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之父范文

2024-07-25

肝胆外科之父范文(精选11篇)

肝胆外科之父 第1篇

吴孟超曾一度没有坐镇门诊。但陆续有患者拦路求医,而且,多是跑了许多医院,没人收治的,怎么办?

已经配合吴孟超做了5000多台手术的护士长程月娥这样说过:“吴老的门诊病人都是条件最差的。”我问什么意思?她说,一是病很重,二是很穷。 我再细问,知道这“穷”的含义包括一看就知道这是包不起红包的,何况病很重,说治不了,不收你,不算错误。但到吴老这里,吴老就收下来了。

看到有这样的病人求医无门,吴孟超觉得是自己的耻辱。他恢复了他的“星期二门诊”。设在星期二,因吴孟超作为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院长,周一有必要的院务工作,星期二上午安排门诊,可见已非常重视。他还经常外出主持学术会议,参加重大疑难疾病会诊。尽管如此繁忙,他仍坚持看门诊,碰到外出误了“星期二门诊”的,他回来后要补上。

他的“星期二门诊”共12个号,挂号必须实名,而且需要患者过去的病历。这么做是为了杜绝号贩子炒号,否则吴孟超的一个号几千元都有人要。如果说他坚持的“星期二门诊”是先进事迹,这里其实是有忧伤的。这些“星期二故事”折射出,贫富差距在以货币的形式改变着不同人群的命运。不断进步的先进医学,更好的医疗环境和优质服务,是向富人倾斜的……吴孟超能改变什么吗?每周12个号,他能做多少呢?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有人建议吴孟超的挂号费理当高一些,吴孟超不同意,而是始终与其他专家号一样。吴孟超筹建肝胆医院,得到了多方支持,但经费仍有缺口,有人建议,你们医院的肝癌治疗费与其他医院相比低不少,放开一点,钱就来了。吴孟超说,医疗费长个一两万,对有钱人不算啥,可对不少老百姓来说,就会有人进不了医院的门,上不了手术台,甚至失去生的希望。

吴孟超还尽量给病人开便宜的药,不做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他还要求本院医生都要想方设法为患者减轻负担。如今做手术,可以用器械缝合,方法简便,但要增加费用。吴孟超说:“咔嚓”一声,一千多元就花掉了,这可是一个农村孩子读书一年的费用!这个90岁的科学家坚持用手工缝合,是不是有点像个纳鞋底的乡村妇女?正是这个形象,联系着一种伟大的传统。

吴孟超被推荐参评国家最高科技奖,上级派人对他进行考核,确定第二天上午和他谈话。机关考虑这是件大事,取消了他原定的手术。吴老得知后,坚持手术不能推迟。考核组的同志感到不解:这是个什么病人,怎么这么重要?第二天下午谈话时禁不住问了一句:“吴老,上午在给谁做手术啊?”吴孟超说:“一个河南的农民,病得很重,家里又穷,乡亲们凑了钱才来上海的,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实在抱歉,让你们等我了。”考核组的同志听了肃然起敬。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肝胆外科之父 第2篇

快到九十高龄的吴孟超老先生,就去年动刀多达100多次,至今吴孟超已经做了14000多例肝脏手术,其中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早已功成名就的吴老,在不少人眼里,本可以选择尊荣,选择享受,选择超脱,甚至还可以选择很多,但他选择了继续前行。他说:“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吴孟超同志曾反复表达过个人的心愿:“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下,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吴孟超拿了那么多第一,拥有那么多头衔,获得那么多荣誉,是什么动力还继续驱动做他呢!那是祖国和人民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动力。他说:“作为一个知

识分子,只有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知识价值、人生价值才会有很好的体现。”

吴孟超同志的感人事迹,展示着爱国爱民的赤子情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医者的仁心大爱,不愧为我国医疗科学战线的一面旗帜,不愧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我们要学习吴孟超同志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学习他无私奉献、情系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他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投身于祖国的科研事业中。

还有多少“XX之父” 第3篇

那天上午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问师先生:“称您为‘高温合金之父’可以吗?”

“这个不对,因为国外早就有人研制高温合金了。”师先生断然否认。

“‘中国的高温合金之父’总可以吧?”

“中国的也不对,因为国内也有比我早的,只能说我作过比较重要的贡献。”他纠正说。

师先生严谨求实的作风,令在场的记者肃然起敬。

诚如钱学森先生生前反复强调的,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等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的独立创造。由此可见,“××之父”的说法,本身就不够科学,有违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令人遗憾的是,“××之父”之类的高帽,至今还在满天飞。其中让许多业内人士腹诽的,就是“嫦娥之父”。众所周知,领衔“嫦娥一号”工程的科学家共有三位,分别是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和月球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因此,即使有所谓的“嫦娥之父”,那应该是三位,而不是其中的哪一位“首席科学家”。但令人费解的是,自“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至今,上述“铁三角”中的一位就一直独享“嫦娥之父”的美誉,而且屡屡用在各种场合,时常见诸各类新闻报道。

类似的例子还不在少数。就说去年因雇凶伤人而获罪的肖传国吧,此前他一直自诩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而据科技部的声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研究项目有很多,因此并不存在笼统的“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只有某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就是某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也只是项目执行期间的负责人,而非荣誉称号,项目一旦结束,就不再是什么“首席科学家”了。事实上,肖传国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973计划“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早在2008年11月就结题了,此后他再未承担任何973计划项目。然而,肖传国“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桂冠,一直戴到科技部2010年10月出面澄清。

实事求是是做任何工作的基本原则,科学研究尤其需要坚守这一原则;科学家更应洁身自爱、行为世范,对不符合事实的各种桂冠主动请辞,不该来者不拒,甚至是常戴不让。

当然,“××之父”、“首席科学家”之所以满天飞,除了少数科学家的虚荣心作怪,也与有关部门、单位的管理不到位和媒体记者的作风不严谨大有干系。特别是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收视率,动辄给采访对象戴上诸如“××之父”、“首席科学家”之类的高帽子,好像非如此不能彰显报道的分量。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违背了事实、误导了公众,而且也对采访对象造成得不偿失的负面影响。

(2011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阅读训练]

1.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语“腹诽”的含义。

2.采访师昌绪先生时,让作者“至今还在脑海徘徊”的细节是什么?这个细节为什么让作者“至今还在脑海徘徊”呢?

3.文章写有人自称“嫦娥之父”和肖传国自诩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的事的目的是什么?

4.“××之父”、“首席科学家”之所以满天飞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

5.作者写作本文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木之本设计)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养生经 第4篇

顺境逆境,心态平和最关键

漫漫人生路,时而顺境时而逆境,保持平和的心态,是一种最佳的态度,也最利于健康。 “太过焦躁,太过功利,不利于开展工作,对自己的身心也不好。”吴孟超院士语重心长地说。在他身上,还留着建国初那代人兢兢业业做好份内事的特点。即使获得荣誉无数,拿奖拿到手软,他仍不骄不躁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家里,吴院士与相濡以沫的妻子吴佩煜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几十年来几乎没有红过脸。 1951年步入婚姻殿堂的他们至今已相伴走过60个年头。吴佩煜在搞好自己专业的同时,任劳任怨地照顾吴孟超和家庭,从不因家务事影响他的工作。 “一起生活这么多年,我们俩之间太了解了,很多时候不说话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她对我非常支持,如果没有她支持,我也很难干好工作,从心里感谢她。”吴孟超说。

而在吴老的心里,最开心的就是救病人于水火之中。他始终认为,对医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爱病人,救了一个病人,也就等于救了一个家庭。他这一生,因为手术、因为创新科研,救了多少病人,连他自己也算不过来。吴老笑着说:“想到这个,我就特别开心。 ”

人老先老脑,大脑多动才灵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吴孟超院士告诉记者,常动脑,能防止脑细胞老化。

人老先老脑,大脑是中枢指挥器官,相当于人体的“司令部”。吴院士认为,人的年纪虽然上去了,但脑子绝对不能闲,一闲下来就不灵光,甚至可能导致痴傻呆滞。

吴老每天要处理众多的医院事宜,手术、后勤、变革、外出开会讲课等,虽然有助手,但相当一部分还是需要他亲力亲为。吴老不仅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用于思考一些事情,而且还备好一本笔记本,他笑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最佳运动,那就是开刀、工作

说到运动,吴老说,因为工作繁忙,其实自己正式的锻炼并不多,但是对他来说,最好的锻炼就是工作,而工作中最让他兴奋的部分就是开刀。

常动身体,能延缓器官衰老进程。吴老就是个一年到头闲不着的人。东方肝胆医院副院长傅晓辉长期在吴老身边学习,他感觉,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吴老,“手术台就是他最好的舞台,上了手术台,他倍感轻松、游刃有余、霸气十足”。

爱人吴佩煜说:“要是有人叫他去做手术,他跑得比谁都快。”护士程月娥曾问吴老,你有什么爱好呢?你体会过花钱买东西的快乐吗?吴孟超答,开刀就是我的爱好啊。

有人劝吴老,已经这么大年纪,该得的荣誉都得了,该当的官也当了,就不要再去一线忙活了。对此他只是笑笑,说:“医生要把挽救病人生命作为终身的追求。这是我的职责,能做手术我就要去做。”在他看来,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在手术台上工作到最后一刻。

三餐清淡,从不挑食进补

吴老的身体那么好,平时都吃什么补品吗?他笑着说,想跟我一样吗?那就管住嘴巴。

吴老的一日三餐很简单,早上一杯牛奶加一个鸡蛋,泡几块饼干。中午在医院吃工作餐:四菜一汤一碗米饭,外加一碗小米粥。他喜欢吃鱼、豆腐和蔬菜。所以手术餐厅常常会备有这几个菜。晚饭则通常在家吃,通常是清淡的两三个菜,主食则是稀饭和包子。保姆说,吴老吃饭从不挑食,如果有他不喜欢的菜最多不动筷而已,决不会说这个菜不好吃。吴老说,他从不碰补品,就是平时喜欢喝点绿茶。

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最后,吴老告诉记者,现代人因为生活习惯、工作节奏、饮食节律的改变,疾病谱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些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所以,想要保持健康的身体,防患于未然,一定要定期体检。

当然,吴老也表示,每个人的先天体质和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养生之道也因人而异,没有必要完全模仿他的养生经,但如果你本身健康状况不错,而这五条你都严格科学做到了,那青春健康肯定常伴你身旁。(综合自《搜狐健康》《中华养生网》等)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事迹 第5篇

他一头扎进图书馆,找到一本由美国人编写的《肝脏外科入门》,并和同事方之扬将这本20多万字的书翻译出来。他先后创立了“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奠定了中国肝脏外科的理论基础;创立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提高了肝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完成第一台成功的肝癌切除手术和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这位“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用神奇的双手挽救了数以万计病人的生命。

1975年,春节刚过,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男子在家人搀扶下,点名要找吴孟超。原来患者8年前腹部长了个拳头大的瘤子,去医院检查后认为是肝癌。两年过去了,瘤子越长越大。换了个医院去检查,医生说如果是肝癌的话活不了这么久,于是做个穿刺。不料引起大出血,医生再也不敢接诊这个病人了。

吴孟超确认这是一个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检查显示,这个瘤子直径竟达68cm。当时,国外将直径在5cm以上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划为“巨大”,患者的瘤子称得上是“超级巨大”。其最危险的是肿瘤破裂会引起腹腔急性大出血,常可导致死亡。

吴孟超带着助手查阅了国内外大量资料,在反复推敲后,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这个方案后来被肝脏外科界奉为经典。

考虑到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学校和医院调集了15个科室共40多名医务人员全力配合。

8点30分,战斗打响!

当切口完全打开时,一个装满鲜血、蓝紫色的巨大瘤体赫然呈现在眼前,让所有在场的手术室“常客”都有点毛骨悚然。

吴孟超定了定神,沉着地切断一根血管,并立即止血,又切断一根血管,再止血,小心翼翼地剥离瘤体。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吴孟超重复着这些动作。

1小时,2小时,3小时,吴孟超依然重复着这些动作。

助手们看着他,大气都不敢出。要知道手术刀只要稍稍碰破哪怕是一点点瘤体,鲜血立即会喷涌而出。

吴孟超的额头渗出了汗水。护士见状,连忙用纱布帮他吸掉。不断渗出,不断吸掉。

当钟表指向晚上8点30分,在手术台上站了整整12个小时的吴孟超顺利完成了手术!

36年过去了,这个患者依然健康地活着,已经80多岁的他还经常打电话给吴孟超,反复表达他们全家人的感激。

吴孟超说:“我看重的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医生要用自己的责任心,帮助一个个病人渡过难关。”

1983年春天,一对x的渔民夫妇,抱着出生4个月的女婴求救吴孟超。吴孟超全面检查后,很快断定女婴得的是“肝母细胞瘤”。这是一种少见的小儿胚胎性恶性肿瘤。当吴孟超把自己手术的想法告诉同事时,大家都为他捏一把汗。

对付危险的办法就是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吴孟超和同事们制订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请小儿科专家联合作战。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有惊无险地从孩子肝脏上切下了重达600克的肿瘤,瘤子的体积竟比婴儿的脑袋还大!10天后,孩子出院。

_年9月,毕业于外国语大学的女孩甜甜在父母陪伴下来找吴孟超求治。这个20岁刚出头的姑娘中肝叶长了个巨大的海绵状血管瘤,稍有不慎,就会因血管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在多次讨论和论证之后,吴孟超决定再闯中肝叶禁区,手术切除血管瘤。他带领姚晓平教授用了近10个小时成功将瘤体完全切除。

“这个手术难度确实大,我们在手术中也创造了肝门阻断新的纪录,前后阻断4次共103分钟,才将瘤子切下来。”吴孟超记忆犹新地说,“瘤子有排球那么大,放在一个脸盆里都快满了。”

肝胆外科之父 第6篇

博思勤动的中国小儿外科之父-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教授

张金哲,小儿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小儿外科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首先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1950~19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在小儿外科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 者:何炜 作者单位:刊 名:健康必读(上半月・综合版)英文刊名:JIANKANG BIDU年,卷(期):2010“”(4)分类号:关键词:

教综“之父”总结 第7篇

1、现代教育之父----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同时也被誉为“科学教育奠基人”、“科学教育学之父”。

其他考点:1.《普通教育学》;2.教学的教育性原则;3.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4.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5.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6.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2、心理学之父----冯特

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PS:之前年份的总结中冯特的时间有误,回复“年份”两字查勘勘误版)

3、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

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其他考点:1.迷箱实验;2.尝试-错误说;3.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4.痕迹消退说;5.共同要素说。

4、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

5、课程评价之父------泰勒

泰勒——同时也被成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其他考点: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6、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

福禄贝尔——首创“幼儿园”的名称,也被称为幼儿园之父。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7、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

8、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华生

华生:最早使用“行为主义”一词。

华生的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外铄论教育思想的体现。

9程序教学之父----斯金纳

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程序教学。

其他考点:1.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回复“强化”,即可查看这几个知识点的讲解视频);2.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3.普雷马克原理。

10俄国教育心理之父----乌申斯基

乌申斯基——也被成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的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 他的名言:

1.“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体现。2.“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11智商之父---推孟

推孟——他修订了比奈-西蒙量表,即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提出智商概念。其他考点:智商的计算公式: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 100 12北大之父---蔡元培

蔡元培——1916年担任北大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被毛泽东成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3、青少年心理学之父是谁--------霍尔

1904年,霍尔刊布其重要著作《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这不仅是一部包罗了有用资料的全科全书,而且对霍尔关于发展的复演说作了最完整的说明。综合上述诸点,霍尔认为心理的发展相似于生理的生长:身体的发展是不匀称的,有些部分、机能、器官相继生长到某种程度,致使暂丧失确切的正常比例,要到后来新的发展水平上才可以重机关报恢复;心理的发展亦复如此,心灵的各咱品质相继发展着,生长的精力时而走向这个方向,时而走向那个方向。在霍尔看来,这是生物学上的节约,同时也是复演,因为在心理领域内,大自然同样遵循我们经常用到的机械原则,即力量最好先作广泛的发展,而后再很好作用于一点,“人的生长发展回旋在一个逐渐扩大的范围中,应该努力防止过早地找到支撑物,应该努力延长变动的时期,还应该防止自然选择对我们的许多才能和倾向在生存竞争中可能暂出现的微小优点作过早的肯定”。根据霍尔的观点,这时的教育,应尽可能使各种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尽可能稍许纵容一点任性与空想,把性格上的一贯性推迟一段时间,让各种先天优势相互进行竞争。14差异心理学之父---高尔顿

他发现被试的意象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以肌肉运动觉意象为主,有的人以听觉意象为主,有的人以视觉意象为主。他强调遗传是形成个体差异的原因。他通过谱系调查,论证遗传因素与个体差异的关系。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主张的人。他认为普通能力和特殊能力是遗传的。

15、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 主要成就:1.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主要理论观点:①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②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③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⑤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16、马斯洛被称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信心,乃成功之父 第8篇

江河创建集团董事长刘载望, 当年他从辽宁来到北京, 就想打拼成一个大企业家、一个高端企业家。结果他成功了。从怀揣300元起家, 发展到今天企业年销售额达80亿元。

而河南惠美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增良, 当年就抱定一个志向:改变家庭贫困的窘境!所以, 他只身闯荡, 吃遍千辛万苦, 以致忍辱负重, 再所不辞。照样, 他也成功了, 成了一个身价数亿的企业家。

刘载望与陈增良尽管各自发展路径不一, 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 即:对前程永远信心百倍。有信心, 就有勇气, 就有力量。所以, 他俩不管是遇到多大曲折, 都能表现出“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的不凡风度雅量。

“沉得住气”是涵养。彰显的是他们运筹帷幄的睿智、面对成功的理智、厚积薄发的潜能、风物长宜的眼量。

“弯得下腰”是气度、韧性。表明他们处世能以柔克刚、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

“抬得起头”是骨气。其证实的是信念, 逆境奋斗、乐观进取、苍鹰再生。坚信事如风雨, 该来则来, 该走则走。

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之父 第9篇

王忠诚档案盘点:

王忠诚,世界著名神经外科学家,中国神经外科领域开拓者与中国显微神经外科创始人。1925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49年毕业于北平医学院。历任天津总医院住院医师,北京同仁医院主治医师,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院长,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院长等职;出任过北京第二医学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美国、日本神经外科学会荣誉会员,国际脑研究协会成员;当选过九届全国人大主席团成员和中共十五大代表、十六大代表。现为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团精神科学咨询委员;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1月9日,中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院士,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说到神经外科,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是个相当神秘的领域,这不仅因为神经系统本身就充满了玄妙和复杂,也因为病患者的治疗结果直接影响他以后的生命方式:是健康地活下去,还是需要依靠别人照料,抑或是死亡。幸运的是,王忠诚这位先后攻破了6项世界性的难题、取得了6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相关著述2100多万字的老医学专家,让世界上上万神经外科病人起死回生。

早在2002年11月6日晚,根据王忠诚生平事迹改编而成的电视电影《王忠诚》,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热播。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电视电影《王忠诚》真实再现了王忠诚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生动再现了王忠诚殚精竭虑为中国以及世界神经外科医学作出的重大贡献。

朴素的愿望

真诚的心灵

上高中的时候,王忠诚差半年就毕业,但是因为家里比较困难被迫辍学,后来校长给他写信,一再地请他返校念书才得以续学。“我本来是想学工的,因为我想——使国家强盛,必须工业发达。后来我考虑经济困难,所以被几个大学录取时,选择了北平医学院——因为不收学费。”在这样一个朴素而又无奈的愿望支配下,王忠诚走进了医学学府的门槛。在大学里,王忠诚半工半读地边挣钱边念书,通过自己赚来的钱维持生活。那个时候,他在外边从事家教,冬天还给居民送煤,来挣可怜的生活费。

不多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王忠诚踊跃参加医疗队。这时,他无意间把个人一生的事业追求同神经外科联系上了。“抗美援朝伤员很多,各种伤员都有,像是外科的、骨科的、泌尿科、胸外科的,我都曾经学过,所以我都有一些办法,但是对脑外科我一点不懂,大学时没这个专业。那时候我就下决心,有那么一天,如果国家能够有神经外科,我也去学神经外科,要把中国的神经外科建立起来。”从此,王忠诚用一生去实践自己的诺言。

1953年,中央卫生部责成在天津办了一个脑外科进修班,王忠诚申请参加了。当时条件很艰苦,因为没有现成的课本,也没有教材,大家只得到没有主的坟地去挖颅骨以解剖做实验。“挖的时候味道很难闻,挖出来那颅骨里面都是蛹,要把它洗干净、煮、再漂白,再把这骨头一个一个地穿起来做标本。教科书没有,在图书馆找了一本英文的解剖学就去读,从头读到尾,费的精力很大,但是不一定适用。”王忠诚说自己在初学神经外科时走了不少的弯路。

有人说王忠诚院士是一员福将,干什么成什么。实际上,他的成功毋宁说是对人类疾患痛苦的深深体验。当他选择让人望而生畏的神经外科的时候,是因为他体验到了脑病战士的赴死而当时中国医学的无可奈何。日本一位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不幸患上丘脑胶质瘤但拒绝手术而死去。这种刺激也正是王忠诚问津世界难题——丘脑胶质瘤的原因。事实上,与病人相关的哪一个创新、哪一个第一不都是王忠诚对病人痛苦的体验和感受呢?

一次次挑战不治之症的“神医”

脑里包涵着密如纱网的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支配人的醒觉、思维、语言、内脏功能和肢体活动,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中枢神经细胞极为脆弱,缺血缺氧5分钟就告死亡,而且不能再生。因此,有人形容神经外科手术是“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次手术前,王忠诚总是从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想到病人可能出什么情况、怎样预防或怎么挽救,尽量让手术达到理想的效果。

他说,医生很需要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理解,因为探讨这个神经外科不容易,教科书没有,从不懂到懂,有个摸索过程,难免出点错误、差错。“我研究脑血管造影的时候就出过一个很大的差错,有一根血管我认为它是受肿瘤的压迫,造成这个血管的一个弧形,我就给他开了,开完以后没有瘤子,那我觉得这件事情很内疚,给病人造成一次開颅的痛苦,当然病人恢复得还是很好,但是他遭罪了。我把这个情况和家属讲,告诉他我判断错误,家属也很理解。所以我觉得一个医生的成长,病人是教给我们很多东西,也承受了一些痛苦,所以我们应该感谢病人,应该很好地为他们服务。”王忠诚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失误直言不讳,从没有因有医疗风险而放弃诊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获得经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中国神经外科创业初期,由于不掌握当时国际先进的神经外科诊断技术——“脑血管造影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是很难的。因而,治疗就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当时的神经外科界有“诊断难死人,手术累死人,疗效气死人”之说。血气方刚的王忠诚认识到,诊断是治疗的基础,决心开创中国自己的脑血管造影技术。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外国资料,不能代替自己的实践经验。他开始在解剖尸体上练习。由于当时社会观念的限制,在尸体上的研究试验,只能偷偷摸摸地进行。时值盛夏,在没有通风设备的室内,窗户也要蒙起来,尸臭催吐、大汗淋漓,全不顾及。在尸体上寻找脑血管通路练习经皮穿刺,虽然没经X光验证是否刺入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终于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使初期的六七个小时确诊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后又经过7年的积累和对照手术分析,王忠诚所著、中国第一部囊括了2500份造影资料的《脑血管造影术》问世,此书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至今仍是一部神经外科的重要学术专著。

就是因为当年在毫无防护条件下的造影实验研究,他的身体承受了大量射线侵害,至今血液中的白血球数一直在4000个/mm3(正常为7000-9000个/mm3)以下。由于免疫功能受损,他曾6患肺炎、两度胸积水,却始终不悔。他说:“那时候为了冲破国外医学上的封锁,决心把这个血管造影掌握。当时条件差,防护设备也差,给病人照射一次,也就等于给自己照射一次,刺激量、放射线很大,所以白血球就下来了,抵抗力就差。凡是对建设中国神经外科有益的事、对病人有利的事,我都愿意去做。不管付出多少辛苦、多大代价。”

几十年来,他研究并总结出脑血管造影术,第一次利用显微外科手术的新方法完全切除脑垂体腺瘤,成功地进行了第一例枕动脉及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在国内,他是将手术刀探进人体生命中枢的第一人。他创造了令国内外同行叹服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他豪情满怀地说:“现在,世界上能做的神经外科手术,我们国家都能做,而且手术技巧和质量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13小时创造医学奇迹

见惯了许多的生生死死的王忠诚,对每一个病人的生命看得很重,对自己的生死却看得很淡。“治好一个病人我非常高兴,如果治不好,就老想着他们。”一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健康、快乐、财富是人生三宝,王忠诚正是通过他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把这三宝直接或者间接地赠送给了千万个家庭。

无影灯下,王忠诚那双曾拯救过许多生命的手,小心翼翼地揭起一块颅骨。刹那间,一团粉白色颤悠悠搏动着的脑体显现在眼前。他端坐在手术台前的圆凳上,透过花镜和放大10倍的外科显微镜,给一位偏瘫患者进行小脑血管吻合术。这是1977年的一个病例。早在1976年,王忠诚从文献上看到美国和瑞士的医生已成功地做了这种高难度手术。他想,如果我们掌握了“吻合术”,就会给许多中国的脑血管病人带来福音。从此,他把这个项目列为攻关的目标,一遍又一遍地吻合着动物的脑血管……

王忠诚不仅医术精湛,医德也有口皆碑。他一次又一次在手术后虚脱病倒,一次又一次拒绝了病人所赠送的礼物,一次又一次到贫困山区为那里的人们诊疗。2000年6月6日,他主持的一台罕见的高难度手术,完整地切除了一个直径达6.5公分的血管母细胞瘤,创造世界神经外科领域上的又一个奇迹。病患者周易是个来自云南昆明的小伙子,他的祖父、父亲、伯伯、叔叔都是由于脑瘤在青壮年去世。周易也陷入厄运——一个大脑瘤长在生命中枢旁。他的母亲不愿意向命运低头,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给王忠诚写信求救,甚至愿意捐出自己的活器官来换回孩子的生命。

周易的脑部CT片寄过来了,王忠诚发现,周易的肿瘤直径达到了6.5厘米,相当于一个孩子的拳头大小,而且长在后脑深处的颅底部分,紧挨着脑干和小脑之间,因为长时间挤压,脑干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一边是成功率很低的世界性难题,一边是危在旦夕的年轻生命,王忠诚当即和院领导研究决定:通知周易来京手术治疗。手术难度世界罕见——周易做过两次手术,脑组织正常结构被破坏;天坛医院此前曾完成过3例类似手术,但瘤体都比这次小。

已经债台高筑的母亲却觉得不能两手空空就去看病,于是拼命地省吃俭用,每次只吃米饭和土豆,她最终通过传媒筹到两万块钱来到天坛医院。6月6日,王忠诚主持了13个小时的手术,从死神的手中夺回了周易的生命。手术成功了!等在手术室外边的母亲声泪俱下:“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一个延续了几代的厄运终止了,一个神经外科的医学奇迹诞生了。现在这位小伙子已经完全恢复健康。

不论是冬雪夏暑,还是身在异域他乡,每天的晨曦中,总有一个高大的身影在疾步独行。这是王忠诚坚持了近60年的业余作业:每天4000米,为了工作,他要锻炼身体。“给患者做神经外科手术,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而且还得有极好的体力。我要求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都要熟练掌握的技能,我自己就要首先做到。做我们这行没体能不行。”的确,一上手术台,少说也得七八个小时,不吃、不拉、不撒,两条腿钉在那里,连大气都不能出。一条直径仅一毫米的脑血管,要均匀地缝合12针。这“活儿”干得那么认真,那么精密。人命关天,不能有丝毫疏忽。一次,王忠诚给一个重病人做手术,连续20多个小时没动窝儿。手术成功了,病人得救了,而他却瘫在了手术台前,因高烧不退自己也住进了病房,一病就是一个月。

站在学科前沿永不满足的人

前些年,每周都要做4到8台高难度手术,患重病不能主刀时,王忠诚则到手术室助阵;现在除了研究教育工作,他仍然走在第一线,坚持每周出一次专家门诊。每当王忠诚出门诊,许多各地的患者都是冲着他的大名而来的。王忠诚对待患者的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每位观者无不为之感动。他仔细询问病史,做各种检查,为患者查看眼底情况……忙碌中,连水都顾不上喝。在英国因车祸陷入昏迷的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北京宣武医院恢复了神志,并且能够开口说话。海若入院时病情严重,颅内、胸腔创伤明显,身体多处肿胀、淤血,浑身插满各种输管。像她这种头部严重损伤能够恢复到目前的程度,在医学史上也不失为一个奇迹。海若从英国回到北京入住宣武医院后,經过王忠诚等医学权威人士的集体会诊,制订了一套特殊的综合治疗方案,精心治疗才得以苏醒、康复。

近几年由于年事已高,王忠诚渐渐开始离开手术刀。但他著书的笔从未停过,他要将手术刀的神话记录下来,成为后人的财富。在他的带领下,以神经外科为重点的北京天坛医院目前已发展为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和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如今,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带学生和著书方面。他说:“我现在每天都至少工作10个小时,写科学方面的书要求准确真实,不能马虎,最深的感受就是时间不够用。我要把我的经验和技术留下来,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作为一位世界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科带头人,王忠诚的工资每月不足2000元。家居不足100平方米。没有保姆,老伴去探亲他就自己吃了8个月方便面。问他:“这样生活怎样”?他由衷地回答:“满意。足够了!”再问他对这几十年中国神经外科发展速度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满意不满意?”“不满意。”回答很干脆:“神经外科是个很年轻的学科。我们面前仍有大量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所谓解决了的问题,也还有改进和发展的余地。解不解决疑难重症,是要不要前进和发展的问题。中国不能保持现状。”

王忠诚凭着这种信念,半个多世纪来不停地求新、进取、发展,走前人没走过的路,不断地取得新的突破,一次次向另一个“不治之症”进军,使自己所率领的中国国家队站在了世界前沿。这一辈子他带了很多的学生,从他手中亲自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就有近40个。全国上万的神经外科医生中,有近1/3是在王教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他不仅教他们医术,更重要的教给他们行医原则。时至今日,王忠诚常对学生讲的仍是:“我希望你们拿起手术刀,在世界神经外科状元榜上不断刻上中国两个字。今天你们是我的学生,明天你们会做别人的老师,我盼望你们把手术刀传下去,把神经外科事业推向更高峰”。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每次坐飞机,他都要把腰托的说明书拿给边检人员,因为没人知道,眼前这个名冠中外的专家,是靠这个次次要惊动警报器的腰托来对付因为多年曲身手术留下的职业病——腰椎管狭窄,他甚至带着这个痼疾远赴边远的西部讲学、指导手术。

科学管理之父 第10篇

B.法约尔

C.梅奥

D.韦伯

答案:

A(注:译名不同,又称泰勒)

【相关阅读】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发明家,工业工程师,被后世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弗雷德里克·泰罗出生在美国费城,18岁进费城的一家工厂学习制作模具,4年之后到费城钢铁厂工作,由于他工作刻苦,表现突出,他从一个普通的车间杂工开始干起,先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技师、工长、维修组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

1881年,泰罗25岁那年开始进行工人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1898-19受雇于宾夕法尼亚某钢铁厂进行咨询工作,主要完成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和铁铲实验,这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带给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901年他退休,开始从事无偿地咨询和演讲活动,宣传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是他的代表作,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资料。

科学管理首创于美国,其资料相当丰富,它是以工商业的生产管理和车间管理为起点,理论、原则和操作性技术方法相结合,兼具思想性和实用性的一整套管理学说。其主要资料涉及到生产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管理职能、管理人员、组织原理、管理哲学等五大方面。正是从科学管理开始,管理学沿着伽利略、牛顿创立的实验科学道路,告别了单纯的经验总结和智慧技巧,由“治术”发展为一门科学,迄今仍不失其光彩。许多论著谈及科学管理,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层面,实际上,科学管理所包含的思想层面资料,远比其技术手段重要得多。只有完整地理解钢铁公司和新教伦理的有机组合,才能真正掌握泰罗制。

泰罗所处的时代,个性是19世纪的最后数中,美国工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资本积累和工业技术进步。但是,如何发展、组织、控制和管理这些工业资源的低劣方式严重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使劳动者发挥潜力。当时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严重激化:资本家对工人态度蛮横,工人生活艰苦,而资本家个人却过着奢侈的生活;工人则不断用啊捣毁机器和加入工会组织领导的大罢工来争取自己的权利。劳资关系的对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于如何解决发挥劳动力潜力的问题,有人主张使用优良机器替代劳动力,有人主张试行分享利润计划,还有一些人主张改善生产的程序、方法和体制。泰罗当时是一位年轻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是美国工程师协会的成员,因而很了解人们提出的上述一些解决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具有划时代好处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

泰罗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因眼疾而不得不辍学。1875年,他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MidvaleSteelWorks)当机械工人,他在该厂一向干到18。在此期间,由于工作努力,表现突出,很快先后被提升为车间管理员、小组长、工长、技师、制图主任和总工程师,并在业余学习的基础上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泰罗的这些经历,使他有充分的机会去直接了解工人的种种问题和态度,并看到提高管理水平的极大的可能性。

泰罗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所关注的,就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这不但要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而且要透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工人的工资。泰罗对工人在工作中的“磨洋工”问题深有感触。他认为“磨洋工”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人担心工作干多了,可能会使自己失业,因而他们宁愿少生产而不愿意多干。泰罗认为,生产率是劳资双方都忽视的问题,部分原因是管理人员和工人都不了解什么是“一天合理的工作量”和“一天合理的.报酬”。此外,泰罗认为管理人员和工人都过分关心如何在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而对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而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更多报酬则几乎无知。概而言之,泰罗把生产率看作取得较高工资和较高利润的保证。他相信,应用科学方法来代替惯例和经验,能够不必多费人们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就能取得较高的生产率。

1898-1901年间,泰罗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 Steel Company),取得了一种高速工具钢的专利。1901年后,他更以大部分时间从事咨询、写作和演讲等工作,来宣传他的一套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从1881年开始,他进行了一项“金属切削试验”,由此研究出每个金属切削工人工作日的合理工作量。经过两年的初步试验之后,给工人制定了一套工作量标准。米德瓦尔的试验是工时研究的开端。18,泰罗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公司期间,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搬运生铁块试验,是在这家公司的五座高炉的产品搬运班组大约75名工人中进行的。这一研究改善了操作方法,训练了工人,结果使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3倍。铁锹试验是系统地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到达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此外泰罗还对每一套动作的精确时间作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一天就应完成的工作量。这一研究的结果是十分杰出的,堆料场的劳动力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一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提高到1.88美元。金属切削试验延续了26年,进行的各项试验超过了3万次,80万磅的钢铁被试验用的工具削成切屑,

总共耗费约15万美元。试验结果发现了能大大提高金属切削机工产量的高速工具钢,并取得了各种机床适当的转速和进刀量以及切削用量标准等资料。

泰罗一生致力于科学管理,他的著作包括《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科学管理原理》(其中包括在国会上的证词,19)。但泰罗的做法和主张并非一开始就被人们所理解,相反还受到包括工会组织在内的人们的抗议。例如一位名叫辛克莱的年轻的社会主义者写信给《美国杂志》主编,指责泰罗“把工资提高了61%,而工作量却提高了362%”。泰罗也遇到了来自管理部门以及伯利恒公民的反对。美国国会于1912年举行对泰罗制和其他工场管理制的听证会。在那里,泰罗应对多半怀有敌意的国会议员们,不得不捍卫自己的观点。泰罗在众议院的委员会作的精彩的证词,向公众宣传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及其具体的方法、技术,成为他对其科学管理原理所做的最好说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能够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1)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代替经验的方法;(2)在群众活动中取得协调一致以代替不一致;(3)实现人们的彼此合作以代替混乱的个人主义;(4)为最大的产出量而劳动,而不是限制产出量;(5)尽最大的可能培养工人,从而使他们自己和公司都能获得最大的成就。

请注意,泰罗的这些基本管理准则与现代管理人员的基本理念十分接近。当然,泰罗和他的同事及其追随者,为了把他们的思想和原则付诸实施而拟定的某些方法,此刻看来有些机械。例如为了确定特定工作的最佳方法和工作量广泛采用的应用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以及根据产量来制定各种工资方案以期提高生产率等做法,虽然对于贯彻泰罗的思想是必要的,但这些方法也常常被许多工厂主用来提高生产率而不给付工人足够的报酬、适当的培训或管理上的帮忙。而后者肯定不是泰罗的初衷。

《杂交水稻之父》 之二 第11篇

《杂交水稻之父》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自学课文,了解袁隆平敢于创新,经过细致、艰苦的科学研究,历经失败和磨难,终于取得大面积栽种水稻的成功的历程,学习其身上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最高科学技术奖及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作业设计、安排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了解概况

1、自读课文,读通课文,并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讨论交流。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抓住全文,指导读懂

1、分清课文层次

学习第二段

1、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阅读第二三自然段解决问题

2、袁隆平为此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阅读三、四、五、六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

想像当时的`情景,如何艰苦,如何细致等,指导朗读。

3、默读第六自然段。

找出这部分内容里的几个有关数字,从中体会到什么?感受袁隆平经受的无数次失败

4、自读七、八自然段。

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三、.总结全文

1、为什么称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

2、为什么本文以“杂交水稻之父”为题?

3、袁隆平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教后感: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在阅读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组块要大,让学生谈课文中最深的感受,不必逐字逐句去理解,学生愿意谈哪一方成就谈哪一方面。可以结合朗读、想象说话、算算帐等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去体验、感悟。

上一篇:聚类分析实验报告下一篇:从小讲诚信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