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2024-06-16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精选8篇)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第1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长城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500字兵马俑

一座城,一座神秘莫测的城,红墙高耸、角楼巍峨,百姓不能踏入半步的城。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这就是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地处北京市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9),历时建成。为明、清两代帝王处理朝政,以及皇室成员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被视为“天地会合,阴阳交泰”之处。先后有24位皇帝(其中明朝14帝,清朝10帝)在此统治了中国近5。它的总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楼阁8700多间。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近故宫,满目都是金黄的屋顶,朱红的宫墙,在阳光的照耀下,黄色的琉璃瓦熠熠发光,闪烁着夺目的.金光;原本暗红色的高墙也明亮了起来。徜徉在故宫里,仿佛置身于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活生生的历史从这里走了出来,古老的建筑焕发了新的生机。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朱门金钉,红墙黄瓦,让这座宫殿变得庄严,又充满了神秘色彩。

故宫最美的时候,是在大雪过后。一场大雪,让故宫沉寂了下来,一改往日的金碧辉煌,红墙黄瓦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艳丽夺目,让人看了忍不住要走进它,却又不舍得破坏那份安宁。

大人们行走其中,会谈论历史的盛衰。而孩子们走进其中,大多都会被大殿屋檐上一些小兽所吸引,指指点点,叽叽喳喳地探究着小兽的来历。其实这些小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琉璃屋檐兽。在古代,宫殿檐角上的神兽数量是由建筑的规模和等级来决定的。一般以1、3、5、7、9这五个奇数为准。而太和殿在三个大殿中地位至尊,檐角安放了10个神兽,在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象征着十全十美和至高无上。位于最前端的是骑凤仙人,据说是齐⊥醯幕身。之后的这十个神兽依次为象征帝王的龙,百鸟之王的凤,勇猛威严的狮子,象征忠勇吉祥的海马,象征尊贵的天马,能够防灾灭火的押鱼,护佑平安的狻猊,象征公正的獬豸,寓意除祸灭灾的斗牛和能够降魔庇灾的行什,它们都无比威严。在统治者的心目中,它们会和他一起镇守江山,反映了统治者祈求天助的心愿和皇权的至高无上。

闭馆的时间到了,工作人员推动厚重的城门,随之就会听到一个沉重的声音,那声音如此厚重,似乎在诉说故宫几度荣光几度蒙尘的历史。逛故宫,就如同翻阅一本历史书,展现了宫廷文化以及民族的信仰与审美,也再现了帝王之家的日常生活。其中还有更多故事,等待我们挖掘和探索。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第2篇

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它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骊山旁的秦始皇陵。据说兵马俑是这样发现的,1974年几位农民再打一口水井时,偶然发现一个陶制的人偶!后来一查居然是一个古代的人物。刚出土时他们是彩色的,后来因为时间长了,所以现在变成了灰色的。甚至有些已经损坏了。

秦始皇兵马俑共有三个坑,一号坑占地面积13000O。二号坑占地6000O,三号坑占地520O,他们共出土有800多件文物,战车18辆。马100多匹,有车马俑、立射俑,跪地跪射俑和战士俑等。车马俑外披铠甲,手中拿着武器,好不威风。兵马俑在世界影响很大,曾经有人说没见过兵马俑。就不算到过中国,这生动形象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成为第八大奇迹。

古代工匠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第3篇

一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时空布局

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具有科学、审美、文化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类历史遗存[2]。“世界遗产”的得名, 始于20世纪60年代, 当时有人提议在此名目下开展与之有关的国际性合作行动。1965年, 美国的白宫会议建议设立“世界遗产信托基金”, 以促进国际社会共同保护自然和文化遗存的国际合作活动。1972年10月17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则使“世界遗产”被公认为一个核心概念。该公约在定义“文化和自然遗产”时, 反复强调“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从而为世界遗产规定了崇高的品位[3]。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 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 可列为文化遗产: (1)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 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 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4]。2003年10月1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又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我国近年来通过对国际上“文化遗产”先进理念的吸纳并结合中国的自身实际情况, 也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给予“文化遗产”以科学界定:“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所谈到的内容, 暂不涉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列出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的三大标准, 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与中国绵延不断的五千年文明发展史息息相关, 其重要价值不容低估, 更不应忽视。截止到2010年8月, 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处、世界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 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 列世界第3位[6]。中国的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分布在华夏大地的不同区域, 遍布中国的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中原以及江南和东南沿海一带, 是中华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创造出来的辉煌文明成就在当今最客观、最真实的反映,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发展史的“活化石”和“见证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 它凸显出来的文化品位、文化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而言, 都非同寻常、意义重大。

因此, 笔者认为把中国的世界遗产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向外国学生进行讲授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 将会帮助他们更加客观、更加真实、更加完整、更加准确地认知、感悟和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导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族观念、民族心理以及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 都必然要依附于某种物质形态, 如现存的古代文化典籍以及古代历史遗迹和古代建筑群等具体地反映出来。当然, 这其中还包括该民族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语言以及族群的行为表达方式。与此同时, 一个民族的民族观念、民族心理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的外在表现形式, 都是由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积淀所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价值追求来决定的。因此, 弄清楚一个民族的民族观念、民族心理以及这个民族所展示出来的历史遗存、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 将有利于我们对该民族的文明发展史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向其他民族推介该民族的文明发展史, 也理所应当成为我们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话题。

1. 深刻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思想和文化精

髓, 必须将其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品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它所代表的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在其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与保护、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借鉴与包容以及对自身民族精神的历练浓缩和发扬光大。以“长城”为例, 迄今为止, 凡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包括各国的政要, 北京的长城无疑是一个必看的经典古迹。尽管它带给外国人的视觉惊叹能够用比较精炼的语言来清楚表述, 但如果要说到它真正承载和蕴涵的思想精华与文化精髓, 则远不是简单几句话或仅仅只是将其单纯表述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产物”那么简单。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长城是自秦汉以来, 中国四方大地上的中华各民族文化碰撞与交流、融合与共生的历史见证, 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血雨腥风的战火硝烟中铸就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同舟共济、和平共处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2. 深刻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思想和文化精髓, 必须将其视为人类共有共享的全球文化来定位。

当今世界发展总体走向的一大特点, 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国际化与民族化之间、一体化与多极化之间进行的博弈, 与这一态势相伴的文化发展则是“冲突与共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的世界文化报告题目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3届大会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从形式上看,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载体, 但是, 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文明的传统及特色与精华, 则是世界文明与文化的共同遗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更为宽泛的世界眼光, 来研究、保护与推介它。可以肯定的是, 从古至今, 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曾有过辉煌灿烂的时刻,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迁徙、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彼此之间会在不断接触中相互碰撞、交流、借鉴与融合。如印度的佛教, 就是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后, 日渐开始向本土化转变, 并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五台山, 以及西藏的布达拉宫、河南登封历史建筑群等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的典型代表。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合作与认同,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 必须处理好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把在继承、创新的过程中发展民族文化和在沟通、交融过程中繁荣世界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媒介恰好能够履行大学的文化使命, 在知识传授、人才培养中为本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3. 深刻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蕴涵的思想和文化精髓, 必须将其置身于人类文化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去思考。

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瑰宝的传承与保护首先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其次是对全人类文化的未来发展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强调的是一种理想和追求, 进一步讲就是, 中华文化如果要赢得世界的理解与尊重, 就必须把既属于自己、又属于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呵护好, 并使之走向世界、惠及后人。文化自觉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它要求我们, 特别是我们的大学首先应当成为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中心, 在引领、推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方面有所担当。

举凡世界知名大学莫不如此, 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振兴都做过卓越的贡献;举凡世界知名大学同时也都是国际性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就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使”, 他们共处于一个学校, 进行着实质性的文化交融[7]。从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 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着眼未来, 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既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同时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

因此,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媒介, 推进世界文化的传承、创新, 使文化育人和服务社会并驾齐驱, 这是大学为本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必然要求。

三、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途径

重视实地考察与课堂讲授的有机结合是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途径。

实地考察 (旅游) 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的最好方式之一, 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如果教师能借助学校所在地域范围内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优越条件, 把课堂延伸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进行现场教学,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体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形成过程中所积淀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品味, 效果将会十分明显。因此, 教师应鼓励并有序引导留学生利用在中国学习的有限时间, 通过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去领悟中国文化精髓, 进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汉语、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

但不可否认, 实地考察会受到时间、精力和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 有必要通过其他现代教学手段, 如用互联网络、电影电视、多媒体动画、专题教学片等多种方式作为教学手段的补充, 以弥补实地考察的局限性。

在实地考察 (旅游) 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 科学设计导入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尽管我们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诸如历史、地理、宗教、民俗、建筑、园林等多方面的知识文化, 但在气势恢宏、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体系当中, 它也只占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因此, 在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当中, 必须认真研究、科学设计导入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一方面, 要考虑中国文化内容的丰富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避免单纯借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传授中国文化, 因为这样做既不科学, 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一旦把握不好, 不仅会让留学生失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甚至会影响到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又要考虑讲授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适用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精华, 在外国留学生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如果教师将其作为“活着的历史”及中国文化的精华与亮点设计包装到相应的中国文化内容当中, 并适时推出来给留学生讲授, 相信一定会使丰富多姿、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流光溢彩的中华文化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扎根于留学生心中, 使他们在掌握好汉语的同时, 主动去了解并喜欢中华文化。

2. 引导留学生科学认识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18世纪的英国学者谢林认为:“从纯历史的角度看, 作为一个国家, 中华帝国似乎是一个历史的奇迹。在世界所有的国家中, 中国是最古老的帝国。它一直保持自己的独立, 显示了其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8]谢林的这番话, 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 中华文明的历史最古老、最悠久、最绵长, 并以其五千年延续不断的超稳定发展态势而成为世界文明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 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还曾多次站在了世界文化的巅峰, 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如我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的重要影响等等。与此同时, 中国文化的发展还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特点, 既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先进文化来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又敢于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和突破。如中国的儒家, 流行了几千年,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但起着重大作用的并不是只靠当年孔、孟讲过的几句话, 而是由于历代贤哲为了适应他们的新时代所做出的新诠释。汉代的董仲舒发展了儒学, 影响了古代社会几百年;宋代有朱熹对儒学又一次新诠释, 又影响了中国社会几百年[9]。

毋庸置疑, 中国文化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传承至今, 自然会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不可避免地在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人身上具体地体现出来, 比如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平共处、同舟共济”;“天人合一、世界大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这些内容, 都是我们在引导留学生科学认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时应当进一步把握好的。

3. 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 科学传播中国文化。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 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经过自主的适应, 和其他文化一起, 取长补短, 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 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10]费老关于“文化自觉”的深入思考, 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向现代文化转型、中国的当代文化应该以什么样的自信稳步走向世界”的窗口。而作为对外汉语教师, 也只有理解透、认识清、把握好“文化自觉”的深刻内涵, 才能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舞台上科学传播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是体现在历史的维度和现实需求当中的, 需要我们从时间的长短和空间的大小上去对中国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进行不断挖掘、深刻理解和认真把握, 并通过对它进行改革创新而促使它成功转型, 变成适应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文化, 同时变成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来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一方面, 应主动弄清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时空连接链———即历史的上下承接、不同支流的汇集以及不同时期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 要搞清楚中国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基本现状———即中国文化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形、今天的中国人正在进行怎样的文化选择以及中国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究竟有多强, 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另外, 需看明白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即世界文化正在走向多元,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并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全球文化。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体现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自觉”, 也才能确保对外汉语教师在文化教学中能信心十足、游刃有余、科学全面地讲授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

综上所述,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对外汉语教学诸多文化因素中可能只占比例很小的一部分, 但是, 如果我们能够下功夫将其凸显出来的文化和思想精髓不失时机地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 并不断挖掘出它在促进和完善对外汉语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潜在价值, 相信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巩固和提升高校作为面向世界推介中国优秀文化主阵地的重要地位和核心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阮静, 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北京

100081)

参考文献

[1]方彦富.世界文化遗产管理的经验和教训[J].新华文摘, 2009 (23) .

[2]世界文化遗产[EB/OL].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4389.htm.

[3]冯天瑜.“世界遗产”——不可再生的瑰宝[J].湖北社会科学, 2004 (02) .

[4]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EB/OL].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 http://www.wenbao.net/html/whyichan/sjyc/tiaoyue/03.htm.

[5]贺云翱.文化遗产学初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7 (03) .

[6]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5/09/content_4524764.htm.

[7]赵存生.世界文化的走向与大学的文化使命[C]//王小梅, 刘国瑞.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8:27.

[8]何兆武, 柳卸林.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19.

[9]任继愈.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任继愈讲演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274.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第4篇

中国现有43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处,稳居世界前列。从1987年中国第一次有了世界遗产到今天,20余年过去了,社会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在不断的深化,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北京明清故宫持续扩大开放区域

2012年,《故宫保护总体规劃》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规劃以2004年《故宫保护总体规劃大纲(2002~2020)》为基础,将解决故宫112公顷土地上每一平方米用地的性质和每一平方米建筑的合理利用问题。目前,故宫博物院正努力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抓紧制定《故宫保护条例》,以实现对故宫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有效控制。

近些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有序开展古建筑全面修缮工程,持续扩大开放区域,使开放参观面积由目前的45%扩大到76%。经过精心整修的皇极殿已向观众开放。未来,还将开放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等组成的西部区域;端门城楼、大高玄殿将作为数字博物馆对外开放;南部将形成以午门城楼及东西雁翅楼、武英殿和文华殿为主体的大型博物馆展览设施群。为解决院内一些部门占用古建筑办公而对古建筑造成损害、古建筑亟需腾退整修的问题,故宫博物院正在建设西河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用房,力争在2016年实现红墙内无办公科研场所。

故宫博物院为期7年的藏品清理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确定馆藏文物总量为180万7558件。为解决古建保护与展厅现代化要求的矛盾,故宫博物院建设了完全达到博物馆温度、湿度、安全控制标准的现代化展厅一午门展厅。

目前,故宫博物院正着手对所有展厅中的展柜、台座等进行全面排查,逐步更新,以实现对展厅内文物的全面抗震防护。对地下文物库房进行升级改造,争取根据不同质地文物藏品的保藏条件要求,实现温度、湿度的调控功能分区。同时,建设第三期地下文物库房,配套复建内务府建筑,增加文物储藏保管功能,逐步减少并最终弃用地面文物库房,整体提升文物藏品保存条件。针对大量院藏文物濒临腐蚀、锈蚀等严重自然损坏状况,将建立大型综合文物修复中心,根据文物藏品性质设置各类保护修复室。

2011年12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建立“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信息化平台”,对文物建筑、室外陈设、植物动物、环境质量、游客动态、安全防范、基础设施、馆藏文物、非古建筑、监测保障等进行监测。针对游客动态,故宫博物院提前制定节假日观众接待预案,以加强值守力量、设置缓冲区域、畅通出入口和通道、调整开放通道作为应对措施,未来将根据监控,对超大客流进行分解疏导和科学控制。

故宫博物院正在规劃包括地库风冷系统改造、报警联动处置系统建设、消防设施改造、高压管网建设、午门安检前移、建立故宫应急指挥中心、采用物联网技术加强安全防范、彩钢房拆除、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等内容的安全防范新系统。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安全防范工作水平。

莫高窟在保护的前提下开放,在开放中加强保护

2003年甘肃省政府颁布实施《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专项文物保护法规之一。2011年出台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劃(2006~2025)》。敦煌研究院据此制订了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劃定了2万余公顷的遗产区,10万余公顷的缓冲区。

为保护莫高窟的突出普遍价值及其真实性、完整性不受破坏,敦煌研究院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施条件,通过承担国家重要科研课题,系统分析威胁莫高窟文物保存的各种风险因素和产生机理,解决保护中的关键问题;与多家国内外保护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先进的保护技术和理念。采取科学的工艺对本体的壁画和崖体等实施保护,并形成了保护技术规范。共修复壁画约3100平方米,加固崖体长1700米。对影响环境保护的风沙危害,采取固沙、阻沙综合治理措施使得窟区积沙量减少70%以上。敦煌研究院还在壁画和塑像、洞窟内环境、窟区气象和地质环境、风沙、游客、安全防范等方面利用先进技术开展实时监测工作,对有可能造成破坏的潜在因素进行预控并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敦煌研究院始终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放,在开放中加强保护。开展莫高窟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游客承载量研究,召开“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总结研究成果,根据洞窟壁画的内容和年代、保存现状、洞窟容积、位置,以及游客量变化等,制定游客预约制并及时调整洞窟开放策略,确保石窟处于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开放管理状态。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面对游客逐年增加的挑战时,为有效减缓洞窟开放压力,保护洞窟,充分展示遗产价值,尝试采用数字化虚拟洞窟的展陈方式。

长城:21196.18千米总长度的调查与认定

长期以来,长城保护是中国文物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国务院先后将山海关、嘉峪关、八达岭等多处长城重点段落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地人民政府也将长城相关遗迹分别公布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2003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长城保护条例》,为加强长城保护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保障。

为应对长城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消除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长城的威胁,国家文物局制定《“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年)”总体工作方案》,开展资源调查和建立记录档案、编制保护规劃、建立法规制度、理顺管理体系、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实施抢救维修、依法加强监管、加大经费投入等九项工作。“十一五”期间在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中安排5亿多元用于长城保护工程,确保了长城资源调查、重要段落保护维修等工作的顺利完成。国家文物局支持和指导各地实施了山海关等一批长城重点段落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消除了一批重大文物安全隐患,为长城等大型文化遗址的抢救维修创造了新鲜经验。

nlc202309031135

2007年至2010年,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家测绘局组织开展全国性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长城资源调查分为明长城资源调查和秦汉及其他时代长城资源调查两个阶段开展。长城资源调查由文物部门通过田野调查确定并记录长城本体、附属设施、相关遗存等的保存状况、保存环境及保护管理状况;在此基础上由测绘部门测定长城资源的长度、位置等测量数据,并建立长城信息系统。通过长城资源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了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新发现。

在长城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于2011年6月份启动长城认定工作。通过长城认定,将进一步明确各类长城相关遗迹作为长城遗产的重要属性,解决“什么是长城”这一关键问题,并将各类长城遗产纳入《长城保护条例》的保护范围。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认定意见,将能够准确掌握辖区内的长城资源情况,依法落实《文物保护法》和《长城保护条例》确定的长城“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每一处长城遗产的保护管理责任,解决“谁来管理”的问题。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完成长城认定的批复工作,共认定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3个县域内分布的春秋战国、秦汉、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辽、金、明等历代长城墙体10053段,壕堑1762段,单体建筑29507座,关堡2210座,相关设施189处,共计43721处长城遗产。调查认定的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

苏州古典园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

在中国现有的30处世界文化遗产中,苏州古典园林的监测工作一直走在前列。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体系较完善、功能科学的监测体系。建立了一套三级管理的分级管理体系。从苏州市世界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到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再到园林局下属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各古典园林管理处,形成了苏州市域范围内上下联动及时、协作处置有效管理体系。

为保障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于2008年出台了《苏州古典园林监测管理工作则(试行)》,并于2011年修订成为苏州市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在遗产监测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报送、预警处理等相应职责,确保监测工作有章可循。同时,通过数年的摸索,研究制定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物、植物、陈设、游客量监测工作规程》和《预警指标值与预警(草案)》,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监测工作例会制度、培训制度等切合实际需要的配套内容。制定了苏州古典园林监测工作总体方案,确定了监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三个全方位”,即:全方位数据采集、全方位实时记录、全方位监测预警,围绕这个目标,制定了遗产监测远中期规劃和近期分步实施计劃。

在对苏州古典园林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注重科技提升。一是与有关大专院校合作,研究多种手段对遗产实施监测的方法,研究三维扫描仪在古典园林保护中的运用。二是与信息科技公司紧密合作,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自主开发世界遗产监测预警系统软件,研究出一套符合苏州古典园林特点的监测软件和监测指标、监测预警标准,力求监测手段科技化,监测数据科学化,监测结果时效化,为逐步实现从传统到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从确保世界遗产原真性的目的出发,以“原法式、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为标准,结合遗产维修工程的实践,摸索苏州古典园林维修工程的监测方法,2007年编制《世界遗产维修课题大纲》,2008年实施耦园案例的“维修工程监测研究”;2010年完成以留园曲溪楼维修工程监测工作。四是加强对国际文件和动态的研究,2009年完成了国家文物局下达《世界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定期报告(2003~2008)》试点研究课题的任务,得到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认为具有在全国遗产地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2011年被确定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试点单位。

遗产监测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监测信息,苏州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承担着信息维护及发布的信息中枢职能,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实时采集与发布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人工监测巡视、发布巡视报告、编辑监测预警信息专刊等工作弥补网络平台信息的不足;除此之外,还结合信息科技的发展,积极研究平台功能的提升,架构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网络,并对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科学分类研究,走出一条从全方位信息采集到以遗产价值影响因素重点梳理、从摸家底到抓关键,从图文并茂到三维测量的信息化建设之路,在实现遗产价值的全方位监测的同时也为各级各部门的管理评估工作提供了详实的信息;还为传统技艺流失、保护修复专业人才流失的可预见影响因素做好了必要的信息储备。

大足石刻:石质文物保护的示范工程

大足石刻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典范。长期以来,大足石刻研究院先后完成各类文物保护项目20余项,在一定程度上使石刻病害得到有效遏制。在保护修复中,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质创新。如在大足宝顶山石刻观经变龛危岩抢险加固、地狱变相龛及合利塔防风化保护、九龙浴太子龛渗水治理等多项保护工程中所采用的一些技术措施均处于国内石质文物保护的领先水平。尤其是正在开展的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更是提高了大足石刻乃至全国石质文物保护的科研水平。

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1174~1252年)年间,造像集雕刻、贴金、彩绘等多种工艺手段于一身,病害极其复杂,多达34种,是一项集保护修复与研究于一体的大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国内外文物保护工程中罕见。

2008年7月~2011年1月,针对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复杂问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共同完成千手观音保存现状调查,岩石、彩绘和金箔的病害机理研究,雕刻岩体稳定性测试与评估研究,工艺调查研究,三维信息留取与虚拟修复效果研究,微环境监测,岩土体工程地质详细勘察,凝结水监测分析研究,修复材料研究,贴金层保护修复试验研究,修复试验,修复试验效果跟踪监测等12个子项的前期研究工作。

该工程涉及千手观音造像占崖面积88m2(展开面积约220m2)的830只手、272件法器、5尊雕像的石质、彩绘、金箔的34种复合病害,包括除尘、加固、补形、彩绘修复、贴金层修复等多项内容。2011年4月18日修复工程正式启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敦煌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等业内技术人员组建20余人的主体修复团队,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总体修复方案》,科学、审慎、系统地推动修复工作。按“自上而下”的修复思路,将本体修复分“上、中、下”3层进行,2011年7月至今已完成上层约20m2(242只手、9只手臂及66件法器)单只手和法器修复方案编制、表层不稳定金箔层揭取及处理、揭金后现状评估、裸露基岩脱盐、彩绘加固回贴、风化石质加固和残缺石质补形,以及修复档案资料留存等工作,并及时对修复效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为下层修复提供技术支撑。现已全面展开本体中层的修复工作。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第5篇

众所周知,秦始皇陵现已挖掘出四个坑。第一个坑,步兵最多,故有一名曰――“步兵大队”。

“步兵大队”面向东方,好像一统天下的计划开始了。200人的侦察兵观望周围的草丛,见没有危险继续进军。6000人的主力加35辆“古代坦克”――司马战车成为右军,配合中军和左军一同作战。他们所向披靡,天下无双,令敌闻风丧胆,弃城而逃。一定能结束乱世,一统天下。

中军是二号坑。此坑中的兵种,堪称应有尽有,“古代坦克”、骑兵和“古代狙击手(弓兵)”,就叫――“特种部队”。

中军嚣张呀!区区200名弓兵跑到敌军之中,射起弓箭。但敌军撤退了。中军左侧近264名矛兵,十九辆古代坦克,八名骑兵,右侧的八乘八“古代坦克方阵”,还有埋伏的左军和35辆“古代坦克”,那种三面被夹击的滋味不好受。

指挥兵极少,一个超级“CPU”――将军在里面。左军一个兵马俑也没有,好像去埋伏了,兵马俑真的像当年一统天下的秦军。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第6篇

长城又被称为万里长城,主要的作用是用来阻隔敌骑的行动。曾有诗誉之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它不单单只有城墙,还有许多的屏障、亭。标相结合的军事防御体系。

从它刚刚开始修筑时就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自镐京,然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了,它的修筑就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时期,也是第一个高潮,虽然修筑的进度较短。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才开始修缮以及连接,所以才故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我们大家所看到的长城多半是秦和明这两个朝代的。它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天津、北京等等五个省、区、市。其中河北境内长度大约为20xx千米,陕西省的长度为1838千米,加起来总共约8851多千米。但是,秦汉及其它更早的长城长度约为一万多千米,总长度至少为2至3万千米内。

直到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之一。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第7篇

北京故宫可是很大的,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其中十五万平方米是建筑面积从永乐四年开始建设的,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建筑于14,也就是明成祖建成的,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围有十米的城墙。城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中心为太和殿,永和键,保和殿,其中太和间最为重要,原名奉天殿,后来改成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才改成太和殿。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第8篇

据了解,要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必须要满足六大标准中的至少一条: (1)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 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3) 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 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 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使用地或人类与自然互动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 (6) 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那么,“过五关斩六将”的“申遗”成功者,都有哪些独到之处获得委员会的青睐呢?为此,特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新成员的魅力所在。

卡拉尔圣城: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

位于安第斯山脉中部的卡拉尔圣城占地626公顷,距离秘鲁首都利马大约200公里,坐落在一个干燥的山丘之上,俯瞰着水草丰茂的苏佩河谷。卡拉尔圣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安第斯山脉的远古时代晚期,是美洲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

卡拉尔圣城是当地18个城市居住点之一,它的特色是拥有复杂、壮观的建筑物,包括六个大型金字塔式建筑。在该遗址发现的一个结绳文字(安第斯文明用于记录信息的一种结绳系统)证明了卡拉尔社会的发展水平和复杂性。

该遗址得到了格外完好的保护,其建筑设计和复杂性让人惊叹,尤其是它那由巨石和泥土堆砌而成的台阶和中心凹陷的圆形剧场。城市的平面图和一些建筑结构,包括金字塔式的建筑和专为上层人士建造的住宅,清楚地显示了其仪式功能和强大的宗教意识形态。

该遗址满足了标准的第2、3、4条。

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天才之杰作

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包括从古到今的桥梁、堤坝、运河、建筑和水车,位于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的大流士一世,是一个天才之杰作。

该系统包括克鲁恩河上的两条主引水渠,其中一条名为伽格大运河目前仍在使用,通过一系列向磨坊供水的地道向舒什塔尔市供水。该系统通过一个高耸的崖壁使水流倾盆而下进入下流盆地,随后进入位于该市南部下流盆地的平原,那里有着超过4万公顷的果园和农场,被称为“天堂之地”。

该遗产包括许多名胜,如整个水利系统的运作中心萨拉色城堡、水平面测量塔、大坝、桥梁、盆地和水车磨坊。该遗址见证了依拉密特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聪明才智以及近期的纳巴泰人的聪明才智,也反映出罗马建筑的影响。

它符合入选标准的第1、2、5条。

苏莱曼圣山:中亚地区圣山的最完整象征

苏莱曼圣山雄踞吉尔吉斯斯坦的费尔干纳盆地,是奥什城的背景,位于中亚丝绸之路重要路线的十字路口。在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苏莱曼一直是旅行者的指示灯,被尊为圣山。

苏莱曼圣山作为中亚地区宗教遗址是其“申遗”的最大亮点,其五座山峰和山坡散布着无数古代朝圣之地和岩石壁画的岩洞,以及两座16世纪建造的清真寺和101个以人、动物和几何图形为主题的壁画岩洞。它们散布在五座山峰和各个山坡。

人们相信,各个拜神场所可以治愈不育、头痛和背痛,并让人长命百岁。几千年来,朝圣者们用脚印把这些拜神场连接起来。苏莱曼圣山被认为是中亚地区圣山的最完整象征,被崇拜了长达好几个世纪,而人们对这些山峰的崇敬则混合了先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的信仰。

它满足了标准的第3条。

斯托克雷特宅邸:比利时20世纪的遗产

斯托克雷特宅邸,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郊区,建于1905年至1911年,是20世纪其中一座最具有艺术气质、最豪华的现代建筑,是装饰艺术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其本身与内部的华丽装潢浑然一体,几乎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银行家兼艺术收藏家阿道尔夫·托克雷特在1905年委托维也纳分离派运动的主要建筑师约瑟夫·霍夫曼设计该住宅时,他在该项目中未做出任何审美和资金限制。住宅和花园于1911年完工,严格的几何特征成为新艺术派的一个转折点,预示着建筑业中装饰派艺术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到来。

斯托克雷特宅邸是维也纳分离派运动的最精湛和同质性建筑之一,具有科罗曼·莫塞尔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作品的特征,展现出创造“纯粹艺术品”的渴望。

该住宅见证了欧洲建筑的艺术复兴,至今不论宅邸内外部,皆妥善完整保存着最初家具和装饰。今天,斯托克雷特宅邸仍然为斯托克雷特家族的财产,不对游客开放。

斯托克雷特宅邸满足了入选标准的第1、2条。

埃库莱斯灯塔: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记忆

埃库莱斯灯塔是目前唯一结构与功能保护良好的古希腊罗马时代灯塔,位于西班牙西北部,距离加利西亚拉科鲁尼亚的2.4公里的一个半岛上,屹立在北大西洋的西班牙海岸上。该塔的名字埃库莱斯来源于希腊神话的大力神,是现时西班牙第二高的灯塔。

该塔建造于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时期),是至今仍然使用的古罗马时期灯塔中历史最悠久的,距今约有1900年。该塔建于57米高的岩石上,塔高约55米。全塔分成三层,第一层对应着罗马结构的灯塔,紧邻灯塔底座的是一个小的方形罗马建筑,底座涵盖一座雕塑花园,包括铁器时代石雕和穆斯林墓园。

埃库莱斯灯塔满足了标准的第3条。

庞特斯沃泰水渡槽与运河:工业革命时期的典范

庞特斯沃泰水渡槽与运河位于英国威尔斯的东北部,总长18公里,完成于十九世纪初,是工业革命时期土木工程的一项巨大成就。运河横跨各种不同地形,由于所在地区地理条件限制,完全没有使用水闸,建设需要许多大胆创新的施工解决方案。

该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著名的土木工程师托马斯·特尔福德设计的,他应用浇铸与锻铁,使高架水道的拱形桥弧形结构,重量轻而坚固,是金属使用于工程建设之创举。这种既雄伟又优雅的金属建筑,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杰作。

庞特斯沃泰水渡槽与运河被誉为天才创意经典作品,这一天才建筑显示出当时欧洲所掌握的各项建筑技术的融合,它作为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灵感为世界各地的其他建筑工程提供了启发。

它符合了标准的第1、2、4条。

大里贝拉历史中心旧城:历史的见证

大里贝拉历史中心旧城,位于佛得角圣地亚哥岛的南部,其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末。这座在18世纪后期被重新命名为旧城的大里贝拉城镇是热带地区第一个欧洲殖民基地。这里曾经郁郁葱葱,是航海家在大西洋航行必须停靠的中转站。

大里贝拉良好的战略位置,使其成为贩运奴隶的集散地。从几内亚海湾沿岸贩运来的奴隶,在这里经“教化”、恢复体力后,再由纷至沓来的黑奴船运载横渡大西洋,贩卖到南美洲种植园去。

首批葡萄牙移民登陆70年后,大里贝拉初具城镇规模。这里既是葡萄牙在西非的第一个建筑,也是欧洲在热带地区建的第一个建筑。该城的日渐繁荣和逐步积累起来的财富,使其成为海盗船经常攻击的目标。为抗盗护城,1593年修建了圣菲利佩要塞,但仍然抵抗不了海盗船的攻击。1712年,赫赫有名的法国海盗雅克·卡萨特攻克要塞,将大里贝拉城夷为平地。

作为当地的历史见证,大里贝拉历史中心旧城保留着最初的街道布局,包括两个教堂、一处要塞以及位于城镇中心刑罚奴隶的大理石奴隶桩等均已成为遗迹。

该遗产的入选符合标准的第5条。

勒洛克勒镇和拉绍德村:巨大的工厂城镇

勒洛克勒镇和拉绍德村是位于瑞士的侏罗山下毗邻的双子城。十九世纪初发生的大火后,两座小镇拥有了一直到现在的单一的制表产业。由居住区和工厂混合而成的可扩展式并行带状分布规划,体现钟表制作的要求,并沿袭至今。两城镇的规划还涵盖了从作坊手工生产制作至19世纪末期、20世纪更密集的工厂化生产的转化变迁。城市的住宅与工厂错落有致,展现出了单一制造业城镇保存良好且依然活跃的杰出典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把拉绍德村描述为“巨大的工厂城镇”。勒洛克勒镇和拉绍德村成功入遗说明了委员会对于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工业遗产的偏重。

它符合了入选标准中的第4条。

朝鲜王陵:祖先的回忆

朝鲜王陵从1408年至1966年经历了5个多世纪,被誉为祖先的回忆,因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而被选为墓地,而且背山面水,与远处的山脊形成理想的层次。

除坟堆之外,构成该墓地的其它建筑还包括一个T型木制神灶、石碑护罩、皇家厨房和警卫室、红油漆大门和守墓者的房间。地基外侧由刻有人物和动物的石材构成。

韩国的朝鲜王陵与韩国的庆州历史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高句丽古墓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朝鲜半岛王陵系列。

满足标准的第3、4、6条是它入选的理由。

洛罗派尼遗址:布基纳法索的首个世界遗产

洛罗派尼遗址,位于布基纳法索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的边疆地区,是布基纳法索首次列入的世界遗产。

该遗址占地11130平方米,至少有1000年历史。洛罗派尼遗址的石墙是劳毕区域十座堡垒中100堵石砌围墙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数量是其中的的绝大多数,它们见证了横穿撒哈拉沙漠黄金贸易的鼎盛时期。

洛罗派尼曾是罗朗或库兰戈族人所占据的城堡,控制着该地区的黄金提炼和贸易,并在14至17世纪达到鼎盛,但似乎在历史长河中某一时刻被放弃。遗址四周充满着许多秘密有待发掘,期待这块19世纪初最终被遗弃的土地展现更多的信息。

它符合了入选标准的第3条。

以上就是今年入选“世遗”的10处文化遗产的独特所在。我们不难看出,这10处文化遗产在建筑特点、文化底蕴等众多方面各有千秋,难怪委员会会宠爱有加。

上一篇:天津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文件下一篇:村驻村工作队工作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