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关系论文

2024-07-21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精选6篇)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 第1篇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汉语俗语中人与自然关系浅析 摘要:俗语是历代群众创造并在口语中广泛流传的语言单位,简单地说就是人们通俗流行的话语。它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俗语,我们可以更深层的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厚重的文化内涵。关键词:汉语俗语人自然关系

一、俗语的理论研究

1、什么是俗语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许多先秦文献中就有所记载。只不过它当时的名称不是叫做“俗语”,而是叫做“野语”、“民语”、“鄙语”,甚至简称为“语”,有些文献还把“谚语”当成“俗语”,如郑玄注:“颜,鱼变反,俗语也。”(《礼记·大学》)“俗语”一词的叫法,最早似乎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和刘向的《说苑》中。司马迁和刘向都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据此可推知,“俗语”一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如此,但它还是处在不知觉的朦胧状态,直至20世纪,俗语研究才开始,至今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特别是理论研究方面。

2、俗语的形式虽然俗语是民间广泛流行的语言,表面上似乎是约定俗成,但实际上它是有形式的,而且还很复杂。虽然它的结构相当稳定,在实际运用中却可以灵活变通。但如果仔细分析,其特点还是很明显的。大致可分为三种:

(1)俗语虽以形象为主体,但不排除精炼。多为完整句子,却长短不一。最常见的形式多为五字、六字、七字,有部分是四字,但数量极少,还有少数不定型的俗语,它们是由七个字以上组成的,如:天塌下来有地接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

(2)按结构:俗语都是单体结构的形式,这点有别于谚语。有些书籍把它和谚语汇编在一起,并称“俗谚”,这可以理解。因为“俗语”和“谚语”在内容上是非常相似的,很难区分。但如果按形式来区分的话,二者并不相等。俗语大多是以单体结构的形式体现,当然也有部分是双体结构,极小部分为两分句,而谚语却只有双体结构。

(3)按节奏:在节奏方面,俗语也有一定的规律。五个字组成的是二三型。六个字组成的是二三型,占多数的是三三型。七个字组成的占最多的是四三型。由此可见,中国的俗语大多数都以三个音节煞尾,而这种形式多以五个字和七个字组成的俗语为典型,如:当然也有极少俗语在节奏是不根据以上所说的规律的,例如:眼不见/为净三句话/不离本行

3、俗语的内容俗语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如:情理、信条、观念、世态、伦常、道德、天人、古训等。

(1)情理:爱之深,恨之切;爱其人,爱其屋上乌鸦;恶其人,恶其屋角扫把(2)信条: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福不双至,祸不单行(3)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嫁一夫,着一主(4)古训:浪子回头金不换;兄弟如手足

(5)常理:湖水有定人无定;天无常圆之月,人无不散之席(6)世态:亲友救急不救穷;只有锦上添花,谁能雪中送炭(7)天理:船到桥头自然直;天无绝人之路

(8)伦常: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亲不亲,一家人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1、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认识

不同时期,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同。原始社会的人类,对大自然中发生的事情是无法解释的,因此就会对自然界产生一种恐惧感,他们认为一些自然现象背后是由神在支配着。在殷商出土的甲骨文卜辞里面有记载:“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其年?”这里的“帝”是指“天帝”,“神”的意思。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自然界其实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质组成。《尚书大传·周传》里有记载:“孜孜无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对自然界还有另一种认识,就是相传伏羲创造的八卦,就是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卦等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生态思想。由于农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逐渐变得更为实际,劳动者把自然界概括为:“天”、“地”,有很多情况还把“天”、“地”和“气”联在一起。这里的“气”不是指道学里的抽象的“气”,而是指存在于自然界里物质的“气”,如:“天气”、“地气”。“天气”是指:气候、季节,如在《左传》里有提到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就是生态学上所说的光、温度、水、空气等因子。“地”就是指:“地域”、“土地”。还有“地气”是指:土壤水蒸气,如《氾胜之书》里的“春解冻,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阳气始盛,土复解”。《月令》里有提到:“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显然,“天、地”就是“大自然”,万物就是自然界的产物。

2、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自然界作为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客体,二者之间存在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人类是利用大自然的资源来服务自己的生活,但要遵守大自然规律的制约。这样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人类才能安定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生活形式和社会发展进行考察时得出这样的结论:“(1)人作为自然界一个组成部分的客观地位,确定了人不应以自然的征服者、统治者自居,而要如实地把自己当作自然界的一员。(2)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存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持续进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3)人不仅作用于自然界,也要受到自然界的作用。人利用、改造自然的活动要受到自然本身的规律的制约;同时,人对自然界的不恰当的行为会引起自然界的强大反作用,从而招致严重后果。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和互动关系,要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4)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协调二者的发展关系,有赖于调整和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①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中知道:人与自然之间有着极密切的互动关系,但彼此必须保持协调和平衡的状态,才能持续和共同发展。

3、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

早期的人类社会,生产能力低,大自然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种种危机。如中国神话里的:羿射九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这一时期,人类只有臣服于自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的增长,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也越突出。人类对矿物的过分开采,对森林的肆意砍伐,对土地的不当利用以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对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同时也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在的可持续性。人类与自然能不能和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人类不能只知道去征服自然,还要懂得去爱护和科学利用。对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有很好的论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三、从中国一些俗语中透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俗语在古今中国文库宝藏里居有一定的位置,在中国人文化精神的舞台上,它扮演了无数次的重要角色,深入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俗语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就像一面镜子,反照出中国古今普通老百姓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里本人只提到人与自然这一方面的一些俗语,用实际的例句,分别从:周期交换、农业生产、健康、人生常理和无常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说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周期交换 中国人很早就有了对自然的认识。在劳动的过程中,他们亲身体验并仔细观察,然后累积下来的经验,在用口传的方式传给其他人,后人记载下来,成为“俗语”。其经验极为准确,而实际性甚高。

初八二十三,整天见海滩 春天孩儿脸,早霞天就变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人类连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如打雷、下雨、刮风、下雪等都了如指掌,那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是需要经过长期观察才能得出的结果。农业生产

在过去的时代里,人们是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非常简单,都是用牛来耕田,用人力来栽种。除此以外,还要取决于大自然的良好条件,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到他们的收割和生活,甚至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他们主动的去认识大自然,了解其性质,以采取适当的农耕方式。

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水清不养鱼 耕田不用计,猪屎捞塘泥

农耕不但要靠劳动,还要配合天时,正所谓的“天人合一”。了解天时,利用自然的无限力量来作为人类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古人的智慧。

3、健康“健康是金钱”,有了健康就有一切。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利用草药来滋补和调和血气,以对抗外界的恶劣气候和疾病。除了意外,还用野生的植物来治病,如:野菊花———治疗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石榴花———有止血,消肿,创伤出血;仙人掌———清热润肺,解毒,安神定智,行气活血等。百病逢春发

茶喝多了养性,酒喝多了伤身 吃新麦,活一百

人生常理和无常变化人们将大千世界里所发生的自然现象,观察其特征,然后巧妙地把它运用到人的身上。体现出人生常理和无常变化,从而自作检讨,自我反省,努力向上,完善自己,永不懈怠。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树老虫多,人老病多

四、结论

俗语数量庞大,内容丰富。我们可以从俗语中找到许多有关中国人文社会的重要信息,换句话说,俗语就是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一座桥梁。研究俗语必须要把它与其背景知识相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内容丰富的俗语中,有一部分是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虽大但无人则不成,人类则小如无自然不存。自然用它宽大的胸怀拥抱人类;用它无限的力量为人类服务,虽然有时它会生气,暴风大雨,但总会雨过天晴;虽然有时会给人类带来疾病,但却养育出无数药草,为人类治病。而人类则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去寻找自然的奥秘;用自己的智慧,去驯服自然的野性;用自己的恒心,去改善自然的不足;用自己的劳动,去开拓自然的潜力。以上种种,都能从汉语的很多俗语当中找到痕迹。参考文献:

[1]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温端政、周荐.二十世纪中国语言丛书《二十世纪的汉语俗语研究》.书海出版社,1996年9月.[3]上编,杨润陆著.下编,周一民著.《现代汉语》.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4]徐宗才、应俊玲编著,张清常审订.《俗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5]《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 第2篇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统一的.人与天地万物感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制约;就自然整体而言,天、地、物、人,都遵循着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节律而在变化着,第二,自然世界必须人化,具有人的属性。因为,哲学是人对自然世界的探求,人只对其生活的自然世界有发言权。所以,真实的自然世界是人的世界,真实的自然世界是与人息息相关的、人化了的自然世界。

第三,自然世界的人化具有人的本质,是由自然界和人的对象化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第四,人的对象化活动的最终归结是“天人合一”。人的本性必然会引导人走向这样的结局:人属于自然、自然也属于人,人即是世界、世界也即是人,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人与自然达到本质合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所以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一、人与自然不和谐的表现

(1)自然灾害频发,损失惨重

全球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是水灾、风暴和地震。2002年全球发生的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共700起,损失550亿美元,比2001年高出57%。2003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达700次,死亡5万多人,是2002年的5倍。2004年全球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总数为366件,死亡约32万人。[2]

(2)各类污染严重

一是大气污染严重。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被酸雨侵蚀,使农作物产量减少,林木枯萎,鱼类死亡;二是水污染严重。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三是海洋污染严重;四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广泛。

(3)资源枯竭,能源危机

人类过渡消耗各种矿产资源,无节制地开发,按照传统的消耗量计算,世界石油仅够维持50年,煤、天然气仅够开采200-300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

(4)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和人类对保护环境意识的浅薄使全球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全球荒漠化面积已占陆地面积的 29%,约100个国家的10亿人口正受到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威胁;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因生存环境的恶化而从地球上消失。科学家推测,地球很有可能面临着第6次物种大灭绝。气候变暖。亦称温室效应,其危害主要有: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加剧沙漠化。臭氧层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森林锐减。全球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

二、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原因

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总根源,无非是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度的开发和无节制消耗自然资源,从而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具体来讲:

1、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阳光、水、空气、土壤、植被和动物等,为我们提供了天然的生存和生活的条件。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生态平衡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干预越大,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也就越大。当自然环境达到无法承受的程度时,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

2、人口增长过快

就整个世界而言,如果人口增长过快,要满足人口不断增多而带来的需求,就要更多地从自然环境中索取,这就必然造成人与自然资源的尖锐对立。

二战后的50~70年代,世界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1960年世界人口30亿,1975年达到40亿。短短15年,世界人口就增加了10亿。目前,全球年净增人口达9000多万,人口增长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也是造成人与自然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人多地少、人多水少、人多油少的人口资源特点越来越突出。可再生资源尽管能持续利用,但是生物资源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不少有周期,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的需要。人们为了扩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曾经大肆地毁林开荒、过度放牧、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使森林、草地、野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急剧减少。随着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土地和淡水资源拥有量也在不断下降,至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则更是有限的。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8%的世界奇迹,但在环境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前的GDP不能完全反映自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它将质量好的和坏的产出一视同仁地计算在国民财富之中,并认为资源和生态环境是自由财富。在中国的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靠牺牲后代利益的机会获得的。数据显示,1985年至2000年的15年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期,GDP年均增长率为8.7%。但如果扣除损失成本和生态赤字,实际年均增长率只有6.5%。

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使大多数的江河湖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

4、战争与军事对抗对自然的破坏

战争不仅导致亿万生命的丧失,巨额财富的损耗,而且还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和自然环境。据英国伦敦战略研究所统计,在一些主要战争中,仅消耗的金属资源就相当惊人

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更为惨重,它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空气污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为抵御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敌对双方曾毁掉森林2000万公顷,花圃果园65万公顷,炸死各种大型动物一亿只以上,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在海湾战争中,大约有700-900万吨原油泄入波斯湾,使大量的生物窒息而死。石油燃烧释放的烟雾伴随着战争硝烟卷向天空,影响了亚洲季风,导致了印度和东南亚干旱。沉积在海湾地区的250万吨硫磺和氧化氮,给当地的农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危害。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不仅使十几万平民百姓顷刻之间遭受灭顶之灾,核爆炸造成的放射性污染,至今还影响着当地及其周围的人们。战争还使大量的土地遭到破坏。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发展趋向及采取措施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方面人类从大自然获取资源,同时大自然有能力恢复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互赢共利,共同发展。大自然对我们早已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那最后遭到惩罚的必然是我们,所以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传统的发展观、正确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实行绿色经济、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物质资源和推进公众的环境参与意识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严格控制人口骤增与资源锐减

人口方面,要制定与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资源方面,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努力开发绿色资源。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既要充分发挥我国资源总量巨大、品类齐全的优势,自然、有序、适度地开发利用,又要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资源上狠下功夫,科学地采用资源节约

型的发展模式,建立一个包括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以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研究、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新材料,广泛采用符合域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包括投资少、效益高的废水处理技术、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固体废物的无害处理技术等,全力推行清洁生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3]

(4)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传统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进行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决策的方法论。它对环境治理的意义在于更新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观念,并相应地采取一系列政策和行动以实现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最大化。

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系统知识,是人类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方法。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技能,是人类生存下去的法宝。科学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具有以下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等特性。科学内涵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科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进福利、实现幸福。不可否认,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1],既可为人类带来好处,也为人类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甚至灾难。

科学与社会的基本观点

首先,技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的扩散使其商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科技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便现在对生产力功能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的实

质是生产力革命”。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过程中。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人类的衣、食、住、行、娱乐、旅游等诸方面都离不开科技,人们利用科技手段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到产品中。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物质消费品,并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和价值取向。现代科技全方位地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使得人们向着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

同样,社会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一方面,社会进步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特别是对待科学的态度,从原始社会盲目的崇拜神灵,到近代社会人们对科学的探索,正是社会进步打开了科技的大门,引导更多的人关注科技,另一方面,社会进步变革着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手段。从古代落后的天文台,到今天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正是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科研方式和手段的进步。

人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发展的模式是利用科学技术来认识与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源,再用这些物质资源来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出现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出现离不开人类社会,它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产物,同时它也是改变人类社会的内在力量。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是有着密切相关的一对因素。总的来说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有不可分开的关系。

其次。科技对社会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

2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2.1 科技进步带来物理威害

科学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正面的影响,在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有巨大的危害性: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的伟大发现,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可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使得生态问题日益尖锐,非再生资源的枯竭使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等等。

2.2 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价值带有阶级性和主管倾向性

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但是,我们知道,核能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不该将之运用于战争;石油勘探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对立的利益团体或阶级之间的争斗,利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去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对抗对方;生物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它挑战了人类伦理与道德的界限,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现代工业发展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牺牲了过多的资源代价„„ [3]

如何利用科学技术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反思

——发展科技应该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科技只是一种手段,而不应是主宰,人类作为科技的掌握者,应正确利用科技的力量,尽量规避和抑制科学技术的负作用,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只有合理使用科学技术,将科技运用于对社会和谐的建设、对人类物质及精神的丰富与塑造、对真理永不停息地正确的追求,才能使生活更美好。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的退步,人类文明的光辉只能在其黑暗的背景上闪烁。”科学技术的发展亦当如此。恩格斯也曾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将对我们实行报复。”虽然技术的负面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但毋庸置疑的是,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人与自然关系的经济调节 第3篇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一度敬畏自然、屈从于自然,其生活为强有力的和不妥协的自然所支配。随着人类智慧的增进,对自然了解的加深,人类开始支配、利用和控制自然, 对自然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与自然的矛盾,人类也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种种生态危机。

自然生态系统有其固有的法则,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在《封闭的循环》一书中将其总结为生态关联原则、物质不灭定律、“生态智慧”原则及“生态代价”原则。然而人类往往无视这些法则,自然界永远是最具智慧的,人类似乎只是伤害了自然界本身,然而这种伤害却又通过自然界对人的反作用而反馈到人类自身,使人类自食恶果,因而不得不重新思索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不得不改变原来对自然的取向。

虽然人类活动必然引起环境的变化, 但对环境的破坏则不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 不能仅仅依靠教育、道德等“软约束”, 因为这个效果常常是不确定的。还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本文将探讨运用经济手段去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二、用经济手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1政府运用科斯定理调节污染物的排放

当企业向环境排放污水、废汽等污染物时,损害了旁边人的利益,即造成了经济学中所说的负的外部性。通常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是政府颁布法律去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但这些法律实行起来困难并且代价高昂。科斯定理的运用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当然科斯定理发挥作用有严格的局限条件,要求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即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先分析在理想条件下科斯定理发挥作用的情形。看一个数字例子。假设一个工厂排放的烟尘使附近5户居民所洗晒的衣服受污染,由此造成每户75元的损失,从而5户总损失为375元。设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在工厂烟囱上安装一个除尘器,费用为150元;二是给每户居民提供一个烘干机,使他们不需外出晒衣服,烘干机的费用为每户50元,5户成本总和为250元。按科斯定理的含义,该例中,不论给工厂排放烟尘的权利,还是给居民晒衣服不受污染的权利(即上述财产所有权的分配),只要5户居民之间及居民和工厂之间协商成本(即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那么通过市场机制总可得到最有效率的结果(即采用安装除尘器的办法)。如工厂有权排放烟尘,那么5户居民会联合共同给工厂的烟囱义务安装除尘器,因为除尘器的费用(150元)低于5架烘干机的费用(250元)和未装除尘器时晒衣服所受烟尘之害(375元)。另一方面,如把晒衣服不受烟尘之害的权利给予5户居民,那么工厂会自动给自己的烟囱安装除尘器,因为这时工厂有责任解决污染问题,而安装除尘器是费用最低的。当然,如果5户居民之间协商困难或协商费用很高,比如假设在工厂具有排放权条件下,5户居民联合在一起共同行动费用很高,设为125元,那么他们为工厂安装除尘器总支出达275元。这时,5户居民便会各自去购买烘干机,因为这样做总共只需250元。最优结果没有出现。

但是当私人协商无效时,政府有时可以起作用。政府是一个代表集体行动的机构。在上例中,当居民无法协商一致时,政府可代表居民行事。换句话说,政府有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科斯定理的局限条件问题。这时,科斯定理的作用形式就表现为某些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问题,这类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两种。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庇古税(Pigovian tax), 即政府针对污染物的排放量征税,排放越多,征税越多。庇古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高的厂商。比如,造纸厂减少污染的成本比钢铁厂低,则造纸厂对税收的反应是大幅度减少污染以少交税,而钢铁厂的反应是减少的污染少而宁愿多交税。这样,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以最低的社会总成本达到任意污染水平的目标。而且税收还会激励厂商去开发更清洁的技术,因为更清洁的技术可以减少不得不支付的税收量。

至于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是指政府先考察环境可以承受的污物排放量,然后以许可证的形式对企业拍卖。减少污物排放成本高的企业会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排污许可证。也可允许企业间转让排污许可证,这种转让使两个企业状况都变好,因为它们自愿对此达成一致。而且这种转让没有外部影响,因为污染的总量仍相同。

庇古税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都通过使企业排污要付出成本把污染的外部性内部化。这是正确的激励。

但是,一些激进的环保主义者反对付费污染。他们认为环境如此之重要以至于不论代价多大都应尽力保护它,怎么能给清新的空气和清洁的水确定价格呢?然而这不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态度,事实上要完全消除污染是不可能的,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取舍。清洁的环境很有价值,但必须把它们的价值与其机会成本相比———即为了得到它们必须放弃的东西相比。没有人会愿意为了使环境尽可能清洁而接受贫困、营养不良、缺少医疗和拥挤的住房等困境。

而且,清洁的环境是一种正常物品,有正的收入弹性,即收入越高,越有能力承担,也越有能力对环境进行更严格的保护。此外,清新的空气和清洁的水也服从需求定理,环境保护的价格越低,公众也越想保护环境。用庇古税和污染许可证的经济方法降低了环境保护的总的社会成本,从而增加了社会公众对清洁环境的需求。

2其它经济手段的运用

1)选择合适的增长模式。

生产率的提高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决定因素。决定生产率的因素可归纳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增长采用的是所谓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大量投入不可再生资源,甚至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利益作为代价的。这种增长模式必须改变。自然资源并非一国生产率高的必要条件。例如,日本尽管自然资源不多,但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因此,只要把重点放在决定生产率的另外三个方面,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尤其应倡导把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作为提高生产率的重点。

2)倡导循环经济。

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是自然资源→粗放生产→过度消费→大量废弃→末端治理,循环经济模式则是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在目前全球人口剧增、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日益蜕变的形势下,循环经济观是解决经济与发展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三、结语

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是系统工程,需综合运用道德、法律、经济等手段。经济学原理表明,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决策者不应忘记激励,因为许多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和利益,从而改变行为。

摘要:本文指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去与现状, 指出了道德手段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限性。作者认为, 经济手段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进一步分析了某些经济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

关键词:科斯定理,庇古税,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参考文献

[1]孙睿、马海邻:《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模式》[N].解放日报—新财经周刊, 2004.11.6

[2][美]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 第4篇

关键词:《呼啸山庄》;两性关系;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69-02

《呼啸山庄》曾被称为19世纪一出灵魂的戏剧。小说主要讲述了在英国北部蛮荒的自然环境中,一个吉普赛出身的养子与两大家族之间两代人的离奇故事。《呼啸山庄》精于故事情节与不同人物和他们之间关系的细致描写,形象展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男女之间的关系以及早期女性意识的觉醒。小说不同于传统的叙述,在两性关系与女性意识的描写上也与其他传统女性小说不同。该小说中展现了两性关系从最初的和谐到对立再到回归自然重构和谐的过程。在解构和重构这种关系的过程中,作者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理想的两性关系[1]。本文分别从后女性主义和生态角度剖析《呼啸山庄》, 详细论述了《呼啸山庄》中两性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呈现出小说相对于其他传统女性主义作品的特别之处。

一、《呼啸山庄》中的两性关系

在维多利亚时代,男性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男性代表着父权,掌控着权力;而女性则处于弱势地位,是被伤害的弱者,或者是被救赎的对象。

《呼啸山庄》是一部女诗人写的小说,不同于传统女性小说。在小说中,作者呈现给读者的女性角色颇具典型的反传统女性主义色彩,即后女性主义色彩。女性已经不再纯粹是遭受伤害的弱者,而是成了主导的角色,她们已经变成男性的精神支柱,甚至是拯救男性的角色。不仅如此,小说作者将作品中的男性女性化,使本该彰显男性权力的特质弱化。在作品中,男性可以伤害自己,从而变成行凶者与伤害者的矛盾同一体。男性可以处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无辜柔弱女性的地位,从而具有女性的特质。换言之,如果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19世纪传统女性主义小说进行全新解读,可以发现这些经典女性主义小说中更多现实意义色彩,《呼啸山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现了后女性主义的特征。作品中默认了男女之间平等的性别关系,这是对传统女性主义作品中男女角色的新的认知。另外,从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传统女性主义作品,可以更多关注到作品中男性与女性相互依存的两性关系。

(一)《呼啸山庄》中的女性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性在经济和地位上处于从属地位,是男性的附属品,作品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往往是软弱和顺从的“天使”。但是,艾米丽笔下的凯瑟琳是一个不受约束的“魔鬼”,与“天使”正好相反,这使得凯瑟琳恩肖成为维多利亚文学上一个另类的形象。小说女主角凯瑟琳是一位典型的反传统“家庭天使”,她桀骜不驯,不愿任人摆布,渴望独立。传统型女孩选择礼物时往往会要布娃娃或衣裙,凯瑟琳则不同,她选择马鞭。她的行为表现了她内心希望摆脱父权统治的欲望,她从来不愿变成父权制所推崇的“天使”,她更喜欢自由自在的不受任何人限制的生活。她不计较希茨克里夫卑微的出身,从小就喜欢和他一起去荒原游玩。最终她与希茨克里夫之间产生了狂热、超世脱俗的爱情。因此,与维多利亚其他传统女性不同,凯瑟琳的所有行为都表现了她对男权社会的强烈反抗,不愿被当做男性的装饰品,而是要做一个与男性享有平等地位和权力的独立女性。通过凯瑟琳这一超越时代的勇敢女性形象,艾米莉·勃朗特表达了自己反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并寄望更多的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二)《呼啸山庄》中的男性

传统女性主义作品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就是对父权社会的批判,充分揭露父权社会的压迫性本质。但是这种揭露在《呼嘯山庄》中被弱化了,男性也会成为父权社会的受害者。男主人公希茨克里夫并非生来就是穷凶极恶的复仇狂魔,他只是一个被老恩肖家收养的吉卜赛弃儿。在凯瑟琳父亲死后,他受到凯瑟琳哥哥亨德莱的粗暴对待,对他关心理解的只有凯瑟琳,所以希茨克里夫对凯瑟琳的爱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不幸的是,在画眉山庄所代表的文明世界及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凯瑟琳迷失了自我,嫁给了象征文明和财富的林顿,背叛了希茨克里夫。失去了凯瑟琳的希茨克里夫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复仇者,他的转变是父权社会压迫的结果,成了父权社会的受害者。他的复仇不仅间接导致了他深爱的凯瑟琳的死亡,也导致了自己人性的扭曲变态和精神心灵的空虚,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在悲伤绝望中死去。

(三)《呼啸山庄》中的两性平等关系

男女主人公的悲剧表明,两性彼此之间的斗争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斗争并不能解决两性关系的对立。幸运的是,这种悲剧并没有在第二代重演。例如小凯瑟琳与哈里顿之间的相爱、尊重、理解构建了一个平等自由和谐的完美两性关系。可见《呼啸山庄》不仅对父权社会进行了批判,从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作品也对两性和谐及互相依存关系也极为关注。《呼啸山庄》中男性因受到女性角色的影响其主导地位已经不那么明显,而女性对男性及家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可以决定男性及家庭的命运。与传统女性主义不同,后女性主义体现的是对性别关系的超然认知,摈除了对女性一味的同情与过于强调对父权社会压迫与禁锢。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不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男女之间的和谐平等和相互依存[2],《呼啸山庄》中男女角色之间的关系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二、《呼啸山庄》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本人性格独立、纯洁、豁达、热情、坚毅和内向,她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在荒野中长大,喜欢独立生活,具有男子气概,乐于与大自然相处。她的作品是她本人宇宙观和世界观的体现。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而艾米丽则是通过生活与创造,认真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呼啸山庄》中的画眉山庄与呼啸山庄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世界——文明社会和大自然。呼啸山庄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的节律相符合,这也是回归自然的体现。当一年的雨季来临或春回大地之时,在呼啸山庄到处都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在小溪谷享受自然的宁静,欣赏或倾听欢腾跳跃的潺潺流水,而夏天树叶的沙沙声听起来也很棒,这一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呼啸山庄》中的凯瑟琳和希茨克里夫同为“自然之子”,未被世俗的尘埃沾染,充满野性、激情和活力,喜欢在荒野中自由自在地游荡,享受大自然的粗犷,远离世俗的荒野是他们心灵得到慰藉的乐园,自然与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他们的爱情,与荒原上的植物一起悄然生根发芽,融入到自然界万物之中。在希茨克里夫无意中听到凯瑟琳要嫁给林顿而离开呼啸山庄的那个晚上,凯瑟琳“不顾轰隆的雷声和在她四周开始哗啦啦溅洒的大雨点,一直呆在那儿……她哭得那样伤心难过”,“成了落汤鸡,因为她死活不肯找个地方躲避一下,还死活要站在外面”[3]。大自然仿佛对他们的巨大痛苦也有感应,“疾风暴雨在山庄上头肆意发威,又是狂飙怒吼,又是电闪雷鸣”[4]。此时大自然仿佛是痛惜他们的亲人或密友,为他们的痛苦而痛哭流涕,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感应,达到天人合一般的共鸣,具有一种别样的震撼人心的悲剧美。男女主人公生前纯洁的自然之恋随着死后被同葬在荒野中而得以延续,两人的灵魂终得解脱,回到了自然的怀抱,一起漫游荒原,小说这一结尾暗示着他们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在《呼嘯山庄》中,这种独特的生命流总是在人与自然之间流动的。自然是有灵性的,无所不能的,它给人以希望,能够抚慰悲伤、净化心灵。正如美国作家约翰·缪尔认为那样:“人漫步于大自然的荒原之中即可重获新生,拥有一个全新的开始。”[5]自然不仅能治愈人们的伤痛,还能使人以纯洁、宁静和仁慈。

总之,《呼啸山庄》可以被视为一部具有后女性主义色彩的作品,它对两性关系平等和谐的关注赋予了这部小说全新的意义。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呼啸山庄》重新解读,为我们研究该作品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作者对荒原和人物情感生活的描写映射了小说所蕴含的生态主义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春慧.颠覆与重构——论《呼啸山庄》的性别意识[J].学术交流,2009,(02):172-174.

〔2〕张广利.后现代女权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J].社会科学,2001,(04):67-71.

〔3〕〔4〕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85-86.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 第5篇

马克思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实践是把自然界理解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并且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它将实践关系视为人与世界的根本关系。人自身与自然界的分化与统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界的研究中,首先将人与自然理解为一种对象的关系,而且在人类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是凝结着人类目的的人化了的自然的世界,它既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又是人类对象化活动的结果。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往往凝结着人类自己的实践活动,而且实践有目的的,是将自然的客体转化为人类自己需要的事物,这个对象化了的现实世界,就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确证。人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并且在自己的实践中,对自然界进行改造,通过人类自己的智慧,将自己的价值在创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凸显出来。

人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把握世界的特定方式,它是人类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

人与自然关系论文 第6篇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 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有一段著名的论断 :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论断,是对以往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史的深刻总结,凝结了恩格斯对自然科学发展引起哲学形式改变的悉心研究。

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形式的改变,是自然科学推动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唯物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大体上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的相继出现,都包含着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对哲学的重要作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古代萌芽状态的自然科学的哲学表现。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处于整体直观阶段,影响着古代唯物主义形式的确立,使其具有明显的朴素、直观的特点。哥白尼的伟大发现划破了中世纪的漫长夜空,使近代自然科学挣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开辟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8世纪末,牛顿系创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使得机械唯物主义理所当然地取代了朴素唯物主义。而由于自然科学的其他部门还不够发展,自然科学的整体发展还不足以描述自然界的辩证图景,因而唯物主义只能停留在形而上学的水平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达尔 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以十分丰富的材料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从而动摇了过去那种机械的、割断历史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这样,在哲学领域内,形而上学的丧钟就敲响了。总结这时自然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自然 科学发展的追踪史,从内容到形式都打着那个时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印记。

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哲学形成的改变,恩格斯概括19世 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这些带头学科中的精华,从中提炼出物质范畴,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其他哲学概念和范畴也是如此。科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改变,也会使哲学产生相应的改变。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哲学方法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哲学理论的重要来源。因为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是通过一定的研究获得的,是认识的结果,它必然要反映和体现研究方法的特点。总之,唯物主义哲学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发现改变自己形式的论断,是恩格斯在总结科学史、哲学史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哲学发展的重要规律,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既然科学的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形式的改变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那么当然也适合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进步而改变自己的形式。但是必须指出,经过科学发展而改变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丧失其唯物论、辩证法的实质。因为现代自然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证实着而不是否定着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20世纪自然科学描绘的崭新的世界图景,不仅证实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且证实着世界运动发展的辩证性。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辩证发展的本性,而决不会相反。现代科学的事实证实着唯物论和辩证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则,那么,必然的结论是:科学的事实证实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就是建立在对物 质和精神关系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引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理论体系。唯物主义的具体形式是由特定的 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而唯物主义的实质则被世世代代的自然科学所证实。

上一篇:盘县珠东镇中心小学2015副校长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室充电检讨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