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读后感

2024-06-26

《感恩父母》读后感(精选14篇)

《感恩父母》读后感 第1篇

突然,我闪过一个念头,“对了,我可以用零用钱先买,反正,离妈妈的生日还有好几个月呢。她说:“她已经到了可以站着的年龄。太粗心了;愿天下的母亲都找到一个依靠。她依旧向我微笑着,一个一个解答我的问题,顿时,我感觉脸烫了起来,十分羞愧。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许多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更让我对自己一直以来不理解父母做的有些事的行动感到了深深的忏悔。

这本书讲述了生命之爱的四十七种不同的味道。仔细读这本书,会读懂父母的爱,明白人生哲理,更能让自己长大。

母爱如水,总为我们注入温暖的汁液,她能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帮助,让我们在爱中成长,尝过会笑,会敬仰;父爱如山,给我支撑,让我不受伤害,父爱如无字天书,父亲总希望能用严厉来让我们努力学习,我们总认为,父亲是严厉又庄重的,可如果你细读父爱,会痛,会珍惜。爸爸妈妈是我们的避风港湾,随时为我们遮风挡雨,支撑我们看尽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在我困难时给予我们最及时的安慰。

父母从我们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含着泪水与笑,用一生的时间来雕塑我们这件小东西,努力让我们变得完美,没有一点缺陷。

其中令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叫《用生命诠释母爱》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救不孝的长子而牺牲自己的性命的感人事迹。故事的主角便是作者的姥姥。两个舅舅不孝,但他们听说姥姥还有一万多元的存折时,便争着要给姥姥养老。最后姥姥还是选择了生活困难的大舅家。可在大舅家,大舅一家都对姥姥很不好,可是,姥姥却为了保护大舅的安全而离开人世了。有一天,大舅正准备套牛出去拉东西,可是,其中一头公牛朝大舅撞了过来,幸好还没有撞到,大舅躲闪及时。屋内的姥姥听到大舅呼喊,便冲进院子,愤怒的公牛撞了姥姥,姥姥就这样去了。

大舅不孝顺姥姥,而姥姥全然不顾地救了舅舅。

读完这个故事,我心中感慨万千。从姥姥身上,我读懂了母爱的无私和博大。母亲的爱是如此深厚,深厚到可以包容孩子的所有过错,原谅孩子的不孝。母爱是如此的宽广,宽广到甘愿忍受所有的委屈,去维护孩子那可怜的自尊心。

母亲的爱,父亲的关怀,都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只能用行动去报答,去感恩,学会感恩,做到感恩是人一生的法宝。

我们以后都要多读书,读好书,更要学会感恩,好好对父母。

《感恩父母》读后感 第2篇

爸爸妈妈的恩情值得我用生命去珍惜,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决不会再和妈妈赌气,不会再让妈妈给我买玩具了,不会再吃垃圾食品了,我会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世界最伟大的情感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念。

”我也应该有尽孝之念。当爸爸妈妈口渴时,给他们端上一碗热茶;当爸爸妈妈劳累时,给他们捶捶背。这就是感恩。爸爸妈妈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

浅谈小学生感恩父母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父母,感恩教育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但是, 这种美德在一些小学生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衣服脏了, 脱下随手一扔, 给父母了;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 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 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 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 父母便忙前忙后, 百般关照, 而父母身体不适, 孩子却很少问候……值得忧虑。因此, 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迫在眉睫。我的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亲情账单”结算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作为儿女的你, 想过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和物质?想过究竟要多久才能回报父母的爱呢?“学习、生活、医疗、交通……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小学毕业, 要花费父母多少钱?我为六年级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填写一份“亲情账单”。调查结果——“人均5万元”, 这让学生和家长感到很震撼。因为这5万元, 对于我们农村小学生家庭收入来说, 占父母收入的比例是很大的。我班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农村户口, 他们的父母都是靠土地和打工来养家糊口, 他们父母的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

二、体验劳动

现在不少孩子虽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但却很少做农活, 不知道父母劳动的艰辛, 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 只知道向父母要钱, 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孝敬父母呢?为此, 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明白了这点, 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 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因此体验劳动很有必要。

1. 鼓励学生做家务。

培养学生做家务必须从小事做起, 可鼓励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和妈妈一起摘菜, 一起准备餐具, 一起洗碗, 一起洗衣服。可以让他们参与田里的劳动, 打扫家里的卫生。

2. 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

可经常给他们讲述一些劳动带给人们的方便与快乐, 如果没有人耕作, 我们将没有食物;没有人打扫卫生, 城市就不会清洁;没有人建筑高楼大厦, 人们将无处栖身等等。要让他们懂得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 这样他们会逐渐认识到, 劳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从而愿意参与到劳动中去。

3. 让学生懂得尊重劳动成果。

可以告诉他们身边的一切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在家里, 要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和家人的劳动, 如不要弄脏弄乱叠好的衣服、整理好的床铺以及擦干净的地面, 吃饭的时候不要浪费粮食等。

通过以上的体验, 孩子会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 从而更加懂得体贴父母。

三、小事入手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 关心父母健康, 分担父母忧虑, 参与家务劳动, 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 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 孩子应主动帮父母捶捶背;当父母有病时, 孩子应主动照顾、多说宽慰话等。孩子应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一日孝母 (父) 行动”、“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 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给父母送一句温馨的祝福, 在父母面前大声地说一句:“爸爸妈妈, 我爱你。”

四、争取家长配合, 在家以身作则

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 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有一个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从前有一对中年夫妇对年迈的父母很不孝顺, 他们把老人撵到一间破旧的小屋里居住, 每顿饭用小木碗送一些不好吃的东西给老人。一天, 他们看到自己的儿子在雕刻一块木头, 就问孩子刻的是什么, 孩子说:“刻木碗, 等你们年纪大时好用。”这对中年夫妇猛然醒悟, 把自己的父母请回正屋同自己一起居住, 扔掉了那只小木碗, 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老人吃。小孩因此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从此一家三代和睦生活。可见, 父母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现在中年夫妻冷落自己父母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些中年夫妻不仅不照顾自己的父母, 反而千方百计“刮”老人们的财物, 这给自己孩子的影响更不好了。

因此,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资讯教育平台发短信等形式, 向家长宣传孝敬思想, 要求家长努力做孩子的楷模, 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 帮老人做些家务, 同老人共聚同乐, 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 孩子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也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感恩父母的“家训” 第4篇

中国人自古以来看重家庭,很多人家里都有“传家宝”。欢迎您把它们背后的故事写出来,寄给我们,与大家分享交流。

相信您的“传家宝”可以感染更多的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温暖的家庭愿景与社会梦想,会因此获得更有力的支撑。

说起家训,那是帝王或富贵之家才有的传家宝。而我是一种什么家境呢?我们家5口人:父母和我们姐弟3个。1953年,我出生在河北省清苑县一个普通的贫困农家,那时父亲40岁,我的上面有一个姐姐,大我8岁。在我四岁多时,母亲把我和姐姐带到北京与父亲团聚。1957年冬,我有了弟弟。那时父亲已经在北京打工二十几年了。

我爷爷家境十分贫寒,奶奶的眼睛很早就失明了,家里共有5个儿子,我父亲行四。父亲从16岁起就给地主做长工。后来,父亲和同村伙伴一起来到北京,在一家饭馆做学徒工。

虽说爷爷的家境不好,但父亲年轻时很好学,他曾多次告诉我,他小时候腰里常掖着一本祖上留下来的童蒙书,例如《三字经》《名贤集》等。父亲只要有空闲,就请教村里识字的人教他认字,时间久了,腰里的书都掖得破烂了;父亲也时常在地上或沙盘上用小木棍练习写字。1949年全国解放后,父亲参加了席卷新中国的扫盲运动,在单位举办的识字班里学习了很多东西,父亲后来的文化程度相当于高小。我母亲是文盲,基本不识字。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这样的家庭文化背景,孩子能得到什么“家训”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能。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

常言说得好,“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事实上,任何家庭,从古至今都有家训。家训的教育内容可谓十分宽泛,其中涉及家庭生活、言行举止、个体修身、交友处世,乃至经商、从政、建功立业等各个方面。我们家最常听到的家训之一是《三字经》的一些话,例如“人之初,性本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融四岁,能让梨。”“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还有《名贤集》里的一些句子,例如“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凡事从实,积福自厚” “心要忠恕,意要诚实”“常怀克己心,法度要谨守”“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年老心未老,人穷志不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泰山不却微尘,积少垒成高大”“长江一去无回浪,人老何曾再少年。大道劝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赌钱” “平生正直无私曲,问甚天公饶不饶”“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些句子很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理解了之后,很容易记住。久而久之,就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应当说,这些内容就是我们家的一种“家训”。此外还有另外一种“家训”,那就是父母的榜样作用。

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必有训诫

有道是“人人都有父母,父母必有训诫”。我的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经常教育我们姐弟几个的口头禅是“做人要有良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活要勤俭,浪费是罪人”。母亲一生勤俭持家,很会过日子。譬如说,我从小穿的衣服许多都是姐姐穿过后经母亲修改的。印象比较深的是,我穿的衣服经常带一些花色图案,如蓝底粉红色的小花夹袄,样式还是大襟的,因此,我有时会因穿衣服遭到同学的嘲笑。为此,母亲总是安慰我说,能有衣裳穿着不冷就好。

母亲最恨浪费粮食的人了,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母亲见我踢掉一团落在地上的米饭,严肃地批评我说:“你要懂得惜福。吃饭别忘了种谷的人,在老家种粮食的人是多么不容易啊,你必须把饭捡起来,用水涮涮吃掉!”这件事虽过去了很多年,但我印象极深。那时候我家住在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外北城根的一平房小院,有两间不大的居室,在不到6平方米的厨房里用碎砖和泥土砌有一个烧柴草的灶台。我家房子的后边七八米就是护城河,长长的河堤上有一行行柳树和丰茂的野草。我从9岁时就开始给家里做饭,其实主要是用柴灶熬一锅玉米面粥,或烙玉米面贴饼子或煮面条。父母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为了节省下买煤的费用,常吩咐我去护城河边搂野草、拾树枝,晒干后当燃料。1970年北京修建地铁,我家搬迁到了百万庄,那时我已在位于黑龙江密山兴凯湖的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了。迄今,我非常怀念在阜成门北城根居住的日子,那里是我最早接受家训的难忘之所。

我于1978年由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毕业后,来到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杂志编辑部工作,直到退休。30多年来,我主要从事杂志的编辑工作,负责“太阳”“时间历法”“宇宙学”“青少年学天文”“太阳系空间探测”和“爱好者之页”等栏目的组稿和编辑出版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应社会需要,我曾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北京市科协和大、中、小学中积极开展天文科普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和图书创作。迄今出版著书15种,总计大约230多万字。作品获得了社会不同的奖项。

我从多年工作生活实践中体会到,一个人在儿时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甚至成年之后,家教都非常重要,良好的“家训”必不可少。慈祥、睿智的父母对后代的垂训和示诫,反映了长辈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是家族后人立身处世、为学进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家训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精华。

(责编:辛娅)

《感恩父母》读后感 第5篇

令人感动的有《一张纸币》,《我的哑巴父亲》,《母猴与猎人》,《鳝鱼护卵》,但是,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8元5角让人流泪》。说的是有一个捡破烂的妇女,把破烂卖掉后,从小巷的拐角处,走出一个歹徒来。把妇女手里的钱抢走了,后来妇女叫人把那个歹徒捉住了。妇女走到水果店买起了水果,每样一个,有梨子,香蕉,苹果,草莓等,后来出城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原来,她儿子13岁就死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吃到一个完好的水果。

而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真是惭愧及了。每天家务活妈妈一个人全包。现在我决定每天帮妈妈做家务活,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写字公正,以学习来报答爸爸妈妈。

等我考上了大学,我一定会捐钱给那些穷人。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还要认真工作,不再让他们辛苦赚钱了。

《感恩父母》读后感 第6篇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感恩父母一书,书中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温馨感人,震撼人心,读后令我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爱不释手。

其中一篇《最后一份晚报》最令我感动。文章中,小女孩看到母亲等待了一个小时还没把最后一份报纸卖完,只好拿一枚硬币请叔叔帮忙给母亲买报纸,使母亲可以早点收摊,回家休息。表现了小女孩对母亲的体贴和感恩之心,对母亲的爱是如此般真挚,其实体贴也是对父母亲情的传递,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小时候,我不小心,被放在地上的晾衣丫给绊倒了,然后身子重重的地摔在了地上,额头被割破了,母亲知道后三步并作两步的赶回了家,同时又唤来了父亲,把我送到了医院,医生说伤口太大,必须要缝针,但因为伤在额头不能进行医学专用,只好叫父亲把我按紧在手术床上,妈妈看到这个情形并听到了我的哭喊声,心疼得昏了过去。此时,父亲被弄得手忙脚乱……

母亲用博大的爱,为我们撑起一片辽阔无垠的天空,不会因为生命终止而丝毫减弱;父亲是伟大的,当我们生活中,有了困难总会去向他请教,当失落时又可以从他那得到支持,他肩负着家庭的重担,为我们撑起一把温暖的大伞,而总是默默不语,父爱就是这么醇厚。

儿女,总是用不懈地努力回报父母,也绝不会因为时间渐渐流逝而丝毫变化,亲情永恒,亲情无价,那一份晚报装载着就是如此。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寸草春晖,感念亲恩,更是人间美德。感恩奉孝的力量是伟大的,它令我们人生充满了崇高之美,如春风般温暖的母爱,如山那般坚实的父爱,伴随着我们一生一世,怎能忘怀?

《感恩父母》读后感 第7篇

这个周末,我读了《感恩父母》这本书。书中刻画了97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书中的每一位父亲,每一位母亲都像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但是他们对爱的表达方式却各有各的见解,也许只是那个拐弯处的回头、轻轻的一声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甜甜的微笑,或者只是一个响亮的巴掌……或许你会觉得父母打你、骂你是因为他们不爱你。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父母的爱只会愈来愈强,就像是你的保护伞,愈来愈大。

从婴儿的“呱呱”坠地到哺育你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父母的爱柔柔如水,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但这种恩情,我们又能体会到多少?又报答的了多少呢?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你是否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贺卡。也许你会认为这是小朋友才会做的,但你的想法不就恰恰证明了你的感恩不是发自内心的吗?可是我们又曾几何时记得父母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苦,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敬重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镭的发明者――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回台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上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这对老师的感激更有甚于对父母的恩情。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 第8篇

古语曰:“羊有跪乳之思, 鸦有反哺之义”。“子欲养而亲不待”, 请常怀感恩之心, 它不容你延期, 更不容你误期, 让我们在索取爱的同时, 也回报父母以爱。

学会感恩,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浓浓的恩情。

1 必记的日子

现在的学生牢记着许多自认为特殊的日子, 如儿童节、自己的生日, 乃至国外的情人节、愚人节、光棍节、圣诞节等, 但竟少有人记得属于父母的特殊的日子, 就连父母的生日也很少有人记得住, 更不用说在第一时间送上生日祝福了。而能在母亲节、父亲节捎去问候的就更少了, 每个同学都应该牢记这样的日子, 并给予父母真诚的祝福。当不能赶到父母身边, 陪同父母一起过节时, 请一定打一个电话, 或者寄一封信, 一张贺卡。其实, 子女的问候、惦记与牵挂便会是父母最大的慰藉, 最贴心的礼物。记得去年母亲节, 我抱着一束康乃馨去看妈妈, 途中因误了车, 兜兜转转好久才回到妈妈身边, 当妈妈接过我怀里的康乃馨时, 她生气似的怪我让她担心, 怪我破费, 但我见她小心翼翼的将花插好, 并对共事的阿姨们骄傲又略带羞涩的炫耀时, 我知道她的心很温暖。

每逢母亲节、父亲节, 这些特殊的日子, 学校社团可大力开展有奖征文活动, 鼓励同学们写出真情实感。这样的爱往往是最真切的, 这样的文字往往也最动情。征文活动以班级为单位, 老师负责收集, 装订成册, 如果可能, 老师也可将其分别寄给学生父母, 让他们收获这份意外的厚礼。爱让人与人走的更近, 感恩, 让父母与子女贴的更紧。

2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爱需要传递, 需要分享, 在传递与分享中, 爱便更多了, 更深了。

每学期, 老师至少组织学生召开一次“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活动可分为三个主要环节, 即讲述恩情, 诗诵恩情, 歌颂恩情。

讲述恩情环节, 学生可自由发言, 回顾一段爱的故事, 可以是父母爱自己的场景, 也可以是表达自己爱父母的情节。主持人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发言, 在回顾中深化这份感恩的情怀, 同时, 也让这真情打动和感染身边的同学, 一起体味父母深刻的爱和回报父母的心切之情。爱的言说当发自肺腑, 切忌矫揉造作, 胡编乱套, 只要是真实的故事, 真切的爱, 平凡中往往最有动情处。

诗诵恩情环节, 学生可以收集赞诵恩情的诗歌, 同时鼓励原创, 并现场朗诵, 让大家在这浓浓的情感氛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深情。

歌颂恩情环节, 既以歌声来传递和深化这份父子情深, 母子深情。主持人组织和带动同学们跟着旋律一起歌唱《妈妈的吻》《妈妈我爱你》《酒干倘卖无》《我的老父亲》等歌曲, 也可独唱, 唱出自己心中的爱之歌。

3 布置“感恩作业”

作业不一定都是写在纸上的, 写在纸上的往往读得到结果, 而“感恩作业”也可是看得到的动人的经过。

细微处见真情, 请不要忽略它的存在, 更不要对它不屑一顾,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往往见着真情。

天气突然变化, 转凉的时候, 请你在赶往早自习的路上或者在早读之前送去一句温暖:“妈妈, 今天有点冷, 你要多穿一点哦。”其实, 这像极了你曾经可能听厌了的叮嘱, 像极了你曾毫不犹豫删除的一条条信息, 这其中只变换了一个称呼, 而这一变换, 父母的头上却添了几多白发。

当你回到家里, 请别抱怨为公务繁忙而晚归的父母, 请你烧一壶水, 沏一壶茶, 请你学着做一桌便饭, 在餐桌前, 在窗户前, 静静等待最爱你的爸爸妈妈。

为父母洗一次脚, 洗一回衣服, 送一回雨伞, 提一回菜篮子等等, 看似微不足道, 可这却最能暖父母的心!

老师可将这些小范例示意给学生, 让学生在领悟中, 反思中去完成这一份份“感恩作业”, 并将这当作一种享受, 一种习惯去完成, 这样, 感恩不仅是愉悦的, 还会是一种习惯。

其实, 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并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对父母的感恩之法还很多很多, 比如多给父母写信, 打电话, 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问候;开家长会, 让孩子和家长公开对话, 互传深情;让家长与学生互换角色, 更进一步理解彼此, 消除隔阂, 加深情谊等。

感恩父母, 并非一时, 而是一个延续、持久的过程。感恩父母需要我们从小时候做起, 从小事做起。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让它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我们的成长里。携手感恩, 让感恩与生命同在!

参考文献

[1]杨翠花.培育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0 (10) .

[2]周国虹.学会感恩, 孝敬父母[J].科技资讯, 2009 (23) .

[3]吴安娜.健全人格, 从感恩做起:浅谈德育教育中的爱心培养[J].文化教育, 2010 (1) .

孝敬父母学习感恩 第9篇

1. 了解父母之爱,懂得热爱、孝敬父母。

2. 理解天下父母心,学会尊敬长辈,学会热爱社会、热爱祖国。

【活动形式】

运用唱、访、演、谈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我常常听到大家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确好。可是,还有这样一句话叫“知恩图报”?当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时,我们是不是要努力学习报答他们呢?

今天这节主题班会,我们请来了12位家长代表,欢迎他们参加我们的班会。

现在,我们就一起讨论怎样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下面请主持人上场。

两位主持人(学生)主持班会。

甲:人间最美是真情,

乙:人间最真是母亲的爱,父亲的心!

甲:古人有“黄香温席”“卧冰求鲤”;

乙:古人有“卖身葬父”“木兰从军”;

甲:就连乌鸦也懂得反哺,

乙:就连山羊也知跪乳之恩。

合:三年级四班《孝敬父母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结合歌曲,营造感恩氛围

甲:母亲的皱纹是我从小到大爱的河流,交织于我的日日夜夜。

乙:父亲的微笑是我从无知到长大爱的花朵,盛开于我的岁岁年年。

合:是父母为我们缔造美好的家园,编织幸福的花环。

甲:让我们合唱《世上只有爸妈好》

全班同学合唱歌曲(把《世上只有妈妈好》歌词里的“妈妈”两字改为“爸妈”。)

三、了解爸爸妈妈

乙:同学们,爸爸妈妈是那样爱我们,可是,我们对爸爸妈妈了解多少?下面,我们来做一次测试:

第一轮:爸爸的生日?

第二轮:妈妈的爱好?

第三轮: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第四轮:做测试题(见附表)。

(孩子先做题,再请家长说,最后展示题卷。)

甲:看看父母为我们操心受累的样子,想想父母为我们做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希望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四、学会孝敬,学会感恩

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句诗让我们感动,我们对父母的爱“报得三春晖”了吗?

乙:下面请大家欣赏短剧《不孝与孝的对比》(表演者略)。

甲:大家看了这个短剧之后,更喜欢哪位同学呢?

乙:当然是能理解并懂得尊重父母的小琳,她能对父母尽孝心。

甲:是呀,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从我们出生那天起,他们就尽心尽力地无私奉献着。

乙:接着,请欣赏配乐诗朗诵。(诗歌略)

甲:动情的诗歌演绎出了浓浓的父母之情,子女永远是父母庇荫下的幼苗。

乙:请欣赏手语表演《感恩的心》。(略)

甲:请欣赏视频片断《咱爸咱妈》。(略)

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从小的方面说,是为人之本,从大的方面看,是安邦定国之道;

合:“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

合:让我们以孝心带动爱心,敬重父母、爱戴老师、团结同学,将忠孝、仁爱之心融入学习和生活中。

甲:请家长代表讲话。

乙:请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这节主题班会课很生动,我也很感动。感恩,是我们的重要一课,今后我们还要继续。谢谢大家,也感谢家长对我们的支持。

甲:今天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感恩父母》读后感 第10篇

今年暑假在家读了《感恩父母》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小树知道应该感谢土地,因为土地养育了它;小鱼知道应该感谢大海,因为大海是它的家;小鸟知道应该感谢蓝天,因为蓝天给了它自由;而我作为一个孩子,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的父母。

母爱没有具体内容,却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世间情谊无数,唯有母爱最为无私,它不求任何回报,只懂得默默地付出。完整的家庭里,除了母爱,还有父爱的存在。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父亲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为我们铸造了展翅飞翔的翅膀。父爱是金,是沉默的金子。他无需语言的表达,它是心与心的交流。

《感恩父母》读后感 第11篇

今天,我读了《感恩父母》这本书。书中的一个个故事都让我很感动,特别是《密码中的真情》。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上大学时,父亲给了他一张银行卡,这张卡的密码是小女孩母亲生日的数字,小女孩责骂父亲不把密码设成她的生日。父亲解释道:“通常人们都把银行卡和身份证放在一起,如果全丢了,那后果不堪设想。”几年后,父母亲不幸身亡,小女孩安葬了父母亲,银行卡的钱用完了。她想起家里还有一张银行卡就马上回家拿。到了银行,他先输入了母亲的生日,显示错误,再输入父亲的生日,显示还是错误。

最后她输入了自己的生日,显示取款金额。小女孩当时泪如雨下,此刻,她才明白,父母最珍惜的数字就是女儿的生日。取完钱后,小女孩把密码设为了父母的忌日。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从中读懂了父母的爱,明天了人生哲理,更让自己长大了许多。《感恩父母》是本普通的书,但我觉得它又是本特别的书,珍贵的书,值得我们每个做儿女去读。让我们铭记父母的恩情,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

感恩父母读后感(通用) 第12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父母读后感(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父母读后感1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见到一本《感恩父母》的书,我购买后,如饥似渴的读起来,读后我才真正读懂了父母,理解了父母。因为父母给予的爱,所以我变得更坚强;因为父母给予的爱,所以我变得更成熟。我要感谢你们,你们的爱是我成长路上的航标,因为有你们的爱,我才不会迷失方向。因为有你们的爱,我才会一路走好。

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父母爱的伟大。一位普通的母亲为了救离她几米之外的火车轮下的儿子,从反应、起跑、抱起到脱险,这整个过程仅用了零点零一八秒!接近音速!是的,这就是母爱,一种能使自然胆怯的潜能,它为你带来了一种伟大而又神圣的力量。此时我感受到母爱的神圣与伟大,我真正理解了母亲,我为我以前抱怨母亲而感到内疚。

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我们的一切都是来自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给了我们物质基础,是父母给了我们精神支柱。亲爱的同学们,请不要责怪你的父母,不要说你的父母给你买什么,没买什么,不要抱怨你的父母。要好好想想你父母的艰辛,他们在育儿过程中是多么的不容易,他们在育儿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很多,是他们无私的给了我们一切。我们要珍惜这一切,我们要孝敬我们的父母。

读了这本书,我才理解了我们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幸福快乐,是由父母的天天辛苦劳作换来的。你想想看,他们哪天不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哪天不是为了儿女拼命的挣钱;哪天不是辗转反侧。再忙也要为你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再忙也要和你倾心长谈,再忙也要关注你的成长。是啊,父母太累了,他们早已疲惫却又不敢停歇,因为你还没有长大,还需要他们照料,你的一点一滴都被他们珍藏在内心深处。珍藏在美好的回忆中。

当你的生活富足却在高呼“无聊”的时候,当你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你最爱的人身上的时候,请摸着自己的良心自问,你有多少爱给了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爱你的父母吧,因为他们是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人。

父母啊,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撷取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银色的世界;我原想掬起一捧泉水,你却给了我整个清泉;我原想摘取一片树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今天我们终于读懂了父母,我们不必追求他们很有才华,也不必追求他们很有财富,更不必追求他们有美丽的外表。对孩子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在父母的怀抱里快乐的成长,最美丽的风景就是母亲的微笑,最安全的地方就是父母的臂弯……

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感恩父母读后感2

阅读完了《感恩父母》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到父母对我们的爱。当我们生病时,父母悉心照料我们;当我们考试考得不理想时,父母会安慰、鼓励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无价的。

那么我们将如何回报?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书中,一个个故事都是要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比如,《密码中的真情》,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上大学时,父亲给了她一张银行借记卡。这张卡的密码是小女孩母亲生日的数字。小女孩就责骂父亲不把密码设成她的生日。父亲解释道:“通常人们都把卡和身份证放在一起,如果全丢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几年后,父母亲不幸身亡,小女孩安葬了父母亲,银行卡的钱用完了。她想起家里还有一张银行卡,就马上回家拿。到了银行,她先输入母亲的生日,显示错。再输入父亲的生日,显示还是错。然后再输入自已的生日,显示请输入取款金额。

父母最珍惜的数字就是女儿的生日。取完钱后,小女孩把密码改成了父母亲的忌日。小女孩到最后才懂得了感恩父母。

这个故事读起来是多么的心酸,但又那么的令我震撼,回想起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无不传递着对我的爱与关怀。而我总自负的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读了这本书让我陷入了深思该怎样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应该现在就行动起来!用生活中点点滴滴去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读后感3

这本书讲述了情深似海的父爱母爱故事。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眼眶不知被泪水湿润过多少次。父爱母爱是这个世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感情。这本书上的故事,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读了这本书,我不禁陷入沉思,我的父母给了我多少的温暖,我的回报又是多么的渺小……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来。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让了我来到这个世界。但当我、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他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

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送我一片明媚的晴空;飘雨落雪的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把温情的伞。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我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下无忧无虑地度过的。那时,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父母的苦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出来的,多少次,深夜里他们将我们送入医院;多少次,风雨中他们盼望着我们赶快回家;多少次,月光下他们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多少次,……少年的时光伴随着求学的喜怒哀乐,而其中又包含了父母的多少酸甜苦辣。父母常因我的欢乐而喜上眉梢,也常因我的烦恼而愁在心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党建工作总结 父母的恩情深似海,我们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积极地回报我们的父母。

感恩父母读后感4

我非常喜欢《感恩父母》这本书。因为里面的`故事都很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人的真实经历,写的怎么关心、关爱孩子的。

他们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比如《用生命诠释的母爱》这一篇中写的是一位母亲为了救儿子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实儿子并不爱她。(一只疯牛朝儿子撞去,母亲就用两根拐杖打牛,失去了支撑,被牛撞出5米远,肠子都出来,当场死亡。)这种爱是世上最大的爱!

在《母亲给出的答案》这篇中,写的是一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没实现自己的想法。他很懊恼,总觉得自己比比人笨。他就向妈妈请教原因,于是,妈妈带他去看大海,母子俩坐在沙滩上。妈妈指着前面对他说:“你看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了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那么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后来,这个孩子在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终于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其实名次并不重要,而重要是自己努力就可以了。

读了这本书,我学到许多的知识,使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读懂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恩心。

感恩父母读后感5

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父爱是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

经过了漫长而辛苦的学习生活,我们步入了期待已久的暑假生活。在暑假生活里,我阅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感恩父母》。

这是一本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书,感恩,在这个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从小时候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也就是说,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没有社会成员的感恩和报恩,很难想象一个社会能够正常发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相帮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

由此可见,感恩是多么地重要。而这一本书,主要讲的是感恩父母。感人至深的76个篇章,个个都深入肺腑。每一个人都有父母,父母生养我们,不容易,从刮刮坠地到懵懂少年,经历了多少个春秋,而当我们长大了,可以回报父母了,有的也已来不及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有的不知父母艰辛;有的却因任性,离家出走……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仿佛被重重地撞击了一般。从前,我不知父母恩,没有好好地对回报我的爸爸妈妈。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但我保证以后会乖乖地听他们的话,做个好孩子,好好报答他们的恩情。

父母们都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的爸爸妈妈也不例外,都希望我能好好学习,我也知道,他们对我的期望有多大,但他们不想给我施加压力,让我紧张。这种欺盼的心情,我能理解,所以我暗暗下了很大的决心,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

书里面的故事给了我太多太多的震撼,我不止一次的因为里面的感人情节而落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古人的训导影响了几千年。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加倍努力,报答父母的恩情,嘴上光说无用,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给自己和大家看。

母亲的爱,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父亲的爱,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感恩父母读后感6

还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我到邻居家里玩,突然,朋友走进了书房,我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人脱离不了现实,所以人首先要适应环境,然后才能改变环境,这是我们祖先都明白的道理,可惜,我们今天有很多人却不懂:或者抱怨天生我才没人用,或者怨天尤人空叹息?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心被这位盲人妈妈震撼了,透过故事让我瞬间的去发现,并开始在生活中真真实实去感悟母爱的无私和厚重。这位妈妈对孩子的爱并没有因为她的失明而丝毫减少,也不因为生活的窘迫贫困而丝毫褪色。那根根头发见证了母爱的无微不至。《感恩父母》书中的每个故事就像一颗颗熠熠闪光的珍珠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次次的让我了解到其实需要我们感恩的地方无处不在:有我们无私的父母,朝夕相处的朋友,诲人不倦的老师和美好的生活。

《感恩父母》读后感 第13篇

一、紧扣教材主干知识, 让学生明确感恩孝敬父母之理

首先, 应该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感恩孝敬父母, 教材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向我们做了介绍。从法律的角度讲,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 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 教我们做人, 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心中。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 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 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这种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学生明确道理后, 教师随后向学生出示一些父母抚养教育子女的典型案例, 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体验, 提升感恩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

其次, 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感恩孝敬父母。教材中说明了感恩孝敬父母的做法:孝敬父母, 要从小事做起, 对我们来说, 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爱父母, 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 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 积极上进, 让父母高兴;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心平气和地和父母沟通等。学生明确了书本知识, 尔后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和情感体验, 进一步提升感恩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对父母的感恩, 并不一定要多么轰轰烈烈, 有时候, 它就是那么简单。陪父母说说话, 给父母洗一次脚, 一次搀扶, 一声问候, 甚至哪怕只是远远的一个注视的眼神, 这眼神中, 也会携着温暖, 带着爱, 传递给父母。

二、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让感恩孝敬父母之理深入学生之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开展教与学,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在此基础上提高道德认识, 培养道德情感, 指导道德行为。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来, 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选择最佳教学方法, 创设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氛围,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 通过感知和直接体验, 去主动探索, 主动学习。如在《关心父母》一课教学中, 我邀请学生家长听课。课中组织家长及其子女开展“连心活动”:家长与学生分别在“连心卡”上写出对对方的深情祝福, 然后展示, 谈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倾注了全部的爱, 而自己关心父母做得够吗?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强烈的情感体验, 内心必定增强了“更加感恩父母、更加关心父母”的道德意识。“两代人通信”为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切入口。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父母、对祖辈的感情, 增强了学生的家庭、社会责任感。

三、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让感恩孝敬父母之理转化为具体行动

要使学生将感恩孝敬父母之理转化为具体行动, 还必须注重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促进学生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 外化为道德行为。例如本课教学结束后, 建议学生细心观察父母的生活习惯, 设计一个长期孝敬父母的活动方案。通过细心的观察, 一个学生发现, 妈妈身体不好, 需要天天吃药, 却又因为繁忙的工作或繁重的家务经常忘记按时服药, 于是他每天把药按时端到妈妈面前, 提醒妈妈服下;一个学生发现爸爸每晚入睡前要长时间阅读书报, 他就挑选出爸爸喜欢看的书报, 放在他的床头;还有不少学生把倒垃圾、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承担下来, 并表示要坚持下去。为了促使学生将感恩孝敬父母形成一种行为习惯, 可以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等活动, 就围绕用短信祝福长辈的节日这一主题展开。大家回顾了长辈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艰辛, 千言万语浓缩成一句句温馨的祝福, 一同随短信捎给了他们。有的学生说:“儿子遥祝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节日快乐。”有的学生说:“现在我以妈妈为自豪, 将来妈妈会为我而骄傲。”“妈妈, 你辛苦了!你的恩情女儿永远不会忘记的!”……这样使学生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留下更坚实的烙印, 并且把从实践中学到的要孝敬父母的观念再次真正落实到孝敬父母的实践中。

感恩──别忘爱父母 第14篇

上一篇:晋升一级资质标准下一篇:学生事务中心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