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育环境营销分析

2024-06-06

汉语教育环境营销分析(精选8篇)

汉语教育环境营销分析 第1篇

乌克兰孔子学院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 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为汉语的国际推广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分析了乌克兰汉学研究及汉语教学的现状 ,回顾了卢甘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在推广汉语教学、宣传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对孔子学院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文化推广

一、乌克兰孔子学院概况

浙江师范大学从上世纪 90年代起 ,就与乌克兰的一些高校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2006年 10月 20日 ,乌克兰首家孔子学院———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签字仪式在国家汉办举行。2007 年 5 月 30日 ,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行 ,由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大学和中国浙江师范大学合作共建。

二。总体环境分析

1、政治

1992年1月4日,中国与乌克兰建交。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发展迅速,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不断加深。中国尊重乌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最早承认乌独立的国家之一,并在五个核大国中率先向乌提供了安全保证。因此孔子学院的成立,能够开启中乌两国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新起点,满足乌克兰人民学习汉语及了解中国文化的日益增长的要求,为增进两国人民的理解和信任,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经济

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从 1992年至今 ,贸易额增加了 20倍 ,乌克兰与中国的贸易在独联体中高居第三位。根据预测 ,两国贸易额到2012年增长到 10亿美元。正因此,由于澳大利亚长期与中国有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加上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其对汉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在交通工具的发达,使得两国之间的来往便利。

3、文化

乌克兰文化政策的宗旨是:国家对文艺组织和艺术家提供法律保障,支持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对其实行政治或行政干预。而汉语所代表的优秀中国文化,历经5000年的积淀,其博大内涵和深厚底蕴正在被乌克兰的民众所认识,也越来越成为中国现代文明生长的重要源泉。

4.科技

乌克兰是独联体国家中科技实力仅次于俄罗斯的科技大国,前苏联时期出于 “ 冷战 ” 的需要,乌克兰偏重开展了以航天、军工为中心的科研生产活动,苏联解体之后,给乌克兰留下了一个庞大的以军工为核心的科研生产体系。在军事方面也需要大量汉语人才与中国进行对话。

三。个体环境分析

在乌克兰 ,汉语教师十分缺乏。孔子学院成立以后 ,采用教学合作的方式:孔院的汉语教师在外语系英汉、汉英专业担任两门汉语专业课;这是一种资源共享 ,既能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又收到了提高乌方教师汉语能力和汉语教学水平的效果 ,深得汉英、英汉专业学生的欢迎。教学以外,孔子学院经常参加乌克兰教育部门开展的一些学术活动 ,比如卢大科技月的学术研讨、基辅教育信息中心的中学外语教学研讨会等等。在苏霍姆林斯基诞辰九十年的系列活动中 , 汉语教育在乌克兰教育文化界的高层决策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营销对策

所以 ,整个乌克兰对汉语教学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这种需求 ,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学院在推广

汉语教学发展中的前景。

1.合作设立大学汉语教学点

2.在卢甘斯克市区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热衷汉文化已成为一种趋势 ,很多中小学都有开设汉语课的热切愿望。因此 ,在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的前景十分乐观。

3.制定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推广汉语教学 ,要研究乌克兰学汉语的学生的特点、学习习惯、学习规律 ,要据此来制定教学目的、原则、要求和教学方法及内容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结束语:

汉语教育在澳大利亚的的营销环境优势显而易见,关键是我们要改良汉语教育的教学方式和增强师资的力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汉语教育的推广任重而道远,对增进两国的发展和弘扬中国文化十分重要,所以营销者必须分析市场,抓住机遇,再接再厉,才能更好地推广汉语。

汉语教育环境营销分析 第2篇

虚拟环境下汉语请求行为的语用特点分析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审视了网络中汉语请求类帖子主题的语言特征,发现起始行为语、核心行为语和辅助行为语中均体现出网络特有的.形式.经过深入分析其成因,文章最后提出网络论坛语言来源于真实世界又将会影响真实交际,因此值得深入分析探讨.

作 者:高翔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分类号:H1关键词:网络论坛 请求言语行为 帖子主题

汉语教育环境营销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教学策略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我国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且“汉语热”逐渐席卷世界各国, 因此, 分析网络环境下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 做好汉语推广工作, 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质量, 是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实力, 促进世界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网络环境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大量的网络互动式资源

在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的今天, 平面展示资源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以充分调动人与人、人与学习内容之间互动的资源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中以远程教育、网络课程为代表的网络教学活动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最大优点就是突破时空界限, 实现资源共享。但是,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会与人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学习内容的互动, 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 很多汉语教学网络课程都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 网络课程是一个综合体, 不仅需要一个资源完善的学习系统, 还需要包括灵活多样的人机互动练习和丰富的反馈信息, 但是许多网络课程以填空、判断对错的平面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无法达到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进而降低汉语国际教学质量。

2.缺乏针对性

“为谁而做”是开发者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的前提, 但是, 开发过程中, 许多开发者往往忽视受教者的地位, 使得网络资源缺乏针对性, 削弱了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效果。 在学生学习汉语时, 根据汉语教材的分类, 汉语学习资源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学习层次、不同课型、不同教学时间、不同要素等问题。 在网络上的汉语学习资源主要针对非学历生、低水平等学生, 而且, 很多汉语网络课程, 主要针对固定教材的使用者, 无法为国外学生提供有用的教材, 进而给国外使用者的学习造成很大的难度。

3.系统性不强

目前, 国际汉语教学资源中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 最突出的是教材繁杂, 缺乏系统性。 虽然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某个主题, 就会出现许多相关条目, 但是, 很少能直接用于教学、学生和教师。 同时, 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许多汉语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 存在内容简单、重复的现象。 例如, 在文化资源方面, 虽然有汉语学习资源、教学共用资源、教师发展资源等内容, 但是, 文化资源的系统性不强, 内容主要以中国的物质文化, 尤其是中国传统民俗为主, 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民族风俗、饮食习惯、传统艺术等, 很少涉及中国深层的传统思想精髓、制度文化、中国人的价值观等。 另外, 很多文化网站都是国学网站, 虽然可以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 但是缺乏操作性, 无法广泛地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 增加了国外学习者的学习难度, 不利于国外学生的学习活动, 进而降低了国外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网络环境下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1.合理引导网络汉语国际教育教学。

汉语国际的推广工作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因此, 国家应该重视网络环境下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 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 提高汉语的影响力。 国家可以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 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 为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条件, 提高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使工作者主动开发优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建立多样化有规模的中介语语料库, 扩大汉语的国际影响力。

2.建立网络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的迅捷性、开放性, 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丰富的信息资源, 实现资源共享目标, 因此, 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建立汉语国际教育网站, 开发、研制汉语国际教育的多媒体资源、多媒体教材、多媒体课件, 可以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结合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需求, 合理建设汉语国际教育网站, 集中教学资源, 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积极作用, 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网站的影响力, 扩大汉语的影响力, 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3.根据实际情况, 开发教学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导致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 具有不平衡性和地域性的差异, 因此,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 合理开发教学资源, 强化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效果。 在发达国家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中, 可以利用网络技术, 开发全套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健全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分布零散地区, 在一个中心教学点, 设立孔子课堂, 通过计算机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电讯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 进行远程教学。 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 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 让志愿者利用汉语的独特魅力, 开展汉语推广工作, 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教育质量, 扩大汉语影响力, 提高汉语影响力。

4.构建良好的汉语网络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因此, 应该构建良好的汉语网络教学环境, 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媒介的信息资源服务网络体系, 为世界各地的汉语工作者和汉语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应该有效整合网络教学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同质性的网站, 大力研发汉语教学教材, 积极培育汉语教学机构, 打造良好的汉语教学机构、考试和教学方法品牌;大力引进世界先进的语言教学理念, 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不断完善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教学,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学, 扩大汉语的影响。 另外, 要加强汉语的信息化建设, 努力构建科学、完整的汉语资源库, 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 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5.建立强大的汉语教师队伍。

汉语教师是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重要人力资源, 因此, 应该大力培养汉语教师, 建立强大的汉语教师队伍, 推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国家可以根据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 出台相应的政策, 提高汉语教师的聘用和认证条件, 明确限定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教育能力、身体健康素质和教育知识等。 采用中外合作的方式, 加强对汉语教师的培养, 积极开展培训活动, 不断提高汉语教师的外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强化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效果。 同时, 重视国际汉语教师的选拔和派遣工作, 明确国际汉语公派教师的基本条件, 开启“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 解决汉语师资短缺的问题, 设立专门的志愿者服务项目, 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加深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6.合理编制对外汉语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 因此, 应该合理编制对外汉语教材, 促进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发展。 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 从学习者角度出发, 制定不同的教材, 出版通用性和专科辅导性的教材, 利用英文、德文、泰文等多种语言注释, 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母语学习者的需要[5]。 同时, 重点研究教材的科学性, 不断提高教材编写的理论水平, 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结合时代发展形势, 合理选择话题, 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注重构建汉语教材评估体系, 不断提高教材的质量, 形成良好的供应系统, 满足各类人群、不同层次汉语学习者的需求。

总结

总而言之,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应该积极与时俱进, 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建立强大的教师队伍,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不断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质量, 充分展现汉语文化的魅力, 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刘毓民.汉语国际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 2012.

[2]熊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3]赖宁超.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胡仁友.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木材加工业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第4篇

【关键词】木材加工;宏观营销环境

宏观营销环境这个概念产生的基础是建立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之上的,它是由于企业营销活动所产生形成的诸多的、有利于企业营销的市场机会和不利于企业营销、发展的环境威胁等社会力量。宏观营销环境所包括的内容很多,如人口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众多因素都处在宏观营销环境之中。对企业来说,如果想在企业营销中获得胜利,就必须对其营销环境中所包含的所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合适的企业营销策略,为企业占领市场,笼络更多消费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某木材加工企业为例,对其宏观营销环境进行具体分析

某木材加工企业死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森工企业,其企业以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林业产业体系为基本目标,实施着林业产业转向工业产业的调整和林业产品的开发等相关措施,于近几年里获得了一些经济实效。然而,比起其他早进入市场的林业加工企业,某企业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方面,某林业加工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极为低下,这便造成了其产品的销售市场窄小,市场的开发和拓展力量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林业加工企业决定对其宏观营销环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在其所拟定的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林业木材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人文环境等五大因素。

1.1市场需求的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高,其建筑住宅以及家用家私等方面对木材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渐旺盛起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建筑业和装修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更是为木材加工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而广阔的发展平台。因此,某木材加工企业在市场需求环境上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木材加工产品无论是销至国内,卖予建筑企业、装修装饰公司等对木材产品具有极大需求的企业,还是出口贸易,销至国外,都具有良好的销售门路和市场需求环境。

1.2政治环境的分析

目前,在我国,国家和政府专门针对森工企业的经营活动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为森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森工企业进行扶持,这在森工企业的历史发展上是从未有过的。可以说,国家对森工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森工企业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

(1)实行优惠的税费政策[1]。对林业企业和个人生产的原木和其他林产品享受减免农业税政策,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逐步取消原木的农业税。企事业单位种植林木、林木种子和苗木作物以及从事林木产品初加工的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边境贫困的国有林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2)实行优惠的信贷政策。对林业实行长期限、低利息信贷扶持政策,具体贷款期限可根据林木生长周期,由银行和企业协商确定,并视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对森工系统中小企业融资,在贷款和财政担保上给予支持。

1.3经济环境的分析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多年来持续保持稳定的高经济增长率,连续20年平均在8%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居民储蓄也连年创新高,2004年4月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1万亿元。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一年全年的工作中显示,2004年的各项经济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财政收入2.63万亿元,增长2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万亿元,增长13.3%;进出口贸易总额1.15万亿美元,增长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为第三位,这些经济数据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基础雄厚,这种经济环境对木材加工业市场的发展是有利的机会。

目前,全国木材产量已由高峰时的6700万立方米下调至4700万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为木材市场的升温带来了一线希望。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外商将直接参与中国木材市场的经营,木材进口已实行零关税,家具、“三板”等产品进口关税也将大幅下降,国内木材加工产品市场将受到剧烈冲击。

1.4科技环境的分析

(1)技术的进步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和消费需求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在组织市场营销时,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由于技术发展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消费的变化,看准营销机会,积极采取行动。

(2)技术的发展为市场营销管理提供了更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技术革命是管理改革的动力,它为企业提高营销管理效率提供了更新更好的物质条件。

(3)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从而引起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发生变化。

对于近几年刚发展起来的某木材加工企业来说,其企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薄弱,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虽然具有较健全的科研、设计等研究机构,但缺乏科学完善的项目研究选择机制,并且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极低,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在木材加工方面,其企业的科技装备和技术水平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要落后十多年甚至数十年。因此,对于某木材加工企业来说,改善企业所面临的科技环境,重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企业在产品开发、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

1.5人口和文化环境的分析

2002年我国人口总数从1999年的125909万人增至128453万人,黑龙江省人口数由1999年的3792万人增至3813万人。而2003年我国人口数达到129227万人,综观我国全局,其增长的人口数量为木材加工业扩大的市场容量和增长的消费需求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营销条件。因此,对某木材加工企业来说,人口和文化环境这两个因素是不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的。

2.结束语

综合以上的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某木材加工业所面临的企业宏观营销环境,无论是从政治环境上分析,还是从经济环境和人口、文化等环境上分析,其环境因素对企业的营销活动所造成的影响都是正面、积极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不但没有阻碍某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反而为其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繁荣环境。在所有的环境中,唯有科技环境因素会对某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实际的营销管理中,某企业领导者应该注意对其企业所处的科技环境进行全面、合理地分析,改善企业原有的营销管理方式和理论,创新适合科技发展环境的营销策略,力求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的方法,促进企业的长足、可持续发展。 [科]

【参考文献】

营销环境分析 第5篇

1.1 Strength 竞争优势

1.1.1 品质和口感

大部分葡萄酒生产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长条件使进口葡萄酒拥有国产葡萄酒无可比拟的价值优势。进口葡萄酒在外国作为一个农副产品的输出,在大部分的国家都有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分级制度,进关时国家卫检部门的检测也进行了第二次把关,所以无论从品质和口感,还是从健康理念的选择上都为进口葡萄酒增添了优势。

1.1.2 日渐成熟的商业化模式

国外酒庄均对中国这块蛋糕颇感兴趣,纷纷在华确定总代理和总经销,甚至直接设立在华销售分公司,以期在掌握中国国情基础上实现产销紧密结合。并且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市场,不断加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对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和文化进行更专业的指导和引向。

同时,国内经销商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对销售网络、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的深入探讨研究将是国内经销商正和发展葡萄酒市场必须要努力的方向。这样的竞争和思考也会使葡萄酒市场朝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前进,对于进口葡萄酒的发展是一个推动。

1.2 Weakness 竞争劣势

1.2.1 国内葡萄酒文化贫乏和宣传误导

虽然没有出过国,但耳濡目染,国外的葡萄酒市场只是一个良性的快速消费食品,因为国外的葡萄酒消费理念注定了葡萄酒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或者“饮料”。在国内,由于葡萄酒知识和文化的匮乏,加上国内酒文化的影响,使进口葡萄酒成为人们观念中束之高阁的产品,大有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得架势。没有群众基础,自然谈不上有市场。

1.2.2 品牌推广和宣传艰难

无论是国外酒庄,还是国内的经销商,都无法支撑巨额的品牌宣传和推广作用。改革开放后,速食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有主流的位置,买产品大部分是看广告而不看功效。在国产葡萄酒铺天盖地的广告效应和强大的市场支持下,进口葡萄酒只能默默无言的避开传统渠道。

大部分采取直营店面营销的方式,为了维持公司和直营店面运营,产品的成本自然翻了不知几翻,价格上也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

国内葡萄酒制度未规范

今年两会上对于食品行业的部分潜规则曝光,使葡萄酒制度规范化成为当务之急。中国的葡萄酒行业未与国际市场接轨,中低档市场由国内葡萄酒品牌盘踞,甚至假酒泛滥,有曝光称葡萄酒成本仅为4毛钱,这样的产品不仅极大伤害消费者的感情,对于整个行业也是饮鸩止渴,自掘坟墓。

1.3 Opportunity 机会

1.3.1 国内广大的待开发市场

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的更高追求,进口葡萄酒成为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消费的绝佳补充。即使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整个葡萄酒产业仍然以每年15%的增幅飘红市场。

1.3.2 人民币汇率影响

综合国力的提高,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外汇率不断降低,使进口葡萄酒的成本也随着结算货币的汇率下跌而下跌,成本不断下降,在价格上也越来越有竞争优势。

1.3.3 行业健康发展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为进口葡萄酒创造了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近年来,涌现了非常多的经销商,也引进了数不清的进口葡萄酒品牌,虽然市场还处于割据混战局面,但这样的繁荣景象也是赫然在目的。至于整合,也是市场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才会必然出现的步骤,只需要假以时日。

1.4 Threat 威胁

1.4.1 国产葡萄酒产业化和高端化策略

前段时间得知某国内葡萄酒品牌正在整合自己的市场,细分渠道,针对客户性质成立专门的部门,提升品牌价值,主战高端市场,并大肆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这说明国内的葡萄酒品牌已经开始鸟枪换炮,从粗制滥造提升到引导行业发展导向、树立品牌价值的层次。这对于进口葡萄酒很显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人们脑海里国产酒低档、进口酒高档的意识思维慢慢在瓦解溃败。

1.4.2 恶性价格战

近来在跟行内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听闻抱怨,顾客总在要求奇低价格的原装进口酒,而且价格是越压越低。因为前期从事电子行业,这不由得让我联想起当年有名的国产彩电价格战,企业只注意到眼前的市场和根据地,不考虑整体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最后往往是两败俱伤。进口葡萄酒市场也是这样,恶性价格战一旦将产品的正常利润打漏,自然会死掉一批经销商,也会使很多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遭遇尴尬。

1.4.3 伪原装进口酒和假酒泛滥

上面谈到了价格战,因为价格战和利润的驱使,很多企业选择自己在国内分装,用国内劳动力和原料的低廉成本取胜。用外国进口的原浆基本还是能打进口葡萄酒概念的擦边球,只是那在茫茫大海上飘荡了几个月的原浆,国内酿造工艺的不规范使酒本身的质感远远低于原装进口的产品。

更有甚者,令整个行业深恶痛绝的,就是假酒,而谎称原装进口葡萄酒的假酒层出不穷。也许,葡萄酒行业里的三鹿也许比奶粉行业更多。

1.5 出路

进口葡萄酒品牌如恒河沙数,而在同类产品比较下,口感的差异也并不明显,那要如何保证市场的占有率,保持顾客的忠诚度呢?

1.5.1 细分渠道,健全自己营销的渠道,树立营销特点

渠道营销:有国内名气比较大的进口酒如卡斯特,其渠道建设在进口酒中是首屈一指的。如果在国内没有经销商渠道作为金字塔的底座,那销售推广也无从谈起,所以经销商渠道必须坚实维护。

文化营销:将销售葡萄酒与普及葡萄酒文化结合,使进口葡萄酒在文化的包装下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举办酒会或主题文化活动等形式加强推广和交流。

跨行业营销或分众营销:将文化营销的形式同其他相关行业进行结合,如汽车、房地产、企业和机构等。增加产品与其他品牌的相关性,提升品牌价值,或对特定的客户人群采取特殊营销方式,拓展销售渠道。

1.5.2 优势产品组合包装,增加附加值

针对产品和客户的特性,对产品进行有变化的组合和包装,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中国的礼品市场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如果能不断变化自己的产品组合,推出新的包装,所经营的品牌也就自然可以脱颖而出,让消费者眼前一亮了。效果评估

调查发现2011年上半年,国内各品牌葡萄酒产量同比增长22%,截止4月底单月月产量比前月上涨4.5%,但销售方面销量下滑。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上半年国产葡萄酒依然保持了16.7%的增长速度,全国葡萄酒累计产量为50.1万千升,葡萄酒销售仍然集中在东部,西部地区瓶装销售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原材料成本上涨,进口酒冲击,迫使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力拓营销渠道改革,先行一步的行业老人张裕上半年收入增幅近五成,显示出强悍的发展之势。

进口葡萄酒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但国内葡萄酒产业仍呈淡定态势,市场发展平稳。全国瓶装进口量约为5万吨,同比增长55%;桶装葡萄酒进口量为3.3万吨,同比增长47%,增速明显高于国产葡萄酒同期产量增速。莫尼塔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口岸进口葡萄酒606万升,比起去年同期增长31%。

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6月份全国葡萄酒产量为50.1万千升,同比增长16.7%。其中第一季度为24.89万千升,第二季度为25.21万千升,基本持平;工业总产值149.3亿元,其中第一季度73.7亿元,第二75.6亿元,略有增长;销售产值145.3亿元,其中第一季度为72.72亿元,第二季度为72.58亿元,基本持平。

日前,全国葡萄酒产量主要来自23个省市,多分布在葡萄酒的十大主产区,山东省作为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其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首位,老大地位明显。山东省葡萄酒产量为19.6万千升,占总产量的39.1%,工业总产值89.34亿元,占总产值59.8%;销售产值89.3亿元,占总销售产值的61.5%。除山东之外,吉林、河南两省的产量分别以10.2万千升、8.3万千升排在二三位,三省产量占全国的75.9%,由此看出全国葡萄酒产量分布不均,品牌企业多集中在东部,西部产区瓶装酒的销售仍然较弱。

受益于涨价预期,酒类市场的表现可谓淡季不淡,目前,国内将就行业景气度依然保持在高位,酒产业的销量和业绩增长令人欢喜,而接下来的三季度是酒类产品的传统销售旺季,高端白酒、葡萄酒等酒类产品的销售有望迎来快速增长,1-6月全国白酒市场淡季不淡,产量高达480万千升,同比增长28%。行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8.1%和42.1%。全国啤酒产量2350.2万千升,同比增长11.4%,而每年的第三季度是啤酒消费的旺季,产量几乎占到了全年三成,黄酒日前行业产量及产值虽低于其他酒种,但正处于走向全国化发展的道路上,未来随着古越龙山等几家黄酒企业在营销反面逐步发力,有望获得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成长机会。

横向看酒类市场,增长最快的酒类依然是白酒,无论是产量、产值,葡萄酒在未来几年内斗无法与其鼻尖。葡萄酒经销商应有清醒的认识,尽管目前中国市场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地方,消费增长快速,但由于消费文化的制约,市场消费仍处于成长阶段。不同酒种在市场上共增共长将是未来几年的发展状态,葡萄酒行业仍需努力,加强葡萄酒本土文化的建设,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

2.1 进口酒冲击大,市场模式急需变革

2011年上半年,进口葡萄酒总量为17.02升,占到国产葡萄酒产量的34%,国产葡萄酒从五年前占据国内超过90%的市场到现在被进口葡萄酒瓜分了近

25%,这个此消彼长的过程难免会让国产葡萄酒销售有下滑。分析专家表示:吸纳在进口葡萄酒和国产葡萄酒还没到达平衡地位,未来5年内双方将完成动态的平衡,到时进口葡萄酒占据40%的市场份额也是正常,在这个过程中,国产葡萄酒进行营销变革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个变革应该包括产品本省升级、品哦爱的推广方式转变一级渠道的构建和调整。国产葡萄酒如果还坚持原来简单的经销分销制,会越做越辛苦。

来自进口葡萄酒迅猛增长的巨大压力,也迫使国产葡萄酒巨头不得不进行营销模式变革,王朝酒业在上半年的公告中称,管理层会继续与相关分销商深入商讨新的分销合作条款,旅行营销模式变革计划讲提升公司的营运效率及长远增加公司的销售收入,而另一国产葡萄酒巨头长城也表示,中粮集团酒业对产品结构、经销商布局。渠道布局和销售人员扩张将作进一步的完善和安排。以前经销商入货就视为销售,但是现在经过渠道扁平化革新,改变了原有的销售模式。

2.2 葡萄酒行业发展预测

航运营销环境分析 第6篇

摘要:分析研究国际航运市场的营销环境,论述航运市场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以及国际环境对航运市场的影响。

正文:

国际航运市场是个规模巨大,竞争激烈,充满风险的市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航运业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全球化的基础性产业,是国际市场的发展承载平台,而国际航运市场的营销是航运市场运作的重要环节,分析国际航运市场营销环境,有力于企业制造适应航运营销环境变换的营销战略,制定航运业发展的方向,是我国航运业的在国际竞争中能处于不败之地。

一、航运市场营销的含义

航运市场营销是发生在航海领域内的市场营销,它以拥有船舶、为货主提供航海运输服务的承运人为卖者,以拥有货物需要承运人用船舶运往目的地的货主为买者。其中 承运人就是 营销者,货主就是潜在客户。即航运市场营销就是航运企业以货主的需求和欲望为导向,以通过满足货主的需求和欲望来实现航运企业利润目标的交换为基础,而系统地策划和实施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一切经营活动。

二、航运市场营销的环境

任何企业的营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企业的营销行为既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又要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制约和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外部力量和因素,就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企业只有主动地、充分地使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相适应,才能使营销活动产生最优的效果,从而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因此,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前提,航运市场营销环境是指航运企业在制定相应营销策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不可控制因素即与航运企业营销活动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总和以及间接影响和制约营销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任何航运企业从事营销活动,会受到来自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些影响因素的集合就构成了航运市场营销环境

1)航运市场的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即宏观环境,是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社会性力量和因素。企业必须对社会的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科技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宏观营销环境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环境,通过企业营销努力来适应社会环境及其变化,制定更好的策略来配合内部营销环境的发展以达到企业营销目标。

2)航运市场营销的内部环境

内部营销环境是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力量和因素。分析微观营销环境的目的在于更好协调企业与这些相关群体的关系,促进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必须对货主、货代企业、客户、竞争对手、社会公众及航运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等这些组织和行为者进行分析。

组成了航运企业的核心营销系统,通过调整企业内部人力,财力,物力,定价,销售渠道,促销等可控制的营销手段 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

三、航运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

航运市场营销环境受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断变化,航运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 就必须了解航运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并采用有效的手段 利用有效的营销环境 避免不利的环境对营销影响综观航运市场营销环境 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1)多变性

指构成航运企业市场营销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 由于多种原因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中 而且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2)相关性

指影响航运企业的营销环境不是任何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是由 一系列相关因素所组成的综合体共同影响的结果

3)不可控制性

对航运企业来说 营销环境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控制因素 4)目的性

指航运企业研究各种环境因素 其目的在于适应外部环 境因素的变化 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国际环境的变化对航运市场的影响(一)国际市场的变化特点 1)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政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这将为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创 造了有利的政治环境,随着政治环境的改善,世界经济将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局势中缓慢地进入全面复苏与发展的阶段 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 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 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已经被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及其推动下的世界经济所取代 一个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为主体的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2)国际贸易自由化 市场竞争剧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之间原有的平衡不断被打破,各国市场的普遍开放性取向使得市场竞争机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对各国的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突出;各国经济贸易范围不断扩大 ;相互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3)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

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世界航运中心经历了由欧洲转向美洲再转向亚洲与中国的演变历程。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商品、资本、生产要素加快了向亚洲地区转移的速度,中国也持续保持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链条”,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二)国际市场的变化对航运市场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航运业跨国化、开放化、规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一直在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和跨国投资的增长而逐渐加强。企业纷纷走出国门,经营跨国投资业务,跨国投资的不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航运企业的跨国经营与投资正成为国际航运发展的新趋势,使得国际航运业变得愈加开放。航运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在立足国内航运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并在国外的相关和非相关行业开展直接投资,成为航运为主、其他产业平行发展多元化的跨国公司这种经济全球化、航运跨国化的模式必须依赖于一体化的、开放的和有序的市场,从前的“地方保护主义”已行不通。

2)世界经济竞争的加剧促进国际航运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晴雨表”,航运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表现在航运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时期,使竞争力较弱的企业被淘汰。同时,也促进了国际航运企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满足现代托运人对航运公司的服务“多样化、复杂化、严格化”的需求,从“港-港”的服务模式延伸至“门-门”完整的、系统的物流服务。航运公司必须不断优化船队结构,调整运输组织,发展以多式联运为中心的综合运输网,延伸物流增值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吸引顾客,保持其持续的竞争力。

3)世界经济中心的变迁带来国际航运中心的转移

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世界航运中心经历了由欧洲转向美洲再转向亚洲与中国的演变历程在亚洲地区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亚洲航运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国际航运资源向亚洲地区进一步集聚,其重心正在向东亚,尤其是向中国转移。据最新统计,世界上最大的20个集装箱班轮公司中一半以上是亚洲公司, 而这些班轮公司控制着全球总运力的70%。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07年世界海运回顾》中指出,2006年,在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带动下,世界经济和海运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全球海运货物总量达74亿吨,比前一年增长了4.3%。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增长7.6%;世界商品贸易增长8.0%,其中中国以22%的出口增长率继续成为领军力量。

(三)航运市场的发展方向 4)加强行业整合与合作

加强航运合作,降低成本,分散世界经济带来的风险,通过合作可以调整航线的运力投入,降低经营成本,扩大市场覆盖,减少风险,提高竞争力

5)多元化经营,规避市场风险

航运企业在确保运输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发、参与多种商品或劳务的生产与营销,增强在“供应链”上的竞争优势,巩固航运主业的地位

6)港口升级

航运业与港口互动,港区联动,共同发展 7)建立完整的物流体系

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分析 第7篇

上午九点半,王老师早早地走进教室,调试了一下多媒体设备。这节课要讲解的主要内容是《汉语教程》一的第25课——状态补语,除了平日里的26名学生以外,还有五名研究生实习教师要来见习观摩。

在新内容“补语”的引入环节,王老师采用了归纳演绎的教学方法。首先问大家人民币的汉语怎么样(该同学水平不错),众人回答“好”。引导说出“人民币汉语很好”,然后给出之前学过的句子S+V+O,比如“我吃苹果”“小王说汉语”,然后提出如何把“小王汉语很好”“小王说汉语”合并成一句话。同学们的回答千奇百怪,有“小王说汉语很好”、“小王汉语很好说”等等。有一个同学说出了正确答案,但是声音很小。王老师特意让他大声说一遍“小王汉语说得很好”,同学们一起朗读了几遍。随之,王老师又将其他两种句型“小王说汉语说得很好”、“小王说得很好”都教给了同学们。并要求全班同学大声朗读这三个句子三遍。此时,有些同学的注意力就不在课堂上了,他们开始聊天,玩手机。而此时,两名迟到的同学笑闹着走了进来,从老师身后穿过讲台,坐在了离同学们稍远的角落。教室里起了一阵骚动。

王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安东尼、马修,你们坐到这边来。”王老师一边说着,指了指前方的座位,一边打开PPT,开始带领同学们做练习。Gif动图练习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他们兴致勃勃。在用 “在电视台

表演 我 愿意”造句环节,玛丽问王老师“我在电视台表演”与“我在电视表演”是否可以说,反复问电视台的“台”是什么意思,王老师讲解了一遍,玛丽仍然不明白,王老师又讲解了一遍,其他同学也用英语告诉玛丽原因,玛丽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此时已经过去了五分钟。

下课铃响了,王老师赶忙布置了作业。今天的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三分之二,下次课还需要补上。

分析:

在有关教学与课堂管理方面,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在讲解语法与练习语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王老师引入新知识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但是否要在讲授新课时将三种句型一并展现,有待商榷;同学们注意力不集中时,老师要反思自己有没有与学生互动,是不是应该做一些练习等等,这一点王老师做的很好;最后,在处理个别同学的上课提问时,因为问题不具有普遍性而耽误了全班同学的时间,影响了课堂进程,这一点是需要改进和注意的。

首先,是引入“补语”环节。在新内容“补语”的引入环节,陈老师的做法很新颖。没有采用我们熟知的情境引入法,如:

师:“你今天吃早饭了吗?” 杰克:“吃了。” 师:“那你吃了什么?” 杰克:“吃了包子。” 师:“吃了几个包子?” 杰克:“吃了五个包子。” 教师:“五个包子多不多?”

众人:多/不多。然后问同学们用一句话应该怎么表达,从而引导出今天的主题:“杰克吃包子吃得很多/不多”的句型。

而是采用了归纳演绎的教学方法。首先问某位同学的汉语怎么样(该同学水平不错),众人回答“好”。引导说出“小王汉语很好”,然后给出之前学过的句子S+V+O,比如“我吃苹果”“小王说汉语”,然后提出如何把“小王汉语很好”“小王说汉语”合并成一句话,这时候就会有各种回答,一般情况下至少会有一个同学说出正确答案,然后可以点他大声说一遍。然后,全班同学一起重复,再点个别同学重复。随之,王老师将“小王说汉语说得很好”、“小王汉语说得很好”、“小王说得很好”三个句子进行了对比,并归纳句型。我认为陈老师将此三种句式都做展示的方法是否值得借鉴,要视学生情况而定。如果学生掌握得好,接受能力强,就可以进行比较教学。输入时要遵循克拉申的“i+1”输入原则,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定量输入。但我个人比较赞成第一次引入给出一种示范,在复习课环节再做比较。因为一次引入太多,并进行了错误句子的示范之后,同学们容易混淆。

第二点,是课堂进行到一半时有同学迟到、以及思想开小差的情况。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不同的上课方式,在汉语国际教育课堂上,我们要注意跨文化交际差异。就我的感悟而言,西方同学上课迟到会比较随意一些,东南亚同学尤其是印尼同学上课积极性很高,也不常迟到。这时,老师要保持好的心态,尊重文化差异性,不要觉得自己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王老师让迟到的安东尼和马修坐到教室中间来,也是为了控制课堂纪律性。

最后一点,针对学生上课提问,是否需要回答与解释。我认为要看该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比如某同学提问,“我在电视台表演”与“我在电视表演”是否可以说,反复问电视台的“台”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就不具有普遍性。而如果是“我愿意表演在电视台”,这个问题就值得在课堂上纠正并练习。同时,课堂管理和掌控很重要,第一次课上课就应该给学生制定好或者通过清楚的课堂环节和细节展示出规则,例如让学生们明白在这个课堂上发言,提问是有时间安排和流程的;我们是要以团队精神一同学习的。如果遇到像玛丽这样的学生,可以顺便问问其他同学有没有遇到这个问题,让同学来给玛丽解答。如果经过沟通学生仍然故我,教师不要表现出不知所措,不要因此而喜怒形于色,否则其他同学对特殊学生的不满会转移到老师身上,认为老师不够专业。对有价值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回答,对属于该生自己的没有价值的问题,告诉她课下单独为其解答,以不变应万变,保证课堂秩序。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学生自由,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但是自由也不是无限制的,如果只是个别学生自己的问题,就不应该耽误全班同学的课堂时间。

备注:

听课时间: 听课地点: 教学内容:

学生人数:20人左右,有同学请假或者旷课 课程类型:综合课

企业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分析 第8篇

关键词:企业营销活动,营销环境,分析

美国著名市场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对市场营销环境是这样解释的:影响企业的市场和营销活动的不可控制的参与者和影响力。具体地说就是:“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能力, 使其能否卓有成效地发展和维持与其目标顾客交易及关系的外在参与者和影响力。”

换句话说, 市场营销环境指一切影响、制约企业营销活动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因素总和。这些因素可分为宏现环境 (包括人口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政治法律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 和微观环境 (可细分为企业内部环境、企业的供应者、营销中介、顾客、竞争对手、社会公众等) 。

在一般情形下, 宏观环境因素决定微观环境因素, 宏观环境常常通过微观环境作用于企业的营销活动。宏观环境中的五个不同方面因素又相互作用, 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微观环境也对宏观环境有重要的反作用。这些力量与企业形成协作、竞争、服务、监督的关系, 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服务目标市场的能力———企业营销活动。

一、对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基础

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也是为了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实现上述目标, 其立足点和根本前提就是要进行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只有深入细致地对企业市场营销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才能准确而及时地把握消费者需求, 才能认清本企业所处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 扬长补短。否则, 企业便不可能很好地实现其满足社会需求和创造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甚至陷入困境, 被兼并或被淘汰。许多企业的实践都充分证明,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立足点和根本前提, 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十分重视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

企业市场营销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市场营销环境下进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技术进步变化的趋势、消费者需求结构的改变、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政策等, 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功的企业经营者, 都十分注重市场调查与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忽视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通常会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遭受影响和冲击。

例如:爱尔琴国民钟表公司的失败。美国著名的爱尔琴国民钟表公司自1864年创立以来, 直至1958年, 在美国享有盛名, 销售量一直上升, 支配着美国的钟表市场。但1958年以后, 消费者对手表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由要求手表计时非常准确、名牌及耐用的观念改变为只需要一个能计时、外表吸引人及价格低的手表。因此, 分销渠道也由珠宝商店向大众化商店拓展。当竞争者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投入了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时, 该公司仍陶醉于自己的高质量手表, 从而导致了其经营的失败。因此, 营销企业只有密切注意对营销环境进行调查、预测和分析, 才能确定适当的生产经营战略, 并相应调整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营销活动, 使之与变化了的市场环境相适应。

二、市场营销环境制约着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进行

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既广泛又复杂。不同的因素对营销活动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也不尽相同, 同样的环境因素对不同的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和形成的制约也会大小不一。一般来说, 市场营销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微观环境要素;二是宏观环境要素。微观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 而宏观环境主要以微观营销环境为媒介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

比如:市场营销微观环境中构成企业营销内部环境的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及各自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销售甚至营销活动的成效。因此, 企业的生产能力、财务能力、职工素质、研究和发展的状况以及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等, 构成营销内部环境的主要内容, 影响企业为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能力。

市场营销宏现环境中的经济环境就制约着一个企业对其某项新产品的定价;在任何社会制度下, 企业的营销活动都必须受到政治与法律环境的强制和约束, 这种环境是由那些强制和影响社会上各种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政府机构、公众团体所组成的, 企业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企业的营销工作总是在一定的政治和法律环境下运行的。例如:1997年, 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围绕“古巴睡衣”问题发生了一场政治纷争, 而夹在两者之间的是一家跨国百货公司———沃尔玛公司。当时, 争执的激烈程度从下面的报纸新闻标题中可见一斑:“将古巴睡衣从加拿大货架撤下:沃尔玛公司引起纷争”、“古巴问题:沃尔玛公司因撤下睡衣而陷入困境”、“睡衣赌局:加拿大与美国赌外交”、“沃尔玛公司将古巴睡衣放回货架。”

三、市场营销环境为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环境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机会

所谓环境威胁, 就是营销环境中对企业营销不利的趋势, 对此如无适当的应变措施, 则可能导致某个品牌、某种产品甚至整个企业的衰退或淘汰;而营销机会则是企业能取得竞争优势和差别利益的市场机会。在现实生活中, 机会和威胁往往是同时并存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一面的存在以另一面的存在为前提, 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果企业不注重市场环境的分析, 它所失去的不仅是新的市场营销机会, 而且可能遭到变化了的市场环境的威胁;如果对环境威胁十分重视, 积极地寻求规避威胁的对策, 不仅可能消除威胁, 而且极有可能将威胁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机遇。

营销环境的不断变化造成新的机会和危机, 这种变化有些是缓慢的, 可以预测的;有些是急剧的, 难以预测的。各行各业之间所处环境也不尽相同, 按其变化的速度可分为三类:1、稳定的环境, 如某些食品的市场环境是想对稳定的, 基本上与人口变化成正比;2、缓慢变化的环境, 款式多样的爬山车和女式自行车逐渐取代60、70年代的大、黑、土款式的旧款自行车。可以预测, 多数企业能有条不絮地适应这种环境变化;3、急剧变化的环境, 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 油价猛涨, 每桶油价从1970年的2.23美元涨到1982年的34美元, 这种变化是急剧的, 令许多企业措手不及, 损失严重。

同一环境变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不同, 它可能对某些企业或行业造成危机时, 同时又带给另一些行业或企业提供机会。上述三种变化环境从做好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和对策实施时, 企业受威胁的机会就会减低。从某个角度说, 三种变化并非是既定不变的, 同行的竞争都会使行业之间产生剧变, 谋取市场突破口, 找出利润新增高点。

例如:几年前, “早一粒, 晚一粒”的康泰克广告曾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医药广告, 而康泰克也因为服用频率低、治疗效果好而成为许多人感冒时的首选药物。可自从2000年11月17日, 国家药监局下发“关于立即停止使用和销售所有含有PPA的药品制剂的紧急通知”, 并将在11月30日前全面清查生产含PPA药品的厂家。像“康泰克”、“康得”、“感冒灵”这些消费者平时较常使用的感冒药, 因含PPA而成为禁药。中美史克“失意”, 三九“得意”, 三九医药集团的老总赵新先想借此机会做一个得意明星。赵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三九有意在感冒药市场大展拳脚。赵新先的概念是:“化学药物的毒害性和对人体的副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 中药市场前景非常被看好。”三九生产的正是中药感冒药。三九结合中药优势与舆论, 不失时机地推出广告用语:“关键时刻, 表现出色”, 颇为引人注目。也想抓住这次机会的还有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上海施贵宝, 借此机会大量推出广告, 宣称自己的药物不含PPA。在这些大牌药厂匆匆推出自己的最新市场营销策略时, 一种并不特别引人注意的中药感冒药———板蓝根, 销量大增, 供不应求。经过一年多的角逐, 感冒药市场重新洗牌, 新的主流品牌格局已经形成。

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 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这些环境的变化既给企业带来了机会, 又可能给企业造成威胁。营销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处理好与营销环境的关系, 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胡志勇.市场营销学.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0.8.

[2]邹艳梅.市场营销实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8.

[3]陈清泰.中国大型企业的成长环境[J].经济管理文摘, 2002.6.

上一篇:感恩老师的书信1000字下一篇:高文和绿衣骑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