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交通建设主力军

2024-05-14

当好交通建设主力军(精选6篇)

当好交通建设主力军 第1篇

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当好法治湖北建设的生力军

张 坚

2012年第8期 ——政治建设

李鸿忠书记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用较大篇幅阐述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努力建设法治湖北”的目标要求。这是省委根据科学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盼和社会环境新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湖北的具体实践,标志着我省民主法治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在推进法治湖北建设中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必须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争当法治湖北建设的生力军。明确工作方向,找准建设法治湖北的司法路径

人民法院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机器,肩负着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职能,应当在法治建设进程中争当生力军和排头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法治湖北建设纲要》,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坚持能动司法、为民司法、公正司法和廉洁司法,为促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履行司法职责、提供法治保障、营造法治环境。

(一)坚持能动司法,在服务发展大局助跨越上有新突破。一般来说,被动性是司法权的重要特征。因为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条文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面对经济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民法院如果一味地恪守司法被动的原则,就难以真正发挥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必须自觉将审判执行工作置于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中加以考虑,在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司法主观能动性,使各项工作始终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级法院要通过有效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党委中心工作,优化司法环境,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司法保障。要着眼于助推“两圈一带”总体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妥善审理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各类案件,认真审理涉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案件,着力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政法机关服务企业、营造发展环境六项措施,审慎处理涉企劳动争议、合同违约等案件,既注意保障困难企业正常运转,又切实保护职工权益,着力为服务企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对文化建设的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依法保护自主创新,促进科教兴鄂和人才强省战略实施,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要强化司法工作的社会责任担当,高度重视通过审判工作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向相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坚持为民司法,在服务群众需求保民生上有新突破。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富裕、更安全、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是建设法治湖北的应有之义。因此,司法必须始终坚持为民宗旨,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以人民满意为指向,通过依法调处案件,化解矛盾纠纷,丰富便民举措,尽力排忧解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为实现“十个确保”的目标提供司法保障。要依法审理、执行涉及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方面的案件,妥善化解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矛盾纠纷,及时保护和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着力抓好诉讼窗口建设,加大立案信访接待中心“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力度,加快在人民法庭和重点领域、行业、社区设置诉讼服务点的步伐,努力实现便民诉讼服务网络全覆盖。认真做好涉诉信访工作,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严格落实最高法院“四个必须、五项

制度”要求,尽最大努力做好明理释法和息诉息访工作。要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充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依法缓、减、免收诉讼费用,尽可能保障经济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和涉诉信访人员,帮助联系解决低保、推荐就业或申请发放救助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

(三)坚持公正司法,在提升审判质效促公信上有新突破。公正司法既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价值追求,也是法治湖北建设的重要目标。公正高效地审理好每一件案件,规范文明地履行好每一项职责,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各级法院、每一名法官义不容辞的责任。法官不仅要牢记法律条文,更要牢记法律精神、法律原则。要切实纠正就案办案、机械司法的错误做法,善于从国家、社会、人民的多维视角,着眼法律、事理、人情的有效融合,认识、把握和贯彻法律条文背后蕴含的法律精神、法律原则,从而将抽象的法律规范准确适用于具体个案,确保审判工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以开展“深化审判质量管理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监督指导,严格错案追究,全力主攻办案质量瑕疵这一长期困扰法院工作发展的“短板”问题,促进办案水平不断提升。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统筹推进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和审务公开,不断增强司法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确保司法权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要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高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进一步健全完善司法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深入推进司法委托评估、拍卖机制改革,切实防止司法不公问题的发生。要加大对下级法院的监督指导力度,通过发挥二审、再审职能,依法纠正确有错误裁判,切实维护司法公正;通过经常性地组织理论研讨、发布典型案例,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促进整体办案质量和工作水平提升。

(四)坚持廉洁司法,在增强队伍素质树形象上有新突破。法治建设能否深入推进、取得实效,不仅要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和民众对法律的信仰、遵从,更要靠法官高尚的道德品质、杰出的司法技能和清廉的职业形象。各级法院要牢牢抓住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和保证,努力推动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取得新进步。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广大法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神圣使命、永葆政治本色。要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法官适用法律、把握政策、化解矛盾、严格执法的能力,着力增强法官围绕中心,能动司法、服务大局的能力。要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三抓一促”、“三短一简”、“治庸问责”工作常态化、规范化,重点整治审判纪律、司法作风、职业道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继续坚持司法巡查、审务督察以及廉政监察员等制度,全面完成法官任职回避工作任务,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审判权、执行权的监督约束;坚持反腐败“利剑高悬”,严格执行“四个一律”要求、“五个严禁”规定和“执法问责六条”,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各级法院领导务必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始终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切实加强对干警的教育、监督、管理,确保法官队伍的纯洁性。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建设法治湖北的工作合力

司法虽然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绝不意味着它能够包打天下,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当前司法面对的社会纠纷背后,往往蕴涵着一些深层次、基础性的社会矛盾,仅靠法院单打独斗、孤军奋战,难以有效解决。只有在党委领导下,联合一切有效力量,集中一切积极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发展大局的职能作用。

(一)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共促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来,全省法院都在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联动化解矛盾、合力处置纠纷的工作机制。如,执行联动工作机制、涉诉信访处置机制以及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等等。这些都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破解人民法院工作困境的成功经验。在推进法治湖北建设的进程

中,各级法院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遇到区域性和全国性的重大案件,遇到涉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重大案件、敏感案件时,要及时向党委、人大汇报,积极争取指导、协调与支持。同时,要紧紧依靠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司法与行政的联动机制,有效应对单凭司法力量无法解决的难题。

(二)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共谋和谐。诉讼是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既要靠司法手段来解决,也要靠社会手段来调整。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司法环境下,我们必须走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相结合的道路。为此,必须积极推动专业调解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和其它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作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同时,推动构建政法、综治、维稳、信访等部门各司其职、综合协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的“大调解”格局,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强化裁判对市场行为的规制,共铸诚信。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诚信缺失,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完善社会诚信体系,是化解和减少经济纠纷、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措施。一方面,法院要在审理案件中支持、鼓励、保护守信者,依法制裁、惩罚失信者,明确规则,树立导向。另一方面,要深化执行威慑联动机制建设,积极探索以信用惩戒手段促使债务人自动履行义务,通过建立与金融信贷、工商登记、房地产管理、工程招投标管理、出入境管理、车辆管理等部门联通的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保障司法裁判确定的当事人权益能够得到及时兑现,推动社会诚信体系不断完善。

(四)积极推动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共建平安。司法权是国家实施社会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当有所作为而且责无旁贷。必须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通过加强少年审判、参与跟踪帮教、规范监外执行、完善社区矫正等形式,促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通过参与重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建立重大案件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摸底预警;通过加强司法宣传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促进形成良好道德风尚;通过加强司法建议工作,促进有关方面更新管理理念,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层次。

(五)拓宽司法与社会的互动渠道,共创法治。人民法院要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为,必须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加有效地发挥司法对社会生活的指引功能。为此,全省法院要坚持通过以案说法、庭审直播等方式,积极参与 “六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人民群众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守法定行止,养成依法维护权益、理性表达诉求、履行法定义务的良好习惯。要着力健全民意沟通表达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法院工作,努力形成全社会信任司法、尊重司法、依靠司法、支持司法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当好交通建设主力军 第2篇

全省“转型跨越杯”劳动竞赛启动

金道铭出席主会场启动仪式 郭海亮任润厚讲话

(记者李彦斌)3月1日下午,“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全省“转型跨越杯”劳动竞赛启动仪式在省城主会场和各市分会场同步举行。省委副书记金道铭出席设于山西体育场建设工地的主会场启动仪式,并为有关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部授“山西省工人先锋号”旗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郭海亮,副省长任润厚出席并讲话。

郭海亮代表省总工会向奋战在全省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广大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省总工会、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开展的“转型跨越杯”劳动竞赛活动是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省“两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工人阶级建功立业的动员令。实现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是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省人民的共同事业,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按照《山西省总工会关于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决议》的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迅速在全省掀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新高潮。

郭海亮强调,要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转型我争先,跨越我奉献”主题竞赛活动。围绕加快工业新型化,在重点产业、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大力开展“谋跨越促转型立功竞赛”、“七比一创”等劳动竞赛活动。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劳动竞赛活动。围绕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大力开展区域发展劳动竞赛活动。围绕加快推进城乡生态化,广泛组织动员职工参加“节能减排达标竞赛”、“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以及“五小”、“十个一”竞赛等劳动竞赛活动。要紧紧围绕高端产业、高新技术、高精产品和重大科技专项等领域,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组织开展“百万职工提建议,百万建议促转型”“人人一个好点子”合理化建议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自主创新实践,鼓励职工岗位成才,争做“创新能手”,争创“创新示范岗”。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师徒帮教、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掀起职工学技术、比技能、创一流的热潮。要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积极推动劳动竞赛向非公有制企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拓展,力争活动覆盖所有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各级劳动竞赛委员会,完善竞赛组织领导体制。完善劳动竞赛考核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职工群众参加,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任润厚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尤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省各级劳动竞赛委员会、各级工会组织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开展各种劳动竞赛活动,不断拓宽竞赛领域,丰富竞赛内涵,创新竞赛方式,推动竞赛活动深入发展。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广大职工踊跃参加竞赛活动,充分展现了我省工人队伍识大体、顾大局,爱岗敬业、建功立业的时代风采。深入持久的劳动竞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职工队伍的劳动素质,激发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形成了比学赶超、勇争第一的社会氛围,为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实践证明,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是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有效载体。

任润厚对开展这次“转型跨越杯”劳动竞赛活动提出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确保整个竞赛活动按要求有序推进;各级劳动竞赛委员会、各参赛单位要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做到方案周密、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确保竞赛活动赛出质量、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省总常务副主席高凤平主持启动仪式。

来自重点工程建设单位的代表和工业战线、农业战线、科技战线的代表分别作表态发言。

当好交通建设主力军 第3篇

青春有梦学以致用

年轻人总是朝气蓬勃的。刚刚大学毕业的单晓飞怀着梦想来到了农村山区的最基层, 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推动地区发展做一些实事, 实现自己的价值。作为村支部书记助理, 在平时协助村干部开展好村务工作以外, 还积极为村里事务的发展献言献策。位于北京西郊的雁翅镇像其他北京市郊的区县一样, 虽然不像市区那样有高耸宽敞的楼宇街道, 繁华的商务中心和熙攘匆忙的人群, 却有着秀美怡人的山川景色、清新的空气和丰富的瓜果。俨然是繁华都市脚边的一处世外桃源。坐拥这一片田园风光, 村里干部自然要重视当地的旅游开发。在村干部的统一部署下, 单晓光把所学专业知识和地区实际结合起来, 积极了解情况, 把促进地区民俗旅游工作作为自己在本村工作切入点, 针对本村民俗旅游发展不足的现实, 积极着手了解情况, 提出改进措施, 在原有古村落观光旅游的基础上, 开发以植树、干农活、挑水比赛等体验活动为形式的体验式乡村旅游。此外还帮助村内5户农家乐改善接待环境, 开设免费预订电话, 提供咨询服务, 担任村义务导游员,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游客来了留不住的问题。为增加游客数量, 还通过同学与九十度纵深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 为本村引入长期团队游客, 三年来, 游客量从每年500余人次增加到1500余人次, 还有不少香港和国外的游客慕名而来, 现在民俗旅游接待户每年获得旅游收入5万余元。

2009年4月, 镇党委组织大学生村官对全镇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调研, 深入挖掘雁翅镇的旅游发展优势, 集众人之力为全镇旅游发展建言献策。恰好这个调研和单晓飞所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联系紧密, 领导安排完任务以后, 单晓飞就积极着手准备, 首先是回学校查阅相关资料, 参考了十几篇关于乡村旅游的论文, 然后回村里广泛收集资料, 将视角放在全镇旅游产业的发展上, 着手调研, 深入思考, 完成了题为《雁翅镇旅游资源优势及开发策略》、《雁翅镇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及其策略》、《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的调研报告, 为如何立足区位优势深挖特色资源, 发展全镇民俗生态旅游提出了可行建议, 受到镇党委的充分肯定, 在随后召开的大学生村官论坛上, 作为优秀篇目以PPT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获得了广泛认可。

不骄不躁面面开花

在全镇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为丰富基层党员学习内容, 提高基层党员知识水平, 镇党委组织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宣讲小分队, 深入村庄巡回开展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 单晓飞是第一批宣讲队员之一。作为镇宣讲小分队的主要成员, 为将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地区发展的好思路好点子, 他主动和队友们一起入村巡回宣讲, 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精心备课, 把专业知识和地区实际结合起来, 将民俗旅游发展和果树栽培管理等知识与技术传授给群众, 受益群众达600余人次。“在这过程中, 我逐渐体会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真正含义, 对‘天生我才必有用’这句话有了更深的领会和理解。”

由于平时工作表现突出, 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期间, 镇党委应饮马鞍村党支部的请求, 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和村官的能力倾向, 研究决定推荐单晓飞参加饮马鞍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竞选。由于在入村宣讲活动中的表现获得了饮马鞍村党员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在2010年1月8日的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上, 全票当选为饮马鞍村党支部组织委员。但单晓飞没有因此而骄傲不前, 而是继续思考怎么进一步发展村里事业。饮马鞍地处永定河南岸谷地, 四面环山, 景色清秀, 环境幽雅, 是盛夏避暑的好地方, 也是书画爱好者天然写生的理想胜地。当选后, 为了能将专业知识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 为村庄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他结合实际, 协助领导策划了“胜日寻芳饮马鞍书画节”活动, 以书画聚群贤, 以文化立形象, 为饮马鞍开发成为京西休闲写生胜地做铺垫。通过书画节活动,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饮马鞍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及旅游资源, 提升了饮马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为饮马鞍留下了独特的人文资源, 营造了书画爱好者和写生画家需要的独特人文氛围, 为打造京西休闲写生胜地做好前期工作。

在被借调到镇组宣纪办公室开展工作期间, 他认真学习宣传业务知识, 迎头赶上,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担负起编校学习实践活动简报、统计各类数据、撰写周汇报、阶段总结和活动总结的责任, 协助做好日常宣传信息的撰写和报送工作。在镇里创办的《雁翅新农村》、《鸿鹄之翼》刊物中, 他主动承担起编辑的责任, 积极调动大学生村官发挥聪明才智, 带头学习、带头创作, 先后编发了《雁翅新农村》86期、《鸿鹄之翼》12期, 散文、诗歌、调研报告等70余篇。单晓飞所撰写的大学生村官活动信息, 多次被首都文明之窗、区政府网站和《京西时报》采用。为了将村官的智力成果得以保留, 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材料, 他在镇领导的指导下, 将大学生村官通过调研活动所形成的调研成果以及创作作品编辑成书, 通过文联印刷成书3000册, 书名为《七彩雁翅》。整个借调期间, 单晓飞没有因为离开村里原有工作而懈怠、抱怨, 而是用心处理好每一件眼前的工作, 并争取做到最好。

志同道合无悔青春

大学生村官联谊会是全镇大学生村官在镇领导的组织下成立的组织, 是大学生村官互相交流的一个平台, 也是组织大学生村官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载体。2010年3月大学生村官联谊会换届选举上, 单晓飞当选为村官联谊会副会长, 担任该职务以来, 协助镇党委为全镇大学生村官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与全镇大学生村官加强沟通交流, 为他们提供方便, 给大家鼓气加油, 共同努力做好日常工作。从担任副会长以来, 也接手了镇刊《鸿鹄之翼》的整体设计, 为了办好这一刊物, 他和团队其他成员共同努力, 对《鸿鹄之翼》进行创新, 不仅设计出了简约大方, 清新亮丽的新版面, 还加入了新的版块, 使内容更加充实。为丰富大学生村官文艺生活, 还组织全镇40余名大学生村官在乡村青年社举办“温馨中秋·雁翅一家亲”联欢会, 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 切实增强了大学生村官的凝聚力。在开展的“传承五四精神, 弘扬爱国情怀”和“倾听老党员讲述革命史”等主题教育活动中, 还组织其他大学生村官一起采访建国前老党员, 聆听革命故事, 让大家受到红色教育的同时, 丰富了村官的文化生活。

当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力军 第4篇

明确县级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我省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标看文化馆的主力军地位。创建目标明确提出三个重点:一是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二是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初步建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三是进一步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从群众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热切期盼看文化馆主力军的作用。建湖县全县目前人口80万,下辖11个镇(区、街道)。近几年全县文化建设步伐加快,文化阵地在急剧扩展,目前县城公共文化用地近250万平方米,镇(街道、区)均达到1万平方米以上。每年节庆活动200多场次,“三送”活动3200多场次,业余文艺团队40多个,各镇(街道、区)都有特色文艺团队。

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思维和途径

文化馆履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篇大文章,必须把思维放活,眼界放宽,文化内涵扩大,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文化服务活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挖掘潜力,优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抓好地方文化特色,开展文化服务。建湖县是全国杂技发祥地之一,也是传统淮剧的故乡。我们利用这两张文化特色牌做好文化传承、传播服务。定期举办“淮剧艺术周”“淮腔淮调大家唱”“淮剧艺术沙龙”等活动,使群众欣赏专业水准较高的演出,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传承和发展了 “淮杂”艺术。

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文化服务。坚持“有为有位”的工作理念,为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做好文化宣传。组织文艺创作力量,编创成小戏(品)、歌舞、表演唱到群众中宣传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通过巡回展览、板报画廊、宣传车、过街横幅等手段造浓氛围,加深广大群众对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文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好友谊使者,让外界了解建湖、喜欢建湖、融入建湖。

贴近群众所需所盼开展文化服务。做好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必须要做群众的贴心人,要迎合群众口味,掌握群众生活规律,捕捉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开展文化服务活动。为此首先要认真研究群众文化活动计划和安排,按观众人群分类,对学生、居民、农民、企业职工等不同人群要有针对性安排。

搭建平台,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辐射

建好文化分馆平台,开展文化服务。“文化在于活动,效果在于联动”,文化馆和文化站之间建立总分馆制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在适应新常态,建立新机制上有所作为。建立台账,对全县范围内县城、镇(区)、村(社区、居委会)三级文化机构的文化专干(兼职、志愿者)的人力资源、文化特色的品牌资源及不同类别的阵地资源进行调研摸底,建立资源库台账,便于统筹。做强总馆,要把总分馆制建得有活力、有实力,把县域内的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突出社区文化亮点开展文化服务。面对新社区、街道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文化服务规划,不但要把新建社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范畴,还要不断加大社区文化服务的力度,调整服务规划。正在付诸实施的“三年行动计划”和即将制定的“十三五文化建设规划”要把社区文化服务内容放在相应的位置,要拿出实施意见。

发挥软件功能建设,开展文化服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提速发展,文化建设搭上快车道。我们要踩上节拍,把数字文化馆建设好,利用好。要建好平台,添置一流的设备为数字中心提供安全保障,设置专职的岗位为数字中心提供运转保障。要用好服务平台,对外做好信息资源的搜集,对内做好信息资源的服务,要保证四级网络的高效联动,县(支中心)——镇(街道、区)分中心——村(社区)网点——户是一个享用数字化资源的共同体,县馆(支中心)有责任有义务指导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提供优质文化产品资源,保障广大群众快速、高效享用文化资源的权益。

当好农村金融主力军 奏响服务 第5篇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农合银行改革发展纪实(上)

[福建日报]2011-08-30字体显示:大 中 小

60年风雨征程,60年改革发展。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系统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创业、改革、发展之路。

成立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掀开农信社改革发展新篇章

从1951年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在福州市新店乡试办全省第一家农村信用社起,农村信用社很快成为农民摆脱贫困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力量。随后,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艰苦创业、六七十年代的跌宕起伏、八九十年代的改革探索阶段。1996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当年底,我省农村信用社正式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之后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及管理工作先后由人民银行、银监局承担。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信社开始了新一轮改革的探索。根据国务院部署,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人民政府管理,由省级人民政府全面承担对当地信用社的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2005年7月,省政府成立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全面履行对全省农信系统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标志着全省农信社改革与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掀开了农信社改革发展新的篇章。

“只有不断改革,加快发展,才能赢得先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鄢一忠接受采访时表示。

农信社交由省政府管理6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人行、银监、财政等有关部门支持下,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团结和带领农村信用社系统1.8万名从业人员,以服务跨越发展、服务“三农”、造福民生、奉献社会为己任,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实现了从“丑小鸭”到“金凤凰”的完美嬗变。

今年8月27日,我省农信社在成立60周年之际迎来了历史性的突破,各项存款达2015.05亿元,成为福建省第4家存款突破2000亿的金融机构。今年1—8月份,农信社系统的存款增量达288.98亿元,比年初增长16.74%,存款增量和市场份额增幅均居全省银行业机构第一位。

农信社 农商行 农合行三位一体

各项主要指标年均增幅20%以上

农信社交由省政府管理后,为了支持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省政府先后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闽政办〔2005〕158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抓紧落实扶持政策确保我省农村信用社专项中央银行票据顺利兑付的通知》(闽政办〔2007〕157号)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要求取消一切不合规、不合理的限制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政策规定,允许涉农部门和单位在农村信用社开立存款账户,允许将各类涉农资金通过农村信用社管理和发放,允许财政预算外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同时出台帮助农信社完善固定资产确权手续、支持农村信用社处置抵贷资产、清收公职人员拖欠贷款等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通过多种支持方式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以达到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申请发行和兑付的要求,等等。

去年1月,省委决定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党组织由市、县(区)党组织领导转为省联社党委垂直领导,标志着我省农信社系统党建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实现农信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强保证。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新一轮农信社改革的6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创新的6年,是发展腾飞的6年,是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突破的6年。”业内人士表示。

农信社交由省政府管理6年来,我省农信社系统开拓进取,深化改革,强化服务,规模日益壮大,资产质量提升,盈利能力日益增强,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发展提速。6年来,全省农信社总资产从650.8亿元增加到2443亿元,增长275%。各项存款余额从557.19亿元增加到2015.05亿元,增长261.65%。各项贷款余额从415.8亿元增加到1348.47亿元,增长224.31%。实现各项收入491.36亿元,账面利润124.44亿元,净利润87.05亿元,累计缴纳各项税金41.1亿元。各项主要指标年均增幅均在20%以上。

——质量提升。资本充足率由负转正,从2005年底的-0.07%上升到16.26%,名列全国农信系统第一。拨备覆盖率从15%提高到324.01%,名列全国农信系统第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占比从2006年底的16.73%下降到1.39%,资产质量名列全国农信系统第二。

——服务有效。营业网点1800多个,占全省银行业网点三分之一强,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同时布设小额支付便民点8553个,覆盖建制村超过50%,布设量及覆盖率均居各银行机构之首。每年发放占全省65%以上的农户贷款,全省40%以上农户获得信贷支持。发放的授信500万元以下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省金融机构的30%以上。成为服务“三农”、建设海西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形象改善。由于实力提升、质量提高、科技强化、服务优化,队伍素质、精神面貌大大改观,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提升,农信社的形象大为改观。

“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之所以能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亲切关怀,得益于各级党政、人行、银监、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大力支持,得益于全体员工的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鄢一忠说。

数字见证辉煌。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全省农信系统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的过程。

经过6年来的改革发展,我省已建立起农信社、农商银行、农合银行三位一体的格局。

先后组建了闽侯等67家统一法人的县级联社(其中,在全国率先采取股份制的形式组建了柘荣县农信联社),组建了晋江等3家农村合作银行,组建了全国首家地市级统一法人联社——厦门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上杭、莆田、福州、泉州、漳州、三明、南平、石狮等8家农商银行先后开业,厦门、宁德、龙岩、福清、平潭等农商银行正在筹建中。全省各家行社都进行了增资扩股,大大增强了资本实力。

“改制不改向,支农本色不变,改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我们会沿着这个路一直走下去,始终做农民的贴心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严正说,农信社、农商银行、农合银行股东在当地,员工在当地、贷款投放在当地,税收缴纳在当地。农信社改制后,它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联系更为紧密,可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经过不断改革后,各市县联社、农商银行、农合银行建立了有效的决策机制、经营机制和约束机制,确保科学民主决策、高效落实执行和有效管控风险,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自身特点的法人治理结构。

创新推出特色金融产品

倾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深化改革,激发了农信社的经营活力,实现自身发展,也增强了服务海西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服务福建跨越发展,我们农信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鄢一忠的战略构想中,服务海西建设和福建跨越发展已经融入农信社系统的日常工作。

今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积极担当海西发展的“金融动力”。

鄢一忠理事长接受采访时说:“《规划》明确提出要做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全省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农村信用社作为以县级法人机构为主要形式的金融机构,无疑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数据显示,在全省58个县(市),有30家农信社存款总量排名第一,50家排名前三;贷款总量有26家排名第一,49家排名前三。充分说明了农信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渔业生产是东山县的支柱产业,但又是弱势产业。东山渔民大多数仍在使用木质渔船,吨位小、抗风能力差。曾有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渔民,想采取合股的形式,或购或造大马力钢质渔船,来提高效益和安全系数,却苦于资金短缺。

东山县农信联社有关负责人说:“为破解渔农融资难题,我们与海洋、保险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积极协调,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钢质渔船所有权抵押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渔民资金需求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省农信社支持海洋经济的贷款余额近60亿元,下一步将突出支持海洋新型产业发展,推动福建省海洋产业的加快发展。

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信社通过支持“一村一品”,带动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走进清流嵩口沧龙村,一口口标准化鱼塘跃入你的眼帘,不时看到鱼儿在水里嬉戏,一派喜人的景象。近日,龙峰养殖公司采取“信用+财产”抵押方式,得到了清流县农信社的55万贷款支持,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该村已发展淡水鱼养殖400多亩,全村养鱼年收入600多万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快富典范村。渔民陈志仁兴奋地说:“我们村能致富,要记上信用社一大功!”此外,清流县农信社还支持了花卉苗木、淡水鱼、黄羊、豆腐皮等一大批农产品品牌,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各类专业村62个,占全县总村数的60%,从业农户近2000户,70%的农户都有一项快富的特色农业发展项目。

各地农信社立足当地、服务县域的积极作为,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清流县委书记梁奕章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信社是我们当地百姓的银行,税收缴纳主要在当地,主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我们一定支持!希望农信社要发挥好自身灵活的优势,取得更大的发展!”武平县委书记王建生在与农信社座谈中表示,农信社与农民的联系最为紧密,要全力支持农信社发展。

涉农贷款实现“三个高于”

奏响服务“三农”最强音

在福建,农信社系统是全省法人机构最多、从业人员最多、城乡分布最广泛的金融机构,被农民群众誉为“根植大地的银行、遍布城乡的银行、服务‘三农’的银行、造福民生的银行”。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始终和“三农”血脉相连,根在“三农”,优势在“三农”,真正发挥了支农主渠道和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6月,又到了竹荪开采上市的季节,平日冷清的顺昌县大历镇又热闹起来,菇农们忙着采摘、烘烤、包装,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我家今年种了3亩竹荪,每亩纯收入可达5000元,我要感谢信用社让我走上致富路。”大历镇秀吴村菇农张晓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像张晓平这样的农户不胜枚举。据悉,福建省已有301万户农户获得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占全省农户数的43%。同时,全省农信系统大力推动信用村镇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为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创造条件,已创建“信用村”3063个、“信用乡镇”123个。

在农信社的资金支持下,全省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园艺、林竹、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和水产品、畜牧、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花卉、笋竹、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得到长足发展。

2007年从漳州师范学院园艺专业毕业的漳浦姑娘林小莉,现在已经是拥有2000多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的福建永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了。“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园艺场,缺乏扩大种植规模的资金,多亏了漳浦农信社的贷款,帮助我们建立起了新的温室,还引进了水培花卉技术。”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林小莉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农信社。

截至2011年7月,漳浦县农信社共发放花卉贷款1897笔,金额超亿元,在农信社资金的支持下,花卉业成为漳浦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多年来,我省农信社不断创新担保方式,丰富金融服务品种,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海西新农村建设。据了解,近年来,涉农贷款实现“三个高于”,即全年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水平,实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数据表明,农信社贷款重点投向“三农”,发放给了广大农户。

在深化改革中,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始终坚持以改进支农服务为首要目标、以转换经营机制为手段,始终坚持贷款重点投向“三农”和广大中小企业,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

打造学习型组织

把人才引导到干事创业中去

“人才是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建设现代金融企业,就必须加强人才学习力建设,这样,才能让农信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鄢一忠指出,省农信联社成立后,加大投入,抓好培训,优化队伍,提升素质。

省农信联社高度重视、着力推进学习型机构建设,将教育培训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了全员学习日制度,先后举办高管培训班,组织地区联社进行学习交流,编撰员工应知应会知识读本。推动全员参加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不断提升员工素质。要求50岁以下男员工、45岁以下女员工必须通过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以考促学。至去年末已有71%必考高管人员和61.19%的必考员工通过省联社规定考试。

今年以来,一场大规模的针对营业网点负责人的培训在福州展开,省联社分十批统一组织对基层1800多个网点负责人和中层干部进行每期8天的培训,大力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基层负责人素质,带动一线员工队伍素质的提升。8月开始,四期针对一线新员工的培训也紧锣密鼓地开展。

同时,省农信联社公开招聘部分县市主要高级管理人员推荐人选,公开竞聘联社机关处长助理等管理人员,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去年成功举行长泰、云霄联社主任和省联社3个中层管理岗位公开竞聘,今年再次通过公开竞聘选拔武夷山、漳平、建阳联社主任和省联社4个中层管理岗位。此外,每年都公开、公平、公正地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优化了员工队伍结构。近日还出台了薪酬管理指导意见,强化增收靠增效、收入凭贡献的薪酬分配观念,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

“农信社改革越深入,机制转换的要求就愈加迫切。深化改革,必须着力转变不适应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要建立健全激励有效、约束严格、权责明晰、惩罚分明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优胜劣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工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引进、培养、任用与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构建起与金融竞争要求相适应的经营机制。” 鄢一忠深有体会地说。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全面推行绩效考核,通过强化对规模、质量、效益、安全指标的考核,建立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机制。每年评出经营管理十强、业务增长十佳。同时,制定完善160多项规章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成立稽查大队,加强稽核审计工作。针对高风险联社,出台奖罚并重政策,强化督导,扶持高风险社化解风险。建立高管人员风险保证金和员工操守基金制度,有效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要引导党员干部把心思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到推进发展上、把功夫下到履职尽责狠抓工作落实上”,鄢一忠指出,“同时做到激励和约束相结合,在制度安排上及时跟进,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依靠制度来治理庸懒散。”

近两年来,省联社党委先后对41位表现出色的高管人员给予提拔任用。同时,对10名违规违纪以及不作为、不称职的高管人员给予撤免职处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自去年初省委批复全省农信社系统党组织垂直管理以来,省联社党委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建立健全了党的基层组织,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明显加强。同时结合中组部、中宣部和省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开展“争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示范行社”活动,进一步梳理、规范、拓展、创新、提升,努力实现“金融品种全、覆盖范围广、服务质量优、业务发展好、管理水平高”的目标,全面提升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数据显示,在党委垂管的短短一年半时间内,各项业务实现大发展,存款增长48.63%、贷款增长43.74%,资本充足率上升7.9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占比下降2.96个百分点,利润增幅达到104%。

当好交通建设主力军 第6篇

在工作中,当和同事们一起巡检时,时时刻刻都让我体会到责任之重,责任之大。正

如一个同事告诉我:“这一套价值几个亿的设备现在归咱俩负责,我们得做到万无一失,你得把它当做自己的孩子,要去呵护他,为他负全责”。这些同事也是我的师父,他们教我巡检,教我坐中控,在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他们的认真负责,巡检时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种异样的声音,中控调节时,先确认后操作,多思考,看趋势。所有种种,都是我在看到的企业基层员工在公司转型中呈现的工作状态。

我自感很庆幸,在我来的这个时候,公司已完成所有建设,各项技术设备也已投产,我也来到了技术先进的干熄焦车间,集团公司也处在由煤炭企业向煤化工,精细化工发展的转型期,而,作为集团公司煤化工的重点企业,也在蒸蒸日上。

然而,当前焦炭市场缩水给公司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也对集团公司的转型产生不利的影响。有研究表明,金融危机的冲击只是一个表象而已,焦炭市场的缩水是钢铁行业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国家在奥运之前关闭了大批的落后小高炉,一些大型的钢铁企业储备焦炭,建立自己独立的焦化厂,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又限制钢铁等高耗能企业的产能扩张,使得钢铁行业受到影响并波及到焦化行业,与此同时,上游焦煤价格仍在高位徘徊,焦化产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也迫在眉睫。对于节能减排工作,不能只是简单的考虑为减产,节能减排是国家对企业向环保型企业发展的一个要求,同时又是公司向节能环保型企业发展的一个契机,借此契机,我们可以利用合理的管理调控和先进的技术支持,在保证产量不减的情况下,降低煤炭利用量,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对的节能减排,在管理调控上应该建立一种评价体系,例如,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生态效益理论以及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理论为基础,借鉴平衡计分卡思想,在明确节能减排绩效评价内涵的前提下,为企业设计出一套基于节能减排视角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在平衡积分卡中,将企业节能减排的评价目标分解为节能减排的观念维度、组织维度、过程维度、财务维度等递阶驱动的评价体系框架,由节能减排的观念与组织维度、过程维度、财务维度、综合绩效维度4个模块构成的企业节能减排绩效评价体系的逻辑模型,支撑起整个评价体系。借鉴已有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指标选取的原则,将这4个一级指标模块分解为各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进行细化,通过加权评分的方式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评价,这需要公司建立专门的节能减排评价部室进行评价工作。通过评价,结合调度等部室,对各车间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

另外,在工艺技术上进行优化,也可以降低原料的利用量,以降低成本。比如,大学时,我曾经了解到,在装炉前,有一种煤调湿技术,即将炼焦煤在装炉前去除一部分水分,使配合煤水分稳定在6%左右,然后再装炉炼焦。具有改善焦炭质量,降低炼焦成本,节能环保的优点。在我们公司,可以通过导出少量的干熄焦的干熄炉出口循环气,使其与配合的湿度较高的煤在多管回转干燥机内进行换热,使湿煤的水分降低到6%左右。而且,当前这种工艺已比较成熟,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可以为企业降低大量能耗。通过类似的技术优化,可以让我们从源头上来降低对煤炭的利用量,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公司另一个重点就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个公司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员工对公司的爱,员工只有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才能保证公司的稳步发展。然而,对于员工来说,只有能感受到公司给予的幸福感才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这种幸福感,用最朴实的话说就是工资待遇问题,因此公司建立了健全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使员工的收入与企业的效益挂钩,工资分配更多的向一线操作工,低收入群体倾斜。在公司为员工谋福利的同时,我们员工就应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奉献给公司,要有一种“公司是我家”的强烈归属感。

有一次,看公司与另一公司的篮球比赛,且不说比分如何,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的员工在看比赛,这样员工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对公司的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公司员工凝聚力的体现,所以,如果当开展这种车间之间或公司之间的比赛时,不应只是参赛者在参与,应该组织本公司或本车间其他员工进行现场加油助威,增加他们对公司或车间的归属感。

上一篇:我是一片树叶树叶童话作文500字下一篇:积极的心态很重要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