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道德与法制

2024-08-16

敬畏生命道德与法制(精选6篇)

敬畏生命道德与法制 第1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敬畏生命的原因,知道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敬畏生命也要关怀他人的生命。知道如何敬畏生命。

能力目标: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生命的敬畏情怀。

重点:敬畏生命的原因、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难点: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导入:出示清明祭祖、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公祭日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的图片:每年4月份清明节,人们扫墓祭祖;每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人们庄重地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每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人们沉重地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请问: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敬畏生命。一起走进第八课第二框《敬畏生命》。

环节一:1、敬畏生命的原因

自学:

1、敬畏生命的原因

2、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3、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汶川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八级强震猝然来袭,连我们这里都有震感。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有太多人家园被毁、亲人离去。据统计: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说一说:看了这些图片,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感悟?

生答: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救援活动在一片废墟上,迅速展开:人民解放军、消防队员、搜救队员为挽救生命而努力;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慰问灾民,全国各族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献血的队伍一眼望不到边,人们为守护生命而拼搏;在哀悼日期间,全国下半旗致哀,全国各地,虔诚祈祷,人们以各种方式悼念生命。

灾区人民也在努力,这是永不放弃的吊瓶男孩。这是震后72小时的生还者。72小时是黄金救援期。过了72小时,被埋灾民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而是在顽强的以立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是震后102小时,汶川县映秀镇,36岁董凤强被成功救出。这是震后108小时,什邡市红白镇,49岁李克成被成功营救。127小时,146小时,150小时,164小时,甚至震后212小时,38岁崔昌成功获救,生命的奇迹,一次次上演。

说一说:看了这些图片,你对生命有了什么感悟?

生答: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

总结:可见,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过渡:正因为生命脆弱易逝,我们畏惧生命,生命坚强神圣,我们敬重生命。这是我们敬畏生命的第一点原因,还有什么原因呢?

马航MH370飞北京失联: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联,机上239人,包括154名中国乘客一起失去联系。为找寻MH370,共有26个国家提供了包括飞机、船只、潜艇、卫星在内,花费高达数亿美元的国际协助。基于各项搜寻设备每小时的运行成本,美国五角大楼国防专家提供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客机失联后第一个月的搜寻中,中国、澳大利亚、美国、越南等国在印度洋和中国南海海域部署的军舰、飞机等项目上投入了约4400万美元。打捞专家表示,实际花费可能是官方公布数字的3--4倍。

思考: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

生命至上: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总结:1、敬畏生命的原因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

环节二:2、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过渡:生命至上,不仅指自己的生命至上,他人的生命也同样重要。请欣赏沙画视频:《最美逆行—致那些再也没回来的兄弟》

过渡:这一沙画,是在致敬在8·12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中牺牲的消防人员。

8·12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晚上23:30左右,天津港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其中消防人员99人。798人受伤,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受损。截至2015年12月10日,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

思考: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生命吗?为什么?

生答:略

师总结:当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地朝着安全出口逃生时,而消防人员却朝着危险的火灾中心搜救。他们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并非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职责所在,更是珍爱他人生命的表现。

2、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环节三:3、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过渡:知道了敬畏生命的原因,如何做到敬畏生命呢?

辩一辩:如果在马路上遇见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甲:老人摔倒了,我们应该把他扶起来。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若不及时扶起老人,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而且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若到了那时,自己摔倒了也无人来扶,所以要从现在起,营造关怀他人生命的社会氛围。

学生乙:扶老人很危险,弄不好会麻烦缠身,还是不扶的好。

学生丙:扶老人是关怀他人生命的表现,但我会在扶老人的过程中注意一些技巧:比如寻找证人,拨打“110”或“120”,用手机拍摄救护过程等。

总结:敬畏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过渡:关怀他人生命,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这是敬畏生命的第一点要求。还需做什么呢?先来看发生在今年3月5日的一则事件:

2016年3月5日,广东东莞一轿车被后车撞翻,交警认定前车违法变道负全责。后车车主唐锦湘将行车视频传上网,称“只要对方全责就去撞”“只是在维护路权”,这一行为被众多网友指责。

思考:如此“维护路权”,你有什么看法?

生答:略

提示:维护路权是正当的,但采取过激的方式则是错误的。这种方式把自己和他人都置于危险的境地。

总结: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过渡:同一天,还发生了一件事情:

2016年3月5日,一张“淮安洪泽医生跪着手术”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称这是“最美姿势”。照片中的主人公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赵光元。

2016年3月3日下班后,他开始巡视病房,这时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急需手术。为了便于彻底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而赵光元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时间长了,只能选择跪在地上为患者手术。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光元跪了近两个小时。

思考:赵大夫本已下班,却跪着做手术,说明了什么?

师总结:赵大夫已经下班,却坚持跪着做了两个小时手术,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生命,与他人生命休戚与共。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总结:3、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让我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珍爱自己的生命,关爱他人生命呢?请选择:

积极锻炼身体

遵守交通规则

抽烟喝酒

给老人让座

通宵打游戏

远离毒品

酒后驾车

生病及时就医

同学发生矛盾大动拳脚时及时阻拦

遇到挫折,不放弃生的希望

不在公共场所抽烟

仅供参考

敬畏生命道德与法制 第2篇

【教学设计思路】 课标要求及解读

(1)课程内容: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

(2)活动建议: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因为当你一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来,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动,所以我们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贺拉斯告诉我们:“每天都想象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将越显得可欢恋。”这句话是让我们珍爱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脆弱的。微观看,人生短暂,仅那么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么意外,恐怕还活不到那么久,然而这中间有多少人是真正为自己活着?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为向上爬绞尽多少脑汁?为挣大钱煞费多少心血?其实,与其说你赚了大钱,倒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说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由于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许多人宁愿用它换取那些所谓的财富,却把全部生命耗费在名声、权利或金钱的积蓄上。他们临终时却如此悔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生命只有一次,真实地活着,且活得尽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为数不多。每一次风雨之后,让心灵感受生命拔节的人更为寥寥无几。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便负有严肃的生命使命

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努力做到:留意每一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和切身体验,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成功感、幸福感、挫折感,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人生点拨,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完整人格的独特发展,更好地体会生命的独特性。同时,要教育学生在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里,应珍爱生命,好好活着,抓住生命中每一瞬间,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教材分析

本节课《敬畏生命》是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的内容,“生命的思考”这单元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对初中生开展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本节课《敬畏生命》是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的生活。可以说是承担着开展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应作为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来重视。只有学生明白生命可贵的时候,才会慎重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可以为后面第九课做好铺垫。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和困

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漠视生命,引发一场场人间悲剧,给家人和朋友造成巨大的痛苦,给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本节课是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将有助于初中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和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养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教学准备

(1)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2)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本课的教学内容。

(3)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教学所需要的资料。(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2)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

(3)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能力目标

(1)学会结合社会热点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与意义,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2)坚守对待生命的道德底线,学会珍爱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生命的坚强与力量,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2)树立自己的生命与周围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意识,关爱他人。【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命至上。

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教学方法】

(1)教法:创设情境、设疑提问(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资源】 图片及相关人物故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人们寄托哀思:

学生讨论: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是呀,生命至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自学互研

(1)自主学习:认真熟读教材P93-98内容,独立完成学案中的填空部分内容,并在教材相应位置标记。(2)合作讨论:各小组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给老师。(3)小组要求:学习组长、政治学习组长认真负责,做好督促检查,确保共同提高。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 生命至上

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材料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2016年3月5日,一张“淮安洪泽医生跪着手术”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被称为“最美姿势”。照片中的主人公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人民医院脑外科医生赵光元。3月3日下班后,他开始巡视病房,这时急诊来了位脑溢血患者急需手术。为了便于彻底清除患者脑部的血肿,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姿势。而赵光元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手术时间长了,只能选择跪在地上为患者手术。4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赵光元跪了近两个小时。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为什么赵医生做手术的姿势被称为“最美姿势”?(2)他的行为给你什么启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

(1)因为他尊重生命,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为挽救生命而不懈努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2)我们也要树立生命至上观念,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不仅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遇到危险需要帮助时,尽可能伸出援手。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展示知识点: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情,使自己的内心受到触动,有时候我们能感受到生命是脆

弱的、艰难的,有时候又能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我们因而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这种敬畏,使我们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是共同存在的。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是坚强的、有力量的。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1)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2)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3.自己生命与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主动向陷入困境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知识点二 休戚与共

阅读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这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你能从这四个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

(1)“让座”感受到了“善待”,“我是你的拐杖”感受到了“关怀”,“蹲下去”感受到了“尊重”,“陪伴和分享”感受到了“关怀与爱”。

(2)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

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记忆,展示知识点:

1.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2.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1)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2)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3)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课堂小结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高于一切,无论何时何地,尊重和保护生命都是不讲任何道理的,也不做任何交换。爱自己,爱他人,好好相处,生活就会充满阳光。网络构建

课外拓展

另一份“辛德勒名单”

这是一份动物的死亡档案。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有机会再见到了。1781年,渡渡鸟灭绝,原生活于印度洋的海岛。1799年,蓝马羚灭绝,原生活于南非。

1876年,大海雀灭绝,原生活于大西洋的各个岛屿上。……

[解读] 动物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我们应该去关爱、呵护周围的生命,不要让动物灭绝的悲剧重演。【当堂演练】

1.“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高龄孤寡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子的感人事迹体现了他(A)A.敬畏生命,关爱他人 B.不断进取,发展自我 C.珍爱生命,悦纳自我 D.冷静客观,认识自我 2.佳木斯市女教师张丽莉在一辆汽车突然失控向学生冲去的一刹那,毅然向前一扑,拯救了两个花季生命,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腿。“最美女教师”的行为启示我们(D)A.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B.只有为他人付出生命的行为才最美丽

C.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 D.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我们在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都为他人活着 3.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救援时,党和政府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D)A.人生的价值在于战胜挫折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生命是顽强的,人的生命最具智慧 D.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4.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下列做法中不能体现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是(C)A.李某将滇池边一只受伤的海鸥及时送往救助站 B.张某极力劝说、阻止同事到野外猎捕野生动物 C.爱学习的刘某患严重的病毒性感冒仍坚持到学校上课

D.王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消防、地震、防溺水、防恐等安全演练活动

5.西藏军区总医院原院长李素芝,36年坚守雪域高原,攻克了先天性心脏病和高原病两大难题,深受西藏军民爱戴。他说:“我从不后悔我的选择。因为,能有力量为人民服务,这是最大的幸福!”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A.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作出贡献 B.与他人休戚与共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C.对生命的敬畏源自内心的自愿选择 D.我们不仅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 6.2017年7月12日夜里,一张照片在朋友圈里刷屏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的梁军医生一位医生跪在手术台前,腰直直地挺着,神情专注地为一个幼儿做着手术。下列对他的正确评价有(D)①为了出名赚吆喝 ②有崇高的职业操守 ③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④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7.2016年3月11日10时许,江西萍乡五大队民警在巡逻途中发现一名老人摔倒在地,部分群众正在围观,却没人敢扶。见到这一幕,民警迅速上前将老人扶到开有暖气的警车上,并为他买来了矿泉水。民警这一善举,赢得了群众的阵阵掌声。随后,老人主动告诉民警,是自己不小心摔倒在地,身体没有太大问题,表示不需要去医院。“有我们在,人不会倒,人心更不会倒”,民警向老人表示。在此次事件中,群众为选择扶与不扶而纠结,民警的援助之手无疑为社会澄清了答案。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群众的纠结打开心结。

①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②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③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2)为什么民警的行为赢得了群众的阵阵掌声?

民警的行为体现了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奉献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3)民警的援助之手给我们澄清了哪些人世间至善至美的道理? ①生命至上,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敬畏生命道德与法制 第3篇

一、“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首先,任何思想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源自其独特的个人经历。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是德国哲学家、神学家、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出生在新教牧师家庭的史怀泽,从小接受宗教文化的浓厚熏陶,悲悯的情怀和基督教教义,使得少年时代的史怀泽便拥有一颗敏感的道德心。1913年,史怀泽在50年的丛林诊所服务期间,目睹了非洲人民艰苦的生存境遇,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坚强。自1913年抵达非洲到1965年去世,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面对自然和人类自为的灾难他开始对传统的生命哲学和伦理思想进行反思和探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观念。

其次,思想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史怀泽的伦理思想体系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特征。其思想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时萌芽并发展,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也滋生了文化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各派思想家都在寻找思想上的新路径,也促使了史怀泽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们精神世界的空缺和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伦理缺失。19世纪末期,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迅猛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增长,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此刻人类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化的作用。史怀泽认为,社会的文化正处在严重的危机当中,他指出人们已经完全忽视了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平衡状态已经遭到破坏。物质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给人类文化带来了普遍的危险。工业的高度发达带来了物质建设的成就,人类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却把人类由自由引入了不自由的状态。

此外,史怀泽亲身经历了大规模的生命毁灭活动———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他从关注人类个体道德活动转而开始关注有关人类和自然命运的问题。在他看来,“敬畏生命”的信念不仅要用于保护世界生命,人类自身也要通过“敬畏生命”的思想充实和完善。人类通过无休止的竞争和战争来征服他人和自然,却放弃了自己内在的精神自由和文化建设。史怀泽在对人类的所作所为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畏生命”的思想主张。

二、“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内涵

1. 所有生命都是伦理观照的对象。

“敬畏生命”是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是史怀泽伦理思想的核心。它所指的生命,是包含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而不仅仅只有人类。敬畏生命的道德关爱也是强调关爱其他生命。史怀泽极其反对人类为了追求物质而在自然界进行大肆的破坏,他在《敬畏生命的伦理》文章中写道,如果人类不能对自然界所有生命存在物产生敬畏,就无法真正的实现奉献伦理和自我完善伦理的统一。史怀泽认为:“我们一直处在这样一种必然性之中既毁灭和伤害生命,出于伦理本性,我们始终试图尽可能地摆脱这种必然性,我们渴望能坚持人道并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1]也就是说,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认真考虑尽量保存其他的一切生命。

2. 所有生命在存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

这是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理论特征之一。这一思想建立在对世界和谐性和对生命统一性的认识基础之上。他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处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的。人类只有一个自然,因而有责任去保护和爱护其他生命而不是伤害他们。史怀泽指出:“生物之间没有等级之分,所谓生物之间有价值的区分,人们往往主观臆断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种判断是以人的感受为依据的,主观色彩浓厚。”[2]所有的生命在存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人类应当撇除自身的主观臆断,尊重所有生命生存的意志。

3. 实现“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三个原则。

要履行“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首先应当珍视自己的生命。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只有敬畏自己的生命,才能承担对其他生命的责任和义务,才会遵守敬畏生命的原则。其次,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它先于人类而产生,只有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第三,需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不只体现在医疗救治中,而应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履行。这需要我们呼吁和平、抵制战争。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人们应该认识到战争对生命的毁灭性打击,要努力避免战争,保存所有生命并促进其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的世界。

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对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当代生态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史怀泽提出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是一种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观,这不仅为我国生态道德方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也对改善我国生态伦理环境和构建和谐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1. 为树立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提供一种思想来源。

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否认生命之间的价值区分,把道德所关怀的对象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生命,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尊重和肯定,是重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条件。从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中,我们能够找到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原点。“敬畏生命”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强调万物和谐共生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对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3]“敬畏生命”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理性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达成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道德的共识。

2. 为将道德责任从人拓展到自然,提倡人对自然的责任提供理论支持。

传统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敬畏生命”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首次把道德问题延伸到了自然之中,这种思想的产生直接为生态伦理学合法性的论证提供了思想基础。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因而道德的维度也必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敬畏生命”拓展了伦理学的深度,扩大了伦理使用范围,赋予伦理学研究更广阔的视阈,完成了从人际伦理到人与自然间的伦理的理论跳跃,也为生态道德建设将人类道德责任扩展到自然界提供了合理依据。

3. 促进现代生命价值观的形成,走出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困境。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符合人目的的世界。“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否认这一观点。史怀泽认为:“对生命的神圣价值的这种主观随意的划分,正是那些肆意践踏和杀戮人的生命的暴行和战争的最深层的根源。要想彻底消灭战争,就必须死守‘生命是神圣的’这一价值防线。”[4]此外,“敬畏生命”的伦理承诺是一种无限的责任和义务,它拓展的是伦理的形而上的内涵,是对人性的内在意含的确证和展开,这对于现代生态道德建设中树立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

阿尔贝特·史怀泽,被评为当代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哲学家,并在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开创了“生物中心主义”的先河,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渊源。在史怀泽的伦理思想中,“敬畏生命”思想不仅是对人类道德思想的诉求,更是对人类行为方式的规范,它要求人类要丢弃和其他生命对立的分裂思想,达到与自然中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处。史怀泽“敬畏生命”的思想为生态文明时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提供思想来源,同时为当今将道德责任从人拓展到自然提供理论支持,它有利于促进现代生命价值观的形成,对我国当代生态道德建设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琴.生态伦理.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生物中心主义[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

[2]盛夏.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到“无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批判与反思[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3]夏征农等主编.大辞海(哲学卷)[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第4篇

电影《狼图腾》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采用3D实景拍摄,于2015年2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讲述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与狼相互制约而又相依相存的故事。《狼图腾》的导演是法国让·雅克·阿诺,冯绍峰、窦骁等主演。该片将参与2016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的角逐。

【导演简介】

让·雅克·阿诺,1943年生,法国导演,在艺术的道路上精益求精,完美追求艺术质量,在自己30年创作生涯中只拍摄了10部影片。但部部经典!处女作《高歌胜利》,一鸣惊人,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人类创世》,获恺撒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情人》、《兵临城下》、《熊的故事》、《虎兄虎弟》等片为中国影迷所熟悉。

阿诺筹备7年,养狼3年,实景真狼拍摄2年,用电影重新诠释著名小说《狼图腾》中的精神与文化,他凭借该片获得第五届国际北京电影节最佳导演、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剧情梗概】

上世纪60年代,北京知青陈阵和杨克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加入了毕利格老人的生产队,从此开始若干年的放牧生活。在大草原上,他们见识到了草原上最令蒙古人敬畏的敌人——狼。蒙古人热爱草原,崇敬狼,把狼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认为狼是他们相伴一生、甚至是来生的朋友,而且死后将自己的尸体放到狼出没的地方,实施“天葬”。

在这里,陈阵亲眼目睹蒙古人和偷袭羊群的狼徒手搏斗;也曾亲眼看见群狼怎样在头狼的指挥下,调兵遣将围猎几百只黄羊。在与狼群的接触过程中,陈阵带着强烈的好奇,决定要通过一只小狼的成长,探索狼的习性和狼的哲学。于是他和他的朋友亲自掏了一窝小狼,并且养了其中的一只。他在养小狼的过程中,发现狼是动物中唯一不可驯服的、十分神秘的动物。然而,他爱狼的同时却在囚禁狼,陈阵的心一直在纠结。

就在此时,一群外来人贪婪地掠夺了狼群储存过冬的黄羊,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而以场部主任包顺贵为首的生产队员更是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在现代武器的疯狂肆虐下,狼大量死亡,狼被驱赶到边境外。进而,人类开始大片地开垦草原土地。所幸,小狼最终被放归草原,成了额仑大草原上孤独的狼……

【观影感悟】

这是一部以狼为叙述主题的影片。主人公陈阵以在文革时期在蒙古草原的亲身经历、以近乎自传体的叙事角度,描述了狼的活生生的世界,以环保的名义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缅怀早期人类的图腾: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的精神和尊严。

镜头前的那一只只蒙古草原狼带给你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的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是啊,擅长学习的人类,也许应该把目光投向神秘的大自然,怀揣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也许,看过影片你能从中读懂更多,学到更多……

【经典影评】

生命的自由

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六年七班 吴 玥

狼,凶残、贪婪,“狼外婆”“白眼狼”“财狼”,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狼的误读。而看过本片后会让你误读全消,反而升腾起深深的敬意。是啊,那是智慧、尊严、高贵、独立的狼!那一个个令人义愤填膺而又催人泪下的狼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也同样会吸引着你。我似乎听见了小狼渴望自由与战斗的哭声,似乎望见了狼群不容亵渎的高贵灵魂,似乎闻到了子弹射进额仑狼身躯时散发出的血腥味儿……影片早已结束,那群勇敢智慧的草原狼依然在我眼前狂奔,特别是那只如精灵般的铁骨铮铮的小狼,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离去。

北京知青陈阵到内蒙古插队,他深深地迷上了神秘的蒙古狼,费尽心思掏到小狼,“天天像伺候蒙古王爷少爷一样地伺候小狼,挤奶喂奶,熬粥喂粥……怕它冷,怕它病……连睡觉都不安稳”,疼爱之心尽人皆知。这跟那些爱孩子的父母有什么不一样?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孩子。

可也是他,亲自用一根狼牙咬不断、狼爪抓不坏的大粗铁链拴住了小狼,拴住了它的自由。小狼在陈阵“爱”的呵护下,从未过过自由的,没有铁链的日子!从未遵从自己的狼性,在草原上酣畅淋漓地捕杀猎物!可怜的小狼只是陈阵的宠物。幸运的是,小狼最终被懂狼敬畏狼的蒙古女人嘎斯迈放回草原,它一定能成为一匹真正的草原狼。

然而,成为宠物的何止是小狼,还有那些被父母宠溺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固执地为他们铺好人生路,事无巨细地安排好一切,看似是对孩子极深的爱,其实却害了孩子。他们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选择的自由,剥夺了他们尝试的机会,剥夺了他们掌握命运的权利!

这使我想起了美国神童塞达斯。他的父亲是哈佛大学的心理荣誉教授,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万众瞩目的神童,便用最科学的方法训练他。最终这个17岁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然而,这一切都不是塞达斯自己的理想,相反,他厌倦了父亲和人们的赞扬,始终不肯从事任何与知识相关的工作,坚持在超市当一个普通的收银员。是啊,塞达斯不属于自己!他的成功是父亲的成功。从此,哈佛拒收神童。

请不要再以爱的名义对生命加以控制,让生命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成功与失败的滋味,走属于自己的路,哪怕这条道路遍布荆棘!

敬畏生命道德与法制 第5篇

关于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 知识的传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 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中小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发展,生命教育的内容也越来越广。台湾生命教育的内涵包括从肯定、珍惜个人自我生命价值,到他人、社会 乃至自然、宇宙生命的互动与伦理关系等大生命的省思,并涉及生死尊严、信仰的探讨,范围颇广。

人类祖先可能来自海洋有人认为人类的祖先可能来自海洋。他们的根据是,人类许多生理方面的特征,在陆生灵长类动物身上都 没有,而水生哺乳类动物身上却有。例如:人类婴儿几乎一出生就能适应水,而猿猴厌水;人和海洋哺乳类动物 有眼泪,而猿猴不会流眼泪;人和海洋哺乳动物有皮下脂肪,而猿猴没有。

“你”的生命独一无二

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的同一天,北京市有两个小女碑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跳下了过街天桥。据《北京娱 乐信报》报道,当天下午1点钟左右,一名五年级女孩在午休时间,认为班长偏心让她蹲马步,竟从学校附近的 马路天桥上跳下;下午2时左右,杏石桥附近,一名五年级的小女孩和其他几个同学在天桥上吵了起来,忽然就 翻过栏杆跳了下去。幸亏120及时赶到,分别将她们送至附近医院。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竟然如此漠视自己宝贵的生命呢?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困惑的阶段,身处于一个急剧变迁社会的青少年更是如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 产生的疑惑,所遇到的问题,所承受的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产生自 卑、攻击性及自杀倾向。对青少年心理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必须强化生命意识。生命教育,不应该只是一片任由 野草疯长的荒地。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应该为孩子这一生命个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少一点竞争的残 酷,多一点人文的关怀;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生命意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不极端,不暴弃,也 该是受教育者对生命敬畏的朴素体现。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作家陆幼青安静地躺在放着鲜花的病床上,用沙哑的声音微笑着说:“我还在继续与死 神谈判。”他的《死亡日记》的封面图案是一朵盛开的金色的向日葵,陆幼青的心中,从来没有失去过太阳。诚如 他所言:“生命是个奇迹,不管在哪一个段落,都是最美的风景,只要不轻易地关上梦想的窗户„„

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到“这一个”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对 于大千世界,“我”的存在很重要啊!

生命是宝贵的,但生活中又难免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常怀一颗热爱和珍惜之心,才能在 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选择坚强,走出困境。

学会爱自己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 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 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 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繁茂的树。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 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 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 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忍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 不好呢?

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 生命本身的崇拜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健壮,也可以让 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生命的支撑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大象生活在一片荒原中,无忧无虑。然而,病魔突然降临这个象群。经过抗争,多 数象摆脱了病魔的糾缠。可是,有一只小象一直没有恢复过来,眼看就要倒下了。

象是不能倒下的。它一倒下,就会因巨大的内脏彼此压迫而损伤自己。倒下,意味着置自己于死地。就在 小象将要倒下的那一刻,大象两个一组轮流用自己的身躯夹住小象的身体,用象与象的血肉之躯与命运抗争。奇迹发生了——在大象群体的呵护下,小象慢慢病愈了。

很多情况下,艰难困苦还不足以将我们击倒;可是我们自己却首先支撑不住,倒在地下,丧失了毅力和勇 气。如果我们再忍耐一下,是不是也会像那只小象一样,重新恢复以前的斗志呢?

心中的阳光

如果一场大火把你毕生的积蓄化为灰烬,你肯定会为之悲痛欲绝。

但在八十多年前,一场大火呑噬着一位老人的科学实验室,其中有他毕生的研究资料和财物。但他却从另 一间屋子叫出了夫人和孩子。他高兴地对夫人和孩子说:“看哪,也许我们这辈子只能见到这一次。”

这是一个疯子吗?他是爱因斯坦,这场大火几乎让他一文不名。

但是大火并没有摧垮他,他在失火的一刹那,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着自己的成果和财物的失去。几年 后,他便“东山再起”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家中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 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 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了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 不是我。”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的心中如果阳光灿烂,就会照亮 自己的前程。

1934年,纽约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伦敦,到处是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让人惨不忍睹。人们排着长龙在市 政府前等待着领取可怜的一点点面包和牛奶。忽然,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离开队伍,径直走进了席尔斯百货公 司。“先生,你不介意和我谈三分钟吧?”青年礼貌地说。总裁罗森华先是一惊,然后点点头。三分钟过去了,三 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最后,罗森华握着年轻人的手说:“你的勇气打动了我,如果你愿意,我决定 聘用你。”后来,这位青年成了席尔斯公司驻亚洲分公司的经理。

敬畏生命道德与法制 第6篇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下图为某中学开展的安全疏散演练。开展安全疏散演练()①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③能保障学生的生命不受伤害 ④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和自救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2.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被中宣部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因为他们多年来怀“人溺己溺”之心、行“拿命搏命”之事,在长江中救起了无数溺水者。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②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精神 ③不怕牺牲,为荣誉而战的气概 ④传递正能量,弘扬救死扶伤的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3.“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些人()

①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②对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 ③不懂得生命是顽强的 ④没有敬畏生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4.2016年4月14日至16日,日本九州熊本县发生7.0级地震。在危难刻,中国于4月23日向熊本县政府捐款约5200万日元(约合302万元人民币)。这体现了()A.生命的价值无上重要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D.我国政府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答案:D 5.某校七年级(4)班的同学在班会上,就“敬畏生命”展开了热烈讨论。以下是四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小红说:“人的生命十分宝贵,它完全属于自己。” B.小林说:“人的生命生来就是脆弱的,所以要敬畏生命。” C.小军说:“我敬畏生命是因为老师让我这样做。” D.小梅说:“珍爱他人生命应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 答案:D 6.某校七年级(2)班召开了一次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为主题的班会。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以下同学对于“生命”的理解,你不认同的是()A.小华:生命是可爱的、可贵的、可敬的 B.小雪:生命是一种权利,珍爱生命是一种义务

C.小英: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D.小天: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其他物种的生命就无所谓了 答案:D 7.每当想到虬枝盘旋破石出的劲松、傲霜斗雪临风立的寒梅、破地惊石吐新绿的韧草,我们不能不惊叹世间万物生命力的顽强。然而,无情的火灾、肆虐的洪水、频繁的车祸、迭出的疾病使无数人丧失宝贵的生命。这启示我们()A.动植物的生命力比人类强 B.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C.人的生命是无从把握的 D.人类的生命比其他生物的生命更宝贵 答案:B 8.苏州14岁的八年级学生邵某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经常睡觉,经常不做作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2016年11月28日,邵某从教学楼四楼跳下身亡。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邵某没有正确对待学习②邵某不懂得生命是顽强的 ③邵某没有珍爱生命 ④邵某的生命没有意义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A 9.“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康康所在学校积极开展跑操、跳绳等多种形式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的做法()

A.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 B.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C.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D.忽视了学生的在校安全 答案:C 10.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志已不清醒。2016年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火海救人英雄王锋()①没有珍爱自己的生命 ②当他人生命遭到危险时能够奋不顾身伸出援助之手 ③敬畏生命 ④懂得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11.我国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2016年12月2日是我国第五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的目的是()

A.告诫人们:生命宝贵而脆弱,要注意交通安全 B.提醒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保障道路通畅 C.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D.提醒人们:每年12月2日这一天要注意交通安全 答案:A 12.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因此,我们()A.要抓紧时间享受 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牺牲自己 C.要用一切手段保护生命 D.要珍爱生命 答案:D 13.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这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下列行为不属于珍爱生命的是()①初中学生遇见有人落水,不假思索,下水营救 ②骑车过马路,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③为改善双休日伙食,两同学结伴到田野里捕捉青蛙

④学校草坪上设置温馨提示:“小草也是生命,请脚下留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14.2016年11月4日,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一线”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两段视频,视频均拍摄于广东某中学,参与事件的双方都是该校八年级的学生,只有14岁左右。画面中,一名女孩被众人围堵在厕所的角落内,短短十几秒内,该女孩被一名穿白色上衣的女生狂扇好几巴掌;在另一段视频中,该女孩蹲坐在厕所的地上,开始还激烈地挣扎反抗,后来就任由施暴者在她脸上画东西。这些施暴者()

①伤害他人生命 ②没有敬畏生命 ③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④法律意识淡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15.青少年,风华正茂。作为一名中学生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以下行为不属于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是()A.小王同学在上学路上从不闯红灯,不横跨马路隔离带 B.小张同学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经常喝酒、抽烟 C.小丽同学从不去营业性歌舞厅、网吧 D.小何同学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身体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近年来,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大幅滑坡,导致部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一些反生命的行为越来越严重,且年龄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校园事故、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青少年反生命的行为有哪些?

答案:如吸毒、自杀、自残、侮辱与上海他人生命等。(2)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的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首先,我们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其次,我们要丰富生命的内涵,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17.2016年3月27日深夜,四川师范大学大一男生芦某在宿舍楼学习室内被其室友滕某杀害。事件经过:2016年3月26日,被害人芦某在寝室内唱歌吵到了同寝室的滕某,两人吵了一架,之后被室友劝和。第二天晚上,滕某把芦某叫到了宿舍楼内不熄灯的学习室里,用一把不锈钢菜刀将芦某砍死。事后,滕某投案自首,警方依法将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犬滕某刑事拘留。

(1)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从我们的记忆里还没有隐去,又出现了一起杀人事件,请从生命的角度解读出现这些事件的原因。

答案:①数起杀人事件,而且有的还很残忍,说明他们自身生命意识淡薄。

②身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比较高,但仍然做出此种行为,说明我们在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教育上还存在欠缺。(2)被害人的生命已逝,然而对这几起事件的反思却不应逝去。这几起事件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①人人都渴望生存,我们应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才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②我们应把对生命的敬畏内化为自己的自愿选择,而不仅是书本上和他人的教导,这样才不会因一时冲动,就鲁莽地采取过激行为。

(3)向着阳光奔跑,便会远离黑暗;关怀他人生活,便不会举刀杀人。我们应怎样与他人“休戚与共”?

答案:①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②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18.某中学七年级(1)班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生命意识,举办了一次以“敬畏生命”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这个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谈谈举办这个主题班会的意义。

上一篇:4s店保险续保话术下一篇:彰显性格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