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安全协议书

2024-08-05

地铁施工安全协议书(精选6篇)

地铁施工安全协议书 第1篇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协 议 书

工程名称:

2014年北京地铁房山线桥梁检测项目

甲方单位名称:(地铁单位)

甲方主要负责人姓名:

乙方主要负责人姓名:

段彬

施工安全协议签订时间: 2014

甲方联系电话:

乙方联系电话: *** 注:施工安全协议正文附后(共3页)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制 乙方单位名称:北京路桥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和地铁安全运营,施工过程中预防人身伤害事故和运营生产安全事故,地铁运营公司 二分公司 与生产施工单位协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要求双方共同遵守以下规定:

1、乙方具备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立即停止工程施工。

2、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地铁安全运营规定和甲方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乙方违反地铁公司规章制度,给地铁运营工作造成危害,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停工整顿,并按照地铁公司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

(1)发生事故苗子,处罚1000元;(2)发生一般事故,处罚3000元;(3)发生险性事故,处罚6000元;

(4)发生大事故,重大事故视危害程度及损失情况处罚10—100万元。

3、乙方负责工程施工、消防、机械设备、临时用电、交通安全管理,在施工中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4、乙方在施工前,要制定周密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严密的施工计划,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和落实各项工程安全措施、甲方针对此工程的安全要求规定。

5、乙方必须做到文明施工,并在甲方划定的限界内进行施工作业。

6、甲方指派一名工程现场负责人,在工程施工期间内甲方现场负责人不得离开施工作业区域,严格监督检查作业的过程安全。

7、甲方负责向乙方介绍施工现场环境和影响安全运营的危险因素。

8、甲方负责办理工程需要的登记、联系、注销工作。

9、甲方对工程安全施工有监督和检查权,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违反各项安全规定的现象和行为有权采取责成乙方进行整改、对乙方进行处罚、停工等措施。

10、乙方接受并配合甲方的监督检查,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阻拦,对甲方提出的整改意见,必须在限期内整改。

11、此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工程结束之日废止。

12、此协议中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代表签字(盖章):

乙方代表签字(盖章):

****年**月**日

****年**月**日

施 工 安 全 协 议 书

工程名称:

2014年北京地铁房山线桥梁检测项目

甲方单位名称:(地铁单位)

甲方主要负责人姓名:

乙方主要负责人姓名:

段彬

施工安全协议签订时间: 2014

甲方联系电话:

乙方联系电话: *** 注:施工安全协议正文附后(共3页)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制 乙方单位名称:北京路桥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消防安全,明确工程甲乙双方责任,双方签订并共同遵守如下协议:

1、此协议书适用于甲方内部施工队伍承担除新建施工和配合施工以外的工程;

2、甲方对工程安全施工有监督和检查权,乙方接受并配合甲方的监督检查,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阻拦;

3、乙方负责施工安全措施的编制、交底、现场安全交易的实施,现场负责人的岗位责任书的签订、安全生产的日常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安全设备、设施管理、现场防护等工作,并在工程开工前向甲方有关部门提供办理《安全施工许可证》、《安全消防许可证》所需的材料,办理“两证”申办事宜;

4、乙方向甲方提供工程内从事特种作业人员的有效证件,无证件者不准从事特种作业;

5、乙方在施工中设立安全监护人员,并在施工现场作业区醒目处悬挂安全警告标志,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6、乙方发生各类人身、机械、设备事故,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同时通知甲方,双方共同勘察现场,等级事故按照GB-6441-86、GB6442-86、GB6721-81以及有关“事故报告程序”的有关规定处理。事故由市有关部门或地铁运营公司或甲方安全生产委员会定案。

7、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甲方企业有关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甲方安全检查人员的检查,对提出的合理的整改意见,必须在指定限期内整改,否则甲方有权进行经济处罚或停工整顿,由于停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及经济损失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8、甲方接受乙方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提出的合理要求,不得推委扯皮,如甲方当事人由于推委扯皮造成了严重后果,乙方可向甲方有关部门提出赔偿;

9、乙方在施工区域进行动火作业必须提前到甲方有关部门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10、乙方在施工区域内发生治安纠纷或刑事案件,立即通知甲方并报公安机关;

11、此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在工程开工前双方签订;

12、此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日失效;

13、受甲方安全生产委员会委托,此协议签订和日常管理机构为甲方安全质量管理部。

甲方代表签章:

乙方代表签章:

****年**月**日

****年**月**日

施 工 安 全 消 防 安 全 协 议 书

工程名称:

2014年北京地铁房山线桥梁检测项目

甲方单位名称:(地铁单位)

甲方主要负责人姓名:

乙方主要负责人姓名:

段彬

施工安全协议签订时间: 2014

甲方联系电话:

乙方联系电话: *** 注:施工安全协议正文附后(共3页)

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制

乙方单位名称:北京路桥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为确保施工队伍在地铁范围内进行改造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消防安全,明确工程甲、乙双方安全责任、签订施工安全消防安全协议书要求双方共同遵守以下协议规定:

1、此协议书适用于外委施工单位承担地铁改造施工的工程项目。

2、甲方负责查验乙方工程“开工许可证”,无资格证书的一律不准施工。

3、甲方根据乙方提供的证书证件资料负责办理工程“安全施工许可证”和“安全消防许可证”。

4、乙方负责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措施的编制、交底,安全、消防设施、器材和劳动保护用品的提供和落实。

5、乙方在工程开工前向甲方提供工程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工程开工许可证、施工队伍资质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有效证件的复印件。

6、甲方负责工程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施工队伍的审批、认定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查验。

7、乙方负责施工队伍和工程现场的安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中施工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严格履行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制。

8、乙方要接受甲方企业内部相关专业技术和安全管理规程、规定和安全要求的培训教育和考核,施工会员必须严格执行甲方企业内部安全运营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工程内不发生影响或危及正常运营的各类安全事故。

9、甲方有权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乙方和施工队伍应接受并配合甲方的监督检查,不得以任何借口进行阻拦。

10、甲方对施工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有权按照有关规定提出整改意见,并按照甲方有关文件规定对乙方进行处理及经济处罚。

11、乙方施工单位对于甲方提出的整改意见,必须在限期内整改,否则甲方有权勒令停工,由于停工而造成的工期延误和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全部。

12、工程内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有责任方负全面责任,并承担相关处罚及其事故费用支出。

13、此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甲方存档备查一份。

14、此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日废止。

15、此协议中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有关法令、法规、规则,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16、受地铁运营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委托,此协议签定和日常管理机构为甲方单位安全质量管理部。

甲方单位公章:

乙方单位公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

****年**月**日

地铁施工安全协议书 第2篇

1月28日下午4时40分,荔湾区岭南街辖内康王南路与杉木栏路交界处由于地面下陷,出现一个面积690平方米、深约30米的巨大空洞,共造成6栋楼房、11间商铺倒塌,受影响区域面积约1.2万平方米,康王南路、和平路至六二三路段实施双向封闭抢险,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一度中断。此次事故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发生在老城区商业旺地,建筑物老旧破损、地下管线众多、人口密集,牵涉面广、潜在危害性大,且发生在春节假期前夕,容易造成居民群众恐慌不安和社会秩序混乱。面对此次事故,市、区、街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展开慎密有效的应急响应,各部门快速反应,人员、思想、措施步步到位,有序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紧急疏散居民群众和商铺412户、1212人。其中39栋楼房、103户、352人接受了政府临时安置。

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防范 第3篇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 区间隧道较多采用盾构法施工。目前北京地铁区间隧道以土压平衡盾构应用最为广泛。由于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大多处于城市繁华地区, 工程地质复杂, 地下管网密布, 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大。与此同时, 客观上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盾构施工历史较短, 参建人员对盾构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律和风险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建设中,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如何加强盾构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 确保施工安全, 已成为轨道交通建设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以土压平衡盾构为例, 对隧道施工的安全监管重点及采取的风险防范对策, 谈几点认识。

1 盾构施工风险分析

1.1 盾构施工安全事故统计

据资料统计显示, 盾构法隧道事故31起, 其中, 地面塌陷14起, 输送机喷涌9起, 管片上浮2起, 管片破除涌水、涌沙2起, 盾构掘进困难2起, 管片下沉1起, 气体爆炸1起, 如图1所示。

(1) 地面塌陷:盾构掘进过程中, 或进出洞时, 由于施工参数控制不当等, 引起地面塌陷、建 (构) 筑物受损。

(2) 螺旋输送机涌水、涌沙:盾构掘进过程中, 因对前方水体性质判断不明, 或在地表水体下掘进中, 卸载土压过快, 造成螺旋输送机喷涌, 一般伴随着地面塌陷。

(3) 管片上浮:盾构管片施工完成后, 由于管片注浆压力不当, 或在高水位地层中, 管片浮力大于管片自重从而引起管片上浮。

(4) 联络通道涌水、涌沙:盾构附属工程施作时, 管片破除产生的涌水、涌沙。

(5) 管片下沉: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掘进时, 从较硬地层到较软地层 (一般为淤泥层) , 盾构轴线偏离, 管片下沉。

(6) 气体爆炸:盾构掘进遇地层易燃易爆气体或违章作业致盾构内部爆炸。

根据事故资料统计分析, 盾构施工安全事故易发位置主要有:盾构进出洞、联络通道 (旁通道) 、地质条件复杂处等, 如图2所示。

1.2 盾构施工安全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通过对事故的统计分析, 盾构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归纳为3个方面, 即:勘察因素、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勘察因素和施工因素共占事故因素总数的84%, 是导致盾构施工安全事故的主因, 详见表1。

盾构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贯穿于工程建设土建实施阶段的全过程, 即岩土勘察与工程环境调查、设计阶段 (方案、初步以及施工图) 、施工阶段 (施工准备期和施工过程) 和工后阶段, 因此盾构安全风险防范应着眼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控制, 着力抓好施工准备期和施工过程风险管理。

2 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近年来, 北京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加强安全风险技术研究, 通过地铁5号线、10号线及机场线等风险管理实践不断总结, 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适应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北京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实践表明:盾构安全风险控制及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做好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工作。

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即施工准备期和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评估, 如图3所示。

2.1 盾构施工准备期安全风险评估

盾构施工准备期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区间隧道组段划分、加固设计方案实施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盾构及其重要配套设备适应性评估和施工组织合理性评估, 如图4所示。在盾构施工准备期, 施工、监理单位应做好各项安全风险核查或评估, 将相应评估报告纳入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2.1.1 盾构区间隧道组段划分

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应进行隧道的组段划分, 这是盾构施工准备期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组段划分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宜不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层环境条件和其它特殊条件下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标准和范围, 合理选取盾构的施工参数, 实现盾构施工及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盾构施工安全风险。

盾构区间隧道组段划分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1) 盾构隧道穿越的土层性质。

(2) 盾构施工环境条件的组合影响。除考虑盾构隧道穿越的地层情况外, 还须充分考虑盾构施工环境条件的组合效应, 亦即盾构隧道上方地层情况及是否有重要管线、盾构隧道上/下方是否存在建 (构) 筑物、地面沉降控制要求、盾构隧道穿越特殊地层条件。

进行盾构施工环境的组合安全风险因素划分时主要考虑以下四点因素: (1) 隧道的埋深; (2) 地面和地下环境条件 (建筑基础、管线、既有轨道线路) ; (3) 特殊地质情况 (漂石、隧道上方有河流等水体) ; (4) 盾构穿越地层的上覆土层性质。

2.1.2 加固设计方案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

加固设计方案安全风险识别与分析内容主要包括盾构始发/到达端头加固方案、区间联络通道和泵房等区间构筑物的位置、加固方案实施的重、难点及可能的安全风险等。加固的目的是确保土体稳定性或防水等。加固设计评估的主要内容:加固后土体强度和渗透性、加固范围、加固方法等。

2.1.3 盾构及其重要配套设备的适应性评估

盾构及其重要配套设备的适应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 刀盘型式和刀具布置与地层条件的适应性、可能的换刀地点和换刀方案;

2) 盾构推力和刀盘扭矩与地层条件的适应性;

3) 螺旋输送机设计与地层条件的适应性;

4) 注浆设备的适应性评价;

5) 皮带传送设备的适应性评价;

6) 泡沫设备的适应性评价;

7) 油脂设备的适应性评价。

2.1.4 施工组织合理性评估

盾构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 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顺序、应急方法和人员组织, 对盾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估以减小施工阶段盾构施工出现风险事件的可能性。

施工组织合理性评估内容包括:

1) 施工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情况;

2) 施工环境调查情况, 主要包括各类管线、建 (构) 筑物、地下基础和其它施工环境的调查情况;

3) 换刀地点的选择和换刀方案的确定;

4) 工期安排和施工场地布置情况;

5) 施工组织机构、施工队伍、人员安排情况;

6)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施工预案情况。

2.2 盾构法施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估

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要求施工、监理及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在施工阶段进行现场监测和巡视, 并根据监测与巡视情况开展施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内容如图5所示。

2.2.1 盾构始发/到达施工评估

此项评估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完成;评估内容主要包括:

1) 洞门和围护结构评价;

2) 洞门防水措施评价;

3) 端头加固效果评价;

4) 始发/接收架和反力架评价。

2.2.2 联络通道和泵房等区间构筑物与盾构隧道连接处施工评估

1) 管片形式 (普通管片、特殊管片) 与拆除方法的适应性;

2) 实际地层加固效果;

3) 连接处的未拆除管片与初期支护的连接施工。

此项评估由施工、监理单位完成。

2.2.3 施工现场监控、评估与预警

对于盾构实时安全风险管理系统不能监控到的现场施工状况, 例如盾构铰接密封、管片破损、管片错台和管片间渗漏水/沙/泥、橡胶止水条的位移情况等, 采用现场巡视评估方法来对这些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施工、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每日进行现场巡视, 巡视内容如表2。

2.2.4 周边环境监控、评估与预警

周边环境监测项目与明挖法和矿山法相同, 即 (1) 建 (构) 筑物沉降、倾斜; (2) 桥梁墩柱 (台) 沉降及相邻墩柱 (台) 差异沉降; (3) 地下管线沉降及差异沉降; (4) 道路及地表沉降。

2.2.5 换刀施工的监控、评估与预警

换刀施工评估主要内容如下:

1) 正常换刀地点地质与环境条件的再确认;

2) 常压换刀或带压换刀及其控制方案与参数;

3) 突发性刀盘检修与刀具更换方案、实施条件与危险性预测。

此项评估由施工、监理单位完成。

注:盾构施工主要控制参数各级别预警范围请参见各盾构区间组段划分报告。

2.2.6 盾构施工参数监控、评估与预警

盾构主要施工参数 (包括土压力、刀盘扭矩、总推力、推进速度、刀盘转速、贯入度、同步注浆压力和同步注浆量) 的评估需要建立适宜不同组段的施工参数的控制准则和控制范围, 另外, 须注意盾构姿态的控制。由监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操作指令情况进行监控、评估。

2.2.7 施工组织管理及作业状况监控、评估与预警

施工组织管理及作业状况的监控、评估主要由监理单位进行, 针对评估内容逐项评定, 达到预警级别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相应的信息及时进行整改和响应。具体评估内容如下:

1) 人员、设备、应急物资等资源到位情况;

1) 安全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2) 设计文件落实情况;

3) 违章作业情况;

4)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5) 施工组织管理状况;

6) 隧道内施工队伍的作业水平和盾构操作能力评估。

2.3 北京地铁9号线区间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情况

北京地铁9号线丰台科技园站-科怡路站区间隧道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覆土10.5m~15m, 地层地质自地表向下依次为:粉质粘土填土、杂填土、粉土、圆砾、卵石层、中粗砂等。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圆砾、卵石砂层。卵石最大粒径650mm, 一般粒径30~80mm, 粒径大于20mm颗粒含量约为总质量的60%~70%。卵石天然抗压强度达到186MPa以上, 施工出土困难。

砂卵石地层是一种典型的力学不稳定地层, 其基本特征是结构松散、无胶结, 呈大小不等的颗粒状。这种地层一旦被开挖, 很容易破坏原来的相对稳定或平衡状态, 使开挖面和洞壁失去约束而产生不稳定。砂卵石地层颗粒之间的空隙大, 颗粒之间的粘聚力小。刀盘旋转切削时, 地层非常容易坍塌, 围岩容易发生扰动, 当切削刀的开挖力传递到开挖部位周围, 扰动的围岩范围就更大。围岩中的大块卵石、砾石越多, 粒径越大, 这种扰动程度就越大。特别是隧道顶部大块卵石剥落会引起上覆地层的突然沉陷。

2.3.1 针对砂卵石地层采取的措施

根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施工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刀盘采用辐条式结构, 刀盘的驱动装置能满足最不利工况下对扭矩的需求, 刀盘具有足够的转速以满足全断面卵石圆砾地层掘进的需要。

(2) 刀盘开口率加大, 大的开口率能够大大降低刀具的磨损, 刀盘前面独立的泡沫注入管用于渣土改良以降低磨损。

(3) 刀盘配备的刮刀具有高耐磨的钢刀体和高质量的硬质合金刀刃, 先行刀主要用于疏松土体并承受来自乱石的冲击, 保护其它刀具免受冲击破坏。

(4) 螺旋输送机采用重型设计主要应用于砂、砾石和卵石等困难地质状况。本螺旋机的内径可以通过的渣土的最大尺寸为5 0 0×500mm, 在大石头阻塞螺旋入土口时可以通过适当螺旋输送机伸缩来解决。在螺旋输送器套筒上预留了泡沫注入口, 必要时可向螺旋输送器内加注泡沫, 增强土体的流塑性, 降低螺旋输送器扭矩, 减小螺旋输送器套筒磨损。

(5) 土仓压力板上和盾构前体上各预留了朝前注浆孔, 必要时可从盾构内进行朝前加固地层。

(6) 盾构中体与前体接口处上预留注浆孔, 必要时可向机体外部注入大稠度膨润土, 降低周围土体对盾构机的摩擦力, 减少盾构掘进对周围土体扰动。

(7) 严格控制膨润土液、泡沫等土体润滑材料的添加, 确保推进过程中全程添加, 不能以螺旋出土一时的稀稠任意改变膨润土液、泡沫等的加入量, 确保开挖面稳定。

2.3.2 目前采取措施的适应性情况

2009年3月15日盾构由丰台科技园站北端西线始发, 目前已完成319环 (1.2m/环) , 平均每天掘进5环, 推进过程中异常声音较大, 有相当一部分卵石被刀盘切坏, 发现的螺旋输出的最大卵石粒径达到350mm (已被切坏) 。地面沉降监测记录显示, 单日最大沉降在4mm以内, 累计沉降一般在10mm以内, 累计最大沉降在15mm以内, 说明目前的掘进基本正常, 盾构及其主要配套设施适应性较好, 能够保证盾构推进过程中地面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确保地面安全。

3 盾构安全风险预警与响应机制

为应对突发安全隐患或事故, 应分别建立应对黄色、橙色、红色的三级预警响应机制, 建立统一、规范、有序、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 从根本上确保响应的及时和高效。针对预警级别的不同, 安排不同层级的部门、领导予以响应 (包括参与或决策、信息报送、应急响应和抢险处置等) , 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备不懈、运转协调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 具体相应层级如表3所示。

4 安全风险管理手段

4.1 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远程风险管理, 利用轨道交通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三级 (工点+监控分中心+监控中心) 管理监控系统, 架构形式如图6所示。其中, 盾构实时安全风险管理系统主要针对盾构工法实现实时监控, 监控界面如图7。可以实现多参数同时监控, 主要盾构参数有不同组段开挖舱内土压力, 盾构推进刀盘扭矩和净推力、总推力的控制范围, 盾构推进速度、刀盘转速和贯入度参数推荐范围, 同步注浆压力参数, 二次补浆压力、补浆量和补浆频率参数, 推进油缸伸缩组数控制指标 (指管片安装时) 。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数据库技术, 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多种资料为基础, 协助工程建设各方及时进行风险分析、预测、预警, 掌控盾构地铁施工的安全状况, 为风险管理提供手段和科学决策的依据, 有效规避或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4.2 第三方监测制度

第三方监测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和工程自身关键部位实施独立、公正的监测, 及时掌握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和围岩的动态, 验证施工方的监测数据, 为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地铁施工期间对地铁沿线周围重要的地下、地面建 (构) 筑物、管线、地面及道路的位移、沉降实施监测, 为业主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以评估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 使有关各方有时间作出反应, 避免事故的发生。

作为独立的监测方, 第三方监测数据和相关分析资料可作为处理风险事务和工程安全事故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三方监测数据能够发挥公正性作用, 检核施工单位的监测数据, 促进施工单位不断改进监测工作, 同时, 通过第三方监测的工作, 为工程建设积累资料和经验, 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5 结论

盾构施工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应该贯穿工程建设土建实施阶段的全过程, 其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具有普遍性, 也可供采用泥水平衡盾构和敞开式盾构等开挖的区间隧道安全风险评估参考。

浅谈地铁施工安全管理 第4篇

关键词:地铁;安全管理;施工技术;危险因素

多数地铁都位于具有密集人口的繁华都市中,地铁施工是一项具有较长建设周期、投资较大且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地下工程项目。而安全管理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不仅可以保证地铁施工质量,而且还奠定了地铁在今后投入使用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分析地铁施工中所存在的常见险情,提出相应的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以期能够为地铁安全施工提供有效借鉴。

一、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与重要性

随着近些年我国地铁工程的迅猛发展,也随之提升了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我国不断完善的律法机制使地铁安全施工有法可依,为地铁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提供了有效的律法规范与行为指导。然而,部分地铁在施工过程中依旧会发生安全事故,且很多施工安全问题都是由于前期调查研究与准备工作缺乏、工程设计、规划及具体施工等阶段的工程建设存在疏漏,再加上没有风险评估与实时监测等因素所导致[1]。因为地铁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段,具有较大隐蔽性,而且地铁施工期限比较长,施工现场杂乱,需要较高施工技术要求。地铁施工过程中,一些不穩定因素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而逐渐加重,为防治发生施工事故,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地铁施工中的常见险情

(一)地铁旁通道工程

地铁旁通道工程中,矿山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在周边环境相对较为恶劣的情况下,也会应用诸如冻结法之类的辅助方法。地铁旁通道工程施工中应用冻结法的阶段主要包括:冻结施工、构筑开挖、冻结孔施工等。但是若要确保构筑开挖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就应该先对地铁旁通道工程具备开挖条件与否进行准确判断,判断地铁旁通道工程具备开挖条件与否的有效措施是工作人员依照工程施工现场的冻胀压力变化、盐水降温现状、系统运转及温度场等因素确定。

地铁旁通道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错误的施工过程,则很可能会发生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若工程开挖时的相关临时支护强度与要求不相符、冷冻加固时效果不明显、错误的土体加固措施及不当的盲区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等,都会引发地铁施工安全事故。

(二)地铁区间隧道工程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受限因素比较多,像隧道埋置深度、周边环境条件、线路平面位置、施工场地质水文条件、施工沿线地质状况等都会影响到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因此一般情况下,正确的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就是暗挖法与盾构法。一般地铁区间隧道工程埋深比较浅,由此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施工所需成本,然而也会造成围岩质量比较差,增加隧道塌方与冒顶的概率[2]。此外,如果相关支护措施不符合强度要求,在地铁周边地质发生突变时,很有可能发生其它险情。

(三)地铁基坑工程

地铁基坑是具有系统性且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施工、支撑剂混凝土施工及降水后井点挖土等分项施工工程,其中对施工成败最具影响力的关键工程工序为挖土与支撑,该工程也是基坑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易存在安全风险的一个环节。从根本上说,挖土其实就是卸载过程,在挖土施工时会破坏底层,导致土体内应力场的改变,进而破坏原有土体结构平衡状态。挖土工程施工结束后,基坑内土体会逐渐滑动,进而使得围护挡土向内移动,导致基坑底土体回弹,所以,为保持该平衡状态,需要应用支撑措施。由此可见,地铁基坑施工是先对基坑土体造成破坏,再平衡土体,会导致土体变形,所以会采取相关支撑手段以回筑土体,由此可最大限度减少无支撑结构的土体暴露时间与面积,从根本上预防地铁基坑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三、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地铁施工时,为确保顺利进行地铁施工,并不只是有效识别潜在危险源就能够避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为加强地铁安全施工管理,保证地铁施工环境的安全性,本文提出几点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一)对地铁勘察严格控制,探明地铁施工工程周边地质情况

地铁施工过程中,勘察地铁施工地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施工步骤,设计地铁施工时应该准确判断地址稳定性,避免地铁施工之处出现不良地质。在错综复杂管线区域,依照实际情况将地铁具体施工位置设计好,对底层间的影响及相互作用进行有效分析,地铁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技术沟通与交流,便于各部门掌握详细的地铁施工资料。

(二)加强地铁施工现场的相关安全教育

从根本上说,地铁施工安全危险源潜藏于地铁施工各个环节,所以为保证地铁安全施工,应提升地铁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对地铁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施工教育工作,有效的安全教育一方面能够让施工人员掌握与了解地铁施工安全知识、律法及制度,使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得以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加强地铁安全施工教育。使施工人员利用安全教育中所学知识,总结地铁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利于提升地铁施工效率。

(三)构建地铁安全施工责任机制

制定安全制度,是有效防止施工前中后安全事故发生的必要手段,构建施工安全责任制,保障地铁安全施工,在充分认识地铁施工危险源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危险源控制管理措施及方案,在地铁施工中可以明确各工序主要负责人,提升地铁施工现场管理有序性。事实上,地铁施工中,科学有效的安全施工管理措施是避免安全施工事故发生的根本[3]。对于具有较大工程规模、周期比较长的地铁施工,施工现场安全控制与管理工作是有效预防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有效手段。通过施工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安全管理,以达到地铁施工安全的预期效果。

(四)加强地铁施工中的安全监测工作

地铁施工前期,必须仔细检测地铁周边环境与施工项目,在检测的过程中获取相关数据,是了解地铁施工项目及施工环境的重要资料。地铁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测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措施,采用各种技术加强监测,能够及时找出潜在施工危险,采取及时性的风险应对措施,有助于地铁安全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地铁顺利施工。

四、结语

相对来说,地铁施工中发生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概率比较小,然而,危险事件一旦发生,其后果不堪设想,严重威胁到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避免施工中险情的发生,同时也要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采取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地铁施工过程中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此实现地铁工程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张飞进,高文学,等.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在复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铁道科学,2007,(3):140-144.

[2]钟儒华.浅析对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120-121.

地铁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第5篇

案例二:8月2日上午,广州地铁三号线段石牌桥站施工现场发生塌方,施工人员一死两伤。

案例三:3月28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南路的地铁10号线工程苏州街车站东南出入口发生一起塌方事故,6名施工者被埋。30天之后,这条地铁又由于基坑坍塌,造成燕莎桥东北角地下一处直径600毫米的自来水管线断裂,涌出的水迅速淹没了整个燕莎桥路口。

案例四:2008年1月17日下午,广州珠江大桥引桥下的双桥路旁边花圃内的地面突然下陷,出现一个面积大约100平方米的大窟窿,深约5米。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是地铁5号线大西盾构区间二号联络通道在施工中,突然涌水发生塌方导致。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 第6篇

1.0.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地铁工程施工前以及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地铁工程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对地铁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组织管理水平、安全技术管理水平、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监控预警管理的水平检查和评价。

1.0.3 在进行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 语

2.0.1 地铁

列车沿全封闭线路运行的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通常设在地下隧道内,也包括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的部分。2.0.2 安全评价

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3 安全组织管理评价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目安全组织的规范性、安全职责的合法性、以及各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状况进行评价,判断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目的安全组织管理水平。2.0.4 安全技术管理评价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阶段采用的各种施工工法,如明(盖)挖法施工、暗挖法施工、盾构法施工以及高架车站及区间施工、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水平进行评价判断地铁各部分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2.0.5 环境安全管理评价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周边环境和现场环境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判断其环境安全维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状况的安全水平。2.0.6 监控预警 地铁工程施工中对围岩、地表、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状况进行动态的经常性观察和量测工作,根据其风险程度发出不同级别的警示,并预先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2.0.7 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和监控预警的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判断其安全监控的全面性和预警措施的及时有效性。基本规定

3.1 评价对象

3.1.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的对象应为一个车站或一个区间。3.2 评价体系

3.2.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体系应由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4部分组成。

3.2.2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应基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重点评价项目部履行施工安全管理职责的状况和水平。

3.2.3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针对地铁区间和车站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法及安装工程中与安全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评价,评价地铁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3.2.4 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安全管理评价包括地铁工程施工周边环境和现场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评价其环境安全维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环境状况的安全水平。

3.2.5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应体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评价其安全监控的全面性和预警措施的有效性。

3.2.6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评价应在施工安全组织管理、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监控预警管理评价基础上,进行安全评分汇总和安全管理水平定级,进而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报告。3.3 评价程序

3.3.1 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应分为准备工作、实施评价和编制评价报告3个阶段。3.3.2 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

a)确定本次评价的对象和范围,编制施工安全评价计划。

b)准备有关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所需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等资料。c)评价组织方应提交相关材料,说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所需资料(包括图纸、文件、资料、档案、数据)的清单、拟开展现场检查的计划,及其他需要各单位配合的事项。

d)被评价方应提前准备好评价组织方需要的资料。3.3.3 实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对相关单位提供的地铁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资料进行审查。

b)按事先拟定的现场检查计划,查看地铁工程施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施工技术的安全实施、施工环境的安全管理以及监控预警的安全控制工作是否到位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并按本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和打分。c)进行安全评价总分计算和安全水平划分。

d)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评价组织方提出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3.3.4 编制评价报告应符合以下规定:

a)评价报告内容应全面,条理应清楚,数据应完整,提出建议应可行,评价结论应客观公正;文字应简洁、准确,论点应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

b)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安全评价结果及安全管理水平、安全对策意见和建议,施工现场问题照片以及明确整改时限。c)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报告宜采用纸质载体,辅助采用电子载体。3.4 评分方法

3.4.1 各评价项目满分分值为100分。各评价项目的实得分应为相应评价分项实得分之和。

3.4.2 各评价分项的打分采用扣分法,应得分减去扣分即为该项实得分,实得分不得为负,扣减分数总和不得超过该评价分项应得分值。3.4.3 各评价分项评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a)评价内容符合要求时,不扣分。

b)评价内容部分符合要求或评价内容不符合要求,但有补救措施时,酌情扣分。c)扣分标准见附录-评分表。

3.4.4 评分项目有缺项的,其有缺项评价项目的实得分应按公式(3.4.4)换算。

(3.4.4)地铁工程施工安全组织管理评价

4.1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

4.1.1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安全生产制度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个评价分项。

4.1.2 项目安全管理评价可按附录A中表A的格式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4.1.3 项目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方法:

a)查阅项目安全管理组织网络图、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及安全管理机构档案。b)查阅安全管理人员的上岗证及其考核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c)查阅合格分包单位、供应单位名录,及企业对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管理记录。

d)查阅项目经理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档案,及责任追究制度的档案和记录。e)查阅财务提供的被评价项目安全投入、工伤保险、劳保用品、安全培训等的资金保障证明、安全施工措施费投入账。

f)查阅安全检查制度文件和检查记录。g)查阅生产安全事故及隐患排除的相关记录。h)现场检查,逐项打分。(Ⅰ)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

4.1.4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管理评价应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劳务分包单位人员3个分项。

4.1.5 安全管理机构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b)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应明确、合理。

4.1.6 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通过上岗前考核,接受施工安全技能与知识的培训。考核和培训均应有相关证明或记录,做到持证上岗。4.1.7 对劳务分包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劳务分包单位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应通过上岗前考核,接受施工安全技能与知识的培训。考核和培训均应有相关证明或记录,做到持证上岗。(Ⅱ)安全管理制度

4.1.9 安全生产制度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消防检查制度、环保制度、机械设备安全使用检查制度、临电管理制度、应急响应制度、生产安全事故和隐患报告处理制度等。

b)项目部与架子队、劳务分包单位,架子队与班组应分别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和义务。

c)项目部应建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账户、使用台账,应为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d)项目部应制定对特种作业人员,待岗、转岗、换岗职工,新进项目部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安全教育培训,并有相应记录。

e)项目部应及时处理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整改后要进行复查,检查、整改、复查的情况应有记录,格式原则上满足股份公司统一要求,实现闭环管理。

f)项目部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特种设备必须做到合法使用(包括劳务队伍自带设备),劳务队伍自带设备必须纳入项目部的设备管理中;制定临电管理办法,完善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g)项目部配备应急救援人员、物资和设备,必要时进行演练并作记录。(Ⅲ)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4.1.10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应包括危险源标识、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隐患排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机电及特种设备管理,民爆和化学危险品管理以及防雷管理7个分项。4.1.11 危险源标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在施工前分析现场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跟踪管理,并有相应记录。b)应在施工现场入口显著位置和有重大危险源的作业点附近挂牌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重大危险源名称、出现的时段、涉及的危险因素、控制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4.1.12 安全技术交底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经理部应制定各级安全技术交底的相关规定。

b)开工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还应进行专门交底,并有相应记录。

4.1.13 安全隐患排查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事故隐患应分类建立统计表,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并报告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b)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在检查中提出的隐患整改意见,应及时整改。整改意见和整改结果均应有记录并附相关整改照片。4.1.14 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b)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用具。4.1.15 机电及特种设备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产品合格证。

b)特种设备应有行政许可的制造许可证。

c)属于《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 TSG Q7016-2008附件A《实施安装监督检验的起重机械目录》中的起重机械设备需具备《特种设备安装许可证》,并满足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

d)制定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对应的操作人员,悬挂对应的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参见《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e)《实施安装监督检验的起重机械目录》的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及时获取《安装监督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或备案资料、合格证。

f)组织进场设备验收和验收记录,需要报监理的按监理表格要求提报。

依据说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第四章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中第二十一条要求: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第三十二条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第三十四条 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g)机电及特种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检查、拆卸、报废按国家部门、业主及企业相关规定执行。一旦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项目部(或产权单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保养、维护,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使用并做好相关记录。4.1.16 民爆和化学危险品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人。

b)应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1.17 临时用电和防雷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贯彻《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中的6条用电安全的基本原则,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和业主要求,履行“编制、审核、批准、验收”程序,并做好相关记录。

b)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的防雷要求、结合工程施工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特别是雷电的规律,制定防雷措施。c)按月进行临时用电和防雷定期检查和维护,并记录。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评价

5.1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

5.1.1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应包括施工组织保障措施、施工管理保障措施、施工技术保障措施和施工经济保障措施4个评价项目。

5.1.2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可按附录B中表B-1的格式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5.1.3 施工准备工作评价应包括以下方法:

a)查阅项目部管理制度文件、部门职能档案及人员职责分工记录。b)查阅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力、物力和专项资金的投入计划。

c)查阅各类人员资格或上岗证书,各种设备、设施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检测合格证明。d)查阅各类人员的安全培训与安全交底记录。e)查阅企业为作业人员办理保险的相关记录。f)查阅项目部安全目标与安全控制措施的文件。g)查阅施工组织方案和专项施工方案。

h)现场检查风险源清单、应急预案,以及现场各类应急物资、消防器材准备情况。i)现场检查,逐项打分。(Ⅰ)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5.1.4 施工组织保障措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机构、人员配备应满足合同履约需要,符合本地铁工程施工项目的特点;应建立全面、可行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b)项目部应建立监督、检查、评比与奖罚制度,并制定工作流程。c)项目部应制定合理的安全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d)项目部应建立现场消防责任制,并确定消防责任人。

e)项目部应制定全面、可行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职责、响应机制、应急物资的储备,并经论证和审批。

f)项目部应建立完善事故报告处理制度。(Ⅱ)施工管理保障措施

5.1.5 施工管理保障措施评价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和物力资源管理2个分项。5.1.6 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主要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安全生产与管理知识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

b)地铁工程施工各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并持证上岗。

c)项目部应有合理的人力投入计划,施工队伍资质应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规定,施工队伍安排应满足施工作业的要求。

d)劳动力计划中,应禁止安排女工、未成年人从事井下及隧道内作业。e)应做好对从事有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的计划。开工前应对井下、隧道内、高处作业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并有相应记录,严禁检查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f)应对作业人员、新岗位人员以及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实施新结构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有培训记录。

g)应制定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的安全防护制度。5.1.7 物力资源管理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应有结合地铁工程施工进度的物力资源投入计划。

b)应有投入地铁工程施工的各种机械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有效的安全检验合格证,重要设备还应有生产或制造许可证。

c)应有各种机械、设施设备的检修与保养计划,并有专人负责。d)应在危险性较大的设施、设备及危险物资存放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e)应有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的专项方案,并由有资质的单位实施。

f)应有施工中所用各种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

g)应配备好施工现场消防物资与器材、应急抢险物资,特别是隧道内、深基坑抢险应急物资准备,并有专库存放以及专人负责。(Ⅲ)施工技术保障措施

5.1.8 施工技术保障措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部应结合项目特点及调查资料,编制有针对性、方案合理、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方案,并经审批。

b)应针对项目特点,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并有论证报告。

c)应辨识工程项目的危险源,形成安全危险源清单,并制定相应的防范与处理措施。d)应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制定施工平面规划,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合理安全距离。

e)开工前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有详细记录。f)开工前应有经过论证与审批的施工安全监控量测方案。(Ⅳ)施工经济保障措施

5.1.9 施工经济保障措施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安全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和台帐,且实际投入情况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b)应为现场作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并在开工前为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5.2 明挖法施工评价

5.2.1 明挖法施工评价应包括围护结构施工、地下水治理、基坑土方工程、交通过渡防护、工程结构施工和盖挖法特殊要求6个评价项目。

5.2.2 明挖法施工评价可按附录B中表B-2的格式确定评价内容及其分值。5.2.3 明挖法施工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查阅施工组织方案。

b)查阅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基坑便桥等专项施工方案。c)查阅现场施工技术与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施工日志。

d)查阅施工监测记录、特殊部位或结构施工检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e)查阅施工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

f)查阅原材料或构配件合格证、检测或检验资料,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等记录。g)现场检查,逐项打分。(I)围护结构施工

5.2.4 围护结构施工评价应包括支护桩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水泥土墙支护施工、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施工、支撑系统施工及其他围护结构系统施工6个分项。5.2.5 支护桩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支护桩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支护桩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支护桩的桩基完整性检测频率应符合相关规定且全部合格。d)支护桩作业时噪声、振动、泥浆排放等应符合相关规定;吊装作业应严格执行起重安全的相关规定。

e)成孔平面误差和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成桩的深度、尺寸、强度、承载力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5.2.6 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地下连续墙的墙身完整性检测频率应符合相关规定且全部合格。

d)施工时泥浆性能指标和液面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控制施工槽段周边的堆载和振动。接近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时应有槽壁预加固和相应的监测措施。

e)导墙的位置、尺寸、墙体接头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超大、超深、超长等复杂地质条件的地下连续墙,地层加固措施应得力。

5.2.7 水泥土墙支护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水泥土墙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水泥土墙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水泥土墙在设计开挖龄期应采用钻芯法检测墙身完整性和强度,其检测频率应符合相关规定且全部合格。

d)水泥土墙的桩身切割搭接宽度应符合规定;当设置插筋时桩身插筋材料、插入长度和出露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e)高压喷射桩水泥土墙施工时,应定期检查机具和高压管路,人和喷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接头断开、软管破裂导致的浆液飞散、软管甩出伤害作业人员等事件发生。5.2.8 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锚杆及土钉墙支护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锚杆及土钉墙在设计开挖龄期,应按规定检测频率进行验收试验并全部合格。d)喷锚支护施工中,基坑开挖应按要求分段分层进行,应紧跟开挖工作面,且应连续作业,应严格控制每一施工段的作业时间。e)土钉墙施工中,应做好成孔、土钉制作、注浆、张拉作业等施工过程的控制;应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确保边坡结构变形控制在设计要求的合理范围内。

f)土层锚杆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事先进行成锚杆工艺及极限抗拔力试验、蠕变试验等;应确保施工工艺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成锚后应严格按规定进行验收试验及使用期的监测。5.2.9 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c)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施工中,应对支撑内力进行监控。

d)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4(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的相关规定;钢支撑的构件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 81的相关规定。e)拆撑或换撑作业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拆撑或换撑的顺序和预加力的卸载程序应合理,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f)支撑、围檩及立柱支撑托架等连接结点应满足连接构造要求;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支撑体系与支护间密贴,保证支撑力的均匀传递。

5.2.10 其他围护结构系统施工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其他围护结构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其他围护结构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其他基坑围护结构,如水泥土搅拌桩、自稳边坡等的施工应分别执行相应的施工规范。(II)地下水治理

5.2.11 地下水治理评价应包括集水明排、基坑降水、截水帷幕3个分项。5.2.12 集水明排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集水明排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集水明排的施工及验收记录。c)排水沟、集水井应根据基坑平面形式、结构型式合理布置,与主体结构、基坑侧壁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基坑外应有截水、封堵、导流等防止地表水对基坑侧壁产生冲刷的措施。d)降水作业人员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抽水设备应设有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5.2.13 基坑降水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基坑降水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大型复杂的基坑降水应进行降水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降水方案。

b)应有基坑降水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降水期间,应对各降水井和观测井的水位、水量进行同步监测,确保符合降水工程设计要求,并应有水位监测记录;应对降水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地下管线,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JGJ8-2007的相关规定开展监测。

d)降水作业人员应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抽水设备应设有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5.2.14 截水帷幕安全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截水帷幕施工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b)应有截水帷幕施工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c)截水帷幕的厚度和渗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

d)灌浆施工时,应定期检查机具和高压管路,人和喷嘴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接头断开、软管破裂导致的浆液飞散、软管甩出伤害作业人员等事件发生。(III)基坑土方工程

5.2.15 基坑土方工程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基坑开挖和土方回填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

b)应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分段,严禁超挖,随挖随撑”的原则,符合开挖的“时空效应”,并有施工及验收记录。

c)应制定合理的基坑监测方案,确保基坑开挖监测的数据可靠,能有效指导施工。d)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地下水治理状况,避免基坑涌水、涌砂事故发生。e)基坑内需进行爆破作业时,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应编制爆破作业专项安全方案,经专家论证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爆破危险区应有安全防护措施。爆破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进行安全防护。f)基坑开挖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护围护结构、降水运行系统、测量标志和监测元件以及止水帷幕和工程桩等;应有可靠的临边防护措施、地面排水措施和上下通道,并应设有安全警示标志。基坑边堆载应符合支护设计的规定。

g)基坑回填土料、填筑工艺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回填过程中应按规定检测且应全部合格。基坑回填时,应有具体措施保证机械或机具不碰撞隧道结构及防水保护层。(IV)交通过渡防护

5.2.16 交通过渡防护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有交通过渡防护的专项方案,并经论证。

b)应根据基坑形式和通行要求,选用合适的便桥结构形式,其载重及通过能力必须根据施工机械、车辆荷载或城市交通车辆的要求经计算确定,计算书应有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经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c)应有交通过渡防护的施工及验收记录。

d)基坑便桥设置交通标志应合理到位。应设置限载、限速和禁止超车、停车等标志,人行便桥应设置禁止机动车或机械通行标志,并应设置护栏。

上一篇:她真是个小书迷作文下一篇:市委书记第十一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动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