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

2024-08-28

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精选14篇)

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 第1篇

英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在决策时也有“羊群行为”,会盲目跟随他人的行动。他们相信这项发现将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灾难管理方面。相关论文发表在2月的爱思唯尔期刊《动物行为》(Animal Behaviour)上。

由利兹大学Jens Krause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做了一系列试验。试验中,大量志愿者被告知在一个大厅里随意行走,不允许互相说话。只有一部分志愿者事先得到具体行走方向的指令。试验结果表明,5%按照指令行走的志愿者就可以影响至少200人的方向选择。其余95%的人都会选择跟随那些按照指令向同一方向走动的人,而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Krause教授说:“人的这种行为特征与动物群体行为非常类似。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从众行为,这并不奇怪。该研究的有趣之处在于所有志愿者在没有语言和手势交流的情况下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从众行为。并且,绝大部分的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被其他人引导。”该研究项目由Krause教授、John Dyer,以及牛津大学和威尔士班戈大学的同事共同完成,

在此研究之前,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的Simon Reader教授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喜欢玩一种名叫“学领袖”的游戏,即使那位领路的“领袖”并不知道是要去向何处。让人更感奇怪的是,即使其他人发现了一条捷径,他们依然会选择跟随‘领袖’,并且告诉其他人也跟上来。

这项研究发现可能会在建筑物或船只灾难发生时的疏散工作中挽救生命,可以利用人们的从众行为引导快速疏散。

看过从众心理作文的人都会看:

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 第2篇

“从众效应”多数情况下是对人的一种误导。比如说有人哪边张三李四吵架了,那过不了多久他们周围就会被挤的水泄不通。又如一人闯红灯,所有人都跟着违规;如一人偷窃而未被抓,许多人都以为这有利可图……这些都是从众的体现。因此,不盲目随大流,面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是特立独行,才容易为生活添彩!

当众人皆为利奔波之时,我独寄情于书,收获一份宁静闲适;当众人皆悲秋伤春之时,我独赞秋高气爽,春满乾坤;当众人皆感慨时运不济之时,我独叹一声“总在风雨后”,当众人皆言人心不古时,我独吟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生活的疲累麻木了世人的神经,噬碎了对美的憧憬。而特立独行,似一声春雷,将光明的种子播下,为生活添彩!

特立独行的人,是对负责的`人。

在众人皆苟且偷生的时候,偏有一个叫岳飞的汉子特立独行,想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展不世豪情,将精忠报国谨记心间,为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在众人皆麻木不仁浑浑噩噩之时,偏要有个神智清醒的鲁迅,以笔为剑,直指旧社会的愚昧与腐朽,将中华这条沉睡的巨龙从梦中唤醒……他们都处在混乱的年代,却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一已之力力挽狂澜,为信念而奋斗不息。

特立独行的他们,怎能不被世人谨记?

举世皆醉而我独醒,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中国的文人中,向来便有许我特立独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他们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们热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憩淡,他们衷情于“黄河之不天上来”的磅礴,他们倾心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洁净……纵然身处污泥,他们也愿开出高洁独放的花!

从众心理研究现状探析 第3篇

1受到少数遵从多数原则的影响

少数遵从多数的原则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 人们的观念大多倾向于多数人一边, 极少部分人会在大势所趋的形势下秉承自己一贯的观点。在不了解实际的情况下人们总是选择人数多的商店去买东西, 这是因为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 一个人从事某种行为, 肯定符合效用最大化法则。

2心理压力因素的影响

首先, 在一个理念和信仰都一致的人群中, 一旦某个人做出了超出信仰和理念的行为, 那么这个人就会被孤立。因此, 这样的群体行为往往如出一辙。其次, 从众行为的发生往往受到权威压力的影响。在工作中, 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公司上层做出的决策, 即便这个决策存在很多漏洞, 执行人员也绝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究其原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公司上层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员工, 在决策领导上更具权威性;另一方面, 员工心理都有惧怕心理, 一旦说出不同的观点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从众心理便应运而生。

3心理不确定性需求的影响

人们在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时, 往往会受到确定性和非确定性两种因素的影响。当确定性这一因素得到满足, 从众行为也就不会发生。因为情况是确定和清楚的, 不用去从众。举个例子来说, 某人确定要购买一台康佳电视, 在这种确定的情况下, 从众心理就无法形成。但当遇到非确定性的情况时, 从众心理的形成就轻而易举。

4受到惧怕心理的影响

一个人因为惧怕被群体孤立, 而违心的接受多数人的观念和行为, 从而得到所谓的安全感。群体的观念和行为都在无形中给个人带来压力, 迫使个人屈从于群体, 做出与自己信仰相违背的行为。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这些语言无不都在警醒着人们, 如果违背了群体, 你将会面临群体的惩罚。在实际生活中, 人们往往喜欢大多数人喜欢的事物, 相反, 一些个别人喜欢的事物, 大多数人都觉得是另类, 甚至产生厌恶的心理, 呼吁全社会来抵制。所以, 想要在大多数人的观点中标新立异, 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在潜移默化中, 很多人已经逐渐养成了追随多数人的习惯。

二、从众行为的利与弊

1从众的益处

(1) 社会共同规范和价值观的形成依赖从众的促进作用。社会的发展需要共同语言和价值观的支撑。各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无障碍, 并能够相互帮助, 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才能够塑造凝聚力和团结力, 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 促进社会文化的形成和社会的高速发展。

(2) 团体的行为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 别人的观点和行为之所以能够左右我们, 归根究底主要是我们的指导方向只有一个。例如:在你面前有两个没有标示的洗手间, 你正在踌躇, 突然一个男孩进了左边的厕所, 那么你就很清楚自己的选择。

(3) 斯坦利·沙赫的实验表明:随大流者最受欢迎。最不受欢迎的是偏离者。在一个规范的群体中, 不从众者往往受到孤立和唾弃。显然, 在这种环境下, 从众者与大多数人的观点大致相同, 会受到欢迎, 而不从众者则鹤立鸡群, 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某个人为了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而与从众者对立, 则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2从众的弊处

(1) 某个人如果盲目的跟随大众, 那么他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空间。自身的潜力和创造性无法得到施展, 更别提自我和个性了。因此, 人们的过多的盲从会使自身和社会效益大打折扣。

(2) 从众会造成灾祸和悲剧。施佩尔在担任希特勒首席顾问时, 就发现希特勒周围集团的弱点, 即具有极强的从众性, 集团中的每个人都严格遵从上级指令, 即便上级提出多么残酷的指令, 手下都毫无疑问的遵从, 在这样的环境下, 人们习惯了跟从, 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致使希特勒集团上演了了一个有一个残酷的罪行。

三、怎样克服从众心理

青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因此, 青年人应积极克服盲目跟从行为, 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为了避免盲目跟从行为, 要求青年人做到以下几点:

(1) 广泛参与活动。青年人常常受到活动狭窄的限制, 无论在行为还是在思想观念上都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很容易生产从众心理。但是青年人如果扩大交流圈, 广泛的接触社会, 接受社会的新鲜信息, 那么对青少年抵制盲目跟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提高知识水准。俗话说:“无知出偏见”, “真知出灼见。”这是很有道理的。通过研究发现, 很多盲目跟从心理的形成都是因为自身知识的限制, 所以, 要想切除罪恶的根源, 就要从补充知识开始。青年人务必要把学习知识作为第一要务, 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内涵, 这样, 才能有效避免从众。

(3) 培养自尊心与自信心。如果一个人拥有强大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那么就会减少盲目跟从行为的发生。所以, 青少年想要克服盲目从众心理的产生, 就必须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一个对事物保持一个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的年轻人, 才能够分辨是非, 有效的避免盲从行为的发生。

(4) 提高自制性与独立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无法控制, 那么这个人势必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所以, 青少年要想培养规避盲目跟从行为的能力, 就要提高自己的自制性和独立性, 理性的规范自己的行为。

总之, 从众行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从众行为的利与弊, 不难发现, 培养理性、科学的从众行为不仅是个人的责任, 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人们自身的阅历、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导致判断事物的能力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理性的思考显得格外重要, 只有用理性的眼光去判断是非, 才能够避免因盲从而造成的损失。一方面, 我们要摒弃盲目跟从, 选择理性从众, 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 我们要摆正自己的态度, 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思考问题, 这才是正确的从众观。

摘要:从众心理也被称为羊群效应, 其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在社会环境、人为因素等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所产生的从众行为的目的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也不能以偏概全。在社会学中相同的语言和价值观并没有害处, 它诠释着社会发展和功能的一种继承和延续。但在现实社会中, 盲目的跟从, 不仅会造成自身的损失, 还会造成社会不良风气的产生。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从众心理的形成, 并且从众效应也是具有正反面的, 因此, 人们要理性的看待事物, 避免盲目跟从。

关键词:从众行为,心理,研究探析

参考文献

[1]吴荣先.Walter J Lonner论跨文化心理学的创立[期刊论文]-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 (03)

“从众心理”的妙用 第4篇

有没有想过,其实可以运用从众心理,

让你自己更快乐,让你的团队更有凝聚力?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0年代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他发现已经有五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其他五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者(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五个假被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同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者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发现: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始终坚持了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阿希的实验让人们都感到吃惊,谁误导了那些参与实验的大学生?阿希,还是参与实验的人?图片还是线段?心理学上认为都不是,而是人们习惯性的从众心理。实验中前五位实验参与者用错误的答案,影响了第六个人最终做出的判断,进而引发出这种错误的认知。从影响力角度而言,这意味着:那些试图影响他人的人,可以利用这种从众心理来有效地影响他人。

获取安全感

美国有一个非常搞笑的真人版恶作剧视频,就是将阿希实验的进一步形象化:

一个男子进入了电梯,结果后来陆续上来了几个人,每个人都是面向里背冲门口站着。该男子开始感觉有些不自在,在进来第五个人之后,他开始侧过了身体,终于在第六个人进入后,他转过身去选择了与大家一致的站立方向;又一个进入电梯的男子遇到同样情形,他的反应与第一位完全一致;到第三个男子进入电梯,陆续上来的人开始整齐地变换站立的方向,一会儿集体侧站,一会集体背对着门站,而被试者也随着大家莫名地变换着站立方向,并且随着别人进行脱帽、戴帽的动作。

聪明的你一定明白了,那些最早做“集体动作”的,都是“托儿”。

从心理学上说,从众是人谋求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尤其越是在狭小的空间和团队中,人的从众心理就会越强。事实上,有许多社会现象也同样透露出从众心理的影响。

很多时候,从众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像前一段火热上映的《让子弹飞》,当颂扬之声俨然已成众口一词,你还敢说姜大导演在哗众取宠吗?当人人都说尖下巴好看,你还指望那些人造美女有哪个下巴是圆的?

但是,其实很多时候,从众也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比如:失去工作是人生很痛苦的体验吧?——有时候对某些人甚至比离婚更痛苦。但随着失业率的增高,如果你的身边有很多人——同事、朋友、邻里,甚至是家人也和你一样,失业的打击反而会显著减少。

肥胖也一样,人变胖了通常会很难过。可是,一旦他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也变胖了,自我感觉就好多了。

这些现象,都已经得到了社会学家和经济学、流行病学的最新证据支撑。“物以类聚、人与群分”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心理依据的。

所以,何不好好利用一把从众心理,让自己感觉更安全,也因此更快乐呢?比如:当你在工作中办砸了某件事被领导臭批一顿,回想一下其他同事被指责时的“惨相”——虽然这有点不厚道——就不会觉得那么不可忍受了吧;当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而不敢接手某个任务时,不妨看看身边的某某某,也许他比你还差都敢去拼,赶紧收起你的羡慕嫉妒恨,效仿之吧。

让团队氛围更美好

个人还只是一个微观层面,其实打造团队精神,从众心理也是可运用的很不错的选择。

看看我们的职场吧,你身边同事如今都在用微博,如果你没用就会被人定义为“奥特勒”,也许你并没有强烈感觉,但是由此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压力一定是存在的。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团队中,谁都不愿意成为那个太过与众不同的人。因为在孤立的环境下,人会有压力,而从众是摆脱压迫感的一种解决方法。

现在的员工越来越追求特立独行,管理难度日益加大。主管不妨抓住“坚持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使不能守规矩的人产生一种压力。同时,抓住在团队中最有影响力的员工,通过他们的行为带动,更有助于影响和帮助整个团队风气的形成。要知道,罚款久了是会产生耐药性的。而心理的压力,才是改善不良行为的根本方法。尤其是,当这种心理压力涉及到合作,相信只要想继续在这个团队里生存的人,都不得不“从善如流”。

几个小技巧或可一试:把工作设计成一个严密的流程,使得每个人都是下一道工序的上游;让不守规则的人做规则的监督者,或是奖惩的执行者。作为部门主管,你自己的做事方式、思维模式更要时刻注意,万一有什么负面的东西被“众”所“从”,影响可就大了去了。管理

从众心理的类型 第5篇

认同:这一术语指的是因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和依从一样,在认同中,也并非因为某种行为内在地令人满意,我们才采取这种行为方式;我们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仅仅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能使我们与所认同的另一个人(或一些人)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

认同与依从的区别在于,在认同中我们的确相信自己所采取的意见或者价值,尽管我们对这些意见和价值的相信程度还不很强烈。因此,一旦我们发现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在某些方面具有吸引力或感染力,我们就倾向于接受来自这个人或者这个群体的影响,并且采取类似的价值或态度——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逃避惩罚(就像在依从中那样),而仅仅是为了与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相像。(个人理解:追星和偶像崇拜可以归类到认同。)

从众心理,人的安全需求 第6篇

每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下火车站我们都会随着大流就会不用想事地走出火车站,有许多这样的“从众”而正确的事例。其实这是根据常识做了判断,更多的时候从众并没有从常识判断,只是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大家都这样,错不了,即使错了,大家都一样。

且不说孩子千差万别,但即使是“百差十别”,那也说明孩子们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智能结构。在幼小的时候,特别需要不同的环境成长和发展。我办学本来开始是出自个人的兴趣,但到后来假装得考虑社会的意义并自己也信以为真的时候,我想这种社会意义是提供一个选择,为某些孩子。

我曾有过一次闯红灯的经历。前面一辆高大的大巴,让我没法看清前面的红绿灯,如何计算左右的红绿灯规律咱也没有去关注过,跟在这大巴后面结果就闯了红灯。如果在当时的情况,自己停一会儿让大巴离我一点距离以免看清红绿灯,但如果那时是绿灯,你傻乎乎地停着后面的人不停地按喇叭让你感觉自己就像犯罪似地内疚。

从众心理演讲稿 第7篇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心理活动室,我是校心委素质拓展部的周栩铠,很荣幸由我来主持今天的心理沙龙活动。我们今天的沙龙主题是从众心理,说到这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我有一个小故事要和大家分享,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人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但地狱并没有一滴石油,有的只是受苦。虽然故事听起来有一些荒诞,但我们身边却实实在在的发生着各种从众事件。

Q:那么现在我想让大家来谈一谈你们身边的从众事件。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还有那些热点事件是从众心理导致的 第一日本地震核泄漏中国民众抢购碘盐。这个事件大家应该不陌生,原因是日本地震海啸造成核泄漏,民间盛传含碘物品可以预防核辐射,因此民众相互通信争相抢购碘盐。这个便是典型的从众心理

第二大家在淘宝购物时面对那么多商家和商品,你会如何选择?我相信大家往往会选那个销量最好的。

第三 这个事情造成的后果就比较惨痛了,近100万伊拉克什叶派民众2005年8月31日前往首都巴格达北部阿扎米亚区一座宗教场所参加宗教仪式。行进途中,有人谎称发现自杀式袭击者,于是人群在一座桥上出现恐慌,继而发生踩踏,这次事件中确认有841人死亡,另有300多人受伤。)

第四那就是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了,大家看到那么多明星参与,争先效仿,比如我也参与冰桶挑战。

从众心理的坏处: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

如何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 第8篇

A家长:您好!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其实这是一种从众心理。这在孩子中相当普遍。从众心理在很多时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尤其是误从了不良行为后,所以家长有必要予以重视。改变从众心理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二要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其实,孩子的从众心理是和我们平时的教育有关的。孩子认识不到自身的能量有多大,对自身估计也还不准确。而平日里父母又习惯说,“你看人家xx又得一百分”,“你看XX的衣服穿两天都还那么干净。”平日里漫不经心的几句话,却总是在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这在孩子心理就划下了一道印痕,孩子会认为,哦,我没有别人优秀,这样就导致孩子的不自信。

孩子还小,对是非的判断也不甚分明。他们往往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情绪去判断是非。比如,他们在看《亮剑》的时候,都非常喜欢李云龙这个人物,包括李云龙骂小鬼子的话,他们会觉得很酷,就会模仿,而这时候如果家长没有适时指导,就会导致孩子误学不良行为。

这里提供以下方法,以逐渐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细微进步,要及时予以关注和赞扬,让孩子在赏识下建立自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可以经常对孩子说:“孩子你真棒,一定要继续努力哦!”如果你觉得孩子做得还不尽如人意,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可以说:“孩子你真努力,相信你下次会更好的。”这样既让孩子充满自信,又激励他以后继续努力。

引导孩子辨别正误。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告诉孩子,哪些可以学,哪些不可以学,不仅让他知道什么正确,还要让他知道什么是错误。孩子往往对一些不良行为模仿得很快。比如很多孩子喜欢拉帮结派,搞对立面,家长就应该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团结每一个同学。日常生活中应反复疏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样孩子就不会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了。

把教育融入到点滴生活中去。关注和引导孩子要从细节人手,不要只拘泥于学习方面,生活中的各个角度,诸如生活习惯、文明礼仪、责任心、独立性等多方面都要有所渗透。坚持不懈地去做,孩子就会逐渐改变从众心理。

(袁淑伟培训教师,家庭教育工作者)

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 第9篇

导读:一个男性,当他的身边围着很多异性时,尤其是其中还有美女时,一般女人们会认为他“有魅力”;而当他身边没有其他女人时,女人们对他的魅力评价将会降低。这是为什么了?

北京情感心理咨询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女人们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收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知觉、判断、认知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且现有研究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够不被从众,所以说,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

当一个人被许多人所愿意接触时,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因为这个人很有吸引力。而且,对男性魅力的判定,女性往往依靠同伴们的反应,也容易相信同伴的判定,在行为上她们也更容易从众。所以,她们不但表现出相信这个男士是有魅力的,而且,心中也是真正这么认为的。

有一些女性,她们虽然内心里未必真正地认同同伴们的判定,但是为了免受来自群体的压力(群体人数越大,群体意见越一致,带来的群体压力越大),为了与大家保持协调性,通常会改变自身的态度,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当然,也有一些女性敢于迎战群体压力,选择放弃表面的迎合,与自己内心的观点保持一致。

深究旅游营销从众心理应用论文 第10篇

一、从众心理的概述

从众(conformity),也叫作“随大流”,“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1]从众心理(conformistmentality)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从而使个体的判断、思维、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或趋向于公众标准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众”是一种标准。由于个人知识或信息的缺乏,因而对一些事件或现象的判断往往来源于他人。人们认为“人多势众”本身就具强大的说服力,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几乎不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独树一帜”,坚持自己不同的观点。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多数人行为尤为信任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少数服从多数”。在信息掌握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总是优先考虑人数多的地方。这是因为自我利益的最佳追求者和最佳判断者都是个体本身,个体在从事某种行为的时候,要符合效用最大化法则。

(二)“众”是一种压力。在一个群体内,“众”的一致性一但形成,其权威是不容被个人挑衅的。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而“鹤立鸡群”,极有可能会被招致“叛徒”的嫌疑,会遭到大众成员的孤立与抛弃等惩罚。因此,迫于大众的压力,在权衡各种因素之后,为了免遭抛弃或惩罚,人们就往往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采取“随大流”的行为。

(三)“众”是一种归宿。在群体中,当个体的行为、态度与意见符合大众的规范时,就会产生一种“没有错”的安全感,个体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群体生活当中。对于同多数保持一致的人,其他人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反之会招致反感、厌恶甚至惩罚。在群体生活中,任何人对大众行为的偏离都将在群体中找不到归宿,许多人实际上已经养成了一种言行举止符合大众要求的习惯。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人们认为在与众人保持一致之后,即使是选择错了,也会有“大家都一样”的侥幸心理。

二、参照群体及其影响方式

(一)参照群体的概念

参照群体(referencegroup),或称参考群体,就是对个人的评价、期望或行为具有重大相关性的事实上的或想像中的个人或群体[2]。参照群体是人们通过与其进行某种比照以便选取某种态度、立场或行为的群体。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过程中,参照群体是个人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判断标准。参照群体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过去,参照群体选择的范围是家庭、亲戚、朋友等与个体具有直接互动的群体。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网络等媒体进入千家万户,日益扩大了人们的交际面、接触面,参照群体不仅包括了这些具有直接互动基础的群体,同时也包括了与个体没有直接面对面接触,但对个体行为产生巨大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二)参照群体的影响方式[3]

1、信息性影响信息性影响,是指个体以参照群体成员的行为、态度、意见作为有用的信息予以参考,而在其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产生影响。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缺乏掌握时,更多地是从参照群体的私人关系中寻找到专家建议,别人的推荐与旅游经历将被视为至关重要的证据,而不是求助于商业信息来源。因为他们认为基于别人经验基础上得来的信息,比商业信息更值得依赖。

2、规范性影响有时又叫功利性影响,它指个体为了获得赞赏或避免惩罚而满足群体的需要。规范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群体为其成员确定的行为准则。规范性影响之所以产生和起作用,取决于奖励和惩罚的`存在。个体按群体的期待行事,可以获得赞赏和避免惩罚。

3、认同性影响也称为价值表现影响。这类影响的产生前提是以个体对参考群体价值观和参照群体规范的内化,从而在行为上与之保持一致。旅游者在价值表现上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表面为:首先,个体旅游者可能利用参照群体来表现自我,提升在群体中的形象。其次,个体旅游者可能特别看重该参照群体,也可能对该群体极为忠诚,并向往与之建立和保持长期的关系,因此认同群体价值观为自身的价值观。

三、影响旅游者从众心理强度的因素

(一)旅游者个性心理特征及个体对参考群体的忠诚程度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这些特征影响着个人的言行举止,反映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集中地体现了个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作为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个性心理特征会影响到个人对参照群体的依赖程度。旅游者个体对群体的忠诚程度主要表现在旅游者对群体旅游活动的模仿上。忠诚度越高,旅游者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就越会依赖参考群体。因此,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就越可能受到参考群体的影响。

(二)旅游目的地与群体的相关性

某种活动与群体功能的实现关系越密切,个体在该活动中遵守群体规范的压力就越大。例如,身份、地位高,财富多的旅游者比较容易跟豪华的旅游消费联系起来。特别当参照群体属于渴望性参照群体时,追随者一般会比较渴望加入该群体,追随者会努力在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上尽量向该参照群体靠拢。此时,参照群体对个体旅游者有价值观表现上的影响。旅游目的地与参照群体的相关性越强,而且当个体旅游者渴望加入该群体时,就越能够影响个体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三)参照群体类型差异

参照群体可以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即:会员群体、热望群体、拒绝群体和回避群体。一般来说会员群体的成员对群体影响持有肯定态度。热望群体一般是旅游者模仿的对象,在旅游者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一般会产生正面的效果。而拒绝群体和回避群体一般会成为个体在进行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时刻意回避和拒绝模仿的群体,对该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从众心理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运用

(一)亲和力营销

在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运用从众心理的一种方法就是亲和力营销方法。亲和力(affinitymarketing)是指把群体识别(i-dentify)联结到旅游者个人生活,从而加深旅游者对会员群体或象征性群体识别感的营销方法。如旅游景区在推出新产品时都以优惠价招揽顾客,以求迅速扩大影响,获得市场肯定。此时,他们往往会给一些单位或群体中有权威影响的人取得联系,以赠送优惠券或赠品券等方式进行推销。这就是所谓的“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所说明的道理。有时人们的旅游需求并不明确,但当他们得到一张折价券或赠品券时,购买行为就发生了,从而带动一个群体到该地消费。

(二)抓住“面子”

“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社会文化、人格特征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自我表现作出的评价,希望自己在大众心目中所应有的心理地位,它与身份、地位、角色相吻合。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面子”文化,使得中国人的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也因此具有很强的面子情结,甚至构成了驱动消费的重大动力,造就出中国非常大的特殊消费市场。群体和个体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在西方,个体的影响更大;然而在中国,群体的影响作用更大,群体影响会让消费者形成从众心理乃至羊群效应。因此,适当的诱发人们在群体中的“面子”心理,能够大大的提高营销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如,旅游地的酒店考虑宾客的“面子”,提供免查房的贵宾VIP结算通道。

(三)口碑营销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旅游目的地的口碑营销就是指通过旅游者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将相关信息传递给旅游者的参照群体,从而影响其旅游购买决策的形成。旅游者的口碑宣传是免费的旅游从众心理者的活广告,口碑宣传能有效地减少旅游者感觉中的购买风险,树立旅游目的地良好的市场形象,在旅游营销中能发挥旅游广告、宣传册等正式传播渠道难以发挥的作用。其主要方法如:提高服务质量,使旅游者愿意而且乐意为企业作口碑宣传;增强与游客的沟通联络,引导良好口碑的形成与传播;也可以选择一部分人率先体验,获得满意体验的游客正是宣传旅游产品的意见领袖,通过他们之口,一传十,十传百,形成良好的口碑舆论,影响和感染一大批潜在旅游者前来旅游。

(四)广告营销

从众心理是受众的普遍心理,通过对从众心理的深入挖掘,增强广告对旅游消费者的引导力度,营造一种能够让消费者感受亲近的空间,从而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最佳效果。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做广告的方式有:

(1)选择名人或公众人物做广告。如,遭遇“911”之后的美国旅游业一落千丈,美国旅游业协会拍摄了一个推广美国观光业的电视广告,其广告中就有两次出现布什声音。韩国总统金大中也为韩国旅游做过广告,扮演一名客机驾驶员,在驾驶舱里面金大中对观众说出这样的广告词:“韩国正在脱胎换骨,欢迎前来领略韩国。”另外,日本首相小泉也在亲自上电视为日本旅游业担任形象代言人等。

(2)选择普通旅游者做广告。如旅游目的地可以邀请普通旅游者谈谈对该旅游地的感受、旅游经历以及该旅游地的满意度等,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宣传。这些旅游者有着自己亲身的旅游经历,这会使受众感到亲近,从而使广告诉求更容易引起共鸣。

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 第11篇

用了一天时间,围绕“风尚素描”我们仔细考察了路过的人流和周边的环境,很快就拿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并一一交代和安排好操作的细节问题,最后告诉他们照此办理,接下来一定会笑逐颜开。

果然,很快的“风尚素描”就顾客盈门了。

过后,有朋友和我聊起相关情况,反复追问到底采取了何种妙法,我没有过多透露,虽说是“小菜一碟”,但也有替客户保密的责任,只不过,我举了个类似我在企业做培训时讲述的一个例子,想必也会给他们带来些启发。

日本有一家专门生产尿布的公司,开张之初,尽管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宣传产品的优点,可是任你怎么宣传,这家公司的尿布总是无人问津。该公司经理多川博先生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鬼点子”。他让自己的人伪装成顾客,排成长队,一时间,公司店面门庭若市,几排长长的队伍引起了众多行人的好奇:“这里在卖什么?”“什么商品这么畅销,吸引了这么多人?”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尿布旺销的热闹气氛,于是吸引了许多“从众型”的买主。随着产品不断销售,人们逐步认识了这种尿布的优越性之后,尿布的销路已迅速打开,买尿布的人越来越多。后来,这个公司生产的尿布竟然行销世界各地。多川博也成了闻名世界的“尿布大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类似从众的现象。

比如,百货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就会引起行人的好奇,在尚未弄清卖什么东西时,先排个队,占个位置再说。他们的心里是这样想的:“那么多人抢购,一定是紧俏货。”这样,好奇心就会转化为人们的行为动力,驱使人们采取购买的行动,

再比如,在市场上常常可以看的这样的情况:两个相距只有几步远的水果摊,同样的品种,相同的质量,同样的价格,如果甲摊有五六个人再围观、在购买,乙摊一时无人光顾,这时来了两个顾客,往往也挤到甲摊,而不去乙摊,他们心里是这样想的:“甲摊的顾客多,一定因为甲摊的货色比乙摊好。”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指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想要提升生意场上的人气,掌握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就是我们所要掌握的基本功。

体育教学中从众心理的运用 第12篇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虽然教师们创新出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但在教学中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恰当运用“从众心理”,有利于诱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体育行为,对增强学生体质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众心理”可以在教学语言中运用和教学组织方法中运用。

一、在教学语言中运用

首先,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提出了要求,教学语言应具有亲和力和煽动性,在运用的时机上更要恰到好处,即要及时、准确。其次,在常因学生思想开小差或不愿参与而影响课的教学进程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当时表现情况,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特点,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调动手段,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讲,消除他们懶惰思想以及想学又不想学的矛盾心理, 用群体的行动诱导学生,吸引他们投入练习中去,变消极为积极,从而选择正确的体育行为。例如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比较好动、精神容易分散,在集合整队时有部分学生精神不集中时,可以说:“绝大多数同学表现很好,精神饱满,队伍排得很整齐,认真听讲,只有两三个同学不够专心,老师相信这几个同学也能做得很好。”一听老师讲只有两三个同学不专心,不专心的学生都以为老师说的是自己,而且其他同学都表现很好,就立刻都做好了,谁也不想做落后的学生。用群体的力量感召学生遵守课堂纪律上好体育课,要比声色俱厉的批评效果更好,又不影响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的推动下,课堂教学内容游戏活动增多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几乎所有的体育游戏都带有集体性,特别是分队游戏体现更为突出。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在心理上有些放不开,这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从众心理”特点,灵活运用语言调动他们,可以说:“其他小组的同学都组织得很好、玩得非常高兴呀,我们这个小组的同学肯定可以做得更好。”群体的归属感起作用了,其他小组都做得很好,多数同学都做得很好,我这个小组也要做好,是“从众心理”使学生放开了心理负担。如果在课堂中恰当地运用“从众心理”,有利于诱导学生选择正确体育行为,在游戏中每个学生为了取得集体胜利,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相互帮助,相互

配合,努力拼搏,加上游戏集趣味性与技术性于一体,能吸引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二、在教学组织方法中运用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严格地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教师必须掌握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在有些教学活动中,常因学生自身能力不足怕做得不好给别人笑话或为偷懒不练习的课堂行为而影响课的进程。根据学生当时表现情况,教师要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特点,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化解他们怕人笑话的心理矛盾,以群体行为诱导他们从消极变为积极,从而选择正确体育行为。例如对于篮球运球的练习,若有部分学生练习,有部分学生观看时,有些学生就因自身能力不足怕做得不好给别人笑话,就表现出不主动而逃避练习;若全班学生同时练习,没有人观看,运球运得不好的学生也不怕给人看了,因为大家都在练习。用群体的行动诱导学生,吸引他们投入练习中去,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体育行为,增强自信心,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众心理”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使用,如果对其作用认识清楚,使用正确,用群体的行动诱导学生,吸引他们投入练习中去,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体育行为,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增强自信心。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学生心理行为倾向,逐步提高“从众心理”使用的艺术,最有效地发挥“从众心理”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量质。

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第13篇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认为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根据其内心和表面反应的一致性进行类型划分,大学生从众行为在学习、择业、入党、消费和恋爱等方面表现的最为典型。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促成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两类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策略进行管理。

一.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不论是认知还是情感,不论是意向还是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群体和他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很强烈,有可能较微弱.作为个体,面对外界的诸种影响,可能自觉地接受,也可能不知不觉地接受,甚至是出于无奈而被迫地接受,结果,使个体行为与群体习惯相一致,或使群体中少数人的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相一致,这些都是从众行为.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一般来说,从众心理带有被迫性,它是一种在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而做出符合群体要求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的自觉自愿。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从众行为产生是四种需求或愿望的体现:(1)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2)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4)不愿意感受与众不同的压力。

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

二.大学生从众行为表现

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有着很强的独立性,但深入的调查后,发现不少的大学生行为存在着明显的从众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恋爱从众

有人把大学四年中恋爱人数的轨迹分为低平期、高潮期和缓降期三个阶段。高潮期主要指在大

二、大三这一阶段的学生,据统计这一阶段开始恋爱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大学生从众行为分不开的。有些学生入学是抱着“一心学习,不谈男女私情”的坚决态度来到大学的,但随着对大学环境的熟悉,看到周围的同学成双成对,自己不谈的话很不自在,于是定下的在大学不谈恋爱的戒律也逐渐瓦解,也成为“爱来爱去”的大学生恋爱一族。

(二)学习从众

在高校学生仍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一句话,在高校中,入学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和宿舍,在一个学期后有了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大学生活年复一年的走过,各方面显示出了不同层次,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好的班级越来越好,差的班级越来越差,有的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拿到学习奖学金,而有的宿舍却人人都挂科,更严重者因学习严重不合格而停学的学生 也集中在某个班或某个宿舍。考研学生中每年都会出现同宿舍的人都被录取,而且都是名牌大学的现象,不少人认为这种现象很奇怪,但如果从“从众”行为上来考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作弊从众

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四)入党从众

对大学生入党愿望的调查显示82%的学生有入党的愿望并主动递交了申请书,对于学生入党动机姑且不说,但凭如此高的数字,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有的学生入党愿望来自父母的压力,也有不少的学生从众于周围的同学或者老乡,看到别人递交入党申请书,自己不行动好像不入流似的。

(五)消费从众

大学生个性上独立,但经济上还未独立,其主要来源还是靠家庭的供给。在高校中不乏这样的学生。“穿衣带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且不说别的,单看每年学生才入学时,“老乡会”那壮观的场面,就不能不让我们惊叹。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不少同学不愿参加“老乡会”,但是碍于面子,也只能忍痛加入老乡会的行列中去了。消费从众使不少学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六)择业从众

就业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占居者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有一部分同学抱着“不考上研死不休”的想法,一心考研。但是当毕业的双选会来临时,看到周围的忙于找工作,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签了约,原本一心考研的心,乱了分寸,打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影响了考研;有的同学择业不从自己的兴趣和本身的特长出发,而跟着别的同学意愿走,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考研与就业,以及如何就业莫盲目从众,这是对个人发展的不负责任。

三.大学生从众行为的一般分析

大学生从众行为作为一种组织行为现象,可以分别从产生原因和具体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和认识。

1.产生从众行为的两类原因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研究发现导致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体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1)个体因素

众多的观察表明,情绪的稳定性、个人自信状况、性格特征、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都会对从众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智力水平偏低者容易从众,情绪不稳定者容易从众,缺乏自信心者容易从众。(2)环境因素

大量事实表明,从众行为还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群体的性质、群体的组成、群体的气氛、群体的一致性和群体的凝聚力等。如果学生群体中多数成员的地位或能力高于个体,则个体容易放弃自己的见解顺从大家;如果某一学生群体对坚持独立意见没有容忍态度,且对从众者给予一定奖励,则会使个体的从众行为受到强化;能够满足个体愿望的学生群体,个体容易产生服从感;凝聚力高的学生群体,意见经常一致的学生群体,则个人也容易从众

四.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2)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往往对照周围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3)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即便是从众“错了”也会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也错了而获得自我解脱的平衡感,这就相当令人悲哀了。

五.对大学生从众行为分析的意义

首先,从众心理会让大学生从中获益。现代社会中,在一个集体里,在作出某种决定之前,通常会以不同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往往是多数人的意见相同,这个时候就要以从众心理行事,赞同多数人的意见,要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大家才觉得你是好人,是个懂规矩的人,才会受到大家欢迎,才不致遭到大家反对排挤,才不致受伤害。否则,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公敌,就会受到冷落,受到排挤,受到伤害,不招人待见。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上世纪的十年文革内乱期间,凡事从众的人都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当时有句颇为流行的话叫做不前不后随大流,顺潮流而行,随大势而行,跟着大家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准保你没麻烦没灾难。相反,哪些不按从众行事原则的常规出牌,所谓的有独立思考、有自我之举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逃脱厄运的,灾难一个接一个,可谓苦头吃尽。其实,有时从众行事是需要牺牲点个人利益的,因为这种牺牲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从长远看是有好处的,是值得的。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舍得二字,没有舍就没有得,舍去了反而得到的更多。

其次,盲目从众行事也可能会坏事,甚至带来灭顶之灾。首先,从众会让人盲目,盲从,缺乏理性,因而会做出十分错误的事情,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很可怕的,例子不甚枚举。几年前的抢盐**,人们盲目从众,大批的抢购食盐,导致食盐供应紧张,并引发了社会的恐慌,中国人因此被国际上一些有心人讥讽为“盐荒子孙”;再有,当前高校的不少学生或因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或因想通过高分获得奖学金、当上学生干部、评上三好学生、入党,或因哥们义气帮其考试过关,都频频在考试中作弊、代考,而且并不以为耻。要是成功了,还能成为很多学生心目中的英雄,是有能力的表现。反倒是那些不作弊的学生,被认为是傻。而那些作弊不成、被逮住的学生,让一些学生低看,认为太笨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习好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考试作弊者的行列,为什么?好学生觉得吃亏,差学生也觉得吃亏。可是考试一旦被抓到,不仅该课程成绩为零分,而且要受到记过或不授学位或开除学籍或退学的处分。以上都是从众心理作用所种下的恶果、苦果。

对大学生从众行为的研究,可以抵制不良的校园风气和消除不正的思想观念。对于好的就要大力宣传,造成舆论,使之感到一种无形压力。从而发生从众行为。如果对于校园中一些不良现象,不加以抵制,任其泛滥,也会形成一种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

首先,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习惯、态度与行为方式,在群体中明显的存在着类化的现象,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行动的指南。因此应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创建一个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

其次,重视学生班级和宿舍管理,营造奋发进取的班级和宿舍文化。班级、宿舍每个成员在形成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及特点时,会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这些因素的整合便形成了对班级或宿舍成员的内部凝聚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宿舍文化,造就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宿舍。这种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又会影响到每个同学。

心理描写的作文:从众心理 第14篇

一、什么是从众

所谓从众,是指个人由于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动作等方面做出的与众人趋于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受社会团体的压力影响。最明显的方式就是“随大流”。它使得个体在符合社会要求与团体要求的动机支配下,改变自己原来的观点、立场,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多次做过关于视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实验材料是 18套卡片,每套两张,每次向被试者出示一套卡片。其中一张卡片上有一根标准直线。另一张卡片上有三根长短不等的垂直线,里面只有一条垂直线与标准线等长。实验要求被试从三条垂直线中选出一条与标准线等长的垂直线。尽管在个人单独判断时,百分之百的被试都会做出正确无误的回答,然而在特殊情景中的实验结果就有了很大的区别。主试选择了几个试验者混在被试者中间冒充被试。试验分成7人,其中6人为假被试,一人为真被试。事先要求假被试在一定时候说瞎话。每当主试显示一对卡片并要求回答“哪条线与标准线等长”时,都是6位假被试先回答,最后才轮到真被试回答。在全部的18次实验里,前6次假被试回答都是正确的,同真被试的见解完全一致。但是从第7对卡片起,6名假被试异口同声、语气坚定地说了瞎话,轮到真被试回答时,他迷惑不解,陷入了矛盾的境地,经

过再三犹豫,真被试的声音由大到小,最后选择了与前6位一样的错误答案。在这种情况下,作出同前面被试同样选择的人数占全部被试的32%。

后来,有人改进了这项实验的方法。把实验中被试分成5人一组,但是每人分别坐在彼此隔开的房间里。通过屏幕让他们找出线段判断、图形面积、句子对错等问题,并向每人显示其他人的答案(这实际上是由主试操作控制的、一致的错误的答案)之后,要求他们各自作出自己的回答来。结果同阿希的实验相近,有38%的被试屈从于团体压力之下,放弃了自己的看法,采取了众人都是错误的意见。

国内的一些学者也重复过阿希的实验。结果表明中国人在感知方面的从众行为,和阿希的实验结果相似。

二、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从众行为的发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人们的研究之中,一般包含了下列的因素:

1.群体的条件与特点

首先,群体规模越大,产生的从众行为也就越大。在米尔格拉姆的 “窗口观望” 实验中,他让助手望着马路对面的一个窗口,并使观望窗口的助手的人数逐渐增加,以此来观察行人停下来观望窗口的百分比。结果表明,助手一个人观望时只有4%的行人发生从众行为;5个人观望时增加到16%,10 个人观望时增加到22%,15个人观望时行为达40%之多,这项实验充分证明了群体规模对从众的影响。

一般来说,群体人数维持在七八人以内,从众效果最好。在阿希的实验中,被试在三四人时,被试从众效果最好。迁移到社会生活中,采取某一行动的人越

多,说明社会压力就越大,人们从众行为的发生可能性也就越大。其次,群体的内聚力也是制约从众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群体的内聚力高,说明群体的目标认同程度高,成员之间能相互接纳,意见分歧少,出现从众的可能性就大。反之,群体内聚力低,群体的目标认同感也越低,相互之间关系冷淡,群体的吸引及压力就更小,出现从众行为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再次,群体意见的一致性也影响着从众行为。在阿希的实验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种一致性的意见,即使是错误的从众行为,其发生频率仍是较高的。而一旦出现与一致性意见相悖的异议,从众行为将急剧减少。阿希的实验证明,只要群体里存在分歧意见,不论持不同意见者个人的知识、能力、威望或其他个人特点怎样都会减少从众行为。产生这种情形的原因不外乎二点:一是

异议的提出,降低了对众人意见的信任程度,分解了群体的压力;二是异议的存在,增强了异议持有者的信心,消除了孤立感,降低了群体规范的约束力。最后,群体的权威性高,从众行为量就越大。这种权威性包括了群体中成员的经验、学识专长、能力、社会地位等因素。如商店销售商品,厂方人员站柜台推销的效果就大大优于商店营业员的销售。内行人的意见往往比外行人的意见更能吸引人。

2.情境因素

首先,任何从众行为的产生都是以一定的行为对象为参照的。个体以群体为参照,主体以客体为参照。在行为参照过程中,差距小的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差距大的难以产生从众行为甚至出现反从众行为。这些行为参照,往往与刺激的强度、行为后果的差异等有紧密的关系。一般来说,刺激强度弱、行为后果相去不远,从众的可能性相对就较小。反之,从众的可能性就大。如同一个吃饱喝足的人,往往不会盲目地屈从群体的压力而继续大吃大喝一样。同样,流行的服装款式则能在同层次的消费群体中轻而易举地大放异彩。阿希的线对比实验说明线的长度的差别越小,个人就越容易屈从于群体的压力,产生从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线的差距很大,被试一定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否定大家的判断。

其次,主体所采用的判断方式也影响从众行为的发生。在道奇的实验中,在公开条件下的从众行为量为30%,而在秘密条件下做出的从众行为只有25%。后者可以降低群体对个人的压力,以及对群体的恐惧感和紧张感。正如在一些评选活动中的表现一样,公开的表决,往往票数较集中,而无记名的匿名投票情况往往出乎人的预料之外。有的人屈从于某些群体或个体的压力,在公开表决人中缺乏坚持己见的勇气,而一旦改变选择方式,其效果自然大相径庭了。一般来说,封闭性的选择其匿名程度越高,个体独立性的行为选择就越多,自然,从众行为倾向就越来越少。

3.个体因素

个体的一些心理特点也影响从众行为的发生。有的人特别重视社会对自己的评价,有的人则无所谓。前者易发生从众行为,后者则不然。有的人情绪易波动,社会意识较浓厚,这样的人易发生从众行为。个体的智力水平,及自信心也与从众行为有关,智力水平相对较低且信心不足的人往往会在各种压力下产生从众行为。此外,在群体中的个体,其职务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经济的丰俭、自尊心的强弱,都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职务高,能力强,经验丰富,自尊心强的人,很少发生从众行为。

三、从众心理的利用

在从众心理支配下产生的从众行为,在某些场合下可以发挥其积极的效应。如遵守群体的规范,遵循社会的公德及秩序,维护传统的优良风尚,启发个体的主动积极因素等等。但是,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中,往往会体现出对社会,对群体的扰乱与破坏作用,如“同流合污”,放弃原则,为某些消极的社会风气推波助澜等等。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应该对从众行为扬长避短,倡导良好的行为方式。

1.管理者要在群体中培养良好的风气并形成一定的传统。

群体中的风气与传统对个体往往有着不同程度的行为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可以引导个体或群体行为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可以消除不良的行为方式,可以约束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并成为行业改良的参照标准。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中(如大多数人没认识到行为的不良后果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选择时),良好的风气与传统可以减轻反从众行为者的群体压力,可以坚定他们的信心及立场,不放弃原则,维护群体或社会的利益。

2.养成良好的群体规范及习惯。

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体,往往会将群体的规范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力图与大家保持一致的心理状态。这种群体规范的内化,可以约束,改变个体的行为方式,可以时刻提醒个体按照群体的规范及习惯去采取相应的行为方式。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大流”。为了与大家保持一致,个体必须遵守群体的规范,防止受到群体的排斥与惩罚。对于有良好规范及习惯的群体,这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然而对一个没有或缺乏良好规范及习惯的群体来说,它往往会导致个体独立性行为的增多,会造成背离群体的行为趋向,严重时还会引起群体的分解。

3.确立群体的正确目标,提高群体的内聚力。

上一篇:如何有效管理中途接手班级下一篇:海洋野外的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