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

2024-08-30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精选6篇)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 第1篇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

(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清华的“终身校长”梅贻琦

1931年底,梅贻琦临危受命,出任清华校长。自罗家伦1930年离职后,因为长时期没有合适人选,清华校长不断易人,国民党政府只好令“留美学生监督”梅贻琦出山。对这一任命,梅贻琦虽感荣幸、快慰,却担心不能胜任,便一再请辞,终未获准,遂赴任。他当时的心理在就职演说中有极为诚恳的表白:“(我)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用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求相当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他借此提出一句关于大学教育的经典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即是典型一例。

梅贻琦儒雅、谦和,人称“寡言君子”。他虽是校长,却不大权独揽,只要有教授提出有利于清华发展的建议,他就会颔首微笑:“吾从众。”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也总是先问旁人:“你看怎么办好?”得到回答后,如果他同意,便说:“我看就这么办吧!”如不同意,则说我看还是怎样怎样办为好,或说我看如果那样办会如何如何,或者说“我看我们再考虑考虑”,而从无疾言厉色。不仅如此,为了清华的发展,他还创立了被外界称为“教授治校”的校务委员会制度。校务委员会委员由教授会选举,在梅贻琦领导下,学校的主要决策由校务委员会共同做出。这种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极大地发挥了教授的作用,使校长、教授、学生同心同力一起推动学校的发展。

梅贻琦治校既能博采众议,又对自己认定的事固执不移。他在主张学术独立、自由教育的同时,审时度势,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他认为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大学重心应“在通而不在专”,以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为宗旨。显然,他的这一办学方针与国民政府颁布的《抗战建国纲领》相悖,但他一意坚持,只唯实,不唯上。他还强调对学生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表达他对清华的挚爱。身为校长的他,对清华的一草一木寄有深情。1949年后他在美负责管理“清华基金”。叶公超每到纽约都去看他,劝他回台,把清华的这笔钱用到台湾。他每次都说:“我一定来,不过我对清华的钱,总要想出更好的用法来我才回去。”他不愿把这笔钱拿到台湾盖大楼以装潢门面,他想用在科学研究上。台湾有人骂他“守财奴”,他也不在乎。1955年,他终于找到“更好的用法”。到台后,他把这笔款子用于筹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晚年的梅贻琦患病住院,住院期间,他的病桌旁始终有只手提包,他去世后,夫人韩咏华打开包一看,竟是“清华基金”的历年账目,一笔一笔,清清楚楚,令在场者无不动容。

梅贻琦爱庐,亦爱庐内的同仁、朋友和学生。闻一多被害,悲愤之余,他一面妥善安排闻一多的后事,一面与当局交涉追查凶手,向报界发表谈话,揭露特务的罪行。为防止类似惨案的发生,他立即将潘光旦夫妇、费孝通一家和张奚若安排到美驻昆明领事馆避险。吴晗思想活跃,当局曾令清华解聘吴晗,他先拒绝,然后悄悄通知吴晗离去。国难当头,学生运动迭起。梅贻琦理解、同情学生的爱国热情,以超人的冷静维持稳定局面。学生进城游行,他派卡车把学生接回。当局要逮捕、开除学生,他想方设法给以保护。有学生被捕,他费尽周折去保释。学生们也很体谅梅贻琦,每要闹**时,总先贴出拥戴梅校长的大标语。

正是凭借梅贻琦的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在那非常的岁月,清华不但保存了元气,还从颇有名气而无学术地位的留美预备学校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

(摘编自张昌华《梅贻琦:清华的名片》)相关链接:

①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共同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百度百科)②对于学校时局,则以为应追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恪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所以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梅贻琦语)③梅贻琦这个名字始终与清华大学联系在一起,原因不仅在于他是历任清华大学校长中任职最久的一位,更因为他是为形成清华校风贡献最卓著的人之一。清华著名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梁启超演说中的引用之辞,而真正能够将之充分发挥者则是梅贻琦。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记清华前校长梅贻琦》)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罗家伦离职后,清华校长几次易人,国民党政府只好请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面对清华现状,梅贻琦虽然推辞,但心里高兴,所以还是欣然上任。

B.梅贻琦为人儒雅谦和,与人交往不善言谈,对于教授提出的有利于清华发展的建议,他只是用“吾从众”来予以回答,因此,被称为“寡言君子”。

C.梅贻琦在清华大力推行当时国民政府反对的通才教育,这与他对当时抗战形势的认识和“只唯实,不唯上”的做人原则有着重要的关系。

D.对自己负责管理的“清华基金”,梅贻琦非常珍惜,有人多次劝他将这笔钱用到台湾搞建设,他都以委婉的口气予以拒绝。

E.梅贻琦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不只因他担任清华校长时间最长,还因为凭借他的品质和精神,使清华在非常时期保存了元气,并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

2.梅贻琦先生具有哪些教育思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贻琦先生挚爱清华,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梅贻琦的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硬人”张奚若 王小民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张奚若是一位可圈可点的人物。这位连蒋介石都敢骂的大学者,为中国的自由和民主引领了时代风骚。

张奚若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这个个性在于他能保持独立人格,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批判社会的不正常。80年前,张奚若曾被徐志摩称为“一位有名的炮手”。徐志摩非常欣赏张奚若的个性,他认为“奚若这位先生„„是个‘硬’人。他是一块岩石,还是一块长满着苍苔的(岩石)”。“他的身体是硬的”,我想,徐志摩是真正领教过张奚若的,他的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张奚若之所以被称为“硬人”,多半在于他有真才实学。辛亥革命前夕,张奚若到上海求学,并很快投身革命,结识了于右任、宋教仁等革命志士,奔走于上海、武汉、北京、西安和日本东京等地,为购买军火、发动起义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辛亥革命后,张奚若看到革命党人的短处,于是,他萌生了出国留学的念头。起初,张奚若想学土木工程,但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加上他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需仿效西方民主制度”,所以还是选择了政治学专业。这一去就是十二个年头,他不仅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还去德国科隆大学进修,并考察了欧洲各国民主制度的由来和发展,从而确立了自己的学术追求和人生道路。等到他回到祖国,发觉国内的政治与自己追求的政治理想完全不同。就凭这一点,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张奚若“硬”得有理。

1929年,张奚若受聘至清华大学任教,教授西方政治思想。在西南联大时期,张奚若出任政治学系主任。在当时,有人把大学里的政治系谑称为“升官系”,经济系则被标为“发财系”,因此,时任政治学系主任的张奚若执意把政治系定位为政治学系,以区别人们印象中的政治系。在当时,报考政治学系的人很多,张奚若对此颇不满。一次迎新会上,张奚若向新生大泼冷水:“如果你们来政治学系的目的是想做官,那你找错了地方。国民政府不大喜欢西南联大的政治学系。如果你来此的目的是想当一个学者,我可以老实告诉诸位,四年时间培养不出一个学者来。”不但对新生如此,对毕业班的学生,他照样浇冷水。当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的何兆武这样回忆道,有一次他提到冯友兰的《新理学》,说:“现在有人讲‘新理学’,我看了看,也没有什么‘新’。”他没有点冯先生的名字,我们当然都知道说的是冯友兰,因为1941年《新理学》在教育部得了一等奖。其实课上扯扯闲话挺好,你可以从他的自由发挥里知道他真正的想法,这是书本里学不来的。

张奚若不但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学者,而且也是一位能坚持己见的民主人士。也许是所学的和所教授的专业都是政治学,他特别关心时局动态,对国内的民主政治和百姓民生问题,动不动就要痛骂政府。张奚若的出现,让国民政府多了一面镜子,但这是一面高贵的镜子。1946年初,就在政协开幕前夕,张奚若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做了一次大为轰动的讲演,听众达六七千人,他在正式讲演前大声说:“假如我有机会看到蒋先生,我一定对他说,请他下野。这是客气话。说得不客气点,便是请他滚蛋!”张奚若的举动,有时候让很多高层人物都感到难堪。抗战期间,他以无党派知名人士身份被聘为国民参政员。有一次国民参政会开会,他当着蒋介石的面发言批评国民党的腐败和独裁,蒋介石感到难堪,就打断他的发言:“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张奚若一怒之下,拂袖而去,从此不再出席参政会。等到下一次参政会开会,政府并没有忘记他,给他寄来开会路费和通知,张奚若当即回电一封:“无政可参,路费退回。”

张奚若懂得政治最多,但他始终与党派保持着距离。民国时期,张奚若虽入过党,但骨子里却是一个无党派人士。在民国时期,按照规定,大学系主任以上的领导,一律要加入国民党,张奚若对此也是置若罔闻,拒不入党。抗战胜利后,全国要举行政治协商会议,罗隆基、闻一多等要提名他为无党派代表,国民党不同意,说他是国民党员。张奚若听说,便在《大公报》等报纸上刊登声明:“近有人在外造谣,误称本人为国民党员,实为对本人一大侮辱,兹特郑重声明,本人不属于任何党派。”在这方面,像他那样能如此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堪称做人的典范。

(节选自《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中称张奚若为“硬人”,既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张奚若的个性特征,也亦褒亦贬地表达了作者的评价。

B.张奚若选择政治学专业,其原因就在于他在辛亥革命后看到了革命党人的短处,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需仿效西方民主制度”。

C.在西南联大时期,张奚若出任政治学系主任,他执意把政治系定位为政治学系,并对新生和毕业班的学生大浇冷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身正气的品格。

D.张奚若直言不讳,在西南联大发表演讲时,敢于对国民党猛烈抨击,这让很多高层人物都感到难堪。对此,蒋介石就曾打断他的发言:“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

E.文章的结尾说“在这方面,像他那样能如此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堪称做人的典范”,表达了对张奚若的赞颂,同时希望这个社会能出现更多像张奚若这样的人。

6.文章第二段引用了徐志摩对张奚若评价的话,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篇传记在选材和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说“张奚若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你如何看待张奚若的“个性”?请结合文章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5分)苏宗胜:花若简淡而隽永 徐新芳

花鸟画家苏宗胜钟情于藤花,临摹过上百遍吴昌硕的紫藤花,在创作中,他不仅画紫藤,还画银藤、白藤。看他画中的藤花,让人想起明代散文家刘侗在《吏部古藤》中所写:“方夏而花,贯珠络璎,每一鬣一串,下垂碧叶阴中,端端向人。蕊则豆花,色则茄花,紫光一庭中,穆穆闲闲,藤不追琢而体裁,花若简淡而隽永。”

每年春暖花开时,苏宗胜就忙着四处采风。“南方、北方不一样,南方紫藤花开的时候是有叶子的。北方的是没有叶子的,这与气温有关。南方的紫藤上面长有一些绿色的苔点。北方的紫藤,比如山东曲阜孔府里有几棵老的紫藤,树皮是光滑的,凑近去摸一摸,有种结实的感觉。”

除了去山中看花,苏宗胜对身边的花花草草,也会长久注目。“小区里面有一棵花开了,我肯定在看,当看到刚要开的花苞,或者是小蜜蜂飞来,或者是风吹来花轻轻摆动,眼睛就会发亮,很兴奋,就是要找这种感觉。”

苏宗胜如此喜欢花,或许与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相关,一方面家境很好,另一方面,家中的十一个堂兄弟姐妹中有九个都是女孩。“从小就和姐姐妹妹在一块,就喜欢美的东西,对情感的重视、细微的感悟更多一点。”而能走上绘画之路,苏宗胜回想起来,能记起幼时在母亲怀中看到她剪窗花时掉落的碎屑。年龄稍大一些,买年画的任务都是他来完成,他记得那时很喜欢水墨写意画,长大了才知,很多年画都是大画家画的,有一幅《风雪夜归人》即出自黄胄笔下。

“文革”时期,到处都张贴大字报,正是此时,苏宗胜与毛笔结缘,“毛笔一接触宣纸那种‘沙沙’的声音,会让人产生一种灵感,一种冲动,一种激情,一种兴奋”。后来追随齐辛民老师学工笔花鸟画。1989年,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苏宗胜看到枝条相互缠绕的老藤,心中颇为震撼,便开始画紫藤。之后,他的作品参加市里的展览,获奖的正是紫藤作品。

但与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画的紫藤相比,苏宗胜总觉得难以突破,加之年轻气盛,追名之心就很重,“就想画得更好,成为一个名家,成为像齐白石那样的画家”。这让他的作品有些“躁”。后来无意中他看到别人画的白藤,有所感悟,开始创作白藤、银藤。

几年前,苏宗胜像往常一样去九华山写生,在寺庙中遇见一位师父,便和朋友一起皈依。每日持诵《金刚经》让他心静了下来,也感悟到许多。“比如,齐白石讲‘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跟《金刚经》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相通的。”

此前苏宗胜努力去追求突破、追求自我风格,多少有些刻意,自皈依佛教,“心就自然地清净、平和,找到那种本源的东西,我开始喜欢清淡、清雅,找一个清静的环境,画画变得无所求而有所求,所求是希望给人们一种清静的感觉。我每年有三四次到九华山看法师,算是一种心灵的洗礼。一个花鸟画家应该找到一种清净的东西。”

除了藤花,苏宗胜开始喜欢画荷花、莲花,表达禅心清韵,这很容易理解,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最近这几年画了好多好多的荷花,追求这种形式美,也追求它们那种仙气,亭亭玉立,没有污染。要画好画,画得既有传统又有自己的风格面貌,还要不停地追求。” 在苏宗胜的画中,花鸟与山水的结合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潘天寿先生就是把花鸟和山水相结合,我最早是看到他的《画语录》之后开始画的。在他之前,宋代马远就把山水和花鸟结合得挺好。潘天寿先生画得好,格调高,只可惜‘文革’十年没有画画。如果‘文革’期间他要是继续再画的话,他的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是我们后人难以企及的极致。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有一个好处是把花鸟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它回归自然,山水的大场景能把花鸟的那种委婉、唯美、婉约衬托出来。但是山水的衬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在构图方面,花鸟、山水不能硬搬到一块。”

无论是藤花、荷花,苏宗胜将自己的情致、心性融入其中,而这些花的品性也在他心中留存。“藤萝的生命力很强,千年的藤都有,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感觉。如果在密林里面,它的藤条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阳光,这是我所喜欢的。”

春夏时节,苏宗胜多奔走各地寻花,等花落了,他便开始重新创作,让这些花在纸上重新绽放,在山水之中,永不凋谢。

9.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引用明代散文家刘侗在《吏部古藤》中的一段话,意在表明花鸟画家苏宗胜在创作中不仅画紫藤,还画银藤、白藤。

B.每年春暖花开时,苏宗胜就忙着四处采风,他除了去山中看花,对身边的花花草草,也会长久注目,这对他获取绘画创作灵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C.苏宗胜年轻气盛,追名之心很重,作品画风总是显得有些“躁”,难以与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画的紫藤相比,更不要说有所突破。

D.此前苏宗胜努力去追求突破,追求自我风格,多少有些刻意的成分,自皈依佛教,他便开始喜欢画荷花、莲花,以表达禅心清韵。

E.苏宗胜一向追求花鸟与山水的统一,他认为,山水与花鸟的结合有一个好处是把花鸟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它回归自然,山水的大场景能把花鸟的那种委婉、唯美、婉约衬托出来。

10.苏宗胜走上画紫藤的艺术道路,其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文章,概括本文材料运用的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苏宗胜在绘画方面取得突破的尝试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25分)李安:在电影里自说话,在自己眼中看巴别塔 风尚志

一、“变质”的李安?

欧洲三大电影节一向是华语导演扬名的地方。今年的四位华人导演李安、蔡明亮、杜琪峰与娄烨入围竞赛片。之前他们都曾有作品入围戛纳,而华语电影更占据竞赛片的五分之一,希望不可谓不大,颇有些“聚而歼之”的意思。

而这枚金棕榈对李安来说,是唯一没有摘得的奖项。迄今为止,李安已经凭借《卧虎藏龙》《断臂山》等影片两次获得奥斯卡奖、两个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两个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只差一枚金棕榈,李安就完成了对世界上全部最重要的A类国际电影节的包围战。但是现在的李安,已不是再为奖项劳神的导演,他也不会把砝码压在“伍德斯托克”上。

业内基本认为,2004年美国导演Michael Moore执导的《华氏911》在戛纳获奖标志着戛纳影展转向政治题材影片。去年戛纳还请来热衷于政治的Sean Penn担任评审团主席。近年来,戛纳对“变得商业化和好莱坞化的李安”渐生嫌隙,戛纳主席Gilles Jacob身边头号人物、拥有选片生杀大权的Terry Linfair甚至公开表示不喜欢“变质”的李安。

二、李安并不打算迎合戛纳

这次参加戛纳电影节,前有Pedro Almodovar、Lars Von Trier围追,后有Alain Resnais等大师阻截。还有人指出李安没有经历过那个伍德斯托克狂飙的年代,只能隔岸观花;更有批评家认为李安根本不懂摇滚音乐。《制造伍德斯托克》在这样的重重迷雾中成功突围提名成为今年戛纳最大的惊喜。

抛开电影节,全世界影迷对这部电影无不翘首以待。大家期望《制造伍德斯托克》和它的第一版电影海报一样炫目,希望看到那个疯狂的嬉皮士年代和这场嬉皮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毒品、性、摇滚乐等主题。在戛纳电影节开张前,《制造伍德斯托克》终于曝光预告片,李安也顺势站出来为自己的新作说上两句。

然而,他并不打算迎合戛纳,也不打算迎合观众。李安这样解说他的新作:“电影将更多地以家庭关系为重心,以及这个人物的个人历程——作为1969年仍然没有出柜的同性恋,而这些因缘巧合促成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并且让他在其中寻找到了自我。”这一次,个人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家庭关系才是李安在电影中关注的焦点。

李安一贯是这样,说他想说的,不管全世界要求他说什么。“我是看字幕片长大的,那太不公平。现在该轮到美国人读字幕了。外面世界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东西,太多文化交流只是单向的。如果这部电影能突破象牙塔走近群众,我将非常满足。”这是当年李安对《卧虎藏龙》入围最佳影片而不是最佳外语片的解释。

“如果说我关怀人文,其实就是关心我自己,而我只是把我自己想要说的表达出来而已,不需要宣传到一个道德的高度,非要戴一个光环其实会显得很做作。我也从来不会去想什么风格,因为风格是没有风格的人才会操心的事情。关心自己就是关心观众,于此会找到知音。”由此说来,观众应该早已经习惯李安导演。他彬彬有礼的性格、谦谦君子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掷地有声的心。

三、内心的中国情结

2008年8月18日美国东部时间早上8时是个黄道吉日,在纽约城外约3小时车程的宁静居住小区里,李安领着他的御用编剧James Schamus,以及男女主角Demetri Martin、Mamie Gummer(Meryl Streep之女)等一群金发碧眼的洋鬼子按照中国传统祭拜天地。仪式之后,在响锣声中,《制造伍德斯托克》正式开机。当天正是39年前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行的最后一天。即便是这样一个跟中国文化差之千里的题材,李安也用自己的方式揉入了他内心中的中国情结。

“我的电影就是表达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和中国人的养生态度。人性特别近这是别国文化里很难找到的,所以也可以说我们是在贩卖国粹。”在中国导演还在集体贩卖“中国丑”的年代,李安就已经深刻地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伦理与思想。在李安看来,这种中华文明是非常先进的,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在电影表达里是比武打还重要的中华瑰宝。出生、生长在台湾的李安没有经历过剧烈的文化断层,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加上后来在西方求学生活,李安的思想融汇中西文化,贯通在电影里就是用“地球人”的眼睛看东西方故事:不偏颇、不固执,充满了高于地域文明和性别划分的普世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也是一种高级的沟通,超越种族、国界、宗教,是一座新千年的巴别塔。所以,李安不论用哪种语言拍哪国的故事大家都看得明白,并且津津乐道。巴别塔上的语言是全人类共通的。

(选自《现代快报》)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卧虎藏龙》《断臂山》等影片成功摘取了奥斯卡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完成了对世界上全部最重要的A类国际电影节的包围战。

B.戛纳电影节主席Gilles Jacob身边头号人物、拥有选片生杀大权的Terry Linfair公开表示不喜欢“变质”的李安,因为他“变得商业化和好莱坞化”。

C.《制造伍德斯托克》反映了那个疯狂的嬉皮士年代和嬉皮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毒品、性、摇滚乐的内容,全世界影迷对这部炫目的电影无不翘首以待。

D.“关心自己就是关心观众,于此会找到知音”,当年对《卧虎藏龙》入围最佳影片时李安掷地有声地说道,彬彬有礼的性格下隐藏着的却是一颗坚韧的心。

E.当天正是39年前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举行的最后一天,《制造伍德斯托克》正式开机;这样一个跟中国文化差之千里的题材,导演李安也要用自己的方式揉入中国的元素。

1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李安导演的《制造伍德斯托克》这部电影的特点。(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说“他并不打算迎合戛纳,也不打算迎合观众”,联系文章,说说李安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导演李安说“我的电影就是表达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和中国人的养生态度”,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选CE。A项,“欣然上任”说法不正确;B项,强加因果,“吾从众”表现的主要是梅贻琦的民主作风;D项,“搞建设”说法不当。

2.解析:有关梅贻琦的教育思想散见于文章中,作答时,要通过梳理文段,概括出内容要点。

答案:①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②培养人才需审时度势,满足社会、国家的需要。③学生教育,既重学问又重做人。④主张学术独立、兼容并包、自由教育。

3.解析: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先生充满了对清华的热爱,他用尽心力为清华服务,将“清华基金”用在“刀刃”上,危难关头,设法保护师生。

答案:①在清华危难之时,他出任清华校长,并诚恳表示,用尽心力为清华服务,为清华谋发展。②他非常珍惜“清华基金”,希望将这笔钱用在科学研究上;对账目管理认真。③他爱学校的同仁、朋友和学生。闻一多遇害,他安排后事,揭露特务罪行,并想方设法保护老师和学生。

4.解析:这篇传记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梅贻琦圆融谦逊和果敢刚毅的特点,前者主要表现在工作、为人和同师生的交往上,后者则更多地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和对当局的态度上。

答案:梅贻琦的圆融谦逊表现在:①工作上,作风民主,虚怀若谷,博采众议;②为人儒雅,说话和气、委婉;③在保护师生时,机智灵活,方法得当,头脑冷静。

梅贻琦的刚毅果敢表现在:①对自己认定的事,固执不移;②坚持“只唯实,不唯上”,使通才教育在清华得以实施;③对当局暗杀民主人士的罪行,敢于揭露,拒绝当局解聘吴晗的要求。

5.解析:选CE。A项,“也亦褒亦贬地表达了„„”,从文中看,作者并没有“贬”的意思;B项,张奚若选择政治学专业的原因文中还提供了因“对数学不感兴趣”而打消学土木工程的念头的材料;D项,蒋介石打断张奚若的发言并不是在西南联大演讲的场合。

6.解析:这篇传记作者在第二段总写张奚若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学者”时,引用了徐志摩对他的评价,这无形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作答时,还要注意到从结构方面来进行分析。

答案:①内容上,总说张奚若“硬”的个性特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借用徐志摩的敬佩之语,表达了作者对张奚若的高度评价,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说服力。③结构上,引领下文,为详细叙写张奚若特立独行的个性做铺垫。

7.解析:这篇传记材料内容翔实,作者善于选取典型、可信的材料来突出张奚若的个性。文中用笔朴实,语言精简,非常符合传记的特点。

答案:①从选材看,作者主要选取能表现其“硬”的材料,突出其品质;文中多处引用他人的回忆性质的文字或熟悉他的人的话。②文笔纯朴。文章用纯朴的语言来陈述与传主张奚若相关的事件,使叙述客观、可信。③语言简洁。文章用简约的语言,记叙了张奚若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语言简洁明快。8.解析:作答探究题时应做到:细读题目了解指向,答题紧扣文本主旨,观点表达合乎逻辑,答案表述精当鲜明。作答时,要先对张奚若的“个性”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然后结合现实指出坚持个性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案:①他是位很有个性的学者,能够保持独立人格,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批判社会。②他具有真才实学,在政治上他一身正气,直言不讳。他的出现,让政府、让国人多了一面镜子。③他的品行是硬的,他的意志也是硬的。④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名和利而舍弃了独立的人格,希望我们这个社会有更多有个性的人存在,这样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有希望。

9.解析:选BE。A项,对作者引用的意图理解有误,从引文看,作者意在点明苏宗胜的绘画风格“花若简淡而隽永”,也是为了扣住文章的标题。C项,曲解了文意,文中说“但与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家画的紫藤相比,苏宗胜总觉得难以突破,加之年轻气盛,追名之心就很重”,“这让他的作品有些‘躁’”。D项,强加因果。

10.解析:答案区间在四、五两段,文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宗胜一步步走上绘画紫藤道路的原因,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①与生活环境相关。从小同众多的姐妹在一起,使他养成了爱美和爱花的习惯,对情感的重视、细微的感悟也更多了一点。②幼年看母亲剪窗花和年龄稍大一些买年画的经历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③“文革”期间与毛笔结缘和跟随齐辛民老师学工笔花鸟画为其奠定了基础。④在西双版纳密林与枝条相互缠绕的老藤不期而遇,让其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促使其走上画紫藤的道路。

11.解析:材料是传记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和作者的整体构思密不可分。一般来说,运用材料包含选取、组合和材料自身的特点三方面,作答时,要从这三点出发,结合文本,作出具体的分析。

答案:①从选取的角度看,作者选用最能体现苏宗胜作画追求的材料,突出其执着的特点。②从组材看,文章按照苏宗胜画风逐渐形成的过程组织材料。③从材料特点看,文中多处引用苏宗胜回忆性质的文字或其他文献中的材料。

12. 解析:组织答案时要着眼于文章,既要挖掘体现在苏宗胜身上的优秀品质,又要能看出他性格方面在某个人生阶段的不足之处。正是从这些经验和教训中,才能找出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启示。组织答案时要学会分条作答。

答案:①要淡泊名利,追求一种平和的心态。苏宗胜年轻气盛,把名利看得很重,越想成为像齐白石那样的大家,作品越显得“躁”,这就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画风。②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苏宗胜之所以不能很快地在绘画中寻得突破,还与他起初没有深入地体会作画境界有很大的关系。对事物的认识要不断深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有所收获。③在困境中要充满希望。面对绘画中难以突破的困难,苏宗胜没有萎靡不振,也没有丧失信心,而是勇敢地站起来,走出去,去寻找心中的希望和梦想。对于我们大家来说也是如此,只要心中有不灭的信念之火,我们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止。④遭遇挫折与困境要积极行动起来。苏宗胜面对困扰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不断地去寻找机缘,最终通过参佛而获得心灵的宁静,为其画境的突破找到关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也不能故步自封,而要主动出击,寻找突破口,最终解决问题。

13.解析:选BE。A项,“完成了对世界„„包围战”有误,文中说“只差一枚金棕榈”;C项,“全世界影迷对这部炫目的电影无不翘首以待”不够准确,原文表述为“大家期望《制造伍德斯托克》和它的第一版电影海报一样炫目”;D项,“关心自己就是关心观众,于此会找到知音”说是李安在《卧虎藏龙》入围最佳影片时的讲话在文中无依据。

14.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梳理清楚文章的内容要点,共分几部分,分别写了哪几个方面的事,然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出相应的答题区间,分别分析概括。

答案:①这部电影部分反映出疯狂的嬉皮士年代和这场嬉皮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毒品、性、摇滚乐等主题。②关注个人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家庭关系。③在这部电影里揉入了导演内心中的中国情结。

15.解析:解题时,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并联系文章的主旨、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综合考虑。先要答出戛纳电影节的导演们和观众的看法,再找出李安的做法。

答案:①电影节关注的是伍德斯托克狂飙年代和摇滚乐,观众更多地把目光停留在嬉皮运动中放荡不羁的毒品、性、摇滚乐等主题。②李安突破了这个束缚,将电影的主题定位在个人的成长、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家庭关系上。③他关怀人文,关注自我,不追求风格,从观众中寻找知音。

16. 解析:回答时应在联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分析李安电影艺术的追求时,要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角度出发。

答案:(示例1)没有强烈的民族性就无权谈世界性。弘扬我们中国的电影文化艺术,离不了自己民族的东西。如果没有能够代表自己民族的特色的东西,在国际性的大环境中肯定一败涂地。“表达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和中国人的养生态度”,正是李安电影艺术的追求。

(示例2)做事和做人一样要有傲气。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求生存求发展,民族自尊很重要。没有做人的自尊,就不会有自信。人活着的支柱是什么?就是自信。自信靠什么支撑?就是靠自己的傲气支撑。要敢于在文化艺术中表现自己民族的东西,要敢于把这种自豪感表达出来。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 第2篇

题组一 对点练

一、[2017·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埃里克·史蒂文·兰德尔

郭晓强

1957年2月3日,兰德尔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兰德尔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兴趣,并且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数学天才,他在全美数学测试中获得第二名,并在纽约一所高级中学以最高等级毕业。17岁时,兰德尔就证明准完美数的存在,这项成就使他获得威斯丁豪斯奖学金,同时来到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学习,于1978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兰德尔又因获得罗氏奖学金而有机会进入牛津大学继续深造,于1981年获得数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兰德尔在数学方面一帆风顺,按常规似乎应成为一名数学家,然而他的个性却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兰德尔虽然喜欢纯数学,但不愿意将数学作为终身职业,这是因为钻研数学需要在清静的环境中,过一种僧侣般的生活,而兰德尔自认为不是一个好的修道士,他更喜欢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因此他决定毕业后转到其他专业。

1981年,兰德尔回到美国,通过普林斯顿大学一名教授的推荐,最后在哈佛大学商学院获得一份工作,担任经济学助理教授。当时兰德尔对经济学几乎一无所知,然而这丝毫没有难倒兰德尔,他认为经济学比纯数学更适合自己,不足之处可通过业余时间自学来弥补。兰德尔自学能力惊人,并且在教学方面也具有超强的天赋,不久讲授经济学已得心应手并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肯定,于1987年升任副教授。在经济学方面已有所见长的兰德尔在工作中却发现经济学也并非他的最爱,因此决定再次寻找其他方向。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德尔的弟弟亚瑟给予兰德尔很大帮助。亚瑟的专业是神经生物学,他送给兰德尔一些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论文。兰德尔虽然无法完全理解论文的含义,却已经被生命的巨大奥秘所吸引,尤其是对DNA神奇的结构着迷,他再一次修改了自己的专业。缺乏相关背景的兰德尔选修了哈佛大学的生物学课程,同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果蝇基因的克隆工作。兰德尔半开玩笑地说,他是在大街拐角偶然听到并理解了生物学,当然在坎布里奇大街上对生物学的讨论和对其他事物的讨论一样司空见惯。

在一次演讲中,兰德尔偶遇麻省理工学院的遗传学家伯特斯坦,伯特斯坦已开发出从基因组中寻找导致简单疾病发生的单一基因的方法,当时正打算处理更为复杂的问题,研究多基因的人类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和肥胖等。兰德尔对此研究很感兴趣,因此演讲完毕后两人开始讨论如何将统计学应用于人类复杂疾病基因研究。不久,他们就有了大致的答案。由于兰德尔对遗传学的兴趣,1984年他加入了麻省理工学院,第二年又成为怀特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一名员工,与伯特斯坦合作,开始对遗传学的研究。兰德尔仍然是哈佛商学院的副教授,幸运的是他获得了麦克阿瑟奖学金(1987年),使他能够在教授经济学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生命科学的实验。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的早期,兰德尔将自己在数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生物学领域,这些尝试获得了极大成功。兰德尔开始使用新方法来革新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如利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来进行遗传位点定位,并初步建立了人和小鼠的一系列简单图谱。兰德尔还开发新方法,从人类基因组中寻找有用的信息,从而能够发现复杂人类疾病的基础。不久兰德尔意识到没有全面分析人类基因组的工具,这些单一方法将毫无用途。兰德尔成功制备了早期人类全基因组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大约400个标记物。这项成就使兰德尔于1990年获得NIH人类基因组计划首个资助,从而在怀特海研究所建立了“怀特海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基因组研究中心”,该中心成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兰德尔的工作经历也像他试图破译的DNA结构一样,呈螺旋结构,从数学到经济学最终到生命科学,他是当代罕见的科学天才之一。

1.(概括传主事迹题)兰德尔在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将自己在数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充分应用到生物学领域,获得极大的成功。②使用新方法革新传统的生物学研究。③开发了新方法,从人类基因组中寻找有用信息。④成功制备了早期人类全基因组的遗传图谱。

解析:考生首先要明确试题要求概括兰德尔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不能答非所问;还要注意“成就”一词,不是传主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能称得上“成就”。其次要明确答题区间,文章第4自然段主要讲兰德尔开始对生命科学有兴趣,并开始转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第5自然段主要讲了兰德尔在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绩。最后从中筛选信息,归纳整合,分点作答即可。

2.(概括传主个性品质形成原因题)兰德尔“从数学到经济学最终到生命科学”,他转变专业方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回答,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原因)他虽喜欢数学,但他的性格不爱孤独和清静,喜欢与人交流,而数学研究与他的性格不符;在经济学方面已有所见长的时候他发现经济学也不是他的最爱;转到生命科学领域是因为他被生命的巨大奥秘所吸引。

(启示)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领域有足够的兴趣,才会投入十足的精力和热情去钻研,去奋斗,也才可能做出一番成就。解析:试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探究兰德尔“从数学到经济学最终到生命科学”,不断转变专业方向的原因,结合原文内容看,兰德尔从事数学研究是因为“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的极大兴趣”,放弃数学则是因为性格,“他的个性却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兰德尔虽然喜欢纯数学,但不愿意将数学作为终身职业,这是因为钻研数学需要在清静的环境中„„他更喜欢和周围的人进行交流”,放弃经济学则是因为“在工作中却发现经济学也并非他的最爱”,选择生命科学是因为“被生命的巨大奥秘所吸引,尤其是对DNA神奇的结构着迷”。第二问,考生可以从兰德尔的三次转变当中提取出两个关键词,即“兴趣”“性格”。从文中看,“性格”因素对其转变的影响较小,而贯串始终的是“兴趣”。

题组二 综合练

二、[2017·河北省保定市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

中国出版界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记忆。他重要的标志,不但在后30年,也在前30年;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他不但是一位政治的执行者,也是一位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陈翰伯。

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就读于燕京大学。他曾与姚依林、黄华、黄敬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那时他们经常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讨论时势与未来,陈翰伯也因此与斯诺结下友谊。他曾经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到延安,拜见毛泽东、朱德,为他们当翻译。1936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间,陈翰伯作为一位“潜伏”的红色报人,用笔名王孝风、梅碧华等,写了许多好文章。他的公开身份是记者、编辑,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他需要做的是尽最大可能在报纸上登载国民党政府不愿意登载的消息,撰写社论、时评,婉转地、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他不可能不暴露左派的面目,因而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

1958年8月,陈翰伯奉命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他十分注重文化传承的力量。他上任后首先跑到上海,找寻老商务留下的资料,恢复商务印书馆种种出版建制,延续“百年商务”文化香火。有趣的是,陈翰伯的这一份苦心,竟然在他“文革”时期写的一份检讨书中,清晰地表达出来:“我是复活旧商务的罪人„„我一九五九年在上海办事处查了很多材料,这些材料以后都运到北京,我请胡愈之等人做了馆史的报告,后来就设立了馆史研究室,举办展览会和六十五周年的纪念。与此同时,我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消息,到一九六二年,在我的招魂纸下,旧商务这具僵尸,已经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散发臭气,毒害人性。”这样的文字,读来让人心酸。

接手商务印书馆后,陈翰伯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我们该奉献什么,我们能奉献什么。此后8年,他可谓功勋卓著。汪家熔曾详细罗列出那个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重点图书项目:社会科学经典395种;经济学著作115种;政治学著作,不算大量提供给中央理论小组的,有93种;历史和历史学66种;工具书,包括修订《辞源》,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俄汉大辞典》等;此外,还有英、法、德、日、西、阿拉伯、越南、印尼等外语方面的词典、语法书和其他读物。正是这些图书的出版,托起了陈翰伯作为出版家的历史地位。

说到先行者,是说他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是一个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略举两例: 其一,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1972年,遭受迫害的陈翰伯从干校调回北京。1975年,着手制订周恩来总理在病榻上批准的“中外文辞书出版十年编辑规划”。那时,很少人相信这个规划能够实现;但是陈翰伯却固执地认为它可以实现,因为有人民。陈原回忆那段历史时写道:“1975年,翰伯抓住这个机会,要进行一项规模宏大的基础工程。„„13年的实践,证明这项基础工程对于国家现代化有多么巨大的意义;13年的事实,也证明翰伯的信心来自人民,是现实的。”

其二,创办《读书》杂志。《读书》创刊号发表了李洪林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在叫好声中,也引起了数不清的质疑。1981年4月,陈翰伯在亲自撰写的社论《两周年告读者》中,对这篇文章给予很大支持。文中写道:“我们重申我们赞成‘读书无禁区’的主张。‘四人帮’垮台后,风沙虽然已过,不敢重开书禁的还大有人在。当时我们针砭时弊,喊出‘读书无禁区’,深受读者欢迎,我们非常感激。”《读书》就是这样,触摸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在社会大势中保持了自己的领先地位,成为一面旗帜。

(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陈翰伯(1914—1988),中共党员,新闻家、编辑出版家、国际问题评论家。解放后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兼总经理、人民出版社领导小组组长、文化部出版局局长、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代局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

(摘自“百度百科”)

②在政治运动中,一批学者和翻译家被划为“右派”,丧失了从事研究工作的权利。陈翰伯曾冒着很大的风险,卷着铺盖到北大“蹲点”,按照拟定的学者名录一个个寻访。众多“靠边站”的专家学者如朱光潜、贺麟、王以铸得以出山,担当古典名著的翻译工作。这段经历当时虽未给陈翰伯带来大的影响,但在“文革”中,陈翰伯没能躲过打击,被批判为“招降纳叛”。

(摘自吉祥《陈翰伯是谁?》)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曾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在美国经常参加记者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与斯诺结下友谊。

B.陈翰伯曾作为翻译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拜见毛泽东、朱德;大学毕业后,潜伏在国民党统治区,策略地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C.陈翰伯在检讨书中,称自己是复活商务的罪人,委婉地陈述自己为恢复商务印书馆 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

D.本文由总到分,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表现了陈翰伯既是红色的报人,是优秀的出版家,还是文化的先行者的三方面特点。

E.本文语言平实,选取传主60年人生经历中的典型材料,表现了陈翰伯在中国出版界的重要地位及其在政治、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

答案:DE 解析:A项,原文是“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并不是“在美国”参加埃德加·斯诺组织的聚会。B项,原文是“陪同斯诺夫人尼姆·威尔斯”,不是“陪同埃德加·斯诺及夫人”。C项,我们可以从陈翰伯的检讨书中看出他为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并不是他要“委婉地陈述自己为恢复商务印书馆出版建制、延续商务文化传承所作的贡献”。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用笔名冒着危险写了许多好文章,宣传共产党的主张。B.1958年8月,陈翰伯出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后延续“百年商务”文化传承,出版大量重点图书项目。

C.陈翰伯为国家开列辞书建设的书单,创办《读书》杂志,工作具有开拓性,成为时代的启蒙者与引路人。

D.解放后陈翰伯历任各出版部门的要职。

答案:A 解析:原文第2自然段“1936年7月,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十余年间”,可知“20世纪30年代”是错误的,还应包含30年代以后;“宣传”前应加修饰语“婉转地、策略地”。

2010年高考时政复习专题解析 第3篇

公安部2009年8月14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 部署自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全力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

【材料简析】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交通事故发生也更加频繁, 特别是酒后驾驶现象越来越多,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社会关注度加强, 群众对交通秩序管理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安部, 及时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的性质, 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从严处罚, 坚决做到“四个一律”, 体现了依法行政的要求, 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到这一行动中, 体现了坚持走群众路线。这项行动目前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实战演练】

一、简析题

1. 简析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学和哲学道理?

2. 想一想:作为一个公民, 在这项整治活动中可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二、合作探究

交通安全事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国家职能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能, 强化管理, 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为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服务, 这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但每个公民同样要依法参与到这一专项行动中, 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请结合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 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分析。

3.对当地交通安全情况进行调查, 归纳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对存在的问题你认为如果有必要向有关部门提建议, 那么应分别向哪些部门提?可通过什么方式提?

参考答案:

一、简析题

1.答:政治学道理: (1) 针对当前我国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公安部及时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 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从严处罚, 坚决做到“四个一律”;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立法调研, 从法律层面加大对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行政和刑事处罚力度。体现了依法治国的要求。 (3) 公安部及时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体现了政府认真履行好国家职能, 维护公共秩序, 搞好公共服务。 (4) 对酒后驾驶, 无论涉及什么人, 不管什么理由, 都要一视同仁, 从严处罚。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要求。

哲学道理: (1) 针对当前我国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实际情况, 公安部采取行动进行整治, 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2)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集优势警力, 针对高发区域和高发时段, 严格检查, 坚决做到“四个一律”, 根据不同情况, 进行处罚。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要求, 集中力量抓重点,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多管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体现了全面的观点。 (4) 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加强对餐饮、娱乐场所比较集中区域的管控, 把危害控制在上路前, 消灭在萌芽状态, 避免造成严重后果。体现了意识具有预见性。

2.答: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一方面, 要树立权利意识, 珍惜公民权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只有履行一定的义务, 才能获得相应的权利。

二、合作探究

3. 答:参考要点: (1) 交通设施不完善; (2) 交通警察管理不力、对违法违规的交通肇事者处罚不力; (3) 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差; (4) 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 (只要符合当地实际, 即可酌情给分)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训练 第4篇

赛马与马术运动在古代也称为“驰逐”或“走马”,是以马的骑乘与饲养为基础的体育活动。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人工饲养马匹并将马用于骑乘和争战就已经出现,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活动就已形成,因此赛马活动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赛马活动的产生是以远古的游猎生活为基础的。马的骑乘文化发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那里曾是氐、羌、大月氏、匈奴、鲜卑、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所以《左传》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在骑射生活作为主体的同时,马匹的驯养和骑术便受到了重视。周时,马的调教和驾驭称之为“御”,与“射”一样成为“六艺”之一。马在战争中的使用愈加突出,武王伐纣时就已“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戎车即以马驾驭的战车。至春秋战国时,骑射之风更盛,我们熟悉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就是汉地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发挥骑兵技能的例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就明确叙述了孙膑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的故事,说明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齐威王时期,赛马就已经流行齐国了。

汉代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汉武帝极为热衷赛马,经常举行赛马活动,这与当时的尚武风俗也有很大关系。在出土的许多画像砖和陶俑中,都出现了汉代的赛马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赛马活动更因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长盛不衰,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室壁画中的赛马图,就是当时赛马活动的生动写照。

自汉代以来,除了赛马之外,还形成了以骑术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马上技艺,如骑手在马上做出各式造型,或进行高难度的骑射,或百骑争先,竞相夺标等等。这就要骑手不但有驭马的技巧,还要掌握好马上的平衡和保持矫健的身手。当时的马术已归为百戏之类,成为一种具有杂技性质的表演。

唐代的赛马与马术十分兴盛,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就将马术列为军事训练的科目。宋代的汴梁马术技艺更为成熟,表演技巧精湛高超,曾为皇帝表演立马、骗马、跳马及在马上倒立、镫里藏身等多种马上功夫,在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很多马术表演。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更带来了游牧文化的许多特点。元代统治者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早就有走马、走驼为乐的活动。即使是定鼎大都之后,每当六月吉日,还要北至上京去赛马。此外,在当时的大都(北京)城内,也在民间开展赛马活动,一直持续到明代,京城都要在每年春季走马骑射,明以来六百年在北京城郊兴盛不衰。

清代的宫廷赛马场地自康乾始多选择在木兰围场一带,每年秋季举行,是“木兰秋狝”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声势浩大,蔚为壮观。除了宫廷赛马之外,在北京城中也有许多赛马活动,按不同时间分别在不同地点举行,如正月赛马多在白云观和安定门、德胜门外,二月在太阳宫,三月在蟠桃宫,六月在先农坛,七月在黄寺,八月在广安门外,九月在钓鱼台,十月以后天气转凉,赛马便停止了。

(摘编自赵珩《中国古代赛马与马术运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赛马活动的产生离不开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猎生活,这一点《左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可以印证。

B. 自汉代以来,马上技艺飞速发展,骑手可以在马上做出各式造型,马术成为一种具有杂技性质的表演。

C. 宋代的汴梁马术技艺更为成熟,曾为皇帝表演立马、走马、骗马、跳马及在马上倒立、镫里藏身等多种马上功夫。

D. 清代北京城中的许多赛马活动,依据时间确定地点,还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二月在太阳宫,10月后停赛。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赛马与马术运动,都是以马的骑乘与饲养为基础的体育活动,但是早期人工饲养的马匹多用于骑乘和争战。

B. 马匹的驯养和骑术受到了重视,是因为骑射生活作为了主体,马的调教和驾驭称之为“御”,与“射”一样成为“六艺”之一。

C. 由于汉武帝本人的喜好及当时的尚武风俗,使得汉代赛马活动空前发展,这在出土的许多画像砖和陶俑中都被证实。

D. 自汉代以来,形成了以骑术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马上技艺,骑手掌握好马上的平衡和保持矫健的身手最为重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赛马活动流传广泛,历史悠久,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

B. 武王伐纣时“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及孙膑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的故事,说明当时骑射之风很盛。

C. 元代和明代,京城都是赛马的重要场所,元代就在此地开展民间赛马活动,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明代,这与统治者的重视有关。

D.赛马活动历经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清代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蔚为可观的文化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茶不过一种灌木的叶子,作为人类吃食的一种,饮茶本来是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活动,但南朝以来,特别是唐宋两代的中国人,将这项活动从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中升华起来,成为一种极具抒情与写意的艺术。就连背经叛道、对传统嫉恶如仇的鲁迅也曾经感慨:“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佛教有苦集灭道“四谛”,中国茶道也有人总结出“四谛”:和、静、怡、真,说的是茶文化的四种文化内涵。

“和”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茶本身是一种相当平和淡泊的饮品,茶道讲究喝茶过程的和谐安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在世事的繁杂与人情的纷扰中,人很容易心火上炎,内里空虚,阴气乘机下潜,导致气机不畅和脏腑关系的紧张。这时候和友人一起饮一壶清茶,将心火淬去,使阴阳平秘,自然神清气爽,身心安泰。清代郑板桥诗云:“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茶性质淡泊清和,与君子性情相应。茶虽然淡泊,但却意味深长,淡泊之中有绵绵若存的韵致,妙不可言。

“静”是茶饮给人带来的一种意境。古诗云:“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宋代,茶道与香道在上层社会与文人墨客中相当流行。那时候已经有专门的茶宴,还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徽宗赵佶是一名书画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饮者,他认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茶道讲静,就是茶人通过茶事来修养心性,达到宁静致远,感而遂通的境地。古诗云:“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怡”是茶人饮茶之时的怡然自得的身心况味。这种况味是难以言说的。其带来的身心愉悦,不是节庆假日假面狂欢那种粗糙的快乐所能比拟的。古诗中试图阐释茶中滋味的不少,唐代诗人崔道融有这样的名句:“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南宋时期的海南人白玉蟾也有这样的句子:“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说的都是茶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茶道是一种美育,能够涵养性情,变化气质,给人带来一种窗明几净的感觉。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它能够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去品味生命存在的真意,获得真实的受用。无论是酒肉鱼类,还是五谷杂粮,质地和味道都比较浓浊,在食物之中,算起来茶称得上是最清纯的。因此它能够潜入人身体气脉的深处,进入微循环,分解沉积的能量,尤其是对人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循环有很好的改良作用。如果人能够循着茶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观照,进入老子所说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的状态,就能返璞归真,窥见绵绵若存的“玄牝之门”。茶禅一味,在禅宗那里,茶成为一种法器,品茶是参禅的一种方式,顺着茶微妙的芬芳,体认芬芳的觉性,就可能明心见性。

(节选自孔见《中国人的活法》,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饮茶本来是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活动,但南朝以来的中国人却渐渐消除了这项活动中的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

B. 茶本身是一种平和淡泊的饮品,茶道也讲究喝茶过程的和谐安详,所以“和”是中国茶道的核心。

C. 宋代的人们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

D. 品茶是参禅的一种方式,如果人能够循着茶微妙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关照,就可能返璞归真,明心见性。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茶“最能降火”,而身处世事繁杂与人情纷扰中的人容易心火上炎,若能饮一壶清茶,自然心火淬去,神清气爽。

B. 古诗云“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意思是茶人可通过茶事来修养心性,达到宁静致远、感而遂通的境地。

C. 唐代诗人崔道融的名句“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恰是茶人饮茶之时怡然自得的身心况味的写照。

D. 南宋时期白玉蟾的诗句“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是说喝茶可以品味生命存在的真意,获得真实的受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茶味淡泊清和,但却意味深长,恰似君子之交。古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写成“君子之交淡如茶”也未尝不可。

B. 茶境宁静清幽,韵高闲洁,能让人得到一种审美的沐浴。当茶的清香缓缓浸润你的心田和四肢百骸时,你的精神也会变得清澈澄明。

C. 茶道能涵养性情,变化气质,带来身心的洗礼和净化,这种愉悦不是节庆假日那种粗糙的快乐所能比拟的。

D. 作为人类吃食的一种,茶称得上是最清纯的,它能进入人身体气脉的深处,进入微循环,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由于“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厉鬼不同。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礼记》中也记载:“夫宗庙,鬼神所居。”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灵魂。

(摘编自凤凰网“文化国学栏目”,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无论是把祖先称作“神”还是“鬼”,都是子孙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思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元祭祀的源头。

B. 祖先可以被称为神,也可被称为鬼,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C. 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护本族成员,于是出现祖先崇拜,这也是我们对祖先祭祀行为的起源。

D.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书中记叙了列入国祀的祖先神,一类是有一定血源关系的,一类是没有直接的血源关系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国语·鲁语》中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是氏族共同的祖先,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

B.《礼记·祭法》的话说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为“祖先神”,就要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C.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人们崇拜的是他能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还能保境安民,捍患御安。

D.“祖先神”有荫庇子孙和惩罚降祸的能力,而“祖先鬼”爱作祟人,使人生病,所以平日生活里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3. 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不属祭祀祖先的是(3分)

A. 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西婺源一带有很多“汪公庙”,民众是为了纪念隋末唐初的汪华保障当地未受战乱之苦而建祠供奉。

B. 壮族人民每逢过节或遇重大危难事件,都要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他们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王,能够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C. 自汉武帝开始,中国皇帝每年均会祭孔。汉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D. 浙江文成有座“刘基庙”,供奉着明朝军师刘伯温。他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其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

参考答案

一、1. C。(A原文第二段的转述。B第五段原文转述,C原文第七段表述为“元代统治者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早就有走马、走驼为乐的活动”。“走马”与宋代表演无关。D原文第八段的转述)

2. D。(A原文第一段转述。B原文第三段的转述。C原文第四段表述为“汉代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可推知汉代赛马活动“空前发展”,“汉武帝极为热衷赛马,经常举行赛马活动,这与当时的尚武风俗也有很大关系” 这句话中“也”表明是并列的两个原因。 D原文第五段表述为“这就要骑手不但有驭马的技巧,还要掌握好马上的平衡和保持矫健的身手。”“不但,还”句式表明两点都很重要,是并列关系)

3. A。(A第一段原文表述为:“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人工饲养马匹并将马用于骑乘和争战就已经出现,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活动就已形成,因此赛马活动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推知这一活动“历时悠久”,但是其形成时间为“春秋战国时”。由原文“汉代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及其他段落,可以推知这一活动“受众之广”。B来自原文第三段,“至春秋战国时,骑射之风更盛”这句话是推断依据。C 依据原文第七段推断。D基于对全文的理解与判断)

二、1. A(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先看B项,原文第三段说“‘和”是中国这茶道的核心 ,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茶本身是一种相当平和淡泊的饮品,茶道讲究喝茶过程的和谐安详。”由此可以看出B项“所以”前后的内容是正确的,而原文中后句是对前句的诠释,所以B项表述为因果关系是可以的。C选项是对原文第四段所引用的宋徽宗的话语的理解分析。根据引用的话语,我们知道选项表述的宋徽宗的观点是正确的。也正是这样一个事例,让我们知道“宋代的人们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故C没有问题。D选项来自原文第六段,重组整合了“如果人能够循着茶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观照……品茶是参禅的一种方式,顺着茶微妙的芬芳,体认芬芳的觉性,就可能明心见性”这几句话,将“顺着茶微妙的芬芳”,表述为“循着茶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关照”意思基本一致,所以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最后看A项,前一句表述是原文的直接转述,没有问题,但后一句显然来自原文南朝以来的中国人“将这项活动从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中升华起来,成为一种极具抒情与写意的艺术”,从句意来看,南朝以来的中国人并没有消除茶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故A项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

2. D(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A项来自原文第三段,首句是对原文的摘抄,没有错误,重在后部分的表述,它来自“在世事的繁杂与人情的纷扰中,人很容易心火上炎,……这时候和友人一起饮一壶清茶,将心火淬去,使阴阳平秘,自然神清气爽,身心安泰。”前后句在原文中的关系就是前因后果的关系,A项的表述也是如此,故A正确。B项来自原文第四段的后部分。此项所用诗句是对茶道讲静的例证,故B项表述和原文的语意一致。C项来自原文第五段,首句就诠释“怡”的内涵,而崔道融的诗句恰是阐释茶中滋味和茶带给人的身心愉悦,是“怡”的形象表述。故C项正确。最后看D项,D项诗句来自原文第五段,且此诗句之后“说的都是茶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给人带来一种窗明几净的感觉”等,而D项诗句后的表述则来自原文第六段“它能够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去品味生命存在的真意,获得真实的受用。”这是对“真”的表述,故D项错误)

3. D(A项内容来自原文第三段,“茶味淡泊清和,但却意味深长,恰似君子之交。”是对原文“茶性质淡泊清和,与君子性情相应。茶虽然淡泊,但却意味深长,淡泊之中有绵绵若存的韵致,妙不可言”这几句的理解、筛选和整合,A项后半部分的表述很明显是对这个内容的迁移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还是君子之交淡如茶,也许智者见智,各有理解,但表述为“也未尝不可”,合情合理,故A项无误。B项是对原文第四段的“静”的内涵的理解。“茶境宁静清幽,韵高闲洁,能让人得到一种审美的沐浴。”这是对“静”的具体表述,没有错误。“当茶的清香缓缓浸润你的心田和四肢百骸时,你的精神也会变得清澈与澄明。”这是对饮茶和饮茶带来的身心宁静愉悦的形象表述。B项没有问题。C项来自原文第五段,它的表述是对第五段开头两句和结尾句的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没有错误。D项来自原文最后一段,对茶道之“真”的理解,它整合了此段的大部分内容,但在表述上没有注意到不同句子的陈述对象的不同,原文首句是说“真是中国茶道的极致追求,它能够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而D项表述为作为吃食的茶能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陈述对象转换错误,故D项为正确选项)|

三、1. D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与原文“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不符合)

2. C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曲解原文“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同时,C项将“祖先”与“祖先神”的作用随意合并)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二熟语 第5篇

1.下列各句中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别说这事办不成,即使办得成,老天爷不帮忙,继续干旱下去,那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C.谁也不曾注意到,巧夺天工的石林,原来是风沙为害的罪恶见证。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2.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兄弟俩谁也不肯让步,那么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有机会便溜了吧。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D.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3.下列句中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一到长沙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大熊猫“公主”受宠若惊,居然一晚上都躲在树上,怎么都不肯下来。

B.在动物园举办的动物认养活动中,许多人提出的问题让饲养员啼笑皆非,难以回答。

C.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D.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偃旗息鼓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果他自己都没有搞好学习的愿望,即使请专家来辅导,也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B.这部小说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无可厚非。....

C.刚才放的那些歌都不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D.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立相助。....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B.仔细分析一下他的“宏论”,其实多是无稽之谈,其目的是挑起别人的矛盾。....

C.他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别人的建议或劝告,他一概置之度外。....

D.姐姐性格孤僻,而我性格活泼,我和她之间话极少,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扰。......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B.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但其中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时半刻难以说清楚。.........

C.他在敌人的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D.七真祠里供着七尊像,有坐着的,站着的,有的仰天大笑,有的怒目而视,每一尊都惟妙惟肖。....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没有来得及按照总理的指示加工这个戏。这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于总....

理的委托。

B.这个政府(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一心一意地打了十年的内战,将刀锋向着同胞,....

置一切国防事业于不顾。

C.战士们正趴在堑壕沿儿上,紧握上着明晃晃的剌刀的枪支,虎视眈眈地望着北营。....

D.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美”活动的成果。....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

B.他这个人太循规蹈矩了,没有丝毫创新精神,当今时代并不欢迎这种人。....

C.在茫茫沙漠之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度难关 ....

D.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或明显或不明显的蛛丝马迹。....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要创造佳绩,就必须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克服畏首畏尾的保守思想。....

B.在学习上,不能孤军作战。俗话说:“墙倒众人推。”只要我们互相帮助,团结一心,.....

就一定能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C.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D.吴教授真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和他素不相识,甚至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自然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更不用说了......

解了。

B.彼此之间很快就熟悉了,他们靠着大树,凑近了,不拘一格地谈笑着。....

C.侦察员小吴谈了自己的看法,队长和老王听后相视一笑,小吴的看法与他俩不约而同。.....

D.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儿子和女儿一视同仁,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宁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B.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行吗?

C.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D.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九三九年,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B.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C.为了让他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我挖空心思来开导他。终于,他脸上逐渐露出自信的神色。

D.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父亲思想开明,对儿子和女儿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B.艺术结构不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因为它是一种创造,是每个作者必须认真探索的一个问题。

C.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D.进入高三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他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直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大伙休息时,我到田里一看,小全还在那里割稻子,他挥汗如雨,身上的衣服全都湿透了。

B.任务下达后,各连迅速开到了进攻出发地点,有条不紊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C.革命博物馆的展览开幕了,参观者滚滚而来。

D.天山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真称得上珠联璧合,令人流连忘返。

15.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B.走在阒寂的小巷中,忽然一阵风过,树叶飒飒作响,有如空谷足音,令人不寒而栗。

C.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D.最近,一个自称“龙飞虎”的神秘人物搅得国内棋坛颇不宁静,此人枪疾马快,着法诡异,左支右绌,屡挫劲敌。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坚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反对本位主义,警惕和防止出现以邻为壑的倾向。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1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中日两国人民通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保持睦邻友好关系。

B.昨日是南浦大桥通车的第一天,记者来到公交二线起点站,只见这里人满为患,人人喜笑颜开,都想乘车去参观。

C.一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自我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D.他在出版了一部描写农民现状的小说《空魂》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接二连三的完成了另外两部作品。

18.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A.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夫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B.“豪强”和“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C.人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D.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

1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口吃不成胖子,我们学习知识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所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B.事情一拖再拖,悬而不决,双方只得求助于法律,对簿公堂。

C.这篇通迅虽然写得很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成为了明日黄花。

D.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20.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正当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的时候,他突然发脑溢血,九死一生,又奇迹般的活了过来。

B.由于美国隔岸观火,采取表面超脱而实质偏袒的政策,致使巴以冲突愈演愈烈。

C.这次竞选学生会主席,大家都要参加,老鼠爬秤钩,自己称自己,选不上,练练胆子也好啊!

D.俗语说“三月天,孩儿脸”,今天下午两点多钟,整个武汉上空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2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的是()

A.人是伟大的,然而自然更伟大。人相对于天地宇宙,只能是沧海一粟。

B.2003年11月24日凌晨,莫斯科人民友谊大学宿舍发生火灾,导致11名莘莘学子遇难。

C.这些人认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的饮料,这实在是大错而特错。

D.他这些年如天马行空般在国内国外四处游历,见识增加了不少,对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有了清醒的认识。

2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出谋献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B.已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高兴,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C.老板走出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牛娃就是顿拳打脚踢。

D.便民箱、井板盖、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2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由于竞争激烈,缺少规范,原本商品质优货好的钢琴市场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

B.你不必担心他不习惯北方的生活,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青年人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呢。

C.管他愿不愿意,我偏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把事情的原因弄个清楚。

D.这届锦标赛强手如林,他过五关,斩六将,终于登上了冠军宝座。

24.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B.我国1964年就已合成含活性蛋白质的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也是破天荒的。

C.你这人素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不知是哪股风把你给刮来了。

D.她懂得物力维艰,从来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

25.下列句中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04年初春的神洲大地,阳光明媚,全国人民喜气洋洋地沉浸在一个特殊的春天里,谁也不曾想到,高致病性禽流感已在各地蔓延。

B.他这样做自认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C.失学儿童无助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这位海外华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当即决定损赠200万元人民币帮助这个地区的贫困孩子入学。

D.她的歌声能与专业歌手媲美,音色清脆甜美,音域清纯厚重,悦耳动听,令人振奋。

26.下列句子中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一箱箱时鲜水果色泽鲜艳,令人垂涎欲滴,可谁知任意切开几个一看,里面全都腐烂变质了,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B.不到长城非好汉,一个企业的决策如果因为初获小利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那么他的公司将很难取得大的发展。

C.两组建筑,一水之隔,铁黑与雪白对比,壮美与精巧映衬,是那么的强烈,游人到此无不叹为观止。

D.一番耐心的开导如醍醐灌顶,他心头的重重疑虑全都消失了。

27.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

A.党和政府“情为民所系”,把全国人民凝聚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B.在颜之推看来,弈棋有风雅之趣,可消愁释愤,并非玩物丧志。

C.制约这家上市公司进一步壮大的仍是债务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她下一次金融风暴中必成泥菩萨过江之势。

D.突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

28.下列句子中成语(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毛主席曾告诫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个人只要具备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就能在困难降临时找到直达成功的道路。

B.自从上次被那个姑娘教训一顿后,他再也不敢对她出言不逊了,大伙都笑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C.碧波粼粼的海湾,歌剧院迷人的风姿,大铁桥那横空出世的庄严,无不引世人神往。

D.我注意到降旗仪式中,几只灰喜鹊在零点线上旁若无人地觅食。

29.下列句子中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危难关头,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

B.这篇文章未必有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C.面对市场化及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体制创新是否应摆上议事日程?

D.他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的,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从这句话中懂得一些道理。

30.下列句子中成语(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天象方面的知识,象“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一类熟语在农谚里是随处可见的。

B.近年来,超过35万的德国人失去了看报纸的兴趣,但《莱茵邮报》的状况却迥然不同。

C.青年志愿者为民服务队到军属大妈家,登堂入室打扫房间,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D.国务卿鲍威尔表示,美国政府已经把朝核问题列为当务之急。

答案及提示

1.选B。(A项“不情之请”是一个自谦之词。C项“巧夺天工”指人工胜过自然,而“石林”本身就是自然。D项“师心自用”是只凭主观,自以为是,是贬义词。)

2.选A。(B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C暴虎冯河: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D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3.选A。“受宠若惊”形容受到过分的宠爱或赏识而感到意外的惊喜或不安。

4.选 C。(A项“心有余而力不足”,心理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可用来指尽力的心理确实是想尽力的,也可以是不肯出力,婉约拒绝的托辞。B项“无可厚非”是不必做过多的指责。D项“鼎立相助”由于称别人帮助自己。)

5.选B。(A项“七手八脚”形容一齐动手,人多手杂的样子。C项“置之度外”表示不把某事放在心上,其对象多事生死、安危、厉害关系等。应改为“置若罔闻”。D项“井水不犯河水”指互不干扰,界限分明,不相联系。多用在界限分清,各管各的,没有理由侵犯对方的情形时。此处与后面重复。)

6.选B。(A项“见微知著”是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发展的趋向和实质性的问题。C项“遍体鳞伤”与“浑身”重复。D项“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7.选B。(A项“耿耿于怀”多含贬义。C项“虎视眈眈”含贬义。D项“发扬光大”不能带宾语)

8.选B。(A项“良莠不齐”不能用于比喻成绩。C项“休戚与共”是彼此之间的忧喜和祸福都共同承受。D项“蛛丝马迹”与“明显”不协调,“明显”的不应叫“蛛丝马迹”,“蛛丝马迹”肯定不明显,这样又与“不明显”重复。)

9.选A。(B项“墙倒众人推”比喻人失利时,众人都来攻击他。C项“祸起萧墙”比喻祸乱产生于内部。D项“一蹴而就”应为“一挥而就”。)

10.选D。(A项“风马牛不相及”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

内。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用于事情。B项“不拘一格”指不拘泥于一种规格或形式,或不为某种风格、样式所限制。C项“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约定而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完全一致。应改为“不谋而合”。)

11.选B。(A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应改为“参差不齐”。C项“官样文章”指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贬义。D项“面目全非”多含贬义。)

12.选A。(B项“粗茶淡饭”形容生活清苦朴素,饮食简单节俭。C项“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计。贬义,多指在坏事上用尽心思。D项“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13.选B(A意为把有差别的事物不加区别地同等对待,可改为“一视同仁”。C应为“惶恐不安”或“惊慌失措”。D应为“刮目相看”)

14.选B(A只能用于指很多人,一个人应为“汗流浃背”。C是指某事物滚滚而来,不能用于指人多。D是指两个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物产”是天山的组成部分,不存在联合的问题)

15.选C(A安土重迁指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语出新教材汪曾祺《胡同文化》一文。b项“空谷足音”指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此处用来指树叶声,不恰当。d项“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与语境不符。)

16.选A(B.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用错了对象。c.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见了,不容易让开。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d.“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

17.选D(A项“城下之盟”意思是“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盟约”;B项“人满为患”是指人多得不合适,带来了麻烦;c项“先声夺人”是指做事抢先一步,在别人之前,与全句意思不合。)

18.选A.吹毛求疵,B.沆瀣一气,C.直言不讳,D.贪得无厌。

19.选B(对簿公堂:指在公堂上受审讯或质讯。)

20.选A(A.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性远大于活的可能性,但终于脱险,比喻多历艰险而大难不死。B.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句意前后矛盾,C.“老鼠爬秤钩,自已称自己”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D.沸沸扬扬意思是像沸腾的水一样,多形容议论纷纷,不能用来形容“大雪”。)

21.选A(B.莘莘学子:形容众多学子,不能用具体数字来修饰。C.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通俗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D.天马行空:比喻才思奔放,任意驰骋。也比喻浮躁不踏实。一般不用于指具体行动。)

22.选D(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此处应为“不翼而飞”。)

23.选A(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应用“鱼目混珠”。)

24.选A(断线风筝:比喻一去不回还的人或事物。)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 人物传记 第6篇

1.扩写下面一段话,使之情景更丰富,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家乡的小河,奔流在村头,我的乡情就溶在那清清的河水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应抓住几点:一是要审查周全;二是续写内容要与例句保持一致;三要恰当运用修辞方法。

【答案】 每次勾起我悠悠乡情的是那家乡的小河,那清澈的河水,日夜活泼地奔流在村头,像一条银色的玉带向远处飘去。想起它,那温馨的河水就流进了我的心田,我的乡情就溶在那清清的河水中。

2.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50个字左右)

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天的气息。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怀着对春姑娘的深深眷恋,我挥挥衣袖,告别了青山绿水,衣襟间还沾着花间露水,嗅一下,还能闻到花的芳香;裙角间还残留着小草的新绿,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示例二:结伴去郊外踏青,春风轻轻地吹动我的衣襟,春花、春草的清香偷偷溜入我的衣袖,春雨柔柔地打湿了我的衣衫,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的气息。

示例三:踏春归来,襟袖间还飘逸着春的气息,那青草的香味还存留在衣袖间,淡淡地在空气中飘动,那花儿绚烂的色彩还不停地在眼前闪现,那小河奔腾不息的声响还在耳边回荡。

3.下面是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的一段话,其中画线的句子被紧缩了,请根据语境将其重新扩展开来。(不少于30个字)

在早春的日子里,当四周一切都发出闪光而逐渐崩裂的时候,通过融解的雪和浓重的水汽,已经闻得出温暖的土地的气息。云雀歌唱,溪水奔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画线的句子被紧缩了”说明原文可能是比较长的句子,现在只剩下主干了。

【答案】 在雪融化的地方,在斜射的太阳光底下,云雀天真烂漫地歌唱着,溪水发出愉快的喧哗声,从一个溪谷奔流到另一个溪谷。

4.就柳永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然后进行扩展,要符合原词意境。(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扩展古诗词名句,既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又考查联想、想象、语言表达等扩展能力,应该是一种很好的考查题型。

【答案】 示例一:秋日清晨的风很有些凉意了,诗人禁不住打了个寒颤。而两岸杨柳在黯淡的晨光中依稀可辨,抹着一层伤心碧色。抬头望去,西天一弯冷月如钩。

示例二: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想象今宵旅途中离别的况味,心境冷落至极。

5.将下面的两句诗,依据寓情于景的原则扩写成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景物不能遗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千里江南,生机勃勃,黄莺在辽阔的天空下快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掩映着簇簇鲜艳的红花;村庄傍着淙淙的流水,城郭依着青翠的山峦,酒旗斜矗,迎风招展。迷人的江南,令人心旌神摇。

6.将下面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30个字。

饮食 营养 读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要先分析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前两个词语关系明显,它们与“读书”应该是比喻关系。

【答案】 要获得身体的营养就必须重视饮食,要获得精神的“营养”就必须重视读书。[来源:学科网]

7.用下面提供的三个词写一段话,描绘出一种情景,语言要生动形象,有意蕴。(不少于80个字)小路 身影 足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提供的三种景物有内在的联系,扩写时要使这三种景物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语言要有文采。

【答案】 公园的小路用鹅卵石拼出错落有致的花纹,曲折通幽,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夕阳的余晖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两位老人互相搀扶着,踏着昔日的足迹慢慢地踱着,他们并肩的身影镶嵌在金色里,拖得很长很长„„

8.请你根据下面的情景合理想象,补充火柴和凸透镜的对话。

实验室里,火柴点燃了酒精灯。

火柴得意地对凸透镜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说着,火柴不经意地碰在装着白磷的玻璃瓶上,火焰熄灭了。

凸透镜望了火柴一眼,默不作声地对准瓶子里的白磷,不一会儿就燃起了火苗。

凸透镜诚恳地对火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如火柴的“得意”,凸透镜的“诚恳”;其次,要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批评火柴的自高自大,提倡谦虚;最后,根据关键词和材料主旨,展开合理想象,填写符合火柴和凸透镜特点的语句。

【答案】 火柴:瞧我多厉害,要点燃物体,非我不可。

凸透镜:你看,我不也点燃了吗?自高自大,就会碰壁,还是谦虚一点吧。

9.请以“小花的梦”为主题,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语言优美、寓有一定意境的话,字数60字左右。

清晨,风轻云淡,小鸟啁啾,当第一缕晨曦落在草坪上,一朵不知名的妖艳的小花还在酣睡,正做着香

甜的梦。它梦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关键要审清题目要求及挖掘材料的隐含信息。审清题目要求就是看清拟写的限制,挖掘材料的隐含信息就是寻找联想与想象的自由空间。题目的要求体现在内容、修辞、字数方面;起句“清晨,风轻云淡,小鸟啁啾,当第一缕晨曦落在草坪上”营造出了宁静、清新的气氛,烘托着小花香甜的梦,联想与想象的起点就在这里。本题以“梦”为话题,引导考生走向真善美。

【答案】 示例:金黄的太阳冉冉升起,小鸡和小狗在田野中快乐地游戏;碧绿的湖水,碧绿的荷叶,小青蛙在荷叶间跳跃,快活地觅食;自己变成了夜空里的一颗星星,在美丽的银河里闪烁。

10.请根据下面给出的文字,补写后面的内容。

对待自然环境就象对待人才,人在一定岗位上工作,除使用以外,还存在一个继续培养充电问题,才能不断发挥作用;环境也是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除开发利用以外,还要做到涵养和保护,才有利于地区生态环境和谐。(意思对即可)[来源:学科网]

11.根据语境,为下面这首小诗续写一个较有意蕴的结尾。字数、句式不限。

早上,我问伞:

“你喜欢太阳晒,[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

“我考虑的不是这些。”

我追问它:

“你考虑的是些什么呢?”[来源:Z。xx。k.Com]

伞说:

“我想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提示:结尾的答话应该否定问话,暗示诗歌“乐于助人”的主旨。)

12.请补充下面的句子,使句意完整,并分别表达消极和积极的意思。

(1)表达积极的意思:生活好似一张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消极的意思:生活好似一张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审题,补出的句子,一要符合“网”的比喻意义,二要分别表达消极或积极的意思。

【答案】(1)只有强者才能撕破它,获得自由。

(2)人只是一条鱼,迟早都要被生活所束缚。[来源:学。科。网Z。X。X。K]

13.请你把句子中“美丽”前面的修饰语转换成具体的意象,使其表述生动形象。

当你克服了自卑,增强了自信,你就会有一种无所畏惧的美丽,一种永不退缩的美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句式相同,要有具体意象。

【答案】 你就会有一种秋菊傲霜的美丽,一种冬梅笑雪的美丽。

14.请根据所给材料,把横线上两个语句补充完整。

由于小时候的一次意外,我被火车轧断了左腿,这对于才九岁的我而言是灾难,是恐惧,更是折磨。因为这条腿,我曾经被小朋友们嘲笑、捉弄。当我第一次戴上假肢的时候,我害怕人家看我的左腿,害怕别人听到我挪动假肢时发出的声响。

然而这一切又是我必须面对、无法逃避的。于是我鼓起勇气,主动走出自闭状态。我走到人群中去,与人们交流。刚装上假肢的我打篮球的姿势很难看,但我不在乎,照样与伙伴们打得不亦乐乎;我学习过绘画、书法,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我还学过修表技术,希望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融入人群和社会,让我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一个残疾人只有做命运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概括能力。材料有正反两面,应分别进行概括。概括时,应有“战胜”“幸福”“屈服”“痛苦”这些词语。表达时要注意句中的关联词。

【答案】 才能战胜残疾,获得幸福 就会屈服于残疾,痛苦一生

1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写一句简要点评,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建立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臣家有桑八百株,子孙衣食,自可足用。”他把自己栽种的八百株桑树作为子女的生活来源,为子女生活作长久安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情景拟写点评,着重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近年来的高考语用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此题的实用性很强。完成这样的题目需要较好的语言运用技能,也需要较为灵活的思维。

【答案】 示例:一代名相,两袖清风,死后留给子孙的唯有自己栽种的桑树,令人感慨万千。

16.目前许多大学都规定,接受资助的大学生不能拥有手机。可是现在浙江大学不但没有规定接受资助的大学生不能拥有手机,还出钱为这些贫困学生买来了手机并送两年的基本话费。这项举措无疑有其合理的一面,对此,请你阐释其合理性。

要求:①不少于两条理由。②语句通顺连贯,要点突出鲜明。③不超过8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要看清文段的两个关键词:接受资助的大学生、手机。特别要注意大学生前面的定语

“接受资助”。然后结合文段中表达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作出合情合理的阐释。[来源:学科网]

【答案】 ①随着社会发展,手机越来越普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再是奢侈品,没有手机,更容易与社会脱节。②贫困生因经济压力要参加勤工助学,有了手机可以拥有更多勤工助学机会。

③浙大这一做法,实际是让贫苦生拥有更多改变自身命运的权利,这是对大学生真正的关爱。

④教育改变人的命运,教育可以缩小贫富差距,浙大提供手机正是为了改变人的命运,缩小贫富差距的一种符合时代特点的好途径。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目前,不少重点中学为了抢到尖子生,不惜代价开出一个比一个优厚的条件:免学费,发高额奖学金、补贴生活费,提供单间宿舍,有的甚至许诺解决尖子生父母的就业问题。这种疯狂的抢尖子生的做法,被教育界形象地称为“摘豌豆尖”、“撇油花”。某中学团委针对这一现象出了一道辩论赛辩题:

正方:给尖子生特别待遇弊大于利

反方:给尖子生特别待遇利大于弊

请你为正方写一段辩论提纲,要求从二个不同的角度,分条陈述理由,80字以内。

正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理由充分,自圆其说即可。要点:①损害大多数学校师生利益,从而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②在学校内部也是一种不公平,损害大多数学生的利益。③长远看,这种优待对尖子生成长未必有益。

18.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臵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南方都市报》3月14日)

材料二近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要求“小学设臵繁体字教育”、“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代表教育部作出回应,称“推广简化字”是法律的规定,教育部要依法行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则对依法推广简化字表示支持。(《潇湘晨报》3月14日)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来源:Zxxk.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

(2)针对以上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引发社会热议。

(2)示例一:小学生学习繁体字是历史的倒退。当初简化文字,倡导写简化字就是为了提高书写效率,使汉字学习、掌握更加容易,现在重提小学学习繁体字会使汉字的发展“开倒车”,是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行为。

上一篇:影视经典对白下一篇:建筑防水工程总结