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培训工作总结

2024-07-06

残疾人培训工作总结(精选9篇)

残疾人培训工作总结 第1篇

轮台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残疾人 培训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轮台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于2008年成立。承担我县短期职业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再就业培训,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等培训工作。2008年10月自治区劳动厅批准建立了巴州第十四个职业技能鉴定所,轮台县职业高中职业技能鉴定所。对23个工种(服装裁剪工、服装缝纫工、美容师、美发师、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手工木工、精细木工、钳工、锅炉操作工、蔬菜工、家畜饲养工、中式面点师、计算机操作员、农机修理工、摩托车维修工、装饰装修工、花奔园艺工、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电工、电焊工、手工地毯制作工、中式烹调等)实行初级鉴定。校园占地面积3201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934平方米。已初步具备供师生学习、生活、运动的简易设施。学校教育教学实训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2010年成立轮台县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之后,为轮台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主要作用。

二、主要工作和成绩

我校近几年配合县残联不顾自身经费困难,免除75名残疾学生(父或母或本人残疾)的学费、住宿费。2007年被县人民政府被评为《助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10月对55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10天,2009年12月对45名残疾人进行细纱技能培训并于宏泰棉业有限责任公司签定残疾人就业合同,让残疾人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参训人员满意率100%。

根据县残联有关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文件精神,我校分别于2008年9月22日——9月28日;2009年12月9日—12月26日对我县各乡镇96名残疾人进行了集中培训。这两次培训工作中,我们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和劳动权

为出发点,以帮助残疾人增强独立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重点培训了有关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解决残疾人就业的使用技术。通过培训,使全县100多名残疾人不仅增强了依法维权的意识,而且学到了种植、养殖、纺织等多种实用技术,大大提高了他们自力更生、独立谋生的能力,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讲我们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领导重视、培训工作组织有力

学校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始终高度重视,为了组织好每次培训,学校召开党政办会议,专题研究了培训工作的各项保障措施。一是学校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残疾人理事会负责人)任组长,从鉴定所、行政办、教务处等科室抽调骨干担任成员,具体负责这次培训工作的各项事宜;二是落实了工作责任,加强了工作考核,为了保证这次培训收到实效,特别是保证考核人员的到课率,我们对各负责科室加强责任,落实工作奖惩,从而确保组织有力。

(二)培训内容实用,贴近残疾人切身利益

1.大力宣传和组织学习有关残疾人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

每次培训邀请法律服务所专业人员对参训人员进行残疾人维权培训,重点学习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增强了残疾人依法维权的法律观念。

2.举办农村实用技术特别是纺织业、养殖业的培训

在培训期间,原我校校长怕提古丽〃伊米提同志专门对科学的养鸡方法和防病、治病做了培训。邀请纺织业专业人员给他们讲有关纺织业及细纱技能理论知识,通过培训55名残疾学员对农村养殖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大大增强了他们通过养殖业提高经济收入的信心。45名残疾学员通过细沙工专业培训,在宏泰棉业有限公司就业,从而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三)后勤保障有力,培训效果十分显著

为了保证每次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充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县残联对培训工作预算专项经费,除了在组织、实施方面的开支实报实销外,对参加培训的残疾人还提供了吃、住条件。每个残疾人每天补助20元的生活费,对离家较远、出行不便的残疾人还提供了住宿,正是由于各方面准备充分,解决了参训学员的后顾之忧,因此每期培训无一缺席,学习非常认真,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总之,我们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中立足于关爱弱势群体,扶助残疾人的思想,对受训残疾人给予了知识、意志和技能的扶持,从思想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从技能上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为全县的残疾人帮扶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轮台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日

残疾人培训工作总结 第2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挹江门街道察哈尔路社区社工,很荣幸今天站在这里和在座的各位同仁分享学习经验。首先感谢区残联给予我们这次珍贵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通过学习培训,使我们明确了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相关的法规政策,明确了相关工作的处理程序,提高了我们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下面我就几天学习做一个简单汇报。

一、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全力以赴提升社区康复工作。

社区残疾人工作人员身处最基层,直接接触残疾人员及其家庭,是履行“代表、管理、服务”职能的前沿,是各级政府密切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残疾人事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能否有效地履行自身职能,做好本职关系到党和政府各项惠及残疾人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实现,因而显得成尤为得要。

做为社区残疾人工作者,首先必须对辖区内的残疾人基本情况了熟于心,建立各类业务台帐,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为做好各项工作打好基础。其次,对于出台的各项政策要有敏锐的嗅觉,将政策用好用足,更好地惠及所有残疾人,力争让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朋友都能享受到政策,使他们充分感觉到党的温暖、各级政府的关心。

二、深刻领会两个体系的建设,确保社区的残疾人工作进一步提高。

两大体系建设的提出对于目前各级残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出了新的方向和方法。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体系在未来将长久的指导残疾人工作,两个体系建设从各个方面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要求,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唯有以更高的服务标准和服务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首先要勤于沟通、善于沟通,属于职责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及时解决,维护一方稳定。建设好社区残协组织、完善制度,做到有组织、有人员,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力争使社区残疾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助、困有所帮,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其次组织动员辖区内残疾人开展自我教育,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做好残疾人技能培训和就业介绍,增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积极融入社会。

三、用真情和关爱,创新特色将社区残疾人工作做精。

残疾人工作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需要各界人士的帮助,因此我们要善于在社会上造声势,工作中造特色,同行业中争位置,残疾人中树典型,要善于借机借进造势,掀起一轮轮的宣传热潮。我们要学习其他街道社区的新的经验好的做法,积极开展各项助残活动。建立特色的服务网络,实现康复工作的低投入、广覆盖,保证残疾人就业、生活保障畅通,要争创残疾人工作的优质服务场所,建立各类残疾人数据库,开拓创新将残疾人工作切实做好,争创学习型残疾人工作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切实的为残疾人做实事、做好事,切实保证残疾人的各项权益落到实处,让残疾人能够感受到政府和党的关心,真诚热情的去服务,急残疾人所急,忧残疾人之所忧,成为残疾人的主心骨,各项政府优惠政策的掌舵人!

以上是我这几天来学习培训的一点体会,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进取、完善。谢谢!

XXXXX

残疾人培训工作总结 第3篇

一、我镇残疾人基本状况

我镇现有各类残疾人1897人, 占全镇总人口的2.1%。一、二级重度残疾的为914人, 三、四级残疾的为983人, 其中视力残疾232人, 肢体残疾1039人, 听力障碍132人, 言语障碍20人, 智力障碍229人, 精神病人233人, 多重残疾12人。这个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 生活状况差。

由于丧失劳动能力, 无力耕作, 农村残疾人年人均收入水平要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和同类地区农民生活水平。我镇残疾人共涉及1600多户家庭, 其中122个福利企业就业安置263人, 从事三产服务117人, 从事种养业84人, 在种植基地安置5人, 其余的自谋职业解决就业问题。据统计, 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000元左右, 而我镇残疾人年均纯收入为9000元左右, 仅为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6.25%, 残疾人经济收入水平总体上仍远远低于全镇平均水平。

2. 就业状况差。

因为残疾人就业难, 家庭经济收入较少而开支较多, 所以相比于一般健全人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明显的困难。就业门路窄、体力不支、技术贫乏和资金不足是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的三大障碍。输出劳务外出打工的几率极低, 六成以上的残疾人靠种地维持生计, 缺乏稳固的经济收入。由于缺乏资金、经营能力和技术, 从事个体经营的也为数不多。

3. 身体状况差。

残疾人家庭在成员患病时, 大都面临着比健全人家庭更大的困难。不仅残疾人求医有特殊困难, 而且作为配偶或父母的残疾人, 当其他家庭成员因病求医或住院治疗时, 自己缺乏帮助的能力。尽管这几年我镇开展了一系列残疾人康复项目, 如“白内障无障碍镇”、“精神病防治镇”、“社区康复帮扶活动”等, 但项目的实施只能惠及少部分人, 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仍然很低, 大部分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没有条件接受有效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

4. 居住状况差。

残疾人存在着各种行动方面的障碍, 他们中又有许多人长期与父母、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 残疾人的居室空间常常比较狭小。尽管这几年我镇大力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 但由于指标有限, 且受残疾人自身经济条件所限, 绝大部分贫困残疾人无力翻盖房屋, 居住状况逐渐恶化。一些贫困残疾人居室家徒四壁, 家具破烂不堪, 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家具都没有, 极为简陋。

5. 医疗状况差。

由于收入微薄, 许多贫困残疾人无钱看病、治病, 小病忍、大病熬, 小病拖成大病, 轻病熬成重病, 残病交加, 雪上加霜, 病情越拖越重, 最终无法医治, 生活也越拖越苦, 造成交叉性恶性循环, 有的甚至被病魔拖得倾家荡产。

6. 受教育状况差。

由于身体残疾、行走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等多重原因, 农村残疾人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大多数农村残疾人未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 更谈不上接受高等教育。盲、聋、哑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状况更为堪忧。残疾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与义务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镇内无特殊教育学校, 现有的随班就读模式无论在办学条件、经费和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残疾儿童、少年的就学需求。而多数贫困农民家庭又没有将适龄残疾子女送到县、市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的经济能力, 以致农村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总体偏低。

7. 精神状态差。

不仅残疾人本身在婚姻、恋爱方面困难重重, 而且直接影响到残疾儿童的丧偶父母再婚和残疾人的兄弟姐妹择偶。由于世俗的偏见、物理性障碍和心理负担, 残疾人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很少, 有时不得不放弃。尤其是精神病人的家庭成员, 社会的舆论使他们不愿与社区内的人们交往, 因此也增加了生活方面的困难。以上原因及残疾人求学难、交通困难等原因, 使残疾人家庭大都感到精神压抑。作为残疾人的直系亲属, 心理负担随着残疾人的情感变化而动荡起伏, 这是健全人家庭很难体会到的。

二、造成农村残疾人贫困状况的原因

残疾人贫困主要有以下五个原因:一是自身素质低;二是劳动能力较差;三是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四是一户多残的现象普遍;五是残疾人工作还得不到各级、各部门的普遍重视, 社会扶残助残氛围尚不浓厚, 残疾人优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执行力度不够、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生活在农村的残疾人还有三大突出的困难:一是交通不便严重影响残疾人求学、就医、就业和社会交往, 甚至很难离开居室;二是农村缺医少药, 给残疾人家庭求医、治病造成了比城市更多的困难;三是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的普惠标准, 形成了新的差距。在全国普惠加特惠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地方经济水平的差距, 使农村残疾人享受特惠政策效果不明显, 扶贫助残的政策性导向少。

三、为残疾人服务工作现状

2001年至今, 学校与镇残联联合选择残疾人易掌握、就业门路宽的实用技能开展培训工作。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心理健康辅导”、“企业员工安全知识”讲座, 举办“电脑操作培训班”、“种植业技术培训班”及其他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全镇共投入15万元资金, 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870人次。在种植基地开展10期种植知识培训, 培训了155人次学员, 在种植基地安置残疾人5人, 辐射带动残疾人黄花梨树种植户13户, 辐射户共拥有黄花梨树种植面积63亩, 产值达到315000元, 种植利润176400元。十年来虽然有了一点成绩, 但对残疾人的培训项目开发和培训过程方面, 仍缺少系统化和示范性。

四、新一轮为残疾人服务的培训策略

通过2011年相关课题研究和走访座谈, 在镇残联的大力支持下, 确立了“以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为核心, 职业培训、就业指导为重点”的培训策略。

1. 以思想教育为先导, 帮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

农村残疾人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素质低、经济困难等问题。他们的思想观念滞后于普通人, 更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需求, 面临被社会淘汰、遗弃的危险, 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压抑, 给家庭带来一些潜在危机。所以, 培训从启迪残疾人的心灵开始, 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宣传《残疾人保障法》, 了解残疾人自己的权利义务和现代文明社会、国家对残疾人的各种优惠政策;发放法律小册子, 引导他们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一些“身残志坚”讲座, 宣传名人张海迪、霍金等自强不息、敢于创业的精神。观看残疾人创业的录像片, 表彰一批本镇残疾企业家和残疾种养殖户, 使残疾人体会到:残疾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心态, 积极进取, 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 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2. 从实际出发, 开展订单式培训, 增强残疾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

在残疾人有了积极心态的基础上, 宣传致富的典型事例, 教育残疾人消除“等”、“靠”、“要”思想, 树立现代就业观念, 树立劳动光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思想, 鼓励他们学一技之长, 以增强社会竞争力。与此同时, 深入了解社会需要什么职业, 市场需要什么职业, 残疾人又适合做什么职业。要进一步通过逐个对话、问卷等形式开展深入调研, 获悉一部分残疾人所迫切需要学习的种养殖业生产技术、务工劳动、技能等实用性新知识、新技能, 从而开展订单式培训, 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注重实践, 增强培训的实用性。

组织残疾人学习健康知识, 促进残疾人积极参加康复锻炼活动。一些肢体残疾人都有残疾人专用车, 学校开设了“残疾人专用车、家用电器的使用、装配及维修”等实用技能培训, 使残疾人通过培训, 对于平时碰到的家电小问题、残疾人专用车小故障都能亲自动手解决, 对一些基础好、操作熟练的残疾人, 鼓励其搞维修经营。开展师徒结对、上门辅导等服务, 使残疾人一边实践摸索, 一边理论充实, 能真正学到一种本领。

4. 参观、考察、技术交流, 增强培训的开放性。

残疾人平时很少出远门, 视野和见识较窄。有目的地开展参观、考察活动, 如慈溪市农业科技示范区、杭州湾新区和跨海大桥建设基地参观学习, 使他们亲眼看到科技园区的新品种、新技术, 亲耳聆听园区专家的介绍, 深切了解到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激发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奋斗的愿望。

5. 重点跟踪, 落实项目, 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当残疾人有了一定的技能后, 联合有关部门帮助残疾人开拓就业渠道, 对能上岗的残疾人积极逐个推荐;对能从事个体经营和种养殖的残疾人, 千方百计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找准项目落实;对肢体轻微残疾者, 鼓励他们边学习边进行种植业、养殖业的实践。通过电脑培训, 有的残疾人能在网上了解信息、洽谈业务。对有经济困难的残疾人, 联合有关部门给予优惠政策和必要的启动资金, 使残疾人真正谋生有路、就业有门。

参考文献

[1]李金红.残疾人服务:问题与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 2011 (5) .

残疾人职业培训价值几何? 第4篇

在珠海工作的河南籍残疾人李阳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残联的职业培训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的求职需求,常常都是一些没有用的培训。他对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去向十分怀疑。

2013年5月19日助残日当天,李阳向广东省21个市的残联和财政部门递交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公开2001年至2012年期间当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支情况,并详细列明收入来源及明细、支出项目及明细。

为信息公开奔走近两年,但时至今日,李阳也只是通过广州市财政局的答复了解到:广州市近10年共收缴残保金超过20亿元,支出14亿多元。至于支出明细,他依然无从得知。

与此同时,深圳市残联下属单位内部人员却曝出该单位一年的培训和活动经费高达数千万元。“残联给残疾人提供五花八门的培训,这些是从残保金拿出钱来搞的。这些培训根本没正规、没像样的,到底值不值上千万元?这么点残疾人,花这么多资金,合理吗?”李阳激动地说。

为啥不接受无偿培训?

家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残疾人田中双也对残保金的支出表示质疑。

今年65岁的田中双是脑瘫患者、三级肢体残疾人,但他通过自学成为家电维修高级技师、电脑高级工程师,曾受聘于哈尔滨市多家电子技校乃至黑龙江省劳动保障厅,是一位从教20余年的优秀教师。

作为一位残疾人,田中双对于残疾学生有着天然地亲切感,但他却常常见到前来求学的残疾学生被学校拒之门外。“只要我碰到了,我就会把他们领回家,利用课余时间免费为他们上课。悟性好的学生3个月就能学会,悟性不好的半年也差不多了。这么多年,我培训的残疾学生将近百人,他们都来自五湖四海,回家以后无论是进工厂找工作还是在小区、在村里搞修理部,都能自谋生计。”

退休之后,田中双愈发想要把他的技术本领免费传授给更多残疾人。“我去找市残联、省残联,想问问他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个培训班办起来,结果人家都说不管。”

然而,不久之后,田中双却接到了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聘请。“残联委托电大给残疾人做电脑维修培训,结果电大又请我过去讲课。那我就不明白了,为啥非得绕这一个弯?为啥残联就不同意让我直接给这些学生讲课?”

《经济》记者以“想和残联合作办培训”为由致电哈尔滨市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培训科张科长听到培训老师已经年过60而培训项目是“家电维修”和“电脑维修”时表示,家电维修的市场需求正在萎缩,学员接受培训后也无法实现就业;而电脑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可能年轻老师掌握的技术更符合需要,因此并不考虑这种培训合作。

田中双却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搞技术培训,无论是家电维修还是电脑维修,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但是残联委托电大搞的培训,学期说是一个月,实际上只有20多天,老师只能挑一些浅显的内容授课,不敢讲得太深。”这种培训,怎么可能帮助残疾学员实现就业呢?

知情人士介绍,哈尔滨市残联委托电大进行电脑培训的开销是4000元/人。一个40人的培训班,差不多需要16万元残保金的支持。“我做培训免学费,电大培训还要和残联收钱,为啥残联宁可和电大合作,也不愿意帮助我把培训班办起来?”田中双非常不解。

令人费解的还不止这些。残联拒绝田中双的请求后,他就自己在网络上发布开班信息,招收残疾学员到他家里免费听课。然而,有一些学员并不满足于免学费。“常常有学员来问我,田老师,我跟你学习你给我多少钱?”田中双后来才了解到,如果这些学员到残联参与培训,残联不仅中午管饭,还为学员提供每人每日10元的补助。

“残联现在待遇这么好,残疾人来听课还给他们钱。这钱都是从哪儿来的?”田中双一面啧啧感慨,一面又不免疑窦丛生。

把残保金用到职业培训,用到午饭和听课补助,名正言顺、无可指摘,但这么做,真的能保障残疾人就业吗?

残保金如何保障就业

在家住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残疾人李接新看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2015年农历新年前夕,他任职了7年多、续签过3次劳动合同的永州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处,突然与其中断了劳动合同。“说要清理临时工,突然之间,就强迫我签了离职手续。”李接新说。

由于劳动合同未到期,永州市政府补偿了李接新1500元(即他一个月的工资),还将其推荐至永州市某民营物业公司就业。然而,李接新万万想不到,这家民营企业宁可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为他缴纳社会保险。

实际上,根据《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后必须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就不能算作安排残疾人就业,同时,还应按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原本为了促进、保障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到今天却成为了部分企业聘用残疾人担任临时工的护身符。

赖德胜就此分析,之所以会出现“宁可交残保金,也不交社保”的现象,原因就在于,就业保障金是相对低的。“交了社会保险,就意味着你必须要用这个人,而交残保金,那我随时可以辞退他。而且,安排残疾人,实际上还要增加大量的基础设施。为了增加一个残疾人员工,甚至可能需要把整个办公场所都改造一遍。这是政府减免税收等种种优惠政策所无法弥补的。”

令人更为忧心的是,各级残联都在强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反而忘记了,“残保金只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赖德胜在《2013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一书中写到,从各地的统计数字来看,近年来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成倍增长,残疾人就业率却基本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滑。在2007-2012年,我国残疾人总体就业率分别为46.4%、46.8%、44.9%、44.2%、43.7%和45.2% 。

诸多企业将残保金视为雇佣残疾员工的替代选择,部分企业只在条件极端恶劣、非残疾人不愿意从事的岗位聘用残疾员工……

残疾人培训工作总结 第5篇

工作总结

紧扣时代脉搏狠抓残疾人职业培训s0100

——晋城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工作总结

晋城市康复医院一方面注重自身发展、壮大、腾飞,另一方面谨记市委、市政府、市残联关于积极推进按摩事业,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作贡献的深切希望,积极为残疾人寻找就业的门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于1997年成立了盲人按摩培训中心,迄今为止,已举办了十五期盲人按摩培训班,培训出260多名按摩师,并颁法了盖有劳动局和按摩指导中心章的按摩资格证书和结业证书,现在他们已经全部得到就业,就凭借学到的一技之长,或加入医院队伍,或自己打台自己唱戏,从原来依赖家庭,依靠社会飞跃到为国为民奉献光和热,心情舒畅地实现人生价值。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设盲人图书室。在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针对盲人的特点,开设了全市唯一的一所盲人图书馆,包括盲人图书500多册,有声读物200多盘等等配套完整的盲文读物,便于盲人学习,尽快提高;另外,配备并使用了人体头颈、躯干、五脏六腑的分解模型、人体十四经络循行和针灸穴位的电子模型、人体骨架模型、经络语音等设备便于解剖教学和盲人记忆,为学员的知识巩固、自我充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丰富了学员们的业余生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造第二学习环境。

二、培训教师的选用。盲人按摩培训班由我院专业按摩师任教,他们业务理论过硬,临床经验更为丰富,俨然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

三、授课形式。授课采用面授与临床实习相结合形式,学员们在课堂上学习理论,课余则安排在按摩病房见习临床治疗,此外,课程结束后,还专门为学员安排一个月的临床实习时间,使他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巩固、消化。

四、课程安排。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解剖学》、《中医学基础理论》、《经络学》、《输穴学》、《按摩治疗学》,另外学习了盲文、手法,思想政治课等等。共计286课时。学习班教学时间安排实行周六制,每周安排一天半的休息时间。学习期间,注重培养学员的政治素质,不但向学员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十六大”报告,而且举实例让他们树立身残志坚、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四自”精神,实现平等参与,发展自己,从而奉献社会。

五、培训后的效果。参加培训的学员遍及晋城各县市。在医院扶残助残大环境的影响熏陶及政治思想课的教育下,学员的整体素质都有明显提高。他们尊敬师长,彼此间相处融洽,在生活上互帮互助,在学习上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他们还主动搭配分组,轮流打扫教室宿舍卫生,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共同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洁净的求知、生活空间,托起了一片爱的晴空。

六、颁发证书。每年举办一期盲人按摩培训班。学制3个月,医院提供住宿,费用自理。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参加了按摩理论与手法的考试,全部取得优异的成绩,合格毕业,并颁法了盖有劳动局和按摩指导中心章的按摩资格证书和结业证书,为按摩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七、全部就业。结业后,他们各展其才,凭借着过硬扎实的按摩理论和娴熟的按摩手法,全部就了业,找到了

自己满意的工作。有的在大型的桑拿中心担任按摩师,有的自己开设门诊,有的则留在医院成为正式职工,年纪孝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的学员经推荐,已到盲人按摩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续继深造。截止目前已培训学员260多名,均实现了就业。毋容置疑,我院已成为盲人肢残人等残疾人学习就业走向成才、实现人生梦想的摇蓝、培养优秀按摩师的沃土。

残疾人培训工作总结 第6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把2011年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进展情况作一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今年,我区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自开展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残联的具体指导下,各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扎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有关工作顺利开展。

一、政府重视、各部门积极参与

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计划。为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协调小组,主管区长任组长,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办、残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并以区政府办公室文件形式制定下发了《2011年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和责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农业局、扶贫开发办和区残联联合下发了《关于2011年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计划的通知》。同时,我们把培训城乡残疾人目标任务分解到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根据区里的工作部署,都成立了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力度,层层分解目标任务。今年5月15日召开了动员会议,安排部署了就业培训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迅速 宣传发动、充分发挥村级残协和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作用,做好入户核查和培训人员上报工作。区政府主管区领导亲自主抓这项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强调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检查,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工作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我区充分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等新闻媒体及电子屏幕、横幅、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残疾人就业培训有关要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迅速行动,制作分发了鼓励和保障残疾人就业培训的宣传条幅270幅,张贴宣传标语2000余张。同时,各村(社区)利用村头广播、黑板报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就业培训状况工作。通过宣传,使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全区广大残疾人参与就业培训的积极性。

三、完善信息,做好入户核查工作

按省、市残联有关工作要求,我区残疾人就业办公室对残疾人就业培训状况数据库16—59周岁有就业培训需求的残疾人进行了更新,对符合条件但未录入数据库的残疾人就业培训状况进行了补录,并将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信息进行了删除。今年上半年,为进一步掌握残疾人就业培训实际状况,我区各乡 镇、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深入到辖区各村(社区)和群众家中,认真对各自辖区内残疾人进行复核调查,在核查登记工作中,我们做到了“四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目前,我区准确掌握残疾人培训就业工作动态,逐步实现了残疾人培训就业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

四、密切配合,稳步推进就业培训

今年,市残联给我区下达的残疾人培训任务为80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200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人,就业指导员培训100人。为确保残疾人就业培训任务顺利完成,我区残联协同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农业、扶贫等部门将信誉好、培训质量高的培训机构确定为残疾人培训就业机构。经协调,2011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继续确定在市技工学校,计划从8月开始组织培训到10月结束。培训专业包括:计算机、果树栽培、农作物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美发美容、缝纫、农机修理、家电维修、手机维修等。培训方式:采取学校集中培训和下乡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为鼓励有培训需求的残疾人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我区除了按照上级要求的人均1000元培训费用的标准进行免费培训外,还将对每一名参加培训的残疾人给予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同时,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确定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农业部门确定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扶贫部门确定的“雨露计划”培训基地逐步将残疾人纳入培训范围,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五、多措并举,确保残疾人就业

今年,我区将针对培训合格的残疾人,力争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齐心协力,计划完成490人就业任务。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与培训学校签订学员就业协议,确保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学员能够及时得到妥善就业安置;二是组织残疾人学员专场招聘会,为残疾人和用人单位搭建桥梁;三是积极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优先安置参加残疾人就业培训的学员;四是鼓励残疾人个体就业,帮助参加就业培训的残疾人创业,自食其力,为其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同时,我们将认真做好新增就业人员基础台账,残疾人就业情况及时录入了省残疾人就业培训状况系统软件。残疾人就业信息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广泛发布,努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安置。

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我区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主要存在两点问题:一是组织残疾人参加培训有一定难度。一些残疾人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主动参加就业培训的意愿不强烈,加大了各基层乡镇、街道组织难度。二是存在残疾人培训资金紧张问题。残疾人就业培训资金来自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目前,我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企事业单位对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这项工作不理解,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存在较大阻力。由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不到位,造成残疾人就业培训资金紧张。

建议:加大残疾人就业安置力度,开展订单式培训。培训 前,联系好适合残疾人就业培训的企业,提高残疾人就业培训的对接性,解决培训与就业脱节问题,解除广大残疾人的后顾之忧,确保残疾人安心参加培训。

区残联召开残疾人工作业务培训会 第7篇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综合素质以及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全区残疾人事业各项业务工作目标的落实,6月15日下午,2018年长安区残联专职委员、康复协调员培训班在长安区医院培训室举行。各镇(街)残联理事长、社区专职委员和各专门协会负责人共计2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培训分为三批次进行,共培训6天。区残联副理事长冯新娜主持开班仪式。我社区医保站工作人员集输淑娟代表我社区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区残联副理事长冯新娜还要求各镇(乡)、街道办残联要抓好阶段性工作,要把好残疾人证核发管理、涉残民生项目的申报初审,特别是在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强化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务必协调、督促落实好残疾人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扶残助残政策,办好残疾人的民生实事好事。长安区残疾人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换届以来,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很多新人加入到残疾人工作者队伍。为适应新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残联系统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提高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次培训计划。培训采取视频培训、逐一讲解、实际操作等方式,对调查工作流程、工作细则、指标解释与填写方法和数据采集软件APP的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并对专职委员进行问卷测试,使培训人员全面掌握残疾人登记表各项指标的解释,为开展入户调查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

通过这次培训,参会人员者一致认为学习了很多新知识,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坚定了工作信念,加深了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了自身业务水平,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做好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

残疾人培训工作总结 第8篇

关键词:托养机构工作人员,性教育培训,智障人士

一、问题提出

智障人士虽然心智发展不完全或较为缓慢, 导致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智能技巧困难, 但智障者生理发展却与一般人并无差异, 会有第二性征、性冲动及性需求, 同样会经历性发育、性成熟。不同的是, 智障者缺乏的是对身体变化的认知、理解、表达自我管理能力及保护能力, 缺乏的是应有的性教育支持与辅导。

近十年来, 国内开始关注智障者的性教育, 部分特殊教育机构也逐渐开展了青春期性教育课程, 内容大多为性生理、卫生保健和自我保护等, 甚至在必要时会特别开设单元课,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则是机构采取随机解决的方法, 等到问题出现时才加以制止, 全面的、预防性的教育与指导很少。在学校为正常中学生开展性教育或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 但针对托养机构而言, 由于这些智障人士终身托养在固定的环境中, 托养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种性现象、性行为, 因此就必须承担起相应性教育的重担。如何借助托养机构现有员工的力量, 通过培训, 提高参与培训员工性教育的知识水平, 形成对智力落后人士开展性教育的积极态度, 提升进行性教育的技能, 以便因地制宜地对智力落后人士开展性教育, 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广州市某托养机构部分工作人员。

(二) 研究工具

在查阅相关资料后, 根据以往研究和单位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残障人士性教育态度员工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两个部分组成:基本情况和问卷正文。基本情况包括员工性别、岗位、从事残障人士服务年限、工作中是否遇到过院友与性行为相关的行为、遇到过院友哪些与性相关的行为等共8题。问卷正文, 包含了自身情况、性教育知识水平、态度情感、行为指导4个方面的内容 (共28题) 。在问卷初稿完成后, 请性教育核心成员讨论, 并结合基层员工的意见进行修改, 并请相关专家对问卷内容及具体项目进行指导、修改, 最终形成问卷定稿。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内容信度。

(三) 研究步骤

在开展职工性教育培训之前使用《智障人士性教育职工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 了解职工性教育能力状况。由机构与外界专业人员合作, 对选择的职工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为智障性教育的态度认知、相关的知识水平, 处理智障人士与性不当行为的相关技能等。培训结束之后, 再对参加培训的职工进行调查, 收集数据, 使用SPSS19.0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 研究对象背景

本研究是以托养机构的工作人员为群体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发放问卷60份, 最后获得有效问卷58份, 而后选28人做性教育相关培训。

研究对象来自广州市某托养机构。其中男性11人, 占总人数的18.6%, 女性47人, 占总人数的81.6%, 女性占大多数, 这与残疾人服务性质的工作有很大关系, 很大一部分男性在选择职业上面不会去选择护理为主的工作, 其与男护士稀缺的状况相似。

年龄方面, 20岁以下1人, 占总人数的2.3%;20~30岁15人, 占总人数的25.6%;31~40岁39人, 占总人数的67.4%;40岁以上3人, 占总人数的4.7%, 共58人。由此看出, 机构内职工20~40岁, 即处于青壮年期的人群占大多数。

受教育水平上, 7人为高中中专水平, 占总人数的11.6%;13人为大专水平, 占总人数的23.3%;34人达到本科水平, 占总人数的59.3%;4人研究生水平, 占总人数的5.8%, 有一半以上的职工学历在本科以上。

从事智障人士服务年限上, 0~5年的有22人, 占总人数的37.2%;5~10年的有17人, 占总人数的29.7%;10~15年的有15人, 占总人数的26.7%;15年以上的有4人, 占总人数的7%。有一半以上的职工从事智障人士服务的年限超过5年。

岗位分布上, 护理员38人, 占总人数的65.1%;员工15人, 占总人数的25.6%, 康复师2人, 占总人数的3.5%;社工1人, 占总人数的2.3%;管理人员2人, 占总人数的3.5%。由此看出, 在此机构内护理岗位的人员占主要部分。

(二) 研究对象工作中遇到的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

样本问卷项目中遇到过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的有55人, 占总人数的95.3%, 所占比重非常大;具体的性行为主要表现在, 遇到过自慰的52人, 占总人数的94.2%。这与前人的一些相关研究结果比较接近, 如在韩国有研究者对特殊学校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 12~21岁的智力障碍个体中, 自慰是出现率最高的一种与性相关的行为。裸露身体敏感部位的有46人, 占总人数的83.7%;喜欢接触异性 (员工、同学等) 的有45人, 占总人数的82.6%;早恋、追求异性的有25人, 占总人数的43%;其他15人, 占总人数的95.3%。结果与熊利平在智障人士性教育成效研究中提到的关于智力障碍者存在的一些不恰当的与性相关行为类似, 包括裸露身体敏感部位、喜欢接触异性等。

(三) 培训前后测得各维度的比较

根据28名职工参加性教育相关培训前后所填问卷数据, 测得各维度结果如下:知识水平上, 培训前后差异性变化不明显 (P=0.35〉0.05) ;态度情感上, 培训前后差异性变化明显 (P=0.001<0.05) ;行为指导上, 培训前后差异性变化明显 (P=0.002<0.05) 。整体而言, 本次员工培训的效果明显, 特别是通过培训之后, 职工在智障人士性教育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指导方面有很大的改善, 职工能够较为正向地去对待智障人士性教育, 并且能够较为正向地去指导智障人士与性相关的行为。

(四) 部分项目培训前后的比较

经性教育培训前后测得问卷显示, 在以下5个方面差异较为明显: (1) 觉得很有必要对智障人士开展性教育由22人增加到27人, 百分比由77.6%提高到96.4%, 绝大部分员工认同性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2) 对智障人士性教育会导致更多的性行为由培训前的7人减少为1人, 百分比减低了22.3%, 这22.3%的人对性教育培训是否会导致更多的性行为转为结果的不确定性。 (3) 值得肯定的是, 职工们对智障人士性教育持有更为正向的态度。 (4) 赞成智障人士自慰的由培训前的16人增加到22人, 占员工总数75%的人赞成障碍人士自慰。 (5) 在行为指导方面, 职工经过培训, 有较多的人能够坦然地去面对智障人士提出的有关性的问题, 并且有较多人能够指导智障人士在隐私场所自慰。

(五) 性教育知识水平、情感态度、行为指导之间的相关性

性教育相关知识水平、情感态度、行为指导部分呈显著正相关。认知水平与情感态度呈相关性不强, 即员工具备较多的性教育知识并不一定在态度情感上支持智障人士性行为, 反之亦是;认知水平与行为指导呈正相关, 表示职工性教育相关知识越多, 对其正确指导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性教育的能力也越强;情感态度与行为指导呈显著正相关, 说明职工越持正向的性教育态度, 则越能驱使自身更好地去指导智障人士与性相关行为。这些也较好地印证了已有的健康教育理论。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 对智障人士服务人员特别是托养机构内的工作人员进行性教育培训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前后数据得出, 员工通过智障人士性教育培训, 性教育知识水平有所提高;在对待智障人士性教育的情感态度上具体正向的增进效果;对员工在从事智障人士性教育工作的行为指导上有改善作用, 员工在遇见智障人士与性相关的行为时能够更加坦然地去面对, 并能够主动把握时机对其进行正确教育。

本次研究发现, 占整个研究样本的61.6%的员工在工作实践中进行过青春期性教育培训的工作, 而占整个研究样本的95.3%的员工在工作时间中都遇到过青春期性教育的问题。参与培训的全部员工希望以后多举办类似的智障人士性教育培训, 多交流、多沟通, 让更多的员工参与这样的培训。现有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均已证明: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素质的员工才能胜任性教育的职责, 对员工进行专门的性教育培训是提高专业素质的便捷手段。

参考文献

[1]孙军玲, 季成叶, 何忠虎, 王伟, 王莹, 李勇.北京市智力落后学生青春期发育及家庭性教育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3) :214-221.

[2]王雁, 刘艳虹.智力落后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韩小兵.基于行为矫正原理智障儿童行为矫正的案例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 2013, 33 (1) :127-130.

[4]香港社会福利署临床心理服务科.成年智障人士性现象一康复机构职员的观念与处理办法研究报告[R].http://www.info.gov.hk/swd/download/CP_Services/books_c.html

残疾人英语培训中的口语教学探析 第9篇

【关键词】残疾人 英语培训 口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22-01

一、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这些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相应地,我国的教育培训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终身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我国的学历教育得到而来长足发展的同时,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特别是职业教育培训迅速兴起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职业教育培训中,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政治、文化全球交流不断推进的国际背景,相应地,许多培训机构开设了英语培训课程。就残疾人而言,开展英语口语培训,使残疾人更好地掌握英语口语交际技能,有利于其在就业市场中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岗位,对残疾人英语口语培训教学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背景介绍

目前在外语教育培训中受到广泛应用的理论是二语习得理论,因为人们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一个二语习得的过程。二语习得就是除了母语以外的语言的习得过程,个体差异也就是二语习得的每个主体都是存在一定个体差异的,他们在情感变量、学习策略和学习风格方面均不尽相同,这些个体的差异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二语习得的效率和质量。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充分尊重个体所存在的差异进行动态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或者学习活动,体现了外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从人的认知心理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人在一出生的时候就是和其他个体存在许多不同之处的,并且,随着个体年龄的不断增长,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从而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个人特色千差万别,人的这些特征无疑对于二语习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二语习得理论应用于英语口语的教育培训,也就是要高度关注残疾人与普通人不同之处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口语教育培训工作。

三、残疾人英语口语培训的思路

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培训经验,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残疾人英语口语培训工作:

(一)充分利用残疾人参加培训的动机因素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和其他群体参加英语口语学习的动机较为复杂的情形不同,残疾人参加应用口语培训的动机较为单纯、明确、清晰,其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其直接的需要就是在一定期限的培训之后掌握最为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开展培训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残疾人参加培训的这个动机因素,在开始培训之前就对其动机进行肯定,以便充分激发学习的潜力。此外,对于某些受到家属、父母影响而参加培训的人员,部分人员没有强烈的动机,对此,需要培训者对其认真讲究参考培训的重要性、能够对其带来的各种好处,树立其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充分利用残疾人参加培训的焦虑因素

残疾人由于长期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所以自小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了在参加英语口语培训的时候普遍存在焦虑因素。为此,我们在对残疾人开展英语口语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焦虑因素,一方面,鼓励其积极学习、使其树立学好英语口语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注重将其焦虑因素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要明确告诉参加培训的学员,作为残疾人参加英语口语培训有些焦虑情绪是正常的,关键的问题是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英语口语技能后,逐步克服焦虑的情绪。

(三)充分利用残疾人参加培训的信心因素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在残疾人进行英语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能力的大小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其是否具有学好英语口语的信心,而残疾人和其他普通人不同之处就在于,残疾人普遍缺乏学好英语口语的自信心,这是由于残疾人长期的生活环境所决定了的。所以,在开展残疾人英语口语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讲究教学技巧,更要讲求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引导,在残疾人取得英语口语学习成绩时给予表彰,并注重对其他所有参加培训者的鼓励,让他们认识到残疾人也能够学好英语口语。

(四)充分利用残疾人的年龄优势开展口语培训

在通常情况下,参加英语口语培训的残疾人其年龄较大,而通常人们又认为年龄较小的人更容易学会一门语言,这样的观点,极其容易导致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但是,是否真的就是年龄较小的人更容易学会英语口语呢?对此,是存在较大争议的,有相反的观点认为外语学习成功的人有许多是年龄较大者。所以,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要向参加培训的残疾人讲清楚,让他们充分认识年龄不是学习外语十分能够成功的关键性问题,甚至让残疾人认为他们的年龄阶段正是学习英语口语的良好时机,树立其学好外语的信心。

(五)针对不同残疾类别的残疾人设计课件

普通口语课堂针对的是同一类别的健全人群,例如大、中、小学的在校学生。而残疾人的口语培训,主要是为肢体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开设。他们因为残疾类别的不同,身体本身代偿功能的不同,相应的在英语口语学习的方式上也略有区别。视力残疾人的听力和记忆力非常好,导致他们的语言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这样,在口语教学的课件设计中,主要突出以听说为主,将重要内容编排成朗朗上口的语音片段,有利于视力残疾人加强记忆。而肢体残疾人因为行动不便,他们往往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坐在桌前,专注于学习。在课件设计中,主要突出以表演和演练为主,听说为辅。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让他们更好的参与到口语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王凡.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J].教育经济研究:2010(1).

[2]马伟林.评价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7(6).

上一篇:中小学教育编辑部下一篇:人教四年级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