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行事历

2024-08-05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行事历(精选8篇)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行事历 第1篇

宣汉县凤鸣乡中心校

深入开展以“守法、诚信、感恩”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行事历

(2016年下期)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2016年11月)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2、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1)宣传栏(2)宣传标语

(3)道德模范名人故事、名人名言

(4)“学模范、树品格”——观看教育专题片,学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如:中央电视台“最美孝心少年”评选颁奖典礼、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等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6年12月—2017年9月)

2016年12月:

1、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开展“诚信、守法、感恩”为主题的学生演讲赛

3、开展师生诚信教育“一人一承诺”活动

4、各班办好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宣传栏(黑板报)2017年1月: 开展“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学生感恩教育活动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行事历 第2篇

三月份:

1.上好开学第一课,安全、常规纪律教育。2.制定工作计划。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进度。3.进行九年级入学督查考试工作。

3.督查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常规执行落实情况。4.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解读》。5.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数学联赛。四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赛课活动

2.组织开展教学改革研究课校内观摩、组内研讨活动。

3.组织学校教师教学课堂大赛活动。4.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做好质量分析工作。5.组织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6.召开学校春季运动会 7.九年级中考报名工作

五月份:

1.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2.开展语文数学特色教研活动观摩研讨活动。3.经典诗文积累诵读比赛。4.组织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5.九年级中考填志愿工作 六月份:

1.做好毕业班模拟试卷、模拟考试。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行事历 第3篇

一、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公民教育能力

(1)具有尊重学生权利的能力。教师必须是尊重学生权利的教育者,具有尊重学生权利的能力。之所以要尊重学生权利,一是因为学生也是人,是即将成为公民的人,他们具有自己的权利;二是学生成人以后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具有权利主体意识和能力,需要从学龄阶段的教育生活培养起。如要尊重学生权利,教师要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有(同等)受教育和受关怀的权利。教师要平等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意识到学生每个方面都有受教育和被关爱的权利。

(2)具有现代文明和正确与人相处的能力。现代文明是“得体、尊重地对待他人的习惯,愿意宽容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请求别人澄清及详细描述”,特别对一个自己不太熟悉或自己不太愿意与其成为朋友的人能够这样做,就是文明的标志。要求别人行事从不仅仅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更不诉诸强制,而是诉诸各方都认可的理性,强调协商强烈共识,在协商共识无法达成的时候强调各方妥协。教师只有具有这种现代文明的品质才会身先示范地正确引导学生,从而让学生从自己的圈子里走出来,融入班级、学校乃至社会,学会正确与他人相处。

(3)具有学科整合的能力。开发学生智慧、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培养良好公民能力的重要保证。单一的学科知识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了,需要将不同学科进行整合,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直以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行为上的指导与教育是班主任及品德教师的任务,这已经逐渐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对学生公民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全体教师的责任。对每一位任课教师来说,有效利用任教学科并整合其他学科来进行公民教育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午餐浪费现象是学校一直以来未能根治的顽疾。在品德课和班会课上不止一次教育学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但学生所接受的仅仅是一些文字,图片等所带给他们的感性认识,并不能引起他们的深思。我校采用品德课、班会课与数学课有效整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一次公民教育。具体做法是在平时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数学课上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对午餐浪费现象进行一次统计。首先分析浪费现象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然后制作一个调查问卷进行统计,结合实地统计的数据对统计的内容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整个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精心选题

选取有教育意义、有研究价值同时又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课题,是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的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选择问题。

(1)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学中,我们发现在各科教材中,都隐含着很多适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农田里的数学综合应用——纸与我们的生活》时,在学生认识纸张与我们学习的重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每天用多少纸,算一算每周、每月、每年、每个人要用多少纸,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天在消耗大量的纸张,我们需要节约用纸。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浪费纸张的现象,鼓励学生开展“小学生纸张浪费问题的研究”。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对校外的事情更感兴趣,也可以说他们更关心社会、关注“大事”。所以,我们可以提倡孩子每天观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组织学生交流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哪些问题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从而鼓励学生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我国多地出现严重的雾霾,顿时,雾霾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为雾霾问题也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所以,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雾霾问题的研究。

三、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走进社区、相关的组织部门进行调查采访,了解问题现状;需要上网或去图书室搜集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其存在优点和问题;需要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等。这些活动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能力,如:调查采访的能力、上网搜集信息的能力、到图书室查阅资料的方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能力以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组员合作交流的能力等。如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

(1)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各科教学中,课程标准中都强调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如:

在学习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家》第一课《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时,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调查采访的方法、礼仪,学习编写访问提纲,从而培养学生调查采访的能力。

小学《数学》三、四、五年级都有关于统计图的认识和学习,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的统计和分析能力。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行事历 第4篇

关键词:公民教育;学科渗透;德目;三自网络;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提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在倡导“生本教育”的今天,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引导他们成为“就业有本领、升学有基础、终身学习有能力的,受社会欢迎的公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探求科学合理利用在校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公民教育。笔者结合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在公民教育方面的做法浅谈公民教育的途径。

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1)统一思想,全员育人。

学校应明确“育人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倡导“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要求学科教学中发挥育人功效。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公民教育内容渗透至每一个学科的教学之中。

(2)依托课改,加强研讨。

学校充分借助职教课改这一契机,就“如何改变目前德育低效的现状,提升学生的素质”这一问题鼓励教师多思考,认真学习并积极参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学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等课题。

(3)准确理解,精心设计。

教师是教学各环节的主导者,公民教育内容的渗透程度取决于教师对该课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教师可以从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的发掘等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公民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觉接受教育。如在德育科目教学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充分体现“平等、民主”的意识;在教学情境设计方面创设一个德育目标任务等等。

结合校情、学情,系统科学规划公民教育主题,确定公民教育德目

斯宾塞曾说道:“良好的社会最终还是要靠它的公民的品质,早年训练又是其他一切更易于改变公民的品质”。学校应当科学、充分用好教育平台,有效对学生展开公民教育系统训练和引导。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将公民教育内容、途径方法以组织实施相关德目的方式推进。

1.确定公民教育德目的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04年教育部颁布)明确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职业学校学生知、情、意、行情况;学校校训、校风、学风。

2.公民教育德目内容

学校开设的班会课、班会早课,以及每天下午放学前要求班主任召开的夕会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学校应重点开展“五、五、五”工程,即围绕“五大主题”,分“五个学期”有重点地开展各“五个德目”的公民教育内容”。具体内容见表1。

学校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主题校会、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等教育契机同样十分重要。在实施“五五五”工程的同时,精心设计和开展主题不一的教育活动,具体内容见表2。

建立学生“三自网络”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成熟的和真正的公民意识,是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一个人最主要的美德”。哈钦斯说道:“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可见,构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实践、自我教育”这一“三自网络”在公民意识培养过程中十分必要。学校教育应当倡导学生“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在学校练好本领,为走上社会成为优秀人才夯实基础。

1.建立“校园实践服务周制度”

制度规定:在校所有班级、学生每一期参加为期一周的校园实践服务活动。值周班级集值勤管理、劳动、服务、文明示范于一体。实践班同学参与学校、班级的管理工作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实践班同学劳动属公益性校内社会实践;实践班级同学被分为常规检查、礼仪接待、环境保护、餐厅服务、宿舍管理共五大组,对在校所有班级和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包括升旗仪式、两操、劳动态度、宿舍纪律、穿戴、课间和午间纪律、行为习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检查;在参与值周班工作中热情主动为全校师生和外来参观访问人员服务,向全校及外单位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和规范的行为礼仪,在学生中增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做人、学做事、学协作、学审美、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品质。

2.指导学生干部、特别是学生会干部参与校园常规管理

学生会的同学在以学生工作处为主的相关部分的指导下,一方面对值周班同学的各方面工作(出勤到位、工作态度、执行情况等方面)做出相应评价;另一方面结合所学专业,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学校给他们提供的平台,展示他们的才华与能力。如艺术类专业学生会承担所有学生活动会场的设计、制作、布置工作;信息类专业学生会承担相关活动的内容发布、宣传课件的制作、影像等资料的整理等。

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行动研究

莎士比亚说道:“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基层劳动者,是否具有公民意识,是否能合理合法使用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是否具备正确的公民观将会对人民群体的整体素质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作为一名公民的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开展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可以引导学生从“知校爱校”做起到“知国爱国”,从关注校园,做校园的主人着手到关注社会国家,关心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及制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知法用法、学会维权、学会关爱、学会协作、学会竞争,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等,树立是非观、大局观,培植科学精神、团队精神,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学生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扎实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全体师生道德意识、道德修养、道德素质,培育“四有”新人,把学校建设成为道德教育重要阵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二、工作目标

围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不断深化教师职业道德和学生基础道德教育。使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成为广大师生们的自觉行为,校园充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健康向上的良好道德氛围;为培养国家合格公民打下坚实道德基础。

三、活动内容和基本要求

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从我做起,让“道德新风满校园”为主线,抓住教育特点开展系列活动。

(一)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以德育人,关爱学生”活动,突出“以人为本,敬业奉献,为人师表”主题。加强师德修养,遵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举止文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廉洁从教、尊重家长等职业道德规范。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格力量、过硬的知识能力感染学生、培育学生,树立教师良好的道德风范。

(二)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向雷锋学习,讲道德从我做起,做合格公民”活动,根据中学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养成训练;突出“明礼守纪”主题,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塑造健康人格,遵守礼仪规范;严守校规校纪;勤奋刻苦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全部教学活动都是德育的实施过程,充分发挥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四)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育人优势,支持团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团队组织升国旗、清明节祭扫、义务劳动等活动培养共青团员对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具体措施: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兴起学习《纲要》热潮

2、营造氛围,宣传《纲要》要在全体师生中进行“爱岗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宣传教育,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道德。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版报、专栏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纲要》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宣传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通过组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各种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学习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的道德宣传教育氛围。

3、召开做一个文明有礼的石中人主题班会。

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第6篇

为进一步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培育文化风尚,树立文化新风,进步公民道德素质,为我校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依据下级无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点思维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维为指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踊跃提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开展多种方式的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进步公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化水平,为加快推动文化城市、文化城区、文化单位建设营建良好的思维道德氛围和文化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

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人人参与道德建设,美德养成从我做起”为口号,致力创建全校公民道德建设工作。

三、活动内容

依照“突出重点、深化外延、创新载体、务求实效”的要求,重点开展好以下活动:

1、组织开展文化校园志愿活动。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2、在全校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主题班会活动,组织整体师生进行文化礼貌用语宣传,将公民道德建设深入人心。

3、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宣传“公民道德宣传日”。

4、结合文明之星评选活动,在全校开展文化先进评选活动。经过宣传教育,以点带面,全体推动,全面提升全校广大干师生文化素质程度。

四、工作要求

1、增强领导,扎实工作。“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日”活动是一项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学校各部门必须结合各自实际,充分意识公民思维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并且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营建良好的道德氛围,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活动引向深入。

2、贴近实际,务求实效。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把组织开展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与创建文化校园和精神文化系列创建活动严密结合起来,与增强未成年人思维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始终创新活动载体,促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3、广泛宣传,全面推动。往年的“公民道德日”宣传活动要与学校文明之星评选活动严密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着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现道德模范的崇高风范和时代风采,营建全校关注、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推进我校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第7篇

一、设计背景

我国公民教育尚处启蒙阶段,学生的公民教育更是如此。主要反映在以下两点: 1.公民意识单薄。

2.公共精神缺乏。我校加入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旨在促进学生、家长、社会各界都来积极关注公民教育,并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社区现有资源,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加强和完善学生所必备的基本公民素养,努力让学校成为培养社会公民基本素养的一个典范与窗口!

二、活动创意

公民教育是素质教育园地中一朵奇葩,是新时期德育工作中的一大亮点,也将成为课程改革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个项目可以使我校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更主动、观察更敏锐、思考更深刻、成效更明显。学校“学生健康成长,教师成功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活动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有效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和多元智能,奠定了学生健康融入社会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当前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这种体验式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更是引导学生“学会负责,做有责任的人”,将“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转化为自觉行为,促进了学生“勤奋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组织学生开展走向社会、调查分析、研究问题等活动。研究的必须是公共问题和公共政策,也就是本地本社区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有关政策法规。也就是说,学生思考、研究的必须是社会公共问题,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是依靠和参与公共决策的。

三、活动目的

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组织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具体地说,一是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认识关注社会应该从关注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关注社区的公共问题,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通过他们实践的过程,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二是通过社会实践、问题研究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能力。从学校发展来讲,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和行动,将“小公民教育方案”从局部的探讨上升到“公民教育”整体论视野的高度,统整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系列活动,从而形成鲜明的、科学的学校德育教育活动的特色,提升我校的办学文化品位,焕发学校生命的活力。

四、实施原则

根据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实践经验,本项目所说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我们以往开展的德育活动,其更加强调公民教育活动的实践性,研究中应重视以下原则: 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是全体学生共同开展的教育活动。

主体性——活动的各个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己的实践、体验、探究为主。社会性——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在观察、探究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的过程中实施公民教育。

实践性——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体验和思考。

五、实施步骤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参与。我们从2005年9月开始实施,主要利用综合实践课进行研究。每个活动的操作都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1.调查地方社区中存在的问题

这次实验与以往有很大的差异,不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确定自己喜欢的问题。要转变观念,让孩子真正做主。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先让学生能够区别“私人问题”和“公共问题”这两个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所提出的“公共问题”必须是地方社区中存在的。然后由全班学生参与,提出自己最想要解决的地方社区中的“公共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如,“镇区文化环境管理问题如何解决?”、“社区中绿化方面做得还不够,有关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美化我们的居住环境”、“社区中盗窃现象严重,有关部门如何防治”、“北塘河里的水这么脏,如何治理?”、“如何保护和开发家乡人文资源”、“工厂排出的废气该如何处理?”、“有些超市里卖过期食品或伪劣产品,该如何处治?”、“农贸市场每天都有许多垃圾,到了夏天,蚊蝇很多,如何治理?”、“如何解决外来人口在本地私建房屋,阻碍交通问题”、“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好,几乎家家都有车,但没有地方停放,乱停放现象严重,如何处理?”等问题。2.选择要研究的公共问题

在提出这些“公共问题”后,由学生和教师共同交流、讨论,对一些不可行的问题进行了筛选,排除了空泛的、操作性不强的课题。最终有五六个课题难以取舍,再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最想解决的公共问题”,得出两个先行解决的课题。这个项目重视的是过程。让学生提公共政策问题,写在黑板上,不作评价,然后逐一筛选,再进行投票确定两个主要问题。

通过学生、教师交流、讨论、筛选、投票,四(1)班确定了“古树木的保护”这一课题,四(4)班确定了“废电池的管理”这一课题。3.收集所要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资料

(1)要把同学们确立的问题研究好,光靠嘴上说是不行的,要用事实来说话,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搜集相关的资料呢?(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出示)①图书馆②报社③教授与学者④律师或法官⑤社区组织、民间团体⑥地方政府、立法或法律机构⑦管理机构⑧电子信息网络(每个信息渠道要给学生相关的信息提示)(2)把学生再分8组,明确各组任

其中重要的渠道是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在收集你所要研究问题的资料前,必须先要“找对部门”。何为“找对部门”?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分析你所研究的课题涉及到哪些部门,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分工,进行相关的调查,在分工的过程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组合去收集资料。

在调查前,应该先要求学生想好或写好要咨询的相关问题,然后再去调查。

例如:四(1)班,应找的部门是农林部门。对学生进行分工后,要求学生分组实地调查周边的古树木的生存和保护情况,并采访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采访前一定要预约)。主要问题有:怎样的树木是古树木,我们周边地区有多少棵古树木?这些古树木生存情况怎样?有关部门对这些树木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否到位?人民群众怎样看待和保护这些古树木?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使古树木的管理更规范等等。

再例如四(4)班,应找的部门是摩配修理店、电瓶车销售店和修理店以及环境保护局。主要调查、研究的方向是我们周围一年大约有多少废电池和废电瓶?这些废电池和废电瓶是怎样处理的?这些处理的方式合理吗?国家对于废电池和废电瓶的处理有哪些规定,现在采取了哪些措施、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等等。

4.根据参与学生的研究和分析,编制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学生的研究和分析,来进行解决问题方案的编制。比如:“古树木的保护”现象,学生应该去调查社区居民有无古树木的保护意识;我们的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了多少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这些古树木;如果有人破坏,有无执法部门进行相应法律制裁;如果要进行公路改造或有村民要造新房,是否能破坏江苏省挂牌的古树木等等问题。再编制好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便下一步行动。

5.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

班级方案完成后,我们就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听证会,例如“废电池的回收与处理”实践活动研究组的听证会就在武进区环境保护局会议室举行,新鲜的是,讲台上的陈述人是我校四(4)班的学生代表。听证会上,同学们用自制的图文展板及幻灯片现场展示了大量资料及相关政策法规,并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针对孩子们的意见,环保局的官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一定争取让孩子们的合理方案早日落实。

在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我们可以采用展板的形式,把冰箱盒拆下来,将它的四面分成四个部分,并且颜色各异,让孩子在上面进行粘贴。第一部分:问题的描述。第二部分:展示调查的过程。比如:去调查了哪些地方、哪些人,以及相关的照片等。第三部分:调查中采取的方法。第四部分:我们的行动计划。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融入生活,关注社会’,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当前德育工作难点的一个突破口。”郑陆中心小学钱国云校长认为。6.总结学习经验

在每次调查中,碰到了哪些难题,原因是什么?下次应该怎么样解决?比如:古树木的保护与管理问题,群众反应较强烈,是由于政策的不到位与宣传的不得力,但有关部门虽然很热情地接待了学生的调查,但没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整个活动中,从问题选择、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到举行听证演示,所有过程都由学生自主进行,老师担当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六、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深深感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通过对课题的参与研究,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得到了增强。正如一位同学在感受中写到:“这次外出调查不仅给了我们和社会、和陌生的大人们沟通的机会,而且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决心,更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等都得到了提高。当然,学生们时常会遇到困难和委屈,多数能够在小组成员的协作下得到解决,有些难题经过努力仍无法解决,多少也留下了一些遗憾。

同时,直至现阶段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一直在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放在首位,课题的选定、组员的确定、组内的分工都是学生自身在运行,老师们只是在扮演着他们方向的引导者、困难解决的帮助者、安全活动的保障者的角色。

参与实验的学生们一致体会“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我们的老师说:“经历了就会被感动,行动了就会有收获”;我们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在研究中天天进步,在实践中快乐成长。”公民教育课题研究让我们全体课题组的老师们正和学生一同体验实践的乐趣,一同体验成长的艰难,一同体验成功的欢乐。

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活动模式设计 第8篇

我国的公民教育旨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方向, 进一步推动全体国民公民人格的成长和精神素质的提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公民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我国当代政治发展的当务之急,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重点要求,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治理方式的逐步改变, 我国已经由“传统百姓社会”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 大力倡导和实施公民教育, 为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国家培养大量的合格公民, 应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学科整合式公民教育

强调学科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整合意味着对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诸要素进行系统考虑和改进。中小学开设的学科课程中几乎均包含了公民教育内容, 教师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公民教育元素, 与现行的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以学科整合的方式推进公民教育, 要求教师针对不同学段、年级, 分层次、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要找准开展公民教育的突破口。如语文学科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 形成民族情感;数学学科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公平公正和理性的思维;物理、化学学科教学和相关实验操作, 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探索、协作的精神;英语学科教学, 可以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接纳多元文化和价值观;音乐学科教学, 可以通过赏析国歌、民歌、民族器乐等, 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民族情感;体育学科教学, 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与竞赛, 培养学生自强、进取、竞争、合作等精神。学科整合式公民教育的基本流程为:公民教育元素的分析与挖掘—目标确定—整合与设计—实施与调整—评价与反思。

二、课程开发式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颇具成效的国家, 往往都开设了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 这已成为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这里所讲的“课程开发”指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 在内容上可以围绕知识 (以权责教育为核心) 、态度 (以道德教育为重点) 、技巧 (以政治参与为突破口) 三个维度, 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与社会热点中蕴含的公民教育元素, 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为:实践—评估—开发。具体来讲, 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一是评估, 这是设计校本课程首先要做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二是确定目标, 这是学校对于公民教育校本课程进行目标定位的过程;三是组织实施, 这是学校为实现公民教育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四是评价改进, 这是公民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 评价的结果要面向有关人员及社会进行公布等。

三、调研听证式公民教育

调研听证式公民教育是以社区存在的公共问题为主线, 以社区和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以模拟听证为主要展示形式, 按特定步骤和程序进行, 是一种旨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合格公民的服务性学习实践活动。

它的两个核心环节是前期的问题调研和后期的模拟听证:问题调研是模拟听证的前提, 模拟听证是问题调研的展示。

一般可按六个步骤进行:1.发现问题:观察社区中存在的公共问题及相关的公共政策, 确定3~5 个问题;2.选择问题:学生讨论后确定班内合作研究的问题, 一般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一个要研究的问题;3.研究问题:分工协作, 收集所要研究问题的相关信息资料;4.编制方案:共同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5.模拟听证:举行模拟听证会, 展示研究成果, 报告行动方案, 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参与听证活动, 将行动方案提交有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6.总结反思:组织学生回顾反思, 总结经验。

这是一种以“开放、探究、体验”为特征的新型教育模式, 其目的在于通过社区这一“课堂”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四、专题教育式公民教育

专题是指对某个目标内容的集中收集。专题教育式公民教育可以采取报告、讲座、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方式。公民教育专题教育活动一般由学校德育处或各班组织实施, 通过系列主题活动, 帮助学生获取公民知识, 养成公民意识。

专题教育的内容一般以权利、参与和责任为核心, 可以包括以下维度:身份与认同、人道与人权、德性与责任、民主与法制、和平与理解、环境与生态等。如我校就开展了“爱绿护绿, 共建美好家园”“民主型班集体建设”等专题教育活动。其实施步骤可以设计为:专题调研—确定目标—制定计划—设计收集—组织实施 (附记录) —评价反馈。开展专题教育时, 可以把教育内容以集体活动的方式集中介绍给学生, 从而增强公民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

五、环境改造式公民教育

我国公民教育专家檀传宝教授指出, “公民教育首先是校园与社会生活的重建”, 这就是说, 要重新改造校园与社会生活环境, 为学生创造“公民生活”的环境。“公民生活”环境的改造包括校内“公民生活”环境的改造与校外“公民生活”环境的创设。

校内“公民生活”环境的改造,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学校改造的“公民生活”环境, 它包括: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团队活动和所具有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班集体改造的“公民生活”环境, 如实行干部轮换与“竞争上岗”制度, 争创“无人监考”班集体等。校外“公民生活”环境的创设, 主要有以下形式:建设爱国主义、科普教育、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组织校外岗位体验活动、社会公益或校外志愿者社区服务活动等。以“环境改造”为主要形式推进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基本步骤可以设计为:形式论证—资源整合—引领创设—组织实施—总结反思。

上一篇:福州森林公园的作文300字下一篇:中外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精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