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人物、著作归类

2024-06-08

教育学人物、著作归类(精选6篇)

教育学人物、著作归类 第1篇

教育学人物、著作归类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礼、乐为中心。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孔子:“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学、思、行相结合。

10、“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1、“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2、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3、《学记》—世界上第一本教育专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教学相长、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15、苏格拉底(古希腊)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16、《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17、亚里斯多德(古希腊):《政治学》,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

18、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适应自然原则,“泛智教育”,“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论述教学过程。

19、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0、卢梭(法国):启蒙思想,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尔》。

21、康德:“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

2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五段教学法。

23、杜威(美国):《民本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现代教育代言人,儿童中心主义。

25、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6、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33%贡献率。

27、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

28、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

2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30、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

32、“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33、“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3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35、“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

36、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37、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38、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39、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40、导生制--19世纪,英国

41、目标管理--德鲁克(美国管理学家)

教育学人物、著作归类 第2篇

1、桑代克,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共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等人共同提出,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进行了迁移训练的实验研究。尝试-错误说

2、布鲁纳,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和社会文化研究。认知-结构学习论;教学设计四原则

3、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

4、奥苏伯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同化说

5、艾宾浩斯,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

6、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最早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7、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9、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全身松驰法由。

10、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1、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的提出者;道德发展阶段论

12、陆钦斯,他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13、布鲁巴奇等人提出关于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14、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

15、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被称为缺失需要的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16、廖世承(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7、劳伦兹,奥地利生态学家,关键期的提出者

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19、威特金,场独立与场依存的提出者:

20、吉尔福德,辐合型与发散型的提出者

21、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23、苛勒,完形-顿悟说;

24、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提出者

25、维纳,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成败归因理论

26、加特纳、吉克,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关键。

27、贾德,提出经验类化说

28、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转化说

29、安德森,认为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动作配对构成;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30、亚里士多德、桑代克,痕迹衰退说

31、弗洛伊德,动机说;

32、柯尔伯格,道德发生论(两难故事法)

33、艾里斯,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理性情绪辅导

教育学人物、著作归类 第3篇

在一系列著作中, 《爱弥儿》, 卢梭20年思考的结晶, 称得上是“最伟大、最优秀的著作”。[1]起初, 他本是应好友德·舍农索夫人之邀, 写作一篇如何教育子女的文章, 但下笔之后感觉文思泉涌, 最后竟写成了一部几十万字的巨著。卢梭在书中以一个名叫爱弥儿的男孩的成长过程为主要线索, 从他对人的自然本性及其历史发展的认识出发, 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曾说, 这部著作系统性很强, 浑然天成, 不可分割。因此, 要全面理解卢梭在《爱弥儿》这部教育著作中论述的观点, 必须从其思想的整体性出发。现将卢梭《爱弥儿》一书中核心观点大致介绍如下。

一、理想的教育应是消极教育

卢梭提出,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一种消极教育 (negative education) , 其作用在于保护人善良的自然本性免遭破坏。其核心命题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而在文明社会中却遭到破坏。他认为, 在人的自然本性之中只有两种元素:自爱和怜悯。自爱是推动我们关心自身幸福和生存的情感, 它单纯追求最基本的身体欲望的满足;而怜悯则是看见有其它生物尤其是我们的同类死亡或遭受痛苦时产生的一种天然的厌恶之心[2], 人类一切美好的道德品质都从这两种原始的情感中成长而来。但是在人类步入文明社会过程中, 原始的自爱之心转变为自尊——不再追求单纯的自然欲望和需要的满足, 而是寻求他人和社会对自我的肯定。有害的自尊带给人类永远无法满足且没有止境的欲望, 人类将因此陷入柔弱之中。现代文明的祸根在于将自然状态下的自爱转化有害的自尊, 而恰恰是这一环节使人类脱离了自然的道路。因此, 卢梭认为理想的教育首先不是在儿童的心灵中添加新的元素, 而是保障其自然情感免遭外界因素的破坏。教育的过程应该尽可能减少人为和社会的因素, 阻塞一切社会罪恶乘虚而入的可能空间。正如卢梭在《爱弥儿》开篇不久所说:“趁早给你的孩子周围筑起一道围墙, 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 但是你应该首先给他安上栅栏。”[3]

为了限制爱弥儿的自爱过早的转化为有害的自尊, 卢梭将15岁的爱弥儿严格限制在“物”的关系而不是人的关系之中:学习一系列关于“物”的知识及如何占有“物”, 即便对他行为的惩罚和限制也是来自物的必然性;爱弥儿不会和他人或社会发生真正的关系, 既不会受到任何他人意志的强迫和控制, 也不会养成支配他人的习惯。卢梭创造了一个“真空”的世界, 将年幼的爱弥儿完全隔绝在社会的一切道德观念和礼节习俗之外, 一切动机都是出自其自然的真实的需要, 而非人为制造的虚荣心。这正是卢梭所讲的“良好的教育应该纯粹是否定性质的”的具体体现。

二、理想的教育应依据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

卢梭认为, 教育应该依据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状况进行, 保证儿童的欲望和能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卢梭关于欲望 (desire) 和能力 (faculties) 关系的分析是贯穿其道德心理学的核心线索。他认为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平衡是幸福的条件, 而由于欲望超过能力所造成的柔弱则是痛苦和邪恶的来源。自然人只有原始的自爱之心, 其基本的身体欲望很容易得到满足, 因而自然人生活在幸福状态之中;而文明人的自尊带来了无穷的欲望, 远超过其自身所拥有的能力, 他们为了追求欲望的满足而陷入无休止的斗争之中, 丧失了真实的自我, 因而陷于痛苦中不能自拔。卢梭还强调, 柔弱状态的产生与绝对能力的大小没有关系, 而仅仅取决于能力和欲望之间的对比关系。[4]在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中, 他的能力不断增强, 欲望也相应地增长转化, 二者之间的对比关系不断发生变动。在不同的阶段保持爱弥儿欲望和能力的平衡状态便是卢梭教育计划的中心目标之一。

在婴儿时期, 爱弥儿几乎没有任何能力, 因而必须在父母和保姆的帮助下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卢梭一再强调, 成人的作用应仅仅局限在弥补婴儿能力缺陷的范围之内, 帮助他满足基本的需求即可。假如成人对婴儿的哭泣不加以辨别就轻易地施以援手, 必然会助长婴儿任意支配他人的欲望, 导致其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失衡。

当爱弥儿进入幼儿期之后, 卢梭提出了另一种导致儿童欲望和能力失衡的因素——想象力。他认为, 自然人是一种孤立和愚昧的存在, 其思维内容仅仅是当下自己的身体欲望以及满足欲望的具体对象, 它们都不会脱离其感官而存在。这种没有想象力的状态使自然人没有任何多余的欲望产生, 其基本的身体欲望完全可以通过其本身的能力得到满足。在文明社会中想象力的萌生给人类制造了无穷无尽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彻底打破了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平衡, 将人类带入永恒的痛苦之中。因此, 在对爱弥儿的教育计划中, 卢梭尽力遏制爱弥儿想象力的萌生, 将其一切活动都限定在感官活动之内, 甚至不允许年幼的爱弥儿去阅读任何书籍——他认为书籍的阅读将使儿童产生丰富的想象力, 有使其脱离真实世界进入充满幻想的人为世界的危险。

儿时的爱弥儿处在一生中相对体力最大的时期, 因为十二三岁的孩子体力的增长比需要的增长快得多。[5]依据自然的法则, 这个阶段正好将多余的精力用于学习知识。[6]卢梭引导爱弥儿去认识物质世界, 但他一再强调学习的动力必须是生活的实际需要, 而不是虚荣心, 因为虚荣心产生的欲望将再次破坏能力和需要之间的平衡:爱弥儿只有在迷路时才学习天文和地理知识, 只有在需要搬运物品时才学习杠杆原理, 只有在辨别劣质酒还是优质酒时才学习化学知识。卢梭通过蜡纸小鸭子的故事教训了爱弥儿, 将虚荣心堵在了心灵的大门之外。[7]

三、理想的教育应保证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

自由是卢梭思想的关键词之一。他认为, 原始的自然人享有充分的自然的自由, 但文明社会中人们陷入了相互依附和利用的状态中, 败坏了人的自然本性。依照这个原理, 爱弥儿不应遭到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命令和要求。他的成长应完全遵照自然规律, 他的任何行动都应源于自己的需要。首先, 他获得了身体和四肢的绝对自由:处在婴幼儿阶段的爱弥儿没受到襁褓的束缚, 也没有使用学步车, 只穿宽大的衣服。当爱弥儿的思维有所发展时, 他还应获得意志的自由。没有任何人能够强迫爱弥儿不能做或必须做任何事情。卢梭把“服从”和“命令”这两个词从他的词典中取消了, 甚至“责任”和“义务”也不能够存在。[8]

爱弥儿虽然被免于任何人为的束缚, 但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物质世界的自然规律和柔弱的体力将对他的行为加以约束, 例如, 他必须毫无怨言地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 需要承担自然规律带来的一切后果。因此, 当爱弥儿由于顽皮打破窗子之后, 导师和父母并没有给他任何惩罚, 而是让他去承受没有窗子带来的寒冷之苦。总之, 应由自然而不是人对儿童加以约束,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爱弥儿不会沾染文明社会的恶习。

爱弥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所接受的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方法有所不同, 其依据是卢梭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能力和需要二者对比关系变化的分析。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目标是维持二者之间的平衡, 具体准则可归纳如下:第一, 成人需要弥补儿童由于能力不足而无法满足的身体需要;第二, 成人的帮助必须限制在他们真实的自然需要的范围之内;第三, 必须阻止想象力和虚荣等能够产生无穷的人为欲望的因素, 它们将永久地破坏能力和欲望的平衡状态, 将人类抛入柔弱和痛苦之中。

四、结语

综观以上三点, 可以得出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的核心观点:教育适应自然。在《爱弥儿》一书中, “自然”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秩序和结构。卢梭认为, 正是文明社会破坏了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由、完整和善良状态, 将人类抛入相互依附和奴役、自我分裂和邪恶的深渊之中。因此, 良好教育必须依照自然的法则进行, 尽可能地消除任何人为因素, 不灌输任何社会道德观念;教育必须适应儿童不同成长阶段的年龄特征;儿童必须享有免于他人权威的自由。卢梭铲除了儿童成长过程中一切外在的文明社会的限制, 将教育的核心任务交给自然, 人的教育只是自然教育的助手。

卢梭的《爱弥儿》是教育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卢梭所阐明的教育应该适应自然的原则开启了主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源流, 影响和启发了诸如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蒙台梭利等在内的一批教育家, 为提倡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石, 卢梭也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 享有“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的美誉。

需要指出的是, 卢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非来源于实践观察和应用, 而是建立在其独特的哲学观点和社会学说的基础之上。从这个角度而言, 他的教育观点带有一定的偏激和空想的特色, 尤其是他关于儿童成长应该除去一切人为和社会因素的观点并不具有可行性。不过, 这并不妨碍《爱弥儿》成为教育思想史中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名著。

参考文献

[1]卢梭.卢梭评判让ˉ雅克:对话录[M].袁树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20.

[2]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71-73.

教育学人物、著作归类 第4篇

全书共计4篇12章,近40万字,第一篇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寻求”,第二篇是“近现代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探究与启示”,第三篇是“有关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哲学启示”,第四篇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曲折进程及其哲学追问”。

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古今中外教育实践与教育哲学相互关系的发展为主线,以中国教育问题的哲学解析为主题,将教育哲学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问题紧密对接,引领教育哲学与教育问题深度对话。它不仅全面梳理了教育哲学演进的历史脉络及其思想价值,而且运用教育哲学思想,多侧面、多维度、理性而通俗地解析了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破解之道,是一本关于古今中外教育哲学关系研究的论著,同时也是一本理性务实分析中国教育问题的著作,对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有着现实针对性和战略引领性。感兴趣的读者,可与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营销发行中心联系,电话:020-87553335。

学前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及思想著作 第5篇

1.中:贾谊的《新书》、《大戴礼》与《礼记》、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朱熹的《童蒙须知》、《小学》 重视胎教;重视儿童出生后的家庭教育、早期教育,从小教儿童日常生活的习惯、礼节和常识。

2.外: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

(1)柏拉图是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2)柏拉图提出从学前期起,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3)柏拉图重视学前期的教育;

(4)柏拉图重视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伦理学》(1)从出生起每7年划为一个自然段;(2)婴儿应以含乳分最多的食物进行抚育;(3)一切为儿童所能掌握的运动都很有益;(4)使儿童在幼年习惯于寒冷;

(5)5岁前不应要求儿童学习课业或工作,以免妨碍其发育;(6)活动的方法很多,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

二、萌芽阶段

十六世纪后,在一些教育论著中,包括有对学前教育的论述,随着教育学的建立,学前教育理论也逐渐丰富起来。

1.教育家及论著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2)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

(3)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4)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他们对学前教育理论的建树:

(1)提出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特殊的内容和方法。(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使儿童的一切内在能力和谐地发展起来。(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体系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官,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

三、初创阶段

从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开始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初步发展起来。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培)尔的《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慈母游戏与儿歌》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的《新社会观》、《论人类性格的形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四、发展阶段

十九世纪至今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以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迅速发展。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儿童的发现》、《蒙台梭利法》、《童年的秘密》、《教育人类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的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我国学前教育家:

陶行知的《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幼稚园之新大陆》、《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 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幼稚教育论文集》 张雪门的《幼稚教育》、《幼稚园课程活动中心》、《幼教无际论》、《幼教论丛》

福禄贝尔

是学前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德国具有新思想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大半生致力于学前教育工作,创办了幼儿园,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称为“恩物”。他还热心地宣传学前教育,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他创立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论,为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有以下几点:(1)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2)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3)教育要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蒙台梭利

1、蒙台梭利的儿童观(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3)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2、蒙台梭利的教育内容

(1)日常生活练习(2)感觉教育(3)语言教育(4)数学教育(5)文化科学教育

3、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由三要素构成: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1)有准备的环境(2)教师

在蒙台梭利教育方案中,教师具有以下角色:A、环境的提供者;B、示范者;C、观察者;D、支持者和资源者(3)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大体可分为四类: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具。其中,以其感官训练教具最具特色。

4、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1)孤立的感官训练(2)对创造力的忽视

(3)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4)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洛克白板说

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sensation)的观念和反思(reflection)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从许多简单观念中能够形成一个复杂观念。

杜威 教育本质论

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由此,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其实,他反对的是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目标。

2、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但是,“学校即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生活在学校里的简单重现。杜威又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应该具有3个比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简单和整理所要发展的倾向的各种因素;把现存的社会风俗纯化和理想化;创造一个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时可能接触的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的环境。”

教学论

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教学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1、从做中学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在他看来,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入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2、思维与教学

杜威认为,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教学过程中明智的经验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作为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通称“思维五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杜威指出,这五个步骤的顺序并不是固定的。

由“思维五步"出发,杜威认为,教学过程也相应地分成五个步骤:一是教师给儿童提供一个与的社会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情境;二是使儿童有准备去应付在情境中产生的问题;三是使儿童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假设;四是儿童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假设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儿童通过应用来检验这些假设防。这种教学过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称之为“教学五步”。在杜威看来,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儿童可以学到创造知识以应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认,这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童与教师论

尽管杜威并不是“儿童中心”思想的首创者,但是,他是赞同“儿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话是:“,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为儿童的而不是为教师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所以,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强调说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在强调“儿童中心”思想的同时,杜威并不同意教师采取“放手”的政策。他认为,教师如果采取对儿童予以放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在杜威看来,要么从外面强加于儿童,要么让儿童完全放任自流,两者都是根本错误的。

由于教育过程是儿童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他们双方真正合作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杜威说:“教师作为集体的成员,具有更成熟的、更丰富的经验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设计中继续发展的种种可能,不仅是有权而且有责任提出活动的方针。”在他看来,教师不仅应该给儿童提供生长的适当机会和条件,而且应该观察儿童的生长并给以真正的引导。

杜威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职能。那就是:“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于训练一个人,而且从事于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他所从事的职业的尊严。

伦理学理论

杜威的伦理学理论认为,思想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活动,不是从一些没有问题的绝对真理去作推论,而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与方法,用以解决疑难,用以克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杜威说,思想总是起于一种疑惑与困难的情境;接着就是研究事实的真相,并提出种种可能的假定以解决起初的疑难;最后,用种种方法,证明或证实哪一种假定能够圆满地解决或应付原先激起我们思想的那个疑难问题或疑难的情境。这就是杜威的思想论。从这个思想的概念,很自然地会产生两个明显的系论来。第一,人和社会的进步,靠的是积极地运用智慧以解决一些真实而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什么主义或口号。杜威说:“进步总是零零碎碎的。它只能零卖,不能批发。”这种观念来自他的实验主义哲学。实验主义的思想背景(当年)是三百年来的实验科学(迄今已四百年),是一百年来的生物科学(迄今已二百年),也就是“生物进化论”。生物的进化是天然的演化过程。实验主义认为所谓进步,所谓演进,并不是整个笼统地突然而来的;是由一点、一滴、一尺、一寸、一分的很微细变迁而来的。杜威不相信突变与进步能够兼得,所以他的社会哲学就是主张以“零售的生意”的方式,改善人类的生活的进步。而中国的激进思想偏相信天翻地覆的变革可以在一夜之间带来全面的进步。前苏联经过七十多年激进的实践,没有造成进步而解体,就是最具有检验说服力的证明。第二个系论是说,在合理的思想过程中,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学说,统统不能看作是绝对的真理,只能看作是有待考验的假设,有待于在实用中加以考验的假定;只能看作是帮助人类知识的工具和材料,不能看作是不成问题、不容考据的教条,因而窒息了人类的思想。杜威在北京讲演“道德教育”的时候说:“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1]

陈鹤琴

1925年,发表《儿童心理之研究》,为我国最早用追踪方法研究儿童心理的专著。

1923年,办鼓楼幼稚园,自任园长,开辟了中国化、科学化幼稚园实验基地。以后又在东南大学教育科创办实验幼稚园,为我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

1927年,与陶行知合力创办樱花村幼稚园,开辟乡村幼稚教育基地;与张宗麟一起发表《我们的主张》一文,提出创办适合我国国情和儿童特点的15条意见;又发起成立中国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专门研究幼儿教育的月刊《幼稚教育》(1928年后改名为《儿童教育》)。

1940年,在江西创办我国第一所公立幼师——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3年后改称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设专修科,形成了一个从中级到高级的完整的幼稚师范教育体系。

又提出“活教育”主张,创办<活教育>月刊,针对几千年来死读书、教死书的陋习,提出活读书、教活书的要求。20年代初,编成我国第一本汉字查频资料《语体文应用字汇》。

“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部分

针对传统教育“把书本作为学校学习的唯一材料”,把读书和教书当成了学校教育活动内容的实际状况,陈鹤琴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把书本知识与儿童的直接经验相结合。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形式应该符合儿童活动和生活方式,符合儿童与自然、社会环境的交往方式。因此,“活教育”的课程打破以学科组织的传统模式,而改成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具体包括五方面的活动,称为“五指活动”,即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活动、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心理卫生、安全教育等),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动物园、植物园、劳动工厂和科研机关等),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美术、工艺、戏剧等),儿童文学活动(包括童话、诗歌、谜语、故事、剧本、演说、辩论、书法等),儿童科学活动(包括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这五种活动犹如人手的五根指头是相连的整体,所以又称为“五指活动”。“活教育”教学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具体有17条教育原则,“活教育”是一种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前的教育改革依然富有启迪。

学前教育论述

1923年3月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在《新教育》上发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一文。

陈鹤琴在文中指出,中国幼稚园存在的四种弊病:

一、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内的时间太久;

二、功课太简介;

三、团体动作太多;

四、没有具体目标。

学前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集中反映人们的教育价值观念。同时,教育目标又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方向,它指导着人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目标是制订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它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具体实施具有规范和限制作用。在学前教育领域,也是这样。

学前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的支柱。学前教育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来培养,又采用什么方式去培养,这是学前教育课程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陈鹤琴先生在研究中国二三十年代学前教育课程实际的基础上,从身体、智力、情感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幼儿教育目标。他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由此可见,在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就提出了比较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并适合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是难能可贵的。”

学前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支柱。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来实现学前教育的目标呢? 提出了自己著名的观点,那就是:“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社会环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环境,是人文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中,儿童学习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和知识,并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习得文化的特征,进行着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的社会化过程。陈鹤琴先生同样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注重在社会环境中教育儿童,发展儿童。因此,在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中,社会环境的学习成为必不可少部分。当然,为学前儿童准备的社会环境应该适合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适应他们兴趣与需要,适合他们的能力水平,像家庭、集市、节日、庆祝会、教师接待日活动等,是学前儿童经常接触的社会环境,这些应成为学前儿童课程的重要内容。

由此,大自然构成的自然环境和大社会构成的社会环境一道组成了学前教育课程的中心内容,学前儿童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发展。设计和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大自然和大社会作为中心。这样设计出的课程才是合理的。

学前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就像人的五个手指,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但是这五个方面是有主次之分的。

陈鹤琴认为,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强国需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重视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身体强健的儿童,性格活泼,反映敏捷,做事容易。为了儿童的现在和将来,幼稚园的教育应注意儿童的健康。

了培养儿童健壮的身体,幼稚园应十分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陈鹤琴认为:“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应带领幼儿多到户外活动。户外活动不仅可以使儿童在接触自然中学到各种经验,还可以使他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沐浴到充足的阳光,活跃儿童的精神,强健儿童的体魄,增加儿童的欢乐。户外活动是保证和促进儿童健康的有利措施。

此外,幼稚园应特别注意音乐,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鼓励儿童进取。幼稚园应创设音乐环境,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和技能。

学前课程实施

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确定之后,如何组织实施课程来实现教育目标就成为关键。怎样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呢?陈鹤琴先生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这就是“整个教学法”。

何为“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游戏具有统整作用,在游戏中,学前儿童的身体能获得充分锻炼,展开丰富的想象,缓解紧张的情绪,体验活动的愉悦;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的重要生活。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前儿童的课程最容易游戏化,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由于学前儿童都是具有差异的不同个体,每个儿童都是相对独立的,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兴趣不同,应采用小团体式教学,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在相互作用中都获得长进。

学前课程编制

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

十大原则是:

1.课程的民族性:课程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 2.课程的科学性:课程硬实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 3.课程的大众性:课程应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 4.课程的儿童性:课程应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 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课程应是连续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 6.课程的现实性:课程应符合实际需要,而不能脱离现实; 7.课程的适合性:课程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促进儿童健康;

8.课程的教育性:课程应培养儿童五爱、国民公德和团结、勇敢等优良品质; 9.课程的陶冶性:课程应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

10.课程的言语性:课程应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根据以上十大原则,陈鹤琴修订了原定的教育单元,加入了五爱教育内容,形成了九项内容构成的课程结构:节日、五爱教育、气候、动物、植物、工业、农业、儿童玩具、儿童卫生。这九项内容构成的课程结构,与其早些年形成的五指教育结构相比,增加了50年代一些新的成分,具有时代特色。但是,这种新课程结构显得比较零碎,整体性较差。

课程编制原则还是比较宏观的,它的指导性比较强,但操作性比较差。陈鹤琴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1.圆周法:幼稚园每个年龄班预定的教育单元内容相同,研究的事物也相同,但所选教材的难度和分量应根据儿童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各班要求由浅入深。

2.直进法:就是将儿童生活中接触的事物,按照事物的性质和内容的深浅而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年龄班中,如小班研究猫和狗,中班研究羊和牛,大班研究马和虎。即是说,不同班的课题和要求都不相同。

3.混合法:就是在编制课程的时候,以上两种方法均可采用,即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混合法是编制课程时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家庭教育理论

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应该由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知识。因而提出:“要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普及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

先生批评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两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他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当看到有些父母代孩子做孩子自己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的现象,他指出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而不是代孩子“吃苦”,因此提出活教育中的两个原则“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陈先生指责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认为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

陈鹤琴多次告诫家长:“做父母的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在婴幼儿期,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孩;即使进了幼稚园,老师和父母对于小孩子具有平均的力量,但由于儿童与父母相亲的爱力深,相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仍然特别大,往往儿童在学校所受到的一些好的教育,却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

先生主张家庭教育要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他特别强调“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作伴侣”,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民主化的一个表现。他认为父子作伴游戏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沟通父子间的情感,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作伴机会教育孩子,还可以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

“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这是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父母施教的方法不一致,宽严不同,孩子就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投机取巧、轻视父母等流弊。

家庭教育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一门崭新的学问。先生对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家庭教育》一书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是我们现代做父母的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幼儿教育之道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呕心沥血探求儿童的习惯、言语、情绪、心理,用慈母般的爱心去精心抚育儿童。他试行家庭教育的成功,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承认。

陈鹤琴研究幼儿教育从观察和实验入门。1920年,他首先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鸣为对象,开始他的研究工作。他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并作出详细的文字和摄影记录。陈老师当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特意请假在家,将一鸣每天从早到晚的活动,都作了摄影。并给一鸣尝甜的、酸的、苦的东西,以观察其表情变化。他还把一鸣抱到课堂去给学生当活教材。一鸣自幼喜欢画画,有时边画边说。他就把一鸣作画的日期、年龄及对画的解释都记下来,并完好地保存了100多幅。他连续花了808天的工夫,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具体剖析了孩子的身体、动作、心理、性格和言语等各方面的发展规律。经过3年的观察和实验,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本著作。这两本书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鹤琴认为,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很容易,受责骂而改过却比较难。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听鼓励的话,而不鼓励听恶言。有一天,陈鹤琴看见一鸣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着身体玩。他考虑:我是立刻把他的破棉絮夺去呢,还是用别的东西去替代?他仔细一想,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为好。于是他就对一鸣说:“这是很脏的东西,我想你一定不会喜欢的,你是要一块干净的,对吧?你应当跑到房里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好吗?”一呜听见爸爸鼓励他,就很高兴地跑到房里换了一块清洁的毯子。

陈鹤琴反对谢绝小孩问难,也不赞赏问必签,他提倡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探索究竟的教育方法。陈鹤琴举例说:有一天,一个5岁的儿童同他父亲到效外散步。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那个小孩在那边做什么?”他父亲回答:“你要去看看吗?”说着就与他一同前往。到了,父亲对他说:“嗄!那个在空中的东西多好看。你看那个小孩手里捻着什么东西,要走近去看一看吗?”他好奇地去了,回来对父亲说:“是线。”父亲就领他到街上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一个风筝给他。第二天,还陪他到郊外放了风筝。陈鹤琴说,这种利用问难加以引导的方法,比“有问必答”养成儿童的依赖性来得好,它能使儿童得到许多快乐和许多有用的经验。我们应当利用儿童的问难,来施行我们的理想教育。

陈鹤琴对幼儿的才能培养也有独特见解。1941年的一天,陈鹤琴与教育部江西国教实验区研究员李寄僧正在聊天,忽然天上下起了大雨,倾泄的山水很快在路面上形成了一条宽沟。此时,幼儿园的两个小朋友正遇此地。看到挡路的宽沟,便先后哭了起来。这两个小朋友正是李寄僧的孩子。目睹此景,李寄僧正欲出去相助,却被陈鹤琴拉住,并示意躲在树后观察。

孩子们哭了一会发觉没人来助,只能自已想办法了。他们擦干了眼泪,将二只书包集中在一起,藏到路边的树洞里,然后脱下鞋子,挽起裤脚,正欲涉趟过沟,陈鹤琴这才让寄僧过去相助。陈鹤琴认为:孩子遭遇困难时不宜立即帮他,要逼他自已想办法,因为人的才能是从磨难中练出来的。十七条教学原则

陈鹤琴提出了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方法论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十七条教学原则是,(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

(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

教育学人物、著作归类 第6篇

安奉媛

一、教育萌芽阶段

自奴隶社会初期开始,在中国经历三四千年,代表著作: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西方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古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其中《雄辩术原理》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年龄阶段的思想。

二、教育学独立阶段

自17世纪开始,1623年英国哲学家培根首次将教育学划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有: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该书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1693年,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1762年,卢梭的《爱弥尔》;1806年,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该书被西方学者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三、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师成长总结下一篇:气道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