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

2024-08-08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精选14篇)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1篇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非常重要,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设,是学生首先接触的工程类课程,由于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实践经验,学起来难度较大,在教学实践中,课程组的同志不断研究,积累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讲练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画图方法,然后布置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现场指导、检查,对完成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对没有掌握的同学随时集中辅导,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2)直观教学 教师利用自制和购买的实物模型等教具和利用计算机三维造型制作的电子模型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电子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空间-平面-空间”的思维,

3) 讨论式教学 在讲机件表达方法选择、零件图和装配图表达方案的选择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提出自己的方案和理由,最后由教师进行评议。

4) 案例教学 在讲组合体及零件图尺寸标注时,教师将准备好的图纸作为典范进行讲评,让学生学有目标。

5) 环境陶冶 在制图专用教室和 CAD 专用机房四周墙壁上,张贴《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和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让学生加深对国家标准的理解和印象,培养学生遵守国家标准、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6) 体验教学 在第一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认识实习,增强感性认识,体验技术工作的严格、严肃和认真。

7) 目标教学 将中高级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作为课程目标,使学生学有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2篇

分层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

鉴于每个学生个体能力大小的区别,将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引入制图课的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和提高,这是教学的`需要,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师的需要.

作 者:闫丽芳 Yan Lifang 作者单位:山西晋煤集团职教中心,山西,晋城,048006刊 名:科学之友英文刊名: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12关键词:制图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charting lamination teaching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创新 第3篇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专业课教学必须与时代相适应,专业课教学创新是时代的召唤。当前,一些学校在《机械制图》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一是普遍存在着“满堂灌”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二是方式方法单一、陈旧,仍延用模具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 三是重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结合需求和生产实际较少。上述弊端直接影响了《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提高,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亟待进行教学改革,不改革创新就会使职业教育走进“死胡同”。

二、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教学创新的前提

教学创新的落脚点,就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决创新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1) 以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为重点; 轻能力、情感、创新等内容; ( 2) 教学设计上,以研究教材为主,以知识结构为重点; ( 3)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不难看出,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缺乏主动性。

(二)树立学生的主体观意识

只有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后,方可破除,它需要教师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其一,是把学生看成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如果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学习,就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其二,应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 学生都把自己放在被动位置,习惯老师讲,被动接受。因此,转变观念,仍要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这就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

(三)倡导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性应包括“情感性”“激励性”“导学性”三个方面: ( 1) 情感性和激励性。即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 ( 2) 导学性。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引导学生大胆设想、质疑,给予机会,参与师生双方活动,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研究和指导,适时对学生加以诱导,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创新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第一,突出实用型、技能型的知识点。第二,整合内容,优化教学。一是整合正投影法基本原理、立体及其表面交线、轴测图、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等内容。着眼于体,加强体与视图、体与各章节的联系。二是整合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通过装配体来展开对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三是由于零件的形状和技术要求与零件在机器中的连接方式和装配要求有关,而装配图是表示各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装配关系的图样,因此,零件图和装配图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讲授中要考虑互相穿插,互相渗透,综合概括。综合性的设问、激趣、探究、解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读图能力以及拆画零件图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第一,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该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对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从头到尾要精心设计,别出心裁,令学生感到新奇独特、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第二,要注重课本理论的教学,又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首先,要注重课本理论的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原理、作图和读图方法以及有关机械零件的基本结构及装配的基本知识等,形成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机械制图》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既要让学生看模型,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二者要结合起来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去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知教育。同时,还应经常拿一些工厂中用的图纸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一些实际生产的知识,明确“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三,因人施教,实行分层教学。近年来入学的职校生,文化课成绩差距很大。让这些学生同一班级按同一要求上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取分层教学,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求高一些,让他们“吃饱”; 基础一般的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让它们“吃好”; 基础差的学生降低难度要求,让他们“吃够”考试采用不同难度的试卷,合格者获得不同的分数,这样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机械制图》课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手工绘图历来是工程与机械设计中一项耗资大、效率低、劳累、繁琐的工作。随着信息化深入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工程与机械设计、绘图中的作用来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学习,特别是对一些应用软件如Auto CAD、CAXA电子图板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绘图的有关知识与技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今后的工作及个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思考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将知、技、能的培养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读、绘、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一定的创新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的思想;能够掌握正投影法的原理,绘制和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工程图样;能够正确掌握各种表达方法的应用,准确选取零部件的表达方案;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学情分析

高职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好胜心强,但缺乏自信,缺少主动性,实践经验少,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差,尤其排斥说教式满堂灌的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多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并把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三、教学设计

1.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

在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中学习。

四、组织实施——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任务提出——源于企业;第二步:知识学习——讲解示范,提示要点;第三步:方案讨论——分组讨论,确定方案;第四步:组织实施——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第五步:交流评价——展示成果,共同提高。

五、知识结构的重整

在知识结构重组上应该侧重于以识图为主,遵循以“看图为主,绘图为辅,以绘促看,看图与绘图相结合”原则。尤其是应优化“投影作图”和“机件的表达方法”这两部分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最紧要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一些较难掌握的内容,应进行优化、调整、组合,形成知识体系。像零件的技术要求中“表面粗糙度”这一知识点,笔者将其标注方法归纳为“基本规则、统一标注、简化标注、其他摘要”四点,并采用表格进行讲解,方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方式的创新

机械制图课属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进行空间构思、空间想象,因此该课程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如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式;采用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七、教学形式的更新

电大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辅导 第5篇

李志香: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中午好,欢迎参加今天中午的机械制图文本答疑活动。

期末考试时间

2009-2010学第二学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定于2010年7月9日至12日进行。机械制图这门课考试时间为2010年7月10日14:00-15:30,初步定的是这样。

课程各章节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考核知识点

1.制图的基本规范及规则

2.尺寸注法

3.几何作图的作图基本原理及方法

4.平面图形的画法

5.绘图技能

考核要求

1.掌握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中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基本规定。

2.了解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线段等分、圆周等分、斜度、锥度、圆弧连接的画法;

4.掌握带有尺寸标注的圆弧连接平面图形的手工绘图;

5.掌握AutoCAD的基本操作和平面图形的绘制

第二章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考核知识点

1.投影法的概念及投影法的分类

2.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3.立体上的点、直线、平面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4.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5.基本体的投影

6.轴测投影

7.用AutoCAD绘制基本立体的实体模型及其投影 考核要求

1.使学生了解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投影特性及在第一角投影的三面投影图的投影规律、作图方法及其规定;了解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2.掌握各种基本体的形成、投影及其表面取点的方法,为组合体打下基础;

3.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画法及应用,熟悉轴测投影的特点,掌握徒手绘制正等测轴测草图的基本技法;

4.较熟练地运用CAD绘制基本立体的实体模型和观察手段,并自动生成标准或辅助的二维投影轮廓图,为正确而迅速绘制复杂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和投影图打下基础。第三章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读法及尺寸注法

考核知识点

1.组合体的组成形式及分析法

2.截切体的投影

3.相贯体的投影

4.复杂组合体的画图

5.组合体的读图

6.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7.组合体的正等测轴测图

8.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实体模型及其投影

考核要求

1.使学生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各种表面邻接关系的画法;

2.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体被截切的基本形式、截交线的基本形状及求截交线投影的方法;

3.掌握正交圆柱相交的基本形式和相贯线的变化趋势,熟练运用简化或近似画法绘制相贯线的投影,较快地绘制相交立体的投影;

4.学会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做到投影正确、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进一步提高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构型能力;

5.掌握绘制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6.理解截切体和相交体是布尔运算的交、并、差集合运算的具体应用,学会并掌握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实体模型和二维投影轮廓图和标注尺寸;

第四章 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考核知识点

1.视图

2.剖视图

3.断面图

4.局部放大图

5.常用简化画法

6.图样基本表示法的综合应用

7.第三角投影简介

8.用AutoCAD绘制视图、剖视图、断面图

考核要求

1.掌握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规定标注和各种表示法的应用范围。

2.学会运用常用的简化画法及标注。

3.了解第三角投影的画法

4.掌握用用AutoCAD绘制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方法、步骤

第五章 零件图与零件

考核知识点

1.零件上的常见的标准结构的画法及尺寸注法

2.零件表达方案的视图选择 3.零件的技术要求

4.读零件图

5.常用标准件和与其相关的标准结构

6.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

考核要求

1.了解零件与机器、零件图与装配图之间的关系;

2.掌握零件上标准功能结构、标准工艺结构的画法、尺寸注法;

3.了解常用标准件与一般零件的不同,掌握常用标准件的规定标记及图示特点;

4.掌握直齿圆柱齿轮零件图的画法

5.掌握零件图阅读,掌握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及技术要求的给定,能比较熟练地查阅有关手册。;

6.学会用建块的方法绘制标准件、和表面粗糙度代号,以提高用CAD绘图效率;学会用AutoCAD绘制零件及零件图的全过程。

第六章 装配图

考核知识点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常见的合理装配结构

4.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及画图

5.装配图的尺寸

6.装配图的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技术要求

7.读装配图

8.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

考核要求

1.掌握装配图的一般画法、规定画法、特殊画法、标准件及齿轮等的装配画法和阅读;

2.掌握绘制和阅读简单装配图的方法步骤,能够从简单的装配图上拆画零件图;

3.掌握用CAD绘制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梁柳青: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天津电大老师前来参加交互活动。

李志香:欢迎梁老师.梁老师是机械制图这门课的主讲老师,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向梁老师咨询。

梁柳青:平时李老师为大家回答各种问题,谢谢李老师!

梁柳青:李老师:是几点考试?方便的话帮着查一下。李志香:看到了吗梁老师?

梁柳青:看到了,谢谢李教师,可把这样的贴子置顶大家看起来方便。

李志香:刚试了下,好像我没有这样的权限,不能把本帖置顶,不好意思了。梁柳青:版主一般有,可问一下电大在线技术支持。李志香:已经置顶了,找到这个功能了。

李超:现在有些机械制图很难,有些尺寸掌握不清楚,螺纹导成是什么?有点不清楚。请指教 李志香:导程(L):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叫导程。导程和线数的关系为:L=np。n为线数,p为螺距。单线螺纹的导程等于螺距。梁柳青:请见教材163页图5-7所示内容。

胡敬佩:各位老师:中午好!梁柳青:胡老师好!

胡敬佩:我是重庆电大教师胡敬佩。梁柳青:老朋友和老同行。

李志香:欢迎胡老师。胡老师中午好,每次活动您都到的比较早,热烈欢迎了!

高晓琴:我是四川电大数控专业的专业责任教师高晓琴。李志香:欢迎高老师。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随时提问。梁柳青:高老师好!我是天津电大梁柳青。

胡敬佩:本期期末考试题型与上期比,没有变化?

李志香:这次期末考试与上期比,基本没有变化,还是五个大题。期末考试题型:

(一)在视图中标出直线AB、平面P和平面Q的三个投影,并判断它们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易,填空题)

(二)完成图形的正面投影或水平投影图。(较易)

(三)二求三(已知物体两视图,求其他视图)。(较易)

(四)将物体的主视图取全剖视图,补画左视图并取半剖视。(较难)

(五)阅读盘零件图并完成下列问题(较难)

1.在指定位置画出右视图(尺寸从图中量取,不注尺寸,不画虚线)。

2.填空: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上偏差、下偏差。

3.指出该零件直径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基本是上面5类题目,所以大家要一个类型题一个类型题的练习。梁柳青:标注尺寸,表面粗糙度题型。

高晓琴:本期的期末考题有无重大的变化,有没有复习题。

李志香:题型没有大变化。复习题参考在线学习上09年11月份的期末复习指导1和2,还有形考作业册。这两部分习题基本把所有题型都包括了。尤其是期末复习指导1和2,希望老师能让同学把这两大类题目掌握。

高晓琴:谢谢李老师,已后还要多请教李老师。

李志香:不客气。互相学习了。一个目的,就是为同学们服务好,让同学把这门课学好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高晓琴:同学们觉得机械制图的作业有点多,能不能精减一些? 李志香:这个问题我会跟天津电大的梁老师沟通下。高晓琴:谢谢李老师。

梁柳青:习题中打*的题选作,以掌握大纲内容为主。

张雅珍:各位老师好!李志香:欢迎张老师,张老师中午好!张雅珍:李老师好!辛苦了。

李志香:不辛苦.我觉的各位负责该课程的老师更辛苦,要面向学生,是真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徐荣:李老师,今年具体的考试时间确定了吗?

李志香:徐老师好。可能还没出来,我一会去确认下,如果出来了,我会及时通知大家的。

高晓琴:现在网上有了作业讲评,这太好了,这更便于同学们网上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谢谢李教师。

李志香:刚上传的,这是天津电大梁老师的心血,在这谢谢梁老师了.不过各位老师也要监督同学们,不要有了讲评,学生就不愿自主学习了!

梁柳青:李老师说得好,答案仅供参考,但解题的过程和方法同学们还是要先独立思考后再实践。

张雅珍:梁老师说的对。

胡敬佩:这门课程终结性考试总是及格率较差。

梁柳青:重庆电大的情况请介绍一下,主要问题在那方面。李志香:是的,要找下原因,争取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梁柳青:为各电大提供上学期机械制图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见附件1。李志香:各位老师可以参考上学期的考试题型,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高晓琴:谢谢梁教师。

梁柳青:不客气,是扫描的。希望对大家有用。用AutoCAD画作业2中第6题第1小题l三维建模图示,图示过程供参考。

李志香:各位老师、同学,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的积极参入。本次的答疑活动即将结束,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我联系。再见!梁柳青:再见!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6篇

高职《机械制图》课程及其教学改革探讨

目前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应依据学生接受能力及职业教育特点,强调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满足市场需要.

作 者:魏祥武 Wei Xiangwu 作者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沈阳,110122刊 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年,卷(期):10(5)分类号:H712关键词:机械制图 理论 教学 实践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7篇

摘 要: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引入立体教学法,以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AutoCAD等课程标准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通过“理论指导―实物测绘―多媒体演示―CAD绘图”路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械制图;立体教学法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基于学科的课程体系正在被强调课程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取代,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成为中职课改下一阶段的目标。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最为重要的基础课,不仅要培养学生一定的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此,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上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研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二维平面“图”与三维空间的“物”相互转化的思维模式,在切实传授基础理论的前提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是对立体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与研究。机械制图在生产实践中的主导作用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电类专业至关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无论是机器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还是机电、冶金、化工、航空航天、汽车、船舶、桥梁、土木建筑、电气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必须依赖图样才能进行施工。由此可见,图样与文字、语言一样,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被比喻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空间想象力较差,是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最大障碍。由于很多中职学校对专业基础课教学时数又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合理、有效地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就需要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立体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针对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开展立体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提高中?机械制图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的机械类专业人才。

3.1立体教学法课程整合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AutoCAD”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能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2 开发立体教学法校本教材

在机械制图教材的编写和开发上,打破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绘图和识图能力。如在讲螺纹的画法时,从加工方法入手,按工艺顺序画出相应的线条,学生掌握起来就非常容易。再如在断面图中,什么时候按剖面绘制,什么时候用剖视绘制,我们结合钳工和机加工对零件的加工方法来讲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这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迎刃而解。

3.3 完善立体教学法教学场地

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真实情况建设教学实训场地,并加大资金购买先进的教具和实训设备,满足立体教学法需求。运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构建多媒体教室,采购先进的教具,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室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具辅助教学,将实物与理论相配套,实现可视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4 建设师资队伍

首先,加强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立体教学法教学理念培训,采取“立体教学法”主题培训、研讨会议等形式进行教育,加强与学校专业教学的沟通与交流,使专业教师掌握“立体教学法”,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其次,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学习现代化企业中制图设计岗位的工作流程,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和“技能型”教师,运用实践经验更好的指导教学。

3.5 设置立体教学法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单一理论或实践的评价标准,根据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和个性特点的要求,制定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学生评价、教师反思、集体交流、改进教法,并做到模块教学评价与全程教学评价的结合,阶段性评价与终极评价的结合。结语

在《机械制图》课程中运用立体教学法,推动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不但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对知识进行综合演练,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示了中等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建农;浅谈“立体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06年04期

[2]裴秀娟;三维立体教学法;职教论坛;1998年09期

[3]马亚芹;关于“立体教学法”的探讨;中国冶金教育;2003年05期

作者简介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心得 第8篇

一、规划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有很多版本, 内容差别不大。但是有些自编教材有各自学校的专业特色, 在选择教材时就应该注意到这些, 可以作为教学参考书。教材的规范性和适用性是学生能够受到好的教育的前提, 教材的选用重要。《机械制图》课程的内容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投影知识;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理论、方法和国家标准;计算机绘图等方面知识[1]。在安排教学内容, 重点除了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外, 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工作作风, 特别注意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例如:标准件和常用件等规定画法需要反复交代清楚, 多做练习。因此在安排课程进度表时, 这些本专业的基础知识, 与后续课程密切相关的内容, 可以多安排课时学习训练。

二、精炼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课程包括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三部分。掌握画法几何知识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像力, 对于初学者来说直观性能够降低教学难度。可以通过实体模型、多媒体教学应用等方法来提升直观性。为此, 机械学院准备了大量模型供学生研究, 同时还备有模型的三视图在学生完成视图作业后进行自我总结。

多媒体教学的普遍使用让制图课变得容易掌握, 作为制图老师充分多媒体教学能做到事半功倍。在多媒体教学中, 利用三维造型表达立体模型, 使用程序命令来充分表达立体的空间形状以及内部结构, 让抽象的、模糊的空间关系具体化、形象化, 能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帮助学生训练空间想像力, 快速建立空间概念。由于学生没有机械制造的概念, 在讲授机械制图部分时, 可以应用动画和视频等作为教学手段。自制动画能够展示机械装配的过程和各个零件之间的关系;视频可以清晰反映机件的加工、装配和使用的过程。动画和视频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于零件的加工和工艺, 机构的装配和使用有直观的认识, 极大地帮助了教学。

计算机绘图方法的讲解贯穿在整个《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使工程图和计算机绘图互相渗透、紧密结合。在讲解计算机绘图时, 笔者认为应该交代清楚各种绘图命令的应用, 标准图纸的绘制, 在实际操作时学生会根据个人的操作习惯进行甄别, 遴选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机械方面计算机程序操作的讲授, 笔者往往重点讲解一个程序, 一般性介绍其他程序的操作, 年轻的学生在不断地训练中, 进步很快, 甚至超越老师, 这也是老师的欣慰。

三、提升学生兴趣

《机械制图》是大机械类专业学生最早接触机械专业知识的课程, 因此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甚至都关系到将来是否能够有效工作。俗语说:“男怕入错行。”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人对于专业、工作兴趣的重要性。

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可以通过下面四个方面来达到目的。1) 课堂语言:孔子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意思是, 说话如果没有文采, 不讲艺术性, 就不能打动人。课堂语言要生动幽默, 富有吸引力, 学生心情愉悦, 对老师的观感正面, 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2) 多做鼓励:多数低年级的大学生思想相对还比较单纯, 常常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常常把作图以及作业优秀以及进步大的同学在课堂表扬, 往往受到表扬的学生会对自己要求严格, 而其他同学会对自己的作业有直观的认识和比较, 对学习有促进。3) 结合工作实际:在讲解零件图、标准件和装配图等章节时, 笔者结合自己在企业工作碰到的情况和实际工作中的遇到例子进行讲解, 这样可以授课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同时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帮助。4) 榜样的力量:由于笔者长期从事制图课的教学, 因此会对大机械类高年级学生、毕业生的情况会比较了解。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优秀学生、毕业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情况来给学生树立榜样。我校机械学院每年都会派学生参加国家级制图大赛, 并且每次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这些优秀学生也能成为低年级学生的赶超对象, 这也为每年的制图大赛提供了优秀选手, 做到双赢。

四、锻炼学生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包括仪器绘制工程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仪器绘图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对于初学者来说正确使用绘图工具, 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是很重要的。刚开始绘图时, 可以慢一点, 但一定要把绘图习惯培养好。熟能生巧, 基本功练好后, 就能够快速准确地绘制出工程图。计算机绘图在于多训练, 教师把操作命令讲解清楚, 示范完毕后, 剩下的内容就是学生多训练。为了达到让所有学生都达到能够正确绘制工程图的能力, 学院把计算机绘图能力进行考核, 计入该课程的结业成绩, 起到督促学生加强训练的目的。学生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通过近几年参加各级制图大赛的成绩来判断, 效果好。

五、结语

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教学相长。作为教师主体, 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对象, 更加要强调能力培养和提升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教学的目的, 起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摘要:通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实际经验, 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针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重要性, 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证明, 教学效果良好, 为今后的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心得

参考文献

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探讨 第9篇

关键词:制图 教学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1-044-01

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教和学的方法

机械制图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学生大多能够意识到机械制图的重要性,在机械制图的学习中也花了很多的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基础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的原因。机械制图学习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所谓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形体与视图之间的一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它是读图与图解能力的基础。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上,由于使用的教具、模型很有限,挂图又显得比较呆板,无论老师怎样描述比划,有些学生就是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因此传统方法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上效果较差。

随着计算机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容易起来。机械制图课教师除了有较强的理论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几种计算机绘图软件,以便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绘图技巧。通过观察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画出其平面图形,即由空间到平面,再根据平面图形想出物体的空间形状和结构,即由平面到空间。这样反复训练就能很快培养起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完成这种训练,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画出各种物体的三维图形,这些图形可以在空间任意放大、旋转,在黑板和挂图上是不能实现的,我们就能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它的形状结构,根据投影原理画出它的二维图形,学生学习起来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

除了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外,还应该带学生到车间现场进行参观了解,增加对实际机器零件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空间思维的培养。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生产中的实际图样让学生进行读图的练习,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调整,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例如以前对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以及机械制图的标准要求较高,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以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字体可以随意调整,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如等分线段、等分圆周、画椭圆等旧的绘图方法已无多大用处,就连圆弧连接的方法也都不适应现代绘图的需要了;轴测投影由于计算机上的三维实体技术的出现也显得无足轻重,这些内容只作简单的介绍即可。而对于其他方面:学生必须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点、线、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基本体三视图及表面上找点;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这些内容是一环扣一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该系统讲解,全面掌握。

学生对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及国标中的相应规定必须熟悉,最终要达到用平面图形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机件的结构、形状,并标注出尺寸和技术要求。徒手绘制草图的训练要加强,随着引进设备的增多,学生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机器设备的测绘(这也是机械制图综合训练的内容),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徒手绘制零、部件的草图,只有正确绘制出零部件的草图,才能顺利地在计算机上完成零部件的工作图。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10篇

总结人:李慧兰2014年1月

《机械制图》往往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职业学校机械加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技能人才培养及国示建设的要求,本人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现将自己一学期以来的任教经验及教改经验总结如下: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和兴趣

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较低,多数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引入该课程的时候,首先作为老师应给学生留下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关心爱护每位学生,耐心解答所有问题,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教学,正所谓“亲其身,信其道”。其次,鼓励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坚信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有其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要严格要求,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热情。通过不同的授课方式和渊博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机械制图课程不再枯燥无味。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如今的制造业需求具有较强可塑性、适应性、创新性的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所以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应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光掌握方法,最重要的是操作。在机械制图课程中,我们可以穿插性的组织学生到校办工厂参观实习,要求学生(1)、了解机械加工过程以及机械制图在加工过程中的作用;(2)、了解普通零件的常见结构如孔、槽、倒角等;(3)、了解形位公差及其测量工具和方法;(4)、认识各种常见标准件;(5)、了解装配方式。机械制图课程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读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逐步接触工艺图纸,例如车工专业学生可以学习轴类零件的加工图纸,而这些图纸均来自工厂实际应用图纸,学生通过针对

性的读图提高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对国家标准的记忆,对工艺结构的了解,对技术要求的熟悉,这样可使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工作要求,提高其自身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调整,重视人性化教学

目前中职类教材虽经过不断改革个别章节有压缩,但仍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理论内容比重过大,对于基础差、底子薄的中职学校学生难以理解;同时课程内容缺乏实践和操作知识,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操作型人才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机械制图课程一般包括几何作图、机械图样的表示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四部分。几何作图是机械制图的基础,但没有实际意义,中职学生毕业后很少专门从事设计绘图工作,多从事加工制造工作,工作中最常用的事零件图、剖视图和装配图。为了帮助学生早日适应岗位需要,培养其快速而正确的读图成为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可根据课时适量删减几何画法内容而增加实用性内容。

四、引入现代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三维软件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模型和挂图辅助教学,其缺陷主要在于:

(1)模型体积小,学生观看较模糊;(2)模型和挂图均已确定,不适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改动;(3)实物和视图无法快速转变,占用课堂时间;

(4)制备大量模型和挂图并且及时更新,增加教学成本。随着CADCAM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绘图软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强大的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造型功能使立体实物的造型和变换及其与视图转变更加简便、快捷。三维实物模型的建立不仅简单直观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形体、想象形体,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三维软件多具有装配体设计功能,即利用已建立好的零件设计装配体,这种功能可以很直观的让学生看到装配图中零件的相互位置和关系、装配方式,提高其阅读装配图的能力。

五、结束语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11篇

在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确定和改革,需要围绕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随着人才培养环境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与变化,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目标也需要得以重新的构建,从而确保教学过程、学生素养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而言,在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重构主要有必要强调两个方面,即学生能力本位以及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以学生能力本文理念指导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是确保学生工程制图素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实现良好对接的保障,而强调学生工程制图素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对接,则是贯彻学生能力本文理念的重要路径。在明确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非机械类工程课程教学也具有了明确的方向,具体而言,从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来看,重视提升实践教学比重,推动学生工程制图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的协同提升,是确保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从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来看,重视引导学生接触真实的工程制图案例、工程制图工作环境、工程制图工作流程以及工程制图工作任务,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工程制图素养发展适应社会人才需求。

2、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策略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12篇

摘要:针对目前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及实践。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以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高等院校的制图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动示范作用。

关键词:校企协同;机械制图;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6-0111-02

一、校企协同育人背景

2012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十二条指出:“推进协同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用性、职业性的项目作为该培训项目课程的教学载体。项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通过学习文件精神,我们认识到建立科教结合、校企合作等育人新机制,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创新能力教育,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

工程制图课程是理工科院校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两大部分,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尤其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生动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在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中,以机械制图为试点,在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积极推广并实施校企协同、科教协同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尽早进入课题、接触工程实际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表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21世纪以来,各高校在制图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仍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面对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在教学中还存在如下不足:

1.制图教师缺少工程实践经验,不利于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现代的设计思想。长期以来,由于制图教师担任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自身参与的工程项目少,缺乏工程实践的机会,教学过程中缺少创新思维训练的素材,只能将制图本身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缺乏实践训练的机会,因而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随着三维实体建模、虚拟功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模型的构造组合变得非常简单,原来理论教学中的相贯线截交线的求解等难点问题变得非常直观,画法几何中点线面的求解问题也变得无用武之地,在这种少学时的新常态下,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应削枝强干,减少画法几何理论课时而增加实践环节,精选和更新有利于学生绘图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和知识,尽量做到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3.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实验条件落后、不利于创新实验的开展。制图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实验教学主要对机械零件和部件进行测绘。目前由于实验手段及实验设备的缺乏,测绘环节往往被简化,测绘实验的模型大多为教学模型或虚拟模型,与工程实际的零部件有较大差距,使得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生在绘图过程中,经常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如何在理论知识中合理地嵌入实践环节,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创新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机械制图》课程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依托本学院的国家级实验中心以及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我们在如何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地构建协同育人教学模式上,坚持与企业、科研紧密联系的路线,以工程项目、工程零部件为载体,就制图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1.在理论教学方面,校企协同,共建“教学课堂”。(1)校企协同,共建校园开放式教学资源云平台。我院与东莞市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园开放式教学资源云平台,平台包括自测系统、互动平台、课件制作等。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教师发布到学习端的学习资源,通过详细的学习引导和后台的视频动画资源,预习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可以自我测试,让老师知道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实施“翻转课堂”。这些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2)聘请企业科研人员走进“教学课堂”,以弥补校内教师工程实践方面的不足。我院跟区内的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跟他们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制图理论课程最后会安排一次企业科研人员走进“教学课堂”,他们将企业最新技术及前沿发展带到学校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对接,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热点,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人员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参与课程教学及设计指导,以弥补校内教师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不足。比如在零件图、装配图的表达内容上将从企业人员的角度,结合机器和零件的制造、装配和加工方法、检验方法、装配结构、工艺结构等方面来讲解工程图形应该怎么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3)项目驱动,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企业提供与教师进一步开发合作的机会,从而提高老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以这些项目为载体,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充实、丰富、更新教学内容,掌握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创新思维训练的素材,并融入教学的全过程,逐步完善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近年来,制图教师以来自跟企业合作开发的甘蔗联合种植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真实项目作为载体,根据难易程度设置成单元项目、课程项目等模块融入到工程制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工程图的训练,接触到更多的机械零件和工程实际知识,加强理论跟实际的联系,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在实践教学方面,校企协同,开创“实践课堂”。(1)校企协同,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依托学校周边的工厂及实践教学基地,带学生到厂里进行参观学习及参与生产实际两个环节。通过参观,可以熟悉产品制造的流程、零部件加工工艺、产品装配工序工艺、产品质检与试验等生产实际过程,弥补尚未开设机械制造基础和工艺课程而导致在零件图装配图表达中的不足;通过参与拆装实验、产品设计等企业生产技术活动,让学生通过经历真实的情景和过程,加强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校企协同,共建实验课堂。通过课程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在零部件的测绘中采用企业提供的真实零部件取代练习用模型,同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指导,将学生的设计图纸跟工厂的生产图纸进行对比,指出其与生产实际的不足之处,提高其实际绘图表达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项目,拓展创新课堂。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各类创新实践项目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工程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团队,以老带新申请各种创新类项目,参加各类创新比赛,走进“创新课堂”。可以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及企业实际案例结合技能竞赛要求进行设计,聘请部分企业老师参与技能竞赛指导,建设创新团队。通过参与并体验真实的工作项目训练,把工程制图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本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3D大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等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校企协同,引入面向设计的图学教学。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工程图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之间缺乏协调,各门课程往往成为一个个孤岛。学生学了制图理论后,没有相应的实践机会,工程制图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表现与提升,因此要通过课程改革,在综合提高阶段引入面向设计的图学教学。具体做法是把一部分制图实验课程内容放到大学二年级,结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让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参与产品设计过程,进行产品零部件测绘与拆装实习。

四、结语

针对目前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通过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及实践。在学校及企业的有力支持下,从校内教学到校外实践,从真实的工程零件到生产图纸,从拆装实验到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到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让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及参与教师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他高等院校的制图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动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思考 第13篇

1 抓好开头

学习制图常常会有些“掉队者”, 有时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习“数、理、化”成绩之优者, 学习制图课程很吃力;而其差者, 却感到得心应手。“掉队”“反常”现象的出现, 除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外, 与教师的引导不力不无关系。因此,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师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 但在教学中,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讲课伊始, 设法做到“师傅领进门”, 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1 讲活绪论

机械制图课程对于初入职校的学生来说是很生疏的课程。因此, 绪论课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学习机械制图的两大主要任务:读图和绘图, 了解本课程在工程上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课程特点和学习方法。这对于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讲是重要的, 而且也是很不容易理解的, 所以必须以最通俗而简练的语言, 深入浅出地讲明白。这样, 才能使学生重视这门课, 抓住其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使学生萌发对本课程学习内容的求知欲, 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1.2 及时发现问题, 做到因势利导

教师对学习情况的检查和了解体现着对学生的负责精神, 而检查和了解就是帮助的开始。课上练习和课后批改作业即是检查和了解学习情况的最好途径, 教师必须将在辅导、批改作业中发现的问题梳理清楚,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尤其对学习吃力的学生, 一定要主动对他们进行手把手的帮扶, 设法使其开窍、入门。具体应做到:习题集要勤收、快批、即返, 以便因势利导,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 这是防止“掉队”和避免出现“反常”现象的最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

2 加强基础投影理论教学

投影理论主要研究空间几何形体与其投影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即投影原理、基本几何元素 (点、线、面) 的投影特性, 基本作图方法和画法规定。这方面的内容由抽象到具体, 由二维到三维, 由原理到规范, 构筑了本课程的基本骨架, 是本课程的中心内容。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2.1 引导学生注意教材内容中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为了到达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的教学目的, 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从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开始, 按照点、线、面、基本几何体、组合体的顺序, 讨论了空间几何要素及物体与其投影之间的关系。前面所学内容是学习后一部分的基础, 每一部分的学习效果都影响着后一部分的学习。如立体表面取点问题, 就综合应用了点的投影规律、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点线面的从属关系、基本体的投影作图等。而此类问题又是学习后面立体表面截交线的基础。教材内容前后连贯, 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时, 应引导学生注意教材内容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影响, 明确学习投影作图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掌握空间形体的几何性质和图与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掌握投影规律, 应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2 加强空间分析与空间想象

加强空间分析与空间想象, 具体地说, 在讲基本理论时要从空间分析入手, 如在讲授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时, 就应该通过模型或课件演示, 使学生明确各类平面与三投影面的位置关系, 启发引导学生总出各类平面的投影特性, 比如投影面平行面具有“一面两线”的特性, 投影面垂直面具有“一线两面”的特性等。在讲解理论应用和例题时, 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作图条件中的空间情况, 使学生在空间平面空间这样一个反复过程中, 对讲课内容得到较深的理解。

2.3 注意总结读图和画图的方法

画图是把空间形体用正投影方法表达在平面上的过程, 而读图则是运用正投影法根据平面图形想象出空间形体的结构形状。空间形体的情况极多, 如立体表面的截交线, 它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但作图方法基本相同, 都是根据截交线的性质找点 (截平面与被截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连接而成。具体步骤都是先找截交线上特殊位置点, 再找若干一般位置点, 连接各个点, 判断可见性, 最后整理轮廓线。教师可先总结上述基本作图方法, 再分别以平面立体和回转体中圆柱、圆锥、球的截交线为例, 说明作图的具体运用, 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 恰当使用直观教学手段

直观教学手段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语言直观和教具直观。语言直观要求教师用生动、形象的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 (如手势、姿态、表情等) 进行传授, 以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对于建立一个新概念或讲解学生难懂的内容时, 可利用直观教具边看边讲, 如在讲述三视图投影规律时, 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建立, 可以利用教室为三投影面体系, 把黑板作为V面, 把地面作为H面, 把学生方位的右墙作为W面;将教学木模托在手上, 通过教师引导, 启发学生思考, 综合分析木模相对于三个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方位关系等等, 然后假设将其展开摊平, 进一步研究其投影特性。此时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从空间到平面, 再由平面到空间的演变过程, 要求学生每人手上拿一个简易的模型, 如笔 (作线) 、三角板 (作面) 、橡皮 (作体) 、书 (作三投影面体系) , 观察比较, 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此基础上运用电教媒体放出三投影面体系, 由物体、视图总结出三面投影的规律。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直观教学演示方法, 加深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 能使学生知识掌握牢、印象深, 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 不论是何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那么, 教师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动手、动脑能力, 识图、绘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并能运用自如, 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果, 从而真正掌握这门学科的真知。

参考文献

[1]许志荣, 蒋红坤.《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探讨[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

[2]巫均平.高职高专《机械制图》教学初探[J].科技信息, 2008, 5.

[3]倪卫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心得[J].科学创新导报, 2008 (6) .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方法 第14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现场教学;三维建模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实质上是根据投影理论研究用二维平面的“图”来表达三维空间的“物”的一门课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空间想象力较差,这是學生学习该课程的最大障碍。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就需要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本人结合制图课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与尝试。

一、以实用、够用为目的,合理调整制图课的内容

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授课顺序,重新选择课程内容,设置有效的教学实训环节,突出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注重各学科的相互渗透。

1.简化立体表面交线的教学。立体表面的交线包括截交线和相贯线。这两个内容是整个制图教学的难点,但在实际绘图时碰到这类交线时,一般是采用近似的画法,用圆孤曲线来代替各种复杂的交线。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调整:在讲授截交线时,只介绍平面立体和圆柱体截交线的画法,对于圆锥体截交线,可作简介或删去不讲。对于相贯线的内容,在实际零件中出现较多的是两圆柱正交和圆柱体与长方体相交两种情况。其它的相贯线:如柱与锥相交等出现的机率较少,在教学中可以只介绍前两种相贯线的近似画法,有利于提高实用性,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2.整合内容,优化教学。制图教学通常是按章节进行讲授,学生所获知识概念是台阶式堆砌在一起,不利于其综合知识的全貌,因此在教学中应淡化各知识的分界,强化整体功能。如可以将正投影法、基本体的视图、轴测图、组合体、图样的基本表示法等内容进行整合。以体为中心,加强体与视图、体与各章节的联系。其中组合体是基本体与零件的桥梁,在这一节内容中要精讲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由视图构画轴测图的能力,使学生在图、物转化的表达过程中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分析能力。各知识点应互相穿插,融会贯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图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模式,实现从空间到平面的思维转变。

制图课作为技术基础课,一般都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一年级开设,学生刚初中毕业,没有经过实践的锻炼,头脑中的立体概念较少,因而在投影理论的学习中感到吃力,往往想不出立体的形状。针对学生的特点,介绍投影作图的知识时,采用“先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模式”来解决传统图学教学中凭空想象问题的方式,具体分三个过程。

1.学生建立三维空间“体”的过程。让学生用橡皮泥等工具照着一些简单的立体模型,捏制各种几何实体,使学生充分了解基本体的形式,感受到型体的虚、实之分和方向之别,明白了体与尺寸的关系,头脑中不断积累了立体的表象,表象积累多了,空间感性知识就增加了,容易想象出空间形体的形状。

2.由三维空间“体”转二维平面“图”的过程。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将橡皮泥构制的物体通过推压由厚变薄直至成面,从而形成了平面图形,学生可以照着压成的平面画出图形,并按三个观察物体的垂直方面压画平面图形。这样制图的理论概念“投影”用“压平”、“视图”用“压平图”来替代更为直观,为抽象的正投影和三视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压和画中体会了三视图的关系,深刻理解了投影规律的内涵。

3.由二维平面“图”转向三维空间“体”的过程。引导学生对照简单的平面图样,想象构造物体,再用橡皮泥捏制出想象的立体。经过反复的构体训练,学生逐步掌握了“二维平面的图”与“三维空间的体”之间相互转换关系和规律。由图构体时,学生将意识中的立体信息用橡皮泥捏制的实物表达出来,这比抽象的凭空想象要深刻得多,也是提高空间想象力的最佳方式,并为后续内容“补缺线”、“二求三”等读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在以上的这种“先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模式的教学方法下教学,能够起到二维、三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作用。由于学生动手参与了“三维体→二维面→三维体”的制作转换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了空间思维能力。如果教师能将“三维体→二维面→三维体”的转换过程,用三维CAD实体建模技术进行配合演示总结,效果会更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探索现场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教学搬到生产实习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仿真或实际的生产实习现场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较好地解决了制图课学完后学生看不懂机械图样的问题。采用现场教学时,除了教师演示和讲解零件的加工过程,条件具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加工,效果会更好。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科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笔者根据职高学生的特点,从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环节上进行了改革、探索和研究,特别强调二维平面“图”与三维空间的“物”相互转化的思维模式,采用“三维”的引入。实践证明,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国耀,李莉.关于图学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孙根正.关于制图教改问题的研讨综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上一篇:学前班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下一篇:新教师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