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2024-05-22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精选6篇)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第1篇

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最为显著的是,由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旅游业由外交工作的重要补充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明显变化。概括地说,旅游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产业转型期、战略提升期、矛盾凸显期。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为时代赋予旅游业的光荣使命和历史重任。

当前,我国旅游业拥有很多明显的发展机遇,“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旅游业将保持较快发展的势头。但由于受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深层次的一些矛盾依然存在,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出现,造成了发展机遇与新旧矛盾交错丛生、相互并存。旅游业只有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尽快实现战略转型和战略提升,才能跨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宏观决策上,尤其需要关注和思考下列问题:

一、旅游业阶段性特征与产业功能问题

旅游业的产业性质、产业定位、产业功能等问题,是旅游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政府决策部门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任何产业的功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的变化相适应。以改革开放为标志,旅游业的功能实现了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而今旅游产业功能又在悄然变化,即从“产业”逐步转向兼具经济产业和社会功能的双重特性。旅游业的功能现已明显超出了经济范畴,旅游贡献也已打破创收创汇的单一经济概念。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新的资源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在加快中西部地区脱贫致富,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方面;在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旅游业的综合功能日益明显,已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功能。

当前,旅游产业功能表现出几个明显特征:

(一)“民生”与“国计”相统一。去年入境旅游已达1.25亿人次,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已超过13.9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893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1000万人。旅游业已成为事关亿万“民生”的大产业;直观地来看,旅游似乎并非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国计”大事,但已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影响着国家总体的“软实力”。一个旅游业不发达的城市,实现不了国际化、现代化和信息化;一个旅游业萧条的国家,也很难称得上政通人和、繁荣昌盛。

(二)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并重。虽然旅游业的创汇创收数额日益提高,但经济功能已不再是压倒一切的;而社会功能越来越明显和重要,它不再是经济功能的附属品、派生品,不仅已可与经济功能并驾齐驱,而且在旅游发达地区已超出了经济功能。因此,对旅游业进行客观评价,既要防止过于强调经济功能,也要避免泛论旅游业的功能,应把发挥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一体并重地纳入工作“主渠道”。

(三)旅游活动与文化属性互为表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缺少文化没有魅力,文化缺少旅游没有活力。只有实现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四)多重概念与业态开放的特别属性。旅游是一个多重性的复杂概念。按照老百姓通常的理解,“旅游”就是游览观光、度假休闲,显然这是“小”旅游的概念;按照业内传统的和非严谨的理解,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这是“中”旅游的概念;如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旅游是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居住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这个定义是“大”旅游的概念,要比习惯性的理解宽广很多,它包括了参观、游览、度假、休闲、疗养、探亲、差旅等活动,也包括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活动,还包括了正在陆续出现的各种新兴旅游业态。因此,发展旅游绝不仅是利用山水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而是一个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素质提升问题

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必由之路,关键在于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就提出了“两个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的转变,一个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但至今未取得明显成效。相当一些旅游企业的竞争不是靠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而是打“价格战”;旅游饭店出租率不高,旅行社微利或亏损运营,旅游景区以提高票价营利,旅游汽车公司竞争激烈;旅游产品和服务比较粗放,旅游促销手段单一落后;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入境旅游接待效益差距明显。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转变迟缓,关键是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尚未从根本上牢固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尚未从根本上以提质增效的理念取代对规模、速度的片面追求,尚未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的樊篱与束缚。这既是问题存在的根源,也是今后应予解决的重点。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我国旅游业起步于“一穷二白”的基础,曾创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不少经验。例如,“建个大门就收费”的起步发展;“边开发、边投入、边收益”的发展模式;“以旅游养旅游”的“滚动发展”等。任何经验都是具体环境和条件的产物,不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广谱性;同样,旅游发展观也应与时俱进,而不能固步自封、长期因循,在迫切需要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的今天,尤其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经验。过去的经验不一定适于今天,旅游大国的经验不一定适于建设旅游强国。我们所应探索和创造的,应是如何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发展旅游业。这种看似是发展方法的战术问题,实质上是发展观的战略问题。

(二)努力建设科学的旅游指标体系。要以形成科学的发展导向为目标,打破单纯以规模、数量、速度论成绩的思维惯性,建立全面反映效益、成本、质量、贡献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既有旅游产业规模和速度的概念,也有综合贡献率、市场竞争力的指标,包括拉动投资、安置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环保、优化生态等,最终达到凝聚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三)深入拓展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不能仅靠开发新资源、建设新设施,而必须在深度利用、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旅游消费是重复发生的,消费需求的空间是无限的,而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则是逐渐减少的;旅游消费具有低消耗、重复性、多层次的特征,通过改造升级现有旅游产品,就可以不断扩张市场供给;新的开发需要较大投资和全面配套,投入使用和投资回报需要一定周期。因此,旅游发展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规模,集约化发展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然选择。

三、旅游产业化与产业升级的问题

产业化是一个产业的发展机制逐步健全的工作目标。对旅游业来说,产业化是实现旅游产业升级的条件和基础,是从“做大”走向“做强”的必然选择。旅游业从“事业”向“产业”转变,是迈向产业化的基础,但并不等于产业化;旅游“六大要素”是产业化涉及的必要领域,也不等于产业化;产业化是指旅游产业完全彻底地按照产业规律去运行,是旅游产业运营机制更为完善的要求。实现旅游产业化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的扩张和裂变。由单个产业要素发展扩张为产业链,通过拉长产业链建立与相关产业密切的关系,使之成为旅游业的紧密层伙伴。二是建立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机制。旅游业的投资者、开发者、经营者应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建立分工合理的市场利益共享关系;上下游的旅游企业之间、相关企业之间、同类企业之间,应实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集团化、网络化、协作化。三是提升旅游业的区域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形成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旅游消费环境。五是扩大和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贡献率。

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问题,国家旅游局在深入研究基础上,2006年1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工作思路。

(一)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市场体系。重点是推进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旅游行业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二)建立开放的、包容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重点是促进相关社会资源向旅游产业集聚。

(三)建设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体系。重点是促进旅游城市、旅游县、旅游乡镇三个基础层次的旅游目的地建设。

(四)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在全面提升观光产品的同时,加快休闲度假产品体系建设,并且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产品体系。

(五)建设构架合理、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和人才体系等。

四、扩大开放与培育统一大市场问题

旅游业是天生的开放性产业。旅游目的地的无限量、旅游消费要素的多样化、旅游客源的多层面、旅游市场的一体化,决定了旅游业应该是高度开放的。但长期以来,受地方利益和行业利益的影响,旅游市场中形成了各种形式的保护性壁垒,具体表现为:限制外地投资者设立旅游企业、限制外地旅行社发展网络、限制外地旅游车辆经营、限制外地导游从业等。这些自我保护的壁垒,严重阻碍了旅游市场在全国的开放,既影响了市场主体的充分竞争,也成为旅游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深层次障碍,客观上导致了对内开放滞后,并影响了对外开放效应的发挥。因此,切实深化和扩大对内开放,是进一步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条件和基础,也是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要坚决消除各种形式的保护性壁垒,并防止产生新的壁垒性障碍。

(二)加快旅行社业对内开放。作为兑现入世谈判的承诺,国家旅游局已宣布提前取消对外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为了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进步,还必须把解决旅行社业长期存在的问题作为扩大开放的主要目的,切实推进旅行社专业化分工和网络化发展。而要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就必须强调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步伐相协调,强调以消除自我保护性壁垒为先导和基础,强调扩大旅游市场对外开放是为提升旅游产业服务的。因此,旅游部门在研究新形势下旅游市场和产业监管手段等问题时,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破除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放宽旅行社的经营代理和加盟许可;要更多地运用法律和市场的手段,坚决扫除自我保护的地域性壁垒和排外性限制;在率先建立国内统一的旅游大市场基础上,适时扩大旅游市场的对外开放,逐步实现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努力争取对外开放效益的最大化。

(三)加速提升旅游企业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旅游局就在全行业倡导和推进旅游企业制度改革。目前,东部省市旅游企业已基本实现了国有资本的退出,但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国有大型旅游企业改制也比较滞后,成为导致旅游企业“小散弱差”、长期不能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十一五”期间,旅游企业能否根本性地提高市场竞争力,带有机制性意义的问题将取决于企业制度状况,关键性的出路在于加快企业制度改革步伐。

五、提升旅游供给与拉动旅游消费问题

旅游消费具有求新求异和逐步升级的市场特征。90年代初,我国旅游界就认识了这一市场规律,提出了开发度假旅游产品和完善产品结构的市场理念。目前,全国省一级旅游度假区120余家,并兴起了一批生态、海洋、乡村、体育、健身、游艇等专项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配套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国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还处于初级化的阶段:旅游产品以观光型的为主,开发思路也以观光型的为主导,普遍追求大流量的旅游接待;旅游产品粗糙的多、精品的少,资源型的多、文化提升型的少;产品供给只能满足初级化、大众化市场,个性化、舒适性明显不足。当前,旅游产品供给水平不高,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要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开发理念。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产品,再考虑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资源导向”观念,已明显落后于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以“市场导向”理念取而代之。旅游需求市场固然在不断扩大,但市场扩大不仅是在规模上的,还包含了对质量提升的需求,只有相应地、超前地提升产品供给水平,才能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市场消费,拉动市场供应。这是旅游和所有服务性商品区别于一般商品的特性,也是实现旅游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二)要科学划分旅游市场。旅游产品要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就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对应。这种划分包括很多类型和方法,简而言之,高端旅游产品不可能是大流量的接待,也不可能是低廉价格和微薄利润,它所对应的应是远距离旅游市场,应能够充分体现旅游、文化和生态价值,体现物有所值的旅游配套服务;大众化旅游产品应是较大流量的接待,食宿、交通、服务等体现出大众化,市场分类上也应以近距离市场为主。例如,西藏旅游因其资源独特、生态环境脆弱、可进入性差、旅游花费高等特点,应定位为高端旅游产品,在价格上应与一趟欧洲游差不多,在旅游流量上要保持适度控制,才能实现旅游发展与相关要求的配套和协调。青藏铁路通车以后,客运能力大幅提升,使这个问题的研讨变得十分现实而迫切,尽管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都会在战略上显示出产品与市场细分的重要性。

(三)要体现文化和特色。这是提高旅游产品档次的关键,也是赢得客源市场的重要竞争力。缺乏文化的旅游产品只能暂时供给低端市场,而不可能有长期的市场竞争力。不仅旅游景区要体现特色,避免粗放性和雷同化;旅游住宿也要体现档次差异,体现旅游、度假、商务、会议等不同用途;旅游线路的设计,也要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更好地适于不同客源层次的需求。

(四)要积极适应旅游消费规律。目前,我国旅游市场正在快速与国际性规律接轨,即从团队到散客、从观光到休闲,但产品开发、宣传促销、旅游接待明显不适应市场需要,造成了产品供应与消费需求的明显脱节。旅游企业只有主动对应市场需求,全面提升产品供应能力,才能满足和拉动市场需求。

六、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旅游一向被认为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但具备这种可能性和潜在性,并不等于就有这种必然性和现实性。近年来,因开发不当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并不鲜见,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的旅游资源消亡。因此,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旅游资源保护形势的严峻性,全面提高旅游资源的识别和保护意识。

(一)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总的来看,由于旅游开发不当所造成的资源和环境破坏,是影响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一个因素,但并非最主要的因素。各级旅游局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管部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该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要强调搞好规划,加强管理,严格实施旅游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审计,坚决纠正影响资源与环境的各类旅游开发行为;要提倡生态旅游消费方式,引导旅游者强化环保意识;要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形成绿色旅游管理体系,推动旅游绿色产业体系建设。

(二)提高全社会对旅游资源的识别和保护意识。旅游资源是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混合资源,无论是自然型的旅游资源、人文型的旅游资源,还是社会型的旅游资源,都是与其他资源相伴共存、多位一体的,例如,水电资源、矿山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江河资源等,往往也都是旅游资源。因此,在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很容易发生与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冲突,这类现象在有些地区已不少见,虽取得了一时的经济效益,但使旅游资源遭受了毁灭性破坏,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优势缺乏认识,不能综合权衡和统筹旅游产业与其它产业、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也就无从谈论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由于近年来资源性开发投资明显增加,各类开发建设对旅游资源造成了空前严峻的威胁,其危害程度要远远大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三)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加速旅游市场的发育,但如不能妥善处理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也会加剧旅游资源的破坏和消亡。例如,一些地方为了加速脱贫致富,实施了诸如“消灭茅草房”、“村村通公路”、“移民搬迁”等统一行动,在专项配套资金和行政力量的推进下,大量古老村落、特色民居、民族民俗文化、原生态生活环境被“城镇化”、“现代化”、“标准化”。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城乡之间交流的活跃,广大农民主动改变千百年流传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生活环境,追求和模仿城镇化的新农村生活,使原本可开发为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原生态农村生活,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实质上导致了大量旅游资源走向湮没和毁坏。

从一定意义上讲,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就是保护、继承和弘扬精神文明,其深远意义一点也不逊色于物质文明的发展。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第2篇

当前我国港口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战略性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世纪.全世界的港口都将会面对全新的问题,面临全新的挑战.

作 者:茅伯科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港口英文刊名:CHINA PORTS年,卷(期):“”(3)分类号:F5关键词:

当前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战略意义 第3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市场经济

我国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很快, 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 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 产业的质量也有所改善, 产业的效益也明显增高。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其他产业相比较虽然不是很大,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 己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1995年6月, 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1995年~2010年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 纲要指出体育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用1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 门类齐全, 结构合理, 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

有学者预言, 全球化将成为未来50年世界经济的主题, 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经济、科技、文化等交流的扩大,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而长期生存发展, 今后一个民族最大的光荣是在全球化的价值中增大自己的份额。各国向国际社会开放并主动融合, 已成为新世纪的重要特征。体育产业的全球竞争对每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在运作成本、能力、效率等方面都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的要求, 带来大量外生性课题。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全球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全球化带来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 同时, 全球化在本世纪末所造成的国际社会互动和机会, 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在国际资本对本国体育市场的强烈冲击之下, 在国外规范的市场操作和高水平的经营管理的竞争之下, 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产业, 要迎接全球化和全球竞争的挑战, 必须尽快实现低成本、强能力的目标, 增强本国体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体育产业的刺激和拉动内需作用

体育产业是刺激和拉动内需的经济部门。在过剩经济时代, 国家经济发展必须实行刺激消费、鼓励消费, 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来扩大内需, 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据有关资料报道, 在过去的加年中, 居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在60%左右, 居民消费每增加1%, 可带动GDP增长约0.5%。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领域正面临着内需不足, 增长乏力的状况。体育消费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于消遣娱乐的认识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工业发达国家产生了有关游戏、娱乐、运动、消遣的理论, 终于成为了一种公认的社会文化活动, 也形成了一个收入甚丰的体育文化市场。体育产业在几个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迅速发展, 为休闲娱乐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设备和器材。在美国, 联邦政府、州, 以及私人均投资修建了室外设备, 使竞技体育、野营活动、水上活动、冰雪活动的开展条件大大改善。如以往不开展滑雪运动的日本, 也大量地修建了高山雪场, 现在平均每15个日本人就有一人参加滑雪运动, 从而带来了很高的产值, 1987年美国体育产业总值为587亿美元, 1988年为630亿美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 1993年则超过了700亿美元。体育产业向社会提供健康消费。在一个进入小康而逐渐富裕起来的社会, 人们的健康价值观念急剧变化, 关于健康的消费就会迅速增加。而且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 居民疾病谱、死亡谱的变更, 社会健康费用增加很快。

二、体育产业可以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就业

美国1998年体育产业产值为630亿美元, 超过了石油化学工业 (533亿美元) 、汽车工业 (531亿美元) 等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值, 成为美国第二十二位的支柱性产业。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 20世纪80年代末已跻身于国民经济十大支柱性产业;而瑞士体育产业是该国第十三位支柱性产业;英国体育产业产值达70亿英磅, 超过汽车制造业、烟草业的产值, 政府每年从体育产业中获得24亿英磅的税收。目前, 我国己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业专业市场, 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 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另外, 每年各地举办的商业性竞赛和表演约有300次~500次, 营业额约8000万人民币。

体育产业的产值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与此同时, 体育产业将为社会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劳动就业成为社会主要问题时, 体育产业在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1995年, 美国体育产业提供了23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521亿美元的收入, 以及2332万个间接就业机会和750亿美元的家庭收入, 美国体育产业所支撑的经济活动在产业活动方面超过4000亿美元, 为美国家庭带来1270亿美元的收入 (家庭收入增加24个百分点) , 容纳460万就业人口 (就业人口增加2个百分点) 。, 澳大利亚在体育行业工作的人员达到95万人, 其中44%的人从事的是全职工作。体育为人们提供的就业机会与其他一些主要行业相近或稍高。这些行业有农业、铁路、管道服务、交通服务业和纺织业。从目前我国的产业构成与就业增长关系来看, 以引进技术为主要途径的外生型技术创新模式使得生产的规模经济水平实现了跳跃, 经济增长的边际就业弹性加速下降。我国就业, 无论是总量弹性, 还是第一和第二产业就业弹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都急剧下降, 而第三产业的虽然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略低, 但产业就业弹性最高, 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在促进社会就业, 实现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最大。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第4篇

当前的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有非常好的一面,也有问题非常严重的一面,如果我们多看一些好的方面,可能觉得很不错、形势大好,如果多看一些负面的东西,就可能会觉得悲观无望。总的来讲,政府发布的信息好的方面多一些,民间可能悲观情绪比较重一些。目前中国经济好的方面,主要是我们多年来强调的转型,现在已经开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的第三产业已经超过第二产业占50% 左右,这是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成果;另外,我们的新兴产业,不管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还是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如果看这些方面,应该说经济形势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实体经济困难重重,中小企业危机四伏,过剩产能蕴藏着极大的风险,问题也非常严重。

目前的形势是一种胶着状态,但我并不悲观。我们分析经济形势,不要只看GDP、CPI 这是经济学家常看的数据,因为这些数据不能完全反映经济运行的本来面目。现在我们的经济数据表现得不十分理想,进出口、投资、消费的增长率都大幅度下降,拉动经济的三大要素都遇到了很大困难,GDP 往下走也是必然的。至于GDP 增长会是5%、6%,还是7%,关键就看两个指标:一是就业,如果就业出现了问题,那经济就会出现重大问题,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来调整;二是政府的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如果出现负增长,政府的正常运转就会出现困难。所以只要守住这两条底线,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所谓转型,就像赛车转弯一样,必须要把速度降下来,因为只有减速才能转弯。现在我们的速度下来了,开始转弯了,这是好事,但这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很多企业无所适从,发现过去的一套模式已经不行了,一部分企业还面临巨大的困难,但这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因为只有度过了转型这个时间点,国家的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才能沿着新的发展道路一马平川继续前进。

所以,经济形势大家要分析,经济发展是要靠政府、靠企业的努力才能实现的,如果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地方政府都能够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按照转型升级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国经济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信心建立在两个中国特有的基础之上:第一,我们的民营经济,现在已经占到了全部GDP 的65% 以上,民营经济经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考验,活力是无穷的,只要给点阳光就灿烂,所以即便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在我们党发展民营经济方针的指引下,民营经济是可以克服任何困难的。

第二,中国有战略纵深的空间。这个战略纵深指的是什么呢?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所以当某个问题在东部出现时,可能还没有传导到中部和西部,有一个纵深差,给我们留下了调整战略、逐步适应新发展的时间。不会像一些小的国家,可能出了问题一下子就不行了。很多西方国家不明白中国这个优势,总觉得中国好像出了问题,但最后又没有出现问题,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国发展的不平衡,调整的空间是比较大的。

所以,中国有两个基础条件,充分的市场活力和纵深的战略空间,遇到困难只要应对得当,完全是可以克服的。

再看中国的国际环境,我们以前都寄希望于外国人买中国的东西,现在这个模式已经发生逆转,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淡化全球化概念,强化区域同盟,修改贸易规则,搞贸易壁垒,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筑起一块一块的区域壁垒,给中国产品出口制造了困难。那我们怎么办?中央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通过实施,把一块一块的贸易壁垒冲垮,这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

“一带一路”提出来以后,行动要跟上去,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中国的优势是什么?第一,资金充裕,我们有4万亿美金外汇储备,与其买美国国债,不如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用国际化来锻炼我们的企业;第二,工业的优势,现在国内比较痛苦的是产能过剩的问题,实际上这些过剩的产能并不是落后产能,有的还是很先进的,这些产能国内用不上,但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是急需的,通过“一带一路”,我们给他们投资建厂、解决就业、增加税收,这些国家非常欢迎,慢慢跟我们的关系就近了。所以从国际角度来看,我们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但是可以有各种办法化解。

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净资本输出国了,随着我们各项改革的深入,中国对外投资还将大幅度增加。对于中国而言,除了刚才讲的突破西方对我们的贸易壁垒之外,我们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将形成一大批跨国公司。我们现在不仅要挣中国人的钱,将来还要挣全世界人的钱。我估计10年以后,中国的跨国公司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很多企业会成为世界上大名鼎鼎的跨国公司,这个意义是非凡的。现在中国GDP 排名世界第二,但更能反映一个国家最终的综合实力的指标是GNP,GNP 的数据日本远超我们,所以我们不能骄傲。要通过大规模的“走出去”战略,做大我国的GNP。

总的来讲,我们的形势虽然很困难,但是我们有办法,我们还有优势,只要能运用得好,这些困难都不在话下。所以,信心要有、危机意识也要有,不要光有危机意识没有信心。我们一路从困难中走过来,现在已经有了庞大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国家实力,只要大家想明白了、政策落实了,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十三五”期间的三个改革重点

当前我们还面临一个抉择,发展速度降下来了,经济转型已经开始了,怎样能把经济转型坚持进行下去?因为经济转型是痛苦的,如果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利益不能弥补减速带来的负面效益,那这个转型可能就会失败。现在经济减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新生力量的增长,去抵消这些困难和问题。但是如果新的经济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老的模式就已经垮了,那中国经济就会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现在国家正在制定“十三五”的规划,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我认为,“十三五”期间,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是改革,而改革有三个重点:

第一是政府的改革。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府和其他的政府是不一样的。当前政府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提出来的“一百年不动摇”。因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个根本性矛盾并没有改变。不要以为现在中国人富了,中国的人均GDP 还排在100 名左右,中国还没有真正富起来。如果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没有把蛋糕做大,总想着怎么分得更好一些,这怎么可能呢?应该是一边把蛋糕做大,一边把蛋糕分好,所以经济建设不能丢,应该明确“十三五”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对老百姓、尤其是企业界来说,目前政府的问题是有些政府一是不作为,二是不会作为,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稳稳当当混下去就行了。我们的企业正处于转型的关口,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如果政府不作为、不会作为,就会出现问题,这是绝对不行的。

当前政府改革是简政放权,这个方向是对的,但企业感觉还是太慢了。尽管政府一公布就是取消几百项权限,企业还是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动静,没有政府还是办不成事,自己想办事不行、政府不知道也不行、政府不同意也不行。我认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采用建立负面清单形式,明确规定政府管的几件事,其他的都可以做,这就是负面清单。这项改革难度很大,牵涉到很多政府利益上的问题,但一定要作为政府改革的一个重点。

第二个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我们看到,现在的国有企业和以前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有企业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有一批国有企业发展的非常好,比如说高铁,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们现在的铁路,吸取了当年引进汽车时的教训,当时讲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拿到,我们的汽车厂生产的外国品牌汽车连动一颗螺丝钉的权力都没有,国际汽车展更是进不去。高铁建设就吸取了这个教训,想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就要把技术拿出来,我们集成了各国的技术,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高铁技术,一下就世界领先了,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核电也是一样,外国的核电企业来中国,也要把技术拿出来,再加上我们集中力量去研制,我们现在的第三代、第四代核电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还可以出口。

所以说,国有企业是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应该全力支持、加速发展这样的国有企业,但是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体制优势不能发挥,就应该腾出生产要素,为能够更高效利用生产要素的企业创造条件。十八大里有一句名言大家都知道,“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我们的资源过多地配置给了无效或者低效率的企业,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就减弱了。

所以国有企业的改革非常重要,国有企业的改革现在也正在进行中,大家要形成共识:在军舰、潜艇、导弹、卫星这类能够发挥社会主义体制优势的领域,应该加强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就不能用国有企业这种模式,我们研究的建议是,国有经济不一定要以企业的形态存在,而应该以国有资本形态出现。比如我们现在有100 多万亿元的国有资产,可以把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到民营企业,跟着民营企业一起赚钱。国有资本干什么?就是盈利,资本的本性就是盈利,盈利以后就做改善民生的事,这才是国有资本最大的正事。那些可以发挥体制优势的行业,例如高铁、核电、航天等,这种行业可以保持国有企业形态经营。

第三个改革的重点是金融。我们的金融存在很大的问题,上市公司里,金融企业的利润占到了所有企业利润总和的50%,太高了。等于银行挣走了一半的钱,企业给银行打工,剩下的利润里,垄断企业又拿走了相当一块,其他的企业都只能喝汤了。贷款利息太高,很多企业拿到10% 的利息都已经很高兴了,现在干什么可以赚那么多钱?中央、国务院开了很多次会,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小企业一是贷不到款,二是贷款利息太高。因此,金融不改革,这个问题就很大。

现在谈到金融改革,大家都在讲人民币国际化、贷款利率市场化,企业家就觉得这些问题离我们还很远。现在贷款利率自由浮动,反而对民营企业不利,比如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要来贷款,就往下浮动,降低利息;民营企业要来贷款,那就往上浮动。现在迫切的要求是把贷款利息降下来,民营企业将来能不能拿到5% 的贷款利息,敢不敢设这个目标?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这个血液要是没有,或者不干净,那金融就没有起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刚才讲的“十三五”期间的三个改革重点是非常重要的,要把这些改革的内容实施下去,给所有的市场经济主体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在“十三五”期间的战略选择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什么说是重大的变化呢?

以前的资本主义是靠资本运作,现在资本运作已经过时了,生产要素的权重已经发生了变化,信息和科技成为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 年代初期就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大家要清楚,现在不要再走老路,只想着抢煤矿、铁矿那些资源了,要占领的制高点是信息和科技,要瞄准科技发展的方向,工业4.0、机器人、3D 打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这些都是新的科技发展的方向,民营企业有这种能力。

另外,新兴产业发展的也非常快,蕴藏了无限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之前听一位民营企业家讲,他们的投资都是瞄准中产阶层消费的产业,中产阶层消费什么,他们就投资什么东西,我觉得他这个思路很好,中国的中产阶层这个群体将来肯定会人越来越多的,这批人逐渐富裕起来以后,他们的消费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所以民营企业在“十三五”期间的战略选择,要综合考虑每个企业所处的地区、行业的比较优势,选择自己发展的思路,千万不要再走之前的老路。如果还固守老的发展思路,后面肯定走不下去的,早转型早受益。

首先,民营企业要尽早拥抱互联网,不是说都变成互联网企业,实体企业也应该有互联网的思维,应该与互联网融合。其次,民营企业要重视科技开发。民营企业要有自己的研发队伍,要有科研经费投入。有的企业家认为,搞什么科研呢,有什么成果我买、要什么人才我挖就行了。以前是这样,现在不行了,现在做科技型的企业,必须要有自己扎实的科研队伍,培育自己的研发力量。我们现在每年有800 万大学生毕业,中国的大学生成本相对廉价,所以现在正是低成本创新、研发的好时期,民营企业要把握住机会。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第5篇

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的总体特征。在当前,重庆的人口计生工作既有着共有的发展机遇,更碰上独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我们需要在弄清当前人口计生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加大人口计生改革创新力度,多渠道、全方位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和率先建立人口计生工作“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面临的突出问题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人口计生工作,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低生育水平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严峻的人口形势和复杂的人口发展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多,贫困人口多,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此外,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2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市人口的12%以上,本世纪中叶将占全市总人口的1/4强,且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难到位。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困难重重。

2、基层基础工作仍很薄弱,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是少数地方不注重抓基础工作,也有少数地方党政领导不够重视,忽略抓基本国策之事,还有一些基层干部信心不足,放松管理,造成生育秩序较乱,违法生育突出,工作出现“滑坡”。此外,育龄群众传统的生育观念还未发生根本转变,与现行的生育政策之间矛盾突出,差距较大。各级党政和人口计生部门对工作环境、条件变化的应对措施,以及对新形势、新情况的把握能力有待改进和加强。

3、统筹兼顾很弱。各项经济、社会惠民政策与人口计生基本国策不协调、不兼容,甚至出现倒挂,对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带来冲击的状况没有很大的改变,修补政策“漏洞”的措施和效果都亟待增强。此外,新的困难群体开始出现。率先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父母相继进入老年,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父母年迈而缺乏保障,庞大的人口在未来几十年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和影响极为深远。

拥有的战略机遇

人口计生工作所拥有的战略机遇是多方面的,除了实施利益导向、长期稳定宽松的发展环境、人口计生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等共同机遇外,重庆拥有以下特有战略机遇。

1、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是全党全国各条战线的根本政治任务,也是人口计生系统的根本政治任务,科学发展观为人口计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目前全市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将为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把人口计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思想和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科学发展观要求上来,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的务实行动。从而增强人口计生系统的谋略能力,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加大协调力度,将人口计划生育有效融入重大公共决策之中,真正实行综合治理;坚持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国家、集体、家庭利益兼顾、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实现人口转变的再飞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2、有国务院3号文件的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市改革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赋予重庆市新的使命,将重庆市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市改革发展导航指路的“314”总体部署后,又专门为重庆市制定了3号文件,这是重庆市所独有的发展战略机遇。国务院3号文件是重庆第二个10年发展加速的合订本,优惠政策多达22条,含金量高,可争取国家买单的专项金额可达8000多个亿。国务院3号文件要着力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医疗卫生、居民住房、库区移民、扶贫开发等重要民生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国务院3号文件还就重庆市人口计生工作提出“健全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人口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建立快速、科学的人口信息采集和监测机制”的明确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有利于加快重庆人口计生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各级人口计生干部一定要牢牢地抓住这一特有机遇,以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扎实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3、共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试验区。国家人口计生委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共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试验区合作备忘录》,使重庆市人口计生工作又拥有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标志着国家人口计生委和重庆市的务实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合作备忘录》签订后,国家人口计生委履行承诺,一定会加强与重庆市的务实合作,一定会采取有力措施共同做好试验区建设,一定会密切关注重庆市的人口计生工作,积极给予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又一特有机遇,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抓好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的各项工作,如期或提前实现《合作备忘录》既定的发展目标,为重庆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建议及对策措施

人口问题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该解决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首先必须把人的问题解决好;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城乡统筹的直辖市这三个定位,人口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同时“五个重庆”建设也和人的问题直接相关。因而,抓好人口计生工作,解决好人口问题显得非常重要。

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所讲的人,涵盖了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既揭示了人口生产的规律与趋势,又反映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必须从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的特殊市情和人口密度大、移民人口、流动人口、贫困人口、少数民族人口等复杂的人口结构实际情况出发,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工作抓紧抓好,同时,要注意克服急功近利,吃子孙后代饭的作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时期,应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决定》中指出的“四个不动摇”,即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导向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宣传教育、经济制裁等手段,健全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着力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将人口压力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口大直辖市逐步转化为人口强直辖市,为落实“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发展配套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和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动力。

3、积极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积极推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尤其非常之重要。

首先是在宏观决策上,要坚持把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既满足于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需要,又符合基层实际,既突出了人口计生工作重点,又便于操作的绩效评价体系。

其次是在利益导向上,要进一步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工程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三项制度”,强力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和生育关怀以及幸福工程“五大行动”。统筹协调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解决政策倒挂,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生殖健康、家庭致富、抵御风险、养老保障等问题,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措施。

三是在财政投入上要充分体现,人口计生事业是一项费省效宏、投入产出比极高的事业,为此,要加大对人的发展领域的投入,确保人口发展领域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四是在民主管理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杜绝不作为,消除乱作为和滥作为。强力推进人口计生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扎实开展好“阳光计生”行动,切实尊重和维护育龄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和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认真搞好村(居)民自治,实现育龄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第6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国完全恢复了对外贸易的自主权并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关注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息息相关,我国贸易战略转变、贸易制度改革、贸易发展以及对国民经济本身的作用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相联系的。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未得到确立,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逐渐凸现并得到充分发挥。90 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贸易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不可或缺的三大马车之一。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上比较落后、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的国家,参与强手如林的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国际分工中我们是处于不可改变的被剥削、被控制的地位,这些问题必须从理论高度予以回答。这是涉及我国经济建设战略思想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本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对外贸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我们的指导理论也是多方面的。中国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依据来源主要有三个:

一、马克思主义的对外贸易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指导。

三、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对中国的适用性。

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从商品入手进行分析,运用从抽象到具体,从国内到国外和历史与逻辑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法,把对外贸易始终放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研究的关键地位。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主要是在研究国际分工的原因和方式时,针对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关于自然条件决定国际分工形式和内容的观点提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国际分工的规模、形式、内容以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其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国家间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的,是由国际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生产力较低的国家和生产力较高的国家都可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这一理论从商品使用价值的角度,从实物形态上,论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商品使用价值的不同,所以进行商品交换,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指导。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问题,是世界共运史上没有解决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开放性作了经典式论述,但并没有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外开放问题从理论上作出系统的阐述;列宁新经济政策包含了一些开放的思想,但也未上升到理论;斯大林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并实际奉行了“两个并行体系”的做法,在社会主义阵营内推行以苏联为中心的垂直分工模式,实际上摒弃了对外开放。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同志主持制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对外方针,虽然也提出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求,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逐步回到封闭、半封闭的状态。邓小平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并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丰富了共产主义理论宝库,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有力地指导着我国波澜壮阔的对外开放实践。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重点是对外经济开放,但又不限于经济,同时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不仅仅是强调要发展对外贸易和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

合作与交流,而且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这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尤为重要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并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制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第一次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对外开放全面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不断丰富和发展对外开放理论,逐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同样对中国有适用性。古典贸易理论,绝对成本理论与比较成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国际贸易理论贡献最大的当数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李嘉图之前,在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只能出口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才能从国际贸易中得到收益。李嘉图的理论改变了这一认识,从而给国际贸易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使各国找到了自己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准则。李嘉图把在两国之间进行成本比较改为在国内商品之间进行成本比较,就为各国都可以参加国际贸易并能从中获得好处的自由贸易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比较成本说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国际贸易的万古不变的理论,并一直占居主导地位。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指导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的对外贸易指导理论更加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外贸易理论和邓小平及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借鉴西方对外贸易理论。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些理论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系统的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以及如何实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问题。

对外贸易战略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对外贸易方面的内容,是根据经济发

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所作的战略性决策。对外贸易战略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的体现。

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中国对外贸易的必然选择。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对外贸易虽然能获得利益,但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而且在现阶段,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产业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企图通过劳动密集型的出口来发展国内经济,不仅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还可能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即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它进一步强化了该国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一国的比较优势,更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而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进一步说,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企业的后天努力和进取精神。创造“国际竞争优势”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贸易结构导向的转变,过去参加国际竞争

主要是依据自身的供给条件,以资源禀赋为导向,现在则要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二是有效地进行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为了使比较优势成为竞争优势,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争相采用高新技术,以新技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尽管其出口产品仍然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这些产品包含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含量,因而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根据当时的实际,中国实施了发挥四个优势的出口商品战略,即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了矿产品和农副土特产品出口,发挥传统技艺精湛的优势发展工艺品和传统的轻纺产品出口,发挥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展进料加工,发挥现有工业基础的作用,发展各种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加工品的出口。在“七五”计划(1986—1990年)时期,轻纺产品超过石油成为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纺织品出口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6%。“八五”期间,中国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32.9%,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439亿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进入21世纪,中国继续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使其中一部分产品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保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着重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名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深加工、附加价值高的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汇农产品出口。

比较优势理论的运用使各国按照其禀赋条件参与国际分工,享有比较利益,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是利用其在各个时期和阶段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从而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林毅夫,2003)。但是,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却出现了战后工业化国家产业内贸易大量增长等比较优势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严重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比较优势理论作指导,执行比较优势战略后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落入了比较利益陷阱(孙文远,2005)。所谓比较利益陷阱是指“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洪银兴,1997)。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分强调静态的贸易利益,忽略了贸易的动态利益,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具有固化原由产业分工的作用,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孙文远,200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六五”到“八五”期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就,连续多年保持出口总额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但同时也存在着外贸企业普遍亏损、出口增长速度下降、换汇成本增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的事实。1994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为34位,1995年为31位,1996年上升到第26位,但同时期中国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条件问题比较严重,国际分工指标排名倒数第1位,表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是最不利于对外贸易发展的,我国在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并没有为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和增强贸易竞争力打下基础(陈靓,2004)。国际市场上,我国2000年大部分机电产品出口与1997年相关机电产品出口的比价却小于1,金属制品业、照相机、手表、电视机、自行车、收音机及组合影响的出口比价都在下降(王耀中,2002)。这些都使得我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比较优势理论在新国际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将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那么如何将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当前要通过资源转换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一簇处于较高技术层次的主导产业。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培植中国出口产业和产品的动态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争

取有利地位,增强抵御各种外部风险与冲击的能力,逐步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跨越的目标。

(二)坚持创新,对传统比较优势产业进行改造,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根据竞争优势理论,坚持技术创新是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把高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煤炭、机械等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产品成本。

(三)抓住机遇,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角度,要大力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设备出口,把该类产品作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主攻方向来抓,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并使其中一部分产品尽快上升为出口的主导产品,保持外贸出口发展后劲。

(四)政府要转变职能,为企业、产业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竞争环境 切实加强政府在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应该担当起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职责,为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企业竞争和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政策环境,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出口促进服务体系。政府要增加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推广,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信息服务体系,提供市场行情和动态,指导企业生产和出口,作好对外贸易规划。同时,政府应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把本国企业推向国际市场,强化企业的竞争意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上锤炼企业的竞争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本和廉价自然资源的三大支柱之上的。这种增长模式不仅因为透支中国经济的未来生产能力从而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借助发达国家商品和金融市场,实现壮年这代人的剩余产品生产能力向未来消费能力转换的模式,正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和美元大幅贬值的战略风险。一方面,中国相对低端和低效率制造业的过度扩张已面临资源环境的巨大瓶颈。而“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耗的增长态势仍十分严峻。一是地方政府目前正与中央国资企业联手发展重化工业。二是轿车进入家庭正在加速,未来消费类能源消耗也将面临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各国人口结构的差异和劳动力不允许跨境流动。青壮年占比高的中国有更高储蓄和更多贸易顺差。为此,中国需要加快推进未来生产能力提升导向的经济转型。政府需要从放松管制和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推进金融业的市场化转型,保护私有产权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制度,以此鼓励服务企业、高科技新创企业、中小企业、个体经济等多种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的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人性化发展的需要。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取决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发展状况,现阶段我国实行的不是单一的进口替代战略或出口导向战略,我们实行的是混合型的发展战略:把出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型战略结合。中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原则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相结合的原则

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良好结合的原则

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良好结合的原则。因此对

上一篇:寒露节气的祝福语短语下一篇:幼儿园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