语文中的古代诗歌鉴赏[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7,(11)。

[4]《古代诗歌精品鉴赏》刘登阁著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5]《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陈元龙编著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年.[6]《唐宋词赏析》(中学生古典文学鉴赏指南)王方俊、张曾峒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8]司空图《诗品》

[9] 侯敏:《意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 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1] 李立等译:《当代英美诗歌鉴赏指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浅谈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第6篇

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是指初中生对古诗词的内容、形式、风格的鉴别与欣赏的能力,是初中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水平的综合反映。《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初步具有鉴赏一般文学作品的能力”,一般文学作品自然包含古典诗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H版六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收入的古诗词有近130首,它们大多是历代著名诗人、词人的代表作或成名作,那些“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诗歌)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这些作者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钱梦龙语)所以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奠定了这一文学样式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综观当前初中语文教科研现状和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古典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这种古诗词教学现状与当前倡导的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大环境格格不入,与1999年以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我国青少年中发起的着眼于新世纪文化建设的希望之花——“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初衷是相悖的。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立足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近130首古诗词,在激发初中生学习古诗词兴趣和培养古诗词鉴赏能力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

一、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内容

我认为,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诵读能力、赏析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其中诵读是基础,赏析是核心,迁移是赏析的进一步深化,是鉴赏能力的最高阶梯。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只有诵读、赏析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上升到迁移的阶段,这样博闻强记烂熟于心,才有可能“出神入化”,借鉴引用、化用古诗词名句;才能得心应手“意随情牵”,“缘事”或“有感”而发地尝试古诗词或新诗的创作。

二、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植根于语文课的诵读,辅以选修课活动课的知识讲座,依托课外的借鉴和创作。具体说来,主要是:

1. 课内指导学法,读读背背。

一般来说,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朗读和背诵放到所有环节的中心位置上来,用读来带动并加深领悟,逐步形成语感。当然语感的形成则需要一定的背诵量作为前提,教育部最近制定的《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古诗词背诵量为50首,我想这是对初中生古诗词背诵量要求的最权威的诠释。那么如何来指导和落实背诵呢?

首先,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背诵、积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其次,要揭示背诵记忆的方法,尽可能理解记忆,可以运用分析、比较、揣摩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有时还要在古诗词的韵律、对仗、情境等方面作一些有针对性的概括归纳。

第三,根据心理学记忆与遗忘的规律来指导学生掌握读、背的时间间隔,达到长时牢固记忆的目的。

第四,背诵的检查措施一定要到位。常用的检查手段不外乎两种——背和默,但背和默是有技巧的。背诵一般以组为单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默写,一般在上新课前用5分钟时间进行“局部”默写,即教师读出上句(下句),要求学生写出下句(上句);或在根据古诗词的中心意思按要求默写,这既能检测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情况,又能管窥到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化程度。

第五,在古诗词的背诵中,教师的以身作则,“下水背诵”即当堂进行示范背诵,会收到奇特的示范效应。

2. 选修课、活动课开设古诗词系列知识讲座。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为了巩固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读读背背的成果,除了学生课外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温故知新,我们还通过先后开设《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唐诗介绍》、《宋词概略》、《对联趣谈》等专题知识讲座来激发初中生关注古诗词、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同时也使他们明白我们初中阶段学习的古诗词知识,背诵的古诗词篇目还只是沧海一粟,要真正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读古典诗词,往往会接触到一些历史内容,这时候依托图书资料指导学生做一些扩展阅读工作,创设一些研究性课题,指导学生写点探究心得型或赏析型的小文章,指导他们赏析结合,帮助他们克服时

代差异,借助形象思维,设身处地理解诗词意境,从对语言文字的析中引出对艺术形象的赏,从对艺术形式的析中挖掘出对思想内容的赏。大部分学生能从中得到一种认同感和成就感。

3.课外指导学生整理编辑《初中生古诗词读本》。

现行的初中七至九年级语文教材中近130首古诗词的编排,基本遵循先易后难,先浅后深的原则。分散插入初中三年六本教材的每个单元之中,美其名曰“每周一诗”,但这对古诗词鉴赏中学生的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是不利的。因此在学生系统学完初中三年的古诗词进行总复习前,我要求有兴趣的同学在充分吃透课本上选辑的古诗词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设想编一本《初中生古诗词读本》。我原以为大部分同学只会把初中三年八本语文教材的古诗词辑录成册就算交差了。结果“大跌眼镜”,有的同学对近130首古诗词按时间朝代的先后重新归类编排;有的按诗人词人名气的大小、影响的深浅、数量的多少重新排序辑录;有的把古诗词的辑录同练习书法、美术结合起来;有的不仅有辑录的文字材料,还配上音乐自己朗读制成配套录音带;有的还把小学学过的古诗词也一块选进去„„大部分同学都用电脑打字,图文并茂,装订成册,美观大方,既展示了同学们对初中四年所学古诗词的理解,又尝试了一回做编辑的辛劳,锻炼了各自的动手能力。

4. 指导学生借鉴与创作古诗词。

巧妙地引用、化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名句,往往能借古说今,实现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巧妙融合,既意存高远,又能增添文采,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鉴赏古诗词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继承,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养成诵读、借鉴的习惯,终能达到清代唐彪说的“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借助古诗词教学来发掘学生的想象力的捷径是注重古诗词作品的再创造,可以在欣赏完原诗词作品后,利用诗人创设的情境把古诗词改写、续写成散文作品,辅以适当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象。这种再创造无疑是学生对古诗词作品阅读感受的一种展示,我们应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在创造中朝思维多元化、阅读感受多元化方向进行大胆的探索。

文学教育说到底是情感教育,古诗词就更是如此。没有生命的张扬,就不会有灵性和创造力,也就更谈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诗情画意。

古诗词的语言最具灵性,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是最富浪漫情怀、最富生命激情的“写诗族”。在古诗词鉴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借鉴古诗词语言运用技巧、写景状物托物言志的风格,提高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本领,尝试诗词写作,这不仅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文学修养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而且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

三、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几点体会

几年来的古诗词教学探索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古典诗词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诗人的崇敬之情往往在一首首古诗词的教学中油然而生。利用古诗词这一文学样式来探索培养初中生初步的鉴赏能力,我想是找对了路。

1.它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夯实了语文功底,提高了文学素养。

2.它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综合分析和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一种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意识。

3.它陶冶了情操,加强了修养,丰富了思想。古诗词中许多充满哲理而且闪耀着品德光芒的内容对学生正确的真善美的评判标准的树立和健康人格的造就、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基础验槽总结下一篇:女工干部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