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论文

2024-07-05

如何探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论文(精选6篇)

如何探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论文 第1篇

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

论文摘要: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缓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真正的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就要首先从词汇入手,让学生打好英语写作的基础,制定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写作教学大纲,把第二课堂作用充分发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地完善各种考试制度,将英语写作教学排放在与精读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投入相同的经历,让英语写作教学始终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一、存在问题

(一)学校教材。从教材方面说,近些年来随着多套大学英语写作教材的出版发行,各所高校英语写作教材通用的现象有所避免,但是编者没有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有所差异的情况,所编的教材不能适合不同层次阶段的学习者。有些写作教学内容只是精度教材的附属,缺乏系统性,学生学习起来也是不得要领,真正写作的时候会感觉力不从心。另外,有些高校对写作教材的选定只是注重是否全国统编,编者名声如何,获奖情况怎样,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二)学生情况。通过教学发现,学生的英语写作基础较差,许多学生对写作有畏惧感,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词汇和语法。在写作的时候由于词法和句法的错误使用,往往会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1、词汇量少,相同的中文意思找不到不同的英文说法;2、句式单一,不会使用复合句;3、大量使用口语,降低了文章的整体水平。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付出很大的努力,要比听说阅读能力的提高困难许多,学生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然后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然不会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三)教师教学。在大学校园里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就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师资力量短缺。近些年来全国的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而高校英语师资力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其扩招速度远远高于师资力量的补充,这就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师授课任务越来越重。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只是注重精读和语法的讲解,对待写作课程只是一带而过,教师工作量大,批改作文又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因此教师往往对写作教学产生了懈怠。

(四)考试体系。不可否认,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曾经极大地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社会各界和学校本身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近些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却成了英语教学继续前进的绊脚石。四、六级考试在很多方面被误用:教育管理部门按照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来给各高校排名,这就引起了各个高校之间的盲目攀比;学校方面把四、六级考试成绩和教师的教学业绩放在一起考核,教师不得不按照考试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大量的做习题,只注重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而不在乎学生在题海战术里究竟掌握了什么。四、六级证书又与学生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挂钩,这就导致学生每在四六级考试之前就开始逃课,原因是他们认为教材的内容和考试没有联系,不如用这个时间多做做四、六级题目,增加考试通过的可能性。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对英语技能的掌握,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

二、解决对策

(一)学校教材。要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我们应该加大力度研究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从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大学生的需要编写出全面系统、条例清晰的写作教学手册,坚决杜绝把写作内容作为精读教学的附属品的做法,根据各高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开设写作课,并且要对写作教学的授课时数做研究论证,保证学生在固定的写作学习时间内可以系统地学习写作理论和进行写作训练。

(二)学生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在主体位置,要想掌握大学英语写作技巧,学生首先就要从思想上领悟到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师授课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及时改正教师在批阅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并且要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三)教师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同时也要不断积累自己的写作知识,加强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便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学习,为学生的写作学习创造有利条件,教师只有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才能更加好地服务于英语写作教学。教师要认真评阅学生的作文,不可以过于笼统,让学生发现不了问题的所在。如果有必要,教师还要对学生改过后的作文进行重新审阅。高校方面要做到一方面保证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方面又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他们搞科研,为大学英语教育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大学写作教育任重而道远,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问题,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有一颗热爱探索的心,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而努力奋斗。

(四)考试体系。要想改变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就要从根本上不断改革与完善考试体系本身。现在不少专家已经对四、六级考试的发展

达成了共识,也提出了一些大胆的设想:一是让四、六级考试功成身退,再没有四、六级考试一说;二是让四、六级考试成为社会化的一种考试,不再与大学英语教育有任何联系;三是增加考试的主观题目,大大减少考试的客观题目。一些高校现在已经开始改革考试制度,但考试制度能否得到彻底改革教育部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结束语

要想真正地提高高校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就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从学校教材、学生情况、教师教学方法、考试体系四方面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从这四方面出发彻底解决阻碍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社会各界的辅助作用。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地解决,而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会取得实质上的飞跃。

如何探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论文 第2篇

广东东莞张持

应语文生成群吴正兵老师的邀请再次来到生成课堂Q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主要谈谈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论据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问题,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的内容基本上是鄙人拙著《高考议论文高分策略》摘录的(《议论文高分策略》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敬请大家批评吐槽!下面我们开始。我们欢迎各位参与,也期待各位将我们的宣传也转到您熟悉的群里,欢迎您的伙伴参与我们的讨论,让我们和你们一起共同学习和进步!

叶圣陶先生认为,发议论的人于表示判断之外,还要“说出所以得到这判断的依据与路径来”。而这判断的依据与路径,就是我们所谓的论据。论据就是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作者阐述自己观点的理由。论据为论述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和论点有内在的统一性。如果论据与论点不一致,不但论述不了论点,而且会妨碍文章思路的连贯性,破坏文章结构的完整性。

为了更好地认识论据,我们先要了解其特点。老师都很清楚论据首先要真实;其次要准确、可靠;再次,一定要有一定的代表性。

事例的因果含蕴推阐得正确,审核得得当,不然就不配做议论的依据。也因此,虚构的事实是不能够作为议论文的论据的。

准确、可靠是论据的最基本要求,不准确、不可靠的论据必然会影响到论证的质量。论据不准确,是一种硬伤。就是准确的例证,也要精选那些最为突出、最为鲜明、最具雄辩性的点去论证我们的观点。据运用时要注意它是不是有代表性,是不是孤立的。如果不具备典型性,不具备代表性,就属于孙绍振教授所说的“孤证”,论述也就失去了可靠的基础。

从性质上看,论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具体的、个别的;一种是普遍的、概述的。孙绍振先生认为:“按议论文最严格的要求,那就是特殊的事例与普遍概括的结合,力求在时间上、空间上有最大的涵盖面。”因此在运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运用这两种类型的论据。

但在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论据问题可以分为为论据本身的问题,以及学生在运用论据时出现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论据本身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种情况:论据素材陈旧,论据不典型,论据是虚构的等情况。

1.论据素材陈旧

我们同学在选用素材的时候,由于积累不丰厚,加上考场作文的紧张气氛,往往想不到比较新颖的例子,就只能选择比较陈旧的素材来作为自己的论据。这是初学写作时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常见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再次就不啰嗦了!

2.论据不经典,没有代表性 议论文的论据要有典型性,至少能代表一种类型的社会现象。而我们很多同学在选用论据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要求,一般如果会选择发生在自己、同学、父母等身上的事作论据。而这些事又没有典型性,不具代表性。

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

一个高三生每天焦头烂额地与题海作战,成绩名列前茅。在其他人看来,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他的学习很成功,可是,他有一个缺点——他没有理想,他只知道死做题,在不做题的其余时间里他会感到前途迷茫,他充实不了自己,只能通过湮灭在题海中来掩盖自己对前途的迷惑,他也不主动参加各种活动释放自己,他的心目中只有“高分”、“状元”与“金榜题名”,他没有任何的兴趣爱好,这时,我们难道还会把他当作成功的人吗?

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一个被学习摆弄的“做题机器”,他的心灵似乎处于空洞的状态,他似乎生活得很充实,可他只有外壳,空洞的外壳,他没有思想没有信仰,看到这样的人我们会不寒而栗,社会怎么会接纳一个连思想都没有的人!他就像一台坏了的机器,时时刻刻在来回摆动,可它是没有目的的摆动,做的都是无用功!

不经典、不具体。

这是一个高一的孩子写的《拥有信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的一段。客观地说,这位小作者运用论据论述分析的时候,还是做得非常好,特别是后面的论证过程,做得很好。但第一段中的论据没有代表性,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如果我们稍作修改,将一个高三生,改为某类学生,就不同了。由个体拓展到群体。我们可以表述为:有一类学生每天都只是在题海作战„„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他们没有理想„„他们心中只有“高分”„„

这样修改后,论据就从“点”上升到“面”的层面上来,这种类型的人是有的,而且不只一个两个,而是一类。这样论据就有代表性了。

3.论据是虚构的,没有说服力

我们同学在运用论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有一定的观点,但苦于找不到相应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于是有不少同学就想出一个奇招:编。

也就是编造虚构的故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相信我们老师也见到不少。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人无完人,因此我们可以凭借更多的汗水去获得更多的收获,正如我们司空见惯的例子:A是一个聪明的孩子,B是一个被大家欺负的笨小孩。A读书时上课不用心,B则是努力学习到深夜。后来,A一落千丈而B考入了重点大学。这个例子在我们周围时有发生,在伟大人物身上也不例外。因而,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世界是公平的,我不比别人差。”

我们且不说这个论据能不能论证“我们可以凭借更多的汗水获得更多”,或者“世界是公平”的观点,且不说前文和后文的观点是否一致,甚至不去追究这个论据是否有逻辑。很明显的一点是,这个论据是编造的,没有任何说服力,论据不可靠,怎么能用来佐证你的观点的正确性?

当然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虚构的任何内容都不能用来佐证我们的观点。如果我们同学引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事件等来论述我们的观点是可以的。但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这些论据时,一定要围绕所论述的观点进行必要的分析。在运用这些论据时,一定要围绕所论述的观点进行必要的分析。

当然,有同学说既然虚构的论据一定不能用,没有说服力,那如果真的想不到其他的论据,能不能用自己、或亲朋身上发生的事为论据。对这一点,我们的观点是慎用。如果是有典型意义,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存在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可以用来做论据;但用的时候,也要点明某类人遇到什么问题会有怎样的反应或选择等。如果是单个的案例,没有普适性和代表性,就不能用。

下面我们来分析如何解决素材陈旧的问题。对陈旧的素材,我们一定要一分为二地看。论据能新颖,有时代气息当然好,但也并不是说陈旧的素材不可用,而是在运用的时候要讲求策略。

我们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解决:同类并列;旧素材,新角度。1.同类并列

议论文是要通过分析让人们认同你的观点和见解的,那么在运用论据分析的时候,论据一定要有广度。如果我们要论证某一观点,能举出多个与观点一致的事例来佐证我们观点的正确性,那么就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王羲之放下对风格的顾虑,最终独树一帜,成为一代书法大家;王石放下对资产的顾虑,实现了从实业家到旅行家的转变;华莱士放下对收视率的顾虑,成为美国新闻界教父级人物。放下顾虑,才能撑起一次次成功的翅膀。

王羲之和王石可能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物,在用他们做事例论据的时候,就不能太多的笔墨去写他们做过哪些事,有什么样的成就,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等,不然文章的说服力就削弱了,而应如上面的文字一样,抓住与中心观点一致的地方——放下顾虑,简单地论述。

这样一方面显得我们的文字非常干练,另一方面多个事例并列,说明不是单个的事例,而是有普适性、有代表性的,这样,观点也能得到更好的说明,论述也更有说服力。

同类并列的关键是要找出不同素材的相同点,然后在句式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选择相同的句式,以排比的方式呈现,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气势。

不单单是旧素材可以通过同类并列的方式呈现,其他比较新颖的素材,如果能找到几个能说明同一观点的论据,同样可以简洁的语言同类并列,使文章更加简练,说理更加有力度。

2.旧素材,新角度

旧素材,大多数同学看到的是人们都能看到的,或者是表面上的含义。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做论据进行论述,必定是比较俗套的,没有多大新意。

而如果我们能从陈旧的素材中发见人家都没有看到的问题,则旧素材能翻出新见解,老树发出新芽,同样是可以运用的。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蔺相如大智大勇,胸怀宽广,廉颇知错能改、率直鲁莽;蔺相如鲜花一朵,廉颇绿叶一片,廉颇的狭隘自私映衬蔺相如胸怀若谷。何以造成这样一个结果,廉颇蔺相如嫌隙谁之过?

成就蔺相如位居廉颇之上的是“渑池之会”,“渑池之会”谁的功劳大?渑池会上,蔺相如智勇双全不卑不亢廷叱秦王,保全了赵王的面子,击碎秦王胁迫赵王割地的美梦,挫败了秦国想在外交上挟持赵国的阴谋,抑制了秦国的嚣张气焰,功在赵国,享誉天下。但蔺相如功大,廉颇功更大。第一,廉颇在送赵王出境时提出了宁肯立太子为王也要维护赵国领土完整的策略,这个被赵王首肯的策略可谓蔺相如在渑池会上行事的指导思想。廉颇是政策的制定者,蔺相如是政策的执行者。第二,蔺相如廷叱秦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其根本原因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而统率赵国军队的正是“以勇气闻于诸侯”的“赵之良将”廉颇。秦赵渑池之会,人们看到的是在前台表演的蔺相如,忽视了在后台策划和导演的廉颇。蔺相如靠勇气表演,廉颇凭“经验”导演,分工不同,功劳相同。

可以说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一直以来蔺相如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形象深入人心

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却眼光独到,从廉颇的角度出发分析,廉颇凭经验、技术设计的策略比蔺相如的功劳更大,但却不被人们所首肯或发现。这样,小作者就从旧素材中看出了不为人发现的新意,分析又与文章的观点契合。当然,要注意的是,运用陈旧的素材为论据证明观点的时候,不能详细地叙述素材中人物的生平经历。而要是紧扣自己的观点,找出人物与其契合之处,以极为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而关键在于分析,分析要突出自己见解的独到和与众不同来。以上是论据本身的问题。

下面我们看我们同学在论据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新老素材频繁撞车。这和上文稍有重叠之处。

正如何永康教授在《改判,加16分——一篇高考作文“神奇一跳”的背后》中所说:“中学生的脑袋里也就几个名人,几句名言,小脑袋往一处想,就会严重撞车。我们开玩笑说,一到6月7号,古代名人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跳下汨罗江,变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不停地自杀,剑放在脖子上拿不下来;韩信干脆赖在胯下不起来„„一个班50个人,作文‘撞车’是手扶拖拉机相撞,不会有大伤亡。但几十万考生要是撞了车,那要出大事故。”

可惜,几年过去了,这种现象还没多大改观。2013年江苏省的作文中“芦山地震”“禽流感”成重灾区,“陶渊明”“王维”成热点人物,“中国梦”“美丽中国”“和谐社会”成了热门词汇,2014年中国梦成了热门词汇。

个人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同学就要在平时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素材

首先要加大阅读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从名著中获取丰富的养分。今年江苏出现了新的三林(林语堂,林清玄,林徽因),三国(王国维,周国平,汪国真)。那是江苏的孩子素养高,知道要换汤了,我们的孩子都不会用这些。

2.我们要多关注社会现实,对社会现象多持批判的态度去反思成因、危害、结果等,利用练笔的方式,多写时评。

这样对各种材料都有深刻的思考,比在高三时临时背一些作文素材要好的多,也有效得多。

关于素材积累,我们不赘述。

我们的观点是尽量规避热点素材,如果实在难规避,可以参照陈旧素材的处理方式:将类似的几个热点素材并列,不要详细分析,而是以简洁的语言来概述与论点相关的内容,最好是能找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类似的事例,以某种固定的句式形成排比句,增强文章的论述力度。要注意的是,我们切入的角度一定要新颖,少叙述,多分析。特别强调要结合素材多分析

如果没有其他的热门素材或陈旧素材来并列。我们还可以运用联想的方式,搜集与其相类似的论据。如“陈省身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专注精神被不少考生运用,但有考生就变陈省身为冷门画家“雷德杜”,从“一生只做一件事”变为“一生只画玫瑰花”。论据的本质没有变化,对主题说服力是一样的。但比较而言,就显得更新颖别致。(归类找相似点方法很好啊。那么也可以找多个相异的,从反面强化。)

2.叙述过多,淹没观点

这是大多数初学写作的学生以及议论文素养不高的学生经常犯的错误,相信大家会有同感。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议论文这种文体认识不到位。

议论文要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即使在叙述论据的时候,也应是非常简练的语言去概述。但现实是,我们很多同学对议论说理的方式似乎还不是很习惯,或者说还不拿手,因而一到用事例来论证自己论点的时候,就完全放开来,极尽叙述之能事。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吴斌是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一名普通的司机,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极不平凡的事迹。在一次驾车过程中,突然从对面飞来一个不明飞行物,这个不明飞行物狠狠地砸碎了车窗玻璃,砸中了正在驾驶车辆的吴斌的肝脏。这个时候,他没有想到怎样去救治自己,而是想着自己车上乘客的安全,想着如何让他们安全下车。于是,他忍者剧烈的疼痛,以坚强的意志,在短短76秒之内完成了一系列精准的停车动作:脚踩刹车、拉上手刹、打开车门,艰难站起通知乘客下车,而自己却因此而倒下„„76秒的时间,是普通客运司机对24条鲜活生命完美交代的辉煌时间。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路程上走的更“长”、更“远”,更有价值。

相信大家对这则材料一定不陌生,这个论据的叙述的条例还算是比较清晰,与后面的议论中提出的观点也是比较吻合的。但问题在于叙述过长,一个论据叙述有210多字,不够精简,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论述的力度。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同学缺乏对论据材料进行剪辑、挖掘、点化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精简叙述,叙述的原则是与后面议论中观点无关的文字大胆删减。

我们可以这样叙述:

吴斌,一个普通的客车司机,在被高速飞过的金属片突然击中后,镇定地强忍剧痛,在76秒内将车停稳,为了挽救了一车人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路程上走的更“长”、更“远”,更有价值。

论据的侧重点应是与材料中“有限的时间”“跑了多少路程”相关的。因此与此无关的文字应大胆删减,包括吴斌的个人情况,不明飞行物的砸中的情况,他当时的想法,他停车的动作等等,都是可以省略和删减的。

上面的文字,则只有60多字,不到原文叙述的三分之一,即使包括后面的点题也不超过100字。这样叙述简练,重点突出,也给论述留有足够的空间。

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很多男同学非常喜欢用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女同学则喜欢用自己喜欢的娱乐明星的事迹做论据,但在运用的时候,恨不得将自己所知道的东西都写出来,没有任何的筛选,也不管是否与自己论证的观点是否一致,导致叙述过详,削弱了自己论证的力度。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解决:

首先,我们应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与观点密切相关的部分概述;其次,在叙述论据时,尽量求简,表述上,用概述的语言。当然,叙述的时候,不是一味地求简,而是在交代清楚的基础上,选择与自己观点密切相关的文字进行叙述。如果叙述过简,读者都不清楚你表达的基本意思,也是不行的。

3.只摆事实,不讲道理。

与叙述过多相对应的是,我们很多同学在运用论据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只摆事实,不讲道理,不去围绕论点对论据做必要的分析和论述。这种情况我们也见得很多,就不举例分析。

列出论据后,要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有因果论证分析、假设论证分析、正反对比分析、类比分析等。

我们先看下面一段讲道理做得较好的文字。

当今社会,见义勇为者抒发心中的美丽与正气,我们尊重并且赞赏,因为这是一种正气昂扬,是一种激情力量。做了好事,无论说还是不说,都像七彩阳光,给人新温暖,给社会希望。大学生谭睿在苏州桂花公园遇到游人落水,虽有围观者但没人去救的情况下,迅速摸黑下水救起两人,事后发个微博与朋友分享无可厚非,即使自我表扬也不为过。一方面,他做的是好事,把助人救人的正能量分享给了更多的人;另一方面,谭睿在这次救人之前已经救了五六个溺水者了,如此习惯性的英雄行为,不是难能可贵吗?社会需要正气与良知的持续发酵,所以我们要弘扬谭睿的救人壮举,让他的善行的光芒像夜空北斗,指引从善的方向,温暖社会人心。

这段文字是要论述“见义勇为者抒发心中的美丽与正气,我们尊重并且赞赏”的观点,小作者在运用事例论证的时候,既有事例的叙述,更有对事例中人物行为的分析,而分析其自我表扬不为过,更主要的是侧重他的这种义举需要弘扬。

现在看第四点:空发议论,不见论据。与只摆事实,不讲道理相对的是,有不少同学在论述的过程中,只空发议论,而没有相应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导致自己的议论空对空。

针对我们同学空发议论,导致文章内容空洞、面目可憎。对此我们提倡要运用相应的事例论据结合分析、佐证自己的观点。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所有的议论文都必须要结合事实论据来论证,只要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分析,从原因、危害、解决策略等角度分析,那么即使没有相应的论据同样是可以的。

沉静于任何人是同等重要的。于治学的人,沉静方可做到宁静以致远,压住心头那股趋利好功之火,从而潜心研习书本,探求真知。于决策者,沉静才能不为小人的谗言而误塞耳目,不堵住忠谏之路,方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于习武比拼之人,沉静能助他们以最少的力气完胜强敌,傲视群雄。由此,沉静乃是成就其事的必备法宝。

然要做到沉静,非为易事。首先要怀有一颗平常心,拥有平和的心境,沉静者,往往对事情不抱有过高的期望,总能有一种淡泊的心态。有了平常心,才容易达成沉静的境界。有了平常心,遇难事也能不惊不惧,遇易也能不喜不狂,能从理性的平静中沉静应对。

这是名为《成大器者需沉静》的文章的一部分,这篇文章通篇都是在说理。文章论述的点也较广,从“沉静”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到“沉静”的角度去分析,是比较有力度的

下面我们谈论据运用的第五个问题——重复、啰嗦 我们所说的重复啰嗦,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来详细论述同一个观点。这一方面使得文章论述角度单一,另一方面淹没了作者的观点,削弱论述的力度。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拥有上进之心,成就帝王梦。刘邦原是沛县的一个小小亭长,家境贫寒,地位低下。但刘邦胸怀大志,有上进心,在灭秦之战中,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势力。秦亡后,他不甘心只做一个汉中王,想夺取天下,当天下的王。最终垓下一战,项羽自杀身亡,刘邦站在胜利的高峰,创立了汉朝,他被称为“汉高祖”。

叱咤风云的拿破仑•波拿巴,胸怀雄心壮志,日思进取。二十五岁就当上少将旅长,地位一天天提高。拿破仑年轻有为,有着超强的军事才能,有上进心。抓住历史机遇,发动“雾月政变”夺取国家政权,创立了法兰西共和国。后为了巩固国家政权,排除反法势力的干扰,解除内患,拿破仑加冕称帝,创立了拿破仑帝国。

大家看这段文字,是为了论证“拥有上进心,成就帝王梦”的观点。小作者用了刘邦和拿破仑两个事例来论证,而且两个事例都是非常详细地叙述,有重复累赘之嫌。

另外这两个事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没必要详细叙述;而叙述的时候有没有紧紧扣住有上进心来展开。(可以概括举例吧!这个我们上面已经说过,就是素材并列。)

并且这两段文字将近300字,试想,一篇八百字左右的文章,就这两个事例就占了将近一半,而且论述的角度惊人的一致,还有多少空间去拓展论述的广度?即使有,又怎能保证论述的深度?(有些时候学生不能准确判断自己是重复了,还是使内容更丰富佐助证更有力了)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来看一篇所谓的高考优秀作文。

沙滩中的珍珠

辽宁一考生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哪怕遇到再大的风,再大的浪,也要超越平凡,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颗沙滩上熠熠闪光的珍珠。

珍珠因为它的与众不同而被人轻易识别出来,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做到超越平凡,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这千古流传的名言警醒着人们:做事情和做人,都要不甘于平凡,才能成就不平凡。

他是现实中的矮子,却是音乐上的巨人;他创作无数耳熟能详的作品,让人们叹为观止。然而在没有成名之前,他饱受冷眼,每个见到他的人都嘲笑他的身高,但他却说:“让他们笑吧,只有笑够了才能认真听我的歌曲,才能体会到我灵魂的高度。”他不断刻苦练习,勇于超越平凡,勇于实现自身价值,最终一举成名。他就是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

他两次获得世界羽毛球男子单打的冠军,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卫冕的羽毛球运动员。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9岁进福建体校,开始了羽毛球生涯。训练过程中,他泪水与汗水交加,痛苦过,挣扎过,但仍然勇于实现自己的价值,想着目标努力,把每一块绊脚石转换成成功道路的阶梯。多年名不见经传的他,经过数载艰苦的努力,终于功成名就。他就是羽毛球历史上唯一一位全满贯的“超级丹”——林丹。她只是一名学生,刚刚走过豆蔻年华,2012年4月9日,她被哈佛大学录取,并获得120万的奖学金。她在英语上的获奖让人羡慕不已。她并不聪明,但为了学好英语,进行了疯狂的训练,她每天都坚持看外国名著,开始有很多单词不认识,她便一个一个地查。她相信万事开头难,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她的努力,她的成绩不断提高,她勇于超越自己,实现自我的价值,让逆风也变成了顺风,加速驶向成功的彼岸。她就是最佳语言奖的获奖者——曾小雨。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抛弃“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消极情绪吧,让我们把握住现在,努力超越平凡,实现自我价值。让有限的生命延续到无限的边际,努力成为沙滩中的一颗熠熠生辉的珍珠。

文字有点长,大家耐心看一下。很显然,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做事情和做人,都要不甘于平凡,才能成就不平凡。后面贝多芬,林丹,曾小雨的例子都是来说明这一个观点的。没有分论点的呈现,没有观点的变化和深化。且800字的文章主体部分用三个事例来论证一个观点,是不是显得很奢侈?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修改呢?简言之,就是要增强说理的成分,而减少事例叙述的分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我们可以以下面的方式来修改——要从不同角度论述 :

一、删去一个事例,而围绕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对另一个事例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

二、围绕文章的观点展开,以“同类并列”的方式,将多个论据并列在一起,形成一个排比句来佐证文章的观点。

下面我们来谈最后一点——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我们先来看一段文字:

学会舍弃,选择更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让我们更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一名跑步冠军在赛后说,在这次马拉松长跑中,他从未想过自己要获得冠军,他只是把跑完每一段小路为目标。在一次次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就更有信心去跑完下一小段。与那些雄心壮志要跑完全程赢得冠军的人相比,他学会了舍弃,定位更低、更切合实际,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一眼看上去,这段文字的论据没什么问题,和论点的关系貌似也较密切,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会发现问题。这段文字的论点是,学会舍弃,学会选择更切合实际的目标,才更容易取得成功。而分析论据,我们发现似乎与舍弃无关,而且,论据的侧重点是在分解目标,一个阶段接一个阶段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取得大的成功,与选择更切合自身实际的目标的观点还是有一定的偏差。所以,上述文字犯了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的错误。这在我们同学中是非常常见的问题。

论据不能论述论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论据运用“贴标签”;论据的侧重点不在论点上;论据牵强附会,生拉硬拽;论据过于笼统,看不出与论点的关系何在。

1)论据运用存在“贴标签”的现象

很多同学没有什么素材,就拿自己知道的几个人物事例,贴上与论点方向一致的标签,以论证论点的正确性。而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牵强的论述。

如:李白因多走一步,成为诗歌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鲁迅因多走一步,成为一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斗士。

这段文字非常牵强附会,按这种逻辑,谁的事例都可以用来论述多走一步所能达到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我因为多走了一步,取得了成绩的大幅提高等。

这是明显的“贴标签”,而要防止运用论据时“贴标签”的现象,就需要对所运用的论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分析李白、鲁迅分别在哪里多走了一步,才有如此的成效。否则,很难让人信服。2)论据的侧重点不在论点上 请看这段文字:

人的一生中会面临许多选择,而做出选择的依据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是要依据现实来进行选择。鲁迅先生痛心疾首于国人的麻木不仁,选择做一名文学斗士,他本可以成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外科医生;钱伟长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弃文从理,从此新中国少了一位文学家,多了一个赤子情深的科学功勋;还有那位令人敬仰的史怀哲博士,在他游历非洲后,看到苦难的非洲人民,他放弃了国内的高薪,与妻子来非洲支教,将爱传播到了这片广袤的土地。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要依据现实来做出选择”。那么后面的事例也应是从现实出发做出选择的,但这段文字的三个事例叙述的侧重点似乎都不在“依据现实”上。(认识能力要提高,才能突出重点)

上面三则材料都能说明其论点,但似乎都有点隔。如鲁迅先生的事例侧重的是他本可以成为医术高明的医生,但他选择了文学。显然不能说明“依据现实做出选择”的论点的。

只要将叙述的侧重点稍作修改,就能较好地论述观点了:“鲁迅先生痛心疾首于国人麻木不仁的现实,发现医治国人的灵魂比医治国人的身体更重要,毅然弃医从文,发出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呼告,拯救了不少麻木不仁的心灵。”

后两个事例同样可以侧重围绕论点来叙述和分析。当然这段文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观点过于绝对,过于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分析。如钱伟长的事例,说他弃文从理,中国就少了一位文学家,似乎是作者的主观臆想,太过绝对。议论文语言讲求准确,这里应加上一个“可能”等揣测性词语,将自己的主观臆断降到最低。

论据的侧重点不在论点上,还有一种情况:论据选择时,偏向论点的限定词或抛开限定词。偏向论点限定词或者抛开限定词的现象,是论据与论点不吻合的另一重要表现。如:初三开始跳街舞的卓君就曾经因为要练好一个动作,让舍友看得腻了,但正是因为他的坚持,最终问鼎2011年《中国达人秀》年度总冠军;格登从“科学蠢材”到诺贝尔医学奖得主,靠的也是勤能补拙的努力。假若袁隆平没有持之以恒地投身工作,中国如今又该有多少人吃不上饭。

这段文字要论述的是“梦想需要坚持”的观点。但从行文来看,两个正面事例,一个假设论证事例,都只是将论述重点落在实现梦想需要的条件——“坚持”上去了,而将论述的重点“梦想”给忽略了。滑向限定条件,必然导致偏题现象的出现。抛开必要的限定词同样会导致偏题现象,与只论述限定条件类似,在此不赘述。

3)论据牵强附会,生拉硬拽

我们同学在运用论据论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没有考虑清楚,或者只想到一个事例,也不管这个事例能不能论证自己的观点,就拿来用,这样极容易导致论据牵强附会,生拉硬拽地往自己的观点上靠。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文字。(还有一点点,我再啰嗦几分钟)

所以,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知。智者如曹禺,也深谙这一哲理。当美国剧作家蒙特来华拜见这位剧作大师时,交流甚酣,曹禺却拿出黄永玉对他的批评信:“我不喜欢你后来的戏,一部也不喜欢,你失去了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如此辛辣,一针见血,指出了曹禺“重政治轻创作”的错误;曹禺硬是让翻译一字一句翻译给蒙特听„„可见,曹禺的伟大,除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还体现在了对挑错的理性面对和坦然接受上。

这是一篇所谓考场优秀作文的节选文字,文章有很大的硬伤。曹禺让人将黄永玉对他的批评翻译给蒙特听,怎么体现了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又怎样体现了他“对挑错的理性面对和坦然接受”?从论据来看是不能说明这些问题的,也就不能证明自己的论点。

如果要修改的话,这个事例就应该侧重在曹禺是怎样面对黄永玉的批评和挑错的,而不是简单的叙述曹禺要翻译把黄永玉的信一字一句地翻译给蒙特听。

最后一点:“一材多用”时,论据叙述时偏向另一观点。

“一材”为什么可以“多用”,其原因就在同一个材料的切入点比较多,每个切入点可以论述一个观点。我们同学在运用这些能“一材多用”的论据时,往往选择取舍不当,概述论据的时候,就容易偏向另一观点。因此在运用了论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方面叙述。也就是论据的重点,要能佐证自己的观点。如刘翔以前是练跳高的,李娜以前是练羽毛球的,在他人建议下,后来分析自己的优势特点,最终改变追梦的方向。这则材料就可以作为要听从他人建议、分析自己特长优势、让思维转个弯等论点的论据。然后从“要听从他人建议”的角度论述,在叙述的时候,就应侧重刘翔、李娜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听从谁的、怎样的建议,而其他无关文字都应略去。

针对论据不能针对论点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策略:根据论点来选择论据;表述论据时,围绕论点来展开。

各位,不好意思,耽搁大家宝贵的时间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指导意见,以帮助我改进,谢谢各位!

如何探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论文 第3篇

关键词:论文格式,写作技巧,经验总结

培养大学生撰写“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论文或调查报告,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从2003年秋季期开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研究性教学试点,从2004年秋季期起在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全面展开。7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考察我国实际情况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如何撰写“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论文、如何不断提高分析和考察现实问题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梳理、总结和启发。

一、论文格式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撰写论文或调查报告的起步阶段,因此,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应当掌握论文的基本格式。论文基本格式的总体思路通常是这样的:首先阐明你将要告诉人们什么内容,其次就把内容有条不紊地陈述出来,最后总结你已经告诉了人们什么内容。具体来说:

1.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要求。摘要中一般不能出现“本文”、“文章”、“笔者”、“作者”等这样的以作者身份介绍文章内容的字眼,应当要抓出文章的主要观点并突出有新意的地方,简明扼要地陈述200至300字即可。在关键词中,不应出现“措施”“对策”这样的词,关键词应当体现出文章的核心范围,3至5个即可,不宜太多。

2.引言的格式要求。论文要从简短的引言开篇,引言大体上应当阐明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你要论述的是什么问题?第二、该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它源于什么研究文献或哪些现实的事件?第三、提供问题的背景以阐明你的问题。第四、你将给出什么样的答案?也可以简短的几句话总结一下你的答案要点。第五、你将如何得出答案?简述一下你的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引言有助于读者抓住你的观点。它还可以帮助你诊断文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言可能很难写,其中的一个原因或许是,论证和事实中存在的内在断层或自相矛盾都可能在引言中暴露出来。解决办法是重新构思并重组你的论文。

3.正文的格式要求。正文格式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文要分成几个大的部分,每个部分一般要求有明确的标题,标题要用生动的能够传达该部分大意的句子来标注,使文章的思路和观点一目了然。而且各个部分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这样达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效果。正文中不宜出现太多的层次,如:一、(一)、1.1、 (1) 、第一、……等等,层次太多往往造成中心总问题不突出、分析不深刻的现象。

4.结论的格式要求。在通常情况下,作者可以在结论中总结一下自己的基本观点,当然应当把重点放在阐述论文的研究发现的意义上。比如:根据文章的分析可以得出什么政策建议?它对现有的一般性看法提出了什么样的质疑,或者它强化了什么样的观点?它指示了未来的什么研究方向等等。一定要重视论文的开头和收尾,要起如爆竹、收如撞钟。

二、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根据提纲撰写论文,因为提纲的主要用处就是保证了文章的连贯性、逻辑性和可读性。论文大的框架是否正确,整个思路是否严密,这是在提纲中要解决的大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要重点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良好的表达和清晰的思路

1. 论文应该有一个主要论点或几个相关的论点,而且这个主要论点或几个相关论点应置于一个具体的框架之内,要尽量避免把自己的主要论点与其他的观点搅和在一起,决不能让自己的主要观点成为不甚重要的附属品。还要尽量避免累赘的论述,因为累赘的论述将分散读者对作者的主要论点的注意力。

2. 在正文每个部分的开头最好用几个句子概括该部分的观点,这样,读者仅仅读一下每个部分的前几句就能抓住你的论文主旨。写这样的概括句的目的还有助于迫使作者就每个部分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作出决定,而且迫使作者直面论证中的缺陷和矛盾之处。每个部分的基本逻辑是:首先提出自己的论点,其次提供充分的支持论点的论据,最好还要提供你的观点的反论据,最后要说明文章观点的限定和限制条件,即适用范围。

3. 文章要分成段落写。一般情况下,段落数多比段落数少要好,因为段落可以使读者看到文章论述的脉络结构。在每个段落的开头用一个主题句来提炼该段的要点。紧随其后的句子应当提供支持性的材料来解释或者阐述该主题句的内容。接下来则是对你的观点进行限定或者对相反的观点进行反驳。总之,段落的结构应当与整个章节的结构相同。

4. 要尽量使用简短的陈述句,避免使用被动语态的句子,因为被动语态的句子常常找不准动作的执行者是谁。

(二)有力的论证

论证部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要尽可能使用经验性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具体的事例、有力的数据和历史资料等,以事实为基础的论证比纯粹地根据演绎来论证更具说服力。而且要明确地简明扼要地对这些事实所支持的观点加以清楚地阐述,不要让事实自己去说话。

2. 要自我质疑。在展开自己的论证以后,要充分预料到持怀疑态度的读者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或异议,对此作者应该加以简要的论述,以表明作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表明作者对可能的反对意见或替代性解释也给予了适当的关注。

3. 对于所有的资料来源和事实陈述都要加注解,要高度重视注释,因为注释最能看出作者的创作是否严肃。

三、七年来学生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年来学生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论文题目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论文题目过长,标题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如果超过20个字,应当使用副标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二是题目太大,使得论文泛泛而谈,质量不高。应当选小一些的题目,具体的题目,而且题目要有新意。

2.有些同学不善于写摘要和拟关键词。有些同学在一篇3000多字论文中竟写出近1000字的内容摘要,而且分成三段去写,这是很不合适的。有些同学也不会拟关键词,一是关键词取八、九个之多,二是关键词中存在同义反复现象,如“伦理”、“道德”、“品德”;再如:“执政能力”、“领导能力”、“执政水平”、“领导水平”等等。尤其是在关键词中出现的几个相似的词,但在正文中只论述到其中的一个关键词,这样就造成了意思的混淆。

3.在正文中随意替换标题中的概念,使得标题与内容不一致。如标题中是“依法治国”,正文中却写“依法行政”,标题中是“乡镇政府”,正文却写成“乡镇”,标题中是“行政管理”,正文中替换成“公共管理”,标题是“公务员培训中的伦理问题探析”,正文却将“伦理”换成“道德”。如此等等。一定要严格要求,在正文中不要出现与题目不符的概念和术语,题目中的概念到正文中也不要随意改变。

另外,标题范围很广大,正文论述范围却只局限于一个方面。如,标题是“环境分析”,正文内容却只讲消极方面不讲积极方面。又如,标题是改革,正文却只论述税费改革。还有一种情况是:标题有限制词,正文却越出限制词的范围。如:标题是“公务员培训中的伦理问题探析”,正文却超出“培训中”的限定范围。

4.抄袭现象严重。学生论文中有整段抄袭现象,对“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论文不重视,态度不严肃。

如何探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论文 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高专毕业论文质量存在问题

.毕业论文作为高职高专实践性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质量水平如何是高职高专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这几年一直在某民办高职高专任教,曾经作为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实习指导老师,亲身参与了这一个过程。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民办高职高专的毕业论文质量水平普遍较低,存在诸多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职高专的办学水平。

一、 学生方面的问题

1. 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不重视,动笔很晚,仓促写成

笔者所在的系是用实习报告代替毕业论文,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差,专业水平比较低,很难写出有水准的论文。即使是这样,学生对实习报告也不重视。笔者针对周边的民办高校做了统计,能够准时上交实习报告开题报告的同学只占总数的64%,第二年4月份才去实习的同学占17%,4月初准时交实习报告初稿的同学不到总数的20%。有差不多30%同学都是在5月中旬才交实习报告初稿,动笔非常晚,写得很仓促,给到实习指导老师修改的时间也很有限。

2. 学生毕业论文大多缺乏独立思考,抄袭情况严重

由于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不愿意动脑筋,对毕业论文应付了事,缺乏独立观察和思考,毕业论文抄袭情况严重。笔者对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做了一个统计,直接抄袭模板范文的学生占了26%左右。还有更多的同学是互相完全地抄袭(仅改实习单位名称)。

3. 缺乏写作方面的训练

学生在学校缺乏实践论文写作格式和内容方面的训练。民办高校虽然开设了《财经应用文写作》和《计算机基础》这两门课,但不属于核心课程,学生动手太少。从格式方面看,很多同学完全不按论文规范来排版,字体字号、行距等要求全抛到脑后,这给修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从内容方面看,有些学生论文内容过于简单,总字数还不到2000字;有些学生写作主次不分,实习单位的简介写一大堆,实习内容及过程则是一笔带过,内容空洞;有些学生对实习岗位和职责也不作介绍,都不知他在实习单位到底是做什么的;有些同学的实习总结和体会只有短短几行字,缺乏思考。

4. 对所实习岗位的行业特点的缺乏观察和研究,行文风格千篇一律

笔者对周边两届财经类专业毕业生作了抽样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参加的顶岗实习岗位并不是专业对口,这导致了这部分毕业生的实习报告也不能与专业对口了。以笔者所在的系为例,顶岗实习岗位有出纳或会计、审计等财务岗位,约占总数的39%,但也有一些同学从事的和专业不对口的实习岗位,例如文员、服务生、跟单员、业务员等,约占总数的25%,另外36%同学是基本对口,例如销售记账员,大型超市收银员等。以上非财务实习岗位的这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很难体现出专业性。39%的同学经过学校推荐介绍或朋友或家人帮忙,顶岗实习岗位有出纳的,会计事务所做审计助理的等等,这部分毕业生也不能写出所在实习岗位的行业特点,基本上都是按照会计的核算流程(整理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和总账—编制财务报告)这个流程来写,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对所在实习岗位的行业具体特点在会计核算方面的特殊性没有描述和研究,缺乏专业性的观察和体会。

5. 学生主动沟通能力较弱,做人素质有待提高

大多学生对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严格要求有抵触情绪,甚至有些态度还很恶劣。这也严重影响了指导老师的指导热情。民办高职高专学费几乎是公办学校的2-3倍,大部分学生甚至学生家长都认为是花钱买文凭来的,学生不喜欢老师严格。甚至指导老师给学生打电话,学生还故意不接;指导老师一个一个的把要求发出,让他们按时按质按要求递交实习报告初稿或修改稿,超过一半的学生还是不愿意搭理,不以此为重要,久久不回复,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学生和指导老师之间的沟通。

二、 指导老师方面的问题

1. 专业指导老师少,学生多

民办高职高专的毕业指导老师少,学生多,造成师生比悬殊太大,指导老师所带的毕业学生论文指导的工作量太大,很难保证指导质量。例如某民办高校某系09级毕业生有387人,但指导老师只有14名,师生比28:1平均一名指导老师要带28名毕业生,10级毕业生有595人,指导老师有21人,师生比29:1,平均1名指导老师要带29名毕业生。而公办院校,每位老师差不多只带3-8名学生,工作量几乎相差5倍。这么多的学生毕业论文要指导,指导老师只能忙于应付,指导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2. 民办高校指导老师工作量过多

民办高职高专的教师平时教学量工作很多,同时又要兼顾毕业论文指导,实在很难保证指导时间。笔者所了解到某民办高校老师每周工作量一般为20课时,是公办院校2倍多。平时要备课、改作业、做研究等,工作量大。导致指导老师花在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3. 民办高校缺乏“双师型”毕业指导老师

民办高职高专的老师的职称普遍较低,特别是“双师型”的毕业指导老师缺乏,笔者对周边民办高校老师做了调查,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初级或初级以下职称老师占50%以上,这类老师只是大学毕业时写过论文,几乎没有发表过论文,普遍缺乏论文写作的经验,这也是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一个原因。

三、 学校方面的问题

1. 民办高校指导毕业生论文经费少

民办高校缺乏国家经费,需要自负盈亏,所以在毕业论文指导经费方面较少,让一个老师尽量带更多的学生,每个学生所得到的指导经费也很有限。例如笔者所了解某民办高校指导老师的报酬是4课时/学生(实习总结和毕业论文两份),而指导老师实际上花在指导学生的时间历时6个月以上,平均花在每位毕业生身上的时间远远超过4学时,且电话费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这对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打击,导致很多指导老师也只能采取“快捷、省事”的路径了。

2. 民办高校实习基地不多民办高职高专定点实习基地有限,大部分学生需要自己找实习单位。这很难保证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且学生找实习工作把精力、时间都浪费了,对实习报告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的民办高校定点实习基地只有15-30个,只能提供不到300个实习岗位,大部分不提供住宿,这在一定程度上地影响了学生实习报告完成的积极性。

3. 民办高校缺乏毕业论文质量的监控机制,很多规定都流于形式

以笔者所了解的某系为例,从每周的实习周报、选题报告、论文初稿、修改稿、定稿都是指导老师一手完成,过程缺乏监管。最后审核小组互审时间紧,工作量大,主要检查格式是否相符,对内容的审核不重视。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毕业论文的质量普遍低下,主要是由于学生、指导老师、学校这三大主体的问题所造成的。面对这些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指导老师、学校都要重视起来,积极应对,逐项通过各种办法去解决。

参考文献:

如何探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论文 第5篇

我校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兰州市第八十四中学苏蕃红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因此,新课改更加重视了生物学科的改革,对初中生物的教学也作出了相关的要求;教师们也在教学方面努力的进行着各种尝试,以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并阻碍着生物教学,具体原因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本文从本校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生物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目前本校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初中生物教学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形成了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堂师生互动环节比较薄弱

在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从上课到下课,仍然存在着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则无需选择地听,长此以往,造成老师与学生相隔离的状态。老师在上,学生在下,课堂这个统一的整体被人为地分割成两部分。虽然老师课前准备得很充分,教案写得也很认真,但是课堂丧失了人文关怀,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久

而久之,这条鸿沟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始终缺乏创造力,以后的学习就没有后劲。缺乏必要的课堂师生互动环节,一方面,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而且会使学生丧失自己的个性,甚至滋生奴性;另一方面,不利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会继续形成恶性的循环。﹙二﹚ 教师所授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发生冲突

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于学生。但是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定能教好学生吗?不一定。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部分生物老师不顾学生的实际,一上课就开始完自己的教学任务,往往所授知识难度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容易造成教与学之间的脱节。这样的老师只知道备教材,忽视了或不懂得备学生这一环节。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学生成绩下降,势必会丧失对学习的信心,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就会反感老师,最终造成师生关系恶化,甚至出现校园暴力事件。

﹙三﹚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是了解对方的主要渠道。教学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人际交往。可是,在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部分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从开学到放假从来不闻不问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样的错误也发生在部分

老师的身上。老师也不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显然不符合教学的宗旨。

二、造成目前本校初中生物教学困境的主要因素

从哲学角度来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同样,影响目前初中生物教学的因素是两方面的,即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一﹚内部因素

1.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进行所谓的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看做课堂的附属物,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教室是教师的空间,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讲台是教师表演其技能的大舞台,学生则是其忠实的观众。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必要的师生课堂互动环节。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于我校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

2.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乏应有的教学实践技能

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医生,医生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种疾病能否被治疗的可能性的大小。同样,名师出高徒,师资力量的大小与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学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可是我校师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而且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对教师的培养高度重视。但是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悖论式的现象:教师的需求大于供给,教师的供给大于需求。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从总量上来说,我国教师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但是结构上失衡。学校供给的专业与社会需求的专业不对口。这样的现象也发生在目前我校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比较少,学校则把其它专业的教师当生物教师聘用。这虽然能解决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完全不利于学校的发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加之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比较差,对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缺乏科学的认识,这样容易造成教师所授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之间的冲突。

3.教学手段比较传统而且单一

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笼统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当然初中生的认知过程也是这样的。然而,部分教师授课时只是用粉笔在黑板上不停的写,嘴里不停讲,学生听了一节课感觉到枯燥无味。这除了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之外,根本原因是教学手段比较传统而且单一。例如,讲关于人的大脑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讲到大脑里面都有大脑、小脑和脑干。可是学生看不见,很难理解,只是感觉到神秘。教学手段比较传统而且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二﹚外部因素

1.学生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良性互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能否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令人失望的是,目前我校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部分学生与家长之间根本就没有互动。孩子在学校是否学习了以及学了什么,家长置之度外,总是忙于自己的事情,孩子也不主动告诉父母亲关于自己学习的情况。这种情况日积月累,轻者导致学生

与家长之间的共同语言逐渐减少,学生的成绩逐步下滑,耽误学生的前途,重者导致父子反目成仇,甚至酿成人生的悲剧。

2.同辈群体之间存在不良的影响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有人会反驳道:近墨者未必黑。但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初中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加之同辈群体之间存在不良行为与习惯的影响,有时他们会丧失辨别力,分散注意力与精力。这样会影响学习与生活习惯的。

三、解决我校目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紧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兼顾教育环体。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课堂的驾驭者,秩序的维护者,贯彻教育教学宗旨,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形成良性师生互动,充分发扬课堂民主,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教育环体主要指教学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学习成绩不可或缺的要素,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净化孩子同辈群体环境,随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加强正面舆论的引导。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与家长随时沟通。学校与家庭双方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奋斗。

﹙二﹚大力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教师是课堂的驾驭者,必须大力加强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对已经具有教学经验但教学实践能力不高的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培训的方式主要有:继续学习深造,定期到知名学校进行考察,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等。使这些老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学校选拔的人才应与专业对口,达到供给与需求结构基本平衡。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实际能力的发挥,更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师与学校双赢。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制作PPT课件,把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配上适当的音乐,鲜艳的颜色,动画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而且还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不仅学的快乐,教师也教的轻松;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会提高,有利于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

如何探讨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论文 第6篇

摘要:近几年家长安全教育工作日渐走入幼儿园管理议事日程中,同时显现出诸多问题。解决幼儿园家长安全教育问题,关键是家长要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念,从而与幼儿园寻找融合点,达成安全教育家园、共防共治的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幼儿园的安全是头等大事,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只有做到家园配合,才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近年来,我园对家长安全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尤其针对一些家长对幼儿园安全管理不知情、对安全教育不够重视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家长安全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报名前:家长对入园体检观念滞后

观念滞后表现为:孩子小,不可能有其他传染疾病,如果存在健康异常,作为家长也会更为焦虑;家庭成员不存在传染源;孩子小,肝功化验辛苦,家长不愿看到孩子痛苦;家长潜意识认为入园检查是走过场,没有必要且麻烦。

2.报名后:家长认为幼儿一经入园,幼儿安全问题应由幼儿园单方负责

幼儿一旦入园后,部分家长仿佛感觉为孩子上了保险一样,不论什么事情,不分责任双方,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任何问题,都应幼儿园全权负责,忽略了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家园共育以及幼儿监护人的角色转换。

3.进班前:少数新生家长隐瞒幼儿健康状况

在每一名幼儿进班前,家长需要如实填写幼儿健康状况。某些幼儿有过敏史、健康异常、家庭疾病遗传基因和先天疾病病史,家长思想上有顾虑,担心园所不接收,故意隐瞒事实,造成园所不知情现象。

4.进班后:对幼儿园的安全管理不知情,了解甚少

多数家长对新生入园后进餐情况、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认知的提升关注较多,对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重视不足;对幼儿园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关注的多,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安全措施、规章制度不知情、了解少。

二、家长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家长对安全教育家园共育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从问卷调查中体现:①部分家长不理解二级晨检的作用(不知情);②“是否参与园所安全管理和安全知识培训”一题中,某些家长认为参加于否均可,看时间(认识不到位)。③从家长参与活动的比率中看到:举办膳食营养讲座,家长参会率为90%以上;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家长参会率为95%左右,举办安全教育观摩课,家长安全培训讲座等活动,家长参会率在70%~80%左右,如此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在对安全教育家园共育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2.家长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安全宣传薄弱

①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安全教育活动多数以讲座为主,形式单一,内容雷同,对于参加过活动的部分老生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受阻。②对于安全教育内容,园所宣传力度小,没有造成一定声势,使家长的重视程度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1.从提高新生家长安全意识方面下功夫,确保幼儿入园顺畅

我园快乐体验班已开设4年,帮助诸多幼儿顺利渡过了焦虑期进入幼儿园,受到新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和认可。近年内,根据新生入园发现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我园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了快乐体验班课程,每次开班的第一节课就是新生家长的“入园安全早知道”内容,以讲座的形式从三个方面向家长介绍新入园幼儿情绪安抚的方法、幼儿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和家长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安全要求,使家长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确保幼儿入园顺畅。

2.从增强家长安全认知方面下功夫,共同承担监护人责任

其一为使家长更了解幼儿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我园为家长制作了“家长安全知识宝典”,将入离园时间、带药制度、特殊体质幼儿健康报告制度、饮食安全要求等相关内容渗透其中,并召开专题家长会,逐项向家长讲解,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二严把接送制度和入园探望制度。制作了临时入园、探望登记表,家长临时有事需入园探望或接走幼儿时务必填写登记表并由当班教师和主管领导进行签字,确保幼儿在园安全,共同承担监护人责任。

3.从增强家长责任意识方面下功夫,做好突发事故预防工作

在新生幼儿进班前,幼儿园组织新生家长专题讲座,就幼儿突发事件应急急救措施进行详细讲解,组织家长模仿演练急救方法。针对一些家长对幼儿疾病瞒报、漏报的有关案例进行个案分析,着重强调事件产生后果进行分析。严格履行新生入园疾病报告制度,要求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园幼儿健康状况家长报告表》,填表率达100%,对有特殊疾病的幼儿家长进行谈话、交流,做思想工作,签订《幼儿园幼儿特殊疾病协议书》,让家长从思想上与园所达成共识,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各种宣传形式,让家长们对安全工作给予更多关注。

4.教育形式多样,调动家长参与园所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园所的安全教育活动要想达到一定效果,就必须做到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吸引人、有针对性地来激发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开展家幼互动式参观消防队,家长和幼儿共同到模拟宫演练;家长参与园所的逃生演习活动;家长与教师的“关于幼儿突发事件应急急救措施”的互动问答和演练,家庭安全案例解析答疑;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一些在家中的安全自护知识。

上一篇:夜,喧嚣杂文随笔下一篇: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