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2024-05-14

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精选6篇)

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第1篇

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 对西宁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的调研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将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通过社区平台,把服务送到农村、把文明带进农户、把科技传给农民、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农民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西宁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西宁村农村社区基本情况

西宁农村社区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西侧,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1445户计5242人,其中居住有彝、苗、回等10余种少数民族计1504人;驻有六盘水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六盘水市金属回收公司等数家企事业单位;过境公路、铁路以及城市西段路网在境内纵横交错。随着德坞新区的开发,水矿德馨园、兴民安臵小区、民景小区、清真寺、污水处理厂、市职院二期工程等一批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相继启动。其中兴民安臵小区预征地680亩,已征地340亩,安臵水矿东西路、凉都大道、水矿德馨园等工程拆迁户,现已选地基125户,开工建设的72户。民景小区系水矿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已征地238亩,并动工建设。该村现人均耕地约0.3亩,主要以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导产业,200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3200元。

二、主要做法及收到的效果

(一)主要的做法

1、夯实三个基础

一是实施科教兴村战略,为农村社区建设打牢人才基础。该村高度重视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支持辖区内各中小学办学,努力为农村社区建设培育更多更好的后续人才。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和技术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他们围绕产业发展,组织对农民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林水牧等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优良品种,普及实用技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不断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同时,还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干部的综合优势,培养掌握实用技术的科技服务者,为农民群众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是实行民主管理战略,为农村社区建设打牢法制基础。该村始终抓住完善村(居)务运行机制这一核心,进一步明确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的职责,促使村(居)务运行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村(居)务运行更加规范、更加协调,进一步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选举权、监督权,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在总结推广过去成功经验的同时,他们逐步推行村(居)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实行村(社区)重大事项由村(居)民直接表决,推行村(居)两委分别向党员大会、村(居)民会议报告工作制度、党员群众对村(居)两委班子定期评议制度等,实现了党员群众对村(社区)委班子的直接监督,在巩固现有公开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公开力度、加深公开程度。

三是实施文化引导战略,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确保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该村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逐步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村委主导,群众参与”的农村社区文化格局:成立了西宁农村社区老年民乐演奏队,经常为村民及外演出;举办村(居)民夜校,对村(居)民教授文化课; 建有图书室和远程教育接收站,为党员、干部、村(居)民提供教学、帮助和服务。

2、健全三个网络

一是构建求助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建设,最终要使服务落实于民。西宁农村社区在整合社会资源,搞好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完善了社区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整合市场资源,搞好市场化服务方面,积极鼓励村民投资兴办农家乐、便民超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等设施,为社区群众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化便民服务。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了相应的社会治安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农村社区警务室建设,组建了9人的民兵治安巡逻队,每人每月落实了800元生活补贴,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成功参与抓获犯罪嫌疑人的案件4起,挽回经济损失4.6万余元。同时,还认真落实群防群治措施,以十户为单位进行治安联保,较好地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体系,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截止第三季度已发放农村低保94户165人计28710元。同时,还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村民参合率达到95.8%。

3、加强三个建设

一是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街道党工委注重用党建思维谋划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建设。在发展农村社区经济之初, 注重先发展农村社区党支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统筹资源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推动发展和为民服务上,通过上项目、搞开发、发展现代农业等途径来增加农民收益。

二是加强农村社区阵地建设。西宁农村社区设有宣传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开办了文明市民学校,以这些阵地为依托,凝聚党员、吸引群众,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坚持唯物论和无神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教育;广泛开展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情趣,提高文化素养和各种技能的教育,促进市民素质不断提高。

三是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如成立老年民乐演奏队、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图书室、远程教育接收站、科技示范点等。广大村民不但参与了活动,发挥了作用,而且在参与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提高,形成人育环境与环境育人的良性互动。

(二)收到的效果

1、农村社区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得到拓展,“两委”班子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该村先后成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协会、村花卉协会、运输协会等协会组织,形成了以“两委”班子为核心,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运转中枢,使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利益诉求、规范行为规则、化解矛盾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有效拓展,提升了“两委”班子引领发展的能力。

2、社区公共服务明显提高,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一是对五保户、特困户、受灾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实行救助服务,落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还开展农业科技、劳动就业培训及劳务中介活动。二是设立专职治安巡逻队、护村护寨队,较好地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的稳定。三是组织开展廉政建设进社区、道德规范进社区、文明卫生进社区、科技知识进社区、法制教育进社区、民政救助进社区、劳务卫生保障进社区等“部门进社区”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过去村级公共服务内容形式单

一、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形成了全方式、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和村级公共服务的水平。

3、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该村在兴民小区新办公大楼一栋4层,总面积1196.51㎡。二是加强了宣传阵地建设,设臵有铝合金公开栏3个,黑板公开栏1个,在每个村民小组设黑板公开栏1个(合计约30平方米),有效的保证了各公开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在西宁八组修建水泥路一条(约500米),解决了社区居民行路难问题,为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4、深化农村社区干部教育,村、组干部职责得到明确,工作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对农村社区干部业务培训和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等活动,增强了对村级干部开展工作的指导性和工作的实践性,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创优争先的热情,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5、基层民主得到扩大,村(居)民自治进一步深化。建立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实行村(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深化村(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建立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小组会议、村(居)民委员会三级自治组织体系。注重发挥“两委”班子的引导作用,鼓励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和管理,建起了一个干群沟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平台,形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在民主中促进了各项工作正常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社区建设中,个别社区干部和部分群众对于社区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够积极主动。

二是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渠道不畅,大部分建设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建设经费、管理和服务人员工资难以保证,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瓶颈”。如因经费不足等原因,社区警务室未正常开展工作。

三是农村社区的设施服务功能有待于完善。虽然已建设了部分设施,但仍然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四是农村文化发展存在思想上的滞后。少数人总认为文化建设是形式,给村级发展带不来经济效益,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能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五是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农村社区带来严峻的考验。如,如何妥善解决征地拆迁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如何拓宽就业门路,实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等等。

四、从西宁农村社区建设中得到的几点体会

根据近半年来西宁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推进农村社区的建设进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理念,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又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建设农村社区的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让村民享受到更多的市民待遇。建设农村社区要依靠的也是村民,村民是受益者,但更是建设者和参与者,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所以,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村民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努力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向村民提供各种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找准服务的支点,着力提高村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因地制宜原则

农村社区建设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照搬照抄,把所有农村社区都建成一个版本,要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具体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1、坚持科学规划。农村社区建设千头万绪,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农村社区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并取得成功,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坚持分类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各地财力有差异,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等也不同,所以,农村社区建设的定位、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必须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有关部门要对其分类指导,不定一种模式,不搞一刀切。指导要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盲目的脱离实际的超前建设,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还要符合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不做表面文章。

3、坚持实事求是。禁止一切形式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这些“工程”都从根本上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农村社区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多办有益于群众的事,少搞假大空的“工程”,一个农村社区的好与坏,不是政府认可的,而是由群众来评判的,其唯一标准就是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所以,应该实事求是,从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建设农村社区。如果因社区建设过于超前,造成财力负担,就会引起农民的不满。

同时,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急”与“缓”的关系,当急则急,该缓则缓,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建设步伐,有所作为,对于正在拆迁的村,则应根据实际情况,暂缓农村社区建设,避免因拆迁造成重复建设。二是“点”和“面”的关系,积极引导和鼓励基础条件较好和经济实力强的村进行高标准建设,对于经济条件一般和基础设施较差的村,则应立足实际进行建设。

(三)资源整合原则

相对城市社区而言,农村社区的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要建成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农村社区,在操作中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统筹安排,以实现各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把坚持“资源整合”作为建设农村社区的一条基本原则,至少有利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形成建设农村社区的强大合力。农村社区建设既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浩大的农村社会管理工程、服务群众的服务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是十分巨大的,单靠政府投入或村民自筹或社会力量支持,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进行,只有将各方面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具体而言,就是把政府公共服务、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地建设、社会力量的投入、农村基层资源等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强大合力,才能建成群众满意和认可的农村社区。

2、有利于建设节约型农村社区。建设节约型国家、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会是党的号召,也是广大群众的心声,同样,我们也要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农村社区。事实上,农村目前尚有许多可挖掘的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将这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修缮和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大量投资,避免重复建设,还可以借此来培养和提升人们的节约、环保观念,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随着物质资源的整合,必将带来领导观念和领导力量的整合。我街道在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将农村社区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并加强考核。这样一来,这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感受到了一定压力,提高了重视程度,亲自下社区指导工作。

(四)突出重点原则 没有重点就没有抓手,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也抓不到。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社区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 矛盾:一是少数村用房问题比较突出,办公用房尚且不够,更谈不上为村民提供服务和活动用房,想建又因规划限制不允许,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二是村干部的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改变和更新,部分村干部认为农村社区可有可无,缺乏一种主动的服务意识,这两个问题是关乎农村社区运转是否健康、是否良性的大问题,要摆上重要位臵,予以充分研究、论证和探索,创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农村社区的发展道路。此外,在解决好农村社区场所和村干部观念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好为村民服务的内容、途径、办法和方式问题,真正使村民感受到农村社区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方便,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身于农村社区建设之中,依靠党和政府的支持,通过自身的努力,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三是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把为民办实事摆上突出位臵。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把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执政基本理念。为农民办实事是党和政府赢得老百姓爱戴和拥护主要途径、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举措,而农村社区为实现“三个代表”寻找到好的切入点和平台。

综上所述,只有以农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本出发点,科学规划,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才能实现农村社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基本目标,才能推动农村社区和城区城镇社区同步发展,才能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市民”服务,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

(一)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时代的临近,迫切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呼唤着工业布局的重新调整;长期以来,农村资源过多地被城市汲取,制约了农村进一步发展,呼唤着工业的反哺和公 共财政转移支持;工业化使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不断地征用,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大量的市民化农民,渴望在居住、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与城市平等待遇,呼唤着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转型期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大力建设农村社区、构筑城乡一体文明,改变了城市化在空间上的简单扩张,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要素在城乡空间合理集聚、科学配臵,发挥出最大效益;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传统城乡关系,使农民逐步享受并融入现代城市文明;有利于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其次,农村社区建设为我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精神文明创建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城区,虽然开始向农村延伸辐射,但力度和程度还处于浅表层面,客观上城区与农村紧密相连,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动频繁,如果没有农村文明水准的普遍提高,城市文明就很难巩固和持久。只有在思想观念、生活质量、文化品位等多个方面实现城乡联动,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既发挥城市社区对农村社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又发挥农村社区对城市社区的支撑推动作用,才能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综合效应。

(二)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代农民追求新生活的内在需求

2009年我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200元,绝大多数农民物质生活基本上无后顾之忧。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广大群众对生活质量内涵理解已不仅仅是居有房、穿有衣、食有粮等基本消费层面,而是逐步向人居环境追求舒心、人际关系追求和谐、自我发展追求个性、社会服务追求便捷等现代文明需求层面。主动地接受现代城市文明的辐射,象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已越来越成为当代农民的迫切愿望。具体表现为几个方面:首先,追求生活环境舒适、安逸。长期以来,农村服务机构的缺失或单薄,严重地影响 了农民生活质量,一家一户的高档住宅并不能就近购买到优质生活用品,顾了小家也要求顾大家。农村社区建设适应了农民这样客观的需求,通过社区服务中心等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生产、生活服务,像水电气供应、政府机构打交道而形成的各种证件代办、司法服务求助以及小毛小病预防医疗等基本上可以在小区内迅速供给上,大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活,使他们生活得舒心、放心。农村社区又往往把解决农民这些“一家一户急需解决而解决不了的”服务性需求放在了社区建设的核心位臵,从而很快赢得农民的欢迎和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农村社区服务功能的增强,无形中又影响和引导了农民生活习惯,倡导和提高了公共环境意识。其次,追求生活方式的文化品位。由于农村缺少必要的文体阵地和有力组织,单调乏味的农村业余生活,无法满足旺盛的文化精神需求。在一些乡村,农民大量的空闲时间被耗费在搓麻将、搞迷信等上,而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却由于缺乏组织化动员,在电视等休闲方式的冲击下逐步走向衰落。农村社区建设较好地为农民追求高品位精神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加强组织化程度,采取自娱自乐与专业文化、艺术感染与健身休闲相结合等形式,逐步把自发的、分散的群众文化、地方文化引导到有组织、有品位、有意义的发展轨道上来,更好地发挥了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第三,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随着农村的非农化和居住集中小区化,农民熟悉的居住人文环境改变了,邻里之间是由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了,这种“多元异质”的人组成的生活环境又诱发新的纠纷甚至冲突。在工业发达的镇村,大量外来就业者增加了原居住地农民的不安全感农村社区普遍配有人民调解、警务站、联防队、法律援助等人员和机构,较好地提供了公共安全的环境保障。

(三)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组织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往往直接作用、渗透到最基层一级。政府过度介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了“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如何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既使政府行为逐步退出农村,又能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让农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具有自治性质的农村社区组织产生,一方面承担了联系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功能,为社区自治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又很好地呼唤起农民作为社区成员履行自我管理、民主协商义务的主体意识。

2009年10月13日

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第2篇

别必雄

2010年第3期 ——经济建设

双剅口村是天门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村,也是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新农村建设重点扶持村。该村现有耕地面积3112亩,村民586户、共2580人。2008年以来,双剅口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了村民居住由分散向聚集转变,农业产业由传统型向特色型转变,公共服务由行政管理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项目资源由各自为阵向整体联动转变。如今的双剅口村,田成块、路相连,渠成网、水贯通,楼成排、树成林„„干部群众精神焕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因村制宜,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双剅口村傍依杨林河,与邻近两个村交汇处有一个自然形成的百年集市——河埠头,方圆数十里的群众历来都有到这里赶集的习惯,每天市场人流量达2000人以上。双剅口村因村制宜,按照“依市而建、靠市而兴,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聘请规划设计专家编制了双剅口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确立“以商带农、以农促商”的发展思路,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双剅口村建成连接城乡的“承接点”、城区休闲观光的“首选地”、辐射十里八乡的“中心区”。

——迁村腾地,引导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近两年来,双剅口村在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下,借助实施国家土地整理项目的机遇,大力推进土地平整、迁村腾地,引导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全村由原来的26个自然湾改造成18个自然湾,规划搬迁农户260多户,可腾出土地600多亩。通过采取招商引资或农民自主出资建设的方式,实施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区。其中,首期规划统规统建用地50亩,建设100户;首期统规自建用地20亩,建设40户。

——发挥优势,认真做好水乡园林文章。双剅口村充分发挥杨林河的自然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水乡园林文章,沿河畔兴建了近1000米长的绿色走廊——亲水平台、水泥驳岸,绿树掩映、小桥流水,呈现出一派清新自然的田园风情。精心打造村民学习、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场所,村里设置了图书室,图书达到2000册;建成了篮球场,配置了露天乒乓球桌;建设了休闲广场,安装了13台(套)健身娱乐器材。全面实施绿化工程,2009年共栽景观树1500多株,为村庄增添了一片新绿,形成了一道风景。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集并土地,扩大蔬菜种植规模。一方面,实行土地经营权总体打包、总量不减、田块集中的承包方式,促进家庭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另一方面,通过迁村腾地等方式,共集并土地500亩,大力推动适度规模经营。该村引进黄金蔬菜公司发展阳光冬暖式大棚高效生态种植模式,重点推广以色列西红柿、茄子和水果黄瓜等优特品种,带动农户发展高效生态种植,亩平增收5000元以上,既提高了特色农业生产水平,也增强了全村产业发展后劲。

——“农超”对接,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2009年3月,在省商务厅的协调下,天门市在双剅口村成功举办了全市“农超”对接现场推进活动。中百集团、武商集团等企业的负责人到双剅口村进行了实地考察,达成了合作意向。由双剅口村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收购农副产品,直接供应到超市,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有效改变了农户经营分散、销售无序、产品质量无保证、农民收入不稳定的现状,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招商引资,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双剅口村通过招商引资和扶持加工企业发展,培育壮大了农产品加工企业。该村成功引进了一家投资500万元的生鲜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厂,推动了“杨霖”牌蔬菜品牌与市场建设。此外,该村通过积极宣传和示范引导,以杨林河垂钓、蔬菜(果品)采摘、农家餐饮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观光休闲农业。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路桥、沟渠建设力度。两年来,双剅口村争取项目资金420多万元,完成了2.8公里通村路、8700米通组路的硬化工程,疏浚灌溉沟渠2500米,新建桥梁12座,维修涵闸泵站42处。同时,还加大了田间作业路、中心渠及支渠的护坡建设。

——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双剅口村采取得力举措,广泛筹集资金,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工程。先后投资230万元开展全村沿河公路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包括3400米的入户路建设和126户改厨改厕项目。按照“前园后厨、统一绿化”的要求,形成每家每户“房前花坛一个样、屋后院墙一条线”。此外,该村配备12名保洁员,落实保洁责任,做到“卫生天天有人管,垃圾天天有人清”。村民的一些生活陋习正在悄悄革除,文明乡风正在渐渐养成。

——加大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双剅口村与周边村积极同凯迪水务合作,共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覆盖全村及周边庙新村、龙台村、刘新村的自来水管网,解决了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双剅口村586户农民全部喝上了放心水。

——加大部门合力共建力度。双剅口村与帮扶部门密切协作,合力共建,积极争取多方支持,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全村基本实现了农村电网、通信信息一体化,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行路难、听广播看电视难、废弃物利用难等“六难”问题。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

——以商业服务为突破口,为中心区居民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双剅口村引进投资商在中心区内投资7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经营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中百祥龙超市,带活了中心区内的160多家商铺,经营品种应有尽有,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便捷的商业服务。

——以改善教育、卫生等设施为重点,满足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投资400万元建设占地30亩的现代中心小学;吸引民间资本250万元兴建村幼儿园;吸纳民间投资50多万元配套建设村医疗卫生室;投资2万元建设村广播室。

——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提高“两委”管理服务水平。双剅口村通过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不断强化社会服务和管理功能。村里建立了村民科普、劳动培训、矛盾调解等活动阵地,创建了“党员阳光便民服务站”,建立了“一站五队”便民服务体系(即在党员阳光便民服务站下设农技服务队、事务代办队、公益服务队、矛盾调处队、文体活动队等5支党员工作服务队),为村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第3篇

一、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抓好农村社区整体建设布局

青县管辖六镇四乡和一个国营农场, 345个行政村, 总人口40万人, 其中居住在县城的大约10万人, 散居在农村的大约30万人。多年来的二元化结构造成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 面对新形势, 青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社区建设为主要载体, 加快统筹城乡建设步伐”的工作思路, 按照“就近合并、中心聚集、节约资源、利于发展”的原则, 积极构建以县城为龙头, 以中心镇、中心村为基础, 将基础设施投入及公共服务向中心镇、中心村倾斜, 促进土地向规模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经过认真调研论证, 编制了《青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将全县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作为一个整体, 一体规划、统筹建设。把345个行政村规划为78个中心社区 (包含11个乡镇、农场驻地和13个城郊社区) , 初步勾画出以县城为中心, 以各中心社区为大小网点, 以快捷的路网相连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宏伟蓝图, 同时配套制定了实施办法。各乡镇、农场根据县域总体规划分别编制了各中心社区的详细规划, 县相关部门分别编制了路网、水网、文化、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的建设规划, 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二、以乡村城镇化为目标, 夯实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一是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乡村道路、电网改造、集中供水、集中供气、休闲健身广场等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截至目前, 马厂镇的王胜武屯、陈缺屯、东姚庄、耿官屯、范官屯5个村建设集中供气工程, 总投资3 000多万元, 项目全部完成后将有8个村的村民实现集中供气;投资7 000万元实施13个集中供水工程, 共涉及296个村, 使全县农村全部喝上了安全水, 并实现了24小时集中供水。交通路网建设上, 围绕“六纵六横、两环、两中心”的路网格局, 几年来, 全县共投入2亿多元实施了28条、总里程260多公里的乡村路桥建设。电力设施建设上, 投资1 200万元使15个村通过了电气化村达标验收。同时, 全县还新投资400多万元, 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投资210万元开通了11个镇 (乡) “网络工程”网站;投资600多万元建设了30多个高标准的休闲文化广场, 并安装了健身器材等设施。

二是抓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自2007年以来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投资750万元实施了4所中小学的教学楼建设, 15所小学的校舍改造工程。投资800多万元实施了7个乡镇卫生院的升级改造, 32个农 (下转45页) (上接39页) 村卫生室的达标升级;投资560万元新建乡村卫生站15个, 促进了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

三是抓好产业布局规划。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 加工农业品向主产区集中的原则, 规划了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区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韩商工业园区、觉道庄工业集中区、木门店物流园4个大型工业园区;同时, 还规划启动了红木家具市场、县蔬菜批发市场、小洋人工业城等十几个中小型工业集中区。

四是抓好城乡劳动力就业及社会保障。青县是率先实行“新农合”和“新农保”的试点县, 目前, 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了98%;“新农保”在完成首创试点的基础上2009年成功与国家标准对接, 并获2009年国际政府创新奖提名奖。目前“新农保”参保率达到100%。同时, 青县还建立了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各培训组织对农村富裕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建立起统一的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

五是抓好农村新民居建设。青县把农村新民居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抓手, 积极引导、强力推进, 取得初步成效。全县共有32个村 (社区) 被列为省级新民居示范村, 13个村被列为市级示范村, 其中双庙堤、打虎庄等4个村被指定为省级新民居建设先进村。

六是抓好“双基”建设。青县是探索农村民主治理“新机制”的发源地, 青县结合中央推广的“四议两公开”农村民主决策制度, 积极研究衔接, 在农村基础组织中推广验证, 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为农村新社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 第4篇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对于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而在地方政府的文件里、领导人的讲话中以及媒体宣传上,已经普遍使用这一概念。从全国各地的实践来看,可以这样概括:所谓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经过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形成新的居住模式、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通过新社区建设,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各地已经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规模不等,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乃至几万人,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公共服务全面覆盖,生活环境堪比城市小区,城乡差距在这里已显著缩小。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市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当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其中成都、新乡、苏州、德州等省辖市为此专门下发文件,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成效显著,涌现出很多好的典型,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这些地方有的已被国家或地方政府列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他们的做法得到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等省辖市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路子,已经有了良好开端。总的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二、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遍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一)农村环境“脏、乱、差”

由于长期缺少规划,农户任意选址盖房,村内建筑参差不齐,道路高高低低,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柴草乱垛、牲畜乱放、车辆乱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几年来尽管各地都开展了“清洁家园”活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农村土地浪费多

农民富裕起来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居住条件,翻盖新房,青年农民结婚也必盖新房,这是不可阻挡的潮流。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农民一般选择在交通便利的村头和乡间公路旁边盖房,再加上部分农民长期进城务工,全家已搬进城市定居,这样一来老宅基地大量闲置,“空心房”、“空心村”逐步增多,这必然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三)基础设施投入大

建设新农村,必然需要对农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保、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大量资金,由于村庄小而分散,现有的资金只好“撒胡椒面”,很难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这样就使本来不充裕的建设资金更趋紧张。同时,这样做也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产业结构调整难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工作已经开展很多年,但由于多数农民还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土地零碎,决策分散,经营理念陈旧,很难形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很难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推广农业科技,很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五)农民投入资金少

一是農业产业不发达,农民生活还不宽裕,没有更多的剩余资金投入基本建设;二是农民利己思想和狭隘观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公共服务,也不愿意投资投劳;三是村民共同体日益弱化,不同利益的人很难形成共识,让农民自发地搞水利、修路、改造农田等基础设施不可能,自发搞合村并点、建设新社区更不可能,这些工作只能靠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为了发展生产,提高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基层领导班子比较强的农村,就开始了村庄治理、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建设新农村的探索。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战略思想指引下,各级政府加大了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骤然加快。新型农村社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是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较快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通过村庄合并,组建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局面,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较快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有利于合理利用资金,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过去很多地方村庄小而分散,农民居住不集中,分别搞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建不了也用不起,甚至连个理发店也养不住,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统一修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可以有效地节约资金。

(三)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地

新型农村社区可以集中连片进行规划建设,有利于彻底解决“空心村”问题,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发挥土地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对腾出的原旧村址进行整理复耕,综合利用,又可增加人均耕地,从各个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有利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往往和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在一起。村庄规模的扩大,土地面积的增多,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规划产业布局,培植新产业,推广新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例如荥阳市贾峪镇洞林湖新社区由5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新社区建成后可容纳7万人,未来将建成一个集居住、购物、医院、学校、休闲型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生态城,当地农民完全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移到现代农业中去,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五)有利于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

当前我国已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农村消费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根本措施,启动和开拓农村市场,前景广阔。实践证明,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过程中,政府的一定量投资,就能带动多倍的农民群众投资和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产生巨大的投资拉动效应,带动钢铁、水泥、玻璃、煤炭、建材等一系列工业的振兴,以及家电、运输、通讯等行业的繁荣,有效地拉动国内经济增长。据新乡市测算,政府的一定量投资,可以拉动24倍的民间投资,产生1∶24的投资拉动效应。

(六)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通过村庄合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农民进城的单一城市化模式,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社会安定,也有利于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及早防治交通拥堵、房价昂贵等“城市病”。

总的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是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因此带有方向性意义。当前,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了解甚少,或者存在某些误解,有必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当然,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有条件的,一般在经济基础好、领导班子强的农村率先突破。对暂不具备条件的,也要作好规划,搞好试点,逐步向这方面引导,不可急于求成,应该做到既积极,又稳妥。(作者单位: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五个到位”确保“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管理秩序”活动取得实效自滑县“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整治社会管理秩序”动员大会以来,滑县新区按照县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采取“五个到位”,确保严打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专项活动指挥部,滑县新区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负责,新城派出所、中心校、工商所和新区各职能科室分工负责。二是发动宣传到位。采取高音喇叭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群发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活动的意义和部署,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检举揭发违法犯罪活动。三是防控防范到位。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技防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义务巡逻队的防控作用,加强村庄巡逻防控,努力减少抢夺、盗窃、斗殴、伤害等可防性案件的发生。四是排查化解到位。以村级例会、每周工作区长碰头会为载体,细致排查各村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从源头上化解和消除各类矛盾和纠纷。五是严厉打击到位。按照“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哪里案件高发就在哪里开展专项打击”的原则,结合新区实际,认真筛选打击重点、防范重点和整治重点。

试析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探索 第5篇

【论文摘要】开展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正确政绩观的现实要求,也是切实履行规划工作职能的需要。“规划民主”是城乡规划内在的需要,城乡规划的社会实践特点决定了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民主;公众参与;新型农民

1.引言

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开始成为规划界普遍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在城市,城市规划的公示与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推开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使规划实践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而且也稳定了民心增加了市民的信任感。在农村,新农村建设由来已久,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尚停留于政府文件阶段,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新农村建设中的公众参与主体研究

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科学,同时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它包括了技术、行政、社会、经济、文化、人文等诸多因子,涵盖规划、建筑、设计、美学、管理等众多学科。让公众参与城乡规划、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规划结果脱离实际,使之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

2.1 公众的内涵和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主体

公众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内涵。“公众”作为公共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公共关系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它最初由英文Public一词翻译而来。有泛指公众、民众的含义,也有特指某一方面公众、群众的含义。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是—个“集合体”,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组织,任何活动的参与者,最基本的是公民。

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主体可分为四类,即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市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集团(开发商等) 、技术实施者(规划师、建筑师等)和公众利益的代表者(政府)。如果以上四种主体能成功地实现利益均衡就能造就出城市社会的和谐。

2.2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公众参与主体的现状分析

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保证了公众对城乡规划的参与权、知情权,并贯穿城乡规划从制定、修改到实施的全过程。其中第十八条规定: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同时第二十九条规定:乡、村庄的建设和发展,应当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上两条说明村民是村庄规划的参与主体。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中第4章第3条规划评审与审批中谈到“村庄规划设计方案完成后,通过向村民公示与专家审议后报所在镇政府审批。村庄规划设计应做好设计前的策划与咨询工作,同时切实抓好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据此可以知道,村民、专家、镇政府均是村庄规划的参与主体。

公众的.范围有多大?如何界定公众的范围?公众范围的界定条件或标准是什么?相关规划立法并未给予明确的规定。对于新农村的公众参与主体,时下还没有确切的界定范围,只是散见于各学者的学术论文中,现阶段较一致的意见是新农村建设参与的主要主体是农民。

2.3 新农村公众参与主体的思考

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民权利实现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受到知识水平、主体意识以及政治敏感度的局限使得其不能充分发挥主体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参照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参与主体可以包括以下几类:

2.3.1 新型农民

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是农民争取自身权利实现的最主要的途径。各级政府应该按照农民的需求提供符合他们的充足而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新型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他们应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他们具备三个明显素质:具有较好的社会素质,自立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讲公德、有道德、重美德、尚文明;具有较高的技能素质,熟悉和会用现代农业技术,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充分利用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进行生产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2.3.2 久居城市的农民

久居城市的农业人口主要指在外务工者、经商户、参军上学人员等这类农民。作为农民,他们非常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的真实需求,同时,他们长期居住在城市,了解国家的政策和信息,知道参与什么、为什么参与,如何参与。这部分人作为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他们的参与是不可缺少的。

2.3.3 籍贯为本乡的城市人口

籍贯为本乡的城市人口主要指在城市有固定的工作,稳定的生活,具有城市户口的本乡人员。简而言之,就是从本乡走出去的城市人口。这部分人,虽然身在城市但他们洞悉农村的情况,心系农村,决意反哺家乡。

2.3.4 非政府组织的规划专家

作为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规划专家,对于决策层次比较高的新农村建设事务他们和普通公众相比,一方面对政府公布的建设信息会理解得透彻,另一方面处于他们对专业的关注和职业道德的考虑,更能积极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决策之中,从而提高整个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3.新农村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措施研究

我国现阶段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级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突显政绩,往往会不自觉地附和投资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用牺牲公众的利益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由此产生诸多负面的影响。比较突出的结果是耕地减少,失地农民人数增加,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是鼓励公众支持政府,以保社会安定;是使公众在实践中能接受政府的决定,采取合作的态度;同时,增加公众的信任,通过公众意见的反馈,使规划实践工作进行得更顺利。鉴于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公众参与的实质作用。

3.1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宣传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宣传,让公民意识到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种法律赋予的权力,而并非一种形式,同时意识到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地、有组织地参与城乡规划活动。

3.2 在农村普及城乡规划知识

现阶段,在城市对于城乡规划知识的普及可谓家喻户晓但在农村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而很多地区的农民不知道规划为何物。各地乡镇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该定期组织规划知识讲座和论坛,面向辖区农民,进行规划基本知识的普及,请专家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向农民做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农民了解身边的规划。积极主动得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3.3 深度访谈,落实公众参与权

在城乡规划中, 要使公众参与权真正得到实现, 在城市规划师着手编制规划草案时,就应进行与此次规划相关的公众意愿调查与摸底,把公众的意愿带入规划草案之中,使规划方案与公众利益一致。而不是停留在规划成果产生后的展览知情权。这一点就要求,新农村规划之初,需要做相关的专题研究调查,由于农民对本地的相关情况十分熟悉,有的已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一定的看法,将其合理的成分吸纳到规划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3.4 建立有效的村民组织

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规划实践来看,真正有效的公众参与不是个人层次的参与,而是以社区组织为居民代表的参与。社区组织实力越大,公众参与的成效越显著。

村民自治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村民自治有利于扩大村民的政治参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同时也是针对于农村财力不足的一种低成本管理模式。

3.5 营造公众参与的机会

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11亿,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7月11日,来自上海世博园召开的世界人口日“每个人都很重要”主题论坛的消息说,中国目前流动人口规模保持2亿以上。

外出流动人口尤其是一些常年在外、致富他乡的流动人口,他们心系家乡新农村建设。政府部门可以在流动人口返乡时组织座谈会特别是利用春节组织大型的春节团拜会,在团拜会上将新农村建设的新政策、新情况、新问题向他们汇报,鼓励他们致富不忘乡邻,慷慨解囊,回乡兴办企业,带动乡邻,共同致富。同时,政府应因势利导,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在厂地、资金等方面予以照顾和扶持,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

4.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 第6篇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性举措。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需要明确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临河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临河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型

以八一办事处联丰小区为代表,它以日光大棚为主导产业,以沼气建设为纽带,推行住房、温室、“一池三改”紧密结合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使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得到较好的转化和利用,有效地解决了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典型。2008年该小区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以上。

(二)以城带乡发展型

以城关镇增光六祖为代表,该地农民充分利用靠近城郊、交通便利、信息快捷的有利条件,在搞好农牧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虽然耕地面积少,但依托城郊优势,农民非农收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周边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其它村民小组。一条以城带乡的发展之路、富裕之路。从而为临河区城郊型村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借鉴。

(三)优势产业推进型

主要特点是有明确的优势主导产业,农民收益较为稳定。而且收人比较高。如干召庙永丰六组为奶牛养殖专业村,养殖奶牛594头,户均5头,建起奶站3座:双河镇永丰八组人均耕地28亩,以种植油葵为主。通过宣传引导,广大农民能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投工务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组环境面貌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

(四)旧村改造型

以乌兰图克红旗三组为代表,这些村组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导产业,农牧业生产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尊重农民意愿,以财政投入为主,农民投工务劳,组织农民对村庄道路、绿化美化、青贮窖池建设、垃圾清理、破旧占道建筑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建设和整治,经过近3年的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治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发展生产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公共财产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国家投入少,乡镇财力紧张,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加上筹资渠道不宽,新农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从目前情况看,地方财政不具备在较大范围内调整收入分配的条件,扩大财政对农村的支持非常困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规划中,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投入。首先要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增加生产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其次要创新投入机制。采取政府、农民、部门、社会各界、政策优惠、项目支持等多种方式,拓宽投资渠道,增加投入。再次,整合农村公路、农网改造、沼气工程、扶贫开发、人畜饮水、节水示范、林业生态建设等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支持新农村建设。最后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农村公益性项目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方面的引导性补贴。

二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建设新农村。必须以教育农民、转变农民

观念为基础,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前提。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目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还不是很高。自主能力很差,尤其是法律知识缺乏。法制观念淡薄,传统的小富即安思想根深蒂固。生活方式较为落后,农民对生活环境的脏乱差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与新型农民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培养新农民。要坚持教育引导和依法管理并重。深入开展农村形势教育、政策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促进农民观念更新、行为创新、致富技能创新。突出加强农民择业观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意识,促使农民走出农村,面向现实择业。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塑造农村新风尚。

三是干部群众对建设新农村的重视程度不够,主体意识不强。少数乡镇、村组干部、村民存在“有钱才办事”的错误认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利用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同时,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发动工作,唤起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感,让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业,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怕困难、敢想敢干的观念。其次要通过典型示范,调动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加快推进临河区新农村建设对策

(一)明确发展思路。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

深化认识,更新观念,让基层政府和农民真正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一是坚持农牧业基础地位始终不动摇。生活宽裕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村容整洁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形式。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基本动力,核心是以农村体制改革为重点,长远保障是以教育、科学、文化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只有加大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向集约型农牧业,才能实现农牧业的革命性飞跃。二是政府在对新农村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同时,让农牧民群众自觉、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制定、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主动性。三是将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非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在借鉴示范村建设经验的同时,与扶贫开发项目进行衔接,有助于推进贫困村的发展步伐和新农村建设。应抓住机遇,加大农牧业投入,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植,力争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应将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科学论证农牧区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项目,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上报沟通,争取国家立项,获得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扶持,以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同时,加快市场化改革,理顺农畜产品流通渠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农牧民调整种养殖结构,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积极推进现代特色种植业、生态有机畜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努力在发展模式上、组织形式上、规模化经营上创出特色。

(三)加快改革步伐,推动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无论是推进农牧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快城镇化进程,还是完善农村公益事业投入机制、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管理等,都必须继续拓展农村综合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强化乡镇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政府对农牧区教育卫生事业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农牧区金融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农牧区特点的农牧金融体系。

(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发展城乡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县城和建制镇落户条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提高保障水平,逐渐与承建社会保障体系接轨。重点抓好农牧区水、电、路、气、讯建设。畅通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质量和服务功能。加大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力度,逐渐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质量的统一。加快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上一篇:周记应该怎么写下一篇:老年柔力球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