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教案范文

2024-05-26

论语教学教案范文(精选6篇)

论语教学教案 第1篇

论语八则课堂教案,《论语八则》教学实录

篇一:论语八则教学设计

《论语八则》

【教材分析】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本文节选的这八则语录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一课中所蕴含的注重实践、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诚实、注重情趣等思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而又很生动的一堂教育课。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在对文言文这一语言形式的把握上还略有欠缺。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文言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大致意思。

【教学难点】:每条语录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孔子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

1、理解重点词语:

⑴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 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⑵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2、理解课文: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⑶传不习乎?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三、概括思想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2、学习态度。3、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1、完成《基础训练》对应课时

七、板书设计

论语

孔子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思想修养

八、教学反思

篇二:3.【名师教案】《论语八则》

鄂教版七年级《<论语>八则》

二.三维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

2.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3.掌握“说”“知”“诲”“女”“为”“罔”“殆”“敏”等实词的意义。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5.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三.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四.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五.教学过程: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论语>八则》。

(一)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还特别强调“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有个限度。他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但客观上还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孔子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其中除《乐经》失传外,其他“五经”一直流传到现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从汉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除第六则外,都属于这种体式。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子贡问曰”);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背景,有时不写。课文中的第六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三)字词讲解:

1.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2.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a.温故而知新

b.敏而好学

c.学而时习之

d.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折连词

a.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不厌

c.思而不学则殆

3.实词

(1)古代的单音节词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只要加一个字就行,如:

(学、复、实)习

朋(友)

(喜)悦

(快)乐 思(考)学(习)

(聪)敏

敏(捷)

(教)诲

厌(倦)(疲)倦

(选)择

知(道)

(爱)好

(2)同一个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

人不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

故(旧的,从前的)善(好)

何(什么)

(3)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知”通“智”(智慧)

(4)名言警句:

a.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b.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学习方法)

c.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修养)

(四)内容讲解

课文选自《论语》。《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课文所选8则,是孔子及弟子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一些看法。在一、三、五、六、七、八则中还讲到思想品德修养的问题。

下面具体分析八则语录的意思。

第一则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还讲到个人修养的问题,表现了孔子对于学习实践、学习需结友、学习与自我修养密不可分的深刻见解。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释为“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 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

第二则主要讲学习方法,既阐述了新旧知识衔接迁移的观点,又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一般都认为“温故”和“知新”是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样的一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第三则讲学习态度问题,当然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谦虚、诚恳、老实。切不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允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才能收到效果。

“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孔子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是“借鉴”的意思。

第六则也是讲学习态度。这里孔子借回答子贡的问题,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敏好学,勇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表现了孔子对机敏努力、勤学好问风范的推崇。

第七则是孔子的自述。“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识”,记住,强调要把学过的知识牢记在心里,不断积累。“学而不厌”讲的是学习态度,“厌”,同“餍”,满足的意思,提倡的是“学无止境”的境界。“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育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却说“哪一样我能做到呢?”显然,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第八则也是讲的学习态度。孔子提倡,学习别人时要有所选择,不但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能剔除别人的短处,强调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五)对下列特殊句式或固定短语的理解,同学们应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简析:“不亦??乎”是文言文中一种表反问的习惯句式。语气委婉,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是“不是??吗”,“岂不是??吗”。其中“亦”字的含义较虚,一般不必译出。

(2)可以为师矣。简析:这里的“可以”是两个词,“可”和“以”。可,可以,助动词;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做,当。全句直译就是“可以让这种人做老师了”。

(3)何有于我哉。

简析:这是个特殊语序的句子。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何有”即“有何”。“于”,介词,对于。“于我”这个介宾短语应是动词“有”的状语,因为宾语“何”提到动词谓语“有”前,所以“于我”“置于”“有”之后作补语。“何有于我哉”,即“于我 有何哉”。直译是“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哪一样我能有呢”是意译。意译语气委婉些,能表达出孔子的身份。

(六)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或者启发,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

(3)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4)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去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收获。”

(5)孔子说:“我见到好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好的人我就在内心中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6)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答道:“他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感到耻辱。所以他的谥号称为‘文’。”

(7)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要热情,这些哪一样我能有呢?”

(8)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七)特色赏析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八则基本体现了《论语》的艺术风格:言简而意深,循循善诱而富有哲理。虽然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两语,但是,由于语言凝练,思想深刻,目前,已有一些语句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另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的过程中又被简化、紧缩,形成了成语、典故,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字里行间,使人感受到孔子平易谦和、循循善诱、为人师表的长者之风和他能谦和平易、循循善诱、充满睿智的学者形象。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论()语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诲女知之乎()是知()也罔()殆()而内自省()也 默而识之()

何有于我哉()

2.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诲女知之乎?

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E.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教学教案 第2篇

(广东省珠海市第六中学语文科组招明乐 E-mail:Z@zhao.com.cn)

目的要求

一、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二、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要点难点

一、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二、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三、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

写作背景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此时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商后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约年五十)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72人。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虽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经典,可能曾作过某种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通过自汉代董仲舒以来儒家的补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经过系统化,成为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

段落大意

课文六则分为六段,实为六章,分属于《论语》中的四篇。

第一则,讲学习方法,态度和个人修养。

第二则,讲学习方法,指出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知新、创新。

第三则,讲学习方法,讲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第四则,讲学习态度,称赞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态度。

第五则,讲治学态度,为人师的条件。

第六则,讲学习态度,主张向任何人学习,但不是肓目的学习。

主题思想

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学”,而且谦虚地说自己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他还特别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他肯定了学生孔圉“不耻下问”的精神,其实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传说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

写作特点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六则中,五则直录孔子的言论,第四则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五语,所记述的言论,直起直落,仅提出观点或提出结论,并没有论据或论证。

由于语言凝炼,思想内容极其深刻,所以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另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的过程中又被简化、紧缩,形成了成语、典故,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

作业练习

一、朗读下列各句,指出停顿错误的一句。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是以/谓之“文”也。

( )

二、“温故而知新”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温习旧知识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学习了解新的知识。第二种理解是什么?你试着说说看。

三、下面短语或句了,翻译时要调整词序,试着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不耻下问

3.何有于我哉!

四、朗读以下格言般的警句,自己再搜集一些警句抄在笔记本上。

知识就是力量

--培 根

智慧是经验之母

--达芬奇

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牛 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 飞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 子

答案:一、B

二、多次的温习可以对旧知识有新的更深入的理解。

三、1.孔文子,为什么称他为“文”呢?

2.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

论语教学教案 第3篇

《论语》与背景的关系。背景是理解的基础,这里的背景可以理解为两重含义:一是指《论语》与当时时代的关系,简言之,就是《论语》自身的文化含义;二是《论语》与当下的思想对接的关系,也就是重新解读《论语》文化含义的当下思想环境。

首先涉及的是《论语》与当时时代的关系,作为诸子百家之一,《论语》的主旨是孔子针对当时纷扰不断的社会提出自己的施政主张。孔子一再强调“仁”的主张,一方面强调统治者要不断修身正己,成为一个谦谦君子,然后达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境界,实现仁政;另一方面,孔子强调“孝悌”为“仁”之本,让百姓不好犯上作乱,由此将外在的统治要求内化为个人自觉的行为规范,最终要达到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统治者自然就能垂拱而治了。可见孔子并不会绝对强调某一方面,而是对君子和小人都作了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这又体现出孔子的中庸之道。这种内在的思路也是贯穿于《〈论语〉选读》之中的,我们可以看到从《为政以德》到《君子之风》,是强调实施“仁”的主体,再到《诲人不倦》孔子强调如何达到“仁”的境界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而学习的最终呈现结果就是达于中庸之道。因此这种背景呈现将会给学生一个理解的平台,对于选读的意脉有了整体把握,这是正确理解《论语》的基础,也是在教学中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的前提。如果没有这种背景的呈示,《论语》的文化意义在教学中的实现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在把握与当时背景下的关系的基础上,还要厘清《论语》与当下思想环境的关系。《〈论语〉选读》教学的一个长远目标就是要实现《论语》的当下文化意义,这当下的思想环境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就宏观层面而言就是指当下社会的整体思潮;而从微观的角度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论语》接受者的思想状态。

在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微观层面。因为我们要谈的就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那么作为接受者,在《论语》教学活动中,就是教学的实施者,而接受者的思想状态在此可以理解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

《论语》从结集之后,在社会中流传开来,就出现了很多注疏,这些注疏不管侧重于训诂解疑,还是侧重于义理发挥,其实质就是对于《论语》的一种解读,就是一种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论语〉选读》也是当下对《论语》的一种解读,一种接受。因此,要实现《论语》与当下思想的对接与融合,实现其文化意义,在《〈论语〉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解读?具体到《〈论语〉选读》的教学,就是《〈论语〉选读》与教师的关系,就是教师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采取怎样的方式去解读《〈论语〉选读》,解读最终应取得何种结果。这里的立场就是要站在人文的角度、文化的立场进行把握,然后与学生同时互动,引导学生主动体悟,提倡多元解读。这是一个教学思维的问题。

如果说从大背景上整体把握是一种鸟瞰式的俯察,得到《〈论语〉选读》的规模与形制。那么要入得其宫墙之内,窥得“宫庙之美,百官之富”,就必须登堂入室,具体而微,咀嚼其中的微言大义,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这就需要处理好相对独立的选本语段与《论语》语境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作品与选本之间的关系,只有把握住原作的精髓与内涵,才能体味选本的意义。因为作为选本,选出的各个语段没有必然的联系,在这个拼凑的拼盘之内,每条语段背后的含义无法在具体语境得以实现,这就是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感到《〈论语〉选读》难教之处,认为这些零散的语段之间的含义难以把握与发掘,从而造成了《〈论语〉选读》教学的生涩,缺乏生动的气息。因此,要实现语段之间意义的发掘,最好的方法是还原法,就是把课文中的每条语段回归《论语》原文,虽说《论语》原文每条语段之间并不全部都有联系,但在孔门弟子编次之后,每篇的主题是相对确定的,从而在每篇的语段之间也是有着更多的联系。因此,这种语段的回归还原,有助于整体意义的实现。

同时,由于选入的语段的编排也是杂乱无章的,前后混乱地堆陈,使得有些是晚年孔子的语言排在前,而早年孔子的语言排在后,而孔子的思想是有阶段性变化的,若是无法分清这些话语与孔子思想发展阶段的关系,就有可能将孔子思想前后篡解,从而也就无法真正把握其内涵。比如说《沂水春风》一课,有教师把“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这段话作为导入的引语,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孔子对这些弟子的评价显然是在各弟子言志之后的,若是孔子已经了解各个弟子的志向之后还来这一问,未免有故意找碴之嫌,也显得孔子的心胸狭隘了。

正是这种还原法,可以将《论语》的文化内涵完整地凸显,而不致管窥蠡测而是全豹再现。同时,再对相关的语段进行一个排序,这会更加有助于《论语》文化意义的整体把握,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得以实现。虽然这些工作会有难度,很具挑战性,但这很有利于《论语》的文化意义在教学中实现。

至于如何传授,这与解读是密切相关的,有怎样的解读就会导致怎样的传授。这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在确立了互动的思维之后,我们很多老师却陷入了单向传授的泥淖。就目前的文化教学观念而言,由于《论语》文化积淀的深厚性,在进行传授时,多数老师更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对人的输出,即对人的影响,却忽视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基因已经积淀于每个个体之中,而且传统文化也是从个体文化基因中提取之后的总结。因此,它的传授就应该是双向互动的,那就不能单纯强调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是根据传统文化自身的精华与糟粕,去发现个体身上的优劣之处。因此,在《论语》教学中,应该强调的是发现而不是影响。也就是说,《论语》中体现出对人性的思考与评判,体现为政治主张、修身正己的方式、为人处世的原则以及学习的方略不应该只停留于我们上课讲述的层面,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从他们身上讲起,从他们身上发掘闪光点,或者结合孔子批评学生的情况,去发现学生自身的缺点,要让学生感到《论语》就在身边,《论语》中的文化含蕴就在自己的身上。这种教学观念就是不把《论语》看做一个经典容器,而是让《论语》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发现、发掘中实现《论语》文化内涵与学生的融通、契合,从而实现《论语》的文化意义。

论语文对话教学 第4篇

毫无疑问,语文对话教学是师生、文本、环境诸因素合力营造出来的多姿多彩的“精神游戏”,这样的对话教学必然表现出妙趣横生、其乐融融、神采飞扬和洋溢个性。语文对话教学发生的条件、运作的过程和达成的目的是本文论述的重心,因为揭示这些问题会有助于推动语文对话教学的进行。

一、语文对话教学发生的条件是“向心运动”

语文对话教学发生的条件是师生面对文本所引发的“向心运动”,语文对话教学之所以会产生对话的机缘,之所以会形成对话的诉求,之所以会呈现对话的效果,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师生面对文本所引发的“向心运动”。没有师生面对文本所引发的“向心运动”,就不会有语文对话教学发生的可能性。

这种“向心运动”促使师生内心深处产生诸多困惑与质疑,譬如,文本究竟写的是什么,文本究竟写出了什么,文本究竟隐含了什么,文本究竟是怎样写出的,文本究竟还有没有别样的写作可能性,文本究竟有哪些内容和写法契合了师生的精神诉求,这些困惑与质疑不断澄清和不断解蔽,语文对话教学才会真正出现异彩纷呈、妙不可言的“精神游戏”。靳玉乐曾说过:“对话教学是师生精神相遇和经验共享的过程。”正是师生精神相遇和经验共享的全过程产生了师生心灵深处的悟性、洞见和智慧,由此战胜了上述诸多困惑与质疑,师生的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这种“向心运动”也会促使师生形成理解与共鸣。凭借文本思想意蕴的召唤与指引,师生不断排除浅见和谬识,为文本的意义内涵找到了真正的精神家园;凭借文本结构的暗示与诱导,师生不断摆脱偏狭和孤陋,为文本的意义排列找到了理想的选择方式;凭借文本语言张力的启发与催逼,师生不断远离幼稚和简单,为文本的复杂意蕴找到了言外之音、话外之意和文外之情:凭借文本情感世界魅力的感召与唤醒,师生不断克服偏执和任性,为文本的情感世界找到了绝佳的感触、联想和暗示。由此形成的理解与共鸣集结为文学的力量,恰如夏丐尊所言:“文学作品对读者发生力量,要以共鸣作用为条件。”

这样的“向心运动”还会促使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与信念,这样的人生信仰与信念诱导于文、形成于心和作用于人。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传承百代而不灭,是由于读者从中发现了人性的光芒和人格的尊严;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传承课堂之上备受师生青睐,是由于师生从中领悟了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乐趣;经典文学作品之所以传承师生心中而令其感动,是由于师生从中体验到了文学能够改变人性和熏育人情。

语文对话教学凭借如此“向心运动”获得了向人的精神内在性无限接近的机会,福禄培尔曾坦言:“语言表现生命本身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致力于把生命揭示出来,并实际上在揭示这样一种生命。”师生凭借“向心运动”确实能导致精神境界的上升。

二、语文对话教学的过程是“意义再生”

语文对话教学的过程是逼迫“意义再生”并促成“意义再生”。因为“意义再生”的出现会给师生呈现出幸福的精神愿景。周作人强调过:“单依文学为谋生之具,这样的人如加多起来,势必造成文学的堕落。”语文对话教学正是凭借着诸多永不沉沦、绝不堕落的经典作品开发出适宜师生的精神愿景。

师生通过语文对话教学萌生的文本意义不再是作者初创的意义内涵,也不再是师生既往的意义理解方式,而是比作者更了解作者、比读者更了解读者和比自我更了解自我。之所以会形成如此新奇而又陌生的意义内涵和意义理解方式,既不是因为作者初创的意义内涵杳不可寻,也不是因为读者既往的意义理解方式玄不可解,而是因为师生通过合力叩问出来的意义和意义理解方式打通了过去、当下和未来。文本意义的往昔暗影渐远渐淡而消逝了既往的消极色彩,文本意义的当下光晕渐强渐亮而融入了当下的时代精神,文本意义的未来光环渐飞渐高而超越了现世的幸福追逐。陶醉在如此“意义再生”的精神境界之中,师生又怎么不会对未来人生的幸福产生诗意感动?

语文对话教学“意义再生”过程的实质内涵是“以文度世”和“以人察己”。经典文学的意义世界所流露出来的人性脱俗之荚、人格卓然之美和人情纯真之荚,对于师生而言是最美最亮的洞悉烛照当下世态人情的“镜子”,总能够从过去或当下诸多缺陷与遗憾中将本真完美的未来精神世界复原。经典文学的意义世界所展示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和待人接物,对于师生而言是最真最切的省察警示自己诸多弱点局限的“镜像”,总能够用对比之眼靠近对比之心将纯洁高雅的未来人生精神幸福之路展现。这样的“以文度世”和“以人察己”所形成的“意义再生”散发出耀眼的理性光芒,从精神深处指引师生的精神航向。

语文对话教学“意义再生”的过程依赖于师生通过对话交流而生发出来的“意义再创造”。尽管师生在阅读文本之际已经衍生出诸多“原生理解”,但是师生会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渐渐超越这些“原生理解”而达成诸多“次生理解”,正是这些“次生理解”促成师生意识到什么是真正恰切的意义理解和意义理解方式。一般而言,使师生单独面对文本所产生的“原生理解”往往打上了师生自己浓郁的思想感情烙印,由此形成思想感情烙印的局限,师生很难聆听到文本深处细微别致的意义世界的声音。凭借语文对话交流,师生会共同面对文本和深层追问而不断修正自己的意义理解和意义理解方式,师生此时此刻会逐渐减少个人思想感情的烙印而真切聆听到习焉不察的文本深处细微别致的意义世界的声音。所以,语文对话教学就是借助群体经验和集体智慧不断打造出文本的意义世界的新图景。

不必讳言,语文对话教学的“意义再生”也有可能导致“误读”的发生,毕竟作者和读者来自不同的精神时空,毕竟教师和学生拥有各自不同的对话精神资源,毕竟文本的语言符号提供各自相异的精神信息。加达默尔告诫我们:“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这不是警示师生拒绝自我理解和限制自我理解,而是警示师生如此催生的自我理解应当尽可能符合文本意义世界的真实语境和符合师生对话交流的真实情境。由此引发的正读或误读都应当看作是对文本意义世界的创造性阅读。

三、语文对话教学的目的是产生“向心而鸣”

语文对话教学的目的是产生更多的“向心而鸣”。既然产生的是“向心而鸣”,语文对话教学在理解文本的意义之际应当追求来自心灵深处的撞击、震撼和共鸣,这样的“向心而鸣”不仅使师生获得了对文本意义世界内涵的创造性理解,而且还使师生获得了文本意义世界内涵何以变得如此美好的深切见解。其实文本的语言文字已经为语文对话教学的“向心而鸣”提供了机会与可能,这诚如钱理群所讲到的:“其实中国语言文字的美也正好是读写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在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语言是思想与灵魂的外在存在形式,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也就是感悟人性的美……”语文对话教学“向心而鸣”的理想境界的抵达离不开对语言文字提供的机会与可能的借鉴。

语文对话教学的“向心而鸣”当然应该关注精神层面,关注生成诸多对文本精神世界的真领悟、真体验和真感觉,以此形成恰当合适的“向心而鸣”。这样的“向心而呜”要求师生用对话交流的方式近距离、无障碍地同文本抒写出来的人性、人情、人心、人生靠近,由此萌发的人性之见、人情之感、人生之思和人生之想发自肺腑和出于自然。很显然,抵达语文对话教学“向心而鸣”的精神航标就是师生对话交流过程中的直率、自由和坦诚。

无论在语文对话教学过程之前、过程之中和过程终止之后,师生均应当保持精神深处的直率、自由和坦诚,以此推动语文对话教学不断走向佳境。譬如,对待文本不苛求前人和不刻薄今人,师生以正确的心态,做好对文本意义世界的发现、补救和填充,以便促进文本的意义世界散发出理性光芒和价值向度。再譬如,对待文本的审美价值不主观武断和不盲随陈见,师生以敏锐的眼光做好对文本审美价值属性的裁决和判断,以便促进文本的审美价值属性映射出非凡的精神气度。

论语教学教案 第5篇

《论语》选读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永远永远要受人纪念。

--郭沫若

这里选取了《论语》中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70个句子,请同学们理解(老师讲解)、背诵,备考。并能与写作结合起来,发现论语的穿越时空的力量与价值。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参考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郏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注:八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行人,叫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为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天子之礼的僭越。

1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淫,古人凡过分以至于到失当的地步叫淫。如言“淫祀”:不应该祭祀而去祭祀的祭礼。淫雨:过久的雨水。

1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6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老。”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9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劳之将至云尔。”

26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2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湃簧朴杖耍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着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

3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3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7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3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44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6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0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5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5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54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55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6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57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5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59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1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6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9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时文选粹 :      从“君子不器”到“君子不气”

**《论语.为政》有这么一条:“子曰:君子不器。”孤零零的,没前言也没后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人只能猜测。历来对这条的解释和评说也不少,各有道理。此文拟从三个方面予以探讨。

一、器为何物?最早,器的本义是陶器,后来泛指器具、用具、物品,即东西。按此本义,“君子不器”应该翻译为“君子不是东西”。但在现代汉语中用“东西”这个词来说人带有贬义,孔夫子听了会不满意,会连连摇头说“NO.NO!“那么他说的“器”是什么呢?“器”在古汉语中还有引申义,它常常与“道”形成相对的概念。《系辞传》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形而上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形而下是物质层面的东西。《礼记》说“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也是说真正的“道”是无形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局限在某个具体而实用的领域。朱熹解释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由此看来,孔子说的“器”肯定是指物质层面实用的东西。结合朱熹的观点,这个“器”应该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用途的职业技能、本事,即一技之长。

二、君子何为?孔子认为君子不需要也不应追求某项技能,他自己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那些技能只是一种在物质层面谋生的手段,是有限的本事,只能被他人“器之”、使用,成为没出息的劳力者。这是君子所鄙视的--君子是劳心者,是上等人,掌握那些下等人的技能干什么?那么君子需要什么和追求什么呢?当然是精神层面的“道”。儒家的道,外延较广,主要是指社会、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此四者中,“道”是最高的追求,“德”与“仁”是根本,至于“艺”(专长、技艺)就无所谓了。在他们心里,道比生命更重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桴于海。”

君子是干大事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因此君子重精神追求,轻物质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固穷”。“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他们重道而轻器的价值观十分鲜明:“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那么如何实现“道”呢?答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达到什么程度还要视情况而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三、谁人为器?在上面的探讨中,已经蕴含了一些答案,到此再综合一下:为器者是那些掌握某种手艺、技艺、专长,为了谋求物质利益而为他人所用的人,是胸无大志的人,是君子所不齿的“劳动者”。(器也有大器、小器之分,有些人想器还不成器呢。)那么君子是什么人呢?说来说去是指品德高尚的士,多为小知识分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平民(士农工商)之别,士为贵族之末,平民之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不劳而获地“食于人”。可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士的贵族特权名存实亡,没人供饭了,地位也降低了,明道救世之类大事也不需要他们操心了,他们便逐渐成为贵族阶层中多余的人,噩梦一般跌入了君子不屑的平民阶层。但是农工商是什么东西?那些种地的农民、打家具的木匠、沿街叫卖的商贩之流,怎么可以与士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呢?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为急人的是,士这个阶层迅速分化:少数士有造化,加上个偏旁成了仕,当了官,当然不错;但更多的士有辱斯文,为了获取一点物质利益(谋食)而陆续加入农工商的行列,放弃了谋道的大志,悲哀呀悲哀! 于是作为士大夫阶层代表的孔子焦急地站了出来,意欲力挽狂澜。他这突然的一嗓子乃是痛心疾首的苦劝,或是倔强的誓言--“君子不器!”但是对于穷困潦倒的士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吃饱肚子,至于什么君不君子就顾不得了。此后誓死不器的君子越来越少。事到如今,农工商自不必说,那些科学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又何尝不器呢?这年头,没有点真才实学,没有一技之长,只凭摇唇鼓舌、坐而论道,别说不能兼济天下,就连独善其身也不成啊!我们只能抱歉地劝慰孔老夫子:“Sorry,sorry! 君子不气,气大伤身啊!我们也是没办法呀!”

不过事物都该一分为二去看。“君子不器”虽有迂腐、不合时宜的一面,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还要有一点精神的,不要整个成了金钱的奴隶,因此这种倡导还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可全信,全信就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他倒是个誓死不器的君子,除了满口之乎者也,知道“茴”有四种写法之外,什么都不会:谋道不成,谋食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样落了空!孔夫子--孔乙己?原是本家呀!呵呵!

7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例如,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讲道德、讲原则的人往往会被人讥笑,说他们迂腐,甚至虚伪,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 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

答案是否定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论语教学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居、如、方、作、撰、伤、与在文中的含义。

2、掌握《论语》中状态形容词的两种类型:叠音词和带形容词词尾的。

3、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

*4、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4、结合今人引用本章节的不同文章和对本章节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感受孔子精神对现代人的积极作用。

【文化内涵】

1、从孔子对三人言志的态度,分析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2、孔子为何要“与点”?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发表不同见解,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

3、结合今人引用本章节的不同文章和对本章节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感受孔子精神对现代人的积极作用。

一 .整体感知文本,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1、诵读感知,用原文语句回答:

(1)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2)孔子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志向的?

【补充材料】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论语公冶长》)

2、质疑解答,归纳状态形容词。

(1)“率尔”的“尔”何意?找出文中和它用法一致的词。

(2)请同学们归纳已学过的有关形容词词尾的例句。

(3)《论语》中重视用形容词描摹情状,除了这种带形容词词尾结构的,还有的则是叠音词,如“文质彬彬”,“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请同学们对《论语》中已学过的这类状态形容词作归纳。

二.研究性学习与拓展

【问题】既然孔子认同前三子的志向,那为何对待前三子和曾皙的态度截然不同?文中曾的志向是什么?他的志向和前面三人的志向有什么不同?

【明确】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这一入世精神的,而曾的志向历来则有两种理解。

1、认为曾的说法体现了“礼治”的最高理想。

曾皙所言句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风咏而乐的图画。孔子的太平社会就是行仁复礼恢复西周以来君臣有序的等级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教导子弟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或言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实现理想的现实步骤,曾皙则用非常感性的图景表达了这一志向。

【补充材料】历代学者的相关言论:

①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杨树达《论语疏证》)

②曾皙对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曰:“吾与点也!” 鲁设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王充《论衡明雩篇》)

2、认为曾的说法体现了归隐的人生境界。

孔子一方面主张积极从政,另一方面,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情况下又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甚至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表示想要放弃追求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此次谈话时孔子已经60多岁,孔子一生奔走列国,四处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鲁国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晚年的孔子对世道看得已经很清楚了,他决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赞赏曾皙所言之“志”的关键就在于曾皙所说正合于“天下无道则隐”。曾的无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鸣。

【补充材料】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微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

可见孔子的“求仕”是有原则性的。“求仕”是为了“行道”、“行义”。能“行道”、“行义”.则出仕做官。不能“行道”、“行义”则去之。为了实现理想,为了弘扬大道,孔子不动摇,不怨尤,终生积极乐观。他虽叹惋过“莫我知也”。但接着又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可进可退、唯“义”是存的人生态度,安贫乐道的生活追求,对照一下曾皙所描绘的暮春逸游图,其表达的情志和精神世界何其相似!曾皙“歌咏先王之道,而归夫子之门”,正是孔子退隐传道的生动写照。

三.感受孔子精神对现代人的积极作用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惟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渭然叹日:“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周国平《孔子的洒脱》

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对此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解读。他说,曾皙的理想看起来不过是“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四书集注》),好像他做的都是些日常小事,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大理想。但是曾皙的内心是完满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以万物各得其所为理想,这就比另外那三个人想从事一个具体的职业,在那个职业上做出成绩要高出一个层次。

这就是孔夫子说过的“君子不器”。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的,却一定是以修身为起点的,他要从最近的、从内心的完善做起。

上一篇: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观后感个人感悟下一篇:小说诛仙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