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方法范文

2024-06-05

中医脉诊方法范文(精选2篇)

中医脉诊方法 第1篇

中医脉诊教案

词目:脉象

拼音:maì xìang

基本解释

[pulse condition;type of pulse] 中医指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的情况

详细解释

中医学名词。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为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一般分为浮、沉、迟、数四大类。晋 王叔和 《脉经》细分为二十四脉,明 李时珍 《濒湖脉学》增为二十七脉,明 李中梓 《诊家正眼》增为二十八脉。编辑本段基本简介

脉动应指(指头)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编辑本段相关记载

晋·王叔和《脉经》将脉象总结为二十四种;元·滑寿《诊家枢要》发展为三十种脉象;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定为二十七脉;明·李士材《诊家正眼》再增入疾脉,合二十八种脉象。后世多沿用二十八脉。编辑本段相关分类 浮脉

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

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迟脉

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数脉

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虚脉

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实脉

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滑脉

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

洪脉

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细脉

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弦脉

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1] 编辑本段正常脉象

正常人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常脉为三部有脉,一息四至(每分钟脉搏早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节律均匀,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尺脉沉取不绝。称为有胃,神,根。其中有胃,就是有胃气,脉搏表现和缓,从容,流利,有神;有神,是指脉搏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沉取不绝。

此外,脉象与内外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气候,年龄,性别,体质,劳逸及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脉象也会发生某些生理变化。例如一年四季,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变化;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婴儿脉急数,青壮年脉多有力,老人脉稍弦,妇女脉象较男性脉象弱而略快;胖人脉稍沉,瘦人脉稍浮;劳力之后,饮酒,饱食或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来较弱;脑力劳动者脉多弱于体力劳动者等。这些均应与病脉相鉴别。另外,少数人桡动脉走向异常,脉可不显现与寸口,如有的显于寸口的背侧,名曰“反关脉”;有的从尺部斜向手背,名曰“斜飞脉”。这都不属于病脉。编辑本段影响因素

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脉象是一种生物信息传递现象,是从外部测量到的关于循环系统的一个信号。其不足之处是,不精确,缺乏量化,如号脉可发现高血压,但测不出血压值,若说号出高压180mmhg是不科学的。任何一个生物体,除了发送内源性信息,还发送外源性的信息。决定脉象的内源性因素主要是前面提到的三方面的因素。决定脉象的外源性因素有地理、气候等。

天冷了,血管收缩变细了,血流会减慢;天热了,血管舒张变宽了,血流会加快,脉象就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哪怕是外界环境微不足道的变化,在脉象上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果在生理的调节范围内,是正常的脉象;超过生理范围,就是病态的脉象。有了干扰,脉象有

时就不准确可靠。在这时,经验显得尤其重要,诊脉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可以较准确地发现病变,而一般的中医大夫就可能诊断不清,甚至诊断失误。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脉象口诀歌

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五芤:气、血、痰、饮、食)

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2]

脉象辨识

脉象辨识病脉时,还要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象多兼见:脉诊时单一脉象较少见,多为几种脉象如“浮数”、“沉迟”、“沉细弦”,“沉细迟涩”等混合并见。这些兼见脉象,必须结合其它诊察资料,才能对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以及病势的盛衰作出判断。

(2)有关脉与证的取舍问题:当脉象与证候不相符合时,可考虑“舍脉从证”(即舍去脉的假象而以真实的证候为诊断依据)或“舍证从脉”(即舍去证候的假象反映而以真实的脉象作为诊断依据)。例如,心腹急痛,脉见沉伏(见于疼痛性休克时),当舍脉从证;胃腹胀满,脉象微弱(因脾不健运而有虚胀),当舍证从脉。一般情况下,应是脉证相符;在特殊情况下,则须全面考虑,去伪存真。

(3)四诊合参:诊断不能单靠切脉,而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切不可不问病情,单凭切脉就主观臆断。

(4)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对待两手寸、关、尺(共六部)分主脏腑的规定,而应全面地从脉象主病出发,参考其它三诊,对病证作出正确的诊断。

浅谈中医与苗医脉诊比较 第2篇

【摘 要】 探讨中医与苗医脉诊方法的异同。对中医与苗医的脉诊原理、要素、部位、临床意义进行对比,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学习苗医脉诊。

【关键词】 中医;苗医;脉诊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3-0001-02

脉诊又称切脉,苗医也称之为号脉、摸脉,是指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健康和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1 脉诊原理

中医脉象以阴阳五行、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苗医脉象以四大筋脉、三肚理论为基础,各具特色。中医认为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所以,脉象能够反映全身的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而脉象与心脏的搏动强弱、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与否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苗医认为脉发之心,行于内脏,分布四肢,不断向四肢、各脏器、大脑、全身各组织输送血液、精微物质和水分,是人体养分的“补给线”,因此,脉能够反映全身及局部的情况。而“筋为气道,脉为血路”,脉中之血必须以筋之气的推动,才能够正常的运行。中医与苗医脉诊基础理论不同,但都认为脉的运行与气的推动有密切关系。

2 脉诊部位

中医脉诊部位历史上有多种,《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有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中提出人迎、寸口相参合的诊法;《素问·五脏别论》中有独取寸口诊察全身的状况的论述;《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跗阳或太溪的诊法;最终,独取寸口的诊法经《难经》、《脉经》等论著的阐发,其理论及方法得以确立,寸口诊法中28种脉象:浮、沉、迟、数、洪、细、长、短、实、虚、滑、涩、 紧、缓、牢、弱、伏、芤、濡、革、散、微、结、代、促、疾、动、 弦脉,沿用至今。

苗医脉诊经过不断的开发挖掘整理出常用的脉诊部位[1]:有头部脉、颈部脉、上肢脉、胸部脉和下肢脉。其中上肢脉包括肘脉、腕后关脉、禄脉及五指脉。禄脉又包含大脉、小脉、快脉、慢脉、转索脉、张弓脉、豆脉、落花脉、微脉、细脉、喜脉等。

中医与苗医的脉诊部位有较大差异,中医脉诊部位为三部九侯、人迎寸口、寸口诊法,最常用的为寸口诊法。相比中医,苗医的脉诊部位较多,经整理的就有20多处,但并不是每病各脉都取,而是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取脉。苗医禄脉在很多方面和中医常用的寸口诊法非常相似,禄脉之上、中、下与中医寸口脉之寸、关、尺部位相对应,并且都是候全身的整体情况。而其他诊法中,中、苗医基本上都遵循着“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原则,如中医的三部九候诊法,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即上部候头面、中部候心肺,下部候脾胃肝肾;苗医上头颈部候头颈部病变,中候胸部病变,下候下肢部病变。

3 脉象要素

中医常从脉位、脉数、脉形、脉势四个方面分析归纳脉象,它与脉搏的频率、节律,显现的部位、长度、宽度,脉管的充盈度、紧张度,血流的通畅流利度,心脏搏动等因素有关。苗医与中医非常类似,亦通过脉的节律、速率、强弱、形象变化来诊断疾病。

4 脉诊的意义

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够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中医认为脉诊的临床意义归纳以下四个方面。①辨别病证的部位。如浮脉多主表证,沉脉多为里证;促、结、代多见于心血、心阴不足、心气亏虚或心阳不振。②辨别病证的性质。如数脉、滑脉、洪脉、长脉等,多见于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迟脉、紧脉等多见于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③分辨邪正的盛衰。如脉见虚、细、弱、微、革等无力脉象,多为气血不足;若脉见实、洪、滑、弦等有力脉象,多为邪气亢盛。④推断病势的进退。如热病脉象多滑数,若汗出热退而脉转缓和为病退;若大汗后热退身凉而脉反急促、烦躁则为病进。

相比较而言,中医脉诊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亦有舍证从脉之说,但苗医脉诊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苗医脉诊的临床意义丰富,目前无统一的概述,众医家各抒己见,如熊传榘等[2]将脉以“大小”为纲,以心、肝、肾、肺、脾、命六部为目,认为心脉洪大主实热,心脉微细主虚寒;肝脉洪大为肝阳过亢,肝脉微细为肝血不足、偏虚偏寒;肾脉洪大有力为膀胱实热,无力为肾虚,肾脉微细为下元虚寒等。杜江[3]认为太阳脉快而紧张有力多为外感风毒、热毒所致的中暑、感冒;肘脉节律紊乱多为消化道疾病,消失多为病情危重;腕后外关脉慢而弱多为冷病,中关急、快多为热症,内关急、快多为热重;禄脉之大脉为热病,小脉为冷病,快脉多为急性热病或外感,慢脉为冷病、风湿病深入,转索脉主疼痛、风寒之病,豆脉主冷热疼痛等。

笔者通过对各位苗医医家[1-4]关于苗医脉诊的描述及临床意义发现,苗医脉诊大部分是通过借鉴、吸收中医脉学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中有许多类似之处,这可能与中、苗医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苗医脉诊是苗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是祖国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苗医脉诊长期流传于民间,苗族人民没有自己的语言,都是口口相传,难以系统地整理、总结,导致理论还不够完善。尽管如此,苗医在临床实践中还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仅补充完善了我国的民族医学,还为人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因此,对苗医脉诊要做好发掘、整理、提高工作,以促进祖国民族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传榘,曾定伦,雷正荣,等.苗医“六大六小脉诀”之肺脾命脉理浅探[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S1:88-89.

[2]熊传榘,曾定伦,成建国,等.苗医“六大六小脉诀”的临床意义与特点[J].中国中医急症,2005, 14(6):36-37.

[3]杜江.苗医基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4]杜江.苗医脉诊方法及特色[C].//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全国中医药信息工作委员会.第四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暨《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创刊10周年庆典大会论文集.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全国中医药信息工作委员会,2005:2.

上一篇:伦理审查申请报告下一篇:Java就业前景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