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2024-08-25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精选8篇)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第1篇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_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范例_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参考】 调查人 xxx

调查时间 2002年7月15日~7月30日

调查方式 网上调查、摘集资料

调查结果

1.大部分中学生(包括上过网的和未上过网的)喜欢上网。2.中学生上网的目的: ⑴中学生上网,查阅自己爱好的信息或玩游戏者较多,其次是聊天、娱乐、收发邮件、下在音像资料或图片,再次是查阅资料、做网页、查阅有关知识的信息、浏览新闻等等; ⑵大部分男生上网是为了玩游戏;一多半女生上网是为了聊天;

3.比较热门的网站

搜狐、新浪等;

4.中学生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中学生上网是在节假日,还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和同学一起上网;

5.中学生上网的途径

大部分中学生在家里上网,其次是去网吧或在同学、朋友家上网;

6.(非中学生)是否支持中学生上网:

支持者居多,反对者较少,大部分支持者的前提是“要正确对待,有限制地上网”。但很多中学生的家长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其反对原因大多是“上网耽误学习”及“上网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

7.网络对中学生的好处

⑴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⑵因特网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快速的查阅相关信息,并能及时了解世界新闻信息、科技动态,不受时空限制,这给中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中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的与其他人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⑷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甚至是合适的老师。这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

8.网络对中学生的坏处

⑴容易上瘾。

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室,不知不觉的出现了精神和身体上的病症,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⑵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许多网站(包括许多著名的大网站)的页面甚至主页上,都有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中学生很容易受它们的影响。有一些中学生受网上暴力内容的影响,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⑶容易荒废学业。

许多中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上网经常着了迷,晚上经常拖得很晚,不但影响了这一天的写作业和复习,还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⑷网吧问题。

现在网吧的数量日渐增多,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法的网吧。许多中学生在放学后、节假日和同学一起去网吧上网联机打游戏、聊天等等,且上网时间很长。这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在网吧里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许多接受调查的人都表示,很多网吧里电脑上的主页就是不良的网页。

⑸网上交友问题。

许多中学生在网上都有网友。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世界,网上许多人说的都是谎话,很容易是中学生说谎、受骗,甚至在这些人的“引导”下误入歧途。

⑴许多网络游戏都含有暴力的内容。很多中学生上网就是为了玩游戏,经常接触这些游戏,就有可能使一些中学生掺入恐怖、暴力、以强凌弱等等不好的思想,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较大危害。

⑵在调查中发现,聊天室中,许多人几乎句句不离脏话,而且经常谈论一些不良的内容。许多中学生长期沉迷于聊天室,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⑶在网上,一切事物都是虚拟的。一些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有的人就会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于别人沟通等性格。

分析

由调查可以看出

1. 中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 中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但是调查表明,受到网络影响的中学生并不太多。一般中学生上网是出于好奇和网络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绝大部分中学生上网还是非常正经的。

少数由于网络而出现问题的中学生,他们的问题一般是出在了“玩”上。网络吸引他们的不是知识,而是其他他们所看到的事物。中学生好奇心强、爱玩,自控能力又不太强,这使这些过于沉迷于网络的中学生在生活、学习,乃至思想上出了问题。而且,促成他们出现了问题的不只是在于他们本身,其根源问题是在于,现在针对中学生乃至青少年的网站实在太少。一般上网,如果不是有明确目的地搜索信息,充斥于中学生眼中的网络世界的,更多的还是过于成人化的东西。真正能让中学生感兴趣,并能牢牢吸引住他们的有益的专门网站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许多感到寂寞、无聊而上网的中学生,才会被吸引到网络游戏、聊天室中来,或是在无意的浏览中,被不良信息所影响。而且,玩游戏、聊天时都很容易上瘾,时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这样就使一些中学生的身体受到影响,还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 一些中学生迷恋网吧的原因

⑴假期缺少能使中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⑵缺少可以供中学生们娱乐、活动、放松的有益的免费活动场所。

许多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因此在节假日,都很想去外面放松一下。但现在正是缺少能真正让他们放松而且能在玩中学到知识的场所。而像科技馆等场所,虽然比较好,可是门票往往很贵,而且展品也很少更新,中学生不可能经常去。所以,正是这种“真空”使网吧得到了机会。而且网吧为了增加顾客,上网的价格不贵,还增加了许多能满足学生们“爱玩”性格的游戏,这更使中学生经常“光顾”网吧。

⑶对非法网吧的打击力度不够。许多非法网吧已转到了“地下”,这更使执法人员无法清除它们。

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 中学生自己要加强自控能力,上网避免浏览不良信息,并要少玩游戏,安排好上网的时间,不要太长。

2. 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上网,不能盲目的“堵网”,而应该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并使用网络,并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重点培养他们的判别是非的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使中学生能自动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的使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

3. 应多多建立一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应该是说教式的,而应该是非常有趣味,能吸引住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应该调查中学生更喜欢什么样的网站,更喜欢什么内容的网站,并将这些有益的内容加到这些针对中学生的网站中,使它们能真正贴近中学生,把他们从网络游戏、聊天室中吸引过来。

可以在这些网站中加入一些论坛,是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发表对网站,对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倾诉自己的想法和苦恼,这样就能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的方式,不但是中学生远离不良网站,还能更实际的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改进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改进网站的内容、效果。这样做往往是事半功倍。

4. 应该努力监督网络中网站的内容,净化网上环境,如果发现对中学生思想、行为有误导作用的网站,应该把它们清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 针对网吧的问题,应该加强对非法网吧的监管力度,一发现非法的网吧,就要坚决清除。可以发动中学生“举报”非法网吧,给监察网吧提供便利。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中学生上网,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第2篇

您好!我们是钱伟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生学习研究会的项目组成员,下面是一份关于当前网络中热点问题的调查问卷,是为了了解高校学生对网络中热点问题的看法。您的回答对于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衷心感谢你的支持和合作!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其他

3、您的学科:

A、理工B、人文C、经管D、艺术E、其他

4、您对网络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

A、非常关注B、一般C、偶尔D、不关注

5、您最喜欢关注哪些方面的网络热点问题?(多选题)

A、国际大事B、财经股票C、民生资讯

D、政治话题E、文体娱乐F、科技前沿G、其他

6、您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网络热点问题?

A、电视B、网络C、报纸D、广播E、他人转述F、其他

7、你为什么关注那些网络热点问题?(多选题)

A、娱乐、放松心情B、丰富课余生活,增加谈资

C、了解社会动态,关注国家大事,拓展自身见识D、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E、其他

8、您经常参与网络热点问题的讨论吗?(参与过的接着做第9题,没参与过的请跳至第10题)

A、经常B、偶尔C、从来没有

9、您参与网络热点问题讨论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A、有话要说,一吐为快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凑个热闹,无聊说说

D、事关个人利益才发言E、10、您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看法受谁影响?

A、老师B、同学C、家人D、网络名人E、不受影响F、其他

11、现在网络上会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A、应该辩证、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B、网络论坛有利于政府了解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其观点看法,从而制定相应对策。

C、可以充分展现公民的言论自由,为群众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D、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侵犯隐私权;错误虚假的言论对公民的误导等。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网络色情,青少年,心理,社会

1 问题的提出

截至2008年6月底 ,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 53亿人。中国25岁以下网民占据了网民总人数的49.9%, 特别是18岁-24岁的网民在网民年龄构成中占据最大比例30.3%, 是上网人群最集中的年龄段。青少年是上网的主力军, 也是受网络色情影响最大的群体。

网络色情对于成人的负面影响可能不太大。1970年, 美国国会任命了一个全国专门委员会调查色情作品的危害问题, 该报告发现, 接触色情品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大体上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损害。著名的丹麦实验也发现:第一, 大量观看色情品不会使被试者的性行为发生变化, 而且观看色情作品可以稳定降低个体对色情作品的兴趣。第二, 犯罪率下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成人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比较稳定的情绪和较好的行为控制能力, 色情作品的解禁, 只是适度满足了人们在性心理上的好奇心;适度补偿了某些人们在性生理上的需求, 而不会造成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所以色情作品并不是洪水猛兽。但色情作品对于青少年来讲, 其带来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2 色情作品对青少年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2.1 青春期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一个人的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青年男女生殖器官开始发育、生殖功能趋于成熟。随着青少年性生理的成熟 , 性心理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对性产生特别的兴趣, 对异性发生好感开始向往与异性接触 , 进而有些人会发生性行为 , 并开始探索与性相关的人际关系[1]。根据台湾学者的调查, 超过 93%的青少年看过A 片 , 43%的人第一次接触的年龄在 15 岁以下, 71%的人看过之后想要模仿, 其中15%曾经尝试过。国内学者潘绥铭等人对全国本科生的调查发现 , 倾向于想看描绘性交的图像材料的人高达68.2 %[2]。网络色情作品凭借其高度刺激的情节、画面和声音本身所造成的强烈的感官刺激[3], 极易成为挑逗青少年性欲的催化剂, 从某种程度上是激发了青少年心理上对性的兴趣和生理方面对性的需求。研究表明, 外在性信息的刺激可以刺激性生理的反应和性激素的分泌。著名的1975年海曼实验采用了测量器具来记录个体对淫秽色情材料的身体反应。这项研究发现明显的性行为描述类淫秽色情品刺激作用最大, 在生理测量上和自我评定上, 多数个体都对淫秽色情内容表现出最强烈的反应。个体进入青春期后的性意识随之萌发, 这一时期如果受到大量性信息的刺激, 会出现性腺过早觉醒, 性冲动的产生提前, 性意识过早觉醒。因此对于学习仍然是这一阶段主要任务的青少年来说, 过早的性冲动和性意识的觉醒并不是好事情。

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阶段。社会化是指青少年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 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来接受社会的同化, 使自己适应成人社会, 成长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此阶段, 他们的价值观还未形成, 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 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辨别力;他们的个性和心理尚未成熟, 自主性、自控力差, 对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缺乏抵抗力;他们的角色扮演仍在学习过程中, 要参照和模仿外界对象。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 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 尤其在青少年儿童的学习中, 观察学习的地位就更为重要。班杜拉的玩偶实验证实了儿童通过观察成人攻击性的行为, 从而习得了攻击性行为, 这种攻击性行为可以立即表现出来, 也可以延迟表现。另一个实验则更进一步证实了行为示范比口头劝说对儿童的外部行为的形成具有有更显著的作用。而一项研究攻击性的追踪研究则发现9岁孩子对暴力电视节目的喜好程度可以很好预测其 19岁时的攻击行为。网络色情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比普通的暴力节目更具吸引力。青春期是青少年价值标准、社会责任感、角色认同以及性意识、性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在色情网络中性解放、性暴力、性变态的示范作用下, 习得的行为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如患上生殖系统疾病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不良影响;而且在片面和极端的思考问题、任性甚至是不负责任地解决问题背后, 常常是与法律和道德的相悖, 其结果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更深远的影响则是造成他们价值标准的丧失, 角色混乱, 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是性意识和性道德的扭曲。

2.2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

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亲子间的关系会影响青少年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青少年早期的社会化, 是凭借家庭内部的代际传递进行的, 子女从处于不同社会阶层背景的家庭获取到了各自不同数量与类型的文化资本。表现在语言技巧、生活方式和审美品位等方面。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 由父母传承给下一代的主流的文化、审美、趣味对子女起着支配和主导作用。相对于低社会阶层家庭的青少年而言 , 高社会阶层家庭的青少年拥有更为宽泛的信息获取途径和更为丰富的信息符号资源, 他们常常视野更为开阔, 兴趣更为广泛, 可能会表现出对色情作品更强的兴趣[4], 但父母常常不用担心子女会误入歧途, 因为早期的家庭文化教育使其对网络色情这种乏味、粗俗和毫无艺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兴趣会很快消退, 进而他们会去追寻一种有文化品味和艺术价值的形式。专制型家庭的父母与放任型和民主型家庭的父母相比, 他们更具有强烈的控制和支配欲, 频繁表现出拒绝、过分严厉, 对子女缺少鼓励和支持。会导致青少年缺乏自我表达和自主支配的机会, 缺乏认识自身和社会价值的机会, 容易造成子女的缺乏自信、缺乏自主性、不安、或不服从、不负责的情形。所以专制型家庭的子女更容易在父母的控制未波及到的时空里表现出叛逆和不服从, 比如父母禁止浏览色情信息, 子女可能一旦有机会就变本加厉。另外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良好依恋关系的亲子交流和互动较好, 子女对父母更加信任, 当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他们与家长及时有效的沟通会使得他们使用更加有效的应对策略, 那么沉迷于网络色情, 消极被动、逃避退缩的应对也会明显减少。

除了家庭因素以外, 学校的学业压力, 小群体间的交往和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对网络色情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中学阶段 , 青少年担负着沉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 整日忙于应付各种作业和复习功课, 很难有时间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身心极其疲劳。已有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对网络色情的兴趣并不太高, 对网络色情的关注或许是他们放松身心的一种途径而已, 只有那些对学习毫无兴趣, 父母和学校又疏于管理的学生容易成为沉迷于色情网络的对象。而到了大学阶段, 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基本接近成人, 并且有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去接触各类文化, 当然也包括色情作品, 从而表现出对色情作品的兴趣比中学阶段要高。在青少年阶段, 同学之间的交往是人际交往的一种主要形式, 这种交往形式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但是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也会阻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在学校里常常有一些由学习比较落后, 又受到社会消极影响的学生构成的小群体, 他们游离于学校的主流之外, 经常有一些偏离行为, 如吸烟、赌博、打架和报复等, 而且研究还发现这些行为与青少年对色情作品的兴趣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些小群体里的的核心人物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把这些不良行为包括涉猎色情网站等传递给其他成员。另外师生之间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或辅导员与学生间的关系也会影响一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 班主任老师热情、关注、耐心、善于交流、倾听的品质可以激起那些存在学习问题, 家庭矛盾的学生的希望和信心, 重新树立生活和学习的目标, 而较少出现一些诸如过多涉足网络色情的消极行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社会的主流导向, 当然媒体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媒体中如果过多的宣扬或暗含着宣扬金钱至上、不劳而获、急功近利、不负责任和放纵的性, 那么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目标和意义, 价值取向, 甚至是对待性的态度都会差生偏离, 这样的长远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2.3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或人格中存在不利因素。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或人格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沉迷网络色情的程度。那些具有同一性混乱的、低成就动机的、人际交往能力差的、性格内向和不稳定的、低自控的等人格特征的学生往往难以对周围环境做出恰当的反应, 不能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 从而增大了他们的挫折感。网络色情一方面迎合了此类青少年 “克服自身无价值感”的需要 , 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在实际生活中难以获得的虚假的支配感。沉迷色情作品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其自我封闭的性格特征, 更降低了其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建 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色情网络对青少年负面的影响作用较大, 这与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及他们社会性或是人格特点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对青少年性知识教育和性道德培养, 性教育不只是性的教育 , 更应该是人的教育。性教育应作为全程教育、 终身教育。性教育应该是一种集灵活性、 主动性、 便捷性、 互动性、 隐私性于一体的新型教育方式, 符合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著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提出“在性知识的传播上要无微不至, 在性道德的灌输上要无为而治。我们应该给予青少年更多的信任, 相信他们的判断力, 承认并尊重他们的性冲动。”这应该是对青春期性教育最好的概括吧。其次, 注重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综合影响, 加强主流教育的导向作用。再次, 促进青少年社会性或人格的健全发展。总之, 父母、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对待网络色情的态度大可不必惊恐万分, 因为俗语讲的“好东西胜过坏东西一万倍”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也不要低估了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爱桃, 张积家, 张秋艳.我国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发展性别差异的元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20 (7) :472.

[2]潘绥铭、杨蕊.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 2004:114.

[3]吴兴民, 文伯聪.网络色情及其控制研究[J], 政法学刊, 2004;21 (1) :72.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第4篇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1-2012年度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专项基金项目(一等奖)“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信研究——基于若干群体性事件的调查”的阶段性成果。

互联网的诞生给人们的匿名通讯提供了新的方式。网络用户可以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开展政治宣传、接受咨询服务以及进行商业交易。然而,由于网络难以让匿名用户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匿名的外衣”的遮掩下,谣言可能被放大,真相可能被扭曲,任何人的言论都可能成为引领下一波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可以说,网络中的匿名“声音”已经对社会心理的塑造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而我国公共事件的频发与社会心理的“被塑造”,和网络的匿名性特点无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匿名条件下所形成的网络舆情,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已从一种转型期的社会现象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力量,并且,这种新的文化力量正逐渐脱离人本身,形成对人的异己统治的某种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事件的演变。而隐藏在这种异己文化力量背后的正是当今社会大众的普遍心理特征:焦虑、抱怨、恐惧、愤怒与不安。

一、社会、大众与社会性格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着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从乡村走向城镇、从礼俗社会走向法理社会的深刻转型,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1]孙立平教授用“断裂的社会”准确地概括了当下中国社会的特质:在一个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分并存,互相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这种断裂几乎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可以同时看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几乎是完全不同时代的东西共存于我们的社会里[2]。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西方社会现代化所遭遇的问题逐渐延伸至更广阔的大众场域,中国社会也深受其影响。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崛起、大众自由与权利意识的觉醒,在丰富了民主建设成果的同时,却也带给社会以不安、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

在这个时代,“沉默的大众”被推上历史的绚烂舞台,然而,匆忙的、浮躁的他们也只能是一群“孤独的人群”。“在20世纪哲学、社会学、传播学研究视域中,‘大众’更多被看作‘同质性极高之人群的集合体’,特点是‘众多而质同’。‘大众’就是失去抽象本质支撑的零散的小写的‘我’;‘大众’不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人心各如其面的零散的群体。”[3]大众不再沉默了,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机械人”,这或许正是人类社会工业化、现代化的后果表现。涂尔干认为,“现代社会生活极具变迁的特征主要不是源自于资本主义,而是产生于复杂的劳动分工的强有力的刺激,通过工业对自然的开发,去满足人类的需要。我们不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秩序之中,而是生活在工业秩序之中。”[4]对于涂尔干的“生活在工业秩序之中”的观点,吉登斯提出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不应该把现代性、工业主义、资本主义等要素看成是“彼此排斥的东西”,“现代性在制度性的层面上是多维的,每一种被各种传统详细说明的要素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对秩序的探讨“应该变为社会体系究竟是怎样把时间和空间‘连接’起来的。”[1]总之,工业化在改变社会秩序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中的人的性格特质,复杂的劳动分工使人与人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这也使得普通大众之中个体的力量相对减弱。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在潜意识中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个体利益的维护可能越来越需要由个体凝结而成的群体力量的支持。

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造就了现代人的性格和社会的性格。马克思曾经用“异化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被自己创造的异己物所控制的非人的状态。这对于分析当今时代的社会性格特质同样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指出,舆论、市场等匿名权威取代了理性的公开权威,适应及认可的需要取代了个人良心,日益增长的无能为力感取代了优越自豪感[2]。“常识、科学、市场、公共舆论”成为大众决策、判断的主要参照,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他人导向”的性格特点。在“他人导向”的社会,“大众不会像‘传统导向’时期那样因为失去面子而羞耻,也不会像‘内在导向’时期那样因为失去自律而负罪,却会因为无法得到他人认可而焦虑”[3]。由此,当代社会的大众无需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而是见风使舵、随波逐流,这样的选择即使不能满足私利,也能某种程度上得到他人的认同。

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机械的”大众、“他人导向”的社会特质以及工业化、现代化所共同造成的焦虑、不安与浮躁等社会情绪和心理,使得我国不少公共事件在网络匿名这一放大镜的作用下,问题被放大,事件被误读,不仅误导了社会舆论的走向,也使政府和其他有意于解决公共事件的社会组织在处置事件过程中显得更加乏力疲软。

二、网络匿名与社会心理塑造:以若干网络公共事件为例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 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4]由此可见,网络已成为公共事件爆发的新的聚集地,而这与网络的匿名性特征无疑存在着某种联系。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到的“社会心理”,主要是指参与到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网民心理,以及在这些网民影响下介入到网络公共事件过程中的其他社会公众的心理。

(一)匿名、匿名通讯与网络匿名

学术上关于“匿名”概念的涵义,与众人对其所持有的认识与理解相差并不大。本文主要参考了在1997年AAAS会议[5]中对“匿名通讯”尺度的概括。

nlc202309022111

匿名通讯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特征,包含了四种“尺度”[6]:一是关联性。在匿名通讯中至少存在两个当事人,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在双方匿名通讯过程中,充当纽带的中间人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并且,这个中间人可能知道也可能并不知道发送者的真实身份。[7]二是机密性。匿名通讯至少在部分要素方面是机密的,这些机密要素主要涉及通讯的内容、形式、通讯双方的信息等等。三是使用假名的。假名通讯包括使用笔名、符号或者昵称。人们可以同时使用一个或多个假名来进行网络操作。[8]四是使用假名-匿名的。这意味着只有转投运营商可以链接到个人的化名。只要转投运营商保护一个人的记录并且没有透露他或她的E-mail地址,那么他或她的隐私就是安全的。

匿名性的特质使网络传播具有不同于传统传播的特点。施拉姆指出,任何传播都可以被还原为一种最基本的传播模式,即A、B两个主体通过符号C进行的传播。[9]茅亚萍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传播环境和传播功能两个因素以观察网络匿名传播的特点。在此,考虑到传播机制和传播功能因素的重要作用,我们引入这两个因素以探讨网络匿名传播的特点。

传播机制D

传播者A——传播符号C——接收者B

传播功能E

图1:网络匿名传播模式简图

上图显示了网络匿名传播的基本模式。其中,A为信息传播者,B为信息接收者,C为传播符号,D为传播机制,E为传播功能。接下来,我们将对模式中的每一个要素进行具体分析,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匿名性是如何在网络传播中发挥作用的。

首先,传播主体A和客体B都具有身份不确定性。网络匿名为通讯者提供的先天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在身份不确定的条件下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正如1993年美国画家斯坦纳的一幅漫画所描述的那样:两只狗在网络中漫游,大狗得意地教诲小狗说:“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这说明网络匿名的首要特征是身份匿名。

其次,传播符号C为网络匿名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网络传播方式与传统传播方式(如:面对面的交谈)的另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传播符号(或者说传播媒介)的不同。社会学和心理学专家经研究发现,面对面交谈之所以有助于增加彼此间的信任感,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于语言内容(即语言性符号)的可信,而在于非语言性符号(如:交谈时的表情、神态、肢体动作等)的表达与验证。而网络传播中最常用的传播媒介主要是语言性符号,而不是非语言性符号。缺少了后者的验证,网络信息接收者在判断一条信息或一篇帖子是否可信时就变得更加困难,而这种困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匿名性所造成的。

第三,传播机制D同样具有匿名的特点。对于传播机制,我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传播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哪些;二是匿名性是如何促使这些机制发挥作用的。简言之,网络传播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信息发布、信息渲染和信息澄清,其中,负面或错误信息的渲染直接促使网络事件升级为公共事件。网络匿名性的特质恰恰有助于信息渲染作用的加强。

第四,匿名性对传播功能E的调整。我认为,传播功能可以从效果的角度分为两种:对有序性的加强和对无序性的加强(在此,有序性和无序性是针对网络秩序而言的)。在信息完全公开透明的理想状态下(即非匿名状态下),借助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传播媒介,信息的传播既能加强有序性,也能加强无序性。但是,匿名性很可能会造成传播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的失衡,亦即对无序性的加强大于对有序性的加强。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权威性信息”的缺失或滞后。而这又与网络匿名不无关联,因为,匿名信息的泛滥极有可能将权威性信息埋没。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对“匿名性如何促使网络事件升级为公共事件”有一个更清晰的把握。总结来说,匿名性减少了网络传播中的非语言性符号,加强了信息渲染的作用,在“权威性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又促使网络秩序的无序性得到加强,从而为网络事件在短时间内升级为公共事件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从“三亚宰客门”事件看网络匿名对社会心理塑造的影响

1.回顾“三亚宰客门”事件

2012年1月28日,微博用户罗迪发布微博称:“朋友一家三口前天在三亚吃海鲜,三个普通的菜被宰近4000元。他说是被出租车推荐的。邻座一哥们指着池里一条大鱼刚问价,店家手脚麻利将鱼捞出摔晕,一称11斤,每斤580元共6000多元。那哥们刚想说理,出来几个大汉,只好收声认栽。”该微博发布后,立刻引起网友热议。截至29日下午6时30分,这条微博在网上已被转发4万多次。

随后,罗迪的微博引来更多网友们被宰经历的曝光。庞大被宰群体的抱怨声引起了社会各界和三亚相关部门的重视。自29日起,三亚市工商、地税、物价、公安、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先后介入调查此事。

1月29日下午,三亚市政府新闻办的官方微博连发三条信息,回应了此次“春节宰客”事件,引发网友热议。由于其回应的内容存在争议,每条微博都遭到大量网友嘲笑、质疑。截至当晚22时,这三条微博合计已被转发近2万次,评论近1万条。

1月30日下午,三亚市新闻办在其官方微博公布了三亚市工商局春节期间12315值班情况:1月22日至28日,共接到消费者申诉举报、咨询电话70个,受理申诉举报43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而之前微博提及的“零投诉”实际为海鲜排档、水果零投诉。其官方微博向网友道歉:“上一条微博表述有误,是我们工作的失误,敬请广大网友见谅”——媒体代言为“我们错了”。

1月31日, 三亚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春节黄金周旅游接待工作媒体通报会,通报近期备受关注的游客春节期间在三亚被宰事件的进展情况。三亚工商局办公室主任傅念国表示,由于没有更确切的证据,案件查办工作存在较大困难。一旦取得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富林渔村存在欺客宰客行为,三亚市工商局将从严处罚,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但对于恶意攻击三亚的人,将依法追究责任——三亚工商局的这一表态再次引发网友热议,众多网友匿名发布微博对其表示质疑和不满。

1月31日晚,高先生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其后,高先生给《商报》记者发来短信称,不愿意被打扰,希望政府与相关媒体思考如何打新的创业实验田重树国际旅游岛品牌,而不是抓住个案不放。罗迪最早曝光微博也已经删除,他删后解释称,删帖与他人无关,“我被骚扰了”;另外他还发帖说:“整死一两家店不是目的,整个旅游管理水平提升才是我所希望的。”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第5篇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名大三学生,正在完成我的课题论文。这项调查是论文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非常感谢您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填写这份问卷,您的意见对于我们这项研究很重要,请您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写。该问卷不记名,我们会对相关数据保密,回答无对错之分,务必请您照实回答。衷心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1您的性别是(A)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A)

A,18~29 B,30~39 C,40~49 D,50以上

3您的学历是(A)

A高中级以下 B大专本科 C硕士 D博士及以上

4您进行团购的时间(A)

A不足半年 B半年~一年 C一年~两年 D二年~四年 E四年以上

5您的团购频率是(A)

A每月1~5次 B每月6~10次 C每月11-15次 D每月16~20次 E每月21次及以上 6您在团购上的月花费是(D)

A100元以下 B.100-300元 C.300-500元 D.500-1000元 E.1000~2000元F2000元以上 7您的月收入是(B)

A1000以下 B1000~4000 C4000~8000 D8000~12000 E12000以上

8您选择团购的原因是(A)

A省时 B相对便宜 C跟风 D团购网站的流行 E网站推荐 F好奇 G冲动 H其他 9相比以前,现在您在购物上出现了哪些变化(A)

A购物兴趣发生了变化,习惯多看看、多比较,而非单

一、需求购物

B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非单一结账方式,喜欢信用卡,支付宝等更简洁的支付方式 C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并非便宜没好货,更注重质量与信誉

D无变化、无影响

10团购模式开启了您的哪些消费心理特征(B)

A个性化消费心理加强 B消费主动性增强 C消费速度变快 D消费求实度增强E无明显变化

11现今购物更注重(B)(F)(H)

A支付方式 B信誉 C物美价廉 D折扣 E附带服务 F正品 G无条件退货 H品牌 I其他

浅谈网络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 第6篇

吴 磊

内容摘要:互联网以强劲的势头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热潮,网络因其传输信息的快捷、方便,网络热潮也涌入校园,引起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踊跃参与。对小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从正面影响看,网络使学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交际、增强了自信、培养了个性。不过与网络对小学生正面影响相比,目前其负面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网络游戏及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此形势下,社会、家庭、学校应积极做好应对措施,打造绿色网络,使小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网络 小学生心理 双刃剑 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由于网上内容的快捷性和声图并茂的形象性,使得人们喜欢上了网络。目前,势不可挡的网络热潮也涌入了校园,引起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并且踊跃参与。他们在网络上玩游戏、发Email、交友聊天、学习社交、学习生活,体验虚拟世界里的美好与罪恶。而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们,也面临着网络的影响,他们尚未有一定的识辨能力和自制力,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往往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网络世界对孩子们的影响,早已比真实世界更真实,对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何对待“网事”,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已成为社会、家庭和学校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信息,可以陶冶情操、广交良友。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电脑及网络的重要性,意识到它们在孩子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但电脑游戏、网络上不健康内容等副作用又让人们望之生畏、言之色变。其中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品德成长的影响尤为突出。

一、网络对小学生心理影响的主要表现

网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事物。小学生在这个包罗万象、生动活泼的虚拟世界里,可以不受时空的制约,无拘无束的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可以和小伙伴们交流学习和生活。可以说,网络给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养成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拓宽了视野

网络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它为孩子们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鼠标一点,大千世界尽收眼底,比如你要查找某个知识点时,只要在百度或谷歌搜索,就能出来一大堆你需要的内容。网上获取知识方便、快捷、全面,而且网络知识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生动有趣。小学生只要留心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为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现在,网络已成为孩子们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2.扩大了交际

很多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性格上对家长仍有依赖性,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有了网络,可以为小学生体验他人心理感受,进行双向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在网络上他们通过互发电子邮件或聊天、博客、在线游戏等手段进行交流,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畅所欲言。在网络上交流,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情感、尊重和满足感。孩子们通过网络扩大了交往范围,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对他们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

3.促进了个性发展

未来社会需要孩子们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特殊才能,否则很难在竞争中取胜。现在的教育现状过分局限于书本知识,忽略了对孩子个性的培养。网络给了孩子们一个没有止境的探索天地,可以在网上各个论坛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学习生活。如现在很多小学语文老师要求孩子们书写优美的“每日一句”,上传至网络并建立自己的专版,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创作的画作或手工制作上传至网络建立个性化的网页、博客等,与别的小朋友分享动手的快乐,展示自己的特长。通过展示和比较,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小学生学习知识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老师始综只有几个,讲授的内容很多还是局限在课本中,每天的学习生活单调重复,导致很多小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欠缺。而网络上的很多学习软件,如“一起作业”、“悟空识字”等,寓教于乐,在游戏中学习,在娱乐中成长,提高了小学生的学 2习兴趣,避免了学习中的枯燥性。

5.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

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交流或学习成绩不理想,导致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影响学生个性发展。而在网络上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即便是取得游戏的胜利,也能获得心理成就感,在网络上非常容易得到自我肯定,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虚拟体现。正是一部分在学习方面处于劣势的学生从网络中发现自己胜过他人的一面,从而走出自卑的阴影,提高了自信心。

网络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无疑是很大的,他在帮助孩子们获取知识、了解社会、掌握技能、促进沟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网络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影响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目前,据权威部门调查统计,发现约有98%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游戏和聊天,只有2%的学生上网是在利用网络查阅与学习相关的资料。他们一周上网时间最短为3~5小时,最长竟达12~18小时,个别同学因上网已成为“多重债务国”。当谈到上网感受时,这些同学无不兴奋异常:

有的说:“网上你可以是‘大侠’,也可以是‘美眉’,你还可以尽情的倾诉学习中的烦恼,发表对老师、同学的看法,根本不担心隔壁有耳。”

有的说:“你玩过LOL、CF吗?你知道我最辉煌的战绩吗?” 有的说:“我心里一天到晚总想着上网,就连上课也没有精神,„„” 他们对网络的看法,大多都是把网络当成是他们娱乐的工具,为此很多学生沉溺其中而患上了网瘾。

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人又把它称之为当今社会的“电子毒品”,正在危害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小学生来说,上网有诸多有害之处:

1.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长期沉迷于网络,缺乏必要的锻炼,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作息规律被打乱,精神不振;长时间盯在荧屏上,造成用眼过度,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据报道,某市一名12岁小学生在网吧泡3天3夜,饿了喝口水,困了打个盹,通宵达旦地玩游戏,当家人找到他时,身体已极度虚脱,几近死亡。另外一些网站上的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很容易给小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导致心理扭曲。据扬子晚报报道,镇江一名13岁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受黄色网站影响,难以克制 3 之下竟当街对一年轻女教师实行性骚扰!

2.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很多网吧未经消防、安全、文化等部门允许,没有安保人员,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网吧中人群鱼龙混杂,有的人进出网吧,纯粹是为了敲诈一些小学生。2012年5月24日,江苏常州武进一名14岁的少年党某辍学在家,因为没钱进网吧玩游戏,居然打起了小学生的主意,敲诈一名小学生长达一个月之久。有的网吧经营者唯利是图,向过夜未成年人提供饮食住宿;孩子夜不归宿,家长、老师自然心急火燎,到处找人,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不安定因素。目前,网吧已成为滋长是非的一大聚集地。

3.影响小学生的学业

沉迷于网络中的小学生,会惦念这游戏中的情节,想着如何去战胜别人、如何多练级,长期的不思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我们无法真正进入那些网迷们的内心世界去体味他们的感受,但可以想象得到他们游离的眼神、胀红的眼睛、疲惫的心理到底有多少精力去搞学习。所以学生一旦被“网住”,往往会误入歧途,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学习兴趣低迷,学习时间无精打采,不按时完成作业,严重者出现厌学、逃课等现象。

4.影响小学生的人格发展

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对挫折的容忍力和适应力较差,会使一些自制力差、性格孤僻的学生出现人格障碍。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希望把自己的愿望、爱好、习惯、利益等通过网络中的角色扮演来实现,在虚幻的空间里创造一个“完美”的自己。在网络中人人都是“自由人”,你可以不符合社会规范,可以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伤害他人习以为常,于是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对人或事的漠不关心,行为冲动,犯错后既无悔改之意又不能从中吸取教训。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不愿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导致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封闭、性格孤僻、人格缺陷。

5.削弱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诱发犯罪心理

网上不良信息泛滥,影响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引起学生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如在网络游戏中,大多内容很暴力,杀几十个人、结几十次婚、养几个私生宝宝在网络中不是什么怪事,不需要接受社会制约或其他 4 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的宣泄。在游戏世界里,所有问题都可用武力来解决,小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这些网上垃圾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冲突便会采用这种方式解决,因此容易诱发犯罪心理,引发现实悲剧。近年来,由于网游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如广东顺德一个小学生在课间嬉戏时,因为模仿网络游戏中的对打画面,一刀刺死了同班好友。以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少小学生的童年乃至生命,正被网络游戏及网上的不健康内容无情的吞噬。

网络文化就像一把“双刃剑”,作为新的传媒渠道为小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同时又使很多孩子患上网瘾,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一部当心便会毫不留情的葬送学生的前途。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社会、家庭、学校都应积极面对,共同为小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网络对小学生不良影响的防范措施

网络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心理需求。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而不沉迷于网络,要靠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对影响小学生身心成长的不利方面要积极地开展一些列的防范措施。

1.开办家长学校,讲解“网上垃圾”的危害,要求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引导孩子知道过度上网的危害,加强对孩子课外活动的指导。

2.加强校园网建设,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学校抓住网络对小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特点,在校园网上开辟各种板块,举办网页大赛,展示学生的各种才能。

3.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网络最吸引处就是它声图并茂的形象性,这恰恰是传统教学所缺少的,学生在课堂里看不到“新、美、趣、乐”。试问,这样的课堂如何能挽留住那一颗颗驿动的心,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电接受新的理论和教科成果,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并自觉地把现代化信息技术引进课堂,使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

4.老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避免他们在虚拟世界里满足体验成功。

5.充分利用好休闲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他们从虚拟世界中脱离出来,弱化上网的念头。去追求健康、向上、充实、多彩的人生。

6.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网站,如雏鹰网、中青网等等。在自己喜欢的网站里学习,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

网络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道德品德等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容忽视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假如未来的孩子注定要在虚拟世界里与人交往、生活、游戏,我们应该更努力的跟孩子一起学习,正确的引导他们,我们应兴其利、去其弊,发挥网络的优势,让网络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好帮手,使他们在前行的路上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陈明祥,《浅谈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及对策》,2004年5月。3.应良帆,《需加强对少年网虫的教育》,2002年10月。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第7篇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1.8.18

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国际互联网研究中,网络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巨大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自从在大一下学期买了电脑后我的生活就再也离不开网络了,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一种迷醉还是一种堕落。在这暑期之际,我决定挖掘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青少年上网现状,及上网目的(一)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

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二)调查报告还显示,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和宿舍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但作用不大),孩子们总是想方设法上网。

(三)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娱乐目的、实用目的、网络技

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O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娱乐”、“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二、上网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

网络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

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一定的医学卫生知识和体育锻炼常识是最便捷的。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除烦恼和疑惑;网络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研究动态及求医预约等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青少年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青少年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积极影响大多数产生在自觉性比较高的轻声念升上,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基本与此无缘。

(二)、消极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络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聊天是许多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多数进入聊天室聊天的青少年大都没有固定的话题,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在网络上,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于是,许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教师,甚至硕士、博士论文也从网络上购买,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现实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总的来说,消极影响的威力要比积极影响的大得多。

三、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毋庸质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

(一)、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

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途”的根本保证。首先,要针对青少年在上网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实行“3W”(即为什么上网(why)、如何利用网络(how)、什么时候上网(when))引导,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上网、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要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各层面的综合引导作用,形成贯穿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的强大合力。家长和教师应当与青少年一起制定上网规则(比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等),分析上网的利弊,并以身作则,坚决不做有违文明和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同时,也要做好青少年上网活动的疏导工作,如提出完成课业、功课及格才能上网等要求,限定他们的上网时间,向他们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设置密码)使他们只能上指定的网站等,还要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当他们参与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活动时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制止。大众传播媒体应在普及网络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在传授网络知识的同时,告诉青少年如何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政府应巧妙运用行政、经济、市场、法律等手段和自身调用资源的优势,强化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管理和调控。再次,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意识,“疏”和“堵”有机结合,正面激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暗示诱导相结合,寓理于事、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

(二)、加强对网络的监管

网络环境既要宽松自由,又要规范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假如说你身边没有网吧,甚至连电脑都不会有那你肯定不会上网,哈哈。首要的是加强网络管理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要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打击网上犯罪,尤其对营业性网吧,要严格地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

(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人类文明自开始以来,道德就成为调节人类行为的基本手段。道德调节的范围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拓展是形影相随的。没有道德约束,互联网就会成为潘多拉盒子,诱发和滋生出比现实社会更严重的邪恶和犯罪,最终危害人类自己。虽然,道德并没有强制力但他现在仍然是约束我们的又要力量,合理利用道德的力量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互联网是一个世界性的事物,因此,我们在研究提出自己的网络道德规范时,可以而且应当认真

研究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成果。同时,也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融合我国的传统美德。其次,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道德往往要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网络道德也不例外。关注、宣传网络道德,是当前大众媒体和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再次,强化网络道德的软性惩罚机制。网络可以通过一种网络身份的确认来增强道德规范的制约力量。同时,还要加大对网络道德的舆论监督,形成网络道德行为的舆论评价机制。

(四)、推进网络的法治化进程

“法”是准绳和依据,无“法”则无“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要尽快把网络文明纳入法制轨道,实行以法治网。针对我国网络立法的现状和不足,借鉴国外网络立法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修改现行法律,使之适用于网络信息犯罪;另一方面又制定新的信息犯罪法规,特别是应该建立一套保护青少年隐私权和禁止色情资讯的特别规范。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加强网络立法工作时,既要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又要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近几年,国家为促进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青少年对网络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因此,必须加大普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以法治网,既要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五)、丰富青少年的网外文体活动

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多数人迷恋网络都是因为觉得现实世界无聊、没意思等等。或许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同伴,或许是父母太忙受到冷落等。现代传播学认为,电子媒介本身就具有一种麻醉功能,用它的工具理性改变着受众。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外的生活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网上育人与网下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一要大力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二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谈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8篇

一、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 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 主体意识增强。首先, 网络时代的虚拟现实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其次, 网络时代的信息化特征强化了学生的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再次, 网络时代对人才高标准的要求促使中学生形成强烈的求知意识。

(2) 价值观念的更新。信息网络是一种对人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媒体, 它的跨时空性、多极主体性、双向交互性的特点, 客观上要求学生逐步树立开放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全球观念等现代观念。

(3) 人格素质现代化。学生能够自觉地感知现代生活, 主动地创造现代生活, 逐步形成适应网络时代的自我独立、开拓进取、创新的现代人格素质。

2. 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1) 角色错位:在网络环境中, 学生的网上行为往往是在“虚拟”的世界中发生的, 导致他们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 而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虚拟交往, 产生人际关系冷漠、人际情感萎缩、人际距离疏远, 从而造成新的人际关系障碍。

(2) 人性异化: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崇尚主体性和个性张扬性的社会, 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挥,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 相反或许还会滋长人性中的劣根性, 并可能给学生带来“人性异化”。

(3) 自我迷失:网络是一个交往的平台, 也是一个交往的屏障。它为人类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没有约束的空间, 同时又掩盖了“网络人”的真实身份。

(4) 道德失范:网络上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 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 道德自律行为和意识淡薄, 就很容易产生“网络”特别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 进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且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做的事情。

(5) 技术崇拜:网络资源使学生自我约束力弱化, 道德行为自律意识淡薄, 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 甚至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依赖。网络的沉迷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使学生“网下”情绪低落, 生物钟紊乱, 思维迟钝, 逃学, 荒废学业, 这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1. 倡导教师制作优秀的课件, 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校园网络氛围

网络对教育的冲击毋庸置疑, 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 更新观念,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适应学生、适应网络、适应社会;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学载体, 认清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诸多优势, 比如, 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体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注重发挥它的动态模拟展示、资料查询、模拟操作、协作交流、反馈练习、多媒体情景创设及游戏等功能, 使教育工作中学科渗透这条主渠道更宽更深, “两课”更生动、活泼, 班级教育更具特色, 从而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2. 强化法制教育, 建设一个规范、开放、理智的校园网络氛围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面对精彩得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 教育工作者加大网络道德的教育, 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 培养健康的网络人格。防患于未然, 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我们把传统的法制教育增加了新的内容:公民必须以合法的言行介入网络, 预防青少年学生网上失范行为。

3. 结合本校特色, 师生共同营造具有网络时代特色的真善美的校园网络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局域网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办学理念, 推荐知名的教育网站;各教研组可以提供有学科特色的资源, 设立论坛, 让学生有的放矢;班级也可建立自己的网页, 组织团日活动、班会 (如网页设计比赛) , 让学生自觉地参与良好校园网络氛围的建设中来。学校要切实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有效性, 扩大辐射面, 增大影响力。当前应尽快组建高度集约的、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站, 实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互联和资源共享, 促进网上与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并举, 建构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教育模式。

4. 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网络素质, 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监督力度

教师和家长都是学生心理教育的主要力量。要抓好网络时代学生德育工作, 教师和家长必须了解网络, 懂网络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走进网络世界, 关注学生上网动态, 对他们进行网上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进行教育纠正。因此, 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网络素质, 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加大监督力度, 是防止学生受网络消极因素侵蚀的重要途径。

5. 建构人本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网络在分解青少年的个性和阻碍主体性成长的同时, 也在瓦解他们的价值观, 削弱他们的情商。教师和社会心理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心理教育观念和模式, 应当给学生“网民”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 而不是提供“说服”“说教”或“灌输”,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心理生活为中心, 促进“网络人”的人格现代化。

6. 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的大胆尝试

以网络为载体, 充分利用网络自身功能与特点, 进行网络心理教育。它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 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 是心理教育的现代内容, 又是心理教育的新方式。

总之,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网络时代的学生的心理健康, 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 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加强教育引导, 加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 净化网络环境, 共同筑起一座网络心理教育长城, 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

摘要:网络环境的良莠,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是网络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和负面的影响, 二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上一篇:德育示范学校自评报告2(2011、12)下一篇:班主任技能大赛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