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学见习总结

2024-06-25

妇幼保健学见习总结(精选9篇)

妇幼保健学见习总结 第1篇

妇幼保健学见习报告二

目的:为了更好的了解妇幼保健科的工作流程与布局结构,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科关于儿童保健方面的学习。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预防保健科开展见习学习。

布局:保健科占地比较小,主要有四个门诊室,分别为预防接种门诊、交费与建卡室,免疫接种室,体检室。不仅管理起来会比较方便,还能让患者比较方便的找到各个诊室。

收获:由于最近国家免费给儿童接种麻腮风疫苗,听说往日还是很多人的,因为一周上班的时间只有几天,但由于下雨的缘故人就有点少了。我们小组先进入的是体检科,主要是体格方面的体检,包括身长、体重、头围等。这个工作也挺简单的。然后就是记录档案了,档案包括纸质版的和电子版的。但由于管理上的缺陷,抛弃了比较先进的电子档案。进入接诊室,这个科室的副科长一边给来接种疫苗的孩子家长开票,一边给我们讲解广西预防接种电脑系统,因此我知道了现在全国各级免疫预防类的医疗机构都有这样的系统,方便记录儿童有出生到目前的计划免疫情况。接下来都到所以的科室学习了一下,给我的感觉就是工作不是很忙,也挺简单的。

这次见习主要的收获就是了解了有关预防接种这方面的知识。预防接种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级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接种的对象主要是辖区的婴幼儿,亦包括部分跨辖区或者流动人口。疫苗包括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属于免费疫苗,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计划免疫包括两个程序:一个是全程足量的基础免疫,即在1周岁内完成的初次接种;二是以后的加强免疫,即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及人群的免疫水平和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复种。这样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目前我国免费为儿童接种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脑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疫苗。这些内容也简单的做成展板放在妇幼保健科的墙壁上方便他人了解。还有,并不是所有儿童都适合接种疫苗的,患有严重慢病、皮肤病、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疾病、或当时发烧等等问题的儿童不适宜接种疫苗。

总结:这次见习简单的认识了妇幼保健科的工作,尤其是在预防接种方面收获很大。为了更好的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我们仍需更加努力才行!

妇幼保健学见习总结 第2篇

这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开了档案管理学的课程。刚开始认为也是一门只会在“纸上谈兵”的课程,没什么实践性,老师也在第一节课上说了这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然而,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特别是老师安排的一次见习和一次参观学习,让我们越来越觉得这门课程的可读性很高。

档案管理是一项基础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需要付出很多心血、耐心、严谨的工作。只有把档案做得规范、科学才能完成好档案工作,也才能使一个单位企业机关的各项工作得到保障。所以档案从它的接收、分类、整理装订等各项工作都得非常小心仔细。在档案的接收工作中,我明白了即使是简单的文件够要经过很复杂的程序,比如要对档案的实时接收、逐年接收还是定期接收进行分类,而且还得要求签字、移交目录等。从老师的课上,我还学习到了即使档案需要被撤销,也不能草率了事。它需要把档案移交给撤销机关接进馆要求整理档案,全部档案仍属于原机关,并应全宗移交档案馆或者由一个机关代管,不得分散。在见习整理档案时,档案都是保持着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这样的话就便于保管和日后的查阅利用。

在参观武夷山档案馆时,我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一进馆,孔馆长先是为我们介绍了武夷山档案馆的基本情况,接着就是参观。档案馆保存档案的方式很特别,用的是檀木的箱子以及滚动式的铁皮箱,里面放有干燥剂,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房间没有窗户,只有一个小的通风口,灯具也是比较暗淡,有设有温度计和湿度计,很好地保护了档案。档案馆的档案资料特别丰富,时间跨度较为久远,保存的也较为完整。让我很意外的是看到了以前没见过的死亡档案,据了解,是一些公职人员逝世后,对其生前档案资料的记录保管。到了顶楼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些工作人员在修补一些意外遭虫蛀的档案,用的是毛边纸,这一特殊的纸质。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能很直观地把老师课上所教授的知识展现在眼前,而且也学习到了一些课上没有的知识,很是受益匪浅啊!

广东某高校妇幼保健学教学浅析 第3篇

1 教学模式

我院预防医学虽然招收人数多, 但是开设《妇幼保健学》课程时间较晚, 学习班级数少, 该课程包括《妇女保健学》和《儿童保健学》,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音频和视频的处理功能, 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和有趣, 一改传统教学抽象、枯燥无味的情况,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某些章节如更年期保健让学生参与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中来, 并且将学生分为4组, 每组派一个学生上讲台讲授该章节,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对提高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该课程开设课时仅有36学时, 且都为理论课, 在讲授该课程时学习时间有限, 知识面不能深入, 特别是保健知识的学习不能满足预防医学生以“保健为中心”的办学思想。

2 教材建设

妇幼保健学交叉学科的特点使得教学资源分散、无序, 并且有大量不准确、不客观、粗制滥造的信息充斥于各种媒介, 因此一本水平高、质量好、适合教学需要的教材,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2]。我院教学采用顾美皎主编的《妇女保健学》和郑惠莲主编的《儿童保健学》, 将其合二为一, 针对培养目标和保健医学特点, 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 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 改革和完善授课内容和方式,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保健实践中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及可接受性。

3 教学实践

用人单位均认为, 妇幼保健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临床医生的培养, 保健人才更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包括临床、保健、管理、信息服务、计算机、社交、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3]。妇幼保健专业是在社会需求下应运而生的, 也将应社会需求高校医学教育发生重大改革。“近几年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因不在教学领域内部, 而是在于高等教育的社会性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而要求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重大而深刻的改革”[4]。但是我院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仅仅是在附属医院的妇产科, 教学基地单一, 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时间短, 实习情况及技能培训均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在将来的实践教学中, 应该多开展社区卫生保健的实践课程, 以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

4 建议

广东是人口大省,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保健的需求特别是妇女、儿童对保健的需求迅速增长, 妇幼保健学理应成为构建适应社会需要新型医学人才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校几十年来一直承担着往省内各公共卫生领域输送预防医学高等人才的重担因此如何培养适应于社会需要的专业妇幼人才, 满足社会需求, 妇幼卫生专业教育已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目前《妇幼保健学》教育模式总的来说均是临床和保健的结合, 预防医学生侧重于保健。有调查显示, 妇幼专业毕业生的临床动手操作能力偏差, 但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动手操作技能要求较高[5], 从而会影响到以后的工作。针对这些问题, 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临床理论教学, 适当延长临床实习时间, 提高实习地的教学水平及老师的带教意识, 加强学生对临床动手操作的重视, 能够做到充分利用实习时间, 加强操作技能学习[3~6]。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 教学老师多与妇幼保健院的医师沟通, 了解具体的保健工作, 以更新知识结构, 丰富案例, 提高教学水平。其次, 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 实行社区教学, 让学生进入社区, 如儿保门诊咨询、实验室操作、社区现场服务、参观妇幼保健机构、托幼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对孕产妇进行入户随访等, 提高学生的社区服务能力。

总之,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在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师资力量、高校与保健院联合共建等方面进行变革, 应针对妇幼卫生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毕业生能力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加强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业务水平, 为我省培养合格的、实用性的妇幼卫生专业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保健的需求特别是妇女、儿童对保健的需求迅速增长, 妇幼保健学理应成为构建适应社会需要新型医学人才基本知识和技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了解我院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 改革妇幼卫生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针对妇幼卫生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毕业生能力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加强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业务水平, 为我省培养合格的、实用性的妇幼卫生专业人才。

关键词:妇女、儿童,保健,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建端, 杜玉开, 方为民, 等.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的定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1723~1724.

[2]许韶君, 陶芳标, 苏普玉.妇幼保健学教学改革的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05, 4 (2) :116~118.

[3]李秀红, 杨德胜, 静进.妇幼卫生专业毕业生的追踪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 2003, 18:496~498.

[4]韩娟, 杜玉开, 方为民.妇幼保健机构人才需求及培养的调查—医务人员定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1604~1604.

[5]曹秀菁, 陈婷婷, 郝加虎.妇幼卫生专业毕业生反馈信息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9 (12) :891~893.

推拿手法学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第4篇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119-01

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学生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见习的桥梁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为以后的推拿专业课打下基础,笔者在临床见习带教中,本着“理论为本,强化操作,技巧培养,以考促练”的带教思路,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1、理论为本

在推拿手法学见习中,常常见到学生反映有的手法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记不清楚,甚至觉得课堂上学是一回事,临床见习的时候自己动手又是另一回事。这就是理论掌握不牢固的表现。学生在学习推拿手法学的时候,知识要点多,又要顾及课后手法练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容易混淆、遗忘,临床见习操作的时候极易操作不规范。在手法临床见习开始前,笔者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把当次见习内容、手法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向学生作了说明,并配合图片、视频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在带教理论讲解中,注意不要和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完全重复,否则易引起学生倦怠心理而不易接受。带教前的理论讲解,同一个手法应结合临床操作不同的人体部位不同的注意事项来和学生说明,如拿法可分四肢部拿法和颈项部拿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比较两个不同部位拿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的不同,使得他们能更快更全面的掌握。这个过程不应冗长晦涩,以免学生对临床见习失去关注。这种先理论复习,再临床操作的模式,不仅增加了教师在带教过程中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学生对接下来的临床见习操作部分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讲授方式的多样化,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强化操作

如果说理论知识是推拿手法的基石,那么手法水平的提高就依靠反复操作,从中找出“手感”。而“手感”的获得,除了带教老师的指导外,更多是依靠学生反复操作练习。对学生来说,每次临床见习课所传授的内容都是新鲜事物,对手法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练习过程中,应由易至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耐心的手把手指导学生操作。可将学生分组安排相互练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互动性,也是手法练习要求的在人体体表练习的临床见习内容。对于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法,可让学生在老师身上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其不足之处细致地讲解,反复地纠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临床见习带教的效果。例如一指禅推法是推拿手法学中主要手法之一,也是学生反映难以掌握的手法之一。这个手法要求操作时应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紧推慢移,讲究腕和指的配合,这就要求在带教的时候必须详细耐心的讲解手法动作规范,对手法操作的要领一个个拆分示范并讲解操作技巧。在学生分组练习时,带教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肩部是否放松,上臂腋窝处离胸壁是否约为一个拳头的距离,肘关节水平面是否低于腕关节,拇指指端是否吸定操作部位,其余四指掌指关节是否自然弯曲形成空拳,移动时是否摆动频率快而移动速度慢等。并将受试者感受反馈给学生,及时纠正其手法的不足。对于操作得较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树立其手法操作的信心。

3、技巧培养

技巧,就是指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对于推拿手法操作来说,技巧往往是提高手法層次的必备。单纯对手法重复的练习而不注重手法操作技巧的指导,学生容易产生倦怠心理。注重手法操作的技巧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练习的目的性更强,还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身手法的提高,增加其学习的积极性。手法操作的技巧,应选择一对一、手把手的纠正和指导,教师务必做到语言简练,条理分明,示范耐心。例如运动关节类手法中的扳法是技巧性很强的手法,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手法之一。在带教颈部旋转定位扳法的时候,要求学生以一手拇指顶住患者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扶托住对侧下颌部,在患者低头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即保持这一前屈幅度,再使其向患侧屈至最大限度。然后将其头部向健侧慢慢旋转,当旋转至有阻力时,略停顿片刻,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突发性的有控制的快速板动。带教老师应与学生说明如何体会棘突活动及关节间隙张开与否、旋转时有阻力如何判断、“巧力寸劲”应为多大幅度的快速扳动的力。同时,如果有必要的话,教师可在学生中选择有颈椎棘突偏歪的学生做受试者做示范。

4、以考促练

操作考核主要是了解学生见习中对所学的手法掌握程度,为调整以后的教学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的期评成绩不应仅仅靠理论考试成绩来定,而应突出“先学理论,终为操作”的教学目的。在每次见习带教前,可将考核的手法种类范围告知学生,并说明每一个手法的考核得分点即手法的操作要点向学生说明,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手法练习中有明确的目的,不至于无的放矢;’二是能给学生造成适当的压力,能让他们清楚地明白手法练习后还有考核,使他们在手法练习过程中不易懈怠。在手法练习结束后,可采取一对一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评分。考核的分数可用作为两个用途:一是作为当次见习成绩,可让学生对每次手法练习水平提高与否有个直观的了解;二是将最后一次见习课时的考核分数作为平时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一起纳入期评成绩,以便教师对学生的这门课程学习成绩做出更客观的评价。通过考核的方法,可以将动手实践、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与能力考核结合,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目的变成对所学所见的手法知识理解应用上,考核的成绩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推拿手法水平。

5、小结

见习妇幼保健站报告 第5篇

作为一位大二的医学生,走进医院去观察学习,及早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以后从事的工作的方方面面,来知道自己现阶段的学习需要和方向,是对感受医院环境、医院事务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医生梦想的提前展示。也是对自己医学梦想的前期准备。

借着寒假的机会,我想要通过见习来为自己的求学之路助一臂之力。我见习是在 xxxxx妇幼保健院。见习的科室主要是在妇产科。在见习期间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作,让我发现在校学习的感觉枯燥抽象的种种知识,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基本武器。有时在课堂上老师说的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只看书本是理解不了的,只有通过见习才能理解的比较好。同时也对以前错误认识的做了纠正,例如:以前不明白为什么要给肌肉骨骼上的沟沟坎坎起名字,为什么要背下来这么些知识,学过后总的感觉是,一直只为考试而学习,没有几分属于我自己。在学校里,总觉得某些特征和注意事项就是不能全部背诵下来也可以拿一些分数,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等等。通过见习才能知道课堂知识的重要性,以后才能努力学习,不为考试而学习。因为不明白的任何一点症状和知识,都有可能导致临床上非常严重的后果。在学校乍到临床,感觉完全新鲜的地方之一便是医患关系的处理。虽然在学校的课堂里,讲座中经常涉及这个问题,但是在临床中又是另一番感受。虽然在现在的社会中,医患关系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大部分时间来看,病患对医生都有着很强的依赖感和尊敬感。医生只要是对病人足够的尊重,让病人感觉到自己的真诚,其实相处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我们作为医生要将心比心,用一颗博爱之心,换位思考的思维去想象病人的疼与痛,将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体会病人的茫然与不知所措,他们没有学过医,有些茫然,有些不知所措是可以理解的。目前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患者大部分认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一般或基本上没有沟通;医护人员也很大程度上认为认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一般或基本上没有沟通。这在一 点上说明医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医护人员未很好履行告知照顾义务,归结为1

双方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不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的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关系在医疗过程中以病人的诊治利益为准则,对医疗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优秀和风格的医生,一定要处理好医患关系,这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改变了我以前“只要能治好病就是好医生”的错误观点。病人的肯定是医生最大的成就;病人的称赞是医生最大的光荣。

影响医患关系除了我们不可控的利益纠纷,医疗事故等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也没有见到过),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在我见习的最后一天上午,就发生了一个不太愉快的事情。由于有男实习生观摩,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不愿意脱裤子接受检查,告诉主治让我们出去。但是当时的大夫很不耐烦的呵斥了她,并尖刻的说出了她流产三次的情况,隐含有轻视其不自重之意。虽然女孩到最后还是脱下了裤子,但是非常的不情愿。我想,病人由着这样一个抵触的情绪,一旦医生有哪里照顾不周,医疗纠纷就非常有可能发生的。

相反,对医生来说很小的一个举动,可能换来的是病人十二分的感激。在产科门诊遇到了一个来做药物流产的病人,那日的门诊老师讲话的语气十分的温和,还给病人准备了流产后注意事项的小纸条。上面写了很多条药物流产后的注意事项,比如注意会阴的清洁,半年以内避免房事,如果在一周内有大量出血(比经期的出血量大)时要到医院就诊。老师说这个小纸条是妇科流产后必备给病人的。因为在临床很多药物流产的病人对于流产后的注意事项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有些病人经常反复的短期的流产,这对女性的身体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其实,很多的时候医疗纠纷的发生并不是由于我们医生工作没有做到位,而是口头的一些说明多而且繁杂,病人容易遗忘。我想,虽然只是一个小纸条,但是病人对医生的态度肯定是感激从而是包容的。医疗纠纷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

第二点,作为医生要认认真真不能有一丝马虎。见习时,病房有一个孕妇超过了预产期2天,但还是没有一丝要生的意思,她已经做过了几次B超,结果显示孩子体积太大,将导致分娩困难,因此病人决定住院。老师看了看摸了摸说生不了,得剖腹。但同时面临着又一问题,小孩的心跳为174下/分钟,主治医生认为情况不是很好,因为正常胎儿心跳约为为140下/分钟,后来就给孕妇吸氧,后来又做了胎心监测。得出结论,羊水过少要马上做手术,原本打算第二天做的手术,提前进行了,这样才保住了孩子。通过这件事情,我了解到,作为医生要

有扎实的基本功,面对病情要当机立断,有时晚一分钟,病情就会变严重甚至死亡

到医院看病的人有穷有富。作为医生在看病时要把这个考虑进去,原来到医院时,医生走爱问一些关于经济状况的问题,例如公费私费,有无保险之类的,以前不知道是为什么,现在明白了。穷人用贵药是用不起的,富人又怕用便宜药副作用大。为了满足所有的人的需求,我们看病之前一定到对病人的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尤其是在看严重费钱的病时。以前讲“穷人看病富人花钱”,现在虽然不能那样,但也要有一些不同。

在医院见习学到了很多,但同时也发现了基层医院的一些不足,其中有些是可以避免的,但更多的事情不是我能改变的。不过,我也愿意把这些写出来,即便是大环境趋势没法根治,每个医生也许可以力所能及的为病人谋福利。

首先,就诊比较难,尤其是在办理入院出院的时候。出院还好,患者和家属一般心情比较好。但是住院手续总是让并患者和家属头痛不已。我想“看病难”可能一定程度上源于这个手续给患者在成的困扰。要先经门诊医生检诊,经门诊医生开具入院证,填写一份门诊入院记录,持此单才能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办理入院手续是在住院处,先由护士填写病历首页和住院卡,同时登记家庭、工作地址及联系人姓名、电话号码等。自费病人还要到收费处预交费。公费病人持记账单或持支票,医保证明,同样要在住院处办理手续。办完入院手续,在住院处换上医院统一制作的病员服。折腾了半天,熟悉的人也得用几个小时,不熟悉的分不清东南西北半天也不完。所以我认为手续程序要简化。

第二,医患不信任。虽然在这里我没亲眼见到也,也不方便说红包的问题。但是吃请和送特产等是亲眼见过多次的。作为一名非常忙碌的医生,老师们对吃请也是表示很头痛,但是病人不“放点血”又不放心。所以我觉得红包现象之根本,在于医患的不信任。

第三,病房里的噪音特别大。当病人做完手术用车子推回来时,整个走廊都能听得见框框的声音,吓的小孩哭闹不止,休息的人也都能震醒。当医生走进病房时,不管有没有人休息,孩子在不在睡觉,声音都是非常的大。陪护家属也没有限制,产科总是挤着很多家属。一个正常人呆久了也会感觉头痛,想必产妇和婴儿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

第四,病房的没有电梯,刚做完剖腹手术的病人,很难运送,就有家属抬着对伤口也不好。地面不是非常干净,有些滑腻,正常人走真都怕摔,更不用说病人了。但是妇幼保健院的楼房是十几年前建造的,想要改造或者装修经费也不是很允许。我想提高全民的医疗水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是需要的。

见习这10天,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作,让我能牢牢的记住了已经学过的一些在课本上看似枯燥的知识点。每天看着老师如鱼得水的接诊病人,我就恨自己学得太少。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作为临床医生,学习的是生命攸关的医护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不仅要做到理论基础扎实,而且要学会将理论联系实际。

在学习临床知识,并学会如何灵活运用时,见习期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是,对正确的处理医患关系的问题上我有了感性的认识,培养了人文关怀精神,患者来到医院本来就有一定的焦虑,医生应当在诊疗救治患者疾病的同时注意沟通,避免因相互了解不充分而导致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而且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这次见习,让我受益颇多,除了学习到了相关的疾病知识外,也锻炼了我的临床实践动手能力,这将会促使我在以后的学习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也让我明白的自己以后应该如何去学习,学习哪方便的知识或者素养。

参观区妇幼见习感想 第6篇

在12月9日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见习参观,经过了将近一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区妇幼保健院,也将展开我人生中又一次难忘而且收获丰富的旅程,开阔我的眼界。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收获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专业的知识,还有一份对孩子的关心疼爱,对工作的认真付出,对使命的不懈坚持。

我们首先来到了儿童的体检处,在这里,可爱的小朋友们是永远的主角,整个诊室的环境不是医院的纯白色,而是以各种浅色系为主,布置得温馨而优雅,同时显得空间明亮了许多;一排排椅子提供了充足的休息空间让父母与自己的孩子嬉戏,接着我们参观了儿科的各个诊室。诊室的布置显得比较简单,但是里面的东西却是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让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诊室的环境温度和外界的相差无几,而婴儿在出生后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暖,在诊室进行检查时,婴儿需要脱掉身上的保暖衣物,对于体质较差的婴儿来说便成了生病的一大隐患。

接着我们来到了对婴儿的各项功能进行评测的诊室,很庆幸的,我们赶上了一个婴儿的检查,看着小婴儿可爱的模样,想象着当年的自己,心里也就开心了起来,对于功能没有完全达标的婴儿,会送到隔壁的治疗室去进行相应的锻炼,提高发育能力,还了解到了婴儿保健操,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增强孩子发育和促进亲子交流的好方法。

之后我们跟随着老师来到了专门针对一些多动症,孤独症儿童的治疗诊室,也许是因为楼房年代比较久远的原因,这里的走道很窄,显得比较压抑。还去到了信息科,听了师兄对我国婴儿的政策和条例的叙述,以及一些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增进了我的视野,让我收获良多,了解到了国家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对人口统计的严格执行。

总的来说,这次的参观是让我深有体会的,不过也发现了几点问题:首先,在紧邻区妇幼的旁边是一条臭气熏天的排污沟,这样的不卫生环境会对母婴的健康甚至医护人员的健康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整个区妇幼的环境显得非常凌乱,首先是入口,为汽车设置了岗亭,如同公司工厂的门口,而不像是专门为妇女儿童而设立的保健院。再次,楼下的整个环境显得稍微阴暗,窄小的通道旁停放着自行车电动车等,使得本来便紧小的换进显得更凌乱了许多。

学前教育幼儿卫生保健课见习要求 第7篇

为了更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自己,更好的完成见习实践工作,学生们在总结上次见习中的不足,要求这次在见习中更要认真听取和学习保育员的各项工作,而且还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

1、掌握幼儿园一日作息制度。

2、掌握接幼儿的要求和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

3、对幼儿的身体状况等方面注意观察和询问,特别是对有病的幼儿要与家长做好交接工作,对病情要有所了解,并记录吃药、病症、病因等情况。如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幼儿,要及时交保健医生处理。

3、主动与幼儿及其家长问好,使幼儿能愉快地来园,学会用礼貌语言打招呼,观察幼儿的精神面貌,做好个别幼儿的工作。

4、指导并帮助幼儿穿脱衣服、鞋帽,做好幼儿衣服、鞋帽等的放置工作。

5、了解幼儿饮食、盥洗、睡眠、户外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制度和要求。

体育保健学论文 第8篇

学院:材料学院

班级:11-5班

学号:1411538

1姓名:陈长根

浅谈急救包扎

论文摘要:

急救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快,即动作敏捷迅速;即部位准确、严密;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也不能过松,以免纱布脱落。包扎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机会。打结的地方应该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包扎一般用绷带和三角巾,绷带包扎应从伤处的远心端到近心端,尽可能使四肢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的情况。本论文将从止血、包扎、抽筋的预防和处理、骨折固定,四个方面介绍急救包扎。

一、止血:

1、出血的种类

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外出血——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

内出血——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还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危险性大。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点,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

2、失血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伤者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当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

3、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2)加压包扎止血法。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方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3)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

(4)止血带止血法。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4、注意事项:

(1)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

(2)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

(3)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3分钟。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4)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二、包扎: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毛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绷带包扎一般用于支持受伤的肢体和关节,固定敷料或夹板和加压止血等。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

常用的包扎法如下:

1、环形包扎法

适用于头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包扎时把绷带头斜放,用手压住,将绷带卷绕肢体后扎一圈后,再将带头的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绕圈包扎,后一圈压前一圈,约包扎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地部位,如上臂、大腿下段和手指等处。包扎时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将绷带向上斜形缠绕,后一圈压前一圈的1/2~1/3

3、转折形包扎法

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包扎时从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用一个拇指压住绷带,将其上缘反折,后一圈压住前一圈的12~13,没圈的转折线应互相平行。

4、“8”字形包扎法

多用于包扎肘、膝、踝等关节处,包扎方法有两种:(1)从关节开始,先做环形包扎法,后将绷带斜形缠绕,一圈绕关节的上方,一圈绕下方,两圈再关节凹面交叉,反复进行,逐渐远离关节,没圈压住前一圈的1/2~1/3。

从关节下方开始,先做环形包扎,后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地来回做“8”字形缠绕,逐渐靠拢关节,最后以环形包扎法结束。(2)

(二)三角巾包扎法:

1、手部包扎法

2、头部包扎法

3、足部包扎法

4、大悬臂带

5、小悬臂带 消毒伤面周围的皮肤要由内往外,即由伤口边缘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消毒区,这样越靠近伤口处越清洁。如用碘酒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必须再用酒精擦去,这种“脱碘”方法,是为了避免碘酒灼伤皮肤。应注意,这些消毒剂刺激性较强,不可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三、抽筋的预防和处理:

肌肉痉挛是肌肉不自主的强制性收缩,俗称抽筋。运动过程中痉挛最容易发生在小腿腓肠肌,其次为足底部的屈趾肌

二、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低温刺激

在低温环境中运动,训练、肌肉可因低温寒冷的刺激而兴奋增高。

(二)电解质的过多丢失

维持肌肉的应激性是电解质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电解质(Ca+、Na+、Cl-)随汗液大量流失,造成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肌肉痉挛。

(三)肌肉的收缩频率过快

(四)肌肉损伤

运动所致肌肉损伤的结果,是Ca+进入细胞,使细胞内Ca+增多,从而造成肌肉纤维收缩失控,引起了局部肌肉痉挛。同时,损伤性疼痛也会放射性地引起肌肉痉挛。

预防抽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长时间运动之前、中、后,皆须有足够的水份和电解质的补充。

2、在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矿物质(如钙、镁)和电解质(如钾、钠)。矿物质的摄取可从牛奶、优格、绿色叶类蔬菜等食物中摄取,电解质可从香蕉、柳橙、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饮料中获得。

3、不穿太紧或太厚重的衣服从事运动或工作。

4、运动前检查保护性的贴扎、护套、鞋袜是否太紧。

5、运动前做充足的准备运动和伸展操。

6、冷天运动后须做适当的保温,如游泳后应立即将泳衣换起,穿上保暖的衣物。

7、以放松的心情从事运动或工作。

8、晚上睡觉时易抽筋者,在睡觉前需做一些伸展操,由其是易抽筋的部位的伸展。

9、不做过度的练习。

10、运动前对易抽筋的肌肉做适当的按摩。抽筋处理方法:

在抽筋的处理方法上,可分为两部份,一为急性期的临时处理,一为治本的处理。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发生时的处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对抽筋的部位轻轻按摩,并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轻轻拉长,因当你将肌肉拉长时,会使肌腱的张力增加,当张力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会将冲动传至大脑,大脑为了避免肌腱受伤会释放讯息放松抽筋的肌肉。拉长肌肉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拉伤肌肉造成二次伤。短时间的肌肉抽筋经过处理后即可回到比赛场,但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仍很高。

若肌肉抽筋的时间很长,则可使用热敷或冷敷的办法来减轻疼痛,或局部的喷洒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很有效。万一很容易再次发生抽筋,则需考虑肌肉是否过度疲劳、或脱水,前者则必须停止活动休息,后者则需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四、骨折固定:

1、骨折的种类: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完整,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

开放性骨折:外伤伤口深及骨折处或骨折断端刺破皮肤露出体表外。

复合性骨折: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或其它脏器,或伴有关节脱节等。不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未完全中断。完全性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完全中断。

2、骨折的症状:疼痛、肿胀、畸形、骨擦音、功能障碍、大出血。

3、骨折的固定材料:夹板

4、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

(1)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固定。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抢救。

(2)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断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

(3)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

(4)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

(5)固定用的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可用纱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以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迫坏死。

(6)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甲床青紫时,说明固定、捆绑过紧,血液循环不畅,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固定。

保健学实验 第9篇

实验一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操作方法

(一)止血的操作方法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熟悉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位置并能准确定位,熟练掌握操作指压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实验原理

利用止血带、指压法和加垫屈肢法来压迫出血部位的血管和表浅动脉临时止血救命。实验器材

卷轴绷带、三角巾、橡皮止血带、医用橡皮膏、剪刀。4实验内容

4-1 全身主要浅表动脉的体表定位和指压止血法 4.1.1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耳屏前方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颞骨面。此法用于同侧头额、欺部的临时止血。

4.1.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下颌角前约1·5 cm处,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在下颌骨上。此法用于I司侧面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4.1.3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外缘,用拇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向后内正对第一肋骨压迫。此法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4.1.4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使患臂稍外展外旋,在肱二头肌内缘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该动脉压迫于肱骨上。此法用于同侧前臂出血的临时止血。

4.1.5指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第一指节根部两侧,用拇、食指相对夹住。此法用于手指出血的临时止血。

4.1.6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在腹殷沟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两手拇指重叠(或用掌根),压迫该动脉于耻 骨上支。此法用于同侧大腿、小腿出血的临时止血。4.1.7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法

用两手的拇指或一手的拇、食指分别按压在内踝与跟骨问和足背横纹的中点。此法用于同侧足部出血的临时止血。

4.2止血带止血法

4.2.1 橡皮管止血带止血法

先在要用止血带的部位用三角巾、毛巾或衣服垫好,将止血带的一端留出一部分并用一手的食、中指夹住靠在垫上,另一手将止血带适当拉紧拉长,绕肢体2~3圈(压在留出的那一部分止血带上)后,将剩余端夹在食、中指问拉出即可。

4.2.2紧扎止血带止血法

在伤口处用绷带、三角巾等勒紧止血,其中第一圈绕扎为衬垫,第二、三圈分别压在前一圈的上面并适当勒紧,然后打结。以上两种方法常用于四肢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

5注意事项

5.l 用指压止血法时一定要找准表浅动脉压迫点的位置。

5.2用止血带止血法时,止血带要绑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要在肢体周围垫上软布后再扎止血带。

5.3上止血带的最长时间不宜超过3 h。上肢每隔30 rain、下肢每隔1h须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约2~3 rain并暂时改用压迫止血法。

5.4上了止血带后要留明显的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部位、放松止血带的时间和重上止血带的时间等。

5.5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临时止血后,都应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二)包扎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绷带、三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领和包扎技术。2实验原理

利用绷带与三角巾对创伤部位起覆盖、固定和保护作用。3 实验器材

普通卷轴绷带、三角巾、医用橡皮膏、剪刀等。4实验内容 4.1绷带包扎法 4.1.1环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额部、手腕和小腿下部等粗细均匀的部位,也用于其他绷带包扎法的开始和结束。包扎时将绷带带头斜放于包扎处,用一手拇指压住,将卷带环绕包扎一圈后,再将斜放的带头一个小角反折过来,然后继续环绕包扎,后一圈覆盖前一圈,包扎3~4圈即可。

4.1.2螺旋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上臂、大腿等肢体粗细差不多的部位。包扎时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将卷带向上斜行缠绕,后一圈覆盖前一圈1/2到2/3即可。

4.1.3反折螺旋形包扎法

此法适用于包扎前臂、大腿和小腿等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包扎时以环形包扎法开始,然后用一拇指压住卷带上缘,将其上缘反折(注意要避开伤处)并压住前一圈的1/2到2/3,每圈的折线应互相平行。

4.1.4 “8”字形包扎法

适用于包扎关节部位,有两种方法:

(1)从关节中心开始,先做环形包扎,然后将卷带斜行缠绕,一圈绕关节的 上方,一圈绕关节的下方,两圈在关节凹面交叉,反复进行逐渐远离关节。包扎 时每圈压住前一圈的l/2到2/3,最后在关节的上方或下方以环形包扎结束。

(2)从关节下方开始,先做环形包扎,然后将卷带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来回做“8”字形缠绕并逐渐靠拢关节,最后以环形包扎结束。

4.2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依三角形命名,有顶角、底角、斜边和底边等名称。4.2.1手部包扎法

三角巾平铺,患手手掌向下,指尖对三角巾的顶角,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底边横放于腕部,然后将三角巾的顶角向上反折,再将两底向手腕背部交叉围绕一圈,在腕背打结。

4.2.2足部包扎法 与手部包扎法基本相同。4.2.3头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的底边置于前额,顶角朝向头后正中,然后将底边从前额绕至头后,在枕后交叉再绕至前额打结,最后把顶角拉紧并向上翻转固定。

4.2.4大悬臂带

适用于除肱骨与锁骨骨折以外的上肢损伤。将三角巾顶角放在伤肢的肘后,一底角置于健侧的肩上,肘关节屈曲,前臂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将下方的底角上折,包住前臂,在颈后与上方底角打结,最后把肘后的顶角折向前面,用橡皮膏或别针固定。

4.2.5小悬臂带

此法适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将三角巾叠成四横指宽的宽带,其中央置于伤肢前臂的下l/3处,两端在颈后打结。注意事项

5.1包扎时动作要熟练、柔和、松紧适中。

5.2包扎时应使伤员处于舒适的体位,包扎过程中尽可能不要改变伤员的位置。

5.3 绷带包扎要从伤部远端开始,包扎结束时可用胶布或打结固定,但结不能打在伤口上。

5.4包扎四肢时应使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三)骨折、脱位的临时固定方法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正确掌握和熟练操作锁骨骨折、肱骨干骨折、手腕部骨折、股骨骨折、小腿骨折、腰椎骨折及肩关节、肘关节脱位的临时固定和搬运。

2实验原理

利用绷带、三角巾对创伤部位起覆盖、固定和保护作用。3 实验器材

各种长度和宽度的夹板、绷带、三角巾、棉花、担架或床板等。4实验内容

4.1骨折的临时固定 4.1.1锁骨骨折

用3条三角巾分别折成宽带,两条做成环套于双肩,另一条在背部两环拉紧打结,腋下放置棉垫等松软物,以防腋下组织受压,最后以小悬臂带将伤肢挂起。

4.1.2肱骨干骨折

取两块合适夹板,分别置于伤肢外侧和内侧,用叠成带状的三角巾在骨折的上下两端将夹板固定,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挂起后用三角巾把伤肢绑在躯干上加以固定。

4.1.3前臂骨折

将前臂处于中间位,拇指朝上,肘关节屈曲90。,在前臂的掌侧和背侧分别用两块有垫夹板固定(夹板的长度应超过肘和手腕),用3~4条宽带绑缚夹板,最后用大悬臂带将前臂挂于胸前。

4.1.4手腕部骨折

患手握棉花团或绷带卷,用一有垫夹板置于前臂和手的掌侧,用绷带缠绕固定,最后用大悬臂带将患肢挂于胸前。

4.1.5股骨骨折

用两块长夹板分别置于伤肢的内外侧,内侧夹板的长度从大腿根至足髁,外侧夹板的长度从腋下至足跟,然后用5~8条宽带固定夹板,在外侧打结。

4.1.6小腿骨折

用两块长夹板置于伤肢的内外侧,内侧夹板的长度从大腿中部至足髁,外侧夹板的长度从髋部至足跟,然后用4~5条宽带固定夹板,分别在膝上、膝下和髁

部外侧打结。

4.2关节脱位的l临时固定 4.2.1肩关节脱位

肩关节发生前脱位后,将患肢肘关节屈曲90,取两条三角巾折成宽带后,一条斜挎于胸背部吊起患侧前臂并在健侧肩上打结,另一条包绕患肢上臂后在健侧腋下打结。

4.2.2肘关节脱位

肘关节发生后脱位后,将一钢丝夹板弯成135。左右,置于患肘后用绷带缠绕扎紧,再用小悬臂带悬于胸前;另一种方法是用两条三角巾折成宽带,一条悬挂患臂后斜挎于胸背部在健肩上打结,另一条则绕过患肢上臂后在健侧腋下打结。

4.3粘胶固定 4.3.1指间关节扭伤

将伤指与健指固定在一起,两条粘膏的位置不要妨碍关节的屈伸运动。4.3.2第一掌指关节损伤

粘膏支持带的缠绕方向应防止第一掌指关节过伸与外展。4.3.3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用两条粘膏由胭窝部交叉绕至膝部前面固定。4.3.4胫骨粗隆骨软骨炎

用粘膏将膝固定于直立位3~4周。4.3.5大腿肌肉拉伤

大腿肌肉拉伤后再训练时必须用弹力护腿,以限制肌肉收缩的范围,避免再伤。

4.3.6跟腱损伤

用粘膏带将踝微背伸位(80○)固定,使跟腱得到保护和休息。4.3.7跖腱膜损伤

先用粘膏固定,然后再裹上弹力绷带。5 注意事项

5.1 骨折后应及时固定,尽量避免移动断端而加重伤情。

5.2 固定用的夹板长度、宽度要适当,应将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5.3 要用软布、绷带或棉花包垫后再上夹板,以防局部压迫性损伤。5.4 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指、趾端,便于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

(四)伤员的搬运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正确掌握徒手搬运、双人搬运、三人搬运的主方法和运用。

2、实验器材 担架等。

3、实验内容

3.1单人徒手搬运法

适用于伤员伤势轻、距离短的情况 3.1.1扶持法

伤势轻、神志清醒、不能自己行走伤员。

急救者位于伤员的体测,一手抱住伤员腰部。伤员的手绕过急救者劲后至肩上,急救者的另一手握住伤员腰部,两人协调缓行。3.1.2抱持法

适用于伤势轻、神志清醒、不能自己行走的伤员。

急救者一手抱住伤员的背部,另一手托住伤员的大腿及——窝,将伤员抱起,伤员的一侧臂挂在急救者的肩上。3.2双人托椅式

适用于神志清醒、足部损伤、行走困难的伤员。

两名急救者相对而立,各以一手互握对方的前臂,另一手互搭在对方的肩上。伤员坐在急救者互握的手上,背部支持于急救者的另一臂上,伤员的两手分别搭于两名急救者的肩上。3.3卧式三人搬运法

适用于神志不清或损伤严重的伤员。

三名急救者同站于伤员的一侧。第一人以外侧的肘关节支持伤员的头劲部,另一肘置于伤员的肩胛下部,第二人用双手自腰至臀托抱伤员,第三人托抱伤员的大腿下部及小腿上部。3.4担架搬运法

适用于各种伤员,特别是木板担架适用于脊术骨折伤员。

特制的担架可用棉被或毛毡垫好,将病人放入,并盖好保暖。若伤员神志不清,需用宽带将其固定在担架上。如有脊柱骨折,不宜使用特制担架时,可采用床板、门板等临时担架。3.5车辆搬运法

适用于伤员伤势严重、路程较远的情况。

伤员伤势严重、运送路程较远时,应用车辆,最好用救护车,车宜慢行,避免震动。

4、注意事项

4.1卧式三人搬运法中第一人应以外侧的肘关节支持伤员的头劲。4.2担架搬运时若伤员神志不清需用宽带将其固定在担架上。

实验二

(一)上肢运动损伤的鉴别诊断 1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上肢运动损伤的症状、诊断要点,熟悉其体征,初步掌

握肩部损伤的检查方法。2实验器材

诊断床,皮尺,量角器,有关解剖学、运动创伤学的挂图等。3 实验内容 3.1肩关节脱位

杜格氏征:患侧手掌置于健侧肩前(患肩呈现内收旋位),正常时肘内侧能触 及胸壁。

患侧肘内侧不能贴于胸壁为阳性。3.2肩袖损伤 3.2.1冈上肌损伤

痛弧试验:肩关节外展上举时,正常者无疼痛。若外展60○~120○的弧度内出现疼痛,超过120~则疼痛消失;上臂从上举位沿原路放下时,又在120○~60○之间出现疼痛则为阳性。

3.2.2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

反弓试验:患侧上肢上举再后伸呈现反弓状,若出现肩部疼痛则为阳性。肩关节内旋试验:患者主动做肩极度内旋活动,即在屈肘位,前臂置于背后,若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肱二头肌抗阻力收缩试验:令患者做抗阻屈肘和前臂外旋时,若出现肩部疼痛则为阳性。

4注意事项

4.1检查时要严肃认真,科学严谨,检查体位、姿势、动作要按要求进行。4.2操作动作力求准确、规范、协调,用力和缓,切忌粗暴。4.3检查时充分裸露伤部,便于检查诊断。

4.4检查过程中,注意患侧与健侧相比较,以得到正确的诊断。3 实验内容 3.1肘关节后脱位

肘后三角:肘关节后脱位时,肘后三角失去正常关系。3.2尺侧副韧带损伤

前臂外展试验:肘关节伸直位微屈15○~20○下,将前臂被动外展时出现肘内侧痛,为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屈肘90○位前臂被动外展时疼痛,则为尺侧副韧带后束损伤。若有前臂异常外展活动,则为韧带断裂。

3.3肱骨外上髁炎

抗阻伸腕试验:让患者做克服阻力的伸腕动作,若肱骨外上髁疼痛为阳性。米拉氏试验:嘱患者前臂稍弯屈,手半握拳,腕关节尽量掌屈,然后前臂突然旋前再伸直肘关节,在此过程中肘外侧突然出现疼痛为阳性。

4注意事项

4.1 检查时要严肃认真,科学严谨,检查体位、姿势、动作要按要求进行。4.2操作动作力求准确、规范、协调,用力和缓,切忌粗暴。4.3检查时充分裸露伤部,便于检查诊断。

4.4检查过程中,注意患侧与健侧相比较,以得到正确的诊断。实验内容

3.1桡骨茎突部腱鞘炎

芬氏征:嘱患者拇指内收于掌心握拳,检查者一手持其前臂,另一手握患拳做极度尺偏活动,患者腕桡侧出现疼痛为阳性。

3.2腕管综合征

屈腕试验:检查者将患者腕关节极度屈曲,出现手指麻痛则为阳性。3.3腕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

腕软骨盘挤压试验:先将患者腕关节极度掌屈,并旋前尺侧偏,然后旋转挤压,不断顶撞尺骨小头。患者尺骨小头远端出现疼痛或响声为阳性。

3.4腕舟骨骨折

拇指轴心挤压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下端,另一手捏住患者拇指,并沿拇指纵轴向腕部挤压,患者“鼻咽窝”疼痛为阳性。

掌骨头叩击试验:患者握拳,拳心向下,腕关节伸直。检查者轻轻叩击第2、3掌骨头,患者腕部桡侧疼痛为阳性。

3.5掌指关节扭伤

指间关节侧搬试验:检查者一手拇、食指捏住并固定患者伤部的近节指骨,另一手拇、食指捏住伤部的远节指骨并向健侧推搬,若患侧出现疼痛则为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扭伤;若有异常侧向活动,则为韧带完全断裂。注意事项

4.1 检查时要严肃认真,科学严谨,检查体位、姿势、动作要按要求进行。4.2 操作动作力求准确、规范、协调,用力和缓,切忌粗暴。4.3 检查时充分裸露伤部,便于检查诊断。

4.4 检查过程中,注意患侧与健侧相比较,以得到正确的诊断。

实验二

(二)下肢运动损伤的鉴别诊断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下肢运动损伤的症状、诊断要点,熟悉其体征,初步掌握损伤的检查方法。实验器材

诊断床,皮尺,量角器,有关解剖学、运动创伤学的挂图等。3 实验内容

3.1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膝关节侧搬分离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微屈(25○~30○),检查者一手握住并固定患者小腿下端,另一手放在患膝外侧,被动使膝关节外翻,若膝内侧疼痛则为内侧韧带扭伤;如内侧关节间隙有开口感,膝外翻活动异常为阳性,提示膝内侧副韧带断裂。也可用同样的原理使膝内翻来检查膝外侧副韧带损伤。

艾氏磨研试验: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双手握脚,然后用膝部压住患者股后,双手握踝将小腿向上牵拉并向内、外旋转小腿,引起疼痛为阳性,提示膝关节韧带损伤。

3.2十字韧带断裂

抽屉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坐于床边以臀部压住患足,双手握住胫骨上端用力前拉、后推,双侧对比,如有异常前后错动则为阳性。胫骨上端有异常向前移动,提示前十字韧带断裂;若胫骨上端有异常向后移动,提示后十字韧带断裂。

3.3半月板损伤

艾氏磨研试验:患者俯卧,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双手握脚,用力向下挤压并向内、外旋转,引起膝内疼痛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

麦氏试验:患者仰卧,患肢充分屈膝、屈髋,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足部,另一手扶在膝上,使小腿外展外旋,然后缓缓伸直膝关节,若内侧关节间隙有疼痛与响声即为阳性,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反之,则为外侧半月板损伤。

3.4 髌骨劳损

髌骨软骨摩擦试验:用手掌按压患者髌骨,嘱患者屈伸膝关节或上下、左右错动髌骨,若有疼痛或粗糙的摩擦音、摩擦感为阳性,提示髌骨软骨病。

单足半蹲试验:嘱患者单足支撑,逐渐下蹲,出现膝痛膝软为阳性,提示髌骨周围腱止装置损伤或髌骨软骨病。

抗阻伸膝试验:检查者一手在患膝后方托住大腿,另一手握患肢踝前方并给小腿于一定阻力,令患肢由屈曲到逐渐伸直并对抗阻力,膝伸至110○~150○之间出现疼痛为阳性。

3.5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

强迫内翻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下部并固定,另一手握患足外侧将踝关节内翻。若外侧疼痛,踝关节无异常活动,提示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若两侧对比,距上关节外侧“开口”增大,出现异常的内翻活动,则提示距腓前韧带或跟腓韧带同时断裂。

抽屉试验:检查者一手握患肢小腿下部,另一手握足跟,使距骨向前或向后错动。两踝对比,若患侧活动范围较大为阳性,提示踝关节外侧韧带完全断裂。

3.6踝关节内侧韧带扭伤

强迫外翻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肢小腿下部并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足内侧将踝关节外翻。若出现踝关节内侧疼痛,无关节不稳,提示内侧三角韧带扭伤;若伴有关节不稳,出现异常外翻活动,提示三角韧带断裂。

抽屉试验:检查者一手握患肢小腿下部,另一手握足跟,使距骨向前或向后错动。两踝对比,若患侧活动范围较大为阳性,提示踝关节内侧韧带完全断裂。

3.7 跟腱断裂

捏小腿三头肌试验:检查者用手捏患肢小腿三头肌肌腹,若踝关节无跖屈活动则为阳性,提示跟腱完全断裂。注意事项

4.1 检查时要严肃认真,科学严谨,检查体位、姿势、动作要按要求进行。4.2 操作动作力求准确、规范、协调,用力和缓,切忌粗暴。4.3 检查时充分裸露伤部,便于检查诊断。

第一节 综合型实验

实验三运动疗法

(一)脊柱侧弯的医疗体操 l 实验目的

1.1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脊柱侧弯的矫正医疗体操,掌握矫正医疗体操编操原则。

1.2能自编脊柱侧弯的徒手和器械矫形医疗体操。2实验原理

脊柱侧弯是脊柱畸形中最多见的一种,最常见的原因是身体姿势不正确,如坐姿、立姿和劳动姿势不良,引起姿势性侧弯。脊柱侧弯在儿童少年中发病率较

高,根据发生发展程度,不仅可以破坏人体结构的协调性,同时使胸廓、肩带等部位发生形态改变,从而影响人体形象,进而可引起内部功能活动的障碍,影响运动功能,降低全身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等。

脊柱侧弯分为三度:一度(早期)是由于肌肉无力和疲劳所致,在主、被动牵伸紧张侧肌肉,促进疲劳侧肌肉力量增强,以恢复脊柱周围肌肉力量平衡时,畸形可以消失,矫正体操具有较好的纠正效果。二度(中期)脊柱一侧的肌肉韧带挛缩,另一侧肌肉韧带被动拉长,在牵伸身体或悬吊时,畸形不消失,通过医疗矫正体操可以牵伸挛缩、增强拉长侧肌肉力量,逐渐恢复脊柱周围肌肉力量平衡,使畸形在较长时间练习后得到纠正和减轻症状。三度(晚期)不仅有肌肉、韧带的形态变化,还有骨和软骨的变形,表现为严重的畸形伴有并发症和症状,医疗体操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控制畸形发展,增强肌肉力量,防止劳损,减轻症状和并发症,缓解疼痛。

3实验器材(实验仪器与场地)

体操棍、体操垫、牵引布带、单杠、肋木、术科课的各种运动器械、多媒体。体操房或保健室。4实验步骤 4.1编操原则

牵伸凹侧挛缩肌肉和韧带,增强凸侧肌肉力量,进行与脊柱畸形方向相反的脊柱运动。进行专门矫正体操的同时,全面锻炼腰背肌肉和肩胛肌肉的力量。

4.2徒手或利用器材编制矫形体操举例(以脊柱左侧凸为例)。4.2.1 持棍运动

两手持握棍两端,分腿直立,两臂经体前上举至头上。肩向左侧屈,同时抬头挺胸。之后,直立位,曲肘棍落于肩后,抬头挺胸。共完成8~16次。

4.2.2垫上运动

直体仰卧,两手握拳,两臂弯曲,置于身体两侧。下肢固定不动,两肘撑床,尽量挺胸,头后仰。共做20次。

4.2.3徒手运动

立正站立,两手叉腰,右臂经体侧上举,左臂侧平举,抬起脚跟。抬起脚跟时应当将脚跟靠拢,尽量使身体挺直。共做10~20次。

4.2.4肋木运动

左侧面向肋木而立,左臂在下、右臂在上抓肋木,将脊柱和身体尽量向右伸张,侧屈振体,然后还原成直立姿势。做8~16次。

4.2.5器械牵引运动

由人相助,两手握住单杠、肋木或门框,身体放松悬垂,进行悬吊牵引运动。坚持至疲劳或重复悬垂动作8~12次。4.2.6布带牵引运动

立正站立,两脚平肩宽,两手持挂于光滑的棍体上的布带末端使臂上举,布带两端间距离同肩宽,然后左手用力将布带往左侧牵拉,尽力将左臂体侧平举,之后恢复两臂上举的直立姿势,如此反复8~12次。

4.3学生编操 5 注意事项

5.1 要求动作规范正确,起到真正针对性矫形作用。

5.2脊柱畸形的形成时日较长,必须有耐性坚持锻炼,每日应该l~2次。5.3 注意完成动作与呼吸之问的协调关系,动作要平稳缓慢、配合深呼吸,不要憋气。

5.4注意矫正日常生活中的坐、卧、行、走、立中的不良姿势。

5.5 注意配合全身性的锻炼,促进全身肌肉关节活动、提高心肺功能,有利于改善局部营养。

5.6 在完成矫形体操时应当做到动作具有一定的力度,能使凹侧肌肉韧带感受到强烈牵拉。

6思考题

6.1脊柱侧弯的编操原则是什么?

6.2试设计坐、卧、立脊柱侧弯矫形体操,你认为哪一种效果可能更好?

(二)肩周炎的医疗体操 1 实验目的

1.1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常见肩周炎康复医疗体操及掌握其编操的基本原则。

1.2 能利用所拥有的器械自编肩周炎的医疗体操。2 实验原理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又名“冻结肩”、“老年肩”等。病因不甚清楚,可能与肩周软组织的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内分泌紊乱及感受风寒湿有关。

急性期关节滑膜水肿,血管增生,组织液渗出,肩周软组织痉挛,局部淋巴循环受阻,组织代谢障碍,炎症反应突出,有严重的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后期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纤维性粘连,虽然关节疼痛减轻,但遗留有突出的关节活动障碍,部分患者肩关节由于疼痛而长时间活动受限,肩胛带及邻近肌肉可能

发生萎缩。

医疗体操早期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防止或减轻软组织粘连、关节挛缩,预防肩关节活动障碍。后期配合针灸、按摩、理疗、中药等综合疗法等,能牵伸粘连和挛缩组织,缓解肌肉痉挛,增加关节区的营养,增强和恢复肩关节活动范围;对已发生肌肉萎缩者可以通过肢体的功能锻炼和适量的力量练习,增强肩带部肌肉力量,恢复原有力量、弹性和收缩功能。

3实验器材(仪器与场地)

体操棍、滑轮练习器、肋木、实心球、各种术科课器械、多媒体。4实验步骤 4.1编操原则

急性期体操采用主动放松性运动,进行以肩关节为轴的各方向运动,缓解肩关节疼痛和预防关节功能障碍;慢性期体操在急性期体操基础上,重点进行各种主动、助力和被动的肩关节功能锻炼活动,消除关节功能障碍。动作安排应当由易至难、由简至繁,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并尽力达到最大,但避免剧烈疼痛。

4.2徒手及利用器械编制体操举例 4.2.1徒手体操

耸肩环绕。双手搭于肩部或两手叉腰,肩关节由前向后连续环绕10圈,还原稍休息,再由后向前环绕10圈。环绕动作慢,幅度由小到大。

4.2.2持棍运动

持棍上举。两手持棍,手间距离稍宽于肩,分腿直立。先持棍两臂垂于体前,随后上举至头上,之后恢复起始姿势。共完成8~16次。

4.2.3滑轮运动

持环上举。两手握环,健侧臂上举,患侧臂下垂,分腿直立。患侧臂上举、健侧臂下压,之后健侧臂上举、患侧臂下压,左右各完成一次动作为一次。做15~30次。

4.2.4肋木运动

单臂上举。面向肋木而立,患侧臂上举,依次摸肋木,尽量向上升,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做8~16次。

4.2.5持球运动

持球臂环绕运动。两脚分开,前后站立,患臂手持实心球。先由前向后抡球做臂环绕运动,之后由后向前抡球做臂环绕运动。次数因人而异。

4.3学生编操 5 注意事项

5.1选择合适的运动内容:疼痛剧烈、肌肉挛缩明显的急性期患者重点安排滑车摆臂运动,不做强烈的牵拉运动;关节活动差的患者可做爬墙后下蹲压肩转体动作。

5.2运动负荷强度、幅度、次数注意循序渐进,可以出现轻微疼痛,但不可以引起剧烈疼痛。

5.3每日应该锻炼1~2次,持之以恒,不能因为疼痛而终止锻炼。5.4锻炼前配合其他治疗,特别是先进行热疗,能提高锻炼效果、增大肩关节活动范围和有效减轻锻炼中的疼痛现象。

5.5 疼痛减轻和其他关节代偿活动将表现为病情改善,提醒患者这并不代表病情完全控制和功能已经恢复。因此,必须坚持运动治疗,战胜疾病,使功能完全恢复。

6思考题

6.1 肩关节周围炎早期和晚期运动锻炼的作用是什么? 6.2肩关节周围炎早期和晚期各以什么锻炼方式为重点?

(三)慢性腰腿痛的医疗体操 实验目的

1.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医疗体操编制原则。

1.2熟悉常见慢性腰腿痛医疗体操和能自行编制医疗体操。2 实验原理

慢性腰腿痛是腰背肌肉筋膜炎、椎间盘脱出症、梨状肌损伤和风湿症等的主要症状,是常见于中老年人的一类疾病。常因寒冷、潮湿、劳累等诱发。是一种因多种不同原因引起骨骼、肌肉、筋膜、韧带、椎间盘、关节和神经组织的慢性损伤后的表现。不同的原因诱发的慢性腰腿痛机制有一定区别,但都可能造成腰背肌紧张、痉挛或无力,使脊柱失去有力的肌肉保护。

医疗体操能锻炼腰背肌,改善局部肌肉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调节腰背和下肢肌肉张力,解除肌肉痉挛。也能促进炎症吸收,防止和解除软组织粘连,改善神经刺激症状,增强和恢复腰腿各关节活动范围,减轻或消除疼痛。对于椎间盘脱出还可能回纳突出的髓核,解除神经根的压迫。

3实验器材(实验仪器与场地)体操垫、多媒体。4实验步骤 4.1编操原则

重点进行仰卧位、俯卧位腰背和臀部的肌肉运动,锻炼腰背肌和臀部肌,增强肌肉张力,矫正姿势;患者腰部和下肢常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体操中应当加入有腰部和双侧下肢活动的功能锻炼;患者多伴有下肢串痛或直腿抬高困难的症状,为改善坐骨神经刺激症状,操作中应使脊柱牵伸、增大椎间隙的动作。动作安排应当由易至难、由简至繁。

慢性腰腿痛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医疗体操和全身锻炼应结合,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短期内腹背肌的肌力强化训练,减轻疼痛,纠正畸形;第二阶段是长期的功能锻炼,主要进行有氧训练和肌力训练,巩固疗效,增强体力。

4.2各种卧位和蹲跪位体操编制举例 4.2.1仰卧位运动

举例1:直体仰卧屈肘、屈踝。直体仰卧,两手握拳,屈肘后,小臂经体前上举,同时双踝关节背屈,之后还原。完成8—16次。t

举例2:转体击拳。直体仰卧,下肢固定不动,尽量抬起上体,同时左转,向左腿外侧方向击右拳后还原,左右侧交替。重复2~5次。

举例3:屈腿挺腰。仰卧后屈膝分腿同肩宽,两手握拳,两臂弯曲,置于身体两侧,身体尽量抬起,胸腹前挺,坚持一定时间之后还原。重复2~5次。

4.2.2侧卧位运动

举例:侧卧摆腿。右侧卧,左手扶床,右腿微屈,左腿伸直。左腿侧举,之后左腿前摆,同时低头含胸。接着左腿后摆,同时抬头挺胸。完成4~8次,然后进行右侧相同练习。

4.2.3俯卧运动

举例1:“船形”运动。直体俯卧,两腿后举,同时上体尽量抬起,两臂后举。完成8至16次。

举例2:撑体后屈训练。俯卧,两臂弯曲,两手间距离稍大于肩宽扶在床上。上体后伸尽量抬起,靠上体上抬力量使两臂相应伸直,后还原。重复2~5次。

4.2.4蹲、跪位运动

举例1:蹲起训练。屈膝半蹲,首先双上肢伸直插入两膝问,然后挺腰站立,双上肢放在体前。反复3~5次。

举例2:贴胸俯卧撑。臀部后坐,跪撑于床上,两手撑于肩前方。首先屈臂,同时上体贴床前移,接着两臂推直成上体后伸的俯撑,然后臀部后移还原成起始

姿势。重复5~10次。4.3学生编操 5 注意事项

5.1 加强肌肉力量的动作应当慢速进行,避免憋气。

5.2改善腰部功能的动作范围应当逐渐加大,运动中允许轻微疼痛,但不应有剧烈疼痛。

5.3 每节之间稍加休息,并可以作些呼吸运动。5.4每日应该锻炼1~2次,持之以恒,提高疗效。

5.5 锻炼前也可以配合其他治疗提高锻炼效果,增大腰部活动范围和减轻疼痛。

5.6锻炼之前有必要排除椎体、髓管等禁止运动的器质性疾患。6思考题

上一篇:基础工程课程调查问卷下一篇:蝙蝠侠小丑最感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