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沟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024-09-19

西沟参观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西沟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第1篇

西沟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长治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武正辉

2010年9月28日长治市农机局全体干部职工在王局长、崔书记带领下到平顺西沟参观学习,首先在西沟展览馆前举行了庄严的廉政宣誓,参观学习了西沟展览馆内的图片资料,最后大家认真听取了老劳模申纪兰给我们上的党课。

当我们站在“廉政誓词”碑前,举起右手宣誓的一刹那,我的心又一次澎湃了,我又想到了在党旗下的誓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我们在党旗下、誓碑前郑重许下的铮铮誓言,那是对党和人民最神圣的承诺,我们要牢记党员使命,牢记党的宗旨,争做时代先锋,要争先创优;要认真履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树立大局观念和协作意识,当好党的形象大使,立足本职岗位,刻苦学习理论,认真研究业务,开拓创新,要为“三为”活动争光添彩,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沟展览馆内我们认真参观了图片资料,并听取了讲解员的介绍。西沟是一个典型的干石山区,西沟人民不畏艰险,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经过七十多年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他们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大胆探索,不断谋求发展,在干石河滩上筑坝7座、闸谷坊800余座、造地900亩,营造了一座座“绿色银行”,开发了一块块肥沃良田,把一个几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开创了一条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之路。他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进而

走向富裕的历程,是“老西沟精神”的历程,它再一次告诉我们只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具有战天斗地的精神,任何艰难险阻也是可以克服的。

当老劳模站到我们面前,我难以相信那是一位已经80岁的老人,她依然精神矍铄。她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村里劳动、工作、生活,平凡得就像太行山上的一棵油松;她又是一位不平凡的妇女,她是全国唯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

她讲的党课是那样的生动、朴实,她说:“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这是她对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的肺腑之言。正是对党的一片赤诚,她带领西沟人一起,肩挑、背扛、砸石头,推独轮车运土120万立方米,在草长不活的石头山上造出一座座的“绿色银行”,她和西沟人创造了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奇迹。今天,耄耋之年的申纪兰依然和党总支一班人一起,带领西沟人闯市场,办企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她心里,对党忠诚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最基本的品质。

她说:“你有私心就不要当干部,有私心就当不好干部”,她曾有名言:不论学问多大,地位多高,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力量源泉。密切联系群众决不仅仅是工作方法的问题,而是执政党的重大原则。有语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脱离群众就会眼蒙耳聋、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会与群众愿望背道而驰,甚至会走向群众的对立面。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她无时无刻不心挂群众,无时无刻不为民众 的共同富裕操心,因此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理应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代言人。

她说:“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总阀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是天赋,而是源于不断的思想改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不把自己看成是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而是自觉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劳模几十年如一日,粗茶淡饭,衣着朴素,不追名逐利,“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要工资,不脱离劳动,不离开西沟”,劳模为我们世界观的树立做出了表率。

通过西沟的参观学习,我们既要学习老西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也要学习以申纪兰为代表的“太行精神”。“申纪兰精神”,就是要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廉洁奉公的优秀品德,奋力开拓的创新精神,艰苦朴素的良好作风和淡泊名利的奉献意识。人生不能复制,精神却能共鸣,她的这种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值得我们钦佩,值得我们学习,理应成为我们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西沟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第2篇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39—01

2012年9月根据我院与美国纽约大学RUSK康复研究院的合作协议,我有幸前往该院的10个科室,进行为期4周的参观学习,感受颇深,现将护理见闻介绍如下。

1 RUSK康复医学研究院简介

美国纽约大学RUSK康复医学研究院,由现代康复医学之父——H.D.腊斯克博士(1901—1989)于1947年创立,是国际上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康复医学中心之一。研究院管理着纽约大学附属医院、贝尔维医院、金水医院、退伍军人医院共四家医院的康复科,拥有床位700余张,是全美最大的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和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研究院创建60余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的医务人员在那里接受过专业培训。

2 科室护理人员组成及分工

2.1 护士经理

工作职责相当于我们的科室护士长,主要负责科室护士管理,护士培训,护理工作质控,满意度调查,院感控制,护士休假安排以及科室护理工作的整体调控。参加医疗查房、病例讨论以及各种不同的培训和会议。另外还负责科室资金管理,科室仪器、物资的购置。护士经理与护士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上一级管理人员有权聘用或解雇下一级人员,而下级人员的工资晋升等均有上一级人员向人事部门推荐。

2.2 护士长

相当于我们的护理组长,负责安排当日值班护士的分管床位以及护士工作的协调,统管本日全科室的患者。具体人员不固定,由科室护士轮流担任。

2.3 注册护士

负责执行医嘱,评估分管患者病情,观察病情并做好相应记录,确定患者所需的基础护理内容,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并与护士助理共同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及部分生活护理工作,定期参加培训及病例讨论。

2.4 护士助理

相当于我们的护理员,主要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和一部分基础护理,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5 护理秘书

类似我们的主班护士,负责本科室住院患者的信息管理,打印各种文件,接听电话及呼叫铃等。

3 温馨便捷的工作环境

3.1 工作区域

3.1.1 配备有强大的电子网络系统,真正体现电子化办公。每个病区至少有十几台电脑,分布于医、护办公室、走廊等区域,方便工作人员随时随处查看、核对医嘱及处理相关文字性材料,提高了工作效率。

3.1.2 病区大门及工作人员区域配备有门禁,需输入密码方可打开进入。即保障了患者及物资的安全性,又利于病区管理。

3.1.3 配备有电子传输系统,送血、取药均可利用此系统进行,可很大程度的节省人力资源,又提高工作效率。

3.2 患者区域

3.2.1 病房大楼每一层都有病区及相应的康复治疗中心,既方便又能保障患者安全。

3.2.2 每个病区均配有温馨的休息区,可方便患者会客及家属休息。

3.2.3 病区走廊及房间布置温馨。走廊上悬挂、张贴了很多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材料,还有康复后患者的合影、感谢信。每名患者的床头,除放置必要的标识外,还张贴了很多患者与家属的合影以及家属鼓励的话语,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

3.2.4 各种警示标识、提示标识随处可见,各种应急设备、急救设备触手可及,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抢救时机的延误。

4 严谨的工作态度

4.1 药品管理

4.1.1 患者的药品均放置在带密码锁的治疗车内,只有当日的主管护士可以开启、取放药品。公用药品统一放置于带密码锁的药柜内,取放后,在电脑系统中及时更新信息,便于药品的管理和交接。

4.1.2 患者用药严格查对,亲视服药到口。对于不能配合服药的患者,服药后嘱其张口检查。对于患者拒不服用的药品,在医嘱执行栏内做好登记,便于医生对患者信息及治疗情况的全面掌握。

4.1.3 每种药疗结束后,主管护士及时在电脑相应栏内确认签字,使药物使用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

4.2 患者评估

从入院评估到住院期间、出院前、病情变化时,护士都会按照工作流程和要求认真做好每一项评估,包括肺部听诊,生命体征测量、肌力测评等,认真询问、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及时与医生及康复治疗师进行沟通。

4.3 应对措施

从患者急救到火警、盗警、防跌倒等等,所有能想到的紧急情况,均采取了便捷有效的应对防护措施。针对院区近期发生的特殊事件,院领导不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的人员及科室的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共同开会讨论,查找原因,制定对策,完善流程及物资,既体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又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时,因采取了无惩罚上报制度和不上报惩罚制度,使护士能及时的将不良事件报告,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4.4 健康教育

从患者入院到住院期间,到出院前,护士都会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及患者的个体情况,为患者进行不同方面的健康教育。采取口头、书面、宣教板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地进行宣教,同时不断评估患者的掌握情况,是健康教育得以落实。

5 护理管理人性化

5.1 对患者

5.1.1 每个床位都为患者配备了电视、电话,还配备了服务需求沟通仪,患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申请点餐等服务,如有疼痛等不适,还可通过此网络系统表达自己的感受,使护理人员能尽快了解并处置。

5.1.2 注重患者隐私保护。执行操作时注意遮挡,不谈论患者的病情及私事。

5.1.3 尊重患者的意见。如患者不想服用某种药物,可以提出不必服用。

5.1.4 手卫生要求严格,无论是否接触患者,只要进入患者房间,必须提前洗手。

5.1.5 病区没有家属陪床,但所有的工作都有医院后勤配合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完成,包括更换衣服、洗澡、检查、康复训练等,既温馨又专业。如果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期间该服用口服药了,主管护士会将水和药送到康复治疗中心。

5.2 对护士

5.2.1 休息室为护士们配备了食品、饮料,工间护士可补充体能。

5.2.2 护士经理根据护士的个人意愿,安排排班和休假。优先照顾在本科室工作时间长,工作优秀的护士。如护士当天有事不能来上班,护士经理会立刻安排替班人员。因为加班费较高,很多护士愿意参与替班工作。

5.2.3 护士每日分管的患者可自己选择较为熟悉或曾经护理过的,以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但是没有人会故意选择病情较轻的患者。

5.2.4 每名护士加一名护士助理分管4-5名患者,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5.2.4 护士培训绝不占用个人休息时间。医院及护士经理会根据培训内容、地点安排护士利用上班时间集中到示教室培训或在科内通过网络进行培训。同时医院会根据培训需求和内容,安排相关人员到科室上门培训,极大的节省了护士的时间,且不影响个人的休息。

6 体会

红月照西沟 第3篇

西沟,地处太行山腹地的山西省平顺县。山连山、沟套沟,在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境内,就有330个大大小小的山头,230多条深深浅浅的山沟,将方寸之地的西沟挤兑得连几块大些的田地都放不下。曾有这么一个真实的牛卧地的故事:从前一位老农牵着老牛去犁地,可犁完后发现23块小地中少了一块,再怎么数,再怎么找,总是少一块,等到牵上牛走时,猛然发现,在老牛的身下卧着的地方,还藏着一小块田地。

在全国的2000多个县份中,平顺,因受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等的制约,是最贫困的县份之一,可在历史长河的深厚积淀中,又是最有名的一个。平顺从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设置至今,短短却又漫漫的500多年中,能使人熟之甚详的名人,莫过于曾震惊明王朝达14年之久的农民起义首领陈卿,和于20世纪50年代就诞生于新中国的两位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

李顺达和申纪兰,都是在平顺特别是西沟的这贫瘠荒凉的干石山上站起来的。他们和西沟,亦或是西沟和他们,相互间,人以地显,地以人彰,已水乳般深深地也浓浓地融在了一起。

弹指轻挥间,多半个世纪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地掠去,透过岁月重重叠叠的帷幄,让人采撷到的,也仅仅只是几片艰难的也是真实的月光而已。

“上看一线天,下看一溜滩,东西看,两架石头山。”这就是50多年前的西沟。那时,照耀着西沟的月光,要比现时的月光清冷许多。因为本来就很冰冷的石头、石山、石滩,被冰冷的月光一照,也将那时一无所有、家徒四壁的人们的心,晃得越发透心彻骨地冰冷。有的人垂头丧气,有的人悲观失望,有的人麻木不仁,得过且过,也有的人认为既然前途渺茫没盼头,不如早早地仿效祖宗“树挪死、人挪活”,早早下山把家搬。“不算话、不算话、不如移民把山下。”是当时主张移民的人常说的嘴边话。

所有这种种艰辛困苦的境况,如钝锯般来回折磨着每一位西沟人的心,也更时时噬咬着西沟的创业带头人李顺达的心。

15岁就从河南逃荒到西沟谋求生路的李顺达,早在1938年,他24岁那年就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西沟也是平顺县最早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1943年2月,他组织六个贫困户成立了太行山上的第一个互助组。组织西沟的贫苦人,减租减息,向地主阶级开战;他带领贫困的西沟人,治山治水,向穷山恶水开战。在少吃没穿的岁月里,几年如一日,无私无畏的是李顺达,把整个儿的心都掏出来给西沟的还是李顺达。

年轻的李顺达,在1944年11月21日至12月7日,于山西黎城南委泉召开的晋冀鲁豫边区第一次群英会上,被选为一等劳动英雄,大会奖给李顺达互助组一头大黄牛、一面旗,旗上七个字:“边区农民的方向”。

1949年冬,李顺达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组织的首批农民参观团,从山西到天津,从天津到北京,又到了中南海的丰泽园,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而主席也勉励李顺达:回去好好搞生产,把南瓜长得大大的,萝卜长得粗粗的,玉米棒子长得长长的。

1950年秋,李顺达再次进京参加全国工农兵劳模大会,还被选进主席团,又和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坐在了一起。毛泽东对劳模们说:全国解放了,日本帝国主义被打走了,蒋介石被赶到台湾了。中国山区很多,南方有大别山,山西有太行山、吕梁山,就是到了社会主义,我们也不能不要山区。你们住在山区要好好建设山区,绿化山区,将来把穷山沟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你们这些人要起带头、骨干、桥梁作用。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们这些人千万不敢落后。

1950年11月18日,李顺达向全省农民发出了“冬季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挑战书”。1951年2月9日,向全省农民提出了爱国生产竞赛挑战。3月6日,向全国各地的互助组发起了爱国主义生产竞赛的倡议,轰动了整个中国的农村,而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竞赛也因此在全国展开。全中国人的目光投向了西沟。此后,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在中国的地图上,乡村一级能被标上名字的也只有西沟。

带着毛主席“建设山区,绿化山区,把穷山沟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示,李顺达一回到西沟就连夜召集大家开会传达。开完会后,已是月悬九天时分。此刻,明亮亮的月光将周围的乱石滩、干石山照得如白银遍地。远途归来,还没洗去一路风尘的李顺达,踏着遍地满是细细碎碎的白银,急匆匆地去看望老早就想移民下山把家搬的桑三则。

桑三则家两孔黑洞洞的窑洞,静悄悄地卧在李顺达的面前,他用手敲了敲窗户,大声喊了几声,没有一丝动静。给他回应的也只是山谷中的几声回音和几片静静的月光。李顺达走前一步,借着银白的月光一看,只见屋门搭着门搭子,没上锁。李顺达推门进去,划着火柴看时,屋内空空的,炕上的席子没有了,厚厚的一层土,地上的箱柜瓮缸也不见了,炕边锅台上锅也没了,只留下一个黑窟窿。

就是在这个锅台上,三则一家熬野菜、蒸糠疙瘩,度过了艰难困苦少吃没穿的岁月。这几年吃饱了饭、穿暖了衣,却嫌“山是石头山,沟是乱石滩”,端上锅远走高飞了。曾和李顺达并肩奋斗过的桑三则,就这样连夜悄悄地走了,走了……

内心异常难过的李顺达,在那一片清凉月光的爱抚中,向着隔山隔水听不到声音、见不着他身影的三则哥,诉说着他的心里话:三则哥,你怎么就走了呢?你走,我不怪你,我不恨你,也绝不硬拦你。可你咋就连声招呼都不打就走了呢?你应该听我唠叨唠叨呀,听我说说西沟的过去,西沟的现在,西沟的将来,听我说说怎样规划西沟,建设西沟,绿化西沟。三则哥,你会后悔的,三年五年后,十年、二十年后,我再请你到西沟好好地看看,仔仔细细地看看,西沟是什么样子!

不知背井离乡的三则听到了没有?西沟的干石山听到了,西沟的乱石滩听到了,照耀着西沟的那片片月光也听到了。

“建设山区,绿化山区”,毛主席是这样说的。建设山区,绿化山区,西沟人是这样做的。特别是李顺达的心,被这八个字占得满满的。他请县里的同志给他画了一张西沟的地形图,把它贴在窑洞里,在一个个明朗的月夜里,用他那粗大的满是厚茧的手指头,握着那举轻若重的铅笔,在西沟那光秃秃的干石山上,乱糟糟的干河滩里,划上只有他才能看得懂的圈圈点点,这些圈圈点点,就是科班出身的绘图员也是看不懂的。李顺达把他的心全都画在图上了,也将“建设西沟,绿化西沟”全画在图上了。那些大符号是未来的松柏树,那点点圈圈有的是牛羊,有的是苹果园,有的是核桃沟。这位握过讨饭棍,握过锄头,握过牛鞭,也和国家领导人握过手的庄稼把式,用那双勤劳实干的手,在这贫困荒凉的小山沟里,在那低矮潮湿的小窑洞里,将他全部的希望,所有的才智,整个儿的身心,永远地镌刻在了西沟的版图上,经岁月的推移,风霜的磨砾,而将越来越凸显得更加清晰。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明晃晃的月亮,也将山沟沟里的西沟照得明晃晃的。在西沟的羊窑里,有两个人正在那里忙着修理破破烂烂的农具。羊窑外边的院子里堆放着许多坏了的耧呀、耢呀、耙呀什么的,都是缺这少那,没胳膊找不着腿的坏农具。这些都是宋金山和王周则闲时收拾来的。羊窑里生了一堆柴火,映着火光,宋金山抱着一个破了的驴垫脖,用他那粗糙的手指头,捏着一根他媳妇纳鞋底的大针,穿上麻线,在那里聚精会神却又异常笨拙地缝补着驴垫脖,一针一线,一丝不苟,针脚匀称而又结实。王周则在羊窑的门口,趁着月光的光线砍木头,他已修好了几张两条腿耧,还要修理耢,再就是做锨把,安犁头,活儿不少,还得紧着做。

李顺达在刚成立不久的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里办完了事,也匆匆忙忙地赶来。因为在早晨,他见到他们往羊窑里拾掇那些捡来的破农具时,就猜到了他们要干什么。在月光与火光的映照下,他也抡起了斧子和他们一块儿修整着破破烂烂的农具,神情是那样的专注,干活是那么的利索。这位以集体经济仅仅只有120元家当开始起步的带头人,在月光与火光的映照中,是否已经看到了他胸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否已经看到了冰凉凉的石滩里涌出了成堆成堆的庄稼?还有他胸中的“山上松柏核桃沟,河沟两岸种杨柳,梯田种上苹果树,西沟发展农林牧”的美景妙画?

再僵硬的日子,也鲜活在西沟的大手里。

1958年,是大跃进的一年,而在不久前,李顺达到河北去参观,他问耿长锁同志:“你们这几年收成好吧?”耿长锁同志说:“你们山西的水真厉害,一到快收秋时就冲了我们的庄稼。”

一石激起千层浪,河北人的一句话,引起了李顺达的深深思考,他对西沟人说:“我听了这话难受哩,同志们,治山治水的工程不能光考虑咱们西沟的一个合作社,要站得高、看得远,要看到咱们平顺的川底、城关、中五井,要看到潞城县的李庄、下黄,还要看到远离咱们西沟的河南、河北。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西沟是在百里干河滩的上游,山洪下来,虽然也冲走西沟的地块和泥土,但损失更大的是下游,山洪愈到下游,冲力愈大,为了咱们下游一带不再遭受洪水的危害,我们一定要在干河滩上修起一座大水库,蓄起洪水,供旱季吃水及用水,使水患变为水利,水灾变为水益,让苦难的过去成为历史。现在(1958年5月1日),县委也做出了统一规划,第一座水库就在西沟修建。”

有着长远眼光,有着宏伟蓝图,同样也有着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西沟人,不得不毁掉在河滩边上辛辛苦苦修筑的被视为“玩龙玩虎,不如玩土,七十二行,庄稼为王”的二十几亩耕地,在当时土地奇缺也弥足珍贵的山沟里,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也不能不承认群众们比割自己的肉挖自己的心还疼痛惋惜。可为了西沟下游的人们不再受洪水之灾,经洪水之苦,历洪水之难,心甘情愿的西沟人,义无反顾的西沟人,吃了称砣铁了心的西沟人,将自己的“心头肉”无偿地捐献了出去。

不分白天黑夜修建水库的西沟人,开山辟地,用钎撬、用锨挖、用镢刨、用炮炸、用车推。撬出了热心,挖出了爱心,刨出了红心,炸出了恒心,推出了决心。一次次地推动着原计划的顺利进行,加快着原计划的巨大进程。可这史无前例的辉煌背后,大到一方石头,小到一块石头,又凝结了西沟人多少的汗水与心血呢?

为了抢时间、赶工期修筑成水库大坝,群众们、民兵们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都到了水库劳动。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而著称的李顺达,不仅带头日夜在工地上劳动,而且他做的要比别人做的多,比别人格外卖力气。

这不,又是一次。

夜深了,收工的钟声早就敲过了,民兵收工了,群众们也陆陆续续回了家,工地上的汽灯熄灭了,露出了几点淡淡的星星,只有那团明晃晃的月亮,月光流泄的正浓。

想为水库多备些料的李顺达,还在用平车一车接一车地推石灰,工地上的石灰堆,像座小山似的。而李顺达卸完又一车石灰后,就疲惫地再也走不动路了,困乏地再也抬不动胳膊了。他不让别人加班干通宵,可他自己已经连续在工地上苦熬了三天三夜,奋战了三天三夜。别人给他提意见,他总说他比别人的身体硬棒,可硬棒的身体的承受力也是有限的呀。卸完这车石灰后,他一骨碌躺在石头滩上,头枕着被磨得光光的车杠,睡着了,结结实实地睡着了。

此时此刻,朗星点点,流萤翩翩。浓夜、淡星、远山、近滩,将身披着亮亮月光酣睡着的李顺达,映照得更加高大。

在修建水库的西沟人中,还有一位杰出代表,那就是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的副社长——申纪兰。

修建水库,要先修建坝基,这就要先清除河滩地的石头和沙土,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只能用平车推。在推土推沙的队伍中,一个身穿阴丹士林兰布短衫、黑土布裤的青年妇女,拉着一辆装满沙土石头的平车跑在最前面,白色的毛巾围在脖子上,更衬得她红通通的脸颊格外鲜艳,这就是年轻的申纪兰。她的后面跟着一群推平车的妇女,都是申纪兰带领的娘子军飞车队队员,她们在和别的平车队较劲,比谁装得多,比谁跑得快。应该说西沟的水库也是她们和全村男女老少用车推出来的。

于1946年坐着最后一顶简易花轿嫁到西沟的申纪兰,当副社长时只是个20来岁的新媳妇。在当时,没人会想到,就是申纪兰本人也没料到,一顶花轿会把自己的命运和西沟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深深地融在一起,也牢牢地凝在一起。这位山沟沟里的媳妇,会在共和国妇女解放的发展史上写下那光彩的一页,这位大山里的农家妇女,会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那一长串深深的烙印。

在1951年11月由26户农民成立的“西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中,有46个好劳力,妇女就占了24个。那时妇女思想比较落后,认为跟男人一起去地里做农活很丑,还有不少的妇女从没拿过锄头、镢把,顶多只是去地里摘个豆角或南瓜什么的,有的在春耕秋收的大忙季节里,能跟着自己的男人点籽种、掰个玉米棒子就觉得很不错了。所有这一切,都被年轻的申纪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李顺达的支持下,她走东家串西家,动员妇女们出工下地,而其间爬了多少山,流了多少汗,多少顿没吃饭,她可没计算。而她费了多少周折,受了多少委屈,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可西沟的山清楚,石头也清楚。因为没长过树的山长树了,没开过花的石头开了花,没出过工的妇女出工了。

自从在西沟的南沟背植树造林以来,妇女们在申纪兰的带动下,走出了家门,迈出了院门,离开了锅台、炕台、碾台,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除了植树造林外,她们还学会了挖沟、垒岸、耙地、犁地、挑水、担土等,那可只是男人们独领风骚的“专利”。

可不管妇女们出多少力气,流多少汗,每天记工时最高的都是五分,顶男劳力半个工。一开始妇女们不太在乎,可后来,她们发现在老五分工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根深蒂固的东西,那就是轻视妇女的旧思想。

又一个明亮亮的月夜。

劳作了一天的申纪兰,躺在自家的土炕上定定地望着窗外的那轮明月凝神沉思,就真的是:妇女干半天,不如男人吸袋烟吗?为甚妇女和男人干一样的活,出一样的力气,只记五分工,难道就因为咱是妇女?新中国的妇女解放了,在政治上、经济上、地位上应该和男人是平等的,可为啥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旧做法还不能铲除?老五分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歧视妇女、轻视妇女的一种实际表现和行为?老五分,难道你真的就老了吗?

为实现男女同工同酬,让人们重视妇女的劳动成果,申纪兰带领妇女们和男人们展开了垒岸、间谷、割草、挑担子、植树造林等各项轰轰烈烈的竞赛。她亲自跳进茅坑里挖粪、担粪、撒粪。马俊召踩耙、张腊秀放羊,亦同样是给广大的农村妇女长了志气,添了勇气,将争取同工同酬这一举措增加了更多的底气。而这一年春季的一天,妇女们终于实现了同工同酬,成了真正的半边天。没有人准确记得到底是哪一天,但这一天却很重要,因为男女同工同酬是妇女解放最本质也最实际的要点,这也是新中国妇女开天辟地的大喜事、大好事。

斫断几千年沉重枷锁的,有西沟的妇女。

“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是西沟人以前常说的“老话”。西沟的李顺达是好男,他不仅走到了县而且走到了北京,走出了国门到了苏联,学习过“老大哥”的先进经验。西沟的申纪兰,也是个好女,她不仅走出院,也走到了县,走到了北京,走出了国门。

1952年3月,年轻的申纪兰第一次到北京出席全国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她见到了毛主席,也握住了主席那好大好厚实的手。全国妇女会后,新中国派出了妇女代表团去出席了在丹麦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其中就有代表农家妇女的申纪兰。

1953年,申纪兰入党,被选为全国劳模。

1954年是西沟人值得庆贺的一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颁发爱国丰产金星奖章的通讯。全国只颁发四枚,平顺独得半壁江山,西沟的李顺达和郭玉恩各得一枚。9月15日,李顺达、申纪兰同时出席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这次会议要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申纪兰觉得,自己是人民的代表,那就是怎么也要把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选成国家主席。于是在深秋的月夜,在北京的一间房内,她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划圆圈。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圆圈,所凝聚的正是这位农家妇女不曾有过的激动和对党对人民领袖的敬仰之情。

当时年轻的申纪兰,在全国的人大代表中,即便是和李顺达双双连续担任一至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也并没有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但到了第八届、第九届人代会上,申纪兰就不能不被社会所聚焦,她已经成了被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人物了。能从第一届人代会起连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就一人,那就是西沟的老劳模申纪兰。而在第九届人代会上被江泽民总书记亲切地称之为“凤毛麟角”的,还是西沟的老劳模——申纪兰。

所不同的是,当年的小媳妇成了而今的老大娘。而当时被毛泽东在1955年介绍西沟的文章《勤俭办社,建设山区》按语中所说的西沟:“是一个太行山上的穷地方”,已经变成了西沟从前的一首植树歌谣里所描绘的:“山是山,是宝山,穷沟变富沟,荒山变金山,河滩变良田,干果水果样样全”;“工厂机器忙着转,核桃饮料分外鲜,绿色经济跨向前,名人优势作为先,带动多种产业源,齐头并进努力建,西沟迈步建明天。”

至今仍是农民的申纪兰说过:“我是最高处上过天安门,最低处掏过茅坑;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至今仍如农民般劳作并不停地为西沟的发展日夜操劳的申纪兰也常说:“劳模不劳动,还叫什么劳模,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要干。”

在今年的春季和夏季,缺雨少水的干旱,不仅把西沟的山石田土折磨得冒烟了,人们的心也干渴得裂开了口子。在7月初,一场久盼归至的甘霖琼浆终于在夜间轻轻地、偷偷地来了。虽只是一场小雨,可也将这位老劳模喜坏了。她按捺不住心急火燎的心,手执一把黑黑的旧布雨伞,脚穿一双旧胶鞋,于早上5时就匆匆忙忙地下到田地,去看到底下了多少雨。被雨淋得湿湿的申纪兰,一进门,就顾不得甩去头上的雨珠,伸出食指和中指对我们说:“我挖了好几个地方,下了这么多的雨(意即二指雨),这下可好了。”喜悦与难耐之情,溢于言表。

公元2000年的7月16日之夜,又是一个特殊的月夜,特别是对于西沟,那更是一个令人难忘也让我铭记于心的月夜。

当我们从西沟村委的楼里走出来,送别市委驻西沟工作组的柴玉棉,以及作家沈琨和李秋保时,一轮硕大而又晶莹剔亮的圆月,恰好跃出了面对着我们的东垴岭,静静地注视着西沟郁郁葱葱的峰峰岭岭。我们被这勾魂摄魄的圆月的魅力吸引了。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申主任,您看,我们西沟的金星峰,就要建在现在月亮占着的地方。也就是在今天,商定了要在西沟村对面的凹背上修筑20米高的金星峰。兴旅游产业,促经济发展。也许是偶然的巧合,也许是必然的组合,使得在工作中批评多表扬少、说好更少的老劳模申纪兰,不由得连声说好。市里的柴玉棉说:这不仅是月亮的光辉,这还是金星的光辉,而这光辉将永照西沟。

这位年轻女书记的话,总是那样的才思敏捷,而且深富含意。以工作细致而又雷厉风行之著称的她,更富才情与浪漫,她设想要在西沟“稳农、兴林、重工、活商”的基础上,以绿色为动力,以特色为链条,以名人为优势,以旅游为向导,使西沟加速发展,将富有青春魅力的西沟,激扬得更加风采飞扬,把素有“森林公园”之称的西沟,装扮得越发流彩纷呈。

说话间,那轮明月不知被哪双巧手镶了一线红边,接着是两线、三线,我正在诧异间,西沟村年轻的带头人张高明脱口而出:月食!

是啊,今晚有月食,是月全食,还是红月食!不可多得的自然奇观,在今夜,在西沟,就骤然地不期而遇地拥入了我们的心海。

“一山未了一山迎,半寸都有百丈情,凡是游人所到处,又堪图画也堪行。”用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诗移花接木,只为借花献佛,谈吐西沟人而今的真挚之情和点滴心声。

那一晚,一步一个烙印的西沟,被红红的月亮照着。

那一晚,红红的月亮,照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西沟。

西沟女神赞 第4篇

涓涓溪流,

宛如西沟深处走出的女神,

不知何时,悄然地降临在“长坪水库”。

雨天,化作萦绕群山的雾霭,

晴日,变成点点露珠,

哺育、滋养着这里的山川万物。

溪流之上,

有一座美丽的“月亮桥”,

传说是女神为西沟摘下的月牙儿。

每到“七夕”的静夜,

女神都会飘然而至,

将“牵手”的红绳和祈福,留在弯弯的桥心。

溪流淙淙,

在長坪村前,

蓦然化作一面清澈的湖水。

女神舒展开画笔,

用心灵绘出西沟的“画湖”,

让贫瘠之地从此山清水秀,胜似人间仙境。

溪流之畔,

风光无限的岭上,

“公心亭”在阳光下肃穆矗立。

女神常来亭前,

凝眸眺望远方,

只为守望公心,实现和谐西沟的理想。

溪流前行,

遇到“过风楼”岩石阻挡,

女神呼唤:冲过去,向着西沟生命需要的地方!

溪流呐喊着奔腾向前,

山岩上百年拐枣说:这是地心的引力,

我只信,那是女神赐予的力量。

溪流奔淌,

来到“狮子山”脚下,

涌入“狮子潭”的溪水变得湛蓝。

女神用聪颖和睿智,

编出一个狮子与蓝宝石的神话,

让西沟的山水,从此充满了传奇色彩。

溪流高歌,

挟着女神的激情与豪放,

越过黄土岭。

“黄土瀑布”飞流直下,

弥漫的水雾,飘荡在西沟的空中,

在阳光下折射出七色的彩虹。

溪流翻山越岭,

一路走来,变成湍急的小河,

向着宽广的大河汇聚。

人们在女神行经的西沟,

听到了《田野牧歌》,

冷梦:梦牵高西沟 第5篇

“1964年,高西沟的沟里山上就插着‘严此禁牧’的牌子。”冷梦说,这是农民自己的话,“校对书稿的时候,校稿人说这句话不通,我说你千万别改,实际就是这样。如果这牌子还在的话,可能算是中国农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农历正月十二,59岁的冷梦坐在陕西省作协的会议室,一袭红衣。

窗外,雪后的西安仍笼罩在阴霾中。年味儿已经很淡了。

冷梦说起话来干净利索,而且跟她的文字一样,充满激情。

“高西沟啊,2012年我还回去过一次。有时我梦里还能梦见又回到高西沟了。”虽然写作出版《高西沟调查》已经好几年,但冷梦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个地方,她甚至不经意间说出了“回去”这个词儿。

高西沟在哪儿?为什么能让一个作家如此魂牵梦绕?

高西沟在哪儿?

从榆林市区出发,顺着无定河沿国道210驱车南行60多公里,就是镇川镇。这儿虽然归榆阳区管辖,却已是与米脂县的分界线。

在镇川镇往东拐,进入陕北人俗称的“深沟”,行车5公里,就到高西沟了。这里距离著名的沙家店战役旧址还有8公里,

高西沟真的是一条沟,村口就是沟口。一座铁制圆形拱门上插满彩旗,“高西沟”三个红字异常醒目。门楼上还贴着一幅对联:三三制山川吐绿,五个一四季添彩。横批写着:五十年治理三代人心血。

不过,从门楼到村子,还要沿山沟再走5公里。

高西沟村民们住的几乎都是新窑洞,有的人家门口还挂着“农家旅游重点接待户”的牌子。记者走在村子里,可以看到一个接一个标着中英文的绿色旅游指示牌,显示出这个深藏在黄土高原深处的小村庄与外面的世界完全是同步的。

游客接待中心旁边是高西沟村的展室,据冷梦说,这是国家水利部惟一设在村级的水土保持展室。

村里人说,这个季节来的不是时候,夏秋两季,山上沟底都是应季的水果和蔬菜。老村长高锦仁的老伴说:“这么多年,市上、县里只要有新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会先来高西沟试种后,再推广。”她夸耀说,去年自家种的马铃薯新品种,“蒸出来的洋芋擦擦白格生生的,可好吃了”。

高锦仁却抱怨说:村民们的素质还是差啊,上山路上的雪没人扫,“过完年游客马上就来得多了,让人笑话”。

在省城采访冷梦的时候,她曾一脸向往地说:“现在一进高西沟,山上长满了成片松柏林,沟里是清绿的水,漫山遍野的绿色。”

但是,寒冬时节,青山绿水在高西沟肯定是看不到的。山头上一片看上去黑黢黢的植被,就是高西沟的松柏林。

这片松柏林是有来头的。1971年,榆林一个园艺师来到高西沟栽种松树,他说,高原干旱山区能不能栽活松树,可以在高西沟尝试一下,如果不能栽活,类似其他的地方就不用再试验了。

“高西沟人从沟里一担担挑水上山,再用喝水的缸子,一缸一缸浇到树苗上,高西沟的6座山上就有了陕北最早的人工松树林。”高锦仁对记者说。

为什么是高西沟?

2003年4月,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作家协会组织作家赴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采风,冷梦是其中的成员之一。

在此之前,冷梦已因中篇报告文学《黄河大移民》而扬名文坛。

“我最早关注生态是在上世纪90年代。是从对黄河中游的三门峡水库移民的调查开始的。”冷梦说,至今她都无法忘记那些移民的哭泣。“大坝一建,淹没了整个陕西渭南地区。那个地区是什么概念,水肥田沃,是陕西的‘白菜心’。但为了国家利益,说迁就迁,还是迁往最苦的地方,渭南的老百姓有多大的牺牲精神?”

冷梦告诉记者,调查结束后,她就开始写《黄河大移民》。“已经做了不发表的打算,但我还是坚持要写出来,不写我会内疚一辈子。”

結果,《黄河大移民》还是顺利发表了,这部触动三门峡库区移民这个“禁区”的力作,在文坛引发强烈震动。1998年2月,《黄河大移民》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

因为《黄河大移民》,冷梦开始持续关注黄河,关注贫困地区的生态问题。

在2003年的采风活动中,冷梦先是随省作协的党委书记雷涛等人来到作协在米脂县的扶贫点—牛圈塔村。整个村子的贫穷,惊呆了这些来自省城的作家们。“我们出发前募集的2800元的扶贫款,在这里完全是杯水车薪。老乡们的千恩万谢,让我们心里都沉甸甸的。”冷梦说。

在牛圈塔的扶贫活动结束后,时任米脂县委书记张雁冰对作家们说,“来一趟不容易,就过了沟再看看吧。”

于是,大家跟随张雁冰翻过一道山梁,来到了高西沟。

作家们再次被惊呆了!

牛圈塔和高西沟,山连山,沟套沟,一样的地形地貌。从一定程度上说,牛圈塔的自然条件还优于高西沟,但高西沟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

“一座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水库波光潋滟,岸边垂柳,路旁白杨,人在岸上走,鱼在水中游,跟进入图画一样。左岸连绵几座山头绿森森一片,仔细听听,隐隐约约像是有松涛声。”这是冷梦在后来的《高西沟调查》一书中所描述的她第一眼看到的高西沟。

其实,这次采风活动,作家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写出一批扎实的作品。但是,原定的选题计划中并没有高西沟。“张雁冰不知从什么渠道得到了我们这次采风活动的目的,并且知道新任的市委书记正在选自己长期蹲点的村庄。”冷梦回忆起往事笑着说,“张雁冰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

最终确定的选题名单上有了高西沟,冷梦成了这个选题的调查人。“当时我的出发点是,想通过高西沟启示所有贫困农村。”冷梦说。

谜一样的村庄

在冷梦看来,高西沟是个谜一样村庄。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高西沟人就自觉地选择了退耕还林的路子。“这可能在中国农耕史上,也是第一例。”冷梦说。

nlc202309032028

据高西沟老村长高锦仁回忆,高西沟大规模地保护生态始于1958年。那一年,高西沟人在村支书高祖玉带领下,退耕坡地种草300亩,植林30亩。

“高西沟成名要比大寨早。”冷梦说,“经常有人把这两个村子放在一起比较,甚至会提出这样一个假命题:当初选择的是学习高西沟的话,那么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是不是会完全不同?”

高祖玉是著名的“三三制”的创始人,与当年的大寨书记陈永贵一同接受过毛主席的接见。他曾数次去过大寨考察学习,但却没有跟风,他说,“我们与大寨的地理地貌完全不同。”

当时正值“大跃进”时代,米脂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造梯田,只有高西沟有自己的想法。“修了梯田需要肥,肥从哪儿来?要有牲口;牲口吃什么?吃草;草从哪儿来?向山坡要。”他们按照这个朴素的想法,将村子三分之一的土地植树造林,三分之一的土地种草养牧,三分之一的土地种粮务农。

“1964年,高西沟的沟里山上就插着‘严此禁牧’的牌子。”冷梦说,这是农民自己的话,“校对书稿的时候,校稿人说这句话不通,我说你千万别改,实际就是这样。如果这牌子还在的话,可能算是中国农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让冷梦惊叹的是,高西沟人经历过解放以后中国农业的两次大变革,却依然能坚持适合高西沟发展的模式,“真是奇迹”。

1982年,全国各地实行包产到户,高西沟山上660亩松树林眼看保不住了。村子里的老人流着泪不让分:“我们流过多少血汗,才栽活了这些树。”

时任村支书高锦玉开口了:松林是什么?是我们高西沟骄傲的地方,没有松林,我们高西沟还有什么?

经过全体村民讨论,山上的松树林等林地全部作为村里的集体土地保留下来。

黄河里没有高西沟的泥

在冷梦看来,高西沟的奇迹,不仅在于有像高祖玉这样的带头人,还在于当时米脂县有一批下放到基层的农业技术优秀人才。

“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阳坡建果院,弃耕坡地种牧草,荒坡险洼种柠条。”这是高西沟老少皆知的顺口溜。冷梦说,“高西沟就是按这个思路建成了如今的这模样,而这个思路正是高祖玉向农业技术人员请教后总结出来的。”

高西沟还有一件引以为傲的大事,那就是村民都会的信天游里所唱的那样:“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的黄河里没咱高西沟的泥。”

1952年,黄委会的水利专家陶克在毗邻米脂的绥德县韭园沟打起了一座大坝,当时年仅23岁的高祖玉专门跑去看了,好生羡慕。不久,黄委会的两个年轻技术员来到了高西沟,高祖玉第一次听到“水土保持”这个词,也第一次知道了在沟底打坝,把山上冲下来的泥土淤到沟里,就能在沟里“长”出地来,而且是“肥得流油的好土地”。

大字不识几个却极其好学的高祖玉成天跟在两个技术员屁股后面,问东问西,不仅学会了打坝选址,而且掌握了一些淤地坝的技术要领。黄委会的技术员离开时,高西沟已打好了两座坝。

第二年雨季,高西沟打的两座坝被冲毁了一座,可剩下的一座坝,依然让高西沟人见识到了淤地坝的好处,他们淤出的三亩地,赶在洪水再次到来前,收获了几百斤粮食。

1961年春,时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的常黎夫带工作组来到了高西沟,驚喜地发现赤目千里的黄土高原,还有这样一个“世外桃园”,《陕西日报》当即进行了报道。

随后,《人民日报》也派来了记者。1962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的文章,报道了高西沟村的水土保持经验。

1965年,大寨经验向全国推广后,高西沟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大寨式”典型。1966年,中央新闻纪录片厂在高西沟拍摄了著名的《劈山造田》纪录片。

“这时的高西沟声名远扬。”冷梦说,上世纪70年代,就连在陕北插队的知青们都会唱《歌唱高西沟》。

1978年6月,陕北连降暴雨,黄河发生大洪水,榆林、延安两地多个乡镇满目疮痍,而高西沟却没受任何损失。

2008年,央视拍摄了纪录片《水问》,高西沟人人都记得第四集其中的一段话:据水利部门测算,近50年里,高西沟累计拦截泥沙总量达180万吨。

当年,雷涛曾告诉冷梦,他站在高西沟的山头听张雁冰讲完高西沟的历史后,想了很多很多:“我们不学高西沟保护生态环境,而学大寨把山一层层全部修成梯田,是一种历史性谬误。”

梦回高西沟

冷梦在高西沟是个绝对的“名人”,村里人一提起省城的作家冷老师,都是津津乐道。

米脂县委党代会常任制办公室主任贺拓有保留工作笔记的习惯,他有两本工作笔记专门详细记录了自2003年开始陪着冷梦及一些外地媒体来高西沟调查采访的情况。“每次她什么时候来,采访了什么人,问了什么问题,遇到什么情况,我都有详细的记录。”

2008年之前,贺拓是米脂县高渠乡主管宣传的副乡长。“2003年我第一次到高西沟村,就是贺拓骑着摩托车带着我漫山遍野地跑。”冷梦笑称,贺拓当时不仅是司机,而且是翻译、厨师兼秘书。

贺拓清楚记得,2003年7月,冷梦在高西沟村的村民家住了7天;2005年10月到11月又住了20多天,当时陕北已经天寒地冻。“每天采访结束后和她交流,她都说自己被高西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感动。”贺拓说。

2007年初,《高西沟调查》出版后,高西沟的村民们聚在一起,谈论书中的情节,婆姨老汉们常常为书中一些细节的出入争执半天。

这本书成了高西沟人的“宝”。高西沟现任村支书姜良彪告诉记者,“2010年拍摄《陕北启示录》的时候,《保卫黄河》这集全是讲高西沟的历史,我就把冷老师的这本书给了导演。”现在只要有上级领导或媒体来,姜良彪都要先递上这本书。

因为《高西沟调查》,冷梦对高西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姜良彪说:“直到现在,村里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她都知道。”

2012年7月,冷梦陪湛江电视台拍摄纪录片《梦回高西沟》。“她还是点名让我骑着摩托车带着她和摄制组满山跑。”贺拓说。

即使去国外考察,冷梦看到当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也会想起高西沟。“国外的现代化农场式管理模式是非常好的。”冷梦说,如果将来有去高西沟挂职的机会,她会把这件事情做起来,推动当地“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冷梦告诉记者,气质决定作家的文学观念,“我对住在这条大河岸边的农民的关注和思考,恐怕一生都不会改变。”

(本文参考冷梦《高西沟调查》一书,部分图片由贺拓提供,一并致谢!)

上一篇:我心爱的钢笔下一篇:焊接加工专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