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介绍英语

2024-06-10

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介绍英语(精选9篇)

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介绍英语 第1篇

Dear distinguished chief judge;

As the defense attorney of my client, I have made many surveys in secret after I took over the case.According to my client and all the information I have inspected about the case, now I have an deep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ase.Therefore , I want to show my opinions to you, and I hope the chief would accept them..1.The stolen car was found abandoned three hours after the theft with the engine still warm;at the time the car was found, my client was at the airport to meet the flight of a friend who was flying into town.2.Lab analysis of muddy shoe prints on the floor mat of the car indicates that the prints came from a size 27 shoe;your client wears a size 25.3.Lab analysis shows the presence of cigarette smoke in the car, but your client does not smoke.4.The only eyewitness to the crime, who was 20 meters from the car, said the thief “looked like” your client;yet the eyewitness admitted that at the time of the theft she was not wearing her contact lenses, which had been prescribed for improving distance vision.5.The car was stolen at about I p.m.;your client testified that he was in a town 400 kilometers away at 11 a.m.6.In a statement to police, the eyewitness described the thief as tall;your client is short.Because of all the doubtful points , I think it is unfair to found guilty of theft to my client.Moreover, the basic standard of criminal sanction is that taking facts as a basis and laws as the criterion, so I hope the chief judge will give a reasonable judgment to my client finally.That’s all ,thanks.

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介绍英语 第2篇

泼水节又称“宋干节”,尤其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这天,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去洗佛,在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绽放,它象征着幸福、吉祥、健康。被水泼得越来越多,就代表着收到的幸福越来越多,泼湿一身,幸福终身。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锣鼓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还要赛龙舟。比赛在澜沧江举行。赛手们你追我赶,则观众就在一旁呐喊声助威,在“哐哐哐”的锣鼓声中和“嗷嗷嗷”的呐喊声中,赛手临危不惧、奋勇向前,把一波一波的中外游客引到澜沧江边,为的是给节日添加很多光彩和气氛。

在泼水节,放孔明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人们还没有把孔明灯放上天,人们的心却早已飞上了天。大家放孔明灯对安排在一块空旷的田野里。将蜡浸满了煤油,放入铁丝中央。灯点燃了,大家拖住灯底,灯身受热后渐渐升了起来。当有了冲力时,把灯托起。他们随着群众火箭般的欢呼声冲天而上,以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节日中,除了泼水,还有很多其他的项目,如丢花包、放高升、放烟花等。人们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英语交际意愿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3篇

在中国的大学,英语被视为一门必修课,但大部分学生擅长笔试,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却是很差,而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课堂交际能力更是有限,我们调查发现他们有很强的交际需求,但却很难转化成交际意愿,被认为是一群缺乏交际意愿的沉默学生。因此,我们呼吁,教师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际意愿,提高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理论背景及相关研究

Mac Intyre和他的团队提出了金字塔型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从上至下共六层,分别是交际行为、行为意图、情境先导因素、动机倾向、情感-认知环境、社会和个体环境。[1]但是,很显然这个模式是立足于北美的环境提出的,我们必须考虑影响交际意愿的两个重要因素---社会环境和文化,因此,适合西方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式不一定适合东方的环境。文化会约束交际行为,如果要把北美的交际意愿模式用于我国,应该考虑具体的文化特征并作相应的变动。于是,国内最早研究二语交际意愿的Wen和Clement(2003)从文化视角重新解读了此交际意愿模式,认为中国学生易受社会情境和情感知觉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影响中国学生课堂英语交际意愿的因素图(见下图)。[2]

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更深。但至目前为止,只有李树华(2010)[3]、张林慧(2012)[4]研究过藏族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的文化因素。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浙江省三所高校面向中西部录取的少数民族大一学生。所用到的调查工具包括调查问卷、学习日志和访谈。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1.个人背景资料;2.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3.英语交际能力自我评价表。为了有较高信度的问卷,课堂内英语交际意愿量表取自Mac Intyre,Baker,Clement&Conrod(2001)的二语交际意愿量表,[5]为了符合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对部分内容作了细微改动;班级凝聚力量表改编自Clement,Dornyei&Noels(1994)的课堂凝聚力问卷;[6]动机/态度量表改编自Hashimoto(2002)的相关量表;[7]学习者信念以及课堂环境因素量表取自Peng(2010)的相关问卷;[8]教师支持性量表改编自Zhang&Qetzel(2006)的教师即时性问卷;[9]英语交流焦虑量表改编自Miao Yu(2009)的相关问卷;[10]英语交际能力自我评价表取自Mac Intyre&Charos(1996)的相关问卷。[11]

访谈采取半结构化的形式,以省为单位随机抽取两名同学参加,访谈问题如下:1.您通常在什么场合用英语与他人交际?2.您通常和谁讲英语?3.您认为在英语课堂上影响您交际意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您认为教师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您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意愿?

最后,学习日志以表格形式发给访谈学生,希望其在每次课后完成,记录本人在课堂上用英语和老师、同学交际的情况和感受,反思自己的课堂英语交际和之前比是进步还是退步,原因是什么?为期两周,期初、期中各一周,比较对比发现英语交际意愿的动态特征和影响交际意愿的文化因素。

三、结果与讨论

根据调查问卷,结合学习日志,我们拟从如下三方面分析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的文化因素。

1.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

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沉默和我国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面子情结”始终占上风,他们在对自己的语言表达没有十分把握的前提下不敢发言,担心出错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中国学生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影响较大---反复背诵和阅读,对学问的掌握要求精益求精,不能仅靠猜测,因此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表达是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的,即语法要正确。而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碰到不熟悉的词汇、句法、语法等是在所难免的,也就是说,学习语言的环境是含糊的、不确定的。要想在课堂交际中说出准确无误的句子是不容易的,尤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更难做到,交际意愿低也就不奇怪了。

这在问卷中也得到了证实。被调查者的冒险性和歧义容忍度不高,其中一所学院有2%的学生具有高冒险性和歧义容忍度,其余两所被调查院校却无一人具有高度冒险性;被调查的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内心担心出错,交际需求发展不成交际意愿。而冒险性高和歧义容忍度强的学生,他们往往会忽略不确定的因素,大胆地交际,表现出较强的交际意愿。

Wen和Clement(2003)指出,以孔子思想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价值观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和交际行为的主要原因。[2]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的表扬和正面评价较多,因此他们更在乎周围的人对他的看法,希望在众人面前享有较高“面子”,英语水平有限的学生却存着“说多错多,不发言就不犯错”的想法,宁愿选择沉默,于是出现交际意愿低甚至没有交际意愿。这都源于传统文化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面子”情结在心里作祟。

2.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还有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被研究对象大部分来自中西部的农村,经过多次访谈及课堂观察少数民族学生后,我们发现由于所处地域、生产方式、负面的英语学习经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长期影响他们性格偏内向、腼腆,难以融入班集体,跟大部分汉族同学有距离,课堂表现不活跃。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本族语是母语,汉语是二语,英语属于三语或者是第二外语。一方面,根据二语习得、三语习得的理论,英语的学习会受到母语和二语的干扰,特别是在语音、词义辨析和句法结构等方面,结果是负迁移大于正迁移。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同学还会受到非语言因素的影响,例如母语文化中的宗教文化、肢体语言、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导致他们消极对待英语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在此基础上处理好英语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12]

3.应试教育的影响

问卷调查反映出态度/动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交际意愿的影响最显著。结合访谈、学习日志发现,他们过于重视四、六级证书。现如今的社会,出于就业的考虑各种英语水平考试纷纷取代语言本身的意义而导致学生们高度重视分数和各种证书,而为了这些标准化考试,学生们寄希望在英语课堂上操练考试所需要的语言技能。众所周知,四、六级考试考查的主要是各种笔试,没有“说”项,潜意识地引导学生们不重视课堂英语交际,甚至认为作用不大。这样的学习观念,必然导致低交际意愿。

结语

本文从传统教育文化、本民族文化和应试教育三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对课堂英语交际意愿隐性的但又是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建议,一方面,针对这样录招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应该单独开设英语课,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并多鼓励和赞扬学生,避免一些威胁面子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尽量满足学生的面子需求。另一方面,老师可引导学生变任务取向朝自我取向转变,进而把更多的关注点转移到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较少关注公众对自己的认可,使面子情结的影响弱化。再者,学校可以考虑在常规大学英语课程中专门渗透本民族文化,甚至可以鼓励教师开设一些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譬如瑶族文化、侗族文化等。这样,少数民族学生既能提高英语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又能从英语视角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族文化的亮点,学生们的兴趣会大大提高,英语交际意愿自然就加强了。

摘要:本文以问卷调查、访谈和学习日志对浙江省三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并从传统教育文化、本民族文化和应试教育三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课堂英语交际意愿隐性的但又是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三点建设性的建议,希望对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交际意愿,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

参考文献

[1]Mac Intyre,P.D.,R.Clment,Z.Dêrnyei et al.Conceptualizing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L2:A situational model of L2 confidence and affilia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8,82:545-562.

[2]Wen,W.P.&R.Clement.A Chinese conceptualization of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SL[J].Language,Culture and Curriculum,2003,16(1):18-38.

[3]李树华.汉藏族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的比较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0,(3):156-159.

[4]张林慧,魏俊轩.文化对藏族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的影响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4-156.

[5]Mac Intyre,P.D.,S.C.Baker,R.Clement et al.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social support,and language learning orientations of immersion student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1,23:369-388.

[6]Cl′ement,R.,D¨ornyei,Z.,&Noels,K.Motivation,selfconfidence and group cohes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Language Learning,1994,44(3):417–448.

[7]Hashimoto,Y.Motivation and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s predicators of reported L2 use:The Japanese ESL context[J].Second Language Studies,2002,20:29-70.

[8]Peng Jie-E,Lindy W.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A Model in the Chinese EFL Classroom Context[J].Language Learning,2010,60(4):834-876.

[9]Zhang,Q.&J.G.Oetzel.Constructing and validating a teacher immediacy scale:A Chinese perspective[J].Communication Education,2006,55(2):218-241.

[10]Miao Yu.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in a Chinese setting[D].Florida:Florida State University,2009.

[11]Mac Intyre,P.D.,&Charos,C.Personality,attitudes,and affect as predictor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15(1):3-26.

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介绍英语 第4篇

让我们看一下2015年春季会考的题目:

根据题目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答题卡上写一篇连贯完整的短文。词数不少于60。

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美国朋友Jack将来北京。他对北京历史和文化很感兴趣,希望了解在北京参观的相关信息。请参考下面提供的信息,给他发邮件,推荐某个博物馆(如首都博物馆),并提出参观建议。邮件的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2015年夏季会考的题目:

根据题目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答题卡上写一篇连贯完整的短文。词数不少于60。

假如你是李华,来自澳大利亚的交换生Jack春节期间要来北京体验中国文化,你将负责一天的接待。请参考下面提供的信息,给他发邮件,介绍一天的活动安排。

邮件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go to Ditan Temple Fair (庙会)

learn about Chinese folk arts(民间艺术)

watch dragon and lion dances (观看舞狮表演)

eat local traditional snacks (品尝当地传统小吃)

上述这些考试题目出现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说明了什么?教学鼓励多样化的方式。社会是一个大课堂,鼓励学生在做中学。注重语境运用而非机械性的记忆,基本技能决定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改变某些教学策略,适应新的考试形势。

《英语高考考试说明》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有这样的文字表述:英语试题略作调整。将突出体现与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素材与情境。体现中国人学英语的特点,推动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英语教育,特别是基础阶段的英语教育和我们国家整体基础教育一起在发生着一个根本的、深刻的质性的变化——从原来对学科及功能的关注转向了对学习者的关注,最终走向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英语的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的是全世界对英语的认识,从原来把英语看作是一个学科,到后来强调英语是一个交流工具;而现在,我们认识到英语不单是一个语言信息的承载工具,不单是一个交流工具,甚至不单是一个文化的承载工具,它就像其他学科一样,是用来培养人、塑造人的一个工具。这样的发展趋势将在今、明年明显地反映在外语教学整体理念和课程的推进上,也将反映在高考的设计上,甚至是中小学各个学科的课程设置上。

在新形势下,英语教师要特别关注会考命题思路与学科教学改进的一致性研究。在《中小学英语学科改进意见》中,对考试命题的要求有一条是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英语教师要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贯彻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呢?我们自己首先应该不仅教授英语知识,而且还要了解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我们自己不了解,如何教授学生呢?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教案和学案传授中国传统文化。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现在的学生连这些节日都不了解,何谈用英文介绍给外国朋友呢?

(2)中国的传统节气,例如,惊蛰、春分等。

(3)其他的传统文化,例如,春联、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字谜、歇后语、中医、剪纸、风筝、青花瓷、京剧、围棋等。

上述这些东西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北京特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同中国优秀文化,鼓励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以下就是一篇英语教师平时在课堂上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子。

范例: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二学生李华。上周,你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学校接待澳大利亚中学生访问团的活动。请根据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给校刊“英语角”写一篇英文稿件,介绍来访学生体验中国书法的过程。

注意:词数不少于60。

提示词:书法calligraphy

Last week,some Australian students came to our school for a visit. As a volunteer,I joined in the activity. Early that day,we gave them a warm welcome at the school gate. After that,I showed them into a classroom. There one of our teachers taught them something about calligraphy(书法). I explained in English when necessary.

They were amazed by the wonderful Chinese art(中国艺术),and some of them even tried writing some characters(汉字)successfully. To remember the enjoyable moment,we took photos together and this was really a memorable event.

上述的例子也让英语教师有了紧迫感,我们不仅要传授英语知识,还要是一个“百事通”,否则我们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式,我们一定要利用业余时间,及时地自我充电,向其他科目老师请教。这样,我们就能在英语课堂上及时地宣讲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学生也会受教师的影响,将来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才会用英文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核心素养中有关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英语教师也应该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让我们在英语课堂中宣傳介绍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吧!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介绍英语 第5篇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送芋鬼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活动。

扫墓祭祖

古时候,霜降时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据《清通礼》中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霜降的时候吃什么

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霜降时节气候多变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但要注意应适量而止。

鸭子

闽南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在闽台地区,他们认为适合秋季进补的食物就是鸭子,所以一到深秋特别是霜降时节,鸭子都会销售的非常好,甚至出现售空的情况。不少卖鸭子的店也会在广告上写上霜降来临的字样,提醒大家去购买鸭子。

牛肉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第6篇

[大] [中] [小]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激动的心情可知矣。

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故事说:

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不知今天山西农村还保持寒食节的纪念否?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

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

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

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过去传说,七月七日晚上,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话虽如此,但这个传说却以其凄美感人,长久以来在我国普通老百姓里流传。有人说,七月七日这天应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她表现了古代相爱的男女之间淳朴,真挚和经得起时间和空间考验的爱情。但也许在今天玩世不恭的男女看来,隔着一道茫茫的天河引颈长望,既不现实,挑着一对“电灯泡”孩子一年一度的匆匆相会,也实在乏味,倒不如在震耳欲聋的酒吧间里,扭啊扭,或者春风一度,各别东西,来得实惠,刺激,又不负责任。

固然,这个神话故事反映了古代中国青年男女在那个礼教森严的社会里,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的艰难,但恰恰唯其艰难和险阻,才激发起坚韧和持久,因此,这个故事才会长久地在人们中流传,才会附丽到七月七日这个仲夏夜的晚上,遥望星汉灿烂,而天河渺渺,独有天孙(织女星)闪闪烁烁,向着彼岸的河鼓(牛郎星)传递着她那永恒的爱。而那种“杯水主义”,除了感官的一时享受以外,实在不能谈到多少精神价值。

早在汉代,《大载礼记·夏小正》就说:“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时,人们已经注意到织女星在天空中的运行规律,以七月显得最为突出。《史记·天官书》说织女“是天帝外孙。”,也就是天孙的由来。《星经》:则说“牵牛,名天关。”,牵牛星就是牛郎,而河鼓则是后来转义。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最早来历可在西晋文学家傅玄的《拟天问》里发现,他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这个传说可能起源在更早的东汉。清末王湘绮的诗里写到:

“厮养娶才人,天孙嫁河鼓,一配匆匆终百年,粉泪簪花总不语。”

他看到的是匹不匹配的问题,而更向往的是:

“春来江上霞如绮,锦水鸳鸯不独飞。”

南朝时候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了那时江汉地区,七月初七日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妇女结扎彩丝线,空很细的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把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就认为是织子星神降临的显示。也就是说,七月七日这天晚上,不只有牛郎织女相会的意义,而且有向织女星神乞求智巧的意义。织女星作为民间传说里的纺织女神,她是古代劳动妇女勤劳智慧的象征,古代妇女在这天晚上,通过结扎彩丝线这样的女红活动来祭祀她,希望从她那里得到智巧的源泉,所以七月七日晚上,又被称为“乞巧节”,这是一个有进取精神的节日。

后来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写到北宋盛时,七夕分外热闹,“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节,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注)、花瓜、酒灸、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谓之„乞巧‟。”。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与周密的《武林旧事》所记载的南宋临安七夕夜与北宋的庆祝活动大致相同,比起南北朝时期,乞巧节在两宋的活动更丰富多彩了。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按佛经,这个故事说:

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

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

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建迷信了。

十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

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

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所以想到长寿。

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

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

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氛。

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

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

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而在《东京梦华录》里,我们看到除夕的庆祝活动又有了新的发展,上面说: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书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金副金虾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介绍英语 第7篇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乃至一万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各族人民在这块广袤的大地上,以其聪明才智和辛勤卓绝的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

在这里,要谈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不太实际,于是我挑选民俗风情来表现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理解。

民俗作为人们生活与文化的传承现象,既是各民族不同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是表现民族传统、心态、生活方式的因素,其形成与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崇拜心理等有关。

例如,所谓古者“未有麻丝、衣其羽皮”,“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正是早期自然生活习俗的真实写照;例如江南的竹文化,北方的牧区毡蓬住房形式,这些独特的文化风俗正是由于当地的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再例如先民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对灵魂的迷信,成为后世信仰民俗传承的主要来源。

而把以上那些民俗活动总结并表现的更为有组织和系统的当然是我国的那些传统节日了。在我国现代的生活中的传统民俗节日,因剔除了封建迷信糟粕,往往只保留了节日的外在习惯,如节日的饮食、娱乐活动等。从内容上考察,传统节日可以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其中既有单一性的节日,更多综合性的节日。

节日都多种多样,那我们的民俗自然有多样性这一特点!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时的多次文化融合,佛学的东渐,汉、唐了两代文化整合的气魄,元、清两代的多民族共处,这众多民族的交流、融合反映在我国的民俗上,决定了它们的兼容性与开放性,必然要呈现出多民族性的特点。

我国民俗特点的另外一个主要表现方面在其的实用性。

实用性,即一种“有所为的活动”。民俗学界普通认为:“民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民俗信仰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民俗事项有利于人,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作用。因此,可以说民俗活动乃是一种所为的活动。由于折中有所为的实用性目的存在,才使民俗事象的约定俗成和世代传承有了积极的思想基础。”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表现合家团圆,亲友间礼尚往来的情感交流活动,这表明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和心态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和”,“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实用性也就是扣准这个“和”字。我国民俗的实用性,具体地说,可以巩固和强化家庭的世系,增强祖宗观念和家庭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民俗活动,可以改善人际关系,起到助团结、促和睦、调感情等作用,通过礼仪和祝愿的渠道,使亲朋好友团聚,加强人的伦理观念,调和人的思想感情,使家庭生活、人际关系趋于和谐。优秀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例如赛龙舟、荡秋千、赛马、斗马、跳月、走街、踏青、登高、对歌、除旧扫房、迎春喜祝、民间花会、游艺表演等等,与人们追求的健康、调剂生活、增强情趣、娱乐休息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传统民俗具有多种功能,其“良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不健康的“陋俗”则对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对传统民俗中的“陋俗”必须加以改革,剔除糟粕的东西。中国著名学者、民俗学专家钟敬文教授指出:“民俗现象,主要在于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概括起来,民俗主要有三大作用:

第一,民俗对人们可以在法律、纪律、道德、行为等方面起规范作用。民俗与国家政策法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一个国家的政治措施要符合民心民情,要结合国情,而民俗对每一个国家来说,正是重要的民心、民情、国情的标志所在。培根说:“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为,则多半取决于习

惯。”(《培根随笔选》)培根所说的“习惯”,可以理解为民俗对人呢们的规范作用,那么作为一种模式或规范,通过感染、模仿和遵从,人人传习,自我教化,是相对于法律、政令等硬控制的软控制,被称为“不成文的习惯法”;是一种巨大的社会稳定力,增强人们的自我约束;力,可以使社会系统有效地消弭震荡与干扰。

第二,优秀的传统民俗对人类保存、积累和传承文化成果具有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如参加庙会、对歌、赛诗、看戏听大鼓书、演出民间戏曲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可以收到增加知识、提高艺术和审美能力的效果,还能培养起人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浓厚感情。民俗由于具有社会性、集体性、传承性和传播性等特征,因此具有特殊作用。

第三,民俗有巩固民族、部落或家庭的认同观念的作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形成相同的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民俗文化,维系着群体的心理,是产生和形成凝聚力及向心力富有源泉性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的民俗文化,它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巩固和发展,起维系功能的巨大的,有是长久的。民俗以它独到的群体凝聚力,使得某地域内的人在公有的习俗纽带的联系中,形成感情的融洽契合,产生了团结和秩序。尤其是到了异土他乡,民俗的群体凝聚力极易显现它的力量的。

在这个外国文化侵略严重的时期,我们更应该多多学习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生活。不要在等到他国人说我们中国的传统民俗活动都是他们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些被我们淡漠的民俗文化是那么珍贵和美妙。当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开心地过着情人节,期盼着圣诞节的时候,有人正在盯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呢!继在中韩端午节“申遗竞赛”中获胜后,慢慢的在韩国人眼里,茶叶是韩国人发明的,筷子是韩国人发明的,汉字是韩国人创造的,中医是从韩国流入中国的,中国的端午节已被韩国申报为世界遗产,而今又准备将祭孔大典加以申报为自己的历史文化,目前,韩国所谓的学者开始扬言雕版印刷术、甲骨文也是由韩国人最早发明的,并且还把声称要把这一事件的展览办到了法国。

现在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我们的自己的传统文化民俗生活等。不知道古人听到当今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年轻人记得情人节无视了元宵节,记得万圣节不在意清明节,记得圣诞节不知道腊八节„„

大学英语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第8篇

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英语教学应当服务双向交流而不是单向交流。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国外的文化、技术、科学等, 同时也担负着输出本国文化的使命。目前的英语教学一般注重英美文化的教学, 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在教学实践中, 着重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待加强。本文试图探讨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引入文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大学英语课堂文化教学回顾与思考

国内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对文化教学的片面理解, 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使得文化与教学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因此, 很多英语学习者都认识到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意味着掌握语言本身, 对其文化的学习也同样重要。跨文化交际是信息的双向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交际也是双向的, 互动的。“发展互动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互动交际是有效的交际, 需要双方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 即包括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能力, 认知能力, 互动能力以及文化能力。”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全球一体化新形势下,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要加强中国文化的导入, 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出去。近些年来, 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特色有效率的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是我们急需探讨的问题。

三、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分析研究

1. 完善教学大纲, 建立新型的考试评价体系

现有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 在兼顾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下, 可以适当加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可以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进行细化。力求达到提升学生中西文化素养, 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

在考试评价体系方面, 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改革目前的大学英语考试。充分利用考试的积极作用, 因势利导。可以在考试中增加文化知识的考题, 更好的发挥考试的作用。在大学英语课程考试中加大中国文化知识考查的力度, 使其与教材、教学改革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节。

2. 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丰富教学, 进行多元文化导入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 利用教材丰富的语言材料来教学。以《新编大学英语》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为例, 书中Culture单元就是一个很好的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的例子。在课文Bridging Cultural Gaps Gracefully中, 生动阐述了如何有效的利用语言, 轻松的跨越文化沟壑, 从容的融于另外一种文化。课文中有丰富的例子充分展现了中美两国文化差异。而了解这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无疑有益于学生将来顺畅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语言材料包涵丰富的文化常识, 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有很大的帮助。在讲授时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内容丰富的小组讨论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他们对文化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在跨文化交际当中, 必须要对这些文化差异有足够的了解, 才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在这样的单元当中, 我们教学就不仅应该侧重语言知识的介绍, 而更应该结合丰富的语言材料和社会生活实际, 向学生介绍更多的文化信息与背景知识。

在课下, 可以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倡导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社团。可以推介学生阅读论语等经典传统文化著作的英文版本The Analects, 等等, 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英文版, 举行读书报告会, 把语言学习和传统文化渗透进行有机结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影视节目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进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培养良好语言学习习惯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能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决定了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正确理解语言语汇及相应的背景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习者对东西方文化对比的兴趣, 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达到比较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效果。同时, 在课余还可结合英语角、外语俱乐部、有关中国文化题材的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实际课堂中, 可以尽量营造轻松的有利于语言交流的氛围。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进行听说训练; 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来组织教学; 单元导入部分以多种方式来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等等, 以激发学生学习了解文化信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提高的能力。总之,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文化导入, 培养学生更好地用英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

4. 注意掌握循序渐进原则

在教学当中, 还需注意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给学生介绍过多难词、生僻词汇, 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坚持由浅入深, 由知识的认知层面到应用层面的介绍。教学中适当结合多种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教学等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文化知识的介绍和语言知识表达方面, 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 由易到难, 以符合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接受心理。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在强调语言技能传授的同时, 也应注重融入东西方文化、重视培养语言以外的人文素质。我们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强调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内容。把文化教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贯穿在多种练习和教学形式当中。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策略, 来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曹顺庆.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 2003, (01) .

[2]孙景尧.比较文学的新一轮身份“漩涡”——兼谈“反民族主义”与“反欧洲中心主义”[J].郑州大学学报, 2003, (04) .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王洁.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殖民倾向[J].生产力研究, 2005, (06) .

[5]傅玲芳.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及其策略探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0, (02) .

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介绍英语 第9篇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对待传统风俗的基本方针可以概括为:“推翻旧礼教,创造好风俗”。1929年10月,韦拔群指挥东兰农军攻占县城,随即发表的《广西东兰革命委员会最低政纲草案》中就有“废除一切不良风俗习惯”的规定。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发表的《文化教育问题》中也明确规定:“铲除封建习俗”。但传统风俗内容极其广泛,中共对待这一问题是有选择、有侧重的,主要是那些落后于时代要求,阻碍社会发展,制约思想解放的陋俗,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涉及女性和传统的两性关系,同时又兼及其它方面。

一、革除传统的婚姻陋俗

在当时,传统的婚姻陋俗主要是包办婚姻、媒妁制度、早婚、重婚、聘金聘礼制、童养媳制和寡妇守节制等。关于这一问题,毛泽东早在1919年底,就发表了《婚姻上的迷信问题》一文,他主张把“合八字”、“定庚”、“择吉”、“发轿”、“迎喜神”、“拜堂”等传统风俗,全部加以取缔。在1927年7月发表的《中央通告农字第九号——目前农民运动总策略》中,也明确规定:“禁止童养媳及买卖妇女等恶习,男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婚姻陋俗采取严厉取缔的措施。

首先,从法律上打破传统的性别依附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定式思维,为妇女能够平等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奠定基础。

古代中国,男子居于社会主导地位,女子则为男权社会的附庸。《白虎通疏证卷十·嫁娶》对妇女定位为:“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这种情形虽然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但在相对封闭的内地农村,变化并不明显。1931年,中央苏区正式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已经基本涵盖了后来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显示出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通过这部法律,苏维埃政权不但从法律上确立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而且考虑到经年累月的历史因袭所形成的观念的牢固性,还专门制定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条款。如:“有妻妾者无论其妻或妾都可提出离婚,政府得随时批准之……童养媳可无条件提出离婚,政府得随时批准之……富农及富农以上的老婆实行离婚之后,在未结婚之前其间的生活应由男子负责。”

其次,将男女平等原则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彻底改变造成上述传统婚姻陋习的社会土壤。

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妇女占劳动群众的半数,……在日益扩大的向外发展的革命战争中,多数男子均要到红军里去参加前线工作,则后方的工作与巩固、保卫的责任更要有妇女来担当”。

在苏区,妇女拥有了独立的经济地位,有的地区由于大量的青壮年男子参军,妇女普遍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成了这些地区的生产主力军,组织起了妇女犁田队,插田队等。在政治上,各苏区党和政府特别注重对妇女干部的培养,通过举办各种训练班,对妇女干部进行培训,“积极的提拔劳动妇女参加政权”。一些妇女还担任了较高的领导职务,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李瑞娥,江西省委组织部、妇女部长蔡畅是她们的杰出代表。在文化教育上,“为了造就女子职业专门人材,发展苏维埃经济”,1933年3月16日,湘赣省苏维埃文化部专门发布了16号通令——《关于女子职业学校暂行简章的决议》,详细规定了学校的任务、组织、编制、就学年限、入学资格、待遇、科目、授课时间、教员生活费、学生入学手续等。在军事上,“青年妇女都普遍的加入赤卫军少先队的更加踊跃。青年妇女群众在少先队占了一个很大的数目”。1932年7月14日的《中共湘赣省委对“八一”群众运动周的工作计划》建议:“赤色女子义勇队改名赤色女子自卫队,担任后方警戒和武装交通等工作”。

由此可以看山,苏区妇女们已经走出家庭,进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第一线,这种状况必然会加速传统婚姻陋俗的消亡,并有效地遏制这些陋俗死灰复燃。

二、禁止缠足、束胸、穿耳等损伤身体的习俗,革新传统服饰、发式。

“不缠足运动”在清末已经兴起。但当时,广大落后农村地区的缠足陋习依然盛行。陈独秀认为:“中国妇女身体上第一苦恼就是缠足。”豫皖苏区政府“广泛号召妇女纠正缠足、穿耳,束胸等旧习惯”。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之四为《文化教育问题》中也强调:“废除穿耳、蓄发、缠足、束胸等封建残余。”何友良认为:“如果说,19世纪末声势浩大的不缠足运动,基本上在城市宣告了流行千年的小脚狂时代的终结,那么,这个时代在中国农村的基本终结,则应以苏区的禁止缠足运动为标志。”

古代中国,“改正朔”和“易服色”素来相伴而行,分别被视为政权更替和风俗变迁的标志。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必然要在服饰上表现出与国民党政权不同的新气象,因而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中国妇女素有蓄长发的习惯,传统发式为未婚女子扎长辫,婚后则盘发结髻,“银簪结髻,玉牌高插”。苏区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先从妇女干部开始剪掉长发,进而发展为以中青年妇女为主力的“剪发运动”。毛泽东记载了长冈乡的情况:“发,除‘老婆太’外,一律剪掉了,老婆太也有剪发的。”同时,“衣服改短了,去掉了‘花边’。”并“开始慢慢废弃大襟旧装,流行对襟新装。”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妇女剪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即苏维埃政府倡导苏区妇女把金银首饰出售或捐给国家,以缓解当时面临的经济困境。1934年7月21日的《红色中华》载:“瑞金县为要充实国家现金,改善群众生活……号召妇女剪发,以无用的装饰品来帮助战争和换取生活必需品”。并提出口号:“瑞金妇女决定收集银器22万两。”经过广泛宣传,瑞金县九堡区“一天中就有30余个妇女剪发,把插在头上的银针卖给政府”,也有的“把银器送给国家银行,不要公家的钱。”因此,在土地革命后期,妇女一般也不戴首饰。

三、取缔娼妓、废除家庭蓄婢及岁时节令风俗变迁。

李大钊早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废娼问题》一文,列举了“五大理由”:“为尊重人道不可不废娼”、“为尊重恋爱不可不废娼”、“为尊重公共卫生不可不废娼”、“为保障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不可不废娼”、“为保持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不可不废娼”。并提出了“废娼的办法”:“第一,禁止人身卖买;第二,把现在的娼妓户口调查清楚,不许再行增添;第三,拿公款建立极大的感化院,专收退出妓寮的妓女,在院经一定时期,教他们点工艺和人生必需的知识,然后为他择配;第四,实行女子强迫教育。”1929年10月,《广西东兰革命委员会最低政纲草案》中“关于妇女方面”的第一、三条分别为“废除娼妓制度”和“废除使女制度”。1930年的《为右江苏维埃政府大会告贫苦妇女书》又重申:“反对奴婢制度!”

除与妇女相涉的传统风俗外,中共在有的地区甚至在大革命时期就将一些重要的节庆仪礼视为封建陋俗也一并禁止了。在以前各种场合的“丰盛酒席普遍地被禁止。”春节期间“禁新春贴瑞签”,“禁放鞭炮……放鞭炮的罚洋一元二角”,甚至将拜年这一传统的表达和交流亲情、友情的方式都视为陋俗禁止了,“拜年陋俗,议决禁止。”“南半县农民暴动区域彻底破除迷信,也不要爆竹了。”在婚丧事情上,不但废除了“聘礼送肉”,还“禁送奠仪”。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教育问题》规定:“反对做寿做酒送礼纳聘做丧事等封建习俗。”

四、经验和教训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风俗的基本方针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在其政权所及的地区,还专门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法规、政策来解决传统风俗问题,并付诸实施。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传统风俗的改造,也在根据地营造了一种崭新的社会风气,反过来又促进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

但是,在革除传统婚姻陋俗的政策中,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地区曾经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如“离婚结婚绝对自由”,在当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931年9月10日,中共湘赣省委批准各县妇委联席会通过的《湘赣边苏区妇女工作决议案》就认为:“各级党部的妇委,及公开的各种妇女群众组织(如湘东南的劳妇会)都是形式主义,没有经常具体的工作计划,只是单纯的由几个小资产阶级的女同志领导作婚姻恋爱的斗争……提出离婚结婚绝对自由的口号,发生了无政府主义的混乱状态……这是边境苏区妇运一极大的危机。”

这一政策虽然“对农村的两性关系和传统婚姻家庭造成了狂涛式的震撼性冲击”,使“长期弥漫于农村的性不平等现象和贞节观念”“被大大冲淡乃至打破”,但它所造成的在婚姻关系中“无政府状态的浪漫的行动”,不但大量占用了地方政府办公资源,使得“地方政权机构一度穷于应付婚姻问题”,“有碍其他工作”,而且在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地区还干扰了社会稳定及军政关系,一些男子出于对发生婚变和丧失家庭劳力的担心,“采取了完全反对的态度”。特别是一些丈夫或未婚夫参加红军并长期在外作战的妇女要求离婚或解除婚约,使得这部分士兵对地方政权不满,甚至这种“离婚结婚绝对自由”的政策还曾一度被国民党政府恶意渲染为“公产共妻”,“破坏伦常”。这些问题在土地革命中后期逐渐得到了纠正。

综上所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对社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是一项大而新的综合工程,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精神风貌与一些传统的陋俗必定不能兼容,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其马列主义信仰对意识形态改造提出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讲得非常透彻:“家族主义、迷信观念和不正确的男女关系之破坏,乃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胜利以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实际上,在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尚在进行之时,这些“破坏”行动就已经有组织地开展起来了,并反过来促进了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深入开展。

上一篇: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699字下一篇:外语口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