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健康教育工作要点

2024-09-17

镇健康教育工作要点(精选6篇)

镇健康教育工作要点 第1篇

2020年XX镇健康教育工作要点 为推进健康促进区建设,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水平,2020年我镇健康教育工作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抓手,贯彻落实《“健康XX2030”规划纲要》和《XX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2015版)”(以下简称“健康素养”),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养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1、继续按照“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机制运行,不断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与专业网络,网络覆盖率达100%,培训覆盖率达100%。各村(社区)、相关单位要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实效,并按照要求完成资料上报工作。

二、围绕健康素养,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2、各医疗卫生单位、中小学校、村(社区)等重点单位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安排专人加强管理,每月更新一次内容。

3、提供多种内容的健康知识资料。切实做好健康知识资料、健康支持性工具入户工作,4种资料入户率达100%;

医疗卫生单位候诊场所提供健康知识资料不少于12种,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6种。

4、认真开展XX健康乡村(社区)行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巡讲活动,镇、村覆盖率达100%,并不断扩大覆盖人群种类。开展百人大型讲座不少于6场,各村(社区)30人以上讲座不少于6场。

5、组织“爱卫月”、“健康教育宣传月”、世界无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等多部门联合大型健康宣传咨询活动不少于9场,线上线下联合,并有媒体深入宣传报道。

6、各村(社区)、相关单位积极推广运用“居民健康素养网上学习测评系统”,组织居民、职工、学生学习测评健康知识。

7、利用电子宣传屏、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拓展健康教育渠道,开展健康科普。

三、开展以场所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工作 8、社区(村)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居民健康需求,广泛宣传健康素养,提升居民健康意识,促进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开展健康社区(村)建设,以家庭为对象,提高家庭成员健康意识,倡导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培育一批示范健康家庭。

9、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健康教育规范GB/18206-2011》的要求,全镇所有学校以健康教育课(高中、职中、高校以健康知识讲座)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挥整体教育效应。为保证教师传授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性,学校要提升教师自身的健康素养、强化教师开展学生健康教育的能力。依托健康促进学校建设工作提升健康教育效果。

10、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探索建立医务人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以健康促进医院长效管理为抓手,加强医患沟通和健康科普,围绕健康维护、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心理健康、安全急救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要内容,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引导居民科学防病、合理用药就医。

11、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健康教育工作。

(1)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职工开展健康教育,结合组织员工健康检查、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三大举措,倡导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以达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和职工健康水平的改善同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加大控烟宣传。广泛宣传吸烟危害健康的科学知识,强化公众对烟草(电子烟)危害的认识,促进形成不吸烟、不敬烟、不劝烟的社会风气。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开展吸烟警示宣传,减少新增吸烟人群。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为契机,继续开展“关注健康XX 我为控烟发声”公益传播行动,营造良好控烟氛围。

四、组织效果评价 12、按照健康素养监测、烟草流行监测等工作方案认真开展现场监测,保证监测质量,上报监测数据,加强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各类建设工作,要采用“健康素养评估系统”提供的健康教育测试卷开展基线调查和效果评估问卷测试。

镇健康教育工作要点 第2篇

一、组织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信息报送、资料台账、工作例会等制度,配齐、配强村综治干部,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更好好胜任新时期的综治工作。进一步加强镇综治办和村治安室规范化建设,完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二、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结合平安家庭创建,深入宣传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努力营造和睦邻里关系,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矛盾的产生。二是组织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和彭长安同志化解矛盾的典型案例,切实提升镇村干部化解基层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矛盾化解“54321”机制,实行信访案件逆向责任追究,因矛盾化解不及时引起上访案件,追究原纠纷包案人员责任。

三、群防群治工作

一是学习张村、江集等先进乡镇经验,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技防设施覆盖范围,确保2011全镇技防设施覆盖率达40%以上。二是发动基干民兵,成立义务护村小分队,重点做好午收及冬防期间的巡防任务。三是加强村值班巡逻,落实打更人员补助,因地制宜地修建护村沟河,不断开拓群防群治工作新途径。

四、法制宣传教育。

一是组织党员干部、教师职工学习各部门法,努力提升自身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扎实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二是深入宣传宣传婚姻、计生、土地等法律知识,同时抓住两节期间外出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有针对性的宣传劳动保护、合作医疗等政策法规。三是向青少年学生宣传预防违法犯罪、安全生产、反xx等法律常识,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

五、平安试点工程

抓好韩庄、董庄两个平安试点村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增加康桥、代元两个点,以后逐步在全镇推开,力争使我镇85%以上的家庭达到平安家庭标准,85%以上村、学校达到平安标准,使旧城镇达到平安乡镇标准。

六、严打整治活动

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每季度召开一此治安形势分析会,定期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严打”专项斗争。进一步建立健全打击犯罪的长效机制。

镇健康教育工作要点 第3篇

1 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

1.1 早期断奶引起的仔猪腹泻

早期断奶是为了提高母猪繁殖率, 而让仔猪在21日龄左右就离开母猪, 独立生活,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 提高饲料利用率, 控制来自母猪传播的疾病, 降低成本, 提高养猪生产力, 但是早期断奶仔猪普遍存在生长受阻和腹泻问题。其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应激因素

断奶越早产生的应激反应越严重, 应激因素包括营养应激、心理应激和环境应激。心理应激是由于母仔分离引起。环境应激是仔猪由分娩栏转至育成栏引起的不适应。营养应激是仔猪由吃母乳转为吃固体饲料, 营养成分和价值发生改变引起, 常常会造成仔猪营养不足, 血糖、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平均降低, 胃pH值、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 有时会引起仔猪失重。三种应激以营养应激影响最大, 仔猪常表现为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下降, 消化不良和腹泻。

1.1.2 消化系统的因素

仔猪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 对于植物性蛋白含量较高的日粮不能马上适应, 常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诱发腹泻。3~4周龄的仔猪胃酸分泌不足, 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断奶后一周内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乳糖酶、麦芽糖酶等消化酶的活性明显下降, 仔猪对饲料消化不全而出现腹泻。

1.1.3 免疫因素

断奶仔猪不能再获得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 抗病能力减弱, 容易引起腹泻, 某些饲料蛋白含有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如大豆抗营养因子、豆粕球蛋白等, 可造成仔猪肠绒毛变短, 甚至萎缩脱落, 水分和营养物质吸收下降而产生腹泻。过敏反应使肠道损伤后, 也容易引发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可能发生病原性腹泻。

1.2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腹泻

病原性大肠杆菌是引起腹泻的最重要的细菌, 它产生的肠毒素与肠粘膜上的受体结合, 导致小肠粘膜液体分泌量增高, 出现腹泻, 肠毒素还可损伤肠上皮组织, 严重时可威胁生命,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另外, 沙门氏、魏氏梭菌、弯杆菌、密螺旋体等都可引起仔猪腹泻。仔猪若感染某些病毒, 如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等也可出现腹泻症状。

1.3 寄生虫病引起的腹泻

15日龄以内仔猪发生腹泻, 应考虑到仔猪球虫病的可能性。病猪排黄色粘粪, 1~2天后为水样稀粪, 若天冷或缺奶可加重病情, 仔猪脱水, 失重甚至死亡。猪兰氏类圆线虫、猪蛔虫等寄生虫病, 也可引起仔猪腹泻。

1.4 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腹泻

仔猪体内的微量元素应保持平衡, 一旦缺乏铁、硒、锌、铜等元素, 将会造成营养不良, 免疫力下降, 出现贫血、白肌病和腹泻等症状。

2 合理配制日粮, 强化饲养管理

2.1 降低断奶的应激反应

通过减少喂奶次数, 逐步补饲植物性日粮, 可降低营养性应激的影响, 采取去母留仔的方法逐渐进行换圈分群, 能降低环境应激的影响, 在断奶后饲料中添加VC和VE不但能提高断奶仔猪抗应激能力和日增重率, 还能提高免疫能力, 有效降低断奶后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2 注重饲料营养

选用高营养、高蛋白质的乳猪料进行饲喂, 如利用乳清粉、脱脂奶粉、血浆蛋白粉、鱼粉、蚕蛹粉等动物性蛋白质作为蛋白质来源。如果用大豆蛋白, 必需经湿法膨化和热乙醇浸提等脱抗原处理, 才可减少饲料中的过敏性物质。

2.3 应用酶制剂

适当添加酶制剂, 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淀粉酶和耐酸性蛋白酶等复合酶制剂, 可以弥补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 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降低腹泻的发生率。

2.4 应用酶化剂

饲料中添加酶化剂, 使肠道pH值下降, 不但能激活消化酶, 还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 提高仔猪的增重和抗病能力。目前, 常用的酶化剂添加方式为:柠檬酸和延胡索酸 (富马酸) 按日粮添加1~2%, 甲酸添加量为0.6~1.2%, 甲酸钙添加量为1~1.5%, 乳酸的添加量为1.6%, 苹果酸的添加量为1.2%。

2.5 应用微生态制剂

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调整肠道菌群的分布, 对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预防腹泻有重要作用。由于它无毒、无残留、无副作用, 已被广大科研人员和养殖户重视和应用。微生态制剂又称为益生素、促生素、利生素、EM, 是较新型的活微生添加剂, 不能与抗生素同时应用。最新研究表明, 饲料中添加甘露寡聚糖、寡果糖具有比益生素更好的促生长效果。因为它们能使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大量增殖, 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而且能耐受氧气、高温及胃酸的失活作用, 克服了外源性活菌制剂定植能力不强的缺陷, 是良好的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2.6 防治并举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第4篇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分专题、分领域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3.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健全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开展教材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修订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启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试点,实施高校思政课择优项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组织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研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4.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紧推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力度,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研究制订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订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两个责任”执行情况检查。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推进直属机关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及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7.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制订《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综合治理,发布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8.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起草教育“十三五”规划文本。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

9.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高校研究制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制订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自主招生,做好全国统一高考后开展自主招生的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1.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依法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12.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优化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布局。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各地优化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14.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内的教育合作。贯彻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大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1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16.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推动各地建立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规范学校收费调整,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加强教育财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委派工作,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17.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推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校园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和《学位条例》修订。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规章。设立依法治教示范区。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

1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制订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建设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高工程。

19.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研究制订《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指导》。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积极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的有机衔接。

20.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深入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制订《督学管理办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工作。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做好专项督导。

21.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教育标准制定审核办法,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核准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制定关于规范中小学校服工作的意见,研制《中小学校服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基础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发布部分职业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布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建立有关专业认证标准。

22.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培育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

23.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2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5.改进美育教学。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7.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28.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研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研制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29.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各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工作规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开展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活动平台建设。

3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订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分类制订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修订相关教材。审定公布“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诊断改进工作。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完成第三批国家中职和高职示范校验收工作。推进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推动各地办好相关活动。

31.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继续推进医教、农教协同等协同育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医学教育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做好医学教育整体衔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快产业行业急需人才培养。继续推进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面向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32.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扎实推进“2011计划”,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全面落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启动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政策。组织开展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制订《关于全面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意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3.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动出台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办好开放大学,拓展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制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好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遴选工作。

34.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研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做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宣传实施,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相关工作。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机制和监测平台建设,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第18届推普周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5周年宣传活动。联合中央电视台办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开展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手语主持人才培养。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做好语言国情调查。做好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培训工作。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35.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启动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经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研究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继续做好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工作。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织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36.继续大力推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指导重点大城市进一步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方案。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37.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继续实施特殊教育重大项目。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发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启动起始年级教材编写。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特殊保障办法。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

38.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双语教材和资源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各类专项招生政策。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建设合格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夯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科学发展。

39.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施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更多学生参军入伍。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实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学生就业信息和学籍信息沟通衔接,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0.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突出精准资助,坚决查处申请资助过程中的作假、冒领行为。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强化资助资金监管。推动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做好资助政策宣传。

2012镇工作要点 第5篇

一、工作思路和发展目标

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突出园区建设,强力招商

引资;突出城镇建设,提升城镇品质;突出新农村建设,着力改进民生;突出休闲旅游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目标:奋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食品加工园区、打造百亿园区,全面建设全省果蔬食品产业强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重镇、全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休闲观光旅游名镇。到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58亿元,工业总产值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2亿元,财政总收入276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694元。

二、重点工作

(一)强力招商引资,狠抓园区建设,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

大力招商引资。园区将继续围绕果蔬食品工业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引进水果蔬菜加工、肉制品加工、禽蛋制品加工、休闲食品、软饮料、调味品、医药保健食品、地方特色食品开发、物流等项目,引进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3个,引进投资5000万元的项目5个。到2012年底,争取实现工业总产值42亿元,落户企业30家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园区建成面积达到2500亩。

做好项目建设。大力做好企业协调服务,实现签约项目早落地,落户企业早开工,开工企业早投产,投产企业早达产。鼓励园区现有企业实施扩规和技术改造,实现裂变发展。积极支持海通二期橙子囊孢及浓缩果汁加工项目、欢乐家二期扩规项目、天元罐头扩规项目、湘宜鱼糜深加工及鱼糜加工扩规项目等项目建设,促使园区企业提档升级,培育镇域经济新增长点。

增强园区承载力。全面启动投资7000万元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投资万元的之字溪河道整治工程、园区双回路供电建设项目、投资万元的园区水厂建设项目、投资540万元的之字溪大桥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道路、水电、通讯、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打造优美投资环境,增强园区聚集力。

(二)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条件,推动农业发展新进步。

大力发展五大产业基地。大力建设水产养殖基地、柑橘生产基地、牲猪养殖基地、家禽养殖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力争2012年水产养殖基地总产实现1.2万吨;柑桔生产基地实现种植柑桔10万亩,总产12万吨;牲猪养殖实现年平均育肥22万头;家禽养殖基地实现家禽出笼200万只;花卉苗木基地面积6000亩,年花卉苗木收入达到6000万元。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开展村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全镇1000口堰塘的维修,重点建设100口当家堰塘,完成4000米末级渠的硬化,配套引水渠40公里。全面开展小

(二)型水库除险保安工程,投资480万元完成野鸭湾、梅家湾水库除险改造。全面开展泉河主干渠、火山口主干渠、胡家畈主干渠等镇域主干渠的维修。完成玛瑙河流域的治理规划评审工作,启动玛瑙河流域治理工程,力争2012年开工建设。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落实粮、棉、油种植补贴政策,按照国家种植补贴政策,做到农业种植补贴全覆盖。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广泛宣传并动员群众购置农业生产机械,补贴资金落实到户。在桑树河村、灵芝山村建设农机示范村,使示范村的机种机收达到90%以上,从而带动提高全镇农机化水平,力争全镇农机应用率达60%以上。落实惠农保险政策,确保农业政策性保险率达到100%。

积极发展农业旅游。加快桃缘景区建设,进一步对景区桃花面积扩规,打造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大力建设苗族民俗风情园,积极营造民族体验旅游区。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抓好农家乐和苗家乐建设,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精心组织第十一届三峡·枝江桃花艺术节。

(三)强化财税管理,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增强财政实力。

加大财政征收力度。认真分析财政状况,强化对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的服务,着力巩固税收主体和骨干税源,不断培育新兴财源和后续财源。做好在安建设项目和关联项目的税收工作,做到应收尽收。成立项目争取协调专班,明确责任人专门负责项目争取、申报服务,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进一步提高中心集镇商贸业、餐饮业、娱乐业服务档次和水平,搭建物流政策平台,建立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增加新的财源。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平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社会民生。进一步健全镇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镇村低保、救灾救济、五保供养等工作,保障镇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及养老保险工作,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做到应保尽保;

建立劳动就业促进体系,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新增城镇就业新突破。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医疗、管理和服务水平。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强资金监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善教育条件,争创一流水平;进一步抓好计划生育基础工作,提高计生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

素质。

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妥善解决各类矛盾,最大限度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降低可防性案件发案率,提高各类案件破案率,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夯实基层监管基础,强化政府监管职责,明确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消除各类隐患,坚决杜绝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提高城镇管理效能。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切实加强集镇管理。狠抓环境卫生,实行门前三包,广泛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城镇创建,增加垃圾箱、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及保洁人员,实现垃圾日产日清。不断推进集镇绿化、亮化,配套完善集镇公共设施。成立镇城建监察中队,大力整治违章建筑、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行为,让居民生活更方便、环境更舒适。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切实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五)推进组织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统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探索建立园区大党建格局;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完善党员联户责任区,建设一支“双带”能力强的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在2012年底前,全镇所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切实关心党员和农村基层干部,加大困难党员帮扶力度,扎实抓好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和选聘生有关政策的落实,认真落实好离职村干部的生活补贴政策。规范村级办公活动场所管理,充分发挥村级阵地的作用,扎实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村村安装投影仪目标。

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党风廉政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十个全覆盖”,推行便民服务、“三资”代理,建立招投标中心,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效。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惩处违法违纪行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镇纪委工作要点 第6篇

一、维护党的纪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1、全镇各村(居委会)、各部门单位要把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保持

同党委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2、严格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意见中的各项规定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督查,切实改进干部作风,营造勤政廉政氛围。

3、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委以及镇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二、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1、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的责任,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要工作、重大问题、重点环节亲自抓。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分工,具体抓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重要领导责任。

2、进一步细化责任分解。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逐级落实责任目标,切实做到责任到领导,任务到村(居委会)、部门,量化到岗位,考核到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责任落实的局面。

3、进一步严格责任考核。加强对各村(居委会)、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对失职渎职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三、扎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1、深入开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积极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教育。以党风廉政建设标准化工程推进实施和“三示范”创建为抓手,在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中改进干部作风。

2、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对中央、省、市、县、镇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各项规定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在实行严厉问责中改进干部作风。

3、集中开展“三问三治”专项活动,进一步落实问责问效问廉措施,治庸强能力,治懒增效能,治散正风气。坚持和完善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服务代理制等制度,在提升效能中改进干部作风。

四、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惩治腐败行为

1、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发生在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中的违法违纪案件;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众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的案件;进一步加大惩治违法违纪人员的惩处力度。

2、加强反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促进与司法、财政、农经等有关部门相互协作,健全纪监信息员组织网络,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完善信访举报受理机制。

3、依法依纪文明廉洁办案,加强和改进信访举报、案件审理工作,积极推行“一案五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案件的治本功能。

五、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认真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1、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重点解决征地拆迁安置、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整治保护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透明大病合作医疗报销,继续做好村镇建设“三乱”工作,严格规范涉农涉企收费执法行为及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2、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严格规范招投标管理,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进一步公开、透明。

3、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加大行政村(居委会)、部门单位财务清理审计力度,加强整改落实,巩固治理成果,健全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

4、深入开展“四风”突出问题及厉行节约和制止奢侈浪费专项整治。规范和改革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镇直部门和村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制度及财务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办法,实行干部作风常态化监督检查,加强惩戒问责力度。

六、扎实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1、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切实加强镇直部门和行政村(居委会)主要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及任期内审计和离任审计,不断加强廉洁从政监督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德述职述廉述法制度,加强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

七、着力规范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现象

上一篇:一次相逢一次暖作文700字下一篇:如何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