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2024-07-26

高二学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16篇)

高二学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1篇

高二(1)顾琳翊《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很强的哲学书。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盒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为了向人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远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有哪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主要讨论的题目是什么,一些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这本书都详细地为人们做了讲解,仿佛整部世界哲学史在你面前演变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书中讲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使我获益良多。而它所讲述的有关哲学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其实当中的道理很多问题我也曾想过,但这些问题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因为我觉得它对我来说实在太陌生。当我读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生存在世界上的人,连世界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也不曾去想,未免有些幼稚。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远也揭不完的,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人变得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运用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后人做一点事吗?

高二学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2篇

这本书主要叙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我们跟随她的经历,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从笛卡尔再到萨特。有达芬奇的绘画,有莎士比亚的戏剧,也有古登堡的印刷机。时空穿梭交替,思考不断深入,看尽社会沧桑变幻,留下许多心灵的震撼。

刚出生的婴儿对所有的一切感到不可思议,并有兴趣、有时间去探索和发现;而越当他们慢慢变得成熟稳重的时候,却将对世界的好奇和惊讶抛到了九霄云外。哲学家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并绞尽脑汁去寻求解释,但那些甘于平凡的人们却一如既往地谈论着寻常的事情。“世界是什么?”“世界为什么存在?”“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我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丰富多彩的世界仿佛虚无缥缈,敢于探索、想要唤醒我们的人博得的`却是不屑一顾甚至是厌恶和迫害。世界上有多少人愿意思考这些问题?有多少人为了寻求真理而不顾他人的嘲笑的眼光和讥讽的话语?

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没有任何主见的人们逐渐变得迷茫和浮躁。先进的科技只能带给我们方便快捷,而唯有哲学才能教会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给我们知识和智慧。这足以让我们在这个人云亦云的社会中夺得一席之地。

高二学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3篇

《镜花缘》是一本好书!或许便如镜花缘中所要表达的人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皆早已有定数, 三界外的仙人对这凡尘历劫皆如虚如幻或许在回神的这一刹那, 之前过往不过如镜花水月般的不真实才是以庄舟对这人生常有梦蝶的感慨。既然如此, 对这人世间所面临的一切痛苦又何须患得患失何不以一种豁达超然的眼光去接受与面对, 当做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在这之间或许更能品味出人生的妙处。

当百花仙子迫于武帝的命令在严寒的冬季盛开的时候, 我惊异与它的美丽, 这是人世间真的不具有的精灵, 美丽而又虚幻。当百花仙子被贬落反尘的时候, 我内心默默流泪。感叹世间的不公, 为何总是让恶人当道, 纷乱横行!但我渐渐明白了, 正是有严冬的锤炼方才成就寒梅之美丽, 正是有盛夏的磨难方才成就知了之传奇。这一段美丽的故事如今便是也铭刻在我内心的深处。

上面的这段东西是我看了几次《镜花缘》之后有感而发, 人生便如白驹过隙, 光阴短暂, 而人世间的痛苦和欢乐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 就像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一样不可抗拒, 为何我们不能放开一切, 全心全意的享受生活呢?我们须以一种超然豁达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生活, 必将在生命中收获更多。

全书可分为两部分:首五十回及五十一至一百回。

前面五十回也就是第一部分我特别喜欢看, 看得乐在其中, 回味无穷。这都赖于作者——李汝珍的妙笔生花及精妙的布局, 透过主角唐敖、多九公、林之洋等周游列国期间的所见所闻, 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对于“理想世界”的看法及寄望。他毫不留情的讽刺、讽刺、再讽刺;讽刺当时人们的一些陋习, 讽刺人们那些可笑的观念;讽刺人们的愚昧!往往说得彻底, 讽刺得妙, 令人难于反驳、令人无地自容、令人乏力招架!

有的是以人的奇异体形来叙述的故事, “两面国”的双面人和“翼民国”那些头高数丈的人, 便是分别取笑那些对人时“双面”, “见高奉承见低踩”和爱戴“高帽子”的人。其他的例子也多得是, 主要是作者以书中主角游历的形式, 每踏足一个国家, 便意味着中国人原来又多了一项陋习, 且以幽默的形式, 或以对话来取笑一番, 十分有趣。也有的是以人奇异的生活方式来描写的。“无肠国”那“即吃即排泄”的国民和“小人国‘那些日常生活只说反语的国民, 取笑那些’明是肚子空, 强装作充实”的人;及那些口不对心, 信口开河的人, 间接说他们可耻, 满口谎言, 把社会推向虚伪。又或是利用一些奇异的习惯、行为、风土人权、才能等。绕圈子讽刺那些好喝懒做、人情凉薄、一毛不拔、人面兽心的人;还有那些如妇女缠足、死要充面子、男女不平等等陋习和愚昧观念。

为此, 作者偏生描绘出一个“女儿国”, 对其作出抗衡似的, 全国上下男女身份地位颠倒、男子缠足及穿金带银、女子反穿男装, 成了“男主内女主外”, 暗道出当时中国社会上“男尊女卑”的许多不公平, 制度的不合理。通过首部分, 我觉得作者无非是想表达一种全新的观念:男女平等, 无分尊卑。

我十分佩服作者的宏观远大, 没有受传统思想的熏陶和影响, 不人云亦云, 不随大势所趋, 反能看出其不足、不对之处, 以客观的态度去剖析, 并以文字、扣人心弦、风趣幽默、及讽刺取笑的形式表达出来, 足可看得作者没有一般中国人的眼光短浅, 和那种守旧和固执。

《镜花缘》前半部分有一个很美好的地方, 就是“君子国”这片乐土。《镜花缘》中有写道:“其国人好让不争”, “耕者让畔, 行者让路”、“或富或贫、举止言谈, 莫不恭而有礼。”全国人民均是谦谦君子, 充满君子风度。在写“君子国”的数回中, 作者对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露无遗, 如“君子国”中, 买者出高价求次等货;卖者则强要给予上等货而收下等的价钱, 各人谦逊相让, 互助互爱, 不较利益, 不较贫富, 很有点康有为先生“大同世界”的味道。

《镜花缘》一书以小蓬莱作分水岭, 故事踏入第二部分。继唐敖游至小蓬莱失踪往成仙, 其女小山遍寻不果, 其后赴京应考“才女”, 故事又发展出新的领域:呼应第一小节的百位花仙被贬下凡, 便成了当时的“一百才女”, 后散居各处, 及后武周亡, 但仍开“才女试”, 已收录的才女共赴“红文宴”, 全书至此完满结束。至于第二部我却是不太喜欢, 总觉得过于沉闷, 所写的大多是考试程序、规条等、没有那些新鲜新奇的感觉。

这部书歌颂了女子的才华, 反映她们在社会生活和政治地位上的平等要求, 表现了作者尊重妇女地位的民主思想.书中描写的女子都是有胆识, 有才华, 有抱负, 有文采的才女。如:颇有文采的黑齿国学者黎红薇, 卢紫萱, 敢于和野兽搏斗的魏紫樱, 骆红, 侠客颜紫, 数学家米兰芬, 女王阴若花, 辅臣枝兰音.作者对她们的歌颂的意义, 在于对好长期被压迫的历史的批判, 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伦理的否定。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4篇

乔斯坦·贾德所写的畅销书——《苏菲的世界》非常适合那些未接触过哲学的人们来作为启蒙教材,引导人们步入哲学的殿堂。该书主要讲述了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著名的古今哲学家。先从如“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苏菲产生哲学性的思考,接而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还有一些自然哲学家的议题思考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涉及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的哲学,神秘导师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之多,思想之深刻。不仅如此,更加值得人们称赞的是作者以故事性的方式讲述了哲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思想,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揉碎以另一种更加细腻的方式注入读者的头脑中。哲学家们往往确实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不会像行侠者那样惊险离奇,不会像军事家那样波澜壮阔,不会像男欢女爱那样情意绵绵,而他们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他们特有的言行蕴含着哲学的深邃,会给你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人的人生往往就是故事。这种“灌输”的效果显然要比在哲学课堂上那些单一乏味的概念讲解要生动得多,这样的哲学知识将会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心灵。

书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我是谁?”,这个问题我曾经也思考过,相信这个问题是人们一致迷惑过的。为什么会有“我”这个意识的存在?其实最开始,我并没有从书中直接得到答案,作者模棱两可的带过了。可是到后面谈到笛卡尔的时候,他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顿时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彻悟。人因为思考而存在,这句话带了点唯心主义的味道,但确实是当人们在否认在怀疑的时候,这一思考的行为就已经证实了“我”的存在。当我读《苏菲的世界》的时候,心中还总是有一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神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最开始,在艾伯特为苏菲讲解自然派哲学家的时候,先谈到了神话故事对自然问题的解释方式,然后是自然哲学家们产生怀疑,他们依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来得到答案,他们相信自己的思考是不变的。在这里,他们批评了传统神话,这是否体现了神学与哲学的矛盾?后来又谈到笛卡尔的时候指出他目前发现的三件事:一、人是会思考的生物,二、上帝是存在的,三、宇宙有一个外在的真实世界。他坚持认为上帝是存在的,他宣称上帝可以保证我们用理智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必然会与现实世界相符。这样看来,哲学又是为神学服务的,而不是矛盾的。如果说神学是人们的信仰属于唯心,科学是理性的探索属于唯物,那么哲学就是否包含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者,与其兼容?哲学属于逻辑理性的思考,科学的灵感源于哲学。但是哲学在某一层次上又服务于神学,那么也就是说神学是哲学的更高层次的境界,因为“神学揭示启示的真理,而哲学只是阐明自然的真理”。当然无论人们怎么认为神学与哲学的关系,总是先有神学的启示方向,后有哲学的思考,理论上而言哲学都是源于神学的。

还有一点值得思考的是,当我讀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所想到的是作者希望如今的青少年能够像苏菲一样在人类哲学的精神文明下逐步成长,到长大成人的那一天,还是能够保持一份对世界的好奇心,像哲学家一样理性思考,不要固定思维,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的事物,即使懂得了很多的知识道理但仍然对这个世界充满考究和疑问,因为“真正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现在的社会,虽然安定,但缺乏哲学性的思考。拿现在的网络来说,它的与人方便却造成了知识剽窃的普遍问题,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学术研究者,大家似乎疲于自己去探究思考问题,而是更喜欢借用别人的想法和观点而缺乏个人的灵魂性。不仅如此,现在的许多长大成人的大人们更是习惯了这个世界,习惯了以整个社会的思考方式去想问题,像以往哲学家那样挑战神学,挑战社会等颠覆现有固定认识的想法与勇气早已消失不见。结合我的个人所经历过的一件事来讲,曾经有一位同学,他只是喜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某天他对我们平时用水的水质产生了质疑,然后他就借了一台简单的仪器装备将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提炼分解,发现底部沉淀了许多的红色物质。当他把这件事的结果告诉我们的时候,许多人的反应都是先是惊讶,后是接受,按照他们当时所说的一句话,“都已经用水那么多年了,我们不还是活得好好的,所以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地去深究这种问题啊。”很多人都可能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所产生的问题,都抱以无所谓的态度,更遑论去自我探索和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了。这就是现代人习惯于这个世界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虽然不可能回到那个百家争鸣,到处充满对知识真理追寻的年代,但是也不能安于现在和平舒适的生活,而疲于对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思考。哲学性思考的光辉应该不时从人们的身上闪现,那份对世界的好奇心不能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永久失去啊。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5篇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乔斯坦.贾德著作的小说,本书多以苏菲和一位名叫艾伯特的神秘人之对话录,是以由浅入深的方式简介西方哲学的小说。

苏菲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又活力十足的14岁女孩,对一定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对哲学。她表明自己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我们身边其实处处是哲学,却只有少数人会发现哲学的殿堂,不断去探索、实践。她是一位出色的老师――艾伯特.诺克斯,因为他迫使苏菲自己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从不为她降低难度,同时他也关心苏菲,希望她能学好。艾伯特强烈信仰哲学,因为哲学让他明白他因艾勃特.纳格的意志而存在。

最初的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成为后来科学的先驱。艾伯特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要有好奇心,苏菲正符合,所以她在艾伯特的指引下,一步步跨入哲学的殿堂。

范曾说得好:“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想一下,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对吗?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同时,艾伯特向他解释从古希腊哲学发展到现今哲学的历程和转变。

《苏菲的世界》,即是哲学的殿堂,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理,并了解了欧洲哲学史。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应如苏菲踏入哲学的殿堂一样,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6篇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这本书就是发生了这些不可思议的事。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的发现信箱里放着神秘的一封信。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有贴邮费,上面仅仅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儿来?”就这样,苏菲在一位不曾谋过面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学的大门。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看了书才知道,这些信并不是什么恶作剧,而是苏菲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哲学之旅”。是的,正如书中所说,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戏法感到惊奇,他们刚开始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一切,好奇心如约而至。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

兔子深处的毛皮是很舒服,待得越久陷得越深,越图舒适,也就意识不到,但这个梦幻般的“舒适天堂”却缺少了做为一个哲学家,做为一个人,甚至做为地球上某一个微小的生命最不可缺的东西一一好奇心,他们对于本应值得惊奇的东西而感到麻木,重复每天单调的生活。我曾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但这本书把已在兔子毛皮深处的我惊醒,我被哲学家的勇气震憾,也为我们的所好悲哀。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7篇

暑假,老师推荐我们了很多本书,我被其中一本《苏菲的世界》吸引了,于是买回家拜读。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的乔斯坦,贾德写的这是一本哲学史书籍,它叙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苏菲每天都会收到这种神秘的信。她在信中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走进哲学,开始思考,从希腊到康德,从苏格拉底到佛罗伊德 等各大师的思考问题,越往后读,你就越会感觉到像是亲自经历了这惊险的过程。

读完本书后,会有好多好多的话让你回味无穷。虽然哲学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太难以理解,太枯燥乏味,但《苏菲的世界》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主人公苏菲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绿光森林》中的苏菲极为相似,这些不正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的吗?

以前我们看小说总是去追求美丽的文藻,华丽的修辞,感人的故事,以及唯美的结局。而在你看完《苏菲的世界》后,你会感到迷茫,无助和一种你从未体会过的恐惧。可是在这种恐惧的怂恿下,你会想在认真仔细的将这本书品读一遍。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这是我们的好奇心在使我们一步一步走向那未知的谜题。的确是这样,在看的过程中,我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想:“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于哲学,我不是太懂,更为彻底的讲,就是根本不知所云,但我却知道,在我追求一个新事物的本质时,哲学或许就开始慢慢诞生了。看那黑黑的蚂蚁,那比米粒还小的身躯,谁又曾想到它能举起比自己重许多为的东西?看那娇小的梅花,淡淡的颜色很难引起注意,但谁又想到它能在寒冬开放呢?所以我们应该用孩童般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每一样事物,应为没有什么是意想不到的,或许这就是我眼中的哲学。

哲学教授傅佩荣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不是万灵丹,但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德,那么注定将会陷于心灵之封闭与终结。这或许是这本书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吧!为了使人从困惑到觉悟,本书提供了一盏明灯。”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有时梦的世界。它将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高二学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8篇

所谓“历史语境”是指历史事实发生时的具体环境和氛围, 是由关于过去的知识所构成, 我们对它的了解主要依靠源自史料的信息。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如果与产生它的场景分离以后, 它的意义也就丧失了, 因此, 历史研究必须将研究对象放在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辨析、梳理、描述、阐释。众所周知, 历史是不能重来的, 也是不可能返回的。

“回归历史语境”就是返回由史料信息所还原出来的社会历史文化空间和具体情境。这要求立足于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史学语境基础上, 坚持历史主义的研究立场, 注重史料的发掘, 充分地占有详实的历史资料, 努力从原生态资料分析入手, 准确把握历史的真实性和必然性, 对研究对象进行回归历史语境、趋近历史真实的深入阐述, 只有这样, 才能在大量史实的辨析之中展示出研究对象更为客观的基本面貌和发展线索。

“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其世也”。[2]余先生在《自序二》中就明确指出:“在我开始写这篇序文时, 孟子的这句名言是我的唯一指导原则”[1]P5所谓“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 现也指借鉴别人的好坏, 议论世事的得失。为了写好此书, 余先生从“知人论世”的观点重读了全部《朱子文集》和《朱子语类》, 尽量根据最可信的证据以重构朱熹的历史世界, 使读者置身其间, 仿佛若见其人在发表种种议论, 进行种种活动, 由于读者既已与朱熹处于同一世界之中, 则对于他的种种议论和活动便不至于感到全然陌生。“史学家诚然不可能重建客观的历史事件, 但是历史世界的遗迹残存在传世的史料之中, 史学家可以通过已往行之有效和目前尚在发展中的种种研究程序, 大致可以勾画出历史世界的图像于依稀仿佛之间”。[1]P6

余书切入角度新颖, 对传统资料的巧妙发挥, 完全跳出以往著作对宋代理学家的哲学研究, 是深入历史语境研究的典范。此书上篇为朱熹的历史世界提供了一个较广阔的背景, 下篇则进入了朱熹所活跃的历史世界的核心地, 对朱熹的历史世界作整体的动态观察, 将理学家的政治观念、政治运作与当时实际的政治环境相结合, 深入研究朱熹时代的历史世界, 系统而全面的从直接史料中搜寻一切相关的证据, 探讨在当时理学知识分子的想法和观念, 重建12世纪最后二三十年的文化史与政治史。在题目上表示了对描述朱熹历史世界的兴趣, 但实际上他却并没有将视野仅局限于个体, 而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主题是士大夫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但实际的重点则集中在理学派士大夫、官僚集团和皇权三者之间的互动, 不只是描述了南宋的政治思想, 同时延及于北宋,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宋代思想的新的视角, 让我们再次认识到回归历史语境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果文本放在未经考证的语境之下, 采取倒放电影的写作手法, 其实是知人论世, 回归历史语境的又一误区。罗志田先生在《“天朝”是怎样开始“崩溃”—鸦片战争的现代诠释》一文中重点议论了这个问题。茅海建先生本来的愿望是想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 即用“当时的观念合情合理地解释当事人的思想和行为”。[3]P9这就是回归历史语境的史学研究方法的实践。从方法论的层面看, 茅先生从主观上已注意到文本的时代性及置文本于其时代语境之中的必要, 他也对文本做了大量的史实考订和重建工作, 但他对语境部分却过于依赖既存的成说, 从而造成将经过重建的文本置于几乎未经考订的“语境”之中这样一种部分脱节的畸形结果。罗先生谈到, “作者在这方面的实际努力似乎不能说完全成功。其中一个原因, 或者在于有些茅君自认为是鸦片战争‘当时的观念’, 倒很像是我们当代的观念;而茅君解释时所合的‘情理’, 不少也仍是我们‘当代’的情理。其结果, 该书的‘解释’部分, 很多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当代史。”[3]P10这就提出一个问题, “当时的观念”或语境本身, 是否也需要重建呢?今日言语境者多存一似乎不言自明的预设, 即语境是现成地摆在那里, 只需参照即可。实际上, 在很多情形下, 语境本身首先就需要重建。

而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就努力在纠正这个问题, 文本只有放在经过严格考证了的历史语境之下, 才能尽最大努力的做到知人论世, 回归真正的历史语境。这是我读余先生此书最大的感触和启发。

同时, 余书努力纠正了“倒放电影”的写作方法所带来的一些弊端。避免了无意中会“剪辑”掉一些看上去与结局关系不大的“枝节”, 造成带有作者强烈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以今情测古意。在我们研究历史的过程中, 特别是要评判对与错时, 最容易有意无意中以后起的观念和价值尺度去评说和判断昔人。结果常常是一判就“错”, 况且其实“对错判断”本不是史学的任务。就如罗先生所指出的“盖昔人本无后来的知识, 也无此类观念和动机, 又何来在此基础上的对与错呢?如果以后起的观念去诠释昔人, 有时便会出现朱子指责的‘先立说, 拿古人意来凑’的现象, 主动去‘捉’昔人之意图”。[3]P13

摘要:知人论世在历史研究中表现为回归历史语境的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读《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一书能深刻体会这一点。

关键词:知人论世,回归,历史语境,朱熹

参考文献

[1]: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 2004.8

[2]:孟子.万章下[M].北京:中华书局, 2006.9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9篇

“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看上去虽然普通,甚至提问的人会被别人笑称为“呆子”但是这两个问题是蕴涵着很多的哲学意义的。我刚看到这两个问题,先是觉得简单,但后来细细一想,就觉得这两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是谁?万一我换了一个名字,我还会是自己吗?那我是谁呢?世界从何而来?什么是世界?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世界中包含着什么呢?这似乎有些令人头疼,但也很有意思,因为没有一种文化不关心“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比较饶舌但也很有意思的一门课程。似乎在哲学课上,提出问题要比解答这些问题简单得多。当然,哲学家不光要提出问题,还要去解答这些问题。

苏菲的哲学导师艾伯特把宇宙比作魔术师突然从一顶原本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而哲学家则是想看清楚整场魔术表演的奥秘而冒险死命攀到兔毛尖儿上的人。由此看来,哲学家就是一些好奇心很重的、为了探询奥秘不怕生命危险的、与常人不同而被常人称作“捣蛋鬼的”。哲学家对一切都感到惊讶,就像刚出生的婴儿对所有事物感到好奇一样。但是我,并没有哲学家的精神,我是一个习惯了周围环境的人。哲学是包涵科学在内的一门课程,因为哲学家在解答一些他们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的时候,往往要用到科学来加以解释,其答案看起来便更为可靠。但哲学又不同于科学,在研究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丰富的想象力去回答,就像在对大自然一无所知的时候,用神话来将它加以解说。这看上去一点儿也“不科学”。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10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

会不会当你有一天收到一份信,里面写着如上的内容,然后过了几天告诉你哲学家就是魔术师手下的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他们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你是否会感到惊讶与好奇?主人公苏菲正是面临着这样的事情,哦不,我似乎是说错了,苏菲并不能算是主人公,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在这本书里希德应该算是吧,苏菲只是希德爸爸少校写给女儿一本书里的人物。可偏偏离奇的是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也是故事中的人物)发现了这一事实,并正秘密的谋划着一些事情。更神奇的是到故事的最后,艾伯特和苏菲逃离了故事,成为了不死之人,然后角色似乎也倒过来了:以前是苏菲活在少校听得到自己讲话而自己看不见他,如今,真是有趣!抛开故事本身来讲,里面一篇篇哲学讲课似乎教会了我更多。人是否生来就有一些概念?人需要什么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良知”的意义为何?何为价值的轻重?也许这些我们可能会在以后的宗教课里了解,可是哲学并不是说学就能学会的,离不开对生活的参透……

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姆、柏克莱、康德、黑格尔、祁克果、马克思、达尔文、费洛伊德……几千年的历史和哲学荟萃。我思故我在、习惯性期待、浪漫主义、辩证法、潜意识……如今耳熟能详的规律和知识的结晶。乔斯坦真是我的哲学启蒙之父。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一般。”

在银河系中,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距地球有四万光年,也许它正在我的上方。四年后,如果那颗星球上有一个人正用一具强有力的天文望远镜对我这儿看来的话,他也许会看到一个女孩正坐在书桌前,在电脑上打着自己的读后感。真不可思议!

我们也是星辰,“真实启蒙之于人,如同阳光之于土。”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细微的生物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一个人就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当我们安全地把船上的货品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然后成为星辰中的一角。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11篇

【篇一】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

书一开头,就提出了这两个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问题,引起了主人公苏菲的思考,正是这两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把她从平凡的现实世界带到了神秘的哲学世界,为她开启了一扇思想的大门。

仔细想想,我们有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两个问题?如果某天你的手机,时代不同的缘故,或许没有几个人家门口还有邮箱,也收到一封这样的信息,你会认真思考吗?大概会置之不理吧,或许某些好奇心强的人会回拨回去,但有多少人会去思考这两个问题呢?倘若是老师对学生提问,学生大概会不假思索的说:我是xxx。这就是享受着安逸生活的人类,这就是人类的悲哀。

回忆一下,我们究竟对问题有几分探索精神?我们究竟真正认真的思考过问题多少次?可能一次也没有。我们就像机器人一样,木然的接受着一堆堆数据,却不会去思考,不会去质疑。老师不是万能的,书不是万能的,百度更加不是万能的,如果每个人都像机器人一样,没有探索精神,没有质疑精神,没有反抗精神,那火车从哪儿来?书本从哪儿来?电脑又从哪儿来?如果每个人都碌碌无为,得过且过,那我们的大脑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我们和其他的生物还有什么区别?

我们的棱角被现实磨得光滑,我们的思想被自己无情的禁锢,谁还记得,人类的文明,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堆积出来的?谁还拥有,那无知无畏的探索精神,敢于质疑哪些?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会被历史铭记,才会无悔于自己的一生。

思想本身的危险就在于思想本身是不安的。他拒绝接受已经形成的定见,他需要从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出发去认识人,这本身就意味着动荡、不安、危险,还有进步。就像一个被按在水里的人,呛了水才能够学会思考。而我们恰恰需要的就是这种不安的思想,没有思考,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没有真正的未来。

【篇二】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这是一本关于哲理的书,我开始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认为这会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我开始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些什么的,当我看到第一章,我便知道这是讲哲学,每当我看到一个问题,我也会思考,但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就比如,第一个问题“你是谁?”我当时的第一个回答就是,我就是我,但苏菲却比我们想的还要多,她还联想到了其他的一些事物。比我们想的还要深入,还有“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奇怪的生物”这些问题把我弄得晕头转向,使我对这本书没有了兴趣,让我接着读下去的是那个寄信胡神秘人,她是谁呢?为什么要寄信给苏菲呢?

我继续的往下读,后面的内容并不象前面那样难以解读,而且越往后面读,我就觉得我的四周被金灿灿的阳光照着。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雅典之旅。艾伯特的穿越和雅典两千四百年前的样子,使我大吃了一惊,我当时的思想是和苏菲一样的,这是不是在拍电影呀!怎么会有人一下子就回到古代的雅典呢?可能是在做梦,对于雅典之旅,这就像是在讲一个故事,让人通俗易懂。

这本书讲了许多关于哲理的知识,都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我们都没有提出疑问,并认真思考过。哲理是一门很复杂又是很简单的一门学问,但这门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动脑筋和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认真思考,直到寻找到答案,我们应该学习苏菲那种爱思考,坚持不解的精神。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思考,而且都深入的去探究,那这个世界的知识分子肯定会比现在多得多。《苏菲的世界》带给了我另一种感觉,一种难以解说的感觉,就好像如果你站在宇宙,你就是宇宙中渺小的尘埃,你非常地想去探索,但宇宙太大了,不论你怎么努力,永远都触碰不到它的边缘,既然望不到边,那就让我们更加努力去探索吧!

【篇三】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叫《苏菲的世界》,它带我认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苏菲是一个普通的初中女孩,在放学回家时收到了几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成为了哲学家艾伯特的学生。然而,这个平静的世界下的真相比苏菲想象中的复杂,她跟随着老师的脚步,运用她独特的智慧,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另一个世界。

这本书讲述了哲学的历史与发展,从仰望星空的柏拉图,到神秘的中世纪哲学,从关注时政的苏格拉底到总结自然规律的亚里士多德。这个世界,哲学无处不在。在这个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世界中,我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提出了人先有感性概念,和人先有感性概念这两种说法,孰对孰错。在这个有趣的问题中,我更支持后者,当然,柏拉图的说法也很有道理,不过我更相信,人没有天生的概念,这些基本概念大多是人们从无数经验中总结而出来的。哲学就是这么的奇妙,只要你言之有理,皆有可能。而我就是喜欢哲学的这一点,每人都可以各抒己见,争做真理之海中最洁白的浪涛。

如果世界从魔术师的帽子里拉出来的兔子,大多数人都是在兔毛底端的杂菌,不断往下爬。而哲学家则会迎难而上,不断向毛尖冲刺。当然,中间落下的人数不胜数,但仍有小部分人,抓紧兔毛,去把兔子看个清楚。苏菲正是那一小部分人,锲而不舍,激流猛进,在不断的探索与失败中去找寻真理的那一道光。光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如果这种精神让我们用在任意一个领域,那都是事半功倍的。

宇宙是片大海,我们都是其中的水花。“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答案?

【篇四】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的乐趣。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道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顺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苦难就是人生的老师,然而逆境则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逐步迈进了深奥的哲学王国的人口,哲学问题更进一步激发了苏菲的好奇心,正是这好奇心使她勇于探索与富有想象地思考。而在当今社会,勇于探索与富有想象地思考正是少年们所缺乏的,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好奇心,便会慢慢指引我们通向成功之路。

好奇心居然能让一位十四岁的少女理解了这些深奥又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这就是好奇心传递的正能量。她的导师艾伯特又以信封式将哲学的理论、真理与名人一生理念传授于她。世界像奇迹一般在她眼前展开,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所学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探索真理,然而事实真相远远要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拜伦说过: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打击,有的人可能会一蹶不振,从此消沉下去。但是从容与平静面对真的很重要。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宽心化解之。

生活需要以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对待,对待失意和打击更要如此,失败不必气馁,只要我们把它当做横在你面前的一块大石头,摆正它,蹬上去,说不定让你的视野更开阔,心胸更豁达了呢?《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篇五】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今天,我拿起了《苏菲的世界》这本怪异而又神秘的书,读完后,我想了很多很多……

这本书主要讲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就像迹团一般在她的眼底下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读完后,我觉得苏菲就是代表着人类本身,她对宇宙和世界的探求代表着人类对哲学和世界的认识以及探索。所以优秀的世界观是人类的探索活动提供正确的引导。我们应该像苏菲学习,要做一个勇于探索,勇于尝试,敢于发现的人,说不定你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生活中探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探索,需要经受种种的挫折。一个人需要在生命的磨难和失败中渐渐成长。新东方学校的俞敏洪曾经历过两次对自己有转折意义的失败。一次是连续两年高考失败,一次是出国留学梦的破灭。不过,正是这些磨难使他找到了新的机会,于是他抓住了生命中的一次机会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失败固然可惜,但它可以磨炼人们的意志。正如腐朽的土壤中一样能够生长新鲜的植物,腐朽的土壤也一样能够为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

高二学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12篇

从1516年世界出现了乌托邦,到1827年社会主义概念出现;从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出现,到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与憧憬,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源远流长。列宁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正是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在人类社会主义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令人遗憾的是,1991年12月31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苏联解体已经20多年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从历史的角度看,笔者将造成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理解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的坍塌。苏联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加入苏联的国家都是具有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想信念是联盟的纽带。然而,苏共长期机械教条地固守马克思主义的词句,采取僵化的、脱离实际的指导思想,一些党的领导人思想政治上蜕化变质,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党失去了精神支柱和思想凝聚力。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严重脱离人民群众,造成党组织涣散,没有战斗力,党员离心离德,党群、干群矛盾尖锐,领导者采取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的民主来缓解矛盾,为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打开了“和平演变”之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州时指出:“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共为什么会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理想信念动摇了”,可谓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放弃了理想信念,就等于切断了社会主义联盟的纽带,解体将成为必然。

二、宗旨意识的丧失。苏联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与西方的冷战对抗和对外扩张中,而使自身经济发展严重受挫,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得不到改善,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使社会不满情绪不断增长,失去了民心,给西方国家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口实。在各种问题和矛盾长期积累而爆发时,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产生了怀疑,进而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盟中的国家因此对苏联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三、政治纪律的涣散。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必然会分崩离析。苏联解体前,在所谓“公开性”“民主化”的口号下,苏共放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允许党员公开发表与组织决议不同的意见,实行所谓各级党组织自治原则。苏共党内长期缺乏民主监督,基层组织涣散无力,致使苏共从思想混乱演变到组织混乱,最后这样一个有着90多年历史、连续执政70多年的大党老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苏共早年在有20万党员时能够夺取政权,在有200万党员时能够打 败法西斯 侵略者 , 而在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丢失了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政治纪律被动摇了,谁都可以为所欲为、言所欲言,那还叫什么政党呢?”

苏联的剧变和解体基本上是“和平”进行的,党被解散,国家解体,都没有引起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反抗,可见当时苏共脱离人民群众已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事隔多年后,普京总统说过一句耐人深思的话:“谁不为苏联覆灭而惋惜,谁就没有心肝。而谁想要恢复它,谁就没有头脑。”既承认了苏联解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肯定了苏联覆灭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读透别人的书,最终是为了读懂自己的心。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了解苏联的兴衰成败,价值何在?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景这边独好”。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列宁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频繁发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冲突爆发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限度地调整了民主形式,建立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等,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然而,无论资本主义怎么调整,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不会改变,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准则不会变化,工人阶级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不会变化。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先进制度,所追求的是消灭剥削,实现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其理念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其价值占据着人类道义的制高点。先进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所决定的。

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警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自己作为山西省委办公厅的一名老同志、老党员,在工作中不会用太好看的词句去装饰打扮自己的思想,却愿用几十年据守岗位的平凡,去诠释一名共产党人的情怀。保密工作专业性强,单一枯燥且琐碎繁杂,自己一干就是二十五年,其中在省委办公厅就干了十八年,在其位谋其政责无旁贷,我想以此作为自己对理想信念的一份操守。虽然日复一日的工作是如此的平凡,一年又一年的岁月轮回何其相似,但我想如果用忠诚、敬业、担当去书写,也不枉党旗下的誓言。

二、牢记党的宗旨不懈怠。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饱尝屈辱,历经磨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美好心愿。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服务”呢?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 就是我们 的奋斗目标”,这就是我们“服务”的内容,努力的方向,行动的目标。笔者以为要立足本职谈服务,任何口号式的空谈,绝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所为。众所周知,保密工作是唯一写入中共党员和国家公务员宣誓誓词的工作。保密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保密检查是加强管理、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日常的检查工作中,很多领导同志都比自己的职务高,但检查一视同仁,上到省委领导下到工勤人员,采用的都是同样的检查内容和检查方式,一把尺子待人,一个标准行事,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绝不搞水过地皮湿,使检查走了过场。面对曾经在工作中多次帮助自己的单位和同事,发现问题绝不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做到了不以原则换人情,不以亲疏论长短,不以背景定高低。自揣如果在工作中自己当了“好人”,那将党和国家的安全利益置于何处,将领导的责任重托和同事们的安全利益置于何处,又如何践行“全心全意”的服务。只有我们每一个党员在工作中实实在在树立了“宗旨”意识,才能提高一个团体、一个区域、一个系统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整个公务员队伍的执行力和办公能力。

三、秉承党要管党不放松。现代政党都是有政治纪律要求的,没有政治上的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有8200多万党员,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执政,如果不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必须执行,如果将党的纪律当成了装点门面的摆设,那么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就会丧失其严肃性和权威性,苏共亡党亡国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笔者有幸出生在一个革命的家庭,外祖父国民师范毕业后即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父亲在抗日的战场浴血奋战,自己是一个有着29年党龄的老党员,儿子在高中阶段即被学校破格批准入党,可以说对党怀着无比浓厚的革命感情,无论从事机械设计的工程师岗位,或者是保密管理的专职岗位,回顾自己32年的工作,切实做到了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面对个别党员干部为显示自己所谓的能耐,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地对党的方针、政策、原则说事时,敢于挺身争辩,因为“我把党来比母亲”。儿不会嫌母丑,女不能笑家贫。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笔者坚信,如果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牢固树立党章意识,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必将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在世界上众多的政党中,傲立群雄、彪炳史册。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13篇

“你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这两个问题打开了苏菲进入哲学世界的大门,也试图唤醒潜藏在读者内心深处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从何时开始,我逐渐习惯了身边的一切,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掩卷思索,抛开一切的理所当然,重视这个世界,发现它比我们所认为的更是五彩斑斓。这种感觉似乎未曾有过,但又在模糊中若隐若现,是了,这种感觉曾充盈着我们孩童时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沉醉其中,那时十万个为什么在我们脑瓜中萦绕,对周围陌生的世界好奇懵懂。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这句话映射着想要理解哲学,理解这个世界,我们首先要拥有好奇心,唯有摘掉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戴上的将这个世界的色彩掩盖,独留黑灰的墨镜。

当然,在孩童时代,我们尚未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说是试水,到了现在,我们已开始独立思考,却逐渐丢失了好奇心。假如一个人对这个世界完全不好奇,那该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明明自己还只是位于浅滩,却误以为自己已经入深海至深,已经理解了这个世界,殊不知自己早已被站在高处的人俯视,如此一来,我们更应该重拾早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的好奇心,重视我们的位置。

继续在哲学世界中遨游,世界起源的纱幕被一层层地揭开,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看着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在思想的碰撞间,摩擦出炫目的火光,是思想的融合与升华,是在混沌中浴火重生,一个个新的天地展现在眼前,逐渐从浅滩游入深海。

合上这本书,其中的影响却久久未消,震撼、惊奇、激动,种种心情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对生命的礼赞,对生命的乃至世界的敬畏。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14篇

哲学一直是我谈之色变,闻之避之的,总觉得太深奥、太枯燥晦涩又比较“无用”,所以除了上学时接触的那点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知道那么一丁点王阳明、柏拉图,基本属于“哲学盲”。但阅读《苏菲的世界》,可谓给我补上了很好的一次哲学入门课。

这本书最与众不同的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体裁上算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鉴于对哲学著作的敬畏之心,阅读之前先百度搜索了简介及相关资料,有评论说:“该书是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这更坚定了我认真读完的决心。

遗憾的是,一开始还是读的有些懵,一直朦朦胧胧,不清不楚的感觉。可以说是开始跟随叙事者坚持每月一本书悦读以来最艰难的一次,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无从理清思路,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有所认知、触动和感悟,好像真正陷入了阅读的瓶颈期,尤其是在听完周六线上书吧董艳老师的精彩分享之后,那种巨大的差距感让我更加焦虑,那种感觉真的很不爽利,也是这篇读后感一直拖到现在的原因。但我知道,我们要想真正读有所获,必须跳出阅读的舒适区,接受新的挑战。今天,尽管还是懵懵懂懂的读完全书,尽管感悟还是不系统不条理,但我想,收获还是蛮多的,有必要撷取一点呈现出来,以觞读者,顺便完成读后感的作业。

本书从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祁克果、柏拉图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很多哲学思想理论带给我很大的触动。在第一章“你是谁”一节中,涉及到苏菲自我认知、思考活着的意义时,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看到这句话,我立刻想起十多年前读过的一本书《人都是要死的》,快速翻找,竟然找到了当时手写的长长的读后感,再次捧读那些触动人心的文字,感觉好熟悉,好亲切!

生与死,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诸如此类的哲学问题一直很困扰人们。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永生是一种幸福,但书中的主人公雷蒙.福斯卡正是因为有了不死的生命才永远失去了真正的快乐!因为他的不朽而饱尝了太多的战争、流血、屠杀,看到了太多的衰老、死亡、腐朽;也正因为他的永生才使他一切的奋斗和贡献都失去了意义,甚至变得毫无价值……的确如此,试想,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我们能清楚的意识到人终将死去,那么无论是勇敢的横渡湖泊还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才会让人钦佩,因为那是在冒着生命危险,那是一种牺牲奉献的壮美!倘若你根本不会失去生命或者根本意识不到人终将死亡,即使你一样的慷慨大度,勇敢无畏的奉献和付出,但相对于你永生的生命来说,这些牺牲、付出又算得了什么?难怪作者在书中说:“永生就是一种天罚!”“人可以征服饥荒,可以征服瘟疫,人可以征服自己吗?”这样振聋发聩的叩问真的震撼人心!估计人若能征服自己,那么福斯卡也应该绝不会喝下长生不老药了!

《人都是要死的》一书中卡利埃的一句“您是谁?”让福斯卡感到一种早已忘却的灼痛,正是这一最简单又最难以解决的哲学问题使他原有的生命又在他周围形成!当然也带给他无尽的思索和探问:生与死意味着什么?一个永生的人连胆怯的权利都没有,一个永远不会死去的人,无论经历过多少、收获多少,相对于无终止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只飞虫、一朵水花、一只蚂蚁,仅此而已!真的,没有人能和时间故弄玄虚,阻止他继续流转,没有人能跨越生死界限,没有人能穷尽自然的奥秘,更没有人能获得永生,因为你获得永生的同时也永远的远离了人类,已经孤独的死去!

正如《苏菲的世界》中,一开始的苏菲被“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问题深深困扰着,但她也清楚的意识到有一天她终将死去,她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是多么美好;她才坚定的认为:“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也才开始在神秘老师的引领下一步步的探寻“世界从何而来”、“哲学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才开始一点点的明白:“没有任何事物会来自虚无”、“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变化发展的”,“万物中皆含有各物的一部分(整体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中)”,“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当然,毫无疑问的,我也跟随苏菲,跟随神秘老师虽懵懂但也收获颇丰的开始触到了许多哲学的根须,多了许多探问和思索。

正如有人说:《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15篇

苏菲不断地收到了一些不太寻长的来信,甚至她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信箱里的。第一封信写的是“你是谁”?苏菲对着镜子思考了很长时间,却没有答案,那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生与死是一杖钱币的正反两面,“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会死去,就不会体会活着的滋味”,生命是何等可贵。

苏菲在艾伯特的指引下,一步步向哲学靠近,她对哲学充满了好奇心,她不认为这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带领你探索这一切的一切。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你保持好奇心,你会觉得任何时候都有兴趣去研究,所以苏菲在对哲学的研究中充满了幻想。书上有一句话叫“他们在那儿觉得非常安适,因此不愿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会踏上此,危险的旅程,迈向语言与存在所能达到的顶峰”。

高二学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第16篇

(一) 何为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 又称通俗音乐, 是英文“popular music”的中译。所谓“流行音乐”即普通大众所拥有的音乐, 是由普通大众生产消费, 反映大众利益的文化制品。现代流行音乐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 在美国文化背景下, 流行音乐多指包括pop songs (波普) 、country—and—western (乡村歌曲) 、jazz songs (爵士歌曲) 、folk songs (民歌) 、rock music (摇滚音乐) 、theme from movies (电影插曲) 等, 由广播、电视或娱乐场所播放的流行音乐曲目。自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诞生的文化研究, 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对于流行音乐的研究。研究流行音乐的范畴时, 不仅应包含对于流行音乐的传统、风格、流派、背景等方面的研究, 还必须注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是由音乐工业大机器所生产创造的流行音乐的经济属性。

(二) 为什么要研究流行音乐?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讲, 研究音乐本身意在通过阶级、性别、国家、种族等概念的划分, 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音乐所表现的权利关系、性别、群体身份等所反映的现代文明冲突。传统的音乐研究学者更多的注重于研究音乐文本、表现和话语分析, 然而当人类已悄然进入到全新的数字时代中, 对于流行音乐的流派、传播手段、版权等新的问题, 更多的则需要以跨学科、跨文化多重研究视角和范式来进行细致入微的解构, 并意在探讨世界流行音乐研究的发展趋势。

(三) 如何研究流行音乐?

音乐文本的分析是必不可缺的第一步, 研究者首先应对欧美流行音乐的文本进行大量且深度的分析解读, 并且介绍音乐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次, 在对于具体音乐文本的个案分析时, 应使得理论回归到文本之中, 让文本得到理论知识的关照。最后, 对于文本的描述其手段应是灵活多样的, 更多的采取简约和批判的反思型的原则。

二、流行音乐文化属性

本书收集了自90年代以来欧美学者对世界流行音乐研究的20篇原文专业论文, 内容涵盖了世界流行音乐的方方面面, 共10个单元, 分别为:popular noises (流行的噪音)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 (音乐的政治经济学) 、technology (科学技术) 、musical creativity, authorship and musicianship (音乐的创造性, 作者身份与音乐技巧) 、musical forms, styles and genres (音乐形式, 风格和流派) 、visualizing music (可视化音乐) 、subjectivities, bodies&identities:youth (主体性, 群体与身份:青年) 、subjectivities, bodies&identities:gender and sexuality (主体性, 群体与身份:性别和性取向) 、subjectivities, bodies&identities:race and ethnicity (主体性, 群体与身份:种族和民族) 、spaces, flows and subjectivities (空间, 流动和主体性) 。

全书第一篇论文选自于英国文化研究的代表性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的《What Is This“Black”in Black Popular Culture?》。首先, 霍尔阐述了在后现代主义的大环境中, 美国大众文化取代了欧洲高雅文化, 已然登上了全球文化生产和交流的主导地位。黑人文化作为美国文化具有“差异性”的重要组成元素, 为美国主流通俗文化贡献出了一己之力。其次, 霍尔指出黑人大众文化的特点, 是由其历史继承和离散人群的生活状态而决定的, 黑人大众文化具有特定的矛盾性、不纯粹性。霍尔在研究黑人大众文化时, 主张采用对话交流的形式, 而不是对立相克的思维模式, 强调同一与差异的互动。最后, 霍尔预示了黑人大众文化研究在后现代主义大环境下的全新发展趋势。

《From John Farmhand to Lordi:the Noise of Music》的作者是音乐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布鲁斯·约翰逊。约翰逊认为“我们用音乐来诠释自己和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与此同时, 我们也间接或直接借用音乐来勾勒社会竞争群体之间的对抗。”他认为, 作为声音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音乐成为被用于制订社会中的纪律和行为机制的工具, 并能够反映人群的身份。音乐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阶级、性别、国家、种族和群体等的划分来折射现代冲突的。对于“音乐”本身的分析理解, 约翰逊则把“音乐”置于“声音”的大环境中并将其和“噪音”视为一体, 成为“暴力手段”或者“武器”。他说“所有类型的音乐都是潜在的、引人不快的噪音, 都被所有群体、各种时代的人、种族群体、性别、阶级、公众和私有群体利益集团所利用, 用来制造冲突或者试图控制个体行为的规范。”

有关美国说唱音乐的文化研究, 欧美学者更多着重于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探讨说唱音乐的文化内涵, 却忽视了说唱音乐在市场层的“再现”。然而, 基思·尼格斯在《The Music Industry and Rap:between the Street and the Executive Suite》中却提出:说唱音乐不仅是一种审美实践, 也是一种商业活动, 之所以被主流社会排挤, 并非由于它的政治文化属性, 而是娱乐产业管理层的人为商业决策。尼格斯研究表明, 从宏观的角度讲文化同时创造了产业, 音乐的生产并非只是简单的依照经济运作的规律或资本生产的模式, 而是联系于更广阔文化模式和惯例中的, 是构成社会经济生活整体中的一部分。美国黑人说唱音乐一方面受到美国文化政治大环境的排挤屏蔽, 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不断重塑自我中超越美国文化疆域并成功进入到世界主流音乐中。

英国学者大卫·赫斯姆德尔在《Digitalisation, Music and Copyright》一文中提出了, 音乐制品的传播方式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的确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但是对于版权的归属和利用问题仍是由全球音乐产业纵向一体化公司所垄断, 即便数字化的兴起带给消费者更多丰富的选择, 但也不可能使音乐的生产消费实行彻底的民主化。赫斯姆德尔认为音乐数字化问题正是反映了整个文化产业在数字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并鼓励人们以批判的视角重新审视当代文化产业的版权问题。

人类应对孤独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我们一方面渴望孤独, 同时又希望维系与现实社会生活的亲近感。数字时代的伟大发明似乎将人类的孤独进化成为“有陪伴的孤独”, 这就是MP3技术以及MP3播放器的问世。对此, 新媒体研究专家乔纳森·斯特恩在《The MP3as Cultural Artifact》一文中, 按照电子工业和心理声学理论重述了MP3的设计及演变, 以MP3技术为文化引导, 剖析了由此派生而来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的众多现象。迈克尔·布尔的《No Dead Air!The ipod and the Culture of Mobile Listening》, 则运用大量的实证案例探究了利用MP3技术, ipod用户能够随意掌控自己置身于音乐世界的时间和空间, 并轻松营造出与周围环境的亲近感。

在音乐的创造性问题、歌手身份与新媒体的关系, 音乐文本的分析、回声与混响技术的进步, 电影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可视音乐的产生, 青年文化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女性权利的觉醒对流行音乐文化的重要影响, 性欲倾向和浪漫精神在迪斯科音乐中的体现、酷儿朋克的出现, 音乐全球化、民族音乐, 历史迁移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以及“世界音乐”所反映的审美情趣,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都有详尽的叙述, 在此, 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结语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收录的文献均为原文材料, 在阅读时, 不仅可以直观清晰的理解作者所陈述的学术观点, 对于了解西方学者在分析问题时的切入点和方法论也有相当重要的提示。为帮助中国读者更加准确的理解原文, 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之处, 本书中的每篇文章均配有详尽完整的中文导读、英文注释以及关键词词汇表。

无论我们察觉与否, 人类确实已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科技革命时代, 继续沿用传统人文学术的研究方法, 显然对于很多新知识的分析留有空白。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涉及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哲学、传播学、性学、艺术批评、翻译研究等多重学科, 在对于解构人类生活环境与意识形态、阶级、种族、性别等复杂关系时, 超越了传统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式, 为人类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研究提供了独特、新颖而全面的视角。

中国流行音乐在融入“世界音乐”大潮的过程中, 已经进行了30多年的努力, 然而, 在本书中, 却仍未能够看到世界文化学者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详尽解读, 这对于我们新一代的研究生来说, 无疑是一项具有巨大挑战性的研究工作。但是我们应该坚信, 随着理论技术的成熟完整, 中国流行音乐在进入音乐全球化的途中道路虽然曲折但方向会是无限光明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加油站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