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进社区活动记录

2024-09-16

法律进社区活动记录(精选10篇)

法律进社区活动记录 第1篇

2009自由社区“教师进社区”活动记录

利用暑假的有利时机,教育系统开展了“校长、教师进社区”活动,西关小学为落实此项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进社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与社区家长、孩子一起上课学习、共同探讨教育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沟通,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家长的认识与取得大力支持,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师走进社区家庭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

家长诚恳地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正在耐心地为孩子辅导功课

2010自由社区“教师进社区”活动记录

2010年,自由社区抓住暑假的有利时机,邀请西关小学教师走进社区,共谋发展教育。教师了解社区群众需求,加强沟通,增进友谊,以实际行动落实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在社区办公室,学校领导认真、诚恳地向社区工作人员询问群众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倾听社区群众对学校的意见,了解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希望通过社区进一步宣传搞好学生暑期安全工作,并表示学校会主动利用资源优势为社区组织的活动提供便利,希望家、校、社区共同努力办好教育,力争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让教师暑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让教育走进家长心中,更好地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深化“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建设。

通过沟通、联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针对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残疾学生家庭,行为偏差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学生的家庭,开展重点家访,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家访时采用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方式,尊重家长,尊重学生。

在活动中教师除了与家长沟通、教孩子学习外,还要记录学生的思想、个性、心理、爱好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等信息,而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帮助家长分析子女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互相反馈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形成教育合力,争取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读读书,让老师听听

写写字,让老师瞧瞧

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教师正在辅导孩子写毛笔字

2009自由社区“教师进社区”活动记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社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自由社区资源和优势,大力开展“教师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健全组织,落实制度,形成“教师进社区”活动体系。

1、成立“教师进社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指导、确保社区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成立“教师进社区”工作小组。

3、制定“教师进社区”活动规章制度。

4、确定运行机制

(1)学校方面:联系西关小学实际,把“教师进社区”活动列入发展规划,制定阶段性活动计划,确定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方法、措施等。

(2)教师方面:有计划、有目的、有落实地开展各项“教师进社区”的活动。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充分借助社区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居民组长会、宣传橱窗等形式多样的手段,营造浓厚的教师进社区活动氛围,进一步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时机与作用,要求家长对学校制定的教师进家庭规章制度进行分析、改进。

三、建立与管理“教师进社区”活动档案资料

为了总结经验,弘扬先进,寻找差距,更好地使教师进社区工作早日走上制度

化、规范化和正轨化,我们将建立起“教师进社区”方面的档案资料管理。教师进社区工作要在不断弘扬总结经验、成绩的基础上,着眼于存在的问题,制定灵活多变的措施,争取将“教师进社区”活动向更高层次、更丰富内涵、更有品位的方向发展,为弘扬教育优良传统,提高学生素质,塑造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区专兼职教师,以社区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方式,把学校的教育工作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充分利用寒假时间为社区的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自由区开展“千名教师进社区”活动,通过创办特色课堂、开办家长学校、家校互动等形式,强化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图为在自由社区兼职的西关小学教师陈士晓和陈星利用寒假时间义务为社区居民子女辅导功课。

西关小学教师到各个社区任专兼职社区教师,以社区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方式,把学校的教育工作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为假期中和放学后回到社区的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图为自由社区教师刘金丽在指导孩子们进行工艺折纸。

法律进社区活动记录 第2篇

利用暑假的有利时机,教育系统开展了“校长、教师进社区”活动,西关小学为落实此项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进社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与社区家长、孩子一起上课学习、共同探讨教育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沟通,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家长的认识与取得大力支持,共同促进教育的发展。

教师走进社区家庭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

家长诚恳地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正在耐心地为孩子辅导功课

2010年度自由社区“教师进社区”活动记录

2010年,自由社区抓住暑假的有利时机,邀请西关小学教师走进社区,共谋发展教育。教师了解社区群众需求,加强沟通,增进友谊,以实际行动落实教师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在社区办公室,学校领导认真、诚恳地向社区工作人员询问群众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倾听社区群众对学校的意见,了解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希望通过社区进一步宣传搞好学生暑期安全工作,并表示学校会主动利用资源优势为社区组织的活动提供便利,希望家、校、社区共同努力办好教育,力争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让教师暑期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让教育走进家长心中,更好地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深化“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建设。

通过沟通、联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针对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残疾学生家庭,行为偏差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学生的家庭,开展重点家访,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家访时采用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方式,尊重家长,尊重学生。

在活动中教师除了与家长沟通、教孩子学习外,还要记录学生的思想、个性、心理、爱好以及家庭教育环境等信息,而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帮助家长分析子女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互相反馈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形成教育合力,争取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读读书,让老师听听

写写字,让老师瞧瞧

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

教师正在辅导孩子写毛笔字

2009年度自由社区“教师进社区”活动记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社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自由社区资源和优势,大力开展“教师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健全组织,落实制度,形成“教师进社区”活动体系。

1、成立“教师进社区”活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指导、确保社区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成立“教师进社区”工作小组。

3、制定“教师进社区”活动规章制度。

4、确定运行机制

(1)学校方面:联系西关小学实际,把“教师进社区”活动列入发展规划,制定阶段性活动计划,确定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方法、措施等。

(2)教师方面:有计划、有目的、有落实地开展各项“教师进社区”的活动。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充分借助社区市民学校、家长学校、居民组长会、宣传橱窗等形式多样的手段,营造浓厚的教师进社区活动氛围,进一步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时机与作用,要求家长对学校制定的教师进家庭规章制度进行分析、改进。

三、建立与管理“教师进社区”活动档案资料

为了总结经验,弘扬先进,寻找差距,更好地使教师进社区工作早日走上制度

化、规范化和正轨化,我们将建立起“教师进社区”方面的档案资料管理。教师进社区工作要在不断弘扬总结经验、成绩的基础上,着眼于存在的问题,制定灵活多变的措施,争取将“教师进社区”活动向更高层次、更丰富内涵、更有品位的方向发展,为弘扬教育优良传统,提高学生素质,塑造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区专兼职教师,以社区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方式,把学校的教育工作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充分利用寒假时间为社区的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自由区开展“千名教师进社区”活动,通过创办特色课堂、开办家长学校、家校互动等形式,强化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图为在自由社区兼职的西关小学教师陈士晓和陈星利用寒假时间义务为社区居民子女辅导功课。

法律进社区活动记录 第3篇

南开区法律援助中心结合开展老年人赡养维权专项行动, 根据援助案件类型和纠纷状况推出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工作模式, 即采取调解为先、诉讼保障为后的工作方式, 力争使老年受援人的合法权益在最短时间内和最小成本中得到最大维护。

近日, 居住南开区王顶堤街, 现年87岁的余老太太走进了南开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室。余老太太在上世纪40年代初嫁给王菜, 婚后与王某及其前妻留下的一个年幼的孩子王龙 (化名) 共同生活, 余老太太像照顾自己的亲生孩子般养育继子, 供其上学, 帮助王龙成家立业, 后又帮助王龙照顾其孩子。然而, 王某在1995年去世后, 王龙便背地里将王某和余老太太共有的房屋产权变更到自己名下, 王龙的妻子也常常因家庭琐事与余老太太争执。余老太太忍无可忍, 在好心人的指点下到南开区法律援助中心, 申请法律援助。因余老太太与被告王龙是具有抚养关系的继母子关系, 纠纷属于家庭矛盾, 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考虑进行赡养纠纷调解, 并叫来王龙夫妇二人共同进行耐心的说服和调解工作。最终, 通过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努力, 王龙表示了悔过, 承诺履行赡养和扶助义务, 并每月支付原告余老太太400元生活费。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的有效对接, 减少了老年入的诉累, 切实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维系了子女和老年人之间的至爱亲情。

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八个一”活动

在南开区司法局、市司法局矫正中心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和布置下, 南开区司法局在“八个一”活动教育示范基地———人人乐公司三马路购物广场店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讨论活动。

人人乐公司三马路购物广场店所有课长及以上管理层人员召开了会议, 畅谈“八个一”活动 (指定一名警官;树立一个榜样;心中有一次感动;有一次醒悟;献一份爱心;做一件好事;读一本好书) , 并把周例会作为交流“八个一”活动心得的平台。通过自学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辅导, 社区服刑人员陈某结合自身案例讲述了《刑法》第二章第一节犯罪和刑事责任, 加深了对犯罪概念的理解, 提升了法律认知度。陈某还认真讲述了自己在接受社区矫正后, 如何端正态度, 重塑自我, 服务顾客, 提升社会责任感, 回报社会的过程和体会。

大家表示, 作为提高全体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 “八个一”活动对全面提升员工工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要牢固树立“人人学习, 终身学习”的观念, 积极营造刻苦钻研、拼搏进取的良好学习氛围, 切实把学习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真正使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有全方位的提升, 以便更好地应用于服务供应商、服务顾客、服务社会的工作实践。

建中小学毒品教育基地

市禁毒办、市教委、南开区教育局、南开区司法局在南开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联合举办了天津市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实践基地启动仪式, 开辟了禁毒教育新功能。

法律进社区活动记录 第4篇

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意识,预防和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近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检察院深入开展了“法律伴我行、送法进校园”活动。

为确保“送法进校园”活动取得实效,该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查科干警认真筛选近年来的典型案例,结合检察机关青少年维权工作实际,精心编辑印制了5000册集法律知识、案例解析、心理辅导为一体的《青春导航》教育读本,免费赠送给辖区中小学校的师生。同时,该院干警还精心策划了“六个一”活动,即每到一所学校,先与学校领导和部分班主任进行一次座谈,了解在校生存在的问题;制作《中学生心理健康、行为习惯与校园安全调查问卷》,抽取部分学生开展一次问卷调查,摸清在校生心理及行为习惯,分析犯罪心理及成因;坚持一场报告专用一篇讲稿,结合该校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选取案例,撰写富有针对性、专业性、趣味性的讲稿;受教学生每人写出一份听后感,由该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查科干警认真审阅后进行点评、回访,进一步做好解惑答疑工作;抽取学生代表开展一次座谈,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留下一份联系方式,即两部维权热线电话和一个电子邮箱。截至目前,共开座谈会5次,回收调查问卷320份、听后感280余篇、各类建议20余条,专门回访学生30余名。(文/武兴才)

nlc202309031328

法律进社区活动总结 第5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加平桂管理区望高司法所在你们社区举行的“法律进社区”普法宣传知识讲座。为进一步推进“六五普法”,践行司法部发布《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通知》,管理区司法局与望高镇党委、政府密切沟通协调,联合举办了此次普法宣传知识讲座。

今年是“六五”普法的开局之年,普法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国家“十二五”规划,保障和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既要靠正确的思路来统领,也需要靠完备的法制作保障。

按照管委宣传部、平桂区司法局和平桂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关于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当前全管理区正形成大力开展“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的良好局面,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和广大农民群众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是“法律六进” 工作的本质要求,而开展本次普法宣传正是为了贯彻“法律六进”方针中法律进社区的具体要求。

认真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进行普法教育、法律宣传,可以使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而此次活动主要是以《婚姻法》、《民法通则》、《合同法》、《劳动法》等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主,配合我望高司法所在社区内进行现场咨询,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对于离婚、赡养、抚育费、民间借贷、损害赔偿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事案件,以案例的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讲解,不仅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也提高了辖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涉及自身民、商事纠纷的能力。

法律进社区是直接面向社区、面对群众,普及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工程。在社区居民逐步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的过程中,许多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疏导和解决。法律服务进社区,使社区居民真正感受到帮助随时都在身边。这样对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指导他们正确处理法律问题,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能起到促进安定团结、促进经济建设的重大作用。

法律进社区活动总结 第6篇

第一,为社区群众开展专场法律知识讲座12场。在南陈居委会、陈庄社区主管领导张云雁主任和毕佳琪主任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我所王新升、阎振东、张培军、王义国、王涛、沈涛、陈忠德、于吉叶律师以及实习律师刘春健、宋开波等先后在社区开办“法律知识讲堂”,为社区群众讲解了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与他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法律知识。在讲解中,各位律师结合自己的实际办案经历,以案说法的方式既有效地进行了法制宣传,又能解决老百姓的疑惑与实际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积极参与社区联合调委会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在社区主管领导的安排下,我所律师积极参与社区调解工作。例如,崔某某与儿子、儿媳之间的垫资买房纠纷,残疾人张某某夫妇与邻居之间因琐事产生矛盾等纠纷中,经过律师认真讲解法律的相关规定和细致的劝解工作,使当事人逐渐消除了心结,并主动去适应对方和化解双方多年积怨与矛盾。

第三,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00余人次。根据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安排,本所律师在每堂法律知识课讲完之后都抽出时间为前来的社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并安排专职律师接待到事务所来咨询的社区居民。本所考虑到社区居民主要咨询婚姻、继承、房屋买卖、相邻纠纷等相关事项,特别组织参与解答咨询律师们进行专门的学习和对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通过和居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了诸多法律上的疑问。既满足了社区居民们对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同时又宣传普及了法律知识,真正起到了供需双方宣传教育“共赢”的良好局面。律师们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双百活动走进社区为居民群众解疑释惑,受到如此欢迎,心里有一种成就感。咨询中,律师们向社区居委会表态,社区居民如有法律咨询方面的需要,可随意打电话到事务所,若有不便,他们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家住2号楼的一位秦女士说:今天足不出社区便与律师面对面,为她解开了压抑在心里很长时间的苦闷,她很开心。居民张先生说:“这种走进社区的法律宣传活动应该不定期地坚持搞下去,形成制度,这样我们的和谐社区建设就会不断地推向深入,不断提高社区公民、法人的法律意识,提高其知法、守法和正确运用法律的自觉性,为依法行政、建设和谐济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所律师经过将近一年的进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充分认识到:社区法律服务的需求较大,涉及面广,并且基本上要求律师免费提供咨询服务等特点,同时社区法制宣传对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及纠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要做好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必须要求每个参与的律师不但要有丰富、全面的法律知识,还要有耐心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奉献精神。同时,我们认识到通过“法律进社区活动”可以使社区居民正确地理解法律、了解律师,树立了济南律师的良好形象,弘扬了鼎舜律师的奉献精神,也拓展了我所在社区法律服务领域,有着十分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并蕴藏着巨大的法律服务商机。律师通过社区服务大有作为,既树立了自己的品牌,结识了许多居民和企业家,又为自己的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法律进社区活动方案 第7篇

在--年的普法工作中,尝试了一些新颖活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采用律师讲坛、法律咨询、橱窗、黑板报等形式的进行法制宣传,各社区成立法律读书角和法律服务咨询站为辖区百姓提供法律服务。可以说--年普法宣传是“有声、有色、有味道”。同时,我们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经常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我们坚持对适龄应征青年进行普法宣传,讲授“宪法”、“国防法”、“刑法”等内容,--年普法工作的开展不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而且对指导今后普法工作开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满足社区居民对法律服务工作的不断需求,营造良好的街道社区法治环境。某街道以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主线,在辖区内广泛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突出法律服务的便民、利民特色,实现了法律服务与辖区居民“零距离”的接触。

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对“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高度重视,把全面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深化基层社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纳入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了--社区法律工作者联系卡,与弱势群体结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模式,为辖区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首先,社区根据各自实际开展不同内容的法制讲座,采取以“辖区居民需要什么形式的法律服务”和“您对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有何建议”?的法律需求问卷调查。同时,利用社区法制宣传画廊,普及宣传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红色文化进社区活动之我观 第8篇

陈云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单位, 承担着宣传党的光荣传统、传播红色文化, 推动公民文化素质提升的作用。陈云纪念馆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工作的思路是:提高红色文化基地建设含量, 整合社会资源, 创新市民学习体验模式。按照“文物收藏、学术研究、宣传教育、协作交流”四个中心目标加强建设, 基地旨在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红色文化学习平台, 让市民在红色文化体验中学习伟人风范、传承伟人思想,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满足广大市民学习党史和享受红色文化体验的需求。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表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胆略和高超政治智慧, 形成的崇高思想、品德和风格, 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陈云纪念馆与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从2013 年—2014 年共同联手已在普陀区、浦东新区、长宁区、徐汇区、嘉定区和青浦区开展“红色文化进社区”主题系列活动, 陈云纪念馆现依托社区将陈云同志生平进社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 营造向伟人学习的社会氛围, 培育知伟人、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大力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陈云纪念馆的主要工作是在常规体验、专题体验和数字化体验的深化上做好工作, 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一、切实推进四项重要工作

1. 启动红色文化进社区活动

为了更好的推进红色文化进社区活动, 2014 年, 陈云纪念馆与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在长宁区图书馆联合举办“为民、务实、清廉-- 陈云生平展”暨红色文化进社区启动仪式。2014 年全年在五个试点区全面开展红色文化进社区工作。

2. 市民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体验套餐

为了更好的让市民在红色文化体验基地进行常馆体验, 分别推出三个套餐, 市民根据需要, 进行自主选择。套餐一:参观二个半小时;套餐二:参观半天;套餐三:参观全天。纪念馆整合现有资源, 进行梳理和开发。首先把讲解服务作为市民体验内容之一, 按照不同观众进行分层讲解, 党员领导干部参观, 主要注重史料讲解;青少年参观, 主要讲解陈云少年立志;一般观众, 主要讲解陈云同志的亲情和友情故事及陈云同志清正廉洁思想, 同时, 还讲一些陈云同志的日常生活故事等, 希望通过分层分类讲解, 让市民更加崇敬陈云同志。

市民在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参观, 选择好套餐参观路线后, 由对外联络部门负责人根据参观人数数量进行分组再细化参观流程, 接下来的所有参观流程由基地讲解员带着参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 可以在陈云纪念馆的主馆参观陈云生平业绩展、《陈云风采录》等陈云纪念馆主馆内的展览。市民还可参观陈云纪念馆外的练塘老街几个场馆进行参观, 在练塘老街上可以在长春园欣赏到陈云生前最喜欢的评弹节目等, 同时, 还可为市民做党课报告专题讲座等。

3. 专题馆体验, 新增市民体验项目

上海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在2013 年底对馆内现有资源整合后加以拓展。开发了领袖铜像馆、4D伟人足迹馆、评弹艺术馆、算盘文化馆、书吧、茭白叶编结体验馆, 进一步增强了市民对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的吸引力。

体验项目一:领袖铜像馆。建在练塘老街陈云故居旁边, 市民在陈云纪念馆内参观完后, 可以在纪念馆外的下塘老街进行参观, 参观的领袖铜像馆面积近800 平方米, 可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领袖和共和国元帅的铜像60 余座, 在领袖铜像馆里, 市民还可观赏到一棵百年古树白玉兰, 这是上海地区最为古老、唯一立为国家二级文物保护的古树名木, 是上海最大的市花。白玉兰在初春花开时分, 三千余朵竞相开放, 近似玉蝶集、远望白云一团, 清香阵阵、醉人心怀, 成为了我馆及练塘古镇的一大景观, 也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 属稀世之珍、无价之宝。这也是市民进行体验和观赏的一大景观。

体验项目二:评弹艺术馆。评弹是吴语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出生于江南吴语水乡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 一生与评弹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市民在参观此馆时, 可进行体验的是:根据需要选择评弹名家名段的视听体验。在评弹艺术馆里面有一台自动点播机, 里面存有很多的评弹名曲, 有琴调、徐调、杨调、严调、薛调、侯调、尤调、沈调、小阳调、蒋调、夏调、翔调等不同调式曲目, 市民可根据自己的喜好, 进行选择点拨, 即可欣赏到所选的曲目。这种视听体验增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体验项目三:茭白叶编结体验馆。茭白叶编结的蓬勃发展, 把原本扔在路边、抛入河中、用火焚烧的茭白叶, 变成练塘农民手中的宝贝, 改善了农村的为生环境。在纪念馆的后街上有一个茭白叶编结体验馆, 市民在茭白叶编结馆可以体验各种茭白叶手工艺, 如需体验, 有手工艺老师会手把手的教市民进行编织, 四人一组进行学习编织, 可以用茭白叶编织做小马、小牛、草帽、草鞋、大三根、宝船、三节圈等手工艺体验。

体验项目四:算盘文化馆。算盘文化馆展出的算盘都是通过网络征集和民间收集而来的, 市民来馆参观可在展馆里的展板上看到多种算盘文化发展史及珠算口诀等内容。在展厅里有多种算盘摆在展柜上, 市民可以进行算盘体验, 让参观者在了解伟人共和国掌柜陈云故事的同时, 还能够体验珠算的乐趣。

体验项目五:4D伟人足迹馆。这个多媒体场馆, 主要是让参观者坐在一艘小船上, 带上4D眼镜来观看一部短片, 在观看的时候小船会根据影片播放的内容, 来回转动, 时而高, 时而低, 时而前, 时而后, 体验者坐在船上观看短片, 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船一次可乘坐6 人, 现场根据体验的人数, 进行分批参观体验。场馆工作人员会给体验者发放4D眼镜, 让参观者能够体验当年陈云坐船离乡去商务印书馆的情景, 感受陈云一生的风云起伏。

4. 数字体验, 运用互联网, 增强体验基地的吸引力

陈云纪念馆与青浦区合作开发数字体验馆, 把陈云同志在全国的30 多个纪念地进行数字开发, 如陈云同志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四保临江、七道江等地, 以平面游戏、简答题等形式, 与市民进行互动, 通过网络就可在线学习、发表交流, 并可在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进行学分累积。网络的开发建设, 为市民学习提供公共服务的教育机构, 可改善市民终身学习的环境, 方便市民参与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活动, 从而提高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的建设。

5. 举办一次展示活动

通过瞻一次展览、聆一堂党课、忆一次伟人、去一趟陈云故里等活动, 各区组织开展摄影、书法和格言征集等活动, 对广大市民所看、所思、所悟、所写的优秀作品集结成册, 记录学习成果。举行“学习伟人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伟人教育进社区”活动总结会、群众学习活动的成果展示。

二、主题活动体验, 增强基地吸引力

1. 红色记忆之旅

纪念馆将联合市级演出团体和书画家, 每月双休日举办“红色记忆之旅”活动, 邀请艺术家唱红歌、民间歌谣、沪剧、评弹演唱、民俗表演和书画表演等, 让市民参与观摩, 同时, 也欢迎市民在体验中即兴表演, 开展红色文化体验互动。“红色记忆之旅”红歌演唱等活动是陈云纪念馆推出的上海市民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陈云纪念馆开展宣传陈云生平业绩、思想理论和精神风范的重要途径, 是群众自发缅怀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的重要的形式, 也是陈云纪念馆宣传模式的创新之举。

2. 纪念日的专题活动

市民在5 月18 日国际博物馆日、6 月6 日陈云纪念馆开馆日、6 月13 日陈云诞辰日、12 月5 日国际志愿者日期间来陈云纪念馆参观, 可根据当天活动的安排免费体验专题展览、聆听党课讲座、观看电影《风起云涌》、体验茭白叶手工编织、观赏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演出、参与诗词楹联、摄影、书法等活动。

通过以上主题活动的体验, 不仅可以丰富市民在陈云纪念馆体验的内容, 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强陈云纪念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陈云纪念馆希望通过各种活动及体验的形式,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推动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上海市民红色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上海市民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的影响力。

三、红色文化进社区

2014 年4 月份在长宁区图书馆举办了“为民、务实、清廉——陈云生平展”暨红色文化进社区巡展启动仪式。在巡展的基础上, 又组织开展了“学习伟人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进社区“寻与学”、“做与忆”、“画与话”、“书与悟”、“光与影”的专题活动。之后, 各个区学习办将制作好的展板在各街镇进行巡展, 每个街镇展期为一周。5 月—6 月活动开展后, 陈云纪念馆共接待五个区, 50多批人次, 参观总人数近5300余人。可以说, 这项活动的开展, 不仅使纪念馆的全年参观总人数有所提升, 同时, 也给纪念馆带来了十足的人气, 这项活动开展期间, 从早上九点开始, 纪念馆的停车场、南广场、到主馆的各个展厅、陈云故居及后街新开的几个场馆, 纪念馆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人来人往、人声鼎沸, 热闹非凡。

为了使红色文化进社区这项活动能顺利开展, 市学促办专门在浦东新区浦东社区学院成立了办公室, 专门负责五个区的协调安排等工作, 对外联络部负责此项目的接待工作, 此项工作得到市教委终身教育处、浦东新区社区学院的指导和大力支持。我作为这个项目活动最前线的一名工作人员, 就此项目工作是如何开展和实施的, 谈一谈个人体会。

首先, 谈一谈红色文化进社区市民参观流程。为了让市民在纪念馆能够参观和体验到多而不重的展览, 精心设计了参观时长不同从而参观的路线有所不同, 分为ABC三种套餐供各个区市民进行选择, 分为二个半小时、半天和全天。各区经过商讨, 为了确保参观市民的安全, 最终选择了半天参观流程。

半天的参观流程是怎样一个参观路线呢?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在这里谈一下安排此路线的原因。半天的参观流程包括南广场合影、碑廊、主馆陈云生平业绩展四个展厅、陈云文物展、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影视厅8 分钟短片、陈云故居、后街的领袖铜像馆、评弹艺术馆、4D伟人足迹馆、算盘文化馆、长春园评弹欣赏、陈云调研地这些场馆, 几乎把纪念馆能参观的点都安排进去了。对于此路线的安排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市民, 大老远的来到纪念馆参观, 怎样才不枉此一行?怎样才能有所收获?怎样才能更多地了解到陈云同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我们认为, 通过讲解员的讲陈云, 观短片知陈云、赏评弹了解陈云同志对评弹艺术的热爱及关心等, 在眼观耳听的视觉感受下, 参观者集中在半天紧而凑的流程安排下, 或多或少会对陈云同志有些许了解, 留有记忆, 再往下延伸就是对陈云纪念馆地处青浦区练塘镇这样一个地方留有记忆和怀念, 毕竟练塘镇的风景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千年古镇还是有很多文化值得让人回味。

据了解和反馈, 市民对参观路线还是非常满意的, 之前来参观过的市民说, 与早先来参观的感觉不一样, 没想到陈云纪念馆可参观的点有这么多, 之前只知道有陈云生平业绩展, 同时, 各区组织负责人也希望市民能参观的点越多越好。路线多, 信息量也大, 信息量大, 说明安排丰富, 内容丰富, 市民才有所收获, 市民参观满意, 各区负责人才会觉得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参观非常有意义。这样的安排陈云纪念馆是不是也觉得满意呢?当然, 也有一些不同声音, 不得不承认, 安排这样一个参观路线, 对讲解和服务及后勤保障来说, 无疑是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 如不是安排这么多点的话, 工作人员就不会这么辛苦;参观人又多, 时间安排又紧凑, 时刻要把握好参观时间, 如一个点的时间没把握好, 很可能就会与其它参观的组撞在一起, 这无疑对讲解员来说, 是很辛苦的, 既要讲解到位, 又要服务到位, 并且还要有好的体力, 才能将参观人员服务好, 让市民满意得到好评。

市民参观流程最初想法用意如下:1. 参观点多, 内容丰富, 吸引眼球;2. 讲解服务, 全程陪同, 市民安心;3. 陈云思想, 深入人心, 学习楷模;4. 馆里馆外, 比肩接踵, 扩大影响。之所以安排以上的参观路线, 最终是要达到这样一个效果。从结果来看, 市民实地参观后, 对于这种参观流程安排还是较满意的。

其次, 市民参观服务环节。从2014 年5 月中旬开始, 纪念馆几乎每天接待红色文化进社区市民在200 人左右, 为了让参观市民体验到热情、细致、周到的服务, 一般是45 人归成一组, 每一组配一位讲解员。根据当天参观总人数, 按照45 人一组, 划分为多组。

说到服务, 主要谈谈接待服务、讲解服务、后勤服务。因接待人数批次多, 每批观众反馈的意见是不一样的。徐汇区一批社区学院的老师参观完后, 他们反馈的意见是很不错的。社区学院的老师觉得组织“红色之旅”活动非常有意义, 通过参观学习, 大家对陈云同志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特别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陈云同志一生坚持求真务实的思想精髓和思想灵魂, 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开始接待时, 也有不足之处。如接待处没有醒目的指示牌和统一的服装、没有挂牌、讲解内容少、午餐质量一般等一些问题。在此项活动开展的第一天, 接待的市民是长宁区300 人, 因前期没有与对方对接好参观流程、对接好双方碰头点、用餐等一系列问题, 让参观的市民感觉有些散乱。主要问题出现在细节上, 主要是没及时与对方沟通好来馆参观的具体人数, 长宁区组织负责人要求45 人一组, 分为六组, 配六个讲解员带着参观。而我们在制作流程时, 按照常规经验分配, 将300 人分为四组, 组别没有分配好, 直接影响到市民参观路线, 因为组与组之间参观的路线是不一样的, 这样讲解员也分不清到底哪个组哪个街道属于自己带领讲解, 讲解队伍一散, 直接就影响各组之间参观流程点与点之间的冲突情况, 接待服务没安排好, 引申到讲解服务上也很松散, 当天, 这批市民还出现因为组别没分好, 讲解队伍又松散, 后来直接影响后勤部门安排用餐问题, 当天长宁区六个街道共300 人, 到中午用餐这个点时, 整个团队可以说是较混乱的, 责任在于我们, 工作没有提前做好做细。

通过第一次新参观线路的尝试, 吸取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主要有以下几点:1. 凡事要提前沟通安排对接;2. 馆外馆内安排要衔接流畅;3. 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4. 馆内各部门职责要细致分工;5. 时刻不忘体现服务点滴。虽说当天存在一些差错, 最终长宁区参观市民还是对我馆的环境和红色文化给予赞许的, 做的不够的地方得到了他们的理解。

再次, 谈一谈红色文化进社区对纪念馆的影响力。徐汇区、浦东新区、长宁区、嘉定区和青浦区五个区的市民来馆参观后, 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就掀起了学习红色文化热潮, 营造出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陈云同志的丰功伟绩让广大市民无比崇敬, 陈云纪念馆的馆名在市民身边口口相传, 练塘老街成了市民旅游的新景点。

通过红色文化进社区活动, 市民到陈云纪念馆参观后, 本人觉得或许从以下几点入手可对陈云纪念馆的影响力有所提升:1. 纪念品的开发和出售将扩大纪念馆宣传;2. 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将扩大纪念馆宣传;3. 免费体验项目吸引观众将扩大纪念馆宣传;4. 红色+ 绿色+ 古色旅游路线将扩大纪念馆及练塘周边区域的宣传。

在此项目工作接待中, 我们发现市民在参观完之后, 最关注的是美食。俗话说:“要吃好玩好”, 旅游景点是让大家在轻松的环境当中“玩”好后能有所收获, 那么美食对于来参观的人来说, 也是他们最想品尝的一大特色, 很多来参观的人最常问的就是:“练塘都有哪些有名的特色小吃”, 你们这里哪有卖小吃的等关于小吃美食的问题。

红色文化进社区市民实地参观整个活动的推进和完成, 要感谢市教委的大力支持, 感谢五个区的组织负责人与陈云纪念馆的通力协作, 同时, 也是在陈云纪念馆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 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辛勤汗水的付出下, 大家团结一心、齐心协力的成果, 同时, 也要感谢纪念馆每一位同仁为了这个活动的付出和努力。

法律进社区活动记录 第9篇

4月20~22日,在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下,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上海市虹口区科协主办的上海市“科普图书、期刊进社区”活动在虹口区图书馆启动。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王智勇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虹口区科协副主席戎凯主持。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蔡纪万,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积芳,虹口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陆健分别就活动意义及推进“书香六进”活动、实施“科普创作支撑”计划作了阐述。活动邀请了健康教育专家杨秉辉,天文学家、科普翻译家卞毓麟,食品安全专家马志英、科技编审方鸿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天体物理学博士孙正凡等,就百姓关心的医学健康、食品安全、科幻创想、读书写作、亲子教育等话题进行了讲解。

为期三天的活动吸引了3?000余市民参与,12家出版单位向虹口图书馆赠送了162种近400册的科普图书。

为把“读书日”活动常态化,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虹口区科协通过开展“科普图书、期刊进社区”活动,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创作优秀科普作品,推动原创精品作品的出版,把优秀作品推荐给读者,将出版者、作者、读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推动科普图书的繁荣。(周昭德 编辑:贺健)

“法律进社区”活动经验材料 第10篇

2002年以来,安庆市迎江区司法局针对新形势下中心城区法制宣传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创新工作思路,整合政法资源,将政法单位与街道办事处结成对子,构筑社区法律服务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做到“四个明确”

“法律进社区”活动开展以来,作为法制宣传主力军的政法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发挥专业化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效果明显。但仔细分析,这些部门的工作都急于突出自身的特色和独立性,各自为政,形成多头布置和重复实施,使社区工作人员忙于应付,造成“法律进社区”工作流向形式化。因此,必须要对“法律进社区”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通过整合各政法单位的资源,将政法专业资源优势与基层实践优势有机融合,建立相互促进、协同作战的共建合作机制,才能使“法律进社区”形成新的特色,迸发新的活力。我局在广泛征求各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迎江区整合区域内政法资源 实现普法共建合作 进一步推进“法律进社区”活动实施方案》,作出了“四个明确”:一是指导思想明确。即以《依法治区纲要》为总纲,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为重点,以整合政法资源,实现普法共建合作为途径,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形成普法工作的社会规模效应,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活动主题明确。即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推进社区依法治理,创造和谐稳定的社区法制环境和治安环境,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公正、高效的法律服务为主题;三是工作机制明确。辖区6家政法单位与6个街道办事处结成对子,建立了由党委政府(请登陆政法秘书网)领导、司法行政牵头、其他政法单位共同参与的协调运作机制;四是工作职责明确。区司法局负责对“法律进社

持、帮助和支援作用,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在街道,党工委为牵头领导,司法所是承办、协调机构,社居委是具体的工作力量。

二、针对实际,适应需求,强调“四性”

(一)强调普法内容的针对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里聚集了大量“热点”、“难点”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我局开展了有针对性地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一是针对居民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学习的需求,开展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服务;二是针对居民迫切需要提高法律素质的实际,开展居民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服务;三是针对维护社区稳定的需要,开展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二)强调普法宣传的群众性。开展政法单位“法律进社区”活动,仅凭政法单位单方面的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才能形成广大居民群众与政法单位互动的局面。我们专门开展了以活跃社区法律文化生活为主题内容的大型广场法制文艺汇演活动,将发生在社区里涉及赡养老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和帮教社区后进青年的真实案例改编成小品演出,以事喻法、以案释法、以艺示法,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情参与。

(三)强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我们将开展好“六个一”活动规定为基本工作任务,要求每个街道社区必须落实到位。即每个街道社区要设一个法制宣传专栏和一批永久性法制宣传标牌,配齐一套法律类图书,建立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每半年在社区法制学校上一堂法制课,社区家庭要有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手册等。为扩大宣传效果,一些政法单位还在社区里开展了一些司法实践活动,通过某个执法活动的宣传,以案释法,达到“处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树立“为基层社区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思想,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在社区,与社区居民“零距离”交流,了解居民的实际需要,真正与居民群众产生“共鸣”,使开展的各项“法律进社区”活动为居民群众所认可、所接受。

三、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落实“四抓”

(一)抓经费投入。为解决“法律进社区”活动经费问题,我们在社区与政法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助合作关系,积极争取政法单位在资金和物质上的投入。对此,各政法单位都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支持,有钱给(新世纪范本网http://,原创范本免费提供下载基地。)钱,有物出物。如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为结对的街道社区出资制作固定的法制宣传栏和法制宣传标语牌,赠送电教设备,解决了社区普法电教设备缺乏的问题。

(二)抓服务载体。一是创建“一站式”法律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设立了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于一体的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由法官、检察官、社区民警、司法干警、律师以及社区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坐班接待,开展法律咨询与服务,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一条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二是建立街道(社区)调解委员会。由街道办事处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解决社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区司法局、区法院以及公安派出所定期对调解人员进行工作培训,规范和完善人民调解协议制,引导居民依照法律、按程序解决纠纷;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扶贫新载体。建立了区、街、居三级法律援助网络,实现了法律援助工作重心下移;四是吸纳政法单位人员参与组建社区人民调解庭,聘请律师担任调解庭法律顾问,共同参与社区矛盾纠纷的调解,提升了调解质量,树立了调解权威。

(三)抓普法队伍。以政法队伍为依托,在每个社区都组建了由法官、检察官、公安干警、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人员组成的法律志愿者队伍,接受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调解民间纠纷。政法单位每年都派普法骨干对街道、社区的专职普法宣传员进行普法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水平。

上一篇:平舒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社团团支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