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史范文

2024-07-25

残疾人史范文(精选13篇)

残疾人史 第1篇

盘山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史

(2000.01—2011.06)

盘山县残疾人联合会,于1989年10月成立,为副科级单位,1995年12月升格为正科级单位。下辖盘山县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于1996年10月成立,2008年4月更名为盘山县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先后历经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执行理事会三个阶段。

盘山县残疾人联合会,在中共盘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盘锦市残联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通过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化体育、维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营造了人人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发了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使我县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自身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从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间,累计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821例,术后患者的脱盲率100%、脱残率95%;为544名精神病患者实施免费投药;建立社区康复指导站120个,受益残疾人达9000多人;免费发放辅助器具2153件,安装普及型大、小腿假肢64例;多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340人,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24期,培训残疾人达3164人,共计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近500万元,全部用于残疾人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向上争取专项扶贫资金200万元,用于实物投放和危房改造;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生89人,资助金额18.5万元;接待残疾人信访事项469件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1件次;开展各类活动85次。

盘山县残联多次受到上级残联及相关部门的表彰。曾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辽宁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盘山县残疾人联合会隶属中共盘山县委领导,内设机构:办公室、康复部、信访部,下属单位:盘山县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人员编制: 2011年6月核定编制12人,实有12人。

现机关驻地:盘山县太平镇盘山新县城综合办公楼2号楼。

(一)盘山县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执行理事会

(1998.04—2003.03)

1998年4月,召开盘山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67人。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盘山县残联第三届主席团委员25名。三届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推举出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各1名,主席团主席推荐执行理事会理事长1名,以上人选得到了与会委员的一致通过。

主席团主席:张清和(1998.04—2003.03)

主席团副主席:于作友(1998.04—2003.03)

理事长:姜义涛(1998.04—2003.03)

(二)盘山县残联第四次代表大会执行理事会

(2003.03—2008.02)

2003年3月,召开盘山县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70人。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盘山县残联第四届主席团委员13名。四届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推举出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各1名,主席团主席推荐执行理事会理事长1名,以上人选得到了与会委员的一致通过。

主席团主席:张皓(2003.03—2008.02)

主席团副主席:王志学(2003.03—2008.02)

理事长:石宝刚(2003.03—2008.02)

(三)盘山县残联第五次代表大会执行理事会

(2008.02—2013.03)

2008年2月,召开盘山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73人。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盘山县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委员13名。五届主席团第一次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推举出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各1名,主席团主席推荐执行理事会理事长1名,以上人选得到了与会委员的一致通过。

主席团主席:甄小兵(2008.02—2011.06)

主席团副主席:吴宝祥(2008.02—2011.06)

理事长:石宝刚(2008.02—2011.06)

残疾人史 第2篇

读史有感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英雄自古埋秋草,世上儿童共笑狂。

射贼曾飞白羽箭,闭门空枕绿沉枪。

隆中高卧人千载,易水悲歌泪数行。

斯金纳:从观念史转向概念史 第3篇

观念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哲学家兼历史学家阿瑟·洛维乔易,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他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并开始了观念史研究。在这些学者的推动和促进下,观念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美国很多大学都相继开设了观念史课程,制定了教学大纲和教材,观念史研究随之兴盛起来,占据了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主导地位。

洛维乔易长期致力于观念史研究,不仅使观念史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且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观念史的研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简单地追踪思想体系的哲学史的研究,而是聚焦于“观念单元”。正如洛维乔易在其经典名著《存在巨链》的“导言”中明确指出的,“我所谓的观念史指的是比哲学史更加具体又更少受到限制的某种东西。它首先是通过自身所关注的那些单元的特性来区分的。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观念史处理的是与思想史的其他分支相同的素材,而且极大地依赖于那些分支先前的工作,但是它却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来划分那一素材,将其中的部分引入新的群体和关系中,从某种特定目的的视角来考察该素材。其最初的程序可以说是———尽管这样的类比具有其危险性———有点类似于分析化学。比如,在处理哲学学说的历史时,它为自身的目的侵入不可触犯的个别系统中,将它们分割成它们的构成要素,分解为所谓的它们的观念单元。”[1]

洛维乔易所说的“观念单元”曾经在各种关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理论中一再出现,是构成各种学说的基本单位。这些“观念单元”在思想史的某个时刻开始出现,随后不断发展成熟,成为人们在某个思想领域进行思考时所必须依赖的基本观念。在人类思想的演进中,这些基本的观念就成了基本的存在,成了思想演进发展的“伟大环节”,影响或者决定着人类思想的发展[2]。洛维乔易认为观念史研究的就是这些西方思想传统中经久不变的、被人们继承下来的基本观念,他主张分离出某些构成复杂信条和理论学说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观念单元”,考察他们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如何被重新组合进入到各种思想系统的。观念史家注重的并不是思想家在具体历史处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及其针对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思考,而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他们就某一“观念的单元”以及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永恒问题”都说了些什么。这种观念史研究,忽视具体的社会条件或知识语境,仅仅考察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基本观念,关注的只是某种思想成分是否出现在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中,以及它以何种方式存在于其中。

观念史的着重点意味着我们要处理的是某些自成一体的抽象物,它们在时间之流中独立航行,只是偶尔在某些特殊的心灵中做短暂驻足,这在德国类似的精神史(Geistesgeschichte)或诸观念史(Ideengeschichte)传统中得到进一步推动,这种传统的基础在于一般的哲学史尤其是黑格尔哲学[3]。洛维乔易眼中的那些“观念单元”之于具体思想家,就仿佛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世界精神,虽然在不同时代体现于各个具体的民族精神,但其实现纯粹自由的历程在逻辑上并不与实际历史进程中各个具体的民族精神有着必然的关联[4]。在洛维乔易看来,观念本身似乎就获得了某种独立的生命力,它不过暂时寄居于各个思想家的思想母体中,却通过迁移于不同时代、民族和文化的思想家之间,而完成自身发育成熟的过程[4]。按照他的观点,观念总是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并不依赖于人类的具体活动或一般的社会语境。

在昆廷·斯金纳及其同道J.G.A.波考克、约翰·邓恩(John Dunn)等剑桥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以新颖的研究方法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引人注目的剑桥学派之前,观念史研究在这一领域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当时年轻气盛的斯金纳针对这一研究状况,发表了《观念史中的意涵与理解》一文,对思想史研究领域所盛行的观念史研究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对观念史研究中所存在的种种理论预设进行了攻击和批判。他指出在观念史研究中,预期和成见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心理学家那里可以将其称为观察者的思维定向(mental set)。按照观念史的研究方法,“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根据某些模式和先入之见来组织和调整我们的知觉和思想,它们本身构成了思考和理解内容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能够理解,我们必须进行分类,而我们只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来划分那些不熟悉的事物。这样,在我们试图扩展自己的历史理解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持久的危险:我们关于某人必定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的预期,本身就会决定我们误以为行为主体在做某些他们不会甚至不能接受的有关当时他们言行的描述。”[5]斯金纳坚持认为,思想史研究中的各种谬误大多源自思想史家在对过往思想进行研究时所设定的种种预期和成见。在他看来,通过观念史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神话,并不是历史。在这篇文章中斯金纳仔细剖析了观念史的各种研究途径,并对由此产生的形形色色的历史性谬误(historical absurdity)———学说的神话、连贯性的神话和预期的神话——进行了逐一批评。

所谓的“学说的神话”,指的就是史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往往预设每一位经典作家必然在构成某一主题的每一个论题上形成了某种学说体系。在斯金纳看来,这是史学家在历史研究的面具掩护下,将自己的偏见强加于作者身上,而这实际上往往并不是作者本身的意图。所谓“连贯性的神话”,就是思想史家总是倾向于将研究对象的思想和著作视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斯金纳认为,思想家的思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即使在不同阶段出现前后矛盾和互不相容的情形也是合情合理的,而这种“连贯性的预设”实质上并没有真正把握思想活动的这一特质。所谓“预期的神话”,就是“在考察某些特定的文本对于我们的意义时,史学家们很容易首先描述该著作及其所谓的相关性,而没有给分析原作者的意图或意思留下任何余地”[5]。思想史研究中不断出现的种种预期往往会导致某些历史性谬误:对文本的意涵作出错误的叙述,提供一种明显带有误导性质的描述。

斯金纳在对以往的观念史研究展开批判的同时,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将思想史上的“概念”作为独立的实体来进行考察。“概念史”研究的提出开创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新方向,奠定了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新基础,实现了思想史研究从“观念史”到“概念史”的转换。与“观念史”的连续性和非历史性相比,“概念史”的研究则更加突出了思想演进中的断裂性和历史性[6]。在《修辞与概念的变化》一文中,斯金纳提及了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中关于概念特征的观点,对此他表示赞同,而且阐明了自己的看法:“我们的概念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且除了为我们居住和生存的世界提供一系列变化的视角外,不能够提供更多的东西。在我们理解世界的努力中,我们的概念构成我们带给这个世界的东西的一部分。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概念化的转换,构成意识形态论争的真正素材,因此对概念变化频繁发生的现象加以否认或者表示遗憾都没有意义。”[5]按照斯金纳的观点,我们应该远离那种将观念当做独立单元的研究思路,而是把概念理解为政治辩论和政治斗争的关键性因素。他坚持认为,在政治思想史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概念的变化,力图准确把握其时代内涵。

在斯金纳看来,人类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根本不存在洛维乔易所称的那些固定不变的“观念单元”,而仅仅存在着不同的时间由不同的人使用不同语言的历史。斯金纳以“正义国家的性质”为例,对于围绕某种“观念单元”编排的思想史提出了质疑:“我之所以对这样的历史充满怀疑,原因不仅在于每一位思想家都似乎是以自己的方式回答关于正义的问题,而且在他们不同的理论中用以表述这一问题的术语(‘国家’、‘正义’和‘性质’)也往往以如此相去甚远的方式体现出来,因此认定可以挑出任何稳定的概念显然是混淆视听。”[5]斯金纳认为,概念有自己的历史,用来表达概念的语言包含着历史。政治思想史中的每个术语或概念都有自己的时代内涵,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思想家会出于不同的目的以自己的方式对它们作出不同的表述和解释。因此,貌似相同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思想家那里,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斯金纳对此作出解释:“这样说并不是否认在西方道德、社会以及政治哲学中存在长期的连续性,这些连续性表现为许多关键概念和论证模式的稳定使用。我这里要说的只是,有充分的理由停止围绕这样的连续性的研究来组织我们的历史,如此就产生了类似于比如说列举并比较柏拉图、奥古斯丁、霍布斯和马克思关于‘正义国家的性质’的观点的更多研究。”[5]

为了能够准确理解某个特定的概念,斯金纳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用以表达这一概念的术语的意涵,而且要知道主体以何种方式运用这一概念,以及他要达到怎样的论证目标。斯金纳认为,对概念的研究“不是关注我们用以表达这些概念的术语的特定‘意义’,而是追问运用这些概念能做什么和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更宽广的信仰体系之间的关联。”[5]在概念史研究中,斯金纳更为关注的是概念变化的行动视角,他要求从语言行动的角度来阐明概念的内涵。换言之,撰写概念史的一个条件,便是“概念”不能仅仅被归结为其意义,相反,一个概念的意义维度始终与语言行动相关[7]。由此可见,斯金纳已经进一步远离了洛维乔易式的、将观念当做独立单元的处理风格,而趋向于把概念理解为政治斗争中关键性的语言要素[7]。他在研究概念的变化中重申了对洛维乔易“观念史”研究的批评:“对这一方法的主要怀疑在于,由于它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观念而非这些观念在论证中的运用,因此它似乎无视某一特定概念有可能被不同历史时期的著作家以截然相反的方式使用。”[8]

斯金纳指出,对于思想史演进过程中的一些概念,不同的思想家在不同的时代使用不同的语言对其重新定义,会导致某些含义被废弃直至最终消失,而某些含义被保持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在概念史研究中,斯金纳不再是简单地探讨概念的含义和所具有的意义,而是着重考察概念内涵的变化以及为什么有的概念销声匿迹,而有的概念却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并占据了人们观念的统治地位。对于概念史的考察,斯金纳说:“在这每一项的研究中,我的部分目的是说明为什么被质疑的概念首先在一种特定的历史时期并在这个概念缺席的情况下,通过显示运用它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方式而成为了主导。”[5]

在《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一书中,斯金纳实现了在概念史研究方面的第一次成功尝试,他写作此书的主要目标就是论述近代国家概念的形成过程。斯金纳在“前言”中简明叙述了他对近代国家概念形成过程的考察:“我从13世纪后期开始一直写到16世纪末,因为我将试图说明,正是在这个时期国家的可公认的近代概念的主要要素逐渐形成。从‘维持他的国家’——这仅仅意味着支撑他个人的地位———的统治者的概念,决定性地转变到这样一种概念:单独存在着一种法定和法制的秩序,即国家的秩序,维持这种秩序是统治者的职责。这种转变的一个后果是:国家的权力,而不是统治者的权力,开始被设想为政府的基础,从而使国家在独特的近代术语中得以概念化———国家被看做是它自己的疆域之内的法律和合法力量的唯一源泉,而且是它的公民效忠的唯一恰当对象。在考虑了引起这种概念变化的历史发展后,我从历史学转向了历史语义学———从国家的概念转向了‘国家’这个词。我认为,说明一个社会开始自觉地掌握一种新概念的最明确的迹象是:一套新的词汇开始产生,然后据此表达和讨论这一概念。所以我认为这决定性的证实了我的中心论点:在16世纪末之前,至少在英国和法国,我们发现‘State’和‘Etat’二词已经开始首次在近代的意义上使用。”[9]

斯金纳继续沿着这一思路对“自由”概念进行考察,挖掘出历史中关于“自由”的不同定义。对“自由”的探讨主要是围绕强制、阻碍、限制和奴役等词汇展开的,这些词汇的意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因而由它们来表述的“自由”概念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同的含义。现代自由主义传统认为,自由是主体的行动没有受到任何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实际干涉和阻碍,在个人范围的一切没有受到任何的侵犯和强制;而某种更早的传统认为,行动的主体也许没有受到来自于外界的实质性强制,但倘若仅仅依赖于他人的善良意志,那么行动的自主权利随时都有可能被剥夺,而这无异于生活在一种被奴役的状态中,也就是自由的丧失。斯金纳对“自由”概念的分析明确地告诉我们,两个思想流派对“自由”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由”的定义在历史的进程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斯金纳认为,在思想史中,事实上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概念,有的只是与不同社会相伴随的各种各样的概念[9]。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家会对某种概念作出不同的定义和解释,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辨其细微的不同,力图把握概念特定的时代内涵,在历史的演进中考察概念的变化,将那些已经被人们遗忘的概念纳入到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之中。思想史家的作用就在于挖掘和展现概念的不同定义,为读者提供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他们对现存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作出判断,并留给他们去反思,进而作出自己的选择[10]。

摘要: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将历史语境主义引入政治思想史研究,提倡从“观念史”研究转向“概念史”研究。传统的观念史研究聚焦于“观念单元”,而斯金纳主张对思想史中更为具体的单位——概念进行细致考察。在斯金纳看来,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历史演进的过程,其定义在历史的进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应该在更宽广的历史视野中来理解概念的内涵,考察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定义,重现概念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将那些已经被人们遗忘的概念纳入到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之中。

关键词:斯金纳,观念史,概念史

参考文献

[1]Arthur O.Lovejoy,The Great Chain of Being: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an Idea[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6:3.

[2]李宏图.在历史中找寻自由的定义——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G]//[英]昆廷·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M].李宏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118.

[3][英]斯蒂芬·柯林尼.什么是思想史[G]//任军锋,译.丁耘.什么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

[4]彭刚.历史地理解思想——对斯金纳有关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反思的考察[G]//丁耘.什么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72-173.

[5]Quentin Skinner,Visions of Politics(Volume1:Regarding Method)[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85-178.

[6]李宏图.笔为利剑: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G]//[芬兰]凯瑞·帕罗内.昆廷·斯金纳思想研究:历史·政治·修辞.李宏图,胡传胜,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7]Kari Palonen,Quentin Skinner:History,Politics,Rhetoric[M],Polity Press,2003:37.

[8][英]昆廷·斯金纳.什么是思想史[G]//任军锋,译.丁耘.什么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

[9]Quentin Skinner,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Volume1:The Renaissanc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大历史之外还有公共史 第4篇

当人们面对历史的目光被一种角度所束缚的时候,精神上的贫乏和思想贫血就会随之发生。将于7月4日上午在广州扉艺廊开始的“公众历史频道——当代历史创作展”,是一场有别于主流艺术观念、试图打碎“题材决定论”和“题材敏感论”对历史真相的扭曲的展览。在那里,我们得以暂时绕开宏大叙事所设置的禁区,先在细碎的回忆中积累和保存真相的碎片。

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萨义德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作为政治判断的基础,而且以文化作为“记忆”抵抗“遗忘”的武器。巴勒斯坦人的“丧失与剥夺的历史”,他说“这是一段必须解救出来的历史——一分钟一分钟、一个字一个字、一英寸一英寸地解救”。

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类似的尝试正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发生。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胡斌策划的“公众历史频道——当代历史创作展”,让萨义德的武器在这里被策展人李公明的“艺术”取代,“艺术同样可以作为以记忆抵抗遗忘的方式,同样应该面对那些必须解救出来的历史”。

此前,国家文化部门发起了一个长达数年、投入金额高达数亿元的官方艺术文化项目——“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过分追求流行时尚,而疏离对历史文化深度思考的当下艺坛,这个工程是富有建设性意义的”,李公明说,但这个工程公布的100个供艺术家选择的主题,仍然偏重于旧的党的革命历史观下的事件人物,不少值得深思的严肃问题被回避。而且,因为主流美术与当代艺术两者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鸿沟,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被理所当然地看成主旋律命题,当代艺术家的参与度明显不高。

因此,2008年初,李公明和胡斌萌生出做一场围绕国内当代历史进行的艺术创作展的念头,试图跳出主流意识形态对题材与创作手法上的限制,完全从公众个人的角度出发,对历史事件、人物、片断做出思考、讲述和联想。

这是一场没有经费就已启动的民间艺术展。同年6月,展览的第一场座谈会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行。这其实是策展人对展览构想的一次忐忑不安的自我检验,“当时我们俩都不确定是否会有艺术家感兴趣来参与,甚至很悲壮地想过,如果没人参展,我们自己每人拿一张作品出来。”

座谈会上,李公明以长篇报告文学《雪白血红》对敏感题材的成功突破为例,历数国内美术创作在观念和创作手法上的停滞不前,打出“民间立场,多元声音,自由探索”的口号。主题名称定位为“公共历史频道”,是因为频道具有传播功能,希望艺术家或者普通公众能在这个平台里来传播、分享自己对历史的真实记忆。

在作品的甄选上,策展人毫不隐晦地表达出将篡改的历史或历史的空白尽量还原出来的倾向,强调个人对历史的独立思考与体验。徐唯辛的《历史中国众生相之遇罗克》是他创作的近百个人物之一,遇罗克是在“文革”期间因《出身论》一文获罪致死的思想者,近些年学界对其有很多的讨论。去年因雕塑了裸体王小波而闹得沸沸扬扬的郑敏也为遇罗克做过一座雕像,但年轻一代多数都不知道这样一个重要历史人物。还有一些在官方主流美术中不被列入重点表述的历史题材,比如在文学、影视剧中被大众所熟知的张爱玲、霍元甲等,本次展览中也有新诠释。

打破了固有的约束和预设,艺术家对历史的记忆和表达变得五彩缤纷。当然,艺术家对于历史题材的创作观念、手法、风格等等的呈现充满了差异性,在精神指向上并不全朝着某一特定方向,它们中间充满矛盾。甚至会有一些始料未及的作品,比如有的艺术家表现的是能引起很多讨论的话题,但创作自叙却只是简单重复教科书里的老调调:“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如何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些年轻艺术家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情绪,这是当下民族情绪高涨在历史题材创作中的折射。

“这个展览可能看起来不那么精准,但它有一个总的导向,即呈现历史和历史表述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策划者希望以此作为中国现当代历史创作探讨的开端,接下来还将展开专题性研究,如“历史的篡改”、“历史的空白”等。展览已经引起海外关注,将应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之邀,于明年参加该校举办的一个与历史、政治题材密切相关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和研讨活动。

刘滨作品《精武门之霍元甲打擂》:以略带怪诞的手法诠释霍元甲打擂这一历史事件。

徐唯辛作品《遇罗克》:遇罗克的面容与经历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了文革历史的残酷性与真实性。

蔡远河作品《英雄·祭》:画面重现汶川地震中灾民们面对如此强大的冲击后,以及面临崩溃的边缘里本能的反应与种种的动态。作品消解了史诗歌颂的感觉,力求瞬间真实。

游其作品《曾经在:1980天空下遇见了巴别塔》:大庆精神在当下隐变为麦当劳式的连锁繁殖来满足现实世界的紧张。

残疾人史 第5篇

南北史感遇十首

作者:司空图朝代:唐体裁:七绝 雨淋麟阁名臣画,雪卧龙庭猛将碑。

不用黄金铸侯印,尽输公子买蛾眉。

汉世频封万户侯,云台空峻谢风流。

江南不有名儒相,齿冷中原笑未休。

天风斡海怒长鲸,永固南来百万兵。

若向沧洲犹笑傲,江山虚有石头城。

花迷公子玉楼恩,镜弄佳人红粉春。

不信关山劳远戍,绮罗香外任行尘。

兵围梁殿金瓯破,火发陈宫玉树摧。

奸佞岂能惭误国,空令怀古更徘徊。

行乐最宜连夜景,太平方觉有春风。

千金尽把酬歌舞,犹胜三边赏战功。

桃芳李艳年年发,羌管蛮弦处处多。

海上应无三岛路,人间惟有一声歌。

佳人自折一枝红,把唱新词曲未终。

惟向眼前怜易落,不如抛掷任春风。

景阳楼下花钿镜,玄武湖边锦绣旗。

昔日繁华今日恨,雉媒声晚草芳时。

乱后人间尽不平,秦川花木最伤情。

残疾人史 第6篇

赠史开封

作者:杨巨源朝代:唐体裁:七律 天低荒草誓师坛,邓艾心知战地宽。鼓角迥临霜野曙,

旌旗高对雪峰寒。五营向水红尘起,一剑当风白日看。

残疾人史 第7篇

送周长史

作者:李端  朝代:唐  体裁:七律   青枫树里宣城郡,独佐诸侯上板桥。江客亦能传好信,

山僧多解说南朝。云阴出浦看帆小,草色连天见雁遥。

残疾人史 第8篇

酬东溪史处士

作者:孟贯朝代:唐体裁:五律 咫尺东溪路,年来偶访迟。泉声迷夜雨,花片落空枝。

残疾人史 第9篇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

   近日,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正当其时。广大党员要主动翻开“党史书”,用心上好政治理论、理想信念、德行修养、知行合一四门“功课”,为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做足准备。
学史明理,上好政治理论课。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一路走来,正是一直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政治理论学习,才使得政治立场更加坚定、政治方向更加明确,才能够获得一个又一个重大成果成就,才让初心使命熠熠生辉。学好党史,要上好政治理论课,读好有字之书,深入学习思想理论知识,不断用政治理论知识武装头脑,把学习党史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做到学而不厌、常学常新。要立足党情社情,读好无字之书,既读史实,又品精神,既看现象,更究本质,不断夯实政治理论基本功。
学史增信,上好理想信念课。回溯历史,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正如那首歌唱的那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些看似艰难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都能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那些看似不可能,中国共产党人都能将其变成可能。究其原因,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使然。要更加紧密地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以史为鉴,从中鉴古今、知兴替,从中明方向、强自信,从正反两方面汲取经验教训,取其精华、指引工作,真正形成经验之“盾”,为党和国家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学史崇德,上好德行修养课。百年风雨中,有着数不胜数的优秀共产党员、光辉战士,他们同人民共同推动历史的车轮,带动党和国家砥砺前行,他们是历史银河中璀璨的星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论是曾经浴血奋战的革命先辈,还是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都彰显着共产党人吃苦耐劳、大公无私、英勇无畏、甘于奉献的宝贵精神。在党史学习中,我们应常怀敬重之心,向历史学、向革命先辈学,学习红色精神,赓续精神血脉,真正把初心融入血液中,高标准、严要求,在提升德行修养中继续前行。
学史力行,上好知行合一课。百年党史教会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正因如此,若想学好党史,就一定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从党史中学习好的经验方法,学习历史逻辑、科学方法,坚持实事求是。针对眼前遇到的问题困惑,认真对照历史,从中找答案、寻方法,对接下来的工作提前预判、超前布置,做好充分准备。从以前的教训中汲取经验,争取少走弯路、不走错路。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落实为实际行动,借鉴经验但不局限于经验,敢抓敢干、真抓真干,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将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工作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勇前进、贡献力量!

残疾人史 第10篇

夏日寄史处士

作者:孟贯朝代:唐体裁:五律 掩关苔满地,终日坐腾腾。暑气冷衣葛,暮云催烛灯。

残疾人史 第11篇

送史判官奏事

作者:刘长卿朝代:唐 中州日纷梗,天地何时泰。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论利害。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论文 第12篇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论文【1】

摘要:当前我国化学史的教育并没有被放在很重要的地位,而化学史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化学史教育的情况,并总结化学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此引起我们对化学史教育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化学史 化学史教育 意义

1.引言

我国化学家傅鹰曾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化学史的教育在国外有比较久远的历史,在我国也开展得比较早。

20世纪30年代,丁绪贤在北大开设化学史课,新中国成立后,化学史教育得到不断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中国期刊网上关于化学史的教育论文有150多篇[1]。

很多高校老师和中学老师对化学史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不断地挖掘和利用化学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化学史及其在中学和大学中的教育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等。

2.我国化学史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中学教育阶段,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被提到了重要地位。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说,应试教育还左右着中学教学,很多老师为了学生的分数而更重视解题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点的学习,重视概念的理解,而这些方面并不是连贯的和整体的,所以学生对相关知识只是机械地记忆,没有形成整体的观念,更谈不上探究性学习;其次,化学式教育有培养学生兴趣和世界观、人生观的作用,而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在中学教育阶段,教师较少涉及化学史的教育问题的探索,教师的热情不够,因此削弱了化学史教育的实施效果。

就课本来说,化学史知识所占的比例很小,据统计,人教社教材中化学史内容按页码粗略统计仅占全书篇幅的约1.6%[2],而且很多中学教育工作者的化学知识是有限的,所以在中学化学史教育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

在化学史教育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科学家无意中的发现和各种蹊跷,而没有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发现不仅仅是偶然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家持之以恒地科学研究,对科学知识的追求,以及在失败后的振奋和向上的精神,从而真正体现科学研究的内涵,使学生明白在以后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

化学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科学知识的发现。

化学史也体现着知识与技能,科学发现和各种技术的发明,包含着对物质的本质的研究,包含着物质的性质、结构,等等,因此,利用化学史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思维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在这样的教育下,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必定会有所感触,有利于情感的培养。

3.化学史教育的意义

3.1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化学科学知识是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描述性到推理性的发展过程。

[3]化学史的发展,伴随化学知识的.发展;在进行化学史的教育史时,伴随着学科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化学史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全面、深刻的解剖,并使知识产生联系,形成一定的网络,便于学生学习。

3.2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科学和学习的兴趣

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及其所写的文献都把这一点列为了化学史的教育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安排适当的化学史教材,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

[4]然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予以积极的诱导和启发。

心理学研究发现,直观的、趣味性的事物更能刺激个体的大脑兴奋。

[5]化学史及化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而实验现象、实验仪器、实验探究的过程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即所谓的化学美。

充分利用化学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可提高他们对化学及科学的兴趣,在他们的内心产生驱动力,进而更好地学习化学。

3.3有利于增强环保理念

环境保护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每个公民都应该有环保意识和理念。

化学史和能源的发展也是有关联的,古代的钻木取火、近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以及石化能源的使用、当代新能源的开发都与化学知识有紧密的联系,也渗透在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通过化学史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3.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6]

首先,化学史教育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化学史发展的过程,是前人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学习这些内容后,感悟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其次,渗透德育,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的发展充满了曲折,并不是那么顺利的。

研究过程总是使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而各种科学方法不断地被改进或者发明,使研究更深入和变得容易。

方法在改进的同时,工具也不断被发明,科学技术也随之发展。

总之,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科学探究、科学发展等方面有较为深刻的体会,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4.对化学史教育的思考

当前化学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太重视化学史的教育,他们可能认为化学史不重要,与考试关系不大。

只有改变这种思想,重视化学史的教育,才能从行动上在教学实践中做好化学史教育。

其次,中学教科书中化学史的篇幅比重很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多阅读有关化学史的课外书籍,增加知识的储备,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最后,化学史教育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目前化学教师对于化学史教育教学功能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精神(实际是科学家的精神)的培养[7],也就是说化学史教育教学功能不够全面。

最后,要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化学史教育,通过观察、实践、条件控制、测定、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分类、抽象概括、模型化、提出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及得出结论等环节来完成。

[8]以实现化学史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5]关婷婷,苏育志,常向阳.化学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教育功能[J].广东化工,2002(11):24-25.

[2]刘前树,邱道骥.化学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育,2007(1):60.

[3]李远蓉,卢一卉.论化学史的教育功能[J].大学化学,1997(12):60-61.

[4]许青锋.化学教育应重视化学史的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8(2):44.

[6]李惟熔.渗透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化学教与学,2011(1):21-22.

[7]王秀红,于建军.中学化学史教育教学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化学教育,2009(2):72.

[8]张成山.浅析如何进行化学史的教育[J].高校理科研究,2007(31):102.

从“化学教学”到“化学教育”【2】

[摘要]化学教学在起到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肩负起进行化学教育的责任,这是一种哲学性质上的认识。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迈出从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起始步伐;注重教学生成,寻找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契机。

以此帮助高中生进行化学的深层次认识。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教育;高中化学

一、更新教育观念,迈出从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起始步伐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毫无疑问,在由化学教学向化学教育过渡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

而事实上,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细节,我们或许就能够有效地迈出走向化学教育的第一步:

首先,要认识到化学教育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其是由一点一滴的与化学有关的元素组成的。

人教版化学选修教材以“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社会”为书名,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我们进行化学教育。

例如在“保护生存环境”一节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实施:我们以前都能闻到某些地方的自来水有味道,而现在则没有。

这是因为现在已经用臭氧(O3)等作为消毒剂和漂白剂代替原来使用的二氧化氯(ClO2)和次氯酸(HClO)等,这样就能达到避免氯化物对人体造成危害。

在这类知识的教学中,我们既能渗透化学知识,又能落实化学教育的内容,即化学不总是生硬知识与抽象的符号、化学式等,其更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常说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往往也就体现在这种联系上面。

其次,认识到化学教育存在于化学教学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从目前的教材编排来看,课本上的内容往往都具有显性或隐性的化学教育因素;而从现在的化学习题来看,目前的命题材料也越来越重视这一点。

近年来的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信息题,在对它们进行解答时,就有化学教育的空间。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中国的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B.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

C.氢键在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这样的题目每个选项其实都提供了一个信息点,而对这些选项进行分析所用的知识又绝不局限于教材,因此这样的题目是非常好的化学教育的素材,在日常教学中要给予高度重视。

二、注重教学生成,寻找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契机

化学往往是以化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其化学方法及化学教育往往蕴含在知识背后。

这些知识在学生的思维中生成时,往往会有许多有利于开展化学教育的良好契机。

这是因为学生学习化学时往往并不只是带着学知识的心理,还带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教学当中往往也就存在着许多教师未曾预设到的生成。

例如,在一次集体备课的活动中,同组的一位老师提到一个问题,说他们班在讲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时候,有学生提问:“物理变化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那化学变化时一定有物理变化吗?”这个问题是老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因此当时竟然愣了一会儿,后来才勉强应付过去。

这个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后来我到我们班上去问学生是否也有这个问题,令人惊异的是竟然有不少学生说也想到过这个问题。

这就说明这个问题其实是学生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只是在教师的备课及教学过程当中不容易被老师注意而已。

面对这一生成,我后来从另一个角度对学生进行了解释:作为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涉及化学知识的此处就不再赘述了)。

在这种联系与区别中又反映着对某一事物的判断标准,譬如此问题中的“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而这其实某种程度上讲又属于“化学哲学”可以解释的内容,化学家们常常说这么一句话:结构决定性质。

这句话其实不仅是化学教学的,更是化学教育的,不仅是化学的,更是哲学的。

当我们有意识将学生由化学引向哲学时,更是由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的一种深层体现。

事实上,化学哲学是高中化学教学应当渗透的重要意识,其研究化学科学的发展规律,研究化学运动本身的辩证内容,研究化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有研究表明,在高中阶段进行这些渗透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是十分有利的。

结合这个例子,笔者想到在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生成,而很多时候由于其与我们化学教学关系不大,又都被我们忽略了。

而从化学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生成,它们其实又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

因此,作为化学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化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需要,我们有必要高度重视这些学生自发生成的知识,让它们发挥化学教育应有的价值。

三、对于化学教育的反思

有时候笔者常常想,相对于化学教学而言,化学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过程也更加精彩,那为什么其在我们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没有绽放出应有的光芒呢?这里固然有客观上的应试压力的因素,但也可能与我们的化学教学价值取向有关。

笔者以为,基于化学教学走向化学教育,是目前比较具有可行性的一种思路,因为化学教育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扎实的化学教学基础上的,又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因而也能得到高中学生的喜欢。

既然如此,还是让我们努力去走一条由化学教学到化学教育的道路吧,至少这是符合课改精神,契合学生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残疾人史 第13篇

于是.他开始当小工,在动物田清扫狮子笼,在戏院当带住。工作了5年之后,他的视野开阔了,他决心成为电影明星,尽管他知道自已有口吃的毛病,又没有文化,人不是长得特别漂亮,但是,他一旦有了想法和决心,他就开始了行动。他找来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名录本,开始一个一个去推荐自己。

“你这个样子怎么可能做得了电影演员呢?”“算了吧,我们才不会要你哩。” “走远一点,这里不是你做梦的地方!”……讽刺、挖苦、嘲笑、瞧不起.应有尽有,一个一个都拒绝了他。

越是这样,史泰龙觉得:“我一定要成为好菜坞的电影明星。”他始终告诉自己“过去并不等于未来”、“我并没有失败,我只是暂时停止成功。”他鼓足勇气不断地重新推销自己,结果还是一样,500家电影公司都拒绝了他。

“你死了这条心吧。”“你不要再来了,我们公司不欢迎你。”1000次的拒绝丝毫没有阻止史泰龙去实现做电影明星的梦想和决心。

有了1000次行动后全部遭到拒绝的教训,史泰龙根据实际体验写了题为《洛奇》的剧本,又一次走进电影公司。

“你怎么又来了?”

“这次不一样,我带来了一个剧本。”有人翻了翻又立即还给了他,还有人不仅不看而且连人带本都给轰了出去,总之仍然没有人答应他。幸好,他没有气馁,没有停止行动。他仍然告诉自己:“过去并不等于未来。” “我并没有失败,因为我在行动,我只是暂时停止成功。”

这是多么激励的语言啊!皇天不负有心人,到1600次的时候,终于有人愿意出钱买他的剧本了,这时,他身上只剩40元现金了,非常需要钱。可是当他听到电影公司不同意由他来主演的时候他急了:“No!No!”他第一次拒绝了别人。 直到1855次的时候,史泰龙终于如愿以偿。

上一篇:某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2009年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会计制度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