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24-06-02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精选15篇)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1篇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多种途径,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学习心理的学生来说,有许多个体差异。但总体可以从培养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学习动机两个方向来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还是应该应材施教,制定不同的刺激学习的方案。

一、提升教师的自我修养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轻松而不失严谨的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形式是能让学生需要在你的课堂中开心的学习。

二、合理运用奖惩的方法来刺激学生学习动机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因为学习而得到强化(如教师表扬,家长称赞等)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因为学习受到了惩罚(如教师批评,同学嘲笑等)就会产生厌恶学习的动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一定的奖惩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实施有效的奖赏。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应建立一套让学生明确的奖赏方法,建立学生认为合理公平的行为法则。对学生的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让学生感到无愧于接受教师的奖赏。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奖赏。教师对学生的奖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相应的学龄阶段相符合。

2、合理应用对学生的惩罚。教师运用惩罚手段,是用不愉快的刺激来抑制或消除学生不适当行为的出现。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应就事论事,避免体罚学生。惩罚针对的是行为的后果,对于违法学习秩序的行为,必须跟相行为轻重程度给予相就的惩戒,达到压制不良学习的目的。

三、积极对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并做适合评价

教师反馈学生学习的结果,每天反馈比每周反馈的效果好,反馈的内容要包括学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回答质量,课内外作业完成的质量。考试结果的反馈,要做到反馈使学生明确什么正确的反应,这比知道什么是错误的反应更重要。还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距离学习的质量标准的差距。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和努力程度等内容。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评价要让学生感到客观、公正,使学生心悦诚服。在学生的评价包括表扬与批评都应适度,表扬与批评结合使用,在表扬学生时指出其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中又肯定其进步的一点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开发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并给以个性化的指导促进学生需要结构的健康发展,发学生的求知欲(认知需要)上进心,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形成与发展的心理基础,兴趣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2篇

题目:

一、请结合所学学习动机理论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1.请结合动机理论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首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不能局限于一种理论,要多种理论相配合来使用。同时还是要着重于学生的自身情况来决定。

对于小学生来说,我认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更适合一些。这是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决定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是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但是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小学生对于具象的奖励和惩罚感受比抽象的效能感和成就理论的感受要更为深刻,因此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更适合其学习动机的提高。

同时在实际教育中,由于学生会对各种不同的强化作出反应。有的学生能因在班上受口头表扬而受到激励,但有的学生则不然。一个强化事件本身并不必然有效。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教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什么强化物感兴趣。在一个30多人的班级中,可以事先让学生填写一个问卷。如“在课堂里你喜欢干什么或玩什么东西?在课堂上你最喜爱干的三件事是什么?如果你去商店,你将买哪三件喜爱的玩具?”这些问题还可针对不同的年级加以修改。同时,教师选择强化物时应考虑年龄因素。有些活动如帮助老师、做谜题,对年纪低的学生而言可能是有力的强化物,高年级的学生,和朋友聊天、玩电子游戏、看杂志或听音乐则可能是更合适的强化物。因此,必须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有力的强化刺激和事件。

对于中学生而言成就动机理论更为实用。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都得到了较为完全的发展,有辨别能力,具有表现欲。

因此具有强烈的成就需求的中学生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的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因此,中学阶段的学生更适合运用成就动机理论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竞争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用一些需求层次理论的方法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具体可以建立兴趣小组,向同学们宣扬成就理论来实施。具体方法的实施,可以用学生和教材的互动,以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问答式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目的是激发学牛主动建构的学习态度,同时用成就动机中的理论.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相互质疑和辩论来激发小组的兴趣和成就动机。

在实施互动的同时,避免失败的动机。如果追求成功的动机超过避免失败的动机,则学习者就会奋发向上、积极努力,反之,则表现为焦虑、退缩等消极行为。因此在学习小组的组织中,应该注意任务的难度,避免题目太难使学生的失败动机大于追求成功的动机。

个人对自己是否有信心完成学习活动的自我知觉是影响动机强弱的主要因素。所以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次成绩的发表,用学生的认真获得的成绩来提高学生的效能感,和学生的信心。这样使学生能感受到自己每次活动的成长和进步。这样使学生每天都能信心满满,以高昂的斗志去面对每一天的学习,提高其效率和学习的动力。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3篇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动力, 可促使人们有意识作出行动的决定, 并维持相当的努力, 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动机不只是兴趣或驱动力。动机由“行动的愿望和决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活动中所投入的精力”“参与和兴趣的保持”四部分组成。

二、影响动机的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 大体分为两类, 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源于人的自身的需求, 人的需求可分为五类: (1) 安全的需要。学习环境、学习任务、教师的态度应给学生以安全感, 不应使学生产生任何恐惧感。 (2) 归属和爱的需要。学生需要同学和老师的爱护、友谊和认可, 需要被接受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 (3) 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赞许和肯定。 (4) 认知的需要。每个人都有探索理解和解决疑难的欲望。 (5) 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需要体现成功, 证实自己的能力, 表现自我潜能。这些需求的满足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家长的期望和信任, 国家的教育体制,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奖励与惩罚。

三、化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化学学习的动机是指在某种需要的基础上指向化学的一种学习意向。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态度、策略和成绩。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化学的热情,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 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 动机激发的原则

在动机激发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遵循自主性原则、自我实现原则和乐学原则, 其中乐学是激发学生动机的最有力的因素。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尊, 营造一个和谐、快乐、友好、安全的学习环境。

2. 化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

(1) 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真正相信每个孩子在他天赋所在的领域里优先充分地表现自己, 学生就能产生自尊、自信、自豪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 使学生始刻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自己在人格上与老师是平等的, 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 鼓励学生个性的表现。教师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 杜绝“弃儿”的出现。

(2)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 所需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探究、探求知识的源动力, 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用实验、挂图、模型等直观的手段启迪激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演示实验生动、鲜明,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的需要, 教师可以把一些简单易做的、没有危险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亲手实践, 能够激发学生无穷的兴趣。如在讲有机物的结构时,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就会显得枯燥乏味, 可以让学生准备好橡皮泥和牙签或火柴梗, 亲自动手搭建有机物如甲烷、乙烯、乙炔、苯等的结构, 在动手的过程中, 学生获得了知识, 体验学习的快乐。

(2) 巧用化学科技发展史的具体事例, 提高学习兴趣。化学的历史是一部化学方法和智慧的历史, 利用化学史上著名的实验、名人轶事、历史故事, 既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又可培养学生刻苦顽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如在学习纯碱时, 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候德榜的事迹;还可以利用学生对游戏或其他科技、文体活动的动机和兴趣转移到化学的学习上来, 从而产生对化学学习的需要。比如, 在介绍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时候,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 引导学生认识到航天器的建造、燃料的选择等都和化学息息相关, 使学生迫切感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

3. 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 只要老师善于挖掘和积累, 就能把生活中的问题搬到课堂上, 使化学课变得生动、有趣。如在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时, 联系衣服上沾了墨水如何洗掉, 褪字灵为什么能褪掉字迹;在学习酯化反应时, 联系到做菜放点酒和醋, 菜的味道特别香;酒收藏时间愈长愈香醇, 价值愈高。

4. 加强教学的新颖性

新颖的东西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否则就会出现老面孔, 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中可以穿插化学趣味故事, 这样学生就会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化学知识, 体会化学知识的魅力。如在学习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教学中, 我补充了如下的兴趣实验。教学开始, 我展示给学生一张白纸, 并说要变一个魔术, 用水在白纸上喷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接着将纸固定在黑板上, 用喷雾器将水喷洒在纸上, 果然一只小鸟在蓝天飞翔的蓝色图案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最活跃状态, 急于寻求答案。这时教师及时说明白纸上的图案是事先用淀粉碘化钾溶液绘制而成, 喷洒器里装的是氯水, 并引导学生看书。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时事, 最新时事与化学结合可以体现化学学科的时代性、前沿性, 增强学生对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可。如三鹿奶粉事件、神六飞天、假酒案、奥运火炬等, 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5. 注意评价的科学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提出的教育评价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评价所具有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扩大评价范围, 对学生多进行鼓励。传统的学校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成绩好的就是优秀生, 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和喜欢;相反, 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差生, 得不到老师应有的重视, 有些甚至成为“弃儿”。这样单纯以化学成绩评价学生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甚至会使学生对教师失去信心, 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我在教学中改变过去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办法, 把平时认真听讲, 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不懂就问, 独立完成作业, 格式规范等都作为评价标准。对个别智商较低、学习十分困难的学生, 只要他学习态度认真, 甚至有很小进步就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从而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可以信任教师, 自己在上化学课时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 从而逐渐对化学充满兴趣, 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 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 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李洪玉、何一粟, 《学习动力》, 湖北出版社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4篇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它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智力的个别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会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但除了智力因素占主要位置,我们同样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力,比如:父母的教育方法,教师的教育方法等等。综合比较各种非智力因素,我认为动机处于核心地位。在智力因素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多放时间在非智力因素比如动机这个因素上就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在学习动机是一个潜在的存在学生心里的东西,我们作为教师只是将它调动,使其发挥有效的作用。下面就本人多年的工作经历来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一、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动机中最重要和最重点的部分就是求知欲和好奇心,它们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其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出来,那么它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就是给教师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了。在我的多年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我在教授课文MISS EVANS时,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播放电影TITANIC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让学生沉浸在美丽的歌曲旋律,回忆二十年代初发生的那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当中,这就创造了一种情境。播完之后,我随即对同学们发问: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在哪个片子里面出现?是否还记得最后那部分?是否记得杰克为了罗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后我突然一转,问道:如果你在船沉之时,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学生大多数回答是:为保住自己的生命而奋斗。那么我又问:大家都在为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想尽一切办法时,你会把生命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吗?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们很有兴趣地讨论着,讨论了十多分钟左右,我让他们自己去快速浏览这篇文章,大家都非常有兴趣去看一下Miss Evans当时在船上是怎么做的。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是非常活跃的。大家都在积极的思维,为何会如此呢?关键在于他们对此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好奇心和興趣,所谓的将快乐贯穿于教学之中,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设置适合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

从学生的心理来说,他们都是希望能很快学会,并且能很快达到要求。但在实践中却常常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面对困难的方式也各不一样。学习目标定向的学生是把学习当成掌握知识,获得某种能力的方式;而成就目标定向的学生则是把学习当成是为了获得对其能力的积极的评价或避免否定的评价。这种学生偏向于喜欢选择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回避具有挑战性的情境。这种学生学习时毅力差些,遇到困难易失去信心,在一个班上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往往是这种类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运用赞扬和鼓励来对待这些学生,并且对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是应该有变化的。应该是循循善诱,多用启发的方法,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比如在讲解被动语态的时候,在关于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的学习当中,学生常常不能完全准确地使用。其实它是分几步走的,在学生不能回答完全时,我们就应该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比如Mary has watered the flowers. 首先应该让学生把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找出来,第二步即是调换主语和宾语的位置,第三步才是下移谓语并修改,把has watered改成have been watered, been代表被动,have是随主语的复数形式而变化出来的。在整个过程中,第三步最复杂一些,但是如果按这三步走的话,每一步并不困难,只是如果加在一起变化就会困难一些。在引导学生按序做完后,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困难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如果把它一个一个分解开来,个个击破,就容易得多了,只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可怕了。树立这种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观念后,学生就会学会如何去面临困难。无论在教学或其它方面,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想出解决办法是最好的,即使是教师出手解决问题,也应该是启发的方式,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处理困难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能力。当然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教师的耐心。

三、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结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好时坏是正常的。有些学生看到成绩高了,喜上眉梢;有些学生看到成绩不好,很懈气。这种心态是很不好的,所以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良好的面对结果的心态。其实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很多的,并非单一,它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情绪、环境等等,所以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应该多种因素一起考虑。我国青年学者隋光远提出的“积极归因训练”模式就不错,很有实用性。首先他强调是努力的因素,他认为成功与失败都是与努力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有失败的话,他一般会把原因归于自己不努力的结果,如果更努力的话,就不会失败,就会有更好的结果。他认为这样理解失败,则不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破坏其良好的内部学习动机。当然,还有现实因素存在。每个人所处的现实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有本身的智力基础、自己的学习方法、所处的班级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气氛、教师的整体素质的影响以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父母即家庭对其的影响。在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的时候,对于这些现实因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正确对待,及时把失误的原因找出来,克服它,才能进步。所以在学校教学中,把竞争与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得教学效果有更好的提高。

四、正确运用奖与罚两种手段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面对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他们应该用的方法都是表扬和鼓励,这与他们成长的环境有关,并且对于学生来说,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有利于保护其学习积极性。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都是希望能得到表扬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好的行为,对其多加鼓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肯定的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当然也应该适当运用批评,必要的批评也是要的。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5篇

有一种爱叫做无私;有一种爱叫做关怀;有一种刻画着伟大的灵魂和歌颂着崇高的品质,那就叫做“师爱”。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十五个年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这些年使我对“师爱”感悟深刻,一切成功的教师都离不开爱的支撑,教学与“师爱”犹如生命与阳光。

如今一走上讲台,在班里有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他们的生活单调,只是家庭,学校。学习——休息——学习,他们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儿。他们的家庭相对富裕,家长则异常繁忙,几乎没有时间和他们交流,一个月与父母说不上几句话,父母对其习惯、品性的培养与关注就更谈不上了。爱与关注的缺乏有导致其自卑与不自信,以及对他人不信任。他们自制力不强,抗挫能力差,优越的物质享受中从未受过压力,对学习缺少勇争一流的意识,成绩大多较差。但是“师爱”,成了我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学生向上的动力。

我所教的班级就出现这样一位学生,认识他的人都叫他“阔佬”。父亲是一位包工头,家庭经济非常富裕,所以“阔佬”花钱如流水,上课还经常睡觉,考试向来是不及格的。对学习没一点兴趣,由于自身的零花钱较多,导致了“阔佬”经常性的出入网吧和游戏厅。家里怕他逃学,每天上学家长或保姆都要亲自的送到学校的大门,但等到家长一走,“阔佬”的脚上一抹油没影了,就算在学校上课多数都是睡觉。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放弃,我总觉得可能是我还没发现他的闪光点,但有一点我必须承认,“阔佬”的礼貌非常的好,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见到老师都很主动的向老师问好。成绩好的学生在校外见到老师都不一定叫声:“老师好。”所以针对“阔佬”的特点我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是融洽师生的感情,课下主动与他接近,跟他聊天,拉家常,或打篮球投投篮。有时还有意的叫他帮我做一些事情,比如,下课了帮老师拿教具到办公室,或者发作业的时候经常叫他帮忙,有时候帮老师买瓶水之类的事情,时间长了他感到老师对他的关心,老师看得起他。为了便于监督他,我还给他当上了小组长,这可把他给乐坏了。“老爸是包工头管人,我现在也能管人。”这孩子啊!一当上这“芝麻官”纪律可变啦!上课极少睡觉,还挺遵守学校纪律的。但我还觉得揪心的是成绩没变啊!要趁热打铁啊!这时候我就给他调换了座位,让他坐在前排,上课提问时,估计他能够回答的问题,就让他回答,对他的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下午第三节课我都尽可能的辅导他,对于他的作业我都是“独立包装”的。差不多一个学期,“阔佬”的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后来这位学生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我们学校,并且能进入我们矿区的重点班。从他的转变,我看到了保护一颗纯洁幼稚的童心是多么的重要。体会到这都是归功于“师爱”这两个字眼。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6篇

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到目前为止,社会上还有很多人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是负担,因而对历史极不重视。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众所周知,学习历史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而是要为现实服务,要学生以史为鉴,以史为镜。历史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社会找到一面“镜子”,让每个学生都从历史长河中找到启发,成为思想者,更成为智慧者。

例如当进行到《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冷战部分时,我给学生们放一小段《Go West》音频,而后问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过这首歌?”学生们回答:它是德国世界杯送别曲,现在中国的某些体育节目也把它作为前奏。我补充:“这首歌诞生于1993年,同学们通过歌词——Go West, life is peaceful there(向西而行,那里的生活是安宁的), Go West, in the open air(向西而行,那里的空气是自由的), Go West, where the skies are blue(向西而行,那里的天空是湛蓝的)„„可以感受到什么?” 学生回答:冷战的痕迹。我接着问道:“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抵制歌颂西方的《Go West》,反而把它作为体育节目前奏,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冷战结束了。我总结:“冷战的根源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这是否意味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就不能和睦相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要国与国之间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能够实现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不但是否定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间关系唯一原则的错误做法,也提前让学生领会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意义。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7篇

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你是如何撬动学生学习的支点让学生感受学习是有用的?

答: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支点能让学生感受学习是有用的。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操作、落实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通过找准撬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支点:兴趣入手、方法引领、多种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深入贯彻课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的。在识字教学中,老师放手把识字任务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由交流生字读音、笔画的写法,特别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记生字方法的传授更使枯燥的生字识记环节充满了生气,学生都成了一个个造字专家,课堂参与意识越来越高:一双双高举的小手,一声声大声的争论,一张微笑的笑脸,这一切不正是“主体”的最好诠释吗?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运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四人一组,自主探索朗读方式,如齐读、分角色读、男女分读,形式多样的诵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语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课文的阅读学习更达到高潮——采用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进行阅读,使学生表演中喜欢上了阅读,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老师深入贯彻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理念,在教学中也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尝试,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同时还要不断的给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找准撬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支点,能让学生感受学习是有用的。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8篇

天真烂漫的孩子, 没有一个不喜欢音乐的, 却偏偏不爱上音乐课。记得曾经看到某报用了不少的篇幅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我爱音乐, 但我不爱音乐课》, 引起了一线音乐老师的共鸣, 当下中小学音乐课存在着非常尴尬的局面, 引起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如果音乐课在音乐教师和学生快乐的笑声中轻松度过, 课余时间再听听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又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课堂上生搬硬套地欣赏世界名曲之类, 学生反而会兴趣索然, 聊天者有之, 昏昏欲睡者更有之, 能真正被音乐打动的少而又少。

当前, 在音乐课堂上每当老师问到“哪些同学愿意到讲台上来把这首歌唱一唱?”“这个问题谁能告诉大家?”时, 本来欢快的艺术世界变得鸦雀无声, 这样的情况犹以高年级居多, 甚至在有些班级音乐课堂纪律较差, 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或许是部分学生受到学科偏见的影响, 认为音乐课没有语文和数学课重要, 随便上上就行。另一方面, 在音乐课堂中老师缺少了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动机是激起一个人去行为或者抑制这个人行动的一种意图、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 因此我在教学中多采取游戏和活动, 让学生在快乐和游玩中学习音乐, 使学生自愿学、主动学。要达到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习, 自己主动的学习, 关键是要有一定的学习动机。这就需要教师要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 课堂教学中, 应根据不同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引发儿童的内在动机, 促进儿童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使儿童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 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能够更好地把音乐课的兴趣提起, 让孩子觉得上音乐课不是只坐在板凳上学唱歌曲, 要让孩子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 既是快乐的又是轻松的。这里面老师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比如通过音乐课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给歌曲编排简单的动作等, 伴随孩子上好音乐课。

第二, 创设情境, 激励儿童发问, 在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方面能取得显著的成效。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 引发儿童对信息进行深加工, 帮助儿童学会如何掌握知识。小学音乐教材选择了许多适合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 做好这项工作。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优秀音乐作品和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 利用教材和相关的资源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 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唱、讲、跳、演、比等教学手法,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每堂音乐课和每个音乐作品带来的美感和思想内涵, 还要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知识和培养音乐鉴赏能力以促进学习。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课中, 启发学生从那有力的节奏, 那雄壮的旋律, 那铿锵有力的“起来, 起来”歌声中, 想象中华好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 他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 冲锋陷阵、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三, 教师应当把儿童看作是积极的、有强烈动机的学习者, 应对儿童传达出积极的期望。研究发现, 促使儿童产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儿童, 提高儿童的自尊心, 在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便是“情感场”, 教师愉快幽默, 面带微笑, 亲切地与儿童交流, 这样的课堂情, 师生没有心理距离, 教学就先成功了一半, 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儿童一种安全感。儿童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无论回答得怎样, 教师都要让儿童体面地坐下, 把教室变成一个相互尊重, 共同提高的场所, 使儿童有一种心理安全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灵活多样的。对于那些基础较差而厌学的学生, 要多表扬、鼓励, 给他们打气。告诉他们首先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 树立信心。在他们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 适当地肯定、鼓励、表扬。对于每个学生来说, 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是很高兴的, 也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慢慢地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不管什么课程, 都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 因此, 要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 不要吝啬了表扬和肯定。同时, 还有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 让他们有一定的目标, 使学生在喜乐中学、游戏中学、活动中学、肯定中学、表扬中学。从而,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兴趣。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 使儿童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大城小学)

摘要:一个人的行为、打算或心理上的冲动, 应该有一定的动机作为支持, 教师通过激发儿童学习的动机, 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而且是一个逐渐实现自我的过程, 在这种活动中, 儿童获得了一种个人满足感, 并且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谈谈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第9篇

一、 提升内在需求

1 思考、质疑,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动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应当充分鼓励他们敢于“求异”,而不是跟着老师走,去一味“求同”。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我鼓励学生充分质疑,有的与课文主题紧密联系,有的质疑某句话的意思,个别学生甚至质疑词义。我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都在思考问题,都在仔细研读课文。

2 创设文本情景,以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1) 课后资料及相关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师不了解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就无法真正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意图,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是肤浅的。我在教《二泉映月》一文时,让学生查找阿炳大量的资料,上课时,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为阿炳痛苦的经历所惋惜。我认为只有学生了解了阿炳痛苦的经历,才能真正地理解乐曲的内涵,才能被文本所感动、吸引。这样,学生就更愿意听乐曲,愿意读课文,让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

(2) 多媒体应用。多媒体以图象、动画、影像、声音等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能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一课中黄河和羊皮筏子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怎样感受到的“黄河的磅礴的气势”和“羊皮筏子”的样子呢?我通过一段黄河的录像加以配乐,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已经远远超越了视觉与听觉上的感受了。学生争先恐后要求朗读描写黄河的课文,试图表达出黄河的气势。此时学生已经完全被文本所吸引,仿佛已经亲临黄河,该段录像取得了预期效果。

(3) 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教师自身必须具有高昂的激情能有效地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黄河的主人》一文时,我在两个班采取不同方法教:在一个班,我没有范读第1自然段,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感受到黄河的气势,只读出了响亮,没有读出急促;在另一个班,我范读了,学生鼓了掌。之后让他们再自读、齐读。学生读得都很到位,非常想通过朗读把黄河万马奔腾的气势表达出来。教师常用范读表达自己的激情,这种方法也能很快把学生带入情境,激发他们继续学习。

二、 运用外在诱因

1 积极开展竞赛,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我常采用小组朗读竞赛方式,学生们不甘示弱,竭尽全力读好课文,另外我再加以读法指导,学生进步很大。尽管竞赛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但竞赛要适量。过于频繁的竞赛,反而会制造紧张气氛,加重学习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所以,要开展适合学生能力层次的竞赛。通过竞赛,全员参与,激发学习动机,促进教学质量。

2 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以激发学习动机。

(1) 评价要及时。当学生回答正确,但犹豫不决时,教师要先对回答予以肯定,而后让其解释理由。这样,评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评价对学生产生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2) 评价要恰如其分。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产生权威感和信任感。否则,评价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走向反面。

(3) 评价要具体化。一般来说,被表扬的行为越具体,效果越好。教师应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首先指出其优点,然后再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勉励其改之。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进一步学好的信心,同时产生努力改正不足的愿望。例如,在教《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学生读“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强调了“喷发”“太阳”“香气息”这些词,我予以表扬:“老师通过听你的朗读,仿佛已经感到了太阳的香气息,眼前似乎已经看到了那群喷发着太阳香气息的孩子们,似乎已经闻到了太阳的香气息啊!”学生听了我对他们的表扬以及评价,于是信心大增。可见,通过具体化的评价,学生就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就有的放矢,学习积极性会提高。

(4) 评价要多样化。因为每个学生的优点都不可能一样,他们的进步大小也不可能一样,所以,在评价时应避免用单一的、空洞的评语,而应当使用各种生动而贴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使他们感到有进步,使他们确信还能做得更好。

对于后进生,首先要让他树立信心,创设成就情境,让学生产生成就行为,并对此及时给予反馈,加以口头鼓励、适当肯定。当学生取得初步成功的时候,对其学习反馈结果予以归因,来改变学生自己原有的归因方式,提高其认识水平,激发其学习动机。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10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最大限度促进自身持续、和谐发展。所以我认为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撬动学生学习的支点,让学生感受学习是有用的。

我们知道现在许多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我们小学数学,很多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更具体、生动、直观,让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10的组成》后,我就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情境。假如妈妈给你10元钱,让你买自己喜欢的物品,你应该付多少钱?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钱?然后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11篇

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孤立、零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学习层次实现质的飞跃,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组织得很好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摆脱题海之苦,焕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之备课

如果课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教学适合渗透哪些思想方法一无所知,那么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有的放矢。受篇幅的限制,教材内容较多显示的是数学结论,对数学结论里面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并没有在教材里明显地体现。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应只见直接写在教材上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要进一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写出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并设计数学活动落实在教学预设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融合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使教材呈现的知识技能这条明线与隐含的思想方法的暗线同时延展。为此,教师在研读教材时,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将教材的编排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之上课

数学是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也没有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上的点化。教师积极地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大智慧,也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可据其不同特点,恰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之作业

精心设计作业也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条途径。把作业设计好,设计一些蕴含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采取有效的练习方式,既巩固了知识技能,又有机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一举两得。为此教师布置作业要有讲究,在学生作业后,要不失时机地恰当地点评,让学生不仅巩固所学知识、习得解题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悟出其中的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在作业讲评中,教师不仅要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算的?是怎么想的?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 结合上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其中的思想与方法:类比思想、数学建模思想、极限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之课外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12篇

问题:结合实际分析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一般而言,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由于学生情况各不相同,学习动机各有差异,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呢?

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主平台,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认知内驱力的激发。认知内驱力的激发可以从好奇心与求知欲两个方面着手。

(1)求奇法

创设新奇的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新奇感,唤起学生内驱力。如:有些教师上课时教学方法很独特,教具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安排,使学生感到新奇,学生上他的课时积极性就很高。

(2)求新法

创设新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新颖最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又能激活许多认知因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力图不断变化,使学生保持新鲜感,教学时在抽象的材料中,插入有关个人的奇闻轶事或插入有关人的故事,使学生认知内驱力不断地得到激发。

(3)求趣法

创设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有一种趣味感触。多创设一些形象性、直观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操作游戏,驱使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

2.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

(1)作业批改激励法。这是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有大量错误,不急于评分,让学生自己去改正,然后,再给学生打分。即对学生的作业不轻易打不及格的分数。对作业做得好的应评好分或好的评语。鼓励学生在考试后对试卷的错误之处作纠正,提倡事后一百分。

(2)学习内容自选法。这是指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与练习的内容。例如:教师把要学习的内容与练习,上课时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挑选,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这是自己挑选的,学习起来就很积极。

(3)效果自我评定法。这是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定的做

法。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标准要细致具体。第二步,定时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只要关心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学习困难的就及时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成绩有进步的,就及时进行肯定鼓励。

(4)习题自编法。这是指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编制一些难题,然后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来解。学生编题过程就是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5)小先生法。这是指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小老师”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可以对一部分教学内容或习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走上讲台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学习积极性是一个有力的驱动。

(6)互助法。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是创造良好心理氛围的好方法,帮助别人解决一个难题往往比自己做一道难题要难得多。这就驱使他们多思考。帮助别人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因此帮助别人学习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反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然而教师就既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又要恰当激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仅凭教师说理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利用其他各种方式。如:课外活动、参观访问、实验实习,介绍科学家的光辉业绩等,丰富学生的切身体验和生活感受,使学生学习动机在现实和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2.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强调知识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职能,同时也要突出现代社会的日趋复杂,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工艺的日趋结合,这些要求劳动者具有比较广搏的知识、全面的才能。

3.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不拘泥形式。既可以采取教师设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作业的方式;既可以面对全班,也可以面对个别学生或小组;即可创设于课堂上,也可以创设于实验室或课外活动中。如;实地观察、调

查统计、采集和分析标本、查阅文献资料等。

4.适当地组织竞赛,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

好胜心强、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组织得好的竞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登攀、荣誉感等好的思想品德。

5.善于运用反馈原理,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来自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种种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强化作用。它不仅使学生从反馈的信息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得到加强,而且又能从中了解到自己学习上的弱点和不足,从而调动克服缺点、为争取更好成绩而努力的积极性。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13篇

一、揭示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意义,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并不在于满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现实需要, 而是一种应付日后需要的间接储备。学生学习的这一特点使得不少学生产生了“我为什么要学习”和“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作用”的疑问。而且思想政治课在许多人眼里又是一门“枯燥无味”“教条色彩浓重”“学了无用”“变化无常”的课程, 这些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无奈”和“困惑”, 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为考试而学习, 为父母而学习, 为老师而学习, 消极被动地学习, 这样学习效果当然很差了。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就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揭示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使学生弄懂、弄清、搞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对自己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好处, 对今后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和指导。只有使学生觉得学习思想政治课是有意思、有价值的, 他们才会渴望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 才会产生对知识占有的欲望, 才会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样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成绩。

二、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课堂结构

教师要关心他所教的内容, 让学生明白他们所学的内容很重要, 这样的话教师就能给学生学习动机的生长提供温床, 即使是最平常的话题也会变得有滋有味。教师的这种热心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传达给学生, 而我自己更多的是以非语言的方式 (如目光交流、用头手示意、身体转移示意等) 来表达。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加强自己和学生心灵沟通。在课堂上教师应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积极的反应, 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个体看待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 现有的实质性证据也说明了教师的期望的确影响着学生的感知和成就。相信学生是否能够并且愿意学习是区别教师能否教出进取的好学生的关键。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表现出对学生的正面期望。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发展水平关系十分密切。较高的学习能力可使人们以最经济、最科学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而且有利于形成积极的高水平的学习动机。当然, 积极的学习动机也会使学习能力获得高水平发展。学生只有较高的学习能力也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提高学习成绩, 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善于学习的学生才会爱学、乐学、学有所成。如果不讲效率、不管方法, 只是一味地用时间加汗水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苦读书和死记硬背, 这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 扼杀了学生智力潜能的发挥, 也使学生一拿起思想政治课本来就头疼。在教学实践中, 我就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动机之所以十分弱化, 跟学习能力低下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学习能力低下, 书就读不懂, 弄不明白, 学习成绩也就不好, 在学习上的挫折感就越强烈, 学习的兴趣也就越差。因此,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学习动机, 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对自己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支持和正面评价, 甚至奖励, 特别是学生,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很强, 很看重这些荣誉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奖励和对工作的总结, 不能随便了事, 否则很容易伤及学生的内心, 自然会阻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表扬和奖励对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如果使用不当, 也会产生消极作用。要掌握表扬和奖励的技巧, 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表扬和奖励都必须针对的是良性行为。教师不能对什么事情都表扬和奖励, 要分清对和错、该和不该。如果不分青红皂白, 胡乱表扬, 不但起不到促进激发的效果, 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2) 表扬和奖励要真诚, 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所取得成绩的关心。不要表里不一, 虚心假意, 这对学生也是有极大伤害的。 (3) 表扬和奖励还应该有这样的功能, 即现在学生还没成功, 但如果他付出努力, 就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所以教师对正在努力和进步的学生也要时时表扬和奖励。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许大量的表扬和奖励给了不值得的行为, 而需要表扬和奖励的行为却未能得到;有些学生永远都得不到表扬和奖励, 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有些表扬和奖励并不一定是学生所期望和看重的, 就会影响效果。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此类事情的发生。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14篇

中国现在学钢琴的儿童数量已成为世界第一位,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可以的话,很多父母都会创造条件让孩子接受钢琴教育。刚开始儿童对学琴还有一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加深,很多孩子会产生厌倦,丧失学琴的兴趣。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美的情感意境,体验、掌握科学的练琴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钢琴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人品性格、思想活动等;要经常关心学生,有时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鼓励话语都会让学生激动不已、终生难忘,从而改变学生的命运。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给学生某种“期待的暗示信息”,通过教师种种积极的情感表现,如喜欢、表扬、鼓励等言语把期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积极的情感信息,让他们在教师的信任、爱护、尊重之中燃起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诲人不倦,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会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恐惧感。课后和学生谈话以心交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会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学生就能在教师指导下,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造美的情感意境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伟大的钢琴演奏家李斯特曾经说过:“音乐是不加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真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中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中血管里流动的血液。”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在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获得弹奏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积极体验美的情感意境的训练,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我们的钢琴教学把注意力和着力点放在了对学生弹奏的技能训练上,造成了学生对钢琴学习兴趣的降低。审美愉悦感是最好的诱发剂和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因此,在教学中以创造情感的审美意境为前提来激发、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美妙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意境,可使人愉悦陶醉,感人至深。学生有了审美愉悦感受,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强,思维机制运转加快,知识很快被吸收,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

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琴方法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钢琴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有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技能的训练,所以科学的练琴方法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练琴的目的要明确,因为目的是克服困难的力量,是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在课后练琴的时候要静下心来,先把乐曲的难点找出来,有重点地进行练习;要分析和研究乐谱,找出乐谱中的关键所在和具有特殊性的东西,有的放矢;要制定练习计划,把握每次在琴房练习的具体内容和练习的程度,并找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确定下一次练琴的目标与内容。

其次,要求学生慢速练习。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的有效手段,它就像放大镜,把乐谱中的一切细节都放大了,能使学生充分注意到音乐作品的具体指法、分句、走向,并确定针对一些困难的片断和弹奏方法,采取有效的训练措施。还要强调的是,学生不能把乐曲一遍又一遍从头到尾没有重点地练,要注意分手练、分声部练、分乐句练、用变速的方法来练。只有坚持正确的练琴方法,有针对性地练习,加上极大的耐心和刻苦的精神,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练琴能力。这样,每次作业都弹奏得使教师非常满意,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钢琴的欲望。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教学规律,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觉主动地学习,把教学授课过程变成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与掌握技能的过程,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e]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15篇

答:孕前保健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发生为宗旨,为准备怀孕的夫妇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保健服务。孕前保健是婚前保健的延续,是孕产期保健的前移。

孕前保健至少应在计划受孕前4–6个月进行。主要通过生活环境的改善和健康状况确认、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建立以及必要的专业咨询和检查来达到孕前保健的目的。

首先,计划受孕前,男女双方若曾接触过、或目前正从事可造成生殖损害的职业有害因素的作业,如接触铅、汞、苯、放射线、放射性核素等,应调离此工作岗位,且在孕前进行相应的检查后,方可怀孕。同时,女方的健康状况将会对新生命发生直接的影响。妇女如果患有肝炎、肾炎、结核、心脏病等主要脏器疾病,应暂时避孕,待疾病完全治愈,恢复健康后方可怀孕。

其次,计划受孕前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重视合理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偏食习惯的要进行纠正,因为偏食易致营养素缺乏而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增加;有肥胖倾向者要控制体重。近年的研究证明,孕前及孕初服用叶酸,可降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因此,孕前多食含叶酸的食物如肝、肾、蛋等动物性食品和菠菜、芹菜、莴苣、橘子等蔬菜水果或加服叶酸片。(2)戒烟戒酒。因为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酒精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发生酒精综合征,引起染色体畸变,导致畸形和智力低下等。(3)远离宠物,预防弓形虫病。孕妇弓形虫病感染会引起流产或胎儿畸形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因此,家有宠物者,在计划受孕时,应将宠物寄养出去,避免接触。(四)调整避孕方法。计划受孕前,如果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者,应停药;如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应取出节育器。一般都要在停药和取器后6个月再受孕,以彻底消除药物的影响和调整子宫内环境。在此6个月内需采用其他避孕方法,如屏障避孕法(男用或女用避孕套)及自然避孕法。

(五)选择适宜的受孕年龄和季节。根据医学实践和大量资料分析研究,公认为24–29岁为妇女的最佳生育年龄。据报道,受孕季节以7〜9月份为最佳,径过10月怀胎到第2年的4、5、6月份分娩最为合适。

再次,计划受孕前可进行孕前保健咨询。

(一)通过了解家族史、疾病史、生育史、药物接触史及营养状态等评估,全面发现受孕前的危险因素。

(二)对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根据需要,讨论妊娠对现有疾病的影响、对母子的影响及适宜的处理方法;讨论遗传问题。

(三)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确定风疹的免疫状态。

(四)营养咨询、叶酸补充方法。从孕前3个月始每日服用0.4 mg叶酸。

(五)妊娠心理及经济准备。

(六)讨论避孕方法。

(七)强调早期、连续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根据危险性进行保健。

(八)建议保存月经记录,为受孕成功选择最佳性生活时间。

上一篇:教师全员培训信息技术应用研讨记录下一篇: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