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的技巧及方法

2024-07-06

拟题的技巧及方法(精选15篇)

拟题的技巧及方法 第1篇

移植是指把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专有名词和行业用语植入题目之中,成为题目的一部分;化用则是在使用技法一的基础上化用名作名著、电影电视、戏剧歌曲等作品的标题或名句,包括对名言警句、诗文俗语的化用。一是借鉴了原作的韵味又有所创新,二是有了幽默感和趣味性,产生特别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运用示范: 高中生活多来咪 问世间诚信为何物 人间诚信今犹在

拟题的技巧及方法 第2篇

直接用文章的观点做标题,一般用作议论文的标题,它能让读者对文章的主题一目了然。在题目中直接揭示出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或关键之处,使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运用示范:小事不小 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记叙文的拟题技巧 第3篇

一.以某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具体事物拟题

这样的具体事物往往体现着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情感兴趣, 同时又是作者与主人公联系的桥梁。如《风筝》, 选取“风筝”这一具体的事物命名, 是因为故事因“风筝”而引起, “忏悔”的心绪也因“风筝”而产生。它凝聚着“我”和弟弟的手足之情, 同时又表达“我”深深自责和忏悔的心情, 它牵着“我”对少时弟弟的一段往事, 将“我”和周围其他的人联系在一起。

二.以某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拟题

象征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特殊的含义。如借助灯光来象征光明, 借助风暴来象征革命, 借助春风来象征党的富民政策。有些文章的主题, 作者不直接或不能直接点明, 往往就采用这种方法给文章命名, 从而起到“启迪”的作用。如冰心的《小桔灯》, 借小桔灯这一具体事物来象征小姑娘镇定、乐观, 从而使人们看到未来美好社会的“曙光”。又如高尔基的《海燕》, “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之际, 无产阶级革命者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三.以人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特定形象拟题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可以说是纪实散文中的最上乘之作。然而作者仅仅选取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并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 表现了天地间伟大的父爱这一主题。以“背影”为题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四.以贴近某一时代主题的热点素材拟题

要使标题新颖, 还要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使人一看题目, 就觉得春风扑面, 清新醉人。谈连战回大陆的文章, 如以《此岸·彼岸·桥梁》为题, 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此岸”是台湾, “彼岸”是大陆, 要想从此岸达到彼岸, 必须通过连战等人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这一“桥梁”。又如《8与发》《雷锋“出国”了》《变味的掌声》《真情不“下岗”》等出奇制胜。

五.以某一恰当得体的修辞手法拟题

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文体和内容, 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手法, 能避免一览无余, 能使文题生动形象、精炼紧凑、含蓄隽永, 更使文章锦上添花。“言之无文, 传不久矣”, “文”即修辞。在文章中恰到好处的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功能。在文章的题目中如果恰当地运用修辞同样也可以达到“妙不可言”的功效。

1、运用比喻拟题。如契诃夫的《变色龙》, 以“变色龙”为题形象的刻画出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比喻”这种修辞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生动, 又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所以给文章命名可充分利用这种修辞方法。

2、运用引用拟题。巧妙的仿写、借用、改写, 可以使题目鲜活别致, 新人眼目,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如《怎一个“慢”字了得》批评一味求稳、甘于求慢的传统心理, 号召人们大胆创新, 大步前进。该标题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 诙谐幽默, 新颖别致。

3、运用反复拟题。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就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 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强烈呼唤和深刻思考: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 让有限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当然以上讲的是在记叙文中的命名利用修辞手法的几个特例, 用在议论文, 杂文命名更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4、运用反问拟题。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题目以反问句的形式出现, 悬而不论, 这是很巧妙的聚焦了当时的社会热点问题, 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要谈的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题目中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既警醒了国人, 又有力地振奋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歌颂了“中国的脊梁”的铮铮铁骨。

标题只是文章的眼睛, 与全文的内容相比, 只是个“引子”而已。但是, 没有好的“引子”, 文章这颗“炮弹”就难以爆炸, 有可能成为“哑炮”, 这就势必会影响到文章的效果。如:《他盯着女生看》一文, 乍一看标题, 你会大吃一惊:这男生怎么会这样?!再读文章, 你仍会吓一跳:他还是一个班长, 真不像话!一直读到文章结尾, 你才如梦初醒:原来班长为了给大家画肖像做毕业留念, 才盯着女生看的。这样的标题令人悬念顿生, 一下子就能抓住读者的心, 从而使读者不得不阅读下去。

小议中考作文的拟题技巧 第4篇

那么,拟题有哪些技巧呢?

一、跳出俗套

例如:写同学的友谊深厚之类的文章,如果拟题为“同窗友谊深”,就显得平实浅易、落入俗套,倘若改为“天是多么的蓝”,用蓝天象征友谊的深厚纯洁,就会显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不尽。

再如:写老师的作文很多,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老师都组织学生写这一类作文,如果拟题“可敬的老师”,就会显得面目陈旧、似曾相识。如果拟题为“冬日的阳光”,用冬日的阳光给人以温暖来比喻老师总是在我们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帮助,那么,文章则显得十分亮丽,很有文采。

二、巧用修辞

例如,写“我的好同学”这类作文,往往会写得千篇一律,难出新意。如果借助比喻拟题“永远的人生彩虹”,把我的好同学身上的一些闪光点比作彩虹,则显得生动形象、文采飞扬。又如九年级的各学科考试,往往是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如借助夸张的修辞手法拟题“粉身碎骨为考试”,则会收到振聋发聩、唤醒世人的特别效果: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严重危害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必须加以纠正!

当然,还可以运用其他的修辞方法来拟题,如:“你为什么这样目中无人”(反问)、“躺着读书,站着做人”(对偶)等。

三、标点入题

标点符号往往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标点符号入题,文题便显得清新活泼,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例如“理想……”,省略号入题,为读者营造了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又如“读书?益智?”连用了两个疑问号,发人警醒,令人遐思。还有别的一些标点符号可以入题,如冒号“路:是用毅力开辟的”,如间隔号“个人·集体·国家”等。总之,引进标点符号这一源头活水,就可以拟出新颖别致的标题来。

四、代数式入题

例如“7+1>8”,这个文题从数学的角度看,荒谬绝伦,可是换一个角度看却是十分正确的: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十分紧张,如果一天到晚八个小时坐在教室里不出去,则学得头昏脑胀;如果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到户外去活动活动,劳逸结合,调节一下脑力,那么七个小时的学习效果肯定比八个小时的学习效果要好。这里的不等式巧设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激起读者阅读的欲望。又如“努力+科学方法=成功”,这里用恒等式,揭示了“努力、科学方法、成功”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运用代数式拟题,具有直观、醒目、寓意深等特点。

五、运用名句、成语、格言题

名句、成语、格言都是知名度高、有意味的语句,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文学性。世世代代,人们对它们青睐有加,今人更应继承创新。如写学习雷锋活动的好人好事多,拟题“天涯何处无芳草”,就显得十分典雅、非常温馨。又如写一个同学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拟题“为伊消得人憔悴”,就显得古典雅致、深沉含蓄,又使文章富有诗的意境。诸如“学海苦作舟”“寸心报春晖”,则化用了“学海无涯苦作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诗名句,这是一种活用的方法。

再说运用成语拟题。如“紫气东来”,写改革开放的春风给贫困的地处偏乡僻壤的人们带来了好运。文题给读者展示了一副改革开放的热烈的画面,场面十分宏大,形象十分鲜明,真可谓充满诗情画意。又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富有哲理。诸如“春风化雨”“尊师敬道”等用成语拟的文题,显得简炼、深刻、古典、别致。

用格言拟题。如“满遭损,谦受益”“流水不腐”等用格言拟的文题,都具有十分深刻的哲理,能揭示文章的中心,启迪人们的思维,闪耀着智慧的灵光。

六、借用流行语

如写学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因为有老师心血的滋润、汗水的浇灌,拟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借用了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歌歌名。又如“谁动了我的课间”,化用了流行书名《谁动了我的奶酪》;“今天你跳了没有”,化用了流行广告语“今天你喝了没有”;“将考试进行到底”,化用了热播电视剧剧名《将爱情进行到底》。流行语是社会发展大潮中的激越浪花,具有强大的构句能力和语境再生性,恰到好处地把流行语化用为作文题,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高考作文拟题方法技巧指导 第5篇

可是,有些时候标题把文章内容全部揭示出来,读者反而不再有阅读的兴趣。读者一看标题,知道某问题已成定论,知道了某人的命运,知道了某事的结局,就不愿意再看正文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用到了另一种拟定标题的方法——引起悬念。

标题中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标题中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标题中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利钝未卜,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悬念,迫切希望知道下文。

写作技巧:特征式标题拟题方法 第6篇

在我的记忆中,最惬意的是初三第一学期时的一次野炊活动。ツ鞘保刚考完期中考试,为了使同学们放松一下,老师决定去洪山庙搞一次野炊。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地在一天之内就把野炊所需要的一切东西都准备好了。ヒ按赌翘欤秋高气爽。清晨,同学们全副武装,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有的.提捆柴火,有的提着菜和油,有的还背着铁锅、水壶、铁铲,真像是去远征。

经过近一个钟头的行军,我们终于来到了洪山庙。这时,太阳出来了,金色的阳光洒满了绵绵的群山;茂密的林中闪烁着一条条七色的光柱,给站立在山头上的同学们抹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鸟儿也“喳喳”地卖弄着清脆的嗓子,仿佛在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同学们一面欣赏着这美丽的自然景色,一面忙碌起来了。男同学去挖灶,女同学则三五成群地在山下池塘边洗菜、淘米。大家互相帮助,男女同学间的界限也在此时消失了,真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ゲ灰换岫,穹形的山头陆续升起了几股袅袅的炊烟,同学们烧火煮饭了。我们这组共10人,在背风的山坡上搭了两个灶,由我当“伙夫”,掌管着两个灶的点火、烧火。组长还派了一个男同学为我砍柴,当助手。能干的肖波同学扎着条围裙,俨然是一位大厨师,在指挥着切菜、炒菜。瞧!”书呆子”易广红把他家的菜子油拿来充公了,他正在向肖波同学请教怎样炒菜呢!那模样,可真够认真的。你看张东逞能要烧火,熏得眼泪直流,鼻子上还抹了层烟灰,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大家都争着做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空气里散发着饭菜的香味;同学们愉快的笑声和锅、勺撞击的声音组成一组奇特的生活交响曲。

拟题的技巧及方法 第7篇

论文答辩模拟题

注意:本模拟题不等于考试实际题目,出题目的在于帮助学员熟悉和理解自己的论文,便于考试时能够顺利通过答辩

通用答辩题目

1、概述你在论文中表述的主要观点及相关依据。

2、概述你选择该选题的原因。

3、概述你们公司出现文章中状况的深层次原因。

4、你是如何完成论文写作的。

5、你认为你文章中有哪些论述不周全的地方。

专题通用题目

①××企业岗位分析与评价研究

你们公司岗位分析(岗位评价)是按照哪些步骤展开的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的工作成果对公司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你是如何改进你们公司岗位分析(岗位评价)工作的②××企业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企业招聘工作经常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你们公司的招聘配置工作存在哪些误区,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面试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你如何评价你们公司的招聘配置工作,为什么?

③××企业培训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培训管理工作包括哪些管理内容。

评价你们公司的培训管理工作。

课程设计应该关注哪些要素。

选择讲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④××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薪酬管理包括哪些工作内容?

薪酬设计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你们公司的工资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你们公司采用哪些工资制度,请概述各种工资制度的优缺点。

⑤××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研究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应该关注哪些要素?

评价你们公司的劳动关系现状。

你们公司是如何处理劳动纠纷的。

劳动争议仲裁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体评价你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并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那些工作内容。

简述学生拟题作文的现状与技巧 第8篇

一、对象突出技巧

这是一种常见的拟题方法,对象包括事物、景物、人物等。在我们的课本中,很多题目就是采用这种拟题方式,如“詹天佑”“颐和园”“老人与海鸥”“迷人的张家界”……通常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还可以在前面加上修饰语。上述案例“习作七”的作文题目可以根据不同的描写对象和各自的特点来拟题,如“丢三落四的爸爸”“我们班的‘小诸葛’”“‘捣蛋鬼’林旻宇”……这些题目既交代了描写的对象,又体现了人物的特点,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二、描述事件技巧

描述事件就是以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人物经历的主要事件来拟题,如“文成公主进藏”“盘古开天辟地”……这也是课本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我们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经常能看到“钓鱼”“学游泳”“第一次做饭”等题目,这些都是学生自觉运用了这种策略来拟题的表现。事件拟题策略简单,易操作,一般主要写什么事情,就可以什么事情来拟题。

三、巧妙运用修辞技巧

借助修辞,不但可以把文章的内容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题的美感,还可以把文章的主题表达得更加鲜明、准确。修辞手法很多,但小学阶段运用最多的是比喻和拟人。比喻拟题策略就是将所要描述的对象、阐明的观点或看法用比喻的方法表述出来,一般用来揭示一个哲理。这种方法要求能进行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同时要做到贴切、形象、通俗。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课题运用了这种策略,如“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这两个比喻十分贴切,令人耳目一新。在作文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去拟题。如以敬老为话题的作文拟题为“送老人一轮太阳”。“太阳”喻指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文题换成“关爱老人”之类,则索然无味。

以比喻拟题,形象、生动,能让题目更加吸引人,可以引领读者急切地读完全文。但必须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运用比喻拟题策略时,要让学生认识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所写的内容、事件要能体现喻体的本质特点,如“送个老人一个大火球”就不妥。

拟人拟题策略就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正确运用拟人,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产生共鸣。如“森林减肥记”“小河就诊记”等环保题材的作文题就能引发读者思考,激起强烈的阅读欲望。

四、灵活运用引用技巧

活用引用,主要是指引用别人已经说过的话作为学生作文的题目。教师在引领学生运用引用策略拟题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可以从哪些地方引用,如可以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诗词佳话、影视歌词等。像在写某处景物时,可以引用“风景这边独好”为题; 在写经过努力获得收获的事件时,可以引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为题; 在写环保话题时,可以引用“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为题; 其次,要让学生明白所写事件与引用的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合理、正确地运用。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写了班里三个数学后进生齐心协力解出数学难题,斗败了班里的“数学大王”的事,他引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一俗语作为题目。不仅恰如其分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使文章一下子吸引住同学们的眼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是在引用时也可以改用。有一位同学在写自己由于粗心大意屡次犯错,而遭受老师批评的事时,将歌名“都是月亮惹的祸”改成了“都是粗心惹的祸”; 而有的同学在写父爱时,将歌名“世上只有妈妈好”改为“世上只有爸爸好”……这些题目恰如其分地引用了相关语句,而使文题显得深刻而有哲理,含蓄而不落俗套,使作文增色不少。

五、巧用符号技巧

符号策略,即使用一些数字或符号以及标点来为文章拟题的方法。谁都知道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你必须把那条鱼放掉! ”这个题目运用了引号和感叹号两个标点,从引号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人物说的一句话,从感叹号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命令的口气,让人一定得这么做。读了这样的题目不禁让人生疑: 这是谁说的一句话?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 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典型标题的细致分析很容易让学生发现运用符号策略拟题的优势。此外,教师还可以示例,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让学生体会直观、醒目的特点和出奇制胜的效果,从而运用这一策略效仿拟题。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讲述因班上一个同学做小动作被老师发现,老师停下来教育他而耽误全班教学的事,将作文的题目取名为“1 = 40”。因为文中讲述了该班有40名学生,因班上一个学生开小差而影响40个同学的学习,发人深省。

拟题策略有很多种,要结合具体内容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同时,作文拟题也不能与习作技巧割裂,学生在拟题时,也同时在为审题、选材和布局谋篇做铺垫和下注脚。取一个体现文章主旨,体现作者智慧与匠心的好题目,它必须是新颖别致的、简练精当的、能翻陈出新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化平淡为神奇。

摘要: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好的标题,往往能起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命题。从分析小学生拟题能力现状入手,通过突出对象、描述事件、巧用修辞、活用引用、巧用符号等策略的阐述,以此来达到提高小学生的拟题能力。

浅谈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第9篇

1.添加新词法。就是在话题关键词的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自己写作的新标题。如以“手”为话题,其标题就可以拟为《一双灵巧的手》《对手》《握手》等。

2.巧用修辞法。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方法拟题,可以让文题生动形象,精炼紧凑,含蓄隽永,使文章锦上添花。如

(1)比喻法:《诚信——人生的通行证》《守住你的金矿》(话题“诚信”)。

(2)拟人法:《树的“叹息”》(话题“树”)、《地球就诊记》(话题“环保”)。

(3)对比法:《海纳百川,我纳千言》《自身免疫与药物治疗》(2004年高考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

(4)引用法:即引导学生引用与所给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歌词或对它们加以变通作题目,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①直接引用:A.引用诗词。如《横看成岭侧成峰》(2000年高考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引用了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B.引用歌词。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②化用。如《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话题“诚信”)化用了诗句“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巧用术语法。就是把各行各业、各学科的专用术语巧妙的引入标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物理)、《纯天然诚信口服液》(广告)等。

4.反弹琵琶法。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时从正面无从下手话题,那何不反其道而行之,来个反弹琵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如《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话题“合作”)、《感谢你——我的敌人》(话题“竞争”)等。

5.采用公式法。如《诚实+信用=财富》(话题“诚信”)、《忍让≠懦弱》(话题“品德”)等。

当然,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拟题法,都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即可,毕竟文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在考场上,如果同学们实在无法拟出一个有新意的标题来,那么用添加新词的方法拟一个普通的标题也未尝不可。实在不行,直接套用话题或干脆命题为“无题”也远胜于无或与内容脱节的标题。

话题作文内容选择原则及拟题技巧 第10篇

讲授时间

教学目 标 一课时

1、了解话题作文可写什么内容的原则。

2、感悟文章,体会作文拟题的重要性。

3、掌握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重点

1、话题作文的内容选择原则。

2、掌握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研讨归纳、总结话题作文拟题的思路。

课型 本课为作文指导课,采用分析——合作——探究研讨——归纳的模式讲授。教法

1、师生及生生互动讨论。

2、问题引导、点拨法。

3、合作、探究、归纳法。

教具 多媒体

学法

1、合作、讨论的方法。

2、分析、归纳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为了尽快了解、熟悉、掌握话题作文的一些规律,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写好话题作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点,(一)话题作文可写什么内容

(二)话题作文的拟题思路。

2、话题作文例题内容展示 话题作文(投影显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令我们感动的事情,令我们感动的人。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场景,有时是他的一个微笑,有时是他伸出的手,有时是他的眼 神„„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见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人。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请一名学生读材料 学生之前已经写过此篇文章,通过读再次审题。

3、结合学生所写作文分析 提问:结合材料一中的四篇文章,思考一下文章各写了什么内容?(幻灯出示)学生自读文章材料。(时间是五分钟)材料中共有四篇有关《感动》的学生作品 是学生所写,这样指导更有说服力及针对性。

4、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时间为三分钟)

分组讨论,生生互动,能使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5、师生互动,讨论分析四篇文章

A、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B、教师总结:(幻灯出示)

四篇文章有的写景;有的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有的写自己身边发生的国家航天大事情;有的写校园之中同学之间的小事情„„

有的用散文来写;有的用记叙文来写;有的用书信形式来写;有的以抒情议论为主来写„„

C、提问:话题作文同以前我们见到的作文形式比起来。你认为特征是什么? A、学生发言可以总结本组的发言,也可以针对别的组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B、学生读大屏幕显示的教师总结材料(幻灯出示)

C、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文体自选,可选的题材多。师生互动,适时引导、点拨能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学习更多的知识。

学生归纳、总结。

6、学生讲故事 从故事中总结道理,面对艺术殿堂卢浮宫里边的珍品,要选择你能选择的东西,同样当你面对话题作文展现给你的巨大创作空间时,你要做到化大为小,从话题中选择可以写的并且你有能力写的文体与内容。

故事内容:英国报纸上做了这样一道题,如果法国的艺术殿堂卢浮宫突然失火,里边有许多艺术珍品,而现在你时间有限,你选择救哪一幅画?

(答案是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幅画,)主要是通过故事告诉我们面对话题作文该选择什么内容写。

7、范读《感动》文章 配乐朗读一篇关于感动的作

文《谈“感动” 》,提问听完

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

(该文章题目为议论文,而内容为散文,题目与内容不符)学生倾听——讨论

——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此篇文章内容与题目不相符合的问题,引出话题作文题目的重要性及该如何拟话题作文的标题。

8、出示材料二,上面是学生在写《感动》文章中出现的题目。A、引导学生结合材料二中38个有关感动的作文题目,思考话题作文的拟题有那些思路方法?(时间是4分钟)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分组研究、探讨、总结,并做好笔录。学生自己通过作文题目进行分类概括,获得知识体验。

9、总结话题作文拟题的思路方法。(幻灯出示)拟题的思路方法(幻灯)

 以话题作为题目《感动》

 以人、事为题目

《让我感动的人》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感动着的中国人》

 以情态作为线索(话题中的提示)

《眼神》 《声音》

《善意的微笑》

 以内容、中心作为题目

《因美丽而感动》

《友情令我感动》

《感动等于幸福》

 以诗意的词作题目

《感动,人生的一缕阳光》

《珍惜那一抹泪痕》

《落下的叶子》

 引用诗句、名言、歌词等作为题目作文训练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在全班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学生们对于话题作文中的“题目自拟”的要求,把握不好,老师对于学生获得知识体验进行引导概括,然后让学生再根据所得结论指导话题作文的拟题。

11、能力迁移与反馈

出示材料:达芬奇说:“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 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他理亏,只当没听见。若他是一个你所尊重的人,那么可以通过讨论,婉转地指出他不正确的地方。”

请以“批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的话题作文的内容选择原则及拟题技巧,来分

析材料。

A、确定选择的内容是什么。

B、确定所选择的话题作文题目。通过精巧的设计传授知识,并通过适当的练习获得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反馈。

教学环节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12、布置作业 根据课上分析有关话题“批评”的内容写作文。

继续分析讲解,指导学生学习写话题作文的技巧。

13、板书设计

可写什么←――能――→能写什么

拟什么题

课后评析 这是对话题作文的审题指导,现在话题作文像诗中所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样,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它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级别的考试中,由于话题提示材料的开放性和要求中的文体不限,就使得我们在写作范围、具体体裁、主题、立意、写作手法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也就是话题作文可写的东西太多了,学生会出现无从下手或在主题、立意上出现问题,因此我们教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创作空间必须要进行一项工作――要做到化大为小,从话题中选择可以写的并且有能力写的文体与内容,然后再结合内容给文章确定好标题。

拟题的技巧及方法 第11篇

文章气势贯通,思维缜密,会使人深受启发。有的同学作文的整体思路还是清晰的,但因为缺少必要的过渡句,就使文章前后文显得有点脱节了。但,只要稍微添加一两个句子进行衔接,文章会更为清晰明了。如例1的修改文,增添了第2段前增加“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是一场新与旧的冲突与搏斗。不砸碎旧的镣铐,就没有新的世界”来引出下面阐述创新对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的内容;

在第6段又增添了“没有对旧的挑战,没有对既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就没有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次次地警醒着我们;无数先驱者的勇毅,一次次地激励着我们。然而,我们有些人,却从骨子里继承了中国几千年里那些封建文化的精髓——死守老祖宗的遗训,处处用老一套的教条牢牢地给自己的思想栓上一条绳子”的内容来承上启下,引出第7段的反面概括举例。这样句句紧接,丝丝入扣,使文章思路严密、层次清晰。

考场作文拟题要求和技巧例谈 第12篇

古人道:“花香蝶自来, 题好一半文。”这一点对于考场作文来说犹为重要, 阅卷老师看题目就可对考生作文的立意文采有了初步的印象, 对作文评分的意义不言而喻, 笔者对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进行研究后发现, 考场作文拟题也有相应的要求和技巧。

考场作文拟题应有如下要求:1.切题, 审题准确, 点明观点;2.要符合题意, 简短有力, 切忌过长, 一般控制在12字以内;3.有文采, 有创意, 引人入胜。

那么如何做到以上几点呢?下面来谈谈作文拟题的具体方法:

一、巧用修辞格拟题

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拟题可使题目新颖生动, 如同给素描加上水彩, 自然引人注目。拟题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对偶等, 还有对比手法。下面举例说明。

用比喻的方法拟题通俗易懂, 生动形象。如2007年高考全国满分作文《守住心灵的绿茵》, 用“绿茵”来比喻内心的美好情感, 既生动形象又典雅亮丽。又如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以“通行证”比喻诚信, 就说明诚信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有了“诚信”就如有了通行证一样, 处处顺风顺水。

用比喻手法拟题, 生动别致, 又简洁准确。比如2005年全国卷《筛出细砂的筛子》, 将筛子比作大脑, 将一些事物忘记, 选择一些铭记, 不同的功能有着各自的必然性, 因而主题突出简洁准确, 阅卷老师也能非常快速地把握全文思路, 从而产生好感。

用对比手法来拟题, 对照鲜明, 能更好地表达主题意思。比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小事物大世界》, 2005年高考全国满分作文《向左铭记向右忘记》, 其中的满分理由是这样说的:“文章的标题很讨巧, 就像一个女子明媚又时尚的双眸, 我们没有理由不驻足。”又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留自人生, 写意彩虹》。

二、妙用标点

在题目中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 也能使文章题目增色不少, 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比如2005年福建卷满分作文《八?十八?二十八》以“我”的口吻讲述了成长过程三个阶段的故事表现了自我的人生从新颖、多变到稳定、圆滑的过程, 表现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题目独具匠心。比如2005年江西卷满分作文《荆轲·脸·秦王》, 2005年福建卷《晶莹雪·寂寞林》, 令人深思, 引人注目。

三、恰当引用或化用法拟题

在题目中恰当引用古今诗文、名句、名言、歌词、广告、经典语句等做标题, 既精练醒目, 又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合理引用或化用, 既能使读者一见到题目, 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 又能使文章富有底蕴, 可谓一举数得。比如2005年全国卷满分作文《乌云睛向上, 清流暗礁藏》, 引用古诗, 又在文中具体释“乌云睛日上———要在逆境中铭记希望”“清流暗礁藏———要在顺境中铭记危险”, 充满哲思的语言使文章的文题得以彰显, 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又如同年满分作文《忘记或铭记, 这是一个问题》, 题目化用《哈姆雷特》中的名句, “生或死”这是一个问题, 这就带入选择的意味, 充分体现了铭记与忘记的辩证关系, 引出了论点。题目鲜明地表达了观点, 自然引人注意。

四、活用其他文体或专业术语

浅谈高考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第13篇

文章标题贵在创新,郑板桥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用一个新颖生动、高屋建瓴的标题能自然唤起阅卷老师阅读文章的兴趣和愿望,使他们“心动思凝一瞥间”。

一、高考考生作文误区扫描

1.信手把话题拈来作为题目。2.拟题缺少新意,更无创造性,显得俗气。3.题目偏离了话题或者与话题限定的立意无关,甚至出现文不对题的毛病。

有部分同学的作文标题冗长呆板,甚至出现错别字和病句,这种硬伤式的失误根本难入阅卷老师的法眼,实在应该避免。

二、方法点拨

1.引用——引用的对象可以是诗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流行歌词、影视广告词等,让阅卷老师对考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有个初步的肯定。

例如:2011年大纲全国卷话题作文“诚信”中一考生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为题(引用了曹操名诗《短歌行》的诗句)。2011年湖南一考生的满分作文题目为《春风它温暖了我的心》(引用上世纪大陆流行歌曲《春风它温暖了我的心》的歌词)。

2.化用——利用仿写或化用古典诗词、名人名言、格言谚语、流行歌词、影视广告词等,会使文题放射出“珍珠般的光芒”,显得深刻而有哲理、含蓄而有韵味、亲切而不落俗套。

例如:2011年大纲全国卷中一考生以《问世间“诚”为何物》为题,巧妙地化用了元好问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问君能有几多“诚”》,化用南唐后主李煜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2011年湖南一考生的作文题目是《向日葵没有眼泪》源于经典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3.比喻——妙用比喻,能使文章的题目增色不少,变俗套、枯燥、呆板、单调的文题为生动、形象、鲜活、有趣的文题,使文题增添了文采和感染力。

首先我们看看2009年安徽省高考作文的命题《提篮春光见母亲》立马给人以春风拂面的享受。譬如《一花一世界》的比喻拟题远非《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能比。

4.双关——在字音字义方面推敲,使标题不落窠臼。

例如:2011年大纲全国卷满分作文《生命“诚”可贵》,“诚”加上着重号和引号,一语双关;又如:《冬日暖阳》《花落春仍在》(话题:温情)《从心做起》(话题:亲情)等。真是让评卷老师拍案叫绝,何愁作文得不到青睐?

5.比拟——使用比拟手法,寓真情于作文标题之中,有出奇制胜的功效。

例如:《别踩疼了雪》对雪的喜爱,可见一斑。2009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题目《常识和我同行》高屋建瓴,夺人眼球。2011年大纲卷中《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诚信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遭遇,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不会长久,地位也是虚伪的,竞争也是会失败的。《出卖诚信》,把诚信当物卖,一斤多少钱,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6.其他修辞——根据构思的需要,采用对偶、夸张、设问、反问、对比等,而且这些手法对于绝大多数高三学生而言,都能熟练运用。

拟题的技巧及方法 第14篇

一、情景交融法

该方法就是运用散文诗化的笔法, 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境界, 情景交融, 韵味无穷。

“记忆”话题——《花开两岸》

“发现”话题——《驭思, 轻吟韵调》

“机遇”话题——《等你, 我的蓝精灵》“

窗口”话题——《今夜月儿弯弯》

以上四个标题, 语言优美, 形象鲜活, 情思绵绵, 意蕴深长, 以有限的言词给人一种无限宽广的审美情趣, 给读者创造出无限的驰骋想象的空间。与此同时, 很容易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有极强的文学艺术魅力。

二、引用化用法

指的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等作为文章的题目, 该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格外独特, 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友谊”话题——《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环保”话题——《我是一只小小鸟》

“亲情”话题——《父亲是座山》

“读书”话题——《想说爱你不容易》

“生活”话题——《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标题1引用诗词名句, 既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又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标题2和3分别引用和化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名, 活泼而富有情趣。标题4引用的是影视剧名。标题5则是引用经典名言, 典雅而富有韵味。

三、巧用修辞法

是指运用夸张、拟人、比喻、双关、对偶等修辞手法拟题, 通过修辞, 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

“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巧用比喻, 富于诗情画意, 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空间。

“人格”话题——《躺着读书, 站着做人》, “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 使得题目蕴含哲理, 令人回味。

“成长”话题——《我需要一剂良药》, 题中的“良药”既能治腿疾又能治心病, 可谓一语双关, 内蕴深刻。

“反思”话题——《中国的教育家, 您还没有发现吗?》, 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 观点鲜明, 言辞恳切。

四、巧用算式法

这种标题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 形式新颖、简练精当, 能给人以启示, 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如:

“修养”话题——《忍让≠懦弱》

“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效率”话题——《8-1﹥8》

“团结”话题——《1+1=∞》

标题1, 否定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标题2, 表明成功需要三个因素。标题3, 说明从8个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的时间来锻炼身体, 其效果要比8个小时都用来学习的好。标题4, 表明“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上四例足以显示这种算式型标题的无穷的魅力, 确实能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逆向思维法

高考作文拟题时, 不妨打破常人的思维模式, 做到别出心裁。换个角度去思考, 或许会“柳暗花明”, 出奇制胜, 吸引读者。如:

《感谢你, 敌人》, 敌人本来令人憎恨, 为何还要感谢呢?原来, 真正让你成长, 促使你迈向成功的恰恰是那些想置你于死地的人。另外, 《名师未必出高徒》、《旁观者未必清》、《好酒也怕巷子深》等, 都是用逆向思维法拟出的好标题。此类标题一出, 定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好感, 作文得高分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六、创设悬念法

就是在拟题上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 或者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 从而引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 引导读者去追寻。如:

“少男少女”话题——《他和608情缘未了》

“人与自然”话题——《两只流泪的爱情鱼》

“网络与真情”话题——《谁的眼泪在飞》

以上题目中, 一个男孩和一个宿舍的女生到底有何情缘?两只鱼怎么流泪了?怎么还有“爱情”?在“网络年代”到底有多少人的眼泪在风中飞舞?上述标题, 不管谁看了都想一探究竟。

总的说来, 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 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诗意。这就要求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留心生活与媒体中有特色的语句。广大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 千忙万忙也不要忘了给拟题留一点时间, 认真思考, 拟出一个新颖别致的题目, 定会让你的作文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李总兴, 郑旺吉.零距离冲刺高考作文[M].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 2008.

[2]王洪编.名校考点——分类作文大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9年版.

[3]邓木辉.高考作文:莫让学生猜哑谜[M].中学语文教学, 2009 (6) .

[4]石义堂.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利弊谈——兼论话题作文的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7) .

[5]孙如明.近三年上海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启示[J].语文建设, 2009 (2) .

第一节 拟题技巧 第15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就像一壶好茶,香气越芬芳,招引的顾客就越多。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扣住读者的心弦,也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所以,“题好一半文”,要闯过高考作文关,使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一见心动,拟题好坏举足轻重。一个好标题的诞生,有的是精雕细琢,有的是妙手偶得,有的厚积薄发,有的灵光乍现,考场作文拟题则必须掌握一些创新技巧。

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出发,做到准确、简明、醒目、新颖。这就要求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与媒体中有特色的语句。如引人注目的美伊战争,广州某报曾经发表了一则《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评论,这个标题就是巧借了柳永的词。

当然,标题也只是文章的眼睛,与全文的内容相比,只是个“引子”而已。但是,没有好“引子”,读者、老师就懒得往下看。作为应试作文,这势必会影响到考生的命运。所以,广大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千忙万忙也不要忘了给拟题留一点时间,不要到交卷时才匆匆写下题不对文、大而无当或毫无特色的标题。尤其要注意避免一个容易犯的错误——不写或忘写标题,那失掉的将不止是表面上扣的两分。

好的标题,首先应该切合话题,显示审题立意的准确。

好的标题应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应该独辟蹊径。应该小而巧。这里有三位考生拟的文题:“昭君的选择”“谁知红颜为江山”“干载琵琶作胡语”。这三个标题都是对昭君出塞的一种重新审视,可谓标新立异。第一位考生的文章记叙昭君深明大意。主动选择出塞的故事,歌颂昭君崇高的品质。第二位考生的文章是对“红颜祸水”观点的反叛。第三位考生的文章是写昭君心灵发人深省的歌唱。

标题应该讲究语言的锤炼,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文题新鲜活泼,言简旨远,美不胜收。我们看看三位考生的标题:“选择,是心灵的歌唱”“西部山水西部人”“站在心灵的十字路口”。第一个文题用了比喻,活泼新鲜。第二个文题用了反复,有整齐匀称美。第三个文题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好的标题应该优雅,有文化品位。拟题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借用诗文名句,也能使文题生辉。

技巧1:物象点染

就是选取生活中震撼过自己心灵的物象,并从声音、色彩、形态、情感等方面进行点化,以色彩鲜明、情味浓郁、动感强烈,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物象作为标题。如,2006年高考上海考生拟写的“流泪的日记本”“滴露的康乃馨”,河北考生拟写的“别让雨下进灵魂里”等。

这样的题目能够点染全篇,在物象的个体身上投射作者的情感、观点、好恶。

实例借鉴

樱桃红了

河南一考生

去年春天的一个清晨,我家门前的樱桃树第一次开了花,美丽极了。

那天,我穿着新式检察官服,第一次参加提审犯人。

没想到还真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怎么是你,玲?”我脱口而出。我实在没有想到,我第一次审问的对象竟是我高中时的同桌——玲。

上学时,玲对我很好,每年她家樱桃红的时候,她总是一大早就捧着樱桃在我上学必经的路口等着我。那艳如红玉的樱桃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那是我对玲的甜美回忆。

而今相逢,我们竟然近在咫尺却身处两个世界里。

毒品的侵蚀,已让玲的眼睛变得混浊,干裂的嘴唇透着青色,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神采。看着可怜的玲,我一句也没有再询问她,从头到尾都是老赵一个人问的。我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玲手捧樱桃的笑靥和那张痛苦的脸却总是在我的脑海里交替浮现。

后来,玲被拘役5个月。出狱那天,我去送她,把手机号告诉她,叮嘱她稳下来给我打个电话,并说:“玲,我家也种了一棵樱桃树,等樱桃红了,我也送樱桃给你吃。”

玲没有给我打电话,一切都像门前树上的樱桃花一样随风飘散了。

今年春天里的一天,翻开卷宗,我再一次惊呆了。因为玲的名字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她是这起绑架案中唯一在逃的犯罪嫌疑人。

一天傍晚,我正坐在窗前看着雨点打在开满樱桃花的树上,电话响了,是玲打来的。“我该怎么办呢?……”她抽泣着说。“你只有一条出路,回来吧……或许,等樱桃红了……”电话的那端忽然没有了声音,玲的声音最后听起来细如游丝,我拨她打来的手机号码,却无人再接听。

樱桃花落了,露出一个个绿豆大小的青樱桃。我忽然发现门前树上远远看去已经一大片红了,我从树上摘下几颗樱桃,我要把它们送给昨晚已经回来自首的玲。

樱桃红了。

名师点拨

这是一篇匠心独运的散文。“樱桃红了”是文章的标题,又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个美丽的物象,且有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仔细品读全文,“我”不就是成熟的“红樱桃”吗?初次审问的对象是“我”高中时的同学玲,“我”是那样的动情和不安,竟一句也没有审问,因为“我”还是一小朵初绽的樱桃花。而今接到玲的电话,我是那样的沉稳坚定,同学之间感情犹存,但它已经丝毫不再影响我对事物的判断。标题牵动全篇,而又韵味深远。

技巧2:画龙点睛

任何一篇文章的题目都绝非信手拈来,它应该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古人将拟题比作“画龙点睛”,龙虽画得栩栩如生,但是要让它真正地腾飞,还需要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

“画龙点睛”就是用概括、点化、升华文章主题的方法拟写文章标题,语言精粹,切中肯綮,并能给文章增加灵动的色彩。如,2006年高考黑龙江考生拟写的“书香盈满人生路”,甘肃考生拟定的“绿化心灵”,山东考生拟写的“美,距离的忧伤”等。

实例借鉴

守护心灵的明镜台

河南一考生

是什么时候,“人之初,性本善”的歌谣遗落在烈烈的西风之中?

是什么时候,“与人为善”的美德褪色成发黄的书页? 是什么时候,菩提寺里的“暮鼓晨钟”声不再激起心灵的涟漪?

失落了泪珠的人们的心开始沙化……

有一偈子云:“身是菩提树,心若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然而,菩提树繁华尽逝,明镜台亦非明亮。

原始森林鸟兽的哀鸣唤不醒残忍的人们,猎枪依旧;圣诞节的烛光里竟传来战机的轰鸣,令人悚然;失去自由的动物园里的熊也难逃劫难,使人震惊!

孩子会唱着“小鸟小鸟我爱你”然后“幼稚”地把鸟儿锁在笼子里;路人已经对马路上行乞的残疾人不顾一眼,故作文明的人们谓这曰“骗子”;失学的儿童学会了用怀疑的目光打量“善意”的捐助者。

究竟,人类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

人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迷失了自我,可为什么还在寻寻觅觅。在寻找着什么?人类大阔步走在新世纪时为什么还不时地回望过去,去找寻失落在历史深处的心灵“佛光”?是否人类在丢弃

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后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

回来吧,迷途的羔羊。

归来吧,“佛心”不死的人们。

让我们用悔的泪水擦亮心灵的明镜台,然后静待菩提甘露的降临。

古老的歌谣再度响起;

发黄的书页又现光泽;

碧海青天,风激水面;

圣歌渺渺,仙乐悠悠,严冬之后,又是春天……

名师点拨

标题闪亮动人,用“心灵的明镜台”昭示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品德,并能彰显文章的主题,画龙点睛,精彩灵动。作者阐述自己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和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反思,省察人类社会“道德退化”的现实,热切地呼唤人们“用悔的泪水擦亮心灵的明镜台,然后静待菩提甘露的降临”,呼唤人类善性的回归,呼唤人们尽快绿化心灵的荒园。

技巧3:引用化用

就是引用、化用(略加改造)具有形象性、意蕴美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标题。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比如:“诚信”话题一“众里寻它千百度”,“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涵深刻的双关含义。“环保”话题一“我想有个家——只小鸟的心声”,“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理解”话题一“对面的老师看过来”,分别引用和化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名,活泼而有趣。“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引用的都是影视剧名,新颖而别致。“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个性”话题一“将个性进行到底”,则是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这些标题,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实例借鉴

莫怨山重水复,求得柳暗花明张芸芸

从远古的洪荒时代走来,刀耕火种,茹毛饮血,蒙昧,落后……从今日的信息世界放眼,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恐怕已不是几个单薄的形容词能描述的了。就像自然世界在一场接一场的浩劫之后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复苏,我们的先人在一步一步走向今日的坎坷崎岖之中,用生命的探索告诉他渴求进步的子孙——事物是曲折前进的,莫怨山重水复,求得柳暗花明。

我看见过金蝉蜕变时挣扎的苦痛,也同时领略了它获得重生的美丽;我看见过花朵在秋霜摧残下折断的腰身,也欣赏过它次年重新怒放的缤纷;我看见过一只蚯蚓被蹂躏捏断成为两截,我更叹服它们那惊人的生命——它们各自去寻找着生命新的方向,竟最终成为两个鲜活的新生命。自然物尚且如此,那万物之灵的人更应深谙这样的生存法则——没有曲折,便没有进步;没有坎坷,终不会有坦途。没有黑暗,振奋人心的黎明又从何而来?

走过一片荆棘,开拓者的足迹更加坚定有力。司马迁忍受身陷囹圄惨遭极刑的屈辱,鲁迅冲破黑暗势力的重重包围,爱迪生按捺住屡次失败的焦虑,法拉第承受着成功前不被人重视的寂寞……他们的人生道路,曲曲折折,但他们宁愿光着脚走过那片荆棘,匍匐着爬过那片沼泽,坚守着生命的执著,终成就了千古传颂的事业。谁说生活在牢笼中的生命就是卑微,谁说笼罩在阴霾之下的心灵一定绝望,谁又能说一千次的暗淡之后没有一千零一次的辉煌?

走过一片火海,真知者的思想熠熠闪光。忘不了罗马鲜花广场熊熊燃烧的大火,火光中真理的凤凰扑打着涅槃的翅膀;忘不了教会黑暗的地牢,黑暗中真理如金子般闪闪发光。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到布鲁诺的舍生取义,从伽利略的缜密研究到开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真理这块真金在血与火的熔炼中才显出它的本色,人类社会才真正开始“拨开云雾见太阳”,真正揭开认识探索宇宙的帷幕。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曲折中前进,新事物必将展示出其最旺盛的生机。纵然病毒肆虐,吞噬健康的肢体,我们藐视它暂时的嚣张得意;纵然国际风起云涌,和平举步维艰,我们藐视它片刻的淫威……我们坚信,没有比足迹更遥远的旅途,没有比脚步更高大的山峰。莫怨山重水复,只求柳暗花明!

名师点拨

这是一篇以“曲折中的前进”为话题的考场作文,当时阅卷老师给了59分的高分。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莫怨山重水复,求得柳暗花明”是化用耳熟能详的诗句而成的,再恰当不过地体现了话题所蕴涵的题旨,做到了观点鲜明,这是最抢眼的一点;其次借助金蝉蜕变后的美丽、花朵折身后的缤纷、蚯蚓遭难后的重生进行类比联想,引出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惨遭屈辱、卑微暗淡、舍生取义后的辉煌,并引用诗句和名言巧妙联系现实,紧扣题旨缜密构思,过渡自然,逻辑性强,尤其在简练的排比句、恰当的词语、灵活的句式等方面的选用更有独到之处。在时间紧迫的考场上,能有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实属难能可贵。

技巧4:妙用修辞

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借代等修辞手法拟题,追求标题的新颖含蓄、精练生动。如,2006年高考河南考生拟写的“扬州,别哭”,浙江考生拟写的“给心灵安上翅膀”,2005年高考河北考生拟写的“暴风雨后的彩虹”等。

这种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比如:“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一个用明喻,一个用暗喻,二者均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生动形象。“生态”话题——“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拟人,色彩鲜明,表意丰富。“故乡”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文化”话题——“‘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反诘,加强语气,增强效果,发人深省。“青春”话题一“长发长,短发短”,对偶,表意凝练,琅琅上口,抒情酣畅。“环保”话题一“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呼告,语气有力,振聋发聩。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像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像一块块磁石,吸引读者的心。

实例借鉴

流泪的红莲花宋文娟

我是一只貂,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貂。严寒冰冻没有使我冷酷无情,白雪晶莹赋予我善良的性情。然而,这种善良却被猎人利用,利用我对他付出的善良,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

我才两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哥哥接二连三地被善于伪装的猎人捕杀,我眼在流泪,心在滴血,谁来安慰我的孤独和凄凉……狡猾的猎人总是利用我们善良的本性,佯装冻死,引诱我们上当。我们珍视生命,同情每一个遭遇厄运的生灵,为此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遇到躺在雪地里的猎人,我们总会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他,于是猎人腾身而起,用一把尖刀刺进我们的心脏。猎人就是用这种卑劣的手段谋杀了我的三位亲人……

有一天,我和我死去的三位亲人一样看到一个冻倒在冰天雪地里的猎人。我知道,我离死亡只不过几步距离了。因为,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去

救他,我不会也不能拒绝善良。他可能是装死,但他如果真是冻倒的,我不去救他,我是不会原谅自己的。

就这样,我一步步走近他,也一步步走向死亡。当我用自己的温热去温暖他冰凉的身体时,我多么希望温热的不仅仅是他的身体,还有他的灵魂,我闭上了眼睛,等待他灵魂的苏醒……也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突然,我感到心口一阵绞疼,睁开眼睛,血从我的胸中往外涌流,流到洁白的雪地上,就像一朵盛开的红莲花,在白雪的映衬下,那么耀眼,那么刺目……我丝毫没有挣扎,我知道挣扎是徒劳的,我在迷茫中听见了猎人的笑声,“哈哈哈……傻瓜,又一个傻瓜……”是呀,我真是一个傻瓜!

在我临死那会儿,我也没有想清楚到底谁是凶手。是人类的残忍狡诈,还是我的善良仁慈?

秋天的大街上,一位贵夫人身穿一件貂皮大衣,你听见她身上发出的呜呜悲鸣了吗?那是我的心在哭泣!朋友,请你仔细听听,或许你就会想到雪地里那朵盛开的红莲花,流着泪的红莲花。

名师点拨

“流泪的红莲花”是个含有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它关乎文章的中心情节,极具形象性、情感性。雪地里“流泪的红莲花”是一个凄美的形象,是高尚,也是哀伤,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全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诉说“自己”为猎人付出善良而被残害的遭遇和内心的哀伤,而标题则通过妙用修辞有力地渲染了这种伤感。

技巧5:设置悬念

这种方法,就是以奇特的物象、反常的组合、感情化的动作、离奇的事物、新奇的观点或出人意料的判断为标题,以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如,2006年高考福建考生拟写的“箭锋上的友情”“我就是戈多”,2005年高考吉林考生拟写的“我的吆喝。母亲的泪”等。简单来讲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比如:“素质教育”话题——“十六岁,老朽了!”“素质教育”话题一“考试魔鬼定律”,“男孩女孩”话题——“三个女生一台戏”,“人与自然”话题——“两只流泪的爱情鱼”,“人与自然”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网络与生活”话题——“谁的眼泪在飞”。

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怎么变得老朽了?“考试”还有“定律”?并且“魔鬼”?三个女生到底能演出一场什么样的好戏?两只鱼怎么流泪了?怎么还有“爱情”?老鼠还有“手记”?这家伙究竟在里面记了些什么事?在“网络年代”,到底有多少人的眼泪在风中飞舞?这些题目,任谁也会眼花缭乱,任谁也想探问究竟。

实例借鉴

哥,是捡来的吗湖生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头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像一个只要有饭吃就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家中唯一的劳力。

风轻轻地划过身边,传来哥喘气的声音,麦浪中飘飞着哥的滴滴汗水,在阳光下,像一颗颗珍珠,飞起又沉入无边的麦浪。

哥真是捡来的吗?在无边的黑夜里我问着依然闪烁的群星,也许它们知道哥是不是从娘肚子里出来的。哎!想起娘,想起我一问她哥是不是捡来的,她就偷偷抹泪的样子,想起娘看着哥的那种心痛而又无奈的样子,想起……我想哥不是捡的吧。群星无语,只有无边的思索融化在无边的黑暗里。

然而,终于有一天,一辆汽车接走了……不是哥,而是我……

全村都愕然了,母亲单薄的身躯像一张经不起揉捏的白纸一样斜依在门槛上,银发中央着几根枯黄的头发任风胡乱地吹拂着。

哥,我想起了哥,我不顾一切地挣脱亲生父母温暖的手,冲向走田,阳光下哥黝黑的脸上滚动着颗颗水珠,是泪?还是汗?我站在田埂上任由泪水在眼眶里泛滥,却再也无力叫出那个沉沉的“哥”。

哥傻笑看看着我,说:“回去多陪陪咱娘,她为你牺牲了不少。”

娘,娘为我牺牲了不少,是的,娘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了我这个捡来的娃,为了我今天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娘把哥变成了家里的一头牲畜。

无数个日子里,娘给我端来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却给哥塞了一个硬邦邦的窝窝头,我对娘说:“这不公平!”娘只笑笑说:“你上学要营养。”

原来,我现在才明白,我和哥的命运是娘一手安排的,到底是哥跟娘亲,还是我跟娘亲,娘为什么要这样做?

此刻我方明白,原来这世上还有一种比母爱更伟大的东西。它像一股叮咚的来水,滋养着我的心田;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给我前进的力量。我多想问问娘,我比她的儿子更重要吗?也许不必了,因为娘是这样认为的,这是娘这个最最善良的人对事物的认知。

名师点拨

标题“哥,是捡来的吗”于反问中留下悬念,是一个极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标题。考生围绕这个悬念,构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初一看,会以为这篇记叙文的主人公是“哥”,直到读者明白真正“捡来的”不是“哥”而是“我”时,才知道文中真正要写的人是“娘”,“哥”只不过是用来衬托“娘”的无私罢了。母亲的伟大精神,拨动着读者的情感之弦,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就是利用事物间的相关性、相似性,联想到与已知事物在形式、内容、性质、特征等方面相通的其他事物,从而拟出别开生面的题目来。如,2006年高考湖北卷要求以“三”为触发点,写一篇文章,考生拟写的标题有“把握三角形的支撑”“韩信三思”“三岔口”“三生有幸”等。

这样的题目相比较于那些中规中矩的题目,显然多了吸引读者眼球的力量。题目可能比话题含蓄了一些、曲折了一些、耐人寻味了一些,但是,没有关系,耐心读来,会发现题目以一种更加独到和形象的方式再现了话题的要旨。一旦明白了这层意思,题目就显得妙不可言。

实例借鉴

给自己鼓掌李小倩

一个人走路,实在有些累,烈日、风雨、泥泞、荆棘……还有那无孔不入的孤独。在那长长的漆黑的夜里,在那茫茫的渺无人烟的荒原上,最盼望的是一点人的声息。那就给自己鼓掌吧,在那艰难的行程上,在那孤寂的天空下,用自己的鼓掌慰藉自己干涸的心灵。

不是喜欢浮躁的喝彩和炫目的鲜花,为自己鼓掌,是为了继续那脚步下的路。那路长呀,那路难呀,掌声,还非得是自己的掌声,才能使自己鼓起最后一丝的力气。

会有那么个时候的。你走了很久,也走了很长的路。风尘爬满了额头,两颊印满了沧桑。

你累了,嘴唇裂了,嗓子也哑了,两腿更像是灌满了铅。你看了看,前面还满是泥泞,还是望不到头,还是看不到一个人的影子。你的心动了,你想找个有水有革的地方,洗洗面庞,润润嗓子,然后躺在草地上歇歇。——为自己鼓掌,用掌声唤回你快要迷失的魂灵。上路吧,你已经耽搁了一会儿了。

你又在往前走,路面宽阔了起来,他们看到

了你的乱发和破烂的满是泥土的衣服。有人在笑,对你指指画画。你终于看见了许多人,然而也看见了许多不想看见你的人。你脸红了,头低下去了。——该为自己鼓掌了。你不属于他们,把力气都用在双脚上,它是你借以远航的生命之舟。

也会有那么个时候。你已经走得够远了,你甚至到达一个本来就挺不错的地方。与你心中的那地方相比,差不了多少,要差也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儿的天空也很蓝,这儿的草地也很茂,这儿的小鸟也在无忧无虑地歌唱。你停下了步子想留下来看风景了——给自己鼓掌,用掌声唤醒你的记忆:还有一个地方,那儿的天空蓝得像海,那儿的草中间盛开着鲜花,小鸟的歌喉更悠扬婉转。差一点毕竟是差一点,继续你的路吧,你要找的地方还在前头。

掌声该是给别人的,自己给自己鼓掌,会不会……会不会不太好?你不怕?……好。更热烈地为自己鼓掌吧!你觉得有些不好?也没有关系。——还是给自己鼓掌吧!在那些需要掌声的时候,在心里鼓掌,一个人用心去听。

你生来就是走路的,生命有多长,路就有多长,你注定付出永久。为了那美丽的地方,给自己鼓掌吧!在自己的掌声中走过风高月黑,走过雨雪冰霜。

名师点拨

这是以“生活奖赏”为话题写的一篇习作,考生由“奖赏”这个抽象的话题,联想到生活中一种具体的“奖赏”方式——鼓掌,而“鼓掌”一般是奖赏别人的,考生却能改变视角翻出新意,拟出“为自己鼓掌”这样新鲜的标题,并以此句为全文“立骨”:经过一番努力,成功遥遥无期,倍感疲惫,当你想放松、懈怠时,该为自己鼓掌;面对别人对你苦苦奋斗的不理解,对你巨大付出的讥讽和鄙视,该为自己鼓掌;取得一定成绩,获得一定成功,该为自己鼓掌。

金牌教练集训

真题体验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7年浙江卷)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莽丛林间,玛雅文明湮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拟题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6年浙江卷)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方式。(旅游学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到来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拟题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关检测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浓密的胡须铺垂近腹,一次,一位朋友好奇地问他:“您睡觉时,胡子是放在被子里面还是被子外面?”张先生一愣,想了半天才说:“明天再告诉你吧。”晚上就寝,张大千先生将胡子放在被子里头,感觉不太对头;放在被子外面,又觉得不自然。辗转反侧,彻夜未眠。他想:以前不是问题的问题,怎么现在成了件头痛的事了?

张先生烦恼的根源在于把平时熟视无睹的小事太当回事了。生活中,我们太在意他人无意的评说,太在意朋友间的小摩擦,太在意老师偶尔的批评,太在意与父母的一些争执,这样,我们负重前行,总是疲惫不堪。

透视琐事,忘却烦恼,藐视挫折,这就是给心灵减负,这就是升华人生境界。请以“心灵释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拟题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题二

根据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新闻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时,问道:“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对方回答说:“在幼儿园。”

请你揣摩这则材料的寓意,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拟题训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领导力培养心得与体会下一篇:咨询服务项目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