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司法所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2024-05-24

关于我县司法所建设的调研与思考(精选6篇)

关于我县司法所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第1篇

关于我县司法所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司法局副局长 李建明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窗口和平台,也是司法行政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化解民间纠纷、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事关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全局,事关我县司法行政事业的长远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为此,近期我带领机关相关股室人员对我县司法所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如何开展今后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一、我县司法所建设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建立司法所14个,现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行政专项编制8人,兼职6人(民政、团委、企管、统计、政法、妇联兼任)。近年来,我们抓住中央加强“两所一庭”建设的重大机遇,把加强司法所建设作为事关我县司法行政工作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

(三)近年来履行职能情况

按照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要求,我县司法所共承担着指导和参与人民调解、法制宣传、依法治理、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指导管理法律服务、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助办理法律援助,完成基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务等职能。近年来,我县司法所在人员较少,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积极履行职能,有力地维护了全县乡村的社会稳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仅2008年,全县司法所工作就指导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320件,调处重大民间纠纷382件,防止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7起,涉及535人,防止民转刑15起。开展法制宣传75人次,安置帮教刑释解教人员137人,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件,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41项,完成当地政府交办工作37项。

(四)基础设施及办公条件情况

2004年,中央提出用五年的时间集中解决“两所一庭”建设以来,我县运用国债资金,按照建所面积为120平方米左右的标准,共投入资金70余万元,完成

(二)司法所现有人员素质与履行职能的要求很不适应

近年来,经过两次公开录用,我县司法所人员的专业知识、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都比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司法所人员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大部分都是新录用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吃苦创新精神。同时,司法所的业务培训和用人机制很不完善,与新形势下司法所承担的职能与任务极不协调,因此,提高队伍素质迫在眉睫。

(三)经费不足装备落后

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司法所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司法所的经费保障和装备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司法所的各项经费和装备与新形势发展要求相不适应。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业务经费和公用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办公用房解决后,相关的硬件设施还未能完全配套到位,与社区矫正等工作相适应的必要的警用装备还是空白,着装问题至今没有解决,这些都制约着司法所建设的发展,是当前需要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

形式尽快解决司法所空编的问题;其次要争取一部分事业编制,聘用一部分有法律知识的大学生到司法所工作;再次就是要扩大司法所现有行政编制。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县司法所工作人员达到3人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司法所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履行工作职能的要求。

(三)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履行职能的能力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所队伍,是加强司法所建设、拓宽司法行政业务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建立完善司法所人员教育培训的长效科学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以基本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培训制度。要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实际,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素质教育、法律知识教育、业务技能教育和知识更新教育,努力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县局每年要对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不少于15天的集中培训,要严把“入口”关,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畅通“出口”,定期考核,人员津贴待遇,为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树立司法所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关于我县司法所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第2篇

一、城区基本情况

我县城区规划用地面积39.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4.72平方公里,其中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3.39平方公里,公用设施用地0.45平方公里,绿地广场用地5.95平方公里,城北、城南、城东、良塘、黄田里五大板块纳入市政管理范围。

二、城区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基本情况

近年来,为打造功能完备、品质一流、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三省九县区域中心城市,我县制订了《修水县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在城区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管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城市各项基础功能设施逐步完善,有效推动了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

㈠市政规划编制逐步完善。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注重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编制了《修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2015调整),完成了城北、城南、良塘、黄田里规划编制,出台了《修水县城排水工程专项规划(2010-2020)》、《城区污水规划系统方案调整论证报告(污水专项规划)》和《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主导、各专项规划为补充的城区发展规划格局,市政规划不断完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修水特色逐步凸显,为我县城区市政设施建设和完善打下了坚实基础。

㈡市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一是投入力度大。近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近1亿元用于一批道路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停车场、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2亿元,建设秋湖里大桥等桥梁6座;

投资5.62亿元建成黄田里东西大道、南圳大道等路段,拓宽改造竹坪大道和西互通;

投资1亿元建成黄田里滨水生态等公园以及路网景观带;

投资2500万元用于城区河道治理;

投资7900万元新建和改造城区供水管网、水表智能化;

投资8533万元解决工业园区超负荷问题以及老城区配电网改造;

每年投入200万元对电子警察进行建设和维护。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二是覆盖面积广。随着城市框架进一步延伸,城市发展格局越来越大,市政设施覆盖面积越来越广。三年来,全县各通信公司共建设地下弱电管网95.8km;

建设燃气管网27km、庭院低压管网20km,城区覆盖率达80%;

提升改造城区河道41.27km;

建成区城市道路里程146.66km,道路面积300.13万㎡、人行道总面积58.37万㎡;

建成区排水管网209.58km、污水管网79.2km;

公共绿地面积329.5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03㎡/人。三是建设进度快。先后完成秀水大道白改黑、横坑商贸城道路改造、五杰广场、安坪路沿线塌方治理、创业大道延伸线、幕阜大道路灯安装、修水大桥亮化改造等工程,对城区裸土菜地进行补种和城区主次干道绿化提升,完成洪坑大道一期绿化景观工程和县城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黄土坑河治理工程(三期、四期)以及南桥河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城区农贸市场改造、宁红大市场整治提升,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城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四是配套范围宽。在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000吨/日,新增转运设施规模120吨/日,新增环卫车辆14辆,各类环卫作业机械基本齐全,机械化清扫率达到40%左右,已初步建立城区垃圾集中收运处理体系,并积极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建成停车场19个,停车泊位1519个,道路两侧施划停车泊位1969个,交通信号灯29处,电子警察60处,各种交通标志标示牌1100余块;

公交站台125个,其中港湾式站台2个;

中间隔离护栏3500米,人行道护栏5000米;

响应“厕所革命”,累计新建公厕33座;

建成区路灯7680盏,亮化设施200处,保障亮灯率达到96%以上。

㈢城市宜居品质持续优化。一是城区交通堵点逐步疏通。新建了汇源小学人行天桥、四中地下通道,消除学生通行安全隐患,黄田里大道地下通道、良塘公园人行天桥、修河景观桥正在有序建设过程中,将有效提升重点区域道路通行能力。二是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三年来,先后投入资金1.15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个,正在改造中4个,通过增设部分停车位、优化小区环境、完善小区功能等方式,有效缓解小区周边道路停车压力,老旧小区居住品质明显改善,居民反响良好。三是市民休闲场所日益完善。先后建成马家洲、大洋洲、良塘、黄田里滨水生态、竹坪河滨水生态等公园,完成配套路网景观带以及防洪、美化亮化工程,市民休闲娱乐更加方便,城市功能不断优化。

㈣市政设施管护不断加强。对市政设施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维护管理,注重设施的使用率。一是管护部门积极履职。城区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涉及部门多、内容广,相关主管单位成立了对应股室部门,履行建管职能,如县住建局成立了建设股、建管股、园林所、路灯所、污管办等专门管护机构,市政设施管护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供水、供电、燃气等单位专门组建了应急抢险队伍,确保设施故障处置及时。二是管护机制日益完善。县住建局、县城管局等单位对市政设施管护按网格化管理要求,划片分区管理城区的绿地、道路、桥梁等设施,按照“定人员、定路段、定标准、定时间”的巡查责任制,进行“地毯式、立体式”零界限排查,同时成立考核小组定期对责任干部进行考核。三是管护成效更加明显。部分市政管理部门积极推行徒步巡查法,便于有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近三年来,城区共计维护路面5185㎡、人行道37017㎡、厕所5座,更换路灯5800盏(其中更换新型led路灯965盏)、井盖和盖板2090个,清理排水井1954个,新做雨水井54座,维修排水排污管道200m,管护成效较为明显;

交管部门结合主要路段、重要时段交通流量变化特点,通过合理调整交通信号配时、智能化监控、电子抓拍等方式,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控,较大提高了城区道路通行能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发现,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中做了大量工作,近几年城市发展、城市面貌、功能布局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在城市发展规划、智能管理、设施建设与管护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专项规划编制相对滞后。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生态城市、人文城市等城市发展理念已深入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之中。目前,我县执行的仍然是2015年调整的城市总规,部分市政建设专项规划还存在空白,如强弱电、市政管网等方面没有制订专项规划,有的专项规划还不够全面、调整不够及时,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需要,特别是城北老城区、东城区市政专项规划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还不够紧密,与多规合一要求还有差距。

㈡市政基础设施仍需提升。一是交通设施不够完善。一方面城市交通治堵前瞻不足,随着车辆增多,原有道路结构已跟不上形势发展,尤其是老城区、东城区道路狭窄,功能不全,瓶颈路段多,通行能力较差,虽然近几年来加大了城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力度,但仍不能满足交通流量猛增的需求,如宁红大道、凤凰山路、沿江路、衙前大道等,长期出现固定时段交通拥堵。另一方面停车需求激增,静态交通压力不断攀升。城区现有汽车保有量2.5万辆,共有停车泊位30117个,其中商住小区、行政企事业单位、酒店等停车泊位26629个,公共停车泊位相对偏少,并且布局不均,城区公共停车场及道路两边施划的泊位仅有3488个,已建成的公共停车场,城北区16个,城南区2个、良塘区1个,东城区一个也没有。一方面总停车位供大于求,另一方面车辆无处停放,部分商住小区地下停车场闲置,有的只售不租、有的售价过高、有的出售给其他单位或企业,小区业主车辆无处停放;

有的小区建设之初,规划停车位明显不足,大部分小区车库改装另作他用,导致周边人行道、交通主干道等区域车满为患;

公共停车场收费标准相对偏高,计费标准不一,市民宁愿冒着违章风险也不愿进停车场,停车场大量车位空置。10月份开始,县城市管理局联合县交管大队集中开展城区人行道违法停车综合整治,人行道上除施划的停车泊位外,不得再停放汽车,小区停车压力骤增。老旧小区、早期建成的居民楼几乎没有配置停车位,如城北沿江路沿线,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

一些大型商业中心周边,停车问题日益严峻,如联盛购物广场周围,经常车满为患、交通不畅。第三,东城区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主干道非机动车道缺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加之沿线学校较多,安全隐患较大。此外,公交枢纽虽已建成,但仍未投入使用,大型货车停放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大型货车夜间路边随意停放,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黄港片区短途客车面临即将无处可停等问题。二是环卫设施有待加强。城区内公益环卫设施仍有不足,如东城区建成公厕仅2座,其中一座位于黄庭坚纪念馆内,下班时间不对外开放,城南区公厕设施依然较少;

城区垃圾转运站9个,其中良塘敞开式垃圾中转站无渗透液、除臭系统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不够齐全,尤其是一些餐饮单位厨余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严重,污损路面,影响市容市貌;

城区污水处理厂急需扩容改造,直达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压力管仅有一处,已满负荷运载,需增设一根dn800污水压力管,城区污水管网每年虽检测一段,但仍旧不够到位;

城北、城南雨污分流还需加快推进,城东区域有的污水还没有进管网,居民小区阳台上的排水大部分都没有纳入污水管网,含磷重、污染大。三是配套改造还需提升。城区老旧供水管网、燃气管网有的出现漏损,供电线路、通信管网“蜘蛛网”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线路触手可及,隐患较大,需要更新改造;

一些小微市政项目在建设与管护时质量不高,如有的小区与道路交接口,地面砖反复修补,甚至一年挖几次;

有的部分路段盲道和残障设施不健全,影响残障居民通行。

㈢城市品质功能尚存短板。一是绿化品质相对不高。尽管目前全县已建成的城区绿地率达40%以上,已基本达到2030年规划水平,但由于城北、城南一些公共绿地建成时间较早,部分绿化苗木品质相对不高,有的出现干枯损耗补种不够及时,如城北南门头至晚晴乐园沿河红豆杉等树木有枯死现象,与新时代城市功能要求相比,仍有差距,还需逐步更新改造和提升。二是休闲广场布局不均。休闲广场是提高城市品位、拓宽休闲空间的具体形式,我县市民休闲广场还有欠缺,尤其是东城区“第二代”老城区,小楼盘见缝插针,市民无休闲健身场所,部分居民甚至在高速公路连接线上散步,在主干道旁边跳广场舞,安全隐患很大。三是亮化工程更新不快。近三年来,城区更换了连接线、山谷大道、沿江路、衙前路等城区部分主要道路新型led节能路灯965盏,还有大部分主、次干道路灯尚未进行更换,一些路灯安装年限较长,采用的都是老旧、耗能的照明材料,照明效果不理想。个别小街小巷还还没有路灯,有的线路老化,城北大部分巷道路灯直接从公用线路搭线取电,存在安全隐患。

㈣统筹协调仍有提升空间。一是市政设施多头管理。市政设施管护涉及住建、创建、环卫、市政、绿化、行政执法等多个部门单位,监管主体多且部分职责交叉,部分公共区域和设施既有主管部门,又隶属社区、乡镇,多个单位管理,责任落实偶有空档。有的管线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破挖随意性较大,管网建设标准不一,个别施工单位只管建设,不管维护,造成他人管线损坏情况时有发生,管线损毁市政设施恢复原样时标准降低。二是责任划分不够明确。部分交叉区域监管主体责任不明确,造成不少地段垃圾成堆无人清理,成为城市卫生“死角”。如黄田里大道,以道路两侧绿化为界,道路中间归新城管委会管,绿化两边归宁州镇管,造成环卫清扫中间往两边扫、两边往中间扫的情况屡禁不止,引发不必要的矛盾。三是市政维护不够及时。市政管护与精细化管理要求仍有差距,市政维护维修时效性还有待加强。有的路面破损较快,维护维修未能及时跟进,车辆行驶存在安全隐患;

有的人行道、路灯、交通标识标牌、户外运动健身器材、井盖排水盖板等设置不够规范,有时出现损坏,维护不及时,影响居民生活和出行不便。四是日常管理有待提升。有的人行绿化道路面保洁不够及时,影响市容环境,如秀水大道人行绿化道路面,落叶清扫不到位;

市政设施建设与管护人员、交管警力、片区管理用房等配备依然偏少;

市民爱护市政设施意识有待提高,破坏花果树木、随意拆除挪动市政维修围板等时有发生,还有个别餐饮商家、铺面经营者随意破挖人行道,埋设油烟管道、排水管,日常管理还需加强。

四、意见建议

㈠强化规划引领,促进城市功能完善。一是注重规划引领。规划是城市发展和管理的基础,要以《修水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为统领,以“城市双修”为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补足城市短板为重点,尽快完善、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确保规划超前、科学、形成整体,达到多规合一,实现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尽快启动地下管网设计施工图档案整理,集中归档管理,确保地下管网设计有据可查、施工精准合理。二是强化规划执行。重规划的同时,也要重执行,要强化规划执行意识,规划制订了,就必须严格按规划执行,避免执行随意性。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九江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严查各类乱修乱建乱改乱占等违反规划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和刚性约束力。

㈡完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一是加快城区市政设施维修改造。建立市政设施年检机制,每年末对城区市政设施进行全面摸底汇总,制定维修改造计划,编制预算安排,第二年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改造和提升。尤其是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管网、人行道、井盖、盲道及残障设施等影响群众生活和出行的市政基础设施,有损坏的及时维修,有隐患的及时整改,有条件的改造提升,并把好质量验收关,如地下弱电管网建设改造、残障设施完善提升等,确保将群众生活不便将至最低限度。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筹措、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施工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对已纳入市政设施相关规划的项目,要制定计划,尽快启动施工,使城区市政设施更加完善、更加便民。二是提升城区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优化交通设计,加快城区部分道路拓宽、改造和提升,同时可通过举办市民听证会,充分征求市民、交管部门意见等方式,积极改善交通环境,如可将有条件改造的公交车站改造成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缓解上下客造成的交通拥堵。进一步加大城区交通管理科技投入,不断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重点路口智能灯控设施,保障畅通通行;

针对商圈、市场、学校等人流密集区域的拥堵路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调整绿化带、增设过街地下通道或架设人行天桥等方式,缓解交通拥堵,如宁红大道银河湾至向阳骨科医院路段,可通过科学调整绿化带等方式,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对已建成的公交枢纽站,要尽快验收并交付使用,确保东片区、黄港片区短途客车有序停放;

加快建设湘竹大型货车停车场,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缓解停车难。对城区停车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论证,推动智慧停车建设,试点建设一部分占地面积小、使用效率高的智能停车场、停车楼,切实缓解停车难,并在各片区主要入口设置电子诱导屏,引导群众有序停车;

进一步盘活小区地下停车场和城区停车场资源存量,对一些收费停车场采取政府收购或补贴等方式,让利于民,实现市民低价或免费停车,助力县内静态交通秩序改善,提高城市车位的公共资源利用率;

有序开放城区行政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时段、逐步开放,明确收费标准,停放社会车辆;

有条件停车的人行道、主次干道,适当施划停车位,缓解供需矛盾;

四是加快环卫设施建设提升处理能力。全力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城区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基础环卫设施,在考虑服务半径需要和周边居民生活影响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提升和规范管理;

加快环卫市场化运营推进力度,加强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和推广实施,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配齐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减少垃圾混合投放造成环境污染;

制定城区污水管网检测计划,加大检测力度,消除污染隐患;

加快生活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和污水管网运载能力建设,缓解污水处理压力,满足城区生活污水处理需求;

加大雨污分流推进力度,启动小区阳台排水纳入污水管网系统改造,减少雨污混流、生活污水直排造成环境污染。

㈢优化功能配置,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一是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提升工程。结合宁州古城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老城区四个老旧小区改造和提升进度,重点考虑小区功能完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根据古城协调区的要求,在立面改造和风貌提升中注入仿古元素;

小区改造征迁出来的空场地,结合景观设计重点设置一批中小型停车场,并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居民楼房前屋后,见缝插针设置一些公共停车位,缓解无处停车的难题。二是加大市民休闲设施建设力度。在老城区和东城区“因地制宜,见缝插绿”,适当配置一些休闲广场、运动健身器材,最大限度满足市民休闲健身需求,有改造条件的路段,科学设置非机动车道、绿化带,实现让路于民、还绿于民,减少安全隐患。三是稳步推进绿化亮化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对城区公共绿地建设时间较早、品质相对不高的苗木等绿化设施,逐年进行改造提升,美化城市环境;

加快城区道路路灯、新型节能灯更新换代进度,降低照明能耗,提高照明效果;

对背街小巷路灯照明查漏补缺,实现大街小巷照明全覆盖,让群众夜间出行更方便、更安全。

关于我县司法所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第3篇

一、县内企业的运营状况

( 一) 企业运行状况

两级分化: 我县目前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27家, 其中93 家正在生产, 其中大部分企业只运行了部分设备 ( 各乡镇上报数据) 。总体来看, 纺织企业运营两极分化明显: 一方面, 百连、荆泽等企业共有环锭纺细纱车100 台, 6. 8 万锭, 其中紧密赛络纺细纱车34 台, 3. 5 万锭, 这类企业订单充足, 能够满负荷生产, 利润空间虽有所下滑, 但仍有2、3 千元, 特别是百连公司的紧密赛络环锭纺, 利润高达25% , 产品在江苏、浙江、湖北市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 传统气流纺企业以泰坦、日发设备为主, 设备规格在240 - 400 锭之间, 大多数为240 锭, 占比在80% 以上, 老旧的601、603 纺车已经所剩无几, 而且都没有投入生产。这部分企业运营困难, 订单不足、开工率低, 普遍微利甚至赔钱维持生产。

订单不足: 在风正纺织园区, 受访企业普遍反映没有订单, 尤其是以泰坦、日发纺机为主的气流纺企业, 在走访的20 多家气流纺企业中仅有2 家有少量订单, 并且订单都是江浙豫等地的老客户, 以高阳为主销售市场的企业更是“一单难求”。

库存量大: 走访中听到最多的就是: “马上要停产了, 卖不出去, 库存都满了, 哪里都是货, 没地方放了。”甚至一位老板非拉着调研人员到他们仓库看看, 以证明他所言非虚。总体看, 开工生产企业库存量较大, 受市场形势影响, 短期内高库存率的状况难以改变。

资金回笼困难: “不卖压着库存, 卖吧压着资金, 反正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一位纺织企业老板如是说。该企业有泰坦纺机6 台, 因为有河南、湖北的老客户, 目前能够维持生产, 但资金回笼困难, 企业现金流日益困难。这一类老板反映: 受经济形势整体下行影响, 实体经济资金流普遍短缺, 纺织企业下游织布、印染客户也是如此, 赊账欠账普遍存在。

利润率低: 受市场形势影响, 加上县内企业低端无序竞争, 低支纱市场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目前, 我县纺织企业原材料以皮棉、粘胶纤维等化纤、车肚等下脚料为主, 原材料综合成本每吨在1万元以上, 主流泰坦、日发纺机生产成本在每吨2500 元左右; 再看销售端, 21 支纱约13000 元每吨, 16 支纱约12000 元每吨。可见低支纱市场几乎没有利润, 多数生产企业表示企业只是为了养住工人在苦苦支撑。另外, 年后工人工资普遍上涨, 以最基本的车间生产工人为例, 年前1750 元每月, 年后都在1850 元每月以上, 本就利润微薄的现状更是雪上加霜。

综合分析, 以泰坦、日发纺机为主的低支纱市场形势严峻, 销路不畅、利润微薄, 同时库存较大, 企业大面积停产, 面对尚不明朗的市场形势, 大量企业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 二) 企业家思想状态

畏难: 问及为什么不更新设备度过当前难关?企业家表示: “谁上设备谁赔钱, 别说银行不给贷款, 给也不要。贷了款, 融资成本负担不起。”说这些话, 企业家们也有他们的现实考量: 目前, 纺织机械设备更新换代很快, 以泰坦纺机为例, 购买新设备将近90万, 用不到5年只能卖20多万, 每台设备每年的折旧大约15万元, 设备越多, 折旧越多, 有4、5台车, 一年折旧就是60多万, 而企业每年根本挣不了这么多, 遇到经营困难就换设备, 企业负债只会越来越重。因此, 企业家们对更新设备持消极态度, 对从银行融资有畏难情绪。

小富即安: 大部分气流纺企业家在言谈中透露了这一一个信息: 拥有2、3 台设备的企业普遍能够维持运转, 管理较好的还有一定的利润。而有5 台以上设备的老板思想上都对当初扩大规模表示后悔。被问及百连、荆泽等环锭纺大企业市场形势较好, 盈利空间较大, 利润可达25% , 为什么不进一步扩大规模、破解困境? 企业家们普遍摇头: “那么大规模可不好弄, 还是规模小点好, 管理费用低、随时可以调整产品, 稳稳当当挣个一二十万, 现在这么大规模挣得还没有工人多。”可见企业家小富即安, 求稳的思想还占据主导地位。

延伸链条: 如何走出当前困境? 在大部分企业家迷茫的同时, 有部分企业家认为延伸产业链条是一条现实出路。他们的现实依据是同时有纺纱和织布的企业能够维持正常运转, 并且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比如, 风正纺织园区的骏驰纺织, 有340 锭泰坦纺机4 台、剑杆织机30 台、喷气织机70 台, 部分纺纱自用, 因为减少了流通环节和竞争过程的费用, 织布每米利润在7、8 毛钱, 每台织机每台能产500 米布, 如果能够满负荷生产, 一天的利润就有三、四万。所以, 这部分企业家通过延伸链条度过难关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二、国内纺织服装行业整体形势

2014 年以来, 中国纺织行业已进入增长速度放缓的新常态。主要表现在: 一是增速放缓, 缓中有进; 二是在高压下, 分化加快; 三是动力转换紧迫, 创新是关键。

第一, 增速放缓, 缓中有进。在新常态下, 纺织行业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 但在增长放缓的同时, 保持着缓中有进, 即产业用纺织品依然保持好的增长态势, 2015 年依然会保持快速增长;行业结构调整加快, 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都在加快。

第二, 在高压下, 分化加快。行业总体运行和发展的压力加大, 企业不论大小, 普遍感觉到生存难度加大。究其原因, 包括需求增长相对减弱, 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要素成本上涨, 以个性化、差异化为主流的终端需求变化加快。而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的生产模式难以为继, 而新的模式还在探索形成过程之中。因此, 新常态下企业优胜劣汰将会加剧, 企业分化也将加快。

三是动力转换紧迫, 创新是关键。行业的发展核心是推动转型升级, 改变对投资驱动、要素驱动的依赖, 转为依靠科技、品牌、管理、体制、机制及经营模式的创新来促进行业的发展。

关于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永嘉;

中图分类号:G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永嘉乃千年古邑,文化资源丰富,文风昌盛,积淀深厚。在这片历史悠久而又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琳琅满目,民风习俗情趣独具,文化艺术绚丽多彩。芙蓉村古民居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东瓯文化遗产之精华,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笔精神财富。

一、当前我县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永嘉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工作不断出现新气象,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去年,永嘉县文化部门精心组织了党与民心贴心“走进企业、走进校区、走进珍溪、走进社区、走进古村落、走进革命老区、走进重点工程”等一系列文化下乡活动,就像一阵阵春风,把文明之风吹到农村,吹进人民的心田,为传播楠溪耕读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今年,永嘉县委宣传部决定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年”活动,将开展“七个百”下基层文化服务活动,即开展100场文化下乡演出,开展100场形势政策宣讲,播放100场科教电影,创建100个综合图书室,组织100场文健身农运会,开展100场普法教育活动,创建10件文艺作品。

二、我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县农村文化工作虽有喜人的一面,但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农村的一些新问题令人担忧。

(一)个别地区的农民文化生活贫乏,形式单一,设施落后。活动内容和形式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群众文化生活匮乏等突出,难以满足日益富裕了的广大群众对文化的多方面需求,群众呼声强烈,在不少地区,农民除了看看电视,听听广播以外,很少有什么其他文化娱乐活动。不少农民往往通过打麻将,玩扑克牌打发日子。

(二)重经济轻文化现象普遍。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城乡差距日益拉大;不少乡镇领导只抓经济,忽视文化,对文化建设没有考虑,或者考虑较少,导致了农村山区文化建设处于滞后状况。

(三)基层文化站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全县38个乡镇有9个乡镇没有文化站专职人员。而且在职的文化干部98%由于生活待遇问题,几乎脱离文化事业的工作岗位,长期被其他部门借于他用。大部分乡镇文化站办公场地简陋,公共文化设施一片空白,成了“空壳站”。

(四)基层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业务技术水平差,文化素质不高,且严重老化。全县文化站71人中,大专文化57人,高中文化28人,初中文化6人,有中级职称10人,初級职称47人。文化员中40岁以上有20人。这样的人员结构,不利于文化事业建设,同时,群文队伍的新鲜血液无法得到补充。甚至出现一些专业人才流失现象。乡村业余文化骨干年龄老化严重,随着民间老艺人的相继去世,一些民间艺术品种已经消亡或濒临消失。如:载歌载舞,轻快活泼的永嘉茹民戏,据说我县如今已寥寥无几,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应坑乡叠罗汉也已在几年前就消亡了。

三、加强我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当前,我们已进入经济促进社会、城市反哺农村,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民群众基本温饱后激增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破除和抵御农村落后、愚昧、低俗的恶风陋习,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村持续协调发展。从长远和发展计,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也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将其提上日程,摆上位置,真抓、力抓、抓好是当务之急,也是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目前,我县农村文化需。求自主性、参与性增强,广大群众已不满足有所“看”,更加追求有所“乐”。各级应把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切实加大投入,逐步改变群众文化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和现代传媒、网络等硬件设施严重不足的状态。上层应变“蜻蜓点水”的“送”文化为实实在在的“建”基础,多给以物、资投入。基层要将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同时,要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就当前来说,乡(镇)村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是抓好“一站一室”的建设。应采用新建、改建、共建筹办解决有站无舍、有室无舍问题。进行分类指导,使文化建设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如我县上塘、瓯北、桥头等三镇被列为省东海明珠规划,乌牛、桥下等二镇被列为金海岸文化网工程规划。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要达到省级、市级以上水平,根据上级要求,省级水平的文化站应建有一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楼,一座600个座位的影剧院及面积100平方米,藏书5000至10000册的图书馆。市级水平的文化站建筑面积应在500平方米以上。要达到这些标准,任务十分艰巨,有关乡镇必须高度重视,增加投入,并鼓励集体、企业、个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资助文化建设,力争按期达标。有的地方乡镇文化站单独建设有困难的,文化部门可联合有关部门共建综合性的文化设施。

关于我县司法所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第5篇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基层社会结构面临着改革和调整,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社区建设的要求非常迫切。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月18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县民政局、南峰街道及锦绣社区、市桥社区,调研我县社区建设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城区面积9.65平方公里,有10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6万人,外来人口约1.8万人,合计7.4万人。城区村居混杂,社区建设起步比较迟。2003年撤城关镇设街道后,按照地域相邻、集中成片、规模适度的原则,并考虑历史延续、居民认同感等因素,我县将城区以村域为基础划定为10个社区,撤销居委会设立了东门、月塘、县前、周岩头、南门、小南门、水孔头、市桥、西门、西郭垟等10个社区。上述10个社区为村居混合型社区。为加强社区建设,从2003年以来,我县先后拟定了《关于开展社区建设的意见》、《仙居县“十一五”社区建设规划》,明确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部门职责,工作机制。但是由于我县城市化程度低,财政困难,对社区建设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我县社区建设进展比较缓慢。2007年下半年,县政府向上级争取资金,重点抓福应街道锦绣社区、安洲街道市桥社区的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的创建工作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锦绣社区共1503户,5012人,1个居委会,14个居民小组,现有办公用房380平方米,建立了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篮球场等,强化教育引导,开展了邻居节等文化活动;市桥社区共2183户,7101人,3个居民小区,59个居民小组,现有办公用房455平方米,专职工作人员6名,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组织开展了各类社区文化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基础条件差,管理服务功能弱,真正意义上社区还没有完全建立。我县社区建设与上级对社区建设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1、认识比较滞后,社区建设落后。对社区建设重要性认识还不足,没有将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总体规划。2003年县政府虽然下发了撤居设社区文件,但实质性工作并没有开展。县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先后调整过三次,但没有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社区工作经费投入很少,社区建设方案并未付诸实施。我县社区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我省同类县(市、区)。有关社区工作宣传也比较少,广大居民的社区意识还不强,没有形成广泛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参与社区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工作仅仅是街道、居委会的事,与自己无关。

2、社区划分不科学,管理难度大。2003年,我县社区划分基本上是按照原来村的管辖范围来划定的,没有按照社区的地域划分原则进行,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也得不到大家的普遍认同。2005年,公安、卫生等部门根据线条上的考核要求及自己工作需要又设立不同名称的社区服务机构。这些社区划分范围不一致,名称不统一,区域相互交错,不仅给整个社会管理工作带来混乱,也使居民在办事过程中无所适从。没有真正形成县、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制,社区的管理不到位。县政府关于撤居建社区的文件下发后,形式上的社区已经设立,但原有传统的村居管理体制没有改变,仍然处于村委会管村民,居委会管居民的状况。这种村居分离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无法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目前,我县县城框架的不断扩大,城区周围的村已列入在拟建城区范围,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城区的10个村基本成为“城中村”,部分村处于城中心,形成地域交叉,村民、居民混杂居住的局面。在旧城拆建、新区建设过程中,原有的居住地域格局被打破,居住地的成员构成发生了变化,一些居民、村民离开了原有的居住地,进行重新组合,人户分离现象相当普遍。此外,县城还有近2万的流动人口,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社会管理难度比较大。

3、社区职能定位模糊,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目前,我县社区居委会主要从事户口、计生管理、出具证明等工作,没有真正发挥社区自治,服务功能的作用。社区建设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社区自治、社区文体卫生及社区组织体系等。但是,我县的社区服务工作与群众的期望差距很大,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服务网络没有建立,公共服务缺乏。社区思想文化建设缺乏阵地,群众性文体活动很难开展。

4、社区保障机制不健全,正常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一是社区工作人员不足。城区10个社区现行工作人员29人,平均每个社区不到3人,而且个别人员在编不在岗,由于人员不足,很难保障社区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社区办公经费严重缺乏。撤城关镇前县财政下拨给10个居委会人员工资经费每年8万元,设街道后下拨至每个街道每年约6万元,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及其他经费不足部分由街道负责。县、街道虽然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上给予落实,但社区办公经费上难以保证。三是社区办公用房紧张。目前,我县10个社区都是借用所在村的办公场所,没有一个拥有社区用房的产权,社区服务活动场地少,社区办公设施简陋,达不到社区办公条件要求,严重制约了社区功能的发挥。

三、几点建议

社区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仅要靠领导的重视,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更为重要的是要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问题,要改善社区的环境和条件,发挥社区功能和作用,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的有效开展。

1、统一思想,形成社区建设良好氛围。县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工作中的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城市工作的总体规划,从管理体制、政策导向、检查考核等方面,大力推进社区建设。社区建设内容多、涉及面广,具体包括组织、文化、治安、卫生、计生、环境、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要加强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要帮助和支持建立各类社区组织,强化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机制。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区居民和单位转变观念,自觉自愿参与社区事务和活动,逐步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界支持、居民广泛参与的良好格局。同时,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优质的社区互助服务,创造温馨美好的社区环境,吸引广大居民主动参与,形成“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2、加强调研,科学划定社区。科学划分社区是开展社区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拟辖区域内驻地单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居民居住状况等情况。社区是在政府指导下,群众自治、社会参与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按照社区基本定义划定社区,应把握以下四个标准:一是要素定性标准。要以合理调整现行居委会管辖规模为前提,按照地域、人群、管理机构和认同感等四个构成社区的要素,以现存自然小区为基本单位,并充分考虑社区文化、教育、卫生等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划分。二是管辖定量标准。社区管辖范围要适中,一般以管辖1000-3000户为宜,便于服务和管理。三是面积比重标准。个别跨街道社区的划分,应尊重实际情况,以地域面积确定管辖权属。四是类别区分标准。将社区划分为地缘社区、单位社区、单元社区等三种类型。各社区划定后,由街道办事处负责对原有居委会的资产进行造册核查,防止流失。

3、加大投入,夯实社区工作基础。要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县政府要将社区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保证社区正常工作运转。在目前县财政难以按每百户居民8000元标准落实的情况下,可先每年有重点地按标准解决每个街道1—2个社区的经费。同时通过社会赞助、费随事转、有偿服务等多元渠道筹措社区建设资金,弥补社区建设经费的不足。要加强社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根据有关要求,每个社区专职工作者不少于5人,2000户以上的每增加400户配备1人。有关部门和街道可以通过街道下派、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村干部过渡等方式,充实一批年轻、有文化、懂管理、有奉献精神的社区工作者。优化年龄结构,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加快解决社区办公用房。社区用房关系到社区的长远发展。根据上级要求,每个社区工作服务用房达到350平方米以上。目前,可通过以下途径逐步解决社区的工作服务用房,以适应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需要。一是结合村居混合型社区的特点,利用村办公楼,实行村居合署办公,资源共享;二是对新建居住小区的社区,按有关规定在小区的服务用房中予以落实。三是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外迁腾出闲置的房屋,可以优先作为社区用房。

关于我县老区建设工作调查与思考 第6篇

向 羽

根据办公室关于对扶贫开发专题调研的统一安排,各块工作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主要针对各自担负的工作,采取调研评估与谋划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全面系统地进行专题调研。老区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系统地整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工作能力,切实提高老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努力推动老区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对2005~2009年全县3个重点老区乡镇中15个重点老区村建设的主要成绩、经验做法,以及当前老区建设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回顾与理性思考。

一、基本情况

竹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工作。成立机构,老区建设进入统筹规划,2005年以溪机编字[2005]10号关于成立竹溪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后,对老区乡镇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对老区人民急需解决而又没有资金的项目进行了归类,向国务院、省、市申报了老区建设专项资金。县老区办对老区急需建设的项目及时进行立项,建设中突重点出,引导群众参与,动员社会多方配合,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了巨大的效益,迅速掀起了老区建设热潮,老区群众再次发扬了“勇于奉献,不怕困难”的老区精神,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建设中实现了突破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得到了加快。

2008年为进一步壮大社会扶贫力量,把老区建设作为一项“思源回报工程”,更快更好地为老区人民服务,按照省市要求于2008年8月25日,组建了竹溪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由政协副主席袁昌顺担任、副会长由县长助理郑自勇担任、秘书长由扶贫办副主任黄朝宏担任,并安排部署了下一步老促会工作。市政府老领导、市老促会副会长何儒方同志专程赶到竹溪参加了这次会议。5月13日,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天生,市扶贫办副主任、老区建设促进会秘书长王建军,市扶贫办科长白彬一行4人,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玉国,县政协副主席、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袁昌顺,县老区建设促进会秘书长黄朝宏,县老区办副主任向羽陪同下,深入老区重点村调研老区建设工作。9月15日,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会议在竹溪县宾馆召开。市老促会会长张天生,副会长何儒芳,市扶贫办主任温沁忠,市老促会秘书长王建军,全市各县(市)老促会会长及扶贫办主任,县直有关部门同志共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省老促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省扶贫基金会三届四次理事会、宜昌经验交流会和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交流各地经验,共同研究当前工作,把全市老区建设和扶贫开发的促进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次会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天会、市长张嗣义对进一步发挥老促会作用,搞好老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对这次会议的召开和今后全市老促会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竹溪老促会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同时,建立了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坚持定期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扶贫开发暨老区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坚持在新春伊始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县扶贫开发暨老区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和安排部署年度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每年年初,县委书记直接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年度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提出把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以县委文件形式,全面落实了“每个老区重点贫困村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有一个党政主要领导主抓、有一至二个县直部门帮扶、有一个乡镇干部常驻村、有一套严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五个一”老区建设工作责任制。县“四大家”领导每人坚持联系一个乡镇,包抓一个重点老区贫困村,坚持亲自督办、亲自抓。

老区是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为了充分肯定竹溪的历史地位,通过广泛深入地进行实地调查,征集相关的革命历史文物,勘查革命斗争旧址,查阅大量的历史档案资料,对照国务院批准的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有党的组织,有革命武装,发动了群众,进行了打土豪、分田地、分粮食、分牲畜等运动”的革命老区划定标准,省政府将竹溪县9个乡镇划为革命老区乡镇,其中将天宝乡、向坝乡、新洲乡划为重点老区乡镇,将县河镇、兵营乡、桃源乡、汇湾乡、龙坝乡、鄂坪乡等6个乡镇划为非重点老区乡镇。近五年来,我县每年实施3个重点老区村,共实施重点老区村15个,争取省级老区建设专项资金529万元。其中直接用于这15个重点老区村294.8万元,已建成项目218个,拉动各类建设资金1573万元,村平达到100万元以上,老区村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发展明显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支柱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使竹溪老区建设工作实现了突破性发展。

二、建设成效

2005年以来,竹溪县委、县政府以《湖北省老区建设条例》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老区建设工作的决定》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老区贫困地区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认真落实扶贫责任制,加大老区建设工作力度,使竹溪老区乡镇贫困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目标。主要体现在:

1、贫困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全县15个老区村贫困人口由2004年底的2028户、7807人减少到2008年底的1042户、3890人,共解决了986户、3917人的温饱和脱贫问题。

2、农民人均收入明显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底1958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2631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底874元增加到2008年底的1222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由2004年底463公斤增加到2008年底的622公斤。

3、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着力实施了“五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广播电视),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

4、社会事业发展明显进步。扶持新建教育、卫生用房2295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面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群众就医难问题得到缓解;实施“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广播电视讯号村村覆盖;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为0.29万农户每户培训了1名科技致富明白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0.12万人,带动0.39万贫困农民脱贫;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群众精神生活进一步丰富。

5、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来,共新修维修乡村公路275.3公里,其中通村公路硬化120公里;新修饮水工程33处,打水井160口,建水泵2处,建水塔31处,架设饮水主管道1.2万千米,解决了0.39万户1.6万人饮水困难;通过“农网”改造,解决了农村98.5%的农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累计建沼气225户。对180户721人进行了扶贫搬迁,其中,对30户住草房、窝棚、岩屋的“三房户”住房进行了改造重建。

6、支柱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累计投放扶贫贷款达102万元扶持15个村支柱产业,茶叶面积4106亩,兴建茶园1568亩,有机茶茶园面积达到1500亩,农民人平茶叶收入500元。同时,支持发展魔芋、黄姜、中药材、核桃、板栗等特色经济基地达1.8万亩,约2000户农民从产业中受益。

三、经验措施

重点老区村是我县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相对其它贫困村,重点老区村环境更恶劣,基础条件更差,建设任务更重,脱贫困难更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实施以来,老区人民抢抓机遇,谋求发展,使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切实改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县乡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着力解决“行路难、就学难、看病难、饮水难、通讯难、看电视难、用能难和灌溉难”问题。通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使老区群众的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单一粮食生产向种植业、养殖业、打工经济等多种收入结构转变,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针对老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的实

际,我县始终坚持把提高老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加快老区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科技培训,促进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建设工作。成立机构,老区建设进入统筹规划,2005年以溪机编字[2005]10号关于成立竹溪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后,对老区乡镇进行了全方位的调研,对老区人民急需解决而又没有资金的项目进行了归类,向国务院、省、市申报了老区建设专项资金。县老区办对老区急需建设的项目及时进行立项,建设中突重点出,引导群众参与,动员社会多方配合,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了巨大的效益,迅速掀起了老区建设热潮,老区群众再次发扬了“勇于奉献,不怕困难”的老区精神,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建设中实现了突破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得到了加快。2008年为进一步壮大社会扶贫力量,把老区建设作为一项“思源回报工程”,更快更好地为老区人民服务,按照省市要求组建了老促会,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建立了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坚持定期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扶贫开发暨老区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坚持在新春伊始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县扶贫开发暨老区建设工作会议”,总结和安排部署年度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确保全县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每年年初,县委书记直接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年度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提出把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以县委文件形式,全面落实了“每个老区重点贫困村有一名县级领导联系、有一个党政主要领导主抓、有一至二个县直部门帮扶、有一个乡镇干部常驻村、有一套严密的考核评价体系”的“五个一”老区建设工作责任制。县“四大家”领导每人坚持联系一个乡镇,包抓一个重点老区贫困村,坚持亲自督办、亲自抓。

二是整合政策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为全面加快老区脱贫步伐,我县根据国家、省、市扶贫政策,紧密结合全县实际,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老区建设工作的决定》、《竹溪县老区建设规划(2005—2009)》等一系列加快老区建设的政策性法规文件,为加快老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在老区重点村建设资金扶持上,坚持用规划捆绑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突出重点,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坚持把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移民、国土、民政等专项资金捆绑集中用于老区重点贫困村建设,确保老区重点贫困村建设投入不落空。实现由救济型向开发型转变,变生活救济为扶持发展生产,变依靠外力为启动内力,变封闭守旧为开放开发。增强市场意识,实现由小农生产型向商品经营型转变,遵循市场规律,引导农民从传统、单一的粮油生产模式中解脱出来,立足现实抓基础,围绕市场抓开发,优化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配置,谋求最大结合效益。在基地建设上,坚持“建好一片林(园)、选好一班人、办好一个场”的思路;在规模经营上,实行种养加结合,产供销配套,农科教一体,按照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要求,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以求最大的规模聚合效益。

三是增强发展后劲,狠抓项目管理。在加大投入、改善硬环境的同时,加大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培养科技能人和明白人;注重科技示范,创办示范场、示范村,发挥辐射作用。搞好基础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通过走出去学习培训,引进来消化推广,解决技术落后问题。在工作策略上改变过去政府一条线的单一扶贫,实现全社会共同扶贫济困。在政策措施上由强调物质文明建设转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在工作方法上改变只注重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同步发展。在工作方式上,改变大包大揽强迫命令做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比较效益算帐,引导农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狠抓项目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贯彻执行《湖北省扶持老区建设条例》,改进资金管理方式,对各类扶贫资金实行捆绑使用;严格工作制度,坚持做到计划跟着项目走,拨款跟着进度走,加强工程施工、质量、资金使用的检查监督,把好三关,即申报、审批、验收关;搞好三建,即建帐、建档、建卡。每年开展一次审计检查,增强了扶贫政策的严肃性,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现实困难

尽管竹溪老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1、贫困人口规模大,返贫比例高。到去年年底,全县老区村由于自然灾害严重,返贫人口增加。近三分之一的老区村自然条件恶劣,一遇灾害群众极易返贫。特别是多灾的气候和脆弱的基础,导致干旱、低温、风暴、洪涝、病虫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持续时间长。正常年景下,返贫率高达8%左右。

2、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配套差。几年来,我县老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一定变化。因对老区贫困村的资金投入不够,致使已实施老区贫困村建设的村变化不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不快。同时,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已建的基础设施(除农村通电外)标准低、配套差。一是耕地质量差。受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其它因素影响,我乡耕地沙化面积逐增加。农村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5%;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多数老区村级公路等级低,通达能力差,晴通雨不通;农村饮水困难人口仍有近万人;相当一部分农户房屋破旧,修建难;农村改厕、改厨、改栏任务重、难度大。

3、结构调整困难多,骨干增收项目少,农民收入低而不稳。近几年,我县运用市场机制,结合本地实际,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山区经济等特色产业,现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因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通、观念等多种因素制约,产业基地管理滞后,产品加工单一,龙头企业尚未形成,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特色产业在短期内对老区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还不具备较大的拉动作用,致使农民收入低而不稳,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

4、科技文化落后,普及提高差距大。目前主体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推广和应用在农村普及率低,老区群众对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普及接受能力差,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就全县来讲,从根本上减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更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五、理性思考

为使老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山区老区实际,对今后的老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加大宣传力度。请求各级宣传部门高度重视老区宣传工作,把贫困老区县、乡、镇、村、组老区建设问题,作为宣传部门的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要以当地新闻媒体为主要平台,以国家、省、市新闻媒体为主攻方向,面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老区光荣革命历史,介绍老区现状,反映老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社会广泛了解老区、认识老区,增强各级干部、广大群众的老区意识,从而理解老区、支持老区和建设老区。

2、尽快出台政策。新阶段老区扶贫开发即将完成,应尽快出台关于加快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作为支持革命老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目标任务。在提出老区建设发展的方针、政策时,应当借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成功经验和继续开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等行之有效的具体做法。要切实加大项目资金的扶持力度,中央财政对重点老区村每年安排不低于100万元的老区建设发展资金,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并逐年有所增加,把扶持重点老区村的基础、产业、人居、生态、社会事业及人才、劳务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要免除县(市)地方资金配套。一是狠抓制度建设,要把老区项目资金的管理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让一些挪用、挤占、截留扶贫资金的现象没有市场。很有必要对过去的项目单位法人负责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项目公示制、项目报帐制、项目请款制、以及审计监察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后续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狠抓落实,将老区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纳入法制化管理,建立依法扶贫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狠抓项目监督,首先要改变资金的分配方法,老区资金下拨时要减少中间环节,按项目建设进度,由财政所按照扶贫

监管部门开据的通知单直接将项目资金兑付到重点村(户)。老区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对项目的进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布,要接受群众监督,财政、扶贫等部门要不定期进行抽检,审计部门要在项目实施前进行预算审计,项目完工后要进行决算审计,使有限的资金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狠抓扶贫到户,要进一步创新扶贫到户项目的管理方法。要深入探索扶贫搬迁、栏圈改造等扶贫到户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要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坚持扶贫项目公示制度,坚持扶贫到户资金“一折通”制度,确保扶贫政策直接到达贫困农户;四是狠抓示范办点,必须突出示范办点工作。根据目前的形势和现状,我们必须下决心,选准扶持的重点乡镇和重点村,集中投入,突出搞好示范办点工作,否则,工作将会十分平淡,难找亮点也无看点,这样工作将会十分被动。

3、开发老区资源。实施开发政策,要立足老区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一是实施产业开发。老区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抓住主导产业,按照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集中资金、物力进行重点培育和开发。二是注重旅游开发,老区不仅生态环境优良,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人文资源优势,在老区建设中,要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制定优惠的激励政策,国家在扶持重点老区村的基础上,另外安排一部分老区建设专款,加大专项建设资金对老区的支持额度,将我县现留下的锣鼓洞、老阴山、郭家坝、烂泥湾、熊罴山、广龙滩、张家堰革命宿营地,樟树垭哨所、蔡家坝主战场、孔雀垭突围点、樟树垭制高点等36个革命遗迹遗迹进行修复完善,对关垭楚长城等5处,陈焕先、刘光明等烈士等12个墓地遗迹遗址建设成为生态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实行特殊扶持。一是增强对老区人民的感情,各级各部门要重视老区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老区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又作出了新的贡献,而现在老区发展滞后,老区人民希望各级各部门增强对老区人民的情感,用老区精神发展老区经济;二是集中扶贫资金,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老区人民贫困最根本的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老区人民希望各级政府集中扶贫资金,着力搞好路网建设,同时建立乡村、村组公路的长效维护机制,在用电紧张的村组搞好供电增容,加大水利设施的扶持力度,解决用水困难户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逐步解决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三是免除革命老区乡(镇)、村组在扶贫项目建设中的债务,凡是老区乡、镇、村、组过去在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所有债务,经审计部门认真核准后,一律免除。

5、广争帮扶资金。要加大向上争取老区建设项目的力度。一是主动出击。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扩大渠道争取扶持资金;二是积极申报。编制适合老区的项目计划,积极向上申报;三是寻求外援。俗话说:“好叫的麻雀多长肉”。要多向上级和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和政策性资金投入。

6、制定科学规划。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要请有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指导编制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要使项目建一个,成一个,富一方。狠抓项目规划,在制定项目规划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通过召开村委会、党员大会、群众代表会、全体村民大会,采取投玉米籽的办法选定老区扶贫项目的办法,真正把项目的选择权、资金的使用权交给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在老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以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老区扶贫项目即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又符合当地实际,更符合群众利益。

7、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扶持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建设,做到项目上优先安排、资金上重点倾斜。一方面,积极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合理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外出务工。把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扶持骨干专业合作化经济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解决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问题,特别是加大对龙头企业、产业基础建设在无偿资金上的扶持。

8、提升造血功能。配齐配强老区村级班子,让有能力的有识人士担任村主职干部,选准选好脱贫致富带头人;其次,制定完善老区科学发展长效机制,使之由救济型向自身造血型转变;再次按照市 “一统三分”和县“南烟北茶、适度兼抓”的产业发展战略,切实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充分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广辟增收渠道。采取不同形式,组织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参加多种培训,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增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技能培训活动,增加打工收入。要借助“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对外出青壮年劳动力进行全面培训,力争做到培训1个输出1个。同时还要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农民。

9、增强帮扶举措。一是加强乡镇一级的组织领导,成立乡镇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单独核定配备1名专职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编制老区发展规划,有组织、有领导、分阶段、分步骤、分项目实施;二是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有志之士重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主动向他们反映老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取得他们对老区建设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三是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捆绑其他项目资金,争取一年办1-2个大点的项目,让实施的项目办一件像一件,办一件成一件,真正把好事办好,让实事办实;四是继续发扬革命老区精神,老区工作光荣而神圣,老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党和国家扶持老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最终要靠各级干部带领广大群众去落实,老区各级干部要提高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和老区人民群众一道继续发扬老区传统和老区精神,再加力度、再上措施,努力促进老区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上一篇:综合事务员年终总结下一篇:大学比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